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10:06:20
导语:在金融危机的成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基础原因:货币政策运用失当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
美国互联网泡沫及“9•11”事件后到2004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尔后到2006年8月,又先后17次加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房贷市场利率大幅下降,大大减轻了借款利息负担,刺激了次贷需求,进而推动了房价持续上涨,而日益上升的房价使借款人的现金流即使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融资来予以弥补,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次贷需求,加剧了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由于次贷市场的繁荣是与房价不断上涨、低利率紧紧捆在一起的,这样,随着货币政策逆转,利率大幅攀升,借款人还贷负担日益加重,房贷需求受到抑制,房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另一方面,房价持续下跌又使房屋出售变得十分困难,低信用的借款人违约率骤升,导致贷款机构亏损严重,进而引次贷市场资金链出现裂痕。这两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马太效应,造成恶性循环,加速了次贷危机的爆发。所以,次贷的迅猛发展在加剧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同时,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巨大隐患。
(二)主要原因:金融机构经营忽视审慎原则和不合理的盈利模式
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风险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以及次贷和次贷债券及其衍生品的经营者、设计者和投资者,它们的的违规操作和非理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忽视贷款风险、次贷过滥。安全性是金融机构经营的生命线。但受房地产市场高利润的驱使,许多贷款机构漠视贷款风险,降低贷款条件,有些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贷款,使很多连基本贷款条件都不具备的人也加入到房贷大军行列。贷款机构深信,在火爆的房市下,只要贷款就有高额回报,即使次贷风险很高,也可以通过证券化进行转嫁。然而,一旦房市逆转,贷款机构就会自食其果,这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其次,经营杠杆过高。美国投资银行之所以纷纷倒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高杠杆盈利模式的内在缺陷,以及其脱离风险控制的狂热与贪婪。投资银行的平均杠杆为20―30倍,若加上结构性工具,杠杆高达50―60倍。高杠杆交易带来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容易出现风险分散盲区,加大系统性风险。再次,投机气氛过浓。次贷被冠以新型证券资产的美名,整个衍生品市场充斥着过于乐观的估值情绪和投机心理,次贷及其衍生品受到各类机构投资者的追捧。旺盛的需求加上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以击鼓传花式的游戏在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又进一步吹大了金融泡沫。一旦市场逆转,投资链条断裂,危机就不可避免爆发。
(三)直接原因:衍生金融产品开发过滥、交易链条过长
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衍生品被过度创新和滥用,导致市场约束机制失灵,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真正元凶。在传统经营模式下,贷款风险主要金融机构自己承担。在证券化方式下,贷款风险可以通过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证券化产品进行转移。投资银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凭借其高超的金融创新能力,根据MBS出现违约的概率,又设计出第二层衍生品――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然后再以CDO为基础进行了两个方向的设计(如图1):一是设计出“CDO平方”、“CDO立方”等合成CDO;二是设计出信用违约掉期(CDS),其作用在于通过对次贷衍生品的担保,将其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信用等级,以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一般而言,CDO需要通过资产的真实销售来保证获得特定资产对应的现金流,风险相对较低,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持有。而合成CDO和CDS,其对应的特定资产并不需要发生真实转移,因而风险很高,由对冲基金持有。资料表明,2006年,美国债券市场的MBS达到6.1万亿美元,CDO发行总额将近2万亿美元,CDS的名义市值在2007年达到62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水平。
图1 次贷衍生品创新路线
这里不难发现,这些衍生品都是基于次贷复合设计而成,结构复杂、交易链条很长,风险特征不易识别,再加上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交易,市场变得越来越缺乏透明度,在不断创造财富效应的同时,约束机制也被严重弱化,以至于最后谁也不去关心这些衍生品真正的基础是什么,也不知道其中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另一方面,随着次贷衍生品的不断创新演化和高杠杆交易,其所内含的风险也在不断积聚和被迅速放大,并传递给各国投资者。一旦房市萎缩,衍生品失去赖以支撑的基础,整个信用链条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各关联市场风险的并发。
(四)外部原因:政府监管缺位
这场金融危机与美国政府的监管缺位有关。美国一直被公认为拥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先进监管手段的国家。但由于相对松散的综合监管与多头监管体制及某些法律空白,美国对次贷及其衍生品市场存在着监管盲区,对衍生品交易过程缺乏预警,风险揭示滞后,加上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对相关风险的了解只能依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但评级机构也无从了解支持衍生品的基础资产的情况,只能依靠数学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原有假设条件缺失,评级结果就会失真。2007年7月,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下调900多只按揭贷款债券的评级,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和资产价格急剧下降,成为这场危机迅速蔓延的导火索。
(五)根本原因:过度负债消费和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
首先,无节制的消费和透支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社会根源。美国经济是通过过度借贷消费支撑的。2007年,美国消费占当年GDP的72%。但美国居民的消费并非完全建立在收入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以股票和房产等作抵押的负债上,低利率和资产泡沫为这种消费模式提供了支撑。2007年,美国家庭部门的负债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3倍。不仅居民个人如此,美国政府也是高负债消费的“典范”,仅2001年至2006年的5年间,美国政府负债增加3万亿美元,总额达到8.6万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各州的债务,总债务高达44万亿美元,人均负债15万美元。过度负债消费在创造繁荣的同时,积聚了财政赤字、贸易逆差及大量的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最终促使风险爆发和泡沫破灭。
其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不对称导致金融市场根基动摇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经济根源。在美国,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使得经济体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虚拟经济本身虽不创造价值,但可以无限放大金融资产,被放大的资产反过来扩张信用。一旦预期出现问题,就可能引起虚拟经济崩溃,摧毁信用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目前,全球金融资产是世界GDP的4.2倍,全球衍生工具总市值约68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0倍之多,其中仅美国就有400万亿美元。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改善政府宏观调控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调动经济主体积极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天然缺陷和不足,如果没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引导,市场就会陷入无序状态,风险就难以避免。因此,只有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相辅相成,才能保障一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观念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过分相信市场的力量和调节作用。这场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尽管没有次贷市场,但存在着与美国类似的因素,如市场环境与经济周期类似,房地产市场泡沫日趋膨胀以致风险显现,资本市场不完善,股市投机行为盛行,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滞后,风险管理能力弱,货币政策调整忽视对相关市场和主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诸如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调控过度或者不到位,中国经济也有被拖入恶性循环的可能性。
(二)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具有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丰富金融品种、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等积极作用,也具有增大金融系统风险、降低金融体系稳定性、加大金融监管难度等负面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金融创新飞速发展,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并未及时跟进,再加上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影响,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次贷衍生品业务及其交易更是放任自流,这无疑助长了衍生品风险。对中国而言,既不能因此视之为洪水猛兽,抵制金融创新,也不能对金融创新监管过死。明智的策略应该是:一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对经济金融的积极作用,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中国现阶段由于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种类少、结构单一,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应完善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大力鼓励和推动金融创新,探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途径。二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金融监管机构应切实加强跨市场、跨境风险的监管,确保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创新步伐和市场变革相适应。同时,要弄清楚金融创新中的产品结构、层次和风险特征,研究金融创新规律,适时、适度地引导金融创新活动,把握监管力度,避免监管过度和监管缺位,探索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由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由单向监管向全面监管、由封闭性监管向开放性监管等转变的途径。
(三)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消费和储蓄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轮子,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二者在数量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保持二者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是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消费过度,储蓄过低,不仅会导致过度负债,助长经济泡沫或者通货膨胀,而且可能会导致投资不足,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反之,如果储蓄过高,消费疲软,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而引发通货紧缩,同样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是美国长期形成的消费模式和生活理念,正是这种生活消费模式成为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渊。从这次危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合理储蓄、理性消费的重要性,认识到善于处理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四)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市场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实体经济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它们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两种经济活动模式。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并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具有双刃剑作用。如果虚拟经济能够通过自身发展和优化资本配置来适应实体经济的要求,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单独发展,就会严重动摇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产生经济泡沫,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引发金融危机、政治危机甚至导致社会动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在金融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球虚拟经济的飞速发展。2006年底金融衍生品的未平仓合约总金额为485.7万亿美元,远远脱离了同年全球实体经济规模。金融危机的爆发看似偶然,实际却是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正处于实体经济转型壮大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应重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防止相互脱节。
(五)正确处理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息不对称 市场摩擦 流动性冲击 放大机制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F.S,1999)。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传统周期理论已然不具备说服力。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为人们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同时对现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回顾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 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在繁荣阶段过后, 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宋玉华、李泽祥,2007)。
Fisher(1933)等人提出的信贷周期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存在金融市场缺陷的条件下,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等外生冲击,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由于“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显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摩擦会放大金融冲击,解释了货币或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里两个最重要的放大传导机制,通过市场摩擦发生作用(Campello,M,2003)。金融市场上起初较小的冲击,被这两个机制不断放大,致使流动性加速收缩,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或由不完全市场和合同造成的不可证实的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市场摩擦使得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市场上的市场摩擦一方面限制了最优风险分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机会可能是真实项目,也可能是由于金融资产定价错误造成的市场套利机会。
比如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比较严重。由于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其价值依赖于违约事件的相关性结构,这本身就难以估算。对资产抵押证券定价也很困难,其打包抵押的资产池里包括抵押贷款、学生贷款等资产,要准确定价就必须对资产池里每一项资产的质量核实、估价。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能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给以正确估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变得格外严重。
市场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从“贷款发起到最终证券化销售”链条上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美国分散的监管体制使得没有一个机构能全程监管并负责整体风险状况。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体系)在危机发生前几年发展迅速,但美联储对结构投资载体(SIVs)、投资银行等重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实现金融安全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这样的监管真空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推向深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市场摩擦阻碍了市场自我调整,限制了市场套利活动。套利的速度因为受到套利者资金和知识的限制而降低,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筹集资金,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理解如何投资复杂的资产,因而市场摩擦本身消失得很慢。当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市场摩擦的长时间存在阻碍了价格修正,并且成为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
(一)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变化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会贯穿于整个金融危机。通常在危机以前信贷条件宽松,流动性充裕,筹措资金容易。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已存在。美联储认为科技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及时应对,在2001-2004年期间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当成功地化解了这些外部冲击后,美联储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过多的流动性继续留在货币市场,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长时间处于低位,以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从而产生危机。Berger和Bouwman(2008)研究发现银行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危机之前都会有不正常的正的流动性创造。这一特征完全符合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危机之前资本积聚和借贷标准的放松。
在危机发生后,市场上流动性骤然逆转,从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紧缩。而流动性紧缩状况迅速蔓延,最初出现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的情况恶化扩散到杠杆融资和与抵押贷款有关的结构性信贷市场,并传递至全球货币市场,随后影响到从低信用等级到高信用等级的公司信贷市场,并影响到优质居民房屋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最后威胁到新兴市场资产。当流动性紧缩情况继续恶化,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时,货币当局开始干预市场,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受困的金融机构和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其职能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形成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互联网技术及其他新兴产物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了。在此一个大的背景下,美国经历其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及恐怖事件袭击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萎靡的漩涡之中,市场经济一片萧条。随即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及经济措施救市,银行大幅度降低存息率以及调整基准利率等。国家的强力介入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美国经济开始趋于稳定,房地产行业一片繁荣。然而,从 2004 年开始,美国政府突然调整经济政策,短时间内大额度提高了银行存息利率。这一松一紧的政策对经营房地产借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再加上一些投资机构的盲目介入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局势。先是美国本土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紧接着北美、欧洲、亚洲的各国也受到牵连,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本文将在此大背景下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作出讨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
1.相关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度不够。2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金融行业一片繁荣。在这个大背景下,不断有新的金融辅助工具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金融工具就像一个无线的巨大网络把各种金融机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各行业的划定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势必增加相关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无法及时对各类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缺乏了政府机构的监管以及政策指引,无形中扩大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市场风险。因而相关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度不够,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成了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客观原因。从以前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政府在对市场经济的掌控力度不够,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引导。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美国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重大缺陷。自上世纪90年末,美国的市场经济就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各金融行业之间密切关联。但由于美国政府对金融行业是实行的各类型行业分开监督管理的政策。而负责监督管理的各个政府机构基本都是各自执行,行业监管之间配合力度不够,致使在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漏洞。对不断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管理不够重视,而且在监管过程中,没有及时丰富监督管理标准与准则,造成监督管理标准过于单一。
2.消费观念问题。在美国,政府是大力提倡民众合理消费的,但由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追求生活享受,过度消费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民众的收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只能通过抵押房屋建筑及其他物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随着时间推移,需求越来越多,而原有的债务在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的基础上不断添增其他新的债务,再加上美国政府对这种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的节制,而是通过不断对外向其他国家出售债券,获取大量外贷以满足其国民不断增长的日益消费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发行的外债越来越多,同时国家购买能力与支付水平已经不能持平,造成国家信用不断下降,加快了这场次贷危机的爆发。
3.不合理的货币体制。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新的国际货币体制。开始之初,由于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这套货币体制在帮助欧洲各国经济复苏以及稳定全球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稳定和多元化发展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这套体制本身暴露出诸多弊端,也越来越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的货币体制制约了全球经济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由小部分发达国家影响着全球经济走向的局面,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全球经济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而那“一小部分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现有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存在很大的缺陷,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就是其中一点。在这种背景下,就很容易产生因部分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产生经济危机从而引起区部地区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到全球,形成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的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是这次次贷危机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而造成这种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制。
4.其他原因。这次因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了冲击,尤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受影响最大。而次贷危机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政府没有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的引导,加剧了本国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性,留下经济隐患。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应用,虚体经济迅速发展膨胀,形成经济泡沫,大大加剧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
二、影响
次贷危机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它对国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经营的影响上。次贷危机对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打乱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金融行业的混乱,银行倒闭,各投资借贷机构提高投资标准,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纷纷破产,国家外贸和以及出口也是大受打击。市场经济一片萧条,国家经济陷入萎靡状态。与此同时,因为经济问题所衍生出了的其他问题同样可怕,比如就业问题,由于企业大量倒闭,出现了大量人员失业的现象,市场经济不景气,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员便没有经济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势必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社会治安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国家应加大对市场经济的掌控力度,相关政府机构做好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各政府机构之间密切配合,做好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正确引导民众的消费观念,鼓励合理消费,杜绝过度消费。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启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韩国促进经济长期创新增长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冲击及对策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浅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企业风险防控的启示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及启示 浅析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金融危机后东亚双边货币互换问题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下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 浅谈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临港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William A.Allen and Richhild Moessner.Basel,Central bank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9[R],Working Paper No310.
[6]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2008b),Minutes of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October 28-29,2008,http://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files/fomcminutes20081029.pdf.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危机 应对策略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 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August, 2001
Ps:我们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各国政府对其采取的救助措施,谈谈自己对这次金融风暴的看法和观点(论文形式,2000字左右)。以下是我的论文,请各位有经验的读者给我提提意见,谢谢合作!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总结和疑问
1.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1.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影响了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如欧美国家严重,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开始节俭,营业场所也开始降价呢?
关键词:债务危机;债务;中国经济
1.引言
债务是指一个国家以自己的为担保,向外部借来的债务,而债务危机指的是一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处理其债务问题而引发的宏观性的、全局性的财政危机[1]。债务危机国家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体现了该国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性。随着拉美及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都成为了困扰其经济发展的问题。而这些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对于中国自身的债务结构问题有借鉴意义[2]。
2.拉美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
2.1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拉美的外债并不多。但是随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改变以及拉美国家某些经济政策的失误,是造成拉美外债增长的主要原因[3]。拉美国家在低利率资金的诱惑下借入了大量以硬通货计价的债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拉美国家的债务问题变得日趋严重,进而演变成了影响世界经济的债务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和保护主义经济政策不但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能力而且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拉美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此时持续降低,与此同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却持续升高,这就造成了拉美国家贸易收支逆差日趋严重,进而不得不举借新的债务。另外,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提倡的节能运动也使得一些有石油出口的拉美国家中不再能保持外贸收支平衡。与此同时,一些拉美国家没有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危机。
2.2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
欧洲多个国家从2009年开始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4]。2009年希腊发生了债务危机,随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及意大利等国相继出现了信用评级的负面评价,与此同时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面临着财政赤字压力。由于这些国家持有希腊、葡萄牙等国家的债务较多,因而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受这些国家影响,芬兰、丹麦、匈牙利等国家也开始纷纷出现了债务风险。从2010年4月开始,欧洲各国、欧盟委员会及国际组织开始采取制定财政紧缩政策,削减财政开支,提高税率等措施来缓解债务危机压力。至2010年7月,债务危机国通过采取紧缩政策以及寻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债务危机问题终于开始好转。但是到目前为止,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结束。
2.3两次债务危机的特点对比
总的来说,拉美及欧洲债危机在表现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在这两次债务危机中,债务国都没有对债务货币的控制权;两次债务危机都源于廉价信贷;两次债务危机都与全球经济衰退相巧合。
从历史角度看,拉美国家经济本身的落后性是产生债务危机的根源。一直以来,拉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经济结构单一畸型,其国民经济严重依附于发达国家。当时拉美国家正因大力发展出口品而大量举债以扩大国内投资,而此际西方经济却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长期滞胀,国际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产生。
欧洲债危机成因的特点在于[5]:第一,欧元区没有建立欧洲统一的财政机构,存在制度性缺陷;第二,欧盟债权国家与债务国家的经济体系有较大差异,各国之间的经济结构明显失衡;第三,欧盟国家中优厚的社会福利支出,不但大大地推高了这些国家政府的债务水平,而且使其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不同程度地降低,进而缩小了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区位优势。
3.拉美及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债务结构的启示
通过研究拉美及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可以发现,经济泡沫和债务危机有一定关联度。而财政是金融风险的最后贷款人,一旦金融危机出现都全由政府财政来收拾残局。所以,金融机构在发展自身业务时,一定要加强风险预测与应对。因此,我国要谨防福利过度、防止泡沫经济转化成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进而使转化成财政危机[6],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债务风险。
消除债务危机的治本之道就是发展本国的经济,前文提到的大多数债务危机国家的财政资金基础不够坚实是其爆发债务危机的一个原因。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努力使经济增长率超过国债利率。此外,虽然我国中央政府并不存在严重的债务问题,但地方政府债务却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必须严密控制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严格控制新增贷款;对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保持关注,并努力增进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7]。
4.结论
拉美及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说明了债务负担是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需要共同面对的经济发展问题。鉴于拉美及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中国应该严重控制财政支出,提升本国经济水平,同时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从而降低债务危机爆发可能性的治本之道。(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东荣.浅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危机的成因和防范―从东亚和拉美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7(05).
[2] 刘志强.财政风险的本质、特征及其转化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11(08).
[3] 石建华,孙洪波.拉美国家金融动荡的财政因素分析[J].拉丁美洲研究,2006(04).
[4] 汤柳.欧洲债务危机分析与展望[J].银行家,2010(08).
>> 论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次贷危机与房地产金融体系重构 次贷危机中的监管“失灵”与中国金融安全体系构建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低碳经济呼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构建我国低碳金融体系 浅析山西省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保障研究 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述评 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研究 次贷危机研究 构建兵团金融体系 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低碳经济发展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金融创新与我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未来发展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中国的对策 后金融危机阶段我国金融体系构建的思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英大传媒研究院.2013中国碳金融展望[R].国家发改委,2013(11).
[5]Zhang Xiao-yan etc.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 in Low Carbon Economy [R].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IC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1.
[基金项目] 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碳金融研究”(2011041013-01);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风险预警;述评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编号:G2014209317)支持项目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23日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重视。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认为,很多国家,如欧元区各国可能会遭受各不相同的强烈负面冲击,而脆弱的银行可能会显著放大这些冲击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13年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对中国2011年金融系统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中国银行业总体仍保持稳健运行,但受经营环境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反弹和资本补充压力加大,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仍需加强,部分机构流动性管理有待加强。21世纪以来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使得人们不由反思:是否危机由一些银行体系的内生因素使然?是否银行业的一些内在发展特征正在对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各级银行监管部门出了什么问题?从国际层次到国家层次,为何对银行危机不能起到防范和预警的作用?所有这些与金融脆弱性相关问题的探究都显得十分迫切并且具有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关于金融脆弱性成因的分析
继埃文・费雪的“债务与金融脆弱论”研究之后,凯恩斯于1936年也提出了金融脆弱性的“不稳定性”模型。1982年Minsky提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为理论界研究金融脆弱性提供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分析框架。1983年Diamond和Dyvig又提出了著名的D-D模型,认为银行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存款者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是银行体系脆弱性产生的主要根源,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制度来避免银行挤兑。Stiglits(1998)、Krugman(1998)和Demirgul Kunt、Detragiache(1998a,1998b)等都曾深入探讨过“银行危机”产生的机理。随后Allen和Gale(1998)的银行业恐慌模型、Kregal(1997)的安全边界说、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史观等被相继提出。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许多学者对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和不安定因素开始担忧,认为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一旦与糟糕的制度环境和不协调的政策结合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此外一些学者Ben Bernanke & Mark Gertler(1987)、Frederic S.Mishkin(1998)、Barry R.,ChaiJ.,and Schumacher L.(2000)还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应用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的视角。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公众对金融机构共同信心的下降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筛选与监督的失败是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重要因素。21世纪以后,对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研究主要围绕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内生、外生影响因素、银行综合化、国际化经营、银行规模性和集中程度等角度,开展了更加微观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Kroszner Randall,Luc Laeven and Daniela Klingebiel(2007)认为发达国家更高的银行危机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发达国家更发达的银行体系,这也使发达国家的银行危机具有更强的破坏力;Andrew G.Haldane & Robert M(2011)提出,近年的银行危机表明,银行通过资产多样化降低风险的同时,不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风险管理越来越呈现同质化趋势,使得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大大提高,对这种系统性风险目前缺乏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应对;Prasanna Gai,AndrewHaldane,SujitKapadia(2011)通过构建一个银行间借贷模型,分析了2007~2008年银行间借贷市场的崩溃影响到某一银行的流动性,通过银行间借贷网络,传染到整个银行体系,引起银行系统性危机,实证分析显示银行体系越复杂,集中度越高,该银行体系脆弱性就越明显。
从脆弱性研究的发展脉络来看,早期的脆弱性研究着重于暴露的层面。而近年来,随着“脆弱性源于人类自身”的反省,更多研究越来越关注脆弱性发生的社会性基础。Cutter(2000)等认为自然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共同组成一个地方的脆弱性,在决定什么人更容易受到伤害的层面上,社会因素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社会产生的脆弱性难以量化分析,导致在相关脆弱性研究文献中大都受到忽略(Cutter,2006)。Bankoff(2004)认为社区脆弱性仅在新近才被视为整体危机管理评估中的主要因素――何人或为何会暴露在危机的威胁中。Wisner(2005)等认为脆弱性为个人或群体的特性,其面对危机冲击时(或者一个极端天然事件或过程)的预测、处理、抵抗、复原能力。大量事实表明,危机的破坏性并不完全在于危机的源发强度,它还取决于人类社会自身应对各类危机表现出的准备能力和脆弱性。从金融脆弱性的研究来看,次贷危机发生后,更多学者在对传统金融脆弱性理论进行扩展和构建的基础上研究金融脆弱性问题。开始将大量关注金融监管弱化(Gary A.Dymski,2010)、债券市场效率低下(Domenica Tropeano,2011;Russo,Alberto,2013)以及政府干预反应迟钝(ric Tymoigne,2011;A.Oscar M.Sergio,Pe a,Juan Ignacio,2013)等金融脆弱性源发研究转向对于居民家庭行为的研究,反思社会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宽了金融脆弱性分析的视角(Blundell,Richard,Luigi Pistaferri,and Ian Preston,2008;Agarwal,Sumit,Paige M.Skiba,and Jeremy Tobacman,2009;Athreya,Kartik,Xuan S.Tam,and Eric R.Young,2009;Skiba,Paige M.,and Jeremy Tobacman,2010;Lusardi,Annamaria,Daniel Schneider and Peter Tufano,2011;Lusardi,Annamaria,2013)。
国内学者胡祖六(1998)认为银行体系脆弱的根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经营问题,而是有更深层的体制和政策上的原因。管七海等(2001)针对单个银行的非系统风险进行了度量,并对预警进行了实证研究。曾诗鸿(2004)则对中国金融整体脆弱性进行了研究,从银行体系脆弱性、银行不良贷款生成与监管博弈的角度给予详尽分析。沈冰、李晓玲(2006)侧重对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分析,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内生性缺陷、制度安排不合理、信用环境不完善以及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罗剑锋等(2008)分析了农信社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认为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外部人”干预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形成农信社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于淑波、王可(2013)同样基于经典内生理论对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徐劲(2013)坚持银行体系脆弱内生性观点,分析发现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分支的小企业金融的脆弱性较银行体系更甚,认为应该保持合理的小企业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实施内部评级法,丰富小企业金融服务内涵和建立逆周期计提拨备机制。总括而言,国内关于脆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关于银行业脆弱性的成因、脆弱性的测度、对脆弱性成因的实证分析等方面。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的测度
就目前而言,量化脆弱性最通用的方法是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通过对脆弱性状态关键影响因素的测量,合成一种指数来表达脆弱性。由于金融脆弱性主要根源于宏观经济动荡、宏观政策不一致和金融部门自身的弱点,目前在金融体系脆弱性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上,分别从微观审慎指标、宏观审慎指标入手,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1995年IMF和世界银行(WBG)联合启动的“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欧洲中央银行(ECB)成立专门小组都开展了对银行系统脆弱性量化分析的研究。全球在金融脆弱性评价体系的选择上并没有统一的方法。根据国际上相关的理论研究,将金融危机分为货币危机和银行业危机两个类别。在金融体系脆弱性度量的方法上,代表性的有横截面回归模型(STV模型)、概率单位模型(如Logit模型、Probit模型)以及信号分析法(KLR模型)等。以上的学者使用的都是线性模型,随着计量技术的进步,很多非线性的模型被引入用来模拟金融风险。Ashok K Nag and AmitMitra(2002)将网络神经模型和自然的网络模型结合起来模拟日常的外汇交易价格,以预测金融危机,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远远好于一般的线性模型。Manmohan S.Kumar,Uma Moorthy,和W.R.M.Perraudin(2007)在滞后的宏观经济金融数据基础上使用简单的Logit模型以发掘哪些新兴市场的危机是可以预测的。Abdul Abiad(2011)通过危机恢复中的数据来检验各种危机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准确度更高的基于区制转换模型的危机预测系统。
国内早期对银行脆弱性测度一般采取单一指标法,主要用不良贷款率来反映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程度。由于单一指标的片面性的缺陷,更多学者开始转向从微观银行和宏观经济两个角度选取有代表性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证据显示,在信息流动较困难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时使用多个指标来评估银行的脆弱性非常重要。伍志文(2002)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选取21个指标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成因进行了量化分析。刘卫江(2002)运用多元Logit回归方法分析了银行脆弱性的原因,认为1985~2000年16年间有6年中国银行业是不稳定的。张兵、方金兵、林元洁(2009)运用OLS、Probit模型、Logit模型、Tobit模型等4种方法、选用20个指标对江苏省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张桂霞(2007)、万晓莉(2008)、陈华(2009)、陈守东和杨东亮(2010)分别建立数理模型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了判断与测度。杜晓蓉(2010)以2005~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Probit模型对中国发生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模拟,认为M2增长率和房价上涨是导致中国可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戴钰(2010)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我国1985~2007年间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朱敏(2011)采用因子分析法衡量了2000~2010年间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康煜、凌铃、罗猛(2012)基于VAR模型对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何颖媛(2012,2013)构建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关系模型,并在调查问卷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关于金融脆弱性测度的文献虽然在理论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实证研究偏重于层次分析法或因子分析法进行的静态分析,没有综合考虑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特征。因而现实中金融体系的某些脆弱特质似乎用上述理论无法完全有效阐释。
三、关于金融风险预警评价
在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方法研究中,比较著名的有KLR信号分析法模型、FR概率模型(Probit/ Logit模型)、横截面数据模型(STV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Markov Regime Switching Model)、神经网络模型(BP模型)。代表性人物有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1998,1999)建立的KLR模型,Frankel和Rose创立的FR模型,1996年Sachs,Tornell和Velaseo(1996)创立的横截面回归模型,以及Hamilton(1989,1996)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Markov Regime Switching Model),Nag和Mitra(1999)在KLR信号分析法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构建合适的BP神经网络模型。
国内学者陈守东、杨莹和马辉(2006)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泡沫风险三个角度选择了16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反映宏观经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和企业融资风险的三个公共因子,再通过Logit模型分别建立了宏观经济风险预警模型和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模型。陈守东、马辉、穆春舟(2009)构建三区制一阶自回归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我国货币、银行和资产泡沫市场危机,研究证明该模型预警情况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朱钧钧、谢识予等(2010)通过引入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估计法改进马尔科夫区制转化模型一般似然估计的缺陷,研究发现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在预警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模型,而且时变MS-GARCH模型能揭示关于汇率波动的更多特性。南旭光和孟卫东(2008)构建一个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预警问题,研究得出该模型具有明显预测精确度,有助于提升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正确率。刘澄等(2009)把神经网络模型和T-S模糊推理模型结合成统一的系统构建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模型进行股市指数变动预测研究,该模型克服了神经网络无法表达推理过程的缺点和模糊推理模型不具备自学习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可靠预测股市波动趋势,并能够对金融系统的因果特征用模糊规则明确表达。李梦雨(2012)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借助BP神经网络建立了我国金融系统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对我国2012年金融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预测。
尽管对金融风险预警进行量化的模型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从其有效性、可靠性以及在整个金融领域的应用程度来看,金融风险预警的量化模型还处于初级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但是在中国,特别是中国农村金融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其风险管理与控制模式、风险管理与监管机制的建设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此外,国外关于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预警理论的研究,更多的考虑到货币与汇率因素,这就使得相关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系统在应用于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Minsky,H P.The Financial Fragility Hypothesis:Capitalist Proces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 in Financial Cri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Diamond,Douglas W.and Phillip H.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Political Economy,1983.91.3.
[3]Joseph E,Stiglitz.Andrew Weis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
[4]Allen.Gale.Optimal Banking Crises[J].Journal of Financial,1998.53.4.
[5]Prasanna Gai,Andrew Haldane,Sujit plexity concentration and contagion[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1.58.
[6]Gary A,Dymski.Why the subprime crisis is different:a Minskyian approach.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34.
[7]Arce,Oscar Mayordomo Sergio,Pe a,Juan Ignacio.Credit-risk valuation in the sovereign CDS and bonds markets:Evidence from the euro area crisi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