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时间:2023-10-30 11:18:28

导语: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湖荡;稳定性;生态系统;水环境

水是人类生存之源,而湖荡被称为地球之“肾”,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湖荡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环境生态系统,系统内的水量、水质和生物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湖荡生态系统的主体。长期以来,人们对湖泊脆弱性认识的不足,使人们在向湖泊索取的同时,忽视了对湖泊资源的有效保护,大面积的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导致湖泊资源不断减少,水质不断下降。不仅使得湖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同时使其周边生态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1]。

从发展的角度看,湖荡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其中生态效益是湖荡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是衡量生态效益的一个客观尺度。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系统因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耐久性、抵抗性;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扰动后,回归到原始状态的能力,即还原恢复性。

鉴于湖荡生态系统所遭破坏的严重性,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对其进行保护同时,应对已受损害的湖荡生态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湖荡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1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1.1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制约因素1.1.1动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效率、效益和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并在生态系统协同进化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2人类活动对于湖荡生态系统的胁迫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生态学中被称为胁迫。对于湖荡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质造成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的污染;(2)超量引水,使得其本身流量无法满足生态用水的最低需要;(3)通过对湖泊及其滩地的围垦挤占水域面积以及上游毁林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湿地的退化;(4)不适当地引入外来物种造成生物人侵,使乡土种消失和生态系统水平的退化;(5)城市化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系统的胁迫。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是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胁迫的主要原因。

1.1.3自然条件与区位特征的影响平原湖荡湿地处于的水系位置;肩负的缓洪滞沥作用程度;上游流域面积、湖荡直接汇水面积、湖荡湿地水域组成及之间的连接河网、来水水量与水质等水文条件;行政区划,村落位置,人口,工农产业格局及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包括流域内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入湖河流带来的污染物。对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

1.2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机制1.2.1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2]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影响表现在,由于湖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系统的结构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影响,湖荡生态系统各个生物成分间,通过食物网和食物链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1.2.2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对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非常显著,湖荡系统面积数量上的减少和功能质量上的下降导致蓄水减少,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土壤风化。改变了水分养分的循环过程。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环境恶化的基本特征。

湖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取决于生物多样性的状态。遗传多样性降低,能降低生物生存能力,物种灭绝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人为和自然因素改变了原有物理化学循环过程,改变了各元素的循环模式。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多水的自然体中,发生大量的大气、植被、土壤的辐射、感热和潜热交换、土壤热传导和土壤孔隙的热量传输,发生在水文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和地表地下径流的输入、表面的腾发、水汽凝结、液态水的流动与渗透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气候环境。

1.3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平衡机制与临界特征1.3.1湖荡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3]生态系统的平衡反映了系统内生物间、各环境要素之间以及生物与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一种稳定的关系。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规律性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的机制。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主要通过系统的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来实现。由于具有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能力,才使淡水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性具有两层含意,一是指对于外界干扰的适应力或称为弹性,二是在受到干扰后回到原平衡态的恢复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其适应性也是有限的。

1.3.2湖荡生态系统的临界特征[4]当系统演化超过某种临界点以后,会突然出现状态跃迁,但由于环境演化极其复杂,这种经济学中常用的优化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环境系统演化的临界性,环境演化有可能超过临界范围。

所以,研究环境演化状态跃迁的产生机制,分析环境演化在临界点附近的特殊行为就变得非常重要。

1.3.3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失调的临界标志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失调的临界标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结构上的标志,结构缺损造成湖荡生态系统的某一组成成分消失,引起功能和效益的变化。另一方面,功能上的标志,包括能量循环受阻和物质循环中断两方面。

2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

从发展的角度看,湖荡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着手,分析湖荡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效益,提出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体系[1]。

2.1系统整体稳定性及评价指标

湖荡系统稳定程度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说明,结合湖荡生态系统建设的需要,可以从重建和恢复后生物的多样性程度、自然保护区所占的比重以及自然灾害的等级三个方面出发,对湖荡生态恢复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

2.2系统结构稳定性与能值分析

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是从生态系统物种之间的作用强度入手,以物种之间的能量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涉及能值理论与方法。能值分析理论就是将能值为统一度量标准,将系统内各种生态流转化为能量来计算。能值分析湖荡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的步骤是衡量湖荡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成功与否的尺度之一,能值分析的步骤可以分为四步:(1)收集各种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用于评定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实地调查和近年的考察资料;(2)绘制湿地能量系统图解,以期对湿地生态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编制能值系统评价表,列出湿地系统的主要能源;(4)查取资料获得各种资源相应的能值转化率,求出各种能值转化率的数学平均值,得到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指数。

3湖荡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管理3.1原则与策略3.1.1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原则湖荡生态系统具有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因为生态稳定性原理,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功能越易发挥。

3.1.2注重湖荡生态恢复与重建

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对于整个湖滨生态系统来说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削弱或减少剧烈的水土流失,防止湖滨区域内大量表层肥沃的土地受到冲刷,保护湖滨土地的肥力,提高周边土地的生产潜力。

其次,起到对湖滨生态系统的自身保护作用,恢复岸边植被直接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流域内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对种群数量或种群结构的影响。第三,湖荡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有效提高了湿地的蓄洪能力,减少湖滨周边地区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第四,由于水土流失影响力的削弱,同时对湖滨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的实施,生态恢复使区域生态环境朝着有利方面发展,湖滨生态系统出现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保证了湖泊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平衡,减少了进入湖区主河道的淤积,提高了整个水系的环境质量。

3.1.3注重湖荡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湖荡是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是从一个群落经过一系列的演变成为一个新的群落,历经很多短暂性的稳定和变换,直到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对湖荡采取必要的恢复和重建,有力地维护和支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4处理好水利工程的生态胁迫问题在研究水利工程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性与稳定性需求。水利工程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和恢复湖荡形态的多样性,采取必要的补偿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3.2湖荡保护区管理

保护区所占比重即自然保护区所占的国土面积与湖荡的总面积的比值。建立各种湖荡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湖荡生态系统和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湖滨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保护区所占比重因此成为评价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之一。为了加强湖泊保护,有效发挥湖泊功能,合理利用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环境,防治水害,保障湖泊的可持续管理,必须在调查湖泊基本情况、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湖泊的要求,编制湖泊保护规划,确定湖泊管理的范围及湖泊保护的目标、对策与总体布局方案,以促进流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3.3湖荡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对策法律体制与宣传教育机制。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是有效保护湖荡生态系统和实现湖荡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

1)深入调查研究与全面监测。要加强湖荡生态保护区的水文监测管理、物种多样性监测管理和水环境监测管理。

因地制宜与分层的管理策略。对湖荡生态系统,其特征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措施,同时它还是等级系统,不同层次上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其管理目标也不尽相同。要求我们对湖荡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并且随生态系统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管理目标与管理对策。

2)社区参与式管理模式。为建立湖荡保护区经济利益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结合机制,让保护区变为社区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持久行为,就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采纳建议,吸取经验,应用公众知识,最好要引入参与式管理机制。

3)科学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二者并重的原则,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利益主体较多,应统一决策、统一领导,避免多头管理,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协调各部门利益关系。

4小结

近年来,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只有修复湖泊良性生态系统,湖泊富营养化才能真正得到控制。

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许多现存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很完善,甚至接近或已经达到临界状态,需要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制定,尽早实施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措施。参考文献[1]柳新伟,周厚诚,李萍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J]生态学报.2004(11).

[2]蔡博峰,秦大唐.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2004(05).

第2篇

【关键词】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104-01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教版《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中的重点内容。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建立联系,其又直接关系到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⑴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⑵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⑶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⑴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⑵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⑶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入和流出加以分析,培养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⑵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同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⑶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思路

该课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引入,让学生设计相关的食物链(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接下来从学生熟悉的生物在个体水平分析出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路。提出“能量流动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再从生态系统水平(个体->种群->营养级)总结能量流动过程的图解,并从中概括出能量流动的概念,同时构建新的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林德曼的研究资料,引导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探讨能量流动过程的特点,并学会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然后让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构建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能量金字塔)。最后利用典型的习题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投影出整节课的知识要点体系,以便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第3篇

1. 要注意分析生命系统同一层次间的联系和区别

处于生命系统的同一层次,往往在组成,结构和功能方面会具有明显的相同和相似性。比如,同一个体中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遗传物质的组成却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种群,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完全相同的数量变化趋势;不同群落,都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和演替趋势;不同生态系统,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组成结构、营养结构和基本功能。

另一方面,在生命系统的同一层次,也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既然同中存异,我们就应该学会去同中质异。比如:在细胞层次,动植物细胞之间,原核真核细胞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便是同一生物体的细胞,也由于细胞分化导致了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同样的,在种群水平,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数量变化特点可能不同。在群落水平,不同类型的群落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特点各异。在生态系统水平,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结构、稳定性大小也有明显的不同。

2.要注意寻求生命系统不同层次间的联系

在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无论是个体、种群、群落还是生态系统,统属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都可以加以合理的联系和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各个生命层次的相同相似性。例如:体内细胞的正常生命生理活动离不开内环境的稳定,而内环境的稳定也需要细胞的参与。如果上升到生态系统水平,生物群落同样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环境选择生物,反过来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环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维持依靠其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来自于生物群落。在讲到种群增长曲线时,可以把S型曲线联系细胞的接触抑制,J型曲线联系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在讲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时,可以联系细胞与其他细胞或外界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信息联系。由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合理联系细胞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及其它细胞器。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联系人体稳态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由细胞的发生、分化、衰老和死亡联系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以信息传递为研究对象,可以联系细胞膜表面的或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参与的信息传递,细胞内部、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传递,组织间器官间的信息传递,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中所反映出来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间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 选题命题中要注意体现生命系统方面的信息

在平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时, 无论是选择题目组卷还是自主命题,都要注意在题目中适量、适当地体现出有关生命系统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要能够反映不同生命系统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解题中多次遇到生命系统的相关知识点,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主动加以总结和归纳。下面几道题目就充分反映了生命系统的相关信息:

(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核酸 ②肌纤维 ③呼吸道的上皮 ④病毒 ⑤皮肤 ⑥野猪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②③⑤⑥⑦⑩⑧

C.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参考答案:B)

(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了解种群的数量变动

D.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ABC)

(3)下面关于生命系统不同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C 种群数量变化受到环境阻力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相互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参考答案:ABCD)

(4)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雌性昆虫释放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

B DNA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的传递得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激素通过和靶细胞受体的结合来传递调节信息

D 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涉及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参考答案:ABCD)

第4篇

关键词:世园会;城市生态公园;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众所周知,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公园带来强大的空间,在建设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其公园本身的生态可持续性,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具备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功能,还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城市乡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新型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展示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独树一帜。因此,人们开始对城市生态公园大为追捧,其设计理论的讨论也空前热烈。

1.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

1.1 建立和谐生态系统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是生态设计的价值所在。在生态公园设计中,生态思想要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以这种和谐的生态观来改善人的行为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使公园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在空间、内容、规模上能协调一致。生态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考虑更多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如行道树的选择既考虑造就人行道的林荫效果,再如恰当的垂直绿化起到室外降温的作用,穿插能释放较多负氧离子的针叶树种或既杀菌又有清香气味的树种,从而使空气清新。

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公园设计的根本,公园往往建在山体、水畔、海边等地方,这些地方地处生态学上的边缘汇带,天然景观虽好,但地质、水文、气象、生物诸因子间的平衡比较脆弱,更易发生自然力导致的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陷、洪水、台风等。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就着手考虑环境稳定性的问题,就是十分必要的了。提高环境稳定性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现状,因为这是千万年来各种自然力作用取得均衡的结果,如果你强行把它破坏了,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连锁性的退行性变化,或它又向原来的状态恢复,把你花了投资构筑的东西和安排的景观部分或全部地毁坏掉。其二,在维护和加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生物措施应是首选的,因为这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而和其它生态因子达成平衡,虽然从短期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长期看却是最稳定的。这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护坡、生物固堤等。

1.2优化公园景观规划格局

通过对理想景观模式、景观格局分析及适宜性分析等景观格局理论方法的综合使用,按照公园的生态要求和功能要求,将公园的景观格局优化,使公园景观规划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创造时空交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景观。例如主入口区,该区域以休息空间和水景为主,作为人们进入公园的主要交通地点,在景观上也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入口区的休息空间成为人们绝佳的等待休息区域。园中的湖水,让还未进入园中的人们提前体味到园中的乐趣和与自然的交融。独具特色的林荫大道、木桥、流水、鸟鸣、花香让游人身临大自然,流连忘返。再如自然生态观赏区,此景区被水系包围,跌水、大水面以及溪涧的不同水面设计,丰富水景观的形势。湿地生态保护景区――水上活动区,利用原有地理位置,湖水的便利,遵循自然遗址和天人交融主题,将此区规划成一个湿地的生态保护景区并让人们亲身感受原始生态的美。

1.3 生态设计兼顾文化内涵

文化是精神的体现,是景观空间的精髓和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承载力的生态公园,是令人心生距离感和冷漠的。美国建筑师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把“生态设计”定义为“任何与自然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生态设计要表达出与其生态内涵相一致的景观形式,给人以潜在的文化熏陶和直观的美学享受。从文化概念中提取一个城市根源的特性,让城市公园的设计具有文化性,一个公园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观的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把隐性的生态文化层面的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生态美学景观,通过对生态美的基本特征和范畴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更具兼容性的元素,使“生态”与其它文化概念相融合,展现出更具特色的设计理念。

2.西安世园会生态设计

2011西安世园会会址位于西安灞生态区,是西安新型生态新区。西安世园会在规划建设中以绿色环保为理念,在诗意的园林画卷中展示了文化神韵,并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的理念,将以现代生态理念再现和展示长安生态美景。在园区的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景为翼、以雅为体;综合运用当今生态建筑的最新成果,建造“零消耗、零排放的生态示范建筑,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为主旨”,借助园区水阔岸长的地域特色,植柳造园,再现长安灞柳盛景,实现碧水长天、天人和谐的自然风情,打造城市生态公园的新阶段。

西安世园会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的同时,使陕西文化融入其中,展现文化与生态的完美融合。,比如在这些景观艺术的绿色画卷中展示环保理念,五彩终南是秦岭的缩影,在鲜花植物中巍然屺立,重在传达尊重环境即是尊重自我,长安花谷用不同色彩的花舟描绘出“天上”美景,在绚烂多姿的视觉震撼中反衬“大地”艺术的苍白,呼吁花满城都;灞上彩虹是结合水面的景观艺术,烘托出开阔壮丽的花水之美,更强化了水之可贵,城市应对生命之泉倍加珍惜;这些景观不仅是生态化的自然美景,更是生态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总结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大型公园建设的基础考虑因素,其设计理论及方法还需不断的完善。西安世园会作为一个大的城市生态公园的代表作品,可以为今后城市生态公园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使得城市生态公园设计达到其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

项目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资助:陕西重大景观规划设计与人文精神(项目批准号:11EH138,项目类别:国家西部)

参考文献:

[1]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5篇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生物课堂教学应该着力提高教学过程中思维的含量,藉此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智慧带来的成就感。学生思维应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

1 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情感状态和在心理上对学习的倾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强制被迫的学习,成为学生良好思维发展的最大障碍。

生物学自身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在生物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学生只有对生物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思维含量。如讲“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节,教师可先生动讲述基因、mRNA、核糖体、tRNA、氨基酸等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然后让学生思考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可能过程及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过渡到对密码子问题的思考,进而对密码子的种类、氨基酸种类和tRNA种类的思考等。学生积极思维,体验成功,也发现许多自己不懂的东西,产生许多问题。这样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入主动而积极的思维状态,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思,就等于激活了推动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2 智慧引导点拨,发展学生思维

生物课堂教学中所要发展的学生思维,由于受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的限制,必须有恰当的广度和深度,课堂中设计的浅尝辄止的思维和力所不能及的思维,对发展学生思维的价值都不大。当课堂思维任务的难度适中时,学生的思维表现得更有效。教师在引导和点拨学生的思维时应注意具体的思维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但这还不够,还要注意把握时间这个维度,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同一个思维内容,如果给予不同的思考时间,那么所对应的引导和点拨就应该会有所变化。如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时,如果只是稳定性有关的知识的提问和讲解很难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此时若引导学生思考:结合你熟悉的生态系统谈谈生态系统是否稳定取决于哪些因素?学生会有很多答案:气候变化、外来生物入侵、动植物数量、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等。按照这个思路再进一步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的措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思维的质量也会提高。

3 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问题设计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课堂问题的刺激程度。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内容,教师有必要设计具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思维深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其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讲“减数分裂”一节时,在学生熟悉了减数分裂过程后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同源染色体要联会后再分开?于无疑处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又如讲“伴性遗传”一节时,可以先根据学生熟知生活常识:男女比例为1:1来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男女比例始终为1:17引发学生透过熟悉的现象对知识本质的深层次思考。只有在生物课堂上,巧妙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思维情境,才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抓住课堂生成,关注学生思维

从生命课堂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有着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的人性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会不断的涌现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利用好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就要抓住时机,从学生的积极思维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引导、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如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一酶”一节,在介绍完消化过程与酶的关系和细胞代谢与酶的关系后,学生必然对酶充满疑问,可以提问:你想知道关于酶哪方面的知识?学生的独立思考会产生关于酶的各种问题:酶是什么?酶有什么作用?酶如何发挥重要?……此时不妨给予学生时间,指导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继续指导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只有抓住不同学生的各种思维生成,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才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而不是以听讲代替思维,让每位学生都有思维的过程也是生命课堂的重要特征。

5 重视知识过程,提升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单纯的把教材中的结论和概念等直接设问或直接告诉学生,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其实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远比最后的结果重要。只注重给学生的结果,而没有学生获取的过程,不利于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挥,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物课堂教学要适度地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生过程,深入到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去。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立的思维来完成构建过程。这一建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的进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可以借助实际问题来展开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自主探求:介绍草场退化,从能量流动分析草场退化原因,可以按先个体(某一株小草)到局部(整个营养级)再到整体(各个营养级)进行有序的思维,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一构建的思维过既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更是独立自主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过程。

注重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生物课堂教学也要结合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挖掘教材中的思维价值。适当地在当时的科学背景下让学生“追踪”科学家思路,重温知识的发现过程。如在讲“孟德尔遗传实验”时,可以先介绍当时人们对遗传的理解水平的背景,然后重点不是介绍实验而是再现孟德尔的思维过程。追寻这思维过程让学生来思考和设计实验,体验孟德尔当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过程中提升,在思维中发展。

6 合理激励评价。突出思维情感

生物课堂教学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让学生获得思维成功的体验,在赏识中发展思维。合理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情感的作用。由此,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如“能量的通货——ATP”一节,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围绕ATP进行思考时,‘哪怕学生得出的结论是ATP能储存大量能量等不太正确的结论也应进行正面的鼓励,积极引导。然后让学生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角度再考虑细胞能量供应,通过合理评价激励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思维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 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 “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

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 and 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 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 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第7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属于一个新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水利工程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够对水域的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性进行维护的技术方法与原理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内涵是指:新建工程在进行传统的水利建设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河流系统的修复任务。对已建成的工程则注重受到严重干扰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生态水利工程同时与环境立法、清洁生产以及传统的治污技术与资源有效管理结合在一起,进而一套系统的河流生态预防保护系统,成为河流生态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正处在发展阶段的新学科,以水利工程学科为基础,着重研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生态健康发展。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进行工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将生态系统考虑其中,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视水利工程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第三,生态水利工程投入运营之后,要根据生态规律控制水资源,防止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生态规律;第四,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地址的选择时,要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视为重要因素来考虑,一定选择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这样便可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在河流、水域的综合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满足防洪、灌溉、发电、旅游以及航运的需求,并且还要兼顾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需求。生态水利工程,在原理上应当符合水利工程学以及生态学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符合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相关规律,进而保证工程设施的稳定、耐久以及安全性。工程设施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在设计标准所规定范围之内,要能承受住洪水、干旱、侵蚀、风暴等自然产生的载荷。除此之外,还要依照河流地貌学的原理对河流的纵断面与和断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泥沙的输移、冲刷、淤积以及河流的侵蚀等特征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其河势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的研究,确保在河流修复的过程中,工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分析工程经济、合理性,应当遵循小风险、大利益的原则。因为生态演替过程以及所得到的结果事先很难得到把握,造成生态水利工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进行方案的比选,对于生态系统长期的定点监测与评估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提升河流形态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通过对大量相关的生物群落资料进行的研究,能够清晰的发现,生物群落是否具有多样性同非生物环境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生物群落指的是在特定环境、特定空间下,由一定的生物种类所组成,并且同环境之间能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具有特定功能以及一定结构的生物的集合体。通常所说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的就是群落中功能与结构的多样性。事实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问题指的是物种水平上存在的生物多样性。在一个地区中,空间异质性若是非常高,那么就说明其能够形成许多的小环境,这样就能够为更多的物种提供生存的空间。反之,若是非生物环境非常单调,那么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就会降低,群落的密度、比例以及性质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渐渐的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某种程度上的退化。

(三)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设计与自我恢复的原则

生态工程在设计上可以说是一种指导性设计,也可以称为是辅的设计。通过生态系统说具有的自组织与自设计的功能,能够从自然界中选择适合的生物物种,构成合理结构,进而实现设计。通过对成功的工程案例调查表明,自然与人工所做的贡献分别占据一半。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自然的河流与水域进行控制。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放弃对自然进行控制这一动机,运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善于运用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设计、组织能力,更深层次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除此之外,任何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应该重视因地质疑,给予每一条河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以及自然属性以充分的尊重,进而找到最合理的生态工程建设方案。在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方面,有很多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其中包括水的流量,水的质量,水文特征,土壤与地貌等生态因子,此外,生物种类、密度以及群落的稳定性等因素也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景观尺度以及整体性的原则

在对河流以及水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规划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可持续性、长期、大景观尺度作为实施的基础,而不是在短期、局部、小尺度的范围内来实施。在大景观的尺度上进行河流的修复具有修复效率高的优势,而在小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不仅效率比较低,其成功率也得不到保证。所谓的整体性就是从生态形同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结构出发,对系统各要素之间交互的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出一个能够综合的、整体的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方法,而不是只在河道的水文系统修复上下功夫,更不是修复某一单一的动物或者植被群体。

(五)反馈调整式的设计原则

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的设计,主要还是对成熟完善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进行模仿,争取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健康的生态系统。在河流的工程项目实施之后,就揭开了自然生态不断演替的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除去自然系统进行的自主演替之外,人类系统对其造成的干扰以及产生的变化也能导致生态系统进行自我调整。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上的这种不确定性与传统工程再设计上的确定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使用的是反馈调整式设计方法。主要是依照设计――执行――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套流程,并且以一种反复循环方式来运行的。整个流程之中,监测是整个工作的基础。监测的任务主要包括水文监测与生物监测两种。要想达到良好有效的监测目的就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测系统,并且进行长期的检测。

总结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水域治理与修复,生态保护、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都就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发现,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牵涉到以下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提升河流形态空间异质性的原则,生态系统本身的自设计、自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以和整体修复原则以及最后的反馈调整式原则。只有完全了解与掌握以上的五种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而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余兴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中国水利,2008(1).

第8篇

关键词:个体生态位;知识型人才;人才流动;个体动因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67-02

1 引言

所谓知识型人才是指掌握、用符号和概念、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人才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群体,更多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由于竞争环境变化,他们更多地忠于专业而非雇主观念的增强使得知识型人才流动范围和速度都大大增加,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个人对组织依赖程度在下降,这些人才在组织中工作是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最大目标, 期望得到的回报不仅是物质的,更看重的是在团队中被人尊重、理解、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个人成就得到社会承认。只要有市场经济存在, 就会有人才竞争, 只要有人才竞争就会有人才流动。如果流动的人才相对较少,长期如此下去该组织的人才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动, 人才才能使成为“一潭活水”。

事实上,知识型人才的流动犹如生物界中动物对栖息地的选择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宜不同的人员生存和发展,为人才的滋养、发展提供不同的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型人才的流动不仅成为必然,而且速度将不断加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知识型人才只有不断流动,才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知识型人才个体有着不同的类别、层次、角色和职业差异等,本文试图运用生态位的方法来研究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个体动因问题,以期能为知识型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理论指导。

2 知识型人才在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的个体生态位

生态位理论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范畴。生态位理论突出地揭示出:(1)生态位是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是某生物单元的“态”和“势”两方面属性的综合。其中,“态”是指生物单元的状态, 是生物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学习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体单元对环境的现实支配力或影响力,能量和物质变换的速率、生物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两点: ①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转换状况;②主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即主体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及相互协调状况。(2)每个生物物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即生态位);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偶尔出现于同一生态位中的两种物种必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最终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逐出;当资源丰富的时候,在生态位重叠的部分并不一定发生激烈的竞争。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之间的恶性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一定的生存优势,这正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

知识型人才也处在由知识型人才个体及其群体、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里。人的自然、社会双重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包含着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两大类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知识型人才个体相当于一个个生物组织体,像大自然的生物一样是多种多样的,是有各种类型和层次之分的,可以说每个知识型人才都应有适宜自己发展方向特定的“生态位”。生态学家们对生态位的定义,个体生态位定义为:特定系统中单个人对环境变量的选择范围,即单个人在对象群体中所能够选择的地位和角色的最大域。个体生态位总是存在于一定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否则,该个体在该系统中将无法得以存活和发展。

人的两重性告诉我们:人既是以一种实然状态存在着,同时也是一种超实然的应然存在。据此,我们可以将知识型人才生态位划分为实然生态位和应然生态位,即哈钦森所指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实然生态位(现实生态位)是指人的全部最适生态条件。应然生态位(理想生态位)则是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存实际所遇到全部生存条件。个体或群体占据理想生态位时最能发挥自身潜能,但由于在各个组织中,个体永远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当中,因此理想生态位往往会受制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受到压制。知识型人才为了和专业的发展方向一致,他们经常更新知识,我们将之称为“扩态增势”, 即知识型人才扩充其过去成长发育和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结果的“态”,增强其对外部环境现实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势”,来优化知识型人才的个体生态位空间,培养其选择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可以细化为知识型人才个体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生存力表现知识型人才个体的“态”属性,反映个体身心素质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及各要素功能的协调性, 是个体生命得以维持的动力源;发展力兼顾知识型人才个体的“态”和“势”属性, 是个体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协调的外显屏;竞争力描述知识型人才个体的“势”属性, 是知识型人才个体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能流转的传输带。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发展、竞争为知识型人才个体生存世界的构筑提供终极支撑,而持续生存是个体发展本质的凸现,也蕴涵着个体竞争的历史性积淀, 个体生存行程的演绎便是其发展和竞争画卷的展示。所以, 知识型人才个体要想在社会舞台上取得优势、占尽先机, 具有高适合度生存空间, 就必须始终保持生存、发展和竞争之间的张力形态。

3 找准个体生态位: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个体动因

从生态位角度看, 知识型人才流动可以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其个体动因。内部条件是知识型人才个体不满自身所处的现实生态位, 并且意识到理想生态位的设置游离现实生态位而做出的一种自觉行为。一般而言,当知识型人才的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之间的差距拉大时,他们就会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通过流动改变自己的实然生态位,提高自身对环境因素的适合度,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外部条件是知识型人才个体的现实生态位空间受到外力的限制、干扰、挤压和排斥而做出的一种自卫行为。

(1)利用现实生态位――个体危机意识的萌发。

知识型人才人需要认清自己擅长的生态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生态位,回避自己不擅长的生态位。“生态位现象”告诉我们,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适应其生长的特殊环境)上是强者,弱者也是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自由生存。特别是社会生态环境优势,主要是指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人文环境,包括发达健康的市场经济、繁荣昌盛的科学文化,个性的自由舒展与灵性的充分张扬等。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才使用能力偏低,导致很多人才在职业选择上的错位。同时,高度专业化人员的训练与我国市场对他们的吸收之间不协调,形成职业错位现象。这种职业错位现象,显现出个体生态位的严重扭曲、错位。因此,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知识型人才群体中一些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机遇识别能力较强的个体当发现个体生态位错位,而有新的机遇时,就会利用有效的生态对策, 调试生态位空间, 避开风险、减缓危机,从而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寻求新的发展。

(2)改变生态位――个体适应行为的自觉。

当知识型人才个体在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空间时,可以移动自己的生态位,从而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知识型人才个体或者群体来说,如果选准了生态位,则干什么都容易,偏离了生态位,则干什么都容易失败。知识管理专家马汉・坦姆普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知识型人才注意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面对就业难的困境,许多人才紧紧固守着已有的现实生态位, 犹豫不决、发展迟缓, 惶恐、惧怕也不断充斥着理想生态位。生态学原理表明,任何一个生物个体或种群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资源生态位, 成功的发展必须善于拓展资源生态位和调整需求生态位, 以改造和适应环境。只开拓不适应则缺乏发展的稳度和柔度;只适应不开拓缺乏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对个体而言,当某些特定资源变得稀缺,生境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强烈的生存动机便转化为个体对环境主动适应的自觉行为。

(3)创造新的生态位――个体主动调适的补救。

知识型人才可以改变原来的竞争互斥观念,寻求与竞争者合作,积极创造新的生态位,取得双方共赢或多赢。生物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当一个群落有很多物种,而且每个物种的个体能够均匀分布,物种间就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关系网络,群落的抗变动能力较强,其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离不开知识型人才个体的差异性、知识型人才个体生态位的多样性以及知识型人才个体关系网络的层次性,这样知识型人才个体生态位呈现多元化。也正是由于知识型个体的多样化导致了每一个知识型人才个体的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不一致。知识型人才个体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其他知识型人才个体和谐共存,准确地选择好自己的择业生态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无益的竞争,发挥自身的潜能,使自己获得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从个体生态位的角度来说,知识型人才个体在竞争中,不但可以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缓解竞争压力,还可以通过资源扩充来实现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与其他知识型人才的共存。

参考文献

[1]韩雪莹,于忠祥.知识型人才流动的原因与对策[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2,(4).

[2]安树青.生态学词典[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244.

[3]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3).

[4]王刚.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4,(2).

[5]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3):283-287.

第9篇

一、课前准备

在前一节课教师要求学生将测试或练习的选择题答案用答题卡填涂好,然后采用计算机阅卷,得出每小题的正答率及每个选项的人数。根据改卷结果将试题分为三类。

1.必讲题。

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低,且各选项之间的人数相差不大,也就是说这类题目的干扰项多,难度大,所以必讲。若正答率高,错选人数高度集中于某一项时,也就是说该选项是主要的干扰项,因此这类题目也必须讲。

2.选讲题。

这类题目的正答率较高,错选项人数较分散,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和课堂时间安排选择讲或不讲。

3.不讲题。

这类题目的正答率很高(一般有90﹪以上),教师没有必要在堂上讲评,可鼓励答错的学生课后个别提问。

二、课堂讲评

讲评课不能单一地对答案,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思路,注意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讲评什么?如何去讲才有效呢?下面就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例1: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D。技巧总结: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和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B。技巧总结: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选择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一般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就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常见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2)审限定条件。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5.学生错题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