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09:52:31
导语:在生命科学的魅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程;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47-02
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本质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组成生命现象的生物大分子,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本身,甚至可以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疾病危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生命科学被誉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2]。生命科学素养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为全校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生物类的课程,包括世界一流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就将生物导论等生物学基础课程开放给全校[2]。通过在大学课程中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增强生命科学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生命科学导论》是高等院校面向全校各类专业,尤其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由于生命科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学生的专业差异均进一步加大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难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4]。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PowerPoint、动画、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和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将原先大量复杂的知识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可以更大程度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发展。
一、多媒体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涉及了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众多的学科和内容,涵盖的信息容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3]。作为一门全校通识类的选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所面向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性,因此在授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方式体现在PPT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PPT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对于生物专业知识接触较少的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非专业知识时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5]。采用PPT进行授课,可以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方便学生在后期随时进行查阅和回忆之前的课程内容。对于有一定生物基础知识的农科和理科学生,具有一定生命科学相关基础的学生,应当适当地增加一些知识的深度,需要对基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研究,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了解的欲望。然而,PPT的平面图像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技术原理无法很好的进行展现,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动画在国外生物方面的课程中已有不错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教材中附带有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同时一些研究者也渐渐开始在论文中利用动画或者影像来更为直观地表述自己的结论,或是将制作的动画或影像连接到自身的主页上,帮助其他研究者进行了解[4]。在常规的平面图像中,筛选、引用和制作生命科学导论相关的教学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吸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目前国内外媒体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纪录片,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发行的《森林之歌》系列、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生命》系列、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制作的《自然》系列等,这些纪录片或介绍了自然生态的伟大,或展现了生命的神奇,或介绍了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均可以与专题内容相结合。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去了解新的研究进展,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多媒体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堂脱离了原先的板书模式,授课模式逐渐由文字化走向图像化,而图像化也开始脱离原先静态的模式,走向动态。例如,在进行动物免疫系统的介绍时,仅用文字配合图片的讲解的时候,对于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学生来说或许较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一些文科类的学生,较多专业信息的涌入和单一的过程示意图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将各类免疫细胞,如T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用卡通的形象描述出来,表述成为人体内的士兵,将免疫细胞对病原体进行防御的过程用动画表述出来。短短的几分钟的动画就可以将原先枯燥乏味的原理化虚为实,帮助学生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鲁迅先生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纪录片的应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介绍中,由于课堂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接触仅仅限制在了书本上的介绍,在对“生命多样性”一章进行讲解之时,文字和数据大段地标示出了目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很难感受到这些数据的冲击性。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国家都制作了精美的纪录片向公众展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适当地引入这些纪录片比单纯的罗列数字更能够让他们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例如《最孤独的动物》这部纪录片,表述了包括孤独乔治在内的若干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的困境,这些生物的日常生活、生存环境以及那些为保护他们而努力的生物学家的工作都通过摄像机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领军学科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通过书本进行知识传播的更新频率有限,学生无法通过书本的学习了解到新兴研究的发展。多媒体则不同,新的信息影响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平台进行传播,将其适当地引入到课堂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扩展了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弊端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幻灯片、动画等影像的使用,其原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面,但是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在课堂上不去记录笔记和听课,下课后直接拷贝课件,这反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过多地引入动画和视频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相较于文字,影像固然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学生会存在抓不住重点,难以对影片中的专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状况。导致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质量反而下降的情况[4]。同时,引入影像进行教学有可能会使学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6]。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吸纳新的知识信息,多媒体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应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并不应该取代教师的作用。若是教师过于依赖于多媒体的帮助,反而会丧失了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导致无法正常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致使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熟悉生命科学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模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需接受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过多地引入多媒体动画、影像等资源则容易使学生失掉重点,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则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丧失其在课堂上原有的主导地位,多媒体的应用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适度原则,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20-1.
[2]李遂焰,吴坚,李萍.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94-5.
[3]陈阿琴,陶贤继,刘其根,等.关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42-3.
[4]厉建中,胡振林,邱磊,等.多媒体在专业课《基因工程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333.
一、呈现生命现象的奥妙美
在生命的世界中,有着数不尽的奇闻趣事和探索不尽的奥妙,教师必须具备深远的视界来对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进行遴选、甄别、整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内在的魅力和深层次的价值,有意识地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表述,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命真奇妙”,诱发学习情趣,促使其更主动、更深入地思考。
比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命的遗传是最复杂、最浩瀚、最难搞清,又诱惑着人类孜孜不倦地去探寻的深邃话题。一百多年来,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到T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到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当人们发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的时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及至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到64个遗传密码子的确立,再发展至HGP计划的实施,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基因的定位和功能难以确定,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不仅仅是由基因决定的,也是由基因组中存在的大量非编码信息和非编码基因共同决定的,遗传语言的葵花宝典究竟藏在哪呢?
在进行“干细胞”教学时,我给学生们讲述了“柏林病人”的故事。蒂莫西·雷·布朗是一名美国白血病患者,并同时患有艾滋病,几乎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2007年他来到德国柏林找到了胡特医生,随即胡特做出一个决定: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先治白血病。结果出人意料,这次移植不仅将号称“柏林病人”的白血病治愈了,还把他的艾滋病也在不经意间给治好了,否定了艾滋病无法被治愈的残酷现实。这是一个小概率的个案还是具有普遍性?是可以复制的还是无法再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此时的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们的眼睛都亮了……
诸多的设问还有:为什么小小的细胞结构哪怕是原核细胞都是人工难以模仿制造的?是什么造成了高等植物的光合碳同化有着C3、C4和景天酸代谢等多种途径?真的只有人类的大脑皮层才存在语言中枢吗?其他动物有没有人类看不到、听不懂的语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时了吗?怎么解释寒武纪出现的物种大爆发?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是否适应能力越强……当对生命奥妙的兴趣、热情一旦转化为恒久不变的志趣、志向的时候,科学的种子就悄然播下了,就很可能在学生建构未来生活时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二、展示生命理论的和谐美
科学是规律的反映,而规律是美的内核,这个规律对于生物来说,就是统一,就是适应,就是竞争,就是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现象的规律与美是相通连的。
例如,光合作用为人类和整个生命世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反应。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我特地从学校生物园、地理园里采摘了十几种不同植物的带叶枝条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叶在茎干上的排列无论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它们自上而下都互不遮挡,形成镶嵌式的排列,这样可以使每一片叶子都能接受充足的阳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生们对这种天然形成的叶镶嵌以及它的合理性感到惊讶,并且深切地感受到生物的生存与种族的延续和环境密不可分,适者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淘汰。
再比如,1894年Fischer提出酶作用的锁钥学说,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这一学说对我们领悟生物特征多有启发。仅是在高中生物学中,涉及“锁钥式”一对一的特异性结合就达六、七项之多,例如:膜上载体与运输物、激素与靶细胞、抗原与抗体、tRNA与mRNA、互利共生等,无处不在。正是这种类似“锁钥学说”专一性的规律,才使得生命活动更加有序而高效。以遗传三大基本定律为例,从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分离行为入口,到两对及两对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行为演绎,再到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基因的连锁行为补充,层层剥茧,由浅入深,浑然一体。窃以为,当下的人教版教材没有讲述摩尔根的连锁交换定律,是有一点遗憾的,一来第三定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容易理解;二来将一个几近完美的理论体系弄得破碎了。可喜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物老师都不会忽略第三定律,和谐的理论体系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即使一個小小的细胞也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不大不小的核质比,各种细胞器的精妙配合(如分泌蛋白的形成),扩大生化反应面积的方式(如线粒体的嵴和叶绿体的基粒)……它们在矛盾运动中达到的高度和谐令人叹服。
学习“生态工程”一节时,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是理解生态工程所遵循的若干基本原理。如果让学生一下子“生吞活剥”下去这些原理必然会引起“消化不良”,且教材所举事例不仅远离特区学生的地域,更远离他们的认知。于是我利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带领学生们来到作为国家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光明农场,让学生亲身实地考察珠三角地区独创的历史悠久的桑基鱼塘,深入探明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肥桑的高效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在桑田采桑除草,在鱼塘播撒饲料,临走时,还带回了一些农场的蚁蚕来学习养蚕。学生们迸发出来的热情和活跃简直让我始料未及!
三、阐述生物思维的适切美
思维是智慧最集中的体现。纵观生命科学发展史,新的观点和理论、新的思路和方法、新的发现和创造,几乎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与新思维相行相伴。豌豆、果蝇被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得天独厚,恩格尔曼在探索光合作用中使用水绵和好氧细菌的绝妙组合,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经典实验思路的异曲同工,进化论、细胞学说、酶的发现、激素本质的探索承前启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大胆创设,这些划时代的伟大成就,无不呈现出思维完善的伟大力量。反观沃泰默在探索促胰液素、海尔蒙特在探索柳树增重来源实验中的匠心独运却功败垂成,也无一不是因为思维走入歧途。可见,生物思维的适切与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DNA的结构”是在已经讲授完证明“DNA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之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从DNA结构上来分析,自然界为什么选择了DNA作为遗传物质?DNA有哪些作为遗传物质的适切性?引导学生们从DNA的分子结构特点来分析:DNA的化学组成虽然只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但由于分子巨大,所以,排列组合方式多种多样(4n),贮存大量遗传信息,体现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某个特定的DNA有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序列,说明遗传物质的特异性;DNA分子中,磷酸根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楼梯扶手”框架很稳定,A和T、C和G之间“楼梯台阶”的氢键累积也很强,不易打开,表现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双螺旋的结构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亲代与子代间保持遗传的连续性;DNA通过基因表达,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发育;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反观RNA和蛋白质,前者分子量小,遗传信息少,多数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后者不能进行自我复制,分子结构也不稳定,不能遗传给后代。所以,这两者都不适合作为遗传物质。诸如此类增之一分嫌长、减之一分嫌短的生物思维,让人怦然心动。
哈佛大学的学子们曾说生物学是最难学的,因为尽管生命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但其规律没有数理化的规律明显和固定,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有很灵活的善变通的思维,要能综观全局,用系统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去看待和解析千姿百态的生命。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培育学生的这种生物思维,或者说学科思维,使生物的每课堂、每次作业、每次练习都不是重复的机械操练,而是富有缜密性、逻辑性、批判性、探究性、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进而让学生领略学科思想的魅力与意义。
四、介绍生命改造的创新美
进入21世纪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成就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画卷,美仑美奂,光芒四射!教师应当向学生展现这幅宏伟的改造生命的画卷。
富含胡萝卜素的金大米、能生产人的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植入了海蜇发光基因的街边树来替代路灯……极富魅力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是按人们的预想有目的地改造生命甚至重新设计生命,创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而人类所期望的具有某种特性的改良物种,其神奇的力量威慑着几千年来远缘物种间不能自由的传统观念。获得具有高产、稳产和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家禽家畜,乳腺或膀胱生物发生器,基因诊断和治疗,分解石油多种成分的“超级细菌”等,为人类社会展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
在一次高三生物科学史的专题复习中,我请学生将中国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成就罗列出几条,结果,很少有学生能列出三条以上。于是,我就慢慢地开始如数家珍了: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开创了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时代;1981年,又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酵母丙氨酸tRNA),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酸分子;1988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抗黄瓜花叶病毒的基因,并且将这种基因导入烟草等作物的细胞中,得到了抗病毒能力很强的作物新品系;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中,培育成了转基因鲤鱼;我国利用生物工程自行研制的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时,学生聚精会神,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光荣感、使命感一定在心底涌动,这些生命改造也定会成为“挡不住的诱惑”,长久地印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为他们的明天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讴歌科学精神的崇高美
许多生物学家的一生,在书写科学篇章的同时,处处弘扬人的价值、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以及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协作、友爱、宽容,其本身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生命科学的发展,深深地蕴含着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它们和生物知识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高中生物课程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我告诉我的学生,一直贫困如洗的博物学家拉马克为了探寻真理,终生奋斗不已,笔不停缀,晚年更是貧病交加,死后连下葬的钱都是他女儿向别人借的。
我告诉我的学生,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用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可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在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的论文只是在一家地方性刊物上发表。一个世纪后,三位科学家在不知道孟德尔当年研究成果的情况下,都准备好了论文,却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马上把荣誉让给了孟德尔。
我告诉我的学生,享誉世界的微生物学“开山鼻祖”荷兰列文虎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用了60年时间磨了400多个凸透镜,自制显微镜并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号称“一生磨一镜”,首次看见了显微镜下活的细胞,看到了微生物……
我希望如朱小蔓教授所言:真正优秀的教师,都能在自然而然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听见知识背后道德的声音。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自主学习
高中的教学课程一直在修改,但是确实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的平衡点来平衡各等级之间优良不等的学生受教育程度。另外,当今更多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管得过“宽”,对学生的预习、学习以及作业复习等照顾的无微不至,直接导致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对生物学的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不能够发挥想象力,不敢大胆思考,大胆设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降低了将来生物学领域所会发生的奇迹几率。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其实当前高中所设的生物课程在内容上的选择和分配已经是比较合理的状态了。并且也适当的根据地区的不同和学生的学习程度做出了简单的调整,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尽量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学好知识。另外,生物学的实际应用性较强。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提出了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了通过以生物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学习通过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转变学习方法,激发对生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其实生物学作为一个基础的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之外,更是一个神秘的生命探索过程,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探索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生物学的学习方面必须要将理论与实际的生命科学相结合,这也正是学习生物学的乐趣所在。
二、当今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所面临的问题
1.教师缺乏耐心,讲课行云流水,学生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高中生所学的知识范围较广,可谓是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过多的知识就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教师偶尔为了赶教学进度就造成了上课期间不能详细讲解,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吸收。
2.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合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不能正确的分析和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盲目的教学导致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产生差距。
3.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有着很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但是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这种僵硬的教学模式效果并不好,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解决高中生物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寻找合适的授课技巧进行授课。要想让课堂生动有趣,充满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教师讲课的知识能力和感染力都必须非常强。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室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授课,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生命科学之美。并且在活动结束时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们对实践活动进行深一层的思考和感悟。学生们思想灵活,想象力丰富,正确的开发和引导能够挖掘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内在潜能。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听讲,让每个学生都听好学好,不浪费任何一节课。教师的素质其实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一个富有魅力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堂必定沸沸扬扬,学生们积极踊跃,这对后期相对较为抽象枯燥的生物学来讲真的有很重要的作用。生物学是一科很有趣的学科,只有生物学涉及到我们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所在。
3.加强师生简单交流,改变学习和交流的传统观念。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其实非常重要,教师会通过学生的反应状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课程进度。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反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更及时的帮助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一点的学生。另外,在课堂或是实践中都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勇于和传统的思维与固有的观念说不。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保障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的标准要求,通过生动的课堂讲述以及带领学生进行真实的课外实践活动都是改善学生上课期间的思维定式和氛围冷淡的有效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是创造知识的潜在宝库,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才能使其释放。针对学生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开展适当的互动式、开放式的而教学课堂,教育同学们合作探究,积极实践,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庞大领域和繁多的生物知识都是改善生物教学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冯晨燕. 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4.07:164.
[2] 张奎勇、刘丁香.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谈[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76-77.
1.1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振兴中华的重要精神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科学家的真实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童第周生前曾经担任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家、著名的生物学家。1930年,怀揣梦想的童第周远度重洋,来到北欧一座美丽的城市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寒尔。在那里,童第周跟随欧洲著名生物学家勃朗歇尔教授,研究胚胎学。经过不懈努力,童第周在显微镜下成功地剥离了青蛙卵的卵膜,这是他的导师勃朗歇尔教授几年来专注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的课题。童第周在青蛙卵膜剥离技术上的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界,童第周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业。1937年爆发,深爱着自己祖国的童第周谢绝了国外专家和同学们的挽留,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像童第周这样的科学家有很多,他们的一腔爱国之心令人敬佩,他们做出的为世界所瞩目的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光荣。这些知识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可爱和伟大,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之情,从心底里涌出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1.2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和信念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可利用生命科学史的优势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予以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英国博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是一个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的人。在他9岁时,就已经有了一个远大的理想,他对父亲说:将来我要环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去发现世界上未被人类发现的奥秘。但达尔文在父亲的安排下,不得已去学习医学及神学,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于1831年放弃神学,随“贝格尔”号做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考察,期间历尽了无数的艰难与险阻,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经过长达2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859年完成和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此时可针对个别学生由于觉得学习太艰苦而出现松懈的现象,教育学生要像达尔文那样树立远大理想,还要具有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坚强毅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所折服,才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一切困难和压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1.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科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记载科学家为科学的发展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工作历史。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经历了极其艰难曲折的研究历程,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整整8年的苦心钻研,发现并揭示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然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35年后,另外三位植物学家分别在各自的研究中证实了当年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这时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致使遗传学的研究从此快速发展起来。孟德尔的工作如此长久地被人忽视而默默无闻,最终获得辉煌成就的经历是震撼人心的。以此可教育学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努力加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并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合理地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妥协、不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
1.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合作精神也显得更加重要。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大多是团结合作的产物。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原因之一应归因于他们的特殊结合,两人相互补充、相互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DNA的立体结构,这被欢呼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程度可媲美于前一世纪的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成就。他们在科学研究上可谓是一对最佳搭档,沃森在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研究中具有独到见解,却对数学、物理学感到难以驾驭,而克里克则精通这些被沃森视之为有点难度的学科。两个人的性格也截然相反,沃森是个孤独、文静、具有内向性格的人,相反,克里克则以大声谈话和纵情欢笑而为人所熟知。他俩的合作是生物学与物理学互补的最佳典范,也表现出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沃森和克里克认为如果没有与对方的合作,他们自己是不能够单独发现DNA的结构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2结束语
在生命科学作业设计时注重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切磋,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学生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在一起积极地交流讨论,对于知识点,有的组继续深入挖掘,查阅、补充相关资料,有的组则重新思考、整合。
对于人员安排,有的整体创意,有的安排道具,有的查资料,有的画画,分工合作意识很强。每个学生快乐地参与,在认真听取其他小组汇报时同学们适时地给予鼓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点评。在分工与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智慧。
联系实际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的价值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会变得丰满、深刻。在作业设计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让学生将课堂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应用于生活实践。
在学习“水质的简易测定和不同水质对水生小动物的影响”后,课后让学生实地考察家乡南翔镇一些河道的水质情况,通过采集水样,对河道水质进行简单理化指标的测定,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后发现部分河道水质黑臭,生活在河里的一些生物受到影响,主要原因是工厂废弃物的排放、河道的不通畅、生活污水的排放等,最后学生撰写了一份相关的水质报告。在课堂交流汇报时,学生提出了“保护环境,让南翔的水更清”的倡议,并探讨了该如何投入到整治河道黑臭的行列中去,课后把学生的倡议书通过学校橱窗向全校师生展示,向相关部门递交了水质报告,反映了情况,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创境留疑型作业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初中生命科学自有它独特的魅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空间,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出发,联系生活、社会热点等提出问题。
教师还可利用好教材资源中的“活动园地、实验与实践”等,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例如,寻找我们身边的外来入侵物种、测量学校绿化的覆盖率、调查居民小区的垃圾收集方法等。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业设计是教育者完整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教学思想与教育机制的体现,作业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课堂;凝聚力;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00-02
高等教育中,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扩充知识面,为其日后发展拓宽空间,因而深受一些对某领域有兴趣且有潜质的学生的欢迎。但在部分学生心目中其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必修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原因在于选修课学时少、学分少、刚性要求少。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凝聚力,即使教师备课认真,讲课卖力,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样不但不会提振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使少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选而不修”,甚至出现逃课挂科现象。以免疫学选修课为例,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分支学科众多、交叉渗透复杂、知识体系庞大;内容抽象,名词术语概念缩写新颖繁多。如何使这种貌似枯燥乏味的选修课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凝聚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1.用人格魅力增强教师的感染力。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更要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对于刚刚走进免疫学选修课堂的学生来说,思绪还处于忐忑纷乱之中,对教师也不太知根知底,自己能否适应老师的教学思路和风格学好这门课,心里还完全没底。针对这种傍徨心理,笔者首先从人格形象和心理情感上贴近学生。比如首次开讲时,仪容整洁大方,衣着时尚得体,精神饱满抖擞,声调洪亮、微笑可亲、字正腔圆,给人感觉赏心悦目,符合多数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容易引起共鸣。又比如在“开场白“中,除了简短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外,通常首先把现实生活中的“我”介绍给学生: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生命科学专业,又为什么对免疫学或生物技术感兴趣,在这个领域自己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有哪些经历和经验教训,目前正在做什么等等,并欢迎同学们随时参观自己的实验室等,同时还轻松聊些诸如个人经历、考研读博、留学花絮、业余爱好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另外,主动提供手机号、QQ号和电邮地址,请同学群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等。这些似乎常情常理的做法既能给人亲切、平等、坦诚的感觉,又能使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从而为师生融合打下基础。
2.用课外功夫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没有交流就没有理解,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课堂凝聚力的培育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本身是不够的,课外功夫往往也是促进课堂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用心批改学生作业,用心对待课外互动,用心线上解难答疑等,毫无疑问是课外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比如每新一轮选修课开讲,笔者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用心熟记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不久即使突然路遇也可叫出某某同学的名字,一个普通同学能被任课不久的老师叫出名字来,那是非常感动的;又比如班上有同学生病,笔者主动问候并看望安抚,无论何时何地遇到班上学生,主动打招呼,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贴近,使学生感觉到你课堂上是老师,课外是朋友。还比如用课外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电子工具包(U盘)。一是借助电子表格加强课堂的视觉效果。比如把生物技术中的一些经典的克隆方法和基因手段、免疫系统的三个部分、三大功能、三道防线、三个层面等概念等制成电子图表,使人一目了然;二是制作课件加强课堂的情境效果。比如将抗原与抗体、过敏与过敏源、免疫与免疫细胞、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与B细胞、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等抽象名词以及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超敏反应与脱敏反应等初学者难以理解的概念制成示意图,直观易懂;再就是通过网络终端用心留意搜集下载有关影像教学资源加强课堂的人气效果。比如下载以相关内容的知识点、交叉点、疑难概念为背景制作的动画、漫画等进行播放演示。总之,课外投入越多、功夫越深,就越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选修课的注意力。
3.用有效切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如何使貌似枯燥乏味的免疫学等选修课变得对学生有吸引力,用心寻求切入点,制造兴奋点,将教材讲活、将课堂盘活、将学生激活至关重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铺垫引路,增强学生自信心。选修免疫学的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生命科学专业基础,但仍有不少学生感觉它神秘复杂,无从下手。为了从心理上打消和淡化学生的畏难情绪,尽量不要让学生感觉它的精深离自己很高很远,利用“开场白”做些自问自答的铺垫,使学生觉得免疫学现象身边随处可见、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轻松上阵。比如讲,为什么穿着化纤内衣感觉不适、食物单一营养不良、接触新鲜家具头昏脑胀、雾霾天气和春暖花开季节出行感觉皮肤瘙痒、或者身体某处淋巴结肿大等等,本质上都是一种免疫反应或是免疫应答反应;有的人感冒、哮喘、腹泻、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常见病之所以反复发作,根本原因就是人体免疫力下降,使抗原性的病原体或物质暂时占了上风等;还比如,长期熬夜、偏食、不运动、精神忧伤等容易生病,其实质是免疫细胞减少了,接种疫苗就是利用抗原“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注射球蛋白就是补充体内抗体队伍,输入干细胞就是恢复造血系统,重建免疫功能等等;再比如讲,癌症患者实际上就是免疫系统的预防和监控功能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自己人不认识自己人”或者是不能识别和清除自身的突变细胞等;另外,还联系人的“生老病死”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生命的重要性。比如讲,人体好比是一个国家,婴儿的出生相当于国家的建立,免疫系统(国家机器)还有待完善,对病原体(敌对势力)的抵抗力不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免疫系统不断健全,这就是为什么青壮年时期的人很少生病的道理;一旦进入老年时期,人的免疫系统开始弱化,对环境的适应力大为下降,因病或衰老死亡实质上就是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如果用数学模型表示,人生的免疫系统形成的免疫力就像一条抛物线,研究免疫学就是怎样让这条抛物线得到合理调节与延伸等。实践证明,这些看似与深奥的课程关系不大的常识性铺垫其实能增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为顺利进入免疫学殿堂注入了动力。二是激励共勉,增强学生求知欲。免疫学的巨大成就和广阔的诱人前景一直受到生命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所以笔者在讲授有关章节时,总是特别有激情地介绍免疫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很多有待于破解的迷,使学生有热血沸腾、津津乐道的感觉。比如讲,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免疫学的褒奖已达20多次[2],首届诺贝尔奖就授予免疫学成就;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免疫学每10年就有三次获奖,今后还必然会有新的免疫学诺贝尔奖得主问世;又比如讲,免疫学根深叶茂,目前分支学科就达20多个,仅向医学各领域的渗透衍生出的交叉学科就达30多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分支与派生学科的出现;还比如讲,现在每天问世的免疫学论文就有数十篇之多,专利则更多,更令人鼓舞的是,疫苗成果日新月异,仅我国自主研究的疫苗就已覆盖了60多种传染病中的36%,目前人类利用免疫学手段已经有效控制了天花、霍乱、鼠疫和麻疹这些恶性或致命性的传染病等等。针对选修免疫学的学生中不乏有人是为将来的深造、就业或创业打基础的,笔者还特别注重介绍免疫学中还有哪些奥秘和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与攻关。比如讲,人类的恶性肿瘤、艾滋病、一些新的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等还没有得到有效防治和遏制,器官移植、生殖控制、衰老延缓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这些,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免疫学的突破等;又比如讲,如何利用少量的血液、体液、唾液和细胞因子等进行免疫学检测,让分子免疫学手段的快速发展为疾病的快速检测开辟新的天地,实现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免疫学工作者去发明发现等,从而使学生倍感自己任重道远。同时又以赞美、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比如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要勇于开始,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路,只要专心致志,在座的同学们中将来一定有人成为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成为一个对人类有特别贡献的专门人才。三是引喻联想,增强学生想象力。免疫学知识体系庞大,交叉渗透复杂、尤其与生物化学、医学联系紧密。如何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遐想和悬念,笔者通常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借助比喻法[2],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诱发联想。比如为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比喻为钥匙和锁的对应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讲免疫应答时,将抗原(细菌、病毒等)又比喻为免疫系统的触发剂,体内一旦有抗原进入即可导致一场战斗;讲补体激活时,将其过程比喻为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效应,只要第一辆汽车陡然停下,后续汽车就会依次倒下;讲免疫球蛋白时,将其5种类型[3]称为5兄弟,它们都是浆细胞的儿子、B细胞的孙子,构型各异,在体液免疫中各有分工,有的是常规兵,有的是边防兵,有的是特种兵,还有的是信号兵,都是人体的“保护天使”,它们巡视在人体的各个角落,发现敌情立即作出反应等等。通俗化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过程、事件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性进行类比。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按号入座,容易理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杨秀英.课堂凝聚力刍议[J].青岛化工学院高教研究,1994,(4).
关键词: 信息技术科学教学细节处理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效整合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有趣生动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情景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融合”中也日益暴露了的一些“矛盾”。为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关注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细节成了时下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注意的一些细节处理的体会。
一、精心解决“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矛盾”细节,使科学教学更丰富。
传统技术如实验、挂图、实物的表达在与信息技术的呈现上常有些矛盾,例如课件的呈现顺序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有效接受。因此,我们有必要精心解决“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矛盾”细节,使科学教学更丰富。
1.信息技术应与实验兼顾的“矛盾”细节处理
科学教学过程中常涉及一些自然现象,而有些自然现象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的表达,尽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科学实验过程逼真地模拟出来,但这毕竟只是模拟,科学是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的,模拟的与事实是否相同呢?这必将导致学生心存疑惑。科学实验又往往伴随着物体的运动、发光、发热、颜色与形态的变化,有时甚至是爆炸等极端现象。比如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学生亲手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途径,分享成功的喜悦。因此信息技术与实验的兼顾势在必然,但在信息技术与实验兼顾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教学细节处理上的的“矛盾”。
(1)一般演示实验的表达细节
科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积极的科学探究,以及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中的模拟动画实验是不能完全代替演示实验的,彼此割裂的两种技术都存在缺陷,但在操作上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表达存在着很多需注意的细节。如在呈现顺序上就值得推敲,是该实验先进行实验,还是先用课件表达?经过教学实践的证明,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课件再展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例如:《声音的传播实验》,当教师逐渐抽出空气时,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变弱是如此之真实,这种真实感是用动画模拟感受不到的,虽然多媒体能展示实验演示的全过程。当然演示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回顾实验,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很好地体现实验全过程,另外也为一些未注意观察的学生提供了一次了解实验的机会。把握了这种呈现方式上的细节,教学的深刻性就会在信息技术应与实验兼顾的“矛盾”处理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2)抽象演示实验的表达细节
由于一些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缺乏,一些课本上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比如像生命科学部分,有些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者是生命的生理活动太快或太慢,学生不易观察,凭借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于图像、模型等来讲述生理过程、现象,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使书本中原本静止无声的描述也就变得生动形象,然后师生针对信息技术进行演示的内容归纳得出,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激发求知欲,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3)学生探究实验的表达细节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探究实验的实施,问题是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实验往往跨时较多,涉及的环节复杂。多媒体的融入为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能。若靠单一的实验很容易造成实验环节的疏忽,这时课件就能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至于在细节处理上,怎样才能使之更合理呢?根据教学实践来看,每完成一个环节及时通过课件展示,这样不仅能肯定刚才的实验成果,而且能使探究紧凑完成。如:探究欧姆定律时,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的进行,中间的实验设计环节需要及时呈现学生的讨论结果或方案,教师应在设计课件时事先预定方案,当学生给出方案后媒体就可以出场了。此时传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矛盾”即转变成了融合。
2.屏幕与传统板书共存的“矛盾”细节处理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随机应变,需要教学机智。若全用屏幕来替代,多媒体系统也就成了电子板书,也就无法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学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所以传统板书的存在依然有它必要的地方,比如:物质科学部分的微粒含义的理解,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颜色的粉笔、利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或圈圈点点来突出重要知识点。虽然这些也能设计成良好的电子板书并展现,但在使用上会觉得很刻板,无法及时更改,总有不方便之处。那么如何解决屏幕与传统板书共存的“矛盾”呢?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这种“矛盾”争论的从没停止过,从笔者来看,有些重要知识即便在屏幕上有展现,但当切换屏幕后它在学生头脑中的停留势必缩短,如果能在黑板上保留,那么本节课的思路就可以贯穿始终。而在保留板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枝节的削减,保留主干,并能在保留中有所创新,这样不仅能使“矛盾”得以处理,而且会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精心设计信息技术在不同课型中的“出场”细节,使科学教学更具魅力。
1.科学观察课中信息技术的细节处理
科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的篇章中经常要观察一些生命现象,如果在这样的观察课中不动用信息技术,那必然会使课堂失去一些色彩。因为信息技术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学中能显示所要观察的科学事物,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对时间进行缩放,在显示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功能。但滥用信息技术,学生受声光刺激过强会出现适应,而激不起兴趣。因此信息技术在观察课中的细节处理尤为重要。例如:《观察蜗牛》一课是以蜗牛身体的特征为内容的综合型观察课。若教师机械地在屏幕上讲解各部分的结构作用,虽然信息技术增强蜗牛画面的能见度,但对于学生的兴趣还是难以激发,为了能使信息技术用得巧、用得妙,教师能就得把信息技术藏着掖着,故意卖关子。笔者先让实物蜗牛出场,让学生观察好了,汇报所看到的,在总结过程“请出”屏幕上的蜗牛与大家共赏。这时学生受屏幕中像画面大小与实物大小差异的刺激,兴趣更易激发,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科学复习课中信息技术的细节处理
一段时间的教学总需要总结。信息技术有它独到的优点,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能将非常琐碎的科学知识很好的呈现。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若一味地播放过往知识要点,就显得单调贫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就会降低。通常在复习课中信息技术的出场几率是比较高的,但要注意出场的细节。比如复习到《生命科学保护色、拟态》的理解时,在恰当的时候,教师若播放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对此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再如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是一个很难分清的知识点,特别是生活中关于水中的反射和折射更易混淆。如果教师在此恰当的时候展现画面,如水中的白云与鱼儿,并通过信息技术展现作图原理,那么不仅能使知识点容易辨别,而且能节省教师作图所用的时间。这样既避免了屏幕播放单纯知识的单调贫乏又落实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若复习课中教师注重这样有效的合理搭配、关注细节处理,信息技术的魅力才能持久。
三、精心处理“内容呈现”上的细节,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大放光彩。
纵观以上的一些细节处理,其实在教学中“内容呈现”上的细节更值得教师注意。从学生观看、学习有效的角度教师需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1.关于信息量的细节处理
“信息轰炸”已成为教学一线的弊端,许多教师力求把科学中的各种注意点都在屏幕上展现,包括书本上的一些图片、要点,能呈现的尽量呈现,其实这样的操作不仅重点突出不了,而且学生不可能看全屏幕上的要点,并加以内化。一节课下来,有些教师课件中的幻灯片放了几十张,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极易导致视、听觉疲劳,思维训练的不足,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刺激下成了“迷航”的“水手”,其实关于信息量的处理不在多而在与精。只要到位不需要太多的幻灯片呈现,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节课的PowerPoint幻灯片数不应超过15张的教学内容,因为多了学生就停留在了表面的视觉应付上,疲于接受。
2.关于字体大小细节处理
科学教学时常需呈现一些概念,而概念的呈现涉及字体的大小把握,这关系到学生的视觉接受能力,比如一个大标题物体的颜色就适合选择60号左右的字体、黑体呈现。如果是大标题下的定义或要点则至少要达到36号字体以上、黑体呈现,比如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然同一屏幕字体的大小种类也不适合繁多,从大标题到小标题最好控制在三种以内,能突出层次而又不纷乱,这样的视觉效果更易被学生接受。
3.关于色彩搭配细节处理
信息技术在追求质感画面的同时,若同一屏幕下色彩纷呈,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会使其觉得眼花缭乱,致使学习的效率不能有效地提高。如果是一般的字体内容,不同颜色的字体不宜超过三种,并且字体大小的搭配也需与颜色谨慎考虑,在同一句语句中不适合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搭配,一般在同一语句中的颜色跳跃的次数也不宜过频繁。比如:“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是一种不易觉察缓慢的汽化现象”,在强调其中的要点“任何温度、表面、缓慢”这些词语时就不宜采用三种不同的色彩,只适合同样同种色彩的处理,也就是将强调的要点与语句本色的颜色设成不一样即可达到强调的目的。
毋庸置疑,关注信息技术的表达细节,取决于教师以怎样的方式将它用到教学中恰当的环节,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促成科学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吴哲.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探究,2008.5.
[2]马勇.浅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课堂教学,2007.4.
关键词:高中生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挖掘新教材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页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引言发人深省.新教材以优美的画面、名人名言或对生命活动的生动描述,为为教师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走进细胞”这一章引用了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的话:“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绘制了蚱蜢与绿叶的画面,编者附上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图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让他们钦佩于科学家睿智的思想和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喷发出主动要求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强烈欲望和动机。
二、主动体验,体现自主
有人把高中阶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可见,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日趋增强,希望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生物学习中蕴含着诸多活动的因素,不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教学,都有很多可操作的内容。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生物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精心设计模拟、游戏、辩论赛、调查、专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生物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先创设情境,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就会自觉主动地理解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例如学习转基因技术时,教师提出:“转基因产品安全吗?”的论题,把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让学生利用网络等其他传媒去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然后进行辩论赛。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补充等加深了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既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又在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明白了人类一定能圆满地解决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会使学习变得妙趣横生,活化思维,拓展想象。这种自主活动学习,营造出了民主的课堂气氛,唤醒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激活了生物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转变观念与方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
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直接参与获得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角色不是简单的传授者了,而应更多地起着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勤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即使学生犯了错也要注意方法措施,以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激励思考,成为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传统教育中,强调“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这种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科学品德的形成将会起到抑制作用。在自主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关系,师生一起探索,一起思考。教师成为了“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质疑。教师进行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教师是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多从学法进行指导,而不是在知识上进行灌输。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更多更好的方法,才能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才能从“教”变成“不教”,学生才能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喂状态与所需帮助做出判断,需要有适时适度指点的技巧,需要有学生平等交流、组织、协调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总而言之,自主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提了更高的要求。
四、开发教材蕴含的合作学习因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设置了“技能训练”的栏目以及提供的“资料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分析了这些栏目的信息,大多提示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教学为佳。因此,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小组(3―4人)为单位,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教师勰疑,有时则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教师则当“旁听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师生平等、宽松舒畅的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笔者也曾惊喜地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些学生的发言表现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经常性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列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在高中生物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适应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启茂.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J].中学生物学2000.(2):21―22.
美育,主要理解为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美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因此,就每个生物教师而言,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生物教学中的美育就是通过生物知识的讲授向学生们介绍有关美学的观点和内容,以此提高学生总体的审美能力。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把生物学知识生动、形象、科学地向学生们作讲解,同时也要善于让学生们去理解、感受、发现生物知识中蕴藏着的巨大美学价值。把生物教学同美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美育和生物学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一、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
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我主要把它分为三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一)自然美
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生物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不同生物的各种形态、结构、颜色、声音等方面。地球上的生物形形,丰富多彩,据统计,生物种类总数不下200万种,大到海洋中的蓝鲸、高耸入云的巨杉;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们或强健、或纤弱;或善跑、或善飞、或善游;或朴实、或妖艳,形态各异,又各具特色。仅绿色植物的花就可称之为千姿百态,如:大而艳丽的大丽菊、牡丹花;出淤泥不染的荷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傲霜斗雪的腊梅;刚直不阿的君子兰;随风飘逸的蒲公英……让人赏心悦目。也正是如此众多的生物点缀着大自然,构成了自然美的重要部分。还有很多生命体的结构和形态,也是自然美的体现。例如:讲解拟态时展示的枯叶蝶、竹节虫,在校园实习中向学生们示范的一碰就变形的含羞草,制作的染色叶脉书签,实验课上观察家鸽适翔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等等,都体现出了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和谐之美。
(二)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社会美主要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成果上。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滋养生息,我们的精神思想和社会活动当然也离不开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的启发,例如:正是有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独立绽放,青松的不畏贫瘠依然挺立,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才有了“哪得梅花扑鼻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佳句以及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外学者和艺术家们以生物为素材创作了很多文学艺术作品传承至今,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力量,其社会之美的价值的确撼人心魄。 纵观生命科学的发展,三大遗传规律、细胞学说的创立、《物种起源》的问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描绘、克隆动物的诞生、人与牛胰岛素的合成、超级杂交水稻的育成,转基因动、植物的突破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骇世惊俗的巨大成果,正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本质力量的完美体现,从中闪烁着人类伟大智慧的光辉,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三)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他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如果说自然美侧重于自然物的形式,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而艺术美的显着特点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一切艺术作品都体现出一定的物化形态,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倾注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包含着创作者的加工、改造。郑板桥笔下的翠竹,齐白石的醉虾,徐悲鸿的奔马,梵高的向日葵都是取材于自然,但经过大师们的艺术加工通过线条、色彩、层次、质感的运用就赋予了更多的生命意义,突出了生物体最美的一面,动静结合,呼之欲出。这就是独特的艺术美。
二、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让他们充分感受生物学知识中包含着的各种美。例如我在讲授鱼纲一节时,就制作了一个关于《神奇的海底世界》的PPT,把海洋中常见的一些鱼的照片和视频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海底世界,令同学们对海洋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还有一次,在讲解生物的适应性时,我并没有简单了之地讲讲概念,而是通过实物和照片列举了十种生物,如:介绍了仙人掌的变态叶,菜青虫的绿色外形,北极狐和北极熊的体色,变色龙的变色原理,枭蝴蝶大眼睛似的花斑,乌龟的壳状结构,瓢虫的各种斑纹,包括蛔虫的形态特点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美。通过这节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生物的生存之美,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生物进化的神奇和力量。
(二)注重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欣赏美
生物课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学形式也多样,有理论课、实验课、电教课,还有为期一周的教学实习,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化。例如我在讲植物的类群时,通过PPT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作了讲解和对比,在实验室观察比较了有关植物标本,也带学生进行了校园植物的识别,几种形式的结合就能让学生对植物各个类群的特征、代表植物及分类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还能欣赏到自然之美。
(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感悟美
生物虽然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有的知识点学生还是觉得枯燥提不起兴趣。为此我充分挖掘语言的魅力,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教学,让生物和美学完美地结合。例如:“望梅止渴”,我就利用曹操的典故,让学生了解身体结构的神奇;而“画饼充饥”就联系到人类的条件反射,讲到遗传和变异就用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比喻,通过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很多学生都能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四)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创造美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来展示生物的美,例如:每节课我都要制作PPT,尽量多提供一些生物图片以及视频资源,这样讲解起来内容丰富,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我还组织了一次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的视频大赛,让同学拿起手中的手机去拍摄校园里常见的景观植物并要求配以解说,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结束语
我国的山河幅员辽阔,物种种类丰富, 美在生物学广袤无垠的知识海洋里,在人类攀登生命科学高峰的伟大实践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把美育渗透在生物教学中, 让同学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领略美的魅力。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不断净化心灵,不断升华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永胜.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