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经济与管理

时间:2023-10-18 10:18:50

导语:在网络经济与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经济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管理;问题;创新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看来,网络经济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企业管理层面看来,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的成长方式,促进了企业管理技术的变革。当前,很多企业都还沿用着工业经济条件下的成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对企业的需要。因此,应推动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改变管理模式。

一、企业参与网络经济现状分析

据2010《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介绍,目前我国网购用户超过1亿;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仅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价值就占我国GDP的比重为1.5%,拉动我国GDP增长0.13%。

企业参与网络经济的方式主要有参与网络平台和自建网站。据笔者对廊坊企业参与网络经济方式的调查,发现有两类网站吸引力较大,企业参与度较高:一是依托实体企业建立的网站。廊坊企业网、廊坊市中小企业信息网、廊坊百业网等电子商务网站以实体企业为支柱,以专业产品交易为核心,集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会员联盟于一身,占领了行业网站的制高点,为传统制造企业的产业转型和营销升级以及确保企业持续性优势打造了全新抓手。二是依托优势建立的网站。廊坊有很多的产业集群,产业聚合力非常强,家具、花木、装饰、物流等行业均有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集聚了很多的企业。廊坊家具网、廊坊鲜花网、廊坊装饰网、廊坊物流货运信息网等网络交易服务平台,能够及时提供行业信息服务,有效降低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经营者之间各方的经营成本,开拓了宽广的产品生产、销售渠道。企业自建网站是目前企业从事网络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普遍存在信息量少、内容简单且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二、企业参与网络经济、创新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1.认识层面。由于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普遍存在对网络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的倾向。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成长方式、经营模式、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等都还沿着传统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很多企业内部联网都没有建立,远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的需要和要求。

2.政策、监管环境层面。一是缺少专门的政策助动。网络经济还基本处于自我发展演绎的状态中,尚缺少一个针对网络经济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意见和做强做大的扶植措施。二是缺少统一的规划部署。目前,网络经济没有像传统行业一样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缺位,管理部门如通信管理、工商、公安等监管缺乏协同性。三是缺少推动机制。网络经济行业组织尚未牵头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尚未达成共识,网络经济依然处于探索和半自由发展状态,亟待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得到社会的共同帮扶。四是法律、监管制度缺失。目前网络经济的法律法规配套不足,现行监管制度规则建设陷入窘境。

3.网络经济发展要素层面。一是网站建设问题。不少已建网站行业细分不够,导致网站行业特色不明显,影响了网站信息量的专业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对网上交易的吸引力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信息优势在网络经营上的放大和传播。二是专业人才问题。在网络经济时代,对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具有高度依赖性,人力资本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本。高级技术人才是企业必要的发展保障。对于参与网络经济的主体民营中小企业而言,普遍存在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小、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三是社会信用问题。网上交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失信行为的产生,如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交易欺诈、货物遗失、延时送货等问题,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严重侵害,虽然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完善制度、修改规则等方法来减少约束交易行为,但社会公众对网上交易失信行为的担忧和顾虑仍然没有消除。

4.企业管理层面。许多企业由于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等原因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与网络经济对接。一是许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管理观念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坚持着固有的管理惯性,在产品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产品的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二是许多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1)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能力,限制了企业管理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使企业陷入规模扩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运行困难的怪圈;(2)在营销方面不能和顾客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3)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和分析论证,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4)由于缺乏管理信息对投融过程的分析,企业发展不断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5)由于缺乏与相关企业的信息互通机制,很难形成持久的合作同盟。

三、发展网络经济、助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对发展区域网络经济、造就区域网络经济优势的认识。发展网络经济关键在于发展区域网络经济,区域网络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就是能够造就本区域的网络经济优势。所谓网络经济优势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聚合本区域的优势产业、产品、资源等要素,并通过信息处理技术整合、放大,从而增强本区域经济的营运能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利用行政规划、行业指导、媒体宣传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集群发展。区域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传统方式基础上的升级板,因此,在宏观管理方面,应提高对发展区域网络经济的认识,以造就本区域的网络经济优势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扶持、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向区域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进而助推企业经营管理与网络经济发展模式对接,实现升级转型。

2.增强网络经济规划、扶持力度,创新监管方式。一是为了强化宏观管理。应设立一个网络经济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政府各部门网络经济管理事务。二是加强网络经济全域数据库建设。建立独立的网络经济统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规划和决策。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在财税、金融、服务、贸易等方面给网站建设和入网企业以政策优惠。四是创新网络经济监管方式。加强网络交易实名制认证,杜绝经营者失信渠道;在降低准入网店门槛的同时,督促和指导相关网站建立完善网络品牌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网络交易安全度和信誉度。

3.推动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改变管理模式。一是建立与顾客互动的网络营销机制。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与顾客的距离,加强了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沟通,具有迅速满足客户需求、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因此,应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在互联网上建立企业网站或在非自建网站上设置网页,建立与顾客互动的网络营销机制,树立服务营销的理念,在与顾客信息互动过程中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增强顾客忠诚度。二是以个性化服务为导向,建立灵活的生产方式。网络时代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频率加快,顾客拥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权,对企业网站或网店产品及服务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消费者满意为目标,不断地加强企业生产方式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结合,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系统,将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生产相结合,建立灵活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个性化水平。三是转变企业成长模式。长期以来,传统企业成长模式以资金为中心,通过追加投资和资本运营来获得利润增长。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创新与知识等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首要资源,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信息开发和利用。将以资金为中心的成长模式转变为以信息为中心的成长模式,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新强.浅谈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商场现代

化,2010,(11).

[2] 左惠.论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J].技术

与市场,2008,(9).

第2篇

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技术性的革命都会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一项划时代技术的登场,其对当前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已经被世人所皆知。归纳来说,网络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影响

1.提高国际经济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手续和过程才能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手中,在无形当中提高了贸易的成本。比如,一件FOB价格为2美元的芭比娃娃,经过运输、关税以及商家等中间环节之后,其售价可达10美元,成本几乎翻了5倍之多。3而在网络时代下,电子商务采用了B2B或B2C的方式,以企业对企业或者是企业对个人的形式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极大地节省了中间环节所发生的费用,从而降低了国际经济贸易的成本。这种方式对贸易双方来说是种双赢。

2.催生更多的新贸易形态。弹性企业是指企业依据客户的要求,采用高新技术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转置,随时从企业内部部门或外部部门调用人员、信息、财务等要素组成新的企业,为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和生产。在这种组织模式下,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向能够随时进行变化,企业的经营也会更加灵活。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化,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以及商业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主动营销模式也开始出现,一些传统、僵硬的电子商务销售套路也开始逐渐向互动、主动、以用户为主的方向转变。

3.促进全球性市场的形成,丰富国际经济贸易的方式。网络经济时代下,传统的以地域为前提的贸易格局被打破,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信息为纽带、以网络为载体的全球性市场。世界上各国的贸易和合作程度普遍加强,特别是一些跨洲、跨洋的国际经济贸易,更是因为其经济利益明显而普遍兴起。除此之外,网络时代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必然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贸易方式。具体来说,电子商务可以将一些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如订单、提货单、发票、进出口许可证以及海关申报单等,采用网络按照特定的数据格式传输到对方手中;虚拟洽谈、网上市场等可以进行一些商品的促销活动;在网络一些定向信息来代替传统媒体中的广告宣传;电子货币代替纸质货币,网上信用证结算、转账高速运行,引发国际贸易付款方式的巨大变革等,这些都证明了一系列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方式正在兴起。

4.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新的优势。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优势,这体现在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减少地域壁垒、提高贸易效率、提高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几个方面。电子商务和商业贸易紧密相连,而商业贸易是电子商务的基石,除了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如大型工业、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还应有网络采购、网络销售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等创新型商业贸易,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不利影响

1.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安全风险。网络经济时代下,国际经济贸易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侵扰、经济犯罪的威胁、商品的提供方式风险、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质量风险等安全隐患。据有关分析指出,未来社会当中,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将会给人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4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犯罪现象也开始有所滋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2.暴露了我国物流发展水平落后的弊病。5企业想要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就必然会严重依托物流体系。但是,我国的物流水平发展较慢,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信息系统发展滞后;第二,欠缺物流一体化能力;第三,相关专业人才稀缺;第四,和电子商务类公司欠缺战略性合作。

3.加剧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程度。电子商务是信息化和商务运营的有机结合,需要一批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商贸理论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实际操作。据资料统计,我国近年来毕业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签约率已经达到47%,但电子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6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明显偏低,与当前网络经济时代对的旺盛需求形成鲜明的矛盾。长此以往,这种矛盾会在电子商务遭遇发展瓶颈与困难的时候被放大,从而加剧业内人才的匮乏程度。

二、网络时代下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网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当前,我国依然有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缺乏必要的重视,严重影响了企业当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就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以便使人们对网络和电子商务有所了解,认识到其所蕴含的无限商机以及和传统国际贸易比较而言所具备的优势,促使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将是其走出国门,开展国际贸易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快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程。我国应该紧密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尤其是对一些无污染、轻型化、多功能、附加值高以及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产品应该重点进行扶持。与此同时,还应该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的转化,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取向。不仅如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还应该有计划、有意识地干预市场配置,使国家可以获得超越现有资源禀赋约束的知识资源优势。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才能最终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我国网络发展环境。当前网络时代下,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也往往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但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我国近年来互联网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努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7集中力量建设国内的骨干网络,增加各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扩大网络的互联容量,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同时还应提升网络覆盖率,从而使广大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信息网络的便利。

第四,打破当前垄断局面,提高网络与电信市场的开放度。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不断延长,大幅开放国内网络和电信运营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尽早推进体制改革,有计划性地取消网络和电信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实施三网合一,此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其他领域的企业进入电信市场进行资产重组,从而打破当前电信垄断的局面,提高网络和电信业的服务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迅速发展。

第五,重视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发明和创新。在当前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根本上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高低,而且,这也是我国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而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可以说,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因此,我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发掘、培养、保护高技术人才。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

第六,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我国企业应该及时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另外,针对当前专业人才匮乏严重的问题,企业还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引进一批精通电子商务技术的管理型人才,培训员工的业务技能及计算机应用水平,并在实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主动参与国际电子商务对话,建立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相关国际框架。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持着国际电子商务谈判的话语权,而因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力度有限,一些谈判的结果往往会有失偏颇,这就会对建立一个各国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国际框架产生不利影响。但需要明确的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作为一个拥有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主动参与和组织国际电子商务谈判,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其最终制定出的“游戏规则”符合我国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结束语

第3篇

一、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它是基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等原因产生的,体现了股东至上的原则。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企业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发生了改变,若财务管理的目标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主体,必然导致企业相关主体的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

2.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1)融资、投资创新。在传统经济形式下,企业的融资是指以低成本、低风险筹措企业所需的各种金融资本;投资资金的运用,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投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因此,企业的融资、投资重心将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目前,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谁拥有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便拥有了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因此,筹集知识资本和储备人力资本将成为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2)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而网络财务中资本结构优化创新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和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期限,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是通过投资与融资管理而实现的。只有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才能实现企业知识占有与使用量的最大化。

(3)收益分配模式创新。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源的重心转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有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拥有者。企业的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企业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收益分配模式必然发生变革。收益分配模式由传统的按资分配变为在企业的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分配,按照各所有者为企业做出贡献大小及所承担风险大小进行分配。

3.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的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网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

网络经济是基于internet为载体而运行的经济形式,也是电子商务充分发展的经济。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等。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取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订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的缺陷暴露无疑。

1.不能满足电子商务需要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谈判、签订合同到货款支付等,无须当面进行,均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使得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标准发生新的变化。传统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其次,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2.不能满足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

财务管理传统的结算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的成果,借助经济数学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进行处理,并据以预测未来经济条件下企业可能达到的损益状况。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进行,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银行汇兑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

3.不能避免财务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在网络经济下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首先遇到的是网络交易安全问题。由于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交易用户由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改为了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 p协议,并且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交易用户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和篡改,即使是合法身份的交易人,由于采用无纸交易,交易对方也可能会抵赖交易,从而给网络交易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传统的财务管理多采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而企业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漏,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其次遇到的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

三、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创新的实施构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

1.树立新的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因此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首先,企业财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观察和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能够科学准确的预测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再次,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

第4篇

【关键词】网络化视角;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发展

一、信息网络化影响着宏观经济管理

(1)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发展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跟人们所做出的决策有一定的关联。美国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人们不能完全了解经济信息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对当前经济的发展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或者是不能掌握完全的市场信息,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导致经济出现波动。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信息网络化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首先,信息网络化引起了传统产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传统产业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变化,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传统产业的经济波动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的波动逐渐减少;此外,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起到合理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促进市场供给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减少了产品过剩状况的发生,加快了市场上各个要素的流通,克服了市场调节落后性的弊端;再者,信息网络化推动了我国的产业调整,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合理地调整了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产业失衡带来的经济波动状况的发生。(2)降低经济运行所耗费的资金。实践证明,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扩大网络规模减少网络运行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网络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设网络时所耗费的成本,第二个是对信息进行传递所耗费的成本,第三个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耗费的成本。扩大网络人数可以减少这方面资金的耗费。此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当市场交易主体进入到信息网络之中时,其获得更为准确的市场信息所花费的资金将会极大地降低,再者,网络处理信息速度极快,这就使得企业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自己所需要加工整理的信息。其次,信息网络系统可以为企业生产销售资金服务,大大减少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结算,可以使得企业对于当前公司存货等资产有一个很好的了解。(3)促进效益的增加。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可以促进资源效益的增加,有利于节约物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当前物质资源耗费状况较为严重,推进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我国物质资源的消耗,减轻资源短缺的现状。其次,信息网络化的提高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可以为广泛吸取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做出贡献,这样就使得体力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优化了劳动力的结构,从而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此外,利用信息网络化还可以节约资本,现在大多的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了电子支付,一些电子支付卡逐渐普及,一些金融产业推销电子转账业务之后,大大减少了流通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有利于加速资金的周转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进行管理需要政府角色进行转变

在信息网络化逐渐推广的今天,网络化加大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其联系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监督经济运行以及合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做出了相关要求。(1)减少对于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国家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是市场,政府必须明确这一点。在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合理配置资源,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于资金和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弱肉强食的现象,一些产业根本无法生存,为了生产的平衡,政府应该做好管理人的角色;着力于向“中立型”政府转变,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角色是指导者,为此,政府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再者,政府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竞争原则,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政府要通过相关的立法工作来实现公平竞争,第二个原则是权力下放原则,政府需要通过权利的分开来管理,要发挥政府的“指导”方面的功能。(2)改变自身运作方式。政府要向电子化政府转变,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自动化等。就我国而言,我国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但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政府应该任用一些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来实现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让信息充分流动。政府的采购也可以采用电子化,这样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这就类似于电子商务,可以减少货币资金的使用,对于经济往来的记录也减少了贪污现象的发生。(3)直接与民众进行沟通。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政府工作人员很难与群众进行沟通,网络信息化则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桥梁。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电子调查问卷来切实了解民众的需求,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也就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贴合群众的需求。再者,政府与群众的交流也有利于民众了解政府运行的现状,切实把握政府的政策,并且对于经济政策及时进行反馈,政府还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三、 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1)要求政府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进行过程,信息千变万化,巨大的信息库的涌动需要政府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极大地提升。其次,政府要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完善相关的预警系统,切实把握经济发展动脉。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引导经济朝着健康发展。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时需要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立足于对网络信息所提供的数据之上。(2)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电子货币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纸币的使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与配置。为此,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是必须的,要减少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于动态的金融系统的分析,合理控制电子货币的使用。(3)政府加强了对财政的控制力度。政府日常工作中电子办公的出现,有利于减少政府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为了达到足额的财政税收入库,信息网络化为其提供了方便。信息网络化加强了对于税收的监督与管理。再者,从国际角度来看,利用网络来实现国际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税收跨国发展将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税收发展差距。(4)信息网络化需要劳动政策。随着网络技术应用到工厂之中,使得工厂的生产与管理逐渐分离,其中不缺乏相关的跨国案例的影响。据此,对于劳动政策其也做出了相关的改变。在网络上进行工作人员的跨国分配为我国政府对于劳动力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合理制定相关的劳动政策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其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上关于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以及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转变角色只是初步的研究,相信经过众学者的讨论,可以得出更加深刻的看法。合理应用信息网络化为宏观经济发展服务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及企业需做好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2000(1)

[2]萧琛.全球网络经济[M].2009(5)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不断加深,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截止到2012年12月份,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42.1%、拥有5.64亿网民,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计算机网络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我国大力推动信息化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现状和发展前景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内涵

尽管计算机网络管理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目前中外理论界和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多数学者都认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既包括对计算机硬件管理,也包括对计算机的软件的管理,都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为目标,对计算机以及网络资源进行监督、分析和控制。本文认为,所谓计算机网络管理,就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效率、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为目标,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监测、分析、评价、控制的管理活动。

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现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从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是用户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安全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存储数据、电子银行、电子邮箱等被盗并造成损失。二是计算机网络病毒横溢,主要是一些不法份子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漏洞通过编程破坏计算机软件,由于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寄生性、触发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因素。三是网络黑客攻击,主要是一些通过入侵计算机来获取信息,由于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力也十分巨大。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英文缩写是“SNMP”,主要是为了管理Internet路由器而提出的具体的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SNMP主要是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并保持其独立性,而不对计算机、网关以及网络传输进行依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随着对SNMP的不断改进,增加了SNMP体系的安全性,目前已经能够在IP、IPX、OSI、AppleTalk等传输协议上使用,但SNMP只能应用于简单的网络管理,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2.公共管理信息协议。公共管理信息协议的英文缩写是“CMIP”,主要是针对OSI传输环境设计。由于CMIP不仅采用了报告的机制,而且还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因而对处理器和存储品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处理能力强,而且还需要存储容量大。在具体的网络管理过程中,CMIP不断的进行事件报告,当网络监测设备发现被监测设计参数发生变化后,再向管理进程报告,管理进程就会对报告事件进行具体分类和等级划分。CMIP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及时性。3.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的英文缩写是“WBM”。WBM是随着WEB及其开发工具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的。WNM主要包括方式和嵌入方式两种网络管理技术。“方式”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内部的一个工作站上运行WEB服务器,面“嵌入方式”则是把WEB的各项功能“嵌入”网络设备,被“嵌入”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地上,对该设备的管理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进行。由于WBM开发时间短、不涉及用户平台、用户容易使用等特点,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发展前景

(一)基于WEB的网络管理。尽管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WBM)刚刚兴起,但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随着WBM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没有平台限制的巨大优势,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实现由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转换。随着WMB的不断开发和创新,将能够实现网络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的高度集成,网络管理软件不用再进行繁琐的协议转移,只需要通过使用WEB浏览器,就可以在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对网络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必将成为更多计算机网络开发商竞相开发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也会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

(二)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已经从设备管理逐步向业务管理转变,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设备管理向业务管理进行过渡,尽管还不够成熟,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所谓业务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思想,就要把网络服务、网络业务作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对象,通过对现网络业务相关的各类设备进行监测和应用,通过对客户网络业务服务质量进行模拟实时监测,并对网络业务的数据进行收集,以达到对网络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多视角的监测和分析,实现网络业务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三管合一”。

(三)实现分布式网络管理。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是未来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主要是解决跨平台连接和交互问题,由于分布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计算机网络管理界的高度重视。分布式网络管理能够实现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的对应性,解决网管信息传递延时问题,特别是由于分布式网络管理没有中心,能够减少中央网管的负荷,即使中心遭到破坏,也不至于造成“整体性”崩溃。特别是由于在分布式网络上,各个节点之间既单独存在又相互连接,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进行传播,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四、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标准化”的深入实施以及系统互联的需要,计算机网络管理将朝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将逐步形成统一、综合、全面、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

参考文献:

[1]潘小玲.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知识经济,2009(13).

[2黄永刚.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1).

[3]刘晋兵.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5).

[4]胡素文.分析计算机网络管理[J].通讯世界,2013(13).

第6篇

一、网络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网络化环境下,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过分重视规章制度、企业产品、社会关系,忽视内部管理、企业文化、专业人才的重要性。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走上改革的道路,需要优化创新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日渐提高,相关的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管理者也需要转变已有的思想观念,打破固定思维局限,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动态化监督社会市场,全面、客观分析企业已有的实际情况,构建可行的管理创新体系。第二、企业管理创新是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时代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向知识经济转变,社会市场需要大量知识型的专业人才。企业必须优化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深化内部改革,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网络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在网络化背景下,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的优化利用为改革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扩大了企业商品信息宣传的覆盖面,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外在形象,打造品牌效应。同时,能够不断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运营效率与质量,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但在网络化环境下,企业管理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新挑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措施优化创新内部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1、网络环境下企业管理结构优化创新。

    1.1企业管理组织扁平化。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企业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来源于企业内部决策层的决定,比如,产品价格的定位与研发。在发展过程中’传统企业必须构建垂直形式的管理、信息结构,确保内部管理的有序进行,数据信息的及时传递,其内部结构、信息传递呈现出金字塔的形式。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共享性、互联性已成为主体,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1.2企业管理的网络化、柔性化。在进行扁平化管理的基础上,企业内部管理层次跨度不断扩大,信息传递机构逐渐减少,信息数据的传递具有鲜明的网络化特点。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需要从发展规模类似的企业中选择合作对象,成为战略伙伴,全面分析企业自身具有的特点,健全企业管理形式。企业要客观、合理分析巳有的运营情况,注重内部的层次化管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人到工作中。

2、网络化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优化创新。

    在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关键性组成要素,和企业的经营效率、质量息息相关。在优化创新的过程中,借助网络媒介,获取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不断展现企业员工自身的价值。一是:以能力为基点,合理分配。在企业交易管理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意识到商品信息运作的重要性,需要以企业内部为切人点,挖掘网络销售方面的优秀人才,定期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不断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专业化的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要以员工具有的各种能力为媒介,合理分配,重组内部人员结构,使其更好地展现自身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二是:实行员工自我管理。在网络化环境下,企业管理者要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观念,优化利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员工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利用互联网,实行远程办公、家庭办公等,打破时空的限制,具有一定的时空支配权。而企业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做好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拥有更多学习岗位知识等的时间。三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各方面条件,为内部员工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学习重要的跨领域知识,不断扩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应变能力。企业要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完善相关的开发、管理结构体系,为内部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在网络化环境下,企业管理的优化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企业管理者要结合内、外部运营环境,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抓住已有的发展机遇,迎接各方面的挑战,构建“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管理格局,构建全新的管理体系,不断扩大企业运营范围。在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7篇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战略地位。然而,因为人力资源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1-2],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企业防控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是,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多数停留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内涵、分类、危害及防控措施等定性方面,只有少数采用了定量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风险矩阵法等工具来评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水平[3-4]。虽然这些数学方法计算简便、容易操作,但是由于这些方法涉及的指标大都具有非线性和模糊性,其准确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基于此,本文将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BN)方法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研究中,探索用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新方法,以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贝叶斯网络的相关知识

(二) 贝叶斯网络的应用综述

国内关于贝叶斯网络的应用研究比较晚,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最近几年,并且主要应用在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模式识别等领域,其中将贝叶斯网络应用于风险评估尤其是企业风险管理评估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如索秀花[6]在利用SCOR模型并结合社会领域的马林诺夫斯基理论对供应链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的基础上,以汽车备件供应链为例,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局部风险评估模型,应用消息传递算法(Pearl算法)对风险进行动态预测,并诊断出影响风险的主要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应对策略。李江飞[7]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的损失、风险发生的可控性三个角度对地铁项目施工风险进行了评价,利用贝斯网络借助Netica软件完成了施工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估。尹凤阳[8]根据事故致因理论构造了船舶过闸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并在VS2008系统开发平台上开发了风险评价系统,得出多个风险因素共同作用时,事故发生概率呈多倍增长。王美怡[9]采用贝叶斯网络推理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确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规避风险,对高风险部分进行着重管理。熊涛[10]构造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在MATLAB软件上利用数据训练BN模型,并与Logistic模型进行对比,体现了贝叶斯网络模型用于风险评价的优越性。王爱文等[11]提出了基于因果贝叶斯网络的风险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被应用于某公司国际采购风险评估中,效果显著。周田[12]以IT企业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在构建贝叶斯网络时加入时间因素,设计了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小型软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陆静和王捷[13]将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用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预警,利用Netica软件进行网络推理,完成了各种风险指标对全面风险影响程度的计算,结合预警系统灯号模型,对银行风险水平做出判断,有利于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内涵及其分类

何谓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虽然学者们的观点不一致,但是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指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中,因为没有妥善地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给组织的经营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的可能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十分庞杂,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14],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例,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为五大类:(1)招聘配置风险:是指组织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招聘、配置和使用的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或是企业内外部因素不确定性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众所周知,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在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人职不匹配、人员配置低效率等问题,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2)培训开发风险: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企业的培训相当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也不例外,比如培训收益风险、培训后人员流失风险等。(3)绩效考核风险: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有效的绩效考核会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反之,若绩效考核不公正、不全面、员工满意度低,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用人风险。(4)薪酬福利风险:是指由于薪酬设置不合理、福利待遇差等原因给企业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5)员工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复杂性、流动性、动态性,这就导致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员工违纪、人员冲突、劳资纠纷等风险。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可行性、全面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构建贝叶斯网络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分类,结合文献查阅的结果,建立如表1所示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模型

(一)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析节点关系并咨询专家意见来构建,另一种是利用较完整的数据,通过网络学习功能来完成构建。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各种风险的定量数据很难收集,本文采用第一种方法,利用因果关系结合专家经验构建贝叶斯网络。根据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变量顺序,本文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作为终端节点,一级风险指标作为次层节点,二级风险指标作为初始端节点,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系统的拓朴结构,如图1所示。

(二) 网络节点的设置

在确定了贝叶斯网络结构后,需要对节点进行设置并赋值,即获得节点参数,包括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分布(CPD)。考虑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定量数据很难查阅到,因此通过向人事主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企业风险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征求意见,获得一个比较主观的结果。本模型实际运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数据对该模型中的先验概率进行修正。

本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若将这22个指标通过MATLAB软件,利用Full-BNT工具箱进行参数学习,学习过程复杂且长,限于篇幅,论文选取招聘配置风险及其下的3个二级指标进行贝叶斯网络的局部学习。

本文选取某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向该企业人事主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风险管理专家组成的20人专家组进行问卷调查,得到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中招聘配置风险的数据,以便运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模型,判断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状况。

在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参数时,为了克服专家过度自信等认知方面的偏差,论文给出了风险概率等级的分值量化表(如表2所示),拟先采用等级区间判断,专家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判断指标的风险等级,再结合等级量化表在相应的问卷调查表中填入概率值。同时,借助风险概率等级量化表,我们可以由参数学习得到的后验概率来判断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所处的风险水平,为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提供依据。

在完成问卷调查之后,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分析,得到这次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如表3所示。

由表可知本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75%,问卷调查的数据是可以使用的。利用SPSS19.0软件对15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各节点概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节点参数,如表4、表5、表6所示。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管理系统 应用

图书馆作为学习和汲取知识的场所,为教师教学、科研活动、国内外学术资料查询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基于当代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科学、高效的图书管理系统并将之应用于当下的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提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之上,重点对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通过实际应用于图书馆图书管理中表明,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管理系统方便操作,具有很齐全的功能而且维护方便,适应了现代图书馆图书管理的现实需要,可有力促进图书馆图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规范化,更有利于现代图书馆图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以前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图书管理的需要,所以,研发科学的图书管理系统并将之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是一个新的图书馆图书管理新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为图书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就需要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新的图书管理系统,进一步扩大图书资源的共享范围,不断满足需求,使图书管理的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

(一)设置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部门设置,这项功能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将教师借书和学生借书区别开来。二是借书天数,这项功能设置了教师与学生的借书天数。三是借书数量,这项功能设置了教师与学生的借书数量。四是口令设置,这项功能主要是针对图书管理人员,其可以修改登陆口令,以保障系统安全性。

(二)录入功能

顾名思义,录入功能与常说的图书编目管理功能相一致,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录入主要由部门工作人员的录入、期刊的录入、图书的录入和期刊目录的录入等。为了使录入、查询和管理等工作更加方便,要将录入的资料编号,这项准备工作非常必要。例如对部门工作人员的姓名、编号进行统一规定,对期刊和图书的录入格式进行统一,将期刊和图书的顺序进行编号。

(三)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功能

图书的流通管理功能就是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功能,这项功能可以对图书流通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对图书流通过程中的差错进行记录,对读者借阅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控制,这项功能可以排列读者借阅书籍目录、数量、借出的时间、归还的时间等一系列信息,使图书管理人员一目了然,为查询和管理提供方便。这项功能的应用不仅加快了图书的借阅与流通速度,还提高了图书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图书的管理更加便捷。

(四)查询功能

查询功能充分将图书管理的自动化这一特色体现出来,图书管理自动化是当代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这项功能主要包括期刊综合查询、图书目录查询、归还日期查询、借书综合查询等内容。期刊综合查询采取的查询方式是模糊查询,读者只要将刊名、刊号、作者或者出版社等任一信息输入,就能很快查到所要查询的期刊;图书目录查询主要是为读者快速查询所要借阅的图书提供方便;归还日期查询主要是提醒读者及时归还借阅的书籍;借书综合查询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图书借阅情况,将书刊借出和馆藏的具体情况作一统计。

(五)备份、接收文件功能

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管理系统难免有时候会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导致数据的丢失,也可能因计算机硬件的损坏导致数据丢失,所以,要对文件备份,备份文件功能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因计算机系统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进而导致损失难以挽回。接收文件功能主要包括接收已经备份的文件、接受新增加的图书、期刊或新增工作人员信息。

(六)数据整理功能

在整个图书管理工作中会有很多的过期数据,所以进行数据整理显得非常必要。数据整理功能就是对过期的数据进行整理,维护现有的数据,进一步提高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系统使用情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使用,其效果肯定良好。因为其操作界面清晰简单,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能够让管理人员及时、方便地将书籍资料和所要管理的内容进行更新;借书与还书的快捷功能有效提高了图书管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查询功能使读者和管理人员可以快速了解图书资料的每一项信息;显著提高了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管理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图书管理工作会更加便捷,进而实现图书管理的全程自动化。

四、结束语

图书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服务水平和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是未来的发展目标。所以,当前要在图书管理系统的研发和使用工作中,时刻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核心,密切关注科技的发展,实现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不断提高图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晓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2]张建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措施[J].华章,2011(11).

[3]孙晓川.浅谈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应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04).

[4]杨立婷.论网络信息时代图书管理手段的多样化[J].内蒙古图书馆学,2009(03).

第9篇

关键词:数据库;监测数据管理;设计以及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网络不断普及,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累积了各级部门数据,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监测数据。虽然这些数据量比较充足,但是监测数据的管理工作依旧停留在表面,只是进行简单的手工交互处理以及单机处理,这些数据无法被整合在一起,数据总是属于分散状态。另外,数据审核主要是靠手工进行核实。这些原因导致数据在运行中,数据无法得到高效运行、数据有序化程度比较低,最终导致信息在进行开发时,滞后性非常明显。从发展现状上看,各级信息收集部门要自备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整合网络化、可以实现业务信息处理。该方案适应环境监测数据管理需求,可以保障网络技术在高度发展环境下实现管理需求,从而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综合分析能力也得到提升。

1 系统设计实施

1.1 开发平台

该系统使用的是微软公司NET作为技术开发平台,系统使用的开发语言是VB语言、NET语言以及ASP语言,这是系统最常使用语言。有的WebGIS部分不采用语言进行编程,它使用的是MAPX技术以及MAPINFO家族技术,这两项技术同语言编程一样重要。该系统主体使用的是B/S构建,该构建能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其中录入使用的构建是C/S结构,该结构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提升运行效率。

1.2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进行互换

系统使用了B/S架构之后,主要利用WebService就可以实现简化作用,该简化主要体现在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之间的交换。众所周知,WebService在网络运行中,它可以发挥出调用的作用,满足客户端调用需求。只要进行客户端调式,WebService就会在服务器中运行,运行中处理各种问题,收集各个服务端的数据,将最终的结果返回到调试区域内,用户只要进行互换便可以实现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高效互动。系统在进行数据访问时,使用的是技术,该技术能够保障系统运行速率,能够实现数据缓存。在系统中,该技术被称为数据缓存技术,这主要参照了该系统功能来定义。技术保障数据在数据库中实现交互,交互成功的数据在放置内存中。在后期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的归类,会使用到这些数据。数据被使用,在系统运行时,交互速度明显提升,保障系统运行效率。

2 主要功能模块

2.1 进行监测数据录入

C/S结构类型的数据,该结构能够为数据提供清空数据库,也是人们熟悉的数据初始化处理。可以在该结构中进行校验设置、数据导出、数据录入等等工作。另外,还可以进行数据查询修改以及时间设置等等功能。这些功能实现,主要为了各级数据查询修改每个月能够获取检测数据,能够高效的使用这些数据。数据通过该方式处理之后,例行监测数据得到规范化运行。这些数据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可以其余的数据还可以直接导入网络版本系统中,提供给环境监测平台使用。该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有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录入、数据输出以及自动监测数据管理等等模块,这些模块在运行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系统高效发展。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该功能模块还延伸到系统设置、定点数据分析以及WebGIS数据查询等等功能,功能不断增强,系统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2.2 例行监测数据导入

该系统可以提供两种数据导入格式,第一种是ACCESS格式,第二种是DBF格式,这两种形式借助数据导入工具进行传输。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重复的数据以及校对不能通过的数据在该系统中全被拒绝在外,无法导入系统内部,如果强制性被导入,会有错误提示。用户在该系统中,可以自行制定校对规则,该校对规则主要包含监测项目是否完整校对、监测点位是否完整校对、监测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等等,这些设置值用户可以完全自行进行设置。根据工作需求,根据系统运行规律进行设置,该设置内容完全符合系统运行需求。操作人员如果有需要对数据进行查询,或者是将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在EXCEL中进行编辑,便可以实现。另外,系统还向用户提供特殊的导入工具,该工具能够过滤不符合需求的数据,保障导出功能能高效率运行。

2.3 例行监测数据管理

监测数据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监测数据管理,另一种是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包含诸多内容,最主要的有时间转换基础代码、数据增加、数据修改以及按点位属性数据等等,它包含的数据类型比较复杂,这些数据在运行时,需要细分出数据间的关联点,才能保障这些数据存储安全性。另外,监测数据管理,它主要包含高级查询、简单查询以及按照点位属性数据,这些数据查询方式都比较简单,而且数据类型也比较简单。

2.4 例行监测数据分析

这些被收录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分析的最终结果要绘制成报告以及图表,这样人们在查看数据的时候才更直观和清晰。环境监测部门重视数据分析工作,该工作成为环境监测部门工作的核心。该分析模块主要是对入海河口、地下淡水、江河水源、近岸海域、空气质量以及噪声进行监控分析。数据分析模式主要包含宏观以及微观两大模式,微观的分析模式是人们熟悉的污染物分析,在进行污染物分分析时,主要得出超标率、水质类型、数值以及平均值等等,这是微观分析主要内容。因对应的宏观分析,它要对个站点进行分析,从监控点中收集数据,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的结果能准确的反映出环境情况,环境情况主要由空气污染级别、综合污染指数、大气污染指数以及水质污染指数等等。宏观和微观数据分析方式,可以将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最终的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展现,方便人们查看。数据分析时,用户可以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对污染物地点、点位集以及地区等等,在进行设置时,应该基于标准体系要求下,这样才能保障数据分析得准确、科学。webGIS数据查询分析,该数据可以通过视图类型,将图景进行缩放,也可以进行移动。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属性数据以及地图数据进行互换查询,在地图中便可以实现各种数控分析,分析效率高,保障分析精准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它方面了人们生活,提高人们工作质量。数据管理平台在该技术下,得到完善和发展。各个部门拥有了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之后,工作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社会,该平台方面各级部门开张工作。

3 结束语

该数据平台借助NET平台开发,使用人们熟悉的B/S架构,再借助NETRemoting技术以及MAPX技术,对网络运行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WebGIS技术推广使用。环保部门利用该技术便可轻松的获取管理监测数据,而且该数据在新平台上,得到高效运行。为日后软件系统开发应用提供了发展平台,该平台符合信息技术发展需求,保障系统快速运行。

参考文献:

[1]柯跃前,黄江福.基于ZigBee模块的海洋网箱养殖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设计[J].渔业现代化,2012,5.

[2]李晶,刘颖.浅谈实验室CMA计量认证技术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33.

[3]徐健,郑业鲁.农田环境监测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