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4 10:35:58
导语:在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性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教学手段 综合从业能力
1.前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与国外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社会上迫切需要既懂商务专业又能够用英语熟练进行交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培养这类人才,需要将能力知识化、知识能力化,最终达到知识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目标。注重培养能力、满足社会需要,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向之一。在这个方面,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章黎丽(2006)提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机制;李永福(2005)也陈述了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周作宇和周廷勇(2007)提出要将大学生就读经验作为评判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监控依据,并将其整合到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针对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大多是课程学习的现状,陈玲玲(2006)提出要将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她认为要以课程为载体,实施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商务活动中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商务英语教学首要目标。实施目标明确的任务教学法,设计多元文化的模拟商务环境,创造特定场景下的语言实践,解决商务活动中实际问题,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2.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探讨
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是保证有效培养社会需要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前提之一。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可以分析、概括为以下几点。
2.1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从事商务活动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水平。鉴于商务英语教学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专业英语范畴,因此,教师既要遵循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思想,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又应当始终着眼于商务专业特点,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侧重提高学生在将来各种商务活动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水平,增强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
2.2商务英语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商务特点的了解,从而形成宽泛的国际视野和驾驭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贸易的全球化和自由化,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对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转自李宋昊,2006)。其中,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直接影响到商务贸易者有效参与国际贸易事务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3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对商务知识进行强化。商务英语的教学虽然属于语言教学,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是商务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用英语来教授商务知识。因此,商务英语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语言水平的提高上,商务的核心内容、重要环节和基本概念应该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强化,继续促进学生对商务知识的掌握及商务能力的提高。其实,这种基于内容的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并不稀奇,杜诗春教授(2004)就指出语言始终是外壳,再流利,没有内容和内涵,仍然无法交际。因此,教师应以专业为主线,根据各个学院的不同侧重点,选定一至两个方向(如营销、国际贸易),并较为系统地加入英语教学。具体做法:商务学习方面,教师通过变换措辞将复杂难懂的商务专业术语,讲解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可理解输入,并结合案例分析、商务活动录像展示,使得学生对商务知识的理解更容易、更系统;语言方面,可通过情景录像和其他背景介绍,分析语言功能和专用文书特点,也可通过讨论、角色表演、模拟和公众演讲等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锻炼他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商务知识学习和语言实践运用学习融为一体。
2.4商务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包括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商务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谈判技巧、领导才能、合作意识和敬业的职业态度,以及应对挑战、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学生素质的提高应当成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刘一先(2006)指出,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综合知识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逐步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质、气质与修养。美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即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包括很强的基本学习技能,也包括思维、推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与运用。为此,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从长远的角度来关注学生,促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面对压力,学会共同生活和生存,以及得到发展。
3.商务英语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教学方法
3.1针对性原则。
商务英语属于ESP教学领域,而研究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需求分析是确保E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即以调查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工作场景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前提。教师应明确学习者在将来工作中所需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与沟通技能,了解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商务知识与技能、文化背景,分析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和偏好,把这些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同时,“需求”应结合一定的背景来进行考虑,即不同的情景下,“需求”的含义和侧重点也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师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某地域范围内的涉外行业岗位进行调研,以确定商务英语教学的专业方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认真分析地域对外贸易行业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状和特点,聘请行业专业人士和课程设计专家共同开发新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其呈现出不同地域和院校特色。
3.2任务型实践性教学原则。
所谓任务型实践教学,就是以紧密联系实际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这种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力图创立一个真实自然的商务环境和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具有特定意义下的磋商与交流,通过特设场景下的体验与实践,进而发展学生的商务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尽可能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模拟真实的业务情景,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地实施任务型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验、操练和实践。
3.3批判性、深式思维能力促进原则。
商务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对商务知识深入理解和研究,同时又能批判性地分析具体问题。如在国际贸易中,货物所有权与风险何时发生转移,两者是否同时转移,各个国家对此法律上是否采用统一的惯例?……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意义重大,其结论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它不仅影响到卖方收取货款或买方提取货物的安全性,而且关系到货物灭失、损坏的责任认定。因此,为实现这种学习经历,教师必须促使学生运用高级认知思维方式,如推理、对概念重新组合、想象、知识迁移、批判性评估等,教师可通过问题形式(如what,why,how,is that true for this context等)引导学生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剖析,最终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3.4社会性互动原则
商务活动较其他性质的活动(如科研活动)来看,主要特点表现为其充斥着大量的社会性互动活动,关注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交互性、对等性和反馈性,重视“对话”和“互动过程”。Pascarella(1985)在测量学生大学产出的理论模型中提出了对学生学习产出和成长有影响的五套变量,社会化互动就是其中变量之一。冯锐、殷莉(2007)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观点,认为学习共同体彰显的是社会性建构学习观念,倡导学习不仅仅是个体化的过程,更是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态度的改变是通过全方位地、充分地参与有组织的社会交往、社会实践的过程来完成的。再者,在交际的过程中,由于素质和能力的不同,学生之间往往进行了不同力量的讨论、谈判、交际,直接影响了最终讨论的结果。一部分学生常常显示出非常的影响力,而有一部分常常处于弱势。这种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从事有社会属性、(模拟)真实的商务生活的任务和活动,如讨论、演讲、小组活动等,可以培养学生社会、专业、交际的综合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学生在日后商务活动所表现出的不同能力和成功系数。可见,能力培养绝不能闭门造车,要让学生融于实践、融于社会、融于群体之中。
4.结语
能力的培养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是社会对大学教育质量认可的重要标准。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贯彻针对性教学,丰富学生包括语言、文化、商务知识等内容的学习经历,深化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参与社会性互动,是提高学生的商务从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点于有待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作出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共同付诸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Pascarella,E.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M].In J.Smart(Ed.),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Agathon,1985,Vol.1.
[2]Robinson,Peter.Task Complexity,Cognitive Resources,and Syllabus Design:A Triadic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ask Influences on SLA[M].In Peter Robinson(Ed.)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李宋昊.国际商务人才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J].商业时代,2006,(01).
[4]陈玲玲.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VOL27,(5A).
[5]李永福.强化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J].经济师,2005,(9).
[6]李雄,李春.《课程要求》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结构探讨[J].职业时空,2007,(24).
[7]刘一先.高职教育中的综合素质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8]雷春林.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J].国际商务研究,2006,(1).
[9]章黎丽.实践教学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6,(3)(下).
[关键词]动漫专业 课程改革 教育 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李丽珠(1955- ),女,上海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附属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3+2”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美术教育。(安徽 芜湖 24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5901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44-02
创意产业作为在全球化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模式,不仅是可观的新增长点,更因其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的特性,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动漫专业是创意产业的主体,从业人员必须兼具软件行业和艺术领域的创造力。目前职业教育开设动漫专业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职业教育与其他层面的专业教育一起,促进了动漫专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动漫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其中的“3+2”中高职课程改革不仅体现出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更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一、“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内容存在的明显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进步的。动漫专业课程也不例外。若加以分析,影响动漫专业课程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动漫专业课程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文化、经济、受众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以及这一课程内部的定位理念等。随着动漫专业从电影时代、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到现在的移动媒体时代,动漫专业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其设计制作、经营的各个环节更是发展迅猛,带来了动漫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巨大缺口。不少学校的动漫专业除了存在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动漫专业教科研落后、专业教育和专业教学与动漫专业产业脱节等不足之外,动漫专业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相去甚远。这些不足之处毋庸置疑影响了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链,影响了学校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对学生的更好培养。
比如目前的动漫专业课程,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课程内容和目的只单一地指向了狭隘的专业要求。此外,动漫课程的编制仅仅注重掌握文化课知识和强化专业课技能,忽视了如何教会学生在课程这一信息载体上,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动漫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影响动漫专业课程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课程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受众等的发展形势,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二、“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内容应走向强调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统一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动漫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讲,是在不断探索开发、调整和发展的。相较于前几年,无论从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课的设置,都有着较大的进步,更为接近培养有文化、懂专业技术的动漫专业产业人员这一目标。但是,动漫专业的课程内容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
1.“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职业性是“职业定向教育”,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职业”(vocation)一词,从性质上来讲,是 “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从职业教育角度来讲,在此所指的“职业性”涉及“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问题,二者的关系正反映出整个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问题。就动漫专业而言,课程的设置应注重文化与专业技术的结合,专业设置要有兼容性。就当前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而言,其中之重要一点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加毕业生升学就业的适应性,因而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
图发展”,对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这一点上,“3+2”中高职教育就有很大的改革余地,即应该多利用高职教师和中职教师的结合。所以“3+2”中高职教育改革的教师不仅应参与教学课程设计,还可以带领中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2.“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非职业性是指专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动漫专业教育的社会性指的是把这一特殊专业教育置于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让学校和社会建立起更为广泛、紧密的联系,从而更为有效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该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动漫专业教育教学隶属社会性教育;(2)动漫专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任何一门专业课内容的改革,都必须重视该专业的社会性,重视并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在现阶及以后全面发展。
动漫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动漫专业在教学活动中,应更为注重实践性,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2)动漫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最终应落实在应用型特点上。实践中技能性的“熟练”操作比动漫专业书本的条条框框更能反映行动能力的价值。因为具体项目工作中所依赖的知识大部分是实践与技能知识,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有转化为行动的实践知识后,才能被应用到行为中去。动漫专业尤其如此。
三、“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目标应以专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统一
1.“3+2”动漫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目标观。“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目前存在有三种目标观:第一种,以胜任专业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标,不苛求相关知识体系的完备;第二种,以给予学生可以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宗旨,夯实文化课基础的掌握,达到相当于高中的程度;第三种,既要为学生对口就业做准备,又要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岗位能力,还要为其今后在动漫领域里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较为全面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但是,这三种观点的实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第一种,满足了动漫专业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快速上手顶岗的需求,却损害了学生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利益,吸收不到好学生;第二种,确实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继续发展的要求,却因缺乏动漫专业教育的特性,在专业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第三种的目标观,从理论上讲是最为理想的目标,可惜基于现实的自身条件,“3+2”动漫专业在师资和生源状况等方面似乎又力不从心。 2.“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目标理论上的定位。“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目标定位的现实性,就是要根据现实条件来确定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动漫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持之以恒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定位既要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的社会状况,又要满足学生在动漫专业领域更好发展的需求。所以,寻找探索理想目标的切入点,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中心,并与学生发展的需求相统一,是现阶段课程目标改革的关键之所在。
四、“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实施中应强调多样性与专业理论性的统一
我们认为“3+2”中高职动漫专业若要赢得发展机遇,在课程的开发中须在充分研究、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动漫专业课程的综合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及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推进课程综合化的实施,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1.“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实施应多样性。“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科目较多,性质不同,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的不同,采用相应策略。从认识论上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模式;从安排顺序上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反之亦可;从内容上采用“问题— 知识—案例分析—经验积累—技能”的模式,或“知识—问题—案例分析—经验积累—技能”的模式等。同时,研发以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材,甚至可以在普通教材基础上实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抛锚式”学习法。如,教学直接以设计动漫专业的角色造型、场景等为开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当今“3+2”中高职教育的特点
对一些课程进行增减。如把采风课分为专业基础采风课和专业技能采风课。前者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后者通过到著名动漫公司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热情,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2.“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实施应充分考虑专业特征。专业差别往往会导致能力、知识结构的完全不同,使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技能特征。“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最大限度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已有经验和未知领域进行有效对接。所以,需做到专业课程实施多样性和专业理论性两者的统一,给枯燥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以丰富的灵性,使动漫专业教学朝着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目标衔接产业要求的方向去发展。培养学生在完成动漫概论、动漫设计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敏捷、睿智的思维特征,以及一定的动漫专业筹划、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五、“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评价应强调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性的统一
1.课程评价要有利于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调整。现今的“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评价是整个体系中甚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动漫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产业领域和专业岗位这一特点,以及动漫技术不断更新带来的专业设置变换率加快的事实,需要比以往更重视校外动漫产业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安排人力通过追踪调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课程评价体系,并且有利于通过评价的结果和行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学校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
2.课程评价应强调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性的统一。“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评价需要动漫行业中的教育单位、用人单位、专家委员会、教师、中高职的学生及其家长等共同参与,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只有综合不同参与者的课程评价,才能有效从动漫专业领域的实操技能等检验“3+2”五年制课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调整的科学化、社会化,使二者达到统一,为“3+2”五年制动漫专业学生的更好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六、结语
动漫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动漫专业产业人才。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基础教学、技能教育,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积极推行学校教学和动漫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握“3+2”中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引导动漫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优化动漫专业人才输送渠道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何小凡.动漫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2]姜大源.基于教育类型定位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缓解升学竞争压力;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逐步完善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根据《丽水市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丽教基〔20*〕8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你们认真贯彻落实。
一、考试
20*年全县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时的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反映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1、考试科目
(1)文化考试:学业考试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政治社会(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五科。考试日期、各科目所用时间、卷面分数、考试形式见下表:
*
(2)技能测试:
①体育测试:按《*县20*年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实施办法》(附件2)执行,满分15分。
②实验操作:由市教育局电教馆统一组织,县教育局负责实施,满分10分。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③信息技术:由市教育局电教馆统一制定方案,县教育局负责实施,满分5分。具体办法另行通知。参加*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二级合格以上者,可以申请免考,分数按满分计。
(3)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成绩包括文化考试750分和技能测试30分,总分为780分。
2、命题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聘请省教研室有关专家指导、审核,试卷卷首统一冠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字样。命题将坚持以下原则:
(1)命题以《*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为依据,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严格把握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试题难度,减少纯粹考核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杜绝偏题、怪题。
(2)命题应加强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阅卷与成绩评定
(1)阅卷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主观题的阅卷分科目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轮流承担,客观题由市教育招考中心统一组织。
(2)试卷的评分标准应科学、合理,并体现开放性、宽容性、激励性以及思维的过程性。对开放性、探究性的主观题,阅卷前要统一评分标准,阅卷后认真复查,作文阅卷要坚持三人独立阅卷制度,确保评分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3)考试成绩以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方式同时呈现。初中毕业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等级分为A、B、C、D、E五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及格”,其中“优秀”为15%左右,“良好”为30%左右,“待及格”控制在5%以内。各等级所对应的分数线由县教育局统一划定。学业考试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可参加由各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自行命题和阅卷的补考,补考成绩不作为升学成绩。高中招生以分数形式呈现。
二、综合素质评价
(一)认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检测初中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各初中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机构,对全体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二)综合素质评价应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应当依照所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内容,全程、全面、客观、公正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励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20*年应届毕业生应有三年(20*、*、20*学年)的学生成长记录。
(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综合评语”和“等第测评”两部分组成。
1、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交流合作、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对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描述,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综合评语应当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征求任课老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反映的情况,由班级评定小组讨论,班主任撰写,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等第测评:主要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即: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劳动与技能、探究与实践。等第的认定分为A、P、E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基本操作过程如下:
(l)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
学校根据学生初中三年音乐课、美术课的出勤情况,参加活动记录、学具准备、学习态度、作品获奖等情况,依据统一的测评标准,通过查看《学生成长记录册》,给予学生音乐、美术P或E的认定(E级比例不超过5%,下同)。若两项中有一项为P级,则审美与艺术可视为P级。学校测评获得P级的学生,可以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两项中任选一项,参加县教育局统一组织的A级测评。测评的内容和标准见《*县20*年初中毕业生审美与艺术测评实施办法》(附件1)。测评获得A级者,则审美与艺术为A级。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音乐、美术等活动,对学校测评达到P级并在初中三年学习阶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凭有关证明,经县教育局认定,直接确定审美与艺术为A级。
①*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中小学生艺术特长测试》A、B、C级获得者;
②县级及以上兴趣特长运动会上艺术类项目前6名获得者;
③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社会团体(如音乐教育学会、美术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学会等)组织的艺术活动或比赛中三等奖以上获得者(不含大型合唱、群体绘画等)。
(2)运动与健康(体育、健康)
学校根据学生初中三年上体育课,做广播操、眼保健操,参加课外活动的出勤率、积极性及学习态度,通过查看《学生成长记录册》,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给予学生运动与健康P或E的认定。对学校测评达到P级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凭有关证明,经县教育局认定,可确定运动与健康为A级。
①初中三年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参赛队员;
②获国家体育部门认定的等级运动员;
③县级及以上兴趣特长运动会体育类项目前6名获得者;
④参加县级及以上比赛的各类球队、体操队(含健美操)、游泳队队员;
⑤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毕业体育测试达到13分以上者。
(3)劳动与技能(劳动技术、信息技术)
学校根据学生初中三年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的出勤率、学具准备、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所取得的成果,依据统一的劳技、信息技术测评内容和标准,通过查看《学生成长记录册》,给予学生P或E的认定。对学校测评达到P级并在初中三年学习阶段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凭有关证明,经县教育局认定,可确定劳动与技能为A级。
①*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二级合格以上获得者;
②县级及以上劳技创新操作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或竞赛获奖者;
③县级及以上中小学科技比赛(包括劳技作品展,空模、海模、车模、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获奖者;
④县级及以上兴趣特长运动会中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文档处理、手工制作、劳技作品获奖者;
⑤县级及以上信息技术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⑥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毕业信息技术测试达到4分以上者。
(4)探究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各种教育活动及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学校根据学生初中三年参加研究性学习及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教育、健康教育等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学习和活动的态度、所获得的成果,依据统一的测评内容和标准,通过查看《学生成长记录册》,给予学生P或E的认定。学校测评达到P级,并在初中三年学习阶段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县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过小论文或调研报告,相关参赛作品获得奖励,荣获优秀青年志愿者或其他社会性荣誉称号者,可凭有关证明,经县教育局认定,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为A级。
实验操作:学校根据学生初中三年课前准备(预习)情况,实验课的出勤率,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准确性等情况,依据统一的标准给予学生P或E的认定。学生在获得实验操作P级的基础上,参加县里统一组织的实验操作测试达到9分以上者,可确定为实验操作A级。
综合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有一项为A级,另一项达到P级者,经县教育局审核可确定探究与实践为A级。
(四)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学生的某项成果不能多处重复认定。获得A级认定的学生名单,应在学校或班级张榜公布,接受师生监督。学生对测评或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学校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学生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档案,由初中学校按学生录取学校分类后,送县招考办,再由县招考办通知高中学校统一领取。
(五)县教育局负责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机构和相关政策的制订与解释,并对全县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各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要根据县教育局的实施方案,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专任教师、家长代表组成,校长对本校测评工作负全责。
(六)综合素质测评及技能测试在4月底完成,所有初中毕业班学生必须参加综合素质测评。4月底前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取新生。
三、优惠加分
(一)下列考生享受3分加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三级证书获得者。
2、父母双方均为本县农业户口的两女户的孩子。
(二)下列考生享受5分加分:
1、*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C级获得者。
2、初中阶段参加市级兴趣特长运动会,前1-3名获得者。
3、初中阶段参加县级体育竞赛个人项目前3名、集体项目第一名的主力队员。
4、父母双方均为本县农业户口的独生子女。
(三)下列考生享受10分加分:
1、*年6月1日至20*年5月31日期间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会演、竞赛获三等奖以上,省级会演、竞赛获二等奖以上,市级会演、竞赛获一等奖以上者(限四人以下的演唱、演奏、舞蹈、美术及书法五类)。
2、*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B级获得者。
3、归侨、华侨子女和港澳台考生。
(四)下列考生享受15分加分:
1、20*年6月1日-20*年5月31日,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科技发明奖获得者。
①*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获得者。
②*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获奖者(“小发明”和“小论文”比赛)。
③*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获奖者(个人奖)。
④*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获奖者。
2、*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获得者。
3、20*年6月1日-20*年5月31日参加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省级体育竞赛个人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前六名的队员;市级体育竞赛单项前三名,集体项目第一名的队员以及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应届毕业生。
(五)下列考生享受20分加分:
1、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英雄模范人物。
2、参加重大国际比赛(由世界及国际体育比赛组织举办的各种体育单项比赛、锦标赛、综合性比赛和运动会)以及由国家举办的全国性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以及全国竞赛计划中安排的各种全国性体育比赛)获前六名的考生。
(六)少数民族考生享受30分加分。
以上六项优惠不重复累计享受,如同时符合上述一项以上条件的考生,按其中高分一项享受。没有特殊说明,特长类优惠加分项目时限均限定为初中阶段。
四、招生录取
1、20*年高中阶段招生严格执行《丽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民办初中和高中段招生工作的实施办法》(见庆教普〔20*〕6号)。
2、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应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适者录取”的原则,逐步改变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3、综合素质测评等第为各类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所有要求升入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庆中)的学生,必须思想表现优良,综合素质测评等第达到2A2P及以上。要求进入其他高中学习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第由招生学校自行确定。
4、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面向本县招生,首先满足本县考生的升学要求。外县考生作为“择校生”,按《丽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民办初中和高中段招生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的招生程序录取。
5、20*年开始重点普通高中实行分配生制度,按分配计划以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为单位划线录取。分配生名额占正取生的30%左右,具体名额分配、录取办法另行通知。
6、烈士子女可根据志愿结合学业成绩安排到省级重点中学就读。
五、配套制度
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通过制度创新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应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培训与考评制度等,杜绝腐败现象。
1、公示制度。学业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要求,保送生条件及选拔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高中招生办法(含收费标准、退费办法、贫困学生的补助办法)等,应提前向社会公示,使每一位教师、初三学生和家长人人知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诚信制度。建立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和高中招生的诚信机制。参加组织施考、监考、阅卷、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3、培训制度。各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使有关人员明确各项目测评和综合评语撰写的内容、基本程序和要求、标准和尺度。通过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评价能力,以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及权威性与可信度。
4、监督机制。县教育局将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实行领导责任制,同时制定相应制度,实行社会监督。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县教育局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5、考评制度。县教育局将加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的领导。建立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工作考核制度,对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核。
本《工作意见》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of cultivating nursing students.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a new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is worked out, which is consist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 evaluation mode, practice bases, practice instructors, practice management mode and second class, aiming to cultivat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nursing talents.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Applied talents; Nursing; Construction
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1]是地方高校向新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辽东学院作为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关键是实践,即加强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3],实践性和社会性是护理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医学院护理学专业适应辽东学院“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了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品德优良,具有从事护理领域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护理及相关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加强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多年办学经验,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比较系统地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地方高校护理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受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在“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这一思想指导下,实践教学普遍被弱化[4]。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机地融合,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1.2 培养模式单一[5]
以往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是建立在功能制护理的框架上,是以疾病为中心、以技术操作为分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采用单一的“基础-临床-实习”培养模式,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不能相适应。
1.3 教学方法单调
护理学专业以往的实践教学以校内培养为主,而这部分又主要是以“技能训练”为主;校外部分以临床实习为主,重点是培养临床操作技能。在这两方面的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这与护理职业岗位需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差距的。
1.4 评价方式单一
实践教学考核以往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职业态度、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没有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全面。
1.5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6]
单一的培养模式、单调的教学模式、不全面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能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
2 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创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业界专家及用人单位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按照人才培养的进程,从护理专业特点出发,以现代护理理念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创建了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均服务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表1)。这样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共同为培养目标服务,使实践教学的地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 设置实践学期
2.2.1 临床见习(实践学时:2周) 临床见习是以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到医院和社区见习,通过直接与护理人员、不同护理服务对象接触,使学生对护理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形成对职业和服务群体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适应的能力,为后期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见习,培养学生热爱护理、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独立观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护理程序知识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2 专业社会实践(实践学时:1周) 专业社会实践是学生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实地开展校外实习、社会调查、考察和研究的一项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本课程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护理工作有更明确的认识,了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护理专业发展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使他们具有运用护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7]
在校内实训环节,根据不同实践教学内容,可分别采用演示法[8]、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9]、角色扮演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10]等。这些方法的采用需要教师经过学习、研究、实践,灵活加以运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开设沟通能力训练课程(100学时)
沟通能力训练是以沟通理念学习为经,以听、说、读、写四项基本交流技能的训练为纬,以演讲、人际交往、求职三大工作情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为宗旨,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及奉献精神,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及文字书写能力,如自我介绍、演讲与答辩、应对结构与压力面试等技术,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2.5 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式[11]
实践教学的考核采取全程考核;为提高就业率,使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专业技能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完全按照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制订;除了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职业态度、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也进行考核评价;为保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也按一定比例纳入到考核结果中来。
2.6 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12]
2.6.1 建立校医共享的校内实践基地 近五年来,医学院与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建立学校-医院共享的校内实践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教学的同时,地方医疗管理部门和单位可利用校内基地进行技能考核和培训。这既可促进实验室建设,又加强了校医合作,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2.6.2 建立校医共享的校外实践基地 争取专项经费,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形式在教学医院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既可用于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也可作为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用于技能考核和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的技能操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2.6.3 建立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与当地社区、社区卫生院、养老院、县区的乡镇建立长久的合作,成立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地点和场所,使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2.6.4 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建立三十多个长期稳定的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实习医院是学生临床技能培养锻炼的场所,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2.7 建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计划[13]
为保证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达到“双师”要求,目前护理学专业教师“双师”率为100%;为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指导能力,要求专业青年教师保证每年到临床实践半年以上,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为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施外聘教师计划[14],每年定期聘请校外临床护理专家来校授课,指导临床技能操作,使校内实践教学与临床接轨,并让学生体会临床技术操作的要领和特点,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2.8 建立双控式、过程化实习管理模式[15]
双控式管理指学生在实习期间既全程接受学校的实习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也要全程接受实习医院规范的运作体系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实习带教制度,要求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研究实习计划,认真执行和落实,在实习全程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管理、监督和考核,保证实习质量。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院方的管理和安排。院方按双方签订的协议,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条件的同时,认真按实习计划履行对实习学生的培养。
2.9 搭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16]
通过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各方面才艺充分自我展示的平台,丰富文化活动,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在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技能、团队精神等都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2.9.1 “5.12护士节”活动 “5.12护士节”活动是我院护理学专业开办以来逐渐形成的专业特色活动。在“5.12护士节”活动中,通过护士授帽仪式、烛光传递、护理礼仪表演、医学生宣誓等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树立爱患者意识,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参加表演的学生得到自我展示和锻炼机会,观看表演的学生受到教育和激励,对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9.2 各级护理技能大赛 每年定期举办校级、院级护理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护理技能。院级竞赛有护理技能竞赛,校级竞赛有基础医学知识竞赛和基础护理学技能竞赛。从2015年开始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护理技能大赛,以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发现不足,使实践训练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2.9.3 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开展义工活动,慰问看望老人,和院里老人聊天,为老人提供服务,了解老人需求和老年护理方面的知识;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为社会献爱心;开展社区走访活动,宣传卫生保健常识,并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常识了解情况和临床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帮助社区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2.9.4 开办天使学报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具体负责天使学报的相关业务。天使学报院内定期出版,至今已连续开办九年。在天使学报的出版发行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9.5 校园文体活动 每年定期开展的院校两级的文体活动包括读书活动、校园艺术节、文化节、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学生各展所长,从中培养生活品位和生活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1.4
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1)封建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家,“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在结婚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开拓,这使得许多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2)当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改制改革,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高校某些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使毕业的学生不受市场青睐;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使毕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有业不能就”的尴尬局面。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企业纷纷裁员以求自保,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3)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单位都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女性的雇佣成本明显高于男性。第一,女大学生参加工作后,首先面临的就是结婚生育问题,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5个月,同时,《劳动法》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这部分成本就要由用人单位来承担。第二,女职工比男职工的退休年龄要早5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额外福利成本的支出。第三,由于女职工的体力及生理原因,造成单位不能随意给其安排工作岗位。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纷纷偏向于男性。
(4)女大学生自身原因。在择业过程中,就业期望值高和综合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些女生,缺乏对自我认识的正确定位,“国有企业”、“党政系统”、“大中城市”“出国”等成为其寻觅理想工作单位的关键词,对基层、艰苦地方的单位却不屑一顾,从而错失了许多工作机会。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下,某些女生的综合素质偏低,这与平时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关,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而这些正是用人单位倍加关注的东西。
2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研究
(1)政府、社会方面。现阶段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全社会动员起来,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确立性别平等的意识,大力清除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做好舆论宣传,广泛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为女大学生就业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是解决一切就业问题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第三要建立女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议政府将女性生育期间的工资福利和阶段性的误工损失划归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减轻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消除用工单位聘用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2)高校方面。一要做好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投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要因“女”施教。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可通过选修、辅修等方式尽量为女大学生拓宽知识渠道,多给女大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三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女大学生在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培训,增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
(3)女大学生个人方面。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前,应从自己所就读院校的社会声望、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本人的综合实力等方面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合理设定就业期望值,改变过于功利的择业标准,面向社会、面向基层、
面向需要,积极主动地到更多领域去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 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2]汪芳芳,牛云芳.中国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J].黑河学刊,2008,(1).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 人文精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9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就是将各种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形成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将人文精神培养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笔者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1 发掘人文地理学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优势
1.1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既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内容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揭示人类活动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它侧重于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角度研究人文现象,特别强调时间、空间和人文现象的整体性关系,使人文地理教学能更好地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贴近生活,利于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面的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旅游、宗教、城市化等诸多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地理环境。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和社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等各种问题。如何科学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未来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管理者,他们的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更好地涵盖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关注人类发展,解开心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自然而然地形意识,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2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
人文素质教育实质是向学生进行深入的人类文明的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熏陶,使学生开阔思维,产生情感,理性思考,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教育应更关注学生内在品质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因此,人文地理学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性环节,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3 将人文精神培养理念贯穿于人文地理学教学设计之中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教材的重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把控、学生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考虑人文教育的因素,形成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系统性过程,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支离破碎的思想教育。
3.1 精选蕴含丰富人文事项的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课程的人文素材,精选教学内容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人文精神培养内容渗透、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合理编排形成精炼型模块。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从遵从以下原则:①教学内容应蕴含更多的人文素材;②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更能体现时效性;④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利于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人文地理学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地理学科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运用提供了基础。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的特点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强,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体现人文内涵的探究内容,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学生在中学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掌握了图表分析,就能对地图、图表、图像进行判读、绘制、分析。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将事物从科学领域调整到社会学领域的特点,对地理规律的认识、地理空间上人的事项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对人文事项要从社会学角度对信息资料进行提取、认识、分析、理解、推导、阐述现象,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辅以针对性强的案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也可以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开展辩论,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深化教学内容。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开阔眼界,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包容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其本身就充满了人文内涵。
4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
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化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参与评价主体、确定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方法等方面体现多元化,建立对学生人文精神内化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249-02
前言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当中,感恩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做保障。通过对学生教育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验,从而确保感恩教育能够得到切实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感恩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与人格。因此,应当将感恩教育与有效的效果评价体系相结合,确保感恩教育能够发挥出最为理想的效果。
一、感恩教育的目标模式
在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当中,对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对评价标准加以明确。在设定目标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将思想素质作为核心,将社会性活动、实践性教学、日常性操作等作为内容,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法纪素质、思想素质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1]。在设定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目标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重视,对学生多元化的思想特点予以关注。在考核范围中,也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融合,例如无偿献血、敬老爱幼、志愿者服务等。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特点,从而促进个体性和整体性之间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积极感恩的主动精神加以培养。
二、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开展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是基于科学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针的引导之下,根据感恩教育的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在感恩教育当中,对教育结果、教育过程等方面的价值进行判断,从而对感恩教育的效果进行提升,推动感恩教育更加有效的开展。理论上来说,在感恩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当中,应当具有教育发展的评价功能、全面综合的评价对象、开放多样的评价模式、广泛参与的评价主体、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2]。在实施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更加真实的情境当中,多元化的评价被评价者,对其个性发展的转变加以重视,对个人素养的提升予以关注。作为参与主体,学生应当积极的进行参与,同时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感恩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准确
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当中,大多都设定了较为模糊和抽象的教育目标,对于素质、品德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德育教育的内容不切实际,与学生实际情况较为不符。而反观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开展当中,构建准确的教育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是为了更好的连接学校和社会。因而在感恩教育当中,也应当体现出这一目标。学生不但要掌握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应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3]。因此应当实施多元化的感恩教育评价,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参与,在实际行动中对感恩的信念进行体会。感恩教育目标设定不准确,对于校园文化的良好发展也无法提供良好的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也会受到限制。只有实现感恩教育实施的良性循环,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感恩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身心素质、个性发展素质、感恩信念构建、团队协作素质、个人品德素质等方面,这些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目标设定中,对于这些方面的内容普遍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自践行这些内容。此外,在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目标当中,也缺乏对就业导向的良好体现,没有注重对学生诚信品德、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
(二)教育评价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虽然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要的教育模式之一,但是相比于大学来说,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人文科学底蕴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在引进和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双师型教师,而对于人文科学教师较为忽视[4]。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师数量很少,素质能力有限,因而很难承担其在整个学校的感恩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培养,往往只注重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对于教育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因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的结合人文素养和专业发展,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措施与规划。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同时,没能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信念进行提升。
(三)评价操作模式不开放
感恩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不同,因而在评价过程当中,不能采取简单分数评价方式。由于感恩教育是以情感体验为主,采用这样的封闭式评价操作模式,会造成感恩教育形式化和片面化的转变。很多高职院校在感恩教育评价当中,并没有采取开放性、多次性的综合评价,对于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效果,往往是一次性的进行判定,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修正、反复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5]。在实际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没有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因而造成效果评价的不准确,也难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和感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采取多层次评价的方式,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在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当中,针对不同学生表现出的差异,应当分别进行不同的评价。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而有的学生性格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有的学生缺乏毅力,做事容易半途而废。针对这些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进行感恩教育效果评价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结合学生测评、个人成长档案、社会实践记录、以及辅导员和亲友的评价,因而没有将感恩教育评价中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感恩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感恩教育效果评价当中,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当中应当包含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体现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特点。在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中,所建立的评价机制,应当满足感恩教育的实际要求。在多元化评价体系当中,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都需要积极参与。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来细化评价目标[6]。在学生刚刚入校开始,就要建立感恩实践活动的记录。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收集学生的信息资料,通过交叉对比、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科学有效地评价感恩教育效果。
(二)建立具体的考核体系
在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效果评价中,应当对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的强化。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当中,应当加入感恩素养的评价内容,并且量化感恩行为,制定有效的考核指标。在高职院校的相关规范当中,应当制定明确的感恩内容,从而对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与鼓励。对于高职学生的个体成长来说,通过实施多元化、具体化的考核体系,能够发挥出更为良好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得到更为健康良好的发展。此外,通过对具体考核体系的建立,能够对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进行更好的凸显。另外,在考核体系当中,还要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手段[7]。梳理学生档案、回应个人访谈、反馈社会实践、观察校园生活,从而对学生感恩心态的变化进行把握。在评价内容上,应注重团队合作、家庭关系、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三)自主转化的评价过程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效果评价当中,不能采用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单一模式,而是应当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参与,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自我转化、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进行强调。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反思。通过这种互动性的自主转化评价过程,能够更加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当中,绝对的话语权往往在教师手中[8]。而在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效果评价当中,应当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发展、自我了解、以及自我成长,帮助学生实现更为良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当中,感恩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将感恩教育纳入其中,并且在日常的活动中进行真正的落实。在感恩教育的实施当中,应当从生活、企业、社会、课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考察和培养。在感恩教育效果评价当中,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采取辅导员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评价、文化课任课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对象应当包含班级团体、学生个人、辅导员、教师等感恩工作和效果的评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感恩教育效果评价的作用,为学生更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直接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基地,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还应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感恩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确保感恩教育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莹婷.浅谈高职院校感恩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17-118.
[2]闫智勇,何履胜.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4:45-49.
[3]杭国英,武飞,武少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68-74.
[4]王友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3-36.
[5]贾淑红,刘兵.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时空,2013,9:8-9.
[6]任一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5:67-69.
[7]石阶瑶,陈卫忠.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72-74.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