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集成电路市场研究

时间:2023-11-06 10:10:42

导语:在集成电路市场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1产品简介

HTV270 是针对中小尺寸高清液晶电视市场的高集成度音视频处理单芯片,集成了高速模数转换器 (ADC)、复合视频解码器 (2D Video Decoder)、2D De-interlacer、Scaler、OSD 发生器、MCU、音频处理器和音频 DAC。

HTV270可以支持视频信号(包含CVBS, S-Video, YCbCr/YPbPr)、高清1080i/720p/1080p信号、计算机VGA信号(输入分辨率可达1920x1200@60Hz) 。

HTV270是国内技术含量与集成度最高的音视频处理芯片,所有关键技术以及相关IP均为华亚微自主创新研发。

2创新性和先进性

HTV270 是针对中小尺寸高清液晶电视市场的高度集成单芯片产品,可以支持1080P高清信号的处理与计算机VGA图像 (1920x1200@60Hz) 讯号输入,是属于华亚微原始创新的芯片产品。

1)成果水平

本项目为国内首颗广泛适用于中小尺寸液晶电视的集成音视频处理技术的单芯片,就整体而言,HTV270能提供给客户一个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该芯片采用了多制式自适应电视信号解码技术,自适应2D梳状滤波技术,自适应2D去隔行技术,高性能图像缩放技术以及动态图像增强技术等,均属于华亚微(上海)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

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尺寸的液晶电视。

2)产品的主要技术自主创新

(1) 高性能高精度(9-bit)高速度(高达162MHz)的ADC;

(2) 高性能高精度的PLL;

(3) 可支持多种制式(PAL,NTSC,SECAM)的2D数字视频解码器;

(4) 2D运动自适应去隔行技术;

(5) 高性能的图像缩放以及小角度锯齿消除技术;

(6) 动态图像效果增强技术,包括动态亮度增强和动态色度增强等;

(7) 自主的OSD发生器,可以实现多种绚丽的显示效果;

(8) 内嵌高性能的MCU;

(9) 高精度音频 DAC。

不仅如此,HTV270在工艺部份上拥有超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芯片设计技术;掌握数百万门级SOC设计技术;还有CMOS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技术以及系统软硬件的整合技术。

HTV270是国内首颗液晶电视音视频处理单芯片,该芯片的所有技术均为华亚微自主创新研发。

特别是自主研发设计的ADC,在高精度(9-bit)和高速度(高达162MHz)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体现了华亚微深厚的设计能力。

同时,HTV270集成了音频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帮助客户减少整个方案的成本,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单芯片。

该产品共获得13项授权专利,其中中国专利10项,美国专利3项;并获得集成电路布图登记证。

3应用和市场

HTV270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尺寸的液晶电视。

HTV270的典型客户为创维;应用案例为19/22寸创维液晶电视。

第2篇

8月30日,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正式落下帷幕。9天的比赛让全世界人民举世瞩目,在鸟巢举行的田径世锦赛上,不论是闪电博尔特的强势回归,还是中国田径展示的“中国速度”,都彰显了世界人民在体育事业上追梦的努力。

这样的速度同样发生在科技界,摩尔提出摩尔定律的时候,电脑还像冰箱那样笨重。然而,这条定律最终成为了整个硅谷的基石。摩尔定律下五十载的芯片技术发展,不断推高人类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给未来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给未来带来了新的限制。每一次进步,意味着面临的限制和挑战也就越大,但同时也更彰显其优越性。

在计算机芯片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芯片产业得到了爆发式发展。2013年移动芯片需求首次超过了PC芯片,成为市场上的明星。

随着移动芯片的发展浪潮以及4G商用的全面到来,我国的移动芯片市场也正在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二是中国芯片厂商的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国外的芯片巨头也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可以预见,移动芯片市场机遇与移动芯片技术不断飞跃。

手机芯片制造工艺逐步增强

智能手机尺寸一天一天在发生变化,屏幕解析度也逐步提高,但在同时,手机重量却要求越来越轻、设计要求越来越薄,高性能却得搭配低功耗。手机芯片供应商已从CPU 2.2GHz升级到2.5GHz的规格竞赛中,暂时抽身出来解决这个高效低耗的问题,以满足终端品牌手机厂商及代工厂的最新需求。

虽然芯片的尺寸并不是衡量一款处理器好坏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更小的体积和更高效的节点可以带来一些额外的电池续航寿命,同时还能让芯片的造价更低。

回顾一下处理器的制造工艺。从本质上来说,处理器的制造过程和工艺代表了处理器是如何创建、以及它的大小和使用了何种技术。当探讨处理器的大小和制造工艺时,总会看到nm(纳米)这个词。在这种情况下,nm这个数字代表了CPU或GPU中单个晶体管的大小。通常的规则是晶体管尺寸越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就越短,能源消耗也就越低。而准确的工艺是让芯片尺寸变小必不可少的条件,新技术的突破可以让处理器变得更小、更高效。

从早期的Android手机开始,移动芯片的体积已经大幅缩小了。2008年问世的HTC Dream,也被称作T-Mobile keyword/keywordG1keyword/keyword,当时配备了65nm工艺的高通MSM7201A处理器,主频只有528MHz。而早期其它的Android手机则使用了德州仪器的芯片,比如摩托罗拉Droid。而HTC Nexus One当时则使用的是骁龙S1处理器,采用了比较先进的65nm工艺。

在2010年年初,NVIDIA带来了采用40nm工艺的Tegra 2芯片,而随后高通骁龙keyword/keywordS2keyword/keyword和三星首款Exynos处理器也都使用了45nm的工艺。

不过,移动芯片工艺一直以两倍的速度提高。比较近期的NVIDIA Tegra 3仍然还在使用40nm生产工艺,而三星的Exynos 4212已经提高到32nm。而无论是高通还是三星,在2012年年中都停留在了28nm的工艺上。

从此,高通的骁龙系列和NVIDIA的Tegra芯片都一直在使用28nm制造工艺,包括去年的骁龙805和Tegra K1等,这也标志着近两年,移动芯片的制造工艺进步已经非常缓慢。如今,三星已经成功的处于领先的地位,最新量产的Exynos 5430和5433分别被使用到Galaxy Alpha和Galaxy Note 4上,工艺提升到了20nm级别。而PC芯片巨头英特尔在移动领域虽然一直水土不服,但旗下的Bay Trail芯片也使用了22nm工艺。

尽管最近几年移动芯片的尺寸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在性能方面得到改善,全新的64位ARM Cortex-A57和A53核心为移动设备带来更高的性能和能源的更高效利用。首先,新的核心设计已经经过了全面改善,其次,现在高通和三星都已经具备了20nm工艺的量产能力。而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则是联发科,虽然目前量产的处理器还是28nm,但是旗舰级处理器已经提升到了20nm。

另外,16nm工艺也会成为今年的另外一大话题,比如台积电目前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虽然在年初台积电就已经开始量产16nm工艺芯片,但是等到大批量被应用到产品中,还需要等到年底或2016年年初。

当然,芯片的工艺不会停留在14/16nm工艺水平,所有的主流厂商都盯上了10nm甚至更先进的工艺。目前ARM已经开始和台积电合作,在2016年开始生产10nm工艺新品。而继英特尔之后,台积电也表示开始进军7nm工艺领域,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欧洲最大的芯片制造设备厂商ASML NV表示,目前台积电已经计划购买两种最先进的EUV扫描仪,而很有可能在2016年用来提高光刻的精度,缩小节点距离。

移动芯片市场日趋激烈

2014年,博通退出手机芯片(手机基带芯片)市场的消息再次让我们看到智能手机产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在此之前,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Inc)、意法半导体(ST Microelectronics NV)、爱立信(Ericsson)以及英伟达(NVIDIA)等均在竞争中退下阵来,而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还会有相关厂商难逃退出手机芯片市场的命运。但是,移动芯片市场的机遇却从未消失过,华为了全球首颗8核LTE Cat6手机芯片麒麟920,并受到了业内高度评价。

众所周知,芯片产业(不仅是手机芯片),技术、规模、资金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这些特性在曾经最大的传统PC芯片产业中得到了验证。AMD当年在PC市场与英特尔较量的初期和中段,技术上双方可以说伯仲难分,但最终受限于规模和资金的短板,被英特尔大幅超越。而到了今天的手机芯片市场莫不如此。

从目前手机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看,真正三个要素均具备的只有高通。技术上,高通无论在与手机芯片密切相关的AP,还是基带芯片,还是重要的SoC集成能力上都远远超出它的竞争对手们;规模上,高通目前在AP和基带芯片市场的市场份额及营收均排在首位,且遥遥领先于对手。

而高通最大的竞争对手联发科(MTK)。从2G时代起,联发科形成了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Turnkey模式―这是一个类似于“交钥匙”的“工程项目模式”,指向客户提供的总体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因价格低廉而颇受中小型手机厂商的欢迎。进入到3G时代,这种模式仍是联发科倚重的模式,但惟一不同的是,手机芯片产业的老大高通也开始在类似的模式上发力,即高通的QRD模式(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高通参考设计)。高通将这种能够帮客户缩减设计时间的模式覆盖到了高、中、低端。按照高通的解释就是未来高通手机芯片要全面QRD化。

当然,除了高通、联发科的芯片之外,还有一类手机芯片或者说是企业有生存的可能,那就是自给自足的苹果、三星和海思。苹果通过首发业内第一款64位A7手机芯片已经向业内证明其在手机芯片的技术实力。至于说到规模,其每年仅1亿多部的iPhone和几千万的iPad就足以支撑其生存和发展,再看三星的手机并非是纯粹的自给自足,因为除了它自己的智能手机在使用之外,其他手机厂商也在使用,这是与之前高通、联发科纯开放市场手机芯片和苹果纯自给自足不同的地方。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芯片(AP+基带)领域不乏热点,4G、8核、大屏等新品层出。但是,伴随整个产业的成熟,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利润趋于下降,同时从业企业更加集中。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整体市场手机芯片出货量达到4.37亿颗,预计2015年整个市场将更加趋于饱和,出货量增速将放缓至16%。

较为有利的信息是,海外巨头的不断退出为中国芯片厂商腾出发展空间,华为海思、展讯通信、大唐联芯等国内芯片厂商有望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作为4G元年,LTE无疑是2014年的最大驱动因素,虽然LTE带动了整个手机市场的增长,但3G产品需求却有所冷却,整体出货量并未如预期爆发,而是呈现缓步增加的态势。根据DigiTimes Research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约为4.37亿颗(其中第4季度数据为本报告根据增长趋势预估),其中因为多数厂商将上半年推出平价4G智能手机的计划推迟到下半年,使得整体市场出现前冷后热之势,其中上半年出货量约1.94亿颗,下半年出货量约为2.35亿颗。

2015年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将伴随整机市场走势趋于饱和,出货量将进一步放缓。不过,多数中国手机厂商将加大力度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如华为、小米及联想,相关芯片厂商也加大力度开发相应解决方案,如展讯开发出面向印度市场的单核智能手机平台SC7715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下滑的趋势。

中国芯片的机遇与挑战

市场的成熟、价格的走低以及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也给了中国手机芯片企业发展的机会。2014年每隔几个月就有一家芯片巨头宣布退出。2014年中国芯片厂商新品频发,不断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如华为海思的8核、64位麒麟620,展讯的4G、SC9830等。2015年全球手机市场酝酿重新洗牌,此时也许正是国产芯片厂商的机会。

从技术上看,目前手机芯片处理性能已经能够满足用户需要。也就是说,在普通应用环境下,同样的核数,1.7GHz和1.9GHz的差别其实不是很大,受芯片尺寸限制,进一步提高核数已不容易,手机上的大型游戏更多的是依赖GPU(图形处理)的性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应用处理器进化的路线不是在主频,而是在更低的制程技术、64位支持等方面。因此2015年手机芯片厂商竞争的焦点是4G、64位和工艺。

目前,主要手机芯片厂商高通、联发科、三星、MARVELL、海思均已64位处理器。预计2015年下半年,64位手机将登陆中国市场。手机芯片市场继“核战”之后将上演“64位”之战。

在基带方面,受限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进程,目前厂商的选择多以4G CAT 4为主。不过,随着网络建设的进一步拓展,支持更高上下行带宽,2015年终端芯片有望进一步发展到CAT 6。

移动芯片是移动智能终端的关键器件。移动芯片包含了应用处理器、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存储芯片。其中最重要的芯片是基带芯片(BP)和应用处理器(AP),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移动智能终端的CPU。

图中展示了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在CPU中的分工模式。其中,基带芯片负责通信协议/射频信号处理,是移动终端的基础通信模块。应用处理器负责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这两类芯片也是当今移动终端芯片平台中最重要的部分。以下提及的移动芯片厂商指的是主要从事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设计、生产的企业。从技术体系来讲,移动芯片主要分为ARM架构和X86架构。ARM架构是由ARM设计的32位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X86架构是Intel公司设计的复杂指令集处理器架构。

4G智能手机、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银行卡“换芯潮”,将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更多市场空间。我国移动通信开始从3G时代进入4G时代,2014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2.8亿户,其中4G用户超过8000万,4G终端普及速度超出预期,明年国产手机特别是 4G中低端竞争将异常激烈,在手机芯片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本土集成电路企业将会从中分得一部分市场空间;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工业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报告,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7500亿元,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对各种感测器及低功耗、小尺寸晶片需求快速攀升,其中8寸晶圆产能将是关键;根据央行规定,从2015年起我国将逐步停发磁条银行卡,以金融IC卡进行替代,目前各地已陆续开展“磁条卡换芯”工作,业内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每年新投放的金融IC卡数量可达数十亿张。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智能手机销售增长需求将逐渐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端市场将成为发展主流。“中低端市场不意味着低价低质,而是高性价比,手机用户将有着更高的品质要求,手机芯片也将呈现高技术、高性能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包括组成智能手机的所有芯片,如MCU、RFIC、GPS、PMIC、MEMS、CIS等。在此情况下,封装工艺也将向高密度、高性能、薄型化发展,多芯片fcCSP封装也将成为AP/BB芯片的主流。

中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大陆手机制造商占据领导地位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目前,手机芯片国产化进程已经起步,尽管与海外巨头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已迈出关键步伐。

有利的环境是,海外巨头的不断退出也为国产厂商腾出了发展空间。随着爱立信、英伟达、博通等老牌芯片厂商或退出或转型,国内的市场竞争对手只有高通、英特尔等,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芯片厂商,如展讯、华为海思、大唐联芯等。

而且,利好的国家相关政策也正在不断出台。2014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了包括设立国家级领导小组、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8项推进措施,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规模将达1500亿元,远远高于过去十年的研发投入金额。

第3篇

关键词 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趋势

2012年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特殊时期,这是因为全球经济受到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和国家债务风险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而且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是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的,但是根据IDC、Garter以及iSupli等市场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支出率增长了近5.7%。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其它生产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通过调整市场结构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可以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在本质上就是研发和生产电子设备、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以及仪表的工业,其生产范围涵盖了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表以及电子专用设备等,所以从产业链角度可以将电子信息产业划分为终端产品、电子中间产品、配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含通信、计算机及外设、软件、数字视听、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LED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产业链,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范围广、影响大,由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受到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逐渐透露出产业全球化、产品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等特点,同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现阶段国际产业组织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同时也使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分布由梯次投资开始转向直接投资。再者,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始向电子信息产品的品牌、服务以及市场份额等方向转变,核心技术和品牌服务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在新时期势必要向全球化和产品区域化进行转变。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技术、品牌服务以及生产规模的低成本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而随着国内市场中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加,是否能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来强化生产成本控制,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是否可以获取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生产规模化加剧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而且受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化特征影响使其生产规模化会不断加剧,最终会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加入到传统制造业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化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在新时期可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对实现传统制造的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2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无法脱离高新技术的支撑,而高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与创新速度一直相对较快,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研发中所使用的技术种类也随之增加,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在研发中受到消费个性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开始向着个性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向更细小、更精密化的集成电路发展。

2.3电子信息产品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世界各大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开始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终端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便使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很多电子信息企业开始与计算机软件设计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硬件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各生产领域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使这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联合运作模式正在不断建设中。

2.4产业界限化正在逐渐减弱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其在机械、汽车、能源、交通以及建筑等领域中的衍生电子信息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这使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界限化特征正在逐渐减弱,虽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但这些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其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子信息产业在核心技术、市场需求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开始呈现新的趋势。

第4篇

唯一获准采访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曼哈顿工程的《纽约时报》科技记者劳伦斯,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大漠里目睹世界首颗原子弹试爆后这样写道。劳伦斯因其对原子弹研制和对日本核打击的报道而获得当年普利策奖。

原子弹的威力来自重金属元素的原子核被中子击中后裂解为2~3个轻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核裂变反应。

尽管“软件定义”已成为业内的热词,软件在IT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加,但软件是跑在处理器之上的,因此可以说整个IT产业是构建在处理器之上的。

长期以来,人们无论是在消费市场还是在企业级市场上看到的处理器都是打上型号和生产厂家的芯片。处理器作为最小的计算模块不可细分,处理器由Intel、AMD、IBM等处理器厂商生产都是天经地义的。

直到苹果智能手机iPhone获得巨大成功,人们这才发现处理器是可以继续细分的,苹果公司也可以生产自己的处理器。于是,智能手机的幕后英雄——ARM公司走到台前,正是ARM开放处理器内核的商业模式成全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市场的繁荣。

8月7日,IBM、Google、NVIDIA、泰安电脑和Mellanox联合宣布成立OpenPOWER联盟,联盟将提供先进的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等技术,为下一代超大规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开发商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强的控制和更好的灵活性。

直白地说,这些高端服务器芯片、搜索引擎、GPU加速、服务器主板和网络厂商桃园结义的目的,就是要在服务器市场上“山寨”ARM的商业模式,意欲在服务器市场上再现ARM在消费电子市场的成功。

众所周知,与核裂变相反,核聚变反应是由多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且释放出能量,基于核聚变反应的氢弹较之基于核裂变反应的原子弹,威力更胜一筹。但鲜为人知的是,核聚变反应需要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强下才能进行,因此,必须使用原子弹作为扳机来引爆氢弹。换句话说,先有核裂变,再有核聚变。

类似地,处理器内核开放所产生的能量将会深刻地影响到集成电路(IC)的产业格局。而诸如苹果公司等系统厂商将多个第三方开放的IP(知识产权)核“聚合”在一个芯片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影响的将会是整个IT产业。

上篇:

产业演化与平台领导力

透过产业形态演变的进程可以感触到SoC如何从暗流涌动到成为产业潮流,而回顾厂商对平台领导权的争夺历程,则会更深刻地认识处理器内核对芯片市场格局的影响。

集成电路产业细分演进

如同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

芯片生产通常分为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环节。早期的IC产业都是由整机厂商主导的,像通信厂商摩托罗拉自己就拥有规模相当大的半导体业务。上世纪70年代,英特尔这样的集成器件制造厂商(IDM)开始主导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到了80年代,在制造领域出现了台积电这样的代工厂(Foundry);进入90年代,IC设计领域又细分出了以ARM为代表的IP供应商。

芯片产业中代工生产和IP设计两种业务的独立,使得高通等第三方处理器厂商和苹果等系统厂商采用SoC方式(片上系统)自行定制处理器成为可能。根据半导体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对1999年~201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统计,Fabless(无生产线)厂商销售复合增长率为16%,而同期IDM厂商销售复合增长率仅为3%。2012年Fabless销售额已占到半导体市场27.7%的份额,从而强劲地冲击着IDM模式。

集成电路产业细分的一个独有的驱动因素是半导体市场日益高昂的投资和日趋激烈的竞争。

芯片制造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随着集成电路加工线宽的不断缩小,建造一条45nm半导体生产线的投资已经高达30亿美元。高高的市场门槛让中小半导体厂商望而兴叹。

线宽的不断缩小,还意味着不同生产线的工艺宽容度的缩小。2002年三星生产的StrongARM处理器主频已经做到1.2GHz,而ARM对外提供的处理器IP的频率只有400MHz。这是因为三星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做了相互优化,进而显著提升了芯片主频。而ARM当时实力尚弱,难以对不同厂商的生产线进行优化,因此,主频自然上不去。

英特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同时拥有世界最强的设计团队和最好的生产设施,便于两者相互优化,进而生产性能最佳的芯片。英特尔对工艺一致性的追求近乎苛刻,前CEO贝瑞特主导的“精确复制”计划,就是为了让英特尔分布在世界多个地方的工厂具有工艺一致的高水平制造环境。

英特尔用高昂的投资与芯片厂商AMD竞争,同时用设计与制造相互优化来与缺少设计团队的代工厂台积电竞争。

在与AMD的竞争中英特尔赌赢了,2008年,AMD终于不堪投资的重负,将芯片制造业务剥离,成为Fabless企业。而在与台积电的竞争中,台积电不仅没输,还通过与ARM这样的Chipless(无芯片)公司合作,实现了芯片设计与制造的相互优化,在新的制程引入上与英特尔时间上相差不多,从而确保了代工芯片的高性能。

与此同时,ARM也发展壮大到足以针对特定代工企业的特定生产线进行优化。如今,如果客户要在台积电代工,ARM则可以分别提供封装基于台积电性能优化或功耗优化的不同生产工艺的硬IP核,以满足用户对性能或者功耗的偏好。

争夺平台领导权

“标准为王”在整机产品上很大程度是通过对平台的控制体现出来的。控制了平台,就等于主导了市场,也就意味着丰厚的回报,因此,平台控制权的争夺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平台控制权的争夺在个人计算市场可谓精彩纷呈。

1981年PC问世,IBM凭借PC开放的体系架构击败苹果,确立了其在个人计算市场大哥大的地位。但PC开放的架构使得系统厂商难以控制,因此IBM在1985年推出基于286处理器的PC时,在主板上引入了专有的微通道总线,试图通过排他的总线架构来控制PC。

于是,英特尔与康柏联手在1986年推出的基于386处理器的PC上引入开放的PCI总线,从而确保了PC的开放性。由于PCI总线是通过芯片组支持的,英特尔也第一次体会到平台领导权的好处。

到了1991年,IBM提供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的POWERPC处理器技术、摩托罗拉负责制造、苹果负责整机生产并提供兼容机授权的POWERPC联盟成立,目标指向个人计算市场。联盟成员个个出类拔萃,当时RISC架构较之x86的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1988年才从美国总统里根手上接过首个国家质量奖,而苹果电脑Macintosh及其操作系统也都令PC和Windows望其项背。但这样一个梦之队,却因为摩托罗拉在制造POWERPC时主频迟迟上不去,加之苹果收回兼容机的授权,最终瓦解。

躲过了这一劫后,英特尔与微软联手分别在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1年“主编”了PC系统设计规范,而其他PC整机厂商只有参与的份儿。至此,英特尔和微软彻底确立了在PC市场的领导地位,两家公司获得的市场回报是PC市场九成的利润。

2003年,英特尔又通过WiFi无线通信平台迅驰芯片组的,大大削弱了微软的领导地位。

反观ARM,虽然ARM架构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上曾超过90%,但智能手机市场话语权掌握在操作系统厂商苹果和谷歌手中,甚至高通、联发科说话都比ARM有份量。

个中道理很简单,PC平台的控制力几乎完全固化在处理器及芯片组中,因此,自然是英特尔说了算。而ARM这种只提供IP核授权的公司,难以将平台控制力固化在芯片中。

此外,接受ARM这种商业模式的前提是能够忍受很低的利润回报。2012年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全球出货量创纪录地达到87亿颗,但当年ARM全年营收只有9.1亿美元,税前利润仅有4.1亿美元。对比之下,2012年英特尔全年营收533.4亿美元,税前利润为148.7亿美元。ARM全年营收和税前利润分别只有英特尔的1/58和1/36。

中篇:

IBM搅局与英特尔纠结

在IBM迈入向软件转型之路的今天,以为IBM开放POWER处理器内核是为了赚大钱,那就大错特错了。OpenPOWER联盟无疑将成为IBM进可攻、退可守的法宝。英特尔不得不接招,而且被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IBM开放内核为哪般

从打孔机起家到称雄大型机,从硬件公司转向服务,近两年又从服务转向软件,正是这些不断的转型成就了IBM百年老店之梦想。而“朝向高利润领域”则成了IBM转型的指北针。

从2005年5月把PC业务卖给联想,到当年6月苹果宣布弃IBM的POWERPC处理器转投英特尔处理器,IBM已经退出个人计算市场。今年4月,坊间传出IBM正与联想洽谈出售x86服务器业务,这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此举表明,IBM已经下决心从x86市场全身而退。随着微软在今年6月宣布下一代Xbox将采用AMD处理器,曾经一统微软Xbox、索尼PS3和任天堂Wii三大游戏机平台的POWERPC架构,只剩下任天堂一家了。

市场上种种迹象印证了IBM在转型中将不断剥离低利润硬件业务的做法。而处理器内核开放后利润率更低,这似乎与IBM向高利润领域的转型路径相悖。

事实上,POWER处理器相当于IBM“帝国大厦”的地基,尽管深埋地下,但重要性不容置疑。夯实这一地基最有效的方式是扩大POWER架构的用户群,而在POWER被迫让出游戏机市场大半江山后,扩张用户群就显得更加紧迫了。

IBM推出Linux专用主机、Linux服务器等“超值”主机和服务器,固然充满了价格诱惑,但要让其他平台上的企业用户大批迁移到POWER平台上是不现实的,而将POWER架构延伸到其他领域则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壮大了自己,又打击了竞争对手。

再看OpenPOWER联盟中另一个重要成员谷歌。2006年,本报记者在旧金山采访JavaOne大会时,与Sun公司负责媒体接待的主管同桌就餐。当时谷歌是最热的话题,于是,他也讲了与谷歌相关的一件事。谷歌董事长兼CEO施密特曾约Sun董事长麦克尼利商谈谷歌采用Sun UltraSPARC处理器架构事宜,由于施密特此前曾任Sun公司CTO,因此,麦克尼利还是用以前的口吻跟施密特交谈,殊不知,此时的Sun已经是虎落平阳,而谷歌正如日中天。结果搞得施密特很不爽,这桩大买卖也就泡了汤。

虽说谷歌基于x86处理器自行设计的服务器和存储,在高密度、低功耗和经济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基于第三方授权处理器内核构建SoC芯片所带来的成本与功耗效益,若经过谷歌高达百万计服务器和存储的放大,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因此,当IBM有了开放POWER的想法,谷歌自然会积极响应。

IBM开放POWER处理器内核既可以让POWER架构抢占云计算高地,又让去年才宣布在14nm时全面转向SoC的英特尔进退维谷。

英特尔很纠结

“摊薄”是芯片产业重要的关键词。以2011年为例,英特尔研发投入为83.5亿美元,生产设施投入107.6亿美元,再加上运营、人工等其他支出,构成了天量成本,这些成本绝大多数要分摊到芯片上,因此,芯片销量越大才能把成本摊得更薄。

通用处理器因为用途广而成为摊薄的理想载体,而在通用处理器中x86处理器销量遥遥领先,因此成为摊薄的最佳载体。英特尔每年才敢在研发和生产设施上大把花钱。如果不是来自外界的刺激,相信英特尔没有理由放弃这一最挣钱的商业模式。

这一刺激首先来自ARM凭借IP授权的商业模式在消费电子市场攻城略地。虽说英特尔早在2002年春季英特尔开发商大会上就亮出扩展摩尔定律的主张,并欲藉此在通信领域重现PC产业的辉煌,但英特尔多年来在消费电子市场只见耕耘不见收获。

这其中很大原因在于通用芯片难以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对体积小、功能全、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速度快的多方面的要求。

于是,英特尔在消费电子市场开始小心翼翼地探索。2009年与台积电达成协议,由台积电承担部分凌动处理器的代工,以便在凌动处理器中添加第三方的IP核。这是英特尔成立40多年来首次将产品交由其他厂商代工,也是英特尔开放凌动处理器的尝试。

英特尔之所以选择凌动处理器进行尝试,一则是因消费电子市场前景广阔,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数字电视、可穿戴电脑都将大大拓展消费电子市场空间。消费电子市场因而成为英特尔必争之地。再者,有酷睿和至强处理器带来的丰厚利润,英特尔也可以让凌动在消费电子市场放手与ARM一搏。

然而,ARM很快就用超级大单搞定台积电,使得凌动处理器在开放内核上的尝试不得不“浅尝辄止”。

当SoC率先在消费电子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并呈席卷整个产业之势时,英特尔在2012年宣布从14nm开始全面转向SoC,将不再生产通用处理器。

相对于ARM开放内核的商业模式,英特尔此举是种折中的办法,既要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优化处理器,又可确保处理器的完整性,而处理器的完整性是确保英特尔平台领导地位的前提。

尽管没有开放处理器内核,但英特尔全面转向SoC之举,在桌面和服务器市场上还是引领趋势的。

然而,OpenPOWER联盟的出现,使得业界对英特尔的关注热点从是否转向SoC,迅速转移到是否开放处理器内核上。

在处理器内核开发的优势已经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验证后,POWER的首要任务是扩大用户群而非指望POWER赚大钱,所以,IBM能够忍受伴随处理器开放而来的低利润回报率问题。抢占云计算高端市场同时狙击x86架构在服务器市场向高端进犯,应该是IBM较高的期待,最不济也要采用围魏救赵的方式,通过把x86服务器芯片的定价体系“搅和”了,来缓解x86服务器对RISC服务器的市场压力。

此举让英特尔面临艰难的抉择。不开放处理器内核,万一IBM在服务器市场证明ARM的商业模式可行,英特尔将承受颠覆性的打击。而开放处理器内核,意味着其“生活水准”一下子从“大鱼大肉”跌倒了“粗茶淡饭”,最为关键的是将失去平台话语权,这恐怕是英特尔最难以接受的。

下篇:

迎接产业变革

x86服务器芯片市场正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伴随着ARM凭借低功耗从低端潜入、IBM借助OpenPOWER联盟从高端打压,x86服务器芯片市场必将风浪四起。或许,作为x86芯片市场“带头大哥”的英特尔,是时候出来应战了。

就IT产业而论,PC之所以颠覆了小型机,是因为PC能够将计算技术扩散或者说普及得更远。而新一代主导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则将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智能终端扩散到无线网络所能覆盖到的区域,因而具有PC难以比拟的扩散能力。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取代PC,主导个人计算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ARM开放内核的商业模式正好顺应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这一产业发展趋势,因而促成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爆炸式增长。很大程度上说,处理器内核开放只是扮演着产业变革助推器的作用。

因此,在探讨处理器内核开放对企业级市场影响之前,应该着重讨论云计算带来的影响。在Gartner了2011年第二季度服务器收入增长19.5%的大好形势下,笔者写了千字评论《品牌服务器市场危机暗伏》。它主要分析的是集群架构作为云计算的主流硬件架构,将计算系统的可用性提升到与品牌服务器相提并论的地步,从而使得服务器的品牌在云计算中心变得可有可无。而虚拟化对服务器利用率的数倍提升,意味着服务器市场需求的显著减少。因此,当云计算普及之日,便是品牌服务器危机来临之时。

某种意义上说,谷歌的成功建立在谷歌基于x86芯片自行设计的服务器和存储所提过的经济性上。而OpenPOWER联盟的成立,使得谷歌有机会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可以说,处理器内核开放将显著降低云计算中心的运营成本,进而有效降低当今最为重要的创新平台——云计算平台的应用门槛。

第5篇

关键词:磁感应;磁共振;无线充电;IDT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6.006

无线电源技术领域近期的活动引起了一些思考,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才是理想的?对于消费类市场,磁感应(Magnetic Induction,简称 MI)或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t,简称 MR)都是备选方案。无论消费市场朝哪个方向发展,一个已知的事实是,无线充电必将得到采用。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将会看到,在手机提供商的主要推动下,无线充电将开始向手机生态系统市场渗透。拥有强大生态系统的计算领域将紧随其后,使无线充电技术的采用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之后,无线电源技术很有可能扩展到支持手机和计算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中。未来的架构和解决方案中怎样运用无线电源技术,上述应用将仅仅是一个开端。

关于无线电源技术的采用率及其潜在的总体有效市场(Total Available Market,简称TAM),已经有很多调查报告和市场研究了。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采用率和技术选择是这些预测的关键参数。就磁感应技术而言,主要有两个流行标准: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简称 WPC)和电源事务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简称PMA)。这两个标准都相当成熟,很多产品已经用在消费市场了。无线电源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简称 A4WP)是第一个基于磁共振技术的标准。应该提到的一点是,英特尔的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也是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其定位是超级本及其自身生态系统。Power by Proxy、Witricity等其他技术已经在工业和军工行业中得到应用,现在也在向消费市场渗透。所有这些标准和解决方案都引起了一些疑问,例如,无线电源技术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采用哪些解决方案是理想的?在我们能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磁感应和磁共振技术的根本差别。基于这种了解以及应用/系统的要求,才能为给定应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移动设备

磁路

磁感应和磁共振这两种技术的架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将磁场用作传送功率的桥梁。

在这两种技术中,电流被引入进一个谐振电路,进而产生磁场来传送功率。磁路的规格对电磁场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利用电磁屏蔽和/或磁心的物理形状,可以抑制和/或引导磁通量。通过提高电磁屏蔽层的磁导率,可以改善通量密度和通量抑制。成本和厚度是选择合适的电磁屏蔽材料时考虑的关键因素。在电磁场场中接收和发送线圈的对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距离决定功率传输的效率;接收和发送线圈分离越远,功率传送效率就越低。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能量传送效率有很大影响,包括谐振频率、发送与接收线圈尺寸之比、耦合因数、线圈阻抗、趋肤效应、AC 和 DC组件以及线圈寄生参数。

随着x、y 和 z 分离度以及发送和接收线圈之间比例角的增大,损耗和效率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 WPC 规范中,接收器线圈相对于发送器线圈的位置有一些具体要求,以应对效率问题。这要求用户对齐线圈,以最大限度地增大两个线圈之间的耦合因数。在采用磁共振技术的情况下,自由定位以及能在磁场场中放置一个或多个设备的能力给用户带来的更多便利。但是,用户需要知道这种情况对传送效率的影响,因为耦合设备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根据要求,包括成本和尺寸的考量,一个或多个线圈的解决方案都可以用于磁感应和磁共振这两种技术。

电源管理

开发高性能电源管理架构对磁共振和磁感应解决方案的成功实现有很大影响。在发送器方面,为了把电流引入谐振电路,进行了 DC 到 AC 转换。在磁感应技术中,用半桥式或全桥式转换器实现这种转换,而在磁共振技术中,电流是通过功率放大器引入的。功率放大器架构和归类可能随频率、待机电流、效率、尺寸、成本以及应用集成要求的不同而变化。在进行这类转换时,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减少门极、开关、传导、偏置、体二极管等损耗,以及如何减少寄生参数,例如外部元器件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对于开发高性能的集成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关键的挑战。

根据输入电压的要求和设计架构,工艺的选择对优化集成解决方案有很大影响。在系统中有多个控制环路,整个控制环路的稳定性对高性能解决方案总体的成功有很大影响。在磁感应和磁共振技术中,通过有效的电源管理,可以实现相似的性能和效率。

通信

为了功率的成功传送,发送器需要识别正确耦合的接收器。在 WPC和 PMA 解决方案中,发送器周期性地发出测试信号,以搜索接收器。识别出接收器以后,就进行功率传送。这类解决方案采用固定频率调制进行通信。其他一些通信方法有幅度、功率、电流和脉冲宽度调制(PWM)。如果发送和接收之间的匹配网络能够容许较宽范围的频率变化,那么所有这些调制方法都可以使用。

在 A4WP 磁共振解决方案中,发送和接收匹配网络是严格匹配的,所以不能采用频率调制。不过,如果负载是固定的,那么就有可能采用幅度调制。如果不影响接收器的性能,那么就可以采用功率和电流调制。在移动应用中,由于负载基于功能要求而变化,所以基于上述调制方案开发解决方案是有挑战性的,而且很可能在大小和成本上都不够实惠。A4WP 选择篮牙或ZigBee 作为标准通信方法。使用这些方法很便利,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于移动解决方案之中了。此外,对于发送器而言,通过识别不同的接收器向多个设备传送功率也很便利。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方法可用来实现同样的目的。

通信也用来提供功率传送状态信息,例如异物检测(FOD)、耦合状态甚至可能是对齐指导信息(AGI)。电磁场中的金属等异物,由于其材料的导电性,可以引起温度上升。不管采用什么技术,都有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磁感应技术的效率,有必要准确检测发送和接收端的电压和电流。其他功能,例如负载反射效应、电流感应以及调制和解调的定时及其在闭合环路系统中的影响,对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确保通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其他挑战,例如满足美国“加州环境协会(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简称CEA)以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第15章和第18章等法规的要求,也会影响系统的总体效率。

第6篇

科技创新的内容包括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什么说产品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战场?我们可以从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如下:

一、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产品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产品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每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带来的社会进步都伴随着一个或几个标志性的创新产品。200多年前,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00多年前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发电机、内燃机、汽车、电话机等一批革命性的新产品,上世纪中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互联网等新产品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正因为大量的新产品引入市场,带动了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强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2.产品创新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引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创新产品开拓出新的使用价值和市场需求,为企业获取高额利润、提升经济效益创造出新的增长点。统计显示,从事生产制造或销售的企业的利润一般在5%%左右,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的企业的利润则普遍达到20%%或更高。因此,产品创新是一个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赖以生存、发展、成功的基本要素。

3.产品创新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科技成果包括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只有通过产品才能直接进入市场变为财富,并为用户所用,实现科技成果支撑经济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此外,产品创新的R&D活动,还起到促进科研机构学科交叉融合的作用。

4.产品创新是引领企业精神的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企业只干加工制造,不干产品设计,就会失去“大脑”,变成为他人打工的“手脚企业”。产品创新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活动。企业围绕产品所进行的创新活动集中体现着企业的精神,聚集着企业的人气,鼓舞着员工奋发向上。产品创新展示出一个企业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和品牌形象,是中国企业跻身于世界著名企业之林的必由之路。

5.产品创新是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温床。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和成长,而产品创新是最广泛的创新活动,它不但涉及各行业、各地区、各学科,而且涉及市场研究、产品概念形成、产品功能定位、设计和开发、生产制造、功能测试、市场开发及营销等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特别大量需要创新型设计师、创新型工程师和创新型发明家等科技人才。这些产品创新的中坚力量,只能在产品创新活动中产生和成长起来。因此,产品创新是培养和锻炼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最佳培训场。

6.产品创新是扩大知识产权疆域的桥头堡。总书记指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产品创新通常伴随着知识产权的产生。我国研究知识产权的法学家最近提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除地理疆域之外,还将在21世纪形成一个知识产权疆域。知识产权疆域由专利保护的范围所构成,这个疆域的大小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的环境里,更是一个国家以自主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地理大国,但要警惕在21世纪变为知识产权疆域小国。因此,产品创新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重大作用,必须提高到战略性地位给予高度重视。

推进产品创新的迫切性源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市场的产生源于人类进行产品、资本、劳务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已经有几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但市场的大规模成长以及伴随而来的激烈的、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则开始于工业时代,并集中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产品的市场竞争规律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异。

工业时代的产品竞争具有这样的规律:当产品短缺时,以数量占领市场;当产品富余时,以质量占领市场;当产品数量、质量都不成问题时,就必须以创新的产品占领市场。电视机、手机以及服装、家具都是明显的例子,轿车等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市场上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推出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更加优秀的新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到了信息时代,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加快涌现,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多媒体等重大科技成果很快大规模地产业化和进入市场,快速、大量地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信息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并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工业产品也是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信息时代的产品竞争遵循以下规律: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摩尔在二十几年前提出的。预言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CPU)的性能每18—24个月提高1倍,同时其价格降低一半。从1971年英特尔推出第一片4004CPU至今,CPU性能的提高与价格的下降基本上符合这一定律。近年来,在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过程中也明显印证这一规律。

“达维多定律”。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一个企业若要主导市场,就必须在本行业中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因为在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企业只有抢占先机才能生存,才有可能获得占压倒优势的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

“生鱼片理论”是韩国三星公司首席执行官尹钟龙提出的,意思是第一天抓到的鱼,其生鱼片若在第二天卖,只能卖出1/2的价钱,在第三天卖,则只能卖出1/4的价钱。因此,电子消费品成功的秘诀在于第一个将最先进的产品摆上货架,在竞争者跟进之前卖个好价钱。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竞争越来越伴随着知识的竞争。高水平企业将创新优势凝聚与升华为品牌、专利和标准等形式,建立起大量的技术壁垒,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扼杀竞争对手、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通过运用专利、品牌、标准等壁垒,“合法”地阻压中国本土企业中已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谋求获得对相关技术和市场的垄断。

1.专利壁垒。跨国公司多年来在我国大量注册专利,其中很多并未在中国使用,但通过注册专利阻止了中国未来自己发展相关的技术。仅在DVD技术和产业领域,外国企业已经将7000多项相关技术在中国注册了专利,中国企业稍有动作就招来侵犯知识产权的指控。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产品市场,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专利,我国相关设备和移动终端制造企业向国外企业支付的专利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10%—15%。

2.品牌吞并。就是通过兼并、合资等方式来消除竞争对手的品牌。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品牌意识较薄弱,虽然近年来这种状况已有所改进,但总体上仍处于建立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积累阶段,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不断通过兼并、合资等方式来吞食我国相关产业中竞争对手的品牌。上世纪90年代联合利华与上海牙膏厂合资后,导致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国产品牌美加净一度被打入冷宫。在上世纪80年代,四川“天府可乐”在与百事可乐合资后也失去了品牌。

3.标准阻遏。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专有技术申请为专利,然后借专利的强势将技术上升为国家和国际标准。例如无线局域网的ISO国际标准就是西方制定的,将中国制定的在技术上更安全的WAPI标准始终阻挡在国际标准之外,以维持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由于经济、科技、教育的加快发展,今天的中国同时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全球化的巨大压力和三个时代竞争规律并存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创新,加快步伐,奋发有为,为迅速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深入研究产品创新的方法论

产品创新对企业、乃至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产品创新的方法有没有规律可寻,应当怎样开展产品创新,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搞清楚产品创新的规律,就能将产品创新从个人灵感的火花,变为可规划、可点燃的创造烈火,并发展成为在全球市场上能傲视群雄的中国创新产品群。因此,我们必须对产品创新的方法,特别是起关键性作用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认真研究,为卓有成效地开展产品创新指明方向。

产品设计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它的创新构思是创造新产品的重要基础。总体来说,当代产品创新的设计有如下三类方法:

1.产品的技术创新设计。技术是构成产品的关键要素,是产品创新的核心,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在产品包含的技术上不断创新,以求实现生存和发展。

产品的技术创新设计常采用分解、技术改进、再重新构成这样三步走的方法,被称之为“技术构成”的方法。以新产品“吸尘机器人”为例,说明产品设计的技术构成。先是对吸尘器从功能上分解为吸尘、收集灰尘、电源和移动等四个功能部分。对后三个部分分别实施技术改进,实现自动垃圾吸出,自主式充电和自主式移动,将原有的吸尘功能与后三部分的创新功能重新构成后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创新产品“吸尘机器人”,其中自主式移动功能的实现,需要靠碰撞检测、移动算法和马达驱动的技术创新来实现。目前,浙江大学的吸尘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已转让给有关企业,正准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技术的发展有着时代的潮流与趋向。当通过技术构成来实现产品创新时,需要把握产品技术发展的时代趋势。当今产品技术发展的潮流,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了理解这种趋势,我们可以观察近二十多年来,照相机由机械式变为“傻瓜式”,又变到今天数字化的历程;空调器由自动、变频变为模糊和智能的历程;电视机由彩色、平面、高分辨度和数字交互式的历程等等。当前,我们特别要加强那些在技术构成中大有用武之地的一些信息技术。例如传感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海量数据库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动漫技术等等。

我们应当从产品技术发展的时代趋势中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新一轮技术突破之际。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要紧紧把握住这个重要时机,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各种产品中去,如照相机、电视、电扇、电饭煲,甚至门窗家具中,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产品的技术构成,使自己站在市场竞争的前列。此外,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下一轮技术突破的可能会发生在信息、生命和纳米科学的交叉之中,我们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预先开展相关的研究,为迎接新一轮的产品创新浪潮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2.产品的文化创新设计。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在产品中巧妙地融入文化艺术元素以实现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产品设计和创新的主流思想。包豪斯退潮现象即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文化创新的典型事例。

上世纪30年代,工业产品和艺术日益交融,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包豪斯设计学派倡导内容决定形式,并将形式简化为立方体、球、圆锥体等简单的几何形体及其组合,产生强烈的空间语言和创新效果,成为当时风靡世界设计界的主流,在东欧和中国尤为长期流行,对现代产品设计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几十年过后,抽象几何形体的建筑和产品比比皆是,充斥全球,使人感到单调、类同、生硬、缺乏人情味,也忽视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包豪斯风格沉浮所揭示的设计规律包括多个方面:如设计美学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单纯性和几何性仅是其中之一;又如求新是设计美学的永恒主题,任何先进的设计思潮都只能领于一时;再如消费者的个性化情感需求已日益重要,产品设计必须研究和适应不同国家、民族和消费群体之间的差异。这些规律从不同角度指向了同一个重要问题,即产品设计应当结合文化。设计中蕴涵的文化越多,其审美之丰富度越高,对情感之唤起也越强烈,而设计也会越贴近消费群体和个人。

产品的形式无疑需要与功能和谐,但产品的形式不能唯功能而定。形式也有它自己的内容,那就是文化。产品的形式设计必须兼顾其功能需求、形式之美和文化之美。产品文化设计的研究称为文化构成设计。

文化构成设计,需要深入研究与发掘中外文化的内容与特点。中国五千年悠久而辉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结果,其中独特的文化元素十分丰富,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藏。中国的产品设计者应当努力发掘之并充分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去,同时也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产品设计更有创意。在产品设计中进行文化构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像做诗一样对文化元素加以用典,像漫画一样对文化元素进行夸张,像小说一样对文化元素进行演绎重构等等。为此,要培养我们的学生有更强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传播力,也要求设计师有更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更深刻的艺术思维。

3.产品的人本创新设计。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当代的产品创新设计普遍突出个性化。设计者通过把用户市场进行不同地域及不同用户群体的细分,以及针对细分市场进行用户需求的认真研究,充分挖掘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个性特征,设计出满足用户独特需求的新产品。这是产品走向高档的重要途径,对于在产品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尤为重要。如中国今天制造全球50%%的皮鞋,2005年仅出口欧洲就达12.5亿双。但中国皮鞋出口的价格为8欧元,仅为意大利皮鞋价格的1/3。如何提高皮鞋的技术含量?浙江大学通过运用CAD技术进行个性化皮鞋设计,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脚型定制鞋楦和皮鞋,从而大大改变皮鞋的舒适度,提升产业的水平,赢得更多的利润。其他如服装、眼镜、座椅等各种日常品都可以走个性化产品创新之路。现代高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还将为个性化新产品与网络化营销的结合开辟广阔前景。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加强研究人机工程。人机工程研究有两类问题,一是研究人的形态与反应特征;二是如何藉以设计与改进产品。国内外的人机工程实验室,就是研究这两大问题的基地。实验室里的三维扫描系统、压力分布测试及分析系统、肌肉紧张分析及训练系统、步态测试与分析系统、眼球移动测试与分析系统等技术手段,可进行人的形态动作与反应特征研究,并基此进行个性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与改进。

中国人机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中国人的模型,设计适合中国人的新产品。以汽车座椅为例,一些大客车座椅和老板椅的靠背上部,都有一道鼓起来的凸包,大多数的中国人靠着坐时,这个凸包就会顶住后脑勺,不得不稍稍低头。这个凸包本应是用来垫靠颈部凹处使人的头颈更舒服的,但由于这些座椅的设计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没有考虑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身材方面的不同,以致于西方人颈垫变成中国人的障碍,反而不利于颈椎健康。因此要通过人机工程设计,改造这些不适合中国人的产品,设计出适合中国人体型特点的舒适健康的新产品。

人机一体化设计,是当今创新设计领域的前沿。人机结合是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最早可追溯到残疾人椅和心脏起搏器,它们都是用机电系统来弥补病人功能的不足,例如霍金的座椅车。现在的研究正在瞄准增强正常人的功能,例如以外骨骼机械系统来承担或减轻人的背携负荷的研究等等。近来,研究已深入到脑机交互技术。例如通过识别猴子移动光标的脑电波,进而捆住猴子的手,使之用脑子移动光标,来探索用人脑控制光标、操作键盘的可能性。

在进行创新设计时,设计者也可以运用人机工程学手段和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开展仿真的演示和设计,通过创造目标产品的使用环境,并将消费者融入其中,让设计者与消费者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下进行交流,并在模拟和检验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

三、政府要大力推动广泛的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的基础,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对创新产品的需求非常迫切。我国产品设计职业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不少企业已把产品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和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产品创新活动,开发出一大批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在,我国从事产品设计的专业设计人才队伍已有30多万人,设计年产值达300亿元。

然而,我国产品创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程序性设计和模仿性设计过多,创新产品设计的研究薄弱,创新设计能力弱,创新成果少,主要依靠借鉴和模仿国外的设计,以数量取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产品的设计能力,而专业产品设计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设计相关的支撑研究薄弱,高水平的优秀产品设计人才短缺、分散,设计信息与手段落后。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将对我国产品创新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从机制上说,产品创新的迫切性源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强烈需要,企业应当是产品创新的主体。但产品创新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绝大多数企业也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当发挥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引导与激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国家应设立工程技术和产品创新基金,鼓励产学研三方来申请这样的基金,以基金和企业投资、地方政府投资相结合,支持和推动全国各地的产品创新,使其成为全国普遍的行动。国家要制定和实施促进产品创新的政策,大力支持开展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增强产品创新研究的技术支撑手段,促进我国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国家应创造条件,加大培养能够进行创新型设计的人才,包括艺术、科技、人机工程、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经营等领域的多学科、全方位的产品创新人才。在工程教育中要倡导创新型设计,激发工程专业学生的想象力,使设计能够超越过去的模式,创造新的模式。

第7篇

在全球化的生产链中,日本提供一些高附加值的零配件,由于地震造成企业零部件供应及物流等出现受阻问题,因此影响整个生产链的运行。如果日本的生产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恢复,潜在的影响可能会扩大。

对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的许多跨国企业来说,日本地震后的局面暴露了在供应链问题上的一些重要弱点。同时通过全球产业分工,这种影响将带给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

供应链的“远虑近忧”

日本作为很多先进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的高端生产国,已经开辟了一个专属市场,而日本公司在这些行业中常常是处于支配地位。据瑞士信贷数据,日本供应的锂离子电池所用电极材料占全球供应量78%,液晶显示器所用偏振光保护膜几乎占全部,其他高科技材料也占很大部分。

然而这些产品的供应问题引起越来越强烈的担忧,可以看出灾害可以给全球供应造成怎样的冲击。

日本是电子产业主要的组件供应商。例如,东芝向苹果出售iPad使用的存储设备。日本电子企业也是主要的LCD生产商,全国占据全球集成电路生产的20%-25%,NAND闪存芯片产量的一半。由于这些产品制造集中于亚洲,因此稍有下滑就影响可观。据市场研究公司VLSI Research统计,全球用于生产半导体的硅片大约有五分之一都是由日本生产的,日本还有大量制造商生产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所需的重要材料。这个国家还提供着全球约90%的BT树脂,这是一种用于生产电路板和手机的化工原料。

在日本,已经有一些科技企业报告了损失:索尼关闭了六家工厂,其中一家是半导体工厂松下一家合资公司停产,它主要为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电池。夏普、松下、三菱和三洋都关闭了一些主要的工厂。

现在尚不清楚影响将持续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影响很快将体现在整个产业上。许多企业选择了及时生产方式,只要需要,预定的组件就能供给上。这意味着库存极少,中断之后就会影响极大。据了解,地震与海啸过后,日本所有大型港口都被关闭了。分析师称,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日本向美国、中国的汽车出口业务将会因此推迟。供应链与港口物流受阻堪称此次大地震对日本汽车业造成的最大忧虑。全球约20%的重要电子产品均由日本供应,如记忆系统零部件、电子半导体等,有关零部件大部分出口至其他地方进行组装。我国大量进口日本高技术产品、上游中间产品和设备。此次日本地震危机使得零部件供应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产活动,最终将会影响全球电子业供应链的整体运作。

在中国国内日企零部件正遭受供应及物流受阻问题。因为在华日企很多原材料都需从日本进口,虽然目前原材料仍有储备,暂时对生产影响不大,但如果一段时间后原材料进口还继续受阻,在华日企将不得不考虑实行代替品采购。另外由于受地震影响,从日本进口的物料普遍延误,许多公司库存物料、半成品无法配套生产,已造成仓库空间基本“爆满”,给生产带来阻碍。或因为日本当地企业停产,或受制于物流环节,致使原材料不能运出。物料供应问题成为在华日企急迫解决的问题。

但就目前的信息来看,由于企业有2-3周存货,同时日本厂商比较国际化,多数厂商在日本以外地区也设有工厂因此日本短期产能不足的影响有限,而长期存在不确定性。

供应链管理暴露弱点

对许多跨国企业来说,日本地震后的局面暴露了供应链管理的一些重要弱点。更令供应链问题雪上加霜的是,为企业提供零部件的生产商,其本身所需要的原材料或较小零部件往往有赖另一个地区提供,比如日本。许多企业目前正急着搞清楚它们在这种隐性供应瓶颈方面的风险敞口究竟有多大。

通过积累库存、分散供应商,企业可以让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免于亚洲和其他地区普遍承受的焦虑,哪怕积累应急库存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成本。零库存(just-in-time)送货体系很容易遭受供应冲击。这种制度在日本首创,常被科技行业和汽车行业采用,只在需要的时候才运送零部件和原材料。全球很多生产商还在近些年减少供应商数量,以便在合作供应商那里获得折扣价。如果供应商群体在规模变小后无法发货,那么这样做就造成了风险。

有分析说,地震对高科技企业到底有多大还难下结论,但全球科技供应链肯定将会受到严重破坏。即使没有工厂被毁或者受损,制成品也会大量流入美国、新加坡或者中国,或者其它可以组装的地方。

日本企业长期以来形成将产业链中核心部件放在海外的经营模式。在本次日本地震中,由于道路受阻、能源不足等问题,导致在日本总公司、零部件供应企业等生产停顿、物流中断,直接影响到许多企业就是证明。

地震对日企内部产业链条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可能通过全球产业分工,将影响带给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放慢生产速度或寻找新的供应商,以避免那些主要依赖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出现产品断档。而许多企业发现,它们在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可能并不如自己预想的那样充分。通用汽车公司成为第一家因日本此次危机而关闭工厂的美国企业。该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的一家工厂停产,这家工厂生产小型皮卡。关闭该厂的理由归因于一种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出现了供应短缺。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消费 诺兰模型 消费供给 信息需求 生命周期

引言

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后,我国随后提出了“三金”工程等一系列“金”字号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它的提出也正式拉开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大幕。回顾中国信息化20年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网络的更新与换代、信息产业的孕育与成长、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相关法规标准的出台与完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作用日益加强,并发挥着主导作用,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说,近年来,投资相对饱和,出口已显疲态,唯有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从而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于这种认识,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适时出台,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信息消费研究述评

关于信息消费的研究,国内研究多集中在信息消费的学科理论,关于信息消费环境、信息消费市场、信息消费生态位等与信息消费相关的理论问题,关于信息消费现状及方式的信息消费行为,关于信息消费延伸到某一特定领域的实证,关于信息消费监督及质量评价(邓胜利,2004),以及信息消费机制、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消费影响因素及环境等方面(马哲民,2007)。而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消费的演变、消费者行为、信息对消费者影响、信息消费对文化及技术影响、消费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等关于信息消费微观层面的研究(邓胜利,2004)。

通过对中国知网“信息消费”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信息消费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狭义理解视角之上,表现在一方面是消费对象的狭义化理解,即信息消费指的是对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费(工具性消费),而忽略对信息产品或服务的间接消费(内容性消费);另一方面是消费主体的狭义化理解,即研究“个体化”人的消费行为,而鲜有涉及“组织化”的企业对信息的消费。综上,所谓信息消费,就是指一切以满足信息需求为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产品或服务并将其作为再生产投入要素或直接利用吸收的经济行为。本文的研究以广义的信息消费为出发点,从企业、个人、产业三个层面揭示信息消费的推进规律。

基于诺兰模型的企业信息消费阶段演进规律

企业作为信息消费的主体,往往会被忽视,原因是企业的信息消费具有内化性和隐匿性,并不会在终端消费市场上有所作为和表现,尤其是对于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其信息消费过程终究会被抽象固化为新的产品并输出进入信息消费市场;而对于一般制造业企业而言,其信息消费过程也会被抽象固化为物化产品并输出进入一般消费市场。站到社会信息消费的高度来看,这种为生产、管理而服务的信息消费活动,是推动最终信息消费和带动信息消费供给的主要力量。

(一)理论回顾

企业信息消费不仅受到信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自身信息化推进过程的制约。要研究企业信息消费的规律,就要从其信息化的推进过程着手。现在公认的研究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的理论是诺兰模型,诺兰总结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发展过程的这一规律,于1973年首次提出,并于1980年修正完善后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他认为企业信息化可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六个阶段(黄梯云,2009)。在这六个不同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的预算费用、工作的重点、目标各有不同,这决定了在其相应阶段的信息消费需求也有很大差异。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信息消费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支撑着企业战略的实施。

(二)企业信息消费的演进阶段

在诺兰模型的基础上,假设信息消费的需求程度与信息技术投入预算成正比,那么可将企业的信息消费阶段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信息技术消费阶段和信息产品服务消费阶段,其分阶段需求程度如图1曲线所示。对应诺兰模型,信息技术消费阶段大致对应初装、蔓延、控制等前三个阶段,而信息产品服务消费阶段对应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等后三个阶段。在信息技术消费阶段,主要以计算机硬件消费为主,辅助以软件的消费,往往这些消费均是工具性直接消费,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在信息产品服务消费阶段,以内容性数据服务消费为主,往往作为企业再生产的投入要素,这种间接信息消费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旨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朱红,2005)。在图1中,企业在每个阶段,其信息消费的需求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第一阶段的信息消费活动有利于助推自身信息化,第二阶段的信息消费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

关于企业信息消费的类型,邓胜利和况能富(2005)将其具体化,提出了五种类型,分别是学习信息消费、科研信息消费、生产信息消费、销售信息消费和管理信息消费等。按照这种分类,企业信息消费的第一阶段应该包括生产信息消费、销售信息消费和管理信息消费,第二阶段应该包括学习信息消费和科研信息消费。

(三)建议及启示

基于这一演进规律,企业信息消费活动在重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将重心转移到将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再生产投入要素上来,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自服务机制,以竞争情报的搜集、加工、挖掘、存储、利用、保护为消费主线,为组织原始创新做好服务工作。而这一演进规律同时也揭示了,作为一般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信息消费会较长时间停滞在第一阶段,而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其信息消费则以第二阶段为主。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信息消费的基础供给还需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企业信息消费的高级阶段才能早日到来,信息消费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个人信息消费层次递进规律

作为信息消费的狭义化主体,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消费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其实就有了信息消费,信息作为交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是其价值没有被固化和凸显,更没有上升到市场行为范畴,仅仅是一种交换行为。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正是需要的差别推动了交换行为”(冯文光,1985)。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史,从烽火台到驿站,从电磁波到网络,无不代表着信息作为一种输出在生产者(供给者)和消费者(需求者)之间的流动。真正意义上信息消费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因为IT技术带来了信息产品的规模化制造、标准化生产,进而带动了交易市场的成熟、商业模式的形成,为个人开展信息消费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活动,其取决于个人的消费需求。借助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分析个人的信息消费层次,有助于探讨个人信息消费层次的递进规律。

(一)理论回顾

需要是消费的起点,人的消费需要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程大为,2001),而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周三多,2010)。要逐一递进的满足这些需要,就只有通过相应的交换和消费来实现。当较低层次的需要通过消费行为得以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进而通过相应的高层次消费行为予以满足。韦尔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曾提出了信息寻求行为等级图,他指出,一个人在等级中的位置决定了他的信息寻求行为,而且只有在一个层次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刘海霞,2004)。然而,消费者信息消费的层次递进是否符合这条规律呢?

(二)个人信息消费层次的反向递进过程

按照马斯洛对人需要的层次划分,可将其归为两类需要,即较低层次物质的需要和较高层次精神的需要。而信息作为消费的对象,在这两种需要的满足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如图2所示,对于物质需要的满足,信息作为消费行为的中介,起到消费行为决策依据的作用,属于直接消费。对于精神需要的满足,信息往往作为纯粹的原始输入,需要通过传递、反馈和创新,从而达到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目的,这种信息消费属于间接消费。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消费目前是个人信息消费的主要方式。据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在一项“用户在过去一年中在网上实际购买过哪些种类的产品”的调查(多选)中,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书刊类(58.7%)、电脑相关产品(35.5%)、音像器材及制品(29.5%)、通讯类(18%)、礼品服务(13.8%)、教育学习服务(12.9%)、服装类(5.9%)。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来界定,这些排名靠前的消费领域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据2013年3月CNNIC的《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用户网上购买商品类型按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是服装鞋帽(81.8%),日用百货(31.6%),电脑、通讯数码产品及配件(29.6%),家用电器(22.9%),书籍音像制品(18.4%)。可以看出,目前个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个人信息消费的层次递进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发展趋势,即从满足高层次精神需要向满足低层次物质需要过渡。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消费主体年轻化、高学历化、低收入化等特征决定了其消费需要的高层次化,年轻化意味着好奇、敢于尝试,高学历化意味着高修养和高层次的消费需要,低收入化则决定了其较低层次的需要通过家庭已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消费产品供给者信息化推进呈现出从IT领域等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逐步推进的特点,决定了首先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信息消费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随着信息消费主体的多元化、供给者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消费的层次呈现出向下发展的趋势。

(三)建议及启示

基于这一递进规律,一方面,为了满足较低层次消费信息的获取,必须加速信息化普及推广的步伐,触角应广泛伸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消费的时空限制,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消费过程;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信息消费改善民生的作用,政府必须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从而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让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基于摩尔定律的信息消费供给周期突变规律

促进信息消费,一方面要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信息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最终取决于信息消费供给的规模和水平。研究信息消费供给的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打破行业壁垒,加快关键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业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提升信息产品、服务、内容的有效供给水平。

(一)理论回顾

美国科学家戈登・摩尔在1965年大胆提出了集成电路集成度与和成本的假说,处理器的性能每12个月(后来修正为18个月)提高1倍,而其成本成比例的递减。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被缩短,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四个阶段,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信息经济时代,面临着还没到成熟阶段,就被新产品所替代的局面,而且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加速。

(二)生命周期视角的信息消费供给突变规律

如图3所示,在信息消费垄断市场中,即使针对同一信息消费供给厂商来说,按照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进入市场、扩大份额、不断成熟的过程,当产品1到达T1时刻即成熟阶段,新的技术已经出现,需要企业适时推出更新换代的产品2以取代技术已经落后的产品1,产品2重复产品1的生命周期过程,同样在T2时刻退出市场。

如图4所示,在寡头垄断或者竞争市场中,对于不同信息消费供给厂商而言,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呈现出厂商1的产品进入市场后不久,在T3时刻就有新的厂商2进入,并且采用的技术足以对其造成威胁,从而导致厂商1的产品在T4(此时T4

(三)建议及启示

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加速和多样化,如果企业不能够持续创新,将会受到摩尔定律和市场竞争的惩罚。随着信息消费周期的不断缩短,将催生信息消费新业态的创新,这给广大信息消费供给厂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消费市场只有适者生存,墨守成规不思创新的企业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结论

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信息服务需求才能有效拓展,企业信息消费需求将进一步被释放;信息消费市场将逐步活跃,个人信息消费意愿和习惯逐渐形成,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和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产业领域需加速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终端产品服务应持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M].人民出版社,2013

2.邓胜利.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4(7)

3.马哲民,靖继鹏.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7(3)

4.邓胜利.国外信息消费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04(1)

5.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朱红.信息消费理论方法及水平测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邓胜利,况能富.企业信息消费满意度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05(10)

8.冯文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9.程大为.电子商务管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0.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刘海霞,李后卿.信息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J].情报杂志,2004(2)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1.7

第9篇

华为、中兴表面风光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的不快,在印度电信市场屡屡受挫,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不够好。近年来,它们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非洲,加快了向非洲的进军节奏。

2月7日,路透社援引刚果电信部长Philippe Mvouo的话说,华为、中兴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都提交了投标书,竞购刚果共和国独家固话运营商Sotelco公司。不过3家公司都对此予以否认。

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为、中兴进入非洲以来,凭借低廉的价格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尼日利亚,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不过,非洲政局不稳,将给它们后续的推进制造不少麻烦。

将目标转向非洲,可以理解是华为、中兴的无奈。2006年以前,它们靠政府14%的退税补贴,过得有滋有味。但之后政策发生了变化,政府补贴的下降也直接反映到了它们的盈利上。这种对政府的依赖性不改变,对它们的将来十分不利。

与此同时,低价策略虽然给华为、中兴赢得了市场份额,却造成利润不断下滑(2006年都已降到5%以下)。价格战也不再成为它们进军国际市场的利器,国际厂商们通过降低生产设备的成本、降低购买原材料成本,使价格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华为、中兴到了该反思自己的时候了!

向非洲挺进

随着非洲经济的升温,那里将成为一块热土。世界银行估计,在今后5年内,非洲每年花在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将超过32亿美元。目前,摩托罗拉、诺基亚、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厂商,早已在非洲市场站稳了脚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如今成了电信设备厂商竞争的“主战场”。

水清木华的《2006-2007年非洲电信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电信领域,非洲电信市场潜力巨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只有50%的地区被手机信号覆盖,而非洲目前人口约为8.9亿,手机普及率仅为9.4%左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如此好的形势,是否预示着中国企业将向非洲进军?事实的确如此,据说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早就盯上了这里。而在印度市场的不爽和在欧洲市场的不顺,更促使它们果断地作出决定,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入力度。

有媒体报道,华为、中兴已同非洲35个国家建立了业务往来,设立了20多家办事处,并在一些国家立住了脚。它们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踏入非洲市场,对那里的环境已经较为熟悉,近年来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利比亚的WCDMA网络(北非地区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的WCDMA网络,也是整个非洲地区最大的3G网络)就是由中兴负责设计并安装调试的。

华为在非洲的成绩也有目共睹,计世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南部非洲的销售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在毛里求斯,华为承建了非洲第一个3G商用局;在尼日利亚承建了南部非洲2005年建设的最长的国内传输网,覆盖了尼全境的所有主要城市。”目前,华为还拥有尼日利亚(非洲第2大电信市场)MTN40%的市场份额,它们于2004年展开合作。

华为、中兴在非洲非常受欢迎,与中非关系友好有一定的关联。去年的中非峰会上,华为、中兴就分别与非洲国家签署了近3000万美元的电信设备合同。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中国电信设备商在价格上的吸引力。尼日利亚一官员曾经惊讶地表示,“我简直不敢相信,难道他们不要求回报吗?欧美的设备厂商要价比它们高几倍。”他甚至表示,只要它们愿意,以后的活都可以包给它们干。

与其他国际厂商比,华为、中兴的价格优势明显,这是它们赢得非洲政府信任的重要原因。

非洲与印度不同,它们的电信业相对较开放,非洲的不少政府也鼓励引入外资,以促进电信业的发展,这对华为、中兴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不过,非洲目前的局势很不稳定,连年战乱,这对有线线路的铺设、维护是不小的考验。

依靠退税补贴风险大

2000年时,政府为了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出口厂商实行出口增值税退税政策。按照17%的标准增值税税率,IT企业最多可以获得14%的退税补贴。华为和中兴从这个政策得到了很大的好处。2005年,中兴的税前利润为15亿元,其中大约有30%来自增值税退税。

不过,如今情况有了变化,从2006年1月1日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税收政策,政府对它们的补贴下降了不少,给它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点从中兴2006年的盈利可以看出。

2006年第1季度,中兴营收同上一年略有增长,达到46亿元;但运营利润同比却下滑了71%,降至65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滑86%,降至3340万元。华为作为非上市公司则干脆不透露盈利情况,表明其信心不足。

中兴方面表示,净利润的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毛利率的下滑,该公司2006第1季度毛利率不足33%,与上年同期的40%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中兴2006第1季度的退税补贴仅为600万元,同比下滑90%。这一下滑也直接反映到了公司的利润上。

有消息称,2005年华为获得了30亿元的退税,中兴少一些。但这种“保护”是无法长久的,也必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不过,虽然新的政策对它们有影响,但它们的营业额一直在增长,总体来说获得的政府补贴还是很乐观的。

华为和中兴对政府的补贴过于依赖,靠从政府那里拿回增值税退税来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虽然政府已经够慷慨了,但它们的利润率还是下滑得厉害。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增值税退税的补贴,华为和中兴的税前利润在2006年为负数。这让人有些失望――在普通人看来,它们是中国IT行业的佼佼者,没想到居然如此孱弱。

实际上,华为、中兴并非多神秘,仅从利润率角度来看,它们甚至比纺织品业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前提条件是排除政府的高额补贴。

不能总靠政府补贴吧!一旦取消了这笔巨大的“额外之财”,华为、中兴怎么应对?而且从长远看,取消增值税退税也是必然的――过去,出口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3驾马车之一,政府采取补贴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不过,这种战略的弊病已经显示出来,虽然我国在出口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内需却一直疲软。政府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十一五”计划里面,政府已经决定要从面向出口转变为面向内需。

有人还从负债对资本比率分析了华为和中兴的财务状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兴是上市公司,如果缺钱了,还可以到证券市场去寻找资金;华为则不同,只能要么从银行继续贷款,要么变卖自己的资产。

衡量一个公司,它的盈利能力很重要,如果是赔钱赚吆喝,壳再大也不行,而且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华为、中兴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也应该看到自己的弱处。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华为、中兴不能从依赖政府政策补贴的怪圈中走出来,前景难以预测。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为缓解国际压力削减了针对电信设备厂商的税费优惠,这意味着华为和中兴今后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将大为减少。不过,国外分析师认为,即使将来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华为、中兴的政策补贴,很可能会采取其他措施来扶助华为和中兴,如研发贷款或其他税收优惠,它们获得的政府支持实际并未减少。

价格战不再是利器

低价策略曾经使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风光。从2005年华为赢得印度某运营商的订单来看,报价是竞争对手朗讯的37%,据说在某些关键设备的竞标价仅为朗讯的1/7。

华为和中兴无休止的价格战,使它们的盈利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2006年来看,华为、中兴2家利润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2006年前3个月,中兴获净利润3340万元,同比下降了85%。华为似乎也在为利润下跌而烦恼。

尽管华为否认自己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产品价格,但对于竞争对手来说,价格就是最大的问题。英国电信首席财务长哈尼夫・拉拉尼表示,华为、中兴加入竞标者的行列之后,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报价大幅下降。

不过,国际电信设备厂商已经通过各种措施降低了产品成本,华为的价格优势正在缩小。随着电信设备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已不再是唯一的武器,目前其他商家正在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