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06 10:10:41

导语:在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材:人音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课《风景如画》之演唱《西风的话》

型:歌唱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现的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能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对自然、对生活的赞美热爱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能够将一字多音歌唱的连贯准确,通过感受旋律的进行能够

运用合适的力度变化对歌曲的情感进行表达。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朗诵、启发等体会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及作者的对人和事的深切感怀。

通过聆听、问答、识读乐谱、画旋律线、模仿歌唱,

感受音乐旋律的进行、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体会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

完整歌唱声音优美有感情。

教学难点:

歌唱一字多音连贯追确,通过不同的力度变化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一段体抒情性儿童歌曲,歌曲是4/4拍,大调式。该曲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曲调典雅、抒情优美,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全曲有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用了相同的节奏,歌曲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大跳音程,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歌曲运用了拟人手法,儿歌中西

风就像一位亲切慈祥的老爷爷,在向阔别了一年的孩子们问好,说着温暖,鼓励的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大家都知道西风在江南一带是“秋天”的同义词,每当西风刮起,金黄色的秋季就要到来了。现在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西风爷爷又来了,他看见长得变胖又变高的小朋友,亲切的问“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秋天啊就变成莲蓬”然后又幽默的告诉小朋友们“你们不要担心秋天里鲜花会变少,因为我会把树叶都染成鲜艳的红色”。歌曲被孩子们唱起来会倍感亲切。

学情分析:

这首唱起来倍感亲切的歌曲是一首特能抓住孩子心的速度较慢的歌曲,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对季节特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通过渲染歌曲的音画感,孩子们会展开自己的想象,有情有趣的进行歌唱。根据四年级孩子的识读简谱的能力,安排识读乐谱,既对音乐的旋律的进行有了感知,又能够深入歌曲的演唱情感。

教具准备:

钢琴、板述贴图、PPT、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组织

1.

师生问好

2.

导入课

【“导课”设计意图: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总是带给人们无限的感怀与遐想,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廖辅叔先生,他喜欢孩子并教她们学习音乐,同时他又是一位的诗人,很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贯穿到文字里去表达和抒发,这是廖先生的一首很有名气的词作,这段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同学们感受一下,词作里抒发的是他对哪个季节的深切感怀?你都想象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幻灯一,背景音乐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师配乐朗读歌词)

生:分析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词的意境,配乐朗读歌词。(引导孩子理解西风被拟人化)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你在品读了廖先生的这首词作后,会为他创作怎样的旋律?(引导孩子从速度、情绪、力度等方面思考)

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师予以点评。

二、新授课

1.

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廖先生的一位师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为这首词作谱上了曲、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生:分享感受,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回答。

2.复听:感受歌曲有几个乐句

师:要求同学们体会并表达歌曲的节拍——4|4拍:强

次强

生:回答乐句

师:这四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节奏相同,拍击节奏。

3.

识读乐谱

(1)出示简谱,通过微视频帮孩子们一起温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辅助识读乐谱的准确率。板述旋律线。

(2)师弹奏旋律,同学们视唱歌谱。

(3)用LU模唱歌曲旋律,用手势表达歌曲的旋律走向。

(4)用U模唱歌曲旋律

4.

学唱歌曲,指导同学们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轻柔、优美、连贯的歌唱。

(1)

师生接唱歌词。

(2)

男女生分角色唱。

(3)

男声齐唱、女声齐唱

(4)

全班齐唱

四、小结

【】

师:

第2篇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以及协调合作能力。我们也认真解读了新课标,其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得愉悦,受到美得熏陶。”我们继续查阅12册的音乐教科书,统计教材中规定的合唱曲目安排如下:二年级1首,三年级4首,四年级9首,五年级14首,六年级11首。从统计结果中不难发现:到了四、五年级时合唱作品占歌曲总量的比例大幅上升,而且六年级的合唱作品篇幅都很大,没有几个课时的教学根本无法完成合唱教学目标和任务。如此看来,我们反思:“合唱基本能力的培养是不是等到三四年级才开始进行呢?”俗语“万丈高楼平地起”,它需要一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所以,当孩子第一天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时,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合唱学习的铺垫。当前,我们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这个最佳阶段。

反思二:班级合唱教学困难重重?

我们学校音乐组目前总共四位专职老师,按照教龄和教学经验的组成结构看:2位老教师,2位新教师。我要求,组里每一个老师对自己以往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和反思。

新老师的困惑:“不是声乐出身的新老师上合唱课没什么信心,基本看到合唱曲改成单声部”、“自身合唱素养不够,比如指挥和视唱练耳等”、“教学中使用的合唱教学手段非常单一枯燥,久而久之学生们开始没兴趣学,没耐心坚持”。

老教师的反思:“常会避开较难的合唱曲目或者对其进行简化处理”、“走形式,不注重合唱声音的音色统一、均衡和谐的训练”、“钢琴伴奏能力不够,只能弹单旋律的伴奏,无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和声的美感”、“两声部合起来演唱时,总是不好听,破坏歌唱的情绪和意境”、“班级与班级的合唱水平差距较大,对于合唱很弱的班级,基本就是放弃培养的状态”、“能观摩学习以及评比的合唱教学课例少之又少,不知道从哪里学起?”。

实践中:低段班级合唱教学的措施

一、聆听训练入手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聆听,就是有意识地听、用心去听。新课标特别强调听觉的体验,让学生听够音乐作品。故而,我们的班级合唱教学也可以从这里作为一个源点。

1 .借助钢琴,进行听觉训练。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听觉训练可以从听辨音区开始,钢琴上的音区最宽广。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尝试:听到低音区的音请孩子们拍拍腿,听到高音区的音请孩子们摸摸头,听到中音区的音请孩子们拍拍肚子。等基本孩子们都能听辨出来,再进行“双音区”的弹奏,让孩子们用2个不同动作反应出来。接下来,可以用小动物的形象,引导孩子们:“低音区的声音像什么动物,那么中音区和高音区呢?”最后,教师可以在各个音区简单弹奏单声部旋律,请孩子们扮演这个音区的音乐形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这样的游戏是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2.听优秀作品培养合唱兴趣。音乐老师如果能抓住机会尽可能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接触优秀经典的中外合唱作品,不仅拓展了音乐视野,又可以在欣赏中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所以,每节课的开始或者结束,留出几分钟定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老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让小朋友去自己去说一说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等他们到了二年级,老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学会用基本的一些音乐元素(力度、速度、音色等)去分析这些作品。

二、节奏训练进入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训练是音乐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训练,音乐训练最先应该是从节奏训练开始的。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更是帮助学生建立多声部概念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切忌枯燥的操练,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元素。开学的第一课的主题就可以安排:名字游戏。在小鼓的拍点中介绍自己的名字。此时,你会发现:有的名字是2个字,有的名字是3个字,甚至有的名字是4个字。把2字、3字、4字的名字节奏型自然进入合成二声部或者三声部。这样的体验,学生不觉难和无趣。还有很多生活中听到的大自然声响:风雨雷电,更有生活中听到的劳动声音:敲打钻等各种象声词都可以作为节奏游戏的元素。

2.在身体中寻找节奏元素。声势: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一件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也可以称为“身体打击乐”。声势既体现节奏,它本身也是一种动作。这样的练习,放入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合适。可以建立稳定的节拍感、节奏感,还可以帮助学唱歌曲。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为学生的合唱、合奏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请一部分的小朋友用拍手表示8分音符跑的节奏,另一部小朋友用跺脚表示4分音符走的节奏。把2组小朋友的声势合在一起,既能听到高声部轻快的拍手声,又能听到低声部低沉的跺脚声。

3.在教材中寻找节奏元素。以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我们找出了可以自己创编出丰富简单的二声部节奏课例有这些:《你的名字叫什么》、《动物说话》、《其多列》、《跳绳》、《洗手绢》、《大家来劳动》、《法国号》、《龙咚锵》。这些歌曲的情境创设比较容易和有趣,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深度的节奏元素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在学生掌握的比较好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再次拓展出音乐元素带入多声部节奏中。比如:强弱快慢情绪等等。

三、歌唱训练的推进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学生对什么是好听的声音有个概念,而声音是摸不着、看不见、尝不到的,怎么样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获得良好的歌唱状态?

1.巧妙呼吸。情境发声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调整发声状态。一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在音乐学习中,兴趣、注意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境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吸吐气的呼吸练习,我们可以在学生的面前放一张餐巾纸,让学生看着餐巾纸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判断是否均匀的吸吐气还是浅短急不受控制。老师也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小方法逐一检查学生们的吸吐气练习。

2.情境练声。在发声训练中,“u”母音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包含了软腭之上的上部共鸣和软腭之下的下部共鸣,字母的发声可将口腔自然打开,而发声练习的旋律线从高到低,特别容易让学生们找到头部的高位置。于是,还是用火车开来啦的情景帮助学生们从C调开始,一直上级模进到F调,“开火车进站了, 一个长长的wu;火车出发启动的提醒乘客坐稳的声音,短短的4个wu;火车爬山了,一座比一座高(模进上行);火车烟囱的烟往头顶冒出(发声高位置);火车需要开几次给自己加油(换气)”。学生们唱得准确又富有表情。

第3篇

“竹文雅集”汉字文化墙是我校将汉字文化与学校“成竹”文化理念创造性融合的校园文化景观。版块除标题外共有汉字80个,其中竹部首汉字65个。学校基于环境即课程的理念,努力让每处文化景观资源都发挥育人功能,追寻校园文化建设的本真价值,组织在各年级开设“竹文雅集”汉字墙教学课程。本案例即以此墙上“竽、筝、笛、箫、瑟”5个关于古代乐器类汉字为内容对四年级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在校园文化景观资源教学课堂中融入“互联网+”,小学四年级孩子们又会“游”出怎样的境界呢?

[案例描述]

执教四年级“竹文雅集”汉字教学,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将古代乐器名称和图片连线,乐器对应的汉字:竽、筝、笛、箫、瑟。学生说:“这些古代乐器离我们太久远了,我们根本没有接触过,很难连。”“这些乐器从图上看也差不多,容易混淆。”我顺势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搜索到的竽的照片,并将它和笙进行对比,让学生视觉直观感受竽的外形特点。紧接着,我在PPT中点击用竽吹奏的名曲《孔雀东南飞》的网址链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感受这古老而美妙的音乐。

一曲听完,学生交流听后感受:“我感觉我听到了类似海浪的声音,一会儿起一会儿退。”其他的孩子也受到启发,有的说自己似乎感受到了悲伤的气氛,有的说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故事中走着

我又连忙趁热打铁道:“竽的音乐虽然好听,可难找,为什么呢?”

一个学生说:“那是因为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它广泛流传于战国至汉代,但是年代久远,也没有很好地传承。”

一番话似乎触碰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那块柔软的地方。这时,班长举起了手:“老师,我们平时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遇到过一些古乐器,了解一些古音乐,但是我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进一步学习,去倾听。”

“对!这就是今天我带你们来到网络教室的原因!互联网无所不通!请接收下我群发给大家的网址。这是‘中国古曲网’。请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并打开。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陆续说:“我看见在网站里有很多频道,有古筝频道、笛箫频道等等。”“我刚刚点开了音乐欣赏这个界面,我发现这里有很多版块,有古筝曲、笛子曲、古琴曲、琵琶曲、扬琴曲。”……

我又走到孩子们中间,指导信息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学习,时间飞逝……安静了好一会儿的课堂上逐渐又响起孩子们的交流分享声:

生1:我在刚刚古曲网中聆听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筝曲,然后又用百度浏览器查询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现在我终于知道原来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与梁山伯相知相爱,不顾旧势力的反对,纷纷化蝶。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生2:我有补充。刚才我还用互联网搜了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我奶奶很爱唱越剧,但是每次我都听不明白她唱的是什么,就觉得很无趣。今天通过互联网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奶奶能将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娓娓唱出,真伟大!今天晚上回去我就要和奶奶说,我要向她学习唱越剧!(同座位忙说:“哎呀,我真羡慕你有个会唱越剧的奶奶!学习时,能带上我吗?”)

生3:我发现了“中国古曲网”里面有FLASH音乐动画。我点开了《高山流水》。通过互联网搜索,我发现《高山流水》是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故事。我还知道现在所说的“知音”就源自这个故事。真是太有收获了!”

生4:我还上了“古典论坛”,那里有诗词、对联、现代文学等栏目,我还与网友们进行了交流呢!”

“同学们今天网络游学的收获可真不少!其实像‘中国古曲网’这样的网站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古典文学在线阅读’‘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等,利用手C也可以下载一些相关APP。互联网可真像一个什么都知道的老师,可以帮助我们自主学习。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互联网+’这个良师益友,游学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你们说好吗?”“好!”回荡在多媒体教室里的响亮回答更像是一种坚定的承诺……

[案例反思]

一、追寻校园文化景观资源的本真价值

校园文化景观是学校文化的物态存在。我校“成竹”文化既是一个包含固本树德、坚韧有恒等意象特征的静态文化概念,又是一个具有生命成长特性的动态文化过程。其核心内涵是,固本树德以培其根、风清雅正以化气质、济人利物以塑价值。课堂上,熠熠生辉的5个竹部首汉字、古朴典雅的古代乐器、动听悦耳的古典乐曲,以及古代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高山流水》中的美好情感,还有祖孙对越剧的热爱,这些都是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当然也是鲜活的“成竹”文化育人的因子。挖掘这些元素或因子并实施教学,都是极有课程价值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着重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

二、利用“互联网+”促进景观资源教学

延伸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景观毕竟是静态课程资源,当搭上“互联网+”平台时,教学时空、课程内容等都会得到很大延伸与拓展。课堂不仅仅是5个竹部首汉字与一个班级的师生,课堂流淌着师生交流、网上音乐欣赏、网友对话、故事赏读……

实现乐学善学。本节课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好的乐器内容,在互联网上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建构。“互联网+”进入课堂,让学生乐学善学,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培养信息意识。信息意识的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课堂上我积极创设了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登录“中国古曲网”,运用百度等浏览器,让学生去自主阅读、整理数字信息,开展有效学习,并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在成功的体验中提升了学生信息意识,逐步学会学习。

三、结语

第4篇

[教学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任务分析]

《过碇步》是流传于浙江温州楠溪流域的民歌,词调淳朴、旋律轻快,并且用方言演唱,曲中出现了很多学生不理解的“兜抬”、“船额”、甚至碇步本身,这些都成为本课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拓深。为此教师采用多媒体的辅助,使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并通过讲碇步、念碇步、唱碇步、看碇步、走碇步及拓碇步一系列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认识了碇步并表现了碇步的艺术。

[教学目标]

一、 学会用方言念、唱永嘉歌谣《过碇步》,并用鹅卵石敲打伴奏音型。

二、 聆听音乐并学会艺术化地走碇步,创编过碇步的多种步伐及形式。体验音乐与动作的协调性。

三、 了解碇步的由来(原始的桥)与作用,体验楠溪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准备]

一、 教师准备与课相关的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二、 教室地面布置纸碇步,并选用家乡的民俗用品――红绸带、红布袋、红扁担作为道具。

教学反思

寻找远去的足音

――《过碇步》

一堂音乐课应实现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探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部思维过程”的追求,应不满足于课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在设计《过碇步》一课时,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活动。充满浓郁乡土风味的地方教材,富有深厚永嘉楠溪文化底蕴的地方歌谣,很容易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了这样的心理铺垫,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变得主动,变得更有创造性。为使永嘉碇步更好地响彻滇池湖畔,在现场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教学设计:

一、 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向往美,创造美。以《正大综艺》栏目形式量身定做特别节目――楠溪之旅,开设“世界真奇妙――楠溪风光”、“楠溪碇步――原始的桥”、“文化瑰宝――楠溪音乐”、“走向世界――楠溪碇步”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乡土教材歌曲《过碇步》的音乐内涵。在尾声中我对孩子们提出了 “寻找运去的足音,多唱家乡的歌谣”也是引导学生对美的探索与追求。

二、 以课件为辅助,扩大教学容量,有效地进行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优美的永嘉山水,陌生的碇步、船额、兜抬、红布袋等等,或图片或道具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带来了视听新感受。

三、 以创造为目的,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音乐课应在创造中挖掘它的美育功能。在走碇步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师生同乐更有利于创造欲望的激发和创造潜能的挖掘,同时又给他们一个可以尽情展示的舞台。

四、 以合作与竞争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热情,感受学习的愉悦。课堂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学习,既尊重个性,又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以此而出的走碇步的各种形式和步伐,必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精品。

第5篇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工作意见,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实施“强基蓝工程”和“青蓝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监控,教导处逐月检查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进一步强化教研组、备课组职能,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并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3、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规范校园语言文字,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平安校园”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4、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潜心研究,大胆实验。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5、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儿童学前教育质量。

三、工作内容

1、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教育局领导下,继续组织实施“强基工程”和“青蓝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做好服务员,我们的宗旨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凡是教学需要的,我们会尽心尽职,凡是教师需要的,我们会竭尽全力,凡是学生需要的,我们会想方设法、力所能及。

当好调度员,及时安排好临时的课务调动和代课,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努力为学校教学工作保驾护航。针对本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生源复杂这个特点,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力争做到资料详实、手续齐全、管理规范。加强控流工作和学籍管理,严格转、休、复学手续,加强对电子学籍管理,建立完善的电子学籍档案。

3、强化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运行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要求上课前作好准备,上课时认真执行教案,努力贯彻备课意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和控制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授课中做到语言清楚准确,亲切自然,声调抑扬顿挫,有感染力;板书字迹工整规范,清楚醒目;课堂上留一定时间做作业,作业尽可能在课堂上或自习课上完成;坚决杜绝体罚学生,学校主管领导不定时,不打招呼进行随堂听课。

本学期继续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坚决做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四年级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杜绝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有难度的作业,教师不仅要讲评,还要在备课中反映出学生的作业情况。继续认真辅导学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并认真作好记录。组内可以开展各项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一学期开展一至两次学科竞赛。

4、搞好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合“强基工程”和“青蓝工程”,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确保每周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研究解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长作好记录。学科备课组隔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必须定下时间,把时间写在《教研活动记录本》上,教研组长负责召集组员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分工主讲,共同讨论,并做好详细记录。教研组每学期举行公开课,切实加强常态课堂的管理工作。上完课必须评课,由组长负责,召集组员评课,并填写评课表,评课内容都要记录在《教研活动记录本》上,同时写清楚“谁上课,课题,听课老师,上课时间”等等,便于以后查阅。

继续重视英语、美术、音乐、体育和卫生等综合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与人文素养。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美术教学要加强开放式教学的研究,办好学校书画室,音乐教学加强乐器进课堂工作,让校园充满歌声。全面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在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同时,全面实施大课间活动。

5、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检查和指导

加强金路小学的检查和指导,认真组织好开学工作检查,做好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各门课程,开足各学科及活动课课时,加强薄弱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本期英语课三~五年级每周仍开设3节(其中一节为英语活动课)。

6、加强课题研究,提高反思能力

本期我们将已结题六个课题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以研究推动工作,要求教师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育工作,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并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同时,做好2010年3月申报的市立项一个数学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协调发展的研究》。

7、抓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实行常态课听课制度,经常查阅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鼓励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教导处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分析、及时沟通、共商对策,为教师作好指导,当好参谋。及时了解教学质量状况,要开展多频次、小范围的抽测,通过监控发现问题,调整策略。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等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8、其他工作

(1)三好训练①读好书课本中所学课文会读,有感情。一二年级背诵古诗10篇,三四年级背古诗20篇,五六年级背古诗30篇,每周三早读课进行古诗文诵读练习。②写好字,规定的字要写好,③做好操做好两操,加强督查。:

(2)、组织好学生各类比赛。

(3)、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利用好晨周会、班队会、黑板报等阵地,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重视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做好班主任手册的记载。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努力履行本部门职责,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关系,共同做好学校工作。

2、狠抓教风,上课用普通话,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第6篇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快乐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蕴欢乐与知识于其中,让学习显得更轻松活泼。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快乐教学相当重要,这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与其美好的童年记忆,迎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

在课件辅助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通过器乐创编及拓展,体现新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的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四年级的孩子,学生智力普遍良好,思想活跃。但是由于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但非常好学。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件中的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

三、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教学目标:

1、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 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3、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的演唱,及个别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钢琴 课堂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 师生问好 ,(音乐节奏,同学们好,老师您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哦,十分钟

师:那么,看到这个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间十分钟)

你在这个课间十分钟内会玩些什么活动呢?请你来做做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为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师:有了这么丰富的课间活动,你的心情怎样?说出来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2、同学们的心情真不错,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课间十分钟内在玩些什么活动呢?

3、音乐带视频展示播放课间十分钟画面。有篮球,跳绳,皮筋。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中的音乐以及课间的活动场面,使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还使学生接触了他们没有接触到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愉悦了学生的情绪。)

师:看了这么多活动的场面,你觉得他们的课间活动怎样?

三、 歌曲教学

师:上课的40分钟非常地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

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那么你想不想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2、注意按节奏 念歌词)请你听老师来念一念。学生模仿。

教师用键盘把握旋律的音准。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对口型演唱。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看吧。(学生第一遍演唱,出现的错误需听出来)

5、师:同学们第一遍就可以把歌曲大概地唱出来了,现在,老师也很想来唱一唱,请你认真地听,听听看你哪里和老师唱的不一样,觉得哪里比较难唱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找出觉得有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告诉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静听音乐的习惯。)

6、师范唱,学生提出难点:(课件出示)

1)、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两句的音高。

2)、切分节奏的休止:0××××××××0

7、现在让我们再连起来唱唱一唱第一段的歌词,看看这几个难点解决了没有。(巩固难点,加入第二段歌词。)

8、处理歌曲: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下课的十分钟是多么的快乐,你能不能把你快乐的情绪用歌声来传达给老师呢?

9、再跟老师合作来唱唱这首歌吧。(四小节四小节对唱,第二段对换)

(设计意图:下课的十分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愉快的十分钟,而且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个十分钟,在处理歌曲时学生的歌声也非常的愉悦,然而,学生更加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分享这喜悦。所以,跟老师一起来唱这首歌,能使学生的情绪更加地快乐。)

四、器乐伴奏

1、师:老师手里有几件乐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件乐器来讨论一下怎样给歌曲伴奏呢?

2、学生自由讨论,成果展示。(简单的能合上歌曲的节奏就可以)

(铃鼓,沙球,碰铃,串铃等等)

师:没有拿到乐器的同学也不要遗憾,其实我们身边到处是乐器,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找乐器,一起为这首歌伴奏。

(设计意图:课堂乐器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只是辅助的作用,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任何物品来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拓展:

每个同学经历的下课十分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作曲家们也写了很多关于这十分钟的音乐,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一首《哦,十分钟》。

六、小结: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理想中的课间十分钟。你认为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最有意义呢?

师:现在真正属于你们的下课十分钟终于来到了,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愉快的十分钟吧。

(学生边听边唱《哦,十分钟》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及探讨:

《哦!十分钟》的教学,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让他们感受、体验、想象、表现自我,从而能够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艺术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快乐学习设置法:四年级学生,知道什么是课间,十分钟能做什么,他们已经能寻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我采用学生联想回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展示图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乐于学习。

第7篇

【关键词】兴趣 描仿 临帖

当今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喊得满天响,却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毛笔字书写技能的掌握是一片空白。团场义务教育阶段更是流于形式,实质上根本没人上毛笔字课,甚至有些教师毛笔字都不会书写,虽然每学期有毛笔字练习作业,却是应付了事,有的教师甚至找美术教师年年,究其原因何在?(一)教师没有毛笔字书写基本功,起不到以身示范的作用。(二)教师对学生书写要求标准不高,没能引起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三)社会上需要用毛笔书写的机会几乎没有。(四)现代化工具电脑的出现使学生专注于键盘的敲打而弱化了学生的书法书写的能力。(五)学生自觉练习没有连贯的肯定和认可,积极性不高。综上所述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书法艺术的教育,作为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有责任、有义务把祖国的文化瑰宝——毛笔字书法教育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如果再不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注意,那么毛笔字书写将无人继承。那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怎样才能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呢?如何使传统的书写艺术重现光芒?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课题。

小学中段学生毛笔字教学的研究,重点是让学生从三、四年级就能养成对书法的爱好,以描仿、临帖为主,入门且只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比如在教室布置名人、书家的书法作品,也可以是身边书写好的教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各界学生的参赛作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祖国书艺的博大精深;另外也可以在宣传橱窗,黑板报上介绍书法名人的事迹等;另外学生在书法的练习中学会了笔画的虚实、避让,字体的匀称和谐,点画的收放自如,有时深厚沉实,有时行云流水……学生的秉性也如字的点画变化中得以哲理的沐浴。长期坚持学生的书艺不会没有进步,何患祖国的书艺没有传人。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书写技能。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在点画练习中入手。其书写教学感受如下:

(一)中年级毛笔字教学贵在引领

中年级学生也就是八、九岁左右,其骨骼发育还末完全成形,由于其自身特点,要求教师在训练学生学习书法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重在引导。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大字练习时应注重早,注重引,也就是兴趣的培养。引的方法要讲究原则性,注意与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毛笔字书写其握笔姿势特别,学生练习时易于疲劳,另外毛笔笔尖软,学生由硬笔到软笔的书写很不适应,这一阶段教师教学时不宜急于求成应让学生学会握笔,然后再让学生点画练习,再过渡到字体结构的训练。

(二)中年级毛笔字教学贵在坚持

学生练就一手毛笔字不是一时之功,也不能凭一时之兴,要长期坚持,写中悟,练中感。教师每天要求学生写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上缴,并做好批改工作,及时用红圈圈出写得好的字,并记录在案,以圈圈多少评价学生。做到一周一汇总、一统计、一表扬。书法练习是枯燥的作为教师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书写兴趣。

(三)中年级毛笔字教学贵在激励、表扬

中年级毛笔字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但又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其共性。在中年级毛笔字教学中应注重评,教及时沟通,既不能只教不评也不能只评而忽略了教的主导。在教学中应优劣并重,齐头并进。对于优者应及时表扬,对于后进者作为教师也应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学生波点滴的进步中发现优点及时加以表扬。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生练大字时确实很难发现学生的书写优点,便对学生说你的墨汁真黑!让学生听了心中暖洋洋的。另外教师表扬学生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以书面圈了统计;也可以是以表扬栏的形式发出通知,以证书的形式表扬某某同学在书法比赛中获奖等形式不拘于一点。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教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评,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

(四)中年级毛笔字教学贵在氛围

我在教学生练习书法时非常注重练习氛围的培养。

1、要让学生坐得正,做到身正、肩平足安;

2、握笔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3、学习环境的布置,在教室内及走廊内悬挂名家的书法字帖及本校内教师的书法作品;

4、播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古曲,让学生闭目养神中聆听音乐美,陶冶情操,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书写兴趣。

(五)中年级学生的书写练习贵在教会学生对比反思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进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现场评比。把每位学生的书法作品用投影仪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讲出每位学生的优点(缺点可以以委婉助人的语气),指出自已学习的方向。

第8篇

同体异构课是针对市区的四年级学生,从年龄特征来说,他们喜欢与实际生活相近的事物;从已有知识来说,他们已经学习过文件夹的操作,好奇心、好胜心都有所下降。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需从教学情境上下功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与情境融合,贯穿整节课,寓学于乐。在教学方法上,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节课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在一一展开的学习内容面前逐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不随便删除系统文件和他人的文件。

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1)超市文件夹:含有图片(有相同图片)、音乐、文档等70多个文件。(2)游戏文件夹:缺少一个可执行程序的游戏文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超市货物分类摆放的视频,通过超市货物的分类引导学生注意分类管理文件,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

二、新授

1.回收站。引导学生对一些重复、无用或损坏的文件进行删除,而删除的其中一个打不开的文件恰是游戏文件中不可缺失的文件,从而引出回收站的还原及清空,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删除操作要慎重。

2.分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电脑文件进行分类,并按照分类建立好相应的文件夹。

3.移动文件。复习旧知,运用剪切、粘贴或拖动等方法将相应的文件移至相应的文件夹里,通过学生示范和教师补充巩固知识点。

课后反思:导人时间太长,目的性不是很强,在回收站的删除操作上提供了相同的图片,仅仅是教师为完成删除操作而设计,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移动文件的操作方法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学生移动的操作虽然基本掌握,但由于给定资料文件较多,学生在操作方法上没有把握好,基本上是忙于建文件夹和移动文件操作,主动思考的时间较少。分类也不够多元化。

教学设计二:教学准备:(1)小问号文件夹:含有各种图片、音乐、文档等70多个文件,且各文件间内容有交叉性。(2)圣诞活动文件夹:内含圣诞歌曲、圣诞礼物和圣诞文字稿三个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定10秒钟,在桌面上“小问号”文件夹中找一找圣诞节歌曲音乐文件,比一比谁最快。(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查找文件的麻烦,激发学习管理文件的兴趣。)

二、新授

1.分类整理。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文件分类整理的方法,学会如何操作。

2.整理。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并将相应的文件移动至文件夹内。根据课堂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移动文件有剪切粘贴、拖动、复制等操作),在解决学生困难的过程中,教师演示利用文件查看方式和排列图标进行快速浏览和查找,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尝试。

3.作品展示交流。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按什么来分类的。

4.回收站。以谈话形式让学生知道文件删除、还原的方法,学会如何操作。并教导学生做人做事要细心谨慎,做个有道德的人。

5.总结。以送贺卡的形式让学生在圣诞活动文件夹中找一找,比比谁最快。

第9篇

一、唱歌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改革提出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小学音乐教师也切实地将新课标的要求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并将音乐文化的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纳入了音乐教学的目标。但是,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却没有看到其技巧对于学生形体的帮助,对其技能训练的目标没有明确规定。相对于传统的重视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的目标,现阶段对于歌唱教学目标的确立过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游戏乐园,没有达到音乐教学应有的效果。例如,教师确定一年级教材《两只小象》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感受朋友的真谛。教师的这一目标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确实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受到音乐的美。然而,受低年级小朋友年龄特征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学会该如何唱这首歌,课堂过于注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目标,忽视实际音乐技能是很难保证歌唱教学质量的。

二、唱歌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唱歌课教学,在唱歌课选曲方面主要是儿歌或童谣,内容方面比较单一、片面。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普遍喜欢本国的比较流行的歌曲,对于外国歌曲则不感兴趣,教师在选取歌唱教学的内容时也往往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爱好,少选或不选外国歌曲,对于流行的网络歌曲等也全都排除在课堂之外。这样的唱歌课往往让学生缺少兴趣,局限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例如,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师在唱歌课上准备教学生唱《小螺号》,刚一开头,就有学生反映:这首歌在他们上幼儿园时就会唱了。学生都反对再学唱这首歌,教师就问学生想学什么歌,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小苹果》《伤不起》《魔法的城堡》等,整个课堂一下子失去了控制,乱哄哄的,最后这节课以学生自习结束。尽管网络歌曲不一定是优秀的,但是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单调,如果教师事先考虑到学生会唱这首歌曲的情况,就可以欣赏外国名曲,还可以利用自己的音乐能力与素养在课堂上演唱等,都不会导致音乐课变成自习课,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还是应该选取丰富的教学内容的。

三、唱歌教学方式不当

小学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发声练习,在教学中往往直接教歌曲,导致学生不能区分音的高、低、长、短,把握不住歌曲的节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划分歌曲的重难点,让学生分段学习,促使学生只会唱歌曲的部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导致学生只会唱歌但是没有感情流露。在唱歌教学中教师经常是教学生唱歌,忽视了让学生欣赏与演奏,教师讲授的音乐文化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效用,校方组织的音乐演唱活动较少,导致唱歌教学缺少特色,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聆听在唱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是教学生唱歌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地听音乐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然而许多音乐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聆听。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跟着学习唱歌,不注重自己的范唱,不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效用。例如,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唱《小雨沙沙沙》时,将歌词想当然地分成小段,以便学生的记忆,歌词中“我要发芽”本是个整体,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将歌词拆为两个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整体感知春天小雨带来的美感,并且教师教学生唱的是歌词,没有音乐的伴奏,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干吼”,这样的唱歌教学是无法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的。

四、唱歌教学评价缺乏

小学生正是爱表现、渴望受到表扬的年纪,教师适当的评价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上,教师仅是随口对学生说“还不错”,并没有对学生的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不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也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样极度缺乏评价的唱歌教学,不能够让学生获得反思与鼓励,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些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评价,但是只是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其方式比较单一,不能直观感受学生的进步。

五、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