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外阅读的定义

时间:2023-11-06 10:10:43

导语:在课外阅读的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外阅读的定义

第1篇

【关键字】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合理开展

长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看课外书的时间。从我对本校3―6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发现,有70%的学生阅读自觉意识不够,对阅读不感兴趣。语文学习好像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与课堂教学的围城中进行。

如何去改变这一局面呢?教师们必须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加强课外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是纲,在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文章的关键句、理解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等方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我进行了各种活动。

1.举行故事交流会。

在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单元主题是童话故事。对于《去年的树》《小木偶奇遇记》这些故事型的文章,学生们明显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们在课后去搜集一些自己喜爱的故事,在班级里讲给其他同学听。同学们兴致高昂,踊跃地去购买借阅了一些《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系列的书。经过仔细阅读,精心准备,学生们在班级里声情并茂地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节讲给了同学们听。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2.开展读书朗诵比赛。

学生们对于“比赛”的定义很明显,都知道要去挣得个好名次,为小组、为自己争得荣誉,争得“面子”。于是在课余时间纷纷认真准备,认真阅读。在学生阅读到精彩篇章之后,举行学生读书朗诵比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朗诵水平,还提高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不仅争得了荣誉,而且获得了知识。

3.表演书本剧。

学生阅读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后,老师引导学生把情节动人的部份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演一演。比如在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文章之后,学生们大受启发,深刻感受到父母之爱。他们不仅在课外去大量收集体现父母恩情的文章,并且改编成小剧本,经过精心排练,加上自制的一些道具,淋漓尽致地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个伟大的父爱和母爱的动人画面。这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知识和愉快的体验,更懂得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又增加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读书是一项心静的活动。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阅读氛围的营造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舒适幽雅的阅读环境,如建立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在教室内外的墙壁四周可酌情悬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亦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如此则能通过长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争相阅读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指导课内外阅读方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乃至成材后走入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浏览泛读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书,初步了解大致内容。或者当我们的读书仅为了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或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也可采用此法。

2.品味精读法。对于那些语言隽永、引经据典的美文佳作、名篇名著,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写评语。如此,学生则能通过静心细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其妙词佳句。

3.读写结合法。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拾贝的习惯。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在写的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拓宽思路,深入研读。

四、运用生活,促进交流,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只停留在学生的书本上,要真正做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要教会学生把阅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平时的训练中日常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沟通,多多交流。通过学生之间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阅事能力。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大课外阅读的训练量,长期合理有效地去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从而更好地去为课内教学服务,提高学生课内阅读水平。作为教师,只有认真贯彻新课标要求,合理有效地开展课内外整合阅读教学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生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87-02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把控力。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大好时期,学生通过培养语感,提升基础语言的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接受能力等。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情感体验,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小学生创造语感培养空间,促进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培养语感

汉语是母语,语文知识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课堂、校园内还是家庭里,处处都有语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能够灵活运用引导手段,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知识,对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揣摩、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农村小学生丰富的童年生活以及美好的乡村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引导其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培养语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生活情境,巧妙地利用农村小学生丰富的生活经历中的美好记忆,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灵感,从种种生活情境中积累语言。作为教师,应当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日常生活、学习的热情,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培养语感。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写小男孩渴望得到一辆玩具小汽车,但由于爸爸常年病着,他舍不得让妈妈花钱买小汽车,小男孩是一个懂得心疼妈妈的好孩子。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心情,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你遇到像文中小男孩一样的事情,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谈谈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这样教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比起小男孩,自己已经生活得很幸福了,纷纷表示要学会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二、创设交际情境,增强语感

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对语感的培养是在打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对其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不利。学生年龄不同,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知识点。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大多是当地方言,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使用“土话”,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由于表述不清,语言中夹带方言,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恐惧心理,往往不愿意开口表达。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利用普通话交流,课堂上、课后都使用普通话。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各种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对话,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试着用最为基础的发音练起,在课堂中设置生动活泼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师的合理启发下展开想象的空间,感受语言背后蕴含的知识点。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演讲”,将自己近期发现的趣事、乐事与大家分享,或者就某一个话题来一段“脱口秀”,久而久之,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并且树立口语表达的自信,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感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锻炼,是培养其语感的关键途径。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幽默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语感训练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三、有效的课堂朗读,训练语感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效的课内朗读,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促进学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其对语言的总结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促进其书面语感的提高。朗读不是简单的大声读,而是带有感情的阅读,是感受语言魅力、训练语言的重要形式。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学生感受集体朗读的壮观、朗读接龙的趣味、男女朗读的嘹亮,从而感受朗读的魅力,增强其对语言的感受力。如在个性朗读中,学生首先借助于课文后的注释、拼音以及字典等,轻声地自由练习阅读,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通过有声朗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最后,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文章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生在反复听、读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对语句的停顿、重音、读音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与提高。

四、大量课外阅读,强化语感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语文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规定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受以及赏析能力,还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小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积累语文知识,获得更多语言经验,补充课内无法涉及的知识,强化学生语感的培养。但在农村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持有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学习应该以课本为主,课外读物会影响其学习;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较差,大多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等,给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形成了很大的制约。根据农村地区开展课外阅读的现状及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力量,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打好基础,促进语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阅读角,订阅一些报纸或小学生课外读物,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便利,还可以趁着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了合理的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家庭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综上所述,语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言感受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激发兴趣、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增加课外阅读,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先丽.基于新课改的小学高段语文语感培养加强途径分析[J].读与写.2015,21(8):21-22.

[2]车桂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实现途径分析[J].教育.2015,35(8):88-89.

[3]李丽.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势在必行[J].课外语文.2014,25(8):104-105.

[4]张俊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5,21(2):275-276.

第3篇

大量名著阅读不仅会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但是,目前农村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

目前农村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①、学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经调查,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大工,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②、多家长和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教科书,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教育或不允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③、乏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看动画片、看球赛或电视剧。而对名著却不感兴趣,不想看。④、乏引导。名著难以理解,特别是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名著和外国名著,许多青少年无所适从。

因此,对于农村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问题,我们在高度重视之余更应明确: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通过"点"、"线"、"面"的结合,来提高农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一、"点"的阅读。

心理学家雷斯尼克说:"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作用。"由此可见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要尊重学生阅读个体的独特体验,由于阅读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存在有差异,再加上文本的内容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它不是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文本本身带有模糊性、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意义的生成是有个性差异的。文学永远是不同层面的理解,我们应尊重阅读个体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但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基础,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

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首先是个体阅读即学生个体"点"的阅读。

二、"线"的阅读。

学生个体阅读只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点",还需要把这些"点"来形成"线",那么阅读的效果就更上一层楼了。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阅读名著也应发挥集体的力量。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认识是有偏见的。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每个阅读小组就是若干个"点"组成的"线"。

这一点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尤为必要,"点"的阅读他们一般都能做到,但是受条件限制,在家里很难有和他们一起交流探讨的对象,如果没有交流探讨的对象,那么学生的名著阅读就是闭门造车。

三、"面"的阅读。

"点"和"线"的阅读能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内驱力,那么"面"的阅读是学生名著阅读的外驱力,人同时需要内驱力与外驱力的双管齐下,才能够即刻的行动与持守的赋予努力,冲破层层阻碍。名著阅读也是如此,在有了一定的内驱力后,还要加强外驱力来促进内驱力。

因此,老师、学校一定要为学生的名著阅读提供强大的外驱力,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具体办法有:

1、班级

①、创建班级图书库

对学生家中的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名著进行登记造册,再定期从学校图书室借一部分图书,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然后借出,并做好登记。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隔锅的饭香。"书非借不爱读,很多的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书库中所借之书看得津津有味。

②、定期开展阅读汇报活动

各阅读小组将本组阅读的成果在班级交流展示,老师组织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利用班费发放奖品,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名著。

2、学校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①、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七年级举办讲故事比赛,八、九年级举办演讲比赛。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②、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第4篇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教师应该把阅读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

为此笔者介绍几种阅读方法:

一、做好“标、增、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标”:用各种符号来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重要的段落,用各种符号标出。“增”:对于书上难以理解的地方予以极其简要的文字说明。如红细胞两面凹的原因,教材上没有解释,学生可把它增补在书本上。“注”:对于教材个别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如淋巴循环的作用中脂肪之运输,此节教材没讲,但在消化系统中营养成分的吸收部分讲到了,可把它批注在旁,这些方法一般用在随教师讲解的读书活动中。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所谓隐含未显内容,即课文中无文字说明,而在插图中隐含、不易被学生发现的内容。例如:①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中,隐含着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比分裂期长的问题;②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暗反应的卡尔文循环将循环6圈;③豌豆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谱中,隐含着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及新组合性状占个体总数的百分率的问题。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要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可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染色体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可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①染色体的形态、数目;②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与DNA的关系;③染色体的存在部位及存在状态;④染色体的复制(时期与方式);⑤染色体的传递规律。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以疑促读,让学生“乐读”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动力,思维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一名教师,只会“解惑”是不够的,更要会“设疑”,并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探讨问题的兴趣。如在学习《性别决定》时,可先向学生提问:“同样是受精的卵细胞,为什么有的发育成了雌性个体,有的则发育成了雄性个体?同是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人体,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别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既动眼,又动脑,注意力便能集中到教材中去主动获取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五、利用插图,对应阅读

图文并茂、以图代文是生物新课程教科书最大的特点之一。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往往忽略了。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图与文字内容对应阅读,辨认分裂期。通过对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

六、易混内容对比阅读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的,对比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对易混知识进行对比,以利于掌握和记忆。例如:在《生理卫生》的学习中,要注意原尿与终尿的比较、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神经与神经纤维的比较。

七、指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提纯”

生物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与定义较多,而且表述简练、抽象,学生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不容易记住。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归纳、概括和“提纯”,就能增进对概念、定义的理解,便于记忆。“新陈代谢”一章有一段约200字的前言,叙述了什么是新陈代谢。由于这段课文写得简练、抽象、概括,所以很不容易记住,但如果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对这段文字进行分析,提纯要点,归纳出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一个定义、两个作用、两种代谢、一个更新,就比较容易理解并记住了。

八、课堂阅读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第5篇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阅读 人文社科书籍 情况

1.调查方法及基本情况介绍

本文针对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情况以及图书馆的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和讨论。在调查方法上,我们对来自我校各个年级(包括1―4年级和研究生)不同专业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研究。由研究者做为主试,在相关教师指导和相关同学帮助下,统一组织问卷匿名调查。调查时间约20分钟,本调查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集体施测,调查前说明统一的指导语。统一发放,当场回收。累计发放问卷500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430份,回收率为86%。

数据经整理之后,其中男性325人,占总人数的75.6%,女性105人,占总人数的24.4%。理科学生124人,占总人数的28.8%,工科学生306人,占总人数的71.2%。来自城镇的学生275人,占63.9%,来自农村的学生155人,占36.1%(见表1)。大学一年级学生97人,占总体人数22.5%,大学二年级学生89人,占总体人数20.7%,大学三年级学生83人,占总体人数19.4%,大学四年级学生73人,占总体人数16.9%,研究生学生88人,占总体人数的20.5%(见表2)

2.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2.1 阅读时间

本次调查中把理工科大学生阅读时间划分为大量时间、中等时间、和较少时间三个档次。根据以往其他学者的调查惯例,将阅读量水平做如下区分:大量阅读时间为每天3小时以上,适量阅读为1―3小时(含3小时),微量阅读定义为每天0―1小时(含1小时)[1]

从以上调查表明,每天阅读在3小时以上,所占比例14.5%,时间在1―3小时,比例占37.6%,时间在0―1小时,所占比例47.9%。这说明理工科大学生在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时,大部分都是在1小时以下,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有一定基础,但时间比较少。其次从年级比较上,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阅读时间每天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普遍在70%以上,大一甚至高达84.5%。高年级学生阅读时间每天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大约35%。说明在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压力时,更多时间已经用于比较实际的应用型知识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2.2 阅读环境和阅读方式

阅读环境的优劣和阅读方式的可供选择性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重要依据。

2.2.1阅读环境偏好

调查表明,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时大部分偏好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教室这样安静且非教学的场所,其中图书馆、阅览室比例达47.9%,教室达31.6%。认为这样阅读效果明显,且在图书馆、阅览室可以就近选择图书等。但调查中选择在图书管、阅览室以及宿舍和其他安静场合(近60%)的同学认为,尽管喜欢在图书馆、阅览室等地阅读,但理工科院校特别是我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座位不够,且大多被用于同学上自习,一般很难找到可以用来安心阅读的地方。

2.2.2 阅读方式选择

如表4所示,大学生在选择阅读方式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选择自己购买和同学互借的人分别为31.6%和29.1%,而图书馆借书的同学只有19.3%。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理工科大学特别是我校由于以理工科为主,因此在图书馆藏书方面,更多是专业方面的书籍,而人文社科类书籍却相对非常缺乏。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的统计数据,图书馆自然科学类借书处藏书26余册,而文学类借书处仅藏书4万余册。通过城市和农村的横向比较,可以清楚发现城市学生由于接触电子信息技术较早,因此对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体等非传统阅读方式的依赖较大(23.6%),而在自己购买的途径选择上,农村却比城市大约高出20个百分点,但受访农村学生也普遍表示,随着图书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某些畅销书价格昂贵,现今购买图书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

2.3 阅读范围

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非常广泛,调查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对体育、经济、科普、人物、心理、文学、军事、专业、外语和小说等各类图书都有所涉及。

从以上调查看出,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范围和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上(占33.6%),另外还包括金融(23.4%),外语类(13.4%)等。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不仅普遍对文学作品产生极大兴趣,而且争鸣、热点作品以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更成为理工科大学生的首选;其次,经贸理论、金融知识及公关知识、心理等类图书成为理工科大学新的阅读兴趣且发展势头强劲; 此外,传统理工科大学生喜欢的图书如军事(5%)、科普(7.8%)类等也仍然占有一定地位。

2.4 阅读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目的,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增加理工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以上调查看出,理工科大学生虽然学业繁重,但还是希望能在非专业领域拓展自身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二者共占63.4%)。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有很大自主性。但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以提高自身修养等为主,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

最后,从以上所有关于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现今,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时间大部分在适量以下,阅读时间相对缺乏。不同年级存在差异性。

第二,理工科大学生偏好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教室等安静且非教学的场合进行阅读,但现今理工科大学图书馆普遍没有充分发挥其提供良好阅读环境的功能。

第三,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途径主要是图书馆借阅、自购和同学互借。由于理工科大学图书馆馆藏人文社科类书籍较少,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购和同学互借。

第四,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层次性,但集中于文学、金融、外语等。

第五,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以求知为主,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

第6篇

以上的调查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在一种自在自为的状况,这种状况当然与我们语文教育中重视应试或技术训练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与我们语文老师在这一领域中有意无意地不作为亦有很大的关系。在倡导大语文教育观念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无视这一领域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只局囿于学生的高分,在语文教育中淡看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那无异于偷懒和逃避我们的责任。

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多年的实践,笔者主张引进经典与时文,建立长效的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机制。这将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使他们的阅读由自在自为状态向自主自觉转变,同时这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

所谓“经典”或“时文”并非一个严格科学定义的概念,所以只能做一些粗略的说明。大体而言,时文是指在各类报刊上最近刊登出来的因其就社会生活存在的某类焦点现象作议论或形象化表述而易于引发人们特别是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优秀作品。经典则是与时文相对而言的,非指字典所界定的宣扬宗教的根本性著作或哲学类权威性著作,而是指在时间的淘洗中被人们认可而流传下来的有较强的阅读价值的作品。经典与时文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它们互相补充。内容上它们都既可以是长篇巨著,也可以是语少意丰的精短小文。引入经典是为了保证学生所接触的作品是典范的和有价值的,以求在学生心里建立起导向标尺。引入时文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发他们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深入思考。

引入经典与时文,具体有三种操作方式可供参考。

第一种是推荐。常常有学生问我读什么书好。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首先进入我视野的是一些所谓“大部头”的作品如《三国演义》《复活》类小说,再往深一点可能是《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类文学理论著作及《史记》《聊斋》类浅易文言作品。实际上,在当前考试的压力下,这些“长篇大作”能不打折扣地被学生们读完的很少(当然某些小说可能除外)。因此推荐经典精短小文也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选择,比如《百年老课文》《新语文读本》中的许多篇章,这里面的文章富于启发性,易于记诵,且较少受阅读时间的限制。当然推荐的不只是经典,还有时文,比如最新获诺贝尔奖的《耻》,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导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甚至还有某些优秀的文学刊物或新近出版的名家文集。推荐的作品可长可短,但当以经典类作品为主。推荐的时间与地点宜于灵活,面对学生群体时可以定时定地,面对学生个体就可以随时随地了。

第二种是介绍。介绍不同于推荐,如果说推荐只是告诉学生读什么,那么介绍则告诉学生书里有什么,如何把握书中的内容。从参与度来说它比推荐更重更强,介绍特别宜于“大部头”作品(如(《红楼梦》《堂吉诃德》)和某些社会热点及优秀热点评论(如青少年追星现象评论,前一段时间的赵薇军旗装事件评论及现今人们对《今生今世》的评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介绍作品内容未必要全面,但一定得力求准确,因为不准确则会误导。而且介绍要力争能引发学生对所介绍图书的阅读兴趣,兴趣有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也就多了,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进行课外阅读参与最看重的。比如向学生介绍“马加爵事件”的相关评论,为保证介绍内容的客观,我们可以提供他自己写给亲人的《绝命书》;可以找媒体上不同的评价观点供学生比对,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如果有偏激的看法则宜适当引导。

向学生作课外阅读介绍的方式有开讲座、举行读书会,组织讨论、讲演、辩论等活动,不过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方式如果也能定时定地并形成制度则效果会更好。

第三种是“教学”。这里的“教学”,是指比推荐介绍等参与度更强的课堂授课,它是本文要重点阐述的一个内容。把课外的适合于课堂教学的精短文章拉进课堂,既可体现教学个性,又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为区别于教材的课堂教学以显示这种课外阅读参与的特点,我们在操作时必须注意它在教学内容中的专题性特点,即要尽可能地把相似相关的内容组成一个可读性强的经典专题。比如学习坡,我们可以把有关坡生平经历的介绍文章,与他有关的历代文艺评论(也包括当代人对他的人或文的评论),他的代表作品等收集到一块组成专题,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这一历史人物,努力把一尊立体的坡雕像搬进学生心里,则会起到比单独教读一首他的诗词要好得多的效果。又如时文专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文章,像《巨人树》(斯坦倍克)、《启示》(蒋夷牧)、《小圆石的启示》(彦火)等,这些文章写人在自然面前或强调人的伟大或强调人的渺小,见解非常,引发学生们对现今人类掠夺自然、毁坏自然的行为的思考,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修养。

为更好地说明我的这一做法,特附录如下专题供读者参考。

课外经典阅读专题――孟子

孟子列传――司马迁

思想史上的孟子――由老师综合整理

文学史上的孟子――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孟子王道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陶烁

热点话题评述专题――马加爵事件

绝命书――马加爵

成功 自信 快乐――给中国青年学生的一封信――李开复

贫困生需要“心灵鸡汤”――李丽萍《中国青年报》

马加爵,一个被冷漠社会遗弃的精神孤儿――仲达“凤凰网”

生命价值专题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我的呼吁――史怀哲

我还债去了――郭乃

我为何而生――罗素

另一方面,把经典与时文引入课堂教学还必须特别注意它的开放性特点。首先是专题文章的开放性。所谓专题文章的开放性是指专题文章决非一成不变。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眼光挑选,学生可以自荐自己喜爱的作品;既要挑选经典,更应遴选优秀时文,以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还要依据教学对象和教学阶段的不同而适时调整。另外,为避免所谓“教材效应“的负面影响(所谓“教材效应”是指任何好的文章一旦编成教材并提早发放到学生手中便失去新鲜感,淡化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教师对专题内容的动态控制,我还主张将优秀文章换成活页形式,即临到上课才发放给学生。其次是课堂形式的开放性。在课堂形式上,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课堂气氛不妨活跃点,尽量避开“精读教学”中常用的经典说教,不预设学习内容,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摄取信息、整理信息的机会,因此保持学生对课堂的浓厚兴趣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引发学生“我要继续学习”的意愿最为重要。再次是评价方式的开放性。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专题时的思考与反应,重视学生在专题学完之后的作业反馈(一般地说,每学完一专题,老师都应该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或写学习心得)。

第7篇

评点的要义是对话。“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领域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从文本出发,评点可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读者对话”、与“自我对话”,其中“与文本对话”是构成与其他三者对话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建构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评点式教学法,充分利用新课程“对话栏”设置开展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文本研习”呢?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评点式教学法在高中必修教材和语文知识拓展课程《走向课外阅读》运用的实践,突出了下面三个方面的评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发现课堂充满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选择评点内容,与文本对话

文本是作者心灵的体现,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和文本对话,深入到文本中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更多评点的机会。在多种形式的的阅读活动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积极的情感,展开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案例一,《我心归去》一文中,第七段对故乡的定义,教师在评点后,让学生自己说说的文本定义故乡的独特之处。

师:“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这里写了什么?

生:什么是故乡。

师:什么是故乡?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下定义,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富于个性的理解,是感情与哲理的融合。你们能给故乡下一个的定义吗?

生:查字典。

生: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师:把课文中表示的故乡句子画出来。

生: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师:故乡有你的血、泪和汗水。这里的血、泪和汗水指的是什么?

生:在故乡艰辛的劳动和奉献。

师: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这是为什么?

生:学生静静地思考,似乎无法理解。

师: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

生:(异口同声)爱!

师:你爱你们的父母吗?

生:(异口同声)爱!

师: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这里孩子与父母同甘苦、共命运,孩子的悲伤就是父母的悲伤,孩子的快乐也是父母的快乐,反之亦然而故乡就如母亲,因为全身心的热爱她,所以才觉得她美。故乡又是贫瘠的,充满灾难的,所以这种美就必然带上了悲的色彩。

基于文本,通过老师的评点,让学生静心去读,去思考,去体会,去发现,才能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对话栏”的设置意图正基于此,而评点式教学就是要把文本的这些“言外之意”充分挖掘。在这里,评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的字词句篇,可以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构思特点,可以是编者的编选目标、旁批评注等。

二、调动评点方法,与自我对话

“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想北平》《我心归去》以旁注的方式给了我们以“评点法”很好的示范与引领。带着学生阅读,不能仅仅是课堂上师生围绕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它更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调动评点方法,展开自我与文本的对话。

案例二,《想北平》教学第二环节,评点指导。

例一: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想北平》

评点:短短几句,简练而纯净,呈现的北平生活何等的安然闲适。字里行间,作者的喜爱、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请全体读评点。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思想内容。补充说明,“思想内容”角度的评点,可以从文章或文句的内容、情感、主旨方面考虑评点)

例二:(北平)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老舍《想北平》

评点:一个“况且”引出北山、西山,一个“呢”字收尾。这样的句式结构,本是平常语言,却实在地写出了他的自豪。写出他对北平发自内心的喜爱。

(问:“况且……呢?”读出什么情感?接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遣词造句。补充说明,“遣词造句”角度的评点,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句式,甚至一个标点方面考虑评点)

例三: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韩少功《我心归去》

评点:一幢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四张床,三个厕所。文本列举的连续5个数量词,从细节写出了“我”在法国的“家”物质条件的优裕:豪华、奢侈。这和下文描写的“贫瘠而脏乱”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思乡之情的抒发作了很好的铺垫。

(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遣词造句。还有什么角度么?明确: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一种。写作手法还包括描法,比如细节描写,表达技巧,比如首尾照应、卒章显志)

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在这里,前三者“可以称为语文学科的‘学件’”。从“学件”走向“用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教学生以“渔”,让学生架构起自我与作品(乃至作者)的桥梁。

三、建构评点模式,与作者对话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评点,从而对话作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并进而深入学习作品的写作特点,这是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点上,无论是必修教材也好,选修课程也罢,笔者认为,它们的教学模式都可以这样建构:一、初读评点;二、指导评点;三、实践评点。

案例三,语文知识拓展课《走向课外阅读》,以《卖白菜》一文为例介绍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及其早期写作风格。

第一环节,学生初读作品,交流“印象莫言”:阅读此文,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可以是一个情节、一句话,或一个人物等?对照诺贝尔奖对莫言的评价,你怎么看莫言的写作风格?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评点,引领“走近莫言”:什么是评点式阅读?如何从思想内容、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切入文本进行评点阅读?参照“月是故乡明”专题旁注式评点,请自主评点、小组交流。

第三环节,学生再读作品,探究“真实莫言”:在引领学生从遣词造句角度出发,到写作手法、思想内容的深入评点表达后,教师指导学生再读作品,透过作品,探究作品之外,背景之中的“真实莫言”,并以此拓展《透明的红萝卜》片断阅读,探究又一个“真实莫言”。

第8篇

语文教育改革之路已走过了50多个春秋,其间经历过风风雨雨,在跨进21世纪的门槛后,素质教育的提出,又使它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提出,是语文教改的一次质的飞跃,正如于漪在谈及素质教育时所讲的,“它(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个时髦口号,好像流行歌曲、时髦服饰那样,流行一阵过时了,又换一个口号。”“……教育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悉心的培养,使青少年获得有益的良性发展,成长、成人、成才……”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落实素质教育,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的确,目睹现行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笔者汗颜不已,站了几年讲台,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一节课仅是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就因为一堂课只是徘徊于背景及作者简介、正音释词、划分结构、明晰写作特点之间,学生则“静坐”录音。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即使兢兢业业几十年,也只不过是为这个世界付出了最基本的劳动。素质教育的提出、全面推进,把身陷囹圄的教师及时带出了误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意义巨大,影响深远,不仅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涩、干枯的平铺直叙,机械、空洞的思维训练,只会造就出一台台任人摆布的机器,而灵机一动者(甚至标新立异者),便能带动整个语文教育世界。更何况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基于此,本文仅就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初步探索,以与同行们商榷。

二、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利用好主阵地:课堂。同样是在课堂内,还要将讲读课与自读课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讲读课,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做到在“三精”(讲要抓住课文的精要,讲出课文的精华,并讲得精彩——北京市特级教师时雁行)的前提下,尽量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多练。一般来说,学生的时间每节应占1/3以上,至少应有15分钟的时间(一节课按45分钟记)供学生读、练,教师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加以提示,再辅之以释疑、答难即可。而对于自读课,学生阅读理解的时间应占一节课的2/3以上,教师应致力于一个“导”字,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就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看,从讲读到自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迁移的认知过程。假设讲读课是“举一”的话,那么,自读课则是“反三”。自读课既是为讲读课服务的,又是讲读课的重要补充和升华。在分清主次、明晰谁是教学主体的情况下,课堂阅读教学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学生在课内遇到的篇目不合自己的阅读胃口,阅读心理消极的话,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导入、挂图、多媒体等手段调整学生心绪,改变学生消极阅读的心态。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教师在课堂内的系统讲授,但由于课堂教学无论在时间支配还是涉猎宽泛方面皆受制约,故课堂阅读教学只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还离不了让学生在课后充“电”,即课外的大量阅读。林语堂先生在对大学国文教育颇有微词时认为:中文系的学生可以摒弃教师的导读,读完古典四大名著就可以了。虽然他所说的“读”与时下所谈的“读”程度迥异,但从中说明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著名作家王蒙指出:“……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加强阅读的份量,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就规定初中生每学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八十万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需要“两手抓”,既要读文学史,又要读文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遇而讲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史、文化、文学常识。譬如,在讲《范进中举》一文时,可穿插讲述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讲《故宫博物院》时,可穿插讲些中国古代的亭台轩榭等建筑风格、布局,欧洲建筑的“哥特式”等;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由金翠莲向鲁提辖唱喏、道万福生发开去,讲一些古代的礼节常识,亦可由鲁提辖自称“洒家”、金翠莲自称“奴家”引入,讲些古代的称谓知识,以免有些学生将古代所谓的“犬子”理解成“狗的儿子”而授人以柄,贻笑大方;讲“通感”时,除了介绍“通感”的定义外,还可以告诉学生这一修辞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其《通感》一文收在《七缀集》及《钱钟书散文》等书中,“通感”最有名的例子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讲具体作品时,穿插相关的文学史等知识必然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只要教者有心,文学史或者文化常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当然,开设一些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也不失为授业解惑的好方法。文学史的讲授可在初中三年践行,大致把握这样一个体系即可: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六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鉴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讲授时不必过细或面面俱到,以点带面或择其精要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有了文学史、古文化常识做基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选读一些有代表性、经典性的作品。阅读的作品在循时段(文学史体系)、循序而进的情况下,涉猎面宜广博不宜狭窄,古今中外都应在选择之列。大致说来,《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孟子》、《左传》、《战国策》、《史记》、《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家散文选》、《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儒林外史》和四大名著当在首选之列。其他如鲁迅、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钱钟书、冰心、余秋雨、路遥、贾平凹等人的作品亦不可忘却。中外文化宝库典藏丰富,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增加了“课外阅读推荐数目”,尽可将其作为指南来指导学生。

第9篇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数学 阅读

小学数学的文字题、应用题等,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其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许多小学生由于读不懂题目而无法正确做题,阅读及理解能力的不足限制了潜能的发挥,因而在实际的数学当中,需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并规范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则具体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阅读问题展开探讨。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理解能力弱,如何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主动进行学习,必须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自愿去读与理解。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征,首先可以有效创设题目情景,将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具体而真实的趣味性数学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爱好,在问题的设定上要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并可以通过同原有知识的矛盾来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提升对数学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材料,将数学阅读带入课堂,让学生爱上阅读。数学教学当中阅读的主要内容为教科书,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对其感兴趣,而课外读物往往能够让他们喜欢,因而教师可以针对性设置课堂的课外阅读栏目,例如时常在课堂中进行《数学符号的产生》、《阿拉伯数学的来历》等数学材料的教学,并经常性地在课堂中穿插数学幽默故事、数学游戏与名题欣赏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阅读主动性。

二、优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与精炼性等特征,许多学生对阅读数学文本感到头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因而,教师需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读。首先,要要求学生阅读时认真仔细,学会精读与细读,对于数学语言中“各”、“占”、“相当于”、“分别”等词语需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们学会处理这些词义。例如针对平行线的概念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画出“不相交”、“两条”等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定义的准确含义,推敲“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让学生思考并理解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例子,使其明确关键词语当中的制约关系,学会咬文嚼字。其次,要鼓励学生阅读当中动手与动脑,例如在阅读应用题时,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词语;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内容,可知道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画、摆、拼、比较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可让学生动手画,并折叠与拼图,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此外,要促使学生重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出问题与疑惑,在复习当中要巩固并反思,展开联想,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老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只让少数学生发言回答问题,由于时间等关系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表现机会,导致限制了学生阅读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因而在课堂当中,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可以利用小组的模式,针对具体的问题,让每个小组展开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各抒己见,同时让每个小组代表总结并进行发言。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锻炼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的锻炼,自然能够提升语言以及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持耐心,坚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当学生的数学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有效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问题的表述与理解。例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倍”这一题目,让学生进行“换句话说”的练习,这句话可以换成“男生人数等于女生人数的1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4”、“女生人数为男生人数的4/5”等,利用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水平与数学思维。

四、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当中要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课堂上,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导入,激发并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师需在课堂上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有计划、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较、观察与思考,并且促使其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同时要提供综合信息的材料,提升学生对数字信息、文字信息以及图文信息的综合阅读能力。而课外阅读,则需要学生以轻松、自由的阅读方式去培养阅读能力,例如为学生提供课外讲座,利用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接触并阅读课外科普书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材,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升学生数学涵养。

五、及时评价与鼓励

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技术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要及时地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几部给予激励性的表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起自信心。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互评,不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与启发。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一个评价表,针对学生阶段性地进步要及时鼓励,并促进其他学生学习,对于暂时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教师需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促使他们努力提升,从而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更为自信与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基础之上,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优化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教学当中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红兵.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J].课程教育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