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事业单位档案整理

时间:2023-10-24 11:00:11

导语:在事业单位档案整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事业单位档案整理

第1篇

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设施落后,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则应当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改善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构建网上档案管理系统,从而真正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2人事档案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在人员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办理保险和社会劳动保障的时候,人事档案的准备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办理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一些基础的重要信息会在档案中体现出来。在调整工资水平和申报职称的时候,档案的有效记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对档案的调取查看,了解员工在工作过程当中的整体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为员工整个职业生涯的记录做到了有力的保障。

2.2对单位中的人员任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档案中,一系列的工作学习思想等具体信息都会被详细记录,甚至在曾经的某段时间中具体表现都会在档案中体现。再加上对平时兴趣爱好的描述,整个档案在人事任免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权威性也有重要的保证。

3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行政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明文规定,制订了《档案管理办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供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学习与贯彻,但是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而且贯彻力度不到位,这样就导致一些档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挥正常的作用,这样长期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影响企业的发展。

3.2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业务薄弱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基础比较薄弱,虽然一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档案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真正去落实这些制度,许多档案在整理过程中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档案归整,这样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组卷混乱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档案鉴定与监督工作,许多工作未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档案管理,进而引发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3.3档案管理的设施比较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没有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进而导致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的现代化设施不够齐全,设施趋于落后状态,比如说,一些档案管理室空气比较污浊,库房简陋,有些储藏室内竟然还堆放着一些易燃物品;办公条件简陋,未能实现三室(办公室、接待室、档案室)分开办公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3.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一些管理人员经常会进行变动,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即使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出现工作调整时,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4.1建立比较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明确,具有创新性,应该要建立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制度建立,同时要确保档案管理制度可操作、实用、简明,能够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要保证制度在约束的地位上是平等的,这样能够有效约束领导与职员的工作行为,使单位上下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公平的、严肃的管理,保证制度在执行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其重要的制约作用,保证奖惩分明。

4.2加强管理,使档案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该要对单位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使员工进行相关工作的学习,进而能够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一支完善的领导队伍,定期检查和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要根据单位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考核机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行动态的管理,使员工能够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3引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无疑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注进了一股活力,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够使档案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档案管理改革更具创新性。为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要保证及时与准确,这样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时效性;然后给单位各个部门配置先进的设备,这样在进行档案资料输入时,能够更加便捷,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字、图片与数据资料之间的转化,进而保存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档案资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可以根据网络技术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服务,这样能够保证资料信息共享,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

4.4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保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十分重要,因此要对资料进行保密工作,首先在进行库房选址和建造问题上,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要将库房与阅览室、办公室分开,为了防止资料被盗窃,要保证库房的门窗是牢固的;同时加强库房的管理,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库房看管和巡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在管理库房档案资料的人员选择上,要选择具有专业技能、能够区分开保密档案与保管档案的人才,确保档案在保存过程中的完整性。

5结语

第2篇

1.行政事业单位档案建设管理原则

1.1规范、灵活相统一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体现了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但是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因此,事业单位也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管理方式,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建立起一套结构完善、内容全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体系。

1.2职责、权益兼顾原则

档案管理过程必须职责分明,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及权限,合理制定工作目标,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指导等,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1.3制定、执行并重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都要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制定,制度的执行情况就是检验制度规则是否适合单位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因此,单位领导要十分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在不断的实践与检验中使制度与规则更加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

1.4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

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的工作需要。目前,我国的各项行政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善于学习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办法,并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改善与调整。

2.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普遍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管理力度不够,难以保证档案管理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难以快速而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使档案管理的作用和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2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业务水平。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一岗兼多职,任务繁多,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还往往因为工作需要频频变动,难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管理队伍中,个别档案人员并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付工作的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措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2.3档案管理方法滞后,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够及时学习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没有采用高效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程序性与针对性,降低可操作性。在信息化的社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电子档案的存储管理能力与保证信息安全的能力,难以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就会阻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3.1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使档案管理的作用和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亲自下达档案管理的各项任务与指标,亲自督促落实,才能够切实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事业单位的领导还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职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都能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倡导各部门主动配合本单位的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和专业性,因此应当尽量减少档案管理团队内人才的流动性,避免一岗兼多职,岗位频频调动的现象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档案管理岗位,为档案管理人员分配明确的任务,使其能够专注于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程序化,因此,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档案管理体系并严格落实,使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时都能够有章可循,有助于确保建档信息的格式化与标准化,有助于保证档案管理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3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化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高效、准确的计算机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档案管理势在必行,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电子档案建立与管理的新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档案管理系统,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第3篇

21世纪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战略资源。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往往忽视了档案的重要性,对档案在单位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完善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一定的技术性,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而且对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科学化管理至关重要,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来看,较之一些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工作开展中缺乏健全的制度作为支撑,加上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从而导致管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引入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但由于对这些设备和技术缺乏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混乱,这又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盲目性以及随意性较强,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此外,也没有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规范的档案管理模式,而且对于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也相对较为薄弱,这些问题造成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在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都无法满足档案管理的根本需求,尤其是一些乡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文化程度都相对较低,甚至还有些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转借来的,这类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从而导致档案管理水平低下,档案利用率不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从而使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落后,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想要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日常行为等进行严格规定,从而推动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及规范化。首先,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制度要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运转、编目、立卷、检索及安全保管等方面,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摸索,逐渐将其完善,并且要采取有效手段,保证制定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其次,对立卷归档标准进行严格规定,保证档案的及时性,做好案卷的装订工作,提高案卷管理质量。

(二)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引进信息化技术。纸质档案经过核查,没有任何错误后,用扫描仪将其扫描到电脑上,形成电子档案,并对档案进行检索关键词设置,其目的是便于查询档案信息。除此之外,要对每个档案进行编号,通过输入编号就可以进行调档。为了防止档案丢失,可以对其进行备份。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只需要一台电脑即可实现,这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成本,而且只需要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即可,查询起来也更加方便,易于管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专业性很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极高,既要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又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不断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企事业单位要做好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第4篇

关键词:文秘工作;行政管理部门;问题;措施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需要有条理的文秘工作,确保每项程序能够协调进行。 档案管理工作是领导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办公室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日常工作的进行过程当中,须要工作参与者能够珍惜工作的时间,努力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全面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欠缺

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档案管理专业毕业,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欠缺,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还有就是由于频繁的人员调动,或者是有些行政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科室,而是由其他科室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这就往往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或者精力不集中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调动频繁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本来具备着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这些单位往往受到岗位轮换制度的限制,从而出现频繁的人事调动,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够持续有效的实施,还有就是频繁的人事调动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交接工作之后的交接不及时或者不充分,从而会使的一些档案出现“死档”,由此会带来重大的损失。

(三)对于档案管理的流程不规范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是一个严密并且规范的过程,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会到成功做的过程当中出现疏漏,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一个细微的疏漏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的损失非常的巨大,然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的随往往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十分随意,在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埋下严重的隐患。

三、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

1.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充分的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今后的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才能确保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深入的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呢?这就需要从高校开始就注重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的培养,并且在其投入工作之后档案管理单位能够时常的激励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从始至终具备着高度的责任意思。

2.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忧患意识

当今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名合格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满足于现状,应当时刻具备的忧患意识,总应该感觉到自己的学识,经验和能力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时时刻刻不能掉以轻心,不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价值作为标准,时时刻刻的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手中的课本学习,向自身的领导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各项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自身的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

(二)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一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是如此。在行政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两项基本要求,同时管理制度应当结合该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其次,规章制度的确定应当满足可操作性这一原则。规章制度的最终要求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确立应当凌驾于人情之上,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究,赏罚分明。

2.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前提就是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且在该部门设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门的领导和监督。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在选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过程当中,应当对其专业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次,还应当结合本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定期的考核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满足本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所以在档案管理的进程中,应当有效地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比如之路。

四、结语

第5篇

一是重视不够。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各事业单位分管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及投入力度不够,有的地方还没有配备专门的档案室或档案柜。事业单位存在应付公事现象,导致一些档案不全和缺失。另一方面,各事业单位档案整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所提供的档案材料,要求不高,敷衍了事,能过就过,对于不能提供或已经丢失的材料简单开个证明就过关,以至于许多材料不符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造成以后工作中材料缺失、不全等困难。

二是档案材料缺失严重,管理体制不健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强事业单位法人档案管理,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正规化、系统化建设。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档案材料严重缺失情况,甚至法人身份证、印记印模、财务报表等重要材料也有缺失。此外,由于年限久、人员调动、档案室搬迁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事业单位监管的难度。

三是专业人员缺乏,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登记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且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是本单位工作人员兼职档案工作,这些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有的单位采用从其他单位借调方式突击整理档案。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从未经过系统培训或学习,对档案整理规范不够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档案整理归档,造成了档案整理标准不一,顺序混乱,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重点提高“三种人员的意识”。一是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让领导经常过问、检查、督促档案工作,想方设法创造档案管理的物质保障条件。二是强化事业单位一线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的意识,健全登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查阅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对档案的查阅、借阅程序、时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档案员职责、档案整理归档制度,强化“一户一档、分类归档、专柜储存、专人负责”制度。三是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档案管理意识。只有领导干部、一线档案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领导三方都提高档案意识,做到责任整理,才能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要强化措施办法,通过推进绩效考核、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制度、探索建立事业单位信用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

二、加强基础建设。一是规范登记档案管理内容,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应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环节中具有保存价值并必须存档的资料。二是加大对登记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购置专门的档案柜、档案盒、装订机等设备,指定专门电脑保存电子档案,确保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要实行专用档案室、档案柜,一个登记单位一个档案盒,按举办单位建立索引登记序号编排,统一编号、统一格式,对每份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以满足档案管理需要。三是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登记档案保管制度。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和《保管保密制度》,严格按照“六防”(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要求保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并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保密工作。

三、严格依法依规整理。组织学习《档案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整理办法》等法律条例,同时,结合省、市出台的相关细则和取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的通知,抓紧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事业单位监管机制,做好工作衔接,确保监管力度不削弱。要进一步规范年度报告公开制度,按照规定要求,认真组织所属事业单位按时完成年度报告公开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对年度报告的内容进行保密审查。要结合地方具体业务工作实际,进一步做好相关细化工作,加强业务培训,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井井有条。

第6篇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财务管理;规范;问题

财务档案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信息提供的作用。现代是属于信息化的时代,一切信息的整合利用都有助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财务档案可以完整、长久的保存下来,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所需,也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规范化发展。

一、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企事业单位中,很多管理阶层都忽略了对财务档案的管理,管理意识薄弱,无法正确的认识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每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都是很繁琐,信息量很大的,因此,保存起来是一项工作任务很重的工作,但是,由于每个单位负责管理财务的人员有限,加上财务档案的整理归类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会忽视。造成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对档案对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有些档案可能被损坏或丢失。

其次,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以及自身修养不高。由于财务档案管理与会计共组相联系,因此,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由一些会计来负责的,会计缺乏专业知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不高,对于档案的管理较为模糊,并不能够做到归类整理,只是大概范围的整理。这样容易导致对财务档案资料查找不方便,资料整理容易分类错乱。

最后,财务档案管理不规范,设施不完善。企事业单位对于财务档案管理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有序的管理,而是对财务档案管理者方面工作处理的较为随意,对财务档案管理没有形成专业管理人员装订、整理、归类、查询。目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属于整理的属于会计管理,归类的属于其他办公室人员管理,查询的可能是另一个部门的,这样就容易形成分散化、不规范化,在查找的时候较为麻烦。财务管理设施的不完善,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化,以及无专门机构,造成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都大大降低。

二、规范财务档案管理的方法简析

(一)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的认识

企事业单位想要很好的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水平,首先需要提高单位管理阶层对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视性,提高他们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了解其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管理阶层人员应该积极完善单位对财务档案的网络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方便的寻找有用信息。除了建立规范的管理网络,管理层还应该制定规范、有效的规章制度,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单位重要工作环节,明确分配好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从而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层对财务档案管理的认识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其次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修养。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时,需要考虑其专业知识水平、自身素质修养,档案管理人员在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得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能够更好的管理好财务档案。单位还应该定期的对这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多途径的培训,采取多形式的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上的提升,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自身能力,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保密管理,端正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三)设置专业机构,管理财务档案

企事业单位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让专业管理人士对财务档案进行管理。对专业的财务档案机构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得档案管理能够更加规范化,将对财务档案管理纳入部门的工作考核中,实行目标制,通过将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成果与自身的总体工作成果相结合,用这种方式来实行奖罚制,利用这种奖惩机制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我工作水平,提升自我修养,规范财务档案管理机构的有效性发展。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的积极性。

(四)建立专门的库房,保管好档案信息

财务档案信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利用资源。由于每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档案都非常的珍贵和重要性,因此,单位应该建立专门的库房,保管好档案信息,以便档案遗漏、缺失、损坏等问题出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信息是永久性可利用资源,是单位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在保管方面要做到防潮、防湿、防盗、防霉等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对库房的管理采取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不可让别人随意进出。保证财务档案管理的完好保存,可以做到档案资料随时为其使用外单位所利用。

(五)加强财务档案信息化处理

现当代属于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管理开始依附于互联网。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信息较多,数据较为混乱,分类不同,寻找起来相对麻烦。因此,财务档案管理应该利用互联网,将财务档案信息化处理,这样可以便于管理人员对财务档案的有效归类和管理,节省时间,节约人力资源。便于加快财务档案管理的数据库建设,形成专业化建设,形成资源共享,网络之间相互传递,服务更加便捷化。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为企事业单位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优化财务档案管理的管理方式,大力培养专业知识丰富,自身工作能力较高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整体财务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个本门的有效发展。尽快实行财务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用的便捷化,以及服务的更加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房洁.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档案管理;问题;探讨;对策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大众提供相关的、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从实质上说,便是为社会提供实践服务。因此,档案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保存等等,都是在为后续的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大众。这是大范围下的档案管理的内容定义。而在较小范围内,比如: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企业的内部部门或相关的其他盟企、政府机关等机构提供档案信息的利用,并通过对其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以便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事业单位的运作和发展进行着制约,甚至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经济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1. 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低

对事业单位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有的领导者对档案管理的概念都还模糊不清,认为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为事业单位创造客观的、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因此在实施时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中不能被长期坚持,从而走向衰亡;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所在工作的不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就是对单位、部门的资料进行保管,且这项工作又繁琐又无用,既不是单位的核心工作,又不能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当管理人员抱着这样的心态进行工作时,往往会造成重要档案信息的遗漏、丢失等现象发生,并且严重打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在我国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够硬,职业道德素质不达标而造成的重要档案资料丢失、遗漏,甚至泄密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使得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和档案管理技能培训的人员就职了档案管理岗位,由于其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归档的要求、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查找等业务不了解,对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不熟悉,对档案资料的搜集意识淡薄等,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

3.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无法及时更新到位[1]

档案管理的更新,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离职退休人员的档案无法及时归纳整理,另外封存;二是新的档案无法及时更新到档案库。在人动的过程中,如果档案管理的工作无法及时交接妥当,更新到位,就会导致大量的档案变成“死档”、“弃档”,即增加档案整理的信息量,更增加了寻找档案的工作量,不科学,更谈不上工作效率。

4.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无法为事业单位带来明显的利益,而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特别的繁琐,耗时耗力,事业单位不愿意加大投资力度在这样的工作上,导致许多的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任由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自由散漫,随意发挥,无法跟上事业单位前进的脚步。

5.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缺少高科技的管理模式

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还没有引进高科设备来规范管理档案的意识,计算机技术还无法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是偏重与手工操作和纸质档案的整理,使得科学化管理档案沦为一句口号,一纸空文,得不到落实。

二、解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2]

1.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地位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要让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重于泰山,是事业单位一切人事管理的基础,适度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尤其是优秀的档案管理员工进行表彰,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管理员工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入门槛,只有任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及时更新事业单位的档案。事业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变动,档案的更新都是一份工作量非常庞大的工作,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新的档案完善档案库,对于废弃的档案另作封存,才能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3. 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档案库。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档案库中的资源,为自己的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最大意义,也是事业单位领导重点关注的原因。只有当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能大幅度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才会引起越来越人的重视,才会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荣誉感,才会让领导愿意投入更大力度来发展档案管理的工作,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束语

总之,这是一个信息化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对于信息量的需求日益增长,普通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日渐繁复的需求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变革,需要完善,需要配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迅速迈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促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出档案材料的实际价值,将人事档案管理融入到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通常存在重视人事工作而忽略档案工作的问题,从而造成档案管理部门职能弱化,久而久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档案资料的管理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也容易在认识上出现偏差,认为档案管理即是单纯的整理和保管档案材料,不能给单位提供经济效益,只要保证档案材料不丢失就算是做好了工作。其实这种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直接导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二)人事档案信息质量不高。人事档案材料信息质量普遍不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机制的不健全,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比较被动,而这些现象在没有设置专门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中更加明显。第二,人事档案信息材料的收集不完善,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人事档案是记录事业单位员工个人基本情况的唯一性资料,但往往在人事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年龄、工龄、党龄以及学历等信息存在虚假填报的问题。比如职工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如何确定出生日期的问题,审档案时是依照档案中所记载的最早出生日期为准。另外,部分档案材料中对干部员工工龄记录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没有及时进行核对纠错,不能够反映出员工的真实情况。

(三)人事档案信息利用率较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收集、鉴别以及保存员工个人信息,为干部员工服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档案材料的利用率较低,没有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即使是部分单位利用了档案材料,但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也有限,查阅档案材料的内容一般都是员工简历等情况,加之档案材料开发利用途径单一化,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最终造成了档案管理部门职能弱化。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材料清收网络。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在档案收集上下功夫,对于需要进行重点审核的内容与环节必须严格核查,同时要坚持特殊收集和普通收集相结合的原则。普通收集指得是鉴定类、考核类、党团类以及任免类材料的收集,比如说干部职工的履历表、年度考核表、调资晋级表等;特殊收集即是对工作调配、干部任免、职务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反映出的干部员工个人德、能、勤、绩等内容的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对于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档案材料不得盲目进行归档,经过仔细鉴别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在整理装订人事档案材料的过程中,对于不需要归档的材料应当认真填写好《处理人事档案材料清单》,同时上报相关领导审查批准并由专人进行监毁。通过上述手段建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材料清收网络,确保档案材料清收工作有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整理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在人事档案的审核整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应定期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规范》,并将其落实于实际的工作中,确保档案材料审核整理工作的规范性。在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时必须要确保相关档案材料的真实性,收集工作要注重全面性,分类时必须要注重准确性,编排工作要有序,装订要整齐等,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原则。同时,贯彻落实一次核对,二次检查的基本制度,对于收集到的人事档案材料应当仔细鉴别,需要经过组织审查盖章或者本人签字时,必须要确保签章清晰明确后才能归档,组织上产生的材料应当有具体形成时间。层层把好质量管控,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努力做到鉴别仔细、分类明确、目录清晰,进一步提高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材料的整体质量得以提高。

(三)建立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以及《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档案材料收集鉴别、材料核对检查以及传递查阅等工作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守工作纪律。另外,事业单位还应就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建立完善档案材料登记统计制度,完善各类档案名册;定期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档案号和档案名册编号一致,发现偏差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保证人事档案材料的安全和准确,禁止任何私人保存单位内部人事档案材料,也严禁通过其他一切未经授权的方式进行查档,如需借阅档案必须要认真仔细填写《借阅人事档案审批表》,经过相关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查阅,禁止私人销毁人事档案或者私自带离档案;另外,档案的卷皮、目录以及档案袋的样式等都必须要参照相关规格进行制作。

(四)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与变革。电子档案的应用打破了档案工作一直以来的状态,让文档一体化管理的进程明显提升,档案从形成到归档都能够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选择可视化的档案材料记录模式,以这样的习惯为基础的档案管理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有可能会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影响。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加快转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档案管理工具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将计算机当成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得力助手,努力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编制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服务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改革过程中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要牢牢抓住时机,从制度上完善、理念上创新、方法上突破,采取科学手段,不断探索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从而促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晓文. 新时期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改进分析[J]. 办公室业务,2015(01):45.

第9篇

一、事业单位档案归档难度的成因分析

1、档案管理思想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属于我国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主要负责我国的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关注民情,对教育、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承接,在国家建设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当前,通过对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相对薄弱,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对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料未进行及时的归档,为公共事业的开展带来阻碍。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机构,会承接上级下达的机密性文件或任务,必须要做好保密工作,及时对机要文件、资料进行保管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1]。

2、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档案资料管理混乱,档案归档工作缺乏规范性[2]。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归档时,未对档案进行鉴定、分类、归档、编号等,档案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在归档时不注意流程的规范性,会为档案查询与检索工作带来困难,寻找目标档案的难度变大。在事业单位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进行工作,未严格遵守归档流程,是管理制度缺失的重要体现。

3、电子归档实施效果不强

信息技术的出现,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现社会快速化、智能化建设,将其应用到事业单位的归档工作中,将纸质档案改为电子档案,更有利于保存、分类和整理。但是,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建设上还不够全面,电子档案的实施效果不强,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思想上认知不清,操作技术不娴熟,导致电子档案归档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变承接不够全面,是制约归档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加强档案归档工作的合理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是事业单位公共事务发展的重要依据,记载着单位的发展历程,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计划和策略等进行保管,可为后续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参考典型的成功案例,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从档案管理队伍方面着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了解档案归档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要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做好档案归档工作,不要等到工作繁重、积压之时再进行档案的归档,会出现归档混乱、分类整理不及时等现象,档案管理质量下降。为此,事业单位应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禁止选择非专业类或兼职类的人员[3],应选择档案管理专业型人才,并定期对其进行专业性培训,保证持证上岗,无证者无法加入到工作队伍中,建设一支更专业性、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2、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提高归档的质量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普及,当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同样受用。如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是很高,电子档案归档处理不够娴熟,内部局域网、信息传输技术还存在漏洞等,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4]。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事业单位中应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运用信息化办公软件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强调电子归档的程序和操作流程,以计算机操作平台为载体,通过电子系统的运作,将目标档案资料由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借助计算机庞大的存储系统进行储存,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每个电子档案都有属于其独特的编号,严格做好档案编号,将归档的序号制作成表格,以便后续查询和检索。归档完成前,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反复的确认。与此同时,应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条件,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归档技术。

3、优化单位档案归档制度,以保证归档的规范化

为了提高归档的质量,应优化与完善事业单位的归档管理制度,以保证归档的规范化,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提供保障。在事业单位中,应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归档等进行有效的约束,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应对法律体系进行完善,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来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档案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事业单位的档案文件有文本、影像、视频、照片、图形和数据库文件等多种类型,应从收集、整理、分析到归档都要严格控制,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其中,进而激发归档工作者的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归档的质量和水平。

4、对档案借阅过程进行简化,以提高档案应用效率

档案属于事业单位内部的重要文件,由于档案数量众多,归档工作开展难度大,档案的查询与借阅过程相对复杂,档案的借阅要经过层层的审批,是制约档案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无法在需要档案资料的时候获得资料。为此,事业单位可以将现阶段可能会使用到的档案资料保存在部门的文件库中,将档案在文件库中进行归档,使用时可直接从文件库中查找,能提高档案的应用价值,能及时满足部门对资料的需求,以提高项目的实施质量。将档案资料保存在各个部门,能够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散,能减轻事业单位档案归档人员的工作负担,缓解工作压力,部门对业务、所需信息查阅、利用更为方便,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应用价值,是档案归档创新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