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术后恢复护理

时间:2023-10-15 10:13:04

导语:在术后恢复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术后恢复护理

第1篇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妇科护理方法,没有任何干预措施。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排气、拔除尿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泌乳量充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及术后恢复均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干预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1-02

剖宫产手术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者胎儿的原因致使胎儿无法正常分娩,而由医师采取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一种过程。剖宫产手术是产科最为常见的手术,它是保障母婴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伴随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指征也有所放宽,要求剖宫产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产妇对麻醉知识相对缺乏,术前常常出现焦虑、精神紧张,甚至过度担心的心理,部分产妇会因应激心理的产生致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代谢行为的异常改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因此,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对剖宫产术及术后恢复均有一定的作用。选择我院自2012年1~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通过进行护理干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2~32岁,平均25岁,孕周35~41周,平均38周: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26岁,孕周36~41周,平均39周。上述产妇既往均身体健康,且排除有泌尿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史。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质、产后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治疗组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妇科护理方法,没有任何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干预如下。

1.2.1产前护理。产妇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避免过度紧张以及焦虑的情绪,保持愉快以及平静的心情,可以通过听些优雅的音乐来放松精神。术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多休息。并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嘱患者术前12h禁食,4h禁饮。用剃毛刀备去腹部以及腰部等处毛发,并做好腹部及其外的清洁,对于脐窝较深的患者需要提前进行清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肾功、血型、电解质等术前的辅助检查,并即时查看各项检查结果,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皮试。术前将患者的隐形眼镜、首饰等取下,以免术中脱落或影响手术。

1.2.2产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剖宫产术后2h内,容易发生宫腔积血。因此,护士在术后2h内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min测脉搏一次,每2h测血压1次,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小便颜色及其尿量,观察尿管是否通畅。

(2)术后多翻身:由于物容易致使肠蠕动抑制,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胀气,而发生腹胀。因此,术后宜增加在床上的活动量,多做翻身动作,不仅能促进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而且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取半卧位:剖宫产患者术后需要卧床,活动较少。易出现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但如果患者产后采取半卧位,并积极配合多翻身,就会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引起感染,促进子宫复位,也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4)产后注意排尿:为了防止术中损伤膀胱,在剖宫产术前要给予患者插导尿管,待物的效果消失后,膀胱才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之后才能拨掉尿管,一般术后一有尿意,就鼓励产妇自行解尿,以减少插管时间,避免引发尿路细菌感染。

(5)产后的饮食:在木后6h内产妇应当禁食,如果觉得口干,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擦拭一下干裂的嘴唇,也不能喝水。术后6h可给予进食流质饮食,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如蛋汤、米汤等,但要忌食牛奶、豆浆以及胀气食物。排气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1~2d,如稀粥、汤面等,之后再慢慢转变为普通饮食。

(6)促进泌乳:婴儿的吸吮可以促使子宫的收缩、减少子宫的出血、促进泌乳,有利于伤口恢复,增加母子感情,也有利于婴儿早期的智力发育,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减少胀奶带来的痛苦。

(7)保持清洁:术后要密切观察阴道的流血情况,保持会的清洁,勤更换卫生巾。一般术后的产妇出汗较多,因此,嘱其家属帮产妇勤擦洗,湿衣服及时换洗,避免着凉。术后2周以内,禁止淋浴,防止腹部切口沾湿,可采用擦洗,对于恶露未排干净的产妇,要禁止盆浴,防止脏水入阴道,每天给予外阴冲洗2次,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来院就医,避免伤口感染迁延不愈。

(8)早期活动: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就应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功能,有利于子宫修复,避免肠粘连以及血栓静脉炎的发生。

1.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排气、拔除尿管、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泌乳情况。

2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护理效果的比较: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术后开始进食、排气、拔除尿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泌乳量充足。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进食、排气、拔除尿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都可提前,并且泌乳量充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瘢痕子宫;优质护理;术后恢复;预后

瘢痕子宫是指经剖宫产分娩后形成的子宫瘢痕,可导致产妇子宫肌肉收缩力降低,极易因宫缩乏力而引发子宫破裂,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1]。因此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预后。本文对瘢痕子宫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都昌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般痕子宫产妇8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49±2.37)岁;孕周37~42周,平均(38.49±0.53)周。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85±2.49)岁;孕周36~41周,平均(37.82±0.47)周。2组一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经超声诊断仪(美国GE,型号LOGIQC2)检查确诊为瘢痕子宫产妇;要求通过剖宫产术完成本次分娩者[2];产妇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造血功能异常者;有剖宫产术禁忌证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监测生命体征、按摩子宫以及消毒会阴、伤口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后健康护理:术后护理人员用预热过的温消毒水清洗、消毒产妇会阴。待产妇转回产房后引导新生儿吮吸母乳,以促进子宫及早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风险。每隔2h协助产妇翻身,预防静脉血栓形成。②饮食护理:术后,嘱产妇于12h后可以白粥、面条等清淡食物为主食,及时补充维生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待排气后再根据产妇体质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主要以高蛋白、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粗纤维的流质食物。③疼痛护理:术后,产妇通常都会出现宫缩疼痛的情况,护理人员需帮助产妇进行顺时针按摩,以尽早排出宫内恶露。若为主耐受性较差可采用镇痛泵镇痛,使用过程中需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尽早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产褥感染、腹胀便秘等)。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阴道出血量也较少(P0.05)。见表1。

2.2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第3篇

[关键词]舒适化护理;常规护理;食管癌;术后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101-03

食管癌作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癌症组织2008年统计,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已跃居世界食管癌发病率的第6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吸烟、饮酒及胃食管反流病、人HPV感染等均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癌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病灶。舒适化护理作为近几年来提出符合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从各个方面对使患者处于舒适、愉悦状态,对于改善术后恢复效果、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选取3年时间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对照实施舒适化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运用的可行性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共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160例,所有患者均有临床病理检查、临床症状等资料确诊食管癌相关诊断。排除精神神经障碍者,排除不能耐受食管癌经胸食管病损切除术的患者,排除不愿签署术后舒适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患者。将收治的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常规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34~57岁,平均(46.2±6.3)岁,食管癌病理分型中:缩窄型25例,溃疡型15例,蕈伞型31例,型9例。舒适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32~61岁,平均(47.2±6.4)岁,食管癌病理分型中:缩窄型23例,溃疡型18例,蕈伞型28例,型11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平均年龄、食管癌病理分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包括切口换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护、呼吸道管理等。舒适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化护理,具体包括:(1)心理舒适化干预:对患者术后采取心理舒适化护理,尽量解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鼓励患者以积极勇敢的心态面对疾病,适当提出表扬、奖励等措施。(2)环境舒适化护理:使患者病房保持合适舒适的温度与湿度,降低心电监护仪器带来的感染,保证患者休息良好,病房及时通风换气,病房湿度保持在50%左右,无菌消毒剂使用无味不刺激消毒剂。(3)身体清洁舒适护理:由于术后患者需要卧床,加之出汗,所以身体清洁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当用温水擦浴患者身体四肢、背部、腋窝等易出汗部位。(4)舒适化护理:患者由于术后胸部损伤,加之患者呼吸会使切口疼痛,所以术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因为排痰疼痛而不敢排痰,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患者头部抬高约30°,并每1h左右协助患者侧身一次,对患者呼吸道进行雾化处理,适当拍背。疼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带来的疼痛。对疼痛难以忍耐的患者实施止痛处理,口服止痛片与胃黏膜保护剂。(5)饮食舒适化护理:患者术后由于胃肠减压与食管黏膜保护,所以只能采取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液通过外周静脉给予,肠内营养通过鼻胃管给予,对患者口腔、鼻腔进行清洁舒适护理,为了防止鼻胃管松动、滑脱造成患者产生的不适感,将鼻胃管头端固定在患者颈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食管癌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对患者出院3个月进行随访,主要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采取世界卫生组织WHOQOL-100生活质量调查表,将生活质量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社会角色等四部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19.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胸闷、疼痛、切口感染、睡眠障碍及引流管不适等,舒适组胸闷、疼痛及切口感染、睡眠障碍及引流管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63,23.2108,5.3913,19.2593,7.1177,P

2.2患者住院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得分比较,舒适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27±1.98)d,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99,P0.05)。舒适组QOL-100总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62,P

3.讨论

舒适化护理模式又称作双c护理(comfort care),的原则是使患者整体性、个性化及创新性的护理干预模式,是医学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身心愉悦、舒适以积极勇敢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舒适化护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护理,即:生理舒适、心里舒适、社会舒适及精神舒适,有研究表明,舒适化护理不仅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化护理提倡的积极的心态与身体的恢复相互配合,非常适用于恢复过程慢、并发症高的食管癌手术患者。手术方式主要采取经胸食管病损切除术,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性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特点,所以食管癌术后护理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食管癌患者术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不适,术后24h之内是由于气管插管、导尿管等对患者的刺激,及麻醉效果失效后切口带来的疼痛,患者于术后7d左右是患者身心不适的高发阶段,所以即使有效的舒适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4篇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line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uscle recovery. Methods: Selection of 205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trength rating changes. Result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myodynamia score, postoperative month patients muscle stat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and scor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虽经过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保住生命,但是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1]。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的优化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205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135例、女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02例)与观察组(103例)。对照组中男患67例,女患35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51.5±6.2)岁。观察组中男患68例,女患35例;年龄在26-72岁之间,平均(52.3±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予以配合。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操作如下:

1.2.1肢体康复训练

嘱患者家属经常帮助患者按摩肢体,按关节活动的方向做被动运动,活动幅度从小到大,按摩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造成的肌肉和关节损伤[2]。鼓励患者自己活动,有意识进行患肢锻炼,使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对于语言障碍患者多进行语言恢复训练,从简至难,循序渐进方法进行锻炼。

1.2.2加强观察

根据研究发现,由于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其发作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因此,在给病患注射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观察病患的反应,注意及时调整。出血量的多少和病患的意识是息息相关的。手术后一般医院会安排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血压3-5天的严密监控。医生会给血压高的患者提供降压药,保持患者在此过程中血压的稳定。如果想要预防手术后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再次大出血,关键就得控制高血压。但是如果血压降的过于快,那么也很容易导致脑灌注不足,这样就会加重脑血块和脑水肿[3]。这也就要求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仔细,轻柔,避免护理过程中的过度造成血压再次波动。

1.2.3预防肺部感染

对于意识清楚者,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对于病情严重存在意识障碍者,定时吸净鼻咽部痰液,辅助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后排出。

1.2.4口腔护理

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每天2次,预防发生口腔感染。对于已出现口腔感染者,取口腔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口腔护理液和抗生素治疗。

1.2.5预防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住院期间应密切注意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状。对于呕吐物及大便异常者,即可取样送检。对于不能进食者,留置胃管,在每次鼻饲前抽取胃内容液,观察有无咖啡色样物质,对于出现胃出血者,根据医嘱给予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0ml生理盐水中分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4]。对于急性期大出血者,暂时禁食,但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胃饥饿性收缩,加重出现症状。

1.3统计学数据

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计数资料给予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p

2 结果

评估两组患者肌力情况,对比术前、术后护理一个月及术后护理三个月时分数差异,详情见下表:

表一:护理效果对比表

由上表可见,术前两组患者肌力评分差异较小,术后一个月开始,在不同护理模式操作下观察组分数明显更高(p

3 讨论

对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除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外,还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情况发生,以及呕吐性质。临床上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角膜反射情况来判断患者病情。对于昏迷伴呕吐患者应及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及分泌物,对于呼吸微弱患者给予吸氧治疗,必要时可实施气管插管,以减轻脑水肿及颅内高压。多数脑出血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此时降低颅内压对减轻患者脑出血症状有积极作用。降颅压时正确使用脱水剂至关重要,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在30min内滴完,在滴注时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静滴期间不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发生。对于年龄较大患者给予正常一半量的脱水剂即可。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脱水剂是一定减慢滴注速度,严密观察患者脉搏、呼吸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此外,在使用脱水剂时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医嘱记录患者出入水量。对于急性脑水肿患者,需限制液体入量,且静脉补液时速度应减慢,最好将滴速控制在20-30滴/分。必要情况下可尊医嘱给予速尿、激素类药物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高压,确保脑部有充足血液供应,为之后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尤其应注意护理经验少、工作时间短的青年护士,加强急救护理及常规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护理中需了解患者突发心梗、脑梗的临床表现,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并注意抢救时效性,如“黄金五分钟”的抢救技巧培训,可极大程度提升急救有效性。令护理人员了解危急症状的表现,学会观察呼吸状态、瞳孔变化等。另外,需培养护理人员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一体化护理让急救护理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无效护理措施对护理时效性的影响。另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了解患者不舒适之处并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令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护患纠纷发生率。沟通时护理人员应直视患者双眼,以亲切的态度及柔和的言语了解患者主诉不适,并询问住院期间需求,对于合理需求尽量满足。目前临床护理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即需要在舒适护理、人性化护理等模式下优化护患关系。同时在有效的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护理操作下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提升护理有效性。总之,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应综合考虑,针对性予以预防处理,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提升护理质量。

第5篇

颅脑外伤在临床医学上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有着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常伴有残疾、运动不便等症状, 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同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比较长, 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消极心理, 一直以来,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备受当今临床医学的关注 。本院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采取心理护理, 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8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 对照组:男28例(64%), 女16例(36%);最大年龄为55岁, 最小年龄为20岁, 平均年龄为34岁;35例(80%)为交通事故导致的, 9例(2%)为高空坠落导致的。观察组:男21例(48%), 女23例(52%);最大年龄为58岁, 最小年龄为21岁, 平均年龄为35岁;32例(73%)为交通事故导致的, 12例(27%)为高空坠落导致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因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中44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中的44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 并依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实行针对性的护理。

1. 3 护理评价标准 患者的焦虑程度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测量, 当分数

1. 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焦虑情况 观察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得到改善, 同时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情况也有所改善, 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抑郁情况 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恐惧情况 观察组患者恐惧情况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颅脑外伤有突发性的发病特点, 其病情的变化有一定的迅速性, 颅脑外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 其恢复期相对较长, 多由交通引起的颅脑外伤,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术后恢复期常伴有多种并发症。

第6篇

龙岩市第二医院胃肠科,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择期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评估、心理辅导、健康宣教等,术中护理,术后镇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限制补液、早期拔管、饮食护理、康复锻炼等。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术后身体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胃肠手术;术后恢复;并发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81-02

[作者简介] 廖素珍(1971.2-),女,福建龙岩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胃肠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丹麦最先提出,之后在世界多个国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由护士、麻醉师、医师等共同组成团队完成研究方案,它以患者为中心,目标主要依靠微创手术操作、麻醉、围手术期护理这三个环节实现,其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1]。快速康复护理是围手术期各种优化措施综合应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其目标是通过围手术期的各种积极护理干预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创伤或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为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2012年8月—2013年9月间该院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并与常规护理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择期进行胃肠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术前未接受化疗治疗、无消化道梗阻、无合并其他较为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年龄低于80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女性19例、男性31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58.7±2.4)岁;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7例、近端胃癌根治术6例、远端胃癌根治术8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1例、乙状结肠根治术5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对照组50例,女性21例、男性29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6.3±3.2)岁;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9例、近端胃癌根治术7例、远端胃癌根治术9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9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乙状结肠根治术4例、横结肠癌根治术2例;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护理方式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术前禁饮禁食、肠道准备、术后拔出鼻胃管、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快速康复理念下实施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个人基本情况(如家庭经济条件、性格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状况、心理状态等)有所了解,并明确患者的预计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情况,通过以上情况的了解,对术前患者的身体状态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以便提前制定护理应对对策。②心理辅导:术前大多患者由于担心手术效果或治疗费用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担忧等,而这些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手术的顺利开展产生负影响。因此,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也属于快速康复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辅导。例如,患者由于对手术治疗了解程度不深而对治疗缺乏信心,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视频、图片、口头讲解等方式为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治疗和麻醉的方式以及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并列举多例手术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有效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③术前健康宣教:为提高患者手术的配合度,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同样重要。护理人员可采取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如播放幻灯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口头宣讲等方式。宣讲的内容包括疾病的基础知识、手术的方式和过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现象、手术注意事项、术后饮食禁忌、锻炼安排计划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因此提高手术配合度[2]。

1.2.2术后护理术后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伤口感染、开裂及并发症情况。并注意做好输氧、补液等工作,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有效镇痛:为缓解患者的疼痛,可指导患者使用镇痛泵的方法,定时询问患者的镇痛效果,以便了解镇痛效果。限制补液:可寻求主管医生的协助,将液体量控制在1 400~1 700 mL之间,尿量保持平均50 mL/h以上,促使患者处于轻度脱水状态[3]。早期拔管: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24~72 h内可将导尿管和胃管拔除,对于术后出现难治性呕吐、严重腹胀以及进行比较特殊的胃肠手术患者可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饮食护理:在患者恢复意识后,可使用少量温开水湿润患者的口腔,坚持每小时湿润1次。术后约7 h后由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腹部听诊,若听见肠鸣音则可恢复进食。早期可进少量的温开水,患者进饮后若无不适感,则可开始进食流质食物,保持每天l00~150 mL的流质量[4]。3 d后则可由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为普通饮食。值班护士注意记录患者每天的饮食种类、食量以及内容。并注意观察患者排气排便情况。康复训练: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术后24 h内可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四肢活动,以预防形成深静脉血栓,若患者实在无法进行自主活动,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拍背、活动四肢等被动活动。24 h后鼓励患者坐起,并可搀扶患者进行床下活动,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调整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3 d可锻炼独自步行上厕所,活动量和时间可随着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5]。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指标。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术后观察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2例恶心、1例呕吐、1例急性胃扩张、1例咽喉疼痛、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有14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3例恶心、2例呕吐、2例急性胃扩张、2例咽喉疼痛、5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其核心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一系列循证证据支持的综合措施,以达到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进而减少住院治疗费用[6]。该理念与传统护理理念有很大差别。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是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该研究为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而选取10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其中,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实行快速康复护理中,包括术前、及术后相关护理。其中,术前护理主要为术前评估、心理辅导、术前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提前做好各项可能情况的应急预案,尽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术前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手术也可能由于这些不良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辅导,使患者增加手术治疗的信心,并提高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另外,通过健康宣讲,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且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俞慧仙.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术后促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783-735.

[2]张冬梅,张金花,王艳民.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8中旬刊):5.

[3]苏秋妹,王清华.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404-3406.

[4]王伟,李洪明,罗立杰,等.快速康复理念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9):1487-1489.

[5]王公平,杨言通,周博,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5):489-491.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R65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a)-0132-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itonitis

ZHANG Mei

Sichuan Da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azhou, Sichuan Province,635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itonitis. Methods 80 cases with peritonitis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are supplemen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 defecation time, anal evacuation time and diet recovery tim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Peritoniti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ole

胃肠功能紊乱是腹膜炎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胃肠功能长时间受到抑制会延长患者康复时间,甚至出现应激性肠黏膜损伤、肠黏连及伤口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身心痛苦[1],因此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基于此,该研究分析了自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膜炎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4.42±12.63)岁;体重41~79 kg,平均体重(60.41±11.67)kg。试验组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13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3.71±12.09)岁;体重42~80 kg,平均体重(60.34±11.18)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术后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采用静脉滴注营养液,保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肌内注射维生素Bl注射液200 mg,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中医护理。①针刺护理。取合谷、足三里、中脘、阴陵泉、脾俞、天枢等穴位,针刺得气后行捻转强刺激,留针20 min,2次/d,连续治疗3 d[2]。②灌肠护理。用大承气汤,组分大黄10 g,芒硝5 g,厚朴25 g,枳实10 g,加水适量浸泡30 min后,小火熬3 h,留取药汤备用。患者取左侧卧位,使用滴管插入30 min滴入药汤300 mL,灌肠完毕后患者仰卧位休息。1次/d。③按摩理疗。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并配合腹部按摩和远红外线理疗,促进肠道蠕动。

1.3 统计方法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排气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膜炎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其治疗方法也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但临床多用手术治疗[3]。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术后肌内注射维生素B1可促进胃肠蠕动。除此之外,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体内脏器代谢,从而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肠道蠕动[4]。

中医护理是护理中的特色,临床上很多手术后为了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常配合中医护理方法。该研究中运用了针刺法、灌肠法和按摩法,其中,针刺刺激可促进小肠蠕动增加,加快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益[5]。而灌肠法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中大黄通便、芒硝泄热、厚朴行气、枳实除滞。而按摩和红外线理疗则有利于加速胃肠血运,促进气体排出。

第8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肠道功能;快速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7―01

肠道手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加上腹腔开放、热量散发等原因,常导致术后肠蠕动消失、腹胀、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等胃肠功能紊乱[1],是临床上常见且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对患者肠道吻合口和切口的愈合有不良影响,还容易引起呼吸困难、腹腔内脏器血供不足、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营养障碍、菌群失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延长了术后康复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如何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尽早恢复肠道功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2,3]。从2011年3月起,我科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临床,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大大缩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在2011年3月―2011年9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科择期行肠道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患者64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23岁至65岁,平均年龄52.7岁;直肠手术41例,横结肠6例,左半结肠12例,乙状结肠例5例。本组患者术后除3例因经济问题提前出院转当地医院治疗外,其余均恢复良好,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49.26小时,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94天。

2方法

2.1制定护理干预方案 以择期肠道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行的护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2个PDCA循环制定出护理干预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护理,通过观察记录患者腹围大小、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次数、排气时间等,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2术前宣教 因该护理干预方案跟传统护理方式有区别,且需要患者及家属积极的配合,所以术前需充分告之患者和家属方案的实施方法和需要其配合的步骤,让其充分了解并积极配合。

2.3术后早期经口进食 传统观念上一般在肠功能恢复后才逐渐进食,而研究发现早期肠内营养可缩短术后肠病程【4】,即使是假进食也可以缩短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时间【3】。

2.4早期活动 活动有利于促进机体的合成代谢,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使病人快速康复。

2.5术后予足浴及穴位按摩 术后第1天晚上即予40-45℃温水足浴,并予腹部和足部按摩每天两次,使腹部和足部各穴位接受温湿热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促进胃肠蠕动。

2.6数据采集 术后每12小时测量腹围一次,根据腹围的变化及病人的自觉症状判断有无腹胀;每3小时腹部听诊一次,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若肠鸣音4―5次/分,无气过水声及肠鸣音亢进、减弱则视为肠鸣音恢复;于术前1 天和术后第1、3、5 天清晨分别采空腹静脉血,监测并记录血钾变化情况。

3术后护理

3.1常规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各引流管引流情况。每位患者建立一个康复日记,让患者主动参与观察自身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准确、及时记录患者肠鸣音及排气、排便恢复时间。

3.2饮食护理 麻醉清醒后4-6小时即可开始少量饮水,每4小时一次,每次30ml,逐渐增加量直至100ml/次;术后24小时开始进流质以白水加米汤为主,第2天可加入低油菜汤、果汁等,第3天可开始进食鱼汤、肉汤等,如无不适者术后4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后7天给予普通饮食。

3.3活动 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6小时即开始在床上进行四肢关节的屈、伸锻炼和翻身活动,术后第1天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大活动量,并增加四肢的上举、抬蹬等动作、练习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强度,以患者能够独立站立完成各项运动并逐步提高步行的速度和距离为目标,此后保证病人每天有4小时以上的下床活动时间。

3.4疼痛护理 术后早期因疼痛明显,常拒绝下床活动或减少活动量,因此术后予镇痛泵24-48小时,同时辅以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3.5用药护理 患者进食后若有腹胀、恶心、呕吐等,则予地塞米松、胃复安等对症处理,说服患者继续少量进食,症状严重的根据情况延长进食时间或暂禁食。根据医嘱使用缓泻剂或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准确记录用药时间、剂量、用药后效果情况。

3.6血钾监测:术后第1、3、5天床边血气分析仪监测血钾变化。如血钾异常,按医嘱处理后及时复查。

3.7并发症的观察 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现体温异常、腹痛、腹胀、引流液异常的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根据情况延长干预方案时间或停止护理干预方案。

3.8.心理护理 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干预贯穿于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使患者了解护理方案的意义、目的,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支持。

4小结

随着快速康复学科的产生和应用,既往的护理方案已不适应快速康复的需要。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速康复理念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康复速度,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如何运用快速康复理念,通过护理干预促使肠道术后肠功能的早期快速恢复是我们的努力重点。我们通过采取早期食疗、强制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监测血钾、足部护理、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措施,加快恢复胃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减轻腹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江彦,胡敏,朱琦.结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治疗和护理干预新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52

[2] Mattei P , Rombeau JL. Review of t h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ileus [J].World J Surg , 2006 ; 30 (8) : 1382

[3]Asao T , Kuwano H , Nakamura J , et al . Gum chewing enhances early recovery from postoperative ileus after laparoscopiccolectomy [J] . J Am Coll Surg , 2002 ;195 (1) : 30

第9篇

【关键词】 肝癌; 不同进食时间; 肝功能指标; 术后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hepatic resection car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time for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ethod: 60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oth were given fat nutrition, glucose, vitamins, amino acids and trace elem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die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lier at different times (the first day until the seventh day after surgery) ate, to observe liver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was 1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6.7%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first day of liver function (AL, AST, STB) and nutrition indicators (ALB, TR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e seventh day, liver func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Liver cancer; Different feeding time; Liver functi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City, Jingdezhen 33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1.031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成为肉瘤[1-2]。根治性的手术肝切除是常见治疗方法,也是效果较好治疗选择,但是同时术后患者创伤性较大,并且恢复慢[3],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所以尽快的促进肝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临床提出术后给予患者口服进食联合围手术期的其他康复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4]。本文通过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分析肝切除术后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和术后恢复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8~70岁,平均(49.38±5.79)岁;肿瘤直径4~11 cm,平均(7.38±3.38) 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癌症分期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均得到病理诊断确诊,并且均经过手术治疗,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3)符合伦理道德,签署了知情同意书[5]。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或者内分泌性疾病,或者继发性肝癌患者;(2)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方式或者近期严重发热或者高烧患者;(3)不依从、不配合、容易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4)患者没有按照实验规定进行检查,以及研究期间退出,或者转为其他治疗方法者[6]。

1.2 方法 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进食。

常规进食:按照腹部手术要求进食,患者手术后排气,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给予常规的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普通食物。

早期不同时间进食:术前一对一制定患者饮食计划,并且告诉患者饮食时间、次数、食物种类等。患者术后第1天患者麻醉醒后给予温开水少量饮用,首次进食量为10~20 mL,进食同时密切观察进食反应,一般1次/2 h,可以根据患者进食反应适当的增加进食量,但是全天总量最好不要超过500 mL。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软食或者流食,温开水、米汤、水果汁等,每次维持在50 mL左右,全天不超过500 mL。术后第3天给予患者流食,温开水、米汤、水果汁等,每次维持在50 mL左右,全天不超过1000 mL。术后第4天给予患者流食或者半流食,适当增加,稀饭、清淡菜汤、藕粉等。术后第5天给予流食和适当软食等,比如面条、鸡蛋等。术后第6、7天给予软食,并且增加食物量、次数等,但是进食患者不应当过饱或者一次进食过多,应当少食多餐。两组患者进食营养不良者,给予全胃肠外营养补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两组患者第1、7天肝功能和营养指标比较;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肝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谷丙转苷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6/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14/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9.833,P0.05)。

2.2 两组术后第1和7天肝功能和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第7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脏切除术是治疗肝癌重要的手术方式[6],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所以肝脏切除后严重的影响着身体的消化功能[7],因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身体机能恢复至关重要[8-9]。术后早期进食已经在康复医学中重要促进措施。传统人们都认为腹部手术排气后才能安全进食[10],但是肝癌切除术与普通的腹部手术不同,因为肝脏切除手术间接的影响着胃肠功能[11-12],这就需要按照最佳的时机给予患者早期进食,以促进疾病和胃肠功能恢复[13]。

本文6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脏切除手术,术后与常规进食模式对比分析术后早期不同时间进食对患者肝功能和术后恢复功能分析,早期进食从第1天到第7天按照患者可以接受的食物类型适当的添加。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沈杭燕.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学指标及消化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28-31.

[2]李湘,莫新少,陈似霞,等.大肝癌切除术中及术后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癌表症防治杂志,2014,6(1):74-76.

[3]谢兰珍,邱晓娟.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108-110.

[4]庞永慧,马良,茅传兰,等.中医穴位治疗联合四磨汤口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3A):53-56.

[5]张玲,黄家丽,乔晓斐,等.早期进食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护理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6):536-538.

[6]黄微,黎阳,阮林.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细胞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28(1):13-16.

[7] Wang B, He H K, Cheng B, et al. Effect of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J]. Surg Today,2013,43(7):777-781.

[8]朱雏刚.肝脾联合切除对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108-110.

[9] Adam R,De Gramont A,Figueras J, et al. The oncosurgery approach to managing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J]. Oncologist,2012,17(10):1225.

[10]李聪,蔡建强.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现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3(2):106.

[11]黄新军,李向农.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16-18

[12]黄家丽,王伟娜,葛勇胜,等.原发性肝癌肝叶切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1):50-51.

[13]陆金英.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4B):61-62.

[14]邵丽婷.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