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时间:2023-10-13 16:08:32

导语:在成本会计核算流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第1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作用

物流运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支出成本。会计核算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的整体运营情况,根据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营路线、运输时常、物流支出等信息,给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改进办法。会计核算在物流运营中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首先它能够提供多种合理的物流运营信息,企业可以依据物流信息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营方案。会计核算体系会对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准确分析,得出物流运营的营利或者亏损状况。企业能够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信息,来对物流运营的路线、运输方式、运输时常进行调整,最终达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的效果。物流运营活动中经常存在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差错,从而造成物流运营成本的增长。

(2)其次会计核算体系还能够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物流运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物流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也是物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制定出严格的物流运转制度,物流运转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物流责任、利益分配,以及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任务。

(3)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指导企业高层、政府部门的物流决策。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企业高层相关的物流财务报表,企业高层根据报表中物流运营的发展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物流决策。政府部门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调控物流价格的作用。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政府部门相应的物流财务报表,政府部门根据报表中的数据,对企业的物流运营进行合理的监管。因此会计核算体系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存在差别。物流成本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物流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也需要联合众多的企业才能完成自身的物流活动。因此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中,存在着成本内容众多,牵涉企业众多的问题。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物流运营成本的计算中,都有一套自己的物流成本计算方式。在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不一致的情况下,各个物流企业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没有一套公共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产生的物流运营成本不能代表物流行业的普遍成本。这种行业标准的缺失,对物流运营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2.物流成本核算程序缺乏科学性。会计核算系统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物流责任分配体系,责任意识的松懈会使物流运营成本逐渐增加。

(1)首先会计核算系统在计算物流费用的时候,将物流费用归入企业成本费用中,这会增加企业本身的财务负担。物流运营费用不仅仅指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运输工具费用,也包括材料损耗费用、物流运营路线改变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等。以上这些费用都由运输企业来支付,而且企业每年支付的运输费用在持续上涨。

(2)其次是物流费用的责任分配不合理。目前运输企业不愿和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均摊,物流企业也很难从运输企业身上获得属于自己的物流损失费用。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在软件维护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物质与资金的消耗只能由物流公司来承担,运输企业不承担其中的任何费用。这种不合理的物流费用承担方式,使物流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3)企业缺少物流运营成本核算人员。企业的物流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人员,物流运营都是依靠各个物流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企业的物流部门既要承担物流成本核算任务,又要承担物流运营任务,这使得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核算没有保障。目前企业物流部门大多都不能完成运输成本核算的任务,每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核算方式。这样的运输成本核算,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3.物流成本的账务核算不完善。

物流运营成本在企业财务种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企业的财务核算并没有将物流运营成本单独的进行核算。企业在进行物流运营成本核算的时候,也没有按照物流运营所产生的各种附加费用进行核算,只单单对运输中人工成本、运输工具消耗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很多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数据,不能反映企业运输成本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企业的物流部门所属的人员众多,各种人员对运输成本的统计存在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核算工作进展缓慢。有些部门故意夸大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将那些物流运营无关的费用也计入物流运营成本中。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会使企业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

4.物流成本报表信息不完整。

物流运营成本会在产品出售的过程中,被自动分配到商品生产成本、宣传成本、管理成本中,因此产品的物流运营成本并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得到显示。这样的成本核算体系不能对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统计,因此得到的企业运输成本也就不准确。同等的资本投入得不到同等的资本产出,无疑会削减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在无法获得准确物流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不能顺利开展各自的工作。这种物流运营成本统计表的缺失,会对产品生产企业、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等部门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策略

1.统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首先要从物流运营的整个流程入手。企业的物流运营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包装运输、存储配送过程,会计核算体系要对从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来控制物流运营的成本。在物流运营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额外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会准确核算各项运输活动的支出情况,并将所有的物流支出统一记录。除此之外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核算方式,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核算。但各种物流运营成本核算都要具有统一的核算对象,也就是说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分类项目要确定,要能够反映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在统一的物流核算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加入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使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具有更高的完整性。

2.健全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

企业各部门人员要做好自身的物流运营工作,在物流运营过程中控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准确预估、核算物流成本,根据核算出的数据有效控制物流运营成本。同时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不定时检查各个物流岗位员工的工作状况,监督员工履行各自的职责,按照企业要求完成物流运营任务。健全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是企业物流运营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核算体系,包括物流核算内容的选择,核算方式的确定,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的分配等。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物流运营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大幅度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会计核算部门还要对物流运营过程中的额外费用支出、利润分配、责任分担等方面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职责划分、利益划分。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贡献大小,分配给各部门相应的责任与利益。最后企业也要对内部的物流存储、周转支出,进行详细的统计。通过科学的规划,来降低物流存储与周转的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为监督,只有会计核算做好监督统计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运营支出。

3.构建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以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将物流运营中的主要成本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类目研究。同时还会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运营支出情况,增加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这种主要核算项目加次要核算项目的核算方式,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项目进行统计,保证物流成本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同企业的其他物流成本进行适当添加,保证物流成本核算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这种核算方式还能够减轻会计核算部门的核算负担,产生良好的统计结果。若企业同时拥有产品生产、物流运营两方面的业务,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也会将物流成本降至最低。物流成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统计,也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物流运营情况进行成本项目的添加。因此恰当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保证物流运营业务的顺利开展。目前企业主要使用以下几种会计核算方式,开展自身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

(1)单轨制。

单轨制是对原有成本核算体系的扩充,通过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其他成本核算体系的结合,形成企业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部门在进行财务报表核算时,会将物流成本、其他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共同列入财务报表中。但在制作账本的过程中,仍是把物流运营成本作为单独的项目进行记录,物流成本会单独记录在物流会计账本中。

(2)双轨制。

与单轨制相对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单独从企业成本中剥离出来,通过设置独立统计方式、独立账本的模式,开展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能够统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而且能够统计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其他企业的活动。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记录那些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的物流资金活动。这样的核算方式能准确统计各种物流资金的流动情况,企业高层在浏览物流资金的流向后,能对那些耗费资金巨大的物流项目进行改进,也能够指导企业接下来的物流工作。无论是单轨制还是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都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核算计划。通过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物流运营活动,逐渐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也要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会计核算报表要能够体现企业物流运营的真实情况,根据企业物流部门项目的增加、人员的调动情况,不断增加或者删减报表中的内容。企业会计核算表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统计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亏损、营利情况,以及统计分析物流运营的现金流向等。企业物流的会计核算表可以按照各种物流部门进行统计,通过统计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成本情况,归纳总结形成会计统计核算表;还可以根据物流的具体项目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各种物流项目的成本支出,来制作出物流会计核算表。企业只能运用一种统计方式进行物流成本支出的统计,多种统计方式的叠加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也要按时公布物流成本支出的信息,企业高层也要不定时的查看企业物流成本的支出情况。政府部门也要不定时查看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信息,以便于管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政府、物流部门内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

四、结束语

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物流成本常常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企业物流成本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与整改。物流会计核算体系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为,控制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物流利润。单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在减轻物流核算工作量的情况下,产生良好的核算效果。双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更加清晰的统计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两种物流会计核算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驰,严余松.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构成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2).

第2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011-03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载体的设计以及使用为核心,主要由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7种有机联系的专门方法与技术所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收集、整理、加工、汇总和提供会计信息。物流企业会计是用来管理物流活动的一种专业会计[1]。物流企业会计和其他专业会计一样,要运用会计学的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要遵循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1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及特点

按照现代经济管理的理论,物流企业的一切活动最终体现为经济活动,所有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进行经济核算、成本计算、费用控制和经济效益业绩考核。这些工作都需要由物流企业会计工作来完成,会计核算贯穿于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由于企业的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多个环节,因此决定了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主体部分要按照各环节来进行[2]。

1.1 运输环节的核算运输是物流企业的主体

在现行物流企业中占有主体地位。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运输环节可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各种运输方式分别有不同的特点,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保值作用,即保护货物的存在价值,使货物在到达消费者时使用价值不变;缩短距离、提高效率;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运输环节的会计核算包括运输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运输费用的计算和确定;运输成本的汇集、分配和结转;运输营运收入应交税费的结算和缴纳,以及运输利润的计算等内容。

1.2 仓储环节的核算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等保护、管理、储藏物品的物流活动。仓储是物流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物资保护、调节供需、调配运能、实现配送、节约物资等功能。仓储活动是衔接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和消费的必需环节,为客户的货物创造了时间效用,同时它以其储存、分类和整合等功能为后续环节做准备和铺陈,为后续环节效率的提升打下一定的基础。没有合理、有序、规范的仓储,装卸、运输等活动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3]。仓储环节的会计核算包括仓储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仓储成本和费用的汇集和结转;仓储物资损耗的处理与分摊以及仓储业务利润的计算。

1.3 装卸搬运环节的核算

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的活动。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在实际操作中,装卸和搬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伴随在一起发生的。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所以说,从降低物流费用考虑,装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虽然装卸搬运是一种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但是却很大程度上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4]。它对整个物流活动具有支持性和保障性的作用。装卸搬运环节的会计核算包括该环节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装卸搬运成本的确认、计量和结转;相关税金的计算以及该环节营业利润的计算。

1.4 包装环节的核算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包装的目的,即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因此,包转的结实程度、标准化程度和美观与否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产品能否顺利、高效地到达客户手中,并使客户满意。包装环节的会计核算包括包装工作的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该环节的营业利润和相关的税金计算。

1.5 流通加工环节的核算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切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卷标、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可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客户或本企业的需要,使产需双方更好地衔接。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产品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也可以看做流通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在职能方面的扩大。生产商品的目的是创造价值,而流通加工则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流通加工环节的会计核算包括确认和记录流通加工中的业务收入,归集、计算和结转加工成本,计算和缴纳相关税金,核算加工环节的营业利润。

1.6 配送环节的核算

配送是指物流企业按照用户订单或配送协议进行配货,通过科学统筹规划,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与运输方式,在使用者指定的时间内,将符合要求的货物送达指定地点的一种方式。从物流角度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管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特殊的配送则还以加工活动为支撑,包括的方面更广泛。

2 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既然通过外部会计学可以确定企业的经营利润,并且外部会计和内部会计涉及的内容基本一致,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学习内部会计呢?第一,外部会计的规定是通过法律法规来确定的,还要求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虽然有些规定不尽合理,但还是必须执行。第二,也是更加重要的理由:企业在公开数据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企业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不同对象分别提供对于企业有利的数据。例如,对于税务局,企业会把利润尽可能降低。从而达到少缴税的目的[5]。

2.1 对物流成本认识不清

对物流成本认识不清,导致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对物流成本核算的需求。虽然企业物流管理可以说是从对物流成本管理关心开始的,但实际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都没有统一标准,得到的也都是模糊数据。如果没有对物流成本尤其是对其结构的把握,就很难去讨论企业物流管理的改善,更不要说去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现实中,我国企业物流总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较淡薄,往往只关心直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而不考虑存货持有成本的其他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2.2 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物流费用项目

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物流费用项目,或是有的几个项目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费用。首先,物流活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费用被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公共设施和折旧等。这种归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确认和分配运作的责任。如果将一个企业的报表细分为发生在管理责任领域的费用和发生在组织领域的费用两部分,以获得组织与各个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这也只能有助于而仍不能满足总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业的损益表,更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6]。它无法克服许多与物流绩效相结合,而通常又跨组织单位发生的费用间的矛盾。其次,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向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及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由此可见,仅靠常用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所需的足够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2.3 在运输费用和库存费用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会计制度在对运输费用和库存费用的处理上存在着问题。①关于运输费用。在许多情况下,传统会计的做法是将运费作为货物成本的一部分从总销售额中扣除,从而取得一个总的利润数字。也就是说,运费并不作为一项特殊的成本进入报告。例如,采购环节发生的运费、装卸费等被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并随着材料被消耗而计入产品成本(直接或间接)或期间费用;材料的存储费用、物流信息处理费用等则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过程的物流费用则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分配计入产品成本;销售环节的物流费用与推销费用一起被计入了营业费用。由于许多产品是在发送价格的基础上被购买的,这其中就包括了运输成本。②关于库存成本。传统会计实践不能特别指明和分配库存成本,具体表现在它不能确认及分配有关库存维持的全部成本。这些成本包括[7]:存货的保险费用,与存货有关的税收,由于储存中的产品耗损并且又得不到保险的补偿造成的折旧,储存成本以及存货的资本成本等。存货的资本成本、税金、保险、报废、储存等构成了存货的库存成本。其他的物流成本要素,如运输或仓储,通常都包括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存货库存成本并不明显。在典型的制造商或经销商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虽然存货本身作为一种资产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是它们不会相应地计入存货库存成本。如此种种因素导致了物流费用中库存成本的低估或模糊。财务报表中出现的储囤成本不像其他的物流成本(如运输成本)那样显而易见。上面的讨论中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传统会计制度对库存成本的统计缺陷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从现代库存费用的构成来看,如今的在库费用已不仅指商品在库委托保管等直接经济费用,还包括很多因为不能顺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机会成本。这些机会成本同样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作用,但在报表中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运输和库存是物流活动的关键因素,是物流中两笔最大的单项费用。对典型的厂商来说,这两个因素包括了物流费用的80%~90%。但在传统的会计中,对于这两者的统计通常不完全[8]。

2.4 物流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全部的物流成本

掌握全部的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部门开展物流管理,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基础。但是,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门完全无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费中过量进货、过量生产、销售残留品的在库维持以及紧急输送等产生的费用等,都增加了物流成本的管理难度。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同在一起的。

2.5 现行的会计核算方式无法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

现行的会计核算方式,无法适应物流活动,导致无法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现行的会计方法是沿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传统的成本核算,是以产品作为计算对象,直接归集分配各种资源的,对于分散在各经营环节的运输、装卸、包装、搬运、仓储、订货处理、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的整体费用的多少,则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3 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途径

物流成本的构成包括了物流战略成本、物流经营成本和物流作业成本。企业的物流战略成本就是发生在战略资源层次的成本,是物流成本的起源。企业的物流经营成本是指在物流经营层面上发生的成本,物流经营成本根据物流战略目标和规划制订出具体的执行方案,并控制着物流作业成本的形成过程。企业的物流作业成本是指物流作业实际发生过程中的成本,这些成本直接或间接归属于某项物流作业,是物流成本的最终凝结和转化。物流成本的控制应该以物流战略成本为导向、以物流经营成本为核心和以物流作业成本为重点,通过不同层次物流成本—价值分析,建立起基于企业外部扩展物流供应链或内部物流流程的纵向成本控制体系和横向成本控制体系。

3.1 物流成本的纵向控制体系

物流成本的纵向成本控制体系是指贯穿于企业物流战略资源层次、物流经营管理层次和物流产品作业层次的一体化通贯式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物流战略资源层次的成本控制是导向,它决定了以下两个层次物流成本发生与控制的方向和空间。物流经营管理层次的成本控制是核心,它是连接物流战略资源层次和物流产品作业层次的关键点,一方面,物流经营管理层次要将企业的物流战略具体化,可操作化;另一方面,它又对物流产品作业层次起着指导和控制的作用。物流作业层次的成本控制是重点,它决定着企业的最终物流成本发生状况,对企业的物流战略和物流经营层次的决策和实施计划起着评价的作用,并直接与客户价值相联结。作业层次的物流价值链分析包括:客户的价值动因与企业利润,如客户价值取向及其与企业利润的相容性,客户价值实现的成本动因分析,物流成本投入分析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如在确保客户价值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新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与客户需求、客户价值以及客户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等;客户价值需求变化预测,如客户需求的价值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方向,变化特点及其可引导性等[9]。

3.2 物流成本的横向控制体系

物流成本的横向成本控制体系是指贯穿于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和向客户提供价值的全过程之中的物流成本控制系统。按照传统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将其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目标控制。前馈控制主要采用价值分析法,并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分析手段设计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竞争优势有时在战略、经营或物流系统设计阶段就已经形成,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可忽视。过程控制主要的手段是目标成本控制法、项目成本控制法、作业成本控制法。通过一系列的物流成本信息、物流价值信息和物流作业信息,确定物流成本核算的最佳方式,即对各个阶段物流价值创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合理分配物流成本,确保物流成本投入与物流价值创造的匹配。目标控制主要采用标准成本法、定额控制法等,建立企业的标准成本制度——定额成本制度,并确保成本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总之,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的现实基础,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的永久话题。通过建立基于物流“成本—价值”分析,以物流战略成本为导向、以物流经营成本为核心和以物流作业成本为重点的三维层次性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企业能够将物流战略资源层次、物流经营管理层次、物流作业层次的成本控制集中到一个统一的控制框架之下。这样能使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环环相扣,避免相互脱节,也能使企业从“成本投入—客户价值”,“宏观产业—中观经营—微观生产”的角度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形成企业独特的物流系统核心竞争优势,建立企业长久的成本竞争优势地位。

4 结 论

会计学术界关于如何核算物流企业成本以满足财务会计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还很缺乏,物流学术界热衷的物流管理方向也只是零星涉及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并且仅局限于如何为物流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的研究层面,尚不能为物流企业对外进行财务报告的成本核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务指南。因此,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由于成本核算的随意性加上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使物流企业所核算的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鉴于目前物流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和成本核算方法的不适合性,对成本核算问题展开研究,提出适合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建立适应我国物流企业统一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促进物流会计与物流产业相匹配且共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向云.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11(29).

[2]吴彩凤.会计核算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及物流成本控制[J].江苏商论,2011(10).

[3]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1).

[4]陶燕.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研究[J].商业会计,2012(2).

[5]温彩明.物流成本会计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7).

[6]刘颖.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简析[J].现代商业,2012(6).

[7]江劲松.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2).

第3篇

物流管理作为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对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显得意义重大,这是因为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给予科学的管理。加上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利润更加透明化,为此中小企业应不断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劣势,若是想要在众多的中小企业当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做出一番努力。强化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二、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落后、行动迟缓

1、物流成本核算意识不高。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未能够意识到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提高企业的实际效益,但是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格外重要的。由此可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意识的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落后的物流成本核算意识也导致了物流成本核算缺乏创新,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导致物流企业核算工作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核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毫无联系,这也是企业核算工作得不到进步的原因之一。

2、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后。在企业核算的工作指导中仍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和理论,例如部分企业仍是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作为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但是核算成本中不仅包含了生产制造成本、研发和营销成本,也包含相应的物流成本。其次很多企业忽略了物流的成本核算。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不全面

其次部分企业在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上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企业对物流成本核算没有一个固定的内容和模式,另外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主要针对的是货物生产物流、销售运输物流、采购物流这三方面进行核算,但是却忽视了内部所形成的物流成本。一些环节没有加到现实物流成本核算当中,因此导致物流核算成本的相关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三)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相混淆

除此之外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将其他成本与物流成本弄混是企业核算常见的问题。使得核算信息出现了混乱。例如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要素,会被核算人员分配到生产成本当中。其次会将物流管理人员的劳动资金纳入行政管理当中进行核。这种混淆的情况会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错误,所获取的成本信息失真。

(四)物流成本核算程序缺乏科学性

最后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上还缺乏一定的程序来遵循,例如容易产生将物流成本列入企业成本当中的错误,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系统,加上核算人员的物流成本意识不足。不仅如此物流成本包含了较多方面,除了人工费用、运输费用之外,还包含了材料耗损、路线改变所产生的各类费用。企业既要承担物流成本核算工作,还要管理企业运营,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一)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当前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重点,也是提高企业实际竞争力的真正需要,企业在不断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其中物流成本作为成本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企业全体成员应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核算工作当中,对于核算部门不合理的做法和行为可以提出批评与指正。其次企业应加强对专业核算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从而为实现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提高指明方向。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完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要逐渐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这也是因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自身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上的不足。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要紧密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以实现企业核算目标为构建基准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同时企业也可以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成本核算工作经验,在今后的企业核算工作当中不断实践与尝试。

(三)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管控,从而保障物流成本能够得到单独的核算和管理。设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账目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差异设置二级分支账目。最后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需求,设置相应的物流成本会计凭证。

(四)其他

首先企业应做到明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也应当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科学的核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完成,同时也能够保障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目前单轨制模式、双轨制模式、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这三种是当前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模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出作为恰当的模式。

四、结束语

当前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上忽略了物流成本,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是不利的。为此本文针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能看出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内减少浪费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兴福,刘志远.对构建生产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08:199-200

第4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方法

一方面,我们了解到会计核算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贯穿于全过程的基本职能之一,又称作反映职能。货币是它的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它的三个环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物流成本核算的定义,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物流会计核算同样要遵循一般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物流成本核算在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加强,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效益的增加以及物流成本的节约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包括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清晰,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不明确,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合理等。接下来本文将逐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讨论。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必须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是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面系统的计算,准确表现出物流成本的大小以便控制,从而提供给企业管理者更加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也能促进企业内部认识到物流重要性。计算出具体物流活动的成本,提供给决策者比较准确的物流信息,反映出物流活动所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住物流成本的构成,为物流运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物流部门的成本分析,反映各部门的业绩,以此促进各部门优化物流方式,提高物流效益和业绩。通过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的分析和分解核算,为物流服务收费水平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需求制定不同的计划,有利于优化对客户需求的管理。按照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计算本期物流实际成本,评价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得出员工的工作绩效。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计算出物流成本在本期与上期以及每个环节的同比差异,弄清产生差异的原因,择优弃劣,促进物流成本管理的提高,为企业年终的绩效考核的时候提供部分依据。

二、保证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正确性

为了给企业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必须明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和记录着物流成本信息。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有按支付形态、功能计算物、适用对象、物流作业四种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它包括标准成本制订、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与账务处理三方面。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完善,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明确物流成本项目,确定企业物流成本不同级别的具体核算项目,它的参考依据就是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但是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够全面的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所有的成本费用。其次,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物流成本项目,根据物流成本项目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会计账簿以及会计凭证。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采用单轨制或是双轨制两种模式,通过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员工的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模式。最终,根据所得出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真正目的在于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给予企业管理决策者以决策依据。

三、全面完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

目前,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过于狭隘的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范围。只涉及着部分的物流信息,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在核算内容方面不但异常混乱,而且非常不全面,在企业设定的会计科目中,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只是在支付企业外部的物流运输成本、企业物流仓储成本、物流采购成本等方面进行核算,而忽视了甚至没有列入成本核算的企业内部的其他物流成本的核算,实际上计算的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而隐藏起来的部分却包含了很大的物流成本。这就使得最后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失去了客观性和真实性,最终会影响企业物流管理者对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支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想要提高物流成本核算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制度,全面完善会计核算的内容,做到面面俱到,拒绝疏漏和死角,扩大会计核算范围,扩大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实际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除去浮在水面的一角冰山之外的,隐藏于水面之下的物流成本,避免疏漏,因小失大,影响企业管理者作出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算。

四、合理规范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

现阶段,由于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各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不得不依据本企业自我的理解和分类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各企业间无法进行比较、借鉴和相互促进,致使我国的物流没有办法统一稳定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只有统一了会计核算标准,才能使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时,少走弯路,减少方向性的错误,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在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抓住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技术保障,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保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企业物流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01:179-181.

[2]方桂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163-164.

第5篇

自物流管理在美国兴起以后,我国也逐渐开始了对物流管理的研宄,从现在物流的发展情况来看,物流在满足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部门需求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许多企业为了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开始重视企业物流的发展。在企业物流中,物流成本核算是企业利用已知数据来表现该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高低的一种方法,物流成本的核算同时也是使物流在发展中更为合理化的基础。对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发现一些没有必要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动,这些无效的物流活动不仅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且还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就可以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消除这些无效的物流活动,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正确合理的核算方式不但可以使货物的运输、搬运、装卸以及储存等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还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做到以最小的消耗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物流成本核算的不合理而使得物流成本偏高,这样一来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应的提高了许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消费。此外,由于我国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视度不高,所以企业也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系统的统计方法,只是粗略的对货物量和货运周转量进行简单的统计,这不能满足企业对物流成本信息的需求,也影响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除了上面的这些问题以外,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

对于企业的生产来说,其物流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退货以及废弃物流等物流活动,而要想使得到的物流成本更加的准确合理,对于物流成本来说就要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将这些物流活动全都算进去。但是,有许多企业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只是将采购物流活动和销售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并没有注意到其他物流活动所消耗的成本。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对物流成本的内容缺乏准确的认识,从而造成了他们只把对外运输的费用、货物的保管费用以及装卸费用等纳入到成本的核算中去,并没有将自己用车运输货物、搬运和保管货物,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维修费、燃料费等费用纳入到物流成本中去或是直接忽略的现象。这样就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管理者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

2. 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不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面对这样的情况,尽管有许多的企业在物力管理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物流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作为核算的对象,这就使得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所消耗的成本被分散到企业其他的成本会计核算账户中去。如将物流成本混合在保管费用、财物费用等项目中,使得企业不能对其中一部分物流费用进行单独的计算与控制。企业内部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对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进行指导和制约,物流成本的信息也就很难全面的反映出来了,企业管理者也就无法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

3.物流费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许多企业在物流成本的计算上只关注对外运输和货物的保管等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本,很少将物流管理成本算到物流成本中去。如在运输的过程中,产品有了损坏,这应该算到企业物流成本中去,但是有一些企业在核算的时候将其归入到企业营业外支出中去。正是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本核算范围不同,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物流费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物流成本的不可比性。

三、优化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措施

1. 完善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

面对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企业首先要在不打破原有财物会计核算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对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的建设。如可以在管理费用、财物费用等费用的项目下增设一个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在二级账户中再设置采购、销售、搬运和废弃物物流成本等三级账户。此外,企业还要明确采购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搬运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物流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对这些层级的物流成本进行细分和统计。此外,对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的完善还可以从优化账务处理技术入手,如财务人员在进行编制记账凭证的时候,对其进行细化分类后再对有关账户进行登记。这样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有效的将分散的物流成本归集在一起,为物流管理者提供准确全面的物流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更好的控制物流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创新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在进行对物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统计和计算方法,要积极地创新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如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核算,所谓作业成本法就是将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分解成几个容易操作的基本作业,并将每一项物流活动的成本费用按照作业来进行分配和汇集,从而准确的将各物流活动的成本计算出来。这样做在得到准确数据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约企业的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6篇

【关键词】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 核算模型; 实施效果

一、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的产生与主要贡献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mfca)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来源于德国奥格斯堡的一个环境管理机构。该方法一经出现就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而后被引进到日本企业并应用于管理及生产流程的各个方面。早在1999年,日本经济部门、贸易部门和工业部门就联合开发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实施的相关措施,包括一系列的模型设计方案,而且,这些部门又于2006年对上述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是降低企业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环境管理会计方法,也是职业经理人和生产管理者的一种决策工具。物料流量成本会计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将物料分为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两部分,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更简单实用的方法计算物料耗费的数量,同时结合使用先进设备,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为更好地确认成本、计量损失,物料流量成本会计首先将损失成本分为不合格产品引发的成本、废弃物成本及其他排放物产生的成本三类;其次计算各类损失成本在每道生产工序产生的数量并将其转化为货币价值。除了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跌价损失和其他加工成本被分配到这种损失成本中,废弃物成本也以同样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这就是废弃物被叫做“负产品”的原因。

二、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的计算模型与过程

(一)物料流量成本的分类

在解释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的计算过程以前,首先,要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按照成本计算的需要分为正产品成本和负产品成本。正产品成本指的是被投入到加工过程中的产品(正产品)并在下一流程继续得到利用的成本;负产品成本指的是变成废弃物或回收物质(负产品)的材料成本。其次,在全部的生产过程范围内计算成本,一项流程产生的正产品成本伴随着新投入的成本共同计入下一流程的投入成本。

出于计量需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成本被分为四类:1.物料成本(mc):包括在最初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主要原材料,在中间过程投入的替代材料以及例如清洁剂、溶剂等辅助材料;2.系统成本(sc):包括劳动力成本、跌价损失、管理费用等在内的整个系统产生的成本;3.能源成本(ec):包括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电、燃料等产生的成本;4.废弃物处理成本:处置废弃物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二)物料流量成本的基本计算模型

在具体应用mfca进行成本核算以前,首先要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建立mfca计算模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将投入的系统成本和能源成本按照正产品成本和负产品成本的比例分配到每个流程中,其中包括作为投入成本流入下一阶段的正产品成本。图1反映了某个中间生产流程的系统成本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上一阶段传递过来的正产品(200kg)被作为主要原材料投入到该阶段,同时额外投入100kg材料作为辅助材料。 投入该流程的主要原材料(材料a)来源于上一流程产生的正产品,而负产品则变成废弃物退出流程;然后,将辅助材料与主要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配比。由图1所示,上一流程传递的主要原材料200k出正产品180kg和负产品20kg;100kg辅助材料经过加工则得到20kg正产品和80kg负产品。加工前投入的原材料和与加工后得到的正负产品总量相等,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正负产品数量乘以单位产品价值很容易得到了正负产品成本。正产品又作为原材料投入下一流程,而负产品则退出流程。

基于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分配比例,进一步分摊系统成本。首先分摊新投入的系统成本,由于该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与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相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得到正产品和负产品,因此按照产出的正产品和负产品(200kg:100kg)的比例分配新投入的系统成本,得到正产品与负产品的系统成本分别为6 700元和3 300元。

其次,分摊上一流程传递下来的系统成本,由于该系统成本是随着上一流程的正产品(主要原材料)共同转移到该流程的,所以该系统成本应按照上一流程产生的正负产品比例进行分配。假设上一流程产生的正负产品比例为9:1,因此得到分配给正产品的系统成本为9 000元,分配给负产品的系统成本1 000元。这样就将该流程投入的全部系统成本分配完成,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配能源成本。

3.物料流量成本的基本计算过程

图1反映的只是全部生产过程中某一流程的系统成本分配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mfca分配各种成本的方法并对mfca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应用图2进一步解释说明物料在生产全过程的流向与分摊。

图2反映了应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进行成本核算的全过程。假设生产该产品经过三道制作过程,即物料加工过程、局部加工过程和最终加工过程。每个过程投入生产过程的总成本都是新投入成本与上一流程传递下来成本之和(物料加工流程作为初始流程,投入的传递成本为零),投入生产后,产出的产品成本都按照4:1的比例分配到正负产品中,正产品成本作为传递成本转移到下一流程中,而负产品则退出生产流程,这个分配过程一直进行,直到产品加工完成。总成本反映的是总共投入的成本量,而全部的正产品成本和全部的负产品成本反映的则是产出的总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投入量的总和与产出量的总和是相等的。

图2清晰地体现了每个加工过程所投入原料中正产品与负产品的成本比例关系,并使各种物料的来源与去向见之于各流程中,尤其是将负产品计入产品成本,有利于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正产品的产出率,努力降低负产品即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三、mfca与传统成本会计的区别与实施效果

(一)mfca与传统成本会计的区别

传统成本会计的目的在于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单位产品中,因此加工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成本不被确认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传统成本会计中标准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时,企业核算部门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即“成本差异”来分析企业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并由此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但是成本差异并不能够反映所有的物料损失,因为标准成本在设定时已包括了一部分作为物料损失的废弃物成本,只有超出标准成本的物料成本部分才被考虑为损失成本。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将所有不能转化为产品的成本确认为损失成本,即负产品成本。因此,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能够确认全部的物料损失,而标准成本法却不能够全面反映所有的物料损失。

标准成本法将制造费用、燃料费用与定额的差额作为损失成本。例如,如果你工作时间超过提前设定的标准时间,多出来的那部分被确认为损失。mfca将所有生产出负产品的制造费用和燃料费用确认为负产品系统成本(sc)和负产品能源成本(ec)。

此外,废弃物处理成本没有被考虑在传统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内,许多公司将它认定为一项单独的费用。而mfca将它划定在损失成本范围内,作为负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mfca核算的本质特征是将生产过程中所有不能转化为产品的物料确认为损失成本(负产品成本),并使传统成本计算中难以明确反映的废弃物价值清晰可见,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计算过程中淹没废弃物成本的局限性。

(二)推进实施mfca的主要效果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通过计算负产品成本(损失成本)作为现阶段制造生产率的综合评估标准。要积极推进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的实施就要控制负产品成本的产生和数量。产出的负产品成本(损失成本)来源于不同的生产阶段,所以针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相关因素将推进效果分为以下三类:

1.实施mfca可以改进生产车间的日常目标价值管理。该管理指的是发生在生产车间的日常改进措施,意在提高基于管理指标(如产出率、废品率等)的目标价值。通过运用mfca将产出率和废品率转变为成本差异作为日常管理的目标,可以改进生产车间的日常管理,使其更加透明化。

2.实施mfca可以对成本降低的效果进行准确估价。由生产部门或工程技术部门引发的改进活动集中在现有设备、设计的更新或生产过程的改进。通过运用mfca计算确认工程技术部门的各项成本以及对成本降低的效果进行准确估价。如果同时存在几种改进措施的话,mfca将是一种设置优先权的有效工具,且对投资收益率的估价也具有重要作用。

3.实施mfca可以改进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由产品开发设计部门引起的改革可能会在物料减少和成本降低方面引起更大幅度的改进。应用mfca可以使加工成本的产出率可见,同时使设计者清楚认识到每道工序的物料产出率的提高对总的成本降低做了多少贡献。因此mfca是检验成本计划阶段改进效果的有效工具。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需要在其不同生产阶段对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很多公司在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过程中通过安装先进的业务设施和排放设施,致力于环保节能的生产活动,以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实现零排放。虽然废弃物回收是有效利用资源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在回收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和能源,除此以外,废弃物的产生也会花费大量的资源。因此有可能也必须减少废物本身的产生。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mfca)运用于企业的生产流程能使每道流程产生的废弃物可见,不断督促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本身的产生,而不是扩大废弃物的回收。这也导致了生产进程和废物处理流程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物料成本和一般制造费用的降低,从而极大降低了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实现加强环境保护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双赢局面。物料流量成本会计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巧根.基于环境经营的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及应用[j].会计研究,2008(12):69-76.

[2] 肖序.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概念的深化[j].财会学习,2009(9):15-17.

[3] environmental industries office, environmental policy division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environment bureau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guide for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eb/ol]. 2007(3).

第7篇

一、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常见的问题

1.成本会计核算条件不充分

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普及,成本会计核算作为与现代企业制度配套的体系,发展却比较迟缓。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成本会计核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企业各部门、员工的共同参与。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内部分工、协调存在严重的问题,成本会计核算难以顺利进行,无法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其二,会计环境不佳。成本会计核算的进行,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而当前企业各部门职能交叉、核算项目混乱,成本会计核算环境不佳,成本会计核算质量难以保证。其三,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范畴狭窄,难以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会计核算方法落后,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缺乏有效地内部监督机制,难以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个别部门核算流程不细致、纰漏很多,会计信息不完整、可靠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成本会计核算的质量。

3.成本会计核算理念较落后

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成本会计核算的宏观、微观环境变化较大,一些企业仍旧沿用传统成本控制观念,对现代化的成本会计核算理念了解不深,在成本核算、控制过程中,以“节约”为唯一标准,对减少支出过分看重,忽视成本管理效益,导致了一系列的成本核算问题,诸如核算效率不高、成本信息错误等。

4.专业会计人才比较缺乏很多企业的会计人才聘用不规范,未进行从业资质审核;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对成本管理认识不深刻,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较为落后,难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对策

如上所述,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为解决如上问题,应采取如猶设对策:

1.转变企业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管理也是一门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控制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变化。为此,企业应该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及时汲取成本管理经验,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国外在成本管理上走得更远,企业可以借鉴、吸收其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成本会计管理经验、成本管理流程、成本核算体系等,为己所用,确保成本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2.改善成本会计核算环境

为了更好地开展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建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权责,落实生产责任制。为更为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应该进行成本核算分工,设置系统的项目安排体系,优先处理核心项目,提高成本核算效能。

3.加强成本会计核算监管

具体来说,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完善外部监管环境。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成本核算效果的监督、审查,并鼓励社会大众发挥监督作用,针对企业出现的成本管理、核算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其二,完善内部监督体系。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质量,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优化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降低生产成本。

4.优化配置成本核算人员

人员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建设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会计核算队伍。队伍应该包括如下几类人员:其一,财务人员。企业应选聘在成本管理上有丰富经验的财务人员,其不但要了解企业生产情境,拥有生产车间实习的经验,还需要了解企业的产品、工艺、设备、人员等系统常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发现、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其二,统计核算人员。企业应该聘请具有财务知识、统计知识、成本管理知识,且熟悉生产环节、生产工艺的统计人员,植根生产环节,确保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成本核算主管。其三,表单记录人员。企业要聘请拥有统计知识、成本管理知识,且耐心细致的人员完成这项工作。

三、总结

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加强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经营决策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常见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企业成本核算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食品科技的成熟应用、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扩大内需的利好条件下,我国的小型食品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主力军,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食品企业亟待突破成本效率的瓶颈。因此,为了促进小型食品企业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会计核算及管控,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在食品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一、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1.含义

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严格划分各种生产经营费用界限,通过一系列的归集、汇总与分配,计算出该时期内各种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及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的管理行为。

2.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

(1)完善原始记录。会计人员通过原始凭证对各类成本项目进行归集汇总所核算出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成本实现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可见,原始资料记录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在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最客观的依据。(2)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条件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额度,并在生产流程中不断修订、不断调整,尽量确保实际开支的成本与成本额度保持一致,以此衡量企业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经营活动是否取得一定成效,来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3)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针对每一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完成情况的一个有力分析和重要考核,而规章制度则是企业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需制定有关规章、章程和规则。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

二、小型食品企业的特点

食品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尤其是小型食品企业:其一,生产品种多、批量小,收发领退原材料的过程繁复,中间环节浪费严重;其二,原料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往往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数量不稳定;其三,原材料、产品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保质期短,浪费率高;其四,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小,并且产品在销售和运输环节中成本费用高,导致总利润空间小。基于以上特点,小型食品企业在成本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今天,小型食品企业必须不断增强经营管理意识,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运用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手段节约成本,提升劳动效率,获取最大化利益,以强化食品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之间的分离

企业的成本核算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环节,但受到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模式以及食品企业自身原始记录混而杂的影响,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只负责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没有设立专职成本管控的财务人员来分析成本核算数量信息的真实意义;再者,各部门之间只是单纯的从事本部门的工作,对财务部门核算的数据不闻不问,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局控制体系。由此可见,当前的小型食品企业管理者未能意识到核算数据与管控决策之间的联系。如果不能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准确的、科学的分析,便无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来对本企业的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

2.缺乏管控意识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不同于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其理念主要表现为产品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各部门之间互不沟通,工作、管理意识仅局限于各部门内部,基本上不考虑企业其他工作环节,采取自我工作模式。如:采购部门只负责原材料采购,对原材料的数量、运输、保管成本不予考虑;生产部门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和质量,不承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成本;销售部门只负责产品的销售,不考虑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所需费用。在此情况下,企业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核算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发展成长的积极作用。

3.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规范性差,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由于小型食品企业普遍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从事的业务范围也较为简单。因此,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责任追究、监督考核等方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存在制度缺失的情况,导致企业成本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影响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造成一定误导。虽然有些企业已经采用ERP系统对财务进行核算,但使用范围较窄,企业相关会计人员缺少对现代化操作和管理的知识储备,能够使用的人也很少。缺少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核算方式,不仅增加了成本费用,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全面提升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小型食品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系列不足,严重制约其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现状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此提高小型食品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和信息管理质量,推动小型食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快速发展。

1.加强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之间的有机结合

成本会计核算是小型食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耗费的真实体现,是加强小型食品企业成本管控的基本工作。因此,成本会计核算为成本控制对提高小型食品企业效益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小型食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型食品企业会计人员将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信息提供给成本管控人员,成本管控人员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企业管制制度,加强成本控制,然后将有效的成本控制反馈到成本核算中,两者有机结合来,最终实现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的实际效果,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长期的、有效的良性循环。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决策者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做出战略决策的原始依据。企业内部应该对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优化各经管机构职能,建立一套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使每个员工都被纳入受控状态,做到各部门各环节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形成权利相对集中而又分工明确的金字塔型管理、决策模式,并切实落实会计核算责任制,以提高成本会计核算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效率。

3.构建科学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小型食品企业中,构建合理高效的成本核算程序和科学的审批制度,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其顺利进行会计核算与决策分析的关键。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小型企业想要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成本会计核算质量。加快ERP技术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变革,将视野延伸到产品市场开发、技术研发和客户需求方面,让科技设备操作和成本管理进入企业的常规流程;定期对成本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现代化专业人才成为企业中坚力量,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此为管理信息提供可靠的技术、人才支持。

五、总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又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在成本会计核算以及成本管理等工作落到实处,才能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才能加快企业资金的高效运转,从而降低企业总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小型食品企业要重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不断更新管理理,明确外部环境,努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并加快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小型食品企业的竞争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景卉.食品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于瑾.论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财税研究,2016(22).

3.郭宇梅.食品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管理纵横,2012,35(080).

4.吴秋燕.论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的改善.财经界,2014(15).

第9篇

一、基于时代变革中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认知

一场信息化的产业革命浪潮——知识经济正在变革着世界的经济。它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为载体,将科技与知识融人在一起,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基本结构由有形的“资本”逐渐演变成无形的“知识”。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两大主要生产要素是“劳动力”与“资本”,而现代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生产要素增加了知识资源。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涌现,因而传统会计中的劳动力资源的简单核算将会被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这一新的成本会计分支所取代。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的营运周期缩短,成本核算的要求提高。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因此,成本会计管理理念对管理者更加重要,如何快速地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企业成本结构,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成为企业对现代成本会计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变化也带来了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多样化产品生产的弹性制造系统、材料需求规划中的制造资源规划系统、企业ERP集成系统都给传统的成本会计带来很大的冲击,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巳经无法适用于新的制造环境的变化。

因此,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是在市场经济物价波动的情况下,以资产的现行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针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并对企业的价值管理活动中的决策、控制与考核提供相应的数据。现代成本会计将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贯通了成本管理的理念,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具有较高的决策性。

二、现代企业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分析

外部环境的冲击对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水平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仍停留在传统观念

在传统的财务观念中,成本会计仅仅是财务会计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计算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确定企业的利润,提供成本信息。但是,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职能不局限于此。成本会计应基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除了确定利润以外,还应具有制定预算、成本控制、业绩考核和决策规划等管理职能。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企业成本信息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真正的认识,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财务观念上,阻碍了成本会计先进核算方法的使用与发展。

(二)成本会计在核算方法上仍采用传统计算方法

在现代经济环境中,我国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制造成本方法。成本按照是否直接计人到产品中被分成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直接计人产品的成本,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主要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在进行分配时,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然而,制造费用是包含除了直接费用外的多项费用的,比如辅助生产车间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管理费用、水费、电费等,这些费用发生的动因与消耗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汇总后却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分配,并不符合资源消耗的方式。因此,产品的成本计算并不是真实、合理与准确的。

另外,大多数企业成本费用的发生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算,只有少数企业开始使用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法的提出与研究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核算思路、核算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两者在结合中难度很大,企业实施情况较差,也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反倾销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会计在核算标准中受到现有制度的阻碍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以及成本核算的内容都受到现有制度、会计准则的限制及影响,不同行业、不同产品成本核算的范围、方法都有较大的差异。在现有制度的影响下,我国成本会计核算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差异,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不合理,核算的结果不准确。

三、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

(一)成本会计体系标准化

要改变我国企业成本会计传统的观念与体系,首先要变革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规范成本会计内容,建立标准化的成本会计体系。成本会计体系标准化的建立可以推动现代成本会计观念的普及,树立企业正确的成本意识,促使企业使用科学、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企业利润计算的准确程度。同时,成本会计体系的标准化还将有利于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髙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成本会计技术信息化

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不断增加,成本会计分配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因此,手工的成本会计工作将无法实现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要求。成本会计技术的信息化将可以达到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并且将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建立成本预警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将成本与管理、人事、采购等企业各分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三)成本会计核算作业化

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是以制造车间为单位的费用核算,因此,费用的核算是没有精细化的。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成本控制,成本会计核算应趋于作业化,将成本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分类,对每个工艺流程的成本进行细分,并建立成本核算标准,严格控制成本所消耗的作业资源。

(四)成本会计管理国际化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跨国公司的不断加人,成本会计的管理理念也将与财务会计管理理念相同,趋向于国际化。采用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与原则,便于与其他国家的业务往来与交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为限制进口,对进口产品实施了反倾销政策。在反倾销的调査中,我国的成本核算方法的认可程度较低,因此,成本会计管理的国际化进程应加剧。

四、基于时代变革中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策略

(一)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

成本会计体系的标准化首先要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传统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范的是企业的会计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射十类核心期刊录的内容,侧重于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说明以及会计报表的具体编制。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将以原则性为基础,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规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重塑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不仅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也为管理会计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准则应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桥梁,并与财务会计准则紧密结合。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可以参照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结构。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核算对象、成本要素、基本假设、遵循原则、核算方法等。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一般目标是要保障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客观性,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和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管理水平。具体目标的制定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的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对象是企业产品的成本。产品的成本在传统会计中仅包括制造成本。按照国际惯例及国外其他国家成本核算准则,产品成本还应包含非制造成本费用。例如,应计人产品成本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成本核算由不完全成本转变为完全成本的核算,实际成本转变为标准成本的核算。财务会计准则中基本假设主要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在成本会计准则中除了以上四个基本假设外,还有公平分配的原则。成本会计中间接费用的分配应依据成本费用发生的因果关系和受益原则向受益的成本对象进行合理公正的归集与分配,提高费用分配的准确性。由于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分配的准确性,因此,在遵循原则中增加其可追溯性、透明性、科学性的分配原则。产品成本的分配要依据费用产生的真实动因,成本的来源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成本核算的过程及成本的数据必须透明,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

企业财务会计准则是单一的,但是成本会计的准则应该具有多层次性。不同行业,产品成本的组成与核算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应在一般成本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分行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准则。在准则制定的基础上,修改与完善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定,以提高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可比性。

(二)建立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在各大中型企业中,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已较为成熟,成本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较低。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在手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模块,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在企业闭环效应的理念中,将信息反馈作为其中的一环。因此,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应大大加强成本信息的反馈速度,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的控制与成本的预算功能。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成本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建立长效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机制

首先,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具备先进的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理念,建立企业成本会计文化。低成本战略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主要策略之一,应将成本控制观念深人企业,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2014年新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正式实施,并提出了“管算结合”的新的管理理念。因此,企业应通过成本会计的工作,利用数据辅助企业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思维。

其次,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提高成本会计成员整体素质。建立并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设置专门的成本会计部门,而不仅仅设置成本会计人员,以适应现代企业会计的发展。在成本会计部门中,成本会计人员应对单位的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作业成本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成本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预测与控制。因此,成本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专业的成本理论知识,还应该熟悉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和管理,能够熟练地运用先进的成本会计软件与信息系统。企业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业务素养,培养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最后,企业应加强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并将先进的成本法,一方面可以使慈善公益组织在日常业务、会计规范、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后,企业应加强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并将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在企业中应用与实践,建立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建立成本会计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最终,形成一套完成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