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子稳像技术

时间:2023-10-15 10:13:06

导语:在电子稳像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子稳像技术

第1篇

基本设计思路确定以后,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团队成员的组合,如知识结构、特长、性格等。确定了小组成员后,明确每位同学职责。项目负责人将项目任务模块化,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协调,确保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成员两人一组完成子模块的设计与调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完善所有项目文档和报告。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参考他人的设计及实现方法时,主要是学习他人的设计方法,如编码、接口和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的电路。在项目的方案论证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相互补充和正反对比等多种探讨思路,对所拟定的方案进行仿真或试验验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全面把握学生动向,主动获取学生设计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加以指导。最后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钟每一子模块的设计内容。数字电子钟的第一部分是时间基准,即时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为了获得可能的最高精度,时钟电路选择比较常见的32.768kHz的晶振,而32768是2的15次方,所以对这种晶振进行15次分频的话,就可以得到准确稳定的1Hz的标准时钟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二部分是秒计数器。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为:给其装载一个初始值并执行减计数至零。当计数到达零时,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并将其传递给分计数器。在这里,装载的初始值根据需要设定的时间和时钟基准信号来计算,若时钟基准信号为1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60,若时钟基准信号为2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120。也就是说,装载的初始值等于需要设定的时间乘以时钟基准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三部分是分计数器,它实现分的计数和显示,且进行小时比较。每当秒计数器减至零时,分计数器加1。电路需包含一个比较电路的8位计数器,以实现分的复位并使小时计数器加1。通过仿真,学生发现,为了保证LED显示的正确性,当复位为零时,设置显示值为59。数字电子钟的第四部分是时计数器,当分计数器计数到60时,小时计数器加1。在计数器的设计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忽略计数器的工作特性,在仿真时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电子钟设计中计数器选用74LS193时,就要考虑其工作特性,在分计数器的值小于而不是等于60的那一个时刻加1。这样做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逻辑运算,来使比较器的输出转化为小时计数器的输入时钟脉冲。小时计数器电路中也应该包含一个比较器,用以检测当前值是否为12(电子钟小时显示为12进制),如果是,立即将小时计数器复位[3]。

2.总结问题,共同研讨。

在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到整体掌握、全程引导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设计,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学生在校时电路的设计中遇到了如下问题:校时电路的开关在接通和断开时均存在抖动问题,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常用的消除抖动的方法:软实现(编程实现)、硬件实现。软实现即处理器查询或者监视开关的状态,当开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改变状态时,即认为开关已经不再抖动。常用的硬件去抖动的方法有:(1)使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2)使用CMOS555定时器;(3)基本RS锁存器电路。利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消除抖动时,应确保施密特触发器的门限电压尽可能小,以保证能被电容上的电压触发;当开关存在很多抖动时,最好的方法是采用CMOS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电路来消除抖动。当开关按下时,555定时器可以输出一个稳定的脉冲信号,代替开关来触发实际;利用基本RS锁存器电路,将锁存器的S端接开关输入,R端接应用电路,将开关的状态锁存,当操作完成后取消锁存。学生可以分组,应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抖动,比较去抖动的效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解决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发散了思维,扩展了知识面。

3.时序仿真,实现目标。

学生通过原理图设计,得到了秒脉冲信号、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六十进制计数器,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其时序图,引导学生总结利用集成计数器芯片实现其他进制计数器的方法,最后通过级联实现数字钟的设计和仿真。每个小组实现项目设计后,教师应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项目组负责人应向全班汇报并展示本组设计的作品,列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拓展项目,鼓励创新。

在学生实现了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拓展,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如现在市场上的电子钟定时有何特点,学生自身对定时功能有何要求等。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互相补充、多方面对比等探讨过程,实现电子钟个性化定时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思维探索,而且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为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要局限于一套设计方案。在系统设计前,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设计目的。例如用数字电路设计一个闪烁式LED时序电路,在设计时序发生器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555定时器;(2)慢时钟;(3)快时钟,通过计数器来分频。

5.结语

第2篇

关键词 双控制数;字典式积;有向图

Let D=(V(D),A(D)) be a finite digraph without loops and multiple arcs where V(D) is the vertex set and A(D) is the arc set. For a vertex v∈V(D), N+D(v) and N-D(v) denote the sets of outneighbors and inneighbors, respectively, of v, d+D(v) =|N+D(v)| and d-D(v) =|N-D(v)| denote the outdegree and indegree of v in D, respectively. A digraph D is rregular if d+D(v)=d-D(v)=r for any vertex v in D. Given two vertices u and v in D, we say that u outdominates v if u=v or uv∈A(D), and v indominates u if u=v or uv∈A(D). Let N+D[v]=N+D(v)∪{v}. A vertex v outdominates all vertices in N+D[v]. A set SV(D) is an outdominating set of D if S outdominates all vertices in V(D). The outdomination number of D, denoted by γ+(D), is the minimum cardinality of an outdominating set of D. In the same way, the indomination number γ-(D) is the minimum cardinality of an indominating set of D. Some results of twin domination in digraphs have been obtained in [1~6]. A set SV(D)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 if each vertex of D is either in S or both an outneighbour of some vertex in S and an inneighbour of some (possibly distinct) vertex in S. The twin domination number of D, denoted by γ*(D), is the minimum cardinality of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 Clearly, if S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then S is a n outdominating set and indominating set of D, thus γ*(D)≥γ+(D)≥1 and γ*(D)≥γ-(D)≥1.

Let Dm=(V(Dm),A(Dm)) and Dn=(V(Dn),A(Dn)) be two digraphs which have disjoint vertex sets V(Dm)={x0,x1,…,xm-1} and V(Dn)={y0,y1,…,yn-1} and disjoint arc sets A(Dm) and A(Dn), respectively. The lexicographic product Dm[Dn] of Dm and Dn has vertex set V(Dm)×V(Dn)={(xi,yj)|xi∈V(Dm),yj∈ Vn} and (xi,yj)(xi′,yj′)∈A(Dm[Dn]) if one of the following holds:

(a) xixi′∈A(Dm);(b) xi=xi′ and yjyj′∈A(Dn).

For any fixed vertex yj∈V(Dn), the subdigraph Dyjm of Dm[Dn] has vertex set V(Dyjm)={(xi,yj): for any xi∈V(Dm)}, and arc set A(Dyjm)={(xi,yj)(xi′ ,yj):xixi′∈A(Dm)}. It is clear that DyjmDm. Similarly, for any fixed vertex xi∈V(Dm), the subdigraph Dxin of Dm[Dn] has vertex set V(Dxin)={(xi,yj): for any yj∈V(Dn)}, and arc set A(Dxin)={(xi,yj)(xi,yj′ ):yjyj′∈A(Dn)}. It is clear that DxinDn.

In recent years, the domination number of some digraph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7~16]. However, to date few research about twin domination number has been done for lexicographic product of digraph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twin domination number of Dm[Dn]. Firstly, we give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 of the twin domination number of Dm[D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exact values of the twin domination number of digraphs: Dm[Kn];Km[Dn];Km1,m2;…;mt [Dn]; Cm[Dn]; Pm[Cn] and Pm[Pn].

1 Main results

Let Km,Cm,Pm be directed cycle, directed path, complete digraph, respectively. We have γ*(Km)=γ+(Km)=γ-(Km)=1,γ*(Cm)=γ+(Cm)=γ-(Cm)=「m2,γ*(Pm)=「m+12,γ+(Pm)=γ-(Pm)=「m2.

Lemma 1 For any m,n≥2, then γ*(Dm)≤γ*(Dm[Dn])≤γ*(Dm)γ*(Dn).

Proof We first prove that γ*(Dm[Dn])≥γ*(Dm). Let S be a minimum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m[Dn], so |S|=γ*(Dm[Dn]). Since Dyjm is the subdigraph of Dm[Dn], for any yj∈V(Dn), S twin dominates every vertex of Dyjm. Thus γ*(Dyjm)≤|S|. Moreover DyjmDm, then γ*(Dyjm)=γ*(Dm), where yj∈V(Dn). Hence γ*(Dm[Dn]) ≥γ*(Dm).

Now we prove that γ*(Dm)γ*(Dn)≥γ*(Dm[Dn]). Let S1={xi1,…,xit} be a minimum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m. Let S2={yj1,…,yjw} be a minimum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n. Set S′={(xik,yjl)|xik∈S1,yjl∈S2}. For any vertex (xi,yj)∈V(Dm[Dn]), if xi∈S1 and yj∈S2, then (xi,yj)∈S′. If xi∈S1 and yjS2, there must exist yjl, yjl′ ∈S2, such that yjlyj, yjyjl′∈A(Dn). Since (xi,yjl)(xi,yj),(xi,yj)(xi,yjl′ )∈A(Dm[Dn]) and (xi,yjl ),(xi,yjl′)∈S′, (xi,yj) is twin dominated by S′. If xiS1, there must exist xik, xik′∈S1 such that xikxi, xixik′∈A(Dm), and there must exist yr∈S2 such that (xik,yr)(xi,yj),(xi,yj)(xik′ ,yr)∈A(Dm[Dn]) and (xik,yr), (xik′ ,yr)∈S′, so (xi,yj) is twin dominated by S′.

Therefore, S′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m[Dn] and |S′|=|S1||S2|=γ*(Dm)γ*(Dn). Thus, γ*(Dm[Dn]) ≤γ*(Dm)γ*(Dn).

Clearly, the following theorem is obtained from Lemma 1.

Theorem 1 For any m,n≥2, then γ*(Dm[Dn])=γ*(Dm) if and only if γ*(Dn)=1.

According to Theorem 1, the following theorem is obvious.

Theorem 2 For any m,n≥2, then γ*(Dm[Kn])=γ*(Dm).

Theorem 3 For any complete digraph Km and digraph Dn, then

γ*(Km[Dn])=1 if γ*(Dn)=1;2 if γ*(Dn)≥2.

Proof By Lemma 1 and Theorem 1, it is clear that γ*(Km[Dn])=1 if γ*(Dn)=1. It is easy to see that S={(x0,y0)}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Km[Dn], where {y0}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Dn.

If γ*(Dn)≥2, we assume that γ*(Km[Dn])=1. Let S be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Km[Dn] with vertex set {(xi,yj)}, since γ*(Dxin)=γ*(Dn)≥2, we find that there exists at least one vertex in Dxin is not twin dominated by S, where xi∈V(Km), a contradiction. Thus, γ*(Km[Dn])≥2. Let S′={(x0,y0),(x1,y0)}, we see that S′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Km[Dn] and |S′|=2.

Let Km1,m2,…,mt be the complete tpartite digraphs. The next Theorem is obtained by Lemma 1 and Theorem 3.

Theorem 4 Let mi≥1, for any i∈{1,2,…,t}. Then

γ*(Km1,m2,…,mt [Dn])=1 if γ*(Dn)=1 and there exists i such that mi=1;

2 otherwise.

We emphasize that vertices of a directed cycle Cn are always denoted by the integers {0,1,…,n-1}, considering modulo n, throughout this paper. There is an arc xy from x to y in Cn if and only if yx+1(mod n). For the following addition, we always consider modulo n.

Theorem 5 For m,n≥2, we have

γ*(Cm[Dn])=

「m2if γ*(Dn)=1;

「2m3 if γ+(Dn)=γ-(Dn)=1 and γ*(Dn)≥2;

motherwise.

Proof If γ*(Dn) = γ+(Dn)= γ-(Dn)=1, by Theorem 1, we can obtain that γ*(Cm[Dn]) =γ*(Cm)=「m2. Note that S={(2i,y0)|i∈{0,1,…,「m2-1}}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Cm[Dn], and |S|=「m2.

Let S be a minimum twin dominating set of Cm[Dn] and bi=|S∩Din|, where i∈V(Cm). Note that there are not two consecutive integers modulo n,s and s-1, such that bs=bs-1=0.

Now we consider two cases.

Case 1 γ+(Dn)= γ-(Dn)=1 and γ*(Dn)≥2.

If bi=0, then bi-1≥1 and bi+1≥1; if bi=1, then bi-1≥0 and bi+1≥1; if bi≥2, then bi-1≥0 and bi+1≥0. Thus we obtain that bi+bi+1+bi-1≥2. That is 3∑m-1i=0bi≥2m. Hence ∑m-1i=0bi≥「2m3.

Let {yj1} and {yj2} be outdominating set and indominating set of Dn, respectively. Set

S1={(3s+2,yj1)|s∈{0,1,…,m3-1}},

S2={(3t,yj2)|t∈{0,1,…,「m3-1}},

S3={(m-1,yj2)}.

When m0,1 (mod 3), if i0 (mod 3), then the vertices of Din are outdominated by S1 and indominated by S2, respectively; if i1 (mod 3), then the vertices of Din are outdominated by S2 and indominated by S1, respectively; if i2 (mod 3), then the vertices of Din are outdominated by S1 and indominated by S2, respectively. Thus S1∪S2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Cm[Dn] when m0,1 (mod 3) and |S1∪S2|=「2m3.

When m2 (mod 3), observe that the vertices of Din are twin dominated by S1∪S2 for i∈{0,1,…,m-2}; the vertices of Dm-1n are outdominated by S2 and indominated by S3, respectively. Thus S1∪S2∪S3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Cm[Dn] when m2 (mod 3) and |S1∪S2∪S3|=「2m3.

Case 2 γ*(Dn)≥2 and γ+(Dn)≥2 or γ-(Dn)≥2.

Without loss of generality, we assume that γ+(Dn)≥2. It follows that γ-(Dn)≥1, that is γ+(Dn)≥γ-(Dn). In this case, let J={i|i∈{0,1,…,m-1}} such that bi=0 and let J′={i|i-1∈J}. It is easy to see that J∩J′=.

If bi=0, in order to outdominate vertices of Di+1n and indominate vertices of Di-1n, then bi+1≥γ+(Dn) and bi-1≥γ-(Dn). Thus, bi+bi+1+bi-1 ≥γ+(Dn)+γ-(Dn)≥3. Therefore 3∑m-1i=0bi≥3m and hence ∑m-1i=0bi≥m.

If 1≤bi≤2, it is easy to see that bi+bi-1≥2, and bi+1≥0. In addition, if i∈J, bi+bi+1≥γ+(Dn). When bi+1=0, ∑m-1i=0bi=∑i∈J∪J′bi+

∑iJ∪J′bi≥|J|γ+(Dn)+(m-2)|J|≥m. When bi+1≥1, bi+bi+1+bi-1≥3. Hence ∑m-1i=0bi≥m. If bi≥3, then bi+bi+1+bi-1≥3, ∑m-1i=0bi≥m.

From above,∑m-1i=0bi≥m. We find that S1={(0,y0),(1,y0),…,(m-1,y0)}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Cm[Dn], and |S1|=m. Therefore, γ*(Cm[Dn]) = m. The proof is completed.

For covenience, let Pm be a directed path with vertex set {0,1,…,m-1} in the sequel.

Theorem 6 Let m,n≥2, then

γ*(Pm[Cn])=

「m+12「n2, if 2≤n≤4 or m=3;

2「n2+m-2,otherwise.

Proof Let S be a minimum twin dominating set of Pm[Cn] and for any i∈V(Pm), let bi=|S∩Cin|. Note that there do not exist two consecutive integers, s and s+1, such that bs=bs+1=0, where 0≤s≤m-2. In order to twin dominate vertices of C0n and Cm-1n, then b0≥γ+(Cn)=「n2 and bm-1≥γ-(Cn)=「n2.

Let J={i|i∈{0,1,…,m-1}} such that bi=0 and let J′={i|i-1∈J}. It is easy to see that J∩J′= and 0≤|J|≤「m-22 . If bi=0, in order to outdominate every vertices of Ci+1n, then bi+1≥γ+(Cn)=「n2. Thus, bi+bi+1≥「n2 if i∈J. Note that if iJ∪J′, then bi≥1.

If n=2, by Theorem 5, γ*(Pm[Cn])=γ*(Pm)=「m+12. Let S={(2i,0)|i=0,1,…,「m+12-1}, it is easy to see that S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Pm[C2] and |S|=「m+12.

Next, we consider n≥3. For convenience, we first count the number of bi from i=1 to i=m-2. There are two cases to be considered:

Case 1 bm-2≠0.

Then

∑m-2i=1bi=∑i∈J∪J′bi+∑iJ∪J′bi≥

|J|「n2+m-2-2|J|=m-2+|J|「n2-2|J|≥m-2.

Therefore, ∑m-1i=0bi=b0+bm-1+∑m-2i=1bi≥2「n2+m-2.

Case 2 bm-2=0 (that is |J|≥1). W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two subcases:

Subcase 2.1 |J|=「m-22.

We have bm-2=0, bm-3=「n2,bm-4=0,bm-5=「n2,…, it follows that bm-i=0 if i is even; bm-i=「n2 if i is old. Thus ∑m-2i=1bi=m-22「n2.

Hence

∑m-1i=0bi≥「n2+「n2+m-22「n2=「m+12「n2.

Subcase 2.2 1≤|J|

It follows that there must exist some even integer j such that bm-j≠0. Then

∑m-2i=1bi=bm-2+bm-3+…+bm-(j-1)+bm-j+…+b1=

0+「n2+…+0+「n2+∑m-ji=1bi≥

j-22「n2+(|J|-j-22)「n2+m-2-(j-2)-2(|J|-j-22)=

j-22「n2+|J|「n2-j-22「n2+m-2-j+2-2|J|+2J-22=

m-2+|J|「n2-2|J|≥m-2.

Thus ∑m-1i=0bi=b0+bm-1+∑m-2i=1bi≥2「n2+m-2.

From above all, we conclude that γ*(Pm[Cn])≥min{「m+12「n2,2「n2+m-2}. Set

S1={(s,2t)|s∈{0,m-1},t∈{0,1,…,「n2-1}},

S2={(2i,2j)|{1,2,…,m-22},j∈{0,1,…,「n2-1}},

S3={(i,0)|i∈{1,2,…,m-2}}.

Where S1=2「n2,S2=m-22「n2,S3=m-2.

When 2≤n≤4 or m=3, it is clear that 「m+12「n2≤2「n2+m-2, then |S|=∑m-1i=0bi≥「m+12「n2.

Note that S1∪S3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Pm[Cn] and |S1∪S2|=「m+12「n2. If n≥5 or m≠3,「m+12「n2≥2「n2+m-2, then |S|=∑m-1i=0bi≥2「n2+m-2. Note that S1∪S2 is a twin dominating set of Pm[Cn] and |S1∪S3|=2「n2+m-2.

The following Corollary is obtained from Theorem 6.

Corollary 1 Let m,n≥2, then

γ*(Pm[Pn])=

「m+12「n2, if m=3 and n is odd, or n=3;

「2m+23,if m≠3 and n=2;

2「n2+m-2,otherwise.

Proof The framework and main idea for this proof ar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orem 6. The point to be mode here is that for the case m≠3, one should consider four subcases. n=2,3,4 and n≥5. Hence, the proof is left for the readers.

References:

[1] ARAKI T. The ktuple twin domination in de Bruijin and Kautz digraphs [J]. Disc Math, 2008,308(24):64066413.

第3篇

1.1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一般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为达到教学目的由学生和教师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通过项目完成情况来实现教学目的.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课程体系新模式.

1.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优点

项目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根本特点在于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得到改变,创造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助与探究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法理论课多,实验课比较少,实验彼此独立的验证某个知识点,这样势必会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能较好的融合,教学效果差.项目教学法打破验证实验传统教学方法,从项目入手,通过学生思考、设计、制作、讨论,再结合教师对项目讲解与指导,学生完成作品,从这个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为完成某个功能而结合与运用知识,收获成功喜悦.

1.3教学项目确立

教学项目的确立是在通过社会岗位需求、调查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反复实践,让知识与技能的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教学项目要包含尽可能多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并尽可能自然地结合以前所学过多项知识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每个项目难易程度适中,在此项目基础上有弹性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担任项目教学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前做了充分准备,既要考虑专业发展方向又要考虑项目的趣味性,细分每个项目层次,融入细节,这样理论知识点与技能提高才不会相悖.项目的设计使学生们更容易掌握课程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一般我们将每个项目分为项目介绍、项目理论知识、项目设计方案与分析、项目制作与调试、项目思考与项目报告等六个部分.项目介绍使同学明白项目目标与工作任务及应用范围,在听得过程中发散思维,拓展应用范围和技术改进.项目理论知识介绍,即将开展具体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和提出一个项目设计方法.项目设计方案与分析部分,每个项目组学生分工合作,通过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来完成系统框架,设计仿真.对于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与同学们听每组同学代表介绍,通过教师与项目组同学共同讨论,使学生成为项目的主角,完成项目理论设计并仿真,同学在提出方案到总结方案的过程中消化专业知识.接下来进行项目制作与调试,对同学们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不断与同学检查、指导、沟通,使同学们对项目遇到问题思考、解决,完成项目.最后为巩固专业知识必须对项目提出改进措施,撰写项目报告书。

2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与高等数学有很大区别,很多同学数学成绩不错,而学这门课觉得很难,关键在于他们把这门课当作一门纯理论课来学习,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所以学好这门课,要求不仅要掌握较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知识应用实践中去,并在实践环节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专业技能才能有较大的提升,所以我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考虑将教科书改变为辅导书,实验室和图书馆为学习课堂,教师与学生探讨交流始终在项目完成过程.通过这些改变来实施具体设计的项目,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

2.1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教师在实施教学项目前要深入研究这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与技能点,通过实践能将知识点融入到技能中,区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彼此联系,促进学生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例如结合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设计了———小功率调频发射机设计与制作项目,考虑到运用的知识点,我们把知识点划分为几个子项目:LC调频振荡电路设计、缓冲隔离级设计、功率激励设计、末级功放设计等,把这几个子项目合起来组成小功率调频发射机.每个子项目学生整理设计思路,仿真,制作.当然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但探讨中问题会得到解决思路.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加,动手动脑,互助互学,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知识点融会贯通,专业技能在过程中提高.

2.2项目实施计划

为了学生能实施项目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设备,实验室变成了课堂,学生学完新的知识点,可以边理论设计边动手实践,学生手脑并用,更快理解知识点.一个项目不是一两个知识点就能完成的,所以一个项目有很多分支组成,分支之间内容衔接紧密,知识点相互渗透,通过一个个分支子项目的完成,最后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例如小功率调频发射机设计与制作项目,在所有的子项目中,提出项目要求,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知识点,通过分析、思考,然后查找资料相互探讨来设计或完成各个子项目任务,每个子项目完成后,由学生讲解设计电路原理,分享收获知识,总结本项目意义,通过总结找到自己项目不足.最后根据教师提出小功率调频发射机项目要求,学生将所学子项目联系起来,通过信息手段仿真,制作设计项目.在项目制作完成后,先由项目组学生介绍电路实现功能,分享自己所学会知识,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在展示项目时,一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实现设计功能,并有了好的创新思路,继续思考与完善.而另一部分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细心观察是不可缺少的,能发现学生优点与缺点,通过学生个性改变,增强与人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适合专业发展需要,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最后书写项目报告,并做到规范化.

3项目考核与评价

教学项目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检验学生能否达到预期项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一方面根据项目完成阶段预设阶段目标,通过学生对教学项目完成过程与效果进行总结,制定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学生表现,两方面结合完成项目最终考核。

4总结

第4篇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近几年,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其普遍性、方便性、整体性、安全性、协调性、集成性、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个体经营者投入到B2B、B2C的网店经营模式中去。网络营销产品品种繁多,弥补了线下经营的不足。这其中,不乏以销售民族特色商品为主的皇冠卖家。同样,朝鲜族民族特产因其宣传力度的加大而逐渐被人们熟知,在众多网店中独放异彩。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广东、、北京、天津等地。有自己的语言。其服饰以筒裙为主。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另外,在朝鲜族民族服饰基础上加工改良后的韩版服饰也成为一时潮流,被海内外人民所喜欢。其中最家喻户晓的朝鲜美食莫过于泡菜、辣白菜了。这些民族特色经过长时间口耳相传下积累了较好的口碑,再经过适度宣传后其销售量不容小靓。游览淘宝网中以经营朝鲜族民族特色商品为主的网店,以一家皇冠店铺为例,其当月销售量最多的食品是泡菜,销售量达到59950份;排名第二的是炒年糕,销售量为12453份。其次是炸酱面、烤冷面、辣萝卜等月销量也均过两千。像由朝鲜族民族服饰改良后的韩版服饰更不必说,这类网店数目更是数不胜数,有直接从韩国代购的,也有直接在朝族族本地区设厂生产的,人气单品月销售量也大多过万。同比之下,朝鲜族民族地区特产实体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除当地人购买之外,依靠旅游业吸引游客到民族地区购买特产所达到的销售量是有限的。而淘宝网是基于5亿网民为基础的大平台,这是实体店所无法媲美的。

上述现象可以看出,电商在商品营销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它通过线上网络、微博、媒体等强大的网络宣传力度加快打开民族商品知名度,给朝鲜族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资源优化组合,给朝鲜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一、拓宽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率,同时适应了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发家致富,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一条途径。

第二、促进了民族特产由生活所需品向商品角色的转换。增加了民族商品的熟知度,从而提高了销售额,增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减轻了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地区扶持压力。

第三、电商的发展促进了朝鲜族文化的宣扬、传播和发展。民族特色是我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物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多彩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利用电商互联网全球性的运营模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姿态万千的无穷魅力。

第四、电子商务网络经营在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朝鲜族青壮年放弃韩企、出国务工的机会,回到本民族地区创业经营民族特色网店。而这种经营模式通常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长辈负责制作朝鲜族特色如“泡菜”、“辣白菜”等,小辈负责把它们拍成实物图上传到网店里销售。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朝鲜族地区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不足

朝鲜族与其它民族相比,民族文化水平较高,开放化程度大,在电商发展方面也有不错的业绩,同时也十分注重本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播。但是其中仍然有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的地方如下:

第一、朝鲜族产品网络营销种类比较单一,未全面打开电商市场,通过游览淘宝网、京东商城这两大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两大电商巨头平台可以观察到:销售量排名在前的网店都是以销售人们比较熟知的朝鲜族服饰类和食品类为主的商品。其它像朝鲜族延边电商旅游、朝鲜语网络学习等文化类商品却非常少。

第二、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匮乏,宣传力度不足。通过笔者连续十天游览淘宝网观察到:在淘宝网每日主宣传栏中并没有出现关于民族特色商品的宣传。在电商领域,能够投入大笔资金做广告宣传的店铺基本都是以产业链模式为主的大型线上线下一体化集成性企业式店铺:天猫超市、三只松鼠旗舰店等。统计淘宝网2016年四月份以经营朝鲜族民族特色商品为主的店铺,月销售量排名前十的店铺有:

上表中入驻天猫商城的店铺仅两家,入驻率过低,容易丢失那些信任和偏好在天猫商城购物的客户流。另外朝鲜族延边自治州的民族类型店铺销量排在末尾,这与朝鲜族聚居地区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有限有很大关系。

三、少数民族产品在电商领域发展对策

第一、扩大网络销售渠道,追求民族商品多样式。实现朝鲜族食品、服装、语言课程以及旅游行业等网络经营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线上营销与线下实体相互配合,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商品宣传力度,政府要给予民族地区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加速店铺整合,打造线上销售、线下生产的一体化集成性企业。提高销售业绩。

第三、增强民族地区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民族店铺在天猫商城的入驻率,并为消费者配置运费险和七天退换货服务,以此增加消费者的购买率和对民族特产的信任度。

第四、政府应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做大民族特色商品。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族特色商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了解、熟知朝鲜族文化,并通过电商模式来尝试销售宣传民族产品,最终达到被人们喜爱,认可的目的。以促进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无声文字,鲁迅,《故乡》,标点符号,艺术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朱自清《写作杂谈•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无言的表情,别样的文字,所以它能使书面语的表情达意更加确切,更为生动。巧妙运用标点符号,能把那些用言语难以完全表达的言外之意暗示出来,它辅助文字使表情达意变得更为含蓄,更具韵味。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对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就是典型范例。

一、“这好极!他,——怎样?……”

《故乡》中有两处“我”的语言描写,除引号外,每句都运用了五种标点符号,使短短六七个字的话语,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极具艺术张力。

当“我”听母亲说分别二十多年的少年好友闰土要来时,那个项戴银圈,手捏钢叉,月下瓜田刺猹的农家少年英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这消息使我精神振奋、欣喜万分!“这好极!”一个感叹句,将这种激动的心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他”之后的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为什么话还没说完就停住了?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喜悦之情戛然而止、瞬间即逝呢?因为在回家的途中,在“我”回到故乡时看到的尽是是“萧索”的荒村,荒寂的原野及母亲“凄凉的神情”,由此自然想到闰土的景况也不可能好,因而用了一个逗号停顿。紧接着用破折号调整自己的情绪,想转换自己的话题。只因为太想知道闰土的情况,于是还是情不由衷的发出了一声“他,怎样?”的询问,充满了关切之情。这里虽用的是问号,却饱含深情,要问的话,要想了解的事真是太多了,只是无从说起。而闰土哥究竟怎样,其答案恐怕是令人忧多喜少。这时的悲喜之情真让人一言难尽。作者便适时在问号之后巧妙的运用了省略号,真实地再现了“我”急于想得到回答却又深怕听到答复,既想问得更具体一点又深怕了解到闰土的惨状的矛盾心理,蕴含着对闰土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深沉忧虑。将涌上心头的千言万语蕴含在省略号之中,留给读者去遐想。

二、“啊!闰土哥,——你来了?……”

这是在一个天气很冷的午后,当“我”与儿时的伙伴闰土相见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一句作者先用了一个感叹号,接着用了一个破折号、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含蓄生动地表现出了好友久别重逢时的喜悦、诧异,百感交集、欲言又止,和那种看着面前人似曾相识而又面目全非的复杂思想感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的艺术境界,而且含蓄隽永,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再见到闰土,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但眼前的闰土又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聪明伶俐,充满朝气的少年,已然成了一个“木偶人”。尽管“我”对闰土的不幸作过种种推测,但眼前的闰土比想像中的还要悲惨,怎不使人大吃一惊?原先的忧虑终于成了眼前的事实,以致感慨而吃惊地“啊”了一声。叹词叹号,既表现出了“我”见到闰土时非常高兴激动的心理,又寄寓着“我”对形体枯槁、精神麻木的闰土的深切同情,更表达了对黑暗社会这一人间地狱的极度愤懑。惊叹之后,一声“闰土哥”,表达出深情厚谊。好友重逢,该有多少话要倾吐啊,但现实让“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破折号的运用,巧妙地把“我”的这种复杂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你来了”,本该是陈述语气的句子,这里却用了疑问的语气,足见闰土的变化,使“我”十分诧异,简直怀疑站在眼前的不是闰土,以致再也说不出话来,留下一个省略号。这省略号,是无声的语言,既渲染了当时沉闷的气氛,更流露出“我”的忧伤、痛楚之情。

三、“老爷!……”

“我”急切地希望见到闰土,闰土也对“我”念念不忘,及至两个年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却多了几分陌生,多了一道“厚障壁”,“我”的百感交集化作三个短语及五个标点,闰土只两字“老爷”,再便是一个感叹号,一串省略号。我们不能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对标点符号的巧妙的运用艺术。感叹号可见他对“我”的称呼是毕恭毕敬的,省略号意味着沉默。我们从感叹号省略号的组合中可以看出少年时的好友称“我”为“老爷”,并不是出于虚伪的奉承,而是当时的社会,旧的观念给中国善良农民的精神枷锁所致。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等级观念思想束缚。在闰土的眼中,“我”是尊贵的,自己是卑贱的,只是他小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一到成年,就应该遵守传统的礼法关系。闰土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他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在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念着“我”。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那个感叹号就是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滴下的血。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所以之后便是沉默,一串省略号把无尽的感情融合其中,是“敬”,是“冷”,有“欢喜”,也有“萎缩”……总之,两颗心灵就这样被一个简单的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第6篇

关键词:Harris角点 特征匹配 电子稳像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126-01

1 引言

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测绘仪器、车载、监控、军事侦察、目标检测和跟踪等领域[1]。红外热像仪的视频信号经常因运动载体的运动而发生抖动,得到的图像失稳、模糊不清、分辨力下降等问题,观察者容易疲劳,图像处理和分析较困难,易引起目标误判和漏判。为了解决图像序列不稳定性,稳像技术得到一定深入研究。本文根据算法稳定性、可靠性、易于实现性,通过比较采用基于FPGA+DSP架构的硬件平台,实现基于特征匹配的电子稳像算法。

2 算法设计

考虑硬件实现及实时性,采用基于FPGA+DSP架构为核心,主要由FPGA实时采集,利用两块SDRAM对视频数据进行乒乓操作,与DSP共用RAM区域数据,采集一帧后,在DSP进行算法处理,检测相邻的帧间运动矢量,进行补偿的方法,从而得到的视频图像清晰的技术[2]。

2.1 特征点的提取

Harris和Stephens在1988年提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点特征提取算子。

(1)

,分别表示x和y方向的梯度,表示卷积。c的s两个特征值、代表自相关函数的主曲率,该点特征值较大,则认为是角点。角点检测算子为:

(2)

式中:k=0.04,。

为了提高Harris角点中实时性,减少了计算梯度引起资源消耗、算法复杂等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对每个像素周围区域像素求和,定义为积分图像,积分图在位置处的定义如下:

(3)

C值的求取需先对其高斯平滑,再求二阶导数。离散像素点可用模板卷积形成的,则用减小模板数,减小计算量。

2.2 多区域角点匹配

为了使角点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让特征点均匀分布,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选择各个区域中最显著特征的点。为了减少计算量,同时满足匹配精度,文中采用的基于块匹配方法。帧间因抖动而出现图像的移动,文中采用以当前角点为中心,选择一个7*7的模板,在下一帧图像同样位置左右15个像素中搜索,找最相似的匹配块。本文为了减小乘法运算量,将最小平均值简化得求和绝对误差。定义如下:

(4)

通过求SAD最小值,得到最优匹配点。

2.3 运动参数计算及补偿

由于摄像机感光情况、噪声、图像纹理等情况影响,误匹配点较多。文中采用经典RANSAC算法,从N对匹配点中随机选出两对点,然后计算图像的变换参数A,然后对其他点进行检验,统计满足|Ax-b|

(5)

则E点的像素值为:

(6)

3 实验结果

使用文中提到的算法对连续的视频进行处理,视频大小为768*576,采用隔行隔列扫描,得到的图像为384*288。文中对其中采集的图像在上位机上用VC处理得到效果图如图1所示。

其中整幅中检测了786个响应点,但较多集中一定区域,出现聚簇现象。图(1)对这些角点进行分区域选择最大点,得到13个角点,角点分布相对较均匀,作为较明显的特征。并在硬件对现实场景进行电子稳像仿真,对图像进行偏移后,得到较好稳像效果。

4 结语

本文对Harris角点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角点检测速度,且满足精度要求。该算法在FPGA+DSP进行了实时仿真,满足在硬件对场景较丰富,场景的旋转量不大情况下,电子稳像的效果比较好,稳定性强、实时性好。但对旋转过大场景中,有些延时、丢帧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实体分类;《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分类法》)由国家教委1993年底以教办[1993]429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在20年的使用过程中,《分类法》为“高校档案工作者掌握高校档案的形成规律,明确管理范围,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指针”。[1]但是,随着高校档案工作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法规制度的出台和修订,以及高校档案工作内容的发展,《分类法》的修改已经成为势所必然。本文拟从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尝试提出《分类法》的具体修改意见。

1 稳中求变,以稳为主的修改思路

求变求改已经成为高校档案实体分类工作的迫切要求,这一点为高校档案实践工作者所共识。在具体的修改思路上,笔者以为《分类法》的修改不宜大刀阔斧,更不能推倒重来,而只能在原有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修缮,同时注重未来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在档案的管理上,需要“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的整理结果”,“在某些局部明显不合理、不可用,可在原基础框架内进行局部调整”。[2]已有的工作实践表明,《分类法》所存在的问题集中于一些局部结构需要进行修改、删减和增加,并不涉及《分类法》的全部。如果《分类法》进行彻底的改变,将影响档案分类方案和档号编制体系的前后对应,让馆藏档案的整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分类法》的出台,结束了之前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方案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档案分类体系和档号编制模式,这也为高校之间的业务交流提供了统一的平台。作为高校档案工作最根本的法规制度,新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也基本延续了《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因此,《分类法》“可以考虑在维护原有分类体系和档号模式相对稳定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和补充”。[3]

2 文书档案以“组织机构”为主的分类标准

《分类法》作为一部档案实体分类法,并没有单纯地按照惯例采用来源原则作为分类标准,而“是想融组织机构分类法与问题分类法、实体分类法与信息分类法为一体”。[4]分类标准的杂糅,“容易形成同一类档案按‘组织机构’和按‘问题’分类并存的混乱局面”。[5]

基于稳中求变的修改思路,《分类法》在分类标准上要尊重已有的分类体系成果,注重分类体系的延续性。在一级类目方面,《分类法》现有的一级类目不宜删减,对于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学生档案等则应从整体上纳入《分类法》的一级类目体系之中。

现有的分类体系中,基建、设备、科研、产品等科技档案的二级类目以项目或产品为单位进行划分,符合科技档案的成套性特点,应该予以保留和延续。在文书档案方面,《分类法》虽然是按照问题标准来划分,但是每个二级类目的组织机构指向却相对明确。例如,XZ12表述为“人事”,其内容主要来源于人事处和离退休处两个机构。这为文书档案按照组织机构分类法来划分提供了可能,可以利用一个二级类目或三级类目来具体对应相应的机构部门。这样分类一方面可以做到归类清晰,操作简单;另一方面,也契合了高校推行的部门立卷制度,减少了实践中因为不同组织机构公用同一个分类号而造成的工作不便。对于组织机构出现的合并、撤销、新增等情况,可以采取就近归类或微调分类体系的方式来解决。

3 坚持“年度号—分类号—案卷号”的档号编制模式

《分类法》对档号模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高校档号由“年度号—分类号—案卷号”构成。这种分类体系符合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也为绝大多数高校所采用,为高校档案工作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平台。以“年度”作为一级分类标准来组织馆藏,有利于以年度为单位来管理和统计馆藏档案,符合高校“次年归档”的工作惯例。同时,将同一年度所有类别的档案放置完毕后再排列下一年度的档案有利于节省库房空间,便于查找,不用倒库,真正实现排架和检索的双向功能。

随着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出现了“分类号—年度号—案卷号”为主的档号编制模式。这种“类别”档号模式,便于对馆藏档案按内容进行管理,实现不同类别档案之间的分离。在“年度”档号模式已经广为使用的现实状况下,笔者建议坚持沿用。首先,“年度”档号模式也能够分库保存馆藏,实现按内容管理,只需对每个库房放置档案类别作出明确规定。其次,“类别”档号模式无法兼顾多样的实践状况。对于条件较为简陋,甚至只有一个库房的高校而言,“类别”档号模式容易出现频繁倒库等弊端,实践效果不及传统的“年度”档号模式。

4 法规制度层面的一致性修改

在《分类法》运行的20年里,废止、修改和新增多部档案法规制度,也就出现了《分类法》与有关法规制度不相适宜甚至相悖的情况。具体而言,首先表现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将“学生类”档案作为一个单独大类列入了高校档案范畴。虽然,“学生类”档案的列入引发了业界不小的争议,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下位法,《分类法》在修改时理应将“学生类”列为单独的一级类目加以体现,其具体的分类方法则应参照人事档案的相关管理办法。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将保管期限由“三分法”改为“两分法”,即由“永久、长期和短期”改为“永久和定期”,定期中再实行标时制,分为30年和10年。《分类法》在修改时需要将保管期限部分作相应的变更,以符合档案工作的实际,在高校起到一种积极的引领作用。

5 “因地制宜”确立特殊档案的分类体系

《分类法》对特殊档案涉及较少,且内容较为简略,已经无法适应现实工作的发展,需要给出更为明确的分类指导意见。

声像档案方面,《分类法》需要将“声像载体档案”的称谓改为更符合约定俗成的“声像档案”。在具体的分类体系上,应该依据承载声像档案的不同载体来划分,只有这样才能便于排架入库和组织馆藏。《分类法》中声像档案现有的8个二级类目基本概括了声像档案的各种载体形式,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应该保持不变。至于其中数量较多的SX12照片和SX19光盘等档案,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研制更为细致的分类体系。

实物档案方面,虽然“实物档案”这一概念尚未得到学术界的统一认可,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已经广为使用,并且是展示高校办学历程的重要实物性证据,因此将实物档案写入《分类法》也就顺理成章。实物档案的分类标准和声像档案一样,主要依据档案载体的不同来划分,以达到方便组织馆藏的目的。高校实物档案主要包括印章、题词、字画、奖牌、奖状、锦旗等,内容涉及广泛,其类目设置在注重实物档案载体特性的同时要兼顾各个类别之间档案数量的平衡,做到类目设置富有包容性和稳定性。

高校特殊档案中还存在着一些内容特殊的档案,例如,高校名人档案、教工业务档案等。与载体特殊档案在高校基本普及所不同的是,这些内容特殊档案的普及性有限,因此,在《分类法》中应该提及并给出原则性的分类方案编制方法,但无需给出详细具体的分类体系。鉴于内容特殊档案的特点,以所涉及的自然人或法人为标准进行分类较为切合实际。

6 电子文件分类方案与其实体档案一致

《分类法》诞生于20年前,因此,其中并未涉及电子文件的相关内容,而随着信息技术和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已不容回避。例如,传统的光学照片有纸质底片,而数码照片时代“底片”已经基本演变为纸质照片对应的电子文件,传统“底片”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在电子文件真实性和法律凭证价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时,高校只能采取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同步归档的方法来组织归档。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同反映了某个具体的档案信息,是同一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17条规定“归档的电子公文,应按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进行分类、整理”。因此,在进行《分类法》修订时,电子文件不能作为单独的一级大类,其分类方法应与对应的档案实体一致。具体而言,某个纸质档案文件与其电子文件应该具有相同的档号,不管这份电子文件是通过扫描、翻拍或系统自动生成等何种方式产生。对于没有纸质档案相对应的电子文件,其分类方法同样应该依据电子文件的内容进行归类,同时赋予相应档号。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Y201329313)和浙江师范大学项目(编号:JYGL2012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邓绍兴.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成果——《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评介[J].档案学通讯,1995(1):33.

[2]冯惠玲.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4.

[3][4]晋平.对《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实践反思与修订建议[J].档案管理,2010(6):42.

第8篇

1.1便于信号存储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目前电子技术以及数字化网络基础发展的基础,而半导体存储基础是使得电视信号可以多帧存储,这种效果若使用模拟技术是无法达到的。例如在制式转换以及帧同步问题上通过帧存储器可以全面的实现,从而丰富了电视图特技效果。

2数字改造在干线微波中的应用

2.1调频模拟微波设备

、数字微波收发信设备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在中频信号调制中都使用的70MHz中频调制器,通过对信号进行上调,达到微波频率后进行传输,但是在微波传输中模拟微波设备还具有限幅中放,但是数字微波信号就免去了这一环节,对原理的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二者原理基本一致。在模拟微波期间中,现在使用的都是固态化的,例如原有的行波管被现在的线性放大器以及FET效应器所取代,因而推动了现代化的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发展。

2.2实际应用问题

频率稳定度方面遇到的问题。中频调频调制是模拟微波进行信号传输的主要方法,微波介质稳频设备是主要的变频本振设备,最大的稳频度数量级可以达到10-4,而在数字信号的传输中,电视信号主要通过数字微波传输,即采用中频数字调制,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继而通过信号的QPSK调制进行信号的调制,通过将信号变至微博频率,从而进行信号的和传输。这种信号传输需要发射器具有较高的线性指标,并且在微波本振源的要求上,频率稳定度相对较高,其稳频数量级应当大于10-6,并且稳频技术大多为双重稳频技术,即介质稳频+锁相稳频,从而达到规定的要求。相位噪声方面遇到的问题。在传输中,模拟微波传输主要使用的为调频方式,因而在系统相位噪声上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数字微波传输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为相干解调的方式以及QPSK调制的方式,继而进行电视信号的传输,所以在相位噪声的要求上需要小于-70dBc/Hz。线性功放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在应用要求信号的调频模拟功放区域在非线性区域,因而在一开始的变频器上还会增加一个限幅放大设备,从而保证发射机的工作质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将模拟微波设备予以改造,转变为数字微波设备的方式是可行的,通过实践分析证实了这一理论结果。在我国的某些城市的广电局等单位已经率先进行了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的尝试,开了一个好头。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1.4GHz、2GHz、7GHz、8GHz广播电视微波设备,改造起来是不难的,基本上和进口NEC的设备差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的1.4GHz微波设备由于不是线性放大器,改造难度要大一些。某省广播电视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的一个具体方案先对一个模拟微波信道进行改造。原来传输1路电视信号、2路伴音信号,扩容到4路电视信号、8路伴音信号、1路数据信号。信号源前端采用压缩编码设备。目前国际上都采用MPEG-2国际标准来传输PAL-D数字电视信号,电视信号压缩到6Mbids,图像质量就能达到广播级的水平。因此确定信源按MPEG-2标准对PAL-D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压缩编码,压缩的比特率为8.448Mbit/s,伴音信号按IEC268-15标准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利用数字化传输进行信道传输。在经过中继站的转播后,为了保证信号中不累积噪声,提高节目信号的传输质量,消除传输距离的影响,其中频调制主要采用QPSK调制的方式,解调则采用同步相干的方式。虽然该种方式可能会产生一定得噪声累计,但是这种噪声低累计不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在扩容升级中,改造方案能够快速辩解的进行升级,压缩编码码率的变化节目传输容量便可以根据其改变而改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结束语

第9篇

一、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求

1.镜头要稳。镜头稳,是指拍出的画面平稳适度,推、拉、摇、移、跟、进、退都要稳。

2.重视移镜头。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3.正确曝光。曝光准确性越高,画面层次越丰富,色彩还原越鲜艳,画面品质越佳。曝光过度,画面色彩饱和度下降、图像泛白,没有层次感;曝光不足,画面灰暗,尤其是暗部层次不能充分体现。所以摄像者要尽可能地评估环境中的光线,调整好摄像机的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使拍摄效果接近现场的情况。

4.色温片平衡光圈的调整。在电视摄像中,色彩能否正确还原与两个因素有关,即白平衡和色温。白色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反射光线的颜色是不同的,摄像机的CCD感光元件没有调适能力,白色就发生了偏色,那么人们可以通过调节这种色温条件下的白平衡来还原白色。色温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一天之中色温是不均匀变化的,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必须要对白平衡进行调整,将白平衡调整环境色温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色彩的正确还原。

二、构图要合理

在拍摄构图过程中要把握好动静关系。静态物体要有静感,而动态的物体要有动感,同时还应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注意画面的层次感。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要求摄像者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以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景别,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运用好均衡和对比。均衡主要是指构成画面各种因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均势。由于电视画面是运动的,均衡便呈现出动态,并和心理均衡交织在一起。画面中的均衡可分为结构的均衡和色彩的均衡;构图中的对比是以两种不同的造型手段,在画面上进行比较,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手段。经常运用的手法有虚实对比、大小对比、影调对比和藏露对比。

三、正确选择取景范围及拍摄角度

角度分为水平角度(正、侧、背、斜)和垂直角度(平、俯、仰)两大类,有其一般规律,如正面拍摄易表现被摄对象的基本特征,利于人物与观众的交流;斜、侧方拍摄则增强被摄对象的立体感;而平摄合乎日常生活视觉习惯,画面真实;仰摄则可表达崇敬心情等等。角度是摄像师传达意识的有效手段,不同的取景范围,可突出要表现的主体,同时也能去掉不需要表现的景物。在—个镜头中,通过景别的变化、摄像角度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观众的视点,从而改变画面的内容。取景的变化不仅直接左右着观众对被摄景物的观看范围,而且赋予人们崭新的视听方式。如拍摄盛大集会,就要从空中、地面、主席台、人群中等各个角度拍摄,使观众从不同的视野和视觉方式感受盛况的规模和各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