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37:24
导语:在教育人才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我认为其根本的指导策略应该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为的一线技工人才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德发展道路,建立培养学生大量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时代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份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应该面向就业,大力改革教育方式,砍掉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没有必要的基础课,大力加强实际动手的实践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在相关操作的实际经验。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他们往往跟某一个大型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分配到那些大型企业中,因此从一开始他们都建立的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企业要求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而我们目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仅仅面向一个企业,往往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企业要不了那么多的毕业生,而这些企业有一些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有一些则是不同的,不相关的。因此我们不可能按照某一个企业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所谓的订单式教育,因为中国的人多,外国的人少。不过,这一过程可以从二年级或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把整个毕业生按照不同的就业取向分成小的班级,把订单式教育的时间从国外的一年级就开始改成二年级,订单式教育的时间相对缩短为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留下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去实习,而实习的时间以长一些为好,当然要能切实的加入到企业的工作中,不能在那里只进行扫地打水等的简单工作。这些都要依赖于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各大高职院校要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手段与企业尽量是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订单式教育的培养合同,甚至于可以让老师到企业去学习或到企业内部兼职,在兼职方面各高职院校要尽量支持如此更能提高老师的职业教育指导水平,不应该去扼制。还可以让企业当中的资深员工到学校教一段时间的书,虽然有些企业职工只善于自己做,不善于教,不过我们可以让他们先培训教师,再让教师去培训学生。总之,方式多种多样,要尽可能的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合作开发我们的职业教育。
二、实践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实践上述方针政策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
2.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3)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
3.教学体系
高职人才的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要提出任务,而要完成任务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是按程序进行的。如果我们把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日,在教学中,把完成每一个—工作环节(或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进去,做到“教学做合一”。当然,教学模式还可以多样化,比如大家正在探索、试验的先打好专业基础知识平台,然后对专业能力培养实现模块化教学等。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真本领,能够顺利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无论是模拟的,还是真实的,都将引发一场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的大变革,包括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质量检测,等等。
4.产学结合
(1)高等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理论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具有现实生活中的可变性,且通过连续修缮得到提高的。因此一个学生日后的成功离不开多元化的智力效果,而我国大学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学生智力开发,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学校安排。殊不知这是对学生的创造力的极大的抹杀。
(2)高等教育考试功能的缺失
与国外高校“宽进严出”风格不同的是我国的高校奉行“严进宽出”的政策。随着我国的高考招生人数不断扩大,造成整个大环境下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缩水。考试是反映教学效果,检查教学质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教学管理部门寄希望于通过考试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教师只注重刚性的评价成绩,把考试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及改进教学。由于我国高校学习、考试环境的宽松,出现学生大学四年几乎不上课,找人代考,也照样能毕业的现象。
(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匹配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不匹配之处。学校教育采取的手段是用高强度的机械式记忆任务来培养高分学生,教育单位很容易陷入“飞行员误区”。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必需很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的情商、动手能力;而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恰恰是人才的情商,动手能力而并非学习成绩。情商高的人才特点是守时、耐心、专注、责任感、事业心、写作能力、服从意识等等。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训练劳动者,不如说是提高他们的情商,让他们成为可以被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上几点反映出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中的诸多矛盾,也显现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教育的盲目性。
2、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教育模式的革新
有研究表明,个别高校在全年的学校高层会议中,领导层全年未对课堂教学进行听课督导。这势必降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之相反,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他们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中,将关注的视角聚集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以课堂促科研,以科研助课堂,定期召开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及时发现问题焦点,推出解决方案。应行程严格制度规定教授必须对本科教育教学负责,例如,规定教授的职称评聘必须以为本科生授课为依据,优秀者为低年级学生授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知。教师方面,教学教法必须革新,倡导小班化教学,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在互动教学法中,强化师生交流,依托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将本科教学视为重要项目,从国家层面向地方和高校层面大力推进,形成多维立体本科教育监管体系。加大力度规划指导各层级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巩固教育基地,增加本科阶段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水平。
(2)创建卓越人才特殊培养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高精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卓越人才培养必须有其独特的上升途径,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应放在对绩优生的培养和选拔上,逐步形成因材施教,组织专家教授小组共同探索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学术精湛具备创新潜能的学生,施行专业导师制,开展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使其在科研和重大建设项目中,实现学术和应用的顺利过渡。
(3)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高水平的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例如,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科研的系统实践。科技创新不可缺少卓越人才资源的连续涌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就意味着必须吸纳社会各项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共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校企联合的多点开花的新型教育模式。例如,目前“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已经实施。又如,卓越医生、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为核心的系列“卓越计划”,其意旨也在促进产学研互动,实现多部门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互利双赢。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不断深化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学校和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各自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协同培养,行程校企互惠互利,学生受益的战略联盟。
(4)改革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主体
近年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其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是实际情况与“学生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大学里,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被管理对象,一进大学就被安排好的教育计划牵着鼻子走,还会受到诸多的规章制度和办学条件等的束缚。在高校的实际办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缺乏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些严重的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如何改革教育培养方式,改变教育培养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值得每一个大学校长进行深思。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应当实施学校自主办学,学校自主办学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要求,只有学校能够自愿的对学校的发展做出规划的时候,学生才能摆脱规章制度的束缚,真正的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5)建立灵活的双向选择机制
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2013年的新增毕业本科生人数为631万。如此众多的劳动力进入到各个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还不发达,社会所能容纳的工作岗位无法满足所有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因此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异常火爆。由于众多人数去竞争一个或几个工作岗位,造成用单位人在选择人才时过分的看重人才的学历、证书等一目了然的指标,而对于人才本身的能力等则不甚了解,造成我国就业市场上很严重的“唯学历论”现象。随着时展,不同专业异军突起,形成较为繁荣的专业设置景象,但就高校的总体专业设置方面,仍旧存在着以高校为中心而非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专业设置指导思想。这如同闭门造车,高校的人才培养雷同于学历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而,学历的高低似乎成为社会舆论中对高等教育质量最为普遍的评价指标。减轻这种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高校本身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并且在对传统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需要探索实践化,情境化。首先,对于新兴专业,不可以盲目设立,教育管理部门在进行严格考证后,才能进行适当设置。并需要对专业的建设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在传统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重实践,讲应用,淘汰落后理论,及时引进新鲜案例和解决方案,促进知识的更新,确保培养人才的信息适时性。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基础专业的课程内容选择都必须参照社会的需求和企业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与岗位匹配,提升高等教育的应用性。
(6)明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战略性步伐的不断加快,各高等师范院校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予以高度重视,再结合全国幼儿园对专业体育教师的需求,大力发展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契机。培养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专业性人才要统筹全局做好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优质型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教育专业,是指通过教学培养出具有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等工作的中、小学体育老师或管理人员。从现有的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规划方案上来看,我国各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针对中、小学体育老师这一方向,而在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相对较弱。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各大幼儿园对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强,这为各大师范高校提高本科体育教育人才的就业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是指以幼儿园为依托,培养出有针对性的幼儿体育老师。专业人才在到职后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为幼儿制定相应的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体育学习任务,并组织幼儿一起通过实践完成任务,最终提高幼儿的体育能力,为幼儿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服务,这与我国以往的体育教育本科培养中小学老师有所不同。但是目前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前方向的人才培养上却没有相应的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各高校原来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还没有意识到学前方向的开阔市场,对学前方向体育生的培养不够重视,并且缺乏相应的体育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这一模块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要。因此,教育要与时俱进,我们国家有必要改革教育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上细分学前人才培养方向,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与优化,分析与探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指导下,按照指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现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客体是人才培养活动,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条件则为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需求和教育目的,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各条件方面的要求,具有针对性。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不是统一具体的,而是根据目标的不同而设立不同的教育体系,不同的大学相同的专业也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这样一个简化的公式: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人才培养模式
二、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培养意义
理论联系实践,科学理论系统的指导对于培养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和相关书籍,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的相关资源并不多,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也限制在某些方面。相对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中学方向和小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书籍却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把培养学前体育老师这一更加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到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发展方向中来,导致高校在培养本科体育师范生时忽略了这一方向上的人才培养,对这一方向进行教学和调研的老师也相对较少,并且未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必然会导致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的相关著作较少,不能给我们以后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予以理论上的支持。所以,我们国家应该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优化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方向模块,引导各高等师范院校注重对学前方向体育生的培养。各高校也要对国家教育政策予以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调研室,并定期引导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有关体育教育本科师范生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座谈与讨论,共同探讨对学前方向体育生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利用多项举措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前人才的发展能力[1]。在现今各中、小学体育教师已走向饱和,本科体育师范生队伍却不断壮大的趋势影响下,我国大学体育师范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我国的发展,而幼儿园体育老师市场的需要便成为解决我国体育师范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学前方向体育师范生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并且可以弥补社会上的空缺职位,为我国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学校要统筹全局,做好专业建设
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是为社会和国家打造并培养职业化体育老师的人才孵化地。学前体育方向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需要融合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对我国高等师范学校学前专业的调研发现,很多高校虽然应国家要求规划了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专业建设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却没有设立与之匹配的教研室,缺乏科学的调研理论指导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在实践发展道路中遇到了障碍,造成发展瓶颈。所以,各高校应该尽快加强对学前体育方向的重视,做好专业建设,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来制定科学的目标战略。学前专业本科体育教育的目标建设是为幼儿园培养出专职的教育人才,所以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结合幼儿园对学前体育老师的综合性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类高等师范学校要统筹全局,意识到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做好专业建设,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规划,就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
(二)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普通师范高校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发展尚在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人才,所以,我们需要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有所行动,然后逐步的进行接下来的建设工作。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过多关注学生对专业理论技能知识的学习,课程的设计也多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和锻炼的需要,直接与职业针对相关的比例很少,这与学前专业培养幼儿园老师的初衷相违背。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教,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幼儿的实践中,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3]。所以,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对课程的实施不断的更新调试,突出体育课程的职业针对性,准确定位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有关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和生理心理接受能力添加到课程设置中,让高校师范生进一步把握幼儿发展特点,使其更具有教育幼儿的综合素质[4]。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高等师范学校对体育教育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理论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安排的不合理。一些高校仅仅安排整体学时数量的百分之九进行理论技能知识方面的教学,却在实践教学中安排了长达六周的教学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严重失调,会让没有把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在实践中走向误区,最终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所以,高等师范学校在设置学前体育方向教学课程时,要注意两者的平衡,适时的扩充对学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的课程比例。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有计划性的设置相关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基础技能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可以把握幼儿教学有关通识性的内容知识,进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拓展优化教学方式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教学方式来说,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加以拓展和优化。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满足身体上的锻炼,还需要具备职业针对性[5]。适时适度的删减一些有关技术性过强、不适合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内容,增加一些符合幼儿学前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内容。还可以根据幼儿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来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编排与设计。比如可以通过“小组比赛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辅助途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进一步的体育教育学前方向的学生自主创新教学能力和对课堂的整体设计组织能力,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并真正的学以致用。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我国大部分学生在书本等理论知识方面占据强大的优势,在现实中的实践能力却普遍弱于其他国家的学生,这正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原因。对于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吸取教训,强化本科生的实践能力[6]。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的常态体育教育活动,包括早操、亲子游戏活动、户外体育课程等形式,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活动创编技能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整体性的组织和人性化的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组织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幼儿园体育教学进行良好的组织与控制,为幼儿带去良好的示范,优化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等师范院校还可以通过与各大幼儿园沟通协商建立高校实习培训基地,加强交流,安排学生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实习,进而促进学生对学前专业体育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收获,以期培养更具有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7]。
综上所述,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的建设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然而,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有着很广阔的社会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为了促进我国师范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系统化发展,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多方面的努力,三者合力,培养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教育学前方向人才,为我们祖国的花朵带去体育教育方面的保障,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作者:郭剑华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莉君,曹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4).
[2]刘勇,饶平,蒋炳宪.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5).
[3]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3).
[4]高虹.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5]刘伟.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体育教学学前专业的可行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4).
关键词:智能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
当前,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化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形式,对于推动各方面工作模式转变和思路创新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职业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推进中,智能化技术和思维理念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成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职业教育的智能化转变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智能化模式,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发展。
一、智能化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相对于全日制教育来说具有一定的差异,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教育的职业性以及教育性,职业教育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通过教育来实现产业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优化人才匹配性。现阶段的智能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有了一定的应用,改变了职业模式和工作形式及内容,相关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对于企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对策,探究智能化技术在企业中发挥有效价值的对策,致力于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而在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推进中,强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智能化教育也显得很有必要,这对于为企业及时输送高质量的智能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企业的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技术推进中,对于现代职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要保持和现代化生产的人才对接,就需要加强智能化人才培养,在教育中融入智能化教育思维,才能保持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就职业教育本身来看,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智能化思维和方法的应用也很重要。相对于专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生源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职业教育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就必须要借助智能化技术应用,来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外部环境的有效互动,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促进职业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转变及创新,不断加强合作和利用,促进整体职业教育结构的完善,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竞争力。借助相关的智能化技术,职业教育能够不断开展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工作,还能加强优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构建职业教育产品的智能化、在线化、数字化发展,还能借助智能技术构建虚拟教学场景,进行仿真模拟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质量和水平的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
二、智能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过程体系化不足,缺乏合作教学
现阶段,职业教育在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相对来说,这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阶梯结构,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的整体衔接来说,职业教育的中等和高等之间是相互断裂的,在相互的对接上,缺乏有效的关联性,但是这种关联只是学制上的,没有相关的课程联系,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职业教育相互孤立,实际上,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课程教学的阶梯性不足,影响了整体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有效的资源较少,要推动智能化的教育发展,还需要借力相关的外部资源,而职业院校在开展合作办学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影响了职业教育成效的有效提升。
(二)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更多的是采取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开展的,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整体教学成效不理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课程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在教学中单纯的依赖书本教材和教师,导致课程教学无法实现有效目标。整体教学成效提升缓慢,这对于课程教学创新发展是不利的。
(三)教师整体教学素养偏低,课程教学实效不强
在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中,职业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整体教学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职业教育的整体师资队伍水平还有待提升,在课程教学中,他们对于现今的课程教学理念应用,现今的课程教学方法应用以及课程开发和实践应用等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建设是目前职业教育走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而职业教育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关注度并不够,在开展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
三、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课程衔接,开展合作办学
当前,职业教育要推动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培养更多的智能化人才,首先需要对于自身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完善,注重中职到高职教育之间的课程总体规划和衔接,避免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防止出现课程重复现象,还要从整体上优化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实现阶梯式发展,获得技能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提升。为有效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职业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课程教学的创新合作,积极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路径,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帮助培养更具智能化应用能力的人才。例如,职业院校的智能制造学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关系,优化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实验,通过合作,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要全面整合公司的行业资源创建厂中校,为智能化方向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机会,合作双方也可以以培养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需求产生合作,合作带来共赢”的合作机制,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师资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领域,以及大数据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人才鉴定中心等教学、科研、人才鉴定平台建设方面形成合力,深化产教融合。
(二)注重课程教学创新,融入智能化教学模式
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借助先进的技术应用来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长效发展。在开展课程教学创新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创设各种课程教学场景,带领学生进入更多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课程教学创新,对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成效,促进智能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教学成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智能化人才。
(三)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当前,职业教育智能化人才培养中还需要深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提升教师入职和岗位要求,要求教师深入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过程。倡导老师们在新时代的办学思维下,学习并合理使用微课、慕课、SPOC等新型教学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习体验,同时,尊重教学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拥抱互联时代,专注服务学生,以最佳姿态和充分准备迎接教育新时代的到来。要就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平台)、职教云(职业院校在线教学云平台)、云课堂(智能化课堂教学互动工具)、在线开放课程、AR医学形态基础系列教材等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帮助教师了解资源库建设和职教云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整体师资队伍的智能化教学水平提升。
四、总结
关键词:关怀教育理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光(1966-),女,辽宁锦州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王心薇(1990-),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44-04
一、关怀教育理论概述
关怀教育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美国复杂的社会变迁和问题突出的教育现状,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哲学、关怀伦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20多年的理论积淀建立并发展的一门理论流派。关怀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关怀”为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形成一套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的相对完整的关怀教育理论体系。
(一)关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以尊重并促进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培养关心型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因此,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爱人并且值得被爱的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内尔・诺丁斯提出教育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认可个体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摒弃传统教育过度重视学术训练,一味崇尚智力教育的做法,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着重培养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环境、对客观物质世界以及主观精神世界都有充分认识和足够尊重的人,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关怀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关怀进行设置,以满足学习者合乎情理的学习需要
就关怀教育的内容而言,诺丁斯主张从教育目的出发,重视对课程宏观体系和微观内容的改革,对每一位学习者的需要予以恰当反应和满足,建立并维护一种关怀关系。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目的,在这样的关怀关系中,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都应当以关怀为核心,考虑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倾向,建立符合其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的课程,课程计划充分考虑人类能力的多样性而制定,既有专门的课程又有致力于关心主题的课程[2]。关怀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课程设置不应围绕某一部分特定群体能力而组织,而是以整个社会大众为对象,让教育机构的每一门课程或者每一个专业都为广泛的人类职业活动和非职业活动技能的获取和增长做准备。
(三)关怀教育的方法由榜样、对话、实践和求证组成,以提高学习者关怀教育的效率
诺丁斯认为,在这四种方法中,榜样的作用是最显著的,因为一个人关怀他人的能力取决于其本人有多少被关怀的经历。榜样是关怀的关键因素,最能体现教育者的关怀。教育者在教育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对受教育者的需要做出反应,给予关怀,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受教育者如何关怀他人;对话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这是一种平等、开放、没有限制的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可以让人们充分表达自己需要,了解他人需求;实践是受教育者关怀他人,积累关怀经验、形成关怀习惯、培养关怀能力的过程,教育者需要给受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受教育者在广阔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关怀实习”,也就是面向社会的技能型关怀实践;求证是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真实的了解被关怀者的心理动态,并给予关怀,在这种关怀关系中包含着一种对对方的认可。
(四)关怀教育的评估注重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以使得教育评价置于关怀关系当中
在诺丁斯的关怀教育中,不主张教育竞争,认为评估不应该涉及比较,但是任何教育计划都应该接受评估。对于关怀教育中的评估,她认为,首先,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并智慧的吸取同伴的评估意见。其次,关怀教育还鼓励外部评估,这里的外部评估是指来自关怀关系以外的评估,即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外的人的评估,比如说公司招聘人员、各行业专业人员等。一方面,来自外部的评估更加客观公正,另一方面,任何教育评估都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评价,这种外部评估使教育者也成为评价对象,不会破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你――我”的主体关系,从而都处于一种关怀互动的关系当中。
二、关怀教育理论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在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基础上,唤醒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将关怀贯穿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始终。
(一)人本教育理念的彰显
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育人、成人、完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活动首先应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外在发展,也就是说“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完善的发展为根本”[3]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知识和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同时,继续教育承担着培养大规模高技能人才的责任。因此,人才的培养往往屈从于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知识与技能等,使教育的意义不是依附于人的自身发展,而是人的发展之外,从而使教育成为了无人的世界,成了经济逐利的学堂和知识与技能占有的攀比。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关注到了人才培养的受众体――学生的自身发展,确定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原则,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中片面追求教育功利价值、单纯以学历或者文凭为评价标准的教育观念。因此,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中,从人才培养的体制、人才培养的内容到人才培养活动的展开皆以促进人更好的发展为宗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将关怀给予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完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做到人尽其才。
(二)完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人类教育活动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培养“完人”,即具有完美灵魂、完整人格和独立生存能力的“完人”,也就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4]。“既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5]的生活哲理,而且还掌握了系统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具备“何以为生”[6]的技能。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荣会通。在教育内容上既关注具有实用科学价值的科学课程,又注重有关人的价值、理想的人文课程,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人的精神追求。关怀教育不仅秉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注重“完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尊重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注重学生内在精神境界的终极关怀,不断丰富自由意志、生命活力、自我个性和创造精神等。继续教育不但能使受教育者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而是更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满足其现实生存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又确保其成为具有丰富个性情感的意义存在,不断追求人身心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完人教育目标。
(三)学生个体差异的审视
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人的智力以彼此独立、多元形式共存的组合方式存在,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不同的智力要素组合,有着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差异性。基于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在注重受教育者集体共性发展的同时,也尊重其个体差异性。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相互融合与有机统一。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生,由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背景、智力水平以及发展倾向等是不同的,需要教育者认真审视,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本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去观察思考每一个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轻松自由的人才培养氛围,给予学生最大限度自由发展空间,提供学生足够多的发展机会;在课程设置上,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在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开设多种多样的通识性选修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兴趣的导引下全面发展[7]。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元文化的逐步形成,我国社会发展正在呼唤具有独立意识人格、拥有独特个性的人才的生成,这就需要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于人的个性培养,既满足了个人成长的需求,又有利于社会发展。
三、关怀教育理论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怀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体的多样化要求,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业余教育特点,制定培养计划,设置灵活自由、基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满足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遵从的观念和原则,代表着人才培养活动的价值追求,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灵魂,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教育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动力,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方向。任何教育行为和活动必须以教育理念为先导,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更不例外。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扩展和能力提高,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拓展,终身教育思想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怀教育理论就是要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和优势,认识到人的多种多样的能力倾向,并予以满足。因此,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活动必须从观念上进行革新,彻底反思之前人们长期信奉的教育理念,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认清并予以摒除;树立正确合理的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继续深化终身学习理念,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尊重教育的连续性,将教育关怀终身化;另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关怀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给予关怀、尊重和教育培养,关注个体生命和成长,重视人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整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树立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将关怀落实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实处。
(二)创造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它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8]。具体地讲,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培养措施两个方面。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且,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需要与教学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互动。因此,良好的社会教育教学环境是保证教育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造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首先应当营造充满关怀的人才培养氛围,让教育教学活动在轻松自由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进行,积极调动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其次,制定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内容安排等,关怀教育下的继续教育的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教育关怀,关注学生个体,考虑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倾向,建立符合其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的课程,使得受教育者学会如何接受和付出关心,使继续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或者每一个专业都为广泛的人类职业活动和非职业活动技能的获取和增长做准备。最后,采取多样的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手段的总称,包括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和具体要求。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应当突出专业、突出实践,着力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水平,强调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内容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加入实践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满足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需求和职业要求。
(三)建立关怀互动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师生关系
关怀教育理论强调“关怀”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而要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关怀型的师生关系。关怀型的师生关系构建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给予学习者涉及教育内容各个方面的关怀,向学习者树立关怀榜样,这就要求培养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师资力量,建设专兼聘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断丰富自身实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对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知识关怀,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也应当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对话是师生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可以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建立一种充满关怀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话中,双方可以充分表达各自的心声,在交流中彼此充分了解和接受,从而给予对方关怀或者回应;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当尊重教师的教学劳动,认真学习和实践教学内容,对教师的关怀给予回应,这既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关怀教育使学生努力学会如何成为一名积极的被关怀者,因为,只有学会如何分辨关怀、接受关怀,学习者才能逐渐学会关怀他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师生之间互动的关怀教育行为,有利于稳固和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完善开放关怀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
人才培养评价是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和分析,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完善开放关怀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对人才培养活动进行评价,不是人才培养的目的,而是实现人才培养目的的手段。关怀教育理论下的教育评估注重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主张将教育评价置于关怀关系中。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关怀化评价体系也应当包含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两部分。自我评估也就是培养主体和学习者对各自的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估,包括资源投入、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培养制度、综合教育水平以及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估等。外部评估,即第三方评估,评估主体主要有社会、行业、企业等,第三方的评估是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进行评价,使得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人才培养活动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更重要的是达到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人才培养活动成败优劣的重要环节。通过人才培养评价来衡量人才培养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从而保证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按照预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并且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总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应当以关怀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关怀”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贯彻落实。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第一要素,它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创造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施阶段,它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实现。再次,建立关怀互动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师生关系,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完善开放关怀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使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够按照预期规划进行,最终实现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关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给予学习者充分关怀,从各个方面提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教育者的能动性,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让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充分尊重个体生命成长,从而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2]王艳华,纪文婷,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47-50.
[3]R.M.加涅,等.教学设计的原理[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6]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16-20.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数就一直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职业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阶层转变。这样一来,虽然为许多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享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据可靠资料统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数量已经接近700万,这个人数相当于是东莞、青岛、济南、大连等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如此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使得我国毕业生就业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等级[2]。假设我国职业技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0%,则会有200万左右的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问题。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将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包括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拥有熟练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重点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创造出一个实践教学环境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合,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教学平台。
2.对学生进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
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一系列的职业能力拓展赛事,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更丰富的职业培训机会。高职院校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教学任务,对毕业生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3.对学生进行分散式实践教学
分散性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实践为形式。在对高职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实践的作用,通过课堂实践来证明教材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过程中接受更完善的知识教学。比如工程学科课程中的一些测量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测量示范,这样学生能够比较形象直观地掌握测量知识和技能。
4.完善校内实践模拟实验环境
目前社会上对于高职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的实践性要求极高,在任何一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学的知识,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实训模拟实验。而为了能够让实验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开展模拟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充分收集各项资料,模拟真正的企业实训情况。并且在实验开展之前,为学生准备好各项资料,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要用真实的数据,只是要达到实验效果。学生在模拟的实验环境当中,就像是自己真地处于一家企业之中进行真实的业务操作,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实训目的要求。
5.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强化教学实践管理
强化高职职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高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及质量评估办法,保证各项操作办法能够规范化实施。真正开展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学历教育以及职业培训间的沟通交流,将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求进行有机结合。保证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企业需要的适应性人才。在学校证书考核中实施毕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双证齐发的政策,面向实际的产业要求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实践能力突出的基础上,其职业道德素质同样合格。
6.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并且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发展越来越看重人才的技能以及素质。为了能够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人才,保证学生从学校毕业就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就业岗位当中,学校需要强化和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3]。因为很多的企业不愿意接纳刚毕业的实习生,那么这个时候学校就应该主动和企业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校外实习操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某项实际工作当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就业导向以及就业市场的研究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院校的教育情况、师资力量、学校水平等,许多职业教育类院校早就认识到了毕业生就业率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从而树立起学校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增强了教师团队对于社会就业导向的认识,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然而部分院校对社会体制以及产业的变革认识片面,从而出现了毕业生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现象。因此,职业教育类院校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就业市场以及各个行业的岗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积极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采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结合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辅导,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以满足毕业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方向,通过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便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对学生实现产学结合,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各个系和各个专业都需要与不同企业加强联系,成为合作单位;第二,安排教师参与一线的调研或是进行生产实践;第三,在经企业与学生双方许可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锻炼。
3.加强与就业供应的紧密连接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68-02
一、影响和制约艺术启蒙教育质量的原因
1.选拔机制不够合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受关注甚少,在学科设置中,基本只是一个“点缀”。受此影响,艺术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长期处于“边缘学科”的地位,无论是受重视程度,还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专业相比都有很大折扣,特别是对考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度要求甚低。以2006年为例,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本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只相当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表录取分数线的60%。这种过度倾斜的政策,使得一些考生和家长把学习艺术专长当作一种趋利的工具,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只要在高(中)考前突击学艺术,便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术课考试本身不够规范,使得不少考生及其家长为了“走捷径”,把很多功夫下在了考试以外,而对考生学习成绩本身不够重视。这种选拔机制造成的结果是,师范院校中艺术教育类考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专业人才的起点相差甚远。这种先天不足,使得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在相同的培训时间内,很难达到职业教师的共同要求。
2.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当前艺术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不明确、不全面,从而导致高等院校在培养艺术教育人才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而轻“博”、轻“能”、轻“德”的现象。“博”即知识的广博性。笔者认为,艺术启蒙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艺术鉴赏上,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授应处于次之的位置。艺术包罗万象,来源于生活实践,要想全面地感知和理解,必须具有相关的文、史、哲以及必要的几何学、力学等理科知识,用纯“艺术”去理解艺术是办不到的。这就要求艺术教育人才必须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但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这方面还明显不足。“能”即施教能力。当前,不少院校混淆了“艺术人才”与“艺术教育人才”的概念,前者是以取悦和打动观众为目的,重视某一方面的艺术专长和才能。而后者则承载着艺术启蒙的任务,其受众主体是学生,必须具备通过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使受众持续地接受信息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应该在提高组教施教能力上,即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能够身体力行地表演一些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受众比较深刻地理解把握艺术的内涵。但是,从高校目前考评艺术人才的办法来看,侧重于“演”的部分,而对“讲”的部分的标准、要求普遍偏低,因而使得相当一部分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逻辑分析与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欠缺。“德”即为师之德、为人之德。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而言,更侧重人才能力、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更加强调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德育的教育和养成。这就要求未来的施教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3.师资力量不强
我国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层次和起点相对较低,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不少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加上艺术教育专业的学术系统以及竞争和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限制了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师资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一是教师来源有限,可选余地较小,学历水平偏低,“近亲繁殖”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人才缺乏。艺术教育是感觉加实践的教育,感觉是想象的基础,在艺术鉴赏与实践中,受众没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就难以引起共鸣。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往往把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共同课目,忽视了艺术感觉的特殊性,从而导致艺术教育人才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消除学生感知艺术“隔膜”的能力和使受众快速入门的能力。三是教材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体现时代要求,体现受众需要,体现艺术学与教育学的结合上不够充分。反映现代艺术思潮与倾向的课程还比较缺乏,教材平均使用年限也较长。
二、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1.转变培养理念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艺术教育人才应当具备职业教师的共同素质,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具备比较扎实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较为广搏的文史哲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艺术教育人才的充要条件。而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则是艺术教育人才的必要条件,在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相对前两个方面,应处于次要位置。当前,过分倚重艺术实践能力而忽视其他充要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理清培养思路。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机构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加强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理清培养思路,因专业、因人制定合理的培养规划,防止因盲目、无序的“粗放式”培养方式,而导致素质不高的艺术教育人才“批量”产生。
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坚持正确的人培养导向,把构建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及职业道德观作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任务,并通过持续不断地灌输,强化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制定全面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从德、能、艺、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人才培养成效。
2.改革选拔机制
艺术教育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弊端,是其先天不足的重要致因。提高艺术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必须从源头上抓起。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改进选拔办法。艺术教育考生录取的基本底线应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底线相一致。考虑到学生精力,可将艺术专业理论考试列入“X”的可选内容,即可以替换其他考试课目。术科考试应放在高考后进行,参考资格应为达到普通高校基本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这样就抬高了艺术教育考生素质的起点,同时也避免了因高考前突击术科而牵扯考生和家长的精力,影响文化基础课成绩。同时,要拓宽选拔渠道。高校应将选拔对象以面向应届考生为主,逐步过渡为多元化的选拔渠道,即适当比例地招收其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中等专业生以及社会人才,通过拓宽入口,扩大生源基础,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人才,使艺术教育人才的来源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
3.完善培养模式
在教学与实践的领域应当采取更为开放的模式,开放“专业圈圈”。目前,高校对艺术教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偏重于“早期阶段”,即高中前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对“后高中”阶段的人才资源开发不足。而其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虽然“术”的基础缺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支群体无论从个人阅历、知识基础,还是艺术理解能力,都远高于高中学生,其中蕴藏的艺术潜质和可开发的“品位”也远高于高中学生。但由于受专业的限制,无法实现互通。因此,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专业应率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即艺术教育的部分课程可列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基础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应面向各专业开放,通过有意识地吸引其他专业人才参加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从中发现具有良好潜质的“后天”人才,并采取超常的措施和办法,把“圈”外的好苗子拉进来,增加新鲜血液。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艺术专业学生共同基础科目的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把培养前途不大的学生引导到更为合适的专业,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独木桥”式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应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使学生由毕业前“突击式”的实习,转为分段式、渐进式的教学实践,即可在本科教育的四年中,每年都安排一个阶段,分别到幼教、小教、初、高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并遴选部分拔尖人才参加高校任教实践,引导艺术教育人才逐步加深对不同教育对象特点的认识,加深对职业需求的认知,也为学生日后就业定位提供较为客观实际的参考。同时,打破“考试圈圈”,进一步改进考核方式,打破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考试、考核,更加全面地评价人才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把好入口关。在学历要求上,应逐年增加研究生比例,同时应设置招收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专门审查委员会和相对充裕的考查试用期,从德与才、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等角度全面衡量、综合考察。二是抓好继续教育。高校艺术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应作为制度定下来,把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工资福利、职级评定挂钩,从政策机制上增强教师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三是建立完善的考评督导机制。通过定期考评、组织学生评教以及公开课等方式,对教师队伍素质进行综合检验,不断完善以学生意愿为主导的择聘机制,以及诫勉、挂职等激励措施,切实增强教师提高能力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在教材建设上,成立相应的编审机构,对原有的教材进行评估、审核和修改,着眼长远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研究制定新编教材的规划和任务分解,以制度的形式规范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 语文教育
引言
随着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水平,还要有符合需要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校在对体育人才进行相应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还要对其各方面素质进行有效地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对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相应的促进作用。
一、语文教育的作用
(一)语文教育能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能够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和提高。这不仅能够使其相应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对其在实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方面的能力有相应的帮助,对其进行相应的交流沟通有着直接的帮助。
(二)语文教育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育中所选用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大都是贯穿古今中外的经典,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和开拓其视野有着相应的作用。这也能在丰富其精神世界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有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语文教育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语文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还能够在相应的学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相应能力的提高,还能对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和发挥,从而促使其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发挥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体育不应该只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一种外在形式,但由于当前体育教育的局限性,很多体育人才都往往缺失相应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没有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健全发展。此外,一个体育人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育技能和优秀的个人素质,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因此,体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语文教育,以使相应的体育人才能够在综合素质上得到相应的完善和提高。
(一)用语文教育培养体育人才的语文能力
首先,语文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也能通过相应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活动,如写作和辩论赛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其次,语文课程中的相应内容,如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体育人才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使其对专业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和学习,从而推动体育人才的培养。
(二)用语文教育培养体育人才的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不仅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关注其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经典性,其对人才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相应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语文知识,既可以了解相应的人文风情,还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人生感悟。这些语文内容的学习,会在无形之中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大的丰富,使其在人文方面的积累不断增加,从而使其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其在专业学习中关注体育技能,也会关注到相应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有助于其成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人才。
(三)用语文教育丰富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
首先,语文学科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会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比较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也会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其中。这不仅使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生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使自己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还能使自己在人文素养和创造性发挥等发面有良好的表现。
(四)用语文教育提高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
体育人才不应该只具备优秀的体育技能。语文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还有利于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为其在以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如何充分发挥体育人才培养中语文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重视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在培养体育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首先,学校领导要将语文学科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重视其在对体育人才的基础能力和各方面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学校在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上也要有所重视,不能因为其他学科而减少语文学科的课程。此外,教师和学生也要注重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讲授和学习,使语文教育对培养体育人才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发挥着引导性的作用,其教学素质对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其次,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我修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语文教学能力,使自己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相应的教学技能,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教育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三)充分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学的效率,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对语文教学的效率有着相应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发挥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能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也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其他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活动中相应地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以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相应的锻炼。
(四)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的安排
语文教学内容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也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产生相应的影响。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应能够适应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依据学生的相应身心特点和专业的需要而编排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能够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次,语文教学内容应能够保证质量。优秀的教学内容才能够使语文教学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也才能够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五)完善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传统的考察形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很好地反应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相应水平,也不利于语文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不断完善,在考察相应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其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只有将这些能够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和水平的相应指标进行结合,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体育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对其专业素养的提高,还要对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人才有相应的综合素质。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其在对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语文基础素养和能力,还能使其在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语
参考文献
[1]吴洁琼.探究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以体育人才培养为例[J].语文建设,2013(9):18-19.
[2]沈姝媛.和谐教育下的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6):129-130.
[3]关鸿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5-58.
关键词: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经验;启示
1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经验
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相对于我国不管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是定位都较为成功,而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都具备重大的借鉴意义。
1.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准确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国都开始不断开发与应用新技术与新设备,这对职工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职工教育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引起了多方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以职工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且发展势头一片大好。其中麻省理工学院莱斯特•瑟罗就指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人才与技术比资金与自然更为重要。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应该比中专强,并且具备突出的新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运行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例如,德国高职教育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其中《德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协定》(1968年)规定,高等专科教育是完整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相比,接受过高专教育的学生其专业理论知识稍有欠缺,但在实践与应有能力方面具备突出的优势,由此,他们是一类既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性人才,且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转换中起到桥梁式的作用,又称为中高级技术人员。该类型的人才适应了当今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1.2重视各类职业教育立法
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正式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1963年,美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以保证和巩固职业教育的地位;1994年,美国的克林顿总统又将《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与《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签署了,这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事实上,德国为了保证其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也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高校总法》在1969年颁布,该法律则是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法》也在1981年制定了,该法律进一步规范了职业教育的结构,在此之后,德国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德国各州也相继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在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之后,未继续深造的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1873年,萨克森州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就明确规定:十五岁至十八岁的青年必须接受三年的义务职业教育,该举措开创了以法律手段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陆续颁布了十多项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法令。其中,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不仅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单位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培训考核等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而且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者也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巩固了职业教育的地位。
1.3重视与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
以美国为例,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类型多样、层次分明,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它主要的职责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有面向各州工农业生产的州立大学,还有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工农学院,还有社区学院(以职业教育为主),以上这些都是国家、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美国不管是四年制大学还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其衔接的方式主要是“技术准备”计划与衔接协议(包括社会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协议、州范围的衔接协议)。社会学院实施的一般是两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其任务是成人继续教育、转学性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这种不同层次教育的紧密衔接,使得高职教育学生的选择多样化,也为其深造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2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对我国的启示
2.1观念转变,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在不断发展中日趋完善,但在思想观念上却始终存在一些误区。高职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高职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目标是培养满足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并向生产一线提供其继续的管理、技术、生产、服务人才。2.1.1准确定位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技能型。目前,我国教育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还没有取得完全共识,其中最为常见的提法有三种,分别为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其中,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反映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并未将其主要特征完全体现出来;而技能型人才的提出则过分强调了专业技能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将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确定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准确。此外,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应该与本科教育有显著的差别,以更为突出高职教育的可变性、实践性等特色,坚决不能走“本科压缩”的路线。2.1.2明确定位开放性、多层次的办学层次目前高职教育国内外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其学历层次的高移。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教育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办大专层次的教育,并逐渐高移到硕士、博士层次。例如德国高专的学生在进修完主课阶段之后,就可以参加硕士学位考试,考试通过则可以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接着还可以通过出国留学与联合培养的途径取得博士学位。高职教育学历层次在我国高移,能够有助于改变目前学生不愿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现状,并将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增强,目前,高职教育仍属于大专的范畴,层次不明,不符合知识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发展趋势。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劳动密集型已经开始转型为知识密集型,劳动力的需求也加上了高素质这一硬性条件。为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符,高职教育的教育体系必须完整化,将其流线图扩展为职业高中、高职职业、本科、硕士、博士,以满足不同社会经济层次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层次必须是开放的、多层次的,应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共同组成,但是这不意味着每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要转变为培养本科、研究生人才,尤其是现阶段,不能盲目跟风。高职院校应该将自身的定位确定,将目标明确,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搬出特色、各安其位。2.1.3精准定位终身教育的理念20世纪60年代,终生教育的理念被提出并吸引了世界各国研究者们的目光,他们开始积极思考并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西方国家在终身教育理念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步构建起一套面向21世纪的终生教育框架体系,且形成了与未来教育发展相互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职业教育、终生教育等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缓慢,成果不多。基于知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必须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的理念有机结合。因此,根除传统老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迫在眉睫。作为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2重视立法,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法规
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将教育法制的建设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上的成功经验也提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保障就是教育立法。我国确定高职教育定位的法律为《职业教育法》,在这部法律中将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明确指出了,但是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来推动与规范高职教育的发展,关于高职教育的法律仅有几部大的立法,例如《高等教育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十分缺乏针对高职教育的明确立法,这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立法与其发展的步伐不一致,明显滞后。高职教育不仅在政策上存在偏见,还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高职院校对社会各方的力量号召力低;改革的步伐较为缓慢;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符;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未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高职教育目前必须迫切地需要拟定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通过立法来将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任务与方针明确,并规定各级政府的作用与职能,保证社会与政府对搞合资教育的投入资金,从而引起全社会重视与关心高职教育。同时,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别,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与关系弄清,从而为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与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许祖禄.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2]李荣侠.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