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3-10-13 16:08:27

导语:在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农信社;网络金融;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48-2

0 引言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这无疑在有形或无形中对农信社传统业务产生很大的冲击。

1 农信社网络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农信社这个“传统的银行”来说,给其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农信社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以及提供诸如手机充值,火车票购买等其他便民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快捷办理银行及相关业务;并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平台合作,让农信社客户在网上进行购物等消费交易。同时,增加了网上贷款申请服务,并由专人对网上申贷的客户进行及时处理回复,让有信贷需求的客户更为方便地申请贷款,但是,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全流程网上信贷操作还有较大差距。总的来说,农信社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支付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2 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社的影响

2.1 削弱核心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到千家万户,农村客户对网络的使用度日益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除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新选择,这会直接影响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地位。从信贷角度讲,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质,受到了广大较低收入客户的普遍欢迎,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的金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中间业务讲,互联网金融推出的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等具有交易方便灵活,起点低等特点,深得投资者的偏爱。从支付手段方面来讲,第三方支付已与农信社支付渠道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已在农信社所开展的业务的各个方面与农信社展开竞争,将直接影响农信社的市场地位。

2.2 冲击收入来源

农信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寻求信贷资源,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成本较低,较之农信社有更为明显的利率优势,这会对农信社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小额信贷投放产生明显的弱化。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已在逐步替代银行的支付渠道,也会减少农信社的支付结算手续费收入。

2.3 增大吸储难度

存款是农信社的立社之本,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货币基金等产品会分流农信社的存款。以余额宝为例,由于其具有活期存款的方便灵活性,又有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深受年轻客户群体的认可。此类产品的推出,大大增加了农信社的吸储难度。

2.4 分流客户群体

新时代金融行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客户数的竞争,只有有了稳定数量的客户群体,才能取得理想的经营收益和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会分流农信社的小微信贷客户群体、支付结算客户群体、活期存款客户群体,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将会在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攫取农信社的客户群体。

3 应对建议

在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信社要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积极应对。应加快转型发展融入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农信社营业网点多,资金力量雄厚,金融服务经验丰富,风险控制体系完善,客户资源丰富,决策灵活等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农信社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快转型发展融入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农信社既存在竞争的关系,同时也存在合作的可能,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农信社可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共同开发更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农信社可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资源与客户信息,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农信社长期以来与各行各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及金融领域的经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3.2 搭建智能化移动金融平台

目前,农信社需要逐渐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争取云平台技术应用上的主动权,不再局限于常规路径,重视开发移动营销平台、VTM、智能厅堂、社银平台、银银平台、云支付平台等新兴信息化平台。加强网点智能化设备建设,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以打造“智能网点”应对金融生态环境巨变,建设实体网点与虚拟服务相结合的体验、营销和服务平台,主动引入互联网、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智慧化手段重新审视客户需求,把信息集中、整合、共享和挖掘作为信息化农信社发展的基础,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3.3 创新服务方式

农信社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拓展服务渠道,从以往前后台分离、集约化管理模式中跳脱出来,逐步转向一体化运营,将客户营销、产品定制、风险管控、财务处理等集中到IT层面统一设计。同时也应认识到,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农信社实体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等优势,利用已建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与互联网银行相结合,从而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积极尝试推进以金融便利店、村头服务点为方向的渠道建设,立足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络,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设立金融便利店,确保广大客户享受到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3.4 强化电子银行业务营销

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一是抓好多行业“一卡通”共享平台推广工作,快速拓展公交、出租车、医院、校园、公积金、企业、工会等行业系统客户。二是加强与社保、卫计部门的沟通、合作,全力营销金融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业务,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金融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的活卡率,以服务巩固和拓展份额。三是抓好便民点业务质量提升工作,加快推出多版本的农信网上商城,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便民点“升级版”,巩固客户和应对同业、电商的竞争。四是大力拓展公务卡和信用卡市场。在做好不良率管控和未使用授信额度及时、准确纳入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等工作的基础上,选准优质客户,配合加大个贷业务工作重点,积极推动信用卡和公务卡发卡工作。五是充分运用新产品,促进业务发展。如运用企业网银支付通知功能为国开行、农发行项目资金的申请、审核、支付提供优质的服务;运用企业网银集团管理、大笔批量功能为财政、社保、新农合、公积金、烟草、供电、盐业等部门(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管理工具;运用银企互联、查询版企业网银、网银特殊限额和手续费减免功能营销优质的企业客户;运用自助渠道拓展代收城乡社保、移动、联通话费,电费、广电收视费、相关学校学费等市场;运用汽车客运站自助售票系统抓好汽车客运企业营销等等。六是开展专项营销活动,进一步打造商户联盟,促进收单业务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强化电子银行业务责任营销和客户维护,加强跟踪检查落实,为农信社存款、中间业务有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 考 文 献

第2篇

1.手机银行。

据新华财经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的手机用户已形成了由11亿人组成的庞大的无线通讯终端群体,并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手机便捷和移动的特性,是固定电话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优势使得手机水到渠成的成为了电子银行的一种支付工具。智能手机吋代的来临,无疑又为手机银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艾瑞咨询报告表明,在未来1-2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将迎来爆炸式增长:2010年以来,互联网市场规模飞速增长,201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千亿元人民币,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无疑为手机银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在银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推动银行经营结构转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迅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将会更为多样化,同时在业务的设计中更加创新化、人性化将是未来电子银行主要的发展趋势。以淘宝网双十一的销售额来看,300个亿的销售额凸显了网民的力量,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功能借助网上商户平台提供服务,各行竞争十分激烈。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未来3-5年网银发展将迎来稳定的增长时期,预计到2015年网上银行交易额将达到3400万亿元左右。

二、电子银行产品的创新

在电子银行中,银行作为“中介”将银行与银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政府部门甚至每个家庭都建立起了密切联系,银行的业务网络触及遍布到社会各个单元中去,它已经成为金融业务与服务创新的主角。面对电子银行业务不断抢占传统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电子银行的投入期望得到较大的回报,同时在市场中与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IT行业,电子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水平也被时代推动不断提高。7*24小时服务、电子支付、转账、代缴各种费用、理财产品基金黄金买卖一系列服务甚至成为最基本服务需求,各银行纷纷打出自身特色,使产品之间的差异明显,抢占更加具体的目标客户群。电子银行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公司客户金融交易成本

传统的金融交易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就使金融机构的成本增加,客户的负担也间接的加重,“多快好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公司客户追求更低成本、更多收益的需求,商业银行推出为公司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方案和投资解决方案,通过银行电子业务创新产品实现。例如建行的“百易安”、现金管理系统等,通过灵活的接入方式(专线、互联网、callcenter等),实现主机直连、客户终端,“一点”接入,全球共享的方式,实现内置部分客户财务管理功能,全面降低客户管理成本,并且能够提供跨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实现集团资金的跨行集中管控。

2.个人客户及家庭客户金融服务更加便捷轻松

电子银行创新减少了结算资金的占用,银行端减少的人力物力节省下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快速的服务。面对个人客户已不能满足“足不出户”进行金融交易的需求,更多特别是年轻客户群体寻求更快、更简单的支付方式,从原来的银行账号密码逐渐转变成图片、二维码等支持智能手机的支付方式,例如建行的手机银行客户端,增加了“摇一摇”功能进行查询信息,与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相呼应,让银行服务更加“好玩”和人性化。

3.电子银行创新使银行的管理更加科学准确。

有效风险防范和现代金融机构实现科学管理的现实需求,使得信息资源充分和正确使用更加重要。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使得商业银行信息技术研发部门从原始的技术支持保障转变成了业务创新盈利的重要部门,是增强竞争力和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同时,管理者也可以借助电子银行系统对金融事务实施全面监控,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实现对银行的科学管理。

三、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

然而,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银行业能否在各种支付手段变幻的今天赢得并稳住自己的市场,还应拭目以待。面对应接不暇的支付手段,央行前期叫停的二维码扫描支付和虚拟信用卡支付,商业银行应该观望还是向前冲刺已成为包括消费者在内激烈讨论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建立电子银行产品风险防范体系。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很多网民使用网上银行最重要的因素。安全问题是网上银行业务最关键的问题之一,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网络较易遭受攻击。安全的交易环境是保证网上银行安全运营的前提,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之时,要完善网上银行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商业银行要加强自身员工网络安全的意识,建立良好的业内职业操守,防止客户信息的违法贩卖和泄露,同时加强网络基础建设,防止黑客对数据库的侵入。其次,银行与新闻媒体有义务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控制教育,比如在客户接触金融交易的开始环节提示安全用卡常识,保管好各种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网上银行使得客户资金蒙受损失的各种手段,以提高客户识别风险的能力。

2.监管部门出台新兴电子银行产品的监督机制。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熟与发展,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边界也在日渐模糊,虽然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监管机关对于互联网金融技术和互联网服务模式的创新上,总体上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但是随着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了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后,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博弈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热点的同时,由于中国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相关立法几乎呈空白状态,因此央行以及监管机构暂定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是出于维护金融秩序。例如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在客户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漏洞,电子业务发展的同时不仅仅只提供便捷而忽视监管。

3.提升客户电子银行交易体验。

第3篇

1.缺乏理论和政策导向。客户关系管理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不能完全移植到我国。客户关系管理涉及银行体制结构和资源配套等很多方面,没有理性的指导使得全行很难形成统一。而且,现在很多基层行的领导缺乏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集并存储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产品数据信息,但信息比较散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以客户为核心的数据库构建,因此很难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比较注重业务运作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对客户信息的搜索、分析不多。

3.机构设置不配套。目前我国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管理层过多,机构职能重复、职责不清,无法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银行各业务部门都有客户经理,多个部门业务角度和口径不一致,同一客户不同的需求要找银行多个部门分别处理,这些都导致银行工作效率低下。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涉及银行各层结构的岗位、职能的重新定位,目前缺乏一套新的扁平化经营营销体系。

4.缺乏智能型CRM软件开发能力。中国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厂商难以为金融企业客户提供实用的、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性CRM软件的开发能力不强,客户关系管理的许多功能难以实现。

二、网络时代下银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模式下银行经营的影响。

第四次银行科技革命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主要科技发明是互联网、移动通讯、三网合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科技革命迅猛改变银行业经营模式。具体可从银行的产品、定价方式、渠道及促销分析其影响。

1.对银行产品及业务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逐渐自由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呈现出两大趋势,即商业型和高附加值型。商业型提供稳定、廉价和标准化的服务;而高附加值型则提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网络时代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此外,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快速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使得目标客户与银行的接触渠道增多,客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各个银行的产品特点和价格差异,因此客户选择权加大,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吸引并保持客户是当今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业务方面,银行与多方企业合作共推新业务。2013年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民生银行合作,除了传统的清算与结算、信用卡业务等合作外,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互联网终端金融、IT科技等多方面也是合作重点。

2.对银行定价方式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大,其投资理财需求也将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银行能够随时根据客户的行为及反馈的信息、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对价格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持在同业竞争中的价格优势。由于网络的出现,使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员工减少,通信费用降低,营运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将拥有更大的实行差别定价的空间。

3.对银行分销渠道的影响。

现在,大多数银行仍主要依靠有形的网点扩张来扩大市场份额,这种体系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因此银行的业务覆盖率和服务时间都受到很大影响。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广大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各银行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投入,根据艾瑞网数据显示,人们使用电子银行服务形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开始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的电子银行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也随之增高。银行凭借有形的营销渠道(网点)与无形的营销渠道(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相结合的“交互式”的营销战略,将营销渠道延伸到最终客户。由于手机银行业务多元化,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处理业务的需求,加上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3G/4G、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手机银行用户使用率涨幅最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对银行促销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促销主要是各种有形广告手段,对信息技术要求不高。网络时代的银行促销将信息优势与客户行为分析紧密结合,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分析客户数据,用于对客户长期的记忆力、忠诚度培养及客户购买策略分析,加入基于数据库的销售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也将有效降低费用,促销成本也将大幅度下降。

(二)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内涵的转变。

面对网络时代银行经营环境出现的变化,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对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含义理解的转变。银行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将客户当作上帝。银行间的产品和服务差别不大,缺乏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策略。同时,各银行大力运用关系营销来拉拢客户,这使得各银行的客户资源、客户结构受到很大限制,银行需承受人员流动而带来的信贷风险以及员工道德风险。此外,由于银行将一些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客户奉为上帝,不计后果地投入巨额的信贷资金,使得这些客户很可能会随意打压银行的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使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网络时代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下客户是合作伙伴。进入网络时代,客户变得更加理性化,在考虑与银行进行合作时,更加看重银行服务创造的价值,更关注银行的发展前景对自身的长期发展的影响,因此一些关系营销作用不再显著。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方式,客户可随时掌握资金的流动方式,加强对资金的调拨管理,减少资金风险。此时,银行与客户成为获取充分利润的战略共同体。

三、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一)银行业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需求。

客户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发现和利用机会,了解客户喜好,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商业银行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和不断发展。

1.客户细分。

从客户价值的方面来看,不同的客户能够为企业提供的价值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不应该简单地追求客户数量,而是更多地注重客户的“质量”。要知道哪些是最大效益客户,哪些是潜在的客户,每个客户群的商业生命周期和价值是多少。客户细分是银行确立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2.客户行为分析。

对客户进行管理要了解客户背景,了解客户按价格敏感度、消费习惯等能分几类,这些关于用户的背景分析和分类分析对产品的设计和市场的发展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方案来满足各自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客户流失及保留。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保留一个老客户比获取一个新客户花费更低成本且会取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分析客户流失原因,如何防止进一步流失,银行客户生存期多久等很重要,这也显示出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必要性。

4.一对一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在对正确认识和分类客户的基础上,为某类型的客户提供相应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对某个客户提供专有产品和服务,以期达到更好的服务。对于银行重要的客户,银行需充分了解其背景和行为特征,建立一对一营销模式。

(二)网络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1.服务渠道。

互联网使得银行渠道突破了时间、空间、终端介质等方面的限制,逐步朝多元化、线上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客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得银行服务,客户可在任何地点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如:银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网络社区的形式推出新的产品,客户可在网络社区中直接与客户经理进行信息咨询、沟通、反馈。银行在服务上还应顺应网络时代客户需求“小而精”的碎片化特点,结合渠道定位、客户特征、交易场景等因素进行精准裁剪,以凸显渠道的最佳效用。

2.客户服务。

银行可借助互联网在节约成本、批量交互、渠道延伸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拓展和服务海量客户的能力。同时,为大众客户提供低起点理财、便捷支付等服务,并扩大银行资金来源;还可将POS流水、网上交易记录等信息作为信贷审批依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客户融资难问题。当然,网络时代下,银行还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主动发现、分析、预测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金融服务多维度转变。例如:根据客户偏好提供理财产品推送。

3.产品设计。

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和享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千差万别,因此这是银行未来竞争的焦点。银行在设计产品时,应多为客户使用着想,提高产品互动性,如让客户自己设想产品功能或自由搭配产品组合。

4.组织管理。

随着银行服务线上化,银行内部的管理层次可逐步实现扁平化,调整管理环节,建立新的管理流程。提升银行中后台的集约化程度,形成若干个逻辑集中枢纽以支持全行运行。随着数据挖掘等手段的运用,银行可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对费用资源、信贷资源、人力资源在各机构、各条线中的合理调度,提高产出效率。

5.行业界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金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纷纷介入金融领域。银行可根据自身特长、风险偏好、市场定位等因素理性选择跨界合作对象和目标客群,发挥对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

6.业务范围。

第4篇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其可以看作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的一次创新,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中保守、刻板的印象。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下个人理财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下个人理财新工具体验、个人理财新智能终端的应用个人理财新平台的选择,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个人理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理财

互联网金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特点,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承载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业务,具有更加层次化的领域分类,更好满足社会的金融服务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陈出新,互联网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予以重点的关注。在互联网金融迅速的扩张性发展下,个人理财也逐渐依托互联网金融的多样化模式,依层级的满足各类客户对个人理财目标的需求,并且建立在一定的财务条件之下。因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有必要的认识到理财的必要性,学会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适合的理财计划,一步步的计划好有理有据的理财规划。这对于加强个人的财务指标,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财富价值。个人理财通俗地讲就是就在“理”和“财”上,也就是说,在你有一定的财富资产的基础上,改进你的财富指标,就需要规划好相应的投资计划,来实现财富的积累。

一、互联网金融下个人理财新工具体验

(一)P2P金融

P2p金融,又叫作P2P信贷,是互联网金融(ITFIN)的一种。其意思是个人对个人。借贷以小面额的交易为主,通常情况下是借助电子商务的专业化网络技术平台来帮助需要借贷的双方及时确立他们之间的借贷关系,以及完成相关交易活动。借款者自愿在相关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自己欲借款的资料信息,包括面额、利息、还款期限以及还款的方式,以更加主动的方式来决定借出金额,实现更加高效的借款。成立于2011年9月陆金所当前主要的针对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机构、合规的投资人。陆金所素来以它超高的发展指数高居于P2P理财排行榜第一,同时也为个人理财提供了新的消费信贷的体验。如果投资理财的产品具有全额本息的担保特点,势必会给偏向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以一定的投资吸引力,而恰恰陆金所在投资理财上具有全额本息的担保特点,它借助于身后的平安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同时平安集团旗下有平安银行,因此可调用银行征信系统了解借款人信用记录,进一步来实现它的坏账率降低到0.3%以下,并且可在整个行业中保持它的水准。并且陆金所带来的理财收益为7-8%,适合的个人投资风险偏好保守的储蓄型理财者,处于收入水平相对中层的人士更为合理,对于家庭的风险抗压性相对较低的,此类投资不失为上选,从而可以实现保守型理财的最主要目标。在这其中的稳盈安e贷则具有非常高的年化利率,通过本额等息的方式而能够达到8.61%,也就是说,在每个月中将规定比重的本金、利息进行返还。同时,应该注意到,由于部分本金已经还清,造成受到的利息存在逐月减少的情况。如果将上述分析的本金和利息,在安e贷进行二次投资,则能够实现“利滚利”的复利,得到9%以上的年利率。要想实现上述的“利滚利”模式,肯定需要较大的投入资金,按照起步价是一万元来算,要想保证回款数额在一万以上的投资回馈,则是需要大量资金。根据此项互联网金融的规定,在60天后的转让手续需要0.2%的费用。可以看出,不应该过于频繁的进行这种“吃快餐”模式的金融交易,根据分析,一般的操作则是在3-5个月之后较为适宜。相比于繁琐的传统商业银行的模式,这种网贷模式则能满足一些短期资金周转用户的需求。另外,根据陆金所的理财项目要求,在进行大资金理财方面,具有年利率在7%-8%左右的彩虹项目较为适宜,周期可以为一周到一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方式则类似于定期存款,能够实现一次支取本息。相比商业银行的传统储蓄,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引导个人储蓄规划的发展。对于家庭并不要进行大量的支出且存在一定的富裕存款,可以利用家庭资金闲置进行彩虹项目的投资,保证定期利息的获取,这肯定要比银行盈利大的很多,这种理财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2015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突破万亿,达到11805.65亿,同比增长258.62%;历史累计成交额16312.15亿元。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由上图可得:2016年4月底网贷行业贷款余额达到5478.09亿元,环比上月底增加了8.70%,3月底贷款余额为5039.77亿元。未来,社会投资资金仍持续净流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并且p2p金融也会持续接收到投资资金的净流入。它的增幅仍会是明朗的,相信在2016年年底网贷贷款余额或将突破10000亿元。而以陆金所为首的p2p信贷也将是未来消费信贷的新方向。同时,互联网金融下,衍生出的p2p金融也为个人储蓄、理财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它带来的收益率也相对比银行高,这将对传统商业银行储蓄带来一定冲击。而这股p2p理财热在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完善发展必然会延续下。

(二)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如百度公司推出的百度币、腾讯公司创造的Q币,尤其2013年流行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莱特币、红币、质数币等。以比特币为例在国内的主流交易平台上,比特币的交易费率不高,免费的居多,由于交易费收益不丰厚,这使得其行业在开发衍生产品上比较热衷,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此获得赢利点,这也使得比特币等类此的虚拟货币投资产品的创新速度很快,并且容易推陈出新,该行业也相对的以需求突破口来延续其行业的生机。互联网金融下衍生出的虚拟货币的理财产品种类多,蕴藏的商机同样多,但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新选择,存在的效益和风险是并存的。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下的虚拟货币投资市场仍存在很大安全体制的不完善。因此,将资金投入虚拟货币市场需要审慎。当然,如果你是风险偏好者,你定的适合财务目标较高,家庭负担不重、愿意承担较大风险,或是处于创业期的年轻人,进行较大投资来获取高收益,或是进行组合投资的方式参与虚拟货币的投资也是可取。

二、互联网金融下个人理财新智能终端的应用

挖财类的手机理财app:从我国国内的记账理财APP发展历程来看,挖财则是最早的代表,能够帮助手机用户实现理财数据的移动化、便利化,结合大数据云端技术,结合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人的财富市场具有一定的应用。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的发展,手机财务管理需求不断上升,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再加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理财APP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切入点。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挖财产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具有APP应用包括“挖财钱管家”、“挖财信用卡管家”、“挖财记账理财”,在此基础上,还打造了国内颇具人气的“挖财社区”,具有理财方面一定的权威性。利用理财版块的资料,手机用户能够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做出清晰的预算以及支出。同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对个人的财务支配有一定的规划性的安排。在互联网金融下,理财将不局限于传统的工具,以挖财为代表的手机理财app势必成为个人理财界的宠儿。现代生活,手机离不开生活,那依托手机为载体的理财app同样将带给个人理财新的选择,人们不断提高的收入以及理财意识将会是推动手机理财app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在大学生或是刚出社会的年轻手机用户中,挖财类的手机app带来的理财意识势必会对年轻人产生一定的理财观念的影响。同时,理财app带来的数据化的财务管理习惯也会蔓延开来,成为大众追求的新颖理财选择。

三、互联网金融下个人理财新平台的选择

信息化金融机构: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运营流程,能够满足管理、经营方面的电子化需求,主要包括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金融业和信息产业的结合则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于信息化金融机构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中,银行的信息化发展值得一提,其信息化的发展覆盖于电话、手机以及网上等电子方式,形成的自主一体化立体服务体系值得推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的资金链上的难题,而与银行搭建好平台,并且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经营过程中能避免一些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经营失误。由于借助了金融信息化的平台的服务,使得中小企业与银行能够更好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目标。另外,对于银行来说,利用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能够使得银行各个数据平台得以打通,能够保证实现“网银+金融超市+电商”的平台,充分体现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求。从直观角度分析,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发展主要是实现金融机构信息化,省的去存钱汇款免跑银行的麻烦,保险利用上网、电话方式实现,炒股则是通过上网实现,保证个人理财更加便捷化,具有更为规范的资金管理。相比于传统理财,这种信息化的金融机构能够改变传统繁琐过程,能够有效促进新时代的个人理财模式的开启,体现出较强的高效性。这种信息化的金融机构平台能够保证个人、家庭理财的合理性、规划性以及高效便捷性,能够让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加容易参与到自身的理财活动中,也体现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点,也是个人理财的必然趋势。

四、总结

现阶段,互联网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感染我们生活的各领域,它所带来的便捷我们看到了,同样它带来风险也并存着,而互联网金融下,金融市场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有形市场,互联网给无形市场带来了更多发展的空间和盈利的机遇,而个人理财的规划选择也更加多样化,除去传统的理财模式,面对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把握时展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为自己做好一份合理的理财规划,探究互联网金融下的理财模式新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朝着自己正确合适的理财目标前进,规划好个人的理财策略,选择好理财的工具,准确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从而达到我们最终的理财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康.互联网时代公众小额集资的构造与监管——以美国JOBS法案为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3,(6).

第5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金融业的渗透,微信银行这一新兴业务恰逢其时的迎合了两者的需求,在网络金融中蓬勃发展。本文从微信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入手分析,然后分析微信银行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在发展微信银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微信银行;移动互联网;风险防范

引言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以来,注册用户在短时期内爆发性的增长,使其迅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微信和金融的结合便是微信银行,其以其独有的便捷性迅速占领大份额的电子商务市场,给传统银行市场予以冲击。

1、微信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1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金融发展的大背景,移动金融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移动通讯工具与互联网时时绑定,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无线POS机等为载体与移动互联技术,如移动通信,近场通信等开展支付,信贷等金融活动。客户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享受支付,转账,投资等服务。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特别是3G,4G等高速移动通信网络的推广应用,带动了移动终端用户及移动网民数目迅速增长。有数据显示,在大网络时代的影响下,截止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用户已达5.27亿,首次超过电脑终端网民数量。移动智能终端硬件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大环境的日渐成熟,为移动金融的诞生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客户移动支付需求日益旺盛

随着客户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传统银行的营业时间和服务效率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开始倾向于电子银行所带来的便利。微信银行以快捷和省时的特点成为客户进行金融服务的首选。一方面,传统银行受网点位置和营业时间的限制,与客户碎片化时间难以协调,且柜台业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各种高收益,高流动的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出了挑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随时随地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功能增加了客户对便捷的金融服务的要求。而微信银行打破了商业银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以虚拟货币为客户搭建了一个线上银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客户的碎片化时间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解决了大部分上班族的困扰。

1.3 微信银行功能的日渐丰富

微信银行的发展模式逐渐多样,功能日渐丰富。微信银行的3大基本功能包括讯息推送,产品营销和客服服务。讯息推送指银行将最新的财务信息发送给客户,包括利率涨幅,优惠活动以及银行卡资金状况等;产品营销则是指利用微信移动端开展转发、问答等传统的互联网营销和基于定位服务实现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的O2O营销方式等;客服服务是指银行客服通过微信银行与客户进行实时交互,解答客户疑问和接受投诉建议等。从信息收集,余额查询到现在的生活缴费、理财投资等多样化功能,商业银行正不断丰富微信银行的业务功能。

2、微信银行发展现状

2.1 微信银行功能的跨领域发展

微信银行是虚拟的金融机构实现金融功能的途径,不仅具有线上支付转账、理财投资等功能,还应用于交通、购物、娱乐等不同领域当中。如在交通出行方面:滴滴打车软件,客户通过微信平台预约或叫车,在规定时间内乘坐,在网上实现车费支付,并且可以根据客户乘车时的感受和司机的态度给司机评分,再反馈到其归属的公司。打车软件的推出与微信银行的绑定,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出行,免去了在交通高峰期无法打到车的焦虑,节省了打车的时间。当客户外出旅游或出差时,线上支付将减少客户现金的携带量和现金收支找现的不便,况且微信银行账户支付手续简便,容易操作,在进行支付时,极少会发生支付失败或操作失灵的情况。微信银行开通了在购物与娱乐方面的支付,为网上购物、Q币充值、手机充值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进行购买。随着微信银行的不断革新以及各种活动政策的不断推出,微信银行一次又一次的以其独特的视角占领移动金融的市场。

2.2 微信银行服务创新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微信银行的服务模式趋向个性化,同行业间差异渐渐凸显。为了提高竞争力,各商业银行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创新差异化服务,如中国银行微信银行提供签证办理服务,可办理部分国家签证;招商银行微信银行推出无卡取款服务,通过微信预约即可享受ATM机无卡取款;中国工商银行微信银行提供24小时服务,客户可实时与银行客服沟通。商业银行加快创新金融服务,不断开拓新业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微信银行服务模式正不断创新。

2.3 微信银行是传统银行的延伸

默顿和博迪(Merton&Bodie,1993)认为,金融功能要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特征或许会有很多不同,但其发挥的基本功能却大体不变。微信银行不仅具有与传统银行相同的基本功能,它还可以视为在被束缚了的传统银行的基础上的时间与空间的延伸。微信银行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从客户群来看,微信银行的客户更加广泛,微信朋友圈中的用户都可以看做微信银行的潜在用户,如建设银行微信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关注客户数超过1400万,绑定客户数近900万;从业务操作方式来看,微信银行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客户在柜台办理手续的时间,而且客户不用排队等候;从营销成本上看,微信银行降低了银行的服务成本,通过电子账单逐步取代纸质账单,提供低成本办卡,发放理财产品等方式来拓展营销渠道,减少运营成本;从时间和空间范围上来看,微信银行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账户管理、在线办卡、智能客服及热点咨询等服务。突破了传统银行固定时间开放的界限。

3、微信银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提高客户风险防范意识

客户应了解微信银行存在的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客户在使用微信银行进行支付时,不要勾选自动保存选项,登陆密码与支付密码要随用随填,防止手机丢失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一方面,商业银行应与微信银行进行实时连接,对客户信息进行实名注册,加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教育,在微信平台上宣传金融知识,普及骗子常用的诈骗伎俩,提醒客户注意防范危险。另一方面,客户在使用微信银行时要认准“安全支付”“数字认证”等字样,谨慎点开陌生链接和扫描未知的二维码。

3.2 鼓励客户常查询账户状况

客户应明确数字证书的运行存在弊端,需经常对所有的账户进行信息查询。客户在使用微信银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的几种情况:账户的余额不准确,个人信息被更改或者无法登陆网银,原因可能是个人的支付密码或登陆密码被盗用,遭到黑客和键盘手袭击等等。因此,客户应经常登陆账户查询个人信息,仔细核对账户项目。当信息不慎泄露时,应及时更改支付密码,拨打客服进行咨询。

3.3 加强对微信公共账号的监管

国家监管部门应及时注意微信交易时的环境安全,取缔非法公众账号,控制多数量的公众账号,对微信银行的运营进行严密的监管。商业银行还应根据自身需求创建公众账号,减少业务量较少的分支机构的运营。

4、结束语

微信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其产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符合人们对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相结合的需求。微信银行的发展要注意与传统金融业取长补短,继续发展本身的优势,弥补不足,才能在不断革新的网络发展中稳住步伐,持续前进。

参考文献:

[1] 魏婉芝,微信银行的营销策略分析[J].《财经界》2014(14):120-120

[2] 刘帅妹,宋华,微信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5(7):355-356.

[3] 何虹,沈惠钦,发展微信银行业务应注意风险防范[J].《中国信用卡》,2014(2):40-41.

第6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中小企业2013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10月,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上缴利税占我国总税收的50%,提供了超过80%的城镇就业岗位。通过对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发现,中小微企业就业比重达85%,资本比重达60%,投资比重达61%,占GDP比重高达60%。中小微企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中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微企业的弱势地位,据调查发现,有76.68%的中小微企业感觉当前的贷款供应偏紧张,有近一半的中小微企业认为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难问题严重的制约着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互联网金融的悄然兴起为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可能。研究互联网金融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机理,将会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从了解其根本原因出发。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信息不对称而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财务信息和运作方式的公开透明使得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度,同时也为其扫清了融资障碍,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企业的各种较为详细的信息资料,从而根据信息资料做出合理的正向选择。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小微企业则因为信息透明度低、社会公信度差,且易发生粉饰报表等情况,导致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很难根据中小微企业所提供的报表来准确判断其经营状况,由此而引发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并因此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为了实现融资这一需求,便想方设法隐瞒对企业不利的各种信息(即粉饰报表)。中小微企业的这一做法,不仅会使银行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同时也会对企业自身的社会公信度造成恶劣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中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上升。Stiglitz&Weiss(1981)提出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函数,因此便出现信贷配给,而信贷配给的出现会导致很多企业即使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而无法获得贷款。

2.2中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由于中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并不信任,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在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时候,便会要求企业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有效担保和抵押能够降低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借款人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是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必要条件。此外,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的抵押物的要求也十分严格,目前国内银行一般更偏好于中小微企业用房地产或其他价值较为稳定、易于转让出售的资产作为抵押物,而中小微企业大多由于经营规模或经营战略等原因,符合标准的资产较少,又由于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公信度低,这使得他们很难找到符合银行标准的担保人。由此便使得中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的窘境。

2.3政府的政策制度不健全近些年,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政府针对如何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也陆续了相关的政策。如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意见对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样的政策体系相对于占全国企业总数99.7%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便显得有些单薄。且这些政策意见多为宏观指导性的,缺乏相关的法律配套,难以为中小微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

3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3.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在美国。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NB)成立,SFNB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尽管互联网金融最早起源于美国,但欧美国家并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在国外“互联网金融”一般表述为:OnlineBank,CyberBanking,DigitalBanking等。而国内互联网金融则表述为InternetFinance。国内谢平最早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融资市场垄断的格局,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无中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2]。孙国茂(2015)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定义互联网金融,认为广义互联网金融是可以涵盖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服务,而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则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精神和金融业务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它具有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四个基本特征:去中介化、信息有效性、利基市场性和可获得性。目前,国内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业界和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3.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大多数的研究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许多优点,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风险。如刘力臻(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创新性、高效性、融合性、公正性等传统金融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样也潜藏着资产泡沫、利率波动冲击、市场结构重组、监管法律和机制空缺滞后、网络黑客攻击等诸多问题[4]。张亚鹏(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虚拟性、技术性、便捷性、普惠性的特征,同时又因为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完善导致技术风险,信息披露、信息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会增加交易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整个金融秩序不稳定[5]。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具有明显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点。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面向20%的大型优质客户,而互联网金融则是更倾向于80%的小型散户,这些小客户由于需求量小且数量众多,大多不符合传统金融业的要求,这些小客户的需求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往往得不到满足,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于小客户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这些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研究

随着中央多次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增强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有效供给。具有“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的互联网金融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渠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主要模式有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众筹平台融资模式、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三种。

4.1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是指资金供需双方以独立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的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融资流程为:第一步,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进行借贷合作双向筛选工作,确定合作意向。第二步,通过线上互联网平台或线下平台对中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信用、银行流水账等进行审核。第三步,双方进行借贷的最终确定。尽管P2P网络信贷业务风险较大且贷款成本较高,但由于其具有贷款门槛低、资金到位快等优点特别满足于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贷款需求特点,随着网贷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的加强,第三方融资担保公司的介入,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相关措施的制定与实施,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将会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将会继续加强。

4.2众筹平台融资模式众筹平台融资模式是指项目发起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特征,发动公众力量,集中公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中小微企业或个人进行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模式。众筹的融资流程为:第一步,资金需求者通过众筹平台介绍项目的策划,同时设定筹集的目标金额和截止时间。第二步,众筹平台对项目进行审核,项目通过即面向公众筹资。第三步,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金额即项目众筹成功,项目的发起者即可获得资金,并在项目执行完成后兑现对资金支持者的回报。众筹平台融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融资模式的互联网金融直接融资模式,其融资模式更适合处于创业初期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微企业。

4.3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收集储存商家在线交易信息和客户支付信息,构建大数据信息库,并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对其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挖掘和分析,并与传统金融业服务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创新性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其融资流程为:第一步,中小微企业向贷款平台提出贷款申请、贷款金额及期限等信息。第二步,贷款平台通过对企业的信用记录、交易状况等信息作出信用评价并确定授信额度。第三步,贷款平台通过对中小微企业效益状况和现金流等的实时监控来规避风险。大数据金融具有融资门槛低、贷款灵活等特点正不断地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所接受。

5结论

第7篇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手机上网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上网方式,人们正逐渐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网上支付、个人信息服务、网上银行业务、网络购物、手机订票、娱乐服务等,这种移动数据终端设备参与商业经营的移动电子商务正在迅速崛起。但是这种商务模式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难题,如移动网络安全性、移动技术问题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逐步去探索和解决。

1、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诸如iPhone、iPad 和Android 设备等移动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初期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以移动支付为主,如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钱包”和“手机银行”等业务,用户使用这类业务可以实现手机购票、手机购物和公共事业缴费等。

移动电子商务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它具有商务活动即时、身份认证便利、信息传递实时、移动支付便捷等特点。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不断的拓展与创新,由最基本的移动支付,转向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用户可以直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网上身份认证、账单查询、网络银行业务、基于位置的服务、互联网电子交易、无线医疗等。

2、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长135%,快速增长的趋势远远超过了原先的预期水平。手机用户数量和用手机上网用户数量的攀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上网速度的提升,无线宽带资费的下调,传统电子商务的转型,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手机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在普及率达到四成的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手机超过其他终端成为第一大上网方式。网民互联网接入方式的改变,使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一个崭新的格局。

2.2 智能终端的性能不断提升

随着智能终端在手持设备领域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于智能终端的选择也已经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别是对于智能终端内容的选择已经成为了消费者更为看重的一个关键因素。

目前的智能终端,其屏幕更大,色彩更清晰,而且速度也更快。性能的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去购买使用。近两年的苹果、三星等产品的盛行,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的相互作用,推动智能终端向着更高速运算、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并使得移动服务向纵深处发展和延伸。

2.3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不断创新

移动电子商务在当今社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使用。随着3G的普及,运营商手机上网包月套餐的推出,手机终端功能的提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这一产业的高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大,它涵盖了金融、信息、娱乐、旅游和个人信息管理等领域。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网上银行业务、网上订票、网络购物、娱乐服务、网络比价、信息推送与分享等。

终端的普及和上网应用的创新是移动电子商务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逐步提升,智能手机性能的不断增强,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同时手机价格不断走低,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目前,消费者已经基本养成了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上网的习惯,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来说,移动电子商务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应用和服务,同时满足用户及商家安全、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优势明显。但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体系并不完善,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如移动网络安全问题,移动支付机制问题,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问题,移动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和用户与传统商家的观念问题等等。

3.1 移动网络安全问题

安全性是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移动电子商务虽然诞生于电子商务,但是其通过移动终端上网的特性决定了它存在和普通电子商务不同的安全性。由于目前产生移动支付行为是基于移动终端上绑定的银行卡、信用卡与商家之间完成,或者基于手机SIM卡与POS机近距离完成,如果丢失移动终端或者密码破解、信息复制、病毒感染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对移动支付造成重大的损失。另外,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漏洞也是造成的移动电子商务安全威胁的一个方面。如今用于上网的移动终端主要有手提电脑、手机、PDA等等,保障这些移动设备本身的安全以及在使用这些设备时遵循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是移动电子商务安全保障的一个前提。

3.2 移动支付机制问题

第8篇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支付服务 发展前景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上升,在进行商业交易活动时都喜欢使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以此来完成商业活动 。第三方支付就是指第三方独立机构与国内外各大银行进行签约,以此来提供交易支持平台。具体来说,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买方在选购自己想要的商品后,再使用支付宝、财付通等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账号进行网上支付行为,收到货款后,第三方就在第一时间通知卖家进行货物发送。而买方在收到物品后,对其进行检验,物品正确后就通知第三方将货款转至卖方账户。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支付方式,也丰富了我国的支付市场,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有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PayPal、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网银在线等,PayPal位居世界第一,而支付宝是中国第一位的支付产品。

截止到2013年3月底,我国通过资格认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达到了223家,覆盖7大业务体系,其中以预付卡受理和预付卡发行企业最多。而且在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1361.1亿元,同比增长4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4%。而且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处于低迷状态,而中国因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通货膨胀趋势不断增强[1]。为了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并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表1是我国2008年~2016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变化图:

表1

二、第三方支付体系是我国支付服务的创新

(一)安全保障创新。

第三方支付作为交易活动中的中介方,具有约束力,并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保障。①当交易双方进行交易时,需要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上注册,而第三方那个支付机构就可以根据注册信息对交易双方的身份进行核实,以此来保障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②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时,买方选购商品后,会将货款支付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里。等收到商品进行确认后才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转至卖方账号中,这样可以保障消费者权利,实现放心消费。③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可以保障交易双方的权利,也会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交易双方一般都是在网上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会通过网络进行在线交流,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会通过后台服务器对交易双方的交流进行详细地记录,可以为随后出现的交易纠纷提供证据。

(二)个性化服务创新。

第三方支付体系不仅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可以为商业银行网上支付服务提供便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消费活动会成为消费方式的主体,由此也证明我国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以及市场竞争为第三方支付体系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体系创新,并提出了“一对一服务”模式,以标准化商品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也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整合,发展小规模个性化商品服务产业。这种方式的实现最成功“淘宝网”在2011年推出的“聚划算”。

(三)增值服务创新。

第三方支付体系所累积的客户信息成为了一大财富,为商业银行进行用户信用管理和信贷风险控制方面提供了信息保障。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设计一种新型的支付机制,根据客户的信用额度来实行短期贷款业务。支付宝就在2008年推出了“卖家信贷”服务,卖家以自身的信用体系为基础,将交易平台上的资金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进行贷款申请,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体系相对于传统资金划拨交易方式而言,不仅可以对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货等环节进行制度保障,还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监督。正是因为第三方支付体系的优势,让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商业活动中的主要物品交易资金支付方式。而且中国为了刺激国民经济发展,发展国内消费市场,采取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以此来促进国内经济市场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第三方支付体系。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第三方支付体系进行约束和管理,让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更加的规范,更合理的服务交易双方。第三方支付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促进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方支付体系填补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完善现代金融交易功能。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新型服务行业的兴起,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成为了新型的发展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第三方支付体系作为新型产业,是网络经济的衍生物。第三方支付体系不仅为非金融机构提供社会服务分支体系,还是商业银行与社会公共网络进行沟通的中间平台。第三方支付体系填补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完善现代金融交易功能。而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创新丰富了我国支付服务,其安全保障创新、个性化服务创新和增值服务创新,不仅促进了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是,理创新。

早在2000年,工商银行就敏锐地意识到发展电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率先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了定,提出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整体概念。把电子银行定义‘以网络为媒介、以客户自助服务为特征,为客户提供方位金融服务的离柜业务’;提出了积极开拓、创新,3年内将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发目标;明确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新为重点,大力普及电话银行,加快发展网上银行、整企业银行,积极探索手机银行,使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增强工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业务’的发展策略;迅速成立了电子银行业务的专职管理机构,电子银行业务从分散管理的萌芽阶段跨入全行统筹规划、整体联动的发展阶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而进行了发展战略、组织机构、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品牌策划、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创新。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包括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多媒体自助终端等在内的多渠道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并成为电子银行领域的标准创新者和引领者。

二是产品的创新。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创新成果丰硕。2000年,率先推出企业网上银行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账户信息查询、转账支付、企业集团理财、主动收款、批量支付等服务。2002年在国内同业中首家推出网上行业务,为中小商业银行提供网上汇兑和网上签发银行汇票服务;2003年在全球银行业中率先在个人网上银行系统中应用USBKey的安全技术,使个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达到了世界水平;2004年,率先推出电话银行香港异地漫游服务功能,实现了香港与内地的互动漫游,为经常穿梭两地的优质客户带来了无限便利;2005年领先推出了网上银行票据管理、网上个人跨境汇款;2006年首先推出网上黄金、基金定投;2007年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第一个推出专门面向网上银行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7年来,依托于强大的信息科技实力、自主研发的开发模式、规模超过300人的电子银行专业开发队伍,以及全行集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大型数据中心这一国内领先的技术平台,工商银行先后投产了近60个网上银行系统版本,产品已从最初仅有查询、转账功能,发展为可向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上百种产品的庞大服务体系。2000年以来,工商银行又先后推出STK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和基于短信方式的手机银行,可向客户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及金融信息查询、转账支付、捐款、缴费等服务。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产品系列齐全、功能丰富、业务领先的电子化服务渠道,现在除现金和票据等个别业务外的所有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办理。

三是服务创新。

银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以往的服务形式通常限于‘一对一’、‘面对面’。随着电话、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银行的发展,一种全新的‘以一对万’的远程、离柜服务模式蓬勃发展起来。如工商银行1999年就申请了95588电话银行,在银行业中首开先河;2003年率先推出繁体版门户网站和英文版企业网上银行交易系统;2004年率先推出一体化电话银行并实现95588电话银行全国异地漫游服务;2006年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网上基金、保险、理财、债券、精彩生活、视频欣赏、理财书吧等新频道和新栏目,开创性地举办了网上金融咨询活动,与众多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合作网站开辟了网上‘工行工作室’专栏。2007年3月,工商银行网站又推出‘专家面对面——专家与您谈网银’的视频节目,开创了银行业利用网站开展视频宣传的先河。”

张衢最后指出,当前,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仍处于快速发展中。电子银行渠道对分行渠道的替代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并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成本结构;电子银行正在从交易渠道向销售渠道发展,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诱人。

构建新型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高级副经理艾菊在题为“构建新型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演讲中指出,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竞争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正当其时。

艾菊谈到,电子银行是网络经济与现代商业银行结合的产物。电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了经营方式,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使银行机构的传统角色发生了转型,改变了现有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电子银行赋予现代商业银行新的生命力,商业银行加快国际化进程离不开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新的战略性业务和利润的增长点。

艾菊介绍了建设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情况。建设银行于1999年8月正式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短期内迅速丰富和发展了电子银行渠道,目前已经构建形成了集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短信平台、国际互联网网站于一体的综合网络平台。建设银行电子银行服务范围广泛,面向所有个人和企业客户,产品设计以客户为中心,不仅能为普通客户提供标准化、高品质的服务,而且能够满足来自互联网、专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各种电子渠道的服务要求,多层面的网络服务有效弥补了单一网点服务的不足。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产品服务功能丰富,能够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与同业相比,建设银行电子银行渠道接入面较宽,已经拥有手机银行等接入渠道,传统银行非现金、非票据业务已基本在电子银行渠道上得到了展现,网上银行的集团理财、一票通,手机银行的手机支付、手机炒股等都是建设银行的独创产品。

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要联合发展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邹建山认为,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要联合发展。他指出,农信社要突破电子银行的发展瓶颈,必须加强合作,站在全国农信社共同发展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建设一个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的全国电子银行系统及交易平台。它将涵盖电子银行的一切领域,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联名卡和贷记卡系统等。通过改造现有的农信银清算平台,实现全国农信社银行卡的通存通兑,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廉价、便捷、优质的跨省之间的结算服务,使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贯通城乡金融服务的主角。

据统计,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每年给农民带来的收入约4000亿元,农民工向家乡的年汇款金额达数千亿元,并且以每年数百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以前,农民工收入主要通过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汇兑。近几年,大型商业银行的农村网点不断收缩,给农民工汇款带来极大不便。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农村信用社开办电子银行带来了契机。邹建山说:“开办电子银行首先是农村信用社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其次,电子银行能进一步提升农村信用社现代金融企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电子银行也是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邹建山进一步指出,从农业的价值链不断延长可以看到,新农业正在衍生出多元化的商业关联市场。在这一市场中,活跃经济体大量出现,公司机构和个人联动会产生巨大的批发和零售电子交易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随着一些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逐步转移,城市经济圈辐射扩大,省域之间物质交流、城乡交融都需要农信社提供相匹配的电子银行服务。目前,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随着产业转移和城乡经济联动发展,新型农民群体也日益扩大,对金融信息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民居民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已经居民化的新型农民不仅收入水平高,而且文化程度也较高,相应地,金融需求和理财意识都在不断提高,已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重要客户群体。

邹建山认为,农信社应抓住这一契机,借助城乡网络优势,以银行卡为载体,以电子银行为渠道,为广大农民提供包括汇兑、理财、财政补贴支付、负债、农户小额信贷等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国家对“三农”增加投入开辟资金拨付和信息反馈渠道,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通畅和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