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09:56:15
导语:在精神分析哲学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着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精神分析学人物分析
一、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介绍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的力作。卡森是美国上世纪40年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南方女作家,她的小说怪诞离奇,颇具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在她的带有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小说中,主人公大部分是生理残缺和心理病态者。在不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下,她已超越了地方主义乃至美国主义,成为世界上所有孤独者和异化者的代言人,在以揭示心灵阴暗面为主体的南方文学作品中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1]。她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在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她的主要作品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心是孤独的猎手》、《金色瞳仁的印象》、《婚礼的成员》、《没有指针的钟》等。
2.作品介绍
《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沉闷的南方小镇上两男一女之间的三角畸恋。个性和外表颇为男性化的爱米利亚小姐是小镇上最富有的女人,为人冷漠苛刻。几年前,镇上的恶棍青年马文・马西曾经迷恋上了爱米利亚并决心为她而痛改前非;不料,他在婚后十天内受尽冷落并最终被赶出家门,不久便因谋杀和抢劫罪坐牢。一天傍晚,丑陋的罗锅李蒙来到爱米利亚的杂货铺,自称表兄与之攀亲,却意外地被爱米利亚收留,从此小镇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爱米利亚为了取悦李蒙表兄,将杂货铺改成了咖啡馆,小镇居民们于是有了聚会娱乐的场所。六年以后,李蒙被出狱归来的马文吸引,两个人联手处处与爱米利亚作对,爱米利亚只得同马文约定日期在咖啡馆决斗。就在爱米利亚即将取胜的一刻,李蒙猛扑上来将她打倒在地。随后,马文和李蒙两个人捣毁了咖啡馆,携财物离开小镇。梦想幻灭的爱米利亚从此隐居,小镇又重新恢复了原先的沉闷状态。
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一位奥地利心理医生,他采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精神病人,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此分析法涉及人的意识、下意识和自由联想的问题,所以不仅医学、心理学、哲学对它感兴趣,而且文学艺术也与它有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自己也说过:“精神分析法,绝不只是运用精神病范围内,也可以运用去解决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弗洛伊德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弗洛伊德影响文学,同时文学也影响着弗洛伊德,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19世纪风行的浪漫主义诗歌.严格说来,弗洛伊德并没有出过一部论文学的专著,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列举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的可行性,而他的这些分析文学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2.精神分析学对文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创作的动因――力比多;
(2)创作活动――无意识或自由联想;
(3)人物的塑造――“升华说”;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俄狄浦斯情节”;
(5)文艺创作与梦;
(6)艺术家与精神病[2]。
本文主要从第一点和第四点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创作的动因――力比多理论
力比多是一种“性的能量”(sexual energy),是饥渴能量(hunger energy)的一种形式。按照弗的说法,文学创作的动因就是力比多,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因为要满足他们的“本能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中最强烈的就是,即力比多的主要成分[3]。这时就要引进三个概念:伊底(Id),自我和超我。“按照弗的界定,力比多的满足至少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心理结构中的理智力量(自我和超我)的调节来克服这种原欲,这主要发生在禁欲时代或传统文明的国度;二是像艺术家一样,将其转移到其他目标上,或升华为艺术形象和高雅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三是最原始也是最容易实行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这种力比多欲望投射到异性对象上去,当这种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退却,力比多再次被带回到自我中去”[4]。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情节”概念的引入
包括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ex),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和自恋情节。
我们着重解释恋父情节。弗是这样进一步阐述的:“女孩最初常以父亲作为自己的对象,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孩子也相应作出反应,女儿就想占据母亲的位置。这些亲子关系和孩子之间产生的性感,不仅带有柔情意味,而且带有敌对的色彩。”[5]
按照弗的原意,女孩子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但是这种欲望产生于孩提时代的无意识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和良知的制约,这种恋父情节便得到克服,男女青年便把爱投射到自己的青年伴侣身上。
三、《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人物分析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窥见爱米利亚小姐身上的恋父因素。爱米利亚小姐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母亲,她是父亲一手带大的。他们父女相依为命,几乎与外界没有什么接触,因此就会导致在此阶段爱米利亚小姐的恋父因素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在她爱上罗锅之后,谈论自己的父亲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并强调爸爸在她小时候常叫她“小妞”,并且在父亲死后,其房间也保留原样,还经常亲自打扫并且精心布置(自己的房间很简陋),后来又让至爱罗锅住进父亲的房间,并且把纪念父亲的物品送给罗锅。此外,爱米利亚小姐还经常用父亲的烟斗吸烟,而且时不时地还模仿父亲的言行。种种迹象表明,爱米利亚小姐的性格中着实存在恋父的影子,正恰好吻合了弗的恋父情节。
爱米利亚小姐是个孤独的人,这种孤独感在她父亲逝世后达到顶峰,爱米利亚小姐最终陷入双重焦虑,按照弗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缺失亲人的孤独和没有的抑郁,前者可以慢慢克服并恢复心理的平衡,后者则会导致一个正常的人产生变态心理。而此时,爱米利亚小姐应该要“找一个男人”,以填补丧父后造成的巨大感情空白。因此她接受了马文・马西的求婚,尽管并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但是爱米利亚小姐的悲剧在于,由于过于刻板的生活,伊底(Id)此时早已消失在精神领域中,自我也深受压抑,难以张扬,人已经失去了七情六欲,成了异化的产物。这样就导致了结婚后爱米利亚不跟新郎同房,结婚三天就把新郎打下床,并且最后导致新郎进牢房,结束了其十天的荒诞婚姻生活。
爱米利亚小姐在经历这次的失败婚姻后,伊底已经退却,在其遇到罗锅后实现本我的回归,实现了伊底的投射,即爱上罗锅。在罗锅背叛了自己后,即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力比多被带回到自我中去,也就是爱米利亚小姐又回到了原始的孤独状态。此阶段爱米利亚小姐的爱情失败也体现了力比多的压抑(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和退却(regression)的过程。
马文・马西是本地最俊美的男子,尽管他本性邪恶,名声坏,但还是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仰慕他。在爱上爱米利亚小姐之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滥情主义者,他对年轻女孩的求爱来者不拒,以宣泄他那体内过剩的力比多能量。因此,在遇到爱米利亚小姐之前,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他真正爱上了爱米利亚小姐,并且决定改过自新。但在她身上,马文体内的力比多能量得不到正常的投射,因此又回归在本我的性格,成了闻名当地的大恶棍,最后还进了监狱。弗认为,伊底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冲破制约达到理想的彼岸,要么退回去成为自己的囚徒[6]。而马文诚然属于后者,成为了自己的囚徒。
罗锅名叫李蒙,因为其驼背而被称为罗锅。他自称是爱米利亚小姐的亲戚,来投奔她。出人意料的是爱米利亚小姐接受了他,并且还爱上了他,罗锅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她的宠爱,最后却爱上了服刑回来的马文,并且两人设计打败了爱米利亚小姐,之后双双离开了小镇。但是马文最后把罗锅卖给了马戏团。在罗锅身上,伊底的投射也得不到满足,因此也退却成为自己的囚徒,成为了牺牲品。
四、结语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在西方文学史上确实是罕见的。当年弗洛伊德主义异军突起,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心理学,在一片欢呼声和咒骂声中幸存了下来。不管今天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的理论与其创始人的学说相差甚远,他们也不愿意抛掉“弗洛伊德主义”这个称号,足见该理论的生命力。本文用这一理论的两个方面来分析《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旨在进一步理解此部小说,并且为该理论的传承献上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90.
[2]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14.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旧译本第70、71页;原著英译本第131、132页.
[4]特里・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47-189.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家 心理咨询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起源于西方,脱胎于哲学。自从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后,心理学就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咨询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西方心理学家们通过种种科学研究使心理学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使心理咨询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诚然,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主要在西方兴起发展,但是中国其实在相当早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心理学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哲学中就已经包含了心理学的思想,其中又属道家学说中研究的最为广泛深刻。先秦道家思想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对现代心理咨询有所启示。
一.先秦道家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
道家的许多专著如《道德经》、《庄子》中都很多有关心理学的思想。比如说《道德经》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认识别人是智谋,认识自己是智慧。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富有,顽强前进的人有志向。不失所追随的人长久,身死而精神不灭的人长寿。”这其实也是现代心理咨询中所倡导的,即认清自我,树立目标,知足常乐。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核心便是探索来访者长期的隐藏的潜意识冲突,使其呈现出来,然后对其加以分析,使来访者对自我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解决现实心理冲突。这其实就是“自知者明”的具体体现。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所创建的意义治疗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这与“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学说中所追求的“所”、“道”其实都有生命的意义这一层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曾多次提到观、明、玄览。这里的观是指观察、感知,代表着感知觉;明是指明白、通达,代表着思维过程,玄览就是深观远照,从整体上去把握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总规律。这代表的是思维上升到高级的阶段,能够掌握事物的概念,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总的规律性。这也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规律。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其形化,其心与之然。意思是说人形体的变化可以引起心理的变化,这与心理学中的所提到的身心健康论是一致的。人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而心理的变化也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中国心理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到道家思想的心理学意义,业已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以及著作。尤其是申荷永关于精神分析与道家的研究,许金声关于全人心理学与道家的研究。许金声主讲的“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更是把大量的道家的理论和修炼的精华,用于人的调整。这里的“全人心理学”特指许金声提出的关于心理学研究体系的概念,主要是指一种开放的、究竟的、在对人的理解上具有最大包容性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态度。全人心理学认为,道家关于“道”的概念极为深邃、丰富。“道”是自有永有的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能够体悟、遵循者就是得道之人。
道家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不仅在中国被重视,西方一些心理学家也很早就对其展开了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多次说,他关于自我实现的概念来源于中国的道家的“无为”。他在晚年甚至预测心理学的第三种思潮将过渡到以“道”、“上帝”为中心的第四种思潮。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十分欣赏道家思想,在他的主要的著作中,多次引用老子的《道德经》。例如,他在《存在之路》中说:“我最喜欢的,并总结了我很多更为深刻的信念的是老子的另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的治疗理念也正是如此。他在治疗中强调对当事人不干涉,对当事人真诚一致,给予当事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当事人“共情”。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写过关于道家的书。20世纪30年代,卡尔・荣格(Carl Jung)就对道家的内丹学进行研究,开启了心理学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理查德雌尔海姆(Richard Wilhelm)与荣格著有《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一书,使心理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不少西方人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中国的经典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荣格在这部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比较中西差异,尝试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还从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诠释道家的修炼。从精神分析看,内丹中的“元神”对应于“无意识”,或者说以“无意识”状态存在。内丹中的“识神”对应于“意识”。无意识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的能量。修炼则是让意识与无意识统一整合,开发出无意识的巨大能量。为此,精神分析也发展了一些路径和方法。荣格还曾用集体无意识理论理解了内丹学著作《太乙金华宗旨》中的超越现象,视之为一种无意识的表征。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是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他曾是天主教神父,在非洲祖鲁族地区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接受精神分析、完形疗法、原始疗法交流分析等心理学训练。他的“家庭系统排列”在处理个案时,让代表各自进入在家庭系统的位置,代表在这过程中常常能够体验到当事人的感觉。该方法就是创造出一个氛围和环境,让“道”来起作用。家庭系统排列由于行之有效,在世界风行,尤其是中国。海灵格说他的方法主要是受了道家的影响。家庭系统排列体现的是“道的力量,是中国老子的智慧”。
二.先秦道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咨询师在这里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医生的角色,而是一个引导者,通过对来访者的支持和帮助,使来访者发挥自己本身的潜能,从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和道家思想的一些理念是相同的。道家主张:“自胜者强”便是这个意思。
其实道家学说中的很多理念都对现代心理咨询有所启示,《道德经》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应该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事物的自然天性,森田疗法的重要原则“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是这一原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体现在要遵循人体和自然的规律,咨询过程应当顺其自然,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不应该急于求成,忽视来访者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列御寇》中说:“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这里的“诚”通“情”,“谍”通“泄”。是说一个人如果内心积郁,就会在体表上流露出来,旁人一看就知道。好比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内心的状态往往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表情、步态、动作可以加深对来访者内在状态的了解。《管子・白心篇》中说“卧名利者写生危。”意思就是醉心于名利的人,往往会为前途未卜而耽忧。《内业篇》中说“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这些剖析人们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念跟现代心理咨询是一致的。现代人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是由于过于看重名利,然后产生种种忧郁和怨愤的负面情绪,然后导致一些身心问题。如果加以引导,使其以一种道家的顺应与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便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暂时脱身出来,获得心灵的放松与清净,也即道家所说“心地清净为天下正”。道家学说认为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不好的事情可以变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心理咨询中一些极端不好的现象能向好的方面转化,关键是咨询师要善于引导。比如焦虑可应用于应对压力事件,抑郁可以有助于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事物在释放完能量后就会自然消亡,“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在心理咨询中对于一些不好的病症现象可以先充分去释放,然后再去解决它。
现代的性心理咨询、绘画治疗、书法治疗都与道家思想有关,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道家的理论理念。道家所推崇的一些锻炼方法,如气功、吐纳、太极拳剑等不仅可以用来强身健体,也可运用于心理治疗,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人群,可以通过自己勤加练习,做到自助自愈。道家所提倡的吐故纳新之术跟心理咨询中常用的腹式呼吸其实也是类似的原理。杨德森与张亚林所创立的“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就是脱胎于道家学说,其中的松静术、柔动术、病情分析会、保健心得志等都是根据道家文化所提出的一些治疗方法。
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说的就是道家学说对人心理所起的一种作用,现代心理咨询完全可以借鉴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采用更加合适有效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依据道家学说,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困扰。虽然心理咨询产生发展与西方,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人和西方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心理咨询理念,而从传统文化比如道家学说中去探寻,毫无疑问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鸣岐.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迟欣阳.道家文化中的健康心理学思想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3]张金洪.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和治疗[J].才智.2009(31)
[4]杨树英.道家的心身观及其与现代心理治疗学的比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关键词】儿童社会化;儿童主体;儿童文化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学科的重点研究话题,儿童社会化更是其中热点。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儿童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和提出解决出路,是本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儿童社会化新困境
当前,剧烈的社会大环境变动、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有史以来最难以把握的社会变动,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使得很多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同时带给大家的也有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思考。对生活的无力感和难以把握感是大多数人的体会。这样的环境不仅对成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当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今儿童的社会化土壤已经和上一辈人有了太大的不同,儿童社会化途径充满了困惑、矛盾,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儿童是社会化的主体
对于儿童是什么人这一问题,笔者的解答是儿童是社会化的主体。
在过去的研究中,并没有太多人将研究重点放在儿童是否是社会化的主体这个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在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儿童的“自我”能够阻止“本我”的生物本,约束自身遵从外界法则,而“超我”可以使得儿童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事。行为主义的代表人华生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习得进行了研究。他所坚信的是无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精确的外部刺激而形成,习惯的形成就是环境和教育的联合结果。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基础之上的现展心理学,它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就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学说。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对自我提出新的适应的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同样,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之中提出“发生认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儿童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家,不断构建着自己的独有图式,并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组织和修正这些图式,也就是儿童的认知结构。这一理论明确的提出了儿童在于社会化的互动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性。[1]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研究成为了热点,而关于“儿童是否是社会化的主体”这个问题,许多研究学者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2]
儿童的成长脱离不了社会环境,出生、发育、成长和受教育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同时,儿童又具有自身的积极能动性,对社会各种习俗、规范、知识等按照自身的理解进行吸收,影响自身社会化的进程。成人传授儿童自身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文化,但是儿童并没有成为上一代人的复制品,就是因为儿童并不是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并不是他所习得经验的简单组合。儿童自身具有一种积极主动性,他们将自己从成人那里习得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生成自身独有的性格、气质和文化。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双向的互动作用,这种双向性体现在它不仅影响儿童,也影响与儿童接触的任何事物。所以,儿童社会化的是社会教化和儿童自主内化的双向作用的结果。儿童是自身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
三、儿童的文化属性
(一)儿童是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被文化所塑造,同时,我们又创造文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之中的儿童,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该社会文化对他的影响,祖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从儿童落地伊始就开始塑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儿童要想成为一名“社会人”,就需要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
(二)儿童文化。么是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儿童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影响。[3]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游戏精神[4],而游戏精神的核心则体现在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上。所以,儿童文化是自由的文化、平等的文化,儿童文化的精神是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精神。而化却是规范的、现实的、带有强功利性的文化,化的核心精神是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文化与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儿童在其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
四、解决儿童社会化困境新出路
(一)尊重、理解儿童文化。当前成人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成人不重视儿童的群体交往,很多成人都看不到儿童文化的优点,更不用说向儿童学习。成人永远最欣赏自己的文化,感觉自己是儿童的支配着和管理者。在成人的眼中,儿童是世界的弱者,儿童文化往往是最“无用的”。促进儿童的良性社会化,首要的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儿童文化。我们理解儿童文化,可以运用文化哲学的观点。[5]以一种开阔的新视角,即文化哲学的观点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文化,可以更好的认识儿童文化,从而以正确的态度来尊重儿童文化。儿童是文化的存在,儿童和成人一样拥有、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一种与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尊重儿童文化其实质就是落实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平等和自由。在这个充满多种矛盾和挑战的多元化时代,儿童文化甚至给予我们成人世界在解决许多冲突和争端时多种思路和启发。“自由”精神,就是成人必须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儿童的心灵。《儿童权利公约》中就指出:儿童应该得到作为人的尊重,每个儿童在性格、爱好、需要方面都是独特的,教育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
(二)尊重儿童在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四端说”之中蕴含着文明萌芽于人的本能之中的道理。儿童的本能是儿童实现“社会化”和“文化化”的基础,我们要重视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儿童本位。刘晓东在他的《论儿童本位》中系统的阐述了这一思想。[6]现代的儿童教育最基本的立场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在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中,儿童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塑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和探索者。将这种教育理念扩展到社会生活中,便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社会生活。
儿童本性或者儿童本能的外在化表现就是儿童文化,儿童在自己的文化世界中成长。尊重儿童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让儿童按照属于自身的文化属性自由发展和成长,这不仅是保障儿童良性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当前社会化困境的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邹泓.儿童社会化研究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2]周宗奎.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及其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5).
[3]裘指挥.理解儿童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4]杜晓利.走向儿童文化[J].教育科学,2001(8).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研究
爱情历来都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恰到好处的道出了爱情罗曼蒂克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爱情的推动。与古代社会对爱情三缄其口的态度不同,现代社会对爱情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同时人们对爱情的自我意识也不断觉醒,特别是富有活力的大学生更是不遗余力的追寻自己的爱情,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恋爱现象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为了更好的理解大学恋爱现象,就需要首先对恋爱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概述。
众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从而让我们对大学生恋爱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关恋爱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奥地利医生佛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他的思想曾深刻的影响了西方整个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弗洛伊德从生物性的人本能出发,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出生到1岁)、期(2-3岁)、性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和两性期(13-18岁)五个阶段。口唇期的婴儿以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期的儿童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或排便过程;性器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这一时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潜伏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热心于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发展同性友谊;青春期青年的性器官开始成熟,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青年开始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人。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安全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人的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怀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指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婴儿前期(0-2岁)、婴儿后期(2-4岁)、幼儿期(4-7岁)、童年期(7-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和成年后期(50岁后)八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它们分别是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耻,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角色同一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失望。他把成功的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结婚是青年人的人生大事,进入青年期后,随着性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青年人开始产生了恋爱情感和结婚愿望,并走向婚姻现实,这对提高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有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佛洛伊德性心理发展中的两性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埃里克森人格社会心理发展中成年早期的特点,我们可以认识到恋爱对于青年大学来说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一些恋爱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爱情是一种特别的密切关系,对于许多人来说,爱情是一个美妙神奇的字眼,代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想象。因此我们要认识爱情对大学生的神圣性,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莎伦q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q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2
关键词: 道德 心理学道德理论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经济也跟随科技的脚步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的完善,但跟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反的一种情况是薄弱的精神文明建设。2011年的小月月事件是最让人痛心疾首的道德缺失的惨痛案例,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将基本道德的崩溃演绎到极致,德国哲人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身,那就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和心中高尚的道德律令。”道德的遵从作为自我约束的手段对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的提升和优化有着莫大的意义,温总理也谈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真正受人尊敬的国家。”当今社会重视道德的构建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从《反杜林论》有关道德部分的学习出发,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来对比研究哲学和心理学的道德观点和道德理论,并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浅析道德观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两者对道德概念的诠释
从道德观的产生过程来看,马克思本人并不是天生的者,的道德观的形成也经历过一个发展过程。幼年成长时期的经历对他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比较深的影响,其次是学校的影响,学校开设的宗教知识课对他的影响比较深远。
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心理学上也对道德有一定的研究,道德心理是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事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科学。道德和心理相互关系的另一方面是道德对心理的作用,这种作用明显地表现为当出现心理失衡、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时,通过道德的调节,能够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
二、具体观点的对比研究
道德观的形成也有恩格斯的贡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点进行了批评。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形势的发展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必须严肃地批驳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反杜林论》虽然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但是“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不得不对“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做出正面的分析。在批判杜林折中主义谬论的同时,恩格斯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第一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对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念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的道德观。第一,说明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存在使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道德。一切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历史发展状况不同,人们的道德观念、善恶观念也必然不同。第二,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社会至今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道德又是社会经济运作的产物,因此,道德仍然是阶级的道德。
怎样解读的道德观,的道德观是对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道德拥有三种属性,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道德的非强制性体现为被动的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以及传统教育和当下的习惯来起作用,为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作调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历史性表现在与一定历史相对应的道德是不同的,如与原始社会所有制相对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的规范标准是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以及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道德的阶级性反映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道德从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出来。在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应的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就是说,道德具有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和超阶级的道德。但是,社会需要一种大家普遍可以接受且愿意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使得人们可以正常交往,社会秩序正常有序。比如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总的来说,道德观主要是从道德宏观层面来阐述道德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而道德心理学的对道德的研究就相对更加丰富,已形成一定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都有其著名的道理理论观点。首先,精神分析理论重点关注道德情感,更多的是研究道德自我的情感过程,以内疚感的研究最为明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依德认为道德就是人的超我的具体体现,超我就代表着人的良心、人是否遵守社会准则,超我也是人精神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在他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当中,超我对自我和本我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所表现出的行为能更加符合社会准则和规范。超我在儿童当中所占的部分尤为巨大,它原始部分包括自我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自我理想部分使儿童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而自我良心又起到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的作用,当儿童使坏时,自我理想部分会令其产生内疚感。其次,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行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班杜拉指出,人们的道德行为是儿时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班杜拉用了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儿童会模仿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再次,以科尔伯格等人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道德认知方面。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把一个人道德成熟当作人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儿童道德发展为例,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并认为道德成熟必须建立在道德判断成熟的基础之上,在成熟的道德判断的引导下才能发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以上道德心理学理论观点都明显倾向于道德的某个成分,而心理学家霍夫曼整合了这几种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核心――移情。霍夫曼把移情作为媒介,将道德的各个成分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现实的启示
道德观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对当今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的启示,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来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的背景,生活在改革开放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中,他们的道德观也随之喜忧参半,尽管如此,他们本质上还是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里状态,从积极方面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从道德心理学层面来看,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伦理学研究的需要,更要看满足德育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深入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去。特别是在我们的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力量,道德心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知觉等特征,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发展成一门说服人的科学,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说服感化,注重因材施教。在人们的实践生活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心理失衡,需要人开导指点,但人们对空洞虚伪的说教和不切实际的展望都会大倒胃口、拒之千里。所以道德教育只有立足于客观实际,真实可信,作为教育者主体的师长作风扎实、为人正派、处事公正,才能让人信服。
当然,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内涵及应用是相当复杂和广泛的,还有待于专门研究。道德研究自古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道德建设的目标还远未能达到,而且困难重重,而的道德观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看似抽象但是实践起来却很具体。要学好前人的经验总结,才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而社会经济越发达,精神层面的道德建设就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强迫症;临床表现;治疗现状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同时存在反强迫思维为临床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李斌,杨彦春,段明君,2005),排在恐怖症、精神物质滥用,抑郁症之后,列为第四类常见的精神障(满常红,1997),在我国精神障碍分类学中属于神经症(何影,张亚林,2009)。这个古老的课题又被提到了议程,大量学者和医师开始重新审视强迫症。他们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以期大众群体能够更加精准地辨认出强迫症并及时接受治疗。近年来国内外也发展处很多针对强迫症的相关疗法,诸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法、森田疗法等心理治疗;以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氯咪帕明及SSRIs类药物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为主的药物治疗;对少数病情严重、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的慢性强迫症患者采用精神外科是适当的(满常红,1997),其中以精准定位的伽玛刀手术为代表。
基于此,面对众多繁杂的临床表现和纷纭的治疗方法,做一份综述总结,探讨其特征,比较治疗方法的优劣无疑是很有意义且非常必要的。文章尝试总结了常见强迫症的临床特征,并归纳对比中西方几种主流的治疗方法,探讨了有效性,最后对其在国内的发展作了展望。
一、临床表现
从强迫症患者基本的临床特征着手,依次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临床研究结论和现状,最后探讨了强迫症临床研究的新视角――元认知,并展望了与之相关的几个主题研究。
(一)基本特征
强迫症多发病于青春期,发病的平均年龄在20 岁左右,男性的发病高峰年龄是青春期,而女性在20~24 岁之间,男女患病率近似(满常红,1997)。强迫行为可分为两种:一是外显的强迫行为(overt compulsion),如强迫性的洗涤、检查、计数;二是内隐的强迫行为(covert compulsion),如强迫性的回忆、默念祈祷、内心确定等(Abramowitz,Khandker et al.2006)。
(二)执行功能
为了探究强迫症患者的执行功能的损害情况,闰俊、孟根花等人采用横断研究,通过威斯康星卡片、连线测验、河内塔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等神经心理学测验对强迫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定对比。威斯康星卡片测验中,强迫症患者总操作时间短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连线测验中,强迫症患者在连线B的时间和错误数少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P0.05)。河内塔测试中,强迫症患者的移动次数和出错次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于正常对照(均P>0.05)。得出结论,强迫症总体执行功能水平比精神分裂症水平高,但是概念理解能力差(闫俊,孟根花,李刚,2012)。
(三)神经认知功能
强迫症患者除了精神障碍,也有一定的生理缺陷。有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前额叶在代谢率水平及脑功能成像上都与正常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周云飞等,2005)。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症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均显著性较正常人差,其瞬时记忆无明显损害,而强迫症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心理学发病机制有关:强迫症记忆损害的可能原因是,强迫症患者可能更多注意事件的细节而影响其记忆功能(周云飞等,2005)。
(四)心理防御机制
肖泽萍等人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1 例强迫症患者和26 例正常对照进行防御机制评定,得出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的结论(肖泽萍等,2003)。
(五)元认知
近来开始关注强迫症者的元认知特点及成因,发现元认知调节过于敏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姜英杰,王溢涵,2009)。强迫症者认知自我意识比普通人群高,常常表现为过多的自省(Gwendolinjin Olivia de Bruin,Muris et al.2007)。
对强迫症患者元认知的研究主要围绕现实监控障碍、知道感障碍、元认知信念障碍、责任-控制障碍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展开。对强迫症元认知性病因的研究是元认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为认识和治疗强迫症提供了新视角(姜英杰,王溢涵,2009)。
二、治疗现状
如上所述,强迫症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表现,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都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对强迫症治疗方法的研究发展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赵岩,2008)。在此归纳为三大主流疗法,如下。
(一)心理治疗
不同流派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心理治疗套路方案。下面主要介绍三种主流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疗法和森田疗法。
1.认知―行为疗法
人的心理与行为常与他对人对事的认知有关,非适应、非功能的心理和行为是由扭曲的认知产生,如果能更改或修正其错误的认知,就可以改善其心理和行为(赵岩,2008)。这是该疗法的理论基础。而该疗法的主要机制则是通过改变强迫症患者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以达到缓解或治愈的目的。认知行为疗法虽然能帮助病人逐步减轻对引起不适情境的焦虑紧张程度,缓解强迫思维和仪式性动作的目的,但疗程长,见效慢(赵岩,2008)。
2.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重视患者的童年创伤和无意识动机,主要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和积极想象等技术挖掘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欲望以及所遭受的精神创伤,然后进行合理的解释,让患者领悟到症状的真正意义(赵岩,2008)。但精神分析疗法过于强调性和童年经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3.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基于人本性的一种心理疗法,它强调治疗过程中患者的“ 自动性萌动”,悟到对症状采取“ 顺应自然” 的态度时便可放弃症状,这也是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吴莉珍,2009)。森田疗法也只是对强迫症患者的部分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心理治疗在强迫症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二)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氯咪帕明及SSRIs类药物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吴莉珍,2009)。 无论哪种药物,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抑制5-羟色胺(5-hydroxy trytam ine,5-HT)的回收。以氯氮平为代表的新型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可以通过某些受体而发挥抗强迫的增效作用;现有文献表明,强迫症的药物和行为治疗的有效率约70% ~80%(吴莉珍,2009)。
虽然会有患者对系统的一线抗强迫症治疗也无效而被称为难治性强迫症,但药物治疗是目前对强迫症最有效的主流疗法。
(三)精神外科疗法
经验表明,对少数病情严重、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的慢性强迫症患者采用精神外科是适当的,利用现在精确定位的伽玛刀手术是相当安全的(满常红,1997)。我们应进一步探索和挖掘精神外科疗法的价值,以发挥其优势,获取更好的疗效。
三、不足与展望
强迫症是一种与许多因素相关的慢性精神障碍,涉及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何影,张亚林,2009),而国内现行的各个流派大都聚焦于生理或心理一个方面,很容易局限于某个狭窄的区域而无法探寻其症结的真正根源。通过分析强迫症患者社会人文特点,包括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事件的影响。发现强迫症起病年龄较早,女性患者比例更大,单身、失业、经济收入低者发病危险性增加,教育水平较高者发病率较高,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和不良的家庭环境使强迫症发病风险增加,负性生活事件增加会诱发易感素质个体的发病(何影,张亚林,2009)。
这些都提示我们,除了关注遗传因素外,周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认识到,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增加社会支持优化个体的成长环境,培养个体健康的性格特征将会是预防和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手段,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
参考文献
[1] Abramowitz, J.S., M.Khandker, et al.(2006).“The role of cognitive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Behav Res Ther 44(9): 1361-1374.
[2] Gwendolinjin Olivia de Bruin, G.O., P.Muris, et al.(2007).“Are there specific meta-cognitions associated with vulnerability to symptoms of worry and obsessional though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4): 689-699.
[3] 何影,张亚林.强迫症相关的社会人文因素分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0).
[4] 姜英杰,王溢涵.强迫症的元认知研究:进展与趋势[J].心理科学,2009,32(4).
[5] 李斌,杨彦春,段明君.强迫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
[6] 满常红,陈.强迫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
[7] 吴莉珍.强迫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9,15(15).
[8] 肖泽萍等.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9).
[9] 闫俊,孟根花,李刚.强迫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J].临床精神病学,2012,26(1).
教育对人的关注,无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发展人的个性无论是发现人的价值,还是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或是兼而有之,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有一个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什么才是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需要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立场?教育要对此做出回答,就务必将对人的一切关注都转向对人的整体人生的关怀,只有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教育的理想、愿望才能有所依附。在此意义上,教育就是关于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生成自身的活动历程,这种活动自然需要人生哲学的指导。教育并不只是在现实功利层面上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更应该能从深层的意义上为人提供一种生存的理念、生存的态度、生存的姿态。为个体的人提供一种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宏大的视野和广袤的背景[1]。只有关注人生需求,从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意义上来思考教育,确立教育的价值,我们才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和批判教育的现实,引领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只有在广阔的视野上,才能增加理念引领的超前性和正确性。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教育智慧,本来就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光芒,如何唤醒人心,完成心与心的“叩问”;如何实现人性之觉悟,人情之通达,此乃地地道道的人生哲理、人生智慧P]。所以,一个对人生“有为”、“有用”的思想和活动,绝对不可能对人生毫无了解,缺乏认识,或者忽视和漠视。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总是伴随着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对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的追求也不能脱离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认识。教育信念的确立,教育智慧的生成,不仅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深刻理解,更是教育者自己人生智慧和信念的渗透和融入。因此,教育基础理论的建构,就不可能把人生哲学的知识、思想和理念“束之高阁”弃而不用,关注人生是教育的必然。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的哲学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人生观,它运用一般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结合有关人生的科学知识,总结人生经验并把经验、知识和哲理融为一体,解释人生的实存,阐明人生的价值,指出人生所能达到的境界,从而展示人生应当所为的生活。因此,以人生哲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更现实、更具体、更直接的
二、教育理论基础中人生哲学的缺席
首先,在教育的理论基础中通常强调心理学、生物学、脑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作用,将它们作为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诚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各学科的支撑,正是由于其他学科的日益进步、逐步丰富和完善,才使教育逐渐脱离曰常经验,为我们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使教育向科学化迈进。它们为教育、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却无法从“整体的”、“现实的”意义上把握教育中人的真实性存在和发展规律,从而也就难以达到在正确理解教育中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教育学在其科学化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往往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论,从不同的方面促进教育学的科学化。特别是西方,有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实验教育学,当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是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部分心理学以科学求证的思维认识教育中的人,而且是把人作为感知的对象去认识,尤其是比较偏重从人的某一方面研究人。生物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脑科学(或称神经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脑内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如何活动产生行为,以及环境(包括他人的行为)如何影响脑的活动,最终以脑的工作原理来解释行为(包括复杂、高级的认知行为一感知、语言、思维、智力等。利用对人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研究成果,寻找学生语言、智力、创造力、情绪等的发展规律。甚至认为,教师对脑的理解越充分,就越能够设计更好的方案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通过其他学科的支持,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事实”问题,进而通过对事实问题的研究,回答教育是什么以及它存在什么样的规律,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教育。然而,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受到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日趋严重,不少人倾向于将全部教育理论等同于教育科学。注重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具体方式或手段,强调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研究的技术性与应用性[4]。这有些盲目追求教育科学化的倾向,但教育领域中有许多问题并不是都能“量化”、“科学化”的。教育所面对的是人、人的生活世界,这不是一个客观化到可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解剖、分析、观察、计算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作为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手段,它是超科学的,它凝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部理解,因而必须关注人生历程的建构、人生意义的实现。
第二,哲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已得到认可,就像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认为的,哲学是教育的理论,教育是哲学的实践。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往往在理念或观念的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其中包括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哲学一旦形成后,就会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即教育与哲学的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没有表现出对教育的对象一具体的人以特殊的关怀。改革开放后,教育学基本上都不乏对人性、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但基本上属于哲学领域对“普遍人”的探讨,而且多是一种演绎推理式的探讨。都将教育问题,如教育目标、课程与方法等等,附属于哲学范畴之内。而教育反倒像仅是附在哲学骨骼上的皮肉一样,只用来阐明哲学的原则。然而,哲学思考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教育中人的一般性假设和对人的认识的大前提,却不能取代具体教育情境中人的认识。从以往的哲学主题来看,虽然都与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但都是从人之外来探索与人有关的问题。
古代的哲学属于本体论哲学,它认为在人之外存在着一个比人更高更根本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智慧就是要寻找和揭示这个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本体。近代哲学属于认识论哲学。近代以来,人类力量的不断强大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体,这种主体的主要使命在于用人理性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近代哲学的兴趣不再是寻找和揭示人之外的最高本体,而是研究和探讨人如何认识人之外的世界气在认识论哲学视野中,世界虽然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但这种世界仍然存在于人之外和人之上,成为制约人的本体性的存在。这些哲学都是对抽象的人性、人的形象的思考,而没有涉及到个体人的生存与本质问题。以近现代意识哲学为基础来观照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对于意识哲学来讲,教育的本质是真实存在而且确定无疑的。在柏拉图至黑格尔主义漫长的哲学发展史中,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获得那个现象背后的确定无疑的本质,因此,教育曾倾力于教育本质的逻辑建构。理解教育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对教育过程的掌控,但以知识论的方式寻求教育本质似乎没有出路,认为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本质不过是知识,教育的本质也只能作为“我思”的结果。意识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是什么”即教育的本质,而人生哲学观照下的教育主要思考教育“应该是什么”即关注教育的本体性,关注人的生存及人生智慧。哲学只有关注人的生存方式,探索人生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提出理想的人生状态,并以此来反思和批判现实,才能真正算得上对人的关怀,而这样的哲学就是直面人生的哲学,即人生哲学。教育作为关切人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与人生哲学具有最高的相关性。
第三,当人们将研究的视野从客体转向主体、从外界转向人自身的时候,人学成了时代的主题。教育也积极主动地以人学为基础,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提出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等观点。但由于仍然机械的以近代哲学的方式来理解人学,在对人学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尤其是没有正确理解哲学。自20世纪上半叶传播以来,就开创了以为指导进行教育学研究的学术传统。然而,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直到今天我们在运用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立场上的意识形态化大于学理研究,态度上的忽冷忽热、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方法上的机械照搬、演绎推理,内容上的随意剪裁、不求甚解等。认识不到哲学是一种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的人学形态,从而导致没有把人作为最高目的,而只是停留在工具层面,使得教育的人学基础形同虚设。基于外烁论、决定论、认识论立场之上,把教育看作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仿佛人就被动地站在那个地方,等待着“教育”来填充[7]。这种对人的静态理解,使教育缺乏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照,缺乏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关注,就有可能在培养人的旗号下消解了人。成天喊着培养人、重视人,然而,无论在教育理论层面,还是在教育实践层面,都存在着深层次的“人”的缺失。
三、教育应自觉具有人生哲学的视野
教育理论基础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学研究者缺乏必要的理论自觉造成的。所谓理论自觉,是指理论能够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以一种强烈的自我反思、自我超越意识摆脱旧有束缚,以指明前进的方向。简言之,理论的自觉就是对思想的思考。教育的理论自觉就是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育问题进行寻根究底的追问。
第一,要自觉拓宽理论视野。从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得到启迪,只有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一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才会有教育理论的长足发展。因此,教育理论的反思就需要在一个更高、更广和更恰当的位置来审视教育问题,而不是仅从教育自身的角度来自我剖析。正所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从人生的视角看教育,给予教育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可以避免仅从教育的规律来审视教育的事实,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人生的视角所需的知识和背景就是人生哲学。
关键词:英语原声电影 英语性别歧视 原因
一、引言
美国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英文原声电影在我国随处可见,电影中的人物对白是最生活化、最地道的语言,是对日常生活最接近的反映和最充分的体现,囊括了现代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短语和流行俚语;通过电影,可以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西方的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等方面,学习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中的文化现象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比如:“Friends”以及“Desperate Housewives”等系列电影,备受许多成功英语学习者青睐。在观看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学习鲜活的日常生活用语,而且要注意了解英语文化有的一些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在英语原声电影中随处可见,它实际上是主流社会要求妇女按女性社会角色说话而形成的,造成这种妇女语言的直接原因就是社会中存在的对妇女的性别歧视。但英语本身并不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会运用英语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性别差异造成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差异,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语言差异,更确切地说,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就是社会中不同性别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的影射。
二、英文电影日常话语中的性别歧视
在美国,未成年男性被称作boy(男孩),未成年女性被称为“girl”(女孩)。因为无论男孩与女孩都具备“幼小”与“天真”、“不成熟”这一特征。但从他们进入高中,boy(男孩)一词的称呼却有所改变。他们被称作“guy”(‘男人’的俚语),而女孩却仍被称作“girl”。称女人(woman)为女孩(girl)表面上看是在吹捧她年轻,但实际却暗示幼稚、不成熟之意。在英文影片Splendor In The Grass(《青里人》),剧中女主角Jenney在她长大成年以后不满母亲称她为“my girl”。再如:美国当代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男主人公霍尔顿讨厌被称作“my boy”,一位年仅16岁的少年不认同这一称呼,这一反例足可证明这一点。
男娶女嫁、妇从夫姓的社会惯例表现了英语国家中男性的社会主导地位,如:女子Dorie Lorden 嫁给John Smith 后,她的姓便成了Smith,外人便称呼她为Mrs Smith,完全失去了娘家姓;再如:marry 这个词用来表示Dorie和John结婚时,可以说:Dorie is married to John.,一般不能说John is married to Dorie,至于Dorie is married with John.,其语法受制于社会惯例,反而成了病句,暗示了女性和男性的不平等。类似的词还有widow和widower 的用法,比如:Dorie 死了丈夫John,我们可以说Dorie is John’s widow,而John 死了妻子Dorie, 如果说John is Dorie’s widower,无论从语法上还是意义上均不能被社会接受。这种情况再如男性和女性同时参加晚会或宴会,人们会向女子提问: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而决不可能向男子问:What does your wife do?如果男子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他可能认为问话人过分注意他的妻子或对其妻子存在某种企图,因此,他干脆转移话题或冷淡地回答She’s my wife, that’s what she does。妇女语言的特点直接与她们的社会地位挂钩,男子可以用俚语或咒骂语抱怨,如:dame it, shit等,倘若女子用这类话语则被认为是极不文雅的。性别歧视在英语原声电影中比比皆是,女性常被比喻成美味食物、玩具、宠物或家禽或一件物品,有的甚至用一些露骨的描写性关系的词去指代女性。这种情况在英文电影日常交往话语中,特别是女性之间互相恭维时会说You look like pure water to drink或You have such a pink-pomegranate face as to eat,可见性别歧视多么根深蒂固。
三、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原因解释
1.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是女权主义批评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弗洛伊德认为:父权的社会秩序替代了母权的社会秩序的过程远远不是法权惯例的变化,而是理性对感觉的胜利,并且无形且万能的上帝乃是圣父,即全人类的父亲。这种将父道权威的兴趣、意义的统一和根源的确证熔为一炉的是阳物逻各斯中心主义(phallogocentrism)。阳物逻各斯中心主义语出拉康的菲勒斯(phallus)即阳物。它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是一个“超验的能指”,决定着一切秩序和意义。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在《荒原中的女性主义批评》中曾这样说:语言的学习和进入语言的符号系统发生在俄狄浦斯阶段,这是儿童接受他或她的性身份的阶段。它要求将菲勒斯视为优越的特权的表征,从而将女性那面打入另册。作为能指的菲勒斯,因而是在语言中占据中心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假如说语言体现了文化的父权法则,那么语言的基本意义就是性差别和主体意识赖以形成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因此,女孩进入符号即语言和其法则,就总是显得消极而且被动,因为它是以缺失的确认为特征的。弗洛伊德针对女性心理提出了“阳物妒羡理论”,他在《女性性别》中说,女孩从小便以男孩为楷模,当她看到了某个兄弟或小朋友的阳物,知道她缺少它,希望拥有它,可悲的后果紧衔而至:她承认她是被了,也承认了男子的优越感和自己的卑微感。这样一来,使男孩和女孩意识和理解性别差异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阳物形象。拉康指出,拥有语言的权利标志是男性阳物形象,那些没有这种形象的人在语言上只能处于次要地位。妇女不具有这种形象,因而在语言上只能处于次要的、受歧视的地位。
2.哲学家对妇女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从属地位的解释。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妇女处于最底层,受到严重的歧视,妇女被认为是从属于丈夫的。所谓“男主外,女主内”讲的就是这个现实。外面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的天下,男性外出工作,大到统治国家,小到养家糊口,而女性的活动范围一般只限于家庭。这些主要是由于女性本身所特有的弱点造成的。女性生来身体条件就不如男性,这就造成了社会分工的不同,叔本华曾提到“女性最适宜的职业是看护和教育儿童,因为她们本身实际上很幼稚、轻佻漂浮、目光短浅,她们的毕生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儿童―是儿童与严格意义上的成人的中间体”。虽然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少数妇女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仍免不了在某些方面受到歧视。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将得很清楚,由于斯巴达人给了女性以世袭权和继承权,还有过多的自由,对女性唯唯诺诺,才日渐增出众多不利因素,而这种不利因素正是斯巴达衰亡的原因之一。叔本华在《论女人》中写到:“虽然每一个女人都处于完全独立的非自然的地位,但一结了婚,就要依附于某个男人,受他的支配,为他所统治。从这个角度看,女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女人就是要求被主宰:年轻时,主宰是情人;年老时,主宰就是牧师了。”尽管哲学家们的分析有些偏激,但也真实的反映了女性的社会、经济方面的从属地位。
四、结语
女权运动是一场寻求男女权利、地位与权力平等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的目标是改造整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歧视文化,变革历史沿袭下来的男女不平等的权力框架。在语言上妇女争取进入男性的高地位世界的首选方法是与高社会地位群体同化。妇女开始对那些专指女人的词汇中的负面特征进行重新定义,因此,英语的中性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女权运动在语言方面所做出的要求男女平等的努力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她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陈晓南:《叔本华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商务印书馆,1996。
[4]拉康:《拉康文集》,塔维斯托克出版社,1977。
[5]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