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

时间:2023-11-03 11:10:01

导语:在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养老 就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8%以下者称为青年性国家或社会;8%-10%为成年性国家或社会;10%以上称为老龄化或老年性国家或社会。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老龄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就我国农村的国情来看,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但同时更提倡农民自养。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而对于我国,且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三农”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21世纪中国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就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村老年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1、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特征

据1999年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285万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届时,中国老年农民将近2亿。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其自身的条件又决定着其必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相对于城市人口以及农村其他人口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如今的贫困状况。其次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经济收入偏低。另外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农民“活到老,做到老”终身型农业劳动者的典型。从整体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自从1980年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至今已有25年。但在实际上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还非常不力。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城镇老年人方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1)土地是农村老年农民的“命根子”,是其生存的唯一保障。城镇老年人基本上由于离退休制度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农民除了依赖土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保障。要生存,必须依靠土地。因此,只要身体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成了中国农民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没有年龄的制约。

(2)收入低,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这也是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国,9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只能靠土地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子女供养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又引发其他问题。其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农活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来承担,劳动效率低,土地收入少。其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其在外也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的服务性行业。较低的收入扣除自己在外的生活费用外,剩余不多,难以顾及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开支。其三,现在社会尊老思想观念淡薄,这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可能尤其明显。这些现状导致农村老年人在维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孙辈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了农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村老年人是集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3)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村老年人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存在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在如今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用牲畜犁田地、手工播种、锄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业耕作工序都离不开人力。春种夏播秋收,随着季节的更换,一轮一轮的农耕活动也在不断地重复。即使有些新式的农耕机械可以操作,但由于老年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难以驾驭。高强度、长时间的耕作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农村老年人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农业劳动,这种状况对于不断加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提出挑战。虽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新形势下,提出老年人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养”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农村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适度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家庭养老、护老的压力。

二、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意义

对于老年产业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老年产业是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各种产业的总称。

1、农村老年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所指的农村老年产业,或者说是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主要是针对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口,具体而言是60-74岁农村老年人口而开发的适合其本身特征的老年产业。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皆是此意。与城镇老年产业相比较,它更强调“老有所养”,而不仅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较,它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否实现一定程度“老年人自养”的目的,而不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从上面的农村老年产业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产业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劳动强度弱是农村老年产业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农村老年产业从事的主体是一些低龄老人,从生理上讲,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弱的工作,以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第二,技术要求低。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本身的科学文化层次低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太高,否则老年人无法操作。第三,与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老年产业主要解决的是“老人自养”问题,它的投入越低,就越能够实现,也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产业,那就必须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来进行组织。在实践上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相应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初衷不是为发展老年产业,但从中却给我们不少的启发。例如农村庭院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这种凭借农村庭院作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小规模、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这种方式以农村庭院为主要活动范围,符合农村老年农民的体质要求,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是在老年农民所掌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还有很多具体形式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方面要真正发展成产业,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这需要时间。

2、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意义

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农村老年人不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同时老年人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不具备独立承担现代农业发展所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现状,一方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但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后,农村老年人顺利地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作中脱离出来而从事其他劳动强度弱、劳动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收益的工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自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另外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年农民的现实,使得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也具有深远影响。

3、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老年农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年轻农民更有利于这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朝机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低,受教育机会即使有,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远不如年轻劳动力效果明显。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速农业大军由老年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因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发展。老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体系更完善。同时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使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青年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三、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求有合适的土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让人们从心理上来理解并接受这种现实选择。从政府到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好这件事。

1、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心态下,我们想要将老年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必然趋势。要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并不是只有从事农业就是劳动,从事其他行业仍然是劳动。另一方面中国农民通情达理,特别在对待下一代上更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谦让。只要让他们明白,让年青人从事农业,既利国又利民,配以有效政策,他们自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个东风,树新风,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农村老年产业的顺利开发。要使农村老年农民到一定年龄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必须依赖老年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居主体地位,但政府在初期要积极引导。要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老年产业。只有农村老年产业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才能够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上吸引过来,同时又能够让他们继续保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用”,实现“老有所乐”,达到“老有所养”(主要指的是自养)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解决建立农村老年产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资金是难题中的难题。就农村本身状况而言,没有太多的能力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老年农民更是弱势群体,就其自身也不可能来提供资金。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若是所有的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鉴于农村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其他产业资本进入老年产业,同时配备强有力的措施。例如,鼓励乡镇企业投资老年产业,还可以引导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资金来为农村做实事。

2、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基层组织的职责

作为中央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贯彻实施相应的各项政策,做好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引导工作。与老年人口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于每一位老年人口,要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家国关于老年人口的相应政策。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对于农村老年产业所涉及的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3、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老年人自身的职责

外部环境再好,再优越,要想真正有成效,还是取决于其主体力量自身状况。在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关注和了解国家各项老年政策。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根据陈义平先生的解释,新型农民是集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其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具有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农村老年人口毫无疑问也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充分了解和利用各项有关的政策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要弄清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个基本国情,更要了解这种状况对农村老年人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2)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水平。前面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但现在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人老心不老,农村老年人口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并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做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

(3)农村老年人要自信,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并不是强调老年人不能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非得实行“自养”。这种方式的提出,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同时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农村仍然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辅之以“社会养老”和老人一定程度的“自养”。同时将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已经不能胜任农业劳动,已经是“无用之人”。主张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目的是要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这本身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老年人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量农村老年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于国家、社会或是集体、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改变它,使它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同时老年人积极投身进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才有出路。

【参考文献】

第2篇

津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周边是广大的农村区域,如何发挥其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周边区域的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津市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区域中心。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津市的经济发展问题。

一、津市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津市属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的地带,且处在富庶的澧水流域山区和肥沃的洞庭湖滨的结合点上,丘陵、平原兼而有之,从而构成了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地形以澧水为天然分界线,西南岸为山岗丘陵,东北岸为江汉平原边地,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升降明显,因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热同步、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良好的气象条件,既可保证粮、棉、油、麻等多种需水作物和亚热带经济林木的生长,又对发展工业、繁荣市场、兴办旅游业极为有利。

水资源非常丰富。津市东濒洞庭,南临沅水,西北有道、涔、澹三水回绕,澧水干流横贯全境,南郊有11条溪河注入湖面达4000公顷的西湖和毛里湖,与21个大小湖泊、95处水库、3038口水塘,构成稠密的水网,还有储量丰富的地下水。这些为津市经济、社会、科技、城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条件。

植物资源有240多种,其中树木180多种,中医药植物60多种;用材林以马尾松、樟、栗、柏、黄檀为主;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桕、枣、桑、板栗、杨梅、柑桔、梨、桃、李、茶叶等。造纸原料芦苇特别丰富。畜禽资源繁多,滨湖水牛、中国黑白花奶牛、杂交白猪、湘黄鸡、来航鸡、滨湖麻鸭等优良品种在全国久享盛名。水产资源有鱼类109种,特别是鳖、龟、鳝、虾、蟹和珍珠贝、银鱼、湘莲驰名国内外。矿产资源除盐、芒硝外,还有储量丰富的高品位的石煤、白云岩、石灰石、膨润土、陶土和优质矿泉水。

(二)经济基础

津市经济以工业为主体,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发展成为以食品、纺织、机械、轻工、电子、化工、建材等门类较全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津市窑坡渡的湖南汽车车桥厂是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车桥生产企业;市斑马蚊香厂生产规模和出口位居全国之首;味精、酶制剂、猪鬃、夹心糖等优质产品产量位于中南地区榜首;油漆、丝绸、绢麻、卷烟纸、木螺钉、香料等一大批优质产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桃酥、麻蓉酥糖、凤尾菜、老干妈酱、牛肉干等传统食品,以其味道鲜美而饮誉四方。

津市盛产粮、棉、油料和其他经济作物。粮、棉、油、水产、水果、蚕桑、蔬菜、头等10大商品生产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已列入湖南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南省十大蚕桑基地之一,湖南省最大的头出口基地,澧水流域和湘鄂边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西湖渔场大面积溪水养鱼科研项目列入了全国科技星火计划。

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和配套,新建的步行街大市场、和平农贸大市场、广兴超市、桥头、九澧广场等将是人们购物、休闲、商品集散的好去处,这些为津市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区位条件

津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于地级常德市。地处澧水中下游,濒临洞庭湖,有湘北门户之称,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津市交通便捷,澧水傍市而过,东入洞庭湖,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只,可直达长沙、武汉、上海,为澧水流域物资重要集散地,津市港为省内六大内河港口之一,是湘西北水陆运输枢纽。湘北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太澳高速公路贯市而过,与石长、枝柳铁路相连。距离常德桃花源机场80公里,可飞抵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二、津市产业的发展重点

新农村建设对津市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津市要发展成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这是其周边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津市的发展关键是经济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津市发展哪些产业合适,津市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产业发展重点的取向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津市产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且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

津市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具备一定基础且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津市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位于津市的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近些年,津市依托传统机械制造业的优势,以湖南汽车车桥厂为核心,联合周围的20多家机械零部件配套厂家,建成了湘西北独一无二的县级汽车工业园。规划3~5年内达到年产车桥30万根、底盘3万台、整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汽车工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汽车车桥为核心的产业链成为津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依托当地资源的资源采掘、加工业

津市及周边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雪丽”复印纸、“斑马”蚊香、“中意”糖果、“麦穗”味精、“梅花”糖化酶等工业产品响誉全国。经过多年发展,津市培植出一系列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特色小食品,“张老头牛肉干”、“刘聋子牛肉粉”、“木子豆腐乳”、“绿康茭果”等产品多次在全国的博览会上获奖,行销海内外。津市的鸿鹰祥生物工程公司、金湘猪鬃公司、麦穗味精公司、益林纺织公司、中意食品集团等众多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置。

(三)交通便捷的贸易和物流业

津市具有较好的交通运输基础,发达的水路、公路交通对物流、贸易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津市周边广大的区域范围是农村,农村的农副土特产品需要有市场的支持,需要便捷的交通以实现其价值。津市应该在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周边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津市有了发达的交通,就可以将周边农村区域的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快速转运出去,一方面可以满足外地对农副土特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当地的农副土特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发达的交通是农副土特产品快速流通的基础,其价值的实现还需要物流业、贸易业的配合。因此,发展津市的物流、贸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津市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

津市是一个县级市,经济实力较弱,津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外地资金的投入。因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津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津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40条》、《引进开发工业项目20条》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定期举行市长接待日,帮助外资企业解决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津市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津市的投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比如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政府逐步退出微观经济活动,做守信的楷模,重点整治法制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和行政领导失信问责制等等。

(二)产业发展的层次性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津市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对津市的城市建设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津市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技术水平低,具有影响力的产业不多,有的产业还停留在外延式扩张、粗放型增长的层面上;有的产业规模小、档次低。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重道远。

(三)产业发展的集聚和集群

第3篇

关键词:农村旅游业;旅游产业集群;现状与问题;发展优势;推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旅游业在保持传统的文物古迹游和名山大川游继续繁荣的同时,随着现代人对车水马龙、噪杂喧嚣、环境恶化、节奏过快的城市生活不断厌倦,以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原汁原味的民间工艺、朴素典雅的农家小院和充满生命气息的乡土文化为卖点的农村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国的农村旅游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化,构筑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状况,塑造农村旅游的行业和地域品牌,深化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并提升其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旅游、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对于乡村旅游的内涵,国内外有不同的说法。美国学者阿迪米尔曼认为,农村旅游是一种地处农村、具有农村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业。邓爱民[1]认为农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农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依托农村旅游资源,以城市居民为消费对象的旅游业形态,也是一种精神需求层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协调互动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杨英法[2]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体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体闲农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更多的收入和时间到农村去接近自然、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农村旅游是城市发展的有效补充,可以舒缓城镇居民的生活、工作压力,陶冶其文化精神情操,有利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城市车水马龙的人流交通、噪杂喧嚣的城市氛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使广大城镇居民日益向往农村优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到农村去体验当地的乡情,从事农业劳动,已成为从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主要渠道。

农村旅游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兼营副业是中国农村传统的产业形态,长期以来,这种产业形态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调,经济增长乏力,农民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3]。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互动日益紧密,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通日益频繁,农民投资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村地区传统的土地经营模式不断被突破。农村地区本来就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人情和原生态的民间工艺开展农村旅游的宝贵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改善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1.2 我国农村旅游业的行业困境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普遍认识到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发展和缓解市民精神压力的重要性,各地农村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我国的农村旅游也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

1.2.1 农村旅游的产业链不完 整 刘秀丽[4]认为:“目前,很多乡村旅游就是到一个独立的农庄,通常的活动就是在农庄的酒店内吃农家菜,吃完后到庄内面积不大的菜园里采摘一些蔬菜,或者是到面积不大的池塘内钓鱼,然后爱打麻将的就找个房间打牌去了”。农村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一种存在,分为上游和下游产业,是一个集旅游、参观、娱乐、休闲、餐饮、住宿、学习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形态。当前,我国的农村旅游产业形态单一,综合性、互动性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无法发挥产业链的集群优势,没有很好把握农村旅游原生态、乡土性的精神内涵。

1.2.2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农村旅游是要求很高的服务业,需要便利的交通、消费、餐饮等基础设施和水、暖、电、厕等基本生活设施与之配套。当前,我国的农村旅游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空间集聚较为分散,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完善交通条件,农村旅游景点常常位于交通非常不方便的山区。农村旅游地也缺少平价超市、医疗卫生站、理发美容店等配套服务。此外,餐饮、住宿存在脏乱差现象,厕所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大量生活垃圾也需要处理。

1.2.3 产品同质单调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于产业起步阶段,产品开发模式单调,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一方面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导致了行业恶性竞争。农村旅游的产品大多围绕农村林地、水塘、果园开发餐饮、住宿、垂钓、采摘等初级服务,没有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形成民俗观光区、民俗山庄等立体、深层的旅游产品体系,对农事栽培、民俗观光、文化品位等旅游产品在农村旅游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发不够。

1.2.4 行业分散,无法通过行业集聚产生品牌效应 当前,中国各地政府和民众大多都能意识到农村旅游业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由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旅游市场,因此,全国各地尤其是城郊大都在开发农村旅游。但是,其农村旅游存在产品同质和行业分散的弊端,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品牌培育意识,无法通过行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去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旅游品牌。

2 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因自身发展的需要或在外力尤其是政府的主导下产生行业集聚的现象,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产生规模效应,通过行业内部的相互借鉴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各企业可以各依所长,分工协作,提高区域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最终打造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集群品牌或行业品牌[5]。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津[6]曾撰文指出:“目前,中国各地的经济建设重点是在产业集群方面,而作为一个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也可以走产业集群道路。其中,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产业集群在服务产业实现拓展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农村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具有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顺应行业集聚的客观需要才能在行业发展水平上获得质的提升。推动农村旅游业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是破解我国当前农村旅游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可以形成明显的行业优势。

第一,依托产业集群,农村旅游可以综合开发区内旅游资源。农村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乡土性的民间风俗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7],推进农村旅游的集群发展,可以在资源集聚的基础上对区内山川、河流、文物古迹、森林、草场、滩涂等进行综合规划和立体开发,并将民间风俗、乡土工艺等非物质因素全面融进农村旅游,以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元性和高文化品位的综合需求。

第二,推进农村旅游集群化发展可以完善产业链,促进行业协调互动发展。乡村旅游是个涉及交通、餐饮、住宿、观光、娱乐和休闲等产业的行业系统,各产业部门既独立发展,相互之间又具有极强的关联性[8]。推进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可以充分发挥相关产业的行业优势,在协调中取得互动发展的集群效应,从而整体提升农村旅游的区域竞争力,并避免因产品同质而出现相同行业的恶性竞争。

第三,农村旅游的集群化还可形成旅游服务的综合网络。农村旅游不仅是旅游行业一个产业的发展,它还包括农村旅游地的政府管理、金融服务、消费条件、教育水平等的综合提升。农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可以充分调动政府的行政资源,全面提升景区的金融服务水平,并为游客创造方便的消费条件和教育环境,从而形成可以为游客提供系统服务的综合网络,全面提升农村旅游的精神内涵、文化档次和服务品质,最终形成具有较大知名度的行业品牌。

3 农村旅游集群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旅游起步虽晚,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继续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推进农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可以充分利用区内旅游资源,发挥行业集聚的规模优势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行业品牌。只有在集群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要形成区域品牌、提升景观品质、加强政府扶持和管理、完善产业链条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才能推动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优势[9]。推进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之路。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旅农村游业区域品牌

品牌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及其服务水平的市场肯定,任何一个行业企业,只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各种行业资源,全面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积极开发和引进各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其产品质量、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乡村旅游作为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只有树立品牌意识并为品牌塑造努力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综合规划,系统开发,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在行业的分散发展中实现产业的自发集聚,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集群,打造出农村旅游业的区域品牌。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3.1.1 增强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协作性,发挥传统品牌价值的增值效应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各自经营产品,但其关系应是合作和共赢,而不应是分立和对抗,借以发挥产业集群的整合效应,实现集群内各个旅游企业、旅游景区间的信息共享和共建,构建利益共同体。同时,整合全部产业价值链,以品牌为核心,将已有的知名品牌、企业作为引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知名产品以及产业链内其他企业的推动和牵引作用,不断推动产业链的增值。发挥产业链内旅游专业合作社和旅游经纪人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努力降低宣传成本,与旅行社积极合作,开展定制化服务,重视各地游客的特殊需求,在为传统旅游品牌保鲜的同时,注重创新,尝试精细化、体验化在特色农村旅游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为原有传统品牌增值。

3.1.2 壮大农村旅游业电子商务队伍,增强品牌传播力度 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品牌宣传,应该跳出传统方式,借助电子商务队伍和力量,提高电子商务在游客中的可信度,带动和引导其亲朋运用网络信息,并参与到农村旅游业电子商务中。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建旅游业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在旅游企业中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和孵化产业集群企业从业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意识,为旅游业高等人才提供就业和交流、讨论平台,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第一线实践,开拓农村旅游业电子商务和品牌传播的巨大空间。

3.1.3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赋予农村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新的内容 在利用新的电子商务传播方式推广的同时,应重视对已有的旅游信息平台的维护和更新,加强对农村旅游产业目的地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促进线下各旅游景区企业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通过旅游业门户网站信息,实现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对各旅游景区、景点、企业进行比较和选择的期望。

3.2 不断改善区内基础设施

马晓路等[10]认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将会导致接待能力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区域内具备方便的交通、供电、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以及通信等综合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靠单个企业很难完成,需要区域内各旅游企业共同出资,集体规划。农村旅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化的集聚优势,实现行业的整体规模经营,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不断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最终推动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3.3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行业产业链

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打造需要实现相关行业的空间集聚并不断完善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实现行业企业的专业分工和结网协作,并最终取得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可见,推进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需要政府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如提供低息融资渠道和税收减免优惠。此外,政府还可以将农村旅游纳入城市旅游、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名山大川等旅游开发系统,将乡村旅游吸纳其中以打造统一的行业品牌,形成一体的旅游线路,构建一体的旅游网络。

3.4 将地域文化融入农村旅游业

地域文化与产业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旅游的品位,大大增强其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培育农村旅游产业集群,应积极利用地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运用文化赋予品牌全新价值概念,用产业来承载文化,借以使产业更具旺盛与持久的生命力。农村的绿色食品、不同的服装、礼仪风俗、婚葬仪式、房屋布局、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等,都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应借此挖掘农村旅游业文化内涵,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参与度,延长产业服务链,使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5):91-93.

[2] 杨英法.关于河北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0(8):18-20.

[3] 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63-67.

[4] 刘秀丽.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战略模式[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5):16-18.

[5] 杨英法.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消费市场间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3(2):34-38.

[6]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7-62.

[7] 杨强.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11(2):57-58.

[8] 庄军,刘嗣明.论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11-15.

第4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猪―沼―果 产业化开发

农村猪―沼―果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循环农业、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技术途径,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后续措施。对能源的大量消耗迫使我们寻找到沼气这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闽北地区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都十分有限,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猪―沼―果模式已成为我国南方多省农村推广的主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之一,是促进农业节支增收的成套成熟技术。实行猪―沼―果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挖掘各个产业发展的相通之处、节约对农产品的投入,制定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对闽北地区实现猪―沼―果开发、农民节支增收,提高循环农业的综合效益,使猪―沼―果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工程、清洁工程和民心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闽北地区实施猪―沼―果产业化的必要性

猪―沼―果产业化发展模式,顾名思义,是将沼气业发展进行产业化整合,开辟出一条“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统一供肥、集中种植,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村民们户户的零星养殖集中起来,建立规模养殖场,统一建设综合高效节能玻璃钢沼气池设备,实行统一供气,建立沼肥灌溉区,对果树、农作物进行综合灌溉,形成物质流、能源流循环利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1 全区沼气工程建设的需要

对于闽北地区农村而言,家中圈养数量不多的畜禽,如鸡、猪、牛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成为了农村第一大污染源,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同时,种植业的发展也需要有沼气工程的支持,特别是现今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与闽北地区几种高效轮作种植模式的引入,对肥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用沼肥替代化学肥料成为种植业提质增效的一项有效措施。

1.2 建设新农村面貌的需要

闽北地区实施猪―沼―果产业化不仅为解决养殖业污染找到一条经济高效的途径,而且对进一步杜绝农村水污染情况,促进文明生态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家庭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解决由于农村传统的零星养殖带来的大范围的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既符合科学发展观,也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1.3 改良技术的需要

猪―沼―果产业化发展将对现今小沼气那样的“百户人家百户池” 的散乱现象进行处理,针对闽北地区气候及土壤特点开展猪―沼―果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并试图引进现代先进的综合高效节能玻璃钢沼气池设备,实现猪―沼―果一体化发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新农村的环境和更好地树立新农村的良好形象;省去了各家各户自行管理的麻烦和弊端。克服了农村因为对沼气设备的使用不当导致沼气池荒废的现象,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作用。

1.4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需要

沼渣和沼液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能改善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结构改良。猪―沼―果产业化发展对于现有沼气产业发展产生的沼渣、沼液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农村发展绿色种植、无污染蔬菜、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果品种植业、健康养殖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5 改善沼气能源产业管理运作的需要

猪―沼―果产业化发展中实行的运作管理方式可以巧妙地运用市场作为纽带,使“各户养殖业主做好沼气日常进出料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统一收费标准均摊至各养殖户,沼气的使用也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而对种植业供肥收入同样均摊入户”,这种科学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使农民不仅可以有养殖收入、沼气收入、种植收入,而且省去了让农民头疼的管理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必定会在进一步发展猪―沼―果产业化建设中得以吸收、完善。

2 闽北地区实施猪―沼―果产业化的可行性

2.1 猪―沼―果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既可以代替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也可代替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而且燃能效率明显高于秸杆、薪柴、煤炭等。据统计,一个8m3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省木材2000公斤,节省煤、电开支近600元,同时利用沼气渣、沼液发展养殖业和无公害果蔬等种植业,可增加支出近2000元。沼气相对其他能源的比较优势见表1。

2.2 沼气开发利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根据表2可以看出,农村实施沼气产业化开发,收益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增加,收益也不断增加。说明在闽北地区实施沼气产业化,从长远的眼光看是符合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的目标。

2.3生态环境效益

传统的农村环境一直给人一种苍蝇满天飞,各种家禽的粪便比比皆是等目不忍睹的场景,特别是现今荒废沼气池的增多,更使农村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环境治理难题,不仅占据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农民资金,也使国家经济财产蒙受损失。猪―沼―果产业化的开发不仅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缓解种植业因使用化学肥料所带来的土地肥力的下降,缓解因家庭用材对林木的过度砍伐,还可以循环利用沼液与沼气渣种植蔬菜、水果,减少土地水土污染和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给新农村带来一个崭新的面貌。

2.4理论分析可行性

猪―沼―果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对养殖业废弃物的再次加工利用与沼气工程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将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中,形成了“养殖业―沼气池―绿色蔬菜种植业”循环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互利共生的原理,实现 “投入品 ――产出物――废弃物――投入品”循环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化肥的资金投入与农村日常用煤、材、电的投入,最终实现农业清洁生产、经济生产的目标。

2.5技术支撑可行性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对新能源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助,现今高等农业院校已有专门的重点实验室,各地也有相应的研究所进行科技研究,都将给猪―沼―果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得科技成果可以更好地投入使用,为猪―沼―果产业化提供更有效的技术、设备支持。

3 闽北地区猪―沼―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农村沼气产业化开发意识不强

由于受认识与文化的局限性,闽北地区农民对沼气的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缺乏动力,目前的沼气池绝大部分是由国家补贴建造而成,农民对建设沼气池的作用大都理解为“点灯、做饭”这样的日常用途上,经济效益还不是很明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沼气池建成的前2~3年使用率较高,但之后由于重视度不高,出现一部分沼气池已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导致沼气池闲置,与沼气池建设初衷相背离,从而影响了沼气实现循环经济模式、促进沼气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性。

3.2 资金投入不足

限制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金短缺问题。根据目前的趋势,农村能源工作确实面广量大,推广经费不足,推广进度直接受到限制。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正常化以及农村能源的专项工作经费等,尚未得到完善,单靠国债资金远不够,需要政府配套一些,对外融资一些,农民再自筹一些。但由于现今农村电、煤、天然气的普及不力,导致农民们对使用沼气的热情度不够高,不想把有限的存款投资到长远利益项目上,对沼气产业化的开发还存在诸多思想顾虑。

3.3 现有技术已不能满足

要保证沼气池能正常使用,沼气池的设计、施工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由于早先的一些用户使用过的沼气出现过跑、冒、滴、漏等现象,而且先前的沼气池所用的设备材料和技术相对落后,管道爆裂、冻裂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农民使用沼气的成本,还导致维修过的沼气池存在新的隐患,这也是许多沼气池建成一两年后却荒废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农户对沼气池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技术与使用效率心存疑虑,因此要使猪―沼―果产业化开发运作在闽北农村得以更好的推广与发展,就必须改良旧技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保证在技术创新和投入成本方面有较大突破,这是推广猪―沼―果产业化开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保证。

3.4 沼气池缺乏日常管理

沼气池的快速增长给沼气管理部门和技术队伍带来了近于超负荷的工作,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好沼气池的后续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使用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反之,操作使用不当,池子建好之后,由于农民整体知识水平较低,对沼气池操作技能、管理知识等的缺乏,没有及时投料而导致冻裂;投料工序、比例、操作不合理,在沼气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酸化、不能正常运行等一系列后续使用与管理问题同样制约了沼气工程的发展。闽北地区猪―沼―果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引进一种新的“统一管理”模式来取代现今户户自行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猪―沼―果产业化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4 闽北地区猪―沼―果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4.1 闽北地区农村小企业带头发展沼气产业化

沼气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农业产业化基本思路相似: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集约型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村干部应鼓励农村小企业起好带头作用,号召农民在沼气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强农惠农,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4.2 实行沼气资源产业物业化管理模式

闽北地区沼气产业化发展要克服后期日常管理问题,可以采取沼气资源产业物业化管理模式,聘请专业管理人员,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维护沼气的日常运作工作,解决沼气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沼气用户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使沼气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同步增长。

4.3 制定猪―沼―果的区域规划策略

结合区域农业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素质环境等因素,合理整合资源,协调养殖业、种植业的合作,规划猪―沼―果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地对猪―沼―果产业化发展进行区域规划,制定合理可行的策略,为发展绿色清洁养殖、无污染蔬菜、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果品种植业、健康养殖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万明长, 班小重. 加快贵州猪―沼―果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与措施[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10):230-232.

[2] 刘德江, 邱桃玉, 等.浅谈南疆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J].中国沼气, 2010, (4):53-55.

[3] 廖柳英,庄靓靓,魏玉英,王娟,汪业雄. 广西新农村能源建设中沼气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 ――基于“恭城模式”的调查及经验思考[J].城市与区域发展通讯,2008,(4).

[4] 庞云芝,李秀金.中国沼气产业化途径与关键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6, 22(增1):53-57.

[5] 何顺民,朱维林,吴礼友,等.我国农村沼气现状及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89-4790,4795.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第三产业 农村市场 特色产业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清远市;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形式,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清远市,虽然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管理水平不高,专业化和区域生产不够明显[1]。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入分析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成为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学科。目前,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还没有规范统一的认识,在学术界存在着较为激烈的争论。现将各种论述归纳如下:

第一种论述: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即: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导向是市场,基础为广大农户,依据为加工企业,手段为科技服务,把农业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如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通过联结各个环节,使它们成为一个的产业体系,最后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地经营。

第二种论述: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专业市场带领农业龙头企业,而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基地,最后基地联接农户的形式,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制,对农业产业系列化的主要产业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以及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生产经营体系。

第三种论述:农业产业化就是依靠龙头企业建设起来,或者以区域性经济组织为依托建设。它一个是综合性产业集团,三大产业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形成科技和教育、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化经营管理的经济共同体。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可以总结为在保障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实现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产业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农业产业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心得经营体制,有如下基本特征:产业一体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布局区域化、管理企业化。产业一体化是关键,生产专业化是基础,产品商业化是前提,布局区域化是条件,服务社会化是重要特征,管理企业化是成熟标志[2]。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是增加产业,减少消耗;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提高;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1清远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就

2.1.1壮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清远市建立完善了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民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农民有稳定经济收入。2009年末,全市有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89个,包括国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2个、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个、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8个,比2008年增加14个,其中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8个。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占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的76.1%。

2.1.2建成相对稳定的产业基地

清远市继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两大调整”战略和“一乡一品”活动,围绕“特色+绿色”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种植、养殖和加工基地保持健康发展趋势,建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基地。到2009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基地560个,比2008年增加39个,涉及种植面积58.2万亩,养畜量156万头,养禽量3362万只。

2.1.3创建前景看好的知名品牌

清远市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打响品牌,创优名牌,对品牌、名牌企业给予奖励,优先安排项目扶持资金,进一步深化农业品牌创建工作。至今年6月止,累计全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地16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221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0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4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28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将于今年起启动;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10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3个。

2.1.4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清远市积极推进“一村一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形成合作社引领农户抱团拓展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去年完成新增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37个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90个,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33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27个)。

2.1.5农村居民储蓄创历史新高

2009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国家增加了四项补贴,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实施了汽车、家电等下乡补贴政策,加大了农村水、电、路、气、房的建设。2009年清远市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09元,增长12.7%,增幅高于全国水平(8.2%)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7.9%)4.8个百分点,继2008年以来又一次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此外,近三年,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2009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6.6亿元,增长13.7%。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314.0亿元,增长11.7%;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6亿元,增长17.4%。

2.2清远市农业产业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7篇

一、浙江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难点

(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服务空白

一些?l达国家在农村建设、农业金融支持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意见,如欧盟就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为主,构建了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我国政府虽然也以市场化手段加快了农村金融成分与制度创新,但是,在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资金盈利空间少的情况下,偏远地区金融机构运营成本较大而效益较低,所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并。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县城设置的金融机构网点也日渐减少,浙江省也不例外,这也加大了农户、农业企业融资难度,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农业金融激励机制匮乏

我国农业生产带有先天弱质的特点,许多农业项目都具有规模小、风险高、见效慢等特点。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许多金融机构纷纷调整了经营战略,不愿将资金投放于农村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只有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完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才能刺激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但是,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监管方面向来采取的都是非常保守的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不够,这也影响了农村金融对农业支持的积极性。

(三)金融服务方式落后

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虽说相对完善,但是许多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都非常单一,如农村贷款业务以联保和小额贷款为主,许多金融机构都不愿接受保险业务。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浙江农信系统立足“三农”,开展了“三位一体”的普惠金融工作,针对大量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农村小微企业、个体户开发了包括“联贷联保、诚贷通、租贷通”在内的金融产品,但是,由于环境不成熟,金融产品的运用和推广面较小。

二、浙江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和加强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

以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浙江省应根据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加快农业金融改革步伐,健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法律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机制,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确保其在运作、经营与管理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地保障。如浙江省政府要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加大农行、邮政信贷支农引导力度,要求金融机构将农村信贷、互助、抵押等结合起来,拓宽金融支农渠道。此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针对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村企业暂免其企业所得税,为它们提供税收优惠和科技支持。

(二)激励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投入

要想激发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支持热情,政府必须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为抓手,建立立体金融监管体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健全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给予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以定向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借助金融机构发起奖励和营业过程中的各种税费减免、所得税和营业税返还等,给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注入发展动力,促使其又好又快地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减轻大中型商业银行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政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自主决定是否要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此外,在经济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政府还要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给予农村经济主体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激励,以繁荣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业产业化融资难问题。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和服务产品

第8篇

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省农产品加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现了一批规模大的龙头企业,有“雨润”、“维维”、“富安茧丝绸”、“南京奶业”等。在加工企业带动下,主要大宗农产品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总体上比较稳定,加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10%-15%之间,2005年实现1479.8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57∶1,已初步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但是也要看到,我省农产品加工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总体水平也落后于沿海兄弟省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超出了电子、汽车及化学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其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在3∶1左右。如美国是2.7∶1,日本是2.4∶1,英国是3.7∶1,而江苏仅为0.5∶1。发达国家的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成食品的比例都在30%以上,我国仅有2%-6%。江苏农产品加工率大体上肉类为6%-7%,蔬菜为4%,果品为3%。我省虽是出口大省,但农产品出口仍是“短腿”,仅排全国第六位,2005年江苏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初级及深加工产品占主体)虽然突破10亿美元大关,上了一个台阶,但总量仍然偏小,仅占全省农业增加值的5.7%。这样的规模显然和建立全国性农产品加工基地差距甚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农产品加工比重低,缺乏加工专用品种;二是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三是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资金投入少;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五是产加销严重脱节,农产品资源有效利用低。

为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我省应抓住机遇,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构建农产品加工高地,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顺应市场趋势,企业要发展优势产业,推出具有江苏特色、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品牌产品。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江苏特色蔬菜和果品加工,提高果蔬的保鲜、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程度,降低果蔬产品季节性缺陷,减少果蔬鲜食比例,赋予产品较高的附加值,增加果农的实际收入。二是着力发展我省的优势产业――畜产品和水产品的综合加工能力,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转变,构建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基地,引入优良品种,吸纳先进技术,建立从基地到加工的全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优质化、安全化及可追溯化,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加大品牌的宣传度,带动基地农户致富,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龙头企业群。三是扩大发展粮油棉等产品加工,提高精深加工比例,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导向,研制出多种粮油加工专业品种,扩大江苏品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占有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是加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扶持加工出口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重大技改项目,进一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形成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低价战略向优质低价并举的国际营销战略转变。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区城。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区域不仅有利于农产品就地加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而且可以使农民更容易了解市场的需求,迅速地根据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需求对其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区域应根据我省优势农业区域情况因地制宜,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产品品种等基础优势,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形成国内外竞争优势为目标,以持续增效为目的,形成具有各地特色和相当加工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区域。

提升农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创建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从农产品加工率看,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达到90%以上,而我省不足30%。不论是粮食还是果蔬大多以销售原料或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制成品较少。创建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美国、日本等国都建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中心,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新的生长点,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结合。经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广泛应用高新技术,而这些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才刚刚起步。创建我省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应建立省级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并建立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网络,使科研项目一开始就瞄准市场需求,注重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科研成果转化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从资金上确保“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实现。要鼓励和创造条件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或组建科技型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科技型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包含农业、轻工、食品、粮油、畜牧、生物、化学、机电等多学科的行业。我省应在相关高等院校中增加系统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和课程,增加和完善农产品加工的试验条件,使学生对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为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建立农户与企业间稳定的利益关系。由于在我省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着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严重脱节的现象,企业难以拥有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因此要进行产业结构化调整,促进农户与企业间建立一种利益和风险共存的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企业原料的稳定优质供应。引导企业与农户、基地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延长整个产业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带动农户走向市场,使农民分享到加工环节的利益,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企业通过加强对农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将新技术和新知识传授给农户,强化农户的科学生产技能,提高农产品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安全化生产,使得企业和农户为共同的利益履行各自的责任。

第9篇

*县*镇始终把发展新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以发展蘑菇等主导产业为支撑,整体推进“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__年,该镇选择了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全县选点最多的乡镇。经过近一年的建设,7个示范点现已基本成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做法及成效

*镇把新农村建设与新产业的发展壮大紧密结合,在选择示范点上与新产业的规划紧密相连,如大坪、箬竹塘等示范点都选择了蘑菇产业,法沙选择了蚕桑、三黄鸡养殖产业。目前,箬竹塘的蘑菇种植3万平方米,大坪的蘑菇种植2.5万平方米,法沙村种植蚕桑100亩、饲养三黄鸡3万羽,初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新产业 新村镇”模式。新产业与新村镇建设同步推进,使新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壮大,新产业的发展壮大又有力地推动了新村镇建设。

该镇制定了蘑菇产业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明确规定建菇房不收土地规费,对建菇棚所需木材减半征收林业规费,每平方米蘑菇生产由信贷部门给予10至20元的贷款。8名镇党政班子成员和33名镇村干部以独资或合资等形式,带头种植蘑菇。该镇还动员8户种植大户在箬竹塘示范园内建菇房,鼓励13名镇村干部与群众合股,并吸纳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以技术入股,组成“*富民菇业股份公司”。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投资到蘑菇产业中来。

该镇围绕蘑菇等主导产业培育新农民,今年以来已举办蘑菇、蚕桑、脐橙、制种等生产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农民6100多人次。通过培育新农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明显加大,全面提高了种植蘑菇的科技含量[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大大降低了蘑菇产业的投资风险。

该镇依托新产业组建新经济组织,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福建老板创办了*镇长龙食用菌厂,并组建了*镇蘑菇协会,由协会统一为菇农供应菌种,提供技术服务。同时,由协会出面与山东九发(*)食品公司签订协议以最低保护价收购蘑菇。通过深加工拓宽蘑菇销路,有效解决了产业规模扩大后产生的销售难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蘑菇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延长了产业链条,有效地拉动了蘑菇产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该镇的蘑菇产业已形成了9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户670余户。今年,全镇蘑菇种植面积已超20万平方米,占全县蘑菇种植面积的62.4,产值已超117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可增收110元。蘑菇等新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农民的经济基础,使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确确实实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发展新产业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把发展新产业作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并以此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其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核心的办法就是发展新产业。*镇在短短的一年中,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把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新产业发展为核心,使新农村建设得以整体推进。

启示二:发展新产业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镇瞄准双孢蘑菇广阔的市场前景,结合本地优越的资源条件,引导农民把蘑菇产业作为短期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避免简单的行政干预包揽的做法,而是顺应市场规律,通过干部带动、大户示范等措施发展蘑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