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09:58:15
导语:在公务员申论辅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速度决定一切
田某某在××年的笔试中,取得了分的好成绩。他认为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考题比较灵活、实际,题量有点大。有点像智商测试题,题目不算难,但是答题速度要快,一般来说,分钟答道题目是正常速度。”他为了节省时间,改变了以前考试中先答题、后涂卡的习惯,“边答题边涂卡,这样不至于在最后收卷时手忙脚乱。”
据青岛市分管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的青岛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和青岛市人事局调配处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中,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等个部分,考的主要是反应判断能力,看你灵敏程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何。道题目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分钟,满分分。而且,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田某某告诉记者在试题中有一些很容易,但很难保证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最好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一眼没扫出答案就应该马上跳过去,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空着几十道题却可能导致全军溃败。”
“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而且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涉及面太广了,尤其是时政、数学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光靠自己的知识贮备很难胜出。”田某某认为,在最后的时间里,抓紧时间对一些经典例题的答案解析进行认真研究,无需埋头于“题海”中,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练出感觉,考场上才能拼出速度。”
复习讲求积累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考场“过来人”告诉记者,复习、准备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相对购买几本有关辅导材料、考试大纲,要挤时间做一下练习题,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光也亮”。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不是特别难,但是它的特点是题量比较多,考生如果不经过系统训练很难实现答题速度和反应速度的突破。文科背景的考生不会做数理化方面的考题,理科背景的考生不知道古文的种种典故,这样的“拦路虎”挡住了不少人。许多“过来人”建议备考者,要多读报、多看新闻,“争取走在时政前沿”,不能死背条条框框,而要结合国内外近期重要事件加深理解。对于《申论》这一部分应该多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多看一些相关的政治性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做些题目,熟悉题型。尤其数字推理和逻辑判断,这些考题都应该做一下专项的训练,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加强。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招考部门告诉考生:“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放松迎接笔试
考生要想成为一个公务员必须过两个槛,一个笔试,一个面试。而笔试录用率很低,中等和中上成绩都无缘面试,如果只求稳那必败无疑。
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从而避免走弯路。这在《申论》考试中表现尤其突出。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阅读资料一定要花分钟;其次要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同时,考试答题要想方设法以新、奇求胜,换句话说就是要让阅卷者感到耳目一新。
所谓申论的命题内容,指的是申论试题中给定资料涉及的内容。从表面上看,申论考试每次给定资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有其相同之处。如果具体加以分析,经多年研究发现,申论的命题内容,不外涉及两大方面:
一是涉及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我们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为例。2000年申论考试,给定资料的基本内容是:一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更新了设备。但产生的噪声影响了周边居民。并致一人重病,引起法律诉讼,从而反映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2001年的申论考试,给定资料的内容是: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把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对此事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这一内容,反映了药品安全问题。
2002年申论考试,给定资料的内容是关于网络问题。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提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问题。
2003年申论考试,给定资料内容列举了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反映了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4年申论考试,给定资料列举了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对农民进行扶持,农民自身也积极地进行“劳务输出”,从而提出应重视和解决农村农民现状这一重要社会问题。
2006年申论考试,给定资料通过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深入分析,提出当前公共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如何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的问题。
二是涉及党的重要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近两年的申论考试,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如200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申论考试资料,涉及了如何解决农村农民问题,这一问题直接体现了党的“三农”政策,这是党在当前的重大政策之一。这就表明,2005年的申论考试,不仅考查考生解决农村农民这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党的“三农”政策的理解和运用。2006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申论考试,给定资料主要涉及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问题。从字里行间,我们会明显看到这一问题,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主题。2006年的申论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的应对,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其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不少省、市、区的公务员录用的申论考试,也与国家、北京市的这一命题趋势相近。
申论部分的复习应对策略
既然近年的申论考试,涉及现实问题和“国策”这两方面的内容,那么如何进行应对呢?当然,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多方面的准备。单就考生首先应熟悉试题给定资料内容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应熟悉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应首先阅读和熟悉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了2006年的主要任务和若干重要的“民生”问题,这些可以看作重要现实问题的“纲目”。然后,以此为线索,再阅读其他资料。
其二,应熟悉重大“国策”。这方面的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宏观调控、建设新农村等。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阅读相关资料。
其三,认真思考重要现实问题和“国策”的关系。这就是说,在熟悉某个现实问题时,要认真思考一下: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运用哪个“国策”比较有效?或者在熟悉“国策”时,认真地思考:这一“国策”,可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哪些重要现实问题?说到底,就是在复习中,力求把现实问题与“国策”挂钩,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未来考试的内容。
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需要高效合理的复习思路做指导。对于考生来说,在申论复习过程中一个很可取的复习方法便是及时总结。这不仅能让考生很好地把握自己过去一个阶段的复习效果,更能为以后的复习理出一个更加清晰的方向。可谓“一举两得”。
申论部分今年的热点总结
申论热点问题的体系比较庞大,数量比较繁多,想要全面深入细致地把握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很多申论热点问题关注的方向是相近的,加上这些热点问题具备一个重要的特征――便于分类汇总,因此当考生掌握的资料足够多时,可以把那些处于一个体系内的或者着眼点相近的热点问题归到一个大的类别里,这样便于复习的时候对照着去记忆,答题分析的时候思路也会开阔一些。
专家总结了近一年来的热点问题,并将其分类汇总,因其内容涵盖面包括的知识点太多,现给出提纲,希望考生复习时参考并重点把握。
一、政府文件
1.和谐社会
2.科学发展观
3.社会主义新农村
4.节约型社会
5.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科教文卫
1. 科技自主创新
2. 教育问题
(教育公平、教育乱收费)
3. 文化问题
4. 学术腐败
5. 医疗问题
三、社会问题
1.银行排队
2.弱势群体
3.马路禁改
四、行政执政
1.依法治国
2.政府公开
3.腐败问题
4.上访问题
5.官员问责制
6.服务型政府
五、经济法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奥运经济与旅游经济
第一,考生要严格按照当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准备考试。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仔细阅读,看有否新要求和新题型,以把考前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
第二,考生无须搞题海战术,只要考前做两次模拟练习即可。
因为重复地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练习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只要知道考题的类型并掌握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答,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备考“申论”要细看且领会已公开的试卷上的“注意事项”与“申论要求”,并严格照办。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反复练习重要。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只靠临时突击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应注重平时对多种知识的积累,应注重平时写作的练习,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广博的知识与掌握熟练的写作技巧,才能考出好分数;若仅靠临考前突击,那是不会有好成绩的,考试会落第的。
考生还要熟悉并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做题方法。
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言,常有些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全部的考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考生的其他原因所致以外,那就是考生不熟悉做题方法的结果。其实考生主要应掌握“先易后难”的做题方法:一是考试内容的五、六部分中,相对未说也有难易之分,需先做容易的,后做难的;二是在每部分试题中,也可分成容易的、较难的与难的三种题型,需先做容易的和比较难的题,后做难题;三是难题因人而异,比如数学专业的考生会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这两部分的考题视为容易题,语文专业和新闻专业的考生会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题视为容易题,如此等等。。
就“申论”而言,考生首先应具有鲜明的“角色认定”的本领,即要求考生以怎样的身份出现?是以普通公职人员身份还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其次是注意“限制性规定”,如字数限制、自拟标题限制、资料性质(是找教训的资料还是总结成绩的资料)的限制、归纳主题或主要内容时应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限制、提出对策时不要离开给定资科内容与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限制、进行论证时主旨突出及申发式与申说式不同的限制,此外,还有近两年的选项判断与不要求确定主题就要提出对策并进行论述的限制,甚至要求写两篇不同论文的限制,如此等等。
因此,平时知识积累中也包含做题方法的积累,比如在平时练习中发现图形推理的规律掌握的少,有不少题目不会做,那就通过对各种图形进行归纳与分析,找出解题的方法并记牢。比如在平时练习中发现对申发式的写作要领掌握不准,那就应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加强运用,直到熟练为止。由此可见,做题方法的积累这与知识的积累同等重要,千万忽视不得
此外,平时应多练习一些难题的做题方法。近些年的考试科目中,常出现-些新题型
与少量的难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练时多注意积累这些新题型与难题的做题方法,并力求掌握,到了考场上就成了胜出的“法宝”。
第四,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生还必须加强心理锻炼。
一、备考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申论的复习也是如此。考生在准备政法干警公务员考试之前,应当制定一个既符合申论科目考试特点又契合自身学习实际的自己的复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计划应详实、周密,而且,计划一旦确定,就要坚持施行,按时完成,半途而废或是中间改变计划,都会严重影响复习的效果。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是必要的。
大体上看,公考专家认为,申论的整个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基础准备阶段,考生的复习内容是申论教材和热点储备上。通过教材的学习,考生要了解基本的申论知识和测试环节,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各项能力的命题规律以及相对应的解题方法,这是应考申论的基础。热点储备,目的是唤醒考生关注时事的意识,考生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了解和关心与政法干警工作有关的社会新闻。这一阶段,会持续约一个月的时间,它是考生的准备期、积累期和学习期。
能力提升阶段,要重点研究政法干警考试申论历年真题。真题,是考生除了《大纲》之外,能够接触到的最为直接的考试信息,它对考试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在完成基础准备阶段后,考生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实际操练掌握的各种方法技巧,锻炼能力。通过“做题——对照答案——总结”的过程,考生可以掌握试题的命题意图、命题技巧以及考试的演变规律,考生的应考能力也会循序渐进地得到提升。
公考专家建议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具体的备考时间来安排这三个阶段的复习。
二、备考资料
对于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科目的考试而言,考生需要具有的基本备考资料包括三种:申论教材,真题,模拟卷。
(一)如何选择好的申论教材
好的申论教材可以给考生良好的借鉴和启示,让考生少走弯路。辨别好的申论教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看教材的作者是否明确,查阅该机构的真实性。切不可买那些东拼西凑、模仿和抄袭别人的辅导资料。
(二)如何使用真题
历年真题,是最有价值的练习资料,但由于它的量比较少,所以考生在使用时要合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真题的作用。公考专家建议考生在做真题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参加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最好选取政法干警历年真题。另外,考生也可以选择2005年之后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作为备考实用资料,二者在命题原则和题目设置上,有相似之处。
第二,考生最好是在复习完申论教材后,再开始认真研究历年真题。有了前面的理论基础,考生在做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实际使用学到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深意。这样使用真题,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发挥真题的作用。
第三,做完一套真题,考生一定要好好分析,包括分析材料并对比分析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分析材料,要细致,注意材料间的关系以及题目和答案的具体出处;把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答案进行对照,着重看自己遗漏了哪些采分点,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自己作答时没有想,同时还要学习参考答案的逻辑结构和语言风格。通过分析,考生等于把真题又仔仔细细地做了一遍。
第四,真题要反复看。做过的真题,也不能丢。考生在结束两到三周的模拟题练习后,还要带着模拟练习的效果,再来体会一下。温故而知新,考生要反复从真题中吸取营养。
(三)如何选择模拟题
模拟题,是除了真题之外,考生能够接触到的最有效的练习资料。模拟题选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复习效果。
考生在选择模拟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套模拟题的好坏。
首先,一套高质量的模拟题,从给定资料到题目设置都应和真题保持形式上的一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形式相同,才能保证考生在做练习的时候达到熟悉考试题型的目的。作答某种题型的思路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逐步的形成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申论”的语源出自孔子的话语“申而论之”,即申述、论述、论证、引申的意思。申论考试是根据机关工作的需要,考察应试者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申论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应试者的发挥主要看平时的功底,不一定需要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因此,自从20__年公务员考试设置申论以来,无论是专家、应试者、用人单位,对这一考试形式都表示赞同。以20__年11月份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讲,考生从考场出来后的感觉都比行政能力测试轻松。但考得轻松不一定等于考得好,要把申论写好亦非易事。
一些有关申论考试的辅导材料中,是这样给“申论”下定义的:“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引申开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案,并就此阐发出议论。”这个定义最早出自国家人事部门编写的辅导教材。笔者觉得,这种概括似乎还不全面,它让人觉得,申论就是剖析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谈对策的,正如许多人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印象,觉得该栏目的功能就是专门进行曝光的。其实不然,“焦点访谈”栏目也有不少是歌颂英雄人物、先进人物、赞美著名科学家或其他著名人士,赞美某种新生事物、赞美某种新的做法的。同样,申论的考题中也有要求围绕某单位的成功经验来谈的,比如曾有一道模拟试题所提供的资料讲的就是“海尔”公司的成功经验,应试者的角色认定是模拟省经贸委的工作人员。“要求你通过‘海尔’的成功,探询其成功的奥秘,从而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出有见地的方案和对策。”按照前面关于“申论”的定义,“找出问题的症结”这句话的感彩就不太吻合。因此,申论的定义还应周密些。笔者觉得可以概括为:“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引申开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案,进行引申论述;或者就某一新生事物、某一成功经验、某一新的做法引发议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申论就是特殊的、较高层次的“供料作文”。并且是“供料的议论文”、“供料的策论”,这就决定了,申论的写作更需要注意客体与主体的双向建构,是“料”与“申”的辩证对立统一。材料是一种客体,客体影响、支配着主体的思维方向、思维进程,但主体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可以反过来影响客体,通过中介环节,把自己的某种优势有机地渗透、发挥到客体中去。
在心理学领域,主客体的双向建构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1896—1981)提出来的,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的序言中说:
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字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皮亚杰对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新的看法,也基于他主客体的双向建构理论。皮亚杰深刻地指出,在心理学中运用条件反射学说,走的仍然是旧的传统的道路,因为它对有机体本身在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的主动性仍然是估计不足的。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内在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内在的结构。皮亚杰冲破了巴甫洛夫学说的某些束缚,在心理学领域内独树一帜。就其最一般的状态而论,皮亚杰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可以称之为“系统结构分析方法”。皮亚杰又指出,在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时,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可能成为科学地说明现象的完备工具的,只有通过研究事物发生的条件和结构发展的规律,才可能说明它们的机能作用的本质和规律性。因而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发生学方法是指导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的论点。他强调了系统结构分析方法与发生学方法两者必然的不可分性,于是,又概括这两种分析心理的研究方法为“结构发生法”。这种“结构发生法”,是与所谓“没有结构的发生过程”和“没有发生过程的结构”那样两种理论所持的方法相对立的。前者如斯宾塞、泰恩、李播等联想主义理论和当代美国的一些理论就是“没有结构的发生过程的”理论。在斯宾塞等人看来,联想的发生、发展现象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系统,而是一些离散个体处于经常变动之中的结合;“没有发生过程的结构”理论,代表人物是生物学中的魏斯曼主义、心理学中的胡塞尔学派和格式塔理论的信奉者。持这种理论者企图研究现象的结构而不揭示现象的发生过程。皮亚杰针对两种理论的弊端,而综合出“结构发生法”。
皮亚杰也非常重视认识的中介作用。他说:“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1-
22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申论的写作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自觉的行为和意志行动。是“认识—反映活动”在文字信息传播中的体现。任何写作活动都必须要有写作的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形成对象性观照。正如照镜子,人照镜子,镜子中的影像也影响人的情绪、感情和联想思索。凡是和写作主体形成对象性观照的事物,凡是为写作主体所感知、所思虑、所表达、所描述、所议论、所说明的对象,都是写作的客体。申论提供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取自媒体报道的事实材料,它们就是申论写作活动中的客体,是这种客体引发申论写作者的具体写作行为。应试者读原材料时,通过感受、理解和建构,显现文本意义,也是申论写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在该文本中的对象化。同时,原文提供的材料只有经过写作主体的感知、认识、理解、归纳、加工、发挥,才能构成文章。
一方面要看到,应试者是“资料”和问题的受动者,他不能撇开原材料,不能撇开卷子上提出的问题另外进行宿构性的写作,去谈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无论是“拎”(归纳)、“析”(分析)、“策”(对策)、“申”(引申),都应该紧紧围绕原材料来进行。应试者要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认真阅读材料,紧扣材料答题,无论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引申议论,都应该围绕试卷给定的材料,就给定材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不能信马游疆,天马行空,脱离给定资料,任意发挥。另一方面又应当看到,申论的写作客体主要是触发写作动机和欲望的诱因,它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只是媒介、外因或条件,而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等内在因素,才是胚胎、内因或根据。因此,写作主体在写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笔者在申论写作的教学和辅导中深深感到,最需要强调的是加强议论,尽量减少材料的转述或材料的联想堆砌。
我们知道,资料中提供的材料或者由联想而产生的事实材料往往是大量的,比如说谈食品卫生问题,你可能联想到的事实很多,但决不能被事实、被写作中的客体牵着鼻子走,把申论写成材料的堆砌,也不能让观点淹没在材料之中,而一定要从事实的“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并且重在议论分析,概括提炼,这样的论据和论证才是有力的。有句谚语说得不错:“人总是知道自己鞋子最挤脚的地方。”在申论写作方面,有些人也知道自己议论分析的能力有限,于是主要依赖于从提供的资料中摘抄材料,或依赖于材料的联想和堆砌,或依赖于就事论事,以这样的办法拉长篇幅,达到规定的数字底线。甚至美其名曰:“扬长避短”。岂不知,扬长避短实质上还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办法,积极的办法是平时提高议论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考试时有意识地把思维重心放在议论分析、概括归纳上,变短为长。
按照主客体双向结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体双向映照的结构中进行。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相互作用,处于双向选择、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之中。写作中的双向建构不是刻板的对接,往往有原先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渗入。申论的写作,也可以主动发挥自己的某种优势,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认知图识、名词术语、精彩的哲理性语言等,通过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这些中介环节,主动发挥进去。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必要时运用名词术语。运用名词术语不是为了吓人,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应试者的知识结构和平时的阅读面。我们的时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无论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等,都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经济领域的名词术语,原先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文学、学历史等方面的应试者,更应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
比如说,申论中如果谈到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请问下面这样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与“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 ──哪种更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呢?笔者认为是后者。用“芝麻开花节节高”这种语言来形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显得有点陈旧,或者说不是今日机关文书、今日应用文语体的用语了。恩格尔系数则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常见名词术语。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公务员;规律;探析
2014年5月,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充分掌握了河北省高校学生考取公务员的基本情况,积极开展问卷设计和调研工作,调研共涉及河北省石家庄、张家口、廊坊、唐山和保定等5个设区市20余所高校,共计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回收试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90.91%。通过对回收问卷数据细致的整理和分析,以期探寻学生考取公务员就业现象背后的规律,提升学生公务员考试成功率。
1.调研的主要内容
经过对有效回收试卷的8万多个信息点审慎统计、认真分析,我们获得了客观科学的调研数据。为了保证调研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我们对调研问卷数据按照“循证矫正”的研究方法,根据数学概率统计,量化评估,确保了调研的实际效果。为了避免因主体多元价值取向造成的选择性失明和粗制滥造,我们采用了价值中立的科研方法,运用数据说明问题,确保了调研分析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调研河北省内高校考取公务员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成功考取公务员就业学生姓名、考试就业单位名称、性质、所在地;学生的系别、专业和生源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对学生考取公务员提供了哪些帮助,学生考取公务员具备哪些考试成功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公务员考试的准备方式、知识积累情况、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平时爱好、家庭教育;总结学生笔试、面试考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对学生考取公务员后的满意度进行分级等等。
2.考公成功学生的特征描述
成功考取公务员学生,他们必然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通过运用概率最大化的方式总结,我们用模糊分析的方式对考公成功学生做以下描述:
(1)他(她)们一般都及早的确定了考公的方向,心中一直憧憬公务员职业,有成功公务员的崇拜偶像。
(2)都有较长的考公准备过程,珍惜时间。在考公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自学的时间一般在5小时以上,地点多选在图书馆阅览室。
(3)学习成绩一般在中等以上。
(4)除学习外,多数具有篮球、足球、阅读、文艺等业余爱好。
(5)博览群书,知识面较广。其中法学和考公资料方面阅读得较多。
(6)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形势政策,具有为国家、社会工作和服务的心理准备。
(7)应对笔试、面试的心理素质较好。具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灵活应试能力较强。
(8)中学知识基础比较扎实。
(9)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理解程度较高,不反感严格管理。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能素质。
(10)思维方式较好,能够理性对人对事,一般不具有偏激倾向,具有替国分忧情怀。
(11)考公方向确定后,注重平时知识积累,留意观察社会问题,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2)部分同学接受过考公辅导训练,多数同学走自学成才之路。
(13)他(她)们心胸都很开阔,不愁前路无知己,主张以“平常心”对待考公。心态的淡定来自于自信,自信来自于实力。
(14)一般字写得都很漂亮,起码能做到工整。
(15)具备了准公务员的品行,掌握符合用人单位,特别是警察系统招录公务员的标准与素质。
3.考取公务员成功的规律性做法
通过实地调研和对问卷问答题部分进行梳理、综合,我们对公务员考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了成功考取公务员的的规律性做法,具体情况如下:
3.1考试目标明确,持之以恒践行
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发财,最好不要考公务员。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要多看书,多读新闻,多关注时事热点,多做题,勤思考。三要坚持体能训练。经常跑步和运动,对公务员体检、体能测试过关至关重要。四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以三个月左右为一个备考期,认真准备半年。准备复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切勿中断学习过程。
3.2笔试扬长补短,合理安排考试
一是合理安排《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题顺序。建议采用:常识――资料――言语――逻辑――数量关系。二是《申论》平时多进行写作练习。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预计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三是笔试考试过程中要懂得取舍。考试时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分布和答题顺序,及时涂答题卡。四是写一手好字。字写得漂亮,能挣得很多卷面分。最差也要做到字迹工整清楚。
3.3面试经常模拟,克服紧张心理
一是面试要加强平时的积累。多参加一些社团文艺活动和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二是面试准备要多上网了解国内国际大事。可多看《新闻1+1》、《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半月谈》,特别是时政评论文章,及时总结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形成符合公务员身份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习惯。三是注重着装礼仪和言行举止。平时要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在脑海中模拟面试情景。可利用YY语音交流平台和全国各地考友一起练习。四是头脑冷静。可以把考官当成自己的老师,以虚心求教的心态与考官进行交流。找好切入点,抓住问题的重点辩证分析,注意语言表达上的逻辑和流畅。
4.对准备考公学生的几点建议
4.1树立正确的理念,做好胜任公务员岗位的准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正义、责任、忠诚、奉献、荣誉的理想信念,养成踏实做事,认真做人的好习惯。培养自己冷静、客观、谨慎、坚强、坚毅、坚韧不拔,积极向上,遵守纪律的好品质,强化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严谨的学习作风,做到学以致用和独立思考,具有了国家公务人员应有的形象、能力、气质和品质。正直不阿,坚毅不屈,不轻言放弃。讲公德,遵纪律,有礼节,敢担当,能工作,会说话,不怯场,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综合能力
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对考公成功来说十分重要。养成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自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计划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综合分析推理能力。
4.3要持之以恒,勇于实践
要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路难不难走,只有走过才知道。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确保自身政治合格,思想过硬。要具备有“不服输”的信心或信念,脚踏实地,勤能补拙,勇于实践考公的人生理想和规划目标。
关键词:职业素养;行政管理;专业设置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该具备的的素质和修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和智慧。
具体讲,职业素养包括隐性素养和显性素养两个方面。隐性素养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思维、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内在要素;显性素养是指职业技能等外在表现。
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职场工作的表象内容,隐性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隐性素养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需要逐步形成,逐渐完善。显性素养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职业素养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不完善,都会对职业人的职业生涯造成巨大影响。而就目前的形势看,一个人的隐性素养的重要性远远高过显性素养。
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社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金钥匙”。大连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适应社会经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人才要求,从专业建立之初,我们就非常重视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全面参与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中。
一、隐性职业素养培养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许多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也正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为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参考。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优秀的品质,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抱负。道德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要靠个人的自律来遵守。事实证明,道德品质的培养仅有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公共基础课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之外,隐性的职业素养更多的体现在日常教学和活动过程中。
1、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体现专业的内涵和特色方向。在课堂上,教师会通过讲授、学生课前课后演讲、案例分析、社会现状调查与分析、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个人发展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和培养学生们的隐性职业素养——即个人的素质能力。比如我们《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社会学概论》、《行政管理学》、《行政伦理》等都在课程中贯穿对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思维等的培养。
2、其次,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团委、班导师、专业课教师都会自觉地帮助学生培养各种素质,对于文科或者具体到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每一项活动,每一次锻炼的机会,老师们都会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实际上,一个素质能力的综合提高,无论他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以一个良好的基础姿态和基础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工作状态,并能够做到最好。
3、除此之外,隐性素养的培养还落实在班级、系里的日常活动中。无论是班级凝聚力、班级发展还是系里、学校的各项活动,行政管理的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参与并努力做到最好。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经常交流思想,在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应有意识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教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行政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每一届都有学校、省里的优秀班级,学生获奖次数更是无数。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另一方面也能说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的整体力量较强。
另外,敬业精神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致使一些聪明人事业告败的重要原因是:尽管他们个人才华、学识出色,然而无法弥补他们态度中更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敬业的投入、缺乏对他所在单位的忠诚以及在责任感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许多成功人士的体会可以进一步验证,勤奋、敬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对待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都要积极主动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校内实验实训到校外社会实践,构建学院全员培养、全程培养、全方位培养的局面。
二、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
实际上,我们一直认为,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隐性的职业素养是第一位,也是最基础的。常言道:品质决定基础。用人单位在招一个新人的时候,专业知识当然是要考虑,可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不是最重要,反倒是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最为重要。当然,如果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职业)技能,相应在,进入角色和熟悉工作的时间就可能会缩短,更容易开展工作,也更容易让用人单位得到收益。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做研究工作要求具有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的技能;做教育工作要求有澄清、说服、评估、鼓励的技能。大学生的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我们要辅导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我们会指导和帮助学生确定这样一个观点: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学校教育者要鼓励学生采访有关职业成功人士,获取他们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信息。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如个人价值观、兴趣、需要、人格、能力倾向等,进一步补充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2、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注重实践环节,比如行政管理专业有计算机训练和办公自动化的课程,注重的是培养对于信息技术和实践操作、运用能力,因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基本上都要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打交道。当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能通过国家和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最好,如果通不过,我们也不强求大家一定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个上面,毕竟,等级考试不是考的具体应用,重要的是编程,而作为使用者,熟练掌握使用和较高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利用一切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们实践操作的技能,除计算机方面的外,还有,行政文秘和公文写作等方面,都给学生许多充分练习的机会,以使得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另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些跟专业、对口工作单位关系非常密切的集中实践环节,比如《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认识实践》,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到渔政局、渔港监督管理局去实习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面对实际工作,同时也会请相关单位人士来给大家做具体工作的讲座,在讲座中与学生们交流,不但给学生传递工作信息,还会传授一些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与能力培养。我们也会请社会上、企业里专业的行政经理、人事经理来给学生们做讲座进行交流,把社会需求最快传递到校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早了解早准备。
3、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职业素养。技能训练的各项要求无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标准,它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聘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上课,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样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行政管理专业最对口的单位当然还是公务员,对于公务员,社会上很多人也都非常向往,而每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务员考试都成为非常热门的考试。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公务员,也不是说学了行政管理就一定要考公务员。如果确定要考,或者说,即使以后不考,作为公务员考试必备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学习和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考试考的是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而能力的培养不是等到大四你去考前一个月突击一下做几套题就好,必须得有较长时间、有目的有方向的积累和练习,尤其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科《申论》如果没有平常对时事的关注、没有对政策分析的学习和掌握练习,那个,真的不能成功。
如果去企业等其他社会单位就职,作为行政管理,除了细心、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之外,有些资格证书,比如说文秘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是很有必要的敲门砖。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爱好,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考证,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谢元锡.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王蔚.大学生专业学习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j].高教研究.2006.5.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 实践性课程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36-01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汉语言文学远离社会,就没有生命力。经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更要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要能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能通过语言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因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目前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实践性课程的不足,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因此构建实践性课程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本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有如下的思考。
一、 优化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创新课程形式,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可以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比如《写作技能训练》、《秘书应用写作》、《诗选及习作》、《词选及习作》、《阅读与评论》、《中小学教师技能》、《文秘技能综合》、《新闻写作》、《速记训练》、《文化活动策划与管理》等。对于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可以结合学生就业这个核心问题,灵活设置“应试“类的选修课程。比如《考研专业辅导》、《中学语文教师上岗考试》、《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公务员应试》、《申论》、《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等课程,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拥有实际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上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快速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 开发实践性课程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我们应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能得到协调发展。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对“笔杆子”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在写作课的课程设置上,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兴趣不同,定制个性化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提高教学互动
教师的讲授,主要解决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的讲授、讲练结合和实习实训各占三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例如: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讲述上课稿。即学生把某一堂课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表述. 这是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走上讲台的机会、。试讲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试讲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试讲,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四、 加强教育实践
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重要的实践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我们需要细化操作程序,增强实习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从有限的实习中获益更多。比如在学生实习结束后,通过评选优秀实习生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回顾和经验分享,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开展实习讲座或者座谈会。通过这些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畅谈经验教训,对比各自的差距不足,中间还可以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五、 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
很多人都有学车经验,在学车过程中,教练只讲要领,其余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上车操作实践。师生关系也应该像是驾驶员培训中的教练和学员的关系,教练讲要领,学生大胆实践。教练如果老是坐在驾驶座上告诉学员怎样开车,而没有学生自己的操作是学不会的。作为实践教学,我们的学习也该如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获得某一种成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文学扎实的基础,更要有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实践性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发课程,如何更好地互动。
六、 加强语文基本功
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便是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比赛”、“钢笔字比赛”“书画比赛”“散文,诗歌朗诵”。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向这方面倾斜,可以开设一些鉴赏类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这些基本功的巩固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也是从一个方便体现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和训练,希望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巍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2002,(1)
[2] 赵燕. 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 2003,78(4):90-99.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教学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曾在2003年至2006年就写作的改革、重要意义及现实情况发表了3篇调查报告,对美国大公司和美国州政府的职员写作情况作了一个总体评价,就写作的重要性而言,美国大公司和美国州政府都认为这是职员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素养。但同时也发出强烈的“警告”,现实中很多职员对于写作不重视,或者本身的写作能力相当欠缺。尤其是来自州政府的职员,大多数人的写作能力很难达到政府所要求的标准。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生不一定非要会写诗歌、小说等,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章,而且非要写得既扎实又通顺不可。无论是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调查报告中的写作,还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章,其实都是我们常说的应用写作。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地位并不显得突出,但就其作用而言,它远比文学艺术类课程发挥的作用更明显。不管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计划、总结,还是毕业之时的求职信,甚至是热门的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都属于应用写作的范畴。但现实大学中应用写作的教学情况和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却让我们堪忧。由于应用写作相对而言,其格式比较规范、固定,现实案例相对死板,以至于让学生感觉应用写作就像“八股文”。而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显得比较呆板,导致应用写作课程并不受学生欢迎。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练习过程中会不断发现练习的兴奋点,对教师上课未能讲解自己有新看法的地方往往也比较大胆提出来,对不同文种之间的区别也会不断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新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佳。换言之,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工作和生活要求的写作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全面,而构建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应用写作实训平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重点有所区别的教学实践训练。
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相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人才培养重视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强调专业的核心地位,但往往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理工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对专业课程相当重视以外,其他课程基本上保持一种漠视或者说考试能过就行的态度。对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应用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分析透彻,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与其专业密切结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文科类的学生,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写作的关系相对密切,就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相对全面的教学实践训练。整合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就要建立一个材料丰富的应用写作教学训练库,再针对这个教学训练库进行系统、有条理、有原则的分类。以笔者的教学实际为例,笔者将教学实训平台的对象分为三类: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在这个基础上,再将每个教学班按专业进行分类,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网络工程、电子应用技术、英语、景观设计等。教学实训平台分成三大类,并不等同于将教学内容分成三大块,而是对其学习的侧重点进行区别。通俗而言,就是将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作了区分。如对于行政管理的学生而言,公务文书即法定文书,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每类文种都是理解并会撰写。但对于网络工程的学生而言,除了理解公务文书的格式,文种的学部分了解就可以了。
就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分类及其重点,笔者作以下说明,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一,文科类学生,教学实训重点主要放在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和经济合同方面。但除此之外,对有些专业的学生还有其他的要求,如经贸类学生要求重点解决经济文书中的所有文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则还要求对信函文书、法律文书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第二,理工类学生,教学实训重点则主要放在事务文书、法律文书和某些经济文书上,对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产品说明书、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策划书等与之专业相关性较强的文种要作重点训练,理工类学生通常对于这些教学实训感兴趣,而且也较主动与教师交流。第三,艺术类学生,教学实训重点在说明类文书、企划类文书等。与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不同的是,艺术类学生思维较发散,创新思维活跃,跳跃较大,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只能从对其感兴趣且有创造性的文种入手。而相对于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和法律文书,大部分则是其了解的范围,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
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没有重点的,即几大类文书——公务文书、事务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信函文书等,应处于教学重点或中心位置,但由于学分分配、课时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差异等实际因素,将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进行区分,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专业需要,也是其应用性的体现。
二、丰富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形式,强化实践与训练的关系,打造基于师生互动交流为核心的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开放式教学实训体系。
从应用写作知识来看,其基本上属于块状式,即每类文书有每类文书的特点,教学过程也可以分成若干小块来进行。而从学生专业来讲,其专业方向又属于线条性,每个专业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应根据这种专业性质有的放矢开展教学工作。实际上也就要求,应用写作必须进行条块式糅合起来教学,这就使得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形式必须丰富多彩。而在教学实训开展的过程中,要尊重“教师主导、学生实践、师生互动、共同交流”的原则来进行。教师出于训练目标与专业匹配度来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实训,同时也会根据课程体系、理论需要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组织教学实训。这类教学实训,视其课程需要可安排在课堂上或课外完成,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教学实训进行抽查。学生实践是教学实训的核心,通过教学实践,不仅要完成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举一反三将理论知识进行消化、挖掘,甚至要对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对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与教师沟通,主动将学习情况向教师汇报。教师在教学实训小结中,要将教学实训过程存在的典型问题与不常见的问题整理出来,让学生们讨论交流,使学习效果更好。以通知的实训为例,在完成理论课程之后,通知的练习主要侧重在标题结构、主送机关、正文及落款四个方面。训练标题结构,教师要注重通知分类后结构的引导,即转发性通知与批转性通知的区别应该如何界定,任免通知与任免决定的异同在什么地方,事项性通知和会议通知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对通知的分类及实际应用才会得心应手。而在通知的主送机关训练上,则反映出通知文种在行文方向的多样性,如何来区别通知、通告、公告甚至通报,都可以在主送机关上加以区分。除此之外,训练学生熟悉通知的写法、通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相对规范的格式,这些与其他公文训练大体相当。
当然,应用写作教学实训不能仅仅停留在练习与训练上,更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训形式。精讲多练已经成为很多应用写作教师的共识,也是学好应用写作课程的不二法门。但如果实训形式单一,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应用写作课程产生排斥作用。丰富教学实训形式,使应用写作实训时常保持新鲜感,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参与实践训练,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丰富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形式,其主要的途径有:第一,建立、健全课程训练网上数据库,使学生通过发达的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动手练习。网上数据库是学生学完理论学习后,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应用写作实训材料,只有建立并完善课程训练的网上数据库,学生才有可能找到可靠的素材进行练习。网上数据库分类既要有体现各类文书和文种的区别,又要有题型的分类。不仅如此,网上数据库还要有相关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反馈。第二,开展参观、岗位实习、写作竞赛等实训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应用写作实训活动中来,从而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效果。参观有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类文书的应用范围、作用及写作规范,学习各类文书整理的原则,使学生受到较强的感观冲击,是学生认识学习应用写作重要性较有效的办法之一。利用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需要,设立应用写作实习岗位,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各类文书的撰写、、入档等全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规范化处理能力。开展多形式的写作竞赛活动,如纠错知识竞赛、单一文种规范撰写竞赛、项目企划创新竞赛等,让学生在争取荣誉的过程中主动学习,透彻理解应用写作的有关文种知识。
总之,利用好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及网上数据库训练资料与网下答疑的个别辅导相结合,用丰富多样的实训形式形成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局面,使之推动应用写作实训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对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进行有效的跟踪评价,接纳有效评价并反馈在教学实训平台上。
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其设计以理想状态来进行,其实际教学效果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也有差别的。因此,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不断更新完善实训平台,才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长效的评价机制应是开放式的,其包括短期、中期、长期三阶段跟踪式的评价体系。其中短期评价为1年时间,中期评价为1—5年,长期评价为5年以上。短期评价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对课室教学的评价、对网上数据库的评价、对师生互动情况的评价、对开展活动的评价、对实习岗位与知识关联度等多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旨在对教学知识、理论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方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及时调整实训内容与方式。中期评价包括学生学习后的应用,以及学生初涉社会后应用写作知识发挥的作用。这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类文书的应用,如请示、求职信、学术论文等,也包括学生实习或毕业初所应用到的工作总结、转正申请、实习信函等文书。学生在学习后,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应用写作各类文书的使用,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疑惑的地方,或者因学习认识不够深入,对有些文种的使用范围和规范性区分不清,都可能会促进学生对应用写作实训平台进行中期评价。长期评价则是在学生工作了两三年后,对职场有较深入认识,且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可以体验应用写作实用性与规范性带来的便利,对运用应用写作知识的体会更深刻,因此,他(她)们对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评价和建议更中肯。鉴于学生可能在学完通过考试后,可能会对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不太积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或记录档案等方式,主动邀请学生进行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在保障长效评价机制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将短期评价、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的意见和建议整合,及时更新应用写作实训平台,对旧的材料和旧的标准也相应更新,有利于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长效的评价机制,纳入到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师生互动中,使之成为教学实训平台的一部分,并将其开放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分享师兄师姐与教师交流的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区分应用写作各种文书,为学好应用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需要在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网上数据库、实践实习岗位、师生互动、长效评价机制等诸多要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开放的实训平台体系。这个平台既能为学生学好应用写作服务,又能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小琲.财经应用写作应走大写作和新写作之路,内蒙古财经学院学院(综合版),2004(1):32-35.
[2]何洁,徐莉.情境教学在应用写作课中的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47-48.
[3]吴建萍.应用中的写作和写作中的应用,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54.
[4]周国兴.研究性教学理念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