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劣势

时间:2023-10-13 16:08:39

导语: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劣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中国高校 工商管理 品牌管理 比较 研究

前言

当前国际市场上存在生产力过剩状态,基本上所有的开放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经济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竞争,还包括品牌的竞争。可以说,在今后的国际市场中,一个企业的品牌战略高低将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法宝。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需要大量的品牌管理人才。基于此,很高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品牌管理课程,品牌管理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通过学习品牌管理,经管类学生能够更好的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实际案例学习,了解企业在品牌管理中的优劣势,从而能够灵活的运用品牌管理理论知识,解决现代企业在品牌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下面,通过对我国多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品牌管理课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品牌管理方向建设上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管理的教学现状

1.1 授课方式较单一

品牌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了广告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多门学科,与此同时,其还涉猎了一定的艺术知识,因而在讲授品牌管理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经过调查显示,我国多数高校教师在讲授品牌管理时,仍旧站在讲台上,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品牌管理的纯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环节,很多高校往往都不太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不够典型,互动不够。由此导致很多高校大学生仅是充分掌握了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践性并不强,实际操作性差。同时,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往往只是应对考试,并没有真正的将知识学到深层次,这样一来,即浪费了时间,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考核方式较单一

根据我国众多高校的调查显示,学校在考核学生学习状况这方面,仍旧是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办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想要在考试中拿高分很重要,仅需要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作为基础,这种闭卷考试形式,使得学生再次陷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恶性循环模式中。

1.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品牌管理课程是近几年,高校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刚开设的课程,教师队伍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并没有深入的学习过品牌管理,就给学生们讲课。虽然一些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品牌管理书籍,掌握了很多经典的案例,但是,教师本身没有实践的经验,在讲授过程中,仍旧属于纸上谈兵。

2教学改进措施

2.1改善课程设置

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理论知识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由此导致很多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认真,甚至出现逃课现象。对此,高校在设置品牌管理课程时,要合理安排理论知识的授课时间。在课堂上,仅需要品牌管理中一些精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将剩余的课时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例如,某高校的品牌管理专业中,品牌营销学这们课程的课时是54,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将这54课时合理的分配,其中一部分用来教授理论知识,将剩下的部分用来引导学生实践。同时,教师在讲授完理论课程之后,不能放任不管,可以适当的安排讨论时间,根据某一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发言,这样一来,能加深所学习的知识,学会发散性思考。

2.2加强课堂实践

在讲授品牌管理过程,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理论知识,配合一定的经典案例讨论,并适当的增加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这样教师就不再是枯燥的讲授纯理论,二是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品牌识别与设计这门课程中,教师将精华的知识讲授完了之后,可以就某一品牌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识别和设计,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3强化课外实践

任何知识只有真正在实践中运用过,才能更好的掌握,因而,针对品牌管理,教师要增强课外实践性。例如,在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时,可以让学生到超市、商贸城等搜集品牌,并且针对某一品牌调查其市场占有状况,分析怎样加强品牌管理和调整,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最后学生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是撰写科技论文,教师根据针对报告撰写的质量,给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导学生弥补不足。或者,高校还可以针对品牌管理,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训练,以方便学生定期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记录、诊断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品牌咨询服务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问的差距,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顺利实现与商业实践的接轨,使教师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及科研素材,实现品牌管理产学研教一体化。

2.4考核方式多样化

要改革以往的试卷成绩占大部分的做法,降低试卷成绩所占的比重,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中,期末试卷成绩占40%,课堂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占20%,主题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和科技论文占40%。主题实践活动报告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生在品牌管理各个实践环节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结合是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品牌管理的实际中,是否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是否使品牌价值增值,以及学生提交的各个阶段的主题实践活动报告书的撰写质量和完成情况综合进行评定。

2.5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目前。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为了提高品牌管理的教学质量,要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这样教书才能在实践中掌握品牌管理的真髓,而不是经验主义的纸上谈兵。对此,首先,高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将教师分配到企业中,针对品牌管理进行一段实践的实践,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品牌管理的实质,在分析案例时,更加的游刃有余。其次,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进行深入企业的研究,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走访调查一些企业。再者,高校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学术论坛,从而在听取论坛中积累丰富的经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品牌管理,一个企业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是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由此市场对专业的品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不断上升,面对大量的市场需求,高校也意识到品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开设较晚,因而在授课过程中仍旧存在各种问题,对此,高校相关的教师需要针对品牌管理的特点,不断的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精心编排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以便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品牌管理的理论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纯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品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安鑫丽.品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1(3):80

[2].王崇彩、胡月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2(5):105

[3].杨建春、肖小虹.品牌管理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2(5):115-116

第2篇

关键词:河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SWOT分析;4P营销理论

中图分类号:G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103-04

一、引言

根据2003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列》的定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中外合作办学已有近20年的历史,河北省在这20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尤其在近几年加快了发展步伐,目前,河北省有14所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19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本科、专科和高中层次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人数达7 000人。在河北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之际,如何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促进其健康发展、如何将营销理论运用于合作项目中,制定有利于发展的营销策略,将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二、对河北省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SWOT分析

(一)SWOT分析方法简介

SWOT分析由美国教授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一一罗列出来,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到适合研究对象发展的战略、计划和措施。SWOT分析可以很好的分析研究对象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为高层的决策者提供科学、清晰的分析思路,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高校在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过程中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做全面分析。

(二)机遇: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给组织生存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

1. 河北省地处位置优越,开放程度逐年扩大,为合作办学奠定良好基础。众所周知,早期的合作办学均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一个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才能为其所在的高校创造更多地对外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自古即是京畿要地。因河北省交通、信息便利,目前已经与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与教育合作关系,与河北省高校合作办学的合作者大都是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2. 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促进省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入世以来,我国已经站立在国际舞台,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开放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需要加大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力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化平台上培养人才。河北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多数企业已经和国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河北经济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河北人才储备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交往活动能力并熟悉合作国家经济、文化的人才,对河北省更好地抓住国际合作机遇,提高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威胁:外部环境变动给组织带来的不利影响

1. 合作伙伴良莠不齐。在一些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私立高校众多的国家,高等教育在本国已经出现过剩,他们为追求经济利益积极开拓国外教育市场,面临众多有合作意愿、水平参差不齐的国外高校,再由于一些客观或者人为因素,国外把一些劣质大学移进国内。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存在一些所谓的“野鸡大学”,他们的师资力量薄弱,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以国内师资、国内教育体系为主,并没有学生所期待的国际化教学,甚至有些大学资质存在问题,学生拿到的毕业证,得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使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失去信心。由此可见,如果引进国外合作院校的质量不高,最终只能砸了合作办学的牌子,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河北省的高校中,211、985的高校较少,缺乏名牌效应,很难吸引国外名牌大学作为合作伙伴。因此河北高校在寻找合作院校时需要仔细甄别,避免合作伙伴选择不慎给中外合作办学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2. 竞争激烈。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合作办学项目,而能承担高额学费的人数有限,因此合作办学生源方面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河北离北京、天津距离很近,很多学生选择北京、天津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班。北京、天津一些重点高校的外国合作院校水平确实高于河北,这是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最大的难题。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不会更好地进行下去。

(四)优势:组织自身具备超过竞争对手的因素

1. 政策支持。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支持各个高校选择好的项目和优秀的合作院校进行合作办学。河北省的合作办学一直基于“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快速发展”的方针,结合河北省教育现状,制定优惠措施,扩大对外开放的门路,积极推动合作办学的步伐。针对国外名牌大学给予优惠政策,进行经济支持,增强河北省的吸引力。河北省教育厅每年组织各个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并赴省外模范高校参观考察。领导的重视、政策的支持给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带来无穷的动力。

2. 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性比较高。现在高校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意识,河北省高校在这方面更为强烈。因为河北省内高校与全国一流大学存在差距,在当今高校的激烈竞争中,河北高校具有很强的危机感,他们都希望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使自己的学校国际化,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交流,还包括与合作院校教师的交流,管理人员的交流,以便使河北高校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办出特色。此外,中外合作办学扩大了学校知名度,为学校争取更多生源。

(五)劣势:与竞争对手相比,组织本身存在着对生存和发展不利的因素

1. 外方合作者水平和资质较低。从河北省现有的19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看,缺乏国外名牌大学合作与参与。虽然这些学校大都来自发达国家,但有些学校师资存在问题,办学水平也不高。在实施中外合作主要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但是这些自身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无法满足我们教育机构的需求。

2. 合作办学项目中专业设置和合作国别过于集中,缺乏高层次学历办学。如今河北各高校在签署合作协议时,涉及的专业过于集中。各高校集中开设的专业分布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类(如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电气信息类(如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类(如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财政学、金融学)。没有我国急缺的医药类、农林类以及其他尖端领域专业。各高校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大都选择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排名前几名的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韩国等。再针对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中学历进行分析,大都为专科与本科的合作,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博士为零。在今后的国际化发展中,缺乏竞争优势。

3. 中外合作办学收费较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大都高于普通高校的学费。目前,河北省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内阶段的学费在13 000元~18 000元不等,有的项目国内收费较低,但是在国内学习是由中方教师授课,只是进行语言和个别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河北省的中外合作办学相对来说,发展不完善,高学费会使学生及家长心存疑虑,影响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培养国际化人才,创建有特色的品牌专业。(见图1)

三、用4P营销理论分析河北省中外办学的策略

“营销意识”不仅仅适用于一个企业,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具备一些“营销意识”才能实现我们前面分析的发展战略。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提出了4P营销组合理论,指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这些可控因素归为四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以及它们的组合。

(一)产品(Product)

中外办学的合作项目就如同一件产品,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确保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合作院校,优秀的师资、良好的教学条件、合理的教学计划、有前途的就业方向。而针对合作办学,特色是必不可少的。河北省的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分为两点,一是专业,二是学校。选择专业:我们应走出热门专业的圈子,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递增,专门设置符合河北省发展的专业,比如区域经济规划、钢铁、纺织、国际财会、国际商法、医药学、农林等。选择学校:我们总是把目光定向为一些发达国家,却出现了,在发达国家选择了资质不好院校,河北省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思路,选择优秀的学校,而先不考虑国家。比如蒙古国立大学、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尽管不是发达国家,但是两所院校都是全球前一百名高校,这种举措不仅可以确保教学质量,也能降低相关费用。

(二)价格(Price)

在产品的质量和特色相近的情况下,顾客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就会侧重价格的比较。对于当今消费者来说,价格是个敏感的因素,因此我们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时候,应适当降低价格,扩大市场份额。河北省可以向与其有密切合作关系的韩国又松大学的经营模式学习。在中外合作办学开始阶段,应配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生源,学生通过学习和就业对这个项目认可后,自然会有良好的口碑。在学费上,中外合作院校应共同努力,在项目开始阶段,双方都做出一些让利,中外双方都要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制度,以便有更多更好的生源。

(三)渠道(Place)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渠道可以引申为地点和模式。河北省现有的合作模式大都为:(1)“2+2”、“3+1”学生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在国内学习两年或者三年后,赴国外学习,毕业后可取得双方的毕业证书,参加此项目的学生均为计划内招生。(2)在国内学习2年或者3年,赴国外学习,国外认可中方学分,毕业后只取得外方院校毕业证。(3)在国内毕业后,赴国外进一步学习更高学历和学位。这样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劣势,有些学生无法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学科,以至于无法学分互认,拖延在国内或者国外的毕业时间。我们中外办学的模式可以灵活化,利用暑假或者寒假赴国外授课,既可以减少费用,也不用耽误国内的课程。合作办学不管采取哪种模式关键是顺应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设计合理的办学地点和在国内外学习的时间。

(四)促销(Promotion)

所谓促销就是寻找产品好的“卖点”和通过各种媒介使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最好的“卖点”莫过于好的就业前景。很多学生选择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我们在选择国际和设置专业的时候,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背景,选择现在稀缺专业,或者小语种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吸引生源的有效促销手段。在所有事情准备就绪后,宣传是必不可少的。网络时代,学生会经常登陆学校网站查看相关信息,所以我们应该在学校的网站上清晰的办学优势、课程设计等信息,让学生可以对中外合作项目充分了解,这是一项成本低廉而有效的推介手段。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网站信息,比如可以和电视台合作报道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相关事宜,报道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情况,对学校交流成果进行展览,请优秀的毕业生以自己的实例来说明中外合作办学对其人生的影响。这些宣传模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校和项目的知名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加入WTO使中国面临教育市场的国际化和人才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在增强国际性和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从实践上也证明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河北省在中外合作办学上确实于发达省市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利用了市场营销学中的两大理论,分析了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劣势,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营销策略。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营销实践的不断丰富,营销理论还会进一步发展完善,营销理论体系也将会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美】J.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贾波,陈晶璞.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2005,(5).

[3]王乃静,王剑波.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

[4]邵学民.论做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6).

第3篇

摘要:本文在充分理解企业战略和全面预算的内涵的基础上,找出了现阶段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通过分析企业战略和全面预算的关系,就如何建立以战略为支撑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简单阐述,使全面预算可具有实践性、长久性和保障性。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

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将全面预算管理定义为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预算考核、预算评估五个模块,是一种全员参与、全面实施、全程管控的系统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企业现阶段全面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未与企业的战略承接,目前很多企业受企业领导者管理水平的局限性,在战略制定上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大都根据主观判断或者是会议决策,并未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企业自身的优劣势等进行全面、合理地分析,导致了战略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指导,使全面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与战略目标进行有效承接,只是各自为政,导致了预算不能落地生根,只能是流于形式,并未成为战略实现的有力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未有准确的定位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工具,更是管理制度,它通过对企业战略的有效引导,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反应,并进行动态管理,调控企业资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它需要全员的配合,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监控,而现在大多数企业误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的事,是一些简单的表格,数据填充,计划分解,台面上的事情,未能真正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思想。

全面预算缺乏正确有力的导向

目前,大多数企业把利润创造定为全面预算的核心,是考核的关键指标,但利润是资源创造的短期行为,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和限制,正确的全面预算是从资产负债、资产利用率等企业管理的基础面和企业战略目标有指导性的会计信息全面考虑,以价值创造为预算的中心点,形成强有力的措施导向。

企业战略的内涵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纲领,是公司高层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做出科学分析和评价以后,结合企业的发展资源,预先制定的未来发展环境中获得发展优势的一种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发展纲要。战略基本内容:使命描述、趋势分析、竞争者分析、长期计划、年度目标、短期行为、持续评价。战略选择视角及高阶层理论强调战略选择是企业行为的内生变量,能够反映战略制订者的特征。企业战略是内部决策者价值观、认知与组织决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基础观认为,基于单一、易模仿资源或能力竞争优势不易保持,因此,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复杂的模式或多种能力的结合。

构建企业战略性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为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的一种导向性决策,预算是支撑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全面的具体措施,它通过将各项指标细化,分值到各分属公司、各部门然后对目标进行跟踪、监控,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效地利用全面预算管理,能使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互相牵制和协调,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来支撑企业和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企业长期以来,对于财务管理处于被动管理,主要是财务信息的收支,财务信息的记录,对一些成本控制,资产利用率、资产负债率等一些数据大都是滞后性的,往往通过往年的一些数据制定,未能有全局性、预见性的规划,因此,当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效承接,战略可以为预算目标的制定提供方向性指导,并可以将企业多元化、业务不断扩展、生产组织的多样性需要具备财务管理技能有科学预见,可以不断调整财务管理思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与战略目标的匹配性。

3、加强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紧密团结,分工协作,而企业往往强调职责明晰,责任到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部门界限分明,为了不承担那份责任,也尽量少去协助与帮忙,而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使公司管理层把全面预算认定为战略实现的有力工具,给予战略上的高度重视,在组织上成立专业的预算委员会,专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使得全面预算能够综合性、系统性地开展,提升企业团队合作的能力,也给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企业战略性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战略决策和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高层管理者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战略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知识,不断提升清晰把握全球化趋势,技术发展、国际金融发展等国际环境的关键要素,也要全面分析国内市场发展,行业状况,金融政策等国内环境,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在与全面预算承接过程中,也应深入了解全面预算的相关管理知识,对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推陈出新,而不是照搬照抄,用发展的眼光待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充分利用和配置好企业资源的前提,要对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做出灵活,快速地调整,保证这套科学管理模式的可操性和实践性。

(二)建立上下结合的预算目标制定机制 企业是一个多方利益结合的多元体,不同利益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例如,股东一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管理者则希望多为将利益分配到企业员工、企业管理上,利益的分歧对直接影响到预算目标的制定,而一旦目标未得到有效地协调达成共识,目标的实现也只能是控制一张,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各管理层次目标时,一定要进行有效沟通,在对预算管理理念进行传达的同时,财务部也应协助各部门,以部门实际发展为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预算目标最后的编制,因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结合,各部门积极配合,在提交本部门预算方案后,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因再次回归到企业战略当中,在以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好各方利益,使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系统性管理手段。

(三)实施动态管理,科学考核评估 全面预算是一个预算编制、实施、监督、考核、评估的闭环系统,它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首先,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好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并将方案发放到各部门,督促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进行资金管理,同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反馈,对因战略调整导致的预算管理的变动,也及时做好预警方案,使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能保持与战略的吻合性,不是编制好预算就不管了,等年终了再对预算结果进行考评,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偏差,因找出差异原因,进行责任归属,并依次作为考核评估有力的参考数据,同时,也对下年度预算执行可供可预见性的参考依据,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的执行水平和考核水平。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它也作为实现企业战略最有力的实施工具,能够推动企业战略的执行,它将是种全员参与、全面实施、全程管控的系统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方式,能提升企业管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

控制和业绩评价。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最为关键。(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候龙文.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张和平 等,探究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4

[3]吕娟,宋良荣.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8)

[4]魏春奇,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会计之友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