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37:21
导语: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就现有的考核形式,考试、考查、实验课程分别开创新型评价体系。这里主要是指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使应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作用上。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为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指引方向。
1.考试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针对大学数学课程中,如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等特点,考试课仍应采取闭卷考试的考试形式,但可以在闭卷考试的考试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方案一:采取“一页开卷”的考试方法。所谓“一页开卷”,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自主携带一张A4纸,这张纸的正反面可事先抄写与考试课程有关的内容,以备在考试答卷时参考使用。这一页纸上记录多少内容、记录什么内容不加限制,但只能手写不能复印。“一页开卷”使学生能系统地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且避免了对一些复杂公式的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这一页纸连同考卷一同上交。
方案二:试卷中加入未授知识。教师普遍认为一门课程的计划学时少,总有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续内容讲不到。而后续内容又往往是以前面内容为基础的,这样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考试时不但考老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考一部分学生自学的内容,以此考查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方案三:一题多解时,批卷注意做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答案。考试内容里要有体现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题目,此类题一般一题多解。当学生答此题时,用最快捷解法答题的学生得高分,尽管由于时间不够没能算出最后的答案,但凭着解题思路独特有创造也拿到高分。反之,虽然答案是对的,却因为解题思路不够清晰、解题方法过于繁琐而得低分。
这三个方案针对不同的考试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2.考查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大学数学课程中还设有一些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考查课。针对这些课程的特点,考查课可以直接利用考试课的改革方案。但针对考查课的课程性质,减少学生复习负担。对考试课改革中方案二调整为只考核学生的自学章节。这些章节中有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考查内容也是很全面的。考查课相对考试课考试方法更开放,以下再给出一些考查课的考试方法改革方案。
方案一:以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的形式来考核学生。这里一定强调要试后进行答辩,防止学生在网上下载一个论文,根本不理解里面的内容。
方案二:分小组研究项目。比如数学建模选修课,分小组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工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方案三:不同人不同试题,抽签答题,采取面试方法。每人设定一题,学生抽签答题,可以不立刻交卷,但交卷后都要就题目中的相关知识点,面试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好,成绩高。如果回答不上,则让学生回去看书,学会后再来找老师,老师再就本题扩展问一些问题,如此反复,直到学生当场能回答上为止。
各方案针对不同的考试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3.实验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我校的大学数学实验课共8节,每节2学时,共计16学时。其中前6节课为Matlab基础命令的介绍,最后2节课为Matlab的综合实验。下面具体给出针对我校大学生实验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案。
方案一:采取讲、练、考相结合。这一方案主要是针对前6节基本命令的介绍。课堂上老师讲,学生练,当堂交报告。同时每堂课让学生自愿在练习题里以抽签方式抽一题,在教师的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当堂小考。
方案二:综合题目丰富,不同班不同题,采取开卷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多选一些好的考题。由于学校实验室设备紧张,当上一个班级学生上完课后没关电脑,下一个班来上课,会在电脑里看到已经做完的题目答案。另外,各个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的互相认识,他们做完的实验答案直接就给了其他班级,这样照成考题外泄。
改革内容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研究结果将为学校继续教育和教师个人成长提供一个理论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淑芸,罗汀,蔡青.基于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高校考试改革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6)
[2]王志跃,杨海明.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6)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相继出台《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每年通过竞争择优、推荐评选的方式,在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拔若干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将人才培养与承担项目相结合,通过项目带段梅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昆明650051动、团队建设、院士带培、研修交流、奖励推荐、成果推介等方式,对科技人才进行素质培养费资助、出国进修、学位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实力竞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后备人才,在培养周期之内,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支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等工作。培养周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项目孵化为主要培养思路及方式,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项目孵化型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成果导向性,培养效果的最终量化很大程度取决于该项目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点,与其他科技项目扶持计划存在客观上的重叠。另外,倾向于将项目完成状况成为衡量培养成效的单一指标,使得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实际能力与创新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够通过项目得到有效引导,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方法、创新理念、思路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素养的内容,则几乎不会在最终呈现的项目成果中展示,人才培养资源调配在一定程度上不甚合理,更多科技人才难以从中受益,较少一部分水平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成为受培养对象之后,平均分布于各行业之中,对行业有公平激励的作用,但客观上对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导带头左右有限。
(二)激励机制较单一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主要形式仍是项目经费、津贴、进修费用等可价格化的经费,以及向上一级项目、职务、荣誉推荐资格等等。这些较传统的激励方式,在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当代社会,可能变相为人才竞争价码,人才流动与地区之间培养经费投入关系过密,缺少非经济利益的人才吸引力地方优势,难以令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影响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目前,云南省在对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荐选拔、考核评估上,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估选拔时仍以论文、项目、专利数量的多寡为主要指标;而科技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评估时未照顾不同行业利润率、边际价值上升转折点的不同,仅较笼统地规定创办时间及营收限额作为参评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受培养人及所在团体、行业的创新能力及潜在素质。
(四)学术与生产难以转化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学术理论型人才上多有偏重,立意与立论的创新固然处于先导地位,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已推进一段时间以后,若仍然以带头人、领跑者的培养作为致力方向,容易使理论衔接集约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薄弱,导致优秀的科技创新理念、发明无法有效推广,削弱了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更让科技创新项目的再完善无从进行。
三、对策研究
(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引进科学的人才评估模型,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显性能力与潜在能力同时纳入评估体系,并根据人才所在领域学科背景,联系实际需要,给予不同优先程度及评估系数的培养扶持。重点在云南特色经济领域,如烟草生产、特色农副产品种植、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加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新兴原材料研发与生产等具有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优势的行业中,优先给予培养资源。在已确定的受培养人当中,展开自我评价与客观数据评估、专家组意见相结合的阶段性考核方式,并由专业统计评估团队不定期走访,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常模团体信息。
(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结合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在培养、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同时,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具备基础学科与管理类背景,同时具备高新科技素养的人才。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型人才协作培养体系,联合东盟经济区及省内高校、实验室,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各单位间的横向联系与交互合作,在扶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同时,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带头人与团队并重,发挥领军人才的种子优势,建立长期、有效并具备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引政策措施。
(三)完善激励机制
发挥云南省地区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善科技创新型人才供需环境,提高创新型人才从事相关生产制造业的匹配程度,将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薪酬分配,建立开放式的薪酬体系。打破学校与研究机构封闭式人才管理体制,鼓励科技企业吸纳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给予科技企业资源、土地、税收方面扶持。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营造友好高效的科技创新氛围,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宏观环境。
(四)建立以为人本服务平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城市轨道交通 双师型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05-02
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亟需一大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障相关的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应运而生,与“卓越计划”相配套的教师培养方式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提高。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卓越工程师,这对高校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统一要求更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加需要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卓越的教师队伍,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方式研究就成为当务之急。
1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一个技术更新快、发展前景较好的特色专业,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蒸蒸日上的城市地铁企业。目前的现状是该专业虽然拥有一支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较好的师资队伍,但其大部分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研究,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必要的行业背景稍显不足。
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尽快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即教师素质)、又具有一定从事行业或企业工作的实践技能(即实践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旦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滞后,将会严重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卓越计划”对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关键。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务必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2 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
制定“卓越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采取高校内部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双管齐下的方式打造一批具有丰富现场工程经验的卓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1 高校内部培养
高校通过制定双师型教师有利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的自我提高,要求教师自觉地、认真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和地铁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发现地铁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点,努力需找契机,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将生产、科研、教学一体化的研究。
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与地铁维保运营等部门进行交流和讨论,将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2.2 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利用高校和地铁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正确引导高校的人力优势并发挥企业的实践特点,高校与企业通过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导师队伍建设等方式进行合作和交流,让教师和地铁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全面参与建设,打造“卓越计划”培养校外工程实训平台,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素养。
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师的培养过程,通过企业的密切参与,探索校企合作培养的新机制,共同把卓越的教师培养好,同时教师通过产学研项目的实施反哺企业,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3 双师型教师人才的选拔
通过择优录取原则,选拔专业教师进入产学研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以及进入国内外相关行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访问学者工作。
3.1 选拔挂职锻炼
选拔专职教师进行深入的校企交流,让优秀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将产业链与企业链对接,夯实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及时熟悉和掌握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提高了课堂教学和科研的应用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丰富城市车辆维保背景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以及丰富科研经验的优秀教师人才。
挂职锻炼能够让学校和企业联系紧密,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人才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获得量身打造的人才,通过互相交流、共同实现专业型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
3.2 选拔国内外访学
地铁行业在技术上的更新换代非常频繁,地铁的某些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国内某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比如西南交大国家重点牵引实验室、铁科院等在技术上也不弱于国外,因此,有选择的去国内和国高水平研究单位去访问交流、学习其先进理念和设计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从而大大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高。
此外,加强国际学生交流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对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也大有帮助。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更是要重视通过国外访学加强教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具有国际性人才素质的老师指导学生,才能获得高素质的跨文化工程师人才,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4 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进
双师型教师引起方式有很多,可以采取内部引进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4.1 内部引进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新兴专业,对口专业教师的人才需求是迫切的。新进入高校的博士难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虽然可以采用高校内部培养和校企联合进行培养,但是该方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效果,短期内达不到“卓越计划”的要求,而“卓越计划”急需双师型高素质教师人才指导学生进行工程教育,因此,还需要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引起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正确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科正确发展,通过言传身教、讨论会等方式,带动并培养年轻教师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4.2 外部引进
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选聘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程经验的优秀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让这些具有实际经验的企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或担任实习的指导教师,并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让专业教师作为这部分工程技术人才授课的助教,帮助外部引进的工程技术教师处理高校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互补性教学的良好局面。
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不仅满足地铁企业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外,而且还为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建设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高校内部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双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选拔优秀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国内外访学,挖掘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结合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人才的内部和外部引进,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特色双师型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对工程实践型教师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卓越计划”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柴晓冬,方宇,郑树彬,等.城市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75-76.
[2] 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1):1-3.
[3] 方宇,师蔚,柴晓冬,等.校企联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187-188.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有好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培养的声乐人才技能过于单一。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市场来看,声乐专业演唱专业需求较高,在演唱、合唱指挥、节目策划、节目编排等方面都比较擅长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即需要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当前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单一,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二是声乐教学观念落后,滞阻了声乐教学改革的步伐。由于声乐教学方法的滞后,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状况对声乐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缺乏正确的理念和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作用。
二、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
声乐专业人才就业不容乐观,这说明现在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究其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理念与时代接轨不到位,特别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际、重专业轻综合等问题,忽略了市场对声乐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此,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按需培养的全新理念,将声乐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密切地联系起来,修正声乐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以培养应用型声乐人才为主要目标,加强对社会需求的研究与预测,有针对性地修改人才培养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原则,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故此,作为声乐教师,要强化市场需求意识,加强对社会市场动态变化的关注,适时调整声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增强声乐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三、应用型声乐教学手段的提升
现在已进入信息网络化的多媒体时代,声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多媒体教学集视频、音频、图片为一体,能够对人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系统产生直接的刺激,从而给人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的生动感和形象感,能够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此,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声乐课程中进行灵活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在声乐教学中将文字、音频与视频播放结合起来,采用试听结合的方式,从而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要注重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要将多媒体与分组学习、合唱等方式联合起来,多媒体技术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声乐教学方式万能钥匙,不能将声乐课上成多媒体展示课,通过合理使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型声乐教学方式的完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元的社会需求。在声乐课程改革中,必须将应用型人才模式作为主要基调,在此背景下,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声乐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通过节目策划、组织、编排、训练、彩排、表演等环节,能够让学生声乐实践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兴趣,认识不足,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增强舞台综合素质,为其进入社会就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声乐课程改革中,必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巧和综合素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演唱歌曲的基本技能技巧,要培养声乐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少儿歌曲和通俗歌曲。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既要狠抓学生声乐基础的学习与训练,也要注重学生文化层面的审美教育,让学生深入理解声乐作品,能够为其在声乐演唱中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作品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声乐学习中,要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密切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关键词】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专业不对口、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结构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等多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这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完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一、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用教育教学方式,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过程、培养的制度以及培养的评价体系等几个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着技能型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课题。
2.国内外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外比较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如下几种:(1)能力本位教育培训模式。该模式也称为CBET模式,是英国等欧洲国家较为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这种模式以培训为核心,通过培训,可以使人的潜力转化为能力。它以职业能力为培训和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行业专家所确定的标准,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2)“双元”模式。该模式是德国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分别指的是企业和学校。根据这种模式,培养人才的任务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来承担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同时又有部分时间在企业里进行实际操作或接收专业培训。如此,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便可以有效结合。学生在经历过双元模式的培养之后,既能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环境。(3)教育建设合作模式。这是台湾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简称为建教合作模式,指的是职业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与业界共同培育人才,使教育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即职业学校为业界提供服务,比如企业将生产现场“转移”到学校的实训场地,从而满足企业生产以及学生实践的需要;业界为职业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和基地等财力物力,从而达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忽视了“技能教育”的特征。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等的现象。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偏重于理论知识,以理论成绩为价值追求,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与工作实际脱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以往树立的教育观念也有偏颇,不能突出“技能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不能坚持将技能训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低,大多数教师业务素质相对较低,有的虽具备了所需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便无法做到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2)人才培养不可持续。这是当前诸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是地方或者主管行业,因此其区域性十分明显。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方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没有及时调查和了解地方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按需调整专业等。高职院校应当与时俱进,适时适应地方市场的变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3)“综合素质”成为短板。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技术过硬,更需要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其他方面来支撑。高职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思想上轻视人文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素质等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要想培养出具有高品质、高道德、强意志、高情商、爱创新等的综合型人才,应当加强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最终赢得社会的尊重。(4)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无论是哪种人才培养模式,最终都需要对人才进行评价。最常见的人才评价方式是以教学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方式,这种单一的方式很可能会造成评价的片面性。此外,单纯以教学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会造成各项指标的数字化、机械化。因此,在进行人才评价工作时,应当从专业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现实的角度等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得到的评价结果才真实可靠。
三、构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1.改变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使之与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相匹配,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指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满足几个方面:适应社会建设。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活动时,不仅要注重眼前实效,更要考虑长远的意义。例如灵活控制过度热门专业的招生人数、合理分配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对目前需求量较少但未来大量需要的人才应当统筹安排等。此外,尽量不要重复设置专业,增加专业的深度,缩小专业的广度,同时尽量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调整专业。当然,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设置课程过程中,可以加入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艺术教育等多样化的课程,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另外,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将学生的主要专业培养好,一方面还需要高职院校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技能予以重视。新世纪的技能型人才,不再是只精通本职专业的人才,而是“一门精,几门通”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逐步由单一的专业技能课转变为复合的专业技能课,与此同时,职业资格的认证也应走复合的道路。
2.创新“学、工一体化”培养方式。“学、工一体化”指的是理论联系实践。该培养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硬件设施包括师资队伍、学习教材、学习设备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打造“双师”教师队伍,“双师”有两层含义,一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二是教师本身需要具备双师的能力。对于落后的教材,高职院校应当尽快更新换代,时刻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过时、不老化。对于学生学习所需的教学设备和实际操作设备,高职院校应强制将传统的、老旧的淘汰,引进适应教学和实训要求的、价格合理的、与时俱进的设备。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要摒弃已固有的流于形式的建设观念以外,还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使实训基地真正与社会真实操作环境相一致。第二,将“学中做”和“做中学”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期间,要将“应用”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学中做”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实习或实训。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点的重新记忆,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中学”就是学生在实训基地等进行实训活动时,尽量按照企业的操作要求进行实践,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领悟到专业课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第三,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认清企业需求的变化,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有效分流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两个:首先,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实了可以在学校建立的实训基地外,还可以与企业形成链条。即学生将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实习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这是高职与企业合作较为典型的方式。其次,定向培养模式。即高职院校根据合作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不仅简化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的工作量,降低了由于专业限制导致就业难的风险,而且减少了企业对于新进人员的培训时间和费用,有利于企业及时补充专业性强的人才。
3.打造多元人才评价系统。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要素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得出,人才评价系统是对专业课程进行反馈的重要环节。根据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以教学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确立多元化的内外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系统时,应本着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要考虑到具体岗位的特点和要求,也要遵循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其次,精确与模糊相结合。传统的以教学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是一种精确的方式,例如,它可以通过笔试的成绩来精确确定人才的优劣。但笔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才所有的能力,这时就需要模糊的评价方式来做补充,比如口头表达,这是不可定量的,因此是模糊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再次,评价与认证相结合。在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考核认证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认证证书等。
图1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要素
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关系到高职毕业生的切实利益,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式,应当树立求质量、求实效的人才观,积极改变保守的、落后的培养模式,深化创新、与时俱进,继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冯晓光.WTO呼唤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9
[2]王清群.探索教学新思路,着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3]李桂霞.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和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12
[4]杨念.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务实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胡子均.大力发展职教,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N].芜湖日报.2011
[6]叶晓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7]许进先.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叶春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南京出版社,2010
[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人才的培养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让人才供给工作与我国的快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未来高校以及人才培养机构需要本着为市场为企业培养优秀新型员工的目的来使用多种教育形势,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与加强。针对于我国当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数量来说,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供给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依旧不容乐观,应用型人才始终难以完全应用,也就是说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深化与调整,这也是调整人才质量的主要方式。
一、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供应始终满足不了对于人才的需求,当下时代经济竞争,主要竞争的着力点就是人才与技术方面进行竞争,而以往的竞争着力点则是成本以及资本[1]。在这样的状态下,未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主要的依据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改善。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的项目、培训内容也随之发生了不同层次的改变,但是高校依然有些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更为关键就是,新型应用型人才在未来需要注意加强对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实际作用。而未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将会得到满足,从而人才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就能够真正得到展现,经济发展速度将会迈上全新的门槛。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和作用,我国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导致实际培养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2]。
(一)培养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工商管理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来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形势进行加强,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发展的变化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市场环境以及相关知识的更新变化速度较快。很多固有的知识更新速度始终无法跟上市场的实际发展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内部学习环境无法直接感受到市场的实际需求,导致当下非常多的工商管理人才在被培养过程中与市场需求产生脱节,很难培养出真正企业需求的善于把握市场发展形势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内容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种类逐渐增多,但是当下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不具备高度针对性。我国当下已经有非常多的高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策略缺乏专业的考察与分析,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全方面的市场需求,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意味着不利的制约作用,除此之外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3]。
(二)知识性和应用型培养不均衡
针对于当下情况来说,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在知识以及应用方面依旧有着不均衡的状态,对于知识的培养较为重视,并且依旧在延续着校内课堂授课的关键形式,更加重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主要的考核方向也是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但是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将应用情况纳入学习或者考核的指标当中,同时也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或者实训机会,这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实际应用水平明显下降。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很难熟练的运用知识,这就意味着校内培训的效果较差。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很多院校只能够单纯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水平,但是却忽视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实践与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学生无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好的对知识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这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4]。
(三)培养方式缺乏创新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当下并没有落实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的方向就是以传统书本、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积极性比较低。除此之外,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明显缺乏趣味性设计,很多时候学生都很难融入学习情境当中,因此学习效率比较低。信息技术在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实际作用,这意味着更多教学效果的出现以及教学方向的确认。
三、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培养模式同市场需求相吻合
在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符合社会市场变化的主要需求。未来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进行了解与把控。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进行结合[5]。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注意对市场的实际发展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的满足全新的教学需求,这能够让学生开展更好的学习活动。未来需要注意能够积极接纳全新的变化与个性,使用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定期开展调查活动,这对社会市场能够产生更加全方面的认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未来需要与社会市场变化的需求进行结合,在设置课程之前对社会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站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角度上,科学合理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从而让社会发展拥有更加有素质的专业人才,让社会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与提升。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满足新课标课改的实际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吸收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从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都给予高度的重视[6]。
(二)重视工作能力培养
工商管理作为高知识高应用性的专业,对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要求和限制。而当下很多高校在实际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方面的教学,却忽视了对于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首先,高校需要调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让知识培养和能力培养能够拥有合理的比例,避免出现培养过程中的失衡。再者,未来需要注意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与沟通,让学生能够在校外拥有实训基地,在校外构建学生培养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拥有的知识能够落实在实际。同时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来更好的把握市场的变化方向,从而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最后则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且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在未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这是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工商管理模式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方式[7]。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业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首先,高校需要使用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从而增强整体趣味性,从而充实教学内容,展示出课程的实际新意。其次,未来企业需要开展合作,与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企业开展实习协议,这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全新渠道。再次,未来可以与其它高校学习培养经验,更好的落实在学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最后,未来需要加强网络技术、VR技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运用于加强,使用现代化的方式来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束语
未来市场和企业都处于不断的创新过程中,而工商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关键,未来需要针对于这一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提升,从而跟上社会的步伐。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未来需要注意优化培养模式,从而创新培养方式,这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这能够让社会拥有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这一任务的出现与完成,意味着未来多方主体的合作与共赢,同时也意味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这能够更好的与市场发展需求实现共存。
参考文献:
[1]张弘德.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营销界,2021(03):155-156.
[2]胡小玲,陈灿.应用型本科院校紧密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T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6):133-140.
[3]郭怡萱.国外应用型物流金融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研究——以工商管理学院物流金融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26):14-17.
[4]王晓.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营销,2020(03):4-5.
[5]连丽娜.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中小企业,2020(01):184-185.
[6]王可男,王新钢,韩敏敏.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34):81-82.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05-03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人才培养过程,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不能脱离学校自身特点。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目标以及电气信息学科的自身特点,探索农业电气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示范,在这一总体目标下,学校鼓励各个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再制定更为具体的培养模式。农业电气化专业实施了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集成培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普通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1.研究现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从普通农业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途径和能力定位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多,取得的成果相对来说也较多。但还有以下不足:从理论层面来看,在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方面缺乏理论指导,相关研究也仅仅是从课程改革及产学研结合等途径来探讨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本科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人才结构殊而又十分重要的类型,在人才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及条件和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来说,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不同的,但是众多的研究并没有分清其涵义而统称为本科创新型人才,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误解,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偏差。从实践层面看,现有研究总结了我国高校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尤其是产学研结合途径。但是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较少,缺乏开放性、整体性的把握。
2.创新型师资不足。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因素。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有创新潜能的学生能否脱颖而出。工程教育中工程训练不足,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这样很难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与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与生产发展形势。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先天和后天都不足,多数农业院校尽管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优秀的师资队伍都集中在少数重点院校,普通农业院校的创新型师资严重不足。
3.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些负作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和整个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观念并不很正确,大家主张出人头地,或者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工程师。无论是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又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缺乏引导,配套物质条件跟不上以及相应措施不足等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
三、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
本体系以省级重点专业农业电气化和依托国家级创新实验区的大学生创新基地为依托,面向垦区、全省及全国农业现代化,通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社会需求、专业发展确立培养方案,并保证实施;通过注重专业训练,加强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立输送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理念,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是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背景的农电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二次开发能力,突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集成培育。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加强基层、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方针,面向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同时,立足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社会人才需求,构建模块化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全程化工程创新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2.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在与黑龙江达内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大庆科瑞尔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3+1”校企联合办学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论证和完善,并全面落实在联合科研、师资力量培养、非试点专业学生企业实训以及学生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深入探索“2.5+1.5”或“2+2”订单培养模式,切实实现农业人才的订单培养,满足现代化农垦企业对人才需求。
3.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从实践教学出发,坚定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改善农业电气化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基地建设的教学条件,着力建设具有教学、实训、生产、科研一体化的实现中心。探索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专业训练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训练、现场操作训练;创新教学平台,包括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竞赛活动或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结果。
4.开展创新能力训练。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科学拓展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组成的理论和实验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开放式创新训练基地,探索大学生创新学习机制,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课程设计和各类学习及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包括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创新制作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在内的校内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体系,探索以实践工程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体系。
5.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导入式、问答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并尝试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点探索案例教学方法,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采用以科研项目为中心,凝聚一批骨干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凝聚一批优秀学生;以优秀学生为核心,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方法,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协作性实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参与科研,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与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优化重组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淘汰落后过时内容,吸引反映农业电气化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突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多规格、模式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6.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在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有利于导师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每位导师在同一年级中指导3-5人,主要对学生在学习方法、科研创新、社会实践、人生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导师科研根据自己的能力与专业特长,不定期地为学生开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展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途径。
四、结语
农业电气化专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集成培育体系,符合目前的生源状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整体需要,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其结果也可被全国其他47所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借鉴。结合学校特色与培养目标定位,开展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雪坤,贝丽霞,等.“大农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21):420-428.
[2]何满辉.基于产学研的定制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06-309.
[3]刘成龙,王霁,等.以特色学科为依托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85-186.
[4]吕俊杰.强化实践与创新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9,(4):14-15.
[5]李和平,吴霞.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8(4):14-15.
关键词: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继续教育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助力国家发展。基于各单位发展的实际来看,若想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必要性。当今社会技术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稳态发展”形式被打破,已经进入市场浪潮,急需人才力量的支撑。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进行解读,此类人才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力、创新精神,也是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当今社会的发展,多数人才抱有求稳的态度,对于岗位创新不够重视。而单位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竞争不断增强,尤其是生产制造型单位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撑,反观人员队伍,创新型人才匮乏。基于此,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必要性。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才储备不足
各单位人才架构较为稳定,可以描述为层次递进,老技术骨干“退役”后,年轻人才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加之市场人才竞争的影响,使得部分人才流失,出现技术人才断层。除此之外,受到人才招收机制等的影响,多单位人才储备不足,创新型技术人才稀缺,使得单位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1]。
2.人才培养缺乏目的性
大型国有企业或者上市企业较为注重人才的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培养体系,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某些单位人才培养,存在形式化问题,缺乏中长期目标,人才缺少进修机会与平台,难以及时更新技术与理念。加之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创新型人才急缺,缺少高层次人才,使得单位的科研工作与生产制造工作等,受到了极大的阻碍[2]。
3.创新空间不够
这里所讲述的创新空间指的是:单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所提供的支持。单位的发展单依靠某个创新型人才是不够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基于此,要注重营造创新氛围,为人才提供创新发展平台,使其能够拥有更多的动力。就各单位发展实际来看,受到诸多牵绊,使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均受到影响,是各单位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切断“羁绊”是管理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增加人才储备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要任务是增加人才储备,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骨干与创新型人才断层问题,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湖南某单位为了优化人才结构,满足单位发展的人才需求,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20名,坚持面向社会的原则,公开引进人才,采取考试考察、择优录用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负责各项工作,按照图1所示程序开展。同时在单位内部选拔技术骨干,以调动现有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为现有人员提供发展机会,打破层级制度的限制,采取绩效评价的方式,以人才的岗位创新与成效作为评价指标,为其提供发展平台,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通过完善发展机制,为现有人才提供创新动力。除此之外,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管理干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发展战略目标,全面的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方向,以此避免无效人才的创新。
2.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
从实际情况来说,全面开展创新型人才,有着较大的难度,而且极易造成形式化。基于此,在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时,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结合单位发展战略目标,基于单位发展最需要的人才,进行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计划和单位发展战略始终保持一致。完成培养计划制定后,需要具体落实并且进行验证,以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计划所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避免随意设计,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同时需要完善人才晋升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力量是关键。基于此,需要合理的调整用人机制,充分的考虑提前退休、人才选拔等因素,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为人员提供发展空间是最为必要的,是激发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的最大动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创新培养方式,针对技术骨干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发挥优秀技术骨干的力量,采取技术帮带的形式,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树立榜样带头作用,以调动其它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优化人员架构,促使梯队能够顺理成章,适应单位发展需求。
3.扩大创新空间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扩展创新空间,营造创新氛围。首先,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创新人才培养意识,采取系列措施,提升创新型人才的执行力,提高人员的岗位创新能力。其次,组织创新大赛。竞争是激发人员创新能力与意识的最佳办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结合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组织同岗位或者部门人员,开展岗位创新大赛,将创新常态化,以调动人员的紧张情绪,重视自身的作用,积极的探索高效工作的方法,消除人员求稳思想,使其能够参与到竞争中来,以形成全员创新的模式。最后,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方案,能够增强职工的创新观念,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接受技能与知识的培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型人才运用的基础,需要做好扎实的培养工作,在培养人才时要做好人才保留,为其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使其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奉献自身的力量,进而推动单位的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个击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需要常态化、长期化,更新单位干部的人才管理观念,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怡璇.事业单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1,(9):117.
关键词:信息社会;应用型软件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据国家信息中心《走进信息社会: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0》称我国已走过信息社会发展的准备阶段,目前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加速转型进入信息社会离不开作为信息产业核心及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的软件产业,其规模将不断壮大,产业质量也将不断提高。软件产业属于知识型经济,知识型经济本质上说是人力资源发挥核心作用的经济,因此,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适合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同时信息社会对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特征和信息社会对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实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创新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一、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问题
1.应用型软件人才特征分析。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等,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应用型”主要是指“技术应用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掌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精通1~2门程序设计语言,掌握数据库开发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在软件生产一线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实施与维护等的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软件人才更加强调对软件技术的掌握和熟练应用能力,必须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问题。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是我国信息化和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以培养软件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其培养过程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课堂实验、课程设计、技能实训和项目实战等,因此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与之适应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及其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
信息社会是信息、知识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社会,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成为主导产业;②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广泛应用和渗透,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经济活动的智能化、信息化极大提高;③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网络的作用,各国经济的交融、汇合、互补的趋势愈来愈强烈,必然形成全球经济的大开放;④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以知识为主导的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老化周期相应缩短。
信息社会的以上特征表明了信息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技术形态,离不开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软件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大批的适合需求的软件人才。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①信息社会下软件产业必然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而我国目前大多软件企业规模偏小,没有大批的应用型软件人才,仅仅依靠少数高精尖人才,软件业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②信息社会下随着软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细化,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这就要求软件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岗位针对性,培养方式向专业性更强、课程设置更细化的方向发展;③信息社会下信息技术不是简单应用,而是广泛渗透社会的各个行业,这样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应用领域的行业知识;④在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软件人才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要更加注重对软件人才的外语阅读、写作、交流能力的培养;⑤信息社会下对软件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将会更高,一方面软件开发涵盖一定的过程和步骤且需要项目团队来协作完成,另外信息社会下知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三、信息化社会下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
1.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特征和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出了融实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施人才培养。前三学年,学生以在校学习、实践与实训为主,第四学年,为学生提供一年的项目实训实战空间,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即把学生送到软件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或者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实践。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坚持实践实训不断线,以“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方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以职业素质和软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符合软件技术人才岗位要求的培养方案。为满足软件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要求,我们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也更加细化,目前设置有多种技术方向(.Net方向、Java方向、嵌入式(C/C++)方向)、多种就业领域(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工程方向)和多应用领域(辅助设计、数字媒体、电子商务、金融信息化等);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课程体系结构,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构建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上精心设计教材结构,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精选有价值的案例,将知识讲解和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案例”、“榜样学习”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另外为满足对软件人才国际化的要求,精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选用国外原版教材,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专业知识,实现外语的读写、沟通能力与专业课的学习相互促进;增设一些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鼓励软件类专业学生多了解其他行业或应用领域的发展,注重软件技术和特定行业应用领域之间的到结合。
2.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将提升实践能力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不断优化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从基础训练、综合实验到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了一批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和实训公司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很好地满足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的要求。
3.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我们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面向信息社会,源于岗位要求,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实施效果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出的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大赛中获得多项奖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等特点,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学院通过近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已经树立了良好的“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品牌”。
信息社会下软件产业必然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大批量的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的应用型软件人才。我们在分析应用型软件人才特征和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实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平台,走出了一条适应信息社会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软件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祥.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5-67.
[2]叶安胜,张志强,易勇.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以成都大学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1):5-8.
[3]李焰,彭阳.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培养的突破与构建——成都大学软件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3):60-62.
[4]李红梅,张红延.影响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分析与解决途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0):1-3.
[5]孔金生,李占波,林楠,李学相.应用型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