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3-10-20 09:56:15

导语: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区域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27-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发展军民融合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促进富国和强军共同发展。富国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军则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定。

近年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比较快速,发展层次也不断加深,不仅完善了科研装备生产体系,还加大了军队人才的培养。

军民融合在许多重要领域如电子元器件、基础设施、软件工程、航天航空、信息工程等,逐步循环有序的进行。在看到成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新的发展要求需要新的制度与之匹配。

现在要解决的是对当前的军民融合体制进行改革,推动军民融合领导体制改革,加强军地协调机制建设,健全宏观规划机制,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才能确保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能够落到实处。

1 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纷纷把发展战略从军备竞赛转移到发展经济上。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军备竞争,而变成了以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各国都不同程度的缩减军费开支,促进军工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国根据自身的具体国情,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我国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其实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提出过军民结合,这一方针并没得到实施。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才迎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国家开始对三线建设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军工资源开始从过去主要为军用服务向军民结合和为人民生活服务转变。

至此,我国的军民融合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大致的军民融合体系,一些重点军工企业中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从1982年的20%提高到70%。

我们不仅要看到军民融合发展的显著成果,也要认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距离。比如说,我们在武器装备生产上还没有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受制于人。军工企业的改革仍然不够彻底,体制机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军民融合体系尚未建立。我们要总结分析军民融合开展到如今的经验教训,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2 深入推进区域性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着力点

2.1 拓宽国防经济融资渠道,引入民用资本

相对于民的轰轰烈烈,民进军就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了。民用资本具有自身的优势,组织体制灵活,技术发展快,生产效率高,市场经济力强,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最具活力的资本形式。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资本对于发展国防经济意义重大。因此,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推进民进军,深入发展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建设国防经济不可阻挡的趋势。

对于正在进行的军工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委曾经表示除了涉及我国安全领域高级机密的技术不与开放之外,其他的军工生产领域都会逐步对民间开放。事实上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国就在航空、电子等军民两用领域开展了通过资产证券方式,引入民间投资的尝试。

而现在对于军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造正好给了民营资本进入军工领域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而这种民进军的方式,不仅可以打破军地之间的利益壁垒,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又可以维持军工企业的稳定性,减少因缩减规模造成的人才流失、职工下岗等重重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生产灵活,市场竞争力强,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竞争不仅可提升装备质量,降低研发费用,缩短科研周期,还能助推军工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所以,引入民间资本进去军工领域,不仅是军工企业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还可以促进军工企业尽快融入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动民用企业从事国防科技研

究和生产

在我国民用资本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却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目前来看,有一些民用企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资金实力,并且在高新技术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这一批民间企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进步,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它的技术可以辅助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在建设国防工业实现强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高端国防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垄断,并且对出口管理严格,如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我国要想突破这些核心技术,需要依靠自身努力。现在这种技术已经被我国一些民用企业掌握,如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科研实力强,组织管理模式先进,对于我国发展国防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要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清除市场利益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按照党和中央的方针和指导意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各个区域发展的技术。各地区发展新技术,都要结合当地的科研院所,国家级省级科研办公室等,积极相应国家号召,认真分析可以实施研发的军民两用技术目录,拓宽发展渠道。挥本地区区位优势,建立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军工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形成规模显著、效益高、协同作用强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2.3 推动军工集团融入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

自身造血能力

有些学者认为,过多强调发展国防经济,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排挤其他部门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但是事实证明如果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军工企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市场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出完整的行业产业链,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说,我们研发武器装备的新科技一开始的目的是用于军工产品上,但是其实它不仅可以发展我们的国防力量,还可以在开放的市场中挖掘意想不到的价值。现在商业市场上的电脑、空气净化器、定位技术等的发展均是军用技术在商业和工业上的运用。

在思想文化方面,我们应该转换军工产业应由国家主导的思维定势。这需要国家宏观层次上推动军工企业的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增加新的融资渠道,重组社会资源来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建立起这种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商业利润为支撑,国家利益为战略目标的体制,促进我国军工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就自身而言,军工集团应积极转换思想和角色,还原作为市场经济一份子的本来面目。军工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补贴,更需要从市场中找出促进自身发展的出路。另一方面,对于军工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帮助军工企业实施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自身创造利润的能力。

2.4 通过完善法治制度,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我们发展军民融合,进行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想要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来促进国有军工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创造新的产业生产链,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投资者才会愿意进入军工领域发展。同时,军工企业的改革是否削弱了国家对于国防的掌控能力成为一些学者担心的问题,这是我们深入改革发展,推动军民融合进入发展的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并不是控股权就能决定掌控力,只要完善法制,一切依法行事,国家就能控制军工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引导促进,更要颁布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整个军民工业发展市场有序依法进行。尤其是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在,国家利用各种由基金等国家色彩明显的机构参与军工企业投资,实际上也是类似于国有企业,都离不开政府的运作发展。在我国,对军工企业而言,国家利益才是首位的,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国家的政治意志和安全战略。在这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军工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环境来用资本市场的市场机制进行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提出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这为我们发展军民融合提出了方针上的指引。我们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深刻学习党和政府对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论述,建立法制国家,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改善军民融合的体制制度,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沟通协调的机制,制定统筹规划和发展计划,科学筹划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着重点和中心任务。

其次,统筹各个机关部门,要发挥良性互动,形成信息和交流的开放型平台,主动作为,简化民用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程序,打破军地之间的信息壁垒。

3 结 语

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近些年发展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难题,针对性的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痛下决心,实施彻底的军工企业改革,加强市场机制在军工企业进一步发展中的在作用。

参考文献:

[1] 闻晓歌.“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08,(9).

[2] 赵耀辉,绕单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战略思想解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1).

[3] 杨少鲜.2014年中国军民融合进展分析[J].卫星应用,2015,(1).

[4] 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2015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金国防科技工业体系[J].国防科技工业,2015,(1).

[5] 李安东.大力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J].中国科技产业,2014,(12).

[6] 杜兰英,陈鑫.发达国家融合的产业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

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需求

一 地方高等教育应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1.地方高等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用企业的话说,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主要产品就是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而这些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的过程。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对于打造地方高等院校品牌来说十分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在市场调配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本地方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它的市场终端主要在院校所在地和经济区域。因此,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研究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换言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就是研究就业市场的走向,只有清晰地掌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才能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

当然,同样以就业为导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微观的操作,如通常所说的“订单式”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就是能够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教育产品的生产是有一定周期的,如果不能超前规划,必然会因为生产的迟滞期而使接受毕业生的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或者因为急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而违背教育规律;另一种做法是宏观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通过科学的手段,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以超前的敏感调整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从而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有充分的产品储备满足需求,而在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已经转移了主打产品的结构和样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为理想的状态应是人才培养数量、层次与社会需求曲线同步变化。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等教育,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保持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质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教育。要始终保持这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就要从市场需求形成的源头――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开始考察。

2.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相应地,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正是地方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过去我们仅仅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应转换视角,从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的角度看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就业的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会影响就业规模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靠地方政府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资的基础和前提,而教育投资的增加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其可能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就越多,从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质量也就越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队伍的规模随之扩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扩大了地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当然,区域经济发展在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为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2.区域经济发展使得社会职业对大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地方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努力提高经济生产的质量、效率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还得依靠高校来完成。

3.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

区域经济发展导致职业类型不断变化。使新的职业不断产生,旧的职业不断淘汰,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对职业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当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或为人们生活服务时,必然与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新的经营管理相联系,新的职业类型也随之出现;(2)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而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将影响职业类型的分布状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种类和对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大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与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的职业由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造成人才奇缺,形成了所谓“热门职业”,而一些传统职业由于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慢慢萎缩,甚至于消失。而“热门职业”由于其人才的紧缺性,往往会有较好的经济待遇,因此,它们大多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目标。

4.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区域经济收入状况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增长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这些地区经济活跃、市场发育相对成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大舞台。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将前往这些地区就业作为首要选择。中西部则相反,国家应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发展。

三 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地方高校就业的对策

1.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稳定就业形势的需要。创业者通过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以一定的倍数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应做好如下几点:

(1)强化组织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将创业培训作为当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尽快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需要的培训体系;(2)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扶持。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财力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创业专项资金;其次,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及时发放创业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资金,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激发创业者创业和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性;(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和信贷资金,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投入;(4)搭建发展平台,拓宽创业空间。一是项目平台。针对创业者“找项目难”的问题,通过社会征集、网上搜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形式,采集开发一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供创业者选择;二是载体平台。要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发和培育创业载体。可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在城区选择部分门市房,作为创业孵化基地;三是指导平台。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要抓紧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咨询顾问团,比如由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专业人员及中小企业负责人、成功创业典型组成。

2.促进充分就业的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就业,那么,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激发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可采取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间接措施。具体如下:

(1)实施低税负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以较低的宏观税收负担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在处理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问题上,从事着轻税的税制改革,通过实施减税让利给纳税人,来鼓励社会创办更多的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实施差别税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吸纳了社会上及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人员。为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差别税率。一是在所得税和流转税上根据纳税人的效益规模或者企业规模实施不同的税率,规模大的适用高税率,规模小的适用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二是实施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对企业利润水平低的实施较低的税率;三是规定起征点,对所得税或者流转税规定起征点,在起征点以下的则不征税。

3.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赢关系,更好地促进就业

密切企业与地方高校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地方高校的互利双赢,特别是高校的主动性与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方式或模式,应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科技水平以及校企各自的利益分配,因校制宜、因企制宜。为了体现学校的主动性,学校应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地方高校要结合地方实际,紧紧围绕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当地社会经济需要及其结构变化,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使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最大限度地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一致,使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符合地方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地方高校设置专业应遵循“发展需要驱动”原则,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高校一定要有意识地建立和企业对接的机制,要有对接的组织构架,不能光埋怨企业、埋怨市场,关键是自己的立足点要改变,要有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这样才有可能和企业建立起一种互信机制。这样地方高校与社会建立联姻关系,也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 结语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但实践证明这个假定是经不住考验的。现在,经济的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同时存在,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因为很多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比如技术进步,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产生就业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虽然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但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必要条件。因此,面对13亿人口大国这样的具体国情,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把就业增长放在首要位置的经济增长战略。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政策选择、投资重心与结构调整、产业类型选择、技术进步政策等的安排,以谋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双重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慧等.中国各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

[2]罗清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

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关系;对策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

1.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决定作用

区域经济作为经济基础,为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对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首先,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行业对从业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及企业对高职教育直接的参与和支持。

其次,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对高职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决定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区域产业结构决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区域技术结构决定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即有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就有什么样的高职教育与之相适应。

2.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反作用

“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区域经济最为密切的一个系统,它是知识传播与知识物化的重要基地,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多个环节”(王家祥,2007)。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多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高职教育又肩负起为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三产业进行职业培训、为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及为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使命。

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科学技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职院校发挥人才和设备优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先进工艺和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校企合作,对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其中,区域经济的决定作用是主导性的,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而高职教育的反作用则要求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必须给予高职教育足够的重视。

二、高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表明,高职教育受教育与经济两大规律制约。其发展必须同时遵循两大规律,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发展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区域化、市场化、动态性和前瞻性四大原则。

1.发展高职教育应坚持区域化原则。

高职教育应该在充分调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生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布局、规模、专业设置,并根据区域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走区域化发展的道路,使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还能使高职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2.发展高职教育应坚持市场化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满足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研究机构,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办学模式,建立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实现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办学;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市场推销,促进学生就业。

3.发展高职教育应坚持动态性原则。

区域经济是不断发展演变的,高职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不断随之发展演变。伴随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会产生新的职业、岗位及新的技能要求,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结构都将是动态的。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时分配及考核标准等。

4.发展高职教育应坚持前瞻性原则。

高职教育不仅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还要指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能够准备把握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预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适时开设新专业,停办数年后可能遭淘汰的专业。这样不仅可以抓住主动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避免就业分配难,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提高高职的办学效率,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共生。

【参考文献】

[1]刘育峰.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辩证思考.《生产研究》.2009,(24):29-30.

[2]张纯记.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论坛》.2009,(11):37-39.

第4篇

大学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首先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对新兴产业的建立和新技术的开发,对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等作用十分巨大。同时,对于高校来说,可获得较多的科研经费。这些研究经费不但可以用来改善实验室的装备,而且对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至关重要。此外,大学也通过产学研合作,吸收企业的先进养分,并且在合作过程中与企业及研究机构构筑战略同盟,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大学正确引导社会前进的使命能否有效实现,与大学培养的人才、创造的科研成果能否有效推进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大学实现其使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围绕国家目标,为国育才、进行文化创新和科技攻关,而不是承担直接建设者的责任。就目前而言,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将是2l世纪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时俱进,高校适应产学研合作新趋势

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不断创新知识、创新技术的科研功能,同时还具有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功能,但是其功能的发挥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与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市场需求是产学研合作的动力

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市场也将其构成要素的价格、供需关系和竞争态势等市场信息提供给产学结合的实体,引导其科研方向和开发的目标,建立起从市场信息――科研――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良性循环的产学研运行机制。

科技发展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多,并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系统中技术进步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深入开展产学研,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技术进步是产学研联合的推动型动力机制。企业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经济条件下,持续不断地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则难以生存和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但它区别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其任务偏重于人才培养,而人才成长需要实践的锻炼和磨炼。大学所提供的氛围、环境和条件,不可能完全满足人才成长的需要。产学研合作弥补了这个缺陷,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产学研合作新的内涵。

政策支持是产学研合作的保障

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的特点,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宏观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及教育文化政策等,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人才、成果共享,引导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这是政府本应肩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开拓创新,天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的探索

天津大学从建校开始,就把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具有雄厚工科背景的高校,天津大学根据自己实际,很早就提出了“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突出工科特色,一直以促进天津市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服务本市经济建设为己任,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之路,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服务地方经济体系。

坚持市场为导向,为天津市经济建设服务

作为地处天津且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天津大学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将自身具备的知识、人才、信息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的资源及产业优势有机结合,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学校向着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前进。

在“十五”期间,天津大学与天津市各企业的合作项目共1453 项,为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学校与天津市企业合作的项目分布在700多家企业,涵盖了《天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能源、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城市建设与交通等10个重点领域。

基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重大应用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基地。天津大学目前拥有9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及天津大学的4个天津市技术中心,它们作为本地区的公共研究平台,围绕着天津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开展学术交流。随着“天津市超微加工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水淡化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等产业化基地的相继建成和使用,使天津大学能够为国家和天津市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天津大学在环渤海地区先后举办了工程硕士班,MPA班和工商管理班,共计培养3643人,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建设。

瞄准市场需求,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明显

近年来,学校围绕市场的需求,选择好切入点,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重大创新项目的实施,带动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提高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积累后劲。

天津大学开发的“复方丹参滴丸自动灌装线”项目,设备投产仅一年,新增产值达8420万元,新增利润3257万元。学校的发明专利“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在线实时准直测量装置及校准方法”、“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的现场标定装置及测温方法”等,成功应用于一汽大众、天津钢管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客车公司等单位的生产线均取得良好效果,该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中间相炭微球制造技术”等两项专利技术以22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铁中煤化工公司天津铁中煤化工有限公司,截至2005年6月,产品销售累计3000余万元,创造利税1100多万元。

此外,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天津港改造、渤海油田开发、大港油田开发等天津市支柱产业。

建立载体,架起科技服务桥梁

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建立载体与搭建桥梁是大学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天津大学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形成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地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有入园企业74家,在孵企业46家,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二是成立“校企发展与促进委员会”,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加入该组织,其中天津市企业25家,密切了学校与天津市企业之间的联系,标志着校企之间的合作与服务已进入组织化、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时期;三是通过行业技术中心为各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目前依托学校成立了天津市PVC树脂行业技术中心、生物制药与中药现代化行业技术中心、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行业技术中心等行业技术中心;四是我校与北方技术市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技术中介机构进行成果转化。

抓好源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基础科学的原创性研究是科学研究之源、科技发展之本,其成果水平直接决定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与成效。我校拥有1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12个为工科)和30个天津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研究推广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9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它们围绕天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

每年学校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联合天津市企业联合申报天津市的各类项目。自2001年起,我校每年从天津市获得的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经费均超过2000多万元,通过天津市政府支持的项目引导,使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目标更明确,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仅2005年,我校与本市企业签订技术合作项目365项,合同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通过政府对项目的引导,一批天津大学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得以在天津市开花结果。以天津市市长基金的支持和天津大学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共轨高压电控燃烧系统技术为基础,天津大学与天津市机电集团合资组建了天津北洋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制造和销售内燃机供油系统总成及部件。该成果推广计划,被列为天津市重大产业化项目计划,获得了1000万元的资助。天津大学的城市电网规划的模型和方法及电网规划工具的成果,在保证城市电网结构合理、供电可靠、运行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天津市在内的国内3个直辖市和18个省的62个市的170项规划和评估项目中,成为国内应用最广泛和最成功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实力方面,高校应该主动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和地方。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具有行业齐全、门类众多和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技术设备落后,主要技术依靠进口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天津市工业的发展。天津大学通过建立高效、共赢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起到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作用。

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八五”“九五”“十五”均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历年来企业资助项目数达642项,科研经费1.5亿元。近二十年来,天津大学为工业界改造和新建塔器近万座,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仅在天津市推广应用已达到80多家,每年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天津大学的科技成果为基础,由天津大学,天津信托投资公司和天津科技发展投资公司合资组建的“天津市三英焊业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生产药芯焊丝生产线和系列产品,年产各类药芯焊丝2万吨,环保型不镀铜实心焊丝10万吨。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药芯焊丝生产厂中四强之一。

天津大学与天津城建集团联合组建的“大型建筑物顶升、平移研究所”项目是解决新城市规划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合作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分别投入技术和资金,对建筑物顶升、平移全套工程装备进行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国内已成功实施了28项迁移工程,这些项目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社会效益显著。

确定发展定位,理清思路服务滨海新区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建议

20世纪90年代初,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起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的通车,极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显现出了高速公路的优点:车速快、行车安全、降低了运输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等等,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临沂市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速公路缩短了临沂市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在促进该市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速公路的相关概念阐述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由于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是普通公路的一倍之多,所以对路面的要求也高于普通公路,比如:都是双向四车道,路面平缓。同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高速公路中间一般都采用绿色植物作为隔离带。并且在公路两侧都设置路标以便于驾驶员选择线路。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还安置了夜光灯便于车辆夜间安全行驶。此外,为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严禁行人及非机动车辆进入高速公路。

二、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从古至今,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就和该地区的交通状况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从历史上看,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港口城市及其周边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凭借其优越的水运交通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成为了地中海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有中国的上海乃至港澳地区,都是利用其港口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随后火车的出现,也促进了铁路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临沂,1986年临沂火车站通车,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加快了该市和其他地区的商品物资的交流速度,成为了“中国商贸物流之都”。此后,飞机的出现让交通运输达到一个高峰时期。如今,建有机场的城市,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不仅仅是机场建设本身就拉动了经济增长,更主要的是空运速度极大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是在汽车业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客观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与普通公路比,它的行车速度、运输效率、降低安全事故、节约土地(它的运输能力是普通公路的10倍以上,与普通公路比,每建100公里高速公路,可节省土地400公顷),以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现代运输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主力军。在临沂地区,预计到2015年,高速公路将突破600公里,基本建成“三纵三横贯鲁南”的高速公路网,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市区至各县都有一条便捷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实现市与县、相邻县与县之间“一小时生活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坚强有力的公路交通支撑。

三、高速公路对临沂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改善了临沂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而交通条件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高速公路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快捷、便利、安全等优点,它缩短了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周转期。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得快,高速公路带”,形象说明了高速公路对地区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临沂市自济青高速公路通车以来,工业增加值完成了320多亿元,从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从十五期末增加到500余户,增长接近60%。试想,如果没有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地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么多企业来落户,基本是不可能的。可以说,高速公路为临沂市的经济发展引进了人才、引进了企业、引进了资金,最终推动了该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二)高速公路推动了临沂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临沂地区作为革命老区,不但红色旅游产业突出,而且自然风光秀丽。临沂市也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绚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资料显示,几条高速公路在临沂市通车后,极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仅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接近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由2004年的1亿余元增加到了接近5亿元。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是2005年的5倍之多,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50亿元,是2005年的近10倍!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也给该市的农民带来了实惠。红色旅游、避暑胜地、欢乐农家游等特色旅游形式,吸引大量外地游客通过高速公路来到该市。不但活跃了各景区的经济,也带动了旅游地的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仅2011年,临沂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接近3亿元。高速公路带动了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该市的经济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高速公路拉动了临沂地区宏观经济的投资

高速公路对临沂市宏观经济的拉动,主要表现在缩短了与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从时空概念上,使人们觉得以前不可能的东西成为了可能。高速公路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拉动了投资、融资及第三产业。首先是投资,比如建设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重建以及大量施工队伍的入住等对投资的拉动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其次是融资,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款,在银行的借贷、存款,会发挥货币乘数效应,对解决当地资金紧缺,增加有效信贷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三是第三产业,建设过程中的大量用工会极大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建成后的物流、人员往来等,会给旅游、三产等带来更多的商机,刺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政府应充分保障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

目前,临沂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在省交通厅、省公路局和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投资比较大等原因,所以还存在总里程较短、密度不大、存在断头路等问题,所以,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对高速公路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临沂市高速公路的更快发展。

首先,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切实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就要使其持续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满足经济领域的各方面的关系。完善规划,有利于指导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临沂地区参照《规划》,做好本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

其次,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根据前面的论述,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大大促进了临沂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的收入。但目前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受资金的影响,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以及商贸流通的需要,这就希望国家从资金上给与大力支持,进一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再次,加强高速公路路政队伍建设。在此方面,首先要进引人才,为路政建设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比赛等形式,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强路政队伍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职工的思想动态,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确保路政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临沂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高速公路对其影响更为直接。下一步,临沂市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兼顾,把必要性和可行性紧密结合起来,建设起高标准、高效率的高速公路路网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及实证分析[J].华东公路,2003(03).

[2]彭利人,李先锋.成雅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J].2012(09).

第6篇

1 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公路交通所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以我国为例, 1995年公路完成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是1978年的6.98倍、8.33倍、11.03倍、17.13倍。公路完成的运输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增加最快的一种,而同时铁路却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现代化公路网的建设。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连接的分散线路,而形成国际化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网,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在运输中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实行全封闭,安全性能大大加强,又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监控管理设施,因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日本,约有50%的载货汽车利用高速公路;在美国,汽车完成的车公里中,高速公路上的比重约为46%。数据充分显示,高速公路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0年末通车里程已超过16 000多公里,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 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了当地的工业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了沿线地区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营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运输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发达国家的2倍-3倍,甚至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则能显著地降低区域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沿线地区的竞争力。

高速公路网为城市间的往来带来了方便,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优势得到加强,改善了投资环境。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

3 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

经济学的稀缺性规律说明,在一个国家、区域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及经济技术水平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土地的价格是由它的使用价值来确定的,土地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土地使用价值由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因而在价格上反映出很大差距,这一点尤其在城市或高速公路两侧一定区域内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级差地租理论表明距离城市越近的土地地租越高,其使用价值越大。从自然角度而言,土地是不可移动的。但是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评价时,土地是可以“移动”的,即由于与社会经济客体相对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对意义上的空间位移。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一块土地由远离交通线、枢纽线、空间可达性差而变得交通便利,空间可达性大大增强,新城市、工厂的建立,使附近土地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导致土地使用价值的大幅度提高。

4 高速公路与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

所谓经济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从区域经济学角度而言,它包括着多种类型的经济客体,如农业、工业、城镇居民点、公路和通讯设施、文化及商业供应设施等。在这个“空间”中不断发生着商品生产,原料和成品的运输,信息的传播,商品销售等。其中每一种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势态,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在空间结构的各经济客体中,高速公路及通讯设施担负着空间产品的运输交流与信息交流,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运动起着和枢纽作用。如果缺乏高速公路及其基础设施,区域的经济空间就无法进行运转,其它多种类型的经济客体就不能正常实现其功能,区域经济就不能发展。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空间的促进作用一般表现为当其与社会经济客体达到最佳空间吻合时,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区域经济组织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而言,当两城市间修建某条高速公路时,在公路两个端点的城市,由于公路交通促进物资交流,必然加快城市经济空间内以城市为中心的迅速发展,即“点―圈”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产生。同时在高速公路两侧,由于受公路的影响,物资、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必然产生带状的经济发展区域(即高速公路产业带),产生“点――轴”经济空间结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建立及其运作效率与城市发展潜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都不同程度体现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有效形式和合理化发展趋势。

5 高速公路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山水景区开发建设力度逐年加大。高速公路为旅游业的发展铺就了一条条旅游大通道。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加速,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被打破。这对于依赖交通条件的旅游业来说,无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交通、住宿、旅行社三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交通摆在了第一位。交通条件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

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旅途时间,提高了旅游的舒适性、方便性和连续性,促使观光形态从通过型向滞留型转变。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血脉”,可以让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衔接起来,形成规模效益,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6 高速公路直接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第7篇

速发展需要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对于当今促进

成渝经济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单介绍税收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并提出成渝经济区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发展;税收政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到2010年为止,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十年规划已顺利完成,西部大开发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回顾过去的十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

西部经济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是其占全国GDP的份额仍远远小于东部地区占全国GDP的份额,东西部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是由于西部缺乏一个类似珠三角、长三

角或者环勃海湾经济带这些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的增长极。因此,西部特别需要有优势的区域城市群作为一个有效的增长极来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基于此,成渝经

济区将成为未来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二)研究意义

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促进西部全面的开发开放,成为新时期下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东西部差异的税收政策,导致了在西部经济基础较

好的成渝经济区相比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却仍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因此,国家如何运用好税收政策扶持和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下一步战略计划成败的关

键。

二、区域税收政策的职能

区域税收政策的目标是能够为特定的区域和地区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负担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展初

期,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通过制定有差异的区域税收政策,为一部分地区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促使这些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当不

同地区的外部条件差别很大时,国家可以通过实施区域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条件较差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三、成渝经济区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要想加快和促进成渝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必然离不开国家对其实施的区域性税收政策,,但是成渝经济区现行的税收政策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产业发展政策

我国的税收优惠从结构上看包括行业性优惠和区域性优惠两种,行业性优惠主要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等提供减免税优惠,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中有些

是扶持性的,有些实质上是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而通过减免税的方式给予某些领域支持,未能发挥激励作用,更不能体现产业结构的要求。而区域性优惠则是按所在区域和资金来

源给予优惠,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者注重优惠结果而忽视产业投资方向。因此虽然国家对成渝经济地区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等企业也曾给予过一定的所得税优惠,但由于投资

风险大、优惠力度不够等原因,效果并不明显。

(二)财税体制的不合理导致地方财力不足

首先,我国现行分税制把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设计为地方主体税种,而成渝经济区中大部分城市的第三产业并不发达,部分城市的第三产业甚至发展落后,导致了

这些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其次,地方政府的税收权力不够,这使得中央和地方在税收分成上地方政府实际占有的税收比例很少。上述两方面因素直接导致了在成渝经济区里地方政

府财力不足,难以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财力保证。

四、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针对成渝经济区现行税收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税收优惠政策应与产业发展政策相结合

首先,对于投资规模大、外部效应明显且从事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以及其他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可以采取较优惠的税收措施

,加大对其的优惠力度,从而引导投资方向,促进这些产业的结构升级。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鼓励力度。因此可适当降低成渝经济区旅游业、咨询业等第三产业的税率,

对旅游风景区的自然风景旅游业在起步阶段给予低税或免税政策;另外对信息、咨询、科技等第三产业也应实行优惠的减免税收政策,以鼓励、推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针对成渝地区的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力度,即政府收入比较少,因此国家应该针对该困境进一步加强分税制改革,让该地区拥有更多的财政收入,下放一部分税收权力给

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共享税中留给地方政府的比例,改变税收分配关系中“一刀切”的状况。例如增值税中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就可适当提高到四六分成。总之,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提高成渝经济区地方政府在税收中的分成比例,并将增加的税收全部用于统筹城乡发展支出,从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如何运用好税收政策扶持和促进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下一步战略计划成败的关键,将成渝地区的经济治理好了,将会带来区域发展的示范作用,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对成渝地区的分税制改

革,让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权利,更多可自我支配的资金。(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翠兰,《区域经济与新时期空间经济发展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张秀生、卫鹏鹏等,《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 陆春晖,《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6-0073-04

一、决定财政对策的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分析

财政如何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其调控对象的客观实际,这个客观实际就是区域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只有对河北省区域经济运行现状进行如实刻画,才能够获得较为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确保思维的科学性,以便为制定可行的财政政策提供必要的逻辑基础。

受数据所得性限制,除财政收入指标为2010年最新数据外,其余指标为2009年河北省相关数据。需特别说明的是,这些数据虽然是截面数据,但同近几年的时序数据在基本特征方面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规律。

总体上来看,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三个严重失衡”,即发展规模严重失衡、居民收入严重失衡、投入水平严重失衡,具体见表1所示。

(一)河北各市经济发展规模严重失衡

从GDP指标看,2009年末,河北省全省GDP为17235.48亿元,其中,唐山和石家庄分别以3812.72亿元和3 001.28亿元的规模列前二位;邯郸以2015.28亿元的规模列居河北省第三位,也是全省当中唯一一个处于2000亿规模的设区市;沧州、保定、廊坊和邢台分别以1 801.23亿元、1 730亿元、1 147.48亿元和1 056.29亿元的规模依次而降;而张家口、承德、秦皇岛、衡水四市则不足1 000亿元。总体上看来,河北省各设区市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差距较大,唐山、石家庄和邯郸无可争议地处于河北省经济发展规模的前三位,且远远高于其他几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规模,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和衡水经济发展规模较小,在全省处于落后水平。其中,经济发展规模最小的衡水市,其经济规模总量仅为唐山的1/6强,石家庄的不到1/5。经济规模的这种巨大差距,表明河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已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

衡量一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规模,除了GDP指标之外,还要考虑地级市的面积、人口、资源禀赋等情况。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河北省各设区市的经济发展规模相对状况,本文采用人均GDP指标对河北省各市情况进行进一步衡量。如表1所示,如果用人均GDP指标来衡量的话,唐山和石家庄分别为51 054.78元和30 373.95元,仍然位列河北省前二位,但是其他各市的排名则有些变化,如经济规模处于中位水平的廊坊市,人均GDP为27 838.62元,排名为河北省第三位,经济规模不足1 000亿元的秦皇岛市,人均GDP为27 016.12元,一跃而为河北省排名第四位,沧州、邯郸、承德、张家口则依次以降,邢台则排在了最后一位。总体上看,如果以人均GDP来衡量的话,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但唐山和石家庄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仍未撼动。

从财政收入指标来看,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约为2 347亿元,其中,超过300亿元的设区市只有两个,唐山市和石家庄市分别以439亿元和387亿元名列前二位;沧州、邯郸、保定分别为271亿元、243亿元和217亿元,处于全省财政收入的中位水平;其余各市财政收入低于200亿元以下。在所有设区市中,衡水市的财政收入最低,仅为60亿元。这种财政收入不均衡的局面,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严重失衡。

(二)河北各市居民收入水平严重失衡

从城市居民收入指标可以看出,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上,河北各设区市失衡状况比较突出,已经基本形成了环京津和环渤海邻近区域为龙头、其余地区相对落后的城市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看出,河北省各设区市失衡状况仍比较明显,环京津地区和冀南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余地区则相对比较落后。

各设区市间城市居民收入及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差距,直接影响到各设区市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到各设区市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关系到启动内需所依赖的特殊经济环境,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活力差异。正视区域间收入差距的这种现实,有利于全面正确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状况,对于制定科学的体现地区发展差异的财政分配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河北各市经济发展投入严重失衡

投资拉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衡量各地区的发展潜力,可以通过投资指标进行反映。为了衡量各地区投资和投入情况,本文采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两个指标。

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指标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和冀南的石家庄、邯郸经济发展仍有一定的潜力,而其余地区则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衡水和张承地区,是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洼地,经济内生动力亟待加强。

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指标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为张承之外的环京津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具有便利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较高,经济发展的外生动力较强。

二、影响河北财政调控对策的特殊因素分析

河北区域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决定了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同时,以下几方面特殊因素亦有影响:

(一)特殊的省情制约河北省财政调控政策的制定

河北省的特殊省情,在区域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特殊的区位条件。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既有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又有依托京津发展的天然优势。如何有效利用河北省这个两环优势,一直是河北省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同京津虹吸效应之间的关系,也是河北一直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如何有效体现促进两环地区优先发展,如何协调同北京和天津的财政体制关系,本身就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是特殊的地形地貌。河北省是我国唯一具备山、海、坝、平原、高原的省份,这种特殊的地貌决定了河北省各设区市的资源禀赋是不一样的,比如唐山市是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较好,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而处于坝上的张承地区,自然环境较差,资源也比较贫乏。这种特殊的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导致了河北省各市在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方面具有天然的差距。制定财政政策,必须对这种客观差异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然后通过有差别的财政政策,尽量达到消除地区差异的目的,但受客观现实的约束,这种主观努力无法短期内得到实现。

(二)特殊的国家战略影响河北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

国家战略主要是指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家在特定时期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从最初的开放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到后来建设天津北方经济中心,这一进程中,河北省的秦皇岛最先列入了沿海开放城市,较早受到了体制转轨之益。中央近期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秦、唐、沧纳入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和环北京绿色经济圈建设,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些发展战略均影响到河北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必须从这些既有约束政策出发,服从国家的统一部署。但国家战略通常从全局考虑问题,地方的特殊利益可能会被忽略,因而地方的一些战略实施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比如受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影响,河北的张家口和承德侧重于生态建设,而两个地区本来就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同环境的矛盾极为突出,这就直接影响了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特殊的发展趋势影响财政宏观调控的动态性

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工业化大省,从农村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这是河北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设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必须立足于这一发展趋势之上,保持一种动态的眼光,以适应区域经济演化的不同阶段。同时,社会演进注定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将区域经济运行放到城市化的角度,相关问题的讨论才更有战略意义。无论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还是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都将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引发所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使资源配置日益合理化、集约化。受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就应当做动态调整,而动态调整的不确定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调控成效。

三、河北财政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河北财政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为分析基础,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建议河北财政现阶段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发展型财政为宗旨,努力提升落后地区发展支撑力,积极提升先进地区发展竞争力,充分夯实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力,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力,通过财政体制机制创新,统筹运用财政体制、政策、资金等工具,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大力扶持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建设,提高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环首都经济圈提升接轨北京的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二)河北财政调控产业经济运行的具体对策建议

在现阶段,推动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是在立足于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区域内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从而实现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体的财政对策建议如下:

1. 促进河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对策。财税体制是指通过规定各级政府的收支权限,用以规范各级政府收入分配关系的各项管理制度。财税体制的核心,就是通过预算安排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划分。通过财税体制调整,可以合理调整区域内不同层级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体现税收优惠政策在不同区域内的差异性,从而引导经济资源向税收优惠的地区流动,促进享受体制优惠的区域快速实现要素聚集,实现区域加快发展的目标。

在现阶段,财税体制应当进行如下几个方面调整:

一要完善促进经济增长极形成的财政体制,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的发展规划,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河北省的增长极主要是唐山的曹妃甸新区、沧州的渤海新区和邯郸的冀南新区。对于上述三个地区,继续沿用激励性财政体制的做法,重点落实好“四税定额分享、超收全返”优惠体制,以此加速促进沿海经济隆起带中工业园区的迅速隆起;对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县市和邻近天津的县市可以比照上述激励性体制的做法,研究制定相应的体制措施,并注重加强同上述两个直辖市在财税体制上的对接;在其他设区市,可选择一个边界明确、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作为增长极培养对象,享受同样的体制优惠政策。

二要推进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的深化实施。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2007年制定,该办法主旨在于建立新的地区利益调节机制,在打破行政区垄断和地方利益制约的条件下鼓励异地投资,从而推动经济资源在省域范围内自由流动。根据现实的经济省情和约束条件,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快促进省内经济资源向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合理流动,加快设区市内经济资源向工业聚集区和园区集中,加快优势产业的聚集,优化经济发展区域布局。

三要改革和完善省以下基本财政体制。在科学合理界定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收入划分体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构建财力配置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框架。要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支出责任和财力的重新配置,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发展主动权,解决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统一的问题,重点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问题,促使区域经济布局配置科学合理。

2. 促进河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支出对策。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的支出,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在现阶段,购买性支出最能体现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特别是政府面向特定区域的工程性购买支出,可以极大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刺激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转移性支出虽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但可以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熨平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

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要实行以下支出政策:

一是政府直接参与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结合国家的战略部署和省内工作部署,可以重点支持省内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廉租房建设以及各设区市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通过政府参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制约,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加强政府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政府转移支付的出发点,关键在于“扶持”,重点是通过扩大政府转移性支出,解决落后地区发展急需的资金,实现政府财政雪中送炭的功能。促进河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切实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通过整合各种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向重点地区倾斜的财政扶贫政策。鉴于目前张家口、承德和衡水相对落后的状况,建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酌情加大对上述地区的扶贫力度。

3. 促进河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投融资对策。政府投融资是指以政府信用为担保进行的各种投资和融资活动,主要通过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募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弥补私人资本的不足。由于政府投融资活动可以引发挤出效应和货币效应,投融资政策的运用比较慎重。一般认为,政府投融资项目,应严格限定在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高科技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鼓励相关区域从事符合项目要求的投融资活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当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建立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投融资平台,可以募集落后地区发展基金,实现社会资本的集聚,从而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议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募集张家口、承德、衡水等贫困地区发展基金,各项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科技和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通过上述投入措施,解决落后地区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社会建设问题,实现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甘家武.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48-52.

[2]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104-123.

[3]李杰刚,李志勇.促进河北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1,(1):6-9.

[4]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Research on Fiscal Policy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

Li Zhiyong1, Zhao Guidong2

(1. Hebei Fiscal Science and Policy Institution,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2. Xingtai Medical Professional College, Xingtai 054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shows serious imbalances, such as the unbalance sca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ities and districts, a serious imbalance in income levels, a serious im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special province situation,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we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onstruction of Hebei province, coordinately use the tax system, expenditure and investment financing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相关策略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