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筑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3-11-01 16:23:45

导语:在建筑业健康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64-01

建筑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事故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不仅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严重损失,也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是以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的多工种交叉、轮替、顺序进行的生产活动,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且经常处于高空或地下,如不妥加防护,容易发生坠落、磕碰、触电等伤害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保护建筑安装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受职业病与伤残的威胁,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了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还有不少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屡见不鲜。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仍然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血的教训应足以引起建筑施企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提高认识,防患于未然。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氖┕た始直到工程施工结束,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施工中的每一种方法、施工条件、作业状况及作业人员都处于时刻变化当中,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也要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2.2 建筑施工项目种类繁多,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各异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工程中其施工技术、工艺、周期、设备、材料等都会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所以与其相互联系的安全技术、知识、特点及人员素质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2.3 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有其独特性,安全管理要因地制宜

每一项工程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其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每一项工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同,安全管理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因势利导的进行。

2.4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复杂而且多变,使得安全管理也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大部分工程都处于高空作业当中,气候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同时建筑施工设备其能耗较大,强度较高,所以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导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较高。

3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3.1 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在建筑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是一个企业只有投入,却不见收获的项目,建筑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节省成本,对建筑安全这个项目减少投资,使得在建筑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3.2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水平亟待提高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有些技术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对安全的认识相当缺乏,不了解怎样进行安全建筑,因此违反安全规章的事情常有发生。

3.3 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或缺乏针对性

在建筑过程中,有些项目缺少对安全这方面的规划,缺少必要的施工方案,因此常常会造成施工现场非常混乱,缺少技术性操作,事故频发,给安全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3.4 安全教育培训相对滞后

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后,许多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并不是只固定在一个地方,随时都有可能去另外一个工地,因此在安全培训上就存在了难度,造成施工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上的培训。另外,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安全意识方面也比较差,缺乏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一些施工现场虽然有培训计划,也实施了培训计划,但是这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4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建筑施工单位要能够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出发,在保证在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发展的同时,以保证建筑工人的安全为原则,建立一套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安全管理资料库,提高各单位、人员的重视程度,将安全施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运行。

4.2建筑施工安全与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施工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把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要明确安全施工的职责,加强管理、做好安全工作,要真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施工技术,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3在影响施工安全的一系列因素中,环境因素是较为重要的一项。良好的施工环境必然会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而恶劣的施工环境则会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程度高的施工环境。

4.4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能够建立一套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并统一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标准,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监管力度。其次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单位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宣传安全施工知识的活动,普及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知识;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在安全教育课程结束后要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做好专门培训工作,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

4.5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施工单位的安全事例,以此来提高警惕,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避免同样事故的再次发生。要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生产条例,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同时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技术、资金投入,运用先进可靠的施工装备来进行安全操作,淘汰一些落后过时的生产设备。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以制度为基础、科技为保障,可以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6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措施之一,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安全监督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确保每名施工人员都遵循技术操作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施工工序都安全规范。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违规操作、违法操作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安全监督人员要能够及时中断施工程序、限令其做出更改,并记录在案,安全监督人员要做好监管工作,消除一切因施工技术问题而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

综上所述,安全系于责任,责任则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头等大事,更是关系到企业的根本利益。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做到人人绷紧安全弦,才能让安全生产的目标得以实现,让企业处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芳.综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J].广东科技,2007(S1):397-398.

[2] 刘明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0(12):164-164.

第2篇

从木屋的结构和特征来看,现代木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是使用寿命长。世界上许多地方,无论是加拿大等北美地区,还是芬兰等北欧地区,1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民用及商用建筑随处可见。在芬兰、加拿大,一些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木屋至今仍然在安全使用之中。但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经过50年左右就需要进行重建。以木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挪威卑尔根木屋区为例,绝大多数木屋都有300多年历史。木结构建筑在中国也同样是历史久远,如北京的天坛、故宫和山西的木塔等都是木结构的建筑。由于木材是一种天然、健康、极具亲和性的材料,通过阻燃、防腐等现代生产加工技术工艺的处理后,变得更加坚固耐用,对抗下沉应力、抗干燥、抗老化等,均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和损坏,经久耐用,便于维护。

二是抗震性最佳。木屋的抗震性能,在于木材的重量轻、强度高及其木结构的韧性大,对于瞬间冲击荷载的周期性疲劳破坏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地面加速度对其产生的能量大大低于其他各类建筑物。木结构房屋在所有其他建筑结构中具有的特殊抗震性,在许多大地震或地震多发区都已得到充分证明。在地震多发带,如日本、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等,很多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建筑设施都采用木结构建造。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木结构的房屋,这也是木结构房屋在日本得以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是防潮、防火。人们通常误认为水是木材的克星,实际上在多雨和潮湿地方的木建筑物仍然表现出优良性能。现代木屋所使用的木材,一般都经过烘干处理,使木材的含水率降至19%以下,木腐菌一般都不会生长。对一些特殊部位再经过防腐涂层处理后,就会变得非常安全而不会受潮。与此同时,由于木材是一种天然、健康、极具亲和力的材料,现代木屋的建造通过采用水基性阻燃剂进行处理,使其具有炭化效应,遇火时的低传导性可有效阻止火焰向内蔓延,从而保证整个木结构体在短时间内不受破坏。

四是防虫、抗风。蛀蚀木材的昆虫主要是白蚁。白蚁是一种活动隐蔽、群体性生活的昆虫,以木材为主食,生活习性具有畏光性,常在木结构件或木制品靠近水源的潮湿处筑巢。因此,木屋防虫主要是防止白蚁的侵害,只要对木材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含水率降到17%以内,并通过清理现场、使用屏障系统、在与土壤接触部位使用既能防腐又能防虫的化学药剂(如用硼酸、硼砂和五氯酚钠配制的硼酚合剂等)进行处理,就可达到防虫防腐的目的,可以较长时间地抵御白蚁侵害。木屋的抗风特性,主要是通过强化组件的存在,使墙体在固有的构架基础上再增加辅助固定的构件,进而增强抗风(抗震)效果。据海外媒体报道,结构良好的木屋抗风力高达10级(抗震力高达8度)。

五是保温隔热,节约能源。研究表明,150mm厚的木结构墙体,其保温性能相当于610mm厚的砖混结构墙体。由于木材为绝热体,在同样厚度的情况下,木材隔热值比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也就是说,同样的保温效果,混凝土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16倍,钢材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400倍,铝材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1600倍。所以,木屋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暧夏凉,不仅使用费用少,而且能源消耗低。

六是绿色环保、无辐射、无污染。木屋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建筑”。木材是唯一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是“绿色建筑”的首选材料。木屋在建造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不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问题。木材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不耗能源,还会大量释放氧气和负离子,不破坏和污染环境。由于木屋是“会呼吸的房子”,没有再装修产生的化学和放射污染源,加上极具个性化的设计,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七是扩大木材用途,促使林业发展良性循环。在我国木结构房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等技术问题取得重大突破后,木材需要的增加和丰厚的利润将促使人工林的经营者和农民积极植树造林,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和林业生态良性循环。

由于通过发展木材加工业,对林业资源进行有计划的采伐,然后大力发展人工林,就会促使林业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新栽种的人工林,不仅生长快、产量高,而且大幅度增加农民收益、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过去的天然林几十年时间每亩只能采伐木材3—5立方米,现在的人工林经过十多二十年时间每亩就可采伐木材30—50立方米。

重庆家和琴森木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较具规模的一家专门致力于木屋生产的专业型企业。通过对该公司生产的“琴森木屋”产品进行跟踪走访调研,得出以下特色和优势:

一是绿色健康。“琴森木屋”全部构件材料,都采用纯天然的彭水马尾松木建造,没有涂料和地砖材料产生的放射污染。这种本地马尾松木与国外进口的樟子松木相比,不仅具有天然的防腐特性,而且更亲和自然。空气中不仅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还会释放大量的芬多精和称为空气维他命的负离子,除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外,还对保持大脑清醒、提高注意力、降低血压、安定神经等具有特殊功效。居住其中,让人感到倍加舒适。

二是外观优美。“琴森木屋”设计师通过对北美、日本和北欧地区众多木屋外形,进行反复鉴赏精选出来的经典户型,各具特色,风格多样,外观宛如童话一般优美和浪漫。在清晨,有朝露的甜蜜;在黄昏,有落日的祥和。居住其中,可以看见各种木材漫妙的细细纹理,可以闻到满屋木材散发的淡淡清香,让人产生触摸的感觉和梦境的遐想,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无论依山而建,还是临水而筑,精心设计的外观形状,不仅具有极佳的观赏个性和时尚特色,还很好地协调了建筑和景观的自然关系。

三是节能保温。“琴森木屋”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来自天然木材,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由于木材是绝热体,所以,木屋冬暖夏凉、四季恒温。居住其中,基本可以不使用空调。

四是经久耐用。“琴森木屋”木材本身,不仅抗震性能大大优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建筑,而且经过特殊技术和特殊工艺处理后,还会变得更加坚固,对抗下沉应力、抗干燥、抗老化等均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和损坏,还有抗风、防腐、防潮、防火、防虫和防蛀等特性,加上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施工质量,木屋结构寿命可以达到100年以上,十分经久耐用。

五是设计个性化。无论是在大城市郊区,还是在偏远的乡村;无论是在山地、河畔、海滨,还是繁华城市建筑顶部,“琴森木屋”的设计师都可以按照居住者的要求设计建造一幢极具个性化的木屋,给居住者营造一份宁静和温馨,增添一份别致和生动。

六是施工周期短。“琴森木屋”经过设计师设计后,全部构件材料都是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再运到施工现场稍加组合即建成一座漂亮的木房子,就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简单,而且不需要进行二次装修即可入住。除配套基础设施外,施工现场没有成堆的砖头、钢筋、水泥和尘土。建造一幢面积100—200平方米的木屋,一般施工时间只需要2—3个月。维修也十分方便,只需要一些简单机具,不像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使用重型机具,十分费工耗时。

第3篇

 

1 引言

 

生猪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分析。生猪养殖是南安市一项主要的农业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发展迅速。据调查统计,目前南安市生猪养殖场(户)有2500多家, 存栏50多万头,其中:存栏2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有250家左右,存栏约 40多万头。规模化、集中化的生猪养殖,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猪养殖每年产生大量的粪便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水质、空气造成污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对生猪养殖本身造成一定的危害。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不但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由于生态环境科学遭到破坏,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人居环境和老百姓健康。与当前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的理念相背离。如何创新养猪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变废为宝,实现猪粪便的有机利用,对于做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减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生态养殖、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实例介绍

 

2.1 益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安市东田镇东田村

 

占地200多万m2,其中林地100多万m2,池塘4万多m2;猪场用地6万多m2,现有猪舍11栋2万多m2,良种母猪300多头,生猪存栏2500多头,添置了固液分离机,配有封闭式的粪便堆场300多m2,建设800 m3的氧化塘,1500 m3的沼气池。是一家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用循环农业模式,就地消纳养猪粪便,实现养殖污染的根本治理。

 

公司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采取铺置缝隙地板,尤其是现代化高床集约化养猪,从妊娠母猪、产仔母猪、断奶仔猪到育肥猪都采用全漏缝地板或半漏缝地板的铺置,不仅便于粪便的收集,做到干湿分离,同时也能改善猪舍卫生和防疫条件;实行雨污分离,全场的养殖污水通过管道收集,雨水通过明沟排出,实现雨污分离;建立“猪-沼-果(草、林、菜、鱼等)”循环农业模式。粪便干湿分离后,废水流入1500多m3的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仔猪保温和生活用气;沼液流入氧化塘,进行多级氧化塘处理收集后,进入固定的输送管道、沟渠或运输工具将沼液尾水回用山上施灌80多万m2的油茶, 10多万m2的速生林及鱼池等;猪粪清理收集后和沼渣集中堆积发酵加工为有机肥料,用于林地;确保粪污处理措施全程落实,实现养殖污染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做到生态循环型零排放。

 

2.2 龙峰园农场位于南安市洪濑镇谯琉村

 

三面环山,防疫条件良好,拥有山地100多万m2,种植速生林24万株;猪场用地20多万m2,猪舍3万多m2,现有生猪存栏数6000多头,其中良种母猪620头;该场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先后获得“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猪基地”和“南安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称号。

 

建设容量为12700 m3的大型沼气池一座,配套全自动高效固液分离机,以及配套沼气发电系统和生化处理设施;购置2台分别为120kw和75kw发电机,利用沼气24h发电,日发电量:1670kw时,基本解决场内用电,月节约用电费3万元左右。

 

养殖废水全部经过处理,回收用来冲洗猪舍,循环利用;用于灌溉周边速生林;在养殖场配套小型有机肥料的生产,聘请专业的技术顾问来指导,年提供5千多t有机肥,多数自用速生林施肥;最大限度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达标排放”。提供电力,热能及固液肥料等额外有价值的副产品,实现“双赢”和”绿色养殖”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思路对策

 

为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确保通过养殖全过程综合治理,实现养殖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经过实地考察,认真总结南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成功事例,综合分析各种治理方式,因地制宜提出南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对于规模化养猪场,要大力推广“漏缝地板-干清粪-少冲洗-减排放”, “漏缝管道干湿分离-干清粪-少冲洗-减排放”等模式。同时,在农林地面积较大的地区,重点推广“猪-沼-果(草、林、菜、鱼等)”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实现就地消纳污染物;在农林地面积较小的地区,大力推广沼气发酵、生化处理等措施;最大限度促进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达标排放;对农村家庭散养的小养猪户,指导开展“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措施,提倡相对集中饲养,实现污染物集中标准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

 

4 生猪养殖中废弃物的处理工艺流程

 

4.1 生猪养殖中废弃物的处理工艺

 

生猪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过程,收集干湿粪,清除部分鲜粪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冲洗量,降低污水量的产生,在源头上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同时将污水通过固液分离机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对粪便的氧化效率和厌氧消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如果是大猪场,沼气量充足,可以用来发电;如果是家庭散养,沼气量少,可用来日常的烧饭或冬季保温。同时整个工艺流程在全封闭中进行,将杀死大部分污水中所含有的病毒细菌,可以有效降低蚊蝇的滋生,切断寄生虫的生长周期,产生的沼渣和沼液成为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如果有一定种植面积,可用作林、果、茶等的有机肥;如果缺少种植需求,可通过生化处理后,在工艺流程中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池提高了微生物的适应性和活性,同时解决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中由于污水的第二次污染,最大的优点就是除臭确保了污水处理站周围环境不受污染,达到“达标排放”。

 

4.3 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参数

 

4.3.1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南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实例

 

应注意把握相关技术参数:存栏1头生猪需要配备0.1 m?粪便储存空间,0.2 m?沼气池,0.3 m?污水尿液储存池(储存2个月),1m2养殖舍实际活动占用空间;5头猪的排泄物至少要用667m2地来消纳。

 

4.3.2 养殖废水排放标准

 

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排放浓度,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5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较为经济适用的治理模式,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新思路,也对综合治理模式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在一大型生猪养殖场进行实施,不仅减少了猪场以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污染治理效果,实现了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值得在南安市农村生猪养殖基地推广使用。

第4篇

LTE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运营商的广泛支持,目前阶段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CDMA的运营商以及拥有WiMAX频段的运营商对部署LTE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欧洲3G主流运营商仍倾向于先升级HSPA业务。LTE商用初期的商业模式将以数据接入业务为主,业务资费采用包月制。

TD―LTE将成为全球宽带移动通信主流标准,TDD频段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在全球频谱拍卖中逐渐受到重视。截至到2011年6月,全球累计建立32个TD―LTE的试验网。TD―LTE的产业链也不断吸引国内外的全球资源加入,包括芯片、终端、设备、仪表和运营,形成庞大的TD―LTE产业阵营。

2 我国TD―LTE产业化发展阶段

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移动的组织下,在产业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TD-LTE技术试验已经完成了概念验证、室内单系统测试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现在进入了规模试验阶段。目前我国TD-LTEE处于技术验证和产业化初期的发展阶段,后期将通过规模试验,进行规模小区组网环境下的技术验证,提供解决LTE系统大规模组网的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

TD-LTE规模商用还取决于IC制程工艺水平。为了满足规模商用所需要的体积、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指标的要求,每当移动通信进行代际演进时,终端芯片通常要迁移到具有更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上。TD-LTE手机主流芯片工艺需要28nm的工艺,预计需2年时间在高端市场有望成为主流工艺。在规模试验阶段需要解决多模多频段终端芯片的开发,打造从终端芯片到系统设备,到仪表、运营,到增值业务,到内容的产业链。

3 大唐积极推动TD-LTE标准和产业化发展

大唐专注于TDD产业的发展,在TD―LTE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各方面做了全面的部署和投入。大唐在技术和标准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推动TD-LTE标准化过程中,从最初TD-LTE的基础技术框架,到帧结构、智能天线,再到TDD特性优化,直到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规范,在重要里程碑工作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唐移动提供了针对TD―LTE从业务平台、核心网、无线网、到终端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大唐联芯在今年5月推出了TD-SCDMA和TD―LTE双模基带芯片,解决了TD-SCDMA向TD―LTE平滑过度的技术难题,后续还将扩展至GSM,TD-SCDMA,TD-LTE自动三模单待制式芯片。大唐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仪表是国内首家通过GCF认证的厂商,为产业化做好了准备。大唐创新中心可以提供先进的评估手段和网络规划分析工具,并能够提供远程登入的网络规划和评估库的云计算服务。

大唐第一个批次进入了TD-LTE规模试验,顺利完成了与终端芯片厂商的2×2互操作测试。在规模试验中已经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网的性能,包括单终端的测试、全网的覆盖和移动性等;多天线测试,包括单小区性能和多小区环境下的整体性能;室内分布系统测试试验、高速的移动环境的试验等。后期的工作中,希望依托于规模试验网,开展TD-LTE重要专题技术研究。重点关注TD―LTE同频组网,包括针对工程方面的优化、网络规划参数的配置、多小区干扰抑制和协调技术、多小区切换的优化等。

第5篇

关键词: 人文教育职业院校技术教育重要性现状对策

一、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指以传授人文科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职业院校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己任,在教育教学中重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比具有不同的内涵与作用,这也正是职业院校教育特色所在。但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并非彼此对立,而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并统一于为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这一教育宗旨。

(一)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达到人性与人力的统一。

技术教育以传授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重视认识的、理性的、逻辑的活动,具有工具价值。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更多地体现在情感、意志及非理性方面,具有精神价值,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我们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注意学生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在人性与人力上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人性与人力的统一。

(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有助于实现市场与人的统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已成为共识。职业院校因其与经济发展的天然联系,市场化运作更趋明显,如专业设置调整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要适销对路。对市场需求的日益趋近,在一定程度上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成为一个适应市场竞争与发展的工具,一个推动科技发展、物质文明的工具,偏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目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最终实现人性的完善。这不仅是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还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职业院校实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追求教育适应市场的同时,遵循教育为人服务的宗旨,有助于实现市场与人的统一,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如何使青少年学生在科学文化、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及艺术修养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是这时期学校教育的关键。技术教育传授科技知识,强调科学技能,能促进学生智育发展,却不能涵盖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人文意识,进而认识自我、认识人性、认识社会。因此,在职业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技术教育中的现状

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工科类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操作型、实务型人才。为满足市场急剧增长的需求,职业院校一般压缩学时,狠抓技能,忽视人文课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培养目标的认识偏差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

职业院校为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过分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造教育的薄弱。

职业院校课程设计明显存在“扬理抑文”的现象,学校为了落实突出技能的目标,不断加强技术科目和学时,人文科目不断压缩,造成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的严重失调,学生专业技能“一枝独秀”,而思想素质、社会能力、文化底蕴不断削弱。

(三)教学方法的简单机械形成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轻视。

职业院校技术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操作,忽视思维创新;重视反复训练,轻视理论认识;过分依赖工具,强调因果,忘却人和机器关系的认识和世界的非因果性。这使得学生对科学技术崇拜有加,甚至对机器产生了崇拜,而忽略了人对工具的作用,不能正确认识人的地位。

(四)教师观念的偏差加剧了对人文教育的不重视。

教师的观念对学生认识的影响是深刻的。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大多出身理工科,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潜意识,无形中导致学生也觉得“学好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使学生认为“技术实惠,文科无用”。

(五)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为人文教育的不足作了掩饰。

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通过了多少技能培训,拿了几张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了多少技能竞赛奖为依据。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评价也集中在毕业后的学生能否熟练地操作机器,很快进入岗位工作。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乏导致学生发展不全面的结果不被揭示,片面的评价结果掩盖了不足。

三、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人文教育的理念。

很多人认为,职业院校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一个只懂技术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学校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培养“工具性”人才的作坊。职业院校在传授给学生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所以,职业院校应改变以往的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完善教学方法。

在职业院校教育中,我们应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发掘技能教育中的人文因素。职业院校应调整教学计划,结合专业教学增加人文方面的必修课,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目的地开设人文选修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开设的人文课程不应过多过滥,而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如果能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专业技术课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以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实行情感教学、愉快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收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如果学校有一种良好的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就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校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二是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文化艺术节,开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的活动,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感受人文和科学教育;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人文教育。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使教育越来越具开放性,同时也为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的人文教育要熟悉,并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以免学生进入误区。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术基础力量。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老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时不在以其自身的素质感染和影响学生。例如,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不囿于陈规的创造精神、对人生与社会的点滴评价等,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教化作用,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家祥,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第6篇

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力争在“十一五”2006-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保持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分别突破150亿元和1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双翻”,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十强,率先在全省山区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定位: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和依靠现有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走优势资源的培育、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特色经济的形成相结合的路子。目前,根据##实际,在产业定位上必须加快培育壮大林竹、纺织、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机械、建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实力和水平。

——林竹业。要加大林竹资源培育,重点建设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100万亩竹林基地,继续扶持培育永林、亨雅等林竹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木竹高效加工利用新产品,打造福建林竹强市。到2010年,力争林业总产值达60亿元。

——纺织业。要以尼葛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强化纺织技工培养,加大纺织产业链招商力度,促进纺织产业升级步伐,打造福建纺织强市。到2010年,力争纺织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

——旅游业。要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以天宝岩生态旅游、石林奇观、安贞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品牌,开发建设吉山抗战文化遗址,发展旅游商品,树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到2010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达10亿元。

——机械工业。要抓住##汽车厂被列为省卡车生产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汽车工业园建设进度,支持##轴承扩改、壮大,促进地方企业与其配套协作,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使机械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力争机械业总产值达20亿元。

——建材工业。要力促谋成、金银湖两个100万吨旋窑水泥尽早投产,加快安砂3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招商工作,促其尽早动工建设,加大现有立窑水泥企业的改造力度,提升建材产业水平。到2010年,力争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

——化学工业。支持智胜公司和##化工厂通过技改、扩建,以及合作建设硝铵项目,大力发展化肥化工和精细化工,提升化学工业水平。到2010年,力争化学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

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1、着力提升区位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以及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发达的程度。针对我市区位优势有所减弱的状况,要以交通、能源、市场等地位的提升为主要内容,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促进跨越式发展。交通方面,重点抓好泉三高速公路##段建设,争取长永铁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段等交通要道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完成农村路网建设,构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强##作为闽西北交通枢纽的地位。能源方面,在完善城乡电网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火电厂机组扩建项目和安砂水电厂机组扩容项目,加快丰海电站、西门电站、文川溪开发等电力项目建设,加强##作为能源基地的地位。市场方面,依托产业建市场,依托资源建市场,大力培育建设区域性的专业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建设粮油副食品、建材、汽配等专业批发市场,发挥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的辐射作用。

2、着力加强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事关经济发展后劲。抓项目就是抓经济增长点,就是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的具体措施。目前,##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特别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生产性项目偏少,与晋江、石狮、福清等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当前,在抓好在建的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要强化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等项目招商力度,加快提高城市建设步伐;着重围绕林产、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建设一批项目,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京福高速公路开通、三泉和永武高速动工建设为契机,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合作,主动接受沿海产业转移、辐射和上下游产品生产项目的承接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班子要围着项目转,干部要跟着项目干,努力形成想项目、议项目、干项目的良好氛围,形成抓项目的集合力。

3、着力加快园区建设。园区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形成企业的集聚效应、投资的洼地效应,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生长极。当前,园区开发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主要因素。要加快园区 规划建设进度,明确园区定位,搞好规划布局。要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克服园区建设中资金、征地等因素的影响。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进一批项目落户,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抓紧抓实尼葛开发区和汽车、纺织、林竹工业园区及曹远大兴、贡川水东、大湖金银湖、小陶长坂乡镇工业小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4、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市场竞争意识强的优势,对活跃地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沿海相比差距较大,表现在规模小、总量不大、品牌少。要高度重视,采取常规措施,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刚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修改完善加快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要进一步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公平待遇,让非公有制企业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权利,让国有企业也享受非公企业的同等权利。要打破所有制观念,减少附加条件,支持非公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各项项目。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宏观指导,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5、着力加强区域经济联动。驻永企业多是我市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驻永企业经济规模占全市市工业经济总量一半左右,其发展好坏、快慢事关我市的发展质量、财税收入。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驻永企业发展。要通过进一步完善联系制度,落实市级领导挂包驻永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协调会等形式,加强与驻永企业的联系,特别是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要加强与驻永企业领导的沟通交流,增进驻永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感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把驻永企业的困难、问题视同自身的困难和问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搞好地方与驻永企业的技术对接、资本对接、项目对接、流通对接,大力开发与驻永企业相配套的项目、相配套的上下游产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和有机融合。

第7篇

青年的心理问题来自于生活、工作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各个方面。现代管理学已证实,职工心理问题的总和会成为企业心理问题的核心,例如公司的制度机构改变、人员调整、裁员等会在职工中产生弥散性恐慌。当职工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很难在工作中投入最大的热情与精力,压力、情绪、丧失信心、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会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就供电企业来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迫使电网建设任务不断加重,安全生产压力不断加大,职工因难以承受日益增长的工作任务、安全压力而情绪暴躁,工资收入预期值下降导致心理不平衡,因工作繁重导致工会、团青的活动减少,职工思想压力得不到释放,特别是一些青年职工,失去信仰找不到归属感而失落。这些负面思想造成了工作中一部分不和谐的因素。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多元文化大环境下新生代青年性格成长中的困惑

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想、观念、诱惑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遍布社会各个角落,80后、90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部分青年的自我认识陷入迷茫状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导致与家庭、他人、组织的关系紧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或盲目自大或不敢作为;不能正确认识规范规则,自由散漫无视纪律。

二、日益增加的社会、工作、家庭压力

电力企业中绝大多数是青年职工,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的一员,他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监督,在公司他们是中流砥柱,要承受高强度的脑力、体力劳动,在家庭中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之主。这样的多重角色使他们的压力陡然增加。

三、企业需求与自我需求的变化

随着企业管理的逐步规范、电网建设任务的增加、客户对优质服务在形式与内容上更高的期望,这些对职工,尤其是刚入厂青年的工作能力、质量提出高标准高要求,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新生代职工对企业的需求也较老员工复杂得多,除了物质,更有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追求。

四、抗压能力差

80后、90后的青年职工大多是独生子,从小生活环境优越,相比父辈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遭受挫折后疏导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差,性格脆弱。

青年强则企业强,青年的心理成长决定企业总体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那么维护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就尤为重要了。作为一个企业的团青工作负责人,同样是处在兼职的岗位上,就我个人而言,结合这几年团青工作实际,我想加强青年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对青年心灵关怀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2010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连续发生13起员工跳楼事件警醒我们,必须把维护心理健康、关注心灵健康成长作为青年工作的重点来抓。“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因此,我们不断加强同公司领导的沟通,把尊重职工,理解、帮助青年员工摆在最高位置,通过最大限度的改善工作环境、改善职工食堂伙食质量、投入职工健身室等活动,尽量满足青年员工的合理要求,消除消极情绪,减少青年对组织的抱怨。

其次,创造性的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建立青年心灵成长指导机构,架起关怀青年心理健康的桥梁。通过党委、工会、团青组织的谈话、谈心活动,了解青年员工心理,团委负责整建职工个人心理档案,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在职工职业培训的课程中,从2009年至今,连续聘请内蒙古大学教授、优秀心理辅导员,设计心灵成长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帮助青年职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二是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通过思想教育进行心理引导。要全面提高青年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参加公司的道德讲堂,观摩包头供电局的道德讲堂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通过青年文明号、手、队的创建工作,组织青年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济困工作,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增强企业向心力,培养青年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三是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服务青年职工意识,提升服务青年能力。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各部门青年员工中,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切实解决职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尤其是对生产一线的青年职工,公司领导谈心谈到工地上,教安全、拉家常,鼓励支持青年员工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参与文化活动,公司也合理安排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调节青年的情感和心理,多年来,除了参加集团公司、包头供电局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公司积极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歌唱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青年员工心理压力得到疏导,不良情绪得到化解。

第8篇

关键字:创新;管理体制;政府职能

生物在存活过程中,只有不断进化,才能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才能保证物种的存在。没有进化的生物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进而被其他优异生物淘汰。任何一个行业也是如此。必须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创新管理途径,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获得和谐可持续发展。所以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适应这种发展,建筑行业必须要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公平的、科学合理竞争的建筑市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我国建筑管理体制现状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管理体制也得到一定发展。建筑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建筑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同时建筑法体系化和管理信息化也促成了建筑业的发展成就,还降低了建筑工程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行业中的地方保护、条块分割等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这些弊病限制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建筑市场。招标投标活动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由此无法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建筑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运行机制,违背了客观规律,对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例如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方式多元化发展,建设组织模式的国际化发展,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等等。创新建筑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

2.1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建筑业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有原来的政府或某行业的配属队伍,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与特殊管理的行业。加强建筑管理,利于规范建筑市场,创新建筑管理机制,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社会经发展变化要求创新建筑管理体制。市场改革开发引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已由传统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这些转变导致社会生活方式与内容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管理体制必须创新,使之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最近几年,政府出台多个限制房价的文件,要求房产商降房价。所以建筑行业更应该加强建筑管理,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建筑行业,降低建筑工程成本。

建筑管理体制创新途径

3.1完善政府管理体制与监督体制。首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建筑业服务。政府应该放宽对建筑行业的干预,以建筑活动代替传统的建筑企业为管理对象。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加强建筑行业对不正当不公平交易的监管,强化建筑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活动的监管。完善政府对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并建立健全政府对建筑业的监督体制,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3.2规范建筑市场机制,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性与有效性。政府应该积极规范建筑市场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与运行机制。政府必须保证机制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培养和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建设,及时完善建筑管理体制,严厉打击不公平竞争活动与虚假招投标,维护建筑业的公平。

3.3消除建筑行业保护与地方保护现象。事实证明,政企分开、产权多元化等众多措施,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利于消除地方保护等不正当措施。建筑行业保护与地方保护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监管。只有消除建筑行业保护与地方保护,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才能以服务于所有企业为工作重点,公平地对待所有企业,积极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

3.4倡导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建筑行业需要创新企业的服务模式,提高企业的服务效率,倡导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对项目管理模式、招投标模式、投资模式等进行相应的改革,最终实现建筑工程承包与设计一体化,降低建筑工程成本,优化建筑管理体制的目标。其次,我国建筑业要想进军国际市场,也必须加快信息化与产业化的建设。

总结

创新建筑管理体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政府职能与建筑行业。政府需要完善监督机制与建筑管理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建筑行业需要倡导信息化与产业化。只有做好建筑管理体制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市场的规范性与公平性,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新管理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途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机制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连怀印,连拴印. 关于建筑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山西建筑, 2007,(14) .

[2] 徐波 ,王果英. 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景分析[J]. 建筑经济, 2003,(04) .

第9篇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地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如何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深入分析当前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找准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业做大做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紧紧抓住当前城市建设低成本扩张的机遇,攻艰克难,顺势而上,才能使建筑业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阳光产业。

(一)当前建筑业及建筑市场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自20__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经济形势风云突变、急剧恶化,全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市建筑业的发展将面临多重困难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市建筑业企业所能承接的项目在萎缩。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安排了一大批重大的建设项目,但是更多的项目还是处在观望的状态,不敢直接投入。加之一些大城市的建筑业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实施向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策略,加剧了市场竞争,我市建筑业企业所能承接的项目还在萎缩。

二是市内建筑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走出去,走出去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资质。目前我市建筑业企业有52家,一级资质企业2家,二级资质企业4家,其余全为三级资质企业,总体上存在企业资质不高的情况,在“走出去”的市场竞争中整体上处于竞争劣势。此外,单个企业规模不大、总量不多,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是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高资质低管理的现象,导致监管不到位,造成企业在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是从建筑市场自身发展方面看,我市建筑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建筑施工企业虽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特色企业少,行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设备陈旧,资金匮乏,经营粗放,管理落后。建筑施工企业总量过剩,结构失衡,企业缺乏必要的投入,引不来、留不住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

五是从从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方面看:1、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部分设计和图纸审查单位迁就业主要求,擅自修改和变更设计图纸。2、一些单位在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时,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先开工后补办施工许可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直接规避建筑市场管理,尤其在城乡结合部监管上存在盲区和死角。3、在工程招投标中仍存在规避工程招标、设置障碍排斥他人投标、假借资质、围标串标、非法转包获得利润等问题,对工程质量、安全既不管理也不负责任,留下许多质量安全隐患。4、一些监理单位施工现场配备监理人员不足,人员素质低,旁站监理不到位,难以发挥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应有的监控。在争创精品工程方面,由于没有激励政策,施工企业争创精品工程的积极性不高。5、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能从安全发展的高度处理好安全与投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重生产、轻安全。

六是从建筑市场执法主体方面看:由于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存在错位管理、重复管理现象,缺乏必要的协调联动,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在监管区域上执法力度不够,尤其是强制执行力量不足,方法不多,对恶意违法而拒不接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

(二)坚定信心,努力推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面对新一轮经济波动,建筑业企业必须树立信心,以稳求实,以实求进,千方百计寻求出路,千方百计做好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保持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

第一,坚定信心是基础。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更需要坚定信心,冷静应对。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机遇,建筑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抓住机遇,坚定三个信心:一是坚定金融危机一定会走出去的信心。每当经济出现较大波动下滑的时候,即将到来的一定是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理论上是如此,实践上更是如此。国家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我们树立信心的坚实基础。二是坚定建筑业产业前途光明的信心。建筑业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是一种符号、是一张名片。要充分认识到,只要人类存在,建筑业始终属于朝阳产业,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三是坚定长期走下去的信心。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挫折,这对企业成长是一种磨炼和考验。当前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和政策,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出台,为建筑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有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才能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

第二,苦练内功是根本。

建筑业要发展,关键靠企业。建筑业企业必须善于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厚积薄发,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首先,要继续做好企业资质升级的文章。资质不高,或者没有好的资质,要想走出去,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比登天还难。其次,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体系,完善相应配套措施,靠管理出效益;要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经理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益,靠改革创效益;要提升产品质量,创建企业品牌,靠质量、品牌和信誉开拓市场增效益。再次,要重视人才,善于创造条件,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强强联合是关键。

建筑业企业不做大、做不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只有做大,才能“船大能抗浪”,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因此,要善于走强强联合之路,既可以市内企业之间相互联合,也可以与市外企业进行联合,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的人才、资金等合力,取长补短,共同做大市场,提高竞争力,促进在更高层面上的竞争与发展。

第四,走出去是出路。

建筑业只有走出去才有路,这是建筑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建筑业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市建筑市场总量的局限性,把眼光放宽一些,放远一些,抓住机遇,坚定走出去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强化措施,全面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治理整顿,使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遵法、守法意识以及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建筑市场执法主体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以及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和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状况基本扭转,安全生产形势和文明施工状况全面好转。

一、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全面治理整顿建筑市场秩序。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能否达到目标要求、能否让人民群众满意,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查处工作。一是重点查处在招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规避招标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监理单位违法转

让监理业务,以及无证或越级承接工程业务的问题;二是重点查处不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不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以及依法必须实行监理而不委托监理等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问题;三是重点查处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等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

二、大力规范交易行为,着力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

1、进一步完善招标公告、资格审查、筛选、评标办法、专家选择、合同签订、执行监督、资格预审、评标专家准入清出等各个环节的制度,以公示促透明,真正建成一个高效、权威的统一招投标平台。2、以加大投标企业与中介机构违规处罚成本为重点,健全完善招投标惩处激励机制,建立招投标信用档案和公示制度,对全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进行信用记录,并对不良行为予以公示。3、全面实行建设工程分包备案制度,强化对招标工作的后续跟踪检查,打击招标投标弄虚作假、围标串标、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工程建设交易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三、奖优罚劣,强化资质管理,严格建筑市场准入清除制度。

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把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录列为参加投标、资质年检和晋级审查、评优选先的重要条件。对发生违法违规行为、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违反强制性标准建筑业企业,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对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无拖欠工资、依法纳税以及积极参与区市组织的各种评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建筑业企业,在招投标活动中要优先考虑,提高企业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四、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