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16:20:38
导语:在劳动的教育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二、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2.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三、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四、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3.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专业内容要符合农民工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作用。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遵循劳动力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其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特色。职业院校要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在针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的专业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核心优势。再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量力而行。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农村劳动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资料、培训经费等方面衡量自身是否达到开设和实施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切忌不顾现实条件而盲目开设专业的短期化行为。
4.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型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模式。随着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职业学校可根据所掌握的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安置。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的协作,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使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能够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一、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1.“供求矛盾”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尴尬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占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31.9%。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1]。农调总队的统计则表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86.4%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1997~1999年“回流”民工的23%“回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就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失调。一方面,我国某些行业或岗位大量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这一供求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民的低素质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无论是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所从事专业的稳定性来看,提高农民素质都是当务之急。如果说抓好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的话,那么,抓好职业教育就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时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
2.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工程
(1)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奠基工程。在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适当渗透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能为农村劳动力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奠定能力基础,为今后的再培训、再就业提供知识、技能上的准备。
(2)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工程。农民接受职业教育,有利于使农村劳动力掌握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新岗位或转岗的需要,从而拓宽他们转移的行业范围,提升转移的产业层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只有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快速而有效地就业,从而架起农村劳动力通往就业岗位的桥梁。
(3)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洗脑工程。通过职业教育,转变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催生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意识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经营能力,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产业间的转移。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现代农业产业意识和掌握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之道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很难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劳动者,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跨产业的转移。
二、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的对策
1.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
政府应该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像抓九年制义务教育那样来抓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力促分管职业教育的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搞好职业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协调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完善职业教育的各种形式,按照各自的职能,有所侧重地抓好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的配套工作,以确保职业教育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各级政府要重视建立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机制,并使其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使政府真正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主要责任者,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2.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增强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长期以来,就读职业教育成为人们屈服于现实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因此,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大量和长期存在。人们没有充分了解和认识职业教育,也没有意识到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农村劳动力仍在职业教育的大门之外徘徊。这种现象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鄙薄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性质及功能认识不足造成的。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既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转变人们旧的职业教育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升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从而吸引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这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
3.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引导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采取制度性措施
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供给,必须推行和落实好“三个准入”。一是抓好职业准入制的落实。要在已确定的职业准入范围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职业准入制度,逐步做到凡已公布实行职业准入的行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如果没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或职业资格证者则不能就业。二是抓好城市准入的落实。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就要坚持青年农民必须在职业学校毕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暂住和落户的原则。各类城市企业在聘用一线劳动者时,只能与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劳动者签订合同。三是抓好年龄准入的落实。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50%,这些初中毕业生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给劳动力供给本来就过剩的就业市场又增加了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各级劳动部门、用人单位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对未足年龄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实行就业年龄准入。通过这种“准入”来引导农村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激励农民的教育消费,从动力机制上来改变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态度[3]。
4.搭建农村劳动力通往职业教育的平台,努力开辟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
开展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职业教育,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的就业需求,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一是要注重开展职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实现“短”、“平”、“快”转移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是有效、快捷地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途径。要切实发挥地方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做到统筹、协调各方,实现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层次多样化、培训形式灵活化、培训目的明确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训手段现代化。二是要继续抓好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职业学校的招生重点应该由城市转向农村,让更多的农村青少年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三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的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并开设职业指导课;同时,还要在农村办好综合高中。四是要充分统筹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同时,还要积极协调与普通高校和成人教育系统的关系,为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5.有效进行职业指导,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要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指导。一是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调节数量供给,带动质量提高。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职业介绍机构。要以县级职业介绍所为依托,形成县、乡、村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开展好县际、市际和省际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形成省际劳务协作横向网络,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四是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沟通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桥梁。
参考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农民将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这一问题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并结合其他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简要论述一下发展职业教育在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强化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实现有序转移的重大障碍
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劳务输出人数比重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一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却很缺乏,因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互助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4.77%)。
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转移出去后又回流到农村。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3. 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加之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500元到700元,有的每月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更有甚者,有的人白干几年,一分钱拿不回来。还有的在劳动中致病、伤残、死亡,由于没有法律合同保障,老板不闻不问。
二、加强职业教育对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发挥其重要功能。因为“具有技艺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比为有技艺的人要大,而技艺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 20世纪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或进人本地乡镇企业)务工,主要以“体力型”输出为主,但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迅速向“技能型”为主转变。越来越多地方出于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全面的培训。这种现实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他们特别希望在转移之前就能接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希望可以降低转移成本,因为转移到城镇后,日常开支会相应提高,而且流动的盲目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希望加强转移的方向性和就业的针对性。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后,可能的话,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书,不仅可以提高求职的能力,而且还将树立就业的自信。
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建构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内容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要多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岗位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国务院前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职业学校则属于‘订单教育’,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大量的是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主要是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
2. 职业(就业)指导培训。即职业道德、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选择等,提高求学者的心理素质和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在新环境下生存、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种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剩余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三、加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 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现实国情决定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己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普九”与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普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普九”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的重心仍在初中和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和能力接受高中阶段以上教育。他们在完成小学或初中学业后,只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直接进入生产或工作岗位。所以,西部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绝不可忽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要结合西部各地方的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职、普结合,在大力“普九”中普及初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调整办学结构,适度降低教育重心,主动面向不准备升学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办学;进一步灵活办学形式,校内、校外结合,岗前、岗位结合,既可举办初二分流后的职高预科班,也可举办初、高中一贯制职业教育班,还可举办不同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教会一、两项或几项实用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3. 加强职业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劳动力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和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应该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人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每年有许多名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进人高中阶段或大学继续学习,他们以自然劳动力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劳动。他们中的大多数己经或准备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按照劳动预备制度中“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他们在从业前应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此,要狠抓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为他们向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做好充分准备。要大力开展初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早期分流。
4.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订单、定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和层次。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涉及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建设是否有生机和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和层次。各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与现实的而不是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密切地挂上钩。“......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以发展年轻人应用于工作上的技能为目的,如果没法应用,这些技能和培训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使用本文,包括但不限于发表、修改、转载、摘要、转贴到其他网站。欢迎探讨:wr666@chinaacc.com
用人单位拖欠或拒缴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情况比较普遍,实践中有不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及法院受理了劳动者提起的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笔者认为因用人单位拖欠缴或者拒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不应该进行劳动仲裁以及诉讼。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另外,劳动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规定,其中的“保险”是指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病假待遇、死亡丧葬抚恤等社会保险待遇。也就是说因“保险”发生的纠纷是指因“保险待遇”发生的争议,而不是指因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
其次,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是用人的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应该由劳动者直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该义务。《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说明交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个人,收缴单位是社会保险金机构。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背的是行政管理法,其法律关系是国家征缴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并非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用人单位应交缴而欠缴保险费无请求权。当然,劳动者也无权放弃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权利。也就是说,不论劳动者是否提出请求,用人单位都应该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因欠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民事纠纷,不应该属于劳动仲裁和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
第三,劳动者享有的是请求单位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因此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从社会保险费的性质来看,它属于一种国家强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交纳的具有保险性质的、劳动者为保险受益人的保险基金,由国家作为基金投资人占有、使用并保值增值,劳动者只享有社会保险的期待权,只在退休、失业、患病等法定情形出现才实际享有权益。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社会保险费由国家强制用人单位缴纳,因此在国家和单位间形成一种行政管理关系,在行政征缴关系中,劳动者仅是国家规定的受益人,不是征缴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劳动者和单位之间并不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劳动者对于社会保险享有的是一种期待权,该权利在法定情形没有出现前不能行使请求权。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民事法律关系来看,劳动者无权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只在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等法定情形出现时,劳动者和单位就形成债的关系,劳动者就具有诉权。在发生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等法定事由时,如果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无法向社会保险机构领取相应的保险待遇,那么劳动者享有直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双方因此发生的争议,则属于劳动争议。
第四,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拒缴社会保险费时的强制征缴措施,没有必要再以仲裁或者诉讼方式确定单位是是否应该缴纳。按照《劳动法》第一百条规定,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 规定,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第五,如果将单位拖欠或者拒缴社会保险费的发生的争议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受理,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由于单位拖欠或者拒缴社会保险费,一般不会只拖欠或者拒缴个别的职工,而是拖欠和拒缴的是全体或者大部分员工。如果作为劳动争议案件,需要由每个员工都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那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其二,在个案中如果最终裁决由单位为该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操作。比如,某单位有数百职工,单位一直没有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现有一个职工通过仲裁裁决有用人单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在实际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时,社会保险机构是以用人单位全体职工作为参保对象,而不受理以个人为参保对象的社会保险(个体工商户除外)。如果保险机构因此要求单位为其他没有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职工一并缴纳社会保险费,那其他没有行使申诉权或者诉权的职工同样也可以得到保护。这就印证了是否行使申诉权或者诉权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1.影响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告诉我们:整个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是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样社会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顺利地卖出去,各自所需要的产品才能顺利地买进来,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由于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限,致使我们的工业品即使在结构上平衡、在总量上也是不平衡的,有相当部分的工业产品是注定卖不出去的。
在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很少讨论发展中国家农业本身的发展问题,一般都把农业看成是促进工业化的手段,它的作用就是向工业支援剩余劳动,剩余粮食和资本,是从工业品的角度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发展模式上采取了工业支援农业,并最终挤占农业的发展模式,以至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约翰·刘易斯曾经深刻地指出:“除非农业生产也同时得到增加,否则生产日益增多的工业品是无利的。这也是工业与农业革命总是同时进行的原因,是农业停滞的经济中看不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农业不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加,没有相应的购买力,工业品的生产就难以增长,工业部门很难发展,同时也使第三产业发展步履艰难。从经济学上来说,现代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分工和协作极为发达,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需要人口集中、收入提高、生活方式改变、消费多样化。没有这些条件,发展一个现代的第三产业是不可能的。显然,现时的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短期难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它所必须的条件。农村落后于城市、城乡发展的失衡,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
2.影响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体系各组成部门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结构有传统型的和现代型的两种。传统型的社会结构即是顶尖底宽的金字塔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极少数人居于社会的上层,而绝大多数则处于社会下层;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比较形象的说法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
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社会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社会中间层(中产阶级)占主流的社会,对稳定社会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中产阶级是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对社会高层和底层的冲突会缓和。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二是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和激进的思想和冲突很难有影响力。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三是中产阶级是引导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原来的阶层发生分化,新阶层已经形成和壮大;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和企业家阶层,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雏形。概括起来说: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而城乡的非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农民人口占将近70%,加上无业、失业和半失业的庞大的社会边缘化群体,估计,中国现在有80%的人口处于社会下层和边缘状态,庞大的社会底层的存在既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又使中国社会隐藏着极大的不稳定性甚至是颠覆性。
3.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进小康的门槛。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强调的是经济学的指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到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更加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社会进步,追求的是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和谐的发展。
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认为,全面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大学人数不应低于适龄人数的20%,第三产业占45%以上。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在全部人口中农民所占比例仍然高达将近70%。城乡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于社会整体水平。根据1991年确定的小康社会16个基本监测指标,到2000年尚有三个指标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蛋白质摄取量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这三项指标都集中在农村。显而易见,中国还有一个最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在农村。
二、发展物流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发展物流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业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提供支持市场支撑,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 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物流”引入我国以后,我国的各级政府、企业、知名学者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物流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而且具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它绝不是昙花一现的“泡沫经济”。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分析、认清、把握这些机遇与环境,我国的物流产业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进而可以成为我国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稳定就业渠道。
消费需求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改变。消费需求的改变首先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追求商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按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安排“订单”生产,而要顺利完成订单生产必须要有高效的物流系统作支持,以保证原材料的顺利供应和半成品的生产加工及组装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高质、快速、专业的售后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如现在非常流行的“送货上门”服务,而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也同样需要物流系统作为前提,所以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物流产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也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是一切物流活动的组织基础,是进行各种物流作业的前提。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充满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连网系统等都在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为物流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已经使得物流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例如,条形码、CD-ROM存储器、EDI等新技术的出现。
政府部门宏观上的政策支持。自从物流引入我国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就对物流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中国民航总局联合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我国各级物流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若干物流节点与物流线路的建设规划和投资计划,努力改善物流基础设施,为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现代物流企业能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多种就业岗位
物流领域涉及面广,作业活动多,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七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它吸收劳动力的就业规模逐年上升,已从1991年的1617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2084万人,因此物流产业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在物流的所有作业活动中,除了信息处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素质外,其他物流作业活动非专业的管理和技术岗位,劳动力转移人员经过培训完全可以胜任。
3. 现代物流产业可以使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实现消化和转移
现代物流产业能够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得到增加。首先,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优势明显,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现代物流产业具有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它能够及时、全面地各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信息,利用这个供求信息,农民在生产前期可以及时、合理地调节农业种植种类,减少种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实现增收。其次,现代物流产业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现代物流产业以物流配送的规模大、速度快、效率高、辐射面广见长。它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有效控制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所以能够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了,则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从而在农业生产内部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专业的农业物流企业能够推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专业的物流企业通过进一步挖掘农产品的价值,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提供规范化的包装。而这些可以给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实现农业内部转移,即“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
4.我国现代物流产业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等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长速率远远大于其他行业,物流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机遇。据统计,1994 至2001年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3万亿元上升为 38.4万亿元,增长了 11.8 倍,年均递增了26.1%,大大高于同期 GDP16.1%的年均增速。而且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日益完善,社会对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也将逐渐加大,因此第三方物流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三、结论
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新思想新观念的流入,促使农民价值取向的革新,加速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农村和农民更快地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这必将使农村劳动力向物流行业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
规划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办2006年课题(2006FJJO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仙娥,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4,4:60-64.
[2]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121-127.
[3]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6:78-85.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日益增加,最终这将会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但与此同时,它还将建立具有中国的特点“双重劳动劳动和就业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在2006年,蔡?P认为使用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当前阶段的中国,由于很多不完整的条件,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是主要的现状。
一、研究综述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学最早的研究者是刘易斯,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使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其次,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善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先决条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最后,另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差异,还取决于成本―收益对比。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心理动机是主动转移。这显示出对他们个人的主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品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和转移后的工资状况受职员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成为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水平。
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城市转移,这也体现了农村发展的不断进步,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他们进入城市后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制约他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可选择工作范围也将有所增加,可以和城市劳动力进行公平的竞争,提高其竞争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以增加城乡收入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培训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1.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2.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公司制企业;公司的经营。
(二)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三)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情景设置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三、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生活与消费”,生产什么消费什么,我们每个从每天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消费,我们消费的这些有形无形的商品都从哪里来的呢?企业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企业?
同学举例:中国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等等
在这些企业中,我们可看到有些是股份有限公司,有些是有限公司,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还有我们所说的公司=企业吗?在以后我们怎样去创建自己的公司呢?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板书)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板书)
一、 公司的类型(板书)
(一)企业(板书)
1.含义(板书);2.类型(板书)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一: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BCE)
A、中国科技大学;B、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沃尔玛超市;D、故宫博物院;E、乌蒙山水泥发展有限公司;F、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教师总结: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总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板书)
(1)公司的含义(板书)
(2)公司形式(板书)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二:
企业=公司吗?
教师总结: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多媒体展示)
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制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多媒体展示)模拟创业
情景设置一:
10年以后,在坐的每位同学手里有50万元的创业基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你们如何是进行创业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提示:小组成员可自由选择,可自己个人创业,也可相互合作)讨论内容包括:创业的形式,公司名称,经营对象,注册资本,股东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公司的机构,小组各成员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等。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各自的优缺点。
(多媒体展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主要区别
(2)公司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多媒体展示)公司的组织机构图
(3)理解法人要注意与自然人的区别。
二、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板书)
(多媒体展示)模拟创业
情景设置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坐的各位董事长,总经理如何经营自己的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的公司经营不善,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板书)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板书)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板书)
经营战略是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经营战略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的问题,包括如何进行投资、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如何开发市场等。
举例:海尔从原来的涉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级品牌,首先归功于它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板书)
举例:海尔从亏损147万到今天全球营业额600多亿,81%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主要取决于两个字: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板书)
举例:海尔有一个很著名的广告语,叫做“真诚到永远”。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
⑷其他(板书)
3.公司经营不善的后果(板书)
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兼并、破产与“强强联合”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益。
(1)企业兼并(板书)
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1>2
举例:海尔兼并案例
(2)企业联合(板书)
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破产(板书)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举例: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导致破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一、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该省的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农业产业也渐渐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特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使农村逐渐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京津地区务工。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月收入究竟如何?笔者分别于2012年春节前后走访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保定阜平、清苑、涿州,石家庄正定、赞皇,廊坊香河、燕郊,张家口蔚县、张北和沧州黄骅等地进行搜集问卷和抽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7份,有效问卷452份。从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具备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12人,高中学历91人,初中学历293人,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56人;外出前参加过培训培训的141人,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311人;具备初级职业资格26人,中级职业资格的有68人,高级职业资格31人,高级以上职业资格3人;有364人表示希望参加无偿技能培训,72人对参加无偿培训表示无所谓,有13人表示不愿意参加无偿培训,另有3人弃权;有445人表示学有一技之长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有5人表示学有一技之长无法增加自己的收入,2人弃权;月收入在1000~2500元的有148人,月收入2500~4500元的有268人,月收入在4500元以上的仅有36人。
从以上数据可分析出,河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人相对较少,不具备充分就业的技能要求,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较重、技术含量偏低而且报酬不多的工种。因此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能力,是势在必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真真切切地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学一技之长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呼唤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农民。
二、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培养能“走出去”的人才,也培养能“留得住”的人才。
“走出去”是指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要求,部分人口要选择“走出去”,到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谋求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相当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陆续将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融入城市中。为适应这种形式,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培养重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劳务市场在各个行业均已形成,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均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细化标准。这就要求各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树立为劳动力市场培养“产品”的意识,把人口打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真正为劳动力市场、为企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但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对“走出去”的农民的培训意识非常薄弱,反映在培训方式上,多以城市培训为主,接受培训人员较少;反映在培训内容上,未真正与市场需求接轨,“讲授知识多,现场实习少”,缺乏相应的实习的软硬件环境。由于“走出去”的人接受培训不足,职业素质偏低,进入城市后很难立足,不仅不好找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量大、收入低微的工作。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和人事部共同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和人事部门要面向各类职业学校(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考核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经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认定,职业学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为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这将意味着,越来越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取得学历文凭证书,还可以取得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这对于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全国每年大约有500多万人参加近千种职业的职业资格考核,累计已有3500万人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