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10:13:07
导语:在谈谈对信息安全的理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校园局域网;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校园局域网的运用,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帮手。然而,校园局域网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各个方面问题的困然,给课程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基于以上问题,校园局域网络系统的完好运行除了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加强校园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工作,才能为正常的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保障。
1 校园局域网存在的安全问题
目前来说,互联网存在的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病毒的入侵,对于电脑病毒,我们都不陌生,在正常的网络情况下,只要有一台主机有病毒,就可在几十分钟内将病毒通过互联网迅速的传播开来,,从历年来的“冲击波”到“熊猫烧香”等病毒,都给我们的计算机用户带来了灾难,使中毒的计算机工作瘫痪,用户承受巨大经济损失。然而,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以为局域网有防火墙,单机就可以很安全了,可以不需要再安装防火墙,其实不然,在很多时候的网络攻击都来自局域网的内部。当我们在进行一些文件共享以及移动储存设备进行信息的传输及转移时,往往就会把隐藏在文件或是系统中的病毒传播到其他的主机,从而以类似的方式使病毒蔓延开来,电脑病毒又由于其具有传染速度快、传播形式复杂、破坏性大、难以彻底清除等特点让计算机用户谈毒色变。
2 解决措施
2.1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技术的更新,病毒的种类及传播形式也在不断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电脑可能遭受病毒的入侵,有些病毒如蠕虫病毒等并不需要打开网页都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电脑,所以安装杀毒软件及应用防火墙技术十分必要,防火墙技术一般将内部局域网与Internet之间或与其它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采用硬件防火墙,其转发速率和安全性较高。安装后我们也要及时更新和升级,让电脑时刻处于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另外由于许多的病毒和黑客软件有关闭防火墙的功能,所以我们还要随时注意和检查我们电脑的防火墙所处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的查杀。
2.2 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程序和应用软件的补丁程序
病毒的制造者和杀毒软件的制造者永远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新的病毒一出现,马上就会研制出想对应的杀毒软件,相同的,一旦杀毒软件存在安全漏洞,就有人制作最新的漏洞利用工具,因此,仅仅只是依靠系统自动安装的补丁程序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研制杀毒软件的公司往往会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中流行的病毒和漏洞而特别研制系统补丁程序,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如不及时安装这些补丁程序,很容易使计算机感染最新的病毒,造成网络的运行出现问题,因此,及时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程序和应用软件的补丁程序十分必要。
2.3 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
计算机安全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人员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和接口的系统。在计算机应用过程来看,人起着最主打的作用,很多环节都离不开人工操作,正是由于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者是人,所以人是影响网络安全的主导者,同时人也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些用户可能没有体会过电脑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很单薄,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显得随意,但历史的教训是裸的,网络病毒带来的灾难时巨大的,通过培训,要使每个应用者意识到重视网络安全的必要性,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白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是所有计算机使用者共同的责任。很多局域网用户喜欢将文件进行共享,以方便资源利用。一旦设置了共享,就为病毒和木马留有后门,为局域网安全埋下很大隐患。因此,对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十分必要,这样不仅能增强网络应用人员的自身知识,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使计算机在应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的危险因素。
2.4 限制非法用户的访问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办公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络,在局域网络中,每台计算机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固定的IP地址,但IP地址往往容易进行修改,给局域网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为了保证局域网的安全,应防治对网络设备的随意修改,限制某些IP地址对局域网络的访问,对一些试图对网络进行修改和访问的用户利用软件进行预防或跟踪,确保局域网安全。
本文针对局域网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了几点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网络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所以局域网的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一刻都不容放松,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水平,加强每个细节的管理,提高每个局域网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立对应的安全管理策略,采用和选择适应的安全工具,是局域网信息安全的保证和前提。
[参考文献]
[1]冉雪雷.关于计算机中心局域网病毒防治技术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4.
[2]王秀,杨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07,5:9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开放性、广泛性、多样性是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但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其所暴露出来的不足应该被人们所重视,下面就详细谈谈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一)计算机网络中硬件和软件上存在漏洞
没有漏洞的网络软件几乎是不存在的,软件公司中的编程人员往往会为了公司的需要与方便故意留下“后门”,而这些漏洞或者“后门”就成了攻击方的首选目标,这漏洞一旦被黑客或者恶意人员发现,而软件公司又没有及时修补漏洞,那么系统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其中的数据,尤其是一些机密数据会被窃取,造成严重后果。
(二)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用户造成的威胁
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设置不当,或者将账号共享,都会给不法人员可乘之机。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防范是可以降低其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三)网络黑客的破坏
现在大家通称的黑客指的其实就是“骇客”。这里要区别理解黑客与骇客的概念,黑客原本指的是一些有高超技术的计算机人员,尤其指程序员;骇客就是现在通过网络漏洞和攻入系统“后门”进行非法操作和破坏的计算机人员。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真正的黑客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人员,是网络安全的卫士,而骇客大多数情况下是网络安全的蛀虫,一般情况下大家经常将两者混淆。
讲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自然指的就是骇客,他们往往通过漏洞攻入其他人员的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系统,做一些获取机密信息,或者删除数据等破坏性的事情,盗版成风其实也是这些人的“功劳”,所以维护网络安全,对于打击盗版也是有利无弊的。
二、简述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几个主要形式
(一)DDOS攻击
DDOS攻击是从DOS攻击发展过来的。DOS攻击,是攻击主机不停向被攻击主机发送大量服务请求,利用了被攻击主机CUP处理速度不高,内存不大的缺陷,能够成功的达到攻击目的,但是随着科技发展,现代计算机的CPU处理速率远比从前高,内存也明显扩大,这对于DOS攻击来说,其攻击规模显得太小,因此,DDOS攻击“应运而生”。这种新的攻击方式继承了DOS传统攻击的原理,其不同点在于,DDOS攻击不再是一台主机发起攻击任务,而是分布在不同网点的数台,数十台,数百台,甚至数万台的主机同时向被攻击主机发起服务请求。虽然现在服务器配置够高,但是也低挡不住DDOS这种密集式的攻击,最终导致正常用户请求不能被响应,从而使网络瘫痪。
(二)解密攻击(口令入侵)
所谓解密攻击,指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到用户口令和密码来进行攻击操作的一种网络攻击手段。其中常见的有:系统存在的一些口令漏洞、口令密码的监听和截获、穷举发破解(也叫“暴力破解”)、根据字典推算分析口令等等。
(三)网络监听
通常情况下,网络监听的目的就是为了截获网络中其他用户的机密信息,攻击人员一般只是对用户口令比较感兴趣,比如银行账户密码,QQ账户密码,或者传输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包等。攻击人员通过配置网络监听接口,能够非常容易的截获其中传输的信息,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无用的数据,需要整理分析才能最终派上用场。
(四)木马攻击
木马,是通过古希腊的一个巧妙的攻城计谋中得出的,其实木马本身不是病毒,很多人会将其与病毒视为同等,毕竟木马没有病毒的特有性质。木马主要是通过在控制机上安装程序,然后实现在控制机上打开“后门”的效果,从而能够实现远程控制,这样控制机上的所有数据以及操作都会暴露在攻击人员的控制范围内。有些时候,木马的危害性比病毒大很多。
(五)邮件攻击
邮件攻击有时也称为“邮件炸弹”,这种攻击方式的原理是,通过一个用户或者是攻击人员控制的“僵尸机”向邮件服务器发送无穷多个的无用的内容相同的邮件,而这些无用邮件的处理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和服务器资源,从而导致网络阻塞甚至导致邮件服务器系统崩溃。
三、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
网络协议在设计之初,是本着通信双方互相信任的原则设计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不法分子,发现了网络环境的漏洞和其中隐藏的无限的黑暗利益,这就造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网络威胁。
要从根本上防范网络安全威胁,就要对网络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威胁防范技术,管理好用户口令密码等重要信息。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二)运用网络加密技术
网络加密,指的是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实现数据(口令、文件、控制信息等)传输的安全可靠,加密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的时候,即使有攻击人员截获到该数据,由于不知道其中的加密规则,很难破解其中的重要信息,有效的防止了数据窃听行为。
(三)加强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就是用户在访问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加强访问权限的验证和甄别,比如用户身份确认,或者是对密码口令等的定期更新(以防破解)等。提高了访问控制门槛,一般的非正当操作就会被杜绝。
访问控制保证了受保护的资源能被合法用户访问,提高了网络资源安全性。
(四)防火墙技术的使用
防火墙是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设备及软件,处在内网和外网之间,所有内网和外网的通信数据都要经过防火墙,能够有效保护内网的安全。该技术简单说就是一种隔离技术,通过配置数据安全策略,实现内外网数据选择性传输。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防火墙抗攻击性能很强。所以,应用防火墙技术,能够有效的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五)杀毒软件的安装
杀毒软件能够有效的清理主机中的病毒和木马程序,有效的防范了病毒和木马带来的一些网络安全隐患,同时还能降低下载网络资源的风险。
四、结语
网络技术产生之时,网络安全也就随之而来,因为技术的不成熟还有网络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威胁的防范是个永久的话题,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深奥而有趣的学科,有待探索和创新。杜绝网络违法犯罪,共建和谐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文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综述[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2]李红玉.浅议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J].科技资讯,2009(17).
[3]万长有.企业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J].民营科技,2009(12).
【关键词】德育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虽然已经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当前社会上包括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般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思想政治老师的任务,与其他各学科老师关系不大,与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更是不沾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因此,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思考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我认为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渗透于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讲授或实践上机的训练之中。其次就是要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固有特点,并注意渗透的时机与生动性。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指导纲要,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有机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下面就笔者多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经历,谈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今天,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随着信息获取和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现实中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包括:(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信息安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2)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管理规定;(3)不传播、设计、制造计算机病毒;(4)反对盗版软件,支持正版软件……
其次,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应成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进步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消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这一章节时,学生一般对“黑客”充满了神秘感,有一种偶像崇拜。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报道:美国的商业网站连续受到黑客袭击,黑客入侵政府网站……都令学生想入非非,有的甚至跃跃欲试。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并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学生们的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钻研各种技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破坏者。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自觉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重这个问题。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时刻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计算机设备,强调实践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问题,并注意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顺畅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等)不仅是个人心理品质的良好表现,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要注重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且在习惯养成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觉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有意识的当作一项基本德育教学任务,同时,既要注重从苗头抓起,防微杜渐,高度防范学生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今天,我们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应该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因此,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应学会如何善于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而且,在与同学协作、互助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协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当然,信息技术也会产生对这种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如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中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学生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时仅仅与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思想,以至于许多学生发展为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因此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例如,在教学设计时,常给学生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同学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让学生自己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学校德育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是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性教育。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为培养造就中华民族合格人才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三)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总第121期
4、赫天虹王剑《企业安全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初探》;《化工施工技术》;1998年第20卷第4期
【摘要】随着社会形势不断深入变化和档案部门、档案室功能定位的转变,档案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档案保管机构作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载体,必然要寻求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型与突破。
关键词 安全管理;实施路径;发展趋势
笔者拟通过对安全管理的应用与方式进行研究,结合档案室安全管理特性,分析档案机构的安全管理模式,探索新兴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机构安全体系建设运用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实施路径,达到保护档案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一、现代安全管理的内涵
现代安全管理是一门技术科学,它是介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综合性科学。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重视科学与技术的全面发展。现代安全管理的特点是把人、物、环境三者进行有机联系,试图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解决人、物、环境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排除影响工作效益的人和物质的阻碍事件。从科学性和技术性这两方面,给现代安全管理下定义:现代安全管理是研究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对安全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安全管理在解决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上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借助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和教育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借助于技术措施和管理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人、物、环境的系统管理。
二、现代安全管理在档案机构管理中的应用
档案室的安全管理作为档案安全的组成部分之一,既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又有其特殊的原理。档案室的安全管理逐步由原来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在的隐患管理,凸出强化超前和预防管理,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科学管理,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使档案室在安全管理上有质的飞跃。同时,档案室还需通过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法规及标准和较为严谨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等,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通过建立健全档案部门、档案室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对促进档案安全管理起重要作用。下面以企业单位档案部门、室为例来谈谈档案安全管理。
现今,各大企业单位档案室也是我国档案管理体系和网络中不可忽视的分支,它既丰富了档案资源、又便于收集、保管和利用,是公共档案馆外的补充与延伸。它不但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关系企业的传承与创新。目前企业档案部门、档案室的安全管理防火、防盗、防灾害事故工作均由企业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指导。由于多数企业档案库房由办公室改建而成,往往因资金问题修建不达标,造成线路老化、消防设施缺损等安全隐患。虽制定了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但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使制度多流于形式,沦为表面文章。此外,档案交接时手续不严格,易造成档案损坏和散失。档案部门、档案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也是企业档案的安全问题之一。目前,企业档案部门已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基本加强了防盗设施建设,安装了防盗门窗,有些档案室在重点部位加设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及防盗视频监控系统。企业安全职能部门也加大了夜间值班巡逻,对库房管理严格实行双人制,对电气设备和电线电路进行统一管理,加大了检查力度,强化了安全管理。如:我公司在档案安全管理上做得比较好,在档案室进出的门上设有专职人员的门禁卡及红外线报警装置系统,并在主要通道上装有探测点,8 小时以外有公司保安人员每隔1 小时定点刷卡,做好巡视检查记录。档案室的安全要素不仅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选址安全、室库建筑、门禁系统、消防系统、防盗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测调控系统、给排水设施、电源电器、档案装具、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安全、机构人员、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等,还应增添突发应急防范预案、安防技术革新运用等关键要素。在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打造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档案安全与社会稳定。构建与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档案部门、室的安全建设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安全、防范风险是实践之所需的各项工作之前提。
一是提高技术防范手段,加强安全管理。门禁系统、消防系统、防盗监控系统为档案室筑起了三道安全防护屏障,构成了档案室技防的坚实基础。然而档案室由于室藏数量大、类目繁多、齐全,进出人员频繁等特点,对三大系统的安全指数又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行的门禁按识别方式可分为感应ID/IC 卡门禁;生物识别门禁如:指纹识别门禁、人脸(面相)识别门禁、掌纹(掌形)识别门禁和虹膜识别门禁等;磁卡识别门禁和密码识别门禁。门禁按数据的处理方式可分为独立式门禁(无门禁数据存储和智能控制管理功能)和联网式门禁(具有门禁数据存储功能,配备管理软件,可进行智能控制管理),联网式门禁主机又分为门禁一体机和门禁分体控制器。由于计算机处理指纹时,只是涉及了指纹的一些有限信息,而且比对算法并不是精确匹配,其结果也不能保证100% 准确。但其安全性比相同可靠性级别的“用户ID+密码”方案的安全性高得多。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较多采用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比对两个或更多的指纹,从而在不损失易用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安全性。目前档案室内较多采用双指纹门禁系统和独立式门禁。如:人脸识别是门禁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它具有获取信息直接、隐蔽、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易被人们接受的非侵犯人权识别方法,将其使用于门禁系统,能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人脸识别的引入,能规范外来人员出入,做好员工进出办公楼及库房记录、甚至可以完善考勤功能。门禁系统的技术革新,不仅能有效预防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现象,更能使安全级别上升,提高员工遵章守纪意识,大大提升工作效能。目前档案馆的防盗监控系统多以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为主,采用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它主要包含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处理/ 控制设备和记录/ 显示设备四部分。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相比,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不亚于一次飞跃,摆脱了传统模拟监控必须敷设光缆的局限性,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但是,由于其本身技术架构的局限性,数字硬盘录像机始终无法解决基于网络的远程集中监控应用中的图像传输延时过长、无法实现多路同时监控、集成性差等问题。
二是在消防系统方面,严格按标准要求办事。按照档案室建筑性质、面积和高度,设置室内外消防栓系统、水喷淋系统及重要部位的气体灭火系统,按设置要求配备消防水箱、消防泵、消火栓、报警阀组、喷头、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及烟雾报警系统等。在2014 年2 月,美国数据安全企业铁山公司(Iron Mountain) 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档案资料仓库于当地时间5 日上午起火坍塌,致9 人遇难、6 人重伤。2014 年,藏有大量英国官方历史文献的英国国家档案馆附近发生火灾,该档案馆随后宣布暂时停止对公众开放,以进一步处理善后工作。所以档案部门、档案室消防设置时,应充分结合科技强消,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强化防范和监督管理措施的技术含量,确保档案室消防标准有一定的前瞻性;并结合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建设,在强化档案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自身消防安全能力上下功夫,从人防、技防,硬件、软件等方面制定管用的措施,切实增强标准的有效性。
三是构建各类规章制度,落实责任。档案工作的收集准确性与完整性也和企业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企业生产的盈利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许很多人会不甚理解,档案工作不就是保管一下文件资料吗?显然,这个观点已不合时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广大民众,他们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依赖查阅档案的真实记录。因此,档案工作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保管,更重要的是将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让有限的档案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我作为一名企业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不仅是保管档案资料,更重要的是如何准确地、完整地提供档案的信息,为广大利用者服务。也是鉴定我平时档案工作中收集质量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提供正确的信息,直接影响档案的内在利用效果,档案资料收集后必须安全保管,制订详细的计划,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责任主体,来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
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软件和硬件建设。面对办公条件有限、经费有限等状况,因地制宜,想方设法,把档案部门、室建设得小而精、功能全,小中见大,小中透雅,服务于广大利用者。同时必须提前规划重要档案重要区域的安全防护体系,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合一。在资源可控、经费允许的前提下,适时引用新技术,超前布防,消除隐患、降低灾祸,达到守护档案万无一失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立德树人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教学工作应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工作的首位。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按部就班依据教材内容实施教学,注重信息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的落实,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注重的是技能训练和知识的落实,忽视了信息技术还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就失去了它的核心价值,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实施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按照十精神思想教育是首位,知识传授是其次。信息技术课该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呢?
一、 课堂导入,直奔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堂导入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准备。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学生与老师的心声,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搜索网络信息》这一课中,利用本地资源《长屿硐天》的视频介绍短片导入,当讲到长屿硐天系世界最大的人工开凿石洞,1998年4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2002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旅游区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他们为自己的先辈感到自豪,他们更为自己是温岭人而骄傲。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温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呢?我们如何找到我们的骄傲,如何把这些骄傲保存起来时时激励我们呢?一连串的问题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恨不得马上翻开书看个究竟,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海洋中寻找答案。
这种以家乡的景物――熟悉的长屿硐天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学生接受知识的启迪,无疑是愉悦的,这样学生除了在感情上有个亲切的感觉,还为接受后面的新知识作下铺垫,做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激发学生了学习的热情,同时更能促进学生赞美家乡、热爱家乡感情的激发。
又如《编辑文字》一课,我给同学们讲述了上节课课堂上发生的一件偶发小事:两位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口角利用计算机相互谩骂,说对方是猪,傻瓜等等。紧接着就问:“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好吗?请仔细阅读并编辑以下这段文字《坡与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请在文章末尾写上一小段自己的感想。”
通过此例同学们不但学会文字的编辑,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万象由心生,只有净化自己的心灵世界才会变的更美好,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学会相互尊重,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氛围里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以发展,而且其他的美德也能得以普及,进而营造出和谐的班级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顺利的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 讲授知识融入德育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最根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信息技术教材为根本,参考结合现实生活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安排课堂教学,讲授内容时时不忘融入德育。
1.立足教材,寻求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也蕴含了德育教学内涵,教材中有些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德育因素,并不需要老师刻意挖掘和引导,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德育教育是现成的,只有一些教材中德育因素不外显,那才需要教师要认真去挖掘,才能起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八年级上教材中有这么一节课《网络安全》,教材的内容是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并学会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本节课的内容它的德育因素比较外显,不需要我们教师特别加以挖掘,可以设定这样的问题:1.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2.并学会如何防范计算机并不和恶意软件3.结合所学内容,谈一谈你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虚拟世界”公民。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了解了病毒、恶意软件给计算机带来的破坏,也懂得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与现实社会一样,在这个“虚拟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秩序,同时注重计算机安全防范,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2.联系生活,寻找突破点
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生活委目的,这是新课标的宗旨和特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在上《网络交流》这课时恰好班级里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上周末学校退给同学们了餐费200元,有一位同学竟然弄“丢”了,没有带回去交还给家长,在班主任的耐心开导下该同学道出“钱其实并没有丢,只是充了Q币,不敢告诉爸爸妈妈”。本科内容我安排为,用QQ群来讨论“200元该不该充Q币”,讨论结束后请将你的感想写成邮件发给老师。
通过大家的邮件内容,我发现在这节课中,同学们不只学会了在网络上交流,而且还明白了很多道理:网络游戏的利弊;老爸老妈赚钱很辛苦;钱不能乱花;不能说谎,做诚实的人……我不禁感叹“看我们上了一节多了不起的德育课。”《网络交流》这一课德育教育的因素是不外显的,需要我们老师深入挖掘。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让生活走进课堂,课堂教学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人、事、物,学生对这些东西感到亲切、形象、具体可感,不再感到所学知识的神秘,故而我们要大胆去触摸,尝试。现实生活是教学的丰富源泉,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生活教育资源,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引导和启发,只要用心发现、细心指导、真心引导,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会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品德就能提高到新的高度。
三、 作业训练渗透德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做一做,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来得更具体、更全面,也更直观。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之外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通过作业来巩固并掌握,进而化为能力并取得进步。也就是说,作业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从而拉近生活与教学间的距离,教师设计这一作业不单单顾及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巩固,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1.贴近生活,设计“树人”作业
在《自选图形的应用》这一课中,我安排作业“心贺卡送给爸爸妈妈”
实践结果,学生的作业尽管各式各样,但都没有离开感恩。从一张张贺卡中,我看到了每位同学发自内心对爸爸妈妈浓浓的爱和感激。因为爸爸妈妈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人间最浓的亲情和最深的挂念,给了我们无尽的爱,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出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第一个字,如果没有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所以感恩成了这次作业的主旋律。课堂作业不单单是课堂技能的练习,也是同学们感情升华的良好时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走进生活,实践“树人”
我们把育人的种子埋进了学生的心里,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体验生命的快乐,实施“生活德育”。除了课堂作业要渗透德育,课外作业也是课堂作业的延伸,是课堂作业的具体化、现实化、生活化的体现,作业设计也要渗透德育,确立树人理念。比如《自选图形》课堂作业是给爸爸妈妈的一张贺卡,课外作业是“带爱回家”。
我将学生制作的贺卡逐一指导修改,然后彩打出来,制作成一张张实物贺卡,周末学生放学时一一发放,并告诉学生说:“回家请将贺卡送到爸爸妈妈手中,讲出你们想要说的话,并在周末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倒一杯水、盛一碗饭、洗一次脚……”
第二周专门了组织学生座谈会,谈谈上周末你为爸爸妈妈做的事。有的学生说“我第一次给父母做了面条,尽管很不好吃,可爸爸妈妈却吃得津津有味,显得很开心,平时妈妈每天给我烧饭我都从没感觉,现在我懂了……”;有的学生说“给父母洗脚时父母没说什么,但我倒水时发现父母在悄悄地擦眼泪”;也有学生会说以前她一直特别反感父母的唠叨跟他们唱反调,现在我理解了……
陶行知先生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细致细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之成为学生求知动力、成长的指向灯。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一名教师的责任,就会发现信息技术课里的德育教育有更多更好的方法、途径,把信息技术学科的技能教学与德育教育做到和谐的结合,确立立德树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应有的责任。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育人的种子埋进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里,精心培养浇灌,让信息技术课开出美丽的德育之花。
参考文献:
[1]雷玲:《教师要学陶行知》
[2]高德毅:牢记立德树人神圣使命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上海教育》2012年34期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