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

时间:2023-10-13 16:08:35

导语:在产业扶贫行业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

第1篇

【摘要】文章从全域旅游这一观点出发,分析娄烦县内可开发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期对娄烦的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山西

娄烦县2013年以前,全域旅游在中国尚属一个很陌生的概念,虽然偶见报端,但学界没有一个广泛而统一的认识。2013年厉新建等对全域旅游进行了解读,奠定了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2016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提出:中国的旅游发展要从“景点旅游”转变到“全域旅游”,并对全域旅游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解读。随即,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实践。贫困问题是世界难题,作为第一人口超级大国,我国的贫困问题更是尤为严重。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实现中国梦,为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对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有力的思想指导。而旅游扶贫则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积极作用更是在学界、政界乃至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都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是国家长期推行的经济建设脱贫模式,全域旅游则是以行业带动经济发展,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角度两者必然会形成交集。山西娄烦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下辖县,地处太原市西北部、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距省城太原97公里,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本文以探讨山西娄烦县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入手,探索全域旅游视角下精准扶贫模式之路。

1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关联

2013年,厉新建对“全域旅游”的解读奠定了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全域旅游”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关行业积极融入,部门之间共同管理,当地居民利益共享,游客全方位体验旅游乐趣,充分挖掘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创造新颖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与居民的利益与旅游需求。[1]2016年,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对“全域旅游”做出了官方解释。“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2]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系统化,全景化,是从大旅游视角下对一定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将有利优势资源整合,统筹管理。全域旅游从根本上是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问题,从过去的点到现在的面,从过去的景点建设到现在的全社会共建共享。“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同志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3]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4]一直以来,发展旅游业一直是扶贫工作的有力手段,很多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但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旅游的开发潜力,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是一条快速有效捷径。

2娄烦县发展现状

娄烦县是山西省太原市下辖县,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全县有14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达到117个,全县总人口数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万人,而贫困人口为3.4万人。娄烦县地处太原市西北部、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距省城太原97公里,东部紧邻古交,西部为方山,南部为交城,北部与静乐邻接。娄烦县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2016年度,娄烦县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而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955.6亿元,其中迎泽区达到602.20亿元,杏花岭区509.18亿元,小店区389.34亿元,万柏林区352.77亿元,尖草坪区245.69亿元,经济区239.58亿元,高新区99.89亿元,晋源区57.16亿元,清徐县122.46亿元,古交生产总值26.39亿元。数据显示,尽管娄烦县委班子稳中有进,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33.3%,但在太原市各区县中仍属末流水平。2017年上半年,据太原市统计局最新统计,太原市各县域经济增长情况,太原市增速为7.1%,古交市、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清徐县、阳曲区域增速都高于太原市平均水平,即使增速最低的晋源区也达到了4.6%。只有娄烦县为负增长状况,为-1.4%。导致娄烦贫困的原因很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首要原因。多年来,煤焦和选矿业一直是娄烦的支柱产业,全县345家工业企业有72%从事这两个行业,盲目的发展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不仅未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外,娄烦县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边远山区,生存条件和生产条件普遍都比较恶劣。因此,扶贫的关键在于转变生产模式,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如何顺利转型,如何快速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国家政策、人民需求,才是娄烦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3娄烦县旅游扶贫优势分析

娄烦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的优劣和品质直接决定着发展旅游的可行与否。娄烦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仅是革命老区更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所有这些都是娄烦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3.1历史绵长的古城

据我国现存历史资料和娄烦县城三教寺残留的元代和清代两块碑石铭文证实,娄烦在明代以前写作楼烦。在这个名称下,从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以来,曾建过国,设过郡、州、县、监、司、镇、乡、区、市、公社、大队、村、居委会等一系列的行政建置。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5]娄烦不仅历史悠久,更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的娄烦古城,就是一座研究意义极高的古城遗址,该古城为东周时代遗址,为娄烦国都的遗存。古城中出土了大量的戈、青铜箭头等兵器和战马骨骼及带箭头的人头盖骨,在2013年5月,娄烦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一山一水一名人

娄烦县在旅游业方面一直打造“一山、一水、一名人”的旅游品牌,积极开发云顶山、汾河水库、高君宇故居三个精品旅游景区。高君宇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顶山是目前太原市海拔地形最高、山水自然景观最优美、空气最新鲜、野生动植物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宝地。汾河水库建于1958年,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水面宽广,春夏秋季可乘船泛舟,游乐和钓鱼,冬季可滑冰。

3.3美味有趣的饮食

娄烦有极具特色的美食。2010年,娄烦莜面栲栳栳制作技术被公布为太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除了莜面栲栳栳外,娄烦的特色美食还有莜面鱼鱼、圪搓搓、磨擦擦等,从名称上来看就极具民间特色和生活情趣。

3.4清凉舒适的后花园

娄烦县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雨量较少,气温较低,风力一般,阳光充足,湿热同季。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雨量集中;春季风多,升温较快;秋季短暂,天高气爽。[6]娄烦的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娄烦成了省城太原天然的清凉后花园。

4娄烦县全域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构建

4.1政府引领

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领作用是至关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确立旅游扶贫的基本思路,前期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甚至还要成立对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对全域旅游区域做出积极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全域旅游并不是全县发展旅游,而是在旅游作为主导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协调发展,共同组成大旅游模式发展,需要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产业交叉、产业融合、产业联动,这就需要政府相应做出整体规划,核心是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4.2媒体先行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各种媒体。借助旅游媒体进行宣传与推广,能够强化目的地旅游信息的传递,吸引更多的客流,带来更加客观的经济收益,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旅游的发展构建良性循环的氛围。在媒体介入的同时,需要发掘娄烦县旅游的特色,融入更多的文化色彩和自然景观元素,照搬照抄都会使旅游发展昙花一现达不到长期繁荣的目的。

4.3打造景区特色

娄烦县在旅游品牌上,一直倡导“一山一水一名人”,如何打造不一样的山水和名人,是娄烦发展旅游业的考虑重点。解决的出路在于融入当地特有的风土文化,扶贫的关键在于当地村民的参与。娄烦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所以基本保持着原生态的状况,环境也没有重大污染,所以娄烦一直以来被称为山西生态第一县。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打造天然氧吧的纯净养生旅游,支持当地农民开发农家乐,政府参与有计划地帮助贫困户开发小农场、农家采摘、农家客栈等项目。频繁开展集市活动,打造原生态的古老城镇。推动旅游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以高君宇故居景点为核心的红色旅游路线。设立红色旅游大讲堂、纪念馆以及各种形式的红色教育文娱表演。自发设计红色旅游线路,支持亲子游、老人团、红色教育宣讲团等,开发多样化的红色教育节目,从内涵建设上吸引游客。

4.4基础设施跟进

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7]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相关辅助行业都要均衡有序配合发展,食住行游购娱每一环都至关重要。旅游业是否能长足发展,与旅游相关行业的规范管理息息相关,政府和行业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并能严格推广实行。

5结语

娄烦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由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多种原因,社会经济相对滞后,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要加快娄烦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保护水土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旅游扶贫是最佳也是最合理的途径之一。娄烦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人民生活淳朴,极度适合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垂钓、户外探险、休闲游、红色旅游等多种线路设计。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希望娄烦县能借此东风,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行业标准,从而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夙愿。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凌云,崔丽.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2]李金早.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N].人民日报,2016-03-04.

[3]廖晓东,滕湘君.精准扶贫的现实难题与方略要务[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8-54.

[4]王思铁.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4):14-15.

[5]杨秉.非凡的娄烦历史文化[EB/OL].

[6]冯建春,武爱清.娄烦县汾河治理现状与创新[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5):15-17.

第2篇

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脱贫的关键

我市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但是农业资源不是最贫乏的,德保、那坡、田林、隆林都有不错的资源,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耐旱粮食、饲草和耐旱的中草药,既保护土地植被又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收入。现在一些被认为贫困的地区其实并不完全是资源贫困,而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生产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所以产业扶贫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家的扶贫投资主要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扶贫机构,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到贫困地区的家庭或企业中。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分散使用国家扶贫资金的结果是贫困地区依然贫困,经济落后地区依然落后。许多具有市场潜力、具有市场效益的农业项目,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得到国家产业化扶贫投资的有力扶持。

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是脱贫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就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缺口所需要的资本金问题,对现行农业扶贫投资模式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当前只有单一部门投入的劣势,可以整合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让扶贫资金可以发挥更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阿

1、以"农家课堂"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扶优扶贫。"农家课堂"是开展农村主体的精英培训,通过"以一传

十、以十传百"的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促进集群技术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各土专家演示与农艺师现场解说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场不同生长期作物资源及学员的现场培训操作,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培训的亮点,体现在"多、快、好、省、土、灵、特"几个优势(一是"多",师资来源多样,有效解决定点"农家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面狭窄等问题;二是"快",巡回教学快速便捷高效,同样的授课内容相对以往形式可大量减少授课时间;三是"好",直接到农户家中、田间现场授课,减少环节,效果更好;四是"省",有效降低了农民学习成本;五是"土",授课老师主要是土专家、土洋结合教,授课语言主要是本地土话方言,群众感觉亲切易学,授课教材多是经过专家充实过的"土经验"、"土教材",更适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六是"灵",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和当地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灵活安排授课,真正实现"地头有问题地头解决";七是"特",充分体现农业种植业培训在农村培训中的重要特殊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干部作风,增强为"三农"服务责任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技术型农村人才,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接轨,促进科技型、开发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建基地、兴龙头、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2、在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中,强化科技扶贫。在当前形势下,以科技为动力、为切入点,是实现先进生产力作用、先进文化带动作用,落实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通过科技发挥作用,使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是农村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农业部门综合"优粮优经""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富民"百千万"工程、小蚕共育、应急粮食试验示范、烟稻轮作、油菜+中稻、猪+沼+果+灯+鱼,茶叶综合化工开发、特色立体农业种养、农作物"三避"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中草药gap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山玉米高产示范栽培等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优先解决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为右江河谷和**山区农业产业调整及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思路。从**年起,**将全力抓好"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工作思路不仅着眼于面上的产业化发展,还将继续紧跟产业扶贫的思路,捉紧壮大和发展,以面上的发展带动整村推进式扶贫的发展。

三、农业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不可替代作用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拓展扶贫空间必须加强农业。

**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94%左右,农户收入仍然是"四为主"的格局,即农户收入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占全年总收入的67%;家庭经营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5%;农业收入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收入的78%;种植业收入仍然以粮食为主,占种植业的70%。滞留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仍以农业的主,因此,农业种植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农村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发展仍是基础。

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型、科技型农业转化的阶段,处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阶段。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把当前分散的扶贫项目、个别行为转化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引导盘活现有农村资源,并兴办农村龙头基地、协会、企业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通过深入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年将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而且,农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一大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农艺师是农村最信任的技术致富带头人,他们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其中不少人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扶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种植业还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第3篇

【关键词】扶贫模式 农村金融扶贫 模式创新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贵州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来,贵州经济发展更加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产业政策的倾斜,使得贵州经济取得巨大进步。2012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3元,相比2011年的4145元,增加608元,同比增长14.67%。但是对比周边其他省份,贵州省仍是我国西部地区较落后的省份。尤其贵州农村还面临着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等问题。因此,研究贵州省新型扶贫模式尤其是金融扶贫关系着贵州省能否实现后发赶超,意义重大。

二、贵州省传统扶贫模式分析

(一)贵州省传统扶贫模式特征

贵州省的传统扶贫工作的模式主要是“政府为主,社会为辅”,整个扶贫工作过程中来看政府始终扮演的是最重要的角色,涉农资金和扶贫政策的制定、执行、资金项目等扶贫资源的决定权,使用权、控制权都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效率不高。

(二)贵州省主要传统扶贫模式的类型

1.信贷扶贫。贵州省2012年度涉农贷款总计为2862.74亿元,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为393.4亿元,870亿元335.34亿元,1264亿元,贷款余额总计较上年增长22.5%。贵州信贷扶贫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提供,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的资金要占到大部分,政策性银行居于其次,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比较少。

2.产业化扶贫。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群众,依靠自身努力和地区优势资源,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自我脱贫的扶贫方式。贵州省根据自身优势相继发展了草地畜牧、核桃产业、中药产业、蔬菜产业、油茶产业、甘蔗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特种养殖产业、茶产业、精品水果产业和薯类等12个产业。

3.对口帮扶。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贵州。意见公布后,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大连市对口帮扶六盘水市,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青岛市对口帮扶安顺市,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以上东部8个市每年从财政支出安排总计27496.37万元对口帮扶贵州。该《意见》的最终目标是力求在2020年贵州受帮扶地区城乡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三)贵州省传统模式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贵州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重点治理对象,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推进产业化扶贫,贫困面貌逐渐改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贵州扶贫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扶贫资金不足,2012年贵州省涉农财政支出仅仅为275.3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26%。第二扶贫资金来源单一,扶贫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支出、信用社或者政策性银行贷款,很少涉及商业银行。第三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东部产业向贵州转移的产业,部分产业是东部地区淘汰产业。第四产业化扶贫不易处理好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二者容易发生矛盾。

三、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现状分析

目前贵州省金融扶贫基本上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这种模式下政府始终作为一个主角在运作,通过指导性的贷款进行扶贫资金配置,因此扶贫资金基本上脱离市场资源配置,虽然这种扶贫方式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事效率高,但是这种模式往往会带来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长远来说对整个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正常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市场操作行为,更糟糕的是还会出现寻租行为。

(一)小额信用贷款供给不足

目前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均开展了小额信用贷款业务,2013年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1.62亿元,虽然较2012年的59.42亿元增长了20.5%,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户的强大的资金需求,而且小额贷款一方面贷款期限偏短,手续较为繁琐,另一方面贷款业务授信额度偏小等系列问题都亟须改善。

(二)农业保险发展快总量小

近些年贵州省大力发展保险业,在农村先后推行了农房保险、种植养殖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贵州保险行业还以规范促发展,引导行业牢固树立“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强化内控、改善服务、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的理念,统筹好业务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使得贵州涉农保险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全省实现保费收入81.11亿元,同比增长11.34%,增速位列全国第8位。但是虽然增速在全国排名第8,但是涉农保险的绝对额在所有保费中所占比率还是比较低,涉农保险的绝对额也比较低,涉农保险费仅仅为0.68亿元,和农业比较发达的山东省的8.6亿元相比起来差距还很大。

四、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扶贫资金供需失衡

贵州省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一方面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为50%左右,而生活消费、必需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到了很大比例,刚性需求大,农村居民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总量大、额度小、分散、市场面广且需求层次日益多元化,资金需求季节需求明显,这需要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各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有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涉农农村贷款的过程中存在着效益不佳,存多贷少,农村资金外流,金额小。

(二)风险防范机制缺失保险制度不完善

贵州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省份,而且农业本身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民极易因灾返贫或者因灾致贫。一方面贵州省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农民极有可能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直接导致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在贵州省涉农保险在保险公司各项业务中占比很低,农民不愿意投保,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农民就很有可能违约,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三)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

贵州省涉农金融扶贫贷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一种贷款行为,政府管不住自己的手,在贷款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政府在对扶贫贷款的发放过程中进行贴息补偿,但是这种金融贴息扶贫模式本质上就是违背市场竞争原则,不能合理的配置资金,也会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另外一方面这金融扶贫模式也会造成寻租行为。

五、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构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积极指导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并且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在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强涉农保险宣传力度,是农民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还有保险机构应该开发涉农贷款保险业务,降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风险。

2.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风险对冲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县市,推出期货、期权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此外还可以开展涉农贷款的证券化业务,降低农民财产风险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违约风险,降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资产,提高金融机构金融扶贫的积极性,保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构建政府与市场间的边界

1.积极推进小额贷款的专业化发展。贵州省截止2013年已经有256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1.56亿元。但是这还远不能为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还是普遍出现贷款难等问题,因此贵州省需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支持相关的专业化产业发展。

2.坚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可持续发展。新型金融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将输血式扶贫转换为造血式扶贫,转变政府扶贫职能,履行好政府的基本职责,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金融扶贫市场进行调节,让农民和金融机构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主角,使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博弈,政府只是适时对双方行为进行调节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志伟.新扶贫标准下贵州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4).

[2]杨国涛,尚永娟.中国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探讨[J].乡镇经济,2009(9).

[3]张天明.国家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启动[J].当代贵州,2013(13).

第4篇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围绕贫困家庭劳动力精准识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帮扶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注重落实,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进度。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630人次,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93场次,开展现场招聘、网上招聘、送岗位下乡村等活动63场,促进3.4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并逐步分别兑现求职创业补贴、单程交通补贴1023.098万元,按季及时更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信息24万余条,更新率达95%以上,逐年加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现已达1514个。以上目标任务每年均超额完成。

(二)特色经验做法

一是突出宣传“广泛性”,建好平台推动政策普及。在全县46个乡镇、52个社区、170个辐射能力强的重点村建立人社基层服务平台291个,详细采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适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实现贫困劳动力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收录贫困劳动力4.1857万人。依托各类基层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10余块,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点对点”宣传发放资料90000余份,结合“大走访”、“走基层”、“挂牌督战”等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宣讲就业扶贫政策7300余次,推动就业扶贫政策普及全覆盖。

二是突出培训“精准性”,因人施训提高就业技能。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联动,紧盯重点对象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其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科学编制培训目录,务实开发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竹器编织、居家保洁等实用工种,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不断精准培训方式,组建由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为主的培训团队,广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在班级制教学基础上,探索师带徒教学、以工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联动推进县农广校实用型培训、县职教中心定单式培训、县就业局转移型培训和“农民夜校”补充式培训、驻村农技员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就业扶贫专班培训34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630人次,拨付培训资金142.12万元,1427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7.5%。

三是突出转移“引导性”,政企联动扩大转移规模。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与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地深入开展区域劳务合作,建立落实输出用工地、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三方合作”机制,推进岗位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共用、现场招聘共促,有序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转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免费职业介绍,扎实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鞋服产业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区域、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目前累计举办扶贫专题招聘会93场,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吸引23万人次入场应聘,2.53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四是突出就业“灵活性”,主体带动拓展吸纳空间。突出发挥返乡创业带动灵活就业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返乡创业培训20余期,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17万元、返乡创业补贴67万元,带动23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依托柠檬、蔬菜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容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5.4万余人次,特别是鸳大镇薛燕平创立五凤农民创业园,引进种植、养殖类企业1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00余人次。突出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牵引作用,引导鸿星尔克、季茜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机制,务实开发、及时工作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车间12个、扶贫基地4个,吸纳就业4900余人次,兑现奖补资金48.5万元。突出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灵活就业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清扫保洁、道路养护、治安巡防、社保协管和留守老人、儿童看护等岗位。目前,按贫困村不低于5个、非贫困村至少1名的标准,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1430余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村社对就业扶贫政策知晓度不高,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专合社、种养殖大户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政策落实较差。县就业局已印制有关宣传资料,并在扶贫督战过程中,张贴海报140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向镇村两级干部、部分专合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宣传解读就业扶贫政策。

二是乡镇、村社“一库五名单”数据更新不及时,部分村资料存放错乱,归档不及时,存在遗失等情况;针对这类问题,县就业部门已统一制定并下发相关表册,现部分乡镇进行了数据更新,但个别乡镇、村社存在重视度不够,整改推进滞后。

三是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县在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时,各乡镇村社在理解文件时发生偏差,造成多数村社申请的岗位与贫困劳动力实际从事的岗位不相符合;部分村社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勤考核资料中存在逻辑关系、时间节点问题;县就业局已把统一模版发给各乡镇、驻村工作队,对问题现场指导整改,目前乡镇村社已基本整改到位。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年完成贫困家庭技能培训407人,完成目标任务300人的122.1%;组织召开就业扶贫线上线下招聘会34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2场次的283.3%;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活动12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2场次的100%;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4148人,完成目标任务10800人的316.2%;所有贫困村开发公益性岗位至少达到5个,非贫困村至少达到1个。

(二)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细化落实现有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贯彻落实企业吸纳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十五条措施”。出台《关于申报非贫困村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通知》(安人社发〔2020〕20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有关补贴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1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及疫情期间有关补贴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8号)、《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暨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登记更新工作的实施方案》(安就业发〔2020〕11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及疫情期间吸纳就业和县外务工及求职补贴资金资料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21号)、《关于申报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32号)政策文件,争取各项资金1383.5万元。细化措施,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就业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依托各类基层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10余块,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点对点”宣传发放资料90000余份,结合“大走访”、“走基层”、“挂牌督战”等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宣讲就业扶贫政策7300余次,推动就业扶贫政策普及全覆盖。

二是动态更新完善“一库五名单”。依托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在全县46个乡镇、52个社区、170个辐射能力强的重点村建立人社基层服务平台291个,详细采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适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实现贫困劳动力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收录贫困劳动力4.1857万人。按季度及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完成信息更新40674条,更新率为97%,为精准就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联动,紧盯重点对象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其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科学编制培训目录,务实开发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竹器编织、居家保洁等实用工种,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不断精准培训方式,组建由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为主的培训团队,广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在班级制教学基础上,探索师带徒教学、以工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联动推进县农广校实用型培训、县职教中心定单式培训、县就业局转移型培训和“农民夜校”补充式培训、驻村农技员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就业扶贫专班培训12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343人次,结合劳务品牌培训64人,共计培训407人次,发放培训期间生活补贴7.9390万元,拨付培训资金29.0555万元,326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0.1%。

四是大力促进转移就业。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与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地深入开展区域劳务合作,建立落实输出用工地、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三方合作”机制,推进岗位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共用、现场招聘共促,有序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转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免费职业介绍,扎实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鞋服产业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区域、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目前累计举办扶贫专题招聘会34场,提供就业岗位11.3181万个,就业招聘信息15万余条,开展职业指导1.6万余人次,吸引23万人次入场应聘,1.1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与秀洲、嘉兴、台洲、嘉善、昆山等地达成劳务合作协议,实施“返岗春风行动”,通过“点对点包车护送”等方式,组织输送2.2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到广东、江苏、浙江、重庆、成都等地就业,发放求职补贴和单程交通补贴1023.098万元。

五是扎实推进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等市场主体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突出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牵引作用,引导鸿星尔克、季茜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机制,务实开发、及时工作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车间12个、扶贫基地4个,吸纳就业4900余人次,兑现奖补资金27.2万元。

六是扶持返乡下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贯彻落实《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五条措施》,进一步强化要求保障、财政支持、融资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政策支撑。突出发挥返乡创业带动灵活就业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返乡创业培训20余期,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17万元、返乡创业补贴67万元,带动23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

七是务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灵活就业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清扫保洁、道路养护、治安巡防、社保协管和留守老人、儿童看护等岗位。目前,按贫困村不低于5个、非贫困村至少1名的标准,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373.34余万元(未计算第四季度)。

八是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回头看”。对全县已退出的贫困村和已脱贫的贫困户,继续实施就业扶贫政策扶持,实行“脱贫不脱政策”,通过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在2020年1月8日至12日县接受脱贫攻坚省际交叉考核过程反馈的问题中涉及“培训对象不精准”问题。针对问题,全面查找问题根源,对以往参训的各类人员再次进行排查,所有数据与残联、扶贫办、社保、工商等相关部门数据进行对比,清理疑点信息,并一一核实整改。共清查发现18名一级、二级残疾人员参加不适合的项目进行培训,已于3月26日对其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对所涉资金进行退回。

第5篇

关键词:基层财政;基层扶贫;资金管理;扶贫资金

一、基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现状

扶贫资金的管理工作是实现地区政府换届、构建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当前,基层扶贫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要抓住目前经济发展新形式带来的地区经济发展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速实现基层扶贫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因此,作为基层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做好对基层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根据国家基层地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收益,引领社会资金的投入,从而实现国家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最终发展目标。

二、基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的问题集中在资金筹集制度的缺失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不够完整。扶贫资金的来源十分单一,主要依靠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拨入,因此,基层财政部门在扶贫事业中对上级政府资金拨付的依赖性过强,导致了基层扶贫中资金常年缺乏的状况,十分不利于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在资金的使用上,财政扶贫资金在管理上明确规定采用县级报账制,贫困村所在乡镇根本管理不到这块资金,就对贫困村实施的项目疏于管理和监督。同时贫困村缺乏对市场经济机制和经济形势的正确认识,在项目设计和编制文本时,因专业知识的缺乏,有时会发生项目设计与实际不符,而财政资金根据管理的规定,就会形成资金无法拨付,造成资金的滞留。

招投标限额过低,有基层地区规定建设工程项目达到10万元必须招投标,建设工程招投标采购要求必须是有资质的单位,而贫困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更倾向于照顾当地贫困户,让他们参与进来通过自身劳动增加收入。

(二)财政扶贫资金在各基层的分配机制不合理

基层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往往只是将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平均分配给贫困村或分散给当地贫困对象,而缺乏扶贫资金对于自身经济自救能力的帮扶作用的明确制度规定,导致了多年的扶贫工作难见成效,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返贫率居高不下。一旦,财政扶贫资金过少,反而有可能加大基层地区的贫困趋势。同时,在财政资金的分配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并实行相应的按需分配的机制,基层扶贫倾向于平均主义,制约了扶贫资金在实际解决贫困问题的效力。

(三)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基层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现状在于基层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问题突出、因病致贫、积贫难返等问题严重。但由于基层扶贫的资金投入和使用的方式相对单一,大都只针对于对贫困地区实行重点产业投资和特困户的直接资金援助等。但由于实际情况中存在的贫困群体差异性过大、贫困地区产业项目发展困难,使得当前基层地区的扶贫工作中推行中面临着种种困难。

(四)基层扶贫资金监管中存在问题

在基层扶贫基金的管理中,由于过分地开始强调社会、产业和行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强调扶贫工作中的全社会力量的参与,这种管理思路导致了当前基层政府中扶贫资金项目的多重管理、分开管理。在基层政府、地方政府和不同社会团体中,分别有对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和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因此,基层扶贫工作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资金管理过于分散,缺乏对资金管理的统一、有机的整合。因此,扶贫资金在管理中就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和管理机制,导致了扶贫资金对贫困人口的收益程度和脱贫的有效性得不到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扶贫资金的使用效度便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各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都要求对资金按项目管理,即要求所有资金必须安排到具体项目,而基层特别是贫困村在项目设计和编制项目文本时,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项目设计与实际需要不符,就可能造成按项目文本内容,无法实施从而资金无法拨付,形成浪费。

三、针对基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通过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

基层财政扶贫在管理中应重点认识到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将县级报账制改为乡镇报账制,利用乡镇就近方便监督管理,同时便于乡镇统筹整合管理,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付方式,重大项目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小项目尽量交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因此,根据基层贫困资金的使用情况,地区政府应加大对基层贫困资金筹措和使用制度建设。通过对基层财政扶贫项目申请、项目配套资金拨付、配套资金管理、项目验收、资金结算等方面的进行细致明确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制度的建设,防止基层项目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挤占、盗用、挪用等违法违纪事件的产生,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花在基层贫困地区最需要的地方。同时要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及时发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及时对不明确的地方进行增补和完善,保证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二)改进和完善当前基层扶贫资金的分配方式

基层地区为了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改进和完善当前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是基层财政管理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在实际的扶贫资金管理过程中,要将当前扶贫资金的按规模分配模式、按需求分配模式和按绩效分配的模式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扶贫工作和资金突破地域的限制,投入到最需要的地区,真正做到对基层贫困地区最快速、最有效的帮扶方式。在资金分配和基层地区扶贫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积极主动扶助贫困村落、对特困地区重点扶持、加大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落实基层扶贫基金对地区经济持续有效地提升作用。

(三)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模式

目前,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我国扶贫工作,尤其是基层扶贫工作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给地区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道路。因此,通过传统产业项目难以实现脱贫的基层地区,更加需要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中走上一条创新资金投入项目和资金使用办法的道路。有“大扶贫”的观念,与金融、农业等部门的配合,在项目选择、资金安排上统筹考虑,通过当前小额信贷、电子商务、金融扶贫和光伏扶贫等新模式,对不同的基层地区环境,制定多元化的帮贫、扶贫资金使用计划。同时,通过对基层贫困地区基础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从而不断加快基层地区经济崛起和腾飞的步伐。

(四)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为了保证基层扶贫工作中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不断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是最基础的保障。因此,在基层扶贫基金管理的工作中,首先要通过联合交通、电力、农业、水利、科技等多个行业部门,明确各个部门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管理职责,在基层地区交通水利建设、公路建设、电网建设中加强对扶贫专项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以基层贫困地区的满意度和济发展情况为具体衡量标准,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评价、总结和打分,并由基层资金管理部门上交地方政府,进行逐级的回报和汇总,从而对扶贫资金的取向、使用方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第6篇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扶贫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传统行业都受到电商的冲击,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发展电子商务,已不再单纯是增加一条销售渠道,多卖几件产品的问题,而是成为转方式、促消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越来越与“三农”、就业、创业、扶贫、税收、城镇化等中心工作和战略目标相关。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其中明确了电商扶贫工程的重要作用。2016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政策。”2016年4月8日,商务部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该文件明确指出了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五大工作内容,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水平。电商扶贫就是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运用电子商务来促进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及旅游资源无缝对接市场,带动当地的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和农村生活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家庭脱贫致富,带动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扶贫模式。电商扶贫的层次有以下四层:(1)面向个体的精准扶贫,针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的培训及后续帮扶服务,提升技能从而脱贫。(2)面向企业主体,扶持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涉农龙头企业、网上经纪人、生产合作社、地方电商企业等,带动农产品销售和贫困户就业。(3)扶持有产业基础和地域特色的贫困区域,实现电商相关主体聚集,实现产业化运营,带来大量物流快递、包装、广告、生活服务的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4)以整个县域为单位进行对口支持,从县域电商规划、产业布局、网点建设、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促进当地双向流通,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1湖北省县域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5年7月,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关于开展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5年发展的200个示范县名单(其中湖北省8个县)。2016年1月11日,农业部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方案涉及全国10个重点省(区、市),湖北省并没有作为试点地区。其中要求北京、河北、吉林、湖南、广东、重庆和宁夏等7省(区、市)重点试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南等4省(区、市)重点试点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北京和海南重点试点发展休闲农业电子商务。

1.1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础较好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一直处于中部地区领先,2002年就获批国家科技部第一批农村信息化示范体系建设省。根据世界知名数据商Akamai的统计,作为国内网购大省的湖北(全国第8,中部六省第1),在全国知名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等)的入驻企业数量和交易额都偏少。

1.2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情况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不断的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自2014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每年各省、自治区通过激烈的竞争评选推出发展基础和前景较好的示范县名单。从该名单分布来看,黄冈(共6个)、恩施(共3个)和十堰(共3个)的示范县入选最多。

1.3湖北省参与农村电商的主体及其特点分析

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除了当地政府以外,还有以下7个方面的主体会参与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的建设中,包括:国家机构和央企(中国邮政、供销总社、中国电信)、传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地方电商企业(浙江赶街、山西乐村淘、深圳淘实惠)、涉农上市企业(金正大、辉丰农业、新希望、北大荒)、新农人群体(广大的农特微商)、社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县域电商的整体规划与方案设计、产业园及物流体系构建、再到美工、摄影、包装、品牌设计、推广、培训等)、县域当地传统零售连锁企业。

1.4湖北省淘宝村现状

淘宝村通常是聚集在某个村落的网商群体,基于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以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的电商产业聚集现象,其数据认定标准通常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2013年,阿里巴巴了全国20个淘宝村,湖北省无一入选。如今淘宝村数量已经达到211个,湖北仅有一家入选(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绿松石),相对于其他农村电商发达省份(浙江62个,广东54个,福建28个,河北25个,江苏25个,山东13个),反应了湖北还缺乏电商产业集聚的配套政策与发展环境,值得反思。

2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2016年是湖北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元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短板。(1)思维理念问题。很多地方对电商扶贫的认识存在问题,扶贫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自上而下推动,基层群众缺乏动力和基础,地方政府推行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往往照搬江浙等地先进模式,政绩思维明显。创业培训实用性和融资渠道等问题往往又得不到解决。(2)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标准化问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商品化程度不够,而缺乏标准化就缺乏品牌化经营的基础,从而很难系统的包装和推广,从公共区域品牌发展到市场品牌。(3)信息、交通、金融基础设施整体落后。基础设施问题.面临着信息流和实物流两大主要难题(道路状况差,物流发展滞后,网络覆盖面低)。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网点覆盖区域有限,造成交易支付渠道不畅通。同时农村电商融资困难,电商扶贫资金不到位,电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拨付不及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农民贷款困难等问题也客观存在。(4)电商专业人才匮乏问题。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全面缺少专业的电商运营、技术、营销、市场、仓储物流、品控保险等人才,这也是实施电商扶贫的一大障碍。(5)县域电商缺乏统一高效的规划,造成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式协同发展环境有所欠缺。很多地方政府重视扶持电商园区和企业招商,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发展电商,对基数更大的农村草根电商创业的重视不足,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等新农人群体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3对策分析

探索并研究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电商扶贫开发水平,形成完善的农村电商市场体系,带动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创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统一认识,利用农村电商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电商并不仅仅只是工业品、农资下乡加农产品进城,而是要借用电子商务这种新经济理念,打造重构新型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打通农业生产与终端市场的流通环节,促进贫困地区人民增收;重塑优化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金融及生活服务体系,促进农民生活的现代化。(2)推进品牌战略,主打特色创新。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必须站在全局视角,整合优化当地农产品资源,以政府背书的方式,系统打造当地农特产品品牌,从公共地域性品牌逐步发展到市场化的企业品牌。(3)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当地电商产业生态圈。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建设的覆盖范围和实际运营专业指导。需要贫困地区当地政府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并增强电商扶贫专项资金拨付效率,丰富农村电商金融形式,拓宽融资途径,解决农村电商从业者的融资难问题。(4)培养高端和实用性电商人才,完善人才体系。贫困地区当地政府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电商发展的人才问题,①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部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和力量;②通过创办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培养本地化人才;③通过配套优惠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做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贫困地区政府必须锁定紧缺应用型人才(美工设计、数据分析、运营推广),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管理机制。(5)完善农村电商扶贫制度和扶持政策。电商扶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领导专班的积极推进,地方各部门积极有效的配合,在贫困地区当地营造电商扶贫的紧迫气氛,再基于深度调研成果出台电商产业布局、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方案,以及创业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及创业贷款优惠政策,最后再通过典型电商创业致富案例的示范推广效应,进一步推进当地电商经济发展的步伐。

4结语

当前,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各方认识差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才、组织与制度等相关问题,文章通过对其成因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旨在统一农村电商参与各方的认识,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农村电商扶贫的良好氛围,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电商带动当地传统产业的繁荣,实现农业生产与流通的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现代化,并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就业与创业,从而实现电商扶贫的最终目的———促进贫困地区群众人民增收脱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局面。

作者:杜晖 熊艳芳 单位:武汉商学院商贸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昕,起建凌,谢圆元.电子商务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

2卢迎春,任培星,起建凌.电子商务扶贫的障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5(2)

3魏延安.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4裴小军.互联网+农业———打造全新的农业生态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5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淘宝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6张蕊,王银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9)

第7篇

县委书记王晓旭、县长余航海分别包保洋川镇万亩大坝和风华镇万亩大坝;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晓明、县政协主席钟方伟分别包保蒲场镇万亩大坝和旺草镇万亩大坝;

县委将耕地保护纳入对各乡镇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

为保护生态环境守住耕地红线,绥阳县把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放在首位,加强对山、水、空气、土壤和万亩大坝的一体管护,切实守住守好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底线,制定了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保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的方案。

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成为绥阳县决策层的共识。“面对贫困落后主要矛盾,我们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牢牢守住发展的底线,同时,我们要正视生态现状,在发展中保住绿水青山,牢牢守住生态的底线”,县决策层深刻认识到“发展与生态”的双重重要性。

如何解除“发展底线”与“生态底线”的“二元”之困,结合县情,绥阳县提出“聚焦工业抓突破、聚焦扶贫抓攻坚、聚焦生态抓发展、聚焦旅游抓长远”的“四元”战略思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在聚焦工业抓突破上,全县紧紧围绕全省主基调、主战略,“聚焦工业不走神、不散光”,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按照“完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的要求,全面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运行调度,抓好规模工业投产达产,持续抓好工作园区提质增效,着力解决产业园区入驻率、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以及标准厂房利用率低的问题,建立与“底线相抵触”的企业退出机制。县经济开发区抓好开放平台建设,立足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抓好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运用好产业园区、开发区、高新区和“5个100工程”对外开放型平台。

在聚焦扶贫攻坚上,绥阳县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全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扶贫攻坚工作列为建成全面小康重点工作,启动实施“35669”行动计划的要求,围绕扶贫攻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深入研讨。太白镇、温泉镇等贫困乡镇及全县46个贫困村立下“军令状”,坚决限时完成既定目标,按照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要求,进一步深化“项目式”扶贫,全面开展“造血式”扶贫。今年底,太白镇和温泉镇有望实现“减贫摘帽”,全县将因此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以上。

在聚焦旅游产业上,绥阳县谋求长远规划。以“诗画绥阳、养生天堂”为发展方向,拓展全县旅游业纵深发展,全面推行旅游产业化和标准化,主推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养生康体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绥阳。一方面把双河溶洞的申世工作放在首位,确保用三年时间完成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目标,建立规范的旅游规划机制,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尽快建成一批适应现代游客、具有地方特色、参与性强、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另一方面抓好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挖掘代表诗乡文化特色的元素,加强旅游路线设计,充分发挥资源和气候优势,打造高端的旅游避暑圣地,大力开发汇善谷矿泉水、辣椒、空心面、金银花等特色旅游产品,培育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大健康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业态。

第8篇

关键词:金融扶贫;政策引导;创新扶贫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1)-0070-03

一、青海省互助县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互助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是2011年底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出台后纳入的国家六盘山贫困连片地区贫困县。全县辖19个乡(镇),294 个行政村,人口4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比88.5%,截至2014年底,已录入全国扶贫网络系统贫困人口为7727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3%,占农村人口的21.8%,确定118个村为贫困村。2014年共争取落实各类扶贫资金10097.72万元,比上年增加3712.72万元,为开展各项扶贫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全县设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营业网点34个,其中县城地区17个、乡镇17 个,实现了乡镇级网点全覆盖;金融自助设备布放方面,有ATM 机81 台,POS 机具774台;有中国人寿、中保财险支公司2家,平安保险、阳光保险等营业部4个;设融资性担保公司1 家,小额贷款公司2 家。

作为国家六盘山贫困连片地区贫困县,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出台《互助县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对扶贫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和考核。根据辖内贫困人口分散、点多面广贫困家庭病号多、劳动力少、现金收入少、文化程度低及非农就业比例低,大多不具备开发式扶贫基本条件的特点,互助县采取生态移民、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项目及村级产业扶贫示范村的扶贫模式。2014 年以来对5个乡(镇)9个村1484户实施了异地扶贫搬迁;投资300万元作为银行信贷投放质押担保资金,支持3个贫困村开展村级产业扶贫,撬动银行贷款890万元,扶持獭兔规模养殖、牛羊育肥贩运等示范户300户;财政投资扶贫项目资金4200万元,在13个乡(镇)的25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支持水果、花卉和食用菌发展,以农业产业贴息为依托继续支持马铃薯、杂交油菜、八眉猪、葱花土鸡、白牦牛等特色产业发展。

二、青海省互助县金融扶贫工作基本特点

(一)金融部门积极行动,结合整体扶贫工作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

县内各金融机构与贫困村结“对子”开展定点帮扶。县人行出台指导意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项目对接会,加强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积极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为农商行支农贷款提供后续资金保障,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和一些扶贫项目。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探索中小企业项目扶贫新方式,与政府扶贫帮扶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了企业扶贫重点帮扶计划,通过发展项目扶贫,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公司+订单+农户”模式等一系列扶贫工作措施,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和帮扶能力;实施“一行一策”或“一行多策”窗口指导战略,加强银企对接,不断增加县域信贷投入,推动落实《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至2015年5月末,全县累计新增4.98亿元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其中有2.55亿元用于支持“订单农业”“订单畜牧业”等三农经济,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

(二)各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融资环境,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项目融资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融资。如农发行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积极向上级行申报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项目贷款,向某物流公司项目授信0.4亿元,有力助推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二是开展业务创新。如农行安排1亿元“三农惠民”专项信贷资金,在全县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农商银行、建行在县域农村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423个,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5公里半径范围内无盲区。三是开展信贷产品创新。农商银行重点推广福农卡--个人自助循环贷,年内将对38600户信用农户中的80%按信用等级完成授信;并针对部分产业化扶贫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品现状,创新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开展联保、互保,促进产业化扶贫模式的深入推进。四是调整业务结构。各金融机构主动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重点项目,涉农贷款占比不断提高,金融支农效果明显。至2015 年5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达22.13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量的68.05%。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91亿元,占涉农贷款的22.2%,贫困村农户贷款余额1.27亿元,占全部农户贷款的25.8%,为农民增收和群众脱困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撑。

三、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资源分布城乡失衡,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分化明显

一是金融服务网点向县城集中。全县19 个乡(镇),除县城所在地威远镇外,其它乡镇只有农商银行营业网点;近三年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营业网点3个,都设在了县城,县以下新增营业网点为零。二是农村金融服务一枝独秀的局面依旧,农商银行仍然是“三农”信贷投放“主力军”。2014年互助县农商银行占全县涉农贷款增量的76%。2015年5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其中农商银行涉农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48%,而其它7家银行涉农贷款“有存量,无增量”,涉农信贷投放几乎停滞。

(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规模有待做大做强

当前,县辖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总量少、突破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依然突出,新型农村担保贷款总量偏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还仍处在试点阶段。农户拥有的土地、住房,以及农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的农业生产设备、租赁、流转的土地经营权等抵押物折算值低,不能满足融资需求,贷款利率普遍较高,融资成本较大。监测数据显示,全辖涉农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普遍上浮20%-30%,最高上浮50%。

(三)创新意识缺乏,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由生产需求向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并举方向转变;二是由种养业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传统的农村种养业信贷市场呈萎缩趋势;三是由分散小额借款向集中大额借款转变;四是随着农民消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的迅速扩张,资金需求期限由短期向中长期转变。同时,也对资金结算和中间业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除部分保险外,基本上还只能提供存、贷、汇“老三样”服务。

(四)货币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在基层的契合度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些财政、产业优惠政策没有很好地和金融结合起来配套使用,没有利用财政、产业优惠政策撬动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和薄弱环节。

(五)贷款满足率低,与需求不符

调查显示,小额农户贷额满足率在55%左右,农村种养专业户贷款满足率在40%左右,扶贫项目和整村推进基础设施投资资金需求满足率只有20%左右,且扶贫贷款贴息期、贴息利率难以满足贷户实际需求。扶贫贴息贷款的期限以一年为主,最长不超过三年,统一执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优惠利率,贷款超过贴息期和展期、逾期的不再享受贴息政策。农村申请扶贫贷款,主要是解决种植业、养殖业资金不足。由于产业附加值低,加之自然灾害频发,贷户收益短期内难以见效,往往还没有实现增收,贴息期限已满,被迫承担后期利息。

(六)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贷款风险补偿体系缺失,信贷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现阶段在农村,类似于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由财政注资的担保公司,尚未完全深入农村地区,与专业担保公司的合作也是屈指可数,再加上农业保险市场建设滞后,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缺乏,农村信贷投入风险全部集中在涉农金融机构。

四、改善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的建议

(一)建立以部门协同为前提、政策扶持为主导的政策引导机制

一是财政、税务、央行等有关宏观调控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财政对发展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业务进行补贴,税务对进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金融机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央行推行区域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流动;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扩大支农再贷款支持范围和使用对象,赋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支行实施货币政策管理方面一定的自,以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二是继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通过税费减免、费用补贴和审批绿色通道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在偏远、贫困地区设立机构网点、准网点或流动服务点。参照农机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对银行县域电子机具投放进行财政奖补。

(二)建立以农业信贷政策创新为导向、信贷产品创新为主体的扶贫信贷管理制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的信贷管理政策。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在推广应用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可将龙头企业、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弥补农户联保的缺陷,解决“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业主+农户”、“项目+协会+农户”等联保问题。三是创新抵押方式。积极尝试林地承包权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流转土地使用权抵押等贷款抵押方式。四是围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开展业务和产品创新。涉农金融机构要把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对符合信贷支持条件的项目提供信贷优惠和服务便利,对不合条件的项目,在落实财政担保的基础上,也要投入实施帮扶。总之,要探索灵活多变、安全有效的信贷扶贫模式,不断拓宽金融扶贫范围。

(三)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互助县农村实情,可尝试如下几种金融扶贫创新模式 :一是 “公司 +农户 +基地 +扶贫贴息”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其产业化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为农户生产提供贷款担保,政府利用扶贫资金向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利用银行贷款致富。二是“扶贫专项资金质押+信贷+村级产业”模式。将各种扶贫资金捆绑打包,用于信贷抵押,金融机构根据扶贫资金数额放大一定倍数,结合扶贫项目安排,投入扶贫信贷资金,推进整村扶贫开发。三是“担保机构 +合作社 +银行”模式。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由融资担保机构向合作社社员提供担保,满足贫困户、贫困村贷款需求。四是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立起以农村信用户为主体,信用社、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四)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体系,解决金融机构支农的后顾之忧

一是建立涉农担保体系。在县域由地方政府建立政策性担保公司,积极构建政策性农村担保体系。二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各级政府从财政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风险补偿基金,对信贷资金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三是加快农业保险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通过费用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支持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再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信贷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傅盛.农村金融扶贫中的困境以及解决策略思考.商,2015,0(34);182-182.

[2].青海探索金融扶贫主办银行.老区建设,2015,0(15);5-5.

[3]宋锐.三结合 三转变 三对接――贵州农信社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做法及思考.当代贵州,2015,0(28);56-57.

[4]胡东生.精准扶贫战略与金融创新支持模式探究.福建金融,2015,0(10);39-43.

[5]刘应新.浅谈互助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几点思考.青海统计,2004,(12);28-28.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County-leve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 Case of Huzhu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QIN Yongxi DA Shuqing CHEN Shengzhong

(Huzhu County Sub-branch PBC, Huzhu Qinghai 810500)

第9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畜牧业;精准扶贫;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52-02

湖北省居全国高贫困发生率省份第一方阵,扶贫开发任务之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湖北为6.59%。湖北贫困户及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7位,与中部六省相比,居第3位,仅次于河南省和湖南省。湖北贫困人口分布随着地理位置走高而增加,贫困发生率山区相对要高,平原地区相对较低,东西部相对要高,中部相对较低,地理特征比较明显。山区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占比高。截至2015年末,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涉及90个县(市、区),其中,四大片区范围的贫困县(市、区)为37个,占全省总数的41.11%,但其贫困人口占全省总数的69.9%。37个片区县贫困发生率为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11个百分点。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地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山区是湖北贫困人口的集聚区,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是湖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1,2]。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必然选择。

1 湖北省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态势

1.1 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37个贫困县(市、区)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种养殖业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畜牧品种结构呈现出“猪、牛、羊”等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生猪出栏量1 680.96万头、牛出栏量104.36万头、羊出栏量473.27万只、家禽出笼量12 942.95万只,分别比2010年增长17.69%、55.36%、49.74%、23.18%;禽蛋产量54.35万t、生牛奶产量10.33万t,分别比2010年增长63.56%、214.27%。2015年37个贫困县(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 510.0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543.4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35.99%,比2010年增长87.05%。

1.2 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

湖北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是全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门路之一,在第一产业中畜牧业GDP占1/3,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畜牧业占1/5。山区生态畜牧业以养殖业为主体,与种植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山场、林地、果园等闲散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副产品如糠麸、秸秆、青绿饲料、剩饭菜等,粮食消耗相对较少,饲料成本较低,畜禽生长周期长,生长过程中较少受到疫病威胁和污染,畜禽产品质量好,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城市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将极大地降低经营成本,获得可观的收益,在促进山区贫困农户增收,实现建档立卡农户精准脱贫方面作用重大。

2 湖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扶贫的优劣势分析

2.1 畜牧产业扶贫的优势

近几年来湖北省各级政府从产业扶持、资金帮扶、扶贫资源的整合、就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大力支持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2015年,湖北省山区37个贫困县(市、区)牛羊出栏量占全省牛羊出栏量的81.28%,畜牧产业开发效益不断提高。湖北山区大多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貌地形,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自然屏障条件好,阳光充足,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形成了许多适宜的小环境、小气候,有利于疫病防控和小环境管控;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非常适合生态畜牧业发展;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生态畜牧业更具有“短、平、快”的优势,可以做到当年投资、当年受益,是湖北山区贫困农户实现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3,4]。

2.2 畜牧产业扶贫的劣势

湖北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等问题,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竞争力不强。特色畜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产品少。贫困山区特色畜禽产品虽然品质好,但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跟不上,销售仍以初产品为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价格低,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品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户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面小[5]。

3 湖北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

依托山区独特的地方品种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家禽和畜牧产业,不断增强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化程度。重点加强郧巴黄牛、恩施黄牛、宜昌白山羊、马头山羊、麻城黑山羊以及恩施麻鸭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肉牛、肉羊和肉鸭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大鲵的科学养殖水平。

3.1 生猪产业

以大别山、武陵山片区生猪产业带为主,重点发展麻城、红安、孝昌、英山、团风、大悟等6县(市)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318国道沿线和209国道沿线两条瘦肉型猪养殖带,主要分布于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利川市、宣恩h、来凤县、长阳县、秭归县等县(市)。

3.2 肉牛产业

以大别山、武陵山肉牛产业带为主,重点发展郧巴黄牛、恩施黄牛等肉牛产业。在武陵山片区高山、二高山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半舍饲半放牧的肉牛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五峰县等区域的乡镇。在大别山片区英山县、大悟县、孝昌县建设以“165”养殖模式为主体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在秦巴山区,重点支持竹山发展以郧巴黄牛为主的地方特色品种养殖。

3.3 肉羊产业

在武陵山片区重点建设“两江”肉羊养殖基地:一是建设清江流域肉羊养殖基地。二是建设长江三峡库区肉羊养殖基地。在大别山片区重点打造以大悟、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为骨干的大别山区黑山羊养殖基地。在秦巴山片区重点在郧西县发展“郧西马头山羊”品种养殖。

3.4 禽类产业

在武陵山片区重点建设以城镇为轴心的土鸡养殖基地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阳鸡养殖基地、麻鸭养殖基地。在大别山片区以蛋鸡、肉鸭养殖为主,重点发展孝昌、英山、大悟等县家禽养殖业。

4 湖北贫困山区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4.1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突出科技扶贫的支撑作用

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供给侧改革,动员贫困户发展家庭农场,加强科学指导,帮助贫困户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优势,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采取大户带小户,动员养殖行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到养殖业精准扶贫中来,鼓励养殖企业给贫困户送资金、送种苗、送技术、送信息、送培训等。通过开展“手拉手”、“一对一”结对帮扶,探索建立“公司+基地+贫困农户”的服务经营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农户家庭无法承担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带领贫困农户参与发展畜牧养殖业。利用扶贫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建设养殖设施。畜牧主管部门应重点抓好农业投入品检查、养殖场污染检查和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确保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根据以畜牧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以畜牧科技为保障的扶贫工作思路,组建技术小组对脱贫村组的养殖环境进行综合调研,推荐养殖模式、落实包村技术员,联系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发展。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春季动物疫病防控等活动,发挥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技术推广员和防疫员作用,进村入户,推广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等实用技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村村落实包片技术员、户户技术服务覆盖,为推进贫困户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4.2 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打造畜产品品牌

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在畜禽产品加工方面,重点发展肉类、蛋类及奶产品加工,用现代标准化生产工艺发展传统风味制品,全面提高湖北产品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重点龙头企业和品牌。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扶持以扶贫开发产业对接为主的加工企业,到特色养殖业聚集的乡镇建立农产品加工厂,促进乡镇及周边农特产品的深加工,带动扶贫产业的发展。

4.3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注重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强化畜牧产业扶贫投入保障机制,以财政资金统筹为主体,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等各种资金参与。建立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实施畜牧业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在养殖的过程中,根据贫困户的需要,可为贫困户先行垫付基础设施建设、种苗、饲料等养殖所需部分或全部资金,贫困户只需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和劳力,真正从源头做到精准扶贫。

协调农超对接,延长产业链条。产业扶贫增收的关键是解决销售问题,将产品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牵头企业与武商量贩、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对接,将产品作为各地大型超市的直供农产品,并由帮扶企业设立特产专柜,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解决销路,进入超市联锁,实现帮扶项目的持续增收。

4.4 培育新型农民,建好合作组织

贫困山区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是贫困山区未来畜牧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希望。他们虽然不属“贫困户”范畴,不是扶贫攻坚的对象,但他们身处基层,扎根群众,对其他农民脱贫致富起着极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应充分利用各级农广校的教育资源,加强对这部分新型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重点做好《动物防疫法》、《畜禽规模养殖法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教育,普及动物养殖技术、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动物疫情报告和处置等专业技术知识,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理念创新的“先锋”、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桥梁”,成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与“带头人”。与此同时,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新时期农民合作化程度,解决发展山区畜牧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查文胜,董利民.湖北西部山区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化战略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117-119.

[2] 陈春祥.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贵:贵州民族大学,2016.

[3] 谢香艳,刘.对精准畜牧水产产业扶贫工作的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