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4:08
导语: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额贷款;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
小贷公司作为新兴的金融体系,通过运用信贷等金融手段促使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达到脱贫致富,持续经营。但小贷公司的发展道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系统松散等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小贷公司财务方面的风险,不仅给公司本身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冲击,还给客户造成巨大的风险。
一、我国小贷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企业经营成本高、融资难导致的财务风险
目前小贷公司的定位为金融组织,资金来源由于其主要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因其受融资比例限制,即便得到银行的融资利率也很高,小贷公司在新三板上市融资大门也被关闭,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十分明显。
(二)对外投资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许多小贷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对投资环境了解不清,盲目投资,对投资对象能否带来收益并无把握,导致对外投资收益小,甚至收不回来的现象。由其近年受大的经济环境影响,许多实体经济运行困难,担保圈导致的区域性风险越来越大,集体违约事件也时有发生,在这种形势下小贷公司不仅要面临客户筛选上的重重困难,还要时刻注意风险防范。这就会造成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产品单一、且集中度高导致的财务风险
贷款产品几乎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大多集中在6个月以内,且全部贷款的担保方式主要是保证或担保,客户互保现象普遍存在,潜在风险加大。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成熟的监管体系导致的财务风险
小贷公司为金融组织而非金融机构,虽从事相关金融业务,但一直没有纳入银监会或人民银行系统监管,基本由地方金融办牵头、跨部门领导小组组成的地方小贷企业协会来承担。日常经营活动很难做到全面监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其他公司提供注册验资贷款,二是有些贷款利息接近高利贷水平,三是有些涉足委托贷款业务。四是小贷公司一直作为“试点”进行经营,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让小贷公司处境比较脆弱。
(五)有关部门对小贷行业认可程度不高优惠政策缺乏
首先法院和公安对待小贷公司的诉讼不作为金融机构的案件对待,而是视同一般企业间的债务纠纷。造成了在立案、执行等环节上的力度明显不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造成贷款风险大,客户不偿还贷款的违法行为成本小、代价低问题。其次小贷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保全方面政策不对等,在涉诉案件申请保全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以在其注册资本或者营运资金额范围内以自己的资信提供担保,但小贷公司在诉讼案件中却需要提供保全数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和担保物,小贷公司不但贷款收不回,还需要将营运资金用作保金,从而扩大了损失。
(六)税负重一直被视为阻碍小贷公司发展的困境之一
虽然小贷公司在业务上办理金融业务,但是将其划为普通工商企业并无税收优惠政策,尤其2016年度营改增小贷公司能够抵扣的费用较少,税负不降反而增加了1.2个百分点,并且计提坏账准备金不能税前扣除,给本来税负较高的小贷公司增加了经营压力。
二、小贷公司化解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突破融资难的问题
为了支持小贷公司发展,金融办早就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把小贷公司对外融资的额度提高到了注册资本的2倍,但是银行在这方面一般还是掌握50%的标准,同时在这几年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有的下调到了25%到30%,融资难的问题直接不利于小贷公司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建议逐步放松对小贷公司银行融资比例的限制,这样既有效降低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又能提高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小贷公司也要勇于探索尝试各种融资渠道实现公司的持续经营。
(二)加强对客户的信息调查,严格对外投资
客户的还款能力是小贷公司财务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有贷款需求的客户,公司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要对客户现有资产进行评估,并进行专门审核,要确保调查信息的准确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信息的共亨有利于风险防范,因此搭建小贷公司信息共亨平台迫在眉睫,小贷公司做为草根金融并未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些劣质客户无法识别,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尽早将小贷公司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另一方面当地工商等部门应当依靠自身丰富的企业注册信息库,积极搭建当地小贷公司客户信息共亨平台,方便查询客户信息。
(三)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努力丰富
贷款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客户的分化日益明显,客户的个性特征愈发鲜明,作为小贷公司应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量身定做不同产品,提高产品的适应度。
(四)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小贷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小贷公司的法律地位。加强防范小贷公司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强化对贷款利率的监督检查,防范高利贷不法行为。内部建立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施行考核办法,从而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五)建议有关部门完善相关优惠政策
允许小贷公司以资信提供担保,建议在法律诉讼时法院可允许小贷公司在保全时以自己的资信提供担保。现在公安、法院办案,必须得由小贷公司专人盯上靠上服务,增大了小贷公司人力财力的投入,不然不能获得好的清收回报。所以小贷公司必须成立依法清欠组专司诉讼与法院、公安联系办案,减少损失。
(六)制定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
虽然人行的《金融机构编码规范》将小贷公司纳入其他金融机构范围,但实际上小贷公司不能享受银行等金融机构同等的税率优惠,建议从融资利息抵扣以及风险准备金允许税前列支上给予考虑,或者给予以财政补贴等措施,以减轻小贷公司行业和贷款企业双方的经营压力。中贷协的《中国小贷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05-2016)》显示,受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影响,小贷公司机构数量自2015年开始减少。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673家,从业人数108881人,实收资本8234亿元,贷款余额9292.8亿元;2013年末开始,行业增速回落趋势逐渐明显。2014年小贷公司机构数和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比2013年下降16.8个和23.3个百分点;2015年比2014年分别下降10.8个百分点和15.1个百分点。此外不良率也是明显上升。2014年末,小贷行业不良率为4.75%。2015年末,上升到8.30%,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小贷公司已经过了迅速生长时期。认真分析区域内的小微企业特点,设计出与银行错位的信贷产品与投放方式,充分利用小贷公司灵活、自主、决策迅速的优势,把自己的服务更多地渗透到小微企业去,克服在发展道路上阻碍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解决对策,近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42号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 债务管理 风险防范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为加快推进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园区、交通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水利、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力度;通过举借政府性债务筹集建设资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举借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财政风险。如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前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市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成效
我市政府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举借政府性债务,为经济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截止2013年6月,我市政府性债务余额36.11亿,主要投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18.88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6亿元,交通路网建设7.75亿、水利、安全饮水建设1.91亿元。科教发展2.11亿元、其他建设1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支矛盾,为我市城市化进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美化城乡环境、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表1表2)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有所完善、债务资金收支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
政府先后出台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规范政府性项目贷款列入财政预算的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市关于印发政府性投资公司财务总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将2010年贷款计划列入市财政综合年度预算的报告》等有关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文件,成立了政府性融资管理领导小组,政府性债务具体归口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按照财政部部署,完善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实行债务报表的月报、季报和年报。同时完善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按照年初政府性债务余额的3-8%比例建立了偿债准备金,2011年、2012年从土地出让金中分别安排了5000万元偿债准备金。同时编制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在经批准的当年举债控制额度内举债,自求平衡。
(三)实行债务计划动态管理
动态掌握各举债单位的政府性债务收支执行情况、债务规模和结构、债务资金投向及每笔银行贷款还本付息时间和金额等情况,并加强资金的跟踪监督。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长期有效的偿债机制,偿债资金筹集困难
政府及部门单位融资的积极性很高,但仍未建立完善的偿债资金的筹集机制,偿债资金来源不确定性因素多。虽然目前已建立了偿债准备金制度,但是相对于现有债务规模而言,偿债准备金数额偏小。预期偿债资金来源不稳定,造成到期债务的还款保障能力不足,可能引发政府信用风险。
(二)缺乏完善的债务管理协调机制,造成部分资金和项目实施脱节
虽然出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和制度,但仍缺乏完善的债务管理协调机制对项目和资金管理进行统一协调指挥。由于项目的不确定性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资金来源、用款时间等影响,导致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的资金难以安排。
(三)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依然较大
存在一定风险。目前我市政府性债务偿债资金除行政事业单位一小部分资金由预算内安排外,其他大型公益性项目偿债资金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据统计, 2012年我市政府性债务26.78亿元,其中以土地出让金收入为偿债资金来源债务余额有19.24亿元,占比71.84%。当年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8.75亿元,以土地出让金收入以偿债资金来源的当年负有偿还责任的本金和利息6.79亿元,占土地出让金收入的77.64%。随着国家对土地价格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用土地担保、抵押形成的政府性债务,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四)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质量较差,偿债能力不强
2012年底,我市7家融资平台公司中,有5家年末资产中存在不能或不宜变现的资产90345.05万元,占其总资产的18.53%;有2家公司2012年度出现亏损;融资平台公司自身偿债能力不足。上述平台公司基本上自身无经营收入,其中4家公司账面反映2012年无主营业务收入,3家公司的收入为市财政拨入。2012年融资平台公司偿还的债务本息39645.44万元中,基本上以举借新债偿还。
通过信托、融资租赁、回购(BT)等方式形成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大、融资成本较高,增加了偿债压力。2011年以后通过信托融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形成49330万元,通过回购(BT)方式实施项目建设形成48474.8万元,通过融资租赁形成16958.47万元,合计114763.27万元,占2011以后形成的债务余额160927.86万元的71.31%。这些融资方式隐蔽性强,不易监管,且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通过上述融资方式形成的债务余额中,融资年利率在10%以上的债务额达81863.27万元。
三、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建议
坚持“控总量,调结构,降成本”的原则,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妥善处理好发展与举债,长远与眼前的关系,规范融资行为,合理有效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把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和筹措、平衡和协调、债务资金的使用和归还、债务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等,纳入一个比较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之中。
(一)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建立债务清理偿还机制
把地方性政府债务的规模控制在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债务偿还能力相适应的水平上,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职责,合理确定政府举债规模;同时完善债务偿还机制,多渠道充实偿债准备金;按年初政府性债务余额的3-8%比例筹措,主要来源:从土地出让总价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每年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的资金;处置国有资产收入;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政府财政运行透明度,努力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二)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政府性债务监管机制
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突出重点的原则,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债务收支计划,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用财力及债务状况,研究设置科学合理的债务风险预警指标;设定负债率安全线为10%、偿债率警戒线为15%、债务率警戒线为100%,使债务增长速度低于全市GDP及地方可用财力的增长。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要着重把握项目的有效性,选择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扶持企业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努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政府偿债资金筹措渠道,逐步将地方政策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政府应将偿债资金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编制偿债计划。对政府或财政部门借款的,将每年需偿还的资金纳入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确保按期偿还;明确偿还政府性债务来源,对经营性建设项目举债的,将建设项目纳入使用后的收益纳入财政监管,确保经营收益用于偿还政府性债务。
(四)妥善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债务
通过预算安排偿债资金,“过紧日子”消化存量债务,杜绝超财政承受能力“上项目”,有保有压;既要制止不规范的融资行为,又要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避免因融资平台公司资金链断裂,出现不能偿付到期债务的“半拉子”工程现象。针对乡镇债务,要督促乡镇制定具体的债务偿还计划,落实奖惩措施,提高乡镇化解旧债的积极性,严防新增债务。
参考文献:
[1]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1
[2]黄燕芬,邬拉.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8.2)
企业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财务活动而客观存在的,是每个企业所必须面对的。煤炭企业在经过一轮快速增长期后,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工业不景气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整顿,很多煤炭企业因为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而破产倒闭。因此,积极应对财务风险对煤炭企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立足煤炭行业的特点,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煤炭企业加强自身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1 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行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期,煤炭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但很多煤炭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重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风险管理不了解,导致企业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的企业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风险防范机构,财务风险管理手段落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仅只能应对简单的账务处理,不能适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执行和开展,也就无法规避企业财务风险。
1.2 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帮助企业有效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而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层无法从企业的生产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实际出发,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导致企业资金需求过大而形成资金紧张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最终使企业走向破产、倒闭。不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还会使经营者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忽略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和对项目资金合理预算,导致企业项目投资失败,资金损失严重,进一步加速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企业财务风险上升,最终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而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走向破产倒闭。
1.3 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银行贷款过多、资产负债比率较高的问题。不少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80%,有些甚至达到了100%。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将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过分依赖贷款,那么当企业出现偿付危机时,将会降低企业信用,加大财务风险,而且进一步造成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上升。当整体环境恶化,企业很难靠借新债来还旧债的方式来维持企业资金运转。在煤炭行业发展高峰期,神木的煤炭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大举贷款,扩大生产规模,一路高歌猛进,而民间资本也因为逐利性而纷至沓来。当煤炭行业陷入不景气的低谷期,企业长期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最终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民间资本的撤离,进一步恶化企业融资环境加速企业的衰亡,形成死循环。
1.4 所处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所处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煤炭企业因为生产经营环节较长,包含开采、生产、加工、筛选、运输、使用等,其面对的环境也相对更复杂更多样。现今国际社会倡导能源保护,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后,承诺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量,提倡低碳经济,对煤炭资源开发做出了调整转变,煤炭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同时,十七大、十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对煤炭行业这种资源耗费型和环境破坏型行业的限制和整合力度必然不断加大,造成了煤炭企业政策环境的多变,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
2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煤炭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努力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应要正确对待企业财务风险,认识到有市场竞争就有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在进行决策之前,应认真进行论证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不是盲目决策、随意决策。企业领导层应加强对自身和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在企业内部形成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共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2 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合理进行风险指标鉴定。建立财务风险情报系统,有效采集企业生产经营中财务风险信息。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机制和风险评价体系,对财务风险进行预算评估,并对财务风险进行主次分类,明确主要财务风险和次要财务风险,并进行预算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应改变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观念,摒弃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对企业成本管理、资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制度的建设,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应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建立内部审计制度,适时引入外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作用,对审计过程中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上报,并认真研究解决。加强企业内部责任追究,保证相关人员在进行财务活动中,自觉有效采取行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违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造成财务风险的,通过福利停发、奖金扣除等方式进行惩戒,强化制度保障。
2.3 提高企业资金运营能力
煤炭企业的资金运营能力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经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行业中生存发展。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不会缺乏资金,但是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企业为了自身经营的良性运行,应在资金来源选择上慎重考虑。企业应合理选择资本结构,优化债券资本和债务资本所占的比例,在充分利用债务杠杆的情况下,选择风险较低的融资方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少企业财务成本。同时企业应注意合理分配债务到期时间,使付息期分布均匀,避免因短期债务过于集中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和偿付能力。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有效改善企业资金环境,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3 结论
煤炭企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很多企业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机制不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在面对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煤炭企业应该立足行业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对待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资金的运营能力,确保煤炭企业积极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收益,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渐入佳境的今天,大大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而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终究绕不开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企业的财务人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朝着好的方向生存发展。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研究财务风险,重点剖析了在瞬息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以期促进企业大展宏图。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虽然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却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与产生的缘由。只有从最根本的了解开始,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能够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存在财务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出现状况,企业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经营活动失败的现象。财务风险如同看不见的空气一样始终萦绕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否拥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其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陷入不利地位的情况。
(二)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是企业无法绕开的。企业只有全面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每时每刻,每个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会被彻底消灭。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它,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2.全面性:企业在积累、筹集以及分配、应用资金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简而言之也就是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即贯穿于各个环节[1]。
3.不确定性:外界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也就是外界环境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发生机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外界环境又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它,合理的利用它,那就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4.风险与收益共存性:虽说在某些时候,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险往往也会带来机遇,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甚至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包括外部因素。企业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往往企业不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外部因素。诸如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无法预测,改变的。而这也就决定着个来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那么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如果环境变化是不利的,那么无形中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信息科技技术来进行财务管理,但是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却没有跟上。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活动的发生而以生俱在,只要一不小心防备它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或者错误的以为,只要合理的应用资金,使用资金就不会存在财务迎合了,或者就算发现了财务风险或者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那么更有可能加大风险存在的可能性[2]。即不能形成较高的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可以说正是这一种浅薄的认识,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机率。换言之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层面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就当前企业的发展来看,有极大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然不具备先进的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缺乏现代财务信息、专业知识,协调财务管理系统的能力过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的资金流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低等。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财务收益而过度的去投资,而忽略了企业资金流动的规范性。由于在筹资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合理。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的时候,企业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就会减弱,财务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四)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
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制度,尚不能科学的分离财务的的有权、经营权。简而言之也就是在企业与员工、投资者以及内部各部门存在利益分配不科学,不明确资金管理等问题,即不能落实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无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金,滋生资金流失。
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办法
(一)建立健全财务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下,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愈来愈多,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使企业赢得更多的收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财务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了解与财务相关的指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效率、获利及偿债等方面的能力,夯实财务体系。除此之外企业还可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相关小组的作用,抓住外界环境的变化制定完善财务体系,减少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给企业财务体系造成的影响,优化财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二)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专业素质
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犹如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而此时如果忽视了风险的存在,那么将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要注意提升其风险意识。甚至可以说财务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直接关系到风险的存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而这就要求加大对新员工工进行工作前的培训,对老员工进行相关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给他们输入新鲜的血液,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动对财务活动带来的影响。此外,企业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夯实财务决策水平
企业财务行为规范化,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减少因内部原因而引起财务风险的机率。[3]决策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贯穿整个财务活动,对于企业而言每一次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失误,即有可能使企业陷入满盘皆输的局面之中。因此要求企业首先要明确权责机制,员要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所提供的财血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可以说分工明确,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作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修改和更新控制机制,财务人员按照控制机制有序的整理分析数据,给出实施的最佳方案,这样能够避免企业上层人员盲目做出决定,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四、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被完全毁灭,而管理人员的漠视是加大财务风险危害的关键性因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4]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客观存在的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筹资风险措施
资金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如果缺乏资金,那么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由此为了补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通常会结合债券、股票以及借款等等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选择不同的补充资金的方式,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落实稳定的筹集资金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成本过低,加之较短的使用时间,到期不能足额的归还,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更会给企业带来无尽的风险。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借款的期限越长,越有利于合理的安排资金,从而更有利于三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除了选择这一融资方式之外,融资租赁、债券等等也是企业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对于企业而言,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即意味着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即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因此优化筹资方式,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挑选成本相对而言较小的融资方式,落实科学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走出财务风险的处境,减少由于财务风险而给企业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投资风险措施
企业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方案。企业一定要谨慎的研究分析各种投资策略,落实最佳投资方案,从而做到防微杜渐,科学估计预期投资收益,特别是要完善可行性分析研究。切记将所有的资金投资一个项目要做到优势之地,合理的规避风险。
(三)经营风险措施
所谓经营风险指的就是由于错误的财务管理,而削弱企业预期收益的情况。因此,企业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在一个有明确受托责任的体制下,企业的人员就会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减少错误决策的出现,为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大财务管理、现金管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战略投资时,还要全面考查企业对资金的占用率、收益率等相关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资金的成本。
五、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是无法躲避也无法消灭的,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就必须弄清风险的由来、危害性并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完善内部管理,最大化企业利益,为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锦上添花。
作者:戴晶晶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金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2((08).
[2]石国和.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08).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也必须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最终都表现在财务上。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本文针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财务;财务风险;避免风险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风险是无时不在的,无处不有的,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关于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德国,后来形成并发展于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才得到了广泛认识。1986年财务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在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
一、财务风险综合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决策理论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风险广义的概念。其结果总共有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活动成果即收益;二是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能力。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状况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只有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要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各种特征,在掌握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及控制。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管理人员不可能在事前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4.共存性(收益性或损失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呈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反之,风险越小收益越低。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应对性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务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H.Knight)在1921年出版的(Risk,UncertaintyandProfit)一书中认为:风险是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指不可度量的风险。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来自所遵循的理论规律或稳定的经验规律。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缺乏对事件的基本认识,对事件可能的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有: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创立的控制论;1932年FitzPatrick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Altman在1968年首先创立的zeta模型等。总体看来,国外对财务风险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体系完善,应用领域广,且研究成果多且系统。如:国外的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还出版较多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王继华在《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一文中说到,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文章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密切相关。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是手段,财务风险防范是目的。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从而制约和调整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杜芳修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研究》中,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危机发挥预警作用。文章以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为切入点,采用规范和实证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紧依托财务危机的诱发源,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探讨。我国学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机会都离不开规避的防范,观点不一,本文会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提出对策。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原因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主要指企业全部资源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5)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6)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
2.内部原因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有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期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5)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会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和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的表现多种多样,在我国企业中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
2.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具体表现为资金匾乏,负债过度;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
3.经济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具体表现为资产质量差,沉淀下来大量不良债权和“残次冷背”存货,资产周转率低。
4.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技术方法
(一)分配法
分配法就是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一些方式来分散财务风险。
(二)转移法
转移法是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三)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评估风险,是建立有效应对财务风险的前提。有以下几个方法:
(1)建立风险基金。就是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预备金。
(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二)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组织规模不断变大,组织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管理也变得复杂多变,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已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
4.2.2财务风险的预警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部地反映出来。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3)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
(4)实施债务重组
在债务人陷入财务危机时,债务人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拖延,等到债权人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甚至宣告破产;二是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的收益减轻负担,获取生存发展的空间。而债权人同样有两种选择:一是强制执行债权直至债务人宣告破产;二是接受或提出债务重组。
(5)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拥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充足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能及时发现并且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五、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成因的复杂性、效应的双重性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加剧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财务风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如果一个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或财务风险分析出现错误,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熟练掌握财务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人员更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保证企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昌广勇.刍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0(12).
[2]刘婧,王加青.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3]孙宁.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冶金财会.2010(03).
[4]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6).
[5]王晓晖.AH天然气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安徽大学2012.
[6]李雅凤.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7]沈隽.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0.
[8]韩志芳.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现代农业.2011(04).
[9]夏亚军.对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
[10]安菁菁.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1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01).
[12]刘宁.论财务管理目标[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
[13]赵金燕,李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经济师.2010(06).
[14]赵艳欣.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河北企业.2010(05).
[15]陆春芬.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6).
一、财务风险的种类
在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四个大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筹资决策失当,而造成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协调而形成的风险。投资风险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投资收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资金营运风险是生产、销售、资金收回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计划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由于经营决策、经营方式的失误,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风险。分配风险是指不恰当的利润分配政策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利润如何分配,涉及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分配不当就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理财活动。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防范意识差、高负债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只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2.有利于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防范风险。企业进入市场,如若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无法把握市场变化,必然使财务风险加大。
3.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资金沉淀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资金的使用表现为各种资产,但是作为一个高效运转的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缩短资金沉淀时间,防范资金沉淀过程中的不良财务风险,无疑有利于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获利能力。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经济趋势及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变化。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各种经济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区分风险责任。企业要从法律上、经济上明确风险承担者的职责,要给予风险承担者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权、资金分配权,使风险承担者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能充分考虑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要使风险承担者享受风险报酬。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使决策者对以往企业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而且会导致企业未来的决策偏离经济规律,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至关重要。
4.完善组织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掷怕自力、实现科学决策;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其次,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再次,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5.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市场情况、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制定出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区间。通过对预警指标的分析研究,对处于预警区和危险区的业务实施重点监控,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化。
6.动态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优化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耪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缸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与结构,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裕时,可以适当她提高资产负债率;当现金流量不理想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忆拟提高公司簧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关键词】供电企业 财务风险 成因 防范对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遇到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首要目标。
1、财务风险管理内涵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就是企业要在保证一定收益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资产负债相匹配。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各种管理中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其中,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控制和防范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供电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特征
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特征和类型,做到“知彼知己”,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控制、化解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风险,体现的既有风险特性,又有经济因素。企业的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客观性,即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在财务活动中可以加以估计和控制,但是财务活动受各种因素不断变化影响,并且局限于人的认知及控制能力,财务风险的大小和程度的可控性的不能确定。③全面性,即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多种财务关系上。④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将促使企业采取种种措施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3.1 成本控制风险。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包括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和生产费用的控制。企业成本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将直接误导供电企业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少地方对如何实现城乡用电同价尚不清楚,把建设和改造投资的偿还简单地理解为均摊终端电价。加上对农网建设与改造的经济效益不够重视,存在追求高标准的倾向。
3.2资产风险。农网改造形成的资产总量并没有给电力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且资产产权关系尚未彻底理顺,产权主体不明晰,管理职责不到位。资产收益率低,速动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小,资产结构方面也存在风险。
3.3营销市场化风险。目前电力交易逐步趋向市场化,电价体现电力商品的需求弹性,在电力供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电力现货价格必然上下波动,形成电价方面的风险。同时厂网分开、直供大用户的分割、用户需求、市场购买力等因素造就了客户市场资源风险。
3.4自然风险。供电企业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目前电力设备受外力损害的现象较为普遍。供电企业只能通过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技术能力和加强企业管理来规避这种风险,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3.5 政策风险。政策性风险是国家政策对企业资本运营和经营活动产生的风险。“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成绩斐然,而“十二五”时期,电力工业的发展将沿着“安全、经济、绿色、和谐”的路径行进,科学发展是不变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正在成为主旋律。供电企业作为国家骨干企业,其经营发展必然和国家政策要求有密切关系。
3.6 筹资风险。企业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本息的风险。供电企业属于微利企业,自有资金匮乏、偿债能力不足。再加上电力企业属于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设备更新较快,自有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面对银行利率上调的趋势,势必增加还贷压力。
4、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4.1 从内部审计防范风险。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审核力度,对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内部控制,按照内部控制的程序进行稽查,使经济业务能够很好的从管理层到执行部门进行分离,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控制。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在各种内部矛盾中,正确找到控制的方法,把各种经济行为控制在框架范围内。加大资产负债的管理,优化企业财务状况,对现金流量实行预算,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实时监控,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全面预算制度,按照不同的资金性质,及时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4.2 从投资活动防范风险。供电企业的投资活动大多数是投资于电网的建设,而各类的电力设备和网架结构是供电企业电网建设的基础设备,所以对于大型固定资产的投资,占整个供电企业资金的绝大部分,固定资产在建设和保存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还有技术落后等一些潜在风险,都使投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要在投资前做好计划,做出预测,对即将发生的项目有全面的了解,还要在项目进程中进行很好的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准确、安全的实施,降低投资风险。
4.3 从经营业务防范风险。规范主业与多经的业务关系,建立良性的分配机制,在发展多经业务的同时不能使原有的市场份额萎缩,实现优势互补,公平交易,在促进多经业务发展的同时,要保持主业的同样发展,做到有效的防范。
4.4 从筹资活动防范风险。各级供电公司成立专门的筹资预测管理机构,建立领导干部业绩考评与筹资管理挂钩体制,使各级供电公司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筹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筹资风险专业知识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增强责任感,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思想根基。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是实施筹资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这要求供电企业对业务流程的合理性进行测试、评价。
4.5 完善内部规章,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是进行风险规避的重要内容。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强调以制度防范为基础,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大力支持,上下充分理解,用电客户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5、结束语
在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并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供电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供电企业面临诸多市场经济下所产生的风险,财务工作安全性的因素具有广泛性,所以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适度控制风险,建立风险的识别、控制体系,保证供电企业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营。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内容方面。陈小鲁认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容是筹资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运营风险控制和分配风险控制。而占松涛认为凡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可能使企业在当前或未来某一时期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因素都应纳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范畴,财务风险的内涵已经扩大到企业资金运动的方方面面。对于风险管理现实状况的研究。胡小红认为安然、中航油等企业因财务原因倒闭破产案例的主要原因是风险意识淡薄和没有有效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郑涵少则认为现阶段经济环境下,企业进入了集团化的成长发展阶段,跨地域经营使得母子公司或者总分公司之间的财务会计信息沟通和交流受阻,企业必须在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同时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以此来规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关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两者相融合的研究。刘印平等,高秀兰所持观点大致相同,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靠拢的趋势正不断加强,两者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以风险管理为主导、适应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新制度正在迅速发展。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必须要加强与内部控制的联系,要借助内部控制的功能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使控制和风险管理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综合性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现有内部控制下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内部控制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以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更大程度地规避财务风险提供借鉴。
2.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财务风险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以及偏离程度。财务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影响因素的来源上来看,可以分为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外部的财务风险主要由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问题,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等,这些因素往往是企业难以自我控制的。内部风险是由于自身存在的因素引起的,存在企业内部,是企业主要控制的风险因素。从可控性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也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由于不可控性风险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很难加以控制,或者说控制成本远远大于控制收益,从经济角度上将并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那些可控性因素,通过较少的或者是合适的资源投入来控制和改善可控性财务风险。因此,对可控性内部财务风险进行研究能更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发展。
2.2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完善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2)目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因此内部控制不仅是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3)因为内部控制中包含了风险管理这一内容,而财务风险管理又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也自然是内部控制所涉及的一个方面;(4)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驱动力之一就是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而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可以得出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量。因此,从两者的紧密关系可以看出,研究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
3.1我国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内部控制存在的弊端导致财务风险。一种情况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涉及内容不完整、系统设计不合理,企业只有简单的、基本的内部控制相关操作,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完全形成,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实施,使企业承担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缺乏防范和约束机制,只重视事后控制,没有发挥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作用,而且内部财务控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的风险防范和有效执行。(2)内部控制具体执行实施失效引发财务风险。企业不仅要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去实施内部控制,倘若只是制定了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而执行力度不够,则会形成“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松垮状况。只说不干造成了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3)高层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防范重视不够。企业的领导层没能给予财务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是目前财务风险比较容易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上层组织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是企业各层级重视并高效地管理财务风险的前提。而且,在项目前期不注重财务风险的分析,导致了许多重大项目因财务问题而失败。另外决策者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加之决策者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增加了管理层的决策结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决策质量也相对较差,只有提高决策者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4)管理者越权导致财务风险。由于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制约,企业中难免存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组织结构,非常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企业高层管理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企业内部的岗位设置、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施加个人影响,使之与企业财务控制相背离,导致财务控制失效,风险防范漏洞增加。
3.2财务风险管理弊端原因分析
风险管理问题产生原因有:(1)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人才的缺失和能力不足是导致现实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2)企业组织内部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制衡机制,存在较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现阶段我国企业中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多数属于“形备而实不至”,没有形成权力制衡局面和效果。(3)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外无风险管理的发展。企业中存在的信息无法达到在企业中真实有效的传递的要求,信息沟通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控制环境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没有监督执行动力就不足,因此要对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进行永华,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风险监督职能。
3.3如何促进内部导向的财务风险管理发展
改善内部控制导向财务风险防范的外部环境。(1)重视政府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提高对内部控制的使命的认识,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规划,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实际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探寻适合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制度和规则;(2)注重全过程的监督。必须积极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是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要做到事前充分筹划、事中彻底执行、事后总结和改进。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财务管理机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提出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与经营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宏观环境因素所致的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是对未来结果与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
(2)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识别,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地对待特定风险,使财风险管理切实可行,做到“预知可控”。
(3)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
(4)可转移性。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5)可预期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主动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未来结果。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的收益和安全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通过对风险积极有效的防范与管理,扬长避短,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客观的特定环境变化莫测,而企业的经济运行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企业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企业眼光只瞄准市场的机会与利益,缺乏风险与风险防范的意识,毫无察觉潜在风险威胁的存在。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居安思危”,风险意识淡薄。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或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不严格,或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缺乏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缺乏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
4.决策未能充分论证缺乏科学性。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未能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估量,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缺乏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采取风险回避措施,合理进行投资组合,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此外,过度筹资、资本结构不合理、市场形势估计不足、新产品开发乏力等等,凡此种种,都会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识别财务风险
1.风险识别的参与者。企业要吸纳高素质人员参入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活动,包括业务活动成员、风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它部门的专家、客户、外部专家等。
2.风险识别的持续。风险识别不是一次,而应有规律地贯穿整个业务进程中。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的作用过程。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就可以应用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法和策略。
3.识别潜在的风险。风险的识别,必须基于不同的侧面来寻找和发现潜在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不同方面的风险可以按照它的相关特性进行识别和归纳,特别注意潜在的风险演变为现实的风险的可能。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分析宏观环境规避风险。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提高风险意识预防风险。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主动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决策水平转移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在可能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签订远期合同、开展期货交易、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等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与限度承担的原则。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在市场机会既定的情况下,应当以企业能承受相应风险为前提进行权衡。
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有效避免决策 “一言堂”、“一支笔”等现象引发的财务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1.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要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在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后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
3.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是专门对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动态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控制的系统,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反映,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化解措施。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对企业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
(1)风险规划――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拟定风险缓解方案。
(2)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源,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3)风险分析――找准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
(4)风险处理――根据确定的危险等级,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有效处理风险。
(5)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经营者承担风险责任,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并获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区分风险的责任,确定企业补偿风险损失的渠道,体现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
4.建立风险处理机制分散风险
(1)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合法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2)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确定出一种适合自身企业的理财方案。
(4)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5.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财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量化估计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预期造成的损失,选用适合的方法对风险信号予以评估,并准确及时反馈,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综上,企业财务风险虽然难免发生,只要风险意识警钟常鸣,沉着应对,运用业已建立的运行机制,就一定能够抗击风险,沉稳地度过金融风暴的寒潮。
参考文献
[1]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朱伟著.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