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管理人才培养

时间:2023-10-31 10:26:24

导语:在管理人才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管理人才培养

第1篇

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日益增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与理念不断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但是,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暴露了种种的不适应。首先,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几乎所有的普通本科院校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从企业实际需求和学生毕业的流向来看,这一定位目标值得商榷。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使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其次,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课程体系僵化雷同,缺乏柔性,导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缺乏竞争优势。

2.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缺乏。

3.对实习实训教学的忽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应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训效果差,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职业岗位适应缓慢。其三,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是长期以来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技工,应用型本科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或专业来说,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对于没有行业背景的专业或就业面比较广泛的专业,其可操作性就比较难,即便是同一行业,随着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经营的复杂程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学科为依据,就是在设置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及相关课程时,仍然应参照普通本科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体系,这是因为:1.普通本科学科的划分,实际上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其功能本身就内含着职业性的要求,所以各个本科院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下大功夫;2.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水平应达到普通本科的水平,应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教育水平;3.要考虑部分学生后继发展,报考研究生的需求。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就是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会干什么。第三,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就是按照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岗位群(职能部门系统)的功能为主并参照社会相关职业群体的业务范围,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合一的教学模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组合,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第四,专门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作为必修课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造。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是:

(一)把普高本科“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的优势相结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依据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参考各个不同类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并考虑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从各个院校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筛选出一揽子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篮”。然后按工商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功能要求,补充和整合“课程篮”并设置和强化相应的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36周,除第八学期18周全部进行实践教学外,从第二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安排3周集中实践教学。使学生既能比较系统地扎实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能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合“课程篮”时,保留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特别是与学生考研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足够的学时,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根据定位于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某些课程则本着适用、够用的原则,给予简化或合并,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

(二)实施学科交叉,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中国二汽集团的一位高管在一次全国性管理类学术会议上,呼吁“希望高校能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时,将根据社会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要求,把相关学科专业的与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职能关系密切的课程与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以弥补传统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重“软”能力,轻“硬”能力的不足。如: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就业面较宽的专业,实施学科交叉,专业交叉,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掌握多种技能是必要的。

(三)打破传统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专选课和任选课)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模式,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功能为依据,建立学科专业理论教学与基于职业能力的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将分为企业经营战略与规划管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素质培养等七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将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与设计:1.分析本教学模块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调查和分析相关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基础上,明确从业应具备的主要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3.根据上述要求,设置各个教学模块中的理论教学子模块和能力培养子模块,其中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从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性特点;4.根据应符合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构建各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过程模式;5.设计各个教学模块的主要教学文件。

(四)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该模块作为必修课,并占一定比例的学分。本课题除设置创业、创新方面的课程外,将强化这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拟在第八学期集中设置4周大学生创业计划模拟培训与实践活动,该活动可以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中延续进行,对比较成型的创业计划,可以视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评定成绩。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创业计划实践活动。

第2篇

随着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专业设置不科学和专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而以上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立足于基本知识体系维度、应用维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维度等三个维度,并具体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来构建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是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日益的深入和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何结合教育部新的高校本科专业体系和要求,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未来必须破解的难题。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培养公共领域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历史重任,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行政管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成为近期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以梧州学院为例,在总结当前我国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应地方院校经济社会发展并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院校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缺陷

根据2012年教育部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专业之一(其他专业还有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随着我国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专业设置的日益科学,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其一,人才培养目标滞后。目前,梧州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城乡社区组织从事管理工作,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可见,其主要取向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党政机关的“官员”或“领导”、“高级”等“官僚型”人才培养,而不是大众化的“事务型”人才培养,而后者才是吸纳公共管理人才就业的主力军[2]。这凸显出我院行政管理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基层管理体制建设的政策。其二,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我院的行政管理专业专业教师虽然都来自公共管理领域的硕士或博士,但是由于教师们所毕业学校公共管理教育取向不同影响了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比如,来自以政治学取向较为浓厚高校的教师可能会偏重政治学方面课程的设置,而具有纯管理学背景的教师则下意识建议多设置一些管理性的课程,并没有全面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因素。另外,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偏重一些基础理论课程,而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较少。其三,专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专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特色。2007年,我院设置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为了体现专业特色,设置了电子政务方向。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的特色;二是教学过程没有体现专业特性。虽然目前专业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例如,《市政学》总共是51学时,其中34学时是用于理论教学,17学时是用于实践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开展;三是在能力考核方面,主要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试题的主要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考核方式的创新,对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等应用能力的考核还是不够;四是就业教育缺乏方向感,在为学生做就业教育时没有突出专业性特点,没有明确就业的领域和岗位教育,导致学生没有目的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最后导致竞争度较低的基层公务员没人考,较高层级公务员竞争不过别人的尴尬局面,甚至会出现我院行政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三个学科的毕业生共同竞争同一部门同一个岗位的现象。

二、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框架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知识的维度,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型人才其实是以通识知识为基础、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素养和某一领域操作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从这意义上,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通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二是从地方性的维度,地方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部分知识应来自地方,其技能的获得亦源自地方,其去向应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维度,与其他人才培养一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由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构成的模式。知识、地方性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维度有机构成了一个有关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首先,基本知识维度。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其实来自各个学科。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构成了专业的基本知识体系,而人才培养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专业的侧重点将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之从整体上形成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是具有通识性和普适性的,其适用性是可以跨行政区域甚至是国界的。比如,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主要来自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并具体形成了诸如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等体现专业性特点的知识,并有机形成专业知识体系,其次,地方性的维度。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其实质是在完成了学生基本知识体系基础上在实践层面上的提升和升华,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受到地方环境的制约和形塑。一是应用型人才所习得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地域性知识往往成为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应用型人才所习得的技能亦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征,地方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学生习得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同时地方经济社会为学生习所提供的实践场所从某种程度上也塑造着学生所习得技能的内容和特点;三是应用型人才主要服务去向是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最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3]。从这意义上,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由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要素构成的体系。综上所述,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由知识、地方性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维度有机构成的。这一有关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框架为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三、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文所构建的分析框架,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培养适应公共管理领域技能型人才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标准样式。因此,本文以上文所构建的分析框架为指导,并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五方面着手,试图构建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面向地方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以学校的定位为基础,学校的定位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参考学校的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梧州学院在综合考虑广西高等教育规划、梧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和梧州学院所面临的内外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力争用十年的时间,建成一所立足梧州,辐射两广,服务西江经济带,面向东南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梧州大学”的定位。从这意义上,梧州学院的定位,由此确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地域定位必须以梧州为基础,辐射两广和北部湾经济区;二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向是基层,主要为基层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农村社会培养公共领域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三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行政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基层社会公共管理岗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在明确了行政管理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地域定位、流向和培养定位之后,设计出切合可行、便于操作的培养方案就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确立“基础+专业方向”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适应性。二是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实践领域,可将实践教学分为以校园为载体、以项目(课题)为载体和以就业实习基地为载体的三种方式,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这三种实践方式为基础,学生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未来就业取向和能力特点选择不同的实践方式。首先,就以校园为载体的实践而言,鼓励公共管理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校级和系级团委和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公共管理的基本技能;其次,针对有研究兴趣倾向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向学校申请科研项目,在主持或参与科研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科研基本素质培养;最后,就业实习基地是在学生在校园实践和科研项目实践中积累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未来职业选择的一个学习平台,旨在为学生未来的就业选择提供技能培训。总之,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两大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要求[4],也是适应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客观需要。

(三)“三段式”的培养方案。

根据以能力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教学体系和以“基础+专业方向”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分为“学科基础阶段”和“专业方向阶段”[5]。学科基础培养阶段主要进行基础教育,例如设置一些美学、伦理学等通识课程,通过认知、技能、情操意志等方面的学习,为专业培养阶段的学习提供基本的知识贮备和理论基础;专业方向培养阶段主要是解决“专业针对性、理论应用性”的问题,旨在突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征,应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主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方案的“两段式”模式,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有自己专业的特点。首先,在专业方向上,应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向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基层单位,主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基层管理体制建设,强调突出专业的方向性和应用性;其次,要以应用能力为根本设置课程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专业方向课的“模块”化设置方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比如城市管理课程模块、社区管理课程模块、农村社会行政管理课程模块、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社会保障课程模块等等。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化设置应特别注意平衡基础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最基本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具有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样的专业设置,可较好地解决厚基础教育与强专业能力培养的矛盾[6]。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还应在完成“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及未来就业取向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另外,学生还可以同时选择多个课程模块,并由专业老师负责指导,实行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导师制,这样即可发挥教师个人的特长,同时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五)创新教学方式。

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7]和“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原则,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创新驱动教学发展,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合理分配理论课学时和实践课学时,创新实践教学方式,避免实践课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应将教学课堂由教室内转换到课程实习基地,并建立常态化的课程实习机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设置相应的创新系列课程,如农村公共管理系列课程、城市社区管理系列课程等,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争取实践创新学分[8]。

四、结语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正确回应了国家和广西的有关政策,立足于梧州学院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未来,符合时展的潮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强调行政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技术性,偏向人才培养的“工具性”而丧失了其内在的“价值性”,致使学生散失了对公共领域的公共性价值理念、公共服务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理性认识[9]。如何平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具性”和“价值性”是本文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田钰燕 刘克汉 单位:梧州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人为本’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号:2013JGZ158)和梧州学院2014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梧州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目号:WYJG2014B02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行政管理学(电子政务方向)[EB/OL].

[2][9]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新情境下学生就业前景分析视角[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6):109.

[3]谭和平: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135.

[4]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6.

[5]宋思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20):12.

[6]张宏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实践——对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J],2009(1):68.

第3篇

关键词:大数据;ERP;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规格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国家提出“一路一带”国家宏大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实施行列。企业经济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化、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已成未来会计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确认、核算、管理、安全在企业已然成为重要的命题,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会计信息化时代已然具备条件。

1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调研

首先,国家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①在网络环境下工作;②完全脱离手工账;③与企业系统相整合;④向管理电算化、决策电算化发展;⑤向财税一体、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发展。当前电算化在核算层次上达到了目标,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各环节使用计算机管理,各种数据在管理系统中流动,作为核算的核心模块(账务模块)的作用更加突出在财务管理和决策高层次的应用方面受着人才能力的制约。尤其是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及新的全国统一会计制度的,更是成为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焦点。在现代化ERP系统运用的现在,单一的会计核算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了。其次,人才需求预测情况。①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来,电子商务、网络等高新科技把全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企业经营活动依托于网络,会计信息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导致企业必须加快ERP建设进程,对会计人才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必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未来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信息人才的竞争。②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失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所以,企业需要具备完整知识结构、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会计信息管理人才。③在国家信息发展纲要中提出的电子银行、电子发票、电子商务,无论在企业经营方式信息流、会计原始凭证的信息化均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收集、数据安全管理,具备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最后,通过调研形成如下结论:①“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经济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化、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已成未来会计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确认、核算、管理、安全在企业已然成为重要的命题,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冲激,会计信息化时代已然具备条件。②时代、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赋予新的内涵,派生了新兴的岗位群,如会计信息管理岗、会计信息维护岗、会计信息实施岗,企业需要大量的新兴的会计信息化人才。③管理软件的发展,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导致会计信息化知识结构要求复合,“会计+计算机+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人才”,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适应时代要求。④人才规格的变化,对于教师能力、实训条件、教学资料同步提出更高的要求。⑤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不再是同一概念,既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外延,应该有区分度。

2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以原来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为基础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良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推动了会计信息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充分把握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发展方向,走在了众多院校的前面。从2006年与四川用友分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设了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实验室,并聘请用友公司专家作为该院外聘教师任课。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四川合作伙伴的需要、合作的客户(财务软件的使用者)的需求,与该院进行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2019-2015年期间,学生就业单位从用友又扩展到管家婆、成都金税、航天金穗、世纪中税等财会及税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业务从财务业务一体化到财税一体化,为四川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了培养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已有多家电算化行业、企业与该院达成了订单式的培养合作协议。

3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规格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行政事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岗位,以及会计信息制造软件企业及其渠道管理、合作伙伴所需的会计信息系统销售、实施及维护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财税一体化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维护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熟练地办理会计信息应用、管理业务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诚信好,实操强”技术技能人才。应具有如下职业能力:①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及税法实务的基础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熟悉会计信息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能准确分析和解读会计信息,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②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与填制;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会计账簿的建立;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账簿的核对与结账;掌握小型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熟悉财产清查的方法和工作过程。③熟练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技能。熟悉会计信息化内控制度;熟悉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熟悉手工账务处理和会计信息化处理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流程;掌握系统初始化的过程及人员分工、权限设置功能;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查账的方法;掌握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掌握往来、供应链模块业务流程,并掌握业务模块与账务处理模块接口关系;掌握会计信息化期末业务处理;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④掌握ERP运维服务的工作职责及规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各种网络技术相关问题及故障排除;了解财务核算的规范流程及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熟练应用运维服务方法及技巧解决财务业务处理中的常见及典型问题;熟练进行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备份及常用故障的收集和处理;熟悉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掌握各分支机构的日常运作流程,掌握各业务处理模块。⑤熟练掌握ERP系统的营销、实施的基本技能;熟悉ERP系统营销的操作流程,熟悉客户服务礼仪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快速识别客户和成功拜访客户,能够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和进行内部沟通,能够独立开拓和维护客户,有效化解客户的异议和拒绝。能独立开展小微企业ERP系统产品实施工作,能开展操作及业务培训工作、协助企业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⑥熟悉会计信息管理信息生成的原理;熟悉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规范;熟悉会计、会计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⑦熟悉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具备数据收集、管理、备份及数据恢复能力。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能力课程是在对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的体现本专业职业要求的课程。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

4总结

第4篇

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失率高的原因除了行业本身一些特点,如工作时间长外、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与酒店营业黄金时间重合而不能休假、酒店行业就业门槛低,容易被替代等原因外,有一些重要的原因存在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及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中,主要表现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酒店的岗务需求不对称、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与酒店人才需要存在较大差异以及毕业生低服务意识与酒店高服务要求相矛盾三个方面。

(一)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酒店的岗务需求不对称

Lewin场论认为员工的工作绩效往往受到员工个人能力与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工作绩效与个人能力、条件、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该理论认为如果员工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之中(如专业不对口、技能不匹配等),就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同时由于员工受个人能力限制,往往无法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善工作绩效,因此唯一的办法是辞职。虽然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能胜任酒店经营管理需要,但目前各高校受制于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对酒店管理的全面认识、实践基地建设缺失等影响,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现实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造就了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与酒店需求不一致;同时许多普通院校的学风浮躁,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学论”认识,因此没有深入研究、掌握酒店管理相关知识与技术;这些因素使得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远达不到要求,进而对其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当工作中出现挫折时,这些大学生并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缺乏再学习能力,缺乏改变环境的能力,因此逃离现状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可以说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酒店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与酒店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Vroom的期望理念认为雇员工作或不工作的动机主要依赖于三个因素,即雇员通过努力能达到何种绩效,这种绩效是否能带来预期报酬以及员工认为此报酬是否有价值;如果雇员对三个因素都有很高的评价,那么就产生高强度的工作动机,否则就会产生低的工作动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首先考虑薪酬福利水平。薪酬福利水平是毕业生的价值体现,当员工对现有的薪酬福利水平满意时,他们会在现有岗位上积极工作;否则就会怠工甚至离职。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压力大,酒店管理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相对较低,但迫于就业压力和专业对口要求,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被迫入职于酒店行业。入职后持续的低薪酬福利水平,使毕业生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明显。其次,初入职的毕业生对酒店管理工作内容往往也存在不满。大多数毕业生认为经过几年的大学教育,他们的工作应该是“稳坐高台,指挥下属”,应该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现实中的酒店管理工作恰好相反,它需要强的操作能力,需要从基层服务员工作做起,熟悉如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前厅礼仪、公关销售甚至安保等最基础的工作。这些不满使毕业生产生了低强度的工作动机。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这种因果关系会加深了毕业生付出与本职位要求的矛盾,促使毕业生产生更低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离职。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似乎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但其根源在于毕业生没有了解酒店管理工作的规律,没有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更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严重缺陷。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以深圳步集百合酒店为例,2009年11月共接纳了18名大学毕业生在该酒店就业,到2010年9月仅剩5名学生能继续坚持工作[4]。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并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是盲目地选择发达地区或城市的知名酒店就业。由于事先对具体情况了解不够,进入酒店后才发现酒店的工作环境不适合自己,或者由于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因而在工作中缺少动力去学习新技能、应对新问题,个人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在酒店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对酒店单调的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从而离开酒店。此外,酒店从业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吃青春饭,一个大学毕业生干到30岁如果还没有升职到管理岗位,就很难继续在一线服务了。而许多酒店的“二线”安置不了需要转岗的人员,于是许多人选择了离开。实际上,从酒店服务员岗位上退下来的人,掌握其他技能的人很少,加上年龄偏大,再就业的难度就更大。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加重“后怕”情绪。

(三)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低服务意识与酒店高服务要求相矛盾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基本上已经是90后学生,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普通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往往偏重宠爱使他们从小到大养成了独特的个性,尤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潜在意识,习惯于别人为已服务,而服务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理念意识淡薄。在酒店工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工作不够主动、热情、细心、体贴,并容易产生不耐烦、浮躁情绪。久而久之,有逃避现实,另换工作的念头。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更乐于追求自由,对生活休闲空间、时间的要求意识强烈,而酒店业作为服务大众生活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典型特点是大众休闲、放假时恰是酒店业的黄金时期,工作最繁忙之时,加班加点在行业是常事。这种长时间工作、工作强度波动大的行业特点与90后大学生自由个性形成明显冲突。毕业生淡薄的服务意识与酒店特殊的高的服务要求的矛盾加重了毕业生离职的可能。而这种淡薄的服务意识的形成,不仅是毕业生自身固有的时代特征,一定程度是大学专业能力培养的缺失,高校没能在入学那一天起就专业能力要求日复一日地培养服务理念。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

造成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高离职率的原因主要在于毕业生知识体系与能力不足、职业生涯规划缺失以及服务意识淡薄等。这些原因虽然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根源在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因此提高就业能力关键在于围绕着能力提升而改善其人才培养质量。

(一)强化入学的专业教育

入学专业教育,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酒店管理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最重要的素质简单说来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可以说,热爱是干好酒店行业的第一把“利器”。而这项工作不是就业指导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着实有效的专业教育工作,专业教师要把“职业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始终[5]。

(二)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由公共课、酒店通用能力课、酒店服务能力课、酒店管理能力课、酒店沟通能力课、酒店综合能力模块组成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酒店服务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可根据兴趣选择考取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茶艺师以及中级调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内容应充分反映酒店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三)加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在课程课时结构上不仅要保证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1:1,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在实践岗位上有充分的锻炼机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形式加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与提升。加大酒店管理专业体验性学习的力度,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为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有选择地学习,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和学习知识,从而激发自身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养成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在实践、实习岗位上锻炼多了,形成了一定的职业习惯、职业风格、职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校企合作应该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学校由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少,酒店技能型师资缺乏,酒店专业授课课程大多是理论课程为主,实践、实操课程偏少,更谈不上有规模的模拟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因此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不足:实施“走出去”战略,把课堂设在企业,请有经验的酒店管理者现场进行授课,或实施“请进来”战略,把有经验的酒店管理人员聘请为专业教师[6]。

(四)培养服务意识,改变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心智模式

通过导入一些励志课程和拓展训练科目,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提高90后大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更重要的是,从入学之初学校就应该有规划的对酒店专业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服务意识的灌输和良好心智模式的打造。如开设一些职业心理学、职业精神培育、就业心理辅导等等课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打下良好的职业习惯、素养基础。

(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如何基于职业选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确定个人的奋斗领域和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毕业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特点等,为自己选择一个最可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或领域,并由此选择最可能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设一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发展路线选择、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的制定等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特别是针对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指导学生识别环境、认识自身,学会针对每个阶段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

(六)加强心理辅导,提升对专业的认识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一、引言

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作为国际大都市和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优势地位。据统计,北京新闻传媒业的资产总量、经营效益和覆盖面在全国处于优势领先地位;出版物品种、电视剧出品集数、电影产量和会展数量均占全国的1/2;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总量居全国之首,舞台演出荟萃海内外优秀剧目;每年近30亿人民币的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与拍卖交易额,占全国总交易额的80%以上。2005年起,北京市委开始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北京已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5万多家,其中已具规模的企业近8000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聚集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产业聚集区。

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从企业调研中发现,许多创意产业的经营人才事实上是从创意设计岗位或技术岗位上遴选出来的,从事小部门的管理尚可,但若是大集团的经营就有很大问题。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既懂行业又懂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从北京市78所高校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院系及专业设置中,经营管理专业方向极少,即使有,也基本处于极其边缘的位置,开设专业课程少,实践机会更少,培养方案极不成熟。而目前在经营、公管等院系中也找不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课程。事实上,创意产业与一般产业的经营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单纯套用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也解决不了行业中的具体问题。

因此,要培养既懂行业又通经营管理的人才,就必须从本科生起开始有目的地培养有针对性的管理人才。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探讨本科创意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创意产业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最早由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1998年《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提出。是指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动漫、设计、出版、软件、影视等行业,该产业属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此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相继倡导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并掀起了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据资料显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价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是不断生产创意成果的企业,支持产业是直接支持创意产品的制作、发展和传播的企业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模式和一般的产业不同,其逻辑思维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它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价值、发现价值、挖掘价值,然后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推动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有两个:一个是资源动力(包括以艺术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以经营人才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另一个是产业动力(包括经济上的商业模式、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资源动力主要是经营人才如何利用文化资源作为素材进行创意策划、智慧生产;产业动力主要是新技术的普及程度、市场机制的发达程度和企业经营的主导力量。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智力与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市场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作为文化产业要素最为重要的人才要素,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能力特点

创意产业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经理人,是能够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拥有综合知识、多样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济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创意管理能力。创意管理就是组织通过创意激发、灵感产生、联结建立、灵感实现和创意转换及传播的过程。创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关注“文化企业的战略、组织领导力、风险预防、商业模式和组织变革、文化市场和消费以及文化政策。”创意管理是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创意到产业的决定力量。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就是掌握这种创意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设置也是以这种创意管理能力的获得为目标的。创意产业管理人是文化企业的经营者,是文化项目的管理者,是文化产业领域里的文化企业家。向勇对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后认为,创意产业管理人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每个环节里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创意经理人胜任力双素质叠合结构模型”,归纳出创意管理能力的五个维度:品德素质、经营管理、创意特质、社会影响力和成就欲望。

四、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创意才能是一种特殊才能,它的育成既需要一定的先天因子(比如艺术家的创意主要来自他们的天分),又需要后天的长期培养,不是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得到的,也不是其他专业人才可以嫁接的。因此创意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意的教育模式,需从培养机制入手,在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把知识熏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人才的复合型的能力结构,以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创意人才。

第6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 人才培养 现状 建议

在我国新医改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随着医教协同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卫生服务质量日益提高,如此同时,科学系统的医院管理体系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就成为现阶段不可回避的话题。为了使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能够与时俱进,跟得上中国现代化医院的发展步伐,我们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医院管理岗位需求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针对这一需求,本文通过对中国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考核机制的现状分析,提出构架理想的医院管理人才供需机制的建议,供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阶段和卫生计生行业在人才使用阶段制定。的管理人才、用人机制和考核办法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为了加快提升我国医院专业管理整体水平,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一、我国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1.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政府资源分配机制遏制了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卫生资源绝大多数由公立医疗机构所垄断,而绝大多数公立医疗机构均由政府开办,他们都没有独立法人地位,也就没有破产倒闭的风险和压力,所以只关注政府对服务收入总额的考核指标,不重视成本核算管理,以至于对医疗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医院现行的管理模式老旧死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卫生医疗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其次,我国现行的用人机制是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的障碍之一。我国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尚没有建立真正的管理干部机制,院长都是政府任命制,90%来源于临床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这类专家型院长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院管理学教育,或者仅接受短期的管理学研修班培训。他们拥有的专业技术能力仅仅是医院管理综合能力中的一部分,现代化医院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对管理学专业知识素养的需求,仅仅通过短期的研修班是很难全面系统的获得这些知识的。我国现行的用人机制,导致目前工作在管理岗位上的专家型院长在工作中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以经验型管理为主、偏重于医院的临床专业技术和学科建设、对医院经营管理观念薄弱等现象。尤其是面对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缺乏战略决策和科学管理的宏观思考能力,从而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考核办法不合理

由于我国尚没有完善的医院管理机制和医院管理人才使用机制,所以也没有建立针对医院管理人才的职称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现行医院管理人才的考核方法基本是参照临床医生职称评价体系,导致从事医院管理岗位的人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临床岗位评职称所需要的学术成果上。医院管理人才无法科学精准的体现岗位胜任能力的水平,也就没有法定的医院管理人员获得与岗位能力水平相匹配的薪酬待遇。这些都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样不合理的考核办法,导致医院管理人才虽然从事管理岗位工作,但主要精力仍放在临床专业上,严重阻碍了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发展。

3.培养体系不科学

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不平衡。院校虽然开设了医院管理专业,但是由于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人才不重视,使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不平衡,就业困难。少数能够进入医院工作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业很难从事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没有机会接受本专业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多数都选择了转岗或者换专业。因此,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考生报考的积极性不高(因就业难,不愿报考该专业)学校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因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少,学校不愿设立该专业)。

二、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管理人才的建议

1.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引导管理队伍职业化

我们需要运行权责明晰的法人治理机制。借鉴国外现代医院制度和国内现代企业制度中建设法人治理结构的先进经验,落实医疗机构的管办分离,让公立医疗机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使医院真正成为自主管理的法人实体。实行医院管理委员会、理事会等各层级管理监督机构。

建立职业化管理队伍,引入竞争机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医院管理人才必须是医院管理的专家和行家。为此,必须完善医院管理人才岗位用人机制,参照现代化医院管理机制的需求,对管理人才的招录、培养、使用、考核、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规定,引导医院管理人才队伍逐渐走向职业化管理队伍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于医院管理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医院管理人才也能专心致志潜心于管理岗位专业知识的钻研,推进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

2.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

随着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需要有符合医院管理岗位特征的人事考核制度、薪酬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使医院管理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岗位职责。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持和提高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质量的有效措施,医院管理岗位考核更多要倾向于管理能力的测评和任务的考核。设置的考核条款要具体到岗位的实际工作的需求。

关于职称晋升,可以参照临床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相对应的医院管理专业技术岗位职称,并设置与岗位职称相对应的薪酬制度,绩效制度,以此激励医院管理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医院管理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从而推动医院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让医院管理人才得社会的尊重和人口,增加医院管理岗位的吸引力,才能更好的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3.完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首先要完善卫生管理人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方法可以参照现代化医院职业经理人岗位胜任力标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建立多种模式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系统。设置与医院管理岗位胜任力需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形式,远程教学或面授教学等多种教学途径,通过PBL教学、教练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来实现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向职业化队伍转化的过程。

首先,以院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一是要在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增加医院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从数量上满足行业对医院管理人才的需求。二是根据不同级别的医院对医院管理人才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学历,以五年制本科为主体,三年制专科为补充,并开设医院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专业。三是课程设置参照卫生计生行业岗位能力需求标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全日制教学形式。以此保重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符合行业岗位需求。

其次,规范毕业后教育。毕业后教育是医院管理专业学生成为能够胜任岗位的合格管理者的必经之路。对于经历了院校教育的医院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教育阶段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熟练使用院校所学专业知识,毕业后阶段要有规范的培训方案、培训基地、考核方法和管理流程。为保证毕业后教育的质量,还需要大力加强毕业后培训基地的医院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有必要针对带教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规范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和技巧等。

综上所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医院管理人才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和首要内容之一。必须要落实医疗机构的管办分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完善医院管理专业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阶段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管理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医院管理队伍,推动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应康.职业化院长的领导力路径[J].中国医院院长,2007,(23).

[2]刘庭芳.中西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之比较[J].中国医院院长,2006,(01).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 企业管理 人才培养

On Vocational College Business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to Undertake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dustrial Transfer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upgra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econom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level of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still in the lower level, we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rend. The main reason is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unreasonable, school management and student level incompatible and so on. To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Vocational Training, it must be reasonable to set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school management to change students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but also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practice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in order to meet busines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need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business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2020年前将大珠三角建成世界级都会圈的目标,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是必然的选择,这除了要引进和培养大量创新型的高端企业管理人才之外,还需要大量具有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的职业企业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盲目求大、求全,教育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未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而产生的人才培养需求。

1 高职院校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在发展中面临教育理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主要是采取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这不仅容易造成人才质量同质化问题,也容易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情况,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承载力相对不足。

(1)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基本走在全国前列,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开始盲目的求大、求全,却忽视了自身特色专业、高水平专业的建设,尤其是在管理类专业的建设上,基本上每个院校都有开设,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是大同小异,有的高职院校甚至直接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对高职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导致高职管理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偏低,管理类毕业生人才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对管理类人才的现实需求。

(2)专业与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很多地方性的高职院校在进行管理类专业的设置时,多是按照学科进行分类设置的,基本都会涵盖财务、营销、生产、物流、人力资源等多个学科,在管理课程的设置上也主要是以通用型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根据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来进行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建设。①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选择教学课程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是相脱离的,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无法承载产业转移而产生的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3)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珠三角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职业教育的“软实力”还是相对滞后的,突出的表现就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也在不断下降,即便招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但是由于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岗位经验相对缺乏,这必然会影响到高职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并没有及时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导致一些骨干教师人才的流失,影响了教师队伍之间的“传帮带”,限制了教师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4)人才培养方式过于单一。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是采取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而且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严重不足。这样虽然能够有效节约教育成本,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条件落后,很多管理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多是流于形式,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起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践基地,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职业素质和管理技能的系统性培养,也无法实现与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人才需求的充分适应。

2 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高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其中人才供给对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战略的角度讲,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势在必行,高职教育也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探索和研究创新型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科学定位,明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对于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高端企业管理人才显然不现实,只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低端人才又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高职院校只有明确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才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少数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企业管理人才可以花大价钱引入,但是对于很多中低端企业管理人才,仅仅依靠外部引进显然无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只能依靠珠三角地区的职业院校进行定向培养。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给当地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严格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要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科学定位,以满足和顺应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即根据珠三角地区行业企业在企业管理人才需求上的缺口,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细化,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管理素养的修炼,提高学生的管理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提高学生的岗位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进而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管理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②

(2)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高职院校作为区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与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联动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要遵循职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以当地人才市场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基本导向,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产业转移之间的充分适应,以及与珠三角产业转移政策的充分适应。同时,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设置应与当地职业岗位的职业发展趋势一致,按“宽专业、多方向”的框架,以学科专业类群打造专业公用大平台,更好的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朝阳产业的发展,这样也更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竞争力的提升。③此外,高职院校为了避免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高职院校要多结合自身的教学定位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加强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走特色兴校之路,为珠三角产业转移培养更多创新型、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的应对因人才同质化而造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在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代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基于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引进和培养教师队伍时,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素质的提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使高职管理类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更加科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是因为高职教育是以实践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开展理论教学外,还要指导学生在实习与实训环节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具备一线实践经验。例如,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开展一些教学研究工作,随时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给教师更多企业实践的机会。此外,高职院校可以从优秀企业的关键管理岗位上引进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岗位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相关制度,这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4)强调“产学研训”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任务,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要对传统过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应建立“产学研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产学研训”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高职院校走上“产教结合、工学一体”的正确办学之路,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创业素质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④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从而对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3 结语

综上所述,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对高职院校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长远发展,还要深入了解产业转移背景下人才需求上的变化,及时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多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这样才能培养更多能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

注释

① 林宏.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② 高明文,田青.体现文工交融特色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2010(9).

第8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管理模式;人才培养;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体系。然而,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力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之间,并没有形成正比。与此同时,国外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则显得日益增强。究其原因,仍旧是因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如何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旅游管理人才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

何谓旅游管理才人才,这是我们在探讨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之前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旅游管理人才应当具有综合性,其次是实用性,再次是适应性,最后是国际性。这些特性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所必须的。因此,教学实践应该以目的出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服务不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提供服务型产品的供应必须注重对象的感受。旅游管理人才的存在就是为了更高效地为旅客提供旅行服务。作为一个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是服务。那么什么是旅游服务呢?首先,作为一种服务,旅游服务必定具备服务所具有的基本特点,那就是:无性性、生产与消费同一性,不可贮存性以及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正是因为服务具有如此复杂而又独特的特性,因此作为一个专业的,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就必须能够掌握这些特性,而掌握这些特性就必须具备综合性。

(二)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作为一个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与客户,而不是宏观的理论,市场与客户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实用性,实用就是能够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由于市场与客户的变化,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适应性,去适应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的,同时也涉及到社会与文化,尤其是在国际旅游领域,社会与文化的变化更显得尤为突出。

(四)我们来谈论一下国际性问难。这是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跨国旅行已经成为了旅游业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国内游,而选择国外游。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旅客都能够很好的适应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尽管他们在国外待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必然会遇到许多意外时间,因此这就需要旅游管理者能够预先预见到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够设计出完善的应对措施。这就需要旅游管理者本身对于国际市场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这也正是国际性的重要体现所在。

二、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都是一种理论培养,缺乏实践能力的培训。因此,所谓的旅游管理人才,充其量只是一种理论人才,严重缺乏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与经验,不仅没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实际工作能力极为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滞后。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其教学的内容也是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严重与市场脱节。学校根本就不了解市场,学校也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因此,教学内容往往与飞速变化的市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脱节。

(二)实践能力不强。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是以课堂、教室,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知识的运用。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给予学生的都是一些已经“死亡的”知识,因为跟市场相比,跟真实的客户相比,这些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成天坐在课堂里听教室讲课的学生而言,根本不具有操作这些理论的能力。即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文字掌握得再好,最后仍旧不具备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能力。

(三)专业教师能力不高。旅游业是实践性行业,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多数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的在职教师都没有直接从事过旅游行业的经验,甚至都不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中国旅游管理教育的总体水平是极为低下的。自古有云:名师出高徒。没有合格的旅游管理教师,怎么可能会有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足够的重视。

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上已经清楚了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就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准确定位旅游管理人才。长期以来,由于一些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目标意识,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作为一个高效负责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必须深入研究市场,根据旅游行业以及市场需求培养相应的管理人才,从而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及新方向。同时,更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专业与特点,正确地把握区域环境,尤其是要正确评估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培训,有机地整合自身的资源,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才是提升整体培训实力的出发点。因此,机构应该让教师深入旅游产业一线,尤其是要积极地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与知名的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合作,这样形成一个完成的产学链条。同时,也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管理人才任教,不能拘泥于体制等因素。要积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继续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继续教育,学习进修、留学深造、外出考察等等多种渠道与形式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只有理论与实践完备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三)合理设置旅游管理课程。旅游管理是一项集实践性,应用性与可操作性于一身的专业。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新的实践会产生新的理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种理论的诞生就意味着它开始过时了。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在旅游课程的设置上,不仅强调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突出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旅游管理课程的设置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同时,从我国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人才集中在酒店业、而在景区以及旅行社或是其他旅游企业中的则相对较少。这对于综合性、复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旅游产业而言是极为狭窄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市场的要求,企业的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是多元化,复合型的,我们不是为了整个行业中的某个工种在培训人才,而是要在更为宏观的高度,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这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

四、总结

我国的旅游业正在呈高速发展的态势,旅游管理人才将出现明显的缺口,如果不能够尽快地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那么必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明显的影响与制约。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旅游业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产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因此,旅游管理人才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引起高度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芬,盛正发.旅游管理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

[2]林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钟扬,覃峰,王雪莲.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

第9篇

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政府对整个物流业发展的支持,使得物流业成为了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一个开始发展的时期,传统运输行业及仓储行业正在积极地转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而对于民营物流企业而言由于政策的支持,其发展得也很快,另外国际化的经济发展也促使更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中来。时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物流业具备了先进功能的高效率物流中心、配色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现阶段全国正形成一个经营模式、经营规模以及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1高职院校要对物流管理专业设置方向进行优化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现在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几千所,其中设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超过了百分之五十。针对目前物流业的整个产业发展定位,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地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方向进行优化,可以增设物流运营运作方向,重视培养学生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及市场调查的能力;可以增设物流信息化方向,教学中结合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化物流企业管理的新型人才;可以增设现代仓储配送运作等课程的教学,以促进物流业的服务水平;还可以在工商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向上作文章,增设生产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培养出能够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的物流人才。最后还可以增设食品质量管理、食品保鲜技术等相关的食品物流管理课程,培养出满足食品物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

2.2高职院校要对课程内容、课时设置等进行优化

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着手制定出目标明确的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的内容、课时分配以及课程设置等进行合理的规划。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要讲究应用性,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讲清各种基础概念,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注意课程间的相互联系,重视课程间的相互连接,同时合理安排课程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以便于适应不断发展的物流产业。此外还应该优化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促使教学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扩展,并获取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2.3高职院校要对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优化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物流业的实际需要为目的,开展各项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建立素质教育领导机构,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此外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相互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制定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教学培养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于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高职院校应以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满意、学校放心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2.4高职院校要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优化

高职院校要想成功地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物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必须对整个教师队伍进行优化,不断提升师资水平,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引进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人才,支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以便于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