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

时间:2023-10-27 11:08:55

导语:在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发展;产业结构;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5

1 自然概况

和庄镇总面积86km2,辖31个行政村,现有9412户2.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3478人,占90.3%。和庄镇有耕地面积1809hm2,人均0.0046hm2;有林地4800hm2,人均0.184hm2,其中,经济林果地1599hm2,人均占有经济林果地0.061hm2,主要种植红冠蜜桃、核桃、板栗、梨、杏、李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2035hm2。

2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和庄镇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依托资源和区位等优势,扩大红冠蜜桃、七彩花生、有机绿茶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加大对家庭农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培育、引进、提升和扶持力度,提出并实践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1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和庄为中心;走好2条路:促农增收、靠林致富之路;建设3大基地:特色民居基地、优质林果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实施4大战略:产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建镇、农业富民战略。

2.1 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日趋显现

和庄镇初步形成了以横顶村和南麻峪村为重点的优质林果产业区、以上佛羊村为主的有机绿茶产业区、以青石关村齐长城为基地的生态旅游区、以205国道为主线依托的奇石产业区。

2.2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打牢红冠蜜桃种植基础。全镇地势较高,昼夜温差大,沙石土壤为主,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林果业。近年来,和庄镇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成为红冠蜜桃生产基地。

狠抓七彩花生产业发展。和庄镇四季气候明显,属半沙半土地质,水源丰富,适宜彩仁花冠、彩仁红冠、白色、紫色、红色、黄色、黑色七彩花生生长。加之此地山清水秀,肥料采用绿色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能够达到零农残无公害标准。麻峪村成立注册资金900万元的金来粮疏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覆盖10余个村,入社社员600余户,固定生产七彩花生基地1005hm2,覆盖本乡镇20余村,拓展发展茶业口镇、大王庄镇、高庄镇、牛泉镇、口镇、里辛镇等10余个镇268hm2。

狠抓有机绿茶产业发展。和庄镇上佛羊村,作为淄河、汶河支流源头,水源充足,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区位。

3 主要措施

3.1 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和庄镇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15项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

3.2 推广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扩推规模;强化农村实用科技培训,运用科技在生产生活当中;加强示范样板建设,变粗放为精耕,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有效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

3.3 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按照和庄镇“1234”发展思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4 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受地理条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单一,群众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和新技术难度大。自然灾害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依然突出,农业增产增收难度较大。生产原料价格高,群众投入不足,科技措施落实难度增大。

5 工作目标

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为和庄镇“三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强力推进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大力培植组建各类专业农业团体机构,提升农技推广站服务水平。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特色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着力推进特色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生产进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的重要思想。适应农业新常态,必须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转方式、调结构、突特色”。

1 当前农业呈现的新常态特点

一是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高层次,由“吃得饱”向“吃得好”“ 吃得健康”“ 吃得有口感”转变,仅是数量的保障已满足不了需要,人们更加追求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改善。二是在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日益关注的重点,尽管我省农民收入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进入前10位,城乡差距比例逐步缩小,但绝对值差距仍在加大,一部分农民生活还很困难。三是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步伐加快,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日益增大。四是农业资源趋紧和生态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2 勃利县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全县以烤烟、万寿菊、甜叶菊、红松坚果、小毛葱、高蛋白大豆等作物为主的特色种植初具规模。全县实现年农业生产总值2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261.7元。以烤烟、万寿菊、小毛葱、马铃薯、西甜瓜等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充分显示了特色农业在推进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3 特色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是健康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在农民增收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我县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一是特色品牌尚未形成;二是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较少;四是特色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没有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多数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4 特色农业发展措施

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要把增长点放在加快科技进步上,把着力点放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上,把落脚点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坚持“突出特色、强化绿色、增加投入、和谐发展”的思路,加快绿色特色农业的发展。

4.1 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特色产业发展

把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专业村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大力营造有利于特色经济发展的环境。利用国家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有利契机,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深入实施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一乡一业或一乡多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大力发展专业生产,建设特色产业群。同时,根据实际不断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从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鼓励和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4.2 做好营销文章,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以营销市场建设为重点,促进商品流通。在培育和发展现有农特产品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根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地理、交通优势,在大四站、小五站、抢垦等乡镇规划建设一批交易市场,搞活农特产品流通。组建销售服务网络,组建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加强与外地商家的联系,力争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点,扩大营销领域。积极参与全国各省市组织的农特产品展销会、产品推介会等促销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出勃利农特产品,实现产品销售向大市场转变。

4.3 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提升发展动力

与有关院所联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开发与转化,以市场的需求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定期聘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打响绿色无公害品牌。

4.4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要从税收、政策、科技、服务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着力引导、扶持、培育一批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使之逐步发展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引导公司与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经济技术共同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拉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问题,减少生产盲目性,降低技术、市场风险。进一步鼓励本地农村有能力的人大胆领办、创办特色农产品基地或加工企业,使他们尽快成为特色农业的生力军。

第3篇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产业形势;姚安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98-03

依据云南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具有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和四季飘香的特点,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高原特色农业新兴发展道路。姚安县隶属云南省楚雄州,位于攀枝花、大理、昆明三座城市所形成的大三角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是滇中城市群的节点。全县有国土面积1 803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周围群山环绕,姚安坝子地势平坦,面积达119平方公里,是楚雄州境内最大的坝子,姚安也是云南省传统的商品粮基地县。境内海拔1 850米~

2 300米,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病虫害危害相对较轻,土壤肥沃,空气、水源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环境。

一、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础

近年来,姚安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山地畜牧业、优质烟叶、桑蚕等优势产业,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2012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01万亩,比2011年增加0.95万亩,增长3.7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 757万公斤,比2011年增加743.5万公斤,增长8.25%。其中,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0.06万亩,大春粮食作物播种12.45万亩,晚秋粮食作物种植3.5万亩。

(二)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蔬菜是姚安优势和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蔬菜生产在生产规模、品种结构、产量及产值、市场流通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县现已成功引进姚安县佳云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玉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从事蔬菜生产、加工的州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建设起 “订单种植”及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蔬菜产销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发展壮大,全县已成立大蒜、食用菌、蔬菜等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协会)协会57个,入会农户9 293人,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蔬菜生产基地达3万亩,其中蛉河藕粉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蒜、大白菜、青花菜、白花菜等七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全县无公害蔬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通过烤烟套种蔬菜的成功模式的推广等措施,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5.94万亩,总产量达14.85万吨,实现总产值2亿元以上。

(三)规模养殖初见成效

畜牧业是姚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滇撒猪、滇中黄牛、云岭黑山羊等优质畜禽品种优势明显,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姚安县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等条件的基础上,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培植规模养殖大户为重点,为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壮大养殖规模,提高了畜牧产业化开发能力。全县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贷款贴息等多渠道投资扶持,发展了规模养殖户1856户,其中,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202户,规模养猪已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年,全县肉类产量达3.0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6.1亿元,生猪出栏达27.2万头,牛出栏达3.01万头,羊出栏达6.1万只,家禽出栏达112.5万只。

(四)烤烟生产效益显著

全县现有规划基本烟(农)田面积为12.06万亩,“十一五”期间以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完成烟水配套面积6.6万亩,改善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2012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为8.35万亩,收购烟叶26.2万担,其中上等烟比例达67.71%,实现烟叶总值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 600万元。

(五)蚕桑产业初具规模

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发展战略机遇,姚安县加快了蚕桑业的发展,目前种养加销“四位一体”的蚕桑大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提质增效的空间逐步做活。2012年末全县共有桑园34 938亩,其中新植桑园1 898亩,年内实际投产面积16 66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7%;全年共饲养蚕种23 464张,产鲜茧823.5吨,鲜茧产值达3 075.2万元,按全县农业人口19.06万人计,人均蚕茧收入达161.34元。

二、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形势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是制约姚安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一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不足,姚安处于滇中干旱区,农业用水紧张,尤其是2009年以来遭受了连续大旱,大批耕地被迫进行水改旱,制约了优质粮油、蔬菜等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二是农田耕作机械化程度不高,灌溉设备不足,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三是交通滞后,县内尚无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通达条件落后,制约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2年底,全县仅有9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8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仅1家。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产业链短、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等特点。由于大规模的骨干的龙头企业的缺乏,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松散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相关产品在产、加、储全部生产环节系列化、一体化过程中时,这些企业和组织就显得力不从心。

(三)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姚安县凭借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很多农产品生产具有高量高、品质优,传统生产中大米、莲藕、蜂蜜等农产品曾享誉省内外。但由于产业分散和规模小,品牌建设不足,资源优势并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原来有一定影响力的“菖河”蜂蜜等品牌渐渐被挤占市场,新创的“彝康”山药粉、“玉”酱油等品牌也由于缺乏强力打造而难以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品牌建设的滞后影响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

(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年轻的农业技术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才面临断层的局面。二是农技推广经费紧缺,导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缓慢。三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服务功能较弱。四是以种植业、农业机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科技培训等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体系薄弱,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促进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等农业基础条件,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快以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五小水利”建设和配套完善田间渠系工程,提高农田灌溉水利化程度。三是实施节水灌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膜下滴灌、现代微喷灌、低压输水管道灌溉、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农业节水技术模式。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制度

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实体化方向发展,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增强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三是扩大农业招商引资规模,不断创新融资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平台,有效解决农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二是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通过契约合同、股份合作等方式,把农户的利益较为紧密地联在一起,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围绕特色和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加快集生产加工、科技示范、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原特色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培育、打造一批在云南省及全国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各类作物繁制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全面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业信息、农机、农村经营管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集中展示农业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和现代管理方式,突出技术含量。重点围绕设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栽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开展参与集中统一培训,突出培训实效。四是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

(五)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充分利用姚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结合滇高原特色农业的基地建设、园区建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一是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发展能充分反映姚安民族地区乡村特色、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来打造。二是发挥民俗文化和生态优势,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如依托光禄古镇发展旅游小镇型乡村旅游;以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三是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有机利用,凸显厚重的农耕文化特色,强调的乡土味、自然味和原始味,注重将亲身体验和参与的体验项目融入乡村旅游之中,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孔垂柱.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2] 赵阳楠,王苏天,等.标准化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3,(2).

[3] 张智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2,(10).

第4篇

总结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业;思考

[作者简介]袁珈玲,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林家豪,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农村处副处长,统计师,广西南宁530022;莫云,广西大学农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05-04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它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有的特效性、一定的规模性和良好的综合效益性。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广西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12个省区之一,本世纪以来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来抓,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糖料蔗、木薯、桑蚕、速生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松香、栲胶、桂油、茴油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一) 做法和成效

1.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如桂林市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桂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桂江流域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提升规划》《资江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等。

2.创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1)耕作种植模式,包括耕地轮作“稻―稻―菜”、“菜一稻一菜”模式和农作物薯菜间套、果蔗间套种、西瓜间套种、马铃薯间套种、稻藕间套种模式。(2)“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广西温氏模式、兴安莱茵公司模式为代表。(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如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杜模式等。(4)糖业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恭城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种植)。(6)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如广西的富川县白牛村模式和隆安县的金穗模式。(7)循环农业现代化模式,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宜州市“桑枝―菌一肥”模式。(8)山区特色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特”、“优”、“名”、“精”、“新”为基本特点,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如永福县的罗汉果产业、昭平县的茶叶产业、天峨县的六画山鸡和乐业县的有机农业等模式。

3.确立了一批特色农业新产业。“十一五”期间。广西在抓好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以及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植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广西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最具梧州特色的六堡茶和砂糖桔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农业科技部门组织开展了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特色农业重大专项研究。一些项目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学科技术集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桑蚕技术、甘蔗成套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问套种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效果显著。

5.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防城港市防城区近年来主攻以“红金系列”为主的特色农业,即重点培育红莲雾、红八角、红薯、红衣花生、火龙果和金花茶、金蜜桔、金香糯、金玉桂、金菠萝等10个特色农产品,建立了5个“红系列”和5个“金系列”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初步形成“红金系列”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0年1~10月,该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农业总面积的75%;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从特色农业中人均收入5100多元。

(二) 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土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突出;特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原料基地不足;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尚存在市场发育不够、营销体系滞后、缺乏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当下广西发展特色农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有利于把具有互补优势的广西特色农业,如柑橘、葡萄、马铃薯做大做强。四是广西特有的机遇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此,要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粮食安全、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千百亿元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品

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加大用先进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手段管理农业的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重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到2015年,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一)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能力

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强化强农政策的机遇,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路渠、涵管、排灌等田间设施建设,改善灌溉设施和生产条件,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力度,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水产、畜牧、节水灌溉等农业机械,加快开发和推广甘蔗收割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用现代工程手段装备农业,加快蔬菜、水果、花卉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栽培、种子种苗设施繁育和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基地创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实现特色农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 围绕打造千百亿产业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围绕农业千百亿元产业目标,广西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种植业方面,重点培育粮食、蔗糖、水果、蔬菜、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桑蚕产业;养殖业方面,着力培育10亿元品种、千百亿元产业,包括发展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牛奶和禽蛋产业;林业方面,抓好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木本油料、油茶、珍优树种、林下经济、花卉、森林旅游优势林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同时,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与“万元增收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等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蔗糖业方面,积极发展生态种植产业链,在主产区大力发展“蔗一牛一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做强做大甘蔗―制糖一蔗渣一制浆造纸一废液回收―再利用、甘蔗一制糖―糖蜜一酵母、味精―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一蔗髓一发电―蔗渣灰―肥料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木薯产业方面,将传统的发展模式“原料一产品―废弃物”改变为“原料―产品―废弃物―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在淀粉、酒精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套木薯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畜牧业要推进畜牧养殖―粪便―厌氧发酵一沼渣、沼液一甘蔗、果树等作物种植。加快延伸剑麻产业链,促进剑麻叶片―纤维―剑麻制品,麻渣和废水―有机肥回田,叶汁―提取叶蛋白或叶绿素,淘汰麻头提取纤维用于生产鞋垫等。

2.大力推广一批特色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耕作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价格联动”产业化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采用产业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市场推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重视加工、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链整合价值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4.加强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国际交易中心,包括广西食糖国际交易中心、广西国际蚕丝交易中心、广西国际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开展农超对接,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的融合,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 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种畜)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水产原良种繁育场,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广西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快建立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生力军。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

(五)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

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标准化、管源头、抓检测、严准入”等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陕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广西农产品安全。

2.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形成区域特色名牌产品。鼓励企业研发高端产品和品牌创造,创建广西果蔬品牌、奶水牛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各地特色资源环境优势,挖掘文化底蕴,积极申请地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培植一批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优势特色农产品提供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3.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广西应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与农户“四位一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把因自然灾害对特色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特色农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市场风险预警、气候风险预警、政策风险预警等,定期向农业部门租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发出报警信号,以增强农民决策的正确性。

(六)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1.继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总结推广一些地方

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有效的流转机制和形式,搭建流转服务平台。尽快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成立土地流转担保机构,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加快市场化流转步伐。吸引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投资特色农业,使土地逐步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种地能手转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努力完成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经营主体”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逐步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七) 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特色农业的外向度

紧紧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组织实施广西与东盟合作开发农业资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起点高、品牌优、带动功能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跨省跨国龙头企业。鼓励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走出去”,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项目为载体,在东盟国家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广西与东盟农业项目的对接。推进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木薯种植和加工、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合作、剑麻技术合作等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具有现实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制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扩大柑桔、食用菌、精细菜等南亚热带产品的出口,逐步形成外向型拳头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参照国际标准,加强植物检疫防疫、质量检测、食品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出口创汇。出口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争取获取国际认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八) 培养新型农民,造就特色农业人才队伍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开展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围绕广西特色农业,结合实施“绿证”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培训专项行动以及农家课堂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一批骨干农民,培养造就一大批特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莲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2]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z]0.“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课题组,2010.

[3]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汇编[z].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10.

[4]广西“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z].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2010.

[5]韦鸿雁.广西特色农业概述[J].广西农学报,2005,(5).

第5篇

“十二五”期间,西双版纳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推动发展高原热区特色生态农业规划,下大气力调结构、转方式、创品牌、增效益,高位推进“热区粮仓、特色经作、特色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全面做实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西双版纳山区多平坝少,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粮食生产压力大、条件差。但西双版纳始终坚持不懈狠抓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发展,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尤其是近年来,通过认真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大力实施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集中育苗育秧等十大科技增粮措施,有力地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粮食增收,确保了粮食总产量稳定增加;橡胶、茶叶、甘蔗是西双版纳传统的特色经济作物,通过多年的积极努力、拼搏进取,现已基本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规模化格局,橡胶面积、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西双版纳还积极推进橡胶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茶叶产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之一,茶叶经济在当地占有极重的地位。不仅如此,西双版纳还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发祥地,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产区,有古普洱茶“六大茶山”和8万多亩以上百年栽培型古茶园。进入新世纪,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在云南省居于“龙头”地位,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税收均排在云南省前列。

为了贯彻落实云南省关于做大做强云茶产业的政策,西双版纳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建设中国勐海“普洱茶第一县”和易武“贡茶第一镇”、大渡岗“茶叶第一乡”的发展思路,并编制了勐海县有机茶园整县推进建设规划,全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壮大。目前,西双版纳生产的普洱茶,已成为赠送国际嘉宾的国礼茶,大益、老班章、易武等品牌茶叶香飘海内外。

而对于德宏后谷小粒咖啡来说,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是享誉云南乃至中国甚至世界的著名咖啡品牌了,因为在2015年7月16日,在重庆团结村火车站,满载着后谷咖啡的首趟“渝新欧”后谷咖啡国际专列从这里出发,西出新疆阿拉山口,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达德国杜伊斯堡,翻开了中国咖啡走向世界的历史性一页。

作为云南热区之一的德宏,没少在咖啡产业上下功夫,尤其是“十二五”时期,云南省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德宏看准机会,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充分发挥德宏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重点推进生物特色优势产业,而咖啡就是其优势产业之一。

作为中国最早引种咖啡的地区之一,德宏早在1914年就从缅甸引进小粒咖啡进行零星种植,1953年试种6亩咖啡获得成功后,开始进行商业种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1998年,德宏州委州政府正式将咖啡作为主要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发展,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努力,咖啡产业已成为德宏最为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

从育种到种植到加工的一整套成熟的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建成国家农业部确认的咖啡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三个。同时,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中科院合作,在德宏后谷咖啡公司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成立了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

如今德宏的咖啡产业已形成了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基地+咖农+销售的产业发展链条,并且在企业“一控、二免、三保、四统”管理措施的促进下,以及政府确定最低收购价的保护下,使咖啡种植农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成为当地农户参与积极性最高的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德宏咖啡产业已经成为德宏――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建设中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德宏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咖啡种植面积已达27.58万亩,投产面积达14万亩,咖啡干豆产量达2.8万吨,实现农业产值6.16亿元、工业产值8亿元;拥有中国咖啡行业惟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注册“德宏咖啡”地理标志,并德宏州还被授予“中国咖啡之乡”的荣誉称号。

红河作为云南热区之一,打造“红河特色、云南样板、全国示范”,是红河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目标,围绕“效益优先、生态安全、规模集约、竞争力强”的定位,红河各县市充分调动农民、企业积极性,突出“水、田、路、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5个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因地制宜,因市利导,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九大“红系”品牌,构建红河高原特色产业体系。不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养生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打造农业综合体,拓展农业综合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在示范区内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并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六有”要求,启动开发建设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景观秀美的现代农业庄园17个。农业庄园与红河“菜园、果园、茶园、花园”建设完美融合,已逐步成为红河的一个品牌,吸引了无数商客和消费者来观光、洽谈业务。

随着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脚步加快,红河高原热区特色农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机,结合当地“打造六大样板、建设十大基地、规划十二大园区”等具体措施的推进,具有热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已在红河这片沃土上遍地开花,如开远苗木园、蔬菜园,蒙自石榴园、果蔬园,建水石榴园、葡萄园,石屏杨梅园、蔬菜园,弥勒葡萄园、蔬菜园,泸西梨园、蔬菜园等,成为红河发展高原热区特色农业产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陶醉着热区的人民!

特色农业 前景广阔

临沧作为云南热区之一,在“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后,临沧就抢抓机遇,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发展理念,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放在桥头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去谋划,提出了坚持“一产生态化、庄园化,二产绿色化、园区化,三产特色化、高端化”的思路,以“三带、三万”建设为重点,把“蔗糖、茶叶、核桃、咖啡、坚果五个产业打造成云南第一,把木竹、烤烟、橡胶三个产业打造成全省最优”,把临沧打造成中国西南重要的肉牛生产基地、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高原淡水渔业生产基地的十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抓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农业科技创新6 大工程,全力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2014年以来,临沧新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72.9万亩,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974.8万亩,其中建成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基地143.7万亩。

蔗糖产业是临沧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临沧通过抓好基地建设,推动原料发展;抓好技术改造,规模和装备显著提升;抓好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有序推进;抓好节能降耗,能效水平显著提升等多项举措,全力推动临沧蔗糖产业二次创业。制定了一系列巩固和提升蔗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狠抓高优蔗园建设,推广良种良法,甘蔗品质显著提高;全力推进蔗糖产业整合,先后引进广西南华、广西阳光、广东恒福等大企业集团入驻临沧参与蔗糖产业发展,制糖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明显改善。临沧蔗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整合成效显著,甘蔗原料发展迅速,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食糖产量屡创新高,循环经济取得进展,临沧作为云南省重要糖业生产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临沧还是核桃老产区、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核桃产业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截至2015年底,临沧已建成核桃基地800万亩,实现产量30万吨以上,产值60亿元以上;按照临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临沧核桃面积将始终保持在800万亩以上,并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栽培园区化、林下配套化、管理科学化、加工机械化、经营品牌化,实现产量100万吨以上,产值200亿元以上;发展核桃林下产业88.5万亩,其中,“林茶”70万亩、“林芋”(魔芋)10万亩、“林药”5万亩、“林菜”3万亩林、林菌0.5万亩。利用核桃林地空间发展林下养鸡3万余只、养猪3000余头。引进世纪金源集团云南智汇源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凤庆巨达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核桃加工生产企业落户临沧,开发高档核桃油、核桃粉、核桃露、核桃洗手液等12个产品。

2013年,临沧市首次将澳洲坚果种植确定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全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加以推进。经过多年的发展,澳洲坚果已成为临沧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一大优势产业,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又一棵“摇钱树”。临沧市采取规模化种植为主、零星种植为辅的方式,积极推广“坚果与咖啡”“坚果与中药材以及珍贵用材林”套种的“万元山”建设模式,达到以耕促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发展机制上,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确保坚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临沧已建成澳洲坚果基地107.62万亩。2014年投产面积达11.32万亩,壳果产量4990吨,产值1.5亿元。临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市,是世界重要的坚果生产基地,所产的坚果品质最优。“世界坚果看中国、中国坚果在临沧”,已成为国内外坚果业界的共识和期望。

除此之外,临沧还以规划为引领,以建设发达的林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巨尾桉、桤木、杉木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300万亩,新建竹子基地150万亩,总面积达250万亩。木竹板材产量达100万立方米,木竹蔗渣浆纸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35亿元,努力把临沧打造成云南重要的优质木竹生产基地。2014年林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74亿元。通过发展,形成了以临翔、云县、耿马为主,其他县为辅,建成以桉树、桤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300万亩以上工业原料林产业带。同时,加快以沧源为主,双江、耿马、镇康为辅的竹产业带,2014年,沧源县完成竹子育苗20万株,投入资金30万元,竹子基地建设150亩。“十二五”期间,全县竹子采伐原料达40万亩,年产量达200万吨以上,年产值达8亿元,农民人均从竹子中实现收入5000元以上。

普洱作为云南热区之一、生态是最大的特色,绿色发展是最大的目标和梦想。近年来,普洱努力把绿色资源转换为普惠群众的生态福利,一方面提升茶叶、蚕桑、烟草、核桃、咖啡、橡胶、蔗糖、畜牧为主的绿色生态特色产业,走产业化、品牌化路子,另一方面合理布局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庄园,柏联普洱茶庄园、帝泊洱生物茶谷、爱伲咖啡庄园、李记谷庄、佳浩蚕宝宝庄园等就是“代表作”。

围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决策和部署,2014年5月8日,普洱市政府在澜沧县举行高原特色农业现场推进会,提出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为千亿级的绿色产业,把普洱建成中国生态有机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面向东南亚的“菜篮子”和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菜园、花园、果园、保健园。

普洱是中国西部不可多得的生态绿洲,森林覆盖率达 64.9%,是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典型代表,是名副其实的“绿海明珠”。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热区资源,为普洱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普洱以“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突出优势产业特色,培植生态绿色品牌”为目标,把普洱茶、蚕桑、烟草、咖啡、核桃等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致力于叫响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四张“名片”,全力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三品”认证,在优势资源的发挥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十二五”末,《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获批,意味着普洱迈向新兴绿色“产业革命”“绿色崛起”的脚步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普洱高举“特色”大旗,立足资源创建优质高产的“第一车间”,用工业理念谋划特色农业发展,茶叶、咖啡、渔牧、蔬菜等骨干特色产业领先“起舞”,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久负盛名的茶产业在普洱“绿色崛起”中显然倍受青睐。作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近年来深入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兴市,以茶富市”战略,茶产业已逐渐成为普洱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有数据显示,2013年,普洱生态茶园种植面积达156万亩,增长12.7%;茶叶总产量8.9万吨,增长66.7%;茶叶总产值86亿元,增长296%;茶农总收入50亿元,纯收入18.7亿元。

与茶、咖啡并列为“普洱三宝”的石斛,也逐渐在国家高端生物研制领域占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作为最适宜生长石斛、特别是铁皮石斛的地区,普洱正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产业化基地和最有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生物培育、人工种植及产业化基地,并吸引了众多生物制药企业,其中康恩贝2300多亩的高山铁皮石斛基地已获得国家工信部的唯一示范项目。据资料显示,普洱将建设全国最大的具有地道药材DNA条形码的铁皮石斛产业化基地,截至2015年,已实现生物药业产值10亿元。

在普洱,没有哪一个产业门类,像农业那样在发展全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没有哪个利益群体,像农民那样事关民生根基,时刻牵动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心弦;没有哪个变革领域,像农村那样总是活力无穷、同时承载太多绿色梦想和希望。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气象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气象管理部门应在保持原有气象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完善和优化,进而形成系统性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通过气象服务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1健全农业气象服务的措施

1.1健全服务体系

气象服务管理人员应完善气象服务体系,使其适合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由于农业对气象变化十分敏感,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气候差异,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特色性与区域性。为了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农业部门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农作物习性,制定出健全的气象服务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其发展成产量高、质量优及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保障农业产品的稳定性。

1.2创建地方特色气象服务

农业生产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发展方向的选择极为重要。基于此,农业与气象部门应共同创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部分农业活动属于“靠天吃饭”,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因而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很难保证,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带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利用科学的气象检测与观测技术,使种植人员及时了解天气情况,由技术性强的专业人员帮助农户进行农业种植,通过灵活技术的使用,使种植人员转变思想观念,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农业生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将布局规划与当地农业生产巧妙结合,开发出了特殊产业,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农业的发展逐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1]。

2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

2.1提升气象监测能力

一方面,改善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在保持自身气象服务特色的同时,应不断改进农村气象的监测工作,使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更加精细化;依靠创新科技,将气象监测网与科技含量较高的气象预报发展到乡镇内,提高乡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精准率,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设置气象预警网络系统,搭建农村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将所有的气象服务信息录入该平台内,使每户村民的网络都能连接该平台,确保每位网络用户都能获得气象服务,村民们每日都能收到实时气象预警信息。通过预警网络系统,保障了种植人员的切实利益[1]。

2.2设置御灾防灾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应设置科学的御灾防灾管理机制,种植人员应提升应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在农产品种植期间,管理人员不但要为村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要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并通过多种活动普及各类减灾防灾的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此外,各区域的气象管理人员应将当地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级,若风险级别较高,则需对该区域重点监控,如有必要,可将该地区的农作物适时转移。通过多种手段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避免村民受到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威胁。例如,山东省某气象局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当地村民的利益,设置了御灾防灾管理体系。气象部门将当地区域按气象灾害等级进行划分,针对风险较大的区域,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并让当地村民转移,以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保障当地经济效益[3-4]。

2.3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水平

各区域管理者应加强设备配置与技术投入,针对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还要重点带动与扶持。完善设备的同时,气象管理部门也要招收优秀的气象服务人才,并根据人才特点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不仅要增强气象监察能力,还要利用实践活动来提升其服务水平,培养出懂技术、懂农业及懂气象的高级人才。为了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进而改善农业生产的产量与质量,提高气象观测的精准度是革新的关键。气象技术部门应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气象科技的服务水平,给气象部门中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与此同时,在改进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分析出自然灾害产生的机理与诱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该风险,提炼出防御技术,这将极大缓解气象部门的压力,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2]。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措施;青海化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化隆县作为海东地区农业大县,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1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竞争力。一要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县优质小麦、油菜、马铃薯、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推进沿黄及交通干线为纵轴的绿色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带、依托草场资源为主的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退耕还林(草)区牛羊育肥产业带、卡力岗三乡土种鸡养殖带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牲畜品种改良,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三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2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2.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战略,将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养殖、防疫、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升级到优质高效和低投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的综合配套技术。

2.2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8篇

【关键词】中卫市;现代农业;现状;问题;发展措施;建议

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卫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市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人口88.83万人,耕地面积225707hm2,农作物播种面积304000hm2,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59亿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1.1元,同比增长13.3%。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坚持生态、节水、高效的原则,立足区位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建设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特色农业结构体系。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作物面积,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农作物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夏秋比由2005年的42∶58调整为现在的14∶86,节水种植、地膜覆盖种植、有机肥施用面积分别达到65333hm2、74933hm2和84000hm2,分别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5%、24.7%和27.6%,呈现出粮经并重、粮食作物与高效经济作物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展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和效益倍增计划,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保护工程建设,特色产业的区域优势和品牌品质优势逐步提升。目前,全市粮食、枸杞、硒砂瓜、设施蔬菜、马铃薯、外销蔬菜及农作物制种面积分别达到173333hm2、21333hm2、61960hm2、17933hm2、67667hm2、1927hm2和1553hm2;建成千亩以上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39个,涉及全市37个乡镇、165个行政村、3.77万户农民;创建全国绿色枸杞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933hm2,有机枸杞出口原料生产基地2000hm2,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基地13333hm2,沙漠有机蔬菜产品示范基地133hm2,马铃薯原种繁育生产基地80hm2,一级种薯生产基地667hm2。着力推进禽蛋、生猪、清真牛羊肉、适水产业协调发展,鸡、猪、肉牛、肉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557万只、91.8万头、24.4万头、196万只和3.7万头,建成各类养殖专业示范村88个、养殖小区308个,其中千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园区达到8个,规模以上养殖户达到3340个以上,规模场户在畜禽养殖业中所占比重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农田改造和农村“一池三改”沼气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世行贷款工程,农田排水沟综合治理工程、沙坡头南北干渠节水改造工程和南山台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截至2012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2933hm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2800hm2。大力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砌护各级渠道254.3km,整修干支斗沟4796.6km,改良中低产田3933hm2,改善灌溉面积35200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200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8.3km2。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40.4万千瓦,机耕面积达到100533hm2,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7.4%。

2.3 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按照“扶龙头、带基地、拓市场、创品牌”的思路,壮大龙头企业,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优质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进程,推进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积极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补助、贴息、贷款、税收等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宁夏红、夏华、恒兴果汁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着重培育壮大以枸杞干红、葡萄酒为主的酿酒业,以玉米淀粉、小麦面粉、马铃薯颗粒全粉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马铃薯、蔬菜、花卉、玉米种为主的制种业,以清真牛羊肉为特色的草畜产业,以设施瓜菜和压砂地生产为主的优质瓜菜产业,以枸杞、苹果、香水梨、红枣为主的林果业等6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加快推进特色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使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到目前为止,我市先后培育出了“香山硒砂瓜”、“沙坡头”蔬菜、“中宁枸杞”、“穆和春”清真牛羊肉等农副产品知名品牌,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689家。

2.4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抓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品质品牌保护基地建设,引导农民按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批量上市。加快农产品品牌的培育、申报和认定,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使我市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形成群体优势。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目前,全市85%以上的耕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认证有机食品11个、绿色食品57个、无公害农产品22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

2.5 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全市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28家,带动农民40万人,开展基地面积124000hm2,并呈现出由小到大、由以经营为主向产供销一体化、由单领域向多领域、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本区域向跨区域发展的良好趋势。已发展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387个,年流通额达到23.8亿元,建成农副产品大型批发市场2个、专业批发市场4个、集贸市场63个。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市各类农作物订单面积规模达到27333hm2,占到播种面积的8.9%,涉及农作物制种、设施拱棚瓜菜、外销蔬菜、硒砂瓜、枸杞、马铃薯、小茴香等十多个品种。

2.6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紧紧围绕科技兴农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增加农业科技和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比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保护和疫病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监测、良种繁育及农村沼气服务等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农民。“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全面推进,健全了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相继开通了“农业信息网”、“农业110”、“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灵活多样的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信息技术需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了沙漠有机果蔬、舟塔有机枸杞、西安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夏华清真牛羊肉和正通生态环保养殖等20个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12年,全市粮食、畜禽、水产良种化概率分别达到95%、86%、94%,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7.4%,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8.6%。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分散、规模小

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结构布局上呈现出“一县多业”的状况,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品质优势不明显。

3.2 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不长,农户生产与市场联结不够紧密。

3.3 农业大项目的储备和投资后劲不足

从我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运行情况看,投资增长趋势比较稳定,基本建设投资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对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整体带动作用,但项目引领效果还不够理想,投资后劲不足。

3.4 农业科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民素质偏低,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普及较慢

随着“三带三区一地”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和特色优势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的加深,我市以节水增收和科技装备生产为主的产业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但在这类农业技术的指导和技术服务上相对滞后,一些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仍存在示范范围小和推广速度慢的现象。

4 下步工作建议

4.1 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进一步审视我市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按照自治区产业发展导向和“三带三区一地”发展规划,在发展重点、工作重心上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产业发展上,南部山区稳步发展马铃薯产业,重点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和牧草产业,形成清真肉食品功能板块;在卫宁灌区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和园艺产业,加快发展生猪产业和奶产业,形成生态农业板块;在中部干旱地带重点发展硒砂瓜产业及其后续产业,形成优质高钙瓜果板块,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在工作重心上,由注重规模向注重提质增效方向转变,由重视规模效应向注重品牌效益转变,认真研究区内外市场和港澳、中亚、俄罗斯市场,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调整茬口,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使所产出的产品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为农民带来较高的效益。

4.2 以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在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服务农民的同时,重点研究并实践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在设施瓜菜产业方面,突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加大设施改造力度,优化种植品种,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调剂上市时间,推广利用增施有机肥、深翻改土和施用麦苇、生物秸秆反应堆等提质增效技术,扶持和整合本地蔬菜流通合作社及育苗中心,推进订单生产,建立形成“育苗中心+农户+流通合作社+市场”的产销机制;在硒砂瓜产业中,突出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区建设,严格落实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切实引导瓜农错茬、有序、标准化种植,实现硒砂瓜品牌效益和品质效益的双提升;对于马铃薯产业,突出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加快脱毒种薯繁育进程,大力推广旱作节水覆膜保墒和高垄管灌马铃薯种植技术,扩大马铃薯种薯示范基地规模;在清真牛羊肉产业上,突出改造提升养殖专业示范村,以万头肉牛、万头奶牛示范基地为重点,全面推广牛羊矿物质舔砖、复合酶、预混合饲料、“三贮一化”、高档肉牛生产、全混合日粮和奶牛DHR测定等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对于奶产业,突出提高综合生产性能和效益,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在建设中宁天宁、澳亚集团和宁夏康绿特公司3个万头奶牛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奶牛繁育基地。

4.3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落实购置补贴资金,积极创建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把粮食高产示范园、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区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与生产全程机械化结合起来,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综合效益。二是加强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今年秋冬及明春计划投资8.36亿元实施52项重点水利工程,重点治理29个片区。砌护防渗各级渠道10336条,共计3942km;清挖沟道6412条,共计3221km,清淤渠道16096条,共计7910km;整修道路5009条,共计2534建设;新增灌溉面积3040hm2,改善灌溉面积35020hm2,新增旱作基本农田2893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60hm2,建设高标准农田7926hm2,为农业增产增收夯实发展基础。三是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以南部南华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中部百万亩经果林、北部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防护林 “三个百万亩”工程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体系,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步伐和沙坡头区香山、兴仁地区老化压砂地后续产业发展。在蒿川移民迁出区种植柠条1333hm2,栽植枸杞133hm2。同时,对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荒山荒沟,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通过自然修复恢复林草植被,为我市农业发展建立一道绿色的生态防护屏障。

4.4 以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租赁土地、合作经营等形式,把主导产业做大。一是内联外引,多措并举,每年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重点引进或培育奶牛、清真牛羊肉、蔬菜、枸杞、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及有机肥加工项目等,加快建设澳门德祥洋行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80万吨复合有机肥生产项目,提高产业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营造从畜禽粪便和沼液的收集、加工、运输到生物质有机肥的生产、销售再到农作物利用的“有机”产业链,形成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二是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生产原料,完善产业链条,努力形成每一个特色产业都有1~2个龙头带动的发展格局,实现特色产业“产群集中、技术集成、集约高效、产销一体”4个突破。

第9篇

一、__冬季农业发展现状

(一)冬早蔬菜发展取得新成绩

__冬早蔬菜起步较晚,20__年全县种植冬早蔬菜仅____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除__、__、__、__四个乡(镇)外均有种植,20__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__万亩,品种以瓜类(西瓜、西葫芦)、茄果类、豆类、甜玉米为主,总产量达1.82亿公斤(鲜菜),加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上涨,销售收入达1.32亿元,种植区农户户均收入可达1200余元,涌现出了部分蔬菜生产乡、蔬菜专业村和种植大户,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区域布局取得新进展

__冬季农业开发,坚持布局区域化、发展规模化,不断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逐步压缩槽坝区蚕豆面积,扩大小春优质马铃薯、小春优质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两江流域和低热河谷区冬早蔬菜、冬早玉米种植面积,优化小春作物粮经比例。目前,已形成以__、__、__、__等两江流域和低热河谷乡(镇)为主的万亩冬早蔬菜生产基地;__、__、__等乡(镇)以“会—2号”为主的小春马铃薯生产基地;__、__、__为主的小春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三)品牌创建实现新突破

全县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精品意识,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地方特色品牌创建实现新突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现已注册了“__”牌、“__”牌商标,且在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为__农产品进入市场开辟了通道。

(四)市场开拓出现新局面

通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搞活流通,培育市场,冬早蔬菜销售市场已初步形成,在满足本县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主要销往昭通、曲靖等周边县市及四川、贵州、重庆、广州等市场,使蔬菜销售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__年全县有冬早蔬菜龙头企业2家,营销大户和中介组织3个,发展各种订单蔬菜2210.8亩,其中,麒麟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与__镇__村、__乡__村和县良种场签订了开发种植410亩加工型甜脆玉米,产值达60万元;云南银健食品有限公司与__镇签订了发展1000亩日本丹波大豆,实现产值140万元;呈贡蔬菜批发商人与__镇__等村签订了发展青花、生菜、宝塔花、莲花白等夏秋山地反季蔬菜610.8亩,每年三茬亩产值高达3500元,为高寒冷凉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带动了__反季山地蔬菜的迅猛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

__冬季农业生产区主要分布在两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区,这些地区水分蒸发量大,且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水利灌溉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冬季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

(二)产业化程度低

近年来,__冬季农业具备了一定发展规模,但由于市场风险大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不多且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冬季农产品主要是以原料销售为主,缺乏深加工和贮藏、保鲜等配套技术及设施,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空间相对狭窄。

(三)群众观念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

长期以来,部分农民群众“重大季、轻小季”思想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秋冬季大面积田块依然丢荒;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随意种植,盲目生产,粗放管理的传统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小规模、低水平生产状况与大市场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存在差距。

三、加快冬季农业开发的对策

20__年,__冬季农业计划种植面积为__万亩,蔬菜产量预计达*亿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为加快__冬季农业开发进程,要以“稳粮增收”为方针,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科技为动力,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做到提认识、强领导,增投入、强基础,重特色、优布局,强龙头、带发展,活流通、拓市场,建体系、优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冬季农业生产是__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冬季农业生产的领导和指导。一是要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效益工程来抓,当作广大农民群众实施增收致富的富民工程来抓,努力克服“三种倾向”,树立“三个观念”,即克服“重大季轻小季”倾向,树立“大小季并重”观念;克服“粗放耕作”倾向,树立“精耕细作”观念;克服“传统种植模式”倾向,树立“高产优质高效开发模式”观念。同时,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扩大秋冬季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秋冬季作物绿色覆盖面,不断减少冬闲田地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的原则;坚持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种植水平,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二是按照“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套政策,一笔经费,一个考核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县级冬季农业开发项目挂钩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任务和工作措施,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切实做到精力、人力、财力、物力、措施五到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__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受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__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__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冬季农业开发,吸引外地的先进技术和闲散资金投入到冬季农业开发中来;三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

财政支农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解决灌溉难题,巩固、改造、提升冬早蔬菜生产基地,确保冬早蔬菜旱时保收,高产稳产,推动冬早蔬菜不断发展壮大。(三)依托特色,优化布局

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__要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围绕优质粮食、马铃薯、蔬菜等主导产业,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冬季农业生产布局,在__、__、__等乡(镇)建立5万亩冬早马铃薯基地,在纸厂、迤车等乡(镇)建立万亩冬早蔬菜基地,在大井、者海等乡(镇)建立以西葫芦、冬早玉米、番茄为主要品种的特色蔬菜基地,在雨碌、老厂等乡(镇)建立小黄姜生产基地,在田坝、上村等乡(镇)建立优质软叶大蒜基地,在者海、待补等乡(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逐步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培育龙头,带动发展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其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改变__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加工、流通难以形成规模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配套服务的综合功能,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衔接、组合,引导基地、农户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培育或种植优质特色冬季农产品,引导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移,带动延伸产业链,实现冬早蔬菜的规模生产、深度开发和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发展蔬菜加工经营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对从事蔬菜加工、经营的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引进加工、包装、储运等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和设备,努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开发具有__特色的优质蔬菜产品。

(五)搞活流通,开拓市场

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及时地解决冬季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一是发展中介组织,培育营销大户。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等中介组织,特别是要加快营销队伍的建设步伐,积极构建营销网络,支持和鼓励中介组织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内销与外销、签订单与跑市场等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开拓市场,尤其是大力发展“订单蔬菜”,引导菜农走进市场,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要加快推进“支部 协会(公司)”的发展模式,通过支部加协会、公司,协会、公司带农户,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二是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冬早蔬菜产品的流通速度。要加大市场建设投入,编制好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重点抓好大井镇黄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等市场建设,确保信息流、商品流畅通,通过市场的规模经营带动规模效益,带动__冬早蔬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品牌是质量的标志,品牌价值一旦凸现,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__应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创建更多农产品知名品牌,为农产品流通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应重点做强做大“牛栏江”牌、“黄梨树”牌等农产品品牌。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