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质量管理方法

时间:2022-03-27 10:19:47

导语:在质量管理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质量管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现代护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证研究

护理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给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内容。笔者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对护理管理的一些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探讨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护理管理的每项工作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实例分析如下。

1利用直方图判定考试内容的难度及信度

以A医院外科《护理技能》考试为例,统计该次考试成绩,计算均值x=78.62,标准差s=10.51;并绘制图1。根据统计原则,由直方图及样本参数(x和s)可见,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该次考试内容难度适宜。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利用χ2检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利用分层法和排列图[1]

找出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B医院03年对护理工作差错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表1及排列图2。表1B医院2003年护理差错百分比(略)

根据巴列特分类原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认为“累计频率在80%左右以内的因素为主要因素”。本例中的发错药和打错针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极重要的少数”,如果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把护理质量提高一大步。

3利用质量控制图监测护理交班报告的不合格率

C医院对2003年护理交班报告每月随机抽样检查一次,并绘制不合格率控制图3,计算出均值,标准差,警戒上界(P+2Sp),警戒下界(P-2Sp)。护理交班报告合格率在上、下警戒线之间,超过上、下警戒线应究其原因。超过上警戒线,其原因可能是对护理交班报告的重视程度、病房的压力(如危重病人的多少、护理工作的繁忙程度等)、有的护士尚不懂正确书写护理交班报告、综合素质较差等有关。超过下警戒线,注意追究是否有造假行为,如无则是最理想的护理质量。且结合分析知,护理交班报告不合格率与护理差错率成正相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利用因果图分析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

用排列图找到主要原因后,可用因果图寻找主要矛盾产生的根源。如为进一步查找造成“服药差错”的各种可能原因,召集若干有关人员,进行因果分析,绘制图4。

5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2]

对相关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图3C医院2003年护理交班报告不合格率控制图5.1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根据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所赋予该指标的系数。重要程度愈大,权重系数愈大,所有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之和等于1。例:“护士长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邀请有关专家(根据需要,也可以是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发表意见,汇总整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2。表2护士长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表(略) 根据表2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W=∑mi=1wym(j=1,2,…n)W1=0.1+0.12+0.13= 0.1;同理可得:W2=0.18,W3=0.18,W4=0.16,W5=0.15,W6=0.09,W7=0.08,W8=0.06 (W1+W2+W3+W4+W5+W6+W7+W8=1)。

5.2综合评价将评价项目的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系数,即该项目的综合分。据此可用于评价不同对象之间的优劣。如个人综合素质、科室护理质量等。见表3。例: 护理质量加权综合分(F):F神经内科=∑4i=1w1f1=0.17×100+0.47×94+0.13×93+0.23× 99=96.0表3护理质量评价表(略)

6护理管理

“PDCA”循环护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含“三全”,即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全程性是“PDCA”循环的全过程,其基本工作程序是:P―计划(PLAN),D―执行(DO),C―检查(CHECK),A―处理(ACTION),并总结分析把信息反馈到下一个循环中去。这种循环往复进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形成互相促进的有机联系,总结阶段是“PDCA”循环能否前进的关键,每转动一圈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找出护理工作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后,制定对策表(见表4),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反馈实施进度和改进效果,作为指导下一个“PDCA”循环的依据。表4护理措施与对策表(略)

总结经验与继续探讨实施护理措施后,质控小组对计划落实的情况采用不定期抽查法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有环节质量(即每位护士是否严格执行了各项护理措施)和终末质量,并将检查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断通过“PDCA”循环解决护理问题,其最终结果就是促进护理质量阶梯式提高,值得同仁们探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乳粉;应用;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对奶粉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A公司以乳制品饮料生产为主,近几个月反复出现由于奶粉来样不合格导致的整批产品退货问题。本文以A公司为背景,将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应用到乳粉来料的质量管理中。

1 质量管理几种常见方法与工具

1.1 调查表

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某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数据,画出图表并作分析、综合而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即为调查表法。它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可以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弄清前因后果,揭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论据。

1.2 排列图

绘制排列图的目的在于从诸多的问题中寻找主要问题并以图形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来。通常把问题分成三类:A类属于主要或关键问题,约占80%左右;B类属次要问题,约占百分之十几;C类约占百分之几。排列图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从而收效显著。

1.3 因果图

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特性要因图,是用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各种原因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并在同一张图上把它们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因果图由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主干箭头所指的为质量问题;主干上的大枝表示大原因;中枝、小枝、细枝表示原因的依次展开。

1.4 直方图

直方图法适用于对计量值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以便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利用直方图观察它的整体分布形状,有助于判断工序是否正常、工序能力是否满足、不良品是否发生,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以制定提高质量的改进措施。

2 现状分析

图1 奶粉分料检验流程图

图1所示为A公司某种全脂奶粉的检验流程。其中,在原材料检验这一步骤上的主要检测项目为:外包装、蛋白、尿糖、酸度、脂肪和水分。乳粉来料的要求为这六个项目同时符合指标。为找出导致乳粉来料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运用调查表法找到主要项目,如表1所示。随机从某批次抽取50组全脂奶粉的检验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在蛋白和脂肪两个检测项目上的数据波动率最高,其中2组因蛋白含量偏低被退回;3组因脂肪含量偏低送入评审。故,重点研究蛋白和脂肪这两个检测项。

表1 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分别将导致蛋白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低的影响因素记录并作数据统计,如表2及表3。运用Minitab软件绘制帕累托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找到影响全脂奶粉蛋白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低的主要因素。

表2 蛋白含量偏低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表3 脂肪含量偏低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图2 蛋白含量影响因素的排列图

图3 脂肪含量影响因素的排列图

由两个排列图可直观看出,生产配料、人工操作和工具这三项是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占比80%及85%。所以,应集中主要力量解决的影响因素为生产配料、人工操作和工具。

取50个蛋白含量抽查值和50个脂肪含量抽查值作为原始数据,分别输入Minitab后可直接出对应的直方图,如图4、图5所示。进而可根据图形整体形状和偏离程度,找出问题所在。由图4看出蛋白含量的分布有折齿出现,属于折齿形直方图。经调查,可能的原因有作图时分组数据太多、测量仪器误差过大或观测数据不准确等,此时应重新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而图5整体形状接近正态分布,无折齿、陡壁、孤岛状也无双峰形出现,但其公差范围很大,此时应观察员工是否按标准进行检验奶粉的操作以及检验工具是否达标。

图4 蛋白含量直方图

图5 脂肪含量直方图

由以上分析,把影响脂肪含量、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类整理,并运用头脑风暴法对问题进行讨论。在Minitab中绘制因果图,如图6、图7。

蛋白含量偏低的主要因素有:①供应商虚报比实际值高的蛋白含量。使得来料蛋白含量低;②人工操作方面,由于老员工操作不标准或新老员工交接不当引起操作错误;③取样方式和份量问题。公司要求当天到的奶粉来料当天取,且到货后半小时必须取样。但工人经常由于奶粉到货较晚而隔天取样。此外,在取样的量上不够标准,为节约时间而经常少取。脂肪含量偏低的主要因素有:①供应商虚报脂肪含量,导致公司接收的来料脂肪含量高于标准值;②人工操作问题。由于脂肪检验准确性要求较高,新老员工容易出现交接不当、新职工操作不规范现象。③工具方面。乳脂计是奶粉溶解转移、奶粉脂肪读数的重要工具,但很多乳脂计刻度十分模糊。当脂肪离心后,刻度更加不清晰,很容易出现读数误差。

图6 蛋白含量偏低的因果图

图7 脂肪含量偏低的因果图

3 改进方案

3.1 人工操作的改进方案

修订和更新操作标准文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生产。对老职工擅自缩减标准步骤等偷懒现象进行监管,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有奖有惩。加强新职工的岗前培训,并在入职一年内对新职工进行定期测评考试。

3.2 工具的改进方案

实行维修评分反馈制度。把评分与维修人员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从而监督维修部定期维护工具。淘汰使用年限久的脂肪离心机、使用刻度不明显的乳脂计和粘度计。购买新的性能良好的工具。

3.3 生产配料的改进方案

对供应商采取严格挑选。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后续的绩效考核管理,将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剔除或重新进行供应商评审。将不合格的原料及时向供应商反应。每批次开始生产前由检验人员仔细检查、核对原料。

3.4 取料方法的改进方案

在规定时间内取料、禁止隔天取料。保证取料分量正确。对各原料采用正确方式和比例进行配比。按照规定操作方法加工原料。

3.5 流水线环境的改进方案

添置空调等设备保持生产所需温度和湿度。操作员自觉维持生产现场的整洁,不乱扔乱放杂物。

4 小结

通过实施改进方案,取得了以下成效:

(1)对供应商进行后期绩效考核后,原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减少、退货率大大降低。

(2)检验员按照标准操作,测得的数据更加精准。检验员的专业素质提高。

(3)维修部明确责任,工具机器定期维护、更新,检验错误减少。

(4)蛋白含量与脂肪含量趋于正常,退回和评审的产品减少。

本文结合实例,采集乳粉来料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阐述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进行乳粉来料管理的过程。事实证明,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是乳粉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禹定汝.排列图应用中常见缺陷及其消除对策[J].2002,6(20).

第3篇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项目质量管理;搅拌工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预拌混凝土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其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预拌混凝土企业作为企业,其应该具有系统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预拌混凝土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独特性,不仅需要生产混凝土,且还需要参与混凝土工程建设的过程。因此,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工程实体的质量,需要从原材料的采购、材料检测、混合料配合比、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施工等几个方面指定完善的质量管理目标。

1预拌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预拌混凝土工程项目涉及的环节较多,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从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1人员因素

在预拌混凝土过程中主要涉及管理人员、材料员、检验员、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员、拌台操作员等。人员活动贯穿预拌混凝土项目工程的始终,是影响项目工程质量最直观的因素。首先,预拌混凝土人员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参与人员,应选择有一定的要求,如丰富的项目经验、一定的工作年限,并且进行系统完善的培训,确保在质量相关问题决策上发挥良性领导作用。其次,预拌人员的操作水平层次不齐,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存在身兼多职的现象。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没有系统的培训安排,仅凭借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自学模式很难掌握操作要领。

1.2物料因素

众所周知,物料质量问题是造成预拌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直接因素之一。混凝土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用量大,来料质量控制较难。由于人为因素、经济四年一等,采购部门或者个别人员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原材料的质量重要性,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或者预拌混凝土企业对来料抽样管理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材料抽样要求及不良判定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导致不合格原材料流入预拌混凝土材料堆集区。再者,有些需要委外检测的材料,出于检测费用、紧急使用等原因不能按要求开展,或转委外的测试机构不具备相应资质,难以出具可靠质检报告。

1.3机械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预拌混凝土机械设备逐渐更新换代,与传统机械设备相比。现在的大型机械运作占据总劳动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机械的应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预拌速度,降低了人力成本,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预拌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苛刻,单机操作尚可,联机操作配置要求高,否则易影响混凝土搅拌均匀度。再者,大部分机械的成本较高,为了充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一些预拌混凝土企业肆意延长机械设备的工作年限,而超过设备符合状态的机械设备难以保障。其次,施工机械维护保养不够,缺少对创新机械的支持和宣传,大部分工地的施工机械存在陈旧老化问题,甚至超出服役年限后还在使用,不能满足项目施工的正常需求,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风险。

1.4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也是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泵送、浇筑、成型、养护等几个过程,预拌混凝土企业派遣质量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配合施工,这就可能出现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将问题原因归咎于预拌混凝土企业,从而施工企业放松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导致工程施工进度缓慢、质量问题频频出现,影响工程质量。

2混凝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2.1人员的质量管理方法

在预拌混凝土企业签订合同后,需要根据合同要求召开生产和技术会议,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针对特殊混凝土浇筑施工指定详细和周密的施工准备,从而明确施工方案和技术质量要求。人员作为混凝土工程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其主观性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减少人员带来的工程质量失误,需要调动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员的质量责任心。同时,人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特别是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施工中,需要由技术达标、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

2.2施工材料、构配件的质量管理

混凝土材料是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物质保障,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在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材料调研阶段,需要选择品质有保障的砂石料供货商;第二,在施工材料进入现场时,需要检查砂石料的颗粒级配,并进行抽检;第三,在材料使用之前,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仍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如储存一段时间的水泥,使用前需要检查水泥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而施工材料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序,需要严格控制,具体如下:第一,检测人员在开展检测材料检测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相关检测记录,做到数据真实、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和过后补填;第二,原始记录采用同一格式填写,记录填写内容完整齐全、自己清晰,书写一律采用碳素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第三,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有记错时,应对错误数据划“=”道横线,将正确的数据写在上方,原始记录空白地方应划上斜杠以示资料完整,原始记录的有效数字应严格按规程填写与保留;第四,应记录使用主要仪器的规格型号等,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检测项目应记录检测过程的温度、湿度。

2.3机械设备的性能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混凝土的使用要求逐渐提高,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需要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选择和配置问题。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生产率。针对机械设备,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强度和工程任务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合理组织机械设备的施工。确保施工设备处于饱和的工作状态,从而产生出最佳的工作效益。同时,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范围,进行合理的操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对机械设备性能检测。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机械设备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例如墙面打磨过程中,需要对打磨设备的打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打磨机的打磨质量满足要求。

2.4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需要明确混凝土施工各参与方的质量管理责任,如实记录混凝土施工过程,并建立系统完善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制度。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备工作、会议签报、工作调度等。并对预拌混凝土企业各部门、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同时,需要加强预拌混凝土企业与施工单位互相了解,确保双方了解对方的详细情况,诸如,单位信誉、曾参与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等、施工质量管理、施工队伍水平等。此外,还需要加强预拌混凝土企业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预拌混凝土企业需要不定时到施工现场检查混凝土的工作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与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减少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

3结论

综上所述,在预拌混凝土企业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由于预拌混凝土项目涉及的环节较多,质量因素较多,从参与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几方面对预拌混凝土项目质量管理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预拌混凝土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炎宁,刘军.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输条件下的应用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0(05)

[2]梁蜜达.预拌混凝土企业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0(05)

第4篇

【关键字】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混凝土乃至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率, 并且节约了施工临时用地,降低了粉尘和噪声污染,既利于建筑施工文明的控制也利于城市的文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速度亦大幅提高,并不断向超大跨径桥梁及海洋环境桥梁等方向发展。混凝土作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桥梁的运行安全性及耐久性,因而,混凝土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质量普遍存在较大波动,因此,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分析桥梁工程建设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业主方管理方法,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管理水平。

二.影响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1、施工标段划分欠合理

桥梁工程的施工标段大多按照桥梁整体划分,即从桥梁的基础到上部结构均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此种划分对在梁结构过渡界面的控制上较为有利,但会给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多数情况下,各标段施工单位使用各自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生产混凝土,造成整个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均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强度指标波动较大、混凝土外观质量不一致等。另外,若个别施工标段混凝土搅拌设备配置不足,当遇到超大方量混凝土结构物浇注时,混凝土生产能力不足,若浇注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将会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

2、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潜在缺陷

目前,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检测及质量控制主要由施工及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完成,多以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和批复的管理模式为主。由于施工和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存在的一些差异,混凝土质量控制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3、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在大型桥梁建设中,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一般由业主方提供,且基本为国内知名品牌,品质较为稳定,而掺合料、减水剂及砂石材料多为业主方提出技术指标,施工单位自主选择。施工单位在选择原材料过程中,对保供和价格方面考虑较多,但对原材料性能指标是否优良及其稳定性考虑相对较少,特别在砂石的选购方面尤为明显。施工过程中,因砂石为地材,为非工厂化作业生产,欠缺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波动较大。同时,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和含碳量及减水剂的减水率等均存在较大波动。原材料质量波动虽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但是其对混凝土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另外,因工程进度与质量程序执行存在相互影响,又因施工、监理单位的双层检测和施工现场原材料储备能力的局限性,除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的检测外,绝大部分原材料检测均在正式使用后进行,其试验检测基本滞后,这给混凝土质量留下了较大的隐患。

4、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

混凝土施工作业中使用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为工地试验室室内试配的结果,是通过调整砂石含水不同级配砂石的混凝土,故混凝土配合比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混凝土搅拌站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1、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一)确保计量精度。配料计量系统是搅拌站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搅拌站必须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计量。当混凝土配合比输入计算机后,电子秤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混凝土按配合比严格配料,会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同时为满足规范规定的水、水泥、外掺料计量误差不超过±1%,砂石料计量误差不超过±2%的要求,定期请有资质的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同时对电子计量秤还应进行期间核查。

(二)确定合理搅拌时间。根据搅拌机类型、掺加外加剂或外掺料情况、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120s。

(三)加强过程检测。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值班试验人员应随机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拌合物性能指标。如果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允许出站。

2、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一)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强度增长规律、养护方式等情况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现场作业人员认知混凝土特性,以便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

(二)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

(三)在施工作业现场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作为判定结构实体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四)为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搅拌站应安排现场调度员或技术人员跟踪处理现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及时与相关各部门联系,反馈信息,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质量检验

(一)把好“五关”,做到三个不准:即把好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

(二)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保持混凝土质量稳定。

(三)引入具有独立法人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第三方试验检测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或评价工程建设质量,由质监机构或建设单位委托试验检测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标准和合同开展独立的试验检测活动。第三方检测单位由于对质量隐患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认识,能提出较佳的处理方案,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第三方检测单位不具备管理职能,只负责业主或监理单位委托的试验检测项目,监理单位在得到第三方试验检测报告时,对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批复。在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前提下,可考虑取消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理单位只负责原材料和混凝土取样及全过程旁站和监督施工单位试验检测,以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上;同时,监理单位也将节省相应的人力和仪器维修投入,并用节省的投入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四.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是混凝土生产的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操作人员必须树立为整个工序负责的思想,要和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技术沟通,按照他们提出的要求和反应的问题反复进行试验,确保做到配比符合工程质量要求。配比首先要考虑的是原材料各种参数,水泥的强度等级、骨粒的等级和外加剂的种类,设计出有适当间隔的水灰比例,然后进行多次配比试验,当试拌后,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要求时就说明配比完成了,之后还要在每个工作班内,抽取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试验分析,以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技术人员要对每份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进而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工程的要求,经过反复调整达到标准要求后,技术人员签字后正式进行生产。对于计量环节,首先要检测好测量工具和设备正常,操作者和质检员要定期检验,加强监控,及时查看分析报告,确保误差值在正常范围内,对于连续出现的负正偏,要及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五.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桥梁结构的营运安全性及后期维护的费用,工程施工中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尤为重要。对桥梁工程建设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标段划分欠合理、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潜在缺陷、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及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不严等。在此基础上,从业主方管理的角度提出采取统一购买混凝土原材料、招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统一生产混凝土及引入具有独立法人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等应对措施,为提高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为混凝土质量管理方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唐建平 嵌入式混凝土搅拌站远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学位论文] 2008 - 西华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第5篇

1.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

工作都是由人力完成的,校准实验室也不例外。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于测试结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能力与岗位需求合理分配人员职位,也是提升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法之一。在校准实验室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等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保证校准实验室日常工作能够实施,也正是这些岗位的相互配合,才保证校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校准实验室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一是缺乏科学的组织机制,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存在死角和较差,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有些人员缺乏一定的能力,并不能够适应其本身的工作岗位;三是有的人担负很多职责,其精力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岗位的需求;四是缺乏培训和考核制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相对较低。在制定校准实验室的组织机制的时候,应当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与工作需求还有现实相互结合,不仅要关注当今的情况,还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于校准实验室组织机制上的问题应当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改革,并且应当与加强与其他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校准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而仪器和设备对于检测数据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精密要要求较高的仪器管理,也是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2.1设备管理的要求。应当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质量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仪器的性能达不到要求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屡见不鲜,保证仪器设备的科学性,这是仪器设备管理的最基本的问题。计量器具应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校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而数据的公正性与准确性都是通过计量得到的。计量工作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校准实验室素质、保证检测质量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效实行技术监督的必要手段。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国家指定的那些标准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2.2检测环境要求。在校准实验室的工作中,很多都是对试验的环境有着严格要求的。比如有些检测工作需要在背光的地方的进行,有些检测仪器必须在平稳无振动的环境中才能保证准确。校准实验室内应当配备完善的水电等基本设施,还要设置科学的消防措施和通风装置。

3.规范检测结果

测试结果是校准实验室的灵魂,不仅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必须等够进行统计分析,这就要求实验数据的记录要有条理性,可追溯性,试验原始记录与计算结果分开整理,试验报告的数据要简明,要能说明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校准实验室中一般采取微机管理。运用计算机采集系统对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并进行处理,将原先的人工录入数据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转化到开始安装使用的计算机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利用传感器将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测试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并进行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试验工作的外来干预。

4.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 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91-02

人们的生活时时都与房建工程紧密关联。工作、学习、休闲,需要办公楼、学校、休闲会所;衣食住行,需要商场、餐厅、住宅、酒店,这些都属于房建工程。房建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抓紧对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把关,是很必要的。只有实施科学的房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才能使房建工程的质量有所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证。那么,究竟该怎样科学地管理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1 施工企业要对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重视起来

只有保证房建工程的安全,才能使人们对房建工程项目的信任度增加,因此,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对项目投资是否能成功起着决定作用。而要保证房建工程的安全,使人们住得放心、安心,就要加强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

施工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检查现有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并将之完善,招聘或培养质量管理优秀人才,加大对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才能保证房建工程的安全,使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

2 建立科学健全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健全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严格控制施工市场准入的规范、完善施工物资质量控制制度、科学地管理施工设备、及时引进更新先进的施工技术等等。质量监督部门要建立详细的市场考察制度,制定科学完善的准入规章,从而严格控制施工企业市场准入,防止无证施工、超规承包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物资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施工项目设计的质量标准,选购项目适用的施工物资。

施工企业也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科学管理施工设备流程,保护施工设备不受损害;还可以定期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时引进企业,保证企业施工技术的更新,提高企业施工效率和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只有建立了一个科学健全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在实施房建工程质量管理时,才能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章法流程,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3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要和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如果仅仅依据理论,那么,就会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使质量管理工作混乱无章;而如果直接搬用现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可能就会由于太过死板,导致在实际施工中无法运用自如,发生质量问题。因此,就需要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施工结合起来。

质量管理人员可以首先研究施工设计,分析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接着进入工程现场,实地勘测调查,结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和项目特点,有目的性地进行质量策划和控制。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就可以及时发现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不足之处,及时指正,总结经验,促使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地完成。

4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做好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是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4.1 要严格控制施工企业市场准入

质量监督部门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考察,制定规范的准入规章,防止无证施工、超规承包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企业也应严格遵守准入规章,承担有能力承担的项目。

4.2 要严格控制施工物资质量

施工物质的质量对整个项目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施工企业应该选择具有专业知识的采购人员,按照科学合适的质量标准,选购适用于项目的施工物资。

4.3 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不仅要实时监控施工物资质量,及时发现、更正物资的质量问题,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要监督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章程的要求、严格控制工序质量、检验一些隐蔽工程、进行数据整理记录,保证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5 实施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5.1 施工企业可以在质量管理人员之间,实施质量责任制

企业项目部根据房建工程项目的具体重点和难点,将质量管理任务分解为几个部分,分别交给一个部门或员工,当出现质量问题时,按照制度追究责任。这种制度可以优化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按质完成项目质量的自觉性。

5.2 施工企业可以实施质量抽查制度

在施工员工之间采用满分制,质量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时、不定点地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质量问题时,对于导致问题的员工或部门实施扣分处罚,督促整改发现的质量问题,直至符合标准要求。

5.3 施工企业可以实施自查自纠制度

房建工程各施工项目组对于所负责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尤其围绕重点施工环节和隐蔽工程,要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这种制度可以在个施工项目组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竞争氛围,推动工程项目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6 培养优秀质量管理人才

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于保证房建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培养优秀的质量管理人才是十分必要的。施工企业可以办一个培训班,选出有责任心、有过硬的施工技术、表达能力强的施工技术人员担当老师,对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关于施工技术、施工流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实践知识,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提高项目施工的质量,保证房建工程的安全。

只有强化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房建工程的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施工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就应该注重强化自身的施工资质,建立执行科学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时引进施工先进技术,注意培养质量管理的专业优秀人才等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华章,2014,2:377.

[2]王永芝.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的探析[J].科技与企,2014,1:84.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建筑质量 管理方法 实际应用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是现如今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各项指标中最为关注的一个点。一家建筑企业如果想在当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则必须迎合大众的心理,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持久发展。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1.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为了确保规范以及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从而采取的一系列监控措施、方法以及手段[1]。而在制定这些监控措施、方法及手段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原则性: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质量第一,施工企业一定要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其次,是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企业在施工时应极力为用户考虑,尽可能避免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的不方便等因素;同时还应该保持预控、预防的原则性,对灾害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后应坚持质量标准原则,绝不动摇,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文件,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1.2五大因素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1.2.1一线人员素质

一线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中的执行者,是生产建造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最直接的管理者。所以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往往能直接或间接的对建筑工程中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等方面造成影响。

1.2.2建筑材料的选择

在选购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时,其质量是否合格、使用是否合理、运输及保存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都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强度以及刚度造成影响。不仅如此,材料的不合理使用往往还会破坏建筑的建筑的外表观感,从而使得建筑进一步失去价值。

1.2.3机械设备的使用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选择往往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机械设备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1.2.4施工方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是否先进、方案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合乎规范等等因素,都可以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施工|量。

1.2.5环境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地点的选择上,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注意当地的天气、地质的环境因素,如果对于环境的应付不足,则同样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2.1存在的不足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国目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施工图纸审查制度、工程领导责任制等等。除此之外,我国还颁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制化[2]。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水平较低,对于先进的管理模式很难实际运用;第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无法彻底清除建筑中的安全设施不达标等问题。

2.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的环节较多,而这些环节往往都能够直接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所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质量管理上不仅仅要对竣工后的建筑质量有所保证,更要从每个施工环节的细节入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3.1对建筑设计单位加强审查

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设计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据调查,约有40%的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原因都是最开始的建筑设计出了问题。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加强对建筑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不仅如此,还应该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从而保证在正式施工开始前就能对建筑的安全性及防火性进行一定的把控。

3.2对建筑工程质量加强监督,并完善对应措施

我国的建筑工程已经逐渐走向了法制化,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监督。相关部门可以以此为基础,对监理制的相关细节做出完善,还可以以通过相关法律对工程的监理进行考核制度,并严格实行追偿制度。

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应在工程项目的表单上进行签字,如建筑发生质量问题,一是可以第一时间追责、追偿,二是可以建立工作档案,将出现的问题都记录在档案之中。

3.3对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加强约束

由于现在一部分工程中存在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所以有关部门应对这类企业的管理进行加强,包括出现质量问题后的经济赔偿以及刑事责任的追查,以及这些企业是否具备工程承包资质等。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

首先,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应对建筑的每个环节制定对应的质量要求表,并在施工过程中,对该项目的验收情况完全按照质量要求表进行;其次,还要制定质量管理流程图,对于每一道工序的进行严格的把控,这不仅仅是对工程进行把控,更是对施工人员进行把控,实现每道工序、每个岗位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最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指标进行验收工作,并做好后期的保养[3]。

5、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根本所在,所以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建筑的施工单位,都应携手努力,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郭军,杨俊章. 城市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法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7):59.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质量是建筑的根本,它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防患于未然,它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对于整个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了在建项目的成本支出和经济效益。质量管理是各个企业不断重复、不断强调的话题,也是很难根治的问题,它是一个不断改进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来进行项目全程的质量的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

1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发展起来的,是由于大规模制造业而产生的这一学科。质量管理20世纪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成分,其产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泰勒的检验质量管理阶段;第二是休哈特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下面将重点阐述全面质量管理,该阶段将质量管理的范围、范畴和参与对象进行了扩充,指出全面的质量不单指产品的质量,应该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进行涵盖;质量控制的节点不仅限于了生产环节,要延伸至前端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和开发和后端的制造、检验、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参与人员,也明确了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包括工人、干部以及各级领导。同时,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PDCA循环工作方法,将质量管理提升为一个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从西方国家引进了TQM质量管理理论,到目前为止我国多数企业基本处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90年代各建筑施工企业纷纷实行ISO9000标准认证,但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应该算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的一个重大成果,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规。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建筑工程企业缺少开放性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原有的封闭管理使得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不彻底、不严格、不到位,最终导致质量产生问题,毁坏企业信誉。另外,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技术引进不够及时,施工企业及员工的法律意识较弱,往往导致违法施工,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

3.1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编制

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编制实际上是质量预控的方法,它需要事前将生产过程中所有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都进行预想,并编制成质量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a、量化具体的质量目标值;b、各施工环节、步骤的详细描述;c、各施工施工阶段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匹配;d、质量检验、测量、审核的标准;e、各种质量问题预防及应急措施;f、样板的实验安排。通过以上内容的编制和梳理,要确保工程施工时,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要可操作、管理要严密、成本控制要合理、质量体系要优化、最终质量要有保证。

建筑施工项目在质量计划编制时要遵循以下步骤:(1)首先要进行资料的整理收集,制定可量化的质量管理目标;(2)将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和分级;(3)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进行分析;(4)从项目整体出发,对各个质量指标进行综合的平衡调整;(5)形成最终质量计划,并下达执行。

3.2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方法

质量计划编制完成后,要做到具体的执行实施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要包括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标准系统,四个方面,其内容要包含各级质量保证工程师的任命;质量保证模式的选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质量保证机构以及各项配套的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还需要外部的监督审核以及企业内部的自我审核,对于审核也要建立详细可执行的有效的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另一方法是质量目标责任制的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已经在施工中被推广,但是其执行效果却不尽相同。其执行的关键就是责任的层层落实和后期的考核。必须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责任人,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有人监督。重点要对于日常性工作、无形的工作予以落实。尤其是对于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意识宣讲这种无形的,难以估量的工作必须找到适合的方法、途径去落实到位。最后,要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让责任人起到应有的作用。

3.2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正常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中,必须加强对于质量的控制,根据其施工的不同时间段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根据影响质量因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对于人员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等。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控制点的设置,这需要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所面临的不同环境进行有区别有侧重的选择。但其核心离不开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施工合同所标注的细节。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同时它是全员参与的工作,不能将质量管理放到某个人身上,同时整个管理的体系的建立是重点。另外,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的员工,必须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下向上为工程质量负责。最后一定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既包括专业技术素质也包括社会责任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程治理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振华,陈文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风,2008(24).

[2]马永伟,李秀明.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09(17).

[3]侗定洋,王君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0(6).

第9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对排水管道施工进行管理,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则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和质量控制上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制约了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正因如此,近几年,在我国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对市政给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由于给排水管网系统分布广泛,所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但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施工中受管理和操作的失误影响,再加上从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所以,达不到工程的要求;同时,在选择市政排水管的材料时由于选择低质量的给排水管材料,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管理力量薄弱,在建设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所以就大量的使用农民工,因而形成了施工质量不好、粗糙,由于质量的问题导致管道断裂泄露、排水不畅、水倒流的现象,使管道周围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路面上都有沉陷或变形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二、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工程,需要结合排水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工程现场的施工条件,以及业主对排水管道的功能需求,全面提高排水管道的质量水平。然而,在实际施工当中,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供水问题

市政道路在排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暂停周边区域的正常供水,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排水管道施工的影响辐射范围,并分析施工区域的用水实际需求。但通常在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并没有缜密思考供水的问题,致使在施工期间,出现不规则的间断供水问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加重了工程造价的成本负担。

2、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平面布置排水管道,但由于相关的改造准备工作不到位,在埋设新管道之前,没有对旧管道的布设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譬如没有摸清旧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具置,以致为了合理控制新管道和旧管道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旧管道的正常功能,因此出现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时,周围居民出现断水断电的情况。

3、排水管道的选择问题

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管径和材料的问题。管径关系到正常供水和经济流速,但由于管径不符合规范要求,影响管网造价和经营费用的把握。后者则常常由于选择的管材不具备较高的水密性能,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外部的荷载,引起工程事故,某些道路因为交通运输工具的频繁外力荷载,导致管道破裂问题的出现。

三、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1、做好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材料监督工作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出现的问题当中,除了施工质量就是由于排水管材质量问题引起的。因此,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过程必须要做好管材监督工作。

1.1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要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管材供应商,尽量选择具有长期合作经营的供货商。

1.2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要加强管材供应商供货检查,检查的方式采用随机抽查和批次检查为主,检查的内容一方面要检查管材外观是否有破损以及其他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看供应商提供管材相关的质检报告是否合格。

1.3 作为市政工程,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施工相关进程和质量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出现排水管道质量问题。

2、科学规划工程区域用水量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期间,需要确保安全用水,这也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之一。为此,为了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用水问题,排水管道施工之前,必须科学规划工程区域范围内的用水量,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一方面是在施工过程时候,根据市政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缜密计算周围区域的用水量,合理划分工程用水的影响范围,配合水利公司进行合理性供水,另一方面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用水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计算和分析,合理确定用水量,避免安全用水问题的出现,为工程造价降低提供实现的基础条件。

3、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平面

在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平面布置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3.1 在改造或者更新旧管道的时候,调查摸清旧管道以及其分支管的具置,合理计算新管道和旧管道的间距,减少新管道对旧管道空间的占据,其间距尽量保持在1.5m左右,这样就能减少旧管道的拆除,降低成本支出,也能够保证旧管道的正常供水。如果规划区域无法给新管道腾出足够的安置空间,则要提供临时供水设施,然后拆除旧管道,保证附近居民的用水不至于被中断。

3.2 排水管道布置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市政道路的空间,综合考虑其他地下管线的分布现状,如果需要将管道延伸到车道下,则要在实地勘测之后,与城市规划部门取得联系,协商合作调整,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管道运行的安全系数。在排水管道延伸到车道下时,尽量避免在车道上做井。

4、排水管道选择的要点

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保证管道规格与工程需求的匹配程度,能够提高管道日后应用的实际效果。

4.1 管径的确定

根据规划用水量和管网的平差计算确定管径,结合工程实情进行合理运用。为综合考虑远期发展,管径选择应该具备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特征,用水量的设计依据类别如下:

4.1.1 生活类排水管道,包括私人和公共排水管道两种,具体管道规格根据城乡居民的排水定额,以及最高和最低用水变化系数进行分析确定;

4.1.2 工业排水,根据区域工厂生产的实际排水需求确定;

4.1.3 其他排水管道,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确定,要求以精确的标准设计,为项目落成后的排水安全工作做好充足准备。根据以上排水量的确定情况,最终确定管径的大小。

4.2 管材的选择

排水管材的选择要求如下:

4.2.1 强度符合要求,能够承受外界的各种荷载;

4.2.2 具备较高的水密性能,减少工程投入并长期使用之后的漏水情况发生,降低管理费用的支出,也同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4.2.3 管道具有较高的抗侵蚀能力,不会往水中离析出有害物质而造成二次污染;

4.2.4 道路正下方的排水管道,要求综合考虑交通的荷载作用,选择具有抗压能力的排水管道,以免受到外力损坏。总之,排水管道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结束语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管道施工质量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汛期的安全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辽宁化工,2011(5).

[2]王鹏.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