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2 10:35:25
导语:在保护生态环境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少数民族习惯法是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背景,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自然形成和智慧累积的成果,其中也不乏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丰富内容。本文通过对习惯法及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做简要的梳理,列举藏族、侗族、傣族、蒙古族几个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希望给人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社会的同时带来新的思考,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态环境
当今,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背景下,人们往往过分的信赖科技和现代性,在广泛使用科技和法律等环保措施背后,本土资源在无形中收到了较大的冲击,有的甚至遗失。作为传统法律的一部分,作为“本土资源”的当然构成要素,梳理和发掘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的传统习俗和举措,势必会给人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社会的同时带来新思考。
“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生态可以理解为是生活的样态。甚至可以认为,生态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是绝对的共存共荣。”①这一特性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几乎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我们要承认和尊重适合于各地不同“地情”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并在其中试图探索出一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
习惯法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法,它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套行为规范,它源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人类法治文明意义甚大。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甚至认为法主要体现为习惯法,其地位远远超过立法,是最富生命力的法律形式。习惯法,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与制定法相对应的社会规范,“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照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
朱苏力说过:“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了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作为中华法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习惯法是中国习惯法体系中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一种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广大少数民族在千百年以来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袭、长期存在并为本民族成员所信守的一种习惯法,它为维护民族共同利益、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传递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③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早已切身的感受和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意识直接源于他们对于自然最真切的认识、体验和情感,因而也更为深刻的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我国目前环保法律并不完善,尤其在地方环保法律和环保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富有成效的环保经验,即可以弥补和矫正现行环保法条和环保措施的漏洞和不足,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中西法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
孟德斯鸠曾近说过:“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式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④以下将简单列举几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内容。
一、藏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藏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禁忌对藏区牧民来说是良心的命令,违反这种命令会引起一种可怕的有罪感。藏传佛教的“十善法”有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规约,如杜绝杀生,严禁猎取禽兽,保护草场水源,禁止乱挖药材,乱伐树木。藏族有谚语:“山林常青獐鹿多,江河长流鱼儿多”,藏区一般不准捕杀野生动物,对于以打猎为生的人予以鄙视和谴责。许多寺院专门设有“放生节”,在该节日放生的牛马,被视作神牛神马,不得驱赶、乘骑和捕杀,任其自然死亡。⑤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才使得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蓬勃景象。
二、侗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湘西侗族人认为古树是神树,要保护,因此禁止砍伐房屋周围的古树,在侗族,有“嫁妆树”的习俗。即孩子出生之后,便为之栽种一百株杉苗,作为儿女嫁娶的费用,有的地方母亲还专门为女儿栽种“嫁妆林”名叫“十八杉”,也称为“姑娘林”,这在客观上使森林资源得以持续发展。在社会交往中,侗族有打草标的习俗,即用茅草、芒冬草或稻草等结成疙瘩、田螺或箭头等形状,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其中山标意为不让人随意去砍柴、割草和放牧或拿走砍好的柴草以及打算耕种的荒地等。另外他们崇拜山,由于对山存在敬畏之情,侗族人在获取动植物资源时,遵循“取物有度、不贪多”原则,要留适量的资源给山峰,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念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三、傣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傣族人民在开发自然获取生存资料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环境观念。傣族的习惯法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 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正是有这样的认识,人们才更应该保护森林、水源和动物。傣族历代流传的《布双郎》“祖训”规劝人们“不要改动田埂”“不要砍菩提树”“寨子上和其他地方的龙树不能砍”“不要砍树来挡路”“寨子边的水沟、水井不能随意改动,就是不要也不能填”等等。⑥
四、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蒙古族的观念中,大自然并非纯粹的物质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神灵的世界,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他们认为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与其和睦相处。(关于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者在2014年四月发表在《前沿》杂志中的文章《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保观——内蒙古雾霾引发的思考》已有详细的论述,所以在此不再赘述)。从某些角度看,蒙古族习惯法中的一些思想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却有其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选取几个少数民族习惯法做一简要的介绍。纵观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它不仅仅是个历史范畴,它也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它是一种“活”的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扎根于各民族成员的头脑之中,在当今的民族地区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经济社会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在倡导弘扬各少数民族传统均衡和谐生态环境观念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生态环境观念中不可避免的带其浓厚的原始性,内容也较为粗糙,不可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全面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我们应承认并弘扬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关于生态环境观念的合理因素和积极方面,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生态价值观、合理利用资源、敬畏和尊重自然,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习惯法与现行环保工作和措施良性互动起来,让它有所为。
引文注释
①王佐龙.生态习惯法对西部社会法治的可能贡献[J].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2).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71.
③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④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8.
⑤华锐·东智.浅论藏族传统的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J].西北民族研究,2003(1):183-189.
⑥耿明.傣族历史上的原始宗教及其与法律的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1999(3):73-78.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
【关键词】矿区的生态环境;煤矿开采;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11-01
目前社会中人类的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就是煤炭,煤矿的开采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始终都是依赖经济建设。另一方而,由于大量的煤矿开采,已经导致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主要的影响有:噪声污染、水源污染、地而塌陷和释放危害人体有毒气体等。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只有合理的开发煤矿资源,才能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一、煤矿的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一)煤矿的开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一是大而积的在地而上堆放煤矸石由于煤矿的开采主要是利用井巷挖掘出埋在地下的煤炭,在地而上进行开采的时候会有一些废石产生,例如大量的煤矸石以及少量的废土石等。大量的煤矸石在地而上堆放会影响矿区的生态环境,随着煤矿开采的规模的加大,堆积的煤矸石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二是煤矸石的占用而积较大,会导致地而植被的破坏。由于某些煤矸石具有白燃性并且释放出有毒气体,而中国的煤炭白燃现象的发生最为普遍。煤矸石白燃时释放的有毒气体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这些气体会随着雨水进入土地以及河流,严重污染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二)区域塌陷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因为煤矿的开采几乎都是在地下进行的,所以在地下开采的时候会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也会使得矿区周围的地质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矿区周围是农民的耕地,则由于采空区地质情况的改变而导致了塌陷,则会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果矿区周围有河流以及湖泊等,则地质结构的改变会导致这些区域的塌陷,而且水会通过塌陷间隙进入地下开采区,有可能导致矿难的发生。如果矿区周围有村庄以及大型的建筑物等,则地质结构改变所导致的塌陷会对居民的生命造成威胁以及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三)矿井涌水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在对煤矿进行地下开采的过程中,矿井中的水会随着井巷深度的增加而不断的向外涌水。由于我国的煤矿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不仅仅来源于地表的水资源,大部分都是由地下水资源供应的。因此为了保证地下水资源可以得到保护,必须对煤矿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地下的水资源大量的流出,则会导致地表植物不能得到很好的生长,而且流出的地下水由于受到煤矿的污染,水的质量也不好。如果不对矿井下涌出的水进行处理,则这些水就会造成土地污染,影响土壤的质量,会导致地而植被的破坏。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采用新型的采煤技术,减少煤矿废物的排放量,对井巷的结构做出改进。在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进行改进,对煤矿进行合理的开采,确定适当的开采深度,利用有效的方法减少煤矸石的数量,降低开采成本。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也优化了煤矿的开采方法。
2.加大对煤矸石的利用,减小煤矸石的堆放而积。煤矿开采中所产生的煤矸石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堆放而积较大,不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但是煤矸石却是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为了解决这些煤矸石,可以对煤矸石进行加工,将其制成砖或者其他基本的建筑材料。所以,将煤矿开采中的产物煤矸石用作建筑材料,可以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也使得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3.加强对采空区域的保护,由于煤矿在开采完成的时候,会在矿坑周围塌陷区,而这些塌陷的地方会改变地而的结构,对植物的生长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塌陷的区域会由于地势较低,导致水流入矿坑中,对矿区的开采安全造成影响。所以,为了减少塌陷区域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必须合理的保护采空区域。
三、其它生态保护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有很多,上述的几条是最为重要的,此外,也应该增加矿区的绿化而积,避免因为水土流失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矿区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矿区内洒水降尘,对矿区的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通过提高空气质量来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当然也应该在矿区向工人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宣传,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向人们传递一种合理科学的人与白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让他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四、结语
因为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开发能源之一,所以对煤矿的开采程度影响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其也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所以,为了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的开采煤矿,需要将煤矿的开采技术提高,加大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合理的使用煤矿开采设备,减少在煤矿开采中所产生的噪声,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丽娜.煤矿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煤炭技术,2013(12):77-78
[2]徐占军,候湖平,张绍良,丁忠义,马昌忠,公云龙,刘严军采矿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05):232-240
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
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进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本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1978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且将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各界广泛的重视,并且写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
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在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列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两大战略之一。可见,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1996年同志在第四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座谈会上指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说:1.坚持节约各种资源;2.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3.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4.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5.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五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点中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中学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重任。
三、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建议
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写入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知识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在植物、动物等部分十分注意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了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在讲述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时,讲述了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又如,在讲述原生动物时,讲述了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此外,教材还设有“生物与环境”专章,集中讲述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新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供实验用)》,同样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知识点以及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习;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人与环境”等知识点。同原教学大纲相比,新教学大纲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点数目和课时数都明显增多。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战略之一,写入我国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了使广大中学生能够从协调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以便使我国跨世纪的亿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觉地、更加能动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笔者认为,中学生物教学有必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第一,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分别是在1992年和1995年编订的,尽管上述大纲都十分重视和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但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在当时尚未见诸报刊,所以上述大纲自然无法提到这一概念。根据新的形势,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建议在前言的适当部分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所有的生物课教师都能够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
第二,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修订时,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编写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已努力把大纲的精神和规定,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绪论、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章节中。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关键词】 水库 水生态环境 建设
1 前言
在地球上,水是人类社会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之一,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决定地球上的生物能否生存的决定性条件,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地要素。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由水的参与推动中实现了整个世界物质循环的进程。人类社会经济的调整发展,使得人类的数量不断的在膨胀,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在迅速的拓展。人类对于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对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力也在增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时候,往往缺少长期的战略眼光,只考虑眼前的水资源需求,往往牺牲资源和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建设需要,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没有长远考虑。没有采用发展的眼光来使用水资源,造成了环境的恶性与生态的失衡,影响破坏了水环境和水生态。当前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受到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植被退化甚至死亡,以及河道干涸断流、河床淤积堵塞等问题,湖泊垦殖萎缩,湿地面积减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体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等生态失衡与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改变和损害了地球整个的生态系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加强水库水生态环境问题已被提上日程。辽河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积21.96万平方公里,全长1345公里。光头山发源于河北省的七老图山脉,流经河北、内蒙、吉林和辽宁四省区,经盘山注入渤海。从辽宁省境内福德店开始,称辽河干流,全长516公里,流域面积6.45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对于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但是辽河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偏低,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工程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要积极调整思路,改变传统的治水理念和方法,要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及方法的积极转变,构建起水库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2 石佛寺水库枢纽建设及水生态情况分析
石佛寺水库生态建设主要是建立起蓄水试验应急防护及荷花种植二个工程,主要的功能划分明沈公是路以上至原西小河道为林草绿化区为,在明沈公路以下至泄洪闸为湿地生态区。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副坝林台、库区整平、人工岛修建、水道开挖、野生柳树保护、林台人工岛绿化、水生植物栽植等项目。工程涉及库区面积22.6平方公里,蓄水水面面积16.13平方公里,蓄水库容1882万立方米,蓄水位46.2米,涉及坝段长13.67公里。工程完成土方填筑与开挖量230万立方米、栽植树木15.58万株、栽植荷花1522亩、栽植芦苇2197亩、蒲草430亩、种植苜蓿草6600亩。该工程的实施,使辽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辽河水质得到了有效净化,确保各种水生植物和鸟类在库区繁衍栖息。在生态水库的建设中要注意保证水库功能的发挥,做好水体水质的保护工作,确保水库功能的发挥,在质和量上保护好水库的水质。水利部门要加强对于水环境质量监测,对于水质进行及时的检测,保证水质达标。
3 保护水库水生态环境的措施
3.1 保护水库水质,必需加强生态维护和修复
要做好水库的水质保护工作,需加强生态维护和修复。可采用湿地保护的方式来加强水库保护,如采取措施禁止围汊养殖等缩小库面的行为。在水质较差的水库,有一些在沿库周边围汊用于养殖的行为存在。围汊养殖缩小了水库的面积,同时由于库汊养殖主要是采用投肥养殖的方式,极易对水质形成污染。要保护好水库水质,促进水库的水生态环境建设,要及时的拆除库汊,加强湿地的改造工作,通过对入库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控制的方法修复,因地制宜的进行改建。如将湿地与公园的建设结合在一起,形成景观效应。如在水体较浅的水库,通过栽植浮水植物对水面进行净化。如在水库消落的区域可大面积种草,以释放大量溶解氧。同时放养草食鱼类,以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库边生态修复的难点,是要正确的处理好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2 要做好水库集雨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水库集雨区做好水土保持非常重要,可确保干净的清水进入库区,因此要树立起保护水土的理念,做好蓄截拦灌排的优化配置工作,相关部门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在工程布局上做好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综合运用。
3.3 要在政策上做好支持工作
水利部门要切实的做好水库生态环境建设,担起建设重任,采取有利的措施,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水库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要特别重视水库水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切实的做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科学的方法治水、依照自然规律治水,从长远的利益角度考虑,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考虑。重视水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要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从大局出发,改变原有牺牲生态环境追求局部利益的观点,改变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短视的经济建设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在此过程中通过部门间协作的加强,来强化社会监督工作,同时让公众到水库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共同促进水库水生态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昌明,何希吾.21世纪中国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
报,2002,17(3):262-269.
[3]黄奕龙,傅伯杰等.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23(3):580-587.
[4]况琪军,等.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除藻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2000,24(6):655—658.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它是针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以及大学生生态道德的缺乏而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文章主要从家庭、社会和高校三个途径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通过三方形成合力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加强生态文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1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家长生态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素质高的家长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引导大学生向其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过来说,素质不高的家长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生态规则,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孩子养成善良的生态行为,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应进行指引和改正,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态道德素质。
2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合作。一方面,政府应该重视并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一个国家的政府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人民群众才有可能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因此,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只有政府意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制定相应法规来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要依赖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法律对那些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裁。只有道德约束和法律制裁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要使其在社会上传播,也要使其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抛弃以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与大自然共存共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
3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这一重要环节,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要建构完善的条件支持体系,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3.1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授课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活动是宣传生态知识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适当的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调动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点深入人心,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形成生态意识,激发起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从而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中。
3.2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
高校应该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这些校园文化载体包括广播站、校报、宣传栏和学校网络等,这些文化载体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它们会及时的反映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引导作用。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引导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一方面,这些载体应该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专栏,展示一些基础的生态知识,对国家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加以介绍,实时更新目前的生态现状,对世界上一些有效保护环境的例子进行宣传等。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和奖励那些生态道德素质高尚的院系或个人,同时对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事件进行批评,通过这个办法激励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各院系和团委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征文活动、评选环保少年、演讲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3.3丰富高校生态实践活动
生态道德情感不是教育者强加的,而是受教育者在经历各种生态活动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亲身接触中体验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其生态情感,所以说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脱不了干系,社会实践是生态道德教育重要的第二课堂。第一,高校应该利用环保节日开展活动。第二,走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高校的一些生态保护社团应该组织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生态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生态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历史责任。
3.4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因此,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是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工作。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聘用一些专业教师,或者组织一批对此领域有兴趣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不仅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的专业教师。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努力探索出一套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一代代具有生态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江滨 胡楠楠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兰婷,徐娴.先秦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8):52.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整治;问题;实施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整治土地资源不仅对生态环境保护极为有利,而且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有很大的帮助,还能有效地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这就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土地整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生态文明形势下土地整治的实际状况分析,尽管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但在整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土地整治的效果及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体现人类文明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依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据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国家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不同角度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属于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包含在社会文明内,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从制度属性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实质上而言,生态文明是物质与精神高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层次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便使人与自然、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能够更加和谐统一,从而确保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之间能够真正实现协调发展。
2、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
2.1缺乏生态文明环保意识
在当前土地整治过程中,因为人们缺乏一定的生态文明环保意识,以至于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取得太好的效果,建设技术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对土地资源整治造成影响。在此过程中,由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缺乏管理,政府相关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够完善,以至于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效相对较差。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人们缺乏必要的生态文明环保意识。近年来,虽然土地资源整治所依据的规范条例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由于执行力度还不够,以至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人们所居住的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
此外,在土地资源整治过程中,农业用地的整治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整治农业用地时,人们不仅需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也应对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土地整治才不会对自然资源造成影响,国家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土地资源整治的实际情况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缺乏,也会影响土地整治的效果;只有依靠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对土地资源的整治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2.2缺乏生物保护措施
在土地资源整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在利用混凝土铺设沟渠、道路,或者对边坡硬度进行加固的时候,施工设备的使用会对地面造成碾压,这会导致该范围内地表面的绿植受损,造成生物栖息所在地逐渐减少,还会阻碍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生态景观遭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坏。因此,施工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保护生态文明。
2.3工程技术问题
土地资源的整治需要依靠良好的工程技术来实现。工程技术的实施需要对人机通行、灌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以便保证工程技术的实施效果。然而,在当前土地资源整治中,人们所使用的工程技术相对比较缺乏,应在原有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增加整治区域水土保育重构技术和生态再造技术,以便确保土地整治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由于土地整治太过追求硬化,以至于土地整治成本受到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土地整治中工程技术的实施难度,影响了土地整治的成效。
3、生态文明形势下土地整治的实施方法
在生态文明形式下,土地整治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应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整治,并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土地资源整治中去,才能确保土地整治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1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在土地资源整治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整治效果,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对土地资源整治方法和整治技术进行充分研究,确保土地整治方法的科学性、适宜性。并在土地整治中制定整治目标,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2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土地资源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在生态环境中,生态系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生态系统实质上是由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共同组成的。土地资源整治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别是陆地生态系统,而要想改变这种退化现象,则可以利用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修复措施对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以便动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土地资源整治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将整改目标作为土地整治的方向,并制定科学、适宜的保护措施,以便保证在整治土地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利用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资源进行整治,必须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善待科学,以避免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从而确保土地整治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制定生态补偿制度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地整治所取得的效果。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目标,并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机会成本等,对相应的行政制度与市场手段进行科学的应用,以便使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确保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能够真正实现和谐统一。在土地资源整治中,生态补偿制度实质上是指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这种补偿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因保护耕地提供生态产品而失去的其他发展权进行补偿。而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可以更好的保证土地资源整治的效果,对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很好地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整治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土地整治效果的提升需要依靠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然而,在生态文明形势下,当前我国土地整治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也比较滞后,这也导致我国土地资源整治的效果不是太好。只有针对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并在土地整治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给予一定的重视,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整治,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国家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华.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J].民营科技.2014,(8).
关键词: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F4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37-02
1 企业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对生态关系的需要,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生态文化,就是企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态价值观。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企业生态价值观、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补充,也是企业文化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回应。
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求企业树立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价值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上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精神层次上,要使环境伦理、生态意识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其实质,就是要为企业营造出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经济效益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内在成本和近期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外在成本和长期利益;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彻底改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对立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自觉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环保活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后代人的幸福,通过开发新技术和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资源的替代补充,同时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将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数量维持在其循环再生速度之内,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确保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企业向生态企业发展。生态企业是超越经济利益的具有生命特性的组织,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并且始终参与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与自然界、人类社会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它在组织内涵、目标体系、成长战略等方面与经济型企业大相径庭,始终追求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既考虑自身的持续成长,又重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企业不仅具有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拥有了企业的今天,而且还抓住了企业的明天,与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2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木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企业生态文化整合了传统企业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系统的新思想,代表和体现了善待自然、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新的思想和文化,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加强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生态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①能够引导林业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避免受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要求的惩罚;②在生态文化指导下,林业企业生产出的生态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更能吸引顾客,而且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③可使林业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得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优惠政策,从而使企业获益;④有助于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长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增值力,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润;⑤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林业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⑥能够促使林业企业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2.2 有利于林业企业创建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关注企业是在破坏环境还是在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如果林业企业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长期、持续地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就能满足消费者和全体社会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而使企业受到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很快被消费者接受,而且还可以使企业树立对环境负责的良好形象,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2.3 有利于增强林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正纷纷采用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设置种种绿色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无形中给中国林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是因为,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比较完善。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生态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生态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因而没有形成绿色管理体系,致使许多产品不符合国际生态标准。企业生态文化则要求林业企业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生产符合国际生态标准的产品,从而有利于林业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4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
生态效益是企业组织为兼顾生态及环境的保护,通过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创新而获得的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效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林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转变经营模式,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使林木资源的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和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消费者得到更为实惠和优质的服务,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环境。
3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做到在提高经济效益中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是一项创造性管理活动,林业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 提升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生态文化素养
企业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因此,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生态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所以,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加强生态哲学学习,掌握生态学方法论,将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摒弃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减少资源损耗,自觉地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2 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
为了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林业企业应注意厂区周围及内部环境的绿化,并按照生态文化的要求设计厂区内部空间布局;应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企业文化网络的积极作用;要结合林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有意义活动,如“生态在我心”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征文活动、生态技能大比拼以及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报告会、读书会、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浓郁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广大员工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能时时考虑环保,事事想着生态。
3.3 加强生态宣传与员工的生态教育
林业企业建设生态文化,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将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和已经取得的环保业绩公布于众,向社会企业的生态化思想、生态化生产方式和产品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使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及企业倡导的生态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及其所倡导的生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新的生态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员工进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指标体系、环保知识产业政策、环保法规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培训与教育,采取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反馈激励、强化激励、成就激励等激励方式,着力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环保、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促使广大员工朝着企业生态文化要求的方向发展。
3.4 强化林业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保证,也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生态企业之间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的基本制度。生态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过程,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林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以此激励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出较大贡献。为此,首先应设置生态职位,如在企业最高管理层即董事会中设置专职生态董事负责处理生态事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标准的要求设立环境管理者代表;其次应积极加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这样林业企业就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社会认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3.5 公布林业企业的环保信息
环保信息公开化是林业企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诚信表现,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也有利于企业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林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环保信息,不仅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也会极大地鼓舞企业广大员工建设生态文化的士气。而且,社会各界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又是加快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环保信息公开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定期编制与发表企业的环境报告书。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证明企业与自然、社会的相容性,同时也鞭策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以求得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和持续发展。
3.6 发表生态宣言
生态宣言是林业企业向全世界发出的对社会、环境承担环保责任和义务的声明,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冲锋号,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倡议书,是向社会各界进一步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企业若主动地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公布于众,发表生态宣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将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1):162-163.
[2]龚胜刚,孙智君.企业生态效益及其实现机制探讨[J].经济管理,2007,(20):4-7.
关键词 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134-01
1 进行全民教育,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首先要进行全民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光靠国家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参与,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培养全民生态意识,建立生态城市、生态学校、生态社区、生态企业等。不但要对全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增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应该加强对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人们知识保护环境的方法,从而在生产生活中提高自身约束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生产观、价值观,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来。
2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应该从管理机制入手,完善管理机制,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有章可循,落实环境污染责任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地区或者部门之间,避免出现环境问题相互推卸责任,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出现。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监管体系,国家监管地方,地方监管企业和单位、企业单位监管自身,对自己的生产活动负责,国家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法执行力度进行监察,督促地方政府或部门重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且时刻紧抓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不放松,履行政府职能。地方政府需要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责,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落实对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企业和单位应该解决好自身生产经营带来的环境问题,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
3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政策的推动力度,运用一些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列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监管的等项目的支出,按照周边城市的投入比例,增加财政预算。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鼓励民间投入,扩大环境保护的投资渠道,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投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融资体系。
4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多数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都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发展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对立的,如果处理得当,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中,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要重视生态指标的考核,适当的弱化经济指标,在保证经济增加的同时,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坚持规范领先,实现保护生态建设到发展生态经济的飞跃,用最低的生态资源和最小的生态破坏来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构建完整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应该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创新生态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生态节能和环保技术,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国家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建设,实施环保科研项目,并把重大的环保科研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究和资金投入,加快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的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加强环保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6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已经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年前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国家应该完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现实情况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一些整改,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同时,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对工业开发区的监管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7 结论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懿,韩勇,齐先朴.广西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思考[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132-136.
农村水电站生态环境补偿措施
通过对已建农村水电站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农村水电站的特点,给出了一些解决农村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以期达到农村水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发展目标。
修建过鱼建筑物农村水电一般建在山区河流中,其中有些洄游性鱼类需要到上游产卵,鱼卵孵育成小鱼后,小鱼再游向下游发育成长。挡水建筑物建成后致使河流隔断,阻止了洄游性鱼类繁殖生活的通道,使洄游性鱼类不能到上游产卵。国内已建的农村水电站很少考虑洄游性鱼类的生活习性,枢纽布置时一般没有考虑过鱼建筑物或者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某些洄游性鱼类数量减少甚至消亡。同时致使鱼类种群结构单一,产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以鱼类为食物的动物的生存和繁殖[8]。如:1996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黄河兰州段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9],结果显示,由于电站的修建和运行,黄河河口段自1996年至今除捕到少量的鲫鱼、鲤鱼、兰州鲶及泥鳅外,无其他鱼类捕捞记录。为了更好地保护洄游性鱼类、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在鱼类种类繁多的流域内水电枢纽布置时需要布置过鱼建筑物或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10]考虑到回游性鱼类产卵问题,在进行水电枢纽布置时,根据鱼类生活习性精心设计过鱼建筑物,结果表明合理的过鱼建筑物可以较好地保护洄游性鱼类。如:法国的泰德莱小水电站,装机容量680kW,设计水头3.7m,为了保护洄游性鱼类,泰德莱小水电站在改造过程中修建了仿自然鱼道。监测结果证实了鱼道的有效性。
合理布置引水建筑物农村水电站在进行规划时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在一条河流上需要修建上下游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称为梯级水电站。梯级水电站一般在上游梯级建造较大的龙头水库,通过引水建筑物将水库或上游河段中的水引到水电站进行发电[11]。目前有些已建农村梯级水电站和引水式水电站中,由于引水建筑物布置和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特征,致使引水建筑物的引水口和下游水电站间河段干枯,出现断流,从而危害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鱼类大面积死亡。
部分坝体采用植被护坡农村水电站坝体一般采用混凝土护坡,与周围景观不协调,同时也减少了坝区附近生物的栖息地。为了增加农村水电站的美观度和保护生态环境,可利用生物控制或生态建造坝区坡面工程。植被护坡[12]主要是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一些特定的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的功能系统,通过生态工程系统的自支撑、自组织与自我修复等功能来实现坝坡的抗冲刷、抗滑动、坝坡加固和生态恢复,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以及美化环境等目的。
库区修建人工浮岛农村水电修建大坝蓄水改变了河流的基本水文特征,原河道径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将发生变化,致使局部水环境恶化。同时由于水库蓄水淹没,造成部分浅水鱼类、水生生物以及鸟禽类等失去栖息地和玩乐场所。针对以上修建挡水建筑物可能会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可在农村水电站的库区内修建人工浮岛。人工浮岛[13]是在水体上建造浮岛,栽种植物。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体,不同浮岛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率[14]如表2所示。另外,人工浮岛也可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增加水域生物多样性美化水域景观以及削波护岸等功能。
合理确定下泄生态流量在开发农村水电站时,生态流量的多少对于水利枢纽布置比较重要[15-17]。生态流量设计过多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过少则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坡坏。若没有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流量问题,可能造成局部河段断流干枯,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以及破坏该流域内水生生物、鱼类和沿岸动植物的生境。因此,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资源掠夺式开发,就必须在水资源配置中,保证生态环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拥有符合质量和数量要求的水量。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