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37:22
导语:在国内音乐教育研究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转型;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即将到来的全国600多所高校将进入转型发展做了政策引导。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4月颁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比率要达到100%”……高校转型发展的帷幕徐徐拉开。
一、全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法规建设、教材建设、教研科研、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实施高等音乐教育的院校大致分为专业音乐学院、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和综合类大学艺术院系三类。后两类高校的音乐院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都沿用专业音乐学院的传统模式。随着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师(尤其地方性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滞后,亟需与时俱进。在同一认知下,近年来国内同类院校的同仁们也都开始致力于本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思考和比较,也形成了一些成果。比如郭声健主编的“音乐教师360书屋”系列丛书《音乐课堂暖暖的》、《做暖心的老师》,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出发,对音乐教师、音乐内容、音乐课堂、音乐的对象、音乐的地位等,用通俗简单描述,阐释了音乐教学的应然境界,音乐教师的自觉追寻,音乐教育的非功利世俗……管建华主编的世界音乐与多元化经典译丛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视野》(【美】威廉.M.安德森M编,曹水清、刘业权M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美】特里斯.M.沃尔克M著,田林M译)等,把音乐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把中国音乐教育和国外音乐教育进行比较,提出音乐的多元性和世界性,同时也介绍了一些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也总结了国外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先进成果和经验。
二、国外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匈牙利等五个国家具有代表性。如美国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在这一“方案、标准”指导下,产生了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以及“青年作曲家计划”、“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等综合音乐教育思想和理念,极大推动了全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德国,“学校音乐周”或“学校艺术节”是一种常态的校际音乐活动。日本是教育体制比较集中的国家,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较有成就,如著名的“铃木教学法”,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盛行很久。前苏联和匈牙利是在世界近现代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也是盛产音乐大师的国家。音乐教育体制和内容是对我国乃至世界音乐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著名的“卡巴列夫斯基音乐学派”、“柯达伊音乐学派”分别出自两个国家。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多都设立了诸如“柯达伊音乐教育研究会”、“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研究会”等专门性音乐教育组织。
三、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现状
在全球信息化以及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转型发展的今天,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也同样肩负使命,面临考验,同时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问题。由于扩大招生规模,降低了专业和文化考试录取线,造成相当数量学生素质偏低。据调查,学生中有许多是在高中阶段因为学业成绩差,由于担心考不上大学,才临时学了一段声乐或器乐。2.高师音乐教育存在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3.高师音乐教学体系过多沿袭、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缺少自身特点。4.有些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增设音乐表演专业,存在学生素质与专业培养目标的错位、培养目标与社会音乐文化市场相脱节等现象。5.四年制学制培养与学生提前进入就业市场(大学四年级的各类应聘会)的矛盾等等。
因此,转型发展给地方高师带来了压力,也提供了改革创新的良好契机。高师音乐专业顺应转型背景下的基本规律,抓住机遇,研究探索解决本专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难题的思路和办法,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发挥好进口(招生)――培养(教学)――出口(就业)环节中“教育教学”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教育;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音乐教育学以塑造人为目的,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它的实践性很强,其理论体系来源于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地方高校也在音乐教育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然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逐渐兴起,使得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地方高校也逐渐开始引进多元文化教育,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力求做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当今音乐教育的趋势
由教育部主办的“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近日在河南大学落下帷幕。据悉,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62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186名学生参加。由此可见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实现了大融合、大交流,音乐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一个新方向、新起点,这是全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从以上现状及问题不难看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应当将多元文化教学理念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促使高校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通过这一教学理论的运用来改善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并促进高校音乐教学事业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重视通过审美教育让人们耳濡目染地去接受美好的事物,使性格、情操变得高尚、优美。地方高校教育也采用新型的音乐教育模式,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缔造出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教育都可以提升学习审美的能力。
(二)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音乐内容,这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扩大了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空间。我国拥有56个民族,音乐珍品浩如烟海,高校应把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融入到教学中去,在中外音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学习国外音乐,又关注本民族音乐,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高校开展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地优秀的音乐作品,认识到音浅析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乐的丰富性,扩展自身的音乐体验范围,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体系、不同形态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及趣味性,刺激学生的兴趣及音乐感知力,切实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适应性
研究发现,接受音乐训练的儿童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儿童;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听觉记忆。此外,旋律简单悦耳的古典音乐还能提高注意力,这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效。良好的音乐适应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力。通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生接触了世界各地各种形式的音乐,培养并增强了自身的音乐适应性,从而能更好地进行音乐表演和欣赏。
三、结语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逐渐提升。音乐教育的发展赶不上学生新的追求,所以,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应该加快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借鉴外国文化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为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增彩。
作者:张小满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璇.音乐教育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初探[J].艺术教育,2016(09).
[2]唐小捷.基于网络时代的音乐教育发展探究[J].黄河之声,2016(10).
[3]王红艳.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专音乐教育的改革思路[J].皖西学院学报,2016(04).
[4]苏广勇.远程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J].艺术教育,2016(10).
[5]邓芷晴.浅析中美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6(16).
[6]杨晓丽.浅析基本功练习的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以保山学院音乐教育学生为例[J].北方音乐,2016(16).
[7]张含星.国内线上音乐教育产品现状分析[J].北方音乐,2016(16).
[8]杜鑫.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通俗歌曲,2016(08).
[9]孔广馨.音乐学术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研究[J].文化月刊,2016(16).
[10]熊一鑫.浅谈贵州音乐教育的发展简况[J].黄河之声,2015(23).
[11]黄建平.素质教育视野下多元智能与音乐教育关联性探究[J].科技信息,2011(29).
人作为高级的生命体,其主体意识来自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这种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复杂关系,因此,主体意识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有价值的主体意识内涵主要有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民族意识等,但是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融于一体主宰着研究工作的进行。
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主体意识之本,它体现了人与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对象性关系及其活动中对自己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认识。有了自主意识,主体就不再依附于客体而存在,而成为对象世界的主人和自我表现的创造者。音乐教育研究是主体性的自我活动,主体意识的首要内涵就是自主意识,它是研究活动中对自身地位最基本的肯定性认识。通俗地说,就是要敢于并善于“当家作主”。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承担着从理论上探索音乐教育规律和指导音乐教学实践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要“文责自负”,而且要认识到自己的活动不应该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不应该受限于某些权威观点的拘束,而必须以学术主人翁的态度,去寻求和开发有价值意义的选题和论域。
学术勇气是自主意识自信品质的反映,它不仅体现出主体对于所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而且还顽强地反映了不墨守成规、不依附他人而独立自在的人格。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处于大变革时期,有许多基础性的重要理论认识需要通过哲学的层面来思考,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改革思路。因此,需要勇敢地面对现实,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当前,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薄弱地带,需要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思考、去探索。例如指导基础音乐教育的政策性文件《音乐课程标准》已经公布将近10年了,除了操作层面上的解读和指导之外,但至今还很少见到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新课标的文章,如果有的老师问《音乐课程标准)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恐怕很难找到准确而有理论深度的答案。也正是由于我们理论研究存在这样的薄弱环节,所以有的学者就以国外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理念对新课标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进行了哲学批评。不同学术观点得到发表,体现了我们学术的自由氛围;不同学术思想的存在,也反映出在学术民主基础上的兼容并蓄。但是,至今还没有对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进行深入地讨论,则使人感到愕然。人们不禁要问,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过时了吗?音乐审美教育是在实践中发展还是在实践中淘汰和消亡?这的确需要大家拿出智慧和勇气展开充分地研讨。
当然,自主意识应该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不仅要知道自己的自然(生理的、心理的)属性,认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且更应该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当然,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衡量主体能力与水平是在哪一个档次上,善于区分超越自我和好高骛远的两种心理品质的界限。对有音乐教育实践经验的学者来说,学术上超越自我的精神是需要的,但是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学术基本功和充分占有资料基础之上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从实践经验来看,成熟的自主意识往往可以获得一种无形的悟性和动力,在研究的选题、构思等方面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率。
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的内涵实质上是价值意识,以追求实用和满足需要为目标。哲学虽然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具有抽象和逻辑思辨的特征,但是,存在价值决定哲学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音乐教育哲学在经过抽象的理论思考之后,必须回到音乐教学的操作层面中来,既指导教学实践,又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有些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是从抽象到抽象的演绎,从逻辑到逻辑的推理,的确达到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境界。这种演绎推理式的研究成果,具有“纯理论”的品质,也可以给专家学者以思考和启迪,虽不应该对其存在价值予以否认,但是对广大从事音乐教学的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只能奉为天书而束之高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非常赞同并欣赏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
我们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为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参照,以帮助广大音乐教师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和行为上的指南,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和这个理想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哲学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产物,理念的阐述、论据的求证难免不进入枯燥无味的文字表述,这对于沉浸在生动流淌音响工作之中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队伍的成员,主要是来自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他们大多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可是由于工作的内容、对象不同,因此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了解不够具体深入,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音乐教育的“行情”。应该看到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不是专门研究高等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哲学,必须把立足点确立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基础音乐教育上,基于此,就不能不看到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体验的缺失就成为我们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工作中的软肋。
理论来自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必然是音乐教育活动的理论提升与总结。如果失去了对音乐教学的直觉体验,那么所构建起来的理论大厦必然根基不牢,这样的理论也就成为脱离音乐教学实际的空洞理论,对广大基层音乐教师来说既看不懂,也用不上,其指导实践的价值自然要大打折扣。
环顾世界上许多有重要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他们的成果都是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如奥尔夫的教学体系与方法、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与教学方法、柯达伊的民族音乐教育思想与教学手段等。究其原因可以列举很多,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都是经过到学校第一线去从事教学实践,在“摸爬滚打”的具体操作中研究出来的,因此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提升的理论超越了国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学习。相比之下,我们的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专业化倾向比较突出,特别是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与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接触较少。
当我们的实践意识回归而成为一种潜在的自觉力量之后,就有可能思考并解决以上一些感知过程的缺失,考虑以变革性的行为来改变我们的研究方式。也就有可能果断地走进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多听听他们的音乐课,甚至勇敢一些,给孩子们上几节课。这种“破格”行为将带给我们的是鲜活的 直觉体验和更多的发言权,为提升理论思考奠定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创造实践欲望的意识活动,是主体意识中具有超越性质的积极因素,是开发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对于人类整体来说,创新意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意识则是通过开拓进取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源泉。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劳动,一种是“再生产”式的重复性活动,它认同并传播别人的观点,使已有的理论成果得到肯定和延续,这种劳动成本较低,其价值在于信息的传递,但是无助于现实新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提升。另一种是创造性的劳动,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去探索和追求还没有被他人发现的新观点、新理念。这种活动就需要创新意识作为行动的支撑和动力,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从这些方面来看,创新意识是不满足理论研究现状的意识,它既有否定性的特征,又有奋斗性的追求。如果没有这种创新意识,我们的音乐教育就要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的模式上。当然,创新意识的行为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必须和自主意识相结合,促成自觉行为意识,通过联想、想象、幻想激发起发散性思维活动,然后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胡思乱想,而是在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摘取学术的“金苹果”。因此,充分地占有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是重要的操作手段。在我们这个具有抽象品质的学科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的成果是完全必要的,成段地引用他人成果也无可厚非,但是必须要融入自己的观点,要为我所用,成为个人论据的支撑。那些“人云亦云”式的论述,等同于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既不卫生,又索然无味。不仅缺乏说服力,而且也没有新的学术价值。理论创新当然可以应用和引用国外的现代文化思潮来思考乃至联系国内的音乐教育理念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模式必须是建立在个人有创见的基础之上的,而不应该通篇论据都是国外学者的论述和观点,然后以此作为真理的标准来指导中国的音乐教育思想和行为。像这样切断历史、切断民族文化背景的研究成果不仅缺乏说服力,而且也很难产生应有的理论效应。
创新意识的培育过程也是人格完善的过程,就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而言,应该确立学术研究的目标和理想,不国步自封,也不急功近利,在博览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中国音乐教育中的新问题、新理念和新方法。当然,创新意识只是一种美好而积极的动机,本身虽然蕴涵着巨大的精神潜能,但是真正要转化为有创新意义的成果,那还需要一段艰苦努力的过程。
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体现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种民族性格是依存于民族文化而体现的,反映了特有的审美爱好与审美习惯,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现在有人提出“超民族意识”观点,显然只能够是逻辑推理式的预言,是不切现实的。
在音乐教育哲学的共性研究领域,民族意识不是汉族意识,也不是其他少数民族意识,而是中华民族意识,它是音乐教育的灵魂,也是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主心骨。由于音乐源于人类的生活,依存于民族母语文化的哺育。音乐教育失去了民族的根基和传统,也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思想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宝库。仅就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而言,就包容了音乐教育的特征、音乐教育的功能和音乐教育的价值等方面的哲学思想。目前,孔子学院都办到国外去了,但是我们本土文化教育这方面的研究专题还为数不多,学术开掘也显得深度不够。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从王国维、到陶行知也有不少关于音乐教育的闪光论述,也有待开发。至于在现实社会中,有关民族音乐教育方面可以发掘的课题就更多了。例如有的专家提出”让孩子唱自己家乡的歌”,这既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有意义的教改举措,也包容了一定的哲理内涵,如孩子为什么要唱歌?什么是自己家乡的歌?为什么要唱自己家乡的歌?这些十分普通的问题如果深入发掘,都蕴涵着一定的音乐教育哲理。
应该看到: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我们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了,不仅削弱了五千多年传统的中华民族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而且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现代哲学思潮来指导中国的音乐教育,这是值得深思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是需要的,联系思考中国的现状也是应该的,但是应该明确“‘全球一体化’的文化归属,与母语系统和民族音乐教育主体建设的终极目标,具有实质性的内在一致。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希望追随别人的话语为宗旨去参与对话,那恐怕将在全球一体化新型文明中,从根本上丧失自己在“多元共融”中的主体地位。“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强化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民族意识,不仅是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也要探索多元文化共融中民族主体意识,这样才可以既不数典忘祖,又坚持与时俱进,从而使我们的哲学价值体系能够在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笔者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认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主旨思想,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组织学理论、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将教育行政与教育管理等同看待。
一、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研究的意义
管理机制是发展的保障,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谈发展是一句空话。管理机制需要人性化。所谓人性化,是说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机制也需要有约束性,所谓约束性,是说在运行中要对违反制度的现象给予明确的态度,或沟通,或批评教育;机制也要有强制性,因为惰性是人的普遍心理特征,所以要落实“要么履行职责,要么取消权利”。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具有与一般管理学或一般音乐教育学不同的独特性, 无论教育界还是管理界,目前几乎已有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但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与管理学及音乐教育学各有什么不同与相同等诸多问题,却没有得到更多的讨论与探究。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重视既是当前教育学科由综合到细化以及学科自身逻辑演进的结果,同时又是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研究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之一,是文化艺术事业人才支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高水平、高度发展、高质量的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就不会有持续高度发展、高度繁荣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因此,对高校音乐教育管理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依然有与普通教育管理共通的地方,因此,音乐教育管理与教育管理学之间有一些共同或交叉的管理思想及管理原则,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如何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音乐教育管理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这是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我们坚持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尊重音乐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音乐教育管理的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管理领域有了一定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高校音乐教育管理中,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已逐渐成为共识,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地不断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的各个音乐专业针对学生特点和高校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此外,高校音乐教育管理还形成主渠道和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但与此同时,高校音乐教育管理也呈现出不少弊病。过去30多年来,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但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战略中,经济领域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即把经济领域的绩效管理模式化地、片面地应用于艺术教育管理之中。此外,调查发现,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高等艺术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重学科知识轻整体知识、重教师教轻学生学、重统一要求轻学生个性多样发展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但知识基础的厚度亟待增强;二是学生素质水平差异增大,学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三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此外,不能合理地把握对学生管理尺度,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等问题依然是艺术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音乐;背景探索
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SPOC课程、微课、TED演讲课程、太空课程等新课程概念,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了云端课程,逐步使用远程资源,进而实现数据化教学。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空前的速度席卷而来。“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使得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摧毁了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正逐步重塑一个开放的新的教育生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实现了PPT+课堂交互的班班通课堂,到通过物联网+自动化的自动化课堂,再到今天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教育云平台引领下的智慧课堂。传统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效率低下,对于幼儿音乐教育启蒙的益处有限,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并合理地应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丰富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是使得幼儿音乐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引起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加深对于幼儿音乐方面的启蒙。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将课堂教学资源有效的整合,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幼儿音乐教学。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我们国家,因为大多数儿童和家长关于音乐教育的概念薄弱,所以对“互联网+”时代下幼儿的音乐教育也不怎么了解,甚至对于此还存在很多误区。
(一)“互联网+”音乐教学没有落实到实处因为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的音乐教学模式仍然老旧,没有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课堂实践教学上,依旧是保守老套的,没有利用互联网来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王海艳曾写过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该要加强对音乐艺术的传播,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要如此。
(二)“互联网+”音乐教学实施分析在幼儿时期,保证在课堂上实行一些游戏活动是必要的,音乐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并且能够使幼儿很快的投入音乐课堂里面。田中女士发明的彩色音符教学法对于幼儿学习音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在集体教学时能够帮助幼儿迅速的投入音乐世界,这个游戏可以结合互联网,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听辨单音,音程并且全身心的沉浸在音乐世界中,发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动作。
(三)关于发展“互联网+”幼儿音乐教学的策略老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结合互联网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加入日常音乐教学中,比如利用现代设备给幼儿设置音乐游戏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自身性格、品质,让音乐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但是关于老师是否能够很好的利用互联网,从而来帮助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实践。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领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部分地区理工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大学音乐教学现状为切入点,首先论述多元化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然后调研理工科大学音乐教学现状并分析出影响音乐教育的因素;最后论述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理工科院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创新措施。
[关键词]
多元文化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对用人标准提高了要求,多元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指引了发展方向,通过在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和音乐教育的意义
多元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天斯坦福大学的课程改革是这场文化革命的开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向世界人民传播音乐文化,展示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理工科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可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大学的音乐教育从品德、文化、专业、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音乐教育所体现出的艺术的真实性、概括性、鲜明性、直观性、关联性等特征可以使大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历史传承性,是大学生解读历史、了解民族、领悟传统文化和多彩民间艺术的有力文化支持。音乐教育中的感染力和审美性,能让大学生受到高尚品德的陶冶和熏陶,让他们能够理解丑恶和美丽、高尚与鄙陋,使他们增加对美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二、理工科大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理工科院校开展的音乐教学的研究很少,师范类院校大多是单纯研究音乐教育,普通院校基本上正在大力拓展素质教育,关于理工类院校音乐教学模式或音乐文化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如吴非《针对理工类院校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李博澜《江苏省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李健《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陈慧玲《我国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等论文为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一)对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本文选取了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等六所院校全日制统招在校生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调查研究,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1130份,回收率90.4%,走访学生1000名,交谈成功857人,走访率85.7%。经过归纳整理,从1130份问卷中随机抽取900份进行统计分析,从857名同学中抽取650份走访报告进行总结提炼,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支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六所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如下:学习音乐的动机,音乐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课程主要内容和使用教材范围,教师与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音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音乐公选课和学生社团开设情况,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对音乐教学模式方面的态度和想法共八项内容。
(二)调查结果
1.音乐素质存在差异性,缺乏主观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83%的大学生没有任何音乐理论基础;极个别学生因从小接受过钢琴、小提琴的乐器教学能够认识并使用专业乐谱;13%的大学生能够认识简谱但并不能够熟练使用;73%的大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近一半的学生喜欢通俗音乐,一小部分人喜欢摇滚音乐,而对古典和浪漫音乐、爵士乐、交响乐等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喜欢古典舞蹈的占15%,喜欢现代舞蹈的占37%。从以上数据看出,大学生的音乐水平高低不一,他们听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对高雅的艺术作品了解很少,缺乏主观上对音乐的向往和探索。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音乐,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音乐会、歌剧、音乐比赛等漠不关心。
2.课程设置单一未体现音乐教育的多元性。
在被调查的6所高校中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的有4所,没有开设的有2所。在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的4所高校中,选修音乐的大学生只占到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8.2%,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经调查表明:第一,高校音乐教育因教师的学历背景等原因更偏重专业化,课程过于专业化,学生接受困难。第二,上课学生以低年级为主。因为,很多学校规定,一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习音乐教育;二、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课业比较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上选修课;处于毕业阶段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在意这类课程。这些问题说明部分决策者在课程设置上及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上存有一定偏差,高校音乐教育并未得到科学的定位。同时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环节,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
3.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艺术活动普及率低。
由调查结果可知,理工科院校实施音乐教育的教师资源非常少,教师梯次不够完善。在参与调查的院校中,只有一所有专任音乐教师,其他四所是由在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工作的教师兼任,五所学校只有一名副高级职称的音乐教师,其余为讲师或助教。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艺术活动普及率偏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军乐团、舞蹈队,能够在运动会开幕式、迎新晚会、新年晚会亲身体验,展示才华。此外,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活动不能仅仅是课堂讲授,应采取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蒙古族、藏族、苗族或者是俄罗斯、巴西等多种民族特色音乐风格进行推广普及提高,以多元的世界文化和艺术吸引学生,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得知,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没有专业视听室和专业活动场所,音乐选修课按照选课人数多少安排教室;只有4所大学有钢琴,其中1台还是年久失修,并且仅限艺术社团使用,不能够提供给音乐选修课;还存在缺少电脑、DVD、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现象。此外,调查的6所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归属也存在问题。选修课归社科部或基础部管理,艺术团体归团委管理,同时教师来自各个行政部门的艺术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的教研室,既要干行政工作还要授课,这说明大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管理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管理混乱、不规范。总结起来,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二是音乐教学的场地、设备严重不足;三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学生学习和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不明确。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学音乐教育发展和实施重在高校领导的重视,必须转变思路,给予音乐教育以资金支持,增加音乐教育的形式,重视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独特魅力,使音乐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其功能。
三、基于多元文化和建构主义的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
理工科的音乐老师基本上来源于师范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生或艺术团体的专业人才,如果其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授教育,停留在老师唱学生学,则不能满足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提出以下三点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使音乐教育与时代结合,与科技结合,保障音乐教育的有效进行。
(一)与时代接轨,丰富教学内容
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较强,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对薄弱,许多学生不懂乐谱。针对这些普遍特点,教师应以授课对象的音乐水平和文化底蕴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元文化授课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西结合,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交叉渗透,围绕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不同风格的流派可以讲授大小调式、交响乐、协奏曲、无词歌;甄选出昆曲、甘肃花儿、朝鲜族农乐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呼麦等民族民间表演艺术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看到我国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舞台,让学生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2014年入学的学生基本上以1995年后出生为主,针对这些授课对象,教师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出生年代、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在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的前提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通过问答、讨论、课堂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使音乐文化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与国际接轨,改善教学方法
在理工科音乐选修课中,将要讲授的理论知识,通过团队或自由结组的方式团结协作,强化对新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话剧或舞台剧表演完成对原有认识的重塑和新知识的建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乐器并进行演奏,给学生直观的示范,通过对乐器的观察,讲解乐器的构造组成和发声原理,进行示范性弹奏,使学生获取知识。演示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加强知识记忆。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学生所热爱,也可以将一些APP加入到日常教学中来。
2.MOOC教学法。
在理工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音乐选修课和艺术社团,上课人数多。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覆盖了无线网络,因此,MOOC教学法可以应用在音乐教学的课程中。如设计出课程的电子平台,采用手机点名、手机答题、手机观看课件等教学手段,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社会接轨,完善保障机制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现状;音乐教学;对策
幼儿园里所设置的音乐教育活动,应该以适应儿童的天性发展为出发点,内容的设置多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吸引幼儿参与音乐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的目的。
一、我国西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音乐素质较。首先,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关注程度不高影响幼儿音乐教育方面素质的发展。不同幼儿园的教师对各个幼儿园音乐活动相关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存在差异。其次,我国农村幼儿教师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目前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数量较为稀少,由于他们在专业上认识不足,又没有获得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专家的亲自指导,导致他们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科学性认识不全面,教学专业度偏低。
(二)音乐教学设备简陋。音乐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音乐课程教学资源配备达不到标准,影响音乐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农村幼儿园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办园条件很差,硬件设施和设备简陋。再加上农村地区有很多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不仅不愿意添置音乐活动中使用的教玩具等必需品,也确实没有实力购买先进电教设备的条件,由此制约了多种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幼儿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教学方法落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音乐教学法科学全面的了解比较少,再加上缺乏实践经验,他们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就是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幼儿唱几首简单的儿歌、跳几支简单的幼儿舞,和一些简单的音乐技能就算是合格,完成任务了。采用偏向于“小学化”的教学方法,这些呆板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还导致幼儿在听到音乐时,不能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没有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音乐活动,这不仅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缺少乐趣,而且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制约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及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教师提高音乐素养。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树立全面发展观,重视音乐教育。教师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幼儿园。每位教师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过程和管理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片区教师整体的教育观念。其次,建设师资队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明白幼儿教师的责任应该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孩子原有基础上,促进每一个孩子的音乐能力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在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同时,要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要逐步提高教师的音乐鉴赏水平,要尽量缩小师生间的音乐距离,增强孩子们的向师性,进而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并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积淀美,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完善音乐基础设施。完善的音乐设施是教师顺利完成音乐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农村幼儿园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措施上的支持和经费投入的逐步增长。还可以在社会上加强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及家长通过捐资、集资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幼儿园出资出力。
(三)整现行教材结构和内容。首先,根抓幼儿园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尽量选择内容比较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音乐教学材料,音乐教材应该结合本土的与非本土的、民族的与其他民族的、国内的与国外的特点。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有利于从幼儿的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展现幼儿的生活。其次,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健康的成长,统筹调配教学资源,增加音乐教育资源。
(四)改进音乐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音乐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意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愉悦性和感染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孩子们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在愉快而活泼的音乐活动中,交给孩子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最终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发展。其次,教师善用鼓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和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够增强幼儿自信,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孩子高效快速的完成某项活动或要求。最后,适时开展有组织的音乐活动和演艺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发挥音乐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促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的乐园的作用。
总之,要改变农村幼儿园的音乐现状,任重而道远。农村幼儿园应该从该园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创造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生动活泼良好氛围,从而真正提高我国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虹.多媒体影响下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以庆阳市西峰区幼儿园为例.职教幼教,2015.
摘 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范围内掀起了革命性的改革。本文简述了多元文化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概念及国内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大学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音乐;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全球的形态由过去的单一性单元社会逐渐转变为多元的意识社会形态。多元民族的多元性文化在全球社会进行激烈的冲击和辩证。因此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兴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近些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和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它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方向的理论风暴,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力的证明。多元文化下的大学音乐教育表现出了自身的文化深刻性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含义。我们应在音乐教育上赋予其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吸收和改良。高校音乐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更促进大学生对美学和音乐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及现状
1.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是指社会、国家或者民族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论”的核心是承认其他民族文化和贡献,倡导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由此构成了世界的多元文化。受到“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念开始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了世界音乐教育中备受重视的趋势之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在使学生在多元的音乐文化熏陶下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具备欣赏各国文化下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1.2、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硬件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不足。各种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大学音乐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从总体形势上来看,我国音乐教育多元化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体系不是很完善。除了一些音乐专业院校给声乐学生进行的必要声乐培训外,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关于多元化音乐的知识讲解。因此时下大学生多数喜欢普遍流行的通俗音乐,并不能深入了解更为多元化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背景。这些外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教育领域对大学校园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和体系建设。
二、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际意义
2.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各国不同的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该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音乐认识观点国际化全面化具体化。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学习借鉴文化差异中的优缺点。通过拓展音乐学习领域的不同文化交流渠道,使学生具有欣赏不同音乐的能力,产生音乐演奏和音乐创作的热情。通过音乐教育的自由传播,使学生享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美学盛宴。
2.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的开展意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现阶段文化教育的需求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音乐教育上的弊端,为学生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这样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符合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大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现在高校中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和社会都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传承中国文化的能力。在多元文化领域开展大学音乐教育,正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交流和学习。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音乐更是无国界的文化标志。多元文化的音乐突破了国家的限制,不仅仅打破了长期居于首位的欧洲专业音乐教育体系,更使得中国的音乐教育面向世界展现异彩。在大学校园里音乐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文化研究,而由此成为不同音乐之间的交流碰撞。
三、大学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当今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以全球化的音乐学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系。大学高校的音乐教育更要加强时代特征,紧跟时展,谋求自我能力的硬件转型和软件提高。积极开设相关课程,探索转型性音乐教育方式的新模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3.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点转型是基础
多元文化领域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世界音乐教育所共同的认知变型。发展多元文化领域的音乐教育就要转变长期存在人们意识中的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观念。欧洲的乃至西方的古典音乐作为世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音乐风格。但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都在不同的时期拥有着丰富的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特征和内涵。要在高校实施多元性的音乐文化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创新音乐学习的路径,加强本国音乐文化教育与世界各国音乐文化教育的碰撞和接轨。在这样的理念中,我们的本土音乐文化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独立的、先进的体系框架。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绝不仅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繁琐式填充,更是结合我国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等多方面的体系建设。
3.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是核心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包含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也应该涵盖我国各民族的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不仅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学习,也应该重视各国的艺术音乐发展和当今的流行音乐。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世界音乐的内容增加。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上不仅要增加对世界音乐史和民族音乐的概念性理解内容,还要加强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学习。例如:“亚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在欣赏国外音乐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背景,做到真正的寓情于景。另一方面要兼顾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
3.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教师综合素质的加强是保障
教师作为音乐教育课堂上的传授者和设计者,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否得到良好实施的重要保障。大学的音乐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音乐教育理念,适应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其次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音乐修养和知识储备。
四、总结
大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时展的进步性要求。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音乐教学单一性问题。使音乐教育走向多元化、全面化、具体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必然会出现困惑与问题,但这作为发展中的动力因素将会更好的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构建新型音乐教育体系,开创我国音乐教育的崭新时代。(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玛措.探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J].音乐大观,2013,12:21.
[2] 张帆.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04-205.
一、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与
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相同吗?
管建华先生在其文章《“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写道:“但有一点似乎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21世纪中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却提出了比审美的音乐教育更为极端的概念,即‘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概念。这种‘核心’的哲学根基是什么?”“我们没有看到音乐新课标中关于‘审美’界定的任何参考文献,也无任何新的理论阐释,从其理论依据来看,它基本出自对历史的沿用,如从席勒、康德美学理论中‘审美’的引用。再则,与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MEAE)有一定联系。”“它(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上将音乐教育禁锢在‘审美’的牢笼中,使音乐教育无法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世界敞开。因为,音乐生活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各领域息息相关。”很明显,管建华先生认为国内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与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如出一辙,而国内这种说法甚至还要极端。
那么,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与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到底相同不相同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明确―下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本质。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产生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美国音乐教育主要以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二战”后,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与之对照,美国发现自己教育的落后,由此调整教育目标,将学科教育放到了教育之首。面对音乐教育备受冷落的境遇,纳尔逊・亨利提出要发展一种注重音乐内在价值的音乐教育哲学,希望通过强调音乐学科的学习价值与独立存在价值,确立音乐学科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于是音乐教育出现价值转向,开始强调音乐中要素的、形式的、审美关系的感知和知识,以及对音乐学科的实在的体验,音乐教育由此开始进入一个审美教育哲学的时代。该哲学思想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至1970年,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这一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场审美教育运动达到了巅峰。80年代之后,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逐渐走向衰落,并开始受到其他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质疑与批判。由以上可以看出,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产生背景以及其美学理论基础(18世纪康德、席勒等人的“纯粹美学”)决定了它过分强调音乐的本体价值。该理论认为:音乐作品的价值是固有的和内在的,欣赏者要想获得审美体验,必须以审美方式聆听音乐作品,必须深入到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那些创作素质中去――即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织体、曲式等音乐要素。很明显,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倾向于“为艺术而艺术”(审美),从而也就忽略了音乐的其他功能。
我们国内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的确立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吸收。
回顾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儒学创始人孔子就提出“尽善尽美”的评价音乐作品的标准。说明,我国古人早已注意并感受到音乐陶冶性情之美,以至于孔子在欣赏了《韶》乐之后,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但我们注意到,音乐作品在此必先“尽善”,后才“尽美”。之后,由于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更是过分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如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于是音乐渐渐沦为道德教育的附庸和政治宣传的工具。至1912年,任教育部长时提出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张(这一主张深受康德及席勒的影响),并先后提出“五育并重”、“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等创见。在1930年为《教育大辞书》所写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可见,的美育主张依然是以德育为最终目的的。后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贝内特・雷默在1985年与1998年两次来华访问,其《音乐教育的哲学》(1970年版)著作也被引入,由此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之所以容易与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立场产生共鸣,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中的美学渊源;另一方面,便是社会因素促成了两种文化的结合。原因是,在刚刚经历了疯狂迷乱的十年“”岁月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政治变得格外敏感,而由于音乐素来有为政治服务的传统,于是便认为就音乐论音乐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可能会比较保险。最终在制定《标准》时,明确提出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笔者认为,虽然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源于西方,但由于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它很难成长为纯粹审美意义的哲学理念,它依然脱离不了通向德育教化目的的传统文化轨道。也就是说,与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相比,实则名同而质不同,相通而不相同。春秋时期的晏子曾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哲理用以解释这种现象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正是音乐学科在中国始终不被重视,而在美国能够成为基础学科的真正原因。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是统一性、封闭性、排他性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功能论、语境论、实践论各自对审美教育哲学的批评。
李渝梅、李方元两位教授在其文章《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中对美国教授保罗・哈克博士所主张的功能音乐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功能音乐教育最核心的内在品质有两点:“一点是通过音乐多种功能的教育,影响学生的态度、价值和行为,以此发展出学生对多种音乐风格的判断力和抉择力,并获得明智的运用的能力;另一点是,希望音乐真正回归到文化之中,以此承载起更多的社会功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审美的和
非审美的交流,包括对社会、对仪式、对环境、对心理、对生理等全方位的贡献。”通过引用著名音乐人类学家A.梅里亚姆所指出的音乐的十种功能(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规范的符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力),进而指出:既然音乐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具有多方面功能,那么,音乐的多种功能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示。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总是倾向于孤立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不能使音乐教育在广泛、多样、基本的功能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作为。”原因是审美音乐教育存在局限性――“审美教育有三个将点:一是它与欧陆的传统美学的直接联系;二是其理论是建立在音乐学的知识体系之上的,与精英主义观念有着某些渊源;三是从时间上看,它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与民族音乐学进行认真、深入的对话和对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出必要的回应。”以上可以看出,功能音乐教育针对审美音乐教育孤立“审美”的弱点,提倡审美理念与实用理念相结合的观点,力求使音乐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对音乐的文化语境也给予了关注。
那么,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是否对音乐的各种功能给予关注了呢?在《标准》中除了对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强调,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关注更是我们的历史传统,如《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另外,《标准》中对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四方面价值的界定,也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对音乐教育其他功能的关注。
管建华先生在其文章《“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提倡建构将“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语境论)。指出音乐人类学家已提出将“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的观点,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也已经公认“音乐是作为人类的普遍文化现象”。当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重要潮流,“今天的音乐教育必然开始音乐文化反思与‘概念重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不同文化音乐并置,承认它们是价值平等而表现方式不同的音乐,非洲音乐、阿拉伯音乐、印度音乐、东南亚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等,都将进入我们音乐教育的视野。”所以“(1)我们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的与文化整合的音乐教育哲学,而非单一的、与文化分离的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2)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受到严重挑战,音乐教育不可能回避全球文化视野及其生活世界的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人类未来音乐教育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哲学是建立在自笛卡儿以来的认识论的普遍主义哲学基础上,在哲学史上有其历史局限性:“第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是普遍主义,它将‘审美’作为人类理解音乐的最重要的和共同的心理基础。第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是反历史主义的。第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反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特别是管建华先生的几个反问,更是有效击中了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软肋:“是否存在符合所有文化普遍的‘音乐’界定以及普遍的‘美学’标准或‘审美’概念?或者说我们能否找到一个音乐的共同本质的东西作为理解世界音乐的基础?”“我们是否能够先脱离各种文化或依据一种文化来创造一个普遍的、本质的音乐美学、概念理论,然后可以用这种普遍的美学理论去说明、去理解不同音乐?”“请问有哪一种‘音乐美’在历史上是永恒不变的?”从而得出结论:“当代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审美区分的教育,审美并非核心,它是文化功能中的一种,文化的概念可以包含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教育的各个方面,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把音乐教育的认识活动简单化或单一化了,并将音乐的生活世界的经验隔离或边缘化。”
而在我们的《标准》中,则将“理解多元文化”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指出应“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经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给予了关注,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多元文化意识。另外,《标准》中对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的明确界定,也说明了,我们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经将音乐这一传承载体归属到其文化母体之中,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前面两篇文章都提及了美国大卫・埃里奥特的实践哲学。在埃里奥特看来:只有实践才是音乐的本质,音乐在实践中存在,音乐人也是实践意义上的存在,音乐欣赏只是音乐实践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审美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实践包括了审美。音乐教育的主要价值即MusIc(指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音乐实践的多样化人类实践)的主要价值:自我成长、自我认识以及最佳体验。因此,音乐教育的目标,以及每一个音乐教学情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在精选的音乐实践中平衡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挑战,使他们获得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及音乐愉悦。埃里奥特认为,音乐的审美概念以四个基本的假设为基础:“第一个假设是音乐是客体或作品的集合。第二个假设是音乐作品存在而且以一种且只以一种方式聆听,即审美的方式。审美地聆听音乐作品意味着完全专注于所谓的审美特征。音乐作品的元素和结构特征:旋律、和声、节奏、音色、力度、织体和组织过程(如变奏、重复),这些为审美特征提供了形式。审美概念的第三个假设是音乐作品的价值总是固有的和内在的。大多数(而不是全部)美学理论家相信音乐的价值只在于音乐作品的结构特性。第四个假设是假如听众审美地聆听音乐作品,他们将获得(或经历)一种审美体验。术语审美体验指一种特别的情感发生或无私的乐趣,它们似乎来源于听众对音乐作品审美特征的完全关注,不包括任何道德的、社会的、宗教的、个人的或其他特征可能表现、指向或代表的实际联系。”
在《标准》中同样体现出非常明显地注重多样化音乐实践活动的倾向。如《标准》中明确规定将“重视音乐实践”作为音乐教育基本理念之-,并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功能论、语境论、实践论三种哲学观点各自所坚持的不同立场、各自的合理内核,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虽然在广度与深度上不及各种观点更广泛、更深刻,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西方统一性、封闭性、排他性的审美音乐教育是不同的,它有着一种非常明显的追求多元化、开放化的倾向。
那么,为什么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还会受到人们的质疑与批评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因为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西方的审美音乐教育是同宗同源,是建立在具有历史局限性的18世纪康德、席勒等人的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与19世纪的精英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这一天生的劣根性,自然会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其次,便是因名之故。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命名,很容易误导人们去过分注重音乐的本体价值,从而也就容易忽略音乐的非本体价值。如前面所述,不论是实践论的观点,还是从功能论的角度,审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各种功能并不存在“核心”与“边缘”或“主”与“次”之分。正如保罗・哈克所说:“无论审美功能如何重要,具备怎样的基础性质,我们应该同时记住音乐的其他功能也是同样重要的,也具备着同等的基础性质,当我们在涉及审美的价值以及实现这种价值的必要性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孤立地考虑审美自身。”。而且,在音乐人类学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符合所有文化的普遍的“美学”标准或“审美”概念。如此一来,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命名确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这应该正是管建华先生认为:“有一点似乎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21世纪中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却提出了比审美的音乐教育更为极端的概念……”的原因。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该如何发展?
哲学家威尔什指出: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性、统一性的时代。后现代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的基本观念的历史时期。的确,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多元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内,音乐教育哲学基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刘沛先生在其文章《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中就系统梳理了西方音乐教育的六种主要哲学观点:所指论、表情论、形式论、语境论、实践论和功能论,各种哲学理念既对立又统一,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音乐的本质以及音乐教育价值的深入认识。各种哲学理念虽然各执一词,但相互之间也存在互相交融的情况。比如,功能论者保罗・哈克指出:“无论是实用的理念还是审美的理念,偏取一家之说都不能为全社会认可音乐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我的动议着眼于中庸的立场,强调音乐的整体价值……”“在这里,我提出一种‘社会的/功能的音乐教育’,或简称做‘功能音乐教育’,它可能有助于我们认识审美观与实用观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的对立,可能有助于我们及时地为当代社会的音乐教育树立起一种更为宽广、更为全面的观点。”对于外部社会的声音的认识,功能音乐教育亦采取了音乐人类学的立场,即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必须从文化中认识音乐的立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功能论与语境论以及审美观相互融合的一面。实践论者大卫・埃里奥特则主张:审美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实践包括了审美,可见埃里奥特所主张的实践包括能够给人们带来音乐体验的所有音乐实践活动,它已经涵盖了审美实践。另外他亦指出:语境性和过程性是实践的特征,脱离了一定的语境,音乐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实践了。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实践论与语境论相互融合的一面。而音乐人类学家(即语境论者)则将视野拓展到全球文化视野,坚持文化相对论,并认为音乐作为文化对于人类可以起到多方面的功能,审美并非核心,它只是音乐文化功能中的一种。在此我们亦可以看出语境论与功能论、审美观互相交融的一面。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各种哲学理念之间有着相互融合的趋势。
那么,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面对哲学基础多元化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又该如何去发展自己呢?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审美音乐教育的掌门人贝内特・雷默是如何应对的,或许会给予我们以提示与启发。
面对多重挑战,雷默在其2003年版的著作《音乐教育哲学:提升的视野》中谈到:“审美教育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法则,而是提供一种过程指导,就其本质而言,必须是正在发展的过程中而且是开放的,……我所理解的审美教育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是灵活的,试图去捕获有关音乐的最佳思考,并将其运用于音乐教育实践。”对于各种哲学观点,雷默采用了“融合”的观点:“融合是与多元主义和平共处,而不是超越它……但是,它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试图与多样性共存合作促使事物多样性,试图去做哲学工作应该做的事情……融合是多元主义的一种思考、研究和分析方式。”。最终雷默的建议“以体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哲学。对于“体验”一词,他做出界定:音乐与人类的其他体验一样。他认为,这种体验哲学关注和珍视所有方式的音乐体验,关注和珍视能够提供特殊音乐体验的所有音乐。任何单一的哲学都没有这种哲学的内涵全面,体验哲学包括所有的音乐以及参与音乐的所有方式。可见雷默的最终目的是试图建立一种多元化、开放化,包容性极强的音乐教育哲学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多元化的哲学观点都有着明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就启示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也应该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国际音乐教育领域的各种新成果,以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进一步补充、完善自己,并以一种坦荡、开放的胸怀,随时准备接纳、吸收人们在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这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为避免固步自封,思想滞后,追求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有感于此,笔者在此提倡一种“求善论”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点,此观点中的“善”既是对儒学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尽善尽美”艺术标准中“善”(德)字含义的继承,又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乃是取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中“善”字的含义。在该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在所有的目的中,应该有某种首要的或者最高的目的。这是一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它,而它却不以其他东西为目的的目的,即其自身就是目的的目的,这就是最高的善。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字的含义是指人们的愿望与理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藉此含义,来建立我们的“求善论”,实是与我们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再相符不过了,它包罗万象,所有美学的、哲学的、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含义等等,都为它的胸怀所容纳,它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人类不断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同时我们清楚地知道,由于人们认识过程的过程性与无限性,决定了一切认识和理论都天生具有着某种历史局限性。换言之,任何理论学说都不会是完美的,人们对事物终极本质的认识与关怀,只不过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与理想,它始终在我们认识的彼岸,我们永远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但为了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更为了深层关怀人类自身,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不断跋涉,因为幸福、乐趣就在路上。
《文系音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
由《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文系音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一书是国内具有权威性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指导工具用书。该书选用的论文覆盖范围全面、研究课题广泛、理论性强,收录了包括中小学、高师以及幼儿音乐教育的论文。对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专业人员研究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动态、学习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杂志社还有少量存货,欲购从速。每本定价18元(邮费另加10%)。
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人民音乐出版社52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