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体育竞技文化

时间:2023-10-27 10:41:24

导语:在体育竞技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竞技文化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葬礼;墓地祭祀竞技;古希腊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030-04

Interpretation of sports culture in ancient Gree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crificial graveyard competition

XU Guo-b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 Originally created by ancient Grecians, sacrificial graveyard competition is a competitive activity conducted at the graveyard of the dead, also an exclusive cultural custom of ancient Grecians, in which they face death with such a positive life attitude. It is such a life attitude and competition manner of facing death calmly and striving actively that forged the exclusive life and death conception and heroic conception of ancient Grecians. In the mean time, sacrificial graveyard competition intangibly strengthen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embers in the social community by means of rite, becoming a bridge or link to connect tribes, individuals and gods, strengthening the entire society while strengthening individuals.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funeral;sacrificial graveyard competition;Ancient Greece

从对待初生者和已死者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性,无论中西方都如此。人生4大阶段:出生、成人、婚姻、死亡,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其鲜明、独特的仪式以告世人,这既是一种礼仪世俗,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在死者墓地举行种种祭祀仪式许多民族的古代都出现过,但古希腊人除了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外,还增加了体育比赛,这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这种独特的墓地祭祀竞技,为古代奥林匹亚地区的祭祀竞技,打下了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同时也为古希腊人培育出一种通过竞技超越生死的文化传统,他们视竞技的荣誉高于一切,甚至认为在这种竞赛中获得的荣誉是神所赋予的,此时运动员已成为神所宠幸的人,是凡人心中的英雄。正是这种种原因共同构成了古希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同时也为古代奥运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1关于墓地祭祀竞技的最早记载

人不可能永远活着,有一天大家终会直面死亡,而对死者进行祭祀与哀悼,古今中外大多一致,唯细节与形式各不相同,古希腊人别出心裁在死者的葬礼上举行竞技,这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用文字明确记载墓地祭祀竞技的是荷马史诗第1部《伊利亚特》第23卷中为帕特罗克斯举行的墓地葬礼竞技:“垒起坟堆,完工后转身走离。但阿基琉斯挽留,要他们坐下,举行大规模的集会,从他的船里搬出竞赛的奖品,有大锅、三脚鼎、骏马、骡子和颈脖粗壮的犍牛,连同束腰秀美的女子和灰铁。”[1]621这场墓地祭祀竞技共有8项比赛,第1项是战车比赛,设5等奖,有5位选手参赛。阿基琉斯为他们抓阄排序,并由当时的德高望重的长者芬尼刻斯担任裁判;第2项是拳击比赛;第3项是摔跤比赛;第4项是赛跑;第5项是持械比武;第6项是掷铁饼;第7项是射箭比赛;最后一项是投标枪。荷马用了几乎一章的篇幅描述这场墓地竞技的激烈与热闹,当然这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墓地祭祀竞技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墓地竞技的普及程度,否则荷马不会用这么大的篇幅去描述一场与战争无关的墓地竞技比赛。荷马除了提到帕特罗克斯举行葬礼竞技外,他还在本章中数次提到了忒拜国王俄狄浦斯和伊利斯贵族阿马林叩斯的墓地葬礼竞技。再有就是赫西俄德[2]在《工作与时日》中也谈到自己参加为智慧的安菲达玛斯举行的葬礼竞技会,因一首赞歌而获奖,“拿走了一只有把儿的青铜三脚鼎,把它献给了赫利孔山的文艺女神。”

目前除了文字关于墓地祭祀竞技的描述外,还有几处印证墓地祭祀竞技的考古发现。一处是迈锡尼所谓的“竖井墓时期”,在迈锡尼城堡内的王族墓地“墓圈A”中出土的无字碑有11块刻着浮雕图案,其中多幅图案表现武士驾御战车的主题。希腊考古家乔治•米伦那斯认为,因为战车上只有一位武士,他不可一边驾御战车,一边使用武器,因而该图案并非战争场面,而是表现贵族们在国王葬礼上举行的战车比赛。美国古典学者沃尔缪勒教授也支持此说,因为战车武士没有携盾持矛,不像是激烈战斗场面[3]16。另一处是最近在塔纳格拉发现的彩釉陶棺,也绘有葬礼相关的瓶画展现赛车和决斗场面。

一个细节必须引起注意,那就是荷马诗史里提到的火葬,而迈锡尼竖井墓显然是一种土葬,为什么在那么小的地域会有差异如此巨大的葬礼方式?许多学者分析认为古希腊人是由游牧与农耕民族混合而成的民族。部分希腊人原是印欧部族的一支,他们从大西洋到北印度洋一线开始向南迁移,并与地中海周边原住民碰撞融合,最后两者混为一体。游牧民族多举行火葬,而定居的农耕民族则大多是土葬。荷马史诗里记载的帕特罗克斯葬礼则是火葬后土葬:“送殡队伍将英雄的尸体抬到海边的葬礼现场,战友们堆起火葬柴堆,阿基琉斯割下自己的金发献给密友,然后履行献祭仪式,点燃柴堆,再行奠酒礼。当熊熊烈火熄灭后,伙伴们用金瓮装殓死者的骨灰,随后垒起巨大坟茔,将骨灰安葬。”[3]23古时的希腊人认为荷马史诗就是他们的历史,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种先进行火葬,然后举行土葬则是典型合二为一的仪式过程。美国学者布雷斯特德[4]也提出:“希腊人一直保留着早期的游牧生活的习俗,对死者实行火葬。定居在希腊后,他们仍保留这种习惯,但他们也接受了爱琴人的习俗:像埃及人那样保存和埋葬尸体;为死者提供食物和饮料的原始观念也保留下来。因此,祖先的坟墓就成了圣地,人们按时给死者供奉食物和饮料。”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古希腊人由多个部族混合而成,但从荷马史诗中描述的丧葬程序来看,这种混合的民俗特性已经开始融合了。再一点就是荷马史诗中描述的墓地祭祀竞技第1项是战车赛,而考古发现的壁画、瓶画和彩釉陶棺上主要描画的也是战车赛。另外从目前遗留下来的古典文献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战车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比赛项目,可以说这些资料都能相互印证。正如荷马史诗中阿基琉斯对所有阿凯亚人喊道:“我已把奖品搬上赛场,正等候着驭手们领取。当然,倘若在祭办另一位英雄的丧事中举行车赛,我自己定可把头奖争回营棚。”[1]632这些都充分说明战车赛在墓地祭祀竞技和现实竞技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在以游牧和航海外向式的财富积累模式的古希腊文化中,人们在精神取向上更倾向于征服性文化。

2墓地竞技映射下的古希腊人生死观念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端点,没有人可以超越。因此对待生死问题能反映出个体、民族,乃至文化的“根性”。古希腊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是虚弱无力的,在荷马的描述中“死者的灵魂不分贵贱,统统被灵魂牵引者赫耳墨斯引领到冥王哈德斯统辖的地府。他们是不具有实体的飘忽的影像,虚弱得连说话和思考的能力都丧失了,只在饮用祭牲之血时才能暂时恢复讲话和思考的能力。”[5]9而且古希腊人认为人死之后,在到冥府报到的路途中,要经过一条分隔阴阳的冥河,而作为摆渡的艄公卡隆将鬼魂们接引过去,但必须支付摆渡费,因此古希腊死者口中总含着一枚银币做过河费。同时只有当死者的尸体化成一堆白骨或黄土时,死者的灵魂才真正进入冥府,死者也才会真正得到安息。但在没有进入冥府前死者的灵魂还是具有一定威力的,而且这种威力与死者生前的力量成正比。因此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迈锡尼人对新死者总是礼敬有加,而对先祖遗骸却弃如敝屣。

那么如何使死者更快安息,不再危害人间,就成为生者的一件大事。迈锡尼时期盛行的土葬,这在古希腊人眼里肯定不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因为这要使死者的灵魂很长一段时间在冥府外徘徊。因此当印欧游牧部落的火葬一经出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先进行火葬加速死者灵魂的冥府之旅,同时对死者的遗骸进行土葬,又合乎人世俗情。当然为了安慰死者的灵魂,活着的人就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自然盛大欢快、充满竞争味道的祭祀竞技就成为首选。它一方面可以告慰死者,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生者更好生活下去。因此可以说墓地祭祀竞技虽然主要是为了纪念和缅怀死者,但同时由仰慕者通过竞争获得优胜奖,其中有些奖品甚至是死者生前获得和使用过的珍贵器物,因而更有纪念意义。此外,葬礼竞技会也是为了愉悦生者,让他们从悲戚中解脱出来,放松心态,在激烈比赛中释放被压抑的潜能,重新鼓起生活勇气,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葬礼也是死者生前亲朋好友难得的聚会场合,竞技比赛提供了很好的方式,价值不菲的奖品也是生者踊跃参赛的动力。当然,葬礼竞技会还有愉悦神明的宗教功能,因为神人同形同性,神与希腊人一样酷爱竞技。可以说古希腊时期的墓地祭祀竞技会的基本性质是世俗的,它首先是为了纪念死者,也是为了愉悦生者和神灵。以如此积极亢奋的方式悼念死者,堪称是希腊的创举。

3从墓地竞技透视古希腊人的荣誉观

今天看来古希腊人似乎早已参透生死,他们更重视的是当时或现世。他们认为人总有一死,而且人一生的境遇已经被命运所决定,“希腊人面对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未知力量,他们把那些在背后起作用的东西一概称之为‘命运’。在希腊人看来,大凡命运注定的事情总是会发生的,我们自己虽然无法控制命运,但是该发生的事就让它发生吧”[6]。因此当希腊大英雄阿基琉斯长大后,他母亲让他选择是做一个平凡的人得以善终,还是做一个生命短暂的伟大英雄,阿基琉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就是希腊人眼中的英雄观念,他们视荣誉超过生命,因为生命是短暂的,而荣誉则长存于世。正因如此,希腊人在死者的墓地举行竞技时,更重视举办者、参加者的身份地位等竞技比赛之外的东西。

因为能举行墓地祭祀竞技的人大多都是贵族统治阶层,荷马说过:“每当国王去世时,年轻人们束上腰带准备竞赛。”[5]11由此可见当时举办墓地葬礼竞技的决不是一般平民,而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通过举办墓地竞技不只是告慰死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自我身份与地位的宣示,甚至有时会依附一些神话传说,构建自己的家族英雄谱系,或者凭借为某些历史英雄举行墓地祭祀竞技而达到宣扬自己的目的。由此希腊人要给那些神话中的大英雄设立特定的祭礼场所。当地人时常拜谒这些古墓,献上食物和供品。这种崇拜被称作“坟墓崇拜”,墓主多为匿名英雄,有些则与传统的英雄牵强附会,如厄琉西斯的一群迈锡尼古墓,被当地人视为攻打忒拜的“七雄”之墓。不管墓主人是否匿名,历史时期的希腊人对之敬畏有加,视为英雄先祖的坟墓。英雄祠的规模和豪华程度远逊于神庙,其选址也未必靠近古墓,但希腊人却把英雄祠等同于英雄的坟墓,认为英雄祠是供奉英雄骸骨之所。其实,很多英雄祠只有伪造的“衣冠冢”或“空冢”。某些著名的英雄有多处祠堂,因而也有多处“埋葬地”[5]10。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著名的4大竞技赛会举办地附近都有一些著名的英雄祠或英雄墓。奥林匹亚地区有大英雄珀罗普斯庙、宙斯庙、赫拉庙、大神母庙等;皮提亚赛会举办地有阿波罗庙;尼米亚赛会举办地有圣婴奥菲尔特斯的英雄祠、珀罗普斯庙、宙斯庙;科林斯地峡赛会举办地则有海神波赛冬神庙、小海神帕莱蒙神庙。从某种层面来看,这些赛会也可以看作是在这些神话人物或历史英雄的墓地举行的祭祀竞技比赛。因此国外有学者提出:“像奥运会之类的体育运动会源于纪念本地的英雄而举办的葬礼运动会,珀罗普斯是奥林匹亚的英雄,而其墓地和祭所位于阿尔提斯内。”[7]由于古奥林匹亚遗址中心是阿尔提斯神域,也可以说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场祭祀大英雄珀罗普斯的墓地祭祀竞技赛会。

古希腊人之所以对英雄顶礼膜拜,在于他们认为英雄生前所表现出的非凡力量,死后这种力量并未消失,只要对其献祭,仍能继续得到他的庇佑,故与其说希腊人崇拜英雄,倒不如说是对非凡能力的崇尚[8]。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古希腊人会视戴上古代奥林匹亚祭祀竞技赛会上的野橄榄枝花冠为最高荣誉,因为那是神灵或者大英雄力量的象征,优胜者是神最宠爱的人,他们戴上花冠的一刹那已经不再是肉体凡胎,而是具有强大力量,介于神与人之间的英雄。同样即便是在今天我们对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的人也称之为英雄,认为他们的行动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大众,而是人类的极点。这可能是人们对英雄崇拜的根本出发点,因为英雄称号本身就是荣誉标识,人类在生理基本需要满足之后,就想要更高一级的精神满足。而一切精神需求都要有具体的标志加以明示与彰显,而在各种竞技中获得的冠军就是强力与伟绩的最好载体。因此获得奥林匹亚祭祀竞技冠军的人,裁判不但要宣读他的名字,而且要宣读其父辈们的名字、所属城邦地区等。这实质上反映出的就是典型的古希腊人对荣誉的追求,无论是墓地祭祀竞技比赛还是对其他神灵的祭祀竞技比赛,比赛的冠军都是超出凡人的英雄,而这种英雄荣誉称号带给他们的不是生理上或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满足,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等。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9]。正因如此古希腊研究专家丹尼尔•门德尔松就说过:“对于希腊人来说,值得做的任何事情都值得搞一场比赛,而且他们都想当冠军。”[10]

4墓地竞技中的仪式效应

符号学理论中有一种仪式效应,那就是祭礼仪式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焦虑转移到一种符号活动中去,它的重复性把人类的宗教行为程序化了,从而使无形的时空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共同的、对渎神行为的恐惧、更为小心谨慎的行为方式,把生产力低下的原始人紧紧束缚在一起。群体的价值感增强了,经常举行的祭礼仪式的部落要比没有这种仪式的部落具有更大的凝聚力,从而也为艰难的生存取得强有力的精神支持[11]73。从这一层面来说,古希腊人举行墓地祭祀竞技活动本身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当某位重要人物去世后,他的亲人、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举行祭祀仪式,这样不但起到纪念死者的目的,而且在整个祭祀过程中还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从而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更强有力的合作团体。那么如果从民族或国家的高度来说,这种公共祭祀活动起到的作用更大,对整个种族的凝聚效果更强,同时也可以说这种公共祭祀活动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奥林匹亚祭祀竞技赛会有那么大的魔力,能吸引那么多人参加的真正原因。

同时也要看到参与墓地祭祀竞技比赛对生者内心世界的冲击。古代祭礼是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传达信息的工具,祭礼仪式强化了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它是社会秩序的道德强制性和个体内心情感反射之间的一种契合点。因为祭礼是一项关系到人和他的神祗之间的活动,在祭礼中,神性不是间接表现或扮演出来的,而是直接的对神性所施加的影响[12]。所谓直接施加影响,当然也就是驭神。关于这一点,中外古今的看法完全一致,这说明全世界各民族的祭礼仪式的主要内涵是相同的。献祭是奉献给神的礼物,它是互利原则的表现。给神以礼物,神就得回赠。人满怀希望向神祈求福泽,他们等待神启[11]86。希腊人通过对神的崇拜和交往,试图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缺憾性,从而体验到一种充分感性化的神性生活。在这个超越的过程中,仪式活动被当作了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之间的桥梁,是表达他们的信仰并将其与具体活动相连接的最佳方式。在仪式中,人与神、现实与理想水融地联系在一起[13]。可以说在祭祀竞技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人,能够更充分地体会到这种超越感,尤其是墓地祭祀竞技比赛当中。

一个人当直面死亡时,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活着的不易,更加珍惜眼前的光阴与时日。生命是短暂的,如何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释放出更加耀眼的生命之光,那么你就需要一个证明你自己的机会,而墓地祭祀竞技在某种程度上恰好满足了这一点,而且是在“神圣死者”名义之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正是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古希腊的墓地祭祀竞技比赛成为开启古希腊体育宝库的钥匙,同时也使得古希腊体育竞技比赛成为全世界人类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荷马[古希腊]. 伊利亚特[M]. 陈中梅,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 赫西俄德[古希腊]. 工作与时日[M].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王以欣. 神话与竞技:古希腊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赛会起源[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 布雷斯特德[美]. 文明的征程[M]. 李静新,译.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226.

[5] 王以欣. 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赵林.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93.

[7] Judith Swaddling.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M]. Texas: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8:9.

[8] 路光辉. 古代奥运会的宗教起源[J]. 体育学刊,2008,15(11):25-28.

[9] 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 艺术的心理世界[M].周宪,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7.

[10] 卡莱尔[英]. 英雄与英雄崇拜[M]. 何欣,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17.

[11] 朱狄. 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不同阶段的消费支出

教育阶段每学期每人支出

大学以上4838

大专3971

中专2657

高中1441

初中801

小学548

幼儿园758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报》,2000年2月15日,王人代文

教育消费正在成为跨世纪的“住房、信息产品、旅游和文化消费”之外的第四大消费热点。1999年5月末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我国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消费,高于准备用于购房的7%,成为储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2.教育可以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大国内需求较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和消费不影响他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在该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充分消费时,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的消费。不能排除的原因,或者是因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整体性,无法在技术上进行分割,或者是随在技术上易于分割从而可以排除,但因排除成本过高使排除成为不必要。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一般指正规的三级学校教育,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提供的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教育服务。教育属于产业,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领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把教育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和“非义务教育的准公共性”原则要求,各级教育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者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供求和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调节,都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满足居民和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不同部分,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提供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义务教育基本上应有政府提供,以使适龄人口都能受到教育。高等教育则应有政府和市场双边提供,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有更大的调节作用。如果教育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供给能力的扩大,缓解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从而使教育成本趋于合理,使社会教育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则必然会促进教育公共性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的思想。

3.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表2欧美六国留学费用(以元为单位)一览表

国名保证金(人民币)学费(人民币)生活费(人民币)学年(学士学位)签证所需时间

英国200,000/年100,000/年80,000-100,000年3年8周

澳大利亚600,00080,000/年60,000/年3-4年6个月

新西兰最低100,00050,000-60,000/年40,000-50,000/年3-4年6-8周

加拿大400,00060,000/年40,000/年3-4年6个月

德国60,000免50,000/年4-6年(硕士)

法国50,000-60,00050,00035,0003年2周

资料来源:《生活周刊》,2000年8月4日

4.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早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就将早期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所谓“节俭”美德视为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他指出,正是人们将没有价值的货币作为观念财富储藏,破坏了“供给自动创造财富”的原理,才使经济循环出现断裂。凯恩斯因此认为,消费同时就自动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只有这种积累才是资本形成的良性源泉。也就是说,居民每一次消费,都自动为社会提供积累,消费越早,积累越早。基恩·哈梦慈说,在激情的消费时代,“很难找到一位‘不赶时髦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多工作、少购物来摆脱潮流的人”。目前,我国正处在两次消费高峰的平缓断代区,推出教育产业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迎合群众的消费心理恰逢其时。

5.教育产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一年中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入学人数仅占同龄人的6%左右。因此,敏锐地抓住我国教育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特性,发展教育产业势在必行。从居民储蓄来看,如果未来教育支出的比重能达到居民消费储蓄的10%,那就是6000个亿。假定有效支出是50%的话,那也是3000亿元的教育支出。以1999年扩招为例,从现在的培养成本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消费大体上接近1万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人,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3万学生实际上消费将近33个亿。同时,扩招还会带来投资的支出。据了解,中央财政从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专门拨出14亿元用于高校扩招补贴。国债安排时还吸引了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配套投入37亿元。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把

范围扩大一些,我国目前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则每年就有1000亿元潜在效益;我国现有高中生及适龄高中学生约20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收费以2000元计,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300亿元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就有200亿。在通过有偿教育的形式将居民手中的货币节余转化为教育消费的同时,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也不可低估。据测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其他许多行业。

6.教育储蓄、教育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超前消费者、贫困生上学提供了经济保障。教育储蓄因“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环境”等的有利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火暴。教育贷款政策指出,“国家助学货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以刺激个人消费信贷为特征的教育助学贷款和以帮助贫困生求学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展,标志着我国教育贷款金制度初具规模,也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鉴于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市场大得惊人,国人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完善,教育的发展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极具拉动作用。因此,教育产业化就势在必行。

2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日益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国外教育机构依赖留学教育资源谋取教育利润、国内公办教育领域部分地实行着有偿服务、民办学校绝大部分完全依靠学费经营、从事教育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利润丰厚……客观存在的教育市场被瓜分、肢解的现实,要求我们调整思路、迎接挑战。

1.在思路上,启动教育消费市场、实现教育的产业化势在必行,但万万不可忽视教育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因此,教育产业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有机网络状态——以主体产业(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工作)为核心,以骨干产业(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教材教具文具供应以及考试、留学、升学、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为基础,以辅助产业(教育基金、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和学生公寓、营养配餐、健康饮水、交通安全等社会服务)为枝干,以边缘产业(体现产学研结合特色的校办产业)为补充。这个网络状况系统通过综合管理与运营,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

2.要切实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问题。按照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装水量的是那块最短的木板,要使木桶多装水,就得把短板接起来。因此,必须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土地、银行给予融资、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宿费还贷”、建立“教育产业园区”“教育产业基地”、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学校联办后勤”的产业运作模式。

3.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近年来已由消费热点向投资热点转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矛盾的根本途径。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教育。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开办是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发展民办教育,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步子要更大一点。民众期待更加宽松的教育政策——放松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以法律手段保证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名副其实的思想文化载体。

4.教育储蓄、教育贷款要进一步放低门槛,为更多的受教育者提供经济保障。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储蓄参储对象的范围,增加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缴款方式和违约处理要更灵活一点,要将教育储蓄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农村市场;要丰富教育贷款的种类,实行多种担保,要延长贷款偿还期限,贷款偿还期至少应为10年,要制定合理的偿还条件,增加免还条款。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储蓄、教育贷款的政策,它们才能成为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助推器。

第3篇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进行生产经营的管理,根据企业的特性和生产经营的规律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的费用,同时制定合理的价格、提供适当的薪酬、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组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达到使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的目的。

通常来说,企业的经济管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开展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结合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经济管理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关联性,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要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以及项目都涉及到资金的运用和管理,各种管理工作都与经济管理有着各种关系。其次,企业的经济管理具有指导性特征。企业的经济管理所形成的财务指标是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的体现。要制定方针和目标,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此外,企业的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特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渗透到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体现出综合性的特征。企业要通过经济管理对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规划和有效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经济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存在管理的理念较为落后的局面,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利用经济管理的方法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还以传统的经济管理的理念为主,管理思想落后。还有些发达地区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理念,但是并没有从企业的具体实践出发,没有发挥出企业经济管理应该有的水平以及功能。

2.企业中的管理制度欠缺

很多企业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些企业虽然有经济管理制度,但是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摆设,根本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更多的企业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更有写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根本无法适应目前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不合理的经济管理甚至还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3.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手段缺乏

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还有一个问题即缺乏企业内部的控制与管理,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很好的危机管理意识,使其无法面对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有些企业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采用财务审计的手段进行管理。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财务管理无法完全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没有设立专人专岗的企业就直接进行经济的管理,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现代企业增强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及措施

1.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要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经济管理方法,首先就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同时更新思想,改变狭隘的企业中的生产意识。现代企业家要主动的学习我国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努力使自己成为懂得经营管理,而且有头脑和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企业家,这些都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的首要前提。

2.选择优秀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就要积极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通过应聘等形式来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可以通过面向全社会和高校进行招聘,吸纳贤才。在管理中,要保持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企业内部的全体人员参与评价。当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出现问题时,要召开企业大会进行研讨,听取专家的意见,进而形成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的经济管理要实行制度化的管理,要以“法治”代替“人治”,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民主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承接产业转移 可行性 对策建议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河北省要抓住国家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完成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既可以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又是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要。

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向纵深发展。目前,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凸显。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够促进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更好更快发展,而且对周边地区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承接产业转移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等条件,积极主动进行改革,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促进产业聚集,增加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后发地区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路径,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京津冀产业梯度差使其在产业结构上具备了梯度转移的条件。对京津冀三省市产业机构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三省市产业结构差异性很大,呈现出北京-天津-河北由高到低的梯度次序(数据来源: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其梯度分析具体如下:

从三省市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在逐年缩减,而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

经过30多年的产业演进,北京的产业结构类型为典型的“三、二、一”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只占1%以下,第三产业占到50%以上,第二产业居于次要地位。这样的产业结构与河北省形成了互补,比如在农业方面河北与北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其提供农副产品等方面的服务。

河北和天津都是“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是也有很大的差异:河北在第一产业比重上远高于天津,2011年天津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4%,而河北达到12.0%,鉴于此,河北同样可以发挥第一产业方面的优势,为天津提供农副产品服务;短期内,天津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但从长期趋势看,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有逐步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由“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转变;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第三产业比重,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第二产业仍是河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要形成“三、二、一”型产业结构需要质的飞跃。总体来说,河北省在第三产业发展上与京津地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从具体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京津地区第二产业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为主,河北则主要是以钢铁冶金、纺织、建材等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上,三省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产值比重明显不同。2010年北京市以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较大比重,天津市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导,其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相对落后;河北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比重高达24.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而金融业仅为8.6%。这说明北京市的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科技等所创造的产值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较大,与天津市和河北省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而天津在社会服务和房地产业方面比河北更具优势。

区位优势成为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河北省与京津地区地域接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似,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正在加快实现有效对接,铁路、高速公路、计划修建的高铁将三省市紧密连接在一起。河北省自然资源、能源资源、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等优势产业,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

在政策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把京津冀一体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河北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北京、天津、河北规划部门在廊坊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这些都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其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主要有:各区域内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促进其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政策不完善,承接京津产业重复现象严重、造成同行业恶性竞争,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工业园区建设质量不高等。截止2011年,其已存在超过100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万多家,成为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确、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协调相结合推进产业转移。在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三省市的比较优势,注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让企业担当产业转移的主体。同时政府应在其中发挥指导、协调、服务作用,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要积极创造产业集聚条件,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关联效应或产业带动优势的项目进入。同时,要完善地方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防止出现恶性竞争。

明确产业定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积极主动地寻求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进行产业定位。河北的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的冶金、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等,而北京、天津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转变城市职能、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需要河北省承接此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河北省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发挥生产要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主动地承接京津转移出的部分产业,为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促使其产业结构有“二三一”的格局逐渐演变为“二三”并重的局面。

为转入产业提供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河北省承接来的产业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产业作为支持。应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当前,河北省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新的产业链经济,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引领企业加快绿色发展。

继续建设工业园区,完善承接转移的载体。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是河北承接京津企业转移最有效的载体。要明确工业园区发展重点,搞好规划。将工业园区与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相衔接,围绕当地的比较优势努力发展适合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逐渐形成以重点园区为龙头,周边园区为配套的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配套齐全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市场规律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处理好优势产业与劣势产业的关系,既要重视优势产业与劣势产业的互补,更要重视潜在优势产业的发掘和拓展;三是要处理好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与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实现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关系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是微观经济一体化,由市场力量推动,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这种一体化构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范畴,是成员国基于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鉴定协议来为资本在本地区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形成政治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基础。由于这两种一体化在运行层次和运作机制上的不同,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个主要动力源。但是,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自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以来,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受单个国家尤其是小国的资源与市场局限无法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战前的殖民地开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列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战争方式获得的资源与市场很可能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失去。另外,战争也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扩张的机制,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向纵深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显然,从战争转向合作是解决这一矛盾更可行的途径,于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调节,由资源争夺转向资源共享,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逐步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这在实际上便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化在战后迅速发展深层次认识的基础。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由于生产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强烈地逾越国界的要求时,实际上使一国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分工与规模经济,另外,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费用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国所能承受的。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跨国性的集体力量或协调来解决,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较好选择。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构成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甚至唯一条件。一体化还需要有下述条件才能形成:一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产生逾越国界的要求却遇到来自其他地区对商品、资本流动设置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这种障碍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双边谈判予以解决时,才有可能率先在本地区形成区域经济组织,以便在局部范围内妥善加以解决;二是当生产力发展的逾越国界要求退到了来自其他地区商品与资本的严峻挑战时,需要依靠地区组织来保护其成员国产业,确保对本地区市场的占有;三是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必须同处于一个经济区域中,而不是困于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区域是指区内诸成员国经济具有竞争性(可以实行产业内分工)或互补性(可以实行产业间分工),有长期交往传统,否则,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里形成一体化组织,也难以获得真正发展,这是一体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便是典范)。战后蓬勃兴起的遍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多或少与上述条件有关。

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生产力逾越国界的国家都能具备实施一体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能与其他国家成立一体化组织。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主要是选择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的原因)。跨国公司把R&D、生产、销售、服务等诸价值链增殖环节分解到世界上各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把生产力发展与资源和市场的矛盾分散化,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来解决一国无法承担的生产力逾越国界的要求,跨国公司也利用规模化生产和各国要素价格优势组合出价格最低,且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跨国公司遍布世界的子公司和营销网络,把市场交易内部化,使生产力发展大公司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排外倾向,区外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内的大量投资来绕过这种人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在实际上也促进了战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早在欧共体成立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以1966-1977年这一时期为例,在1966年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向世界市场上出口的制成品总额中(不包括返销美国部分),有46%是设在欧共体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到了1977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4%;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块跳板来减少美国关税对其不利的影响。

战后通讯和运输的迅速发展及其服务费用迅速下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世界银行、IMF和GATT(WTO)等机构的成立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协调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他如联合国的调节、多边国际协定的执行等,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宏观一体化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市场的力量,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不局限于民族利益和国家疆界,通过跨国经营活动,追求全球性的机遇、抉择和效果,以获得企业全球战略的实现和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区域不断投资,便会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这就是说,作为微观层次的跨国公司,其市场机制力量能够推动作为宏观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纵观当今最成功的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大量投资,使区内比较优势上升,从而为推进一体化创造条件。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加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跨国公司微观一体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条件的实现,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区内扩张,将传统的国家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产业内分工,这种分工形成的规模经济使该区内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为跨国公司以本地区为出发点重构企业的区位优势、技术垄断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还可以使那些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或者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使跨国公司优势定位外化在国际比较优势中,让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如果经济纯粹在一国之内而不发生跨越国界的要求时,国际经济活动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它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对国际经济交往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当资本开始国际化时,东道国在根据自己国情吸引外资时,也逐渐改变国内立法,接受国际惯例,对跨国公司活动的游戏规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予以认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既给自己带来了利润,又实现了其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也使东道国实行更开放的对外经济发展政策,优化了国内的法律、政治和人文环境……这些变化都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规模经济仅仅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分享互惠互利,区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实现。

如果该区域经济发展遇到外来的阻碍和威胁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便会很快建立起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比较优势,优化制度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来本国投资以强化自己的经济优势以及相互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出困境的便捷之路。

三、区战经济一体化促进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这是因为: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了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座。这是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相对应的现象。投资创造主要是指,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产生的贸易转移现象,使区外的企业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因此,区外大量直接投资涌入区内,在那里建立分支机构和占领成员国市场。而投资转移则指先前进入的企业,为了利用市场统一以后所提供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机会,对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布局,即进行生产合理化方面的投资;第二,区域一体化使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跨国公司实行复合一体化的经营战略提供便利。传统上,对外投资作为要素流动的一种形式,与商品流动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刺激资本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特征便是在宏观层面从制度上保证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因为一旦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通过区内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推动,使区内的跨国公司在这块已经“围起来”的商场上较易占据优势地位,使其在区内扩张更具有便利的条件。而且,一体化组织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微观一体化的实现。如欧共体执委会在70年代曾援用《欧洲共同体条约》的有关条款对美国大陆崩头公司吞并一家荷兰公司实行了严厉的制裁,80年代还制定了一项10年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目标是将西欧在世界技术市场的占有比重从那时的10%提高到90年代的30%,这些倾斜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区外的竞争对手,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国的跨国公司对这些重要行业的渗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证还表现在,如关税同盟是实现对内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对外统一关税,关税消除后,市场随之扩大并向纵深发展,为区内各国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国无法再运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必须面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各国公司便加速对区内直接投资的步伐,成员国之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也会加快,这样便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例如,在欧共体内,1959中的西德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47亿美元,其中在西欧的投资为1.97亿美元,而到1978年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18亿美元,其中对西欧的投资增至212亿美元,分别增加57.1倍和106.6倍,英国1971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总额为985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8%,1973年加入欧共体,1974年对欧共体直接投资总额达到22.82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1.9%,分别较1971年增加1.3倍和上升7.1个百分点。

到了80年代,由于对内部统一大市场的预期,四大流通尤其是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给区域经济微观一体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1984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从405亿埃居猛增到3534亿埃居,平均每年以54%的速度增加,这一不平衡发展趋势的直接结果是,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从1984年的19%上升到1989年的52%。这种状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反过来又促进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推动作用发生的根本前提仍然是区内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里宏观一体化的作用仅是在为潜在的微观一体化显性化扫清障碍。当前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实践由于缺乏微观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所以比较脆弱。一些发展中国家企图用协议分工和协议投资的方式进行一体化实践,更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准则,其困境的出路是必须在区内形成比较优势之后才能实行一体化。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与进一步融合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即跨国公司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在宏观领域实现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反过来推动跨国公司在微观领域的进一步扩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既促进了区内跨国公司的扩张,也促进了区外跨国公司的对内扩张,因为大市场形成给区内跨国公司带来的发展优势是区外跨国公司所没有的,区外跨国公司不得不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商品出口,这使跨国公司在规模和素质上都得到提高;而不同区域内跨国公司的相互扩张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疆界上的扩大,加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身的自我加速机制,使区域经统一体化组织在边界和深度上都获得很大的发展,两者互动的结果,便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区域经济组织疆界的扩大。

第6篇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与发展为价值旨归,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并对人生存的意义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处境细致关怀的思想体系,其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人类不断追求自我解放的文化自觉。其蕴含在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承担的使命不仅仅是人体的健美,更重要的是对人精神世界的启迪与改造,可以说体育教育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强烈气息。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首先是体育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体育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的主体内容,反观各种体育运动不难发现,几近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把公平公开合作拼搏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回溯至体育活动从与人类生产活动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容体系,体育活动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理学改造,任何一种体育运动所体现的就不仅仅是对个体的体力的非凡考验,更重要的是其所体现出来的对重大精神价值(如公平、正义等)的渴望和体育活动所激发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这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原初。

其二,体育教育活动中内隐的道德人格,体育活动不是一种物质生产性的劳动行为,体育使得人类身体活动的方式的文化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这种转变就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道德人格的生长,在日益丰富的体育活动中,人类萌发出寻求身心愉悦,显示自身智力,增强群体自尊的需求,正是体育活动中内因的道德人格是人类的社会性大大发展。体育教育活动中内隐的道德人格所阐发的道德理念、道德修养、道德品质、道德能力是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理性根基。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言传身教的道德示范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其三,体育教育活动中所富有的探索精神,体育教育活动并不是怂恿个体盲目展示自身的生理运动机能,而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运动潜质的开发,现如今,体育教育活动借鉴了其他学科中对自身发展具有启发意义的有益成分,着力对体育活动中所体现的科学规律展开探索,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体育研究无疑表现出人类对科学和真理的重视与求索,这是体育教育活动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支撑。其四,体育教育活动对人主体性的充分肯定,体育教育活动倡导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对尊严和荣誉的捍卫,可以说体育教育活动进一步确认人在社会生活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总而言之,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以体育文化心理层面展现出来的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着眼于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和弘扬人性的,关爱自由,追求重大精神价值的精神元素所组成的丰富的思想体系,其不仅仅是一个静态意义的存在更是发展意义的存在,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二、现实境遇中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异化

在物质文化充斥着整个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在竞技化的体育文化和精英化的体育人才培养中迅速沦落,突出表现在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核被割裂,人文精神在竞技化中的体育文化中衰微,在精英体育教育中的迷失。

第一,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核被割裂。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自身认识和要求不严等问题,以及各种不良习气的影响,目前在体育教育的教学、竞赛、科学研究中层出不穷地出现,恶性竞争等破坏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的恶劣行为,体育活动所倡导的公平、诚信合作的精神品质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与体育活动本身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格格不入,诚然这些问题可能极少数的个别行为,但它对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损害时巨大的。必须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第二,人文精神在竞技化体育文化中的衰微,竞技化的体育文化过多地强调参与竞技的主体在训练和赛事中所获得的名次和物质报酬,是体育竞争的异化,其极大地消解了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在竞技化的体育文化中,体育活动中追求人自身发展的需求被获得运动成绩和物质奖励所替代,人被沦为对象化的存在,为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所左右,其价值取向偏向于单一的“工具论”体育活动“重物轻人”的倾向长期发展必然使得体育的人文关怀属性大打折扣,体育竞争的拜人的诉求最终为拜物教所俘获,竞技化的体育文化使得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严重地偏离了体育竞争的初衷。其只是一味地强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竞技水平,忽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另外竞技化体育文化的盛行会怂恿运动主体追逐体育竞赛所带来的对物质利益与荣誉,这不仅仅损害了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神圣性与纯洁性,进而最终使得体育教育的对象沦为片面发展的人。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总体经济 互动中介 格雷欣法则 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和文化有明显的收敛趋势,即经济与文化的融合。现代经济充满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化也在以各种形式被企业所生产和交换以创造价值,这种趋势可被描述为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市场已趋于全球化,音乐、书籍、工艺品、电影和其他文化产品已跨出国界,形成了巨大的国际贸易流,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2005)统计,文化产品的全球市场价值大约为1.3万亿美元,文化产品的贸易额也从1994年的393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92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自2000年,文化产业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大约占全球GDP的7%(世界银行,2003)。从1999年到2003年,世界文化产业的平均增长率明显超过冶金、航空、种植、机械、化工、采矿、食品等传统行业的增长率,也超过了一般服务业的增长率(花建等,2005)。

作为新的财富形态,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日益扩大的文化市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文化产业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文化智力资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可观的附加值,并在国际市场上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争取广泛的国际认同和合作(左学金,2004)。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经济形态,对世界市场格局、经济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培育创新能力、增强地区、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已成为各国竞相争抢的焦点。

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的互动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增长

文化增长也称为文化总量的增长,指一国综合文化国力的增长,包括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文化消费水平及其他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增长具双重属性,既是文化概念,又是经济概念,“既是关于文化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当代转变”(胡惠林、李康化,2003),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增长是社会运动过程中的自我发育现象,是一定社会、一定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综合国力的体现,主要通过经济和文化总量增长体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增强综合国力,不仅要大力提升经济实力,还要提高和发展文化实力,要提高文化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速度和力度。

文化增长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也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指国民财富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增强。无论文化建设规模、文化消费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准,都直接反映了经济总量增长及文化投入状况。因此,在一国文化水平和文化资源量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水平决定了文化投资总量和文化消费水平,经济总量增长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呈同步趋势,当一国(地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便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文化增长与文化政策有一定关系。我国没把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仅把文化作为消耗国家资金的部门。加之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不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无论在产业结构还是在投资规模上,文化产业都远低于第一、二产业的增长。因此,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既影响了文化发展的速度和结构,也制约了文化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增长的一部分。文化部门是以特殊的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部门。在经济意义上,文化增长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递升过程中所反映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反映的是文化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由这种数量关系所揭示的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都揭示了这样的现实:知识可以提高投资回报,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积累。知识可通过溢出效应,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投资时反复利用,以缓解资缺对经济增长的压力。而文化经济无论作为技术样式的存在(数字艺术),还是作为知识形态的存在,都显示出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特殊地位。文化附加值在产品价值中的增加,以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的增加,都反映了并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化。

(二)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的互动中介

本文认为,经济贡献、文化观念、关联带动、人力提升是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文化产业正是通过上述中介与总体经济进行互动。同时,总体经济又通过经济的质量与数量对文化产业产生作用。其互动机制如图1所示。

其一,经济贡献。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门类,必然会有一定的经济贡献。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在微观上表现为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物质、能源消耗的比重减少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比重增加;在宏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的提高。

其二,文化观念。具有特殊性质的文化产业能够传承、改变、重塑,甚至创造新的文化观念,而文化观念将直接刺激和引导个人、群体、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影响个人、群体、社会的兴趣偏好、消费观念、消费倾向,进而影响总体经济。“绝大多数商品交易在建立起某种社会关系前是不可能成交的,要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商品,首先要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观念”(尹永波,2004)。

其三,关联带动。“关联带动”是指文化产业通过为其它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来影响总体经济。文化一旦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便不可阻挡地通过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两条路径,向一切可能的产业渗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壮大了自己,也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升级。

其四,人力提升。人是经济活动中核心的、最具能动性的要素,物质资料、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管理调控等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人力素质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能够通过提升人力素质来影响总体经济。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文化都是从精神的角度“生产”和“再生产”人。文化培训的投入,是为了再生产出具有新文化和掌握新科技的劳动力;文学艺术活动的消费,是为了通过鉴赏性的休息,解除疲劳,调节人体生理机制,以再生产出精神充沛的劳动力。文化消费是人自身的内含或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动力。文化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智力、观念、思想、能力,并能从整体、根本上引导、培育人力素质。通过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就为总体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和各类人才。因此,健康的文化产业不仅能够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作用于总体经济,还能够通过文化、教育行为作用于总体经济。

(三)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文化产业从产业文化化与文化产业化两方面,通过经济贡献、文化观念、关联带动、人力提升等中介,支撑、带动、促进总体经济的成长。

第一,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许多西方国家,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已超过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后工业社会即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美、日、英等国的文化产业已成为最大产业,一个国际传媒公司的产值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中国专家预计,2050年以后,文化产业将超过信息产业和自动化、机器人、计算机辅助组织管理而占产业结构的70%-80%(王哲平,2003)。文化产业需要的自然资源不多,主要依赖智慧创造,故而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占据经济增长的大部分份额。

第二,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率。文化产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除创意过程外,生产、销售过程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是太高,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具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从而成为许多地区主要的就业产业。此外,还提供更多的临时就业机会。

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内部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联盟、融合或重组的趋势出现,促进产业整合。二是文化产业在特定地区形成高度的产业集聚。如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集中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既是世界经济中心,也是区域乃至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三是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第四,文化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工业化转移到信息化,与此相适应,产业竞争也从规模经济的制造工作转移到创意竞争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依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产业不仅可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成就,提高产业经济的附加值,还会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再利用及激发来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独立的产业形式存在,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形式拉长产业价值链。好的创意,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使传统产业和产品焕发新的生机。

第五,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二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体间相互沟通,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日本汽车制造业每年贩卖新型车的收入达4万亿日元,其中有一半属于出售“文化符号”的收入,另一半才属于销售汽车的纯收入。同样在日本,如果印上一个“G”字,原本价值700日元的女式布制提包可以卖到7万日元,增值100倍(日下公人,1989)。因为“G”是表示有米开朗琪罗、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符号。四是传播价值观念,形成价值和形象认同,进而形成文化产品和非文化产品认同。以韩剧《大长今》为例,它不仅引发了国人的韩剧热,大大推动了韩国文化制品的出口,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韩国旅游、美容、餐饮、服装、化妆品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韩国怀有好感。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市场的“格雷欣法则”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互相创造、彼此推动的机制,在低俗文化产品长期成为主流产品的情况下,会促使消费群体产生对低俗文化产品的偏好甚至痴迷,促使低俗文化产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者文化素质下滑的结果是:一方面,低俗文化产品的畅销和市场份额的畸形扩张,另一方面,优质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上述现象是文化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可称为“庸品排斥良品的趋势”,体现了文化生产中的“市场失灵”,意味着文化低、劣品的重复生产和占领市场。文化生产中的上述“市场失灵”,在实行文化生产自由放任的国家,表现得极其鲜明。其深层根源在于文化产品的内在矛盾:艺术、社会价值与商品价值的矛盾。表现为消费偏好与生产的偏离。文化生产中一些创作者往往会产生将商业价值追求超越和脱离艺术、社会价值创造的非理,这种现象表明,文化生产偏离了艺术、社会价值创造这一精神生产的本质,而从属于对商业价值的追逐;文化工作者陷入“市场陷阱”,将严肃的精神生产变成了一般的营利活动。文化生产由此出现“畸化”,偏离了正轨(刘诗白,2005)。

(二)文化生产与需求的两种循环

文化生产的良性循环模式:在优良文化、艺术品为主流产品的场合,文化良品影响和塑造消费群体健康的文化心态,引起对文化良品需求扩大,由此又促进文化良品生产扩大。这就是商品性文化经济中的生产与需求的良性循环,它意味着文化生产经济效益和艺术、社会效益的并进,这是文化生产健康发展的路径。

文化生产的不良循环模式:在文化次、劣品成为主流产品的场合,文化次、劣品影响和塑造消费群体畸形的文化心态与不良偏好,引起对文化次、劣品生产进一步扩大,形成次劣品的重复生产,这是商品性文化经济中的生产与需求的 不良循环,它意味着文化生产经济效益正增长而文化艺术、社会效益零增长或负增长,这种情况表明次劣品的大肆泛滥和文化生产偏离正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实行商品性文化生产中,应该自觉用生产与需求的互相创造和互相促进以及文化市场主流产品形成的规律,构建良性的文化与经济互动机制。

(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力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文化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利益最大化以及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内涵是公平,既包括代际公平,也包括地区公平。任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横向纵向两条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李康化、王一侬,2003)。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和其他地区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适度开发各种文化资源,满足当代人对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需求。如果说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生态伦理,那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强调的就是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化发展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心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自我维持、独立运转的封闭系统,它要不断获取信息、智能、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避免过多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通过智能资源等的不断投入与优化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扩大再生产。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更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国民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构成了文化产业系统的外部环境。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种生产要素、文化需求、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企业治理结构、政府政策和法律状况、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国文化需求状况。而一个国家公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内容和需求程度,对该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一个国家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也与该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包括人力资源、资本、文化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流通情况等。第三,竞争机制对提高文化竞争力尤为重要。文化产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发展,离开了竞争也就没有竞争力可言。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文化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市场竞争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第四,政府行为和法律状况。一个国家政府行为和法律状况,是构成文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否、支持与否对一个产业的初期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政府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行政效率,以及法制健全程度等,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五,文化传统。与其他产业相比,一个国家文化传统与文化产业有着更为深厚的联系,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良好的产业内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产业经济关系,并与总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尹永波.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力问题,领导干部关注的文化热点问题[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冯子标.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4(9)

4.苑浩.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政策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6(1)

5.王哲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向[J].天府新论,2003(4)

6.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Satin American Economy [EB/OL].省略/culture.

7.花建等著.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天津社会科学院与天津旅游局联合课题组.天津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张晓明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刘诗白.论现代文化生产[J].经济学家,2005(2)

11.李康化,王一侬.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J].社会科学,2003(2)

第8篇

【摘 要 题】学校体育

【关 键 词】竞技体育/校园……

一、引言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标志的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人们在体格、体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及其体系的可开发性、作用的适用性、影响的广泛性,成为整个体育运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它的发展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促进各类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1]。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这片沃土,学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运动兴趣及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功能。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所以从高校体育入手,探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所蕴涵的各种因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竞技体育的价值。

二、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象,同样一所学校也往往会由于他们的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名。发达国家的不少大学都致力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运动队来为其学校争创知名度。目前我国高校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几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几十所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大学和近300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并定期召开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这种以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来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既提高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的性质已从原来作为培养学校体育骨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方面逐步向半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态势已经跨出校园,面向社会,走向世界。

早在20世纪初期,竞技体育就被国外一些专家看作是一种公民的素质,一种文化生活,一种独特的精神崇拜。他们深信,竞技体育可以培养青年人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国外的竞技体育始于儿童时期,他们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动员、引导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入大学后,有的竞技体育的水平就已达到了国际水平[2]。因此,校园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和队伍。而我国由于对竞技体育认识还存在许多与时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观念,没有正确地认识竞技体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导致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发挥。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之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嫁接”成功将对体育教学工作、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场馆建设以及学校名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大大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技体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 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高校竞技体育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竞技体育始终遵循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通过竞技体育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误和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3、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因为竞技体育为承受责任、作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又具有培养服从的一些品质的趋向,如尊重、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学生从竞技体育中也能培养应当无敌意或无怨恨地接受批评意识,不应有超越规定,严重伤及对手的行动。竞技比赛有时需要有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建立在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还必须建立在豁达的宽容心理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4、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竞技运动也不例外。它在对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出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后才是从中发现、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在那些运动员甚至存在于他们的崇拜者身上。荣誉、成就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的得失,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荣誉的各种活动,进而引起他们对处世哲学观的转变,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生活规范、道德观念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滑向犯罪的深渊。

众所周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一旦教师、教练员把运动员、学生所获得的荣誉仅仅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就可能产生教育上的畸变。这些畸变主要表现在:为使运动员尽力争取去达到成人的目标而不断地给予他们过分的名利刺激,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有害的压力。对学生参加竞技体育的思想意识和目标上的错误灌输,主要来自教师与教练员。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运动队,他们会更多地强调自己工作的成败、队员、资金、设备等等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过分特殊化,甚至不惜违反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而弄虚作假,有可能致使教育的养成因素受到削弱、淡化甚至发生畸变。

竞技体育还可能带来暴力行为的产生。因为攻击性是竞技体育的特点,由于青年好斗、好胜的心理,而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准确,就有可能在平常的争论中转化为暴力的行为。所以,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6、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

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如许多竞技体育项目就产生或萌芽于学校体育,而且伴随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的转变,竞技体育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实施,最终会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小、中、大学的业余训练来形成整个训练的一条龙体系。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但学校面向的毕竟是普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采用纯竞技运动,对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性竞技运动,应当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修改规则,降低难度,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俱乐部,利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既能把有运动潜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保证学生受到正常的体育教育。

四、结束语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影响所蕴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对青少年施加没有必要的压力和无教育根据的训练。助人成才、防微杜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则。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蕴涵要有深刻地认识,并能把握好教育、训练学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竞技运动的开展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在学校中开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办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让真正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甚至是奥运会。

【参考文献】

[1] 李涛等.应用系统观点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

第9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

1 主题与文化的概念与意义

1.1 主题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主题最早是应用在音乐中,成为音乐固有的一种术语,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主题被广泛的应用在文学领域中,主题基本的理念和内涵是:主题可以看成是主体,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主题产生的解释,主题的含义就是公共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解释学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实现创造的最强大动力,所以,针对于我们所了解的主体,需要适当的时间和认知去感受,并且可以根据世界上对主题的解释,来明确实际上所认知的结果。文化是一个较为广发的用语,在任何的领域都能够运用到文化,文化的概念也非常的广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就是指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遗留下来的物质和财富;狭义文化就是指人类的行为习惯。所以,无论是从广义上讲还是狭义上讲,都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灿烂文化和民族历史。

1.2 主题与文化的重要意义

园林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设计成为让大众耳目一新的景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得到历史的肯定,体现出文化的内涵。通常情况下来说,园林景观主要的欣赏价值就在于景观,通过观察来得到欣赏价值和意义,并且通过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来反映园林景观的价值所在。

2 国内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2.1 国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历程

日本园林:日本是一个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国家,具有显著的群岛生活的特点,日本对于园林的建设非常的重视,并且无论是那个角落都建造的非常精细,所以在建造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大自然景观的浓郁风情。“栗林园”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园林之一,已经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栗园林”是日本最大的园林之一,并且凸显出了日本的独特魅力。美国园林: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由于没有任何宗教的约束,使其园林的建造体现出了一些自然、淳朴的文化气息,在美国的这种发展趋势下,形成了美式的园林景观,体现出了一种浪漫的情怀。法国园林:法国是一个特别浪漫的国家,法国园林艺术也延用了这种烂漫的气息,彰显了法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法国被称之为浪漫之都,进而通过园林景观体现出来,法国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则属凡尔赛宫,可以透过凡尔赛宫的整体建设,看到法国的整体浪漫的气息和整体韵味。

2.2 国内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历程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东方园林,我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由于我国的古代园林是随着历史而沉淀进化而成的,所以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历史。从秦汉到魏晋在到唐宋至明清,都体现出了不同运维的园林文化,并且始终在传承和延续着我国历史的发展。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品质,主要采用的手法就是情景交融的方式,让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精神文化上的美,象征了品德高尚的情怀。

3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

关于现阶段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体与文化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分析,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因地制宜设计理念

对此,要求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弘扬时代精神,而且还要体现地方特色。比如,现代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极易使人产生一种疲劳感,因而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尤为强烈。千年历史的扬美古镇,是全亚洲最大的专业性药用植物园,该景观的规划来源于刘三姐的故居。骆驼山、象鼻山、蝴蝶泉等景观规划,则是根据当地自然地貌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设计

在主题与文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从主要景观与辅助景观相结合,促进整体与部分和谐发展。比如,园林景观通过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等科学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整体空间,这在城市景观的规划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其中,在园林假山的规划中,要充分地分清主次假山中的山石风格、纹理以及脉络等。山峰的高低起伏、山脚的迁回曲折等,都能够良好地体现假山的特色。享有“堆山叠石”之称的狮子林,则是园林景观中以堆山作为典型的案例。狮子林不仅具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走廊等人文景观,而且还有各种湖山奇石,素有“假山王国”之称。假山的合理规划,成为了狮子林的一大特色。

3.3 中西合壁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吸取西方园林设计的优秀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园林景观。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金鸡湖,湖岸上的“圆融”雕塑成为了金鸡湖的一大特色,不仅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标志,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象征。城市广场以对称的形式与苏州市核心区域遥相呼应。水巷邻里则彰显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特色。我国传统文化崇尚与自然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西方园林则更多侧重的是一种对称美,讲究规则均衡的布局思想。

4 结语

通过对全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在园林景观规划的进程中,对主题与文化的设计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此,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借助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与理念,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海云.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J]. 现代园艺.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