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综合素质知识点

时间:2023-11-03 10:18:32

导语:在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 数学知识 原点 综合能力 数学素养

山东省梁邹小学刘思军校长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让课堂教学回到原点”的理念,让我很受启发。在大呼高效课堂的今天,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追求热闹的情境创设,华丽的课件制作,时髦的小组合作,却往往忽视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那就是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立足数学知识原点,发展学生思维。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追溯数学知识的原点

在教学冀教版三年级《面积的认识》一课时,多数老师按照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先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平面图形,而忽略了面的多样性(平面曲面),以及数学上面的形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为此我们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是这样设计的:

在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面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摸一摸,这些面既有平的又有弯曲的,甚至还有凹凸不平的,为今后学习长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做好铺垫。然后从这些物体上抽象出平面图形,再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这些平面图形是怎么画出来:先出示一个点,移动成线段,线段分别平移或旋转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既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更要为学生今后的学做好引领和铺垫。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水平还处于从直观向抽象转变的时期,如果作为一个知识点讲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则很显然难度过大。一个简短的课件演示,既降低了学生接受的难度,又为面的形成找到了数学的根源,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烙印,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追溯数学知识的原点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悟与理解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建构主义大力倡导的理论,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在热闹的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一般的教学无非是先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因为先学习2、5的倍数,受已有知识影响,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个位数字有关,再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记录数据观察等活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最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特征。虽然结论产生了,但是到底为什么3的倍数要看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而不能只看个位数字,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要让知识回到原点,必须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解决学生心中隐藏的问题。下面的课例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始,先让学生判断部分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由此引出问题。

1.探究2、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

师:(出示图)把1个十也就是10根小棒2根2根地分,会是什么结果?

师:既然十位上没有剩余,我们只需要分个位上的6根小棒,能分完吗?

师:我们再来看24。(课件配合同步演示)

师:第一个十2根2根的分,有剩余吗?那第2个十呢?

生:也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师:十位上的2还需要观察吗?只需要把个位上的4根小棒继续分,有没有剩余?那5个十呢?7个十、8个十呢?……2个2个地分有没有剩余?说明了什么?

生:十位上不管是几,只要2个2个地分,都不会有剩余。

师:看来,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和它十位上的数无关,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

师:再看一个三位数138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百位上的1也不需要观察呢?(课件同步演示)用刚才的方法解释,5的倍数为什么也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

2.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师:16是不是3的倍数?个位上的6是3的倍数,为什么16不是3的倍数呢?(师同步示图)

师:1个十2根2根地分,正好分完。那3根3根地分,会是什么结果?

师:十位上没有正好分完,剩余了1根,个位上还有6根,我们要继续分……1根和6根合起来是7根,3根3根地分会是什么结果?

师:7根再分就余1根。明白为什么16不是3的倍数了吧?

师:再看24。24是不是3的倍数?

生:24是3的倍数。

师:个位上的4不是3的倍数,24却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拿出1号作业纸,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弄明白为什么24是3的倍数。

师:结合你分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4不是3的倍数,24却是3的倍数?(生说师总结,并同步展示课件。)

师:再来看一个更大的数!(课件出示138)你能不能用刚才分一分、画一画的方法,来判断138是不是3的倍数?(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

师:下面我们不用操作,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把450像刚才那样分一分,会是什么结果?

生:4个一百根3根3根地分一共余4,5个十3个3个地分一共余5,4+5+0=9,9是3的倍数,450是3的倍数。(师示图)

师:回过头来梳理我们研究的这几个数(4个例子放在一个画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原来是几,剩下的数就是几。

师:仔细观察!(隐去画面,只剩下面一组数)

师:现在你找到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了吗?

生:如果一个数各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完成意义的建构。这样的课堂虽然占用了时间,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质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两个课堂教学案例华丽情境少了,数学问题多了;低效活动少了,思考感悟多了;空泛提问少了,思维交流多了。我的课堂教学要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数学知识回到原点,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当然,我们强调回到思维原点,并非一切知识都从头教起,只是想提醒大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9).

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创新路径

同新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具备较为丰富的新闻信息传播内容,为新闻传播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贡献了一份力。由于电视新闻也成为社会大众所喜爱和接触最广泛的媒体形式,并且电视新闻媒体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与同步性,成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最普遍的方式。然而伴随着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电视新闻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就电视新闻编辑而言,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领域的发展。笔者以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养的发展的课题展开了相关论述,并提出了创新路径,以期为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一)广泛的知识面

总的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性质较为复杂,综合性要求比较高,因为直接关系到不同的学科与社会领域,因此需要电视编辑工作人员具备相对较高的综合素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够拓宽电视编辑人员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这样有助于适应不同类型节目的采编,工作方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电视新闻离不开美工、摄影、采编以及音响等学科的学习,广泛的知识面成为电视新闻编辑最基本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制作出高水准的节目来。

(二)高水平的剪辑能力

电视新闻离不开剪辑工作,新闻剪辑包括诸多工作环节如单条新闻剪辑、多条新闻剪辑以及后期新闻导播切换等,相对复杂,并且这些都是由电视新闻编辑来完成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对于电视编辑的艺术创作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工作人员在新闻剪辑过程中应当详细了解剪辑技术,掌握剪辑技巧,并能够同新闻内容与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相结合,将最真实新闻事件以电视新闻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灵活思维和文字表现力

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同人们日常生活的用语是具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同时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新闻稿件不仅要语言流畅,尊重事实,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收听习惯,便于观众接受与领悟。

(一)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职业,培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习与不断学习。通过学习,电视新闻编辑人员才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才能够具备电视编辑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不仅具备基本的素养,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这是因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主要是对于文字以及相关图像进行整合处理,因此,编辑人员十分有必要了解这两方面工作,这同电视记者的工作内容极其相似,如果编辑不了解新闻采访与摄影工作流程,那么难以迅速准确捕捉新闻事件的采访主题,不能够顺利挖掘其中的要点。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及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是电视新闻编辑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也是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并且是循序渐进的,岗前学习与在职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经验,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制作出高水平的电视新闻作品。

(二)重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工作

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离不开编辑的编排工作,需要对于节目编排技巧与节奏进行把握,如在一条五分钟的新闻中,前四分钟会是录像与解说,最后一分钟的时间才会是新闻的现场采访,这样就会给人一种前轻后重的感觉,再如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若是连在一起播放,很容易给观众一种疲倦的感觉,若是中间穿插两条小的短消息那么主题就会比较鲜明,张弛有度,易于观众接受,整个节目的段落主题就会比较鲜明。由于电视新闻在播出的时候受制于时间限制,因此要求节目编排必须要简洁明了,编辑能够对于稿件进行合理的取舍;同时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还要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观众能够在相同背景下看懂节目内容。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前提就是引导编辑人员树立起积极的创新意识,唯有这样编辑人员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质疑的能力,才能够及时发现电视编稿中存在着的不足之处,并在第一时间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能力并非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学会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是所有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能够达到的,因此这就要求电视编辑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随时保持创新意识,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对于社会时事进行重复报道,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人员如果能够及时发挥自己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那么便能够在相同的社会事件中寻找出新的亮点,就能够创造出具备深刻社会内涵的作品来。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发展极为迅速,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在带动电视新闻工作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电视新闻编辑理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反思,客观认知自我,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编辑理论知识与技能,这样方能够迎接新世纪网络化时展所提出的挑战,紧紧把握住电视新闻变革发展的大好时机。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这样才能够保证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发展力,在多元化媒体发展的今天赢得属于自己的领域,笔者也坚信,电视新闻事业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潘云虹(1976-),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市广播电视总台(集团)编辑,研究方向:电视编导。

参考文献:

[1]李林碧.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J].新闻窗.2012(05).

第3篇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一个集艺术和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创作,也是决定电视节目效果如何的重要环节。在对新闻素材进行编辑时,可以映射出电视新闻编辑的思维及美学素养,编辑的才情如何直接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一工作,例如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业务修养及组织策划能力,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等,这些能力都是电视新闻节目取得长足进展的竞争力,可以使节目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1 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

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首先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遵循党性原则是每一条新闻应当遵守的纪律,这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性质的。一名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的电视新闻编辑,才能将所宣传的新闻信息制作好,这是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也起到引导受众的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繁杂的新闻事件,面对题材众多的时间,怎样将电视新闻节目有所取舍,是每一位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具备的能力,把握好正确的政治导向,将电视新闻节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电视观众奉上格调高雅的新闻节目,是每一位编辑需要做到的。

新闻需要政治,因此,每一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也应当在具备了新闻敏感性的同时,具备政治敏感性。只有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迎合党的方针政策,才能深刻的反应出社会现状,也只有对国内国际形式有科学预见的新闻,才是符合迎合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电视新闻编辑要选取符合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信息,从众多新闻线索中发现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1.2 组织策划能力

媒体发展至今,以及由过去的传统媒体发展成新型媒体,过去的新闻是对新近发展的事件的报道,而电子的新闻以及向直播式的现场新闻迈进,编辑工作也由过去简单的对新闻素材进行排列组合变成了复杂应对各种现场新闻场面的综合性工作。

新闻节目播出中需要将现场的信息同步传输给观众,这是现在电视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方式。编辑在传输每一段现场新闻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因此要想将现场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输给观众,需要编辑在新闻发生的同时,及时组织策划新闻点,将新闻事件的重点突出保单。这样可以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导向,不断增加对新闻节目的驾驭能力和总体把握能力。

过去,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通常是由记者从选题到采访,从写作到编辑,都是由记者一人完成,电视新闻编辑在整个新闻制作中,就是将记者的新闻素材编辑成串,以新闻节目的形式完成。在整个新闻素材制作完成的过程中,记者自己选题,采访和编辑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这种情况容易使整个新闻节目不够规范统一,有时新闻质量也难以保证,新闻节目没有统一的风格,却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缺乏品牌化的经营理念。

如今,电视新闻节目逐渐成熟,新闻栏目的受众定位也趋向于统一,独具风格的电视新闻节目才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对新闻素材编辑采写的时候,电视新闻编辑就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加强策划,对新闻节目有清晰的定位,可以使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优质化。

1.3 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节目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不断创新。面对众多媒体长足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是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电视新闻活力的源泉。电视新闻编辑作为新闻节目的把关人,自身的创新意识才是新闻节目得以创新的内在动力。用创新的思维将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才能最终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

所谓思维创新,顾名思义,便是冲破思想框架,全面拓宽思维领域,从思维、技术等层面不断挖掘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的新闻。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依靠独家报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中,标新立异,用全新的视角报道新闻事件才是获得竞争力的可靠方法。将新闻事件挖深、挖透,将新闻做深、做好。

另外,技术层面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将新型的科技手段运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通过三维动画、虚拟演播室等新技术,将电视新闻制作的更有可看性。同时,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将传播渠道扩大化,让更多受众通过新型方式收看到电视新闻节目,有助于提升媒体的竞争力。

2 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的对策

1)加强学习和训练。除了电视新闻编辑应当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外,编辑还应当是一名好记者,对文字和新闻图像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应当了如指掌。这有助于编辑在制作新闻节目时活跃思维,将所要体现的新闻点突出报道,使整个新闻素材在报道时层次感更强。此外,编辑还应当不断学习和强化自身的组织协调力,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的培训,强化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完成日常工作。

2)做好节目编排工作。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时间是固定的,因此要把握好节目的节奏,巧妙安排时间长度,不能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因此,节目的段落要处理得张弛有序,具有一定的节奏型。在一档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时间的限制,就要求编辑对新闻事件的素材有所取舍,对于突发事件可以有选择性地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插播进来。电视新闻节目还要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性选择详细播报还是简单报道,在编辑过程中,还要将较长的新闻和果断的新闻适度调整,学会对新闻素材合理提拔,从众多新闻素材中寻找到精华和新闻点。

3)准确信息的鉴别力。在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培养自己高度的敏锐力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对出现的新闻素材有准确的鉴别能力。学会去伪存真的完成电视新闻信息的编辑工作,避免因为素材内容的把关问题,出现报道失真等新闻事故,这是每一位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这也需要编辑提高侦查能力,为电视新闻的编排定位工作做出成绩。

第4篇

[关键词] 电路;实验;教学;综合素质;创新

[中图分类号] TN97-45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路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通过电路实验,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从事电子或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电路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1-3]。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路课程组教师特别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借鉴已有的教改成果,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1 传统电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的应用日益广泛。电路作为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等理工科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是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任。但是,目前许多院校还在沿用电路实验教学的传统实验模式、方法和手段,使得一部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传统电路实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方法、步骤教条化。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完全机械、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解、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很难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受实验室实验条件的限制,可提供的实验设备有限。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少,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少。三是实验教学内容往往在规定的学时内开设一些验证型实验,缺乏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内容,不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实验课程的开设、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均由教师决定,没有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自主空间。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对实验轻视,要想使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 实施开发式的实验运作模式

在信息时代,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等,电路实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学习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开放式的实验是一种从时间、空间、实践内容、指导教师以及经费等方面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并创造出一个宽松、便利,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开放实验环境[4]。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元化的形式:

2.1 实验室资源的开放。资源包括教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均向学生开放。这种方式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保证学生必要的实验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素质的培养。

2.2 实验室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实验,即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及做实验的时数均开放。实验前学生可以到实验室进行预习,实验后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可以进行重做实验,对于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开展综合型、设计型及研究型的实验。

2.3 实验内容的开放。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验形式的开放,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实验开放教学内容,一方面应与交叉学科实验相结合,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应用交叉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应与课外科技活动、科研课题相结合,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项目,利用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进取精神。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开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保证。首先,制定开放式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实验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开放式教学的试行方法”等;其次,延长开发实验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每个下午开放3小时左右,便于每个学生完成实验项目;最后,根据学时、专业要求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片安排,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成绩评定标准以人为本,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鼓励学生进行开发性实验。开放实验室采取分项考核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25%)、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25%)。平时成绩主要考核预习、实验步骤拟订等;实验操作主要包括仪器设备操作方法、数据获得情况、排除故障情况等;实验报告的评定,主要由实验原理与电路图、实验内容和过程的陈述、数据记录和处理、结果与讨论等决定。成绩评定的原则是保证学生的实验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实施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为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整合实验室资源,优化实验设备,增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教学环节,构建多层次、课内外一体化、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体系,从体系和机制上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安排,实现理论、实验、技能训练、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5]。

3.1 基础型实验

在电路实验初始阶段,在实验教学内容上首先安排基础实验。以传统的验证实验为主,教学目标重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与实验方法,掌握常规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用理论知识验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开设几个基础实验,为后面的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打好基础。比如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等经典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基本实验仪器及器件的使用。

3.2 综合型实验

综合型实验是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实验。实验内容涉及的范围是课程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也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综合型实验要求的知识面更广,由多项任务组成,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具有逻辑性。通过综合型实验的开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前沿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理解研究方法的进步对学科的推动作用,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及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3.3 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高级阶段,它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树立“开发教学、创新教学”观念,综合集成现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从科研、生产和工程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用综合性、先进性、应用性强的内容,根据学生创造性探索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验教学内容。整个创新型实验过程,从搜集资料、确定方案、实施研究到最终阶段性成果的形成,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自主总结、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及协同攻关能力。创新型实验教学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实验内容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独立开展研究训练;另一方面是教学时空具有广延性,学生可以通过预约方式,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将课堂实验延伸至课外自主创新。目前开展的创新型实验主要有直流稳压电源、语言录放电路、限时抢答电路、彩灯循环控制电路等自选课题。

4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寓知识、能力、创新教育于一体的电路实验课在新时代的电路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电路实验教学中,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如更新观念、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科学品质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沈一骑,万凯.电路分析实验的改进与研究性拓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79-80.

[2]金波,刘开健.电路分析实验改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实验科技与技术,2010,8(1):85-87.

[3]张文婷,王紫婷.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46-147,195.

第5篇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政治作为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本人就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有效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使学生把握更多能够高效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

 

一、引导高中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必要性

 

对于政治学科学习而言,使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政治学科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能够使学生对形形的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顺应现代考试的要求

 

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而言,加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与关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适应现代考试的要求。政治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以往的高考政治试卷侧重于对学生识记能力的测试,而现代高考更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翻开高考文综试卷对政治知识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题目都以时事政治为载体,学生想要顺利的解决问题就必须对时事政治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时事政治是是对现代考试的要求。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关心国家与社会发生的重要事件,是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解决与分析一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在时事政治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对一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才能更好的去认识事物,也才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二、高中学生有效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时事政治,使学生在有效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灵活的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需要学生有效把握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时事政治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了解时事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教师与学生都认为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去了解时事政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必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讲解,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其它知识点。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学生获取信心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讲解依然至关重要。对于时事政治而言,如果仅凭学生看新闻去了解,那么,学生的认识是不深刻的,尤其是学生在运用政治理论知识去分析时事政治之初,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那么学生根本无从着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并且运用学生学习过的政治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对时事政治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单独的花费大量时间对某一现象进行讲解,而应该将时事政治穿插到知识点的讲解之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接受。例如:教师在讲解“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欧美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立意而制定的一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这样既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提高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了解了更多时事政治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2.鼓励学生看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播报的是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不仅内容是经过千挑百选的重点新闻,而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新闻联播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下降。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要鼓励学生看新闻联,关注每天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了解更多的时事政治。为了提高学生看新闻联播的频率,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学校应该为每个教师都安装一台电视,每天准时播放新闻联播,如果学校没有条件通过电视的形式为学生播放新闻联播,可以让学生以广播的形式听新闻联播,这样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观看或者是听新闻联播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是看热闹,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只有在看新闻联播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思考,并不断与政治知识点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就要起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看”或者“听”新闻联播的机会,而且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更多时事新闻

 

手机、电脑都是学生了解时事新闻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应该将这些能够有效获取信息的方式利用起来。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时间十分紧张,因此,即使是学生在看新闻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新闻,而对于一些娱乐性的新闻学生则没必要花费过的时间去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看新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如果学生在看新闻的过程中都能够用政治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那么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除了手机和电脑之外,学生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因此学生不仅要对能够获取信息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而且还要提高利用的有效性。

 

本文介绍了几种高中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获得时事政治信息的途径还有很多种。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积极的通过有效方式将一些重要的时事政治新闻介绍给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对于学生而言,也要发挥自身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主动性,有效运用能够获取信息的工具,并且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第6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优秀教师 教学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应该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秀的教师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能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对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一、狠抓基础知识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培养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数学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责任,虽然新时期有了新的教学要求,然而在新时期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依然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基础,不管是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都要建立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概念、定义要做到人人过关,保障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还要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及时复习,使知识真正融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知识。

二、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

数学作为一门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科,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记忆,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死记硬背的数学学习方法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也与现代教学格格不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将数学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如果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即使掌握了概念的内容,如果要求学生用概念解出数学题目,学生就很难通过知识点的应用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学生一定要将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应用,切实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素质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就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师就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源泉,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提升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师的数学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高低。虽然初中数学教师都有较高的数学综合素质,然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并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对同一道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以此来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四、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教师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虽然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基本相当,然而受学习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点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发生分化,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比较顺利,而有些学生则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使学生都能够有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就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而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这就使得个别学生的数学学习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如果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的意识不强,就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切实达到促进每一个学生数学水平提升的目的。

五、善于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毫无生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将多种多样的知识点更好地展示给学生。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数学由不同的知识板块组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8篇

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但我国又是穷国办大教育,一方面需要通过扩招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同时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希望扩招不会降低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如何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就成了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课堂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过程。高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减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随着大规模扩招,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和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的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出现办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紧缺或折旧得不到补偿,相关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扩招后的教学要求。

(二)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全国高校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是8.4人,2001年上升到18.22人,1998~ 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增幅平均高达37.75%,而专任教师的增幅仅16.95,许多高校出现程度不同的专业教师紧缺现象。

(三)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职称、工资、奖金和课时费一般不与教学质量挂钩,教师不能凭借在教学上的“超常规”投入和突出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满意度获得额外收入,而从事与教学间接相关的的活动(如进修、科研、技术服务等)可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导致有些教师专注于科研项目,而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投入不足,致使教学工作投入不足。有些学校的收入分配方案和岗位津贴向行政干部倾斜,对教师专心教学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

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招生导致严酷的就业竞争,相当一部分学生忙于获得各种证书,而对该修的专业课程敷衍了事,影响教师的教学投入。

二、提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以上因素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多数教师在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读教材,读课件等现象,学生课堂上看幻灯,打瞌睡,学英语等,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和激情,导致课堂效果差,师生互动少,课堂教学质量很差,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 课堂教学注重扩展知识内涵,提高综合素质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及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是以系统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综合化,其实质是要从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有机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包括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又包含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笔者多年从事《土壤与农业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课程是在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所包含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知识形成了大农学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多数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把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只为学生传授后续课程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上。

文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以课程内容为载体, 结合理论知识和方法论, 揭示知识发生的细节, 表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和实验中, 演示前人的创新案例, 采用知识发现法去教学, 克服将知识“大餐”端上来而不讲烹饪方法的倾向, 要不断予以学生点点滴滴的启迪,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法、开放的研究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授课中强调以知识为媒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依据能力和素质有效地获取知识。要求教师能够将传统的知识单参数认识上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参数认识,升华教育教学理念, 要在课堂教学中炉火纯青地运用知识、能力、素质三参数理念。

授课中将传统人文精粹融入教学中,教书的同时肩负起育人的责任。《老子》中指出“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把传统文化引进现代教学中,在教书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育人,弘扬传统文化。通过类似的教学过程,扩大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 以线带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知识没有能力不灵, 而能力没有知识则不立。课堂教学要实现教研相长,在授课中采用“演示创新线,捕捉创新点”的方法。“线”指前人创造性成果的轨迹,“点”指在教学中,深入思考捕捉到的科研创新点。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适度地从知识中超脱出来, 从对僵固的知识的学习中,发掘潜在的能力,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三)形式多样的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应用图像把抽象理论用动画方式直观地演示给学生, 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课堂中可以灵活应用以下教学方式:

习题课: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教师举一反三列举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讨论课:选择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知识点,设计讨论问题,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

实验课:借助大学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进一步掌握课堂知识,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第9篇

【摘 要】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的脚步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学数学的教育也越来越向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靠拢。同时,开放式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在提升学习效率及综合素质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以此促进学生整体及长远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施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变。比如说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的结构以及新版的教学教材等,这些对于促进小学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转变数学以往的教学理念,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现状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口传教授及课后练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造成一定阻碍。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第一,教学方式单一,未将教学知识点进行多样融合传教。第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未能得到有效结合,使理论知识无法良好运用于实践。第三,教学思维相对局限,使学生对待问题的思维无法有效拓展。以上三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度不高,学习的发散性思维不足以及学习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等现状。因此,在当下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则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之一。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开放式教学应用

2.1开放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方法灵活化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的硬性传授知识方法,不单单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而是通过灵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的相关知识点采用另一种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其教学方法开放化,主要是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对知识点提问的多样化和实际化,以此增强学生的好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小数的认识”中,由于小数在小学生心中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教师的讲解不应以传统的硬性传送,而是将小数知识点以另一种教学方法呈现。教师在讲解时,可提问“今天50m跑步,跑了多少秒”、“你的体重是多少kg”、“你的身高是多少m”或是“感冒发烧测量体温时的体温是多少℃”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对小数的认知度,提高教学提问的灵活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2开放式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机的融合到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扩大教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内容开放式教学主要是教师将例题与实际相结合,以知识点的求知为目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从而,在丰富了学生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内容开放化的作用。

例如,在小学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的认识与换算”中,教师讲解米、分米以及厘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时,由于单位之间的换算对于初步了解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扩大和开放单位的应用内容。即布置学生对教室内的课桌、书本、黑板以及学生自身的身高进行测量,以此增强学生将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当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点,又使得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3开放式教学思维,引导教学思维发散化

由于思维本身不受空间和事件限制,因此学生在教室内,可对教室外的世界产生多样联想。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开放式教学思维可使得学生对旧的知识进行反复性回顾,并从中找出新的突破点。思维性开放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解题中问题的自我形象式转化,以及教师开放式的发散性提问方式。通过学生自我思维发散和教师的开放式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时,在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时,由于个别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想象力不足,不利于学生对立体图形题目的相关要求进行计算。教师则可将立体图形换成学生儿时玩的陀螺,将圆柱换成家里的茶杯,将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换成积木等形象具体的实物,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以此,解决了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难以想象图形的难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及成绩的提高。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对于小学开放式教学的应用,应当按照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重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善教学模式以及强化改革创新措施,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小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加萍.关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研究[J].科技教育,2013,07(11):353-354.

[2]郑官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6(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