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个人对礼仪的认识

时间:2023-10-16 10:34:11

导语:在个人对礼仪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个人对礼仪的认识

第1篇

据调查,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在产品、宣传、营销、人员等方面仍受到制约,并存在着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面性。根据二八定律法则,大部分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就是对20%的客户营销。的确,从客户贡献度来确定战略重点和分配银行资源,这无疑是银行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的明智选择。但银行要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服务、品牌、文化方面发展,就不能对低端客户“一放了之”、“一弃了之”。谁又能保证得了今天那80%的客户不会是明天那20%的客户。应该尽量的多了解客户的个人信息,对于一些有潜力可挖的客户要尽力向他们推介新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经营服务理念,以期抢得营销的先机。

2、理财产品过于单一。尽管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创新不断,但与市民的理财意愿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理财产品过于单一,同质性较大,缺乏一揽子的理财产品。且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一家金融企业提供的单一品牌的服务与产品,需要的是市场上最合适自己的各种类型、各种品牌的金融服务与产品组合。

3、新产品宣传和培训不到位。在新的理财产品推出同时,经常会忽略对内部人员的宣传,造成只有具体负责销售的相关部门了解该理财产品的情况,其他部门则知之甚少。且宣传的方式还停留在横幅、告示牌、印刷材料等传统介质上。另外,基层一线人员普遍缺少理财专业知识,在销售新理财产品时又缺乏对这些人员的培训,造成一线人员在宣传营销时只能简单根据宣传材料照本宣科,根本谈不上销售理财产品所需要的专业要求。

4、客户经理缺乏综合素质。银行的大多数客户经理只具有银行会计、储蓄或信贷等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在专业技能和营销技巧上很难适应客户经理内在质的要求。随着客户的日趋成熟,由被动接受银行转变为择优选择银行,他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没有一定的公关营销能力,根本无法适应客户、市场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需要。

二、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同业行处的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仅供参考。

1、加快客户细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并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服务方式。根据我国实际,通过对客户的资产规模、年龄阶段、所在区域三个方面进行细分后,银行可把中高收入、中青年、住所区域较好的等有潜力的客户确定为目标客户群体,对其可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形式,而其他客户一般以柜台及自助设备服务为主。

2、提供最佳的理财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在实现个人金融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应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设计综合理财方案,即在现有理财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基金、分红类型的保险及购买国债等投资的最佳组合咨询,以期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

第2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人教学

收稿日期:2006―02―27

作者简介: 师文兴(1965―),男,汉族,甘肃宁县人,陇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成人教学管理研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0世纪,学习理论在发展中出现过不同的流派,它们各自在不同时期主导着世界范围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提倡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习结果的质量。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一系列新的主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人类学习机制的理解,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主导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教学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绝对准确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的运用也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不可能是一用就准,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这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背景经验而构建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Clasergfeld1990年甚至认为,①应该用“生存力”(viability)来取代“真理”一词,只要某种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或能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那它就是适应的,就有了类似于适者生存的“生存力”了,而不必追求经验和客体的一致。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新旧经验之间是一个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即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就是一个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同时,学习是一种带有反思性色彩的智慧活动,这种活动使学习者能够应用先前经验来理解或评价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而影响未来的活动,形成新的知识,即学习是再创造的(教育)活动。可以看出,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要点:②(1)学习是利用已有的经验及意义对相关的新的知识进行的积极的处理(再构),并且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对相应的观点、技能、思维等的整合;(2)学习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系,并不总是呈现出线性关系;求知和再知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3)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会根据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在教学观念、教学目的、对教学环境的认识上都有所不同。在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观念上首先强调教学的理解性,其次是重视教学的情境建构,第三是重视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第四是在师生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必须树立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要善于建构知识,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具有发挥主体性的潜力,应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技能和习惯;而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是提供给学生现实世界复杂的真实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在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其角色从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高级合作者。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正确地对待知识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对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灵活的,而不是死的教条,不是最终的定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更新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从认识论上指出学习活动的认知规律,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提倡创造性,提倡批判精神,关注教学主体的有效学习,对人们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实现主动、开放、有效地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成人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了学生要掌握多少知识(书本知识),即“知什么”(know what),掌握已表述的陈述性知识。教师也围绕此目的来展开教学,结果是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学习成了复制知识的过程。而教师则成了真理的化身,知识权威的代表。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则认为知识是“知如何”(know how),知道怎样去做某事,是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知识内涵也从静态的结果性知识向动态的过程性知识转化和发展。因此,学习不仅是接受和掌握已有知识,还应该是发现、探究、解决和创新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来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主性,培养和开发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支配学生的学习,从教育政治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壶杯”教育理论(a “jug and mug" theory of education)。教师(壶)拥有理智的和事实性的知识,学生(杯)是消极的容器,知识可以灌入其内。因此,罗杰斯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teacher)的角色,以促进者(facilitator)取而代之。③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禁锢学生的思想,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使学生失去进取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垂直给予性的教学,展开平行探讨性的教学,重视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盲目尊崇权威,不盲目崇拜,敢于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敢于另辟蹊径和别有新意地寻找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鼓励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水平上自由地畅想。(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来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要在已知的知识平台上通过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在平衡――不平衡的认知活动中搭建新的思维活动。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任务置于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的学习中,从现实生活寻找、挖掘符合学生心智水平,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链接,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所学的知识。

(三)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三个方面和谐关系的建立上。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当然,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主要的是情感信息方面的。其次,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创新思维上相互激发,信息资源上相互补充,情感上相互感染,技能操作上相互协作,学习结果上相互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和建立。第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习支持系统。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

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也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

因此,实施成人教学改革,评价理应多维化。(1)评价角度多元化。从多元观点看待学生,不偏重知识技能的评价。不凭片面的分数主义演绎“排行榜”。(2)评价标准个别化。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不 宜有划一标准。可因人而异、有多重标准。(3)评价机会多样化。实施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提供多样的评价机会。(4)评价形式灵活化。不偏于客观测验,也采用论文测验、问题情境测验。

注释:①刘志雅,黄建榕.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4,(3) 6.

②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18.

第3篇

关键字: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 挑战

众所周知,《劳动法》的修订确立了事业单位可以施行全员合同制,为事业单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依然不断,主要表现在来自观念的挑战,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阻碍;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建立一个适应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的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人事制度向人力资源制度转型新旧冲撞,需要建立一个队伍精干效能鲜明的行政、学术、技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等等备受关注,都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的管理权是法律法规授予管理的权力和义务,依法行使的职能,是事业单位法人所具有的利益,人事制度又是实现管理职能的核心。以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延展了国家干部的管理模式,是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事业单位对我国的教育、文化、科研、医疗、娱乐、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已经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对改革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产权结构服务功能复杂,改革的难度大,牵一发动千钧,改革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完成,事业单位体制由改造走向改革已经不再是争论的焦点。建立健全产权明晰,责任清楚的事业单位法人法律制度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共识。随着政府职能的改变,一些事业单位具备了市场化转制的条件和可能,将一部分事业单位市场化,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资源市场化配置而且对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的是市场化之外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问题。建立健全事业法人制度的核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全球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效能、功能不断提升,取得最优效果。深圳科技大学开始了破冰之旅,改革任重道远,仍需不断地努力、探索、创新。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更多的是事业单位内部由传统人事制度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主要由行政性管理系统和技术服务保障两大系统构成,转换用人机制作为核心,突出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两项重点,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主流的战略性部门,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最大的挑战,需要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作为保证。

事业单位内部行政性部门是政府依法设置的履行职能控制系统,他们依法依规各司其职完成总的工作目标。事业单位定制分设内部行政性管理机构,依岗实行全员聘任,引进竞争机制对建立职责权限划分合理,责任分工明确,高效廉洁的行政性管理部门具有重要作用。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源于对岗位的性质、任务、标准、职责、权限的科学分析,确定配置的资格条件,工作能力、思想技术素质,完善岗位技能标准。拆解工作任务建立职位分层分类的任职资格系统,还要注重优化存量配置,强化后备和梯队建设。我国事业单位一直存在着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不平衡的问题,行政权力不断强化的结果是学术权力的弱化,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制约的体系,行政权力转型为学术服务并制约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在提升主体地位的同时并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事业单位飞跃发展。

结语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趋于活跃,人才流失对事业单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争夺人才将成为事业单位的主战场。为人才搭建事业的平台,让他们有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空间,在自我奋斗的过程中和单位的发展有机融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应当致力于单位文明健康的文化建设,这种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的文化以其极强的凝聚力,为人才创造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让人流连忘返。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薪酬机制和奖励机制。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建立健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是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医学院校贫困生128名、非贫困生252名进行测评调查,并进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分析。 结果 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中的一些因素以及应对方式的选择应用,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非贫困生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程度颇为显著,面对困难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 是实行招生并轨和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产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方面的负性变化,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经济贫困将导致“心理贫困”[1] ,而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势必更难以成才。本研究分别以医学院校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对两者在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应对方式方面做了对比,并分析差异,以期为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江苏省某医学院校2001、2002级各专业846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学生工作部门提供的贫困生128人作为贫困生组,再从贫困生所在班级随机抽取学生252人作为非贫困生组。

1.2 研究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 共有90道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该量表被广泛的应用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应用因素分 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

测验从乐群性(A)、智慧性(B)、稳定性(C)、影响性(E)、活泼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想象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变革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16个相对独立的性格维度进行评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人的性格特点。

1.2.3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 共有62个条目,由6个因子构成。分别是自责、幻想、退避、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用来解释贫困生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

1.3 方法 测评调查以团体测试方式进行,测查时统一组织,由同一位心理学老师主测。施测前由主测向被测说明问卷的目的和回答方式,然后开始答卷。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问卷均采用EPIdata3进行资料录入,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比较分析,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贫困生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得分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各因子的比较

2.2 人格特征的比较 贫困生在兴奋性(F)、有恒性(G)、敏感性(I)、想象性(M)、紧张性(Q4)5个特征上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恒性(G)、敏感性(I)、紧张性(Q4)上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兴奋性(F)、想象性(M)上得分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其他11项人格特征无显著差异。见表2。

2.3 应对方式的比较 医学院校大学生较多使用 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贫困生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的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贫困生,其中求助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自责、幻想、退避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其中自责、退避得分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见表3。 表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特征(16PF)的比较

3 讨 论

本组SCL-90调查表明,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非贫困生不容乐观。贫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与非贫困生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此项的高得分表明贫困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紧张的人际关系会进一步引发焦虑、抑郁、敌对等情 绪障碍与心理障碍。

在16PF的结果中,本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11项人格特征上表现出了共性,如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自立自强等;但同样存在着一些差异,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如有恒性、敏感性、紧张性得分高于非贫困生,但是兴奋性、想象性比非贫困生得分低。显示出贫困生冷静严肃、做事谨慎、较少幻想,比非贫困生更加现实,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得他们个性特征中的敏感性、紧张性比非贫困生要高一些。

CSQ测评结果显示,2组研究对象在面临困难时均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但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更多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同时,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由于长期承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自卑感较强,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较少采取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经济上,应多渠道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在思想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贫困观[2] ,“调整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3]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大学生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让大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传授心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

[1] 王东华.高校贫困生中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分析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47-51.

第5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劳动人事厅、局(劳动局、人事局 ),财政厅(局):

各地在贯彻国发[1978]104号、[1980]253号文件过程中,对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革命残废军人伤口复发治疗期间,能否享受与本部门、本单位因公(工)负伤致残的职工的相同待遇,以及对离休、退休的特、一等革命残废军人能否发给护理费的问题,执行不一。为了统一政策,现作如下通知:

一、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在职革命残废军人伤口复发治疗期间,在工资和生活困难等福利待遇方面,享受本单位因公(工)负伤职工的同等待遇。

二、对于离休、退休的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饮食起居需人扶助的特、一等革命残废军人,应参照国发[1978]104号、[1980]25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由发放离休费、退休费的单位发给护理费。

因战因公残废人民警察、残废工作人员和参战残废民兵民工属于上述情况的,其有关待遇也按本通知精神办理。

第6篇

【关键词】护士 护理 礼仪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83-01

前言: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护士在职业过程中的礼仪是护士素质、修养、气质的综合反映。为了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树立医院窗口形象,我院经常开展护士礼仪课堂,经过学习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护士二十四名,年龄为20~40岁。

将二十四名护士按年龄和学历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十二人,中专学历六名,大专学历四名,本科学历两名,年龄为20~39岁;对照组十二人,中专学历六名,大专学历四名,本科学历两名,年龄为20~40岁。两组护士年龄、学历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研究组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并实施规范培训,利用每天下班时间及周末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培训,并组织护士礼仪情景剧表演及护士礼仪比赛等,培训时间为三个月。培训后随机抽查10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1.3 内容

1.3.1学习礼仪在人际交往以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3.2学习礼仪的基本知识。

1.3.3学习怎样能够更好的表现外在美,即端庄的仪表,包括容貌与服饰、姿态;规范的礼貌用语、人际沟通技巧及非语言交流等。

1.3.4 培养护士内在的修养,即内在的美,包括护士的责任心、慎独修养、换位的思考,对病人的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诚心、热心等。

1.3.5 综合素质的培养,即文化、业务、技能、心理、思想道德方面等护士应具备的条件。

2 结果

三个月后随机抽取了10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病人对研究组与

对照组护士工作的满意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见下表:

病人对两组护士满意情况调查表

注:X20.01 1=6.63 X2=7.22>X20.01 1 P

3 讨论与分析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护士职业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护士礼仪培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上述研究中,病人对研究组与照组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礼仪在人们参与社交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交活动效果。同时在医院中,护士与患者接触密切,接触时间长,塑造美好的白衣天使形象:端庄整洁大方的仪表、训练有素的举止、恰当的语言以及真诚的微笑、亲和的眼神等等,会给病人及家属良好的首因效应,让病人有安全感与亲切感,消除了病人紧张焦虑,稳定病人的情绪,唤起病人对生命的美好向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注重礼仪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护士的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能够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并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推动作用。

其次,护士礼仪培训能够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在上述研究中,研究组中的护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护士职业礼仪培训,研究组的护士认识到了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学到礼仪的基本知识,怎样表现外在与内在的美,增进了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增强了自信心,有了高度的责任心与慎独修养,塑造了美好的白衣天使形象。护士的工作是医院服务的窗口,也是医院一笔无形的资产,护理人员热忱的态度、优质的服务、恰当的语言表达、饱满的精神、端庄大方的仪表等,都直接显示出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也体现出护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再其次,护士礼仪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1977年美国的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6]。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引起了健康科学领域认识的根本改变,对所有的与健康相关的专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护理模式也随之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开始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的素质要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新的护理模式注重病人的身与心的反映,把心理护理作为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护士礼仪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护士对病人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自然亲切的表情等都能使患者得到安慰、理解和鼓励,在病区中为患者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以尊重关心、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为中心的环境,能够更容易与患者沟通,有利于顺利帮助患者解决现有的及潜在的健康问题,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最后,护士礼仪能够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礼仪作为人际关系的剂[7],在护患关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护士的实际工作中,有的护士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但有时却得不到患者的认可,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没有把护士职业礼仪运用到工作中。礼仪是人际关系的剂,不但工作要作到位,护士的表情、言谈举止也应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赢得得患者的信任,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减少护患之间的摩擦与纠纷,使护患关系更加的和协。

结束语:护士礼仪培训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对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加强护士礼仪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中职学生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

当前的中职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很少会在意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影响。在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个人的仪容仪表不得体。比较得体的穿着打扮常常会为自己赢得他人的良好印象。有些女生可能会热衷于化妆,浓妆艳抹,而且带过多的比较奇特的首饰品,从而使得面试官反感,觉得其对面试不够重视,从而失去工作机会;男生有可能不太讲究个人卫生,留着很长的头发、比较奇怪的发型等,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从而给面试官一种不好的印象,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不会录用。在个人的服饰问题上,一个人的衣着是否得体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位和对生活的态度。服饰应该和自己的身份相符合,表现出自己的明朗的风格。同时,在面试的过程当中,还要根据自己应聘的职业来选择自己的服饰。在面试时候穿得过于随便,或者很邋遢,就会导致自己应聘不成功。

二是不守时。遵守约定的时间是一个最起码的社交礼仪,会让人觉得你是很重视本次应聘的,迟到现象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尊重他,不够重视本次应聘。但在实际的面试过程当中,有些学生还是会迟到,缺乏时间观念。有具体数据统计过,在求职过程当中,有过迟到经历的人占二分之一,而这二分之一的人被录用的几率还达不到按时求职的人的一半。因此求职过程当中的时间观念是很重要的。

三是行为不够规范。对面试比较紧张,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举止,使自己的行为不够合乎礼仪规范。

四是缺乏礼貌。不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不懂得进门之前先敲门,进门之后随手关门、打招呼等。

二、 中职院校的礼仪教学

多年以来,我国的学校,包括中职院校等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灌输知识以保证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制约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和实践相联系,对学生的礼仪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及时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

我认为,在礼仪教学当中应采取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礼仪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尊重学生,转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活动,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进行礼仪教学要将礼仪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精神需要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放在第一位。

礼仪规范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当中必不可少的要求,职业礼仪素养更是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符合工作的要求,属于个人专业素质的一个考查标准。因此中职院校的礼仪课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适应专业所需要的礼仪规范。比如文秘专业,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秘书所需礼仪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秘书这个行业当中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烹饪专业,则需要涉及厨房、烹饪等礼仪,将这些礼仪规范和具体专业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组织礼仪规范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高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以致用。

很多用人单位有反映,学生工作以后,对很多的礼仪规范都不清楚,常会造成比较尴尬的局面,使得人际交往不够理想。因为学生不懂得相关的礼仪知识,从而在和领导、同事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中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需要有适用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应对步入社会后面临的有关问题。教师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进行礼仪的互动。因为礼仪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再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供选择使用

一是训练教学法。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礼仪规范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比如在各种不同姿势的规范时,老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示范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训练感受,进行练习,从而在比较轻松的氛围当中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是案例教学法。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联系生活当中的具体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列举的事例,在和握手时谁应该先伸手的问题,当学生在讨论之后再给出正确答案,在这样一种师生互动的氛围当中可以让学生对礼仪规范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三是讨论分析法。礼仪是一种比较活泛的东西,并没有标准固定的答案,不同的场合因人而异。

四是情景模拟法。因为礼仪课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实践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适合实践的场合并不是随处都有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是多开展礼仪实践类的活动。礼仪课程的教学就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学生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就会有好的训练结果。因此将这种训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得学生掌握礼仪规范,还会给校园营造一种学习礼仪规范的氛围,实为一举两得。

此外,还有很多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在礼仪规范的教学当中,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运用,或者结合起来使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 结语

第8篇

公关礼仪可谓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人是离不开交流的。学习公关礼仪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处,它将是我们受用终身的财富。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公关礼仪是处理,规范,管理好人际关系多方面。圣人常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礼节,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人回给人一种汝浴春风之感.也可一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让你终身受益.

公关礼仪的职能之一就是塑造个人形象 ,做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有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貌,也可以让你这辈子受用,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修养的人呢?如何使自己的气质更高雅呢?那么公关礼仪学习是必要的.认识公关礼仪的概念,以及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必须学习好以下几种礼仪.

<一>见面礼仪

姑且不说见面利益到底有都重要,你试想一下:有这样一 个人,别人见了他时主动热情的给他打招呼,可他呢?理也不理别人,还摆了一张苦瓜脸.你想这样一个人他能在社会上立足吗?通常第一印象起着很重要的做用,在初次与别人见面时,别人可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般,大家很容易忽视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细节,但往往这些细节就可能决定你的命运。作为一名大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 ……,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影相随行,我们的命运会否因此改变呢?所以说见面注重礼仪会让你脱颖而出.

<二>交谈礼仪

我觉的待人谈话在公关方面很重要。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 足蹈,不要手指, 还有几则:真诚尊重的原则,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别人要有礼貌,别人说话时要用心倾听,要凝视对风的眼睛要保持适度的微笑.即彬彬有礼,又不低三下四,当别人说错话时,不要嘲笑对方,也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等到下来时细心给他说,如果你说什么别人始终不懂,要耐心的给他说.对人对事不要表现骄狂,我行我素,更不要自以为是,傲视一切.在交谈时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

<三>服装礼仪

第9篇

礼仪规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着装、姿态、言语、行为等各个方面要符合交往要求的准则和规范,包括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等。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按物等方面的个体规范;社交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和待人处世的准则;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按礼仪规则办事,就是要求一个人不管在什么特定的场合,其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言论谈吐都要符合特定场合的礼仪要求。遵守礼仪规则,在特定的场合能够按照特定的礼仪规范的要求做事,能让一个人举止文明,谈吐有礼,既表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内在修养,又容易取得他人的好感,有助于与他人正常的交往。道德规则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社会公德是指在公共场所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家庭美德是指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场所、职业活动和职业岗位上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公共场所、职业场所、家庭范围里的具体的纪律规定、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习惯、传统。按道德规则办事,就是要求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场所,都要遵守相关场所的纪律规定和规章制度,遵守相关场所的习惯与传统。遵守道德规则,在各种场合都能按相关场所的纪律规定办事,按照相关场所特定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办事,既表现出一个人严于律己的态度,也表现出一个人与人为善、自然真诚、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素质;按道德规则办事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信任、尊重和支持。一个人严格按照礼仪规则办事,展示自己良好的内在修养,需要“忍”和“让”;一个人严格按照道德规则办事,表现出严于律己、与人为善的态度,也需要“忍”和“让”。这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与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一个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当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时,一个具有良好内在修养、与人为善、严于律己的人,才能做到退与让,即使牺牲一定的自我利益,也会成全他人。可见,懂得一定的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常识,并能按相关规则办事的人,遇事时才能明事理,知进退。

二、中职生礼仪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坚持按规则办事,能让一个人明事理,知进退;有助于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有助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有助于获得他人的信任、理解、尊重和支持。鉴于在职业学校中,仍有少数学生道德意识和纪律意识相对缺失,对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中职生进行礼仪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性。第一,按规则办事,有助于中职生养成良好的人格。中职生热情、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放纵自我,需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礼仪规则、道德规则用“真、善、美”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言行就是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对他人和社会不利的言行就是“邪、恶、丑”的;按礼仪和道德规则办事,要求一个人必须严于律己,做人做事的出发点要建立在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并坚持按规则办事,能促使他们积极向善,有助于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尊、自爱、自强”独立人格的社会人。第二,按规则办事,有助于中职生完善自我,促进个人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中职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严格按规则办事,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不做有损于他人利益之事。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经常地进行反思:“我的言语行为符合规则要求吗?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出自己产生过失的原因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改正缺点和错误。总之,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并坚持按规则办事,督促他们约束自我的行为,经常反思自我的行为,对其自我完善和个人进步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第三,按规则办事,有助于中职生个人事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按规则办事,遵守礼仪和道德规则,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要成全他人,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人,把自己的能力奉献给社会和他人,这有助于为学生打下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按礼仪和道德规则办事,与人为善,真诚可靠,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尊重和信任,在工作中,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自己合作共事,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个人事业的发展会具有更多的机会。

三、加强礼仪和道德教育,促使中职生自觉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