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09:58:13
导语:在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1.1高级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课程地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博士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西方国家常常作为一年级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教程,或结合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作为具有良好数学与经济学背景的高年级本科生课程[1]。在当前的中国,各个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安排并不一致。由于讲授该课程对师资水平和生源水平均存在较高要求,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为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这门课程,条件一般的学校也尽量将这门课程作为博士学位课的主要内容,而未对该课程引起重视或条件较差的学校则未开设这门课程。相比东部地区高校而言,部分西部地区高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准备还略为不足。
1.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多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许多经济学热点内容也能从中找到模型来解释和衍生,当前的各类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中也常常能见到该课程包含的经济模型与知识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能使西部地区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内容,在阅读相关文献时能尽快理解其中心思想和关键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够运用更深入的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方法和更前沿的数学方法演绎与证明经济学命题,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模型建立、经济学分析、数学推导以及之后的实证分析。
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获得提高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由于国内外经济学类排名较高、质量较好的期刊往往十分强调理论模型的严格推导与证明,因此学生在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进行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之后,会对当前较新和流行的经济问题、理论模型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容易在较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应学术论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开设和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挑战,能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学习和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学习更多高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了解更多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与主张,掌握更前沿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对经济学的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时或许也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前,西部地区不少高校逐渐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开课与授课中也反馈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2.1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由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存在着优势积累[2],经济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校(考研地区划分的A区)的考研分数线总体而言高过西部地区高校(主要在考研地区划分的B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类研究生生源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对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能还较为欠缺。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教师常常会为了照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调低授课难度,降低讲课速度,并适当回顾复习一些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导致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本身授课课时和难度的欠缺。
2.2缺乏相关数学知识数学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的数学工具主要有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硕士研究生在修习此课时往往会因为相应数学知识不熟悉而难以理解课程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系专业的本科阶段在开设课程时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讲授完毕。虽然学生在考研时会重新复习这三门课,但在大一大二的本科学习中可能由于不知道考研科目设置而对上述数学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时一知半解,做习题时草草了事,对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同时,在大三、大四以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中可能因为未开设或未选修经济数学方法、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等与经济联系度较高的数学课程而导致数学基础薄弱,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教育时面对复杂的数学工具很难理解和掌握。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师资力量缺乏[3]。讲授该课程需要较深厚的经济学沉淀和数学功底,同时由于许多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都是英文文献,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予以支撑,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并不常见。②存在人才缺口。许多能力很强的教师或博士均由于待遇、福利和机遇等原因选择了东部地区高校就业,导致西部地区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引进不足。③现有教师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经济学和数学的前沿问题,若未一直关注该方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则很容易造成知识更新速度较缓,讲授课程内容陈旧、不适用等现象。④授课方式。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学模型和数学推导,若不注意授课方式和讲课风格,则容易让听课学生有艰深枯燥之感,难以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3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3.1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前置课程知识欠缺以及基础薄弱,针对性的对策有:①各高校经济专业应该在本科教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引起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在大三、大四阶段广泛开设经济数学方法、中级宏观经济学、金融数学方法等专业选修课,并在大一、大二阶段向学生强调经济学学习和考研科目中数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级宏观经济学和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尽量拥有系统的经济学和数学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各高校经济专业在对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同时,应该实际调查选课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做好课程衔接,最好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先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4],并适当地增开与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应的数学课程,如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同时,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相关外文文献的能力,应该配套地开设专业英语课程。③为了保证学生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及配套课程之后能真正达到课程要求,应该在出勤、课堂表现、习题和考试上适当严格要求,该课程中大量的模型推导必然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理解、推导和记忆。适当选取考试的方式和考试的难度,使学生在有动力学习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太大压力。④学生在学习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并掌握了其中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后,下一步必然是通过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方式来体现出学习到的知识。若缺乏相关培训而导致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欠缺、写作方式不规范,则很难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开设科研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配套课程与讲座,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也非常重要。
3.2从教师的角度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引进缺口和自身知识更新,针对性的对策有:①设法增强师资力量,引进相关人才,扩充师资队伍。注意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讲授条件(即经济学、数学和英语均有较强能力)的人才,为此可以适当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培养专业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师。原有教师结构知识储备落后,要积极地提高原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②形成高级宏观经济学研究团队,吸纳能力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加入团队,设法增强团队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5]。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学习新知识,一个良好的研究团队能使团队中成员对相关知识有更广泛和深刻的了解,共同讨论和研究也能使人受益匪浅。③针对教师知识更新速度问题,西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应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派出相关教师与人才赴外学习深造,与国内外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习他人长处,弥补不足。同时应该尽量保证学校外文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更新及时,为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得相关学科最新前沿理论提供有力保障。④教师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应该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力争讲课能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知识点要落到实处,模型推导应该根据学生能力来决定详尽程度,布置数量和难度适当的习题并及时讲解,保证学生尽量掌握重要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风趣幽默、娓娓而谈或环环相扣的授课风格往往能使学生更清楚明白地掌握知识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ROMERD.Advancedmacroeconomics[M].4thed.NewYork:McGraw-Hill,2012.
[2]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3):147-149.
[3]张凌,冯宗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7):54-56.
[4]俞炜华,胡春田.试论“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46-49.
[5]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5):53-56.
关键词:股票价格;宏观经济;成本收益核算;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5-0008-04
一、理论综述
针对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问题,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部分西方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股票市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上。M,Friedman曾指出,股票市场影响货币需求的途径和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交易效应会增加货币需求,替代效应则会减少货币需求。而另一些学者则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匮乏,而且国内研究多偏重于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影响。易纲、王召(2002)和余元全(2004)基于经典的IS-LM模型,从宏观上分析了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机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使货币流动性有所增强。此外,还有党芳(2004),张笑冰(2007),贾炜、蔡维、樊瑛(2007)等人在我国货币需求和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关系的问题上做过实证研究。
然而,上述关于股票价格变动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都是以传统的经济学存量流量模型为基础进行的。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基于企业成本收益核算模型,对股票价格影响宏观经济的机理进行解释,重点关注股票价格变化对贷款的影响,最后用我国的股票市场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二、基于企业成本收益核算的收入流量模型
在传统经济学流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对企业成本收益的核算,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反映企业以货币量值为基础的成本收益核算模型。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宏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理,唯有通过适当的调节,及时地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应对才能真正保障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调节时,务必要对几个问题进行注意和解决,从而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不良因素,科学的认识经济管理的本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实现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宏观经济管理概述
宏观经济管理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工作中都属于重点部分,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的使用着宏观调控手段,从而最大可能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事实证明,适量的宏观经济调控可对市场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而缺乏宏观管理措施的经济是不成熟的,也会经常遇到诸多问题。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对于市场有以下几点作用:减少垄断行为,使市场趋于公平;平衡宏观总量,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经济的公正;适当提供公共物品,调节经济发展;减少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但是,以上所列的宏观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唯有通过科学恰当的管理理论的指导,再加上严格的执行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视,从而使宏观经济管理的优势得以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国家为了在某个时期使经济达到一定的目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来对目前的经济进行影响的活动,其主要包括了决策、预警、调控、组织以及监督等活动。另外,宏观经济管理的含义还可用三点来叙述:第一,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某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预期,具体来说就是尽可能达到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目的、人民生活得到较好改善的目的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目的;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管理,其管理的主体也是国家本身,该种管理与政府管理有所差异,后者属于前者的一部分,在具体形式上,国家管理还包括了司法机构和立法机构的管理;第三,从管理的具体内容上来看,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收入的分配以及经济总量的平衡等,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相对于微观经济管理来设定的,其管理不等于国家管理,后者主要是相对于市场调节而言的。
2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理论体系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出现之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对于经济的调控力度比较大,政府相关部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由国家来对经济进行统一的决策。该种体质虽然具有一定好处,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反而会对经济的前行造成阻碍,例如对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影响,降低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趋向于采用宏观调控的措施,也因此产生了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关于宏观经济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完善。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这些理论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所研究的对象较为模糊。由于研究对象关系到研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同时还对研究的最终目标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仔细合理的确定。而目前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各个版本中,大多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最终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二,理论体系不够合理。在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中,有太多的内容是关于具体管理措施方面的,而在管理职能的方面的内容较少,宏观经济管理本身属于方法论的科学,务必要以管理方法论来进行体系的建设。另外,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只能作为管理活动的基础,而不能成为其主体部分,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适当的安排,将大大影响学习人员的学习效果。
2.2管理目标和内容不明确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管理目标的设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关系到所采用的具体管理手段的选择,还对管理中的资源配置等造成影响,另外,管理内容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这会对管理工作的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对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管理目标和内容进行明确,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有序进行。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管理中,管理目标较为模糊的情况普遍存在,管理内容也不是十分正确,这就导致管理过程出现较大的混乱,进一步降低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益,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部分相关的建议
3.1完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的完善是宏观经济管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从而保证经济管理方法所依据的各种基础理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对理论重点进行提炼和突出。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较为繁多,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这使得相关人员在使用时极为不便,通过对理论重点进行有效提炼,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是理论体系的脉络更加清晰;第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框架。要对理论的框架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一般管理理论体系的相关要求,从而使宏观经济管理更加偏向于管理职能而不是管理内容;第三,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可进一步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应用优势,所以,有必要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建设和阐述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加以辅助,利用多种决策和调控模型来帮助分析具体理论。
3.2明确管理目标和内容。
通过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科学的考察和学习,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管理目标:保证经济的稳定;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对国际收支进行平衡;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通过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进行准确设定,便于进行之后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通过参考国外先进理论,来对目前的管理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工作的效率,保证工作的效果。宏观经济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具有很大影响,较好的管理工作可大幅提升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力的显著增强,确保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重视,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完善管理的理论体系,最终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的优势得以发挥,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对目前的宏观经济管理进行了仔细分析,对其概念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金才.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系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63.
【关键词】VAR模型;宏观经济;预警
宏观经济描述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高速的发展、较低的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在实际中,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经常会出现起伏波动,要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抑制超常规的经济波动,我国的管理部门就要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预警。河北省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也在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过渡,要想实现河北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就要密切关注全省的经济走势、制定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一、研究现状
我国宏观经济预警理论的研究是从经济循环波动问题入手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颜德林、周鸣(1993)用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广西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对广西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王慧敏(1998)从讨论和分析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发展入手,引入西方理性预期的AD-AS模型作为宏观经济预警的基础,构建了基于理性预期观的经济预警系统。贺京同和潘凝(2000)把模糊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宏观经济非线性预警模型。以往关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对宏观经济现状的描述,无法实现对经济的动态预警。采用VAR方法构建预警模型,它可以将变量当做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二、VAR经济预警系统的构建
1.建模思路。对于河北省宏观经济进行预警,实质就是对河北经济运行中的“关键点”进行监控,我省多年来经济调控的目标就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所以本文选取了能充分反映三个目标的经济变量:河北省的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人均现金收入(PCCI)三项指标,河北省GDP反映的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人均现金收入(PCCI)代表的是增长质量。在宏观经济预警中,要特别注意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河北省的宏观经济预警中,还要研究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具有怎样的关系,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预警依赖于监测,监测离不开指标,宏观预警指标体系通常只选择反映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增长、供需变化、内生增长动力等因素,最终选取了反映宏观经济增长情况的河北省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人均现金收入(PCCI)三项指标来构建宏观预警的VAR系统。
3.模型的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 regres
sion)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模型避开了结构建模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应用样本可以确定一个多变量VAR系统的参数,从而得到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分析多变量时间序列的有力工具。一个n维随机向量服从p阶向量自回归过程,记为VAR(P),其数学表达式为:
(1)
其中,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是d维外生变量,A1…AP和B1…BR是待估的参数矩阵,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p和r阶滞后期。是随机扰动项,其同时刻的元素可以彼此相关,但不能与自身滞后期和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鉴于本文中所选择的指标为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故这三个变量构成的p阶VAR模型可以表示为:
(2)
三、分析过程及结果
传统的回归方法一般假定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然而许多经济现象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倘若采取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就会出现伪回归和无意义回归的现象。基于这一原因,恩格尔和格兰杰首先提出了一种处理非平稳序列的协整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两个或多个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寻找均衡关系。因此,对VAR模型中各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是我们判断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人均现金收入(PCCI)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
1.单位根检验。由于讨论序列协整性的前提是各序列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所以第一步应该分别对各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我们采用ADF检验法,检验的结果汇总在表1。
2.协整关系检验。为了检验上述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多变量Joh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和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2。
经过协整检验可知三个变量间没有协整关系的假设,且均通过至多一个协整关系的假设,故可断定模型中的GDP、CPI和PCCI之间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将协整关系标准化后写成数学表达式,并令其等于vecm,得到:
(3)
对序列vecm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其已经是平稳序列,并且取值在0附近上下波动,再次说明协整关系是正确的,即GDP、CPI和PCC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协整关系(3)可是,社会消费品销售额对地区生产总值有正向的拉动作用,而CPI对地区生产总值有反向的抑制作用。
3.VAR模型计量结果。根据以上对时间序列的检验可知,三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且协整检验证明三者存在协整关系,故可对三者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经过初步计算可以得知,在滞后期为1的时候,VAR模型的AIC值最小,故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一阶模型,系数估计结构和对单个方程的总结具体如下:向量自回归方程总结:
从表可知,三个方程的F统计量都远大于临界值,故知三个方程式显著的。同时,可以看出三个方程是显著的。同时,可以看出三个方程调整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70、0.747365、0.724552,说明三个方程的拟合效果都较好。且从参数的估计结果来看:GDP受上一期的GDP和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影响较大,且均为正相关,这说明经济增长的较高基础和商品零售价格的增加都会带来下一时期经济的增长。同时结果也显示,CPI的增加会给下一期的经济增长带来负效应。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1.从长期来看,河北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人均现金收入(PCC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在短时间内,这些变量可能会偏离均衡值,这主要是因为市场随机干扰的存在,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这些变量最终会回到均衡状态。GDP受上一期的GDP和人均现金收入的影响比较大,都为正相关,这就说明人均收入的增加会刺激和加速经济的发展,但是CPI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了不利于现在经济的增长,所以当前的河北应该加大对物价的控制力度,增加人均收入。
2.人均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积极的作用表现为人均收入每增加1%,会引起地区生产总值1.0965%的增长。CPI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负面效应表现为:CPI增加1%,就会引起地区生产总值下降0.4986%。在长期均衡趋势收敛的作用下,GDP、PCCI和CPI分别是以12.87%、16.97%和6.23%是速度想均衡状态靠近,但是由于随机扰动的存在,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靠近的实际速度往往慢于理论速度。3.本文构建的VAR预警系统中,主要是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可以直接根据被解释变量的过去值来进行预测。本文的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经济的发展具有惯性,人均的收入对经济增长也有正相关的拉动作用,在当前CPI较高的情况下,应想方设法使物价逐步回落,以减小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参 考 文 献
[1]王慧敏.基于西方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预警[J].系统工程.
1998,16(3)
[2]陈守东,杨莹,马辉.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7)
[3]易正俊.宏观经济预警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6)
[4]万正晓,吴孔磊.构建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模型的几点建议[J].统计与决策.2009(6)
【关键词】股票市场 宏观经济 影响 相关性
根据近年来大多学者关于证券市场、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可发现股票市场出现波动的决定性因素表现在宏观经济上,且能够将宏观经济情况反映出来的又以股票市场为主。大多股票市场发生波动,多因宏观经济发展中存在较多政策性因素、规律性因素等,使股票市场难以保持持稳趋势,可见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极为明显。因此,无论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或股票市场发展角度,对宏观经济、股票市场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理论视角下的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关系分析
(一)股票市场受GDP影响研究
理论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变化往往依托于以GDP为基础推测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反映。若在外界环境处于稳定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持续增长趋势,可判断此时社会中的需求、供给保持正比关系,此时的经济结构也较为合理。在此环境下,社会人群因对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预期值,便会向市场投入更多的资金,如典型的炒股现象,而企业在此背景下为进行自身规模的扩大,也开始进行更多的投资,由此使整个股票市场更为活跃。但假若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此时企业因盈利亏损,便减少投资,整个股票市场环境下,供给情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的,其中需求者,即投资者在收入预期方面不断降低,对投资资金开始减少,这样需求曲线会保持快速下降。由此看来,股票市场受GDP影响较为明显[1]。
(二)股票市场受利率变化影响研究
关于利息率,其主要指利息与本金二者的比率。通常从债权人角度看,利率可作为收入来源之一。而从整个股市发展情况看,利率影响则极为明显,利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市场中资金的流动,资金流动性的高低将决定股票市场发展。以经济学视角看,市场发展中资金供求关系主要以利率为决定性因素,其中的需求方与供给方分别为投资与储蓄,而投资与储蓄实质可作为表示利率的函数,所以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股票市场发展。
(三)股票市场受货币供给量影响研究
股票市场中,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效应方面。例如,投资组合效应。其主要指当国内处于货币政策放宽条件下,个人持有货币增多,而投资效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如果不存在其他外界环境干扰,因个人货币存储较多,便会将其投放到市场,以此达到利益获取目标,这样股市价格会由此提高。再如,预期效应。其主要指在货币政策的放宽前,许多投资人开始预测货币市场走向,采取相应的货币投资方式,使股票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也有增长效应在股票市场中存在,可将其理解为货币供给量上升情况下,整个市场中投资扩大、利率下降,此时股票投资会取得更多的收益,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价格的进一步提高[2]。
二、基于实践视角下的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关系分析
(一)20世纪前后中国经济发展与股票市场关系验证
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上世纪国内经济发展作为实证,原因在于该时期内国内经济发展变化较为明显。以1994年与1999年之间国内经济发展为例,国内此时GDP在增长率上约下降5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环境下,个人与企业都难以获取较多的收益,而且通货膨胀率呈现上涨趋势,直接导致股票市场发展受到挫折。而该时期结束后,国内经济发展中注重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使GDP在增长率上到8%,此时股票市场逐渐回暖。直至2000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因经济矛盾逐渐解决,使证券市场发展速度提高。然而能够发现,在2002年以后,国内GDP增长率尽管提高许多,但此时股市的发展却以“熊市”形式存在,完全与经济发展相背离。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此时我国股市发展不健全,且较多投资者在未正确认识市场发展情势的背景下便盲目跟风,导致股票发展较为扭曲,产生“熊市”。
(二)从供应角度探析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向关系
尽管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人均收入、货币发行与经济增长保持正比关系,但从实际角度看,却不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如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背景下,因货币流动率不断出现变化,便会使股票市场因货币需求量变化而受到影响。综合实际影响情况看,变化情况首先表现在股票价格提高后,货币需求量会因个人收入提高而上升,而这种股票上涨趋势下,人们为进行风险控制便采取资产组合调整方式,如斥候货币量的扩充,使市场内货币需求量不断上涨。另外,股市交易量因股价上涨而出现扩张的情况下,需依托于较多的货币供应才可实现。因此,综合来看,股市变化、货币供应变化二者相互影响。
(三)利率变动情况下股票市场变化态势
无论理论或实践研究,都可发现影响股票市场的关键性因素体现在利率变动方面。当利率保持下降态势时,由于企业成本有所降低,此时大多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便会利用利率下降优势,加大投资力度,使股票市场得到发展。自1996年起,我国的在降低利率方面连续八次,每次利率调整政策实施后都刺激股市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利率调整消息传出后,也会产生一定的预期效应,带动股市的提前发展[3]。
三、结论
我国经济发展中,股票市场已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文章研究看,宏观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股票市场发展,而股票市场又是对宏观经济的具体反映。尽管在二者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存在背离情况,但其原因多集中在股票市场发展较为滞后等方面,在日后完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可被逐一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华林.中国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相关性比较分析[D].南昌大学,2014.
关键词:国际石油价格;产出;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0028-05
一、引言
1998年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并轨,国内石油基准价与国际石油价格实现联动,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石油需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随之凸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已经具有很大的刚性,在石油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石油作为一种基础性上游商品,涉及的下游行业众多,石油价格波动对其生产和消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石油价格的高企会推高众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对通货膨胀构成上行压力。据此,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溢出效应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验事实到理论解读逐次递进,对我国通货膨胀波动中的能源价格因素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本文具体安排如下,第二节基于SVAR和BEKK溢出效应模型考察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经验事实,结合Blanchard Quah(1989)方法,分解出能够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供给、需求和能源价格等结构性冲击因素。第三节进一步建立一个包括石油价格因素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Neo-Keynesian Dynamic Stochastic Equilibrium Model,NK-DSGE),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特征。本文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经验事实――基于SVAR与溢出效应模型的视角
(一)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1、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本文选取1996年1季度到2012年4季度的实际产出增长率、环比通货膨胀率以及石油价格变化率3个变量作为SVAR模型所需要的变量,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本文采用 ADF 方法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都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
对于3个变量构建的SVAR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数据点的限制,滞后期取4,使用 Eviews6.0软件对构建的SVAR模型进行识别,VAR和施加长期约束SVAR的估计结果如表2、表3所示。
3、基于SVAR的结构性冲击对产出、通胀波动解释程度的比较。总的来看,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在大多数时候要小于供需冲击对通货膨胀引起的波动。供给和需求冲击解释了大部分的宏观经济波动。事实上,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分水岭,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危机之前,我国国内经济受到国内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强劲拉动,经济增长迅速,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提高;同时全球经济向好也助推了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因此,受到国内经济过热、外汇占款增加以及输入性通胀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时期的我国通货膨胀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这一点可以从图1、图2观察得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大幅收缩,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内能源市场也不能独善其身。因此,在我国对外贸易需求下滑、能源价格下行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通货膨胀暂时消除了之前的上行压力。但是,我国在2008年末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新一轮通胀压力在2010年前后开始逐渐显现。同时,国外各种版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密集实施加剧了流动性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原来跌入谷底的能源价格再次扭转回升。在国内外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和作用下,我国通货膨胀再次面临上涨压力,此时以石油价格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冲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后,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联储退出QE计划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于供需层面的冲击,近期能源价格的冲击效应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开始减弱。
(二)波动溢出效应模型的估计
从表4给出的波动溢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来看,主对角项的参数α11、α22、α33、β11、β22、β33均在1%显著,这说明产出增长、通货膨胀与石油价格增长率均表现出显著的ARCH、GARCH型波动特征,波动存在聚集性。对于非主对角项的参数,α21、β21、α12、β12均在1%显著,说明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ARCH、G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α31不显著,β31在5%显著,α32在5%显著,β32不显著,说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产出增长仅存在G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对通货膨胀仅存在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α13、β13、α23、β23则均在1%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紧密地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石油价格对产出、通胀的波动溢出影响则相对较小,双向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不够畅通,石油价格波动对产出、通胀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小。但产出、通胀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则十分显著,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以上结果事实上也从波动层面印证了上一节的研究结论,即这是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对产出、通胀的波动溢出作用不够显著,使得产出在对石油价格冲击的脉冲反应表现出与理论不相符的特征结果。
1、数据的选取与模型参数的估计
本文选取1996年1季度到2012年4季度的实际产出增长率、环比通货膨胀率以及石油价格变化率作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贝叶斯估计所需要的数据,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逐期平减处理,尽可能消减政策或经济周期对数据平稳性的影响。在估计中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具体来看,对于经济稳态时的投资产出比率ky,采用消费、投资数据均值作为稳态均衡时的一个简易替代,由此得到ky的校准值为0.4,即产出中投资拉动的占比大约在40%左右。对于贴现因子、消费惯性、零售商价格不变概率、货币政策调控平滑因子、技术进步一阶自回归系数均处于0到1之间,其先验概率分布可设定为均匀分布和Beta分布。事实上,均匀分布是Beta分布的特殊形式,可通过变动Beta分布的参数设置而得到,考虑到参数先验概率分布的普适性,本文设定上述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为Beta分布。根据Zhang(2008)的计算方法,得到其先验分布的均值为0.963。消费惯性系数h代表了家庭之间的攀比效应(Catching up with Jones Effect),根据Christiano、Eichenbaum 和Evans (2005)、Smets 和Wouters(2007)对这一系数设定的区间,本文将其先验分布设定为先验均值等于0.6的beta分布。关于国内产品零售价格的粘性概率ω,假定价格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则每季度调整的概率为0.25,不调整的概率为0.75。关于跨期替代弹性倒数(风险厌恶系数),根据顾六宝和肖红叶(2004)的研究,分别按照欧拉公式和Arrow-Pratt Measurement of Risk Aversion得到的风险厌恶系数为3.169和3.916,本文取两者的均值为3.565。关于劳动力供给对实际工资弹性倒数η,Smets and Wouters(2003)取之为4、王文甫和王君斌(2010)认为3比较合理,黄志刚(2011)给出的是5,本文取其平均值为4。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国内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得到相应参数的估计结果作为其对应的先验均值分布如表5所示。
2、基于DSGE的结构性冲击对产出、通胀波动解释程度的比较。
我们基于DSGE得到结构性冲击对产出、通胀波动解释程度的比较,结果列入图3、图4中。结果显示,石油价格冲击相比于技术、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与之前SVAR的结论一致,说明研究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受到的冲击因素众多,供给和需求层面的冲击是宏观经济波动最主要的因素。供给方面的冲击因素往往与技术进步、结构性改革有关。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于农村领域的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再到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比较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些都是我国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增长根本动力。需求层面,一般来讲需求变化是导致经济短期波动的主要力量。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失衡,国内消费长期不足,次贷危机以后,受到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外需下降的影响,贸易部门的贡献度也开始显著下降,因此投资成为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而我国经济为保持一定增速也越来越倚重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这些因素共同解释了我国大部分的宏观经济波动。反观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由于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程度的能源价格管制,我国国有经济对能源成本敏感度低以及能源使用的低效率,石油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三、政策建议
首先,要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最大的是对煤炭资源的消费,一直在70%左右。据测算,煤炭在能量转化方面的效率要低于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从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能源利用效率的上升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费弹性,提高能源节约效率。因此,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必然涉及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未来能源消费中,应当逐步增加油气资源的消费占比,适当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研究和推广能够降低能耗的新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导向,但不可否认,受制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着投资效率与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客观事实,依靠生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局面始终没有形成,这表明我国在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领域有着很大的节省空间。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开发可替代能源,从效率提高和能源替代的角度来减缓和抵消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在石油消费加大的背景下,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抵消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相对匮乏,国内石油储备总量偏低,我国人均石油储备量也一直处于极低的状态,与世界均值相比甚至不到10%。这一现实直接导致我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一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国际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稳定和能源安全构成了日益显著的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是构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同时积极发展和完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使得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应用,以此来减缓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面,也要适时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予以必要关注,在石油价格波动所引发的经济不景气、失业增加与通货膨胀上行之间做出合理的取舍和相应的政策调整。
参考文献
[1]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4):3-10。
[2]陈昆亭,龚六堂.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波动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后的RBC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4,(4):803-818。
[3]郭涛,宋德勇.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4):39-47。
[4]石柱鲜,孙皓,邓创.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基于VAR-ATSM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3):53-59。
[5]王胜奇.试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与对策[J].网友世界,2014,(18):78。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Shock on China’s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Empirical Facts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FENG Mengyu 1 WANG Jin 2
(1Yan’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Yan’an Shaanxi 716000;
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关键词:能源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经济影响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经济快速使我国成为能源消费大国,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2008年的“两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并且强调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作为2008年的主要任务。可见,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迫切需要破解的议题。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破解环境难题,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经济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各国的实践表明,能源税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更有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然而,能源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能源税政策被实行后,考虑如何降低它的负经济效应,或是增加它的政策可行性十分重要。不适当的建立原则以及不好的实施方案都将会引起对经济行为的扭曲,也会降低我国各工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我国能源税收政策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比较不同能源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决策支持方向。
CGE模型在能源税收领域中的应用综述
CGE模型源于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论。它使用一系列同步等式去描述宏观系统中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理念是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生产者在决定资源闲置下选择最优的供应量,同时,通过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效用最大化。均衡价格时达到最优供应量和最优需求量,以至于资源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消费者可以获得最满意,经济达到最优一般均衡状态。
CGE模型是税收政策分析的一种流行工具。国外有大量学者设计分析能源税政策的CGE模型。Scrimgeour、Oxley和Fatai(2005)比较了不同的碳税税率对纽西兰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碳税、能源税和石油税的有效性。Zhang&Baranzizi(2004)给出了能源税/碳税的一个经验研究回顾,指出了给定一个框架协议的最终目标,碳税的税率将会越来越高,对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他们还指出税收回报循环的方式将从根本上决定能源税的最终经济影响。Zheng&Fan(1999),Fisher—vanden&Ho(2007)以及Garbaccio、Ho和Jorgenson(1999)也建立了中国能源税政策的CGE模型。Zheng&Fan(1999)建立了一个相关的静态模型,估计了必须的税率以及5%,10%和20%的能源税率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影响。Fisher-vanden&Ho(2007)分析了在能源税函数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影响。Garbaccioetal.(1999)建立了一个回归动态CGE模型,估计了计划和市场经济共存的情况下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把能源税收入返还到家庭和生产部门将会刺激投资,从长期看,还会增加GDP和消费,因此他们得出能源税征收会获得“双重红利”。
目前,我国关于能源税的一般均衡分析才刚刚起步。王德发(2006)利用一个地区CGE模型,研究了能源税征收所产生的劳动替代效应。胡宗义、蔡文彬(2007)运用一个我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分析了在短期和长期的时间框架下,对能源税的征收进行了政策研究。林伯强、何晓萍(2008)运用CGE模型分析了对油气开采行业征收20%以下的资源税,结果表明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大,但是它顾及稀缺性资源耗减问题对后代福利的影响,从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我国能源税收CGE模型的构建
(一)我国能源税收CGE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
本文建立了一个我国能源税收政策的CGE模型,是在Lofgran、Harris和Robinson(2002)的“标准CGE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模型包含四个模块:生产者模块、主体机构模块、国际贸易模块、系统平衡模块。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给出了部分的方程式。
1.生产模块。生产模块描述了每个部门的生存行为,模型假设生产部门只生产一个商品,商品和生产活动是一回事。具体投入包括劳动、资本、能源投入以及其他中间投入。生产函数由两层嵌套函数组成,最高一层的嵌套的生产函数有两个投入:增加值QVA以及总中间投入QINTA。
(1)
QAa为经济活动生产的商品数量以及相关部门a的数量。
嵌套函数的第二层,一个是增值,一个是中间投入。增值的生产函数为CES函数,有两个要素投入,劳动QLD和资本QKD。
(2)
QVAa为相关部门a的增值投入数量。
2.主体机构模块。第一,居民模块。居民的税前收入包括从劳动,资本投入获得的收入,加上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除去上缴的个人所得税,剩余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YH。再减去储蓄,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可得居民的消费总额EH。居民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用shrhch表示居民群h在商品c上花费的份额,用mpch表示边际消费份额,tih表示个人所得税率,从而居民群h对商品c的需求QHch为:
(3)
其中,PQc为国内市场上商品c的价格。
第二,企业模块。企业的主要收入为资本收入。上缴企业所得税后,剩下的为企业的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一部分以利润分配的形式转移给居民,剩下的为企业储蓄。
第三,政府模块。政府的收入包括各项税收收入(增值税、营业税、关税、消费税、所得税以及其它各种税)以及国外收入。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在商品上的消费,以及对居民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在这个模型里,政府在商品上的消费外生给定。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为政府的净储蓄。
3.国际贸易模块。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QQ由进口QM和国内生产国内销售QD两部分组成。QD和QM可以相互替代,它们之间的关系用CES函数来表示,这个CES关系即为Amington条件。国内生产活动的产出商品QA分为国内销售QD和出口QE两部分,其替代弹性关系由CET函数代表,有:
4.系统平衡模块。系统平衡条件,也就是所有市场出清。所有国内生产国内供应的等于所有国内市场需求。要素市场出清,要求要素需求等于要素供给。外汇收支平衡,由于模型假设汇率是固定的,因此外汇收支一般不平衡,可以是赤字或盈余,在模型里就体现为国外储蓄的变化。
(二)数据来源与参数设定
1.模型的数据来源。社会核算矩阵(SAM)是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数据基础。本文以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将42个部门合并为5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中的非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由于假设每个部门只生产一种商品,因此商品账户与活动账户相同。要素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劳动帐户。机构帐户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考虑了我国特有的城乡经济的二元特征,本文把居民帐户又区分为城镇和农村帐户。本文的数据除了来源于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外,其余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财政年鉴2008》、《中国税务年鉴2008》、《中国金融年鉴2008》、《资金流量表2007》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由于各年鉴的统计数据来源不同,所编制的我国能源税收政策SAM的初始表并不平衡,对此,本文采用RAS法对数据进行更新平衡。
2.模型的参数设定。本模型的外生参数包括:各部门生产函数中中间投入与要素投入之间的替代弹性,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国内市场销售商品中的进口商品与国内生产国内销售的商品之间的Amington替代弹性,以及总销售在国内消费和出口之间的CET转换弹性。一共20个参数,在理论上,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计量经济时序估计法估计,但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只能通过相关外文文献以及经验猜测外生给定。模型中的其他参数还包括:商品生产的CES函数参数以及份额参数,增价值投入的CES函数参数以及劳动份额参数,中间投入的投入产出系数,居民群收入对商品的消费支出份额,政府收入中对商品的消费支出份额以及各种生产税税率。这些参数本文都通过SAM表中的数据直接校调估算。
(三)能源税收政策模拟
在模型里,本文假定能源税由能源消费部门来承担,并根据能源的消费量来征收,能源部门的消费量由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煤炭开采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五个部门的中间需求总和来表示。本文假定了三种能源税率,分别是1%、5%、10%。
(四)实证结果
对能源部门征收能源税后,相关宏观变量的变化如表1所示,这里仅给出了部分相对重要变量的实证结果。结果显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企业收入以及GDP以及就业都发生了显著下降,进口关税额只有略微的上升,而政府收入、支出和储蓄都发生了显著的提升。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我国能源税收政策的CGE模型,分析了征收能源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尽管征收能源税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然而,它对于GDP以及就业等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随着能源税率的提高,GDP、居民收入、企业收入以及就业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而政府收入、支出以及储蓄则出现了显著地提高,因此,可以考虑把增加的政府收入补贴给居民和企业,例如降低居民所得税率,加大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等。同时,征收能源税受到最大冲击的必然是能源密集型部门,因此,可考虑把能源税收收入再补贴给这些部门以弥补其损失。
征收能源税后,可以看出其对GDP显著的短期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能源税的增加而不断加大,如何选择一个有效的最有税率,以平衡节能减排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将是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也可根据国外的经验,通过市场的检验,不断完善以逼近最优税率。
最后,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没有测算能源税征收所带来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即环境税问题),这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伯强,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经济研究,2008(5)
关键词:“5·12”地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市发上了历史上罕见的8.0 级大地震。在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以及近期国内发生的严重雪灾,这次地震的发上无疑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又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去年防通胀、防过热“双防”背景下确立的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现在显露微调的可能。如何打好“稳健财政从紧货币”这张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的问题成为影响今年我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综述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经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不时出现膨胀或紧缩缺口,只有采取权衡性政策,才能使之接近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来抑制投资,降低总需求,从而消除膨胀缺口;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支出、支持公共工程建设、降低税收等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就是着名的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相机抉择性质的,这种模式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借鉴作用。而正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的协调配合,采取不同的协调模式,才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相机选择的主要内容。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松”政策配合模式。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政策。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成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1]。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大政策协调的历史考察
我国理论界学者关于两大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阶段划分方式很多,但大致都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从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二是从1985年到1997年。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三是从1998年到2004年。1997年以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刺激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四是从2004年至今。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创新和实践[2]。
三、“5·12”地震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目前来看,此次地震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太大冲击,但据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地震灾区总人口在5 000万左右,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波及的范围如此之大,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主要是对我国控制物价不利,此次大灾将推高粮食与生猪供应紧张和价格的预期。地震可能会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国今年前四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8.2%,其中4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8.5%,徘徊于12年高点附近。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22.1%,增速快于3月份的21.4%[3]。而四川是中国第一大猪肉生产省份和第五大粮食生产省份。地震的发生,或许会使已经很高的粮食价格水平再度向上推动,从而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造成进一步压力。其次,可能对我国今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造成影响。虽然目前还没有获得影响国民经济的准确数字,具体的测算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西部是我国的产粮区,这次地震对局部的影响又相当大,因此对当地的生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灾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中的角色侧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地震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主要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在抗震救灾是当前第一要务的大背景下,防止CPI出现“普涨”关系到经济的平稳运行的意义更显突出。而流动性管理、维护物价稳定、稳定人民币升值趋势等多重调控目标已对货币政策形成一定牵制,因此抗震救灾、稳定物价的重心应主要落在财政政策身上。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加大财政支出,加快救灾和灾后恢复,将地震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在保持财力的前提下,对部分区域或行业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为维持物价和经济稳定买单,这样才能把缓解货币政策的压力走出目前的瓶颈,有效控制过剩流动性等总量问题。
首先,抗震救灾是当前财政政策最需发力的领域。只有迅速调拨财力、保障物资供应和人员调配才能完成要求。在救灾过程中,必须大力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财政支出,及时制定和部署灾后重建的一些税收优惠等。其次,四川拥有电力、天然气等优势资源,但这些相关企业的总部并不在本省,导致本地税收收入流向总部所在地政府。企业所得税政策应立即进行调整,将灾区企业分支机构的所得税全部留给当地政府,以增强其自救和重建的能力。再次,防止物价上涨,特别是在防止价格上涨趋势由食品向非食品的传导中,财政政策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四川向外输出的猪肉约占全国消费的4%,地震短期内可能导致调出猪肉减少,物价水平可能会因部分商品供给的减少而抬头。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受灾地区实行区域税收优惠,这样,既可以鼓励当地企业生产自救,又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达到抑制物价上涨的目的。最后,对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可能出现的波动,财税政策也应未雨绸缪。南方雪灾和“5·12”大地震,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灾区重建需投入大量资金,这为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开提供了良机。增值税转型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增值税转型将大大降低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升级的投入成本。
五、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虽然覆盖不同领域,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例如国债。国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一个最基本的结合部。首先国债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筹集财政资金[6]。因此,针对目前举国全力抗震救灾的形势,目前可行的政策措施,就是中央财政增发国债,用于地震灾区灾民安置和重建。近几年,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末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为20.9%。2008年,中央财政减少了赤字规模,赤字率将下降至0.7%[4]。中央财政第一季度收入实际增长远高出年度预算增长,目前赤字率和债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中央政府财政状况良好,不仅可动用财力充裕,而且有较大的减税和发债空间。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债规模的扩大或者缩小,正是财政政策实现扩张或紧缩效果的一个重要工具,而国债进入二级市场之后,由于其低风险和高流动性,则成为中央银行通过回购或逆回购方式以回收或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载体,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按照凯恩斯的观点: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不仅可以改变货币数量,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对于金融当局未来政策之预期,故可以双管齐下,影响利率[5]。所以,央行可以将利率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目标。并且自2003年之后,央行为避免通货膨胀,已经大规模发行央行票据并对基础货币投放量进行对冲,央行票据已成为货币市场的主体交易品种,成为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另一个方面,中央财政与央行相关政策相配合,应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提供利息补贴,分担灾区金融机构风险,鼓励灾区金融机构放贷。可以选择的一项政策是降低灾区金融机构营业税税率。中国现行税收政策,对金融机构征收5%的营业税,和国际水平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税负明显偏重[7]。给与地震灾区金融机构降低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支持灾区融机构积极参与救灾和重建,也为下一步营业税改革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 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4.
[2] 邓子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
[3] 新华网.震灾引发经济运行三大焦点问题强震难撼从紧政策[EB/OL].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5/15/content_
8174242.htm.
[4] 财经网.“经济震波”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支持救灾[EB/OL].caijing.com.cn/20080519/63589.shtml.
[5]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69.
产业结构调整是政府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但实践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此,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些问题:为什么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却经常带来后续的结构失调?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是什么?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①
一、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认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与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成正比。正是依据这种结论,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然而,实践结果却往往与理论相悖。横向看,各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程度往往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成反比,如经济自由度较高的美国的经济运行稳定程度就高于政府干预力度较大的日本和欧洲。纵向看,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无序”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远远高于“有计划按比例”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经历了数次明显的经济周期并遭受多次外部经济的冲击,但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却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加深,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种可能性:过于均衡的产业结构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上述事实让我们反思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成正比的理论是否成立。西方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均衡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认为资源配置的均衡点在各部门利润率相等的位置;后者的均衡点在各厂商及各部门边际利润率相等的位置。①[1]前者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凡是(在一个较长时期)达不到平均利润的厂商都会被淘汰;后者反映的是外部条件一定时,作为理性人的厂商会向最理想的目标努力。由于实际中两种力量都对资源配置起作用,因此资源配置要达到均衡就必须同时满足两者的要求,也就是各厂商和各部门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都相等。然而,这个条件却是不可能被同时满足的。[2]这种情况表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永远不可能达到均衡状态。②[3]
从技术角度看,资源配置比例的完全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不同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不同,如有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很长,需要的资本量(起始规模)非常大,建设的时间也很长;而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建设过程很短,所需的资本也很少,要做到各部门之间完全均衡,所有部门不仅必须进行同步的投资,而且各部门的投资规模,必须以其中起始规模最大部门投资完成后对各部门产品需求(投入)或实现产品(产出)的技术要求来进行,这样的投资规模是任何社会都无法满足的;即使可以满足,也不可能做到建设和生产时间的一致,所以,各部门之间比例的完全一致性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说,西方传统经济理论设计的理想状态只是一个空想。
更严重的是,完全均衡的结构不利于经济的稳定运行。假设一国的产业结构达到完全均衡,那么该国的经济不是陷入停滞就是大起大落。这是因为,在完全均衡状态下,该社会将没有任何的新增投资机会,任何一个部门进行增量投资所得的边际收益都将是负数,其中也不存在任何损人利己的机会,③从而也就不会有任何新增投资的发生,没有新增投资也就没有增长,所以在完全均衡状态下,整个经济将陷入停滞状态。在这种体系下,要避免经济陷入停滞的唯一办法,就是所有部门进行同步性的投资,而这种投资能力是任何社会都不具备的,即使有这种能力,也不可能做到投资和生产过程的一致。更进一步,假设社会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并做到投资与生产步调一致,那么它带给社会的也不是福音,而是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因为所有部门进行同步性的投资,那么它们也必然在同一时间停止投资,所有微观部门投资规模同步性的变化,必然引起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见图1)图1A中灰影部分代表原有存量,无灰影部分代表增量。图1B曲线代表A部分各部门的运动轨迹及它们的叠加。这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真的实现“完全均衡”理想,那么它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不是福音,而是不幸。
与此相反,产业结构非均衡时,在各自供求和利润率结构非均衡的作用下,它们之间进行的非均衡投资结构及其叠加的结果,将带来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见图2)这种情况说明,过于均衡的产业结构,既会因为缺乏动力机制而不利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有较大投资规模及其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较大规模和持续的投资增长只能建立在较高的利润率基础上,较高的利润率只存在于非均衡结构中的短缺部门,所以较高均衡程度的比例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①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这就是说,传统上那种认为有计划按比例的经济运行,不仅不能带来宏观经济的稳定,反而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这种情况反过来说明,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失调和相对无序的微观经济活动,反而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条件。这也说明,在保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方面,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要远比计划经济的有形之手有效。
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是经济体系保持动力的基本条件。只有在非均衡的结构中,才会产生高低不同的利润率部门,由此吸引投资的进入和资源不断的重新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完全均衡的结构中,不存在吸引投资和资源再配置的条件,因而阻碍经济增长。这种情况说明,传统上被认为是经济秩序破坏者的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实际上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演变
平均力量与边际力量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没有均衡,这就是说,市场经济的结构一定是非均衡的。非均衡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引起非均衡的产品比价,即比例结构不同部门之间的产品比价存在较大不同,如短缺部门的产品比价会处在投入品价格(成本)低廉与产品价格(收入)高昂的有利状态;过剩部门则会处在投入品格(成本)高昂与产品价格(收入)低廉的不利状态。非均衡的产品比价则会产生非均衡的利润率结构,即比价有利部门的利润率高,而比价不利部门的利润率低。在市场竞争规律发挥作用或者说资本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中的一切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利润率的非均衡会产生投资结构的非均衡,也就是利润率高的部门会得到较多投资,利润率低的部门得到的投资少。非均衡的投资结构则会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任何部门都不可能长期保持某种状态,即使是垄断部门也难以做到。
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演变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假设社会由甲、乙、丙三个部门组成,各自互为投入产出关系,即甲部门的产品全部出售给丙部门,所有的投入品全部来自乙部门;乙部门的产品全部出售给甲部门,投入品则由丙部门提供。在非均衡的结构中,甲部门处在严重短缺状态,丙部门则严重过剩,乙部门处在两者之间。产业结构的非均衡,使它们之间的产品比价也出现非均衡,如甲部门的产品价格高而投入品价格低;乙部门的产品价格虽然低,但投入品价格也低;丙部门则是产品价格低而投入品价格高;比价的非均衡,必然会产生利润率结构的非均衡,即甲部门利润率高,乙部门次之,丙部门最低。利润率的非均衡,在市场竞争机制和资本性质的作用下,必然会产生投资结构的非均衡,也就是甲部门获得的投资多,丙部门则不仅得不到投资,甚至会在各部门资本追逐投资机会的过程中向甲部门转移投资。理论上看,这种非均衡的投资结构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因为只有非均衡的投资结构才能改变非均衡的经济结构。但在市场经济竞争下,尤其是基本矛盾和资本对投资机会争夺的作用下,这种调节总是矫枉过正。因为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不仅本行业的各资本会竭尽全力地扩大产出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其他行业的资本会纷纷进入该行业以争夺投资机会,所以会导致该部门出现严重的矫枉过正现象,由此使得该行业会由原来的短缺变为过剩,同时也会由原来的高利润率变为投资实现后的低利润率。但这种对一个行业来说的灾难的结果,对其他一些行业和整个宏观经济来说却是有利的。因为该行业过度投资产生的巨大有效需求,为其提供资本品的部门和整个宏观经济的扩张创造了条件,所以对个别部门的不利往往会为其他部门和宏观经济提供发展的动力。
显然,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带来各部门之间利润率结构的变化。当甲部门由短缺变为过剩而陷入困境时,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乙部门却会由原来的相对过剩而变为短缺,同时丙部门会因投入品由原来的短缺变为过剩而受益,但受有效需求的制约,利润率的回升较为有限。投资结构由利润率结构决定,利润率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投资结构的变化。这时,乙部门会因高利润率而成为社会投资的重心。自然,其投资的过程和结果,会像甲部门一样,也会由短缺变为过剩。这时,丙部门会像它原来取代甲部门一样替代乙,但丙部门在投资机制的作用下也会矫枉过正而最终变成利润率最低的部门。市场经济的各部门之间,就是在这种矫枉过正的投资机制作用下不断地做非均衡运动。
以上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每个厂商从历史经验中知道,当某种产品因短缺而价高利大时,一段时间(完成投资需要时间)后,一定会变成过剩而价低利微。这是因为,如果不参与该过程,同时受沉没成本的制约而又不能完全退出,那么它就不能分享该过程的好处;当部门处于不利情形时,它不仅不能因为未参与该过程而免受惩罚,反而会因为竞争力弱(技术落后、规模经济程度和市场占有率低等)而首先被淘汰,被市场淘汰对厂商来说意味着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沉没成本会因此变得毫无价值),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任何行业的运行都是周期性的,只要挺过困难时期,仍有转败为胜的机会,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困难,厂商不得不参与这个明知前面是个陷阱的过程。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一些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出现过剩兆头甚至已经出现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不仅不压缩生产和投资,反而都在竭尽全力地进行扩张,这并非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非理性的,反而是最理性的选择,它关系到企业“生”与“死”的选择。然而这种对所有个体来说的理性选择的结合,却会产生极端的整体无理性,会导致整个产业更加严重过剩。
市场经济中存在投入产出关系的各部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非均衡的结构变化,缘于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最基本矛盾,也就是在分工协作体系中,各部门之间本应是一种利益互惠的共同体,只有彼此精诚团结,才能取得最大的整体利益。但在市场经济中,彼此间的联系和协作却是通过商品交换或买卖方式实现的,由此也就将原来彼此协作的互利关系变成了利益对立关系。因为在商品买卖中,一方的付出也就是另一方的收益,由此必然会形成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的结局,所以必然会产生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必然使他们之间不可能协调行动,结果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他们之间行动的非协调。
不过,如前文所述,这种彼此间运行的非协调,虽然会导致每个部门不断地大起大落,但对宏观经济却不仅不会产生剧烈的波动,反而是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更主要的是,它还是保持经济活力的基本条件。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一个部门投资矫枉过正而陷入困境时,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下游)产品需求部门的处境,降低了它们的成本,而且为其提供各种投入品的(上游)部门提供了投资动力,所以,虽然市场经济以交换为媒介的联系方式会导致无政府状态的出现,但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永不停息的动力机制,即使在经济最萧条时,由于结构的非均衡而总是存在高利润的短缺部门,因此总能产生投资机会,①这是经济总是能够保持自身相对稳定性的基本条件。
三、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产业结构问题
既然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运动总是非均衡性的,同时还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这一方面使得如何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失衡变得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开放系统频繁的进出口调节,更是加剧了这种困难;另一方面则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也许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失衡甚至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实际上,产业结构问题之所以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是因为市场机制具有对产业结构失衡进行调节的能力,而且前文所述,这种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由资本支配的利益经济,资本是追逐利润的,而利润是由相对价格(成本价格与收益或产品价格)决定的,相对价格由比例结构决定,当某个部门处在过剩状态时,不仅会降低资本利润,而且在资本价值由利润决定的机制中,会导致资本的严重贬值,优胜劣汰机制就会将其中的弱者驱逐出去,所以市场经济的机制对产业失衡的调节十分有效,在市场经济中,如果由受预算硬约束的企业决定资源配置,是绝对不可能出现某种产业长期脱离社会需要的均衡状态,即出现长期的过剩或短缺状态。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资源一定会由利润率低的过剩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短缺部门,各部门的供求状况从一个较长时期看,一定是供求相对均衡,得到的利润率也大致相等。
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调节机制的建立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各部门在经济结构中是否过剩或短缺,只能由市场来决定;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属于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范围,除非在经济发展初期或者是为了实现某些战略产业的赶超目标,政府可以对某些产业实行倾斜和管制政策,正常情况下并不需要政府过多地参与其中。政府过多的参与,只会扰乱市场秩序,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行业是否真正过剩,主要看该行业中的绝大部分厂商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利润而得以生存下去。只有当其中的大部分厂商难以生存而面临停产或转产时,才能判断出该行业已出现过剩或严重过剩。一个行业一旦出现利润率较长时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众多厂商无法生存下去时,市场机制和资本性质的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就会将那些竞争力弱的厂商淘汰出局。这个过程,虽然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局部的经济波动,但没有这种过剩引起的结构调整,就不会有不断提升的资源优化配置。整个社会的进步总是以局部的牺牲为代价的,没有代价的进步是不存在的。一些被人为判定为过剩,但其中的大部分企业却能够正常生存,甚至有许多资本还想进入的行业,如石化行业、钢铁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不仅不过剩,而且还可能处在短缺状态。所以,各行业是过剩还是短缺,只有由市场认定,才能得到正确结论。人为地认定一些部门是过剩还是短缺进而采取调节措施,最终只会扭曲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问题需由市场解决而无需政府过度干预的最主要原因是只有通过市场调节结构问题才能够最终得到解决,而通过政府干预的结构调整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最终的产业结构。这是因为,市场机制的调节以利益为核心,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而努力,如果某个行业无利可图,那么在利益驱使和预算硬约束的作用下,厂商必然会脱离该行业而转移到利润更高的行业,绝对不可能出现长期过剩而得不到有效调节的情况;同样,当某个部门因短缺而出现高利润率,大量的资本就会涌入该行业而使其很快得到调整,这种速度往往要快于过剩产业的调整,因此也不会出现短缺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调整的现象,所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任何部门都不可能长期偏离正常状态,各部门的长期收益一定是大致相等(其中包含风险等因素)。正是在资本逐利机制的作用下,才会产生社会平均利润率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得到发挥。
与此相反,那些不是经过市场调节,而是人为调节的结构,由于是以行政干预方式而不是利益调节来实现的,因此不能客观地反映被调节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必然会导致调节后各部门之间利益的非均衡。因为被调节部门中的大部分厂商在被调节前能够正常生存,说明他们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率,被调节后,许多厂商被驱赶出本行业,行业供给能力大幅减少,由此该部门必然能够获得高出市场水平的利润率。在高利润率的引诱下,大量被驱赶出的资本和其他部门的新增资本必然会重新涌入该部门,由此被调节的结构很可能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正如我国的许多产业,如轿车、家用电器、钢铁、化纤等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每次调整效果的不理想充分说明了政府调节作用的有限性。所以说,只有经过市场调节的比例结构,才是真正有效的。
我们知道,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节,是建立在政府有充分的信息基础及其决断准确的基础上,然而客观事实证明,政府并不具有这种能力。同时,从利益关系上说,政府对一般性产业结构短缺或过剩的调节,有意压缩某些行业而保护另一些行业的利益。一般来说,除了关系国家战略发展而对某些产业,如军工和关系国家长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特别的保护外,政府不应该介入一般产业的管制和调节(这些都是不属于国家利益的范畴),政府的过度介入,反而会加剧产业结构的失衡,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长期失衡状态就充分反映了这点。
四、我国产业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
产业结构失调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长期痼疾,由此结构调整也就必然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重心,但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本身作为利益主体参与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凡是出现结构失调比较严重的行业,一定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行业,如20世纪80~90年代的家用电器、钢铁、化工产业,90年代以来的家用轿车、石化、造船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典型特征就是计划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例,并且往往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如钢铁行业、大型石化行业、汽车制造等。这些行业虽然不断受到政府的调节,如钢铁行业,政府就一直在进行调节,如强制各地淘汰“落后”产能,甚至强行关闭一些企业,但我国的钢铁产能却在政府持续的调节下快速增长,目前,各钢铁厂仍然在扩张产能;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汽车行业这方面的情况也比较典型。所以说,如果一些行业出现长期过剩或失调,那么原因一定是非市场性的调节过度。
政府大力调节产业结构而这些被调节产业长期以来不仅得不到有效调整,而且还逆调整而扩张的原因,一定是其中存在较大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政府认定这些行业严重过剩而大量民营企业却想方设法要加入其中,就更反映了这种情况。政府对某些行业过剩的判断,也许是从部分国有企业的低效益甚至亏损的实际状况中得到的,或许这种状况确实反映所在产业的供求状况,但只要仍然有民营企业想加入这个行业,就说明其中一定存在巨大的利润。在行业存在过剩的状态下仍然有大量民营企业十分渴望的利润,问题必然出在原有企业的低效率上。这种低效率使得新进入企业可以通过效率上的优势获得较高利润。
尽管从形式上看,经过一系列改革后留存的国有企业是我国各行业中的佼佼者,不仅拥有巨大的资产和较雄厚的科研力量,而且得到政府在资金、税收和股权分红等各方面的支持,它们本应成为在各行业中起到推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引领作用,但其中部分企业的低效率和高福利,长期以来一直成为整个社会诟病的对象。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之所以长期没有取得较大成效,就是因为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因效率低下而处于不利地位时,就会求助于各种非市场手段来保护自己。
实际上,技术是否先进、规模是否合理的标准只能由市场来选择,而不能由政府或者是“技术专家”来确定。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在市场经济中,最先进的技术往往并不是最适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只有能取得竞争优势,即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率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在这方面,政府没有能力来判断各种技术的优劣。这就是说,在政府进行产业调节时,政府要做的只是设立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等标准,而不应该设立技术、规模门槛,因为技术和规模等方面的问题,市场会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加以选择,其效果要远比政府行为有效得多。如,那些能耗和资源耗损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它们的成本必然也较高,市场机制因此会对它们进行强制淘汰,并不需要政府人为的调节。至于高能耗造成的环境破坏,则应通过强制性的排放标准来控制。只要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政府就无权对企业的技术和规模等选择进行干预。
导致我国产业调整效果不佳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级地方政府在“承包制”体制下为取得一定的经济成绩而对当地经济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一旦社会出现某种具有一定发展前景或现行效益较好的行业,各级政府就会调动一定资源蜂拥而上,如汽车产业,曾经大部分省份都在规划中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当其出现严重过剩或过剩苗头,中央政府对它们进行调节时,地方政府则会找各种借口对当地企业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往往使得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变得无效,如房地产业、钢铁业、汽车业都因此而难以得到有效调整。
这些情况说明,要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就必须减少调节的计划经济色彩,加强市场经济力量。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或区域经济,如浙江的“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都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产生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如五金加工、家用电器等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形成的。在市场经济中,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绝对不可能是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
从理论上说,现代国家拥有征税权和货币发行权,政府不应该在市场上与民争利,因此除了矫正市场缺陷,执行政府职能而保留少量的政企合一①的国营企业,而那些不再执行政府职能的国营企业,政府必须完全退出,这样政府才能够从既是法律制定者又是执法者和经营者的多重角色中解脱出来,市场经济的秩序才能够真正建立。很显然,当市场机制能够在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时,产业结构间的演变将遵循前面分析的这种状况进行,也许每个产业会比现在发生更大幅度的失衡,但它却是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同时它波动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会推动各产业技术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