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10:01:11
导语:在科学思维的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3年美国最新公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教育新观点,那就是强调了科学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科学工程与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这个新标准成为了指导全美科学教育的新纲领。笔者就科学工程与实践中“建构解释”这一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建构解释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 亲身体验,依据原有认知形成猜想
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为例,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运动起来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口渴等现象,至于运动后为何会出现这些状况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亲身体验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原有认知,激发他们求知欲,使其对为什么运动起来会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现象展开推测并形成初始的猜想与假设。
[教学片断]
师:这是老师给大家拍的大课间跑步的照片,我们知道在跑步的时候骨骼、肌肉和关节都参与了运动,此外我们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心跳加快、流汗。
生2:还有呼吸加快、口渴。
师:运动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这么多的变化,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比如呼吸为什么加快了呢?
生1:新陈代谢加快,所以呼吸加快。
生2:呼吸加快是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
……
二、 亲历实验,依据实证初步形成解释
以《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这节课为例,学生对于“为什么运动后会呼吸加快”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猜测,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学生必定会寻找各种证据,如“我在某本科普书看到就是这么说的”“我在电视里看到是这么说的”,但这些证据都不是最直接的。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只有亲历实验才能证明一切。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原因,到底谁的观点是符合事实的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呼吸前后空气的变化?
① 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② 交流自己的感受,试着解释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生: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我感到空气越来越不新鲜,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了。
师:空气不新鲜和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袋中的氧气越来越少的缘故。
生2:可能是体内排出来了一些“废气”。
……
师:到底是不是氧气减少了,如果是“废气”增加了,那这种废气是什么气体?怎么通过实验证明呢?
生1:找个仪器来测一下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
生2:对,然后比较一下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
生3:哪种气体减少了,就说明被我们人体吸收了,哪种成分增加了,就说明是我们体内排出来的。
师:同学们提出的想法真不错,那我们就来像科学家那样来做实验吧。
……
三、 汇报交流,在多种解释中达成共识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可能会形成多种解释。当解释受到怀疑或者产生争议时,科学论证的过程就“应运而生”了,由此便会激发学生捍卫和辩护自己的观点以及质疑和挑战别人的说法。当某一种解释在争论的过程中获胜或者多种解释合成一种解释时,科学共识也就在此时达成。
[教学片断]
师:事实证明呼吸过后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了,所以我们反复呼吸保鲜袋中的空气后会感觉到不舒服,事实上其他气体的含量也发生了变化。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表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吸进人体的空气
(100克)78%21%0.03%0.97%呼出体外的气体
(100克)78%16%4%2%师: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呼吸前后哪些气体发生了变化?哪些气体没有发生变化?
生1:氮气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了。
生2:呼吸是把吸收了氧气,排出了二氧化碳和水。
生3:那呼吸加快也就是吸入了更多的氧气,排出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吗?
生1:嗯,我同意你的观点。我还有疑问,就是那么多的氧气被吸入体内有什么作用呢?
生2:还有运动和氧气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
四、 回归生活,在运用新知中完善解释
科学的目标是建立能够解释物质世界的理论,一种理论当它具有更强大的解释能力、能说明更广泛的现象,以及解释一致而简洁时,才能被人们接受。因此在科学课中学生所形成的解释如果能够解释多种现象,那么这种解释才是完善的。反之,那就需要对解释进行更深入的论证,使之更加详尽和精确。
总之,“解释”这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方式,它带领着学生努力去理解科学现象,而不是去复制课本或者其他权威所传播的科学知识。作为一线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权利和有义务去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形成更完善的解释的过程中不怕犯错和迷信权威,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建构解释”这种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建模:一种有效的建构性学习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思维发展 学生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思维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中学语文老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语文课的性质来看,语文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人们进行思维的具化表现形态,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的学习既是思维的学习,也是思维的训练。语言是依靠思维内容和结果的充实而成其为语言的,没有思维也就谈不上语言,因而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工作,语文教学工作的好坏首先看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略甚至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弊端,比如有的老师依然用满堂灌的陈旧教法,有的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有的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它与新课标阐述的“培养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发展打好基础”的教学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种弊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对教参的迷信,结果只能是遏制学生最鲜活最富灵性的智慧火花。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在进行接受性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教师要肯定言之成理,适当宽;抓住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我们在阅读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跪”着教书
教师要有独立自由的精神,不唯教参是从,旁征博引,对文本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以教师的智慧引领学生的阅读,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独立地钻研文本,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固持下,教室里站着的是老师,坐着的是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心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老师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他们的言行,用他的思维去分析、理解、必定会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的环境。
三、创造性利用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1.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思维的基础,是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心理因素,好奇心会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里遨游探索。而索然寡味、表面应对的提问,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会使学生厌烦,以致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问题的设计应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使其有所发展,因此而体会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快乐会激起答问的更大兴趣,这样就会逐渐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使学生不断地跟随教师的提问去探幽寻微,增强思维的深广度。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在思考的训练中形成。提问的科学设计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极为重要的一环,不可漠然处之。
四、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要激发学生在文中寻疑进而质疑答疑,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由“问我”变“我问”,由注重理解接受转向注重自主思维,答疑时不必考虑是否出格,也不囿于答案的唯一性。当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时,再参与语言的交锋、思想的对抗,探究兴趣自然浓厚,课堂气氛自然浓厚。
当然教师要适时点拨,提升思维训练的质量,做出适当的评价。“我思故我在”,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只有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超越教师,甚至非逻辑地、反常规地、逆向地进行思维,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文课具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先天优势,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具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可能。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思考。
比如,学习小说《祝福》,学生对“谁害了祥林嫂”的问题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分析祥林嫂与周围人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祥林嫂自身,最后他们得出两种看法:封建礼教思想害了她,人们的麻木、冷漠、自私害了她。这样学生就从更高的层次上理解了小说的主题,理解鲁迅小说的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它深刻揭示了国民的的劣根性,具有深远的意义,永不过时。
例如,学习小说《项链》,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马蒂尔德贪慕虚荣的缺点,也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物身上诚实、吃苦耐劳等闪光点。
不仅阅读教学要注重思维训练,作文教学也要以思维训练为本。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这里课程标准从作文的思维质量出发,切入了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因为发展思维才是提高书面表达质量的保障,也是书面表达最根本的教学目标。语言和思维分不开,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说话写文章没有条理,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关于科学问题
对于“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我们有了“足够”的认识。之所以在“足够”上加上引号,是我们还只是认识到了“问题”重要性,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意识,还在探索当中,或者说还只是一些浅表的认识。“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孩子第一次看到结满桃子的桃树,会问:“这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桃子。”然而他们会去摸摸树干,摘几片桃叶,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桃子。孩子不一定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关于桃树的问题,但他们会通过行动到来满足自己心中的好奇。我们倡导“做中学”,是因为在活动中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各种问题,即便他们不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他们在活动中自我思考的结果。就像玩杠杆尺,不需要教师说明如何玩,学生自己就会考虑如何保持尺的平衡。这远比根据教材提供的表格来完成操作要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正如杜威所说:“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问题是教学的纽带,科学问题的提出不能作为探究的起点,也不以提出类似“怎样使用杠杆才能省力?”这样的问题为标准。脱离了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即使由学生的嘴里说出这样的问题,那也是违心的,如果是在公开课上,就有造假的嫌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问题的前身,如能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解决好这些游戏问题,就能轻松地转化为科学问题。
“杠杆”一课的开始,我提出了如下几个关于游戏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你们小组保持杠杆尺平衡的摆法清楚地告诉大家?根据数据我们发现怎么玩,才能保持尺的平衡?所涉及的问题只能算是游戏问题,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乏思考的过程。
二、关于分析过程
维果茨基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提出了两条客观规律,其中第二条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这种从外部心理过程向内部心理过程的转化,实质上就是“内化”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游戏的过程就是外部活动,解决游戏问题所形成的认知可以看作是外部心理过程,那么中间问题的解决就是内化的过程。与外部心理过程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不再借助各种物质的和符号的手段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推理成为了主要手段。推理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科学探究不能缺失推理,否则就成了探而不究的花架子。
游戏过后,提出了需要根据游戏结论进行推理的中间问题:如果把钩码看作是重物,在尺左边距中点三格处挂4个钩码,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钩码把尺拉平?如果在尺右边距中点四格处挂钩码,需要几个才能把尺拉平?在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推理是重点,操作只是作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三、关于科学结论
今天我们看来是科学真理,在将来或许就成为了谬论。如没有氧气就没有燃烧,近年来发现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牛顿三大定律成为了近代力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因此,科学探究不能以获得结论为目标,而是化结果为过程。实际上,学生在经历了外部心理过程和内化过程之后,必然能得到一定的结论。结论的表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表述。
在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解决之后,再认识杠杆,提出科学问题:利用撬棒,在何处用力才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在何处用力就显得比较困难?此时,学生能从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然地答道:“手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石头到支点的距离就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虽然这样的回答比较生活化,却是学生自己在各阶段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自我体验,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更贴近学生。
[关键词]情境;激活;提升;总结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数学知识,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传承数学研究的精神。要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必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内心体验,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舞台。
一、巧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意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是以凝固的形态存在的,需要在被激活的状态下才能迸发其生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学生思考的情境,便能很快激活学习新知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先现场剪一个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在学生兴趣盎然地猜测之后,黑板上贴出一个又大又红的五角星。生:五角星!师:为什么叫它五角星呢?生:因为它有五个角。师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师:那你能上来指一下它的五个角各在哪里吗?教师趁机纠正角的不正确指法,学生在正确指角的基础上进入新知的探究学习。
学生对五角星非常熟悉,但是却很少去研究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它的角应该怎样正确指出。教师把这个熟悉的问题搬到课堂上,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在凭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原有的认知,在头脑中积聚了角的生活原型,为学习数学中的角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思维情境,引发学生对角的特别关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主题。
二、经历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形成新结论的过程。结论是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上的,当学生通过探究经历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过程之后,头脑中会或多或少形成一些数学活动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有时它们离结论只有一步之遥,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回味、比较、梳理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准确的共识,从而获得结论。从“过程”到“结论”的活动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提升的过程。
以往我们在教学认识量角器的时候,一般都是把量角器直接呈现给学生,把使用方法灌输给学生。但若让教师引导学生经历量角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把量角器创造发明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在量角过程中,不断生成疑问,再带着疑问进行探究解决疑问。当完整的量角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正确的量角方法也已“植根”于学生心中。对于学生来说运用这一熟悉的工具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三、练习反馈,催生学生的思维智慧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的真正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解决内化新知、形成技能,获得学习体验,生成学习能力和智慧。因此,在解题之后,我们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回忆解答思路,通过重新检查答案,分析得出这一结果的策略及错误答案的原因,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在深化新知,形成技能的同时,积淀、拓展数学活动经验,催生解题智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四、总结交流,完善学生的思维情感
【摘 要】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课堂;发展;思维
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组织游戏趣味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例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排排坐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可以通过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充满趣味性的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着更显的自主性。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2. 组织知识拓宽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 经过讨论,学生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课后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 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即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又把数学课上获得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就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 组织探究创新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开展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维方法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一、三个联系
(一)将新课程与对学生的爱联系起来。对学生的爱是每位教师最深厚的感情之一,这种爱是教师教学的强大动力。它促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责,教师应以“育天下全才”为荣,以“误人子弟”为耻。
这种理念要求对学生更加关爱有加。我们知道,鲜花长的娇艳,小草顽强地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同样的道理:优生和“后进生”也都需要同样的师爱,因而师爱也需要普照,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去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后进生”,一次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最后排的两位学生正在边说话,边玩“操绞”游戏,我一连“关注”了他们三次,他们都漠然视之,这不是在和我作对吗?我气愤极了,把他们两个“扭送”到讲台上,正准备指责时,我发现其中一位女生落泪了,我猛的意识到他们已知道自己错了,又何必把他们逼向“深渊”呢,于是我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笑着对他们说:“老师过去也玩这个游戏,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玩,我愿和你们比赛一下,看看咱们谁输谁赢,输者向赢者唱一首歌好不好?最后,我为他们唱了歌,以示甘拜下风,接着我们师生共同分析了操绞这一游戏的好处和应玩耍的场合。朋友式的师风滋润了学生的心田。从此,我发现上课时再没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了,同学们包括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都投入地听课,课下和我交流的机会更多了。
(二)将新课程与学生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联系起来。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这要求教师要有当代时尚的育人观念: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尔后成才,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而编写的,我在教学的时候,较好的利用了这一良好资源。一次,我在导入新课提问时,一个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学生被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卡”住了,同学都哈哈大笑,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真是个大笨蛋,还是老师的心腹呢。
这时,我只看到了那个学生的头,而看不到他的脸,怎么办?我意识到:如果这时,我也对这个学生横眉冷对,他势必会丧失自尊,对学习丧失兴趣,其他学生讽刺、嘲弄人的气焰也更加嚣张,想到这儿我对大家说:“咱们大家有过尴尬的经历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在大家交流后,听见下面好多学生说:或许他太紧张了吧!或许他心情太不好吧!……这些或许,蕴含了太多的理解,蕴含了良好做人的方式和做事的态度,使我也深深地认识到: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学生对自我的教育。
(三)将新课程与学生自己身边的事联系起来。新课程来源、离不开学生身边的事。贴近学生自己,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教学贴近学生自身,努力挖掘学生的自身因素,设计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实践会使我们体会到:学生只有从课本走向自身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思想品德的真谛和乐趣,获得成就感。
二、二个引导
在具有了与学生友好交往和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上,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基点。
1. 引导学生多思。
疑问是思索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学生自己对问题产生疑惑,他们才有探索的可能和信心,去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比如查资料、调查、讨论进行解决,从而达到“拔开云雾见天日”的目的。为此,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图画、漫画、材料等多种手段创设激疑情境。把学生引进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疑点,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各展其长,一个个疑问将化为他们满意的微笑。这一手段可在课前的导语,课中启发,课后反思等多环节进行。
2.引导学生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探索的积极性,更重要的使他们的诸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等得到提高。以前学生中高分低能、自私自利、毫无创新观点的“好”学生比比皆是,但经过社会地“洗礼”,个别“好”学生已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认识到这一冷酷的现实后,要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组织一些如:主题班会、课题调查、演讲、设计展板等具有展示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的活动,增强学生良好公民意识的形成,发掘其潜能,从而达到最好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多向交流和提升。
三、一个升华
【关键词】美术课堂 思维能力 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120-02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喜欢美术课,更能在美术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一、游戏激趣,发展愉悦的美术情感
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儿童常常把画画当作游戏,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激趣法”,寓教学的重难点于游戏活动之中,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支配下学习。如在教学湘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小小食品店》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的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笔者创设了与儿童生活生存能力发展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景。学生用搓、捏、压等方法制作了很多精美的“食品”后,笔者引导学生把“食品”分类,举办“美食节”。全班学生一共开了六间“食品店”,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食品店经理,不同角色的扮演者分别说说所介绍的食品,或者所购买食品的理由,作品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等特点,说得好的学生获得“美术家”的称号,而这件作品的制作者也被评为“艺术大师”。学生为此兴奋不己,因为融入了生活,司空见惯的食品顿时让他们投入更多的感官,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发现,教师应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在游戏中,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鉴别、判断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又如在教学科教社艺术教材小学二年级第四册《我与卡通》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找卡通、演卡通的游戏,通过课件出示不同的卡通形象,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请来了很多老朋友。瞧!它们是谁啊?”学生很兴奋,大声喊出卡通明星的名字,并试着快速模仿卡通形象的动作和语言。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求知欲,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学生通过画、涂、剪、贴等方法制作完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后,笔者设计了“卡通总动员”的游戏,让学生向同伴夸一夸自己制作的卡通头饰,用语言、动作、表情演一演,创造表现卡通人物,大胆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很多学生在融入表演之后,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再次发展。生活是美术课程的宝库,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引导他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卡通,了解卡通的基本知识,欣赏感受不同卡通的艺术形象美、色彩美与音乐美。学生在游戏中倾注了积极的情感,有机会选择交流和介绍自己的朋友,使生活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往来,体验社会生活和成功的乐趣。
二、观察比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观察是学生积极调动各种感官,认真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用眼睛看、用手触摸、亲口品L、用耳倾听去感受事物。笔者认为依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在感知、体验思考中鉴别、比较,充分感知视觉形象,为理解和创造做好准备。如教学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第六册《追风赛车》一课时,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听一听、猜一猜课件播放的是什么车子的声响,说说它的形状如何、特点是什么。课件播放汽车的声音时,有的学生说:“呼呼,是小汽车的声音,比较灵巧、小型。”有的学生说:“轰隆轰隆,是大型卡车的声音,听起来很笨重,有一层楼高。”……学生用耳朵认真倾听、细心比较,初步感知了汽车的形态特征。笔者接着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汽车玩具、相片、图片等,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汽车的感知和认识。学生先出示各种汽车图片,注意观察汽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等。笔者再出示同一辆车的不同角度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辆汽车。学生通过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等对不同汽车及其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在创作过程中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手工作品。可见,美术课堂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才能较全面、准确地认知对象、把握对象、理解对象、表现对象,有效地改变儿童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概念化画法,使学生对形象准确感知,通过观察比较强调了形象的特征差异,强化了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发现探究,培养大胆创新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让他自己去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用眼睛、手和其他感官去观察、分析、联想、归纳,以“我的发现”为核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湘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彩云衣――童装设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了解色彩是创造服装整体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课件播放小模特童装走秀,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初步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提问道:“你喜欢哪套服装,它采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喜欢?”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童装的色彩搭配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发现服装色彩的搭配非常讲究,找到了三原色和三间色,感受了冷色和暖色等,领悟到了好的色彩搭配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了解对比色的搭配、近似色的搭配和同类色的搭配,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服饰配色应掌握的基本原则:色彩主次要分明,要注意色的面积、形状与肌理等,轻松自如地完成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美术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在接下来的童装设计中就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相关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又如教学湘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真情对印》一课,笔者先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感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态,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对称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是画的呢,还是运用其他方法制作的?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知道这些画是由对印、折印制作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对称、抽象、有肌理效果。此时,学生知道这些“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心里跃跃欲试。笔者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粉颜料、画笔和纸,大胆尝试探究并思考:颜色如何搭配,颜料用量的多少以及稀稠程度,图案的疏密处理,拓印力度的轻、重、缓、急,拓印方法是拍打还是按压、磨压?学生完成作品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幅画为什么比较模糊?这幅画为什么印不清楚?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亲身体验和多角度的观察,学生创造出了生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作品,他们在自主尝试、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成就感、学习动机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关键词:发展思维;盲目性;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36-01
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部属性及其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研讨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近年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用比较法教学新概念,引导学生掌握思维的基本方法
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也是认识事物,掌握概念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不能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通常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简明地阐述了这一道理。
小学生比较能力比较差,对具体事物的差异尚容易比较区别,但对抽象概念之间的差异则难于区别,而且在思考问题时不善于运用比较法。
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有关的概念时,我没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方程",而是安排两组算式。
(1)32+20=52 204÷4=51
(2)X-18=9 12X=60
让学生进行比较。我问: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答"都有等号"。我指出像这样表示等号两边相等的算式叫等式。我又进一步问:这两组等式有何区别?学生指出:第二组等式中有未知数X,而第一组没有,这时我指出像⑵组这样的等式叫方程。再反问学生什么叫方程,有些学生就能归纳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个新概念,我又出示算式让学生判断。
X-3>5 3×4=12
8X+3 X÷5=9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分别说明其理由,学生都能迅速而正确地回答出来。用比较法来教新的概念,绝大部分学生能准确掌握。如:整除和除尽分数和百分数、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和比例,圆柱和圆锥……
2.用图示法增强思维的可见性,克服思维的盲目性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难以正确地把握这一活动过程的方向。一种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图示法,增强思维的可见性,把思维活动的对象和过程展现在图形上,使思维者能看到自己脑力活动的作用对象,分析过程与产生的结果,从而克服思维的盲目性,提高思维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用图示法给学生解一道题:
科技小组里女生人数为男生人数的1/3,如果调进了3个女生,那么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4/9,问科技小组里有男生多少人?
首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的数量关系:
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让学生用图示法表示解题的思维对象与过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致许多学生对比较难的应用题,也能顺利地用图示法求解。
我认为不应把图示法简单地看成是一种解题材的方法,而应提高一步,把它看成是一种增强思维可见性的方法。如果能用图示法配上活动的幻灯片,效果更好。当然增强思维可见性的办法,不局限于图示法,我经常使用的还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以及教师的手势,实物演示等。
3.用置疑法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克服思维的片面性
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缺乏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思维经常带有定向趋势,容易产生片面性。置疑法就是用疑点、反问、反例去打破错误的思维定势,使学生从思维的一个方向转向其他方向,形成对问题比较周全的考虑。
例如: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用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些学生则认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我提出这一疑问: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不是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有的学生说:"能"。这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三角形。
提问:"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吗?"学生答:"相等"。我马上追问:"那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答:"不能"。我又问:"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它们的底不相等,高也不相等,"经过多次反问,学生改变了原有的错误想法,明确了必须是大小,形状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即全等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多解法解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
一个问题常常有多种解法。小学生在解题后,便沾沾自喜,不再考虑其他的方法,有的甚至认为只要把题目答对就行。这样会使他们的思维受到局限,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创造。我常常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看谁能想出新的方法,看谁的解法多,并引导他们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法最好。这样不但能引起学生的解题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工程问题时,我出了一道题。
师徒两人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师傅独做需要9小时完成,徒弟独做需要12小时完成。师徒二人合做了8小时,结果比计划多生产200个零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个零件?
学生对这道题的解法讨论很活跃,提出了如下多种解法:
(1)先求二人合作这批零件需要的时间:
1÷(1/9+1/12)=36/7(小时)
再求多生产200个零件二人所用的时间:
8-36/7=20/7(小时)
再算二人一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
200÷20/7=70(个)
最后算出计划生产的个数:
70×36/7=360(个)
(2)算出二人合做一个小时做70个,那么计划数为:
70×8-200=360(个)
(3)二人合做一小时只作了计划数的1/9+1/12=7/36,那么
70÷(1/9+1/12)=360(个)
200÷[(1/9+1/12)×8]-1=360(个)
1-1÷[(1/9+1/12)×8]=5/14
200÷5/14-200=360(个)
这些解法都是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的途径得到的。多种解法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都想找到新的解法,这样既拓宽了学生解题思路,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求新求异的进取精神,同时也使学生不满足于死记呆背书本知识,而是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当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决非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里没有任何灵丹妙药,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它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艰苦劳动,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反复钻研教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条主干线不放,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山东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技学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在信息科技实际教学中还是较多着重于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并且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根本就未在教学中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意识淡薄的原因,一个是学校较少关注思维教学,另一个是教师本身专业发展对于思维教学较少涉及,再一个是发展学生思维方面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资料相对于其他教学理论资料比较少。
基于三元思维理论的信息科技学科学生思维类型
结合信息科技学科特点,分析几种学生思维的类型。
1.分析性思维类型本文由收集整理
分析性思维类型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为考试成绩很好、喜欢学校、被教师喜欢、能看出观念上的问题、天生的批判者、偏爱接受指示。他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表现很乖巧,教师布置的任何要求都能很好地完成。他们的作品完整,成绩优秀,模仿力很强,记忆力好,符合教师眼中聪明学生的标准。但是,恰恰是这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例如,该类学生在画房子的作品上,可以与书上的范例保持惊人的一致,可让他们设计一栋房子的时候,作品的表现却缺少创见。这一类型的学生未来将趋于平庸,因为他们喜欢接受指示性的任务。
2.创造性思维类型
创造性思维类型的学生成绩中等或偏差、在学校里觉得受限、教师觉得是麻烦、不愿意接受指令与规则、喜欢说出自己的观点、天生是出点子的高手、喜好我行我素。他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表现,按照一般的评价机制可能成绩中等,但是他们非常喜欢提问,在课堂上表现很积极,前提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中,他们制作的作品往往与众不同,技术可能有欠缺,但这类学生平时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提出,教师会觉得难对付,但是在项目研究活动中,这些学生会出很多好点子。例如,在《动物》探究活动中,让小组选择小主题时,一个小组就选择了《人是动物吗?》这样一个独特的题目。在询问中得知,提出题目的就是那位被学生称作“金点子”的学生。这一类型学生就偏于创造性思维。
3.实用性思维类型
实用性思维类型学生成绩不拔尖、天生有常识的人、喜欢在实际活动中寻找自我。他们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的表现为成绩一般,学习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不突出。他们对于信息科技学科的知识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的应用很感兴趣。他们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很好的组织能力,在小组中发挥管理运作作用。例如,有位学生在每一次重新分组中,总是成为“香饽饽”,大家都很想和她分在一组。询问后得知,愿意和她在一起的理由是她很会协调好大家去解决问题,任务的解决思路不一定是她想出,但是她最终能激发每位成员的潜能。这类型的学生对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具有实际思维,未来发展将是一帆风顺。
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
笔者在尝试过程中认为以下三种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当然思维三元理论在掌握三种策略中各有侧重。
1.对答式策略
这种策略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最适合思维教学。这种策略的最大特征就是对话,它鼓励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活动。通常教师在预设这些问题时,没有固定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对”、“错”这样简单的反馈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例如,信息科技四年级的《地球故事》单元《猛犸象》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给学生的预设问题是猛犸象生活在白垩纪吗?它长什么样子?笔者认为该教师预设的问题,其答案是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回答是“错”,第二题答案学生网上一查就能呈现出猛犸象的图片,学生思维时间短、空间窄,这样给学生去研究,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改为猛犸象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它如果生存在现代会怎么样呢?这样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和行动,才能够回答。笔者在教学这课时,提了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查询和思考后,回答说气候变暖的关系,笔者追问变暖怎么会使它灭绝呢?学生继续看查询到的材料,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说是因为草原萎
缩了,猛犸象缺少食物。继续追问除了食物的原因之外,还可能会有哪些灭绝的原因,你偏向哪一种呢?学生接下来的研究活动就需要充分思考和辨析,学生的思维程序不断。
2.自主探究性策略
自主探究的方式,现在逐渐开始推广使用。这种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他们的潜能。作为信息学科,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能力的培养,都可以运用这种策略。例如,三年级《画图》单元赛道的弧线设计,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在设计中发现“弧线”的基本绘图方法后,教师抛出一个简单的赛道设计(如图1),学生模仿绘画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画成了如图2的形状。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多次尝试中知道了,需要上下两个位置上单击。这个案例片段中,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自己去解决问题,思维不断。如果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只会处在接受状态,而不会有太长的思维过程。
3.小组合作策略
(1)角色模式。角色模式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笔者觉得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的状态。因为只有当学生进入角色,他们的思维才会是积极的。例如,四年级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假如我是市长》中,乍一看课题好像离小学生好远,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学生表现很棒。学生写的活动小报告还真像回事:社区旁边的马路上一块绿化地带被流动小卖部占领了,作为市长应该帮他们迁移到小区商区;居住地对面位于成山路的两座煤气包,给居民带来危险感,作为市长应该外迁至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