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1:10:00
导语:在房地产项目财务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内部控制 措施 委托关系 风险
一、GXT项目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GXT项目简介
GXT项目的开发商是XAZ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ZJ地产总公司于2008年7月投资成立的。GXT项目是继XAZ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开发“QXH房地产项目”、“QXIH房地产项目”、“QXH二期房地产项目”等项目后的第四个项目。该项目位于繁华的商业街区,占地约104亩,住宅总建面36万平方米,绿化率约45%。商业配套约2.6万平米。GXT社区由10栋26-32层的中式建筑风格的板式高层组成。该项目于2013年10月破土动工,整体规划为改善型住宅。
(二)GXT项目内部控制现状
XAZ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刚成立的四年里,有效把握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ZJ地产的内部资源优势,先后成功开发了QXH房地产项目、QXIH房地产项目、QXH二期房地产项目等,但在2013年之后,也就是在GXT项目启动之初,该公司逐渐暴露出“经验主义”“管理粗放”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成熟和ZJ地产的跨越式发展给XAZ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乃至GXT项目的运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1.项目运营效率下降
项目原定运营计划中开发周期为3年10个月,即2011年4月完成招标拿地至2015年2月完成竣工交房,去化率实现85%以上。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工程进度推进迟缓,截至2014年10月份,该项目还处于主体建设封顶阶段,上述同期仅完成去化率62%,低效率运营引发GXT项目循环、叠加、“蝴蝶效应”式运营危机。
2.经营指标达成率过低
GXT项目管理模式的滞后和运营效率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各项指标的实现。GXT项目连续三年各项指标完成均不理想,2014年该项目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经济指标中合同销售额完成责任状的42%,销售回款额完成责任状的56%,净利润完成责任状的51%,综合成本超出责任状的14%,净现金流完成责任状指标的-54%;管理指标中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均低于责任状指标的27%,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客户投诉、员工流失率等关键管理指标的实现均接近于集团设定的“红线”。
3.面临巨大经营风险
GXT项目的经营免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渐减弱。从财务风险看,2014年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均远低于行业比率,项目回款严重滞后带来项目的巨大流动风险;从运营风险看,自2011年至2014年的三年中,客户满意度、产品开发、人力资源、流程效率、招投标和销售管理各维度均与集团要求有较大差距;从授权风险看,领导力、职权、限制、激励与沟通等方面均表现为负向增长。
二、GXT项目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经营决策方面经常出现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混淆的问题,经营决策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GXT项目投资方与销售公司、公司是基于佣金维系的不同管理体系的经济主体。在实际工作中,GXT项目各职能部门时常因各自权利的互相冲突、佣金的结算等诸多问题出现双方争执而影响正常经营。
2014年7月14日,销售部为提高GXT项目知名度,从而增加销售额,向上级销售公司请示于周末19日和20日举行小型画展和冷餐活动,预计费用20000元。但因公司规定10000以上外联费用需由经办人发起上报集团董事长审批,50000以上招投标事项均需上报集团统一办理议标、评标、定标等,于是销售部负责人按照程序分别上报销售公司、项目总经理,再由项目总经理上报甲方代表,然后经销售公司与甲方代表协商后上报董事长,最后8月10日由董事长正式批准,比原定计划足足推迟了将近20天。而申请成功后,销售公司与项目总经理却因活动的主办权发生争执。项目总经理认为应由自己公司旗下客服部的水吧公司主办。而销售部认为经营公司经验、能力均不足,有独吞公司财产之嫌。双方争执不断,于是原定于周末举行的活动一再延迟,最终被迫取消。
(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ZJ地产出身于施工企业,GXT项目受集团原有行为习惯的影响,没有培养出良好风险管理意识。各级员工只是被动接受管理,高层管理人员强势推进工作,大多都拘泥于制定各种陈旧的规章制度,“重约束,轻激励”。GXT项目的<<内部员工规章>>中关于处罚的条例占全部规章制度的72%,有明确奖励内容的仅占23%。由于长时间忽视对员工组织承诺和风险意识的培养,不注重员工个人能力,基于“重约束、轻激励”的负能量影响,员工产生规避责任的思维定势,实际工作中遇到归责、罚款类事务时扯皮、推诿,团队协作能力下降,向心力、凝聚力不足。项目高层对于内部控制既没有设定风险目标,也不懂得风险识别与分析,面对项目各项风险没有采取规避、降低、分担等应对措施。
(三)财务控制系统混乱
1.资金调度不畅通
ZJ地产资金运营属于集团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基于集团与GXT项目利益和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对项目的资金划拨无法满足购、施工、销售各环节的动态需求,各业务环节急需资金时集团拨入资金不足,集团资金拨入充足时,资金需求事项或做变更及撤销。GXT项目月度资金计划准确率不足80%,集团划拨资金满足率不足85%,资金计划执行率不足85%。在实际工作中的资金调入程序也相当复杂,要经过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月度资金计划的审核、月度资金计划的审批、计划内资金申请、计划内资金拨付,如属于计划外资金,还需做资金计划增补审批。由于资金划拨流程复杂,产生项目实际资金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
2.资金管控不到位
GXT项目已开始执行集团制定的《货币资金安全管理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资金的日清月结并未完全实现,资金收据台账的登记有时也不及时,小额坐支现金的事件时有发生,货币安全计分考核并未真正实行。虽然项目已执行《资金管理制度》,但只是对标准与流程做了制度化梳理,在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等实际动态管理方面基本属于空白,直接导致资金管控的整体效果不佳。
三、GXT项目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委托关系错综复杂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由于GXT项目销售任务由独立于项目外的销售公司承担,销售公司总经理、甲方代表、各职能部门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委托关系;GXT项目属于委托项目,项目管理由委托方通过委托合同实现对公司的全部经营管理,投资方仅派驻“甲方代表”与方集团总经理、委托方“甲方代表”、委托方集团总经理及集团各职能部门、项目各职能部门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委托关系。由于GXT项目的行政人事、财务、成本、营销、工程均为集团和项目总经理、甲方代表的三方管理,GXT项目各职能部门与集团各专业条线部门和项目总经理及方集团各职能部门、委托方集团各职能部门存在多重委托关系,其中销售部与集团专业条线部门、项目总经理、公司存在三重委托关系。
(二)风险评估存在诸多不完善
GXT项目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同样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项目既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也没有设立系统的、整体的控制目标与风险机制,对于内外部风险因素的识别系统缺失。其实,早前集团已意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为提升开发项目的风险防范和综合运营能力,GXT项目于2011年开始推行了标准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集团统一部署下将风险管理作为GXT项目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由于没有制定具体的风险评估措施,由领导层到各部门员工对于风险的防范只停留在表明,根本没有具体到细节以及具体制度方面。针对员工无记名<<你对GXT项目风险防范了解多少>>的问卷调查中显示,55%的人认为风险的防范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28%的人认为只是项目的又一个活动,就是走个形式而已;只有17%的人认为风险控制是项目运行的关键,跟自己有很密切的联系。
(三)财务控制措施存在不足
在财务控制的措施方面,GXT项目存在诸多不足。在日常办公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执行不彻底,违反了GXT项目财务控制系统的一些原则。如,GXT项目“甲方代表”发生的费用自行审批违反了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相分离的原则,部分管理人员发生的业务,以下属人员顶替名义处理,违反业务经办与稽核不兼容原则。GXT项目由于长时间忽视对员工组织承诺和风险意识的培养,舞弊行为时有发生。由于一系列财务控制措施的不完善,又导致会计核算系统与财务管理不匹配。会计核算系统没有实现销售分析功能,没有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数据对比功能,没有实现全面预算和资产管理功能。
四、GXT项目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内部环境,完善项目运行平台
作为GXT项目公司体制建设核心内容的治理结构,是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内容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交叉任职、董事长缺乏独立性的治理结构问题。因此,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是完善项目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应严格行使其机构设置的职能,保证其在参与项目经营管理中各自职责清晰,互相制衡,避免权责含糊,造成办事程序由一个人操做的现象。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意识的宣贯与沟通,不但要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比如贴标语、挂横幅、开会宣讲、网络宣传、出题考试阶段等,还要优化一些考核制度,”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在员工中形成共鸣,起到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内部控制作用。根据GXT项目风险意识的欠缺,制定如下考核制度:
<<GXT项目责任状指标体系>>目标责任制是通过工作目标设计,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单位目标,最终将分目标落实到个人的管理机制。针对中建-国熙台项目目标责任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优化措施为:在原有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指标、管理指标和例外项目指标,并按年度项目经营目标动态调整考核权重,将关键考核指标细化至月度,实施月度考核。然后,根据项目总责任状分解签订各部门责任状,需多部门协同完成的目标责任按责任大小分配权重。其次,梳理各职能部门员工岗位职责,实现部门负责人责任状分解后无缝对接。
(三)优化财务控制系统
1.优化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GXT项目做出正确的投资、运营和融资决策,有效控制成本和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使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综合评价,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管控工具。出于价值链整合的目的,就现有财务分析的不足提出以下项目财务分析优化方案。
2.构建项目公司杜邦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杜邦综合分析不但可以为经营者提供财务问题的思路,还可以为项目公司的财务控制和财务考核提供基本的路径和范畴,有利于财务管理中责、权、利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和为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制奠定基础。由于ZJ地产整体上市框架已用杜邦综合分析,而项目公司未单体实施该方法,出于项目单体综合分析的目的,GXT项目财务分析报告应在各项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杜邦综合分析。
五、 结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对开发企业的生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房地产项目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项目自身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降低风险。本文通过建立科学的房地产项目内控体系,从而实现有效的房地产项目管理,对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北京:新财经,2010,(12).
【3】马莉.宁夏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关键词:动态财务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 应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问题,可以应用动态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解决,能够有效对项目开发成本以及资金流向进行控制,防止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促进房地产开发商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动态财务管理概述
动态财务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模拟,结合一系列的动态财务指标以及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随制约因素的变动过程进行反映,帮助企业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对财务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改进。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动态管理是指通过对项目未来可以接受的内涵报酬率、目标成本以及财务状况等的设定,结合相应的动态财务指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及动态分析方法,对各种因素影响下的项目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和反映,通过动态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实现项目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应用动态财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应用动态财务管理是提高项目价值的要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降低项目运行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用动态财务管理是房地产企业自我完善的要求。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都需要开发商提前垫付,一般都会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维持项目的资金供应,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较高。应用动态财务管理,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把握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帮助决策人员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财务风险,推动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用的是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在项目开发之前,没有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对于资金的支出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认为只要能够取得土地使用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的按期交付,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可否认,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持续升温的背景下,这种房地产开发模式虽然粗放,也的确能够取得相应的收益,但是盲目的运作容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降低项目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的收入。
(二)管理制度欠缺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缺乏相应的目标成本预算,没有对项目进行规范的预算编制,财务支出缺乏明确合理的计划,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资金流向,影响了其对于房地产开发活动的决策与判断,导致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缺乏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过程。
(三)管理难度较大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会计管理层面上,对项目开发成本的管理只是简单的核算,运用会计知识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会计问题进行解决,而没有真正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出发,进行相应的财务监督和控制,导致财务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动态财务管理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一)树立合理的成本管理思想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财务管理,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成本管理,只有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够从根源上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目前来看,在成本管理中,应该将以往“以核算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转变为“以控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思想,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适当前移成本控制点,在立项阶段,结合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出全面细致的成本预算。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合同签订前,组建调查小组,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开发费用及预期收益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结合企业的利润空间,实现了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效减少了资金的无谓浪费,提高了该企业成本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二)强化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合同性成本、非合同性成本以及待发生成本共同构成了项目的动态成本,对于动态成本的管理,应该结合动态财务管理方式,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动态成本中变动性最大的部分是合同性成本,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其必然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和重点。工程合同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成本的控制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款项超付”、“变更黑洞”等成本失控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此,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应该坚持以合同为中心,对项目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每一个合同都拥有与之相对应的合约规划,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期,都具备统一标准的成本规划。这种规划不仅需要体现在对开发项目的明确指标要求上,也应该体现在资金的动态管理上,为项目动态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
(三)做好现金流的动态分析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可以看做是一种投资行为,对于开发商的现金流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维护好企业现金流,是减少财务风险,确保房地产开发安全的关键所在。在传统静态财务管理中,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停留在对各种表面数据的结算和控制,而没有真正触及房地产开发活动的真实资金状况,无法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某房地产公司在进行二期工程开发时,报告期内收入3800万元,利润值2600万元,平均净资产4800万元,通过静态分析可知该企业财务指标尚可。然而经深入分析,该企业年度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100万元,说明该企业面临开发活动难以为继的困境。由此可知,对于房地产项目开发,静态财务分析无法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发现。采用动态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把握现金流的动态变化,更加深入准确地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四)规范动态财务管理模式
房地产企业应该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应用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和程序进行规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动态财务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得房地产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隐患,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房地产开发商应该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积极引入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对开发项目的实时监督和成本控制,结合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动态变化,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展开,推动房地产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翠林.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动态财务管理方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5,(1):74-75
关键词:财务杠杆;房地产;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根据Eichengreen和Bardo(2002)的研究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中所有主要的银行危机都与房价崩溃有关。房地产市场运行和银行信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可以从房地产项目开发所运用的财务杠杆角度进行研究。
二、模型分析
1、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所有者权益平均值;所有者权益平均值=(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值;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净资产比率=净资产/总资产。进入模型运行的指标必须与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相关分析工具,可以得到各指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度。
2、模型建立。建立多元回归的方法:根据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其模型为:
■=b0+b1x1+b2x2+……+bnxn
其中,■为根据所有自变量x计算出的估计值,b0为常数项,b1,…bn为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表示假设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一个自变量变化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比率。
3、模型检验及预测。因变量:Y,净资产收益率;自变量:x2,资产负债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净资产比率;x5流动比率。
(1)x2资产负债率,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被剔除掉了。
(2)x3总资产周转率(经营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且影响很大。
(3)x4净资产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且影响不大。
(4)x5流动比率(偿债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且影响不大。
三、结论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首先,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了投资者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这一比率不仅取决于总资产报酬率,而且取决于股东权益的结构比重,因此提高权益报酬率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综合权衡;其次,资产净利率是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关键指标。它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其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同时受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是资本结构(权益乘数)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资产净利率)变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权益乘数=1/(1-资本负债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用销售收入收回总资产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余额
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也意味着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影响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周转速度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房地产行业企业的存货,包括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由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中主要为高价值、变现能力差的开发产品(如积压的、已开发完毕的房屋产品)和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的在建工程等,严重影响了存货周转的速度,同时影响了其总资产的利用效率,使得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持续处于较低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都比较低。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体上看,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上升发展,各项数值基本都有很明显的增幅。这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特别关照。由于土地资源的国有,各地方政府大多希望房地产稳中有升以带动经济增长,并通过土地拍卖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近几年一直鼓励房地产的开发和消费。另一方面股票市场低迷造就了大量的金融资源投入高利润、高风险的房产行业。我国股市自2001年四年持续低迷,相比之下房地产比股票更能保值增值。因此,一大批资金从股市分流出来投入房地产。而银行为处理不良贷款也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支持房地产的投资与消费。
3、净资产比率
净资产比率=净资产/总资产
房地产是一个投入大、价值高、经营周期长且资金周转较慢的行业。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利用自有资金完成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基本不可能。在公司经营中,应适时补充自有资金,控制好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合理利用负债资金,将负债资金多用于周转快、获利高的投资项目,保证负债资金的流通速度,降低负债资金的投资风险。
4、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效应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财务杠杆效应”。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结构中负债比例的选择而对权益资本利润率的影响。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债务资本成本时,适当运用财务杠杆,可以使企业在不增加权益资本投资的情况下,提高每股普通股的利润额,产生的是正效应;息税前利润率小于债务资金成本时,财务杠杆的作用会使股东实际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投资利润率,侵蚀股东权益,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产生的是负效应;息税前利润率等于债务资金成本时,由于借入的资金无增值,企业如果不尽快地采取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财务杠杆也会产生负效应。
四、建议
中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债券融资水平很低。除了股市融资之外,负债融资仍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预收账款(主要是客户的定金和预售款,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个人消费贷款转化而来,主要来源于银行)及应付账款(主要是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债券融资比例仍然很低。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的趋同容易引发系统风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公司销售下滑,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不仅可能导致土地闲置、烂尾楼,还将导致银行坏账增加,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艳.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价值工程,2009.8.
[2]蔡英花.资本结构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商业经济,2009.9.
[3]杨方敏.我国房地产企业负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5.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
房地产开发是现代市场发展中的经济活动,它直接从事土地与建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直接进行包括住宅、厂房、库房以及商业、办公、旅游、餐饮、娱乐等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所需房屋的建设,以及土地的开发,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保证。作为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的对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概括如下:
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及使用,均具有不可变动的地理位置,在开发项目时必须考虑到地区差异,考虑到就地开发土地,就地建房,就地经营销售,就地使用获利的可能性及投资收益。
2、建设投资大
房地产业属资金密集性产业,开发一个项目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有很高的要求。
3、开发周期长
土地及建筑物作为项目开发的内容,一般体量较大,工程建设进度有其客观规律性,有相应的时间要求。另外,项目开工建设前的有关手续繁杂,也影响着项目开发周期。完成一个开发项目一般需要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4、受国家法规政策严格约束和调控
房地产开发作为特殊的经济活动,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开发活动和过程,事关国民经济(如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发展规划等)和国计民生,必须也只能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从项目立项开始,房地产项目的各开发环节都有直接约束和控制。如项目开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服从城市统一规划,遵守城市建设法规,房地产售价受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调控等。
5、建设环节多
这与项目开发受法规政策严格约束的特点直接相关。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来看,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部门很多。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全部开发过程涉及到计划、土地、规划、建设、消防、交通、教育、人防、环保、市政、城管、园林、卫生、技监、质监、安监、墙改办、房管等众多部门,项目建设环节多,而且各环节不可或缺。
6、多源资金筹措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大,开发周期长,项目资金来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开发商自有资金来运作,大量建设资金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其中又往往以银行债务资金为主。
7、资金周转慢
从房地产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到项目建成竣工可以交付使用,这一期间大量的是资金投入,只有等到所建商品房开始预售、预租才能实现资金回收,而且出售、出租本身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收时间较长,资金周转慢。
8、项目投资即为项目成本费用
房地产项目投资与一般工业建设项目投资有一个显着的区别,即一般工业项目是先投资,再生产产品,而房地产项目投资的过程本身就是房地产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房地产项目总投资即为房地产开发产品的总成本费用之和(自营自用情况暂不考虑)。房地产项目总投资包括开发建设投资与经营资金两大部分,在项目财务评价时与项目的总成本费用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9、人员要求高
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环境及市场调研、精心的规划设计、高标准的工程施工、专业化的营销策划、细致的全程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要求很高。
10、风险较大
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以上特点,也就相应决定了其投资风险较大。如由于开发周期长,很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影响;在项目建设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有可能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项目的投资额;当公共利益需要时,可能遇到强制性征收、停止使用或限期拆除情况等。
11、开发项目的差异性
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分为很多种,由于项目用途、内容、规模、要求不同,以及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装修、结构、设施配套等不同,各开发项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类项目,由于项目所在的区位、环境等条件不同也会产生相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水平及投资效益。
12、项目决策的多专业协同
正因为房地产项目具有前述特点,其投资决策尤为重要。在这里将项目决策的多专业协同也作为一个特点纳入进来。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完成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协同作战,实际上也是多方面专业人才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如需要市场研究人员调查项目投资环境及市场状况;需要营销人员确定市场需求偏好和营销方案;需要规划设计人员提品建议;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工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进度预测;需要造价人员估算投资;需要财务分析人员提供融资的可行性和项目的盈利性预测;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前期介入;还需要能与上述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并能整合他们思想的综合人才等。
二、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特征
目前国内对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在国家建设部按用途对房地产项目划分的九大类型中,商业房地产项目主要指零售批发商业,包括商场、购物中心、商业店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等。而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有时将商业房地产涵盖的范围扩大,除零售批发商业房地产外,还包括餐饮、娱乐等其它营业性、经营性房地产。鉴于商业有广义(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与狭义(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之分,本文对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研究侧重于后者,即以狭义商业为基础,主要指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零售批发商业经营场所的开发,与国家建设部关于房地产项目九大分类中的商业房地产项目范围一致。除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外,以下主要从顾客构成、项目选址、定位规划、经营方式、资产经营、竞争风险、城市功能及社会效益等方面阐述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主要特征。
1、顾客构成的双重性
商业房地产项目与其它房地产项目的显着区别之一就是其顾客构成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承租或购买商业用房的经营商户,这个层次的顾客是开发商的直接顾客;第二层次是前来商业区购物的终端消费者,这个层次的顾客是经营商户的直接顾客、开发商的间接顾客。在第一层次中,还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前来购买商业用房的是投资者,而不是真正的经营商户。这些投资者看中了商铺未来的升值潜力,先期购买产权,然后转租给经营商户,立足长期稳定的回报,或者见机抛售,获取收益。
这两个顾客层次与科特勒将营销环境中的市场分为业务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相类似。对于开发商来说,第一层次的经营商户(业务市场)固然重要,毕竟项目收入直接来源于承租或购买物业的经营商户,但项目整体的发展还是有赖于第二层次的终端消费者(消费者市场),因为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经营商户承租或购买物业的行为,进而影响项目收益。此外,开发商对于第一层次中的投资者需予以足够注意,若投资者过度,将不利于项目长远运营。
2、选址分析的渐进性
所有房地产项目都存在项目区位的分析与选择,包括地域与具体地点两个层次的分析与选择。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来说,尤其要重视这项工作,并需按层次进行渐进分析。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运营直接面向购买商品的广大消费者。不同城市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社会发展、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影响项目可达到的市场目标。根据有关宏观指标数据,在行业内人们往往将城市划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等不同层次,这其实就反映了不同城市或地区的消费市场容量水平。项目所在城市或地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项目运营所可能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的总体状况,包括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对项目发展影响巨大。
一个城市或地区选定后,就需考虑项目的具体地点。顾客在选择商店进行购物时,店铺的位置往往是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店铺的地理位置也是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场址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若项目所在位置无法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经营商户自然就不会前来承租或购买物业,也就无法实现项目收益。优越的项目区位是商业房地产项目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3、定位规划的多方需求与整体性
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来说,潜在的直接顾客(即经营商户)包括百货公司、连锁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个体经营户等不同的经营主体,另外往往还有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等机构,既有外资、国资,也有民企、个人。各经营商户的经营内容、经营特色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应对物业的需求呈个性化。同时,商业房地产项目还要面对广大的终端消费者,这一层次的顾客结构更加复杂。因此,若在项目前期还没有找到有意承租或购买物业的经营商户(如果有,项目的开发建设就可以按经营商户的需求进行,也可称之为定制),项目在市场定位上需最大限度地确定主要顾客方向,项目的开发建设需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已基本设定市场目标前提下,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更加追求整体性,体现在项目前期的策划定位、中期的开发建设和后期的经营管理全过程,需要整体策划、整体定位、统一推出,尽可能避免单打独斗、零散开发、零散租售,否则会破坏整个商业项目的完整性、协调性及对外形象。
考虑到商业房地产项目具有公共服务的特点,在具体规划设计中需特别注意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的设计,强调功能作用、引导作用、服务作用,确保商业运营所要求的大规模人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运转。
4、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不同于住宅等主要采用开发销售的模式,商业房地产项目采用的经营方式更为多样,在出售和出租两种基本模式基础上,包括整体出售、整体出租、出售出租混合、出售自营混合、出租自营混合、出售出租自营混合等多种方式,另外还有售后包租、售后托管等其它形式。实际上,大中型商业房地产项目很少采用直接销售,而以混合型运营居多。此外,项目是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租售的对象可以是直接经营的商户,也可能是本身不经营而准备二次转租转售以谋求收益的投资者,这里面的经营方式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经营方式的多样性使得经营方案的比选成为商业房地产项目决策分析和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通过出租获得持续收益,还是通过出售获得一次性回报,以及各经营方式如何有机组合,需要综合考虑资金压力、自身经营能力、市场接受程度、近期与远期利益等各方面因素。此外,拟定经营方案下的财务收益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5、资产经营的长效性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成后,不再仅有物业管理,更多的是一种资产的经营。对于开发商来说,住宅开发销售的模式决定了其资产难以实现增值(销售完毕就意味着开发结束),而商业房地产项目具有长期经营的市场需求,既可以通过出售获利,还可以通过出租或其它经营方式获得长期的利润回报,在长期经营中实现资产增值。
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搞好了,可以满足企业在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如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保持一定稳定的现金流、实现经常性回报、增强融资能力等,并能以此固定资产作为更多机会发展的基础,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商业房地产项目在资产经营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正基于此,项目的成功不仅仅是所开发物业的出租与出售完毕,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还体现在所定位商业的运营成功。
6、高风险性
总体而言,商业房地产项目相对于其它一些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较高。但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建成后,项目本身没有明确的租约保障,没有固定的消费对象,项目的发展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项目运营收益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环境条件、营销策略,还取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的重心、人们的收入及消费水平、需求变化等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水平。基于商业本身竞争的激烈性,商业房地产项目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投资风险相对较高。
7、可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房地产 投资项目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一、研究背景及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介绍
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之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房地产业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信贷,近期由于国家持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银行对房地产风险评估趋严、信贷趋紧,这都导致房地产项目融资渠道变窄、资金回笼压力增大。房地产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其它渠道的融资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我国作为一种创新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在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房地产业慢慢步入金融化时代。
房地产投资基金首先出现在美国,是指从事房地产的收购、开发、管理、经营和营销获取收入的集合投资制度。房地产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证券的方式,募集投资者的资金,委托给专业人员专门从事房地产或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投资,投资期限较长,追求稳定连续性的收益。基金投资者的收益主要是房地产基金拥有的投资权益收益和服务费用。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是房地产投资基金中的一个分支,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以房地产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
我国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机构按背景分主要有三类:PE背景类、产业背景类、开发商背景类。房地产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以任何一个合法的集合制度形式存在,如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公司或契约型基金。房地产基金投资方式主要分为对房地产公司进行股权、债权或股债结合投资。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应对目标房地产公司进行调研及评价,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财务分析以及风险评估,从而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目前我国私募房地产基金受基金的存续期及规模所限,以项目导向型为主,也就是先有项目再募集资金。本文主要探讨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二、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项目选择阶段面对的风险种类及风险管理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可简单分为住宅和商业地产两类,住宅可按档次分类,如公寓、别墅等;商业地产可按用途分类,如写字楼、酒店、零售地产、仓储等。由于投资对象的特性不同,在投资策略上会有差异,但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要系统考虑风险的共性。
房地产基金的投资风险和被投资房地产项目风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开发商投资一个项目,明确项目定位后,该开发项目70%~80%的风险其实已经确定,房地产投资基金需要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开发商风险评估的标准、风险控制的措施进行判断,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只有在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才能客观、有据地进行投资决策。
房地产项目按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决策阶段、前期阶段、建设阶段、销售和物业管理阶段,各阶段都存在特有的风险。以下将根据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对房地产基金公司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面对的风险及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第一,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风险如图1所示。
针对此阶段风险,基金公司主要对政策风险、时机风险、区位风险、类型风险等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基金公司要建立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建立分区域房地产景气分析和监测系统,建立房地产市场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城市化、城市圈进行深入研究,着眼于存在长期发展机会的区域,进行多业态的投资布局。通过上述研究,评估政策风险、投资时机风险,建设区位风险、投资类型风险等,制定自身的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中明确投资区位、投资物业偏重类型,例如区位是以低风险的一、二线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潜力大的三、四线城市为主,投资物业偏重类型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按投资策略选择投资项目区位及类型,分析后确定是否符合自身的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度。同时要重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减少投资项目的盲目性,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第二,房地产项目前期阶段存在风险如图2所示。
针对此阶段的风险,基金公司根据进入的不同阶段主要对置地风险、融资风险、合同风险等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通常地产基金介入项目都比较早,投资期限较长,期间如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房地产开发的工程进度节点得不到保障,进而导致现金无法按照预期回笼。如果是拿地前进入项目,基金公司要详尽调查前期拿地工作的进展情况,落实相应节点,基金投入项目后何时可以取得土地证,完成土地抵押。此阶段要开展调查,了解开发商在当地的信誉,积极同当地国土局、房地产交易中心等部门沟通,及时了解置地过程中除资金外是否存在其它未尽事宜。同当地金融机构联系,了解投资项目在当地取得开发贷及按揭贷款的难易程度,有无其他特殊问题,按揭贷款申请的难易程度,对项目销售及现金流回笼有直接影响。
第三、房地产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如图3所示。
针对此阶段风险,基金公司在投资阶段要综合评判开发商的操盘能力,可根据开发商以往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果、开发商在当地的市场接受度等进行预判,也可借鉴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开发商具备二级开发资质的参考标准。投资项目决策通过、执行投资后,此类风险的管理将贯穿投资项目投后管理的始终,并且是项目投后管理的重点内容。
第四,房地产项目销售及物业管理阶段风险如图4所示。
房地产项目销售及物业管理阶段风险
针对此阶段风险,基金公司应根据融资期限的长短,预估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回笼,拟定项目快销、慢销的营销策略,同开发商达成一致,预先约定开发商应满足基金退出时间要求,操盘过程中根据项目实际销售情况,适时调整项目销售策略。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除对前述贯穿房地产开发过程的风险进行管理外,还有其自身不同于开发商的特有风险管理。房地产基金本身的投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环境风险等。房地产投资基金在项目选择阶段的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这一时期的风险管理应建立在如何保证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能够尽可能得到来自被投资项目管理层关于其自身及被投资项目的完整、准确信息,只有被投资项目管理层值得信任,才能使房地产投资基金获得最大利益。下面列示几点笔者认为基金公司在项目选择阶段需特别进行的风险管理。
其一,对被投资项目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团队进行考察,预先识别风险,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基金公司可建立合作开发商档案,针对开发商特质进行分类,可分为稳健型开发商、高成长开发商、机会型开发商,针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商构建多元的项目合作平台。着重考察交易对手的契约精神、信用记录、操盘能力等,被投资项目管理层的素质是决定一个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基金投资成功与否除了项目本身的质量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投资项目管理层是否值得信任,在未考察管理层前,不应投资其资产。
其二,调查被投资项目法律关系是否清晰,识别法律风险。基金公司应开展法律尽职调查,调查被投资项目公司是否存在未决诉讼,未决诉讼的性质是否会影响到基金交易;土地取得是否附条件,满足该条件是否会影响基金交易;项目公司股权结构是否清晰,如发生过股权转让是否存在股权转让对价支付上的瑕疵;原始投资是否存在非法集资等情况。基金公司依据调查结果及相应的法律意见书,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结合投资客户的风险承受度及风险预算,评判是否投资。
其三,了解、评估开发商融资真实意图是否合理。基金公司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应用于项目本身开发,若开发商仅以项目土地做抵押,融资所得资金外调用于其它高风险投资,则基金投资的风险则不可控。基金公司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即应明确资金的使用用途,并告知开发商投后将会执行何种程度的监管,例如基金投资资金将监控支付,只可用于支付项目开发建设费用;项目销售回款在未归还基金投资前也将严格监控,只能用于项目本身建设等。资金用途和投后监管方式在基金签约前和开发商达成一致,方能促成投资项目顺利进行。
其四,被投资项目是否存在其它硬伤,如土地未完成动拆、土地抵押物价值不能覆盖基金投资额、开发商自有资金投入比例不能满足公司投资政策要求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则要结合公司的投资政策,根据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选择是否放弃项目。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就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图从房地产金融从业者角度给出实际项目选取、操作中不同风险类型对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与需要引起重视的关键点,有利于投资人清晰认识到各种风险和相应关注点及对策。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未来很广阔,它将会改变整个房地产的行业格局,提高房地产业内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成长,成熟的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应该最终实现真正的资本与产业的融合。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开发环节的参与度将会继续提升,同时还将伴随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金融化转型,基金的风险管理措施将不断随着创新方式的出现而改进,希望通过对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风险管理的探讨,为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行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纪军:房地产投资基金-组织、模式与策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房地产;成本;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改善住房及办公条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正朝着越来越公开,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地产行业的利润空间日渐缩小。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要想获得经营利润,除了必需提供适销对路的开发房源外,搞好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降本增效,取得利润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构成
谈到房地产项目的成本,首先我们就要明确房地产成本的构成,通常房地产项目的成本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
(一)土地成本
土地成本包括城镇土地出让金,土地征用费或拆迁安置补偿费。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方式有三种: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拍卖出让。目前,商业、住宅开发基本上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的方式来确定土地使用权之出让。目前,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已经占到了整个开发成本的30%以上,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二)前期费用
前期费用主要指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的筹建、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以及“三通一平”等费用,它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般约为2~3%。
(三)工程建安成本
工程建安成本是指房屋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和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工程等费用,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约占整个成本的50~55%左右。
(四)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养老保险费等。在整个成本构成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会超过3%。
(五)营销成本
房地产项目的营销成本主要是指项目的推广费用,包括广告或公关活动费、非折扣形式的促销费、样板房及售楼处费用以及销售人员的额外奖金等等。营销费用所占比例约为5~8%。
(六)财务成本
财务成本包括开发全过程的贷款利息及税费等。房地产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通过借贷筹集资金而应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是开发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税收,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有关的税收包括房产税、契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的费用,项目繁多且不规范。财务成本约占整个成本的6~8% 。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措施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的发生是一个过程,涉及到了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施工、销售等开发全过程环节,因此地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要在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对上述全部成本构成要素进行规划、控制,通过建立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和动态成本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从成本的属性来看,土地成本、管理费及财务成本在项目初期即可大部分确定,其波动幅度微小,可控性相对较小;前期费用、工程成本、营销成本则会因为项目本身情况、涉及复杂因素众多等而出现前后测差异较大的情况,如采取有效措施,则可压缩性(可控性)较强。因此,工程成本、营销成本是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尤以工程成本为重。
(一)前期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前期调研
在房地产工程开发前期,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市场要求,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论证其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对于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选立项时必须对开发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了解可能的预期收入、成本、利润和风险,依据保底最低利润、最低销售及最高综合成本目标,完成房地产土地的储备,并将其贯彻执行于整个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合理降低建设成本的关键环节,该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5%以上,对建设投资与建设工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搞好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应从以下几点强化管理:
1、实行方案设计、工程设计的招投标制度。推行设计招投标,遵循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统一的原则,多家竞投、专家评审,保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先进性,促使设计单位对建筑造型、项目整体布局与工程造价做积极地综合考量,选择最优的投资平衡点。
2、加强技术沟通、实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要推行限额设计。能进行定量分析的设计内容,均要通过计算。要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要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适应,要特别注意选用建筑材料或设备的经济性;要尽量搞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设计。在保证项目设计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满足设计质量的前提下,限制钢筋含量、砼含量、节点设计等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内容;在满足建筑效果的前提下,控制装饰用料和建筑材料封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加强设计出图前的审核工作。加强出图前的审核工作,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前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管理工作,对设计方案的不足或缺陷加以克服所花费的代价最小,可取得的效果最好。
(二)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建设阶段作为项目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工程供应商选择管理、材料设备供应商管理、工程进度款管理、设计变更管理、现场签证管理和竣工结算管理等。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工程供应商选择管理、材料设备供应商管理:在项目前期目标成本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成本管理部门应及时对成本测算值作进一步拆分(如按土建、安装、消防、弱电、铝合等),将具体化的成本控制指标用于对工程供应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选用控制;明确工程分包、材料设备分级分类采购方式和权限,其中重点是根据所需材料及设备清单决定甲供、甲指乙供和乙供的方式,并在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加以明确; 建立健全材料设备的询价、定价、签约、进货和验收保管相分离的内部牵制制度;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应组织设计、工程、造价、财务四大专业人员联合组成招标工作小组,就招标范围、招标内容、招标条件等进行详细、具体的策划,拟订标书,开展招标活动;对投标单位应就其资质、经济实力、技术力量、以往施工项目和施工管理水平等进行现场考察,提出书面考察意见;对投标情况进行评估,提出书面评估意见;加强工程供应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信息库管理和评估工作,完善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评估考核制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吸收种类承包商,以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2、工程进度款管理:严格按合同和流程进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施工单位按月报送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进度完成月报表;工程、预算部门会同监理人员,对照施工合同及进度计划,审核工程进度内容和完工部位(主体结构及隐蔽工程部分须提供照片)、工程质量证明等资料;预算部门整理复核工程价值量;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按有关批准程序付款并登记付款台帐。工程进度款支付达到工程造价85%时,原则上应停止付款,预留至少10%工程尾款和5%保修款,以便掌握最终结算主动权。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完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流程、制度,完善设计变更前的成本评审制度,明确各相关人员的签字权限。
3、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的管理非常重要,工程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控制洽商变更的发生,但由于工程项目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变更。一般从成本控制角度考虑可将工程变更分为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三类。对于大的洽商变更,必须事先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这时要充分利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资源,并就其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做出评价,综合各方意见后方能最后确定是否实施该洽商变更。变更设计必须在合同条款的约束下进行,任何变更不能使合同失效。严格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程序。一般性变更由工程部起草,报主管领导审批;大项的变更,应先做概算,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同时要注重变更的合理性。加强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及内容的审核监督。对于变更中的内容及工程量增减,由施工、预算人员进行现场实测实量,以保证变更内容的准确性。制定统一的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要求变更单编号连贯一致,提高变更单的内容质量,同时变更要准确及时。现场签证要反复对照合同及有关文件规定慎重处理。现场签证必须列清事由、工程实物量及其价值量,并由甲方主管工程师和预算人员以及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共同签名,其中甲方预算人员必须对工程量、单价、用工量负责把关。现场签证的具体审批程序与权限,由各开发企业自行制定。现场签证必须按当时发生当时签证的原则,在事后五日内办理完毕,严禁事后补签。签证内容、原因、工程量必须清楚明了,涂改后的签证及复印件不得作为结算依据。凡实行造价大包干的工程和取费系数中已计取预算包干费或不可预见费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办理任何签证。 因业主要求或者因设计不当,确实需要变更设计的,应填写《设计变更审批表》并编制预算,经设计、监理单位和甲方有关负责人认可后,方可办理,办理过程中必须对照有关设计、施工或售楼合同,明确经济责任,杜绝盲目签证。
4、竣工结算管理:做好竣工结算是控制成本控制的最后一关,竣工结算前,必须严格履行竣工验收手续,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相关资料,确保完整无疏漏;依据合同相关条款,逐步核定已确认的施工项目工程量、取费及单价等,保证结算费用的准确无误;妥善处理工程洽商签证并清理预算增减帐,尤其是要重点审定材料价差与竣工调价工作;同时,为确保结算质量及投资收益,企业应引入工程结算复审及尾款会签制度,多重保障竣工结算无失误。其次,重视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与历史成本数据库完善工作,不断地归纳总结业务工作的经验教训,学习与收集先进企业的成本数据,才能够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效性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营销阶段的成本控制
营销成本主要指在项目销售过程中形成的种类费用,包括广告费、推广费、售楼处费用。控制营销成本关键还是要提高营销策划的水平,使有限的营销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在这个阶段营销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结合项目目标成本,建立各项的广告及市场推广计划、预算的执行及监督体制。加强计划及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可操作性、有针对性;加强广告、策划公司的采购管理,完善营销供应商选择控制流程,完善各项广告制作的报价、比价、议价操作流程,用竞标的方式,谋求各项广告制作的优质低价,控制广告制作的费用成本。通过营销供应商成本信息库的建立和营销供应商的评估机制,有效地降低营销成本。
(五)财务费用的控制
财务费用的控制实际是对资金时间价值的控制,其中主要是贷款利息的降低和对税务进行科学的综合筹划。因此,应当通过分阶段控制开发进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资金占用时间,从而实现对财务费用的控制。另外争取合理避税,以有效降低税收负担。
三、总结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对国家和普通百姓都有重要的意义。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前期调研阶段,还是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都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把奉嫄.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 2008(26)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无力偿还债务。房地产建设开发企业虽然也实行资本金制度,但大部分开发企业在初期阶段均以负债开发为主,自有资本金比例非常的低,大量的开发资金都来源于借贷。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收益,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导致公司倒闭。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很高,不少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远远高于60%的警戒线水平。高负债率意味着较高的财务杠杆,会放大投资风险。
2.负债的结构不合理。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这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房地产企业一方面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另一方面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
3.利率变动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负债经营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利率变动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最为致命的不测风险。
4.再筹资风险。再筹资通常是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最常用的办法。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率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企业从其它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在一些大型房地产集团,往往还会出现连锁筹资担保链,一旦“链”中的一环断裂,再筹资风险的效应会放大从而给集团经营带来致命威胁。
透过以上风险的表现形式不难发现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房地产的不确定性是房地产商品区别于其它商品的一种基本特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是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精准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所以,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开发时,必须面临并承担因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该风险来源就是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区域性和个别性特点。(2)分散转移性: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其投资对于大环境的经济形势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非常敏感,并且由于其开发周期长,对形势波动做出反应并进行调整却相当缓慢,这同样是房地产投资风险之所在。(3)预测决策性:房地产企业是持续经营的,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技术,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经营决策,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4)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房地产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普遍存在,为了持续经营,企业不得不面对与防范它,并想方设法降低风险的危害,从而引导企业自身主动地去完善其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鉴于以上表现和特征,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考虑:
从宏观环境分析,房地产企业比较容易受到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影响,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都是企业自身难以改变的。同时企业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变现能力较低,周期较长,市场不成熟等。我国房地产业是个新兴产业,起步晚,对它的发展规律、经营管理的实践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在房地产投资的运作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房地产企业将闲置的资金全部投在诸如商品房等某一种形式的房地产上,投资模式比较单一。近年来,政府多次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条件,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银行多次加息也将影响房地产的投资速度,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微观因素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财务预算和财务管理机制。在经营期间,有些企业对当期的经营状况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缺少事后财务分析;即使进行了财务分析,也不能充分利用分析结果对下期进行预算与指导,没有较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对项目的资金运作缺少全盘考虑和长期规划,当资金运转困难时,不是从公司内部挖掘资金潜力,利用自己积累的资金设法追回外欠的债款,而是千方百计的借款,并且借款渠道单一,负债成本较大。行业中,普遍存在经验主义和主观个人决策现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不够全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没有重视项目开发对资源环境、公共环境的影响。项目预期利润过高。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应加紧寻找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科学的财务结构。首先,固定成本的存在使企业在利用经营杠杆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只要企业的销售量不能够持续的增长,经营杠杆所产生的作用就将是负面的。其次,企业资金筹措是企业理财的重点内容,但外来资金(银行信贷)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仅仅是一种“输血功能”,它可以解决企业一时的自给难题,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依靠形成一种来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良性“造血”功能机制,而造血功能机制的形成只能依靠企业资产的合理及有效的利用,保证现金流入与流出在时间、数量与速度上的协调一致,唯有如此企业的持续发展方有持续的财务资金支持。再其次,引发财务风险的另一原因是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不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利率结构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长短期负债比率。适当搭配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控制财务风险。
2.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由于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一方面要对投资方案的投资效益进行探究,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明确一些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投资的商业风险,又要保证获取预期的投资收益,要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比较合理的方法是进行房地产类型组合投资。比如,尽量争取在投资一些写字楼的时候要兼顾住宅小区以及商铺等类型房地产的构建,以尽量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功能的相互补充,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提高财务管理的抗风险和获利能力。
3.合理应对外部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等,均属于外部财务风险的范畴。为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逐渐掌握其变化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根据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了应对外部情况造成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建立有效地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对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从而能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或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自从我国的住房体制改革以来,迅速隆起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而且它目前的社会经济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房地产公司也从单一的地区发展到多个地区,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到多产业的集团公司[1]。然而,一个公司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可以从财务管理方面反映出来。
一、当前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现如今,首先,有很多的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管理缺乏严重的科学性。即使是有的公司有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具体的实施。其次,制度不够规范使工作人员执行起来也不够主动,总体的经营战略不清晰,公司缺乏长期性的战略目标,从而导致员工缺乏长远的发展;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财务工作的盲目,使财务分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缺乏明确的对资本回报率的考虑,在对投资项目进行选择的时候只是一味的追求多元化经营和效益;理论要求和具体的实际工作脱节,导致项目实施之前缺乏可行性的分析。
(2)财务体系复杂,管理难度大。在房地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因为所涉及到的面比较多,如:基础设施费、土地拆迁费、前期准备费、物业费、安装费用等等。因此,所反映出来的财务关系也比较复杂,这不仅表现在公司和员工、投资者、被投资单位、债权人以及集团内部管理部门和集团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也表现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和设计单位、供应商、居民、中介、承建商、银行、购房者、政府部门等一些频繁和大量的有资金往来的结算关系,这无疑给如此繁杂的财务管理关系里面又增加了难度[2]。所以,这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加强债务债权的管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
(3)成本管理和财务预算的意识有待加强。在一个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前没有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及对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且随意性较大,对整个项目的资金、收入、回收期、成本、利息、收益率等没有做细致全面的分析,导致项目的投资成本加大,从而影响项目预期的利润实现。忽视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执行全面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导致财务人员没有办法及时的收集第一线的资料,使实际生产的费用和预算的偏差较大;房地产公司项目开发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得不够到位,没有积极地调动公司职员和各个本门的管理人员来参加成本的管理,使预算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及时地分析各个开发项目的成本情况,导致成本的不利和滞后。
(4)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使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我国一部分房地产企业中的职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他们之前都是从事不同的职业。因此,对待经营管理都没有很好的认识,且文化程度还不高。这种现象尤其在民营企业的房地产公司尤为显著。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房地产公司的员工和管理者他们都是从以前的包工头和技术员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他们缺少现代化的管理经营理念,在具体的管理中只是凭着感觉来进行管理,认为财务只是简单的算账、记账以及对账等等。诸多的管理经营者如:出纳、家族式管理、会计等都是用自己的亲戚来担当,尤其是在财务的出纳方面一定是自己的亲戚。所以,出纳人员就成了公司的领导者,由于亲戚不是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员,没有专业的会计素养,更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就不可能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更不可能有新颖的管理财务的理念。又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很高,所以这样不专业的财务管理队伍肯定会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有导致公司资金的运转困难而产生倒闭的可能。
二、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尤其是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上。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以及财务会计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不断的优化财务管理的环境时房地产公司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条件。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相关的会计管理部门要注重各个环节的完善和改良,进而来促进企业的财务机制和全面发展的创新以及改革。
(2)提高决策者的财务管理意识。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房地产公司也是一样,决策者的财务意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房地产公司的高层领导者要转变经营理念,坚持树立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切实把眼光从利润转向可持续发展上面来。认清楚实施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把财务管理树立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企业领导可以通过参加管理培训班来提高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和同行业人士的交流来学习和提高管理水平。
(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房地产公司应该以不断夯实财务管理为基础,切实规范财务管理和财务基础,努力把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到最佳。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工作,因此在房地产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时要选择既会财会知识的人员,又对各项会计法规较为熟悉的人员[3]。还要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及时更新专业会计人员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4)加大评审力度。公司的审计部门除了每天要完成全面的审计工作,还要在具体项目的建设中实施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对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的向相关部门反应和及时的整改,并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切实的落实[4]。对房地产公司建立完工项目的评价制度,组织各个业务部门对项目完成以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并定期的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日后的顺利工作和项目开发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三、总结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地持续,处理好财务方面的相关问题,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减少债务支出、降低房地产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房地产企业现在和以后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月,王静.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下财旬刊),2009(1):152-154.
[2]冯志铯,鲁忠军.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153-156.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 风险管理 研究
一、房地产开发的主要风险类型
风险,指的是在特定期间内,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项目的实际结果与计划所期待的结果的变动程度,这种变动程度越大,执行起来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开发的风险,实际上就是开发商在实施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最终的实际结果与当初预期利益的变化和差异。目前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存在的风险类型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种。
(一) 房地产开发的外部风险
1. 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能够笼罩影响所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每次经济危机几乎都会给各国房地产企业带来狂风暴雨般的摧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很好,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几年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但是2008年冬天的经济危机也曾经席卷了国内大中城市,全国各地楼市一度运营艰难。
宏观经济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当经济衰退时,消费需求会大幅度减缩。特别是当经济陷于低谷,消费急剧减缩时,汽车、房地产之类的长线耐用消费品首先会遭受强烈的冲击,这时人们会主动修正在经济景气时制订的消费计划,推迟或者取消对于那些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这就很快会造成房地产市场上一时供大于求,房屋价格急剧连连下跌。
2. 财政利率风险
财政利率风险大多来自利率波动的影响。很多消费者买房的时候并不是全额付款,而是利用贷款解决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资金。当贷款利率上升的时候,投资人所需要负担的贷款利息就随之上升。对那些财力有限的投资者来说,利息提升有可能迫使他们做出选择放弃投资房产,这样就会影响楼市的销售。另外,开发商本身在开发项目的时候,由于往往也存在贷款,利息的提升会加大开发的成本。所以,财政利率风险会直接影响开发项目的销售和利润情况。
3. 市场风险
房地产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应形式的变化,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价值的跌落。当市场供应短缺、房价上涨时,开发公司纷纷兴建楼宇,由于建筑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建成,所以虽然待建楼的总体规模已超出市场实际需要,但在短期内包括开发建设期间楼价仍然可能会持续上扬。兴建完工之后,由于供过于求,房产价格已经下跌,造成房产滞销。另外,随着建筑业技术逐渐先进,虽然房地产能迅速供应市场,但是直接缩短了地产循环的时间,市场推陈出新速度很快,竞争更加激烈,也容易造成楼价波动更加频繁。
4. 自然风险
由于自然因素而存在的不确定性、不可抗性(如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等)等情况,以及由于土地的自然地理和技术经济特性而带来的开发风险。
(二) 房地产开发的内部风险
1. 经营风险
由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上的失误,可能造成实际经营结果偏离最初的期望值。房地产开发的经营风险一般起源于投资内部问题,比如管理效率低,经营费用超过预计,房屋滞销等问题,都可能使企业的开发利润小于预期值。
2. 财务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向银行贷款融资,扩大了开发的利润范围,增加了营业收入最后不足以偿还债务的隐患。
二、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的内容
(一)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的流程
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房地产开发商针对开发的不同阶段,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感知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析。感知风险,是开发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分析风险,是在感知风险的基础上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为减少和预防风险的发生拟定方案。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流程的第一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2. 风险评估
房地产开发的风险评估是在对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项目存在的弱点、面临的威胁、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为减少投资失误和风险,需要编制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报告。在编制报告的过程中,通过搜集丰富的资料和数据,对开发项目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将风险按照高低程度排序,编制风险列表进行专题研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开发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
3. 风险监控
房地产开发的风险监控,是投资主体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自觉监视风险,根据情况变化进行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主动对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监控是风险应对计划修正和提高的过程。随着开发项目的展开和深入,管理者要及时发现新出现的风险,关注由于时间变化引起风险发生的新变化,不断调整方案,重新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修订应对措施,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二)房地产开发风险应对措施
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主动回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是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管理者经过权衡风险带来的损失与冒险所获利益相比较,迫不得已中止开发项目,或者改变方案,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风险回避虽然能避免重大损失,但同时也失去了投资获利的机会,是一种比较消极的防范手段。通常只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带来的影响太严重,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才建议采用风险回避这种应对措施。
2. 风险控制
房地产开发的风险控制主要是指管理者主动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尽量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风险控制的手段有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两种类型。风险预防涉及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的比较,当潜在损失远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成本的时候,就要果断采用预防风险的手段。风险控制是管理者为消除和减少风险隐患主动采取措施的一种积极办法,在运用时成本低、效益好,一般不会产生后遗症。建议在处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时,要优先采用风险控制措施。
3. 风险转移
房地产开发的风险转移是指开发商通过某种有意识的安排,将企业不能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另一方。与风险回避不同,风险转移是将责任或者风险转嫁给别的单位承担,风险回避是放弃项目开发;风险转移与风险控制也有不同,风险转移是将风险直接转移出去,风险控制是自身调节风险因素。开发企业通过转移风险得到保障,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保险合同就是经常运用的方式。开发商可以根据所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形式转移风险。
4. 风险自留
指开发商自己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于那些无法回避、难以控制的风险,在不影响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或者如果冒险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可以考虑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分为有意识的风险自留和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有意识的风险自留是管理者的主动风险自留,是经过权衡比较,认为企业能够承受预测到的风险带来的损失,主动去承担未来的风险,具体措施有自我保险、专属保险等。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是开发商对损失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损失估计不足而暴露于风险中,是被动的风险自留,需要通过风险应急准备金来应对。
5. 风险利用
风险利用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对风险的价值进行利用而获利的行为。一般是开发商利用现实存在的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技术化险为利。比如在经济危机时期,楼市滞销,地产价格大跌,但是开发企业反而在此时大量拿地开发,等到经济形势好转时获利丰厚。风险利用要求管理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三、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开发商对拟开发项目通过科学的分析,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风险系数,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阶段。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开发商要研究宏观经济发展形式,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等条例的许可范围内,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需要,预测开发项目的成本、需求量、售价等,从而确定出计划投资项目的类型、规模、销售渠道。由于未来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可行性研究阶段也是蕴藏风险最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评估是否客观准确,直接影响到开发项目的成功与否。
(二)选择最佳开发区位
开发项目区位的选择对房地产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最佳开发区位的选择:项目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项目所在地的交通、商贸状况及水电通达情况;项目所处区域未来的发展情况等。另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类型不同,其区位价值的决定因素就不同。如住宅项目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附近是否有学校、超市、医院,治安是否良好等,消费者对地段、位置、朝向等也有要求;写字楼则要求位于城市金融商贸的中心区;商铺要考虑地段的增值潜力、商业氛围等。开发商还要密切关注未来环境变化对开发项目的影响,在项目建成后确保此区域项目的价值不会下降。另外有些区位现在不理想,但城市的发展会使该区项目建成后有较高的增值可能。
(三)开展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掌握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开发商应定期地进行财务分析,了解具体的资产管理情况、综合财务状况等,以判断开发项目是否可行,评判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企业进行合理的财务分析,能及时发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采取措施进行规避。
(四)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
房地产企业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系,用科学的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企业通过加强风险知识的系统培训,强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现行法规和企业制度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能有效减少职工由于工作的盲目性带来的法律等风险。
(五)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
在招标的过程中,开发企业要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准确制定项目的标的、工期、质量、造价等,按照供求机制进行招标,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开发企业还要利用法律的有关规定,通过签订合同等手段,对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转移,通过多种风险管理手段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都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
(六)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
由于房地产项目投资的主体单位常与施工的主体单位相分离,造成了项目经常不能按开发商的既定工期、质量、合同成本如期完成建设。作为投资的主体,开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减少因工期、质量、成本所引起的房地产开发风险。主要内容包括:认真签订施工合同,保证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聘请工程监理,对施工进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不对施工图做较大的修改等。
参考文献
[1]张宇祥等.房地产投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J].商业研究,2001(01).
[2]陈华飞.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