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时间:2023-11-07 10:01:12

导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环境; 优化与途径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当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的思想品德发展遇到了很大障碍,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育人作用,我们必须摒弃现有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利用积极因素,创建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1.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

从重视程度上看,我国高职院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普遍认识不足。当前,由于就业的压力增大,学校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上,高职院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观念陈旧,理解片面,定位模糊,目标不明;另有一些人,认为互联网是万能的,只要建成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即可,没有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和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等诸多层面全面立体展开工作,导致实效性不明显。

2.高职院校校园制度环境缺乏对大学生参与机制的培育

当前,高职院校规章制度大多是学校出于管理的需要制定的,制定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过程,几乎不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这种制度制定模式忽略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参与权,从而直接导致大学生丧失了对制度制定的主体性。意向制度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人们相信制度是他们自己的,被动地接受制度的管理,很容易造成广大学生对制度的信任感和认同感的缺乏,从而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的养成,严重削弱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校园人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人际交往困难方面,大学生主要存在着适应性困难、选择性困难和调节性困难。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困难主要指的是在大学生活中,由于大学环境与其之前学习和生活的中学环境有较大区别,由此产生的不适反应,并随之引发了人际交往问题。校园里有种类繁多的学生社团和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身边的同学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存在差异。这些环境上的变化对适应能力不强的大学生造成困扰,导致适应性人际交往困难。其主要体现在对人际交往的冷漠、恐惧和自我定位偏差等,这些扭曲的、不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将会削弱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实践能力。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与改善的途径

1.创新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要共同参与、积极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各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强化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建管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丰富和优化网络文化产品,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重视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信息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免疫力,在思想上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加强网络监管,构筑抵御不良信息的技术“防火墙”,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创建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寓教于乐,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熏陶,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2.大力优化学校制度环境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针对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以宣传和监督落实。其后,还应注重在学生当中宣传校园制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以及违反规章制度对学生本人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群体逐渐形成对学校制度的认同感,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各类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其次,我们在设计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融入人性化的考虑,让制度的内容既能够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又能够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也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群体性的制度价值观,从而加强对学校制度遵守的自觉性。而制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内部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的形成和发挥作用。‘

最后,在校园制度环境的建设中,要注重发挥高职院校党委的核心作用。高职院校党委应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自身威信和凝聚力,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

3.进一步优化校园人际环境建设

首先,要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师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手段,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推助剂。人文精神的养育、完整人格的塑造,关键在于教育者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予受教育者以一定的影响与感染,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良师益友式的“伙伴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尊重,多一点表扬与鼓励,少一点批评与训斥,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营造和谐的生生关系。一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基础和依托,通过专业的指导,促使全体学生了解并有效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帮助学生安排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实践和体悟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可以是主题班会、群体性体育比赛、合作类趣味游戏、知识竞赛、辩论比赛等等。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鼓励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在集体活动中为不同类型性格的学生提供不同情境的场合,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才能和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

第2篇

一、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的必要性

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计算机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产物。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学生在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近年来,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开始实施,譬如,在校园网上设立思想教育的版块,开展网络课堂、网络心理咨询等等。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借助得最多的就是QQ群,校园BBS等社区互动模式。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化,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这些创新的形式很受大学生青睐;另一方面,网络通讯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出现。因此,原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各方面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的掌握和指导就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辅导员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师生间必要的沟通、交流、指导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与此同时,学生对于我们所实施的教育认同度不高,对于我们所开展的教育没有全方位的理解。这就要求一名辅导员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想办法掌握最新的技术,才能让我们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突破。这里所说的创新不是对原有工作方式的丢弃,而是结合原有的技术,丰富我们的工作方式,使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更好的实效性,真正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

二、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的实施力度不够。在当前的工作中,许多辅导员都采用了诸如QQ群的网络对话技术,营造随时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可见他们都认识到这样的工作方式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但在真正实施中,QQ群往往只是成为了老师通知学生具体事宜的一个渠道,辅导员有事的时候,就把个人信息挂在群上,没事的时候就不去。这样,一个本来很好的方式手段,只是被用作简化工作程序的工具,没有真正起到多少作用。辅导员很少在群上跟学生沟通交流,更不用说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做正面的指导。这显然不是理想的结果。

2.辅导员所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力不从心。一名辅导员不仅要承担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承担其他的行政事务。许多琐碎的工作让辅导员无暇顾及,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深入的开展,许多本来可以做到很精细的工作也只能粗略化。那么,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就会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创新。

3.工作的方式有限,主动性差,效率不高。现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多都体现在校园网上思想教育的版块。这些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教育的力度,但学生并不一定完全接受和认同。一方面,这些方式不能全面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进行指导,而只是在问题出现以后再进行教育,主动性差;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特殊问题不便于通过QQ群、校园网来宣传,而个别指导宣传的效率始终很低。

三、辅导员创新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1.建立自己的工作博客。博客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博客秉承了个人网站的自由精神,综合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开放和建设性;博客在网络世界中体现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起属于个人的交流群体。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完全可以开通自己的工作博客。由于现行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学生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跟学生的及时沟通就容易出现新问题。我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工作感悟,把它贴到博客上,可达到比宣传栏更好的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辅导员工作的全部内容,并做到及时交流。辅导员也可以利用博客,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如果学生喜欢这种新鲜的模式,就会主动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还极大地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另外,辅导员也可以去访问学生的博客,这种交流是一种平等而轻松的交流,将极大地拓宽我们的工作空间,以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

2.使用飞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款承载商务应用的即时通信产品,通过PC或手机终端,用户可随时随地实现匿名的文字或语音沟通,满足了手机用户之间对于即时交流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个不受约束的、无限制的通讯平台。举例来说,你有200个学生,他们的名字都在你的飞信好友上,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电脑以手机短信的形式把重要事项通知到每个学生。比如:“*月*日*点进行体检,早晨要求空腹,不要喝水,地点在校医院,请大家准时到达。”整个的过程如同广播一样,辅导员和学生的距离会空前拉近,而学生也可以随时反馈他们的信息。这样一来,将会成倍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环节。而且可以保证事项本身不会因为多人转达出现错误,也不会出现遗漏。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要有敏锐的嗅觉,要能够及时挖掘提高我们工作效率的新技术,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3.关注论坛,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论坛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聚集的地方,他们喜欢在那里发表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校园BBS也是这种性质的论坛,但有时学生不见得愿意在校园网上发表看法,一是觉得可能会被老师发现,二是回应讨论的人不是很多,因此愿意更多地光顾某些社会论坛,比如百度、天涯等。作为一名辅导员,站在工作的角度,应该经常关注那里的言论,因为那里有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声音。随时掌握论坛动态,可以说是辅导员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很有可能一些潜在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显示出来以后,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避免激化矛盾。特别针对我们自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正面的教育。

第3篇

一、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工具,它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并且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微博使思想政治的教育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人们对信息的接受也有更多的选择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各种信息的影响,青年人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例如:大力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过度美化西方的多党执政,并不断的宣扬反的错误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另外,微博对我国公共事业有不好的影响,由于微博用户的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素质的好坏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一部分素质低下的用户为了一时之快而肆意的制造谣言,对社会的公共秩序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由于微博有很强大的传播功能,谣言因为其新颖的特点而遭到广泛的传播,这样就会给社会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对于微博不恰当的利用,也容易滋生网络暴力。由于微博用户在发表观点的过程中不是实名制,所以无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导致一些用户在微博里随意指责他人,并对其进行恶意的攻击。如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制止,发展下去会有更加严重的情况发生。近几年,网上不断有微博约架的情况发生,有人为了夺人眼球,把约架的照片也随之到网上,这些事件在当时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另外,微博中也经常出现网络侵权的行为发生,原创和转发交织在一起的现象频繁发生。而且由于微博中的信息真假难辨,所以人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二、微博在思想政治中的作用

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表现在很多的方面,首先微博具有思想导向功能,微博根据传播功能的广泛性,使其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一些官方微博上传达一些先进的政治理念,可以对人们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微博的覆盖面比较广,用户的范围也比较大,所以可以把思想教育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微博还有交流沟通的作用,对于我国的一些政治部门,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多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改变工作中的不足。

三、运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取长补短,做到科学的管理,积极的引导

1. 微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微博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人们对微博的运用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我国越多越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团体都已经开通了微博,并在微博上与群众进行大胆的交流和沟通。现在比较重要的是建立言论秩序,我们不仅要不断的鼓励人们发表合法言论、维护群众的言论自由,还要及时的对非法的行为进行惩治,

2. 在微博上,公民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个人情绪和个人观点等。对于微博的正确运用,首先要依靠个人的思想觉悟,在此基础上,对公民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首先要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在微博上表达观点必须保持理性的状态,并且要对自己的观点负责,不能把微博当作发泄情绪的场所,任意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其次,建立良好的微博环境,不仅要依靠人们的相互影响,还要设置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引导,及时的对谣言和不当言论进行处理。只有对微博环境进行了科学的管理,才能更好的运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和形式

1. 首先要构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这样就可以邀请专家和政府部门开通微博,对当下的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利用微博来解答人们的疑惑与问题。其次也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我们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微博群,对于错误与偏激的言论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引导,并且可以开展形式的热点讨论,对于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权威人士要发表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积极的引导微博舆论,使群众的思想政治观点处于正确的轨道上。

2.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运用新的形式和手段。首先我们要建立微博思想教育的新平台,充分发挥微博双向互动的传播优势,建立互动的平台,使政府官员与权威人士都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与群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领导层可以及时注意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群众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其次,也可以在微博中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群众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后,政治思想工作者可以建立微博群,在群体中,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的思想政治见解,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评价与批判,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位。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8-02

作者简介:石 蕊(1980―),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从高校学生个体发展来看,大学学习阶段除了是他们吸收专业知识,提高其实践技能外,还是培养及巩固他们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段,经由高校学习,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及自我价值能得到有效统一。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期涌现出的诸如个性化、自我价值至上、民主意识等价值思潮,借助网络的传播及扩散,给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极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转型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跟进,来矫正学生个体方面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

第二,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环节来看,一些以理工科研究为主的高校专业,往往重技能,轻思想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安排上压缩较为严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配备上也有待完善,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高校学生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不相匹配,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续求职及工作质量。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育及灌输方式,忽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既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又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枯燥乏味、收效甚微的恶性循环。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探究

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学科教育形式,其应契合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遵循生本教育及“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将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通过采用强硬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及行为,这就与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也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规范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及收效上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性,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个体道德养成、学生人格的充实完善等内容,这些教育内容最终需要学生发挥自觉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起到相应的辅助及点拨作用。因此,唯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加以转变及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引导及启发功能。

2.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基于社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带来的思想观念冲突碰撞,一方面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分析社会问题或现象时,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方法,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又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立足于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社交礼仪、法制观念、行为规范、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现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乐于追求及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及思想潮流,导致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不高,甚至会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抵触。针对这一问题,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原有的理论教育及集体授课为主的教学范围,应通过紧密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思维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三、结语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出的一些新特点、新要求,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着力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上,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创新,在以人为本原则的引导下,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每一代大学生都有其在社会生活影响下形成的时代特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启人以思考,教人以智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对于目前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这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个好方法。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工作的途径仍然比较单一,与时间结合的不是十分紧密。通过对学生开展各种知识教育和普及活动,渗透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既能使所传授的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使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深入人心,这样开展起来的教学活动或课余活动意义深远,在学生当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项内容。思想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载体。思想教育即教育者依据相应的教育目的,择用合宜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对相应思想理论的宣传、讲解。宣传、讲解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融入知识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进行相应深入的讲解,使正确的思想理论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武装其头脑。正是通过对相应思想理论的宣传、讲解,教师确立了学生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基本联系,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思想理论的理解、选择并付诸行动才有了可能。也就是说,在传授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时代主流思想,知识作为思想教育的活动起点,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认知性的教育、知识性的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丝毫不能脱离知识教育这个好的载体。

另外,在专业知识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内容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便于大家接受,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通过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评说,可以层层展开相应理论的深入浅出的宣讲,其中包含经济、政治、哲学、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也是老师富有主导意义的引导教育活动。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思想道德素质,表现为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及其在对待相应思想理论态度上的坚定性与科学性;表现为学生正确思维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形成及其在运用相应思想理论指导自身行为方面的自觉性、能动性。

二、多方面引导,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生干部队伍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

转贴于

(2)学生干部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

(3)学生干部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一员,自身是需要接受教育的,在一定意义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我们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干部具备相当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加强师德建设,注重言传身教的统一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更注重的是实践,既要会说,更要会做。要做好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探索到达他们心灵的途径。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言传身教则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更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言传与身教是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然而目前在教育中却有重言传轻身教的倾向。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教师学术水平很高,但对本科教学却敷衍了事;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自己却时而迟到或随意调课,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一些不雅之举。

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讲授的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在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角色。而作为学生,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获得德育方面的信息,从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多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一定是最为广泛、深刻、持久的。在高科技的现代信息社会,大学生们通过媒体听到的已经很多,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行为上的楷模,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学为人师”,又要做到“行为示范”;既要有学术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能自觉地接受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滋润他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方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张群.

[2]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4期,陈谦.

[3]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张锡侯.

第6篇

>> 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影响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论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刍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试论网络文化与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述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家访是拓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郑韵英,韦小铃,严凤英.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开发探析[J].高教论坛,2009,(11):12-16.

[3]王文珍.基于网络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0-123.

第7篇

一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依据。的科学方法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的和谐、民族的振兴、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1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引导研究生积极主动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献计献策,为和谐稳定尽责、为和谐稳定出力。

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方式,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在就读期间就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3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充实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实现其固有的教育导向作用,更深层次揭示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改善、提高和发展,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都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信念、理念方面

我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这不仅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也会有所变化。有的研究生尚未形成正确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用正确的的立场观点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能用辩证的、全面的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当前的社会现实。研究生政治上要求进步,但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2道德品质方面

部分研究生修养欠佳。一是个人品德的唯我倾向明显。为了实现个人的实际利益,往往片面强调适应社会,而不是想着去主动改造社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人际交往的功利性强。研究生同学间深交的并不多,缺乏“真诚”这一基本道德。即使与导师之间交往,也是争取导师给好成绩或以后毕业找工作时为他找份理想的工作。三是社会道德、婚恋道德的责任感不强。要求别人遵守社会公德,理解并尊重他们,但是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太注意。

3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

高校由于大规模的扩招而产生的一些新问题,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的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管理机构等并未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2)研究生的来源与培养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生在年龄、入学动机、社会阅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上也呈现差异性;(3)沿袭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一整套系统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4)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过多,放羊式教育使精英教育模式下的导师负责制受到了严重挑战,也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4后勤社会化带来的新问题

学生公寓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行为品德养成的重要场所。后勤社会化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对研究生行为的约束力,为研究生的自主自由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研究生的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使以说服、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二是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上日益呈现出个人化趋势。这就要求以班级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转变。另外,客观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忽视研究生自身的利益和需求。这些都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1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第一,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目前面向研究生开设的政治课,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

第二,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网络教学,网上讨论,大班精讲、小班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处处可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既是技术性的,更是观念性的改革。

第三,注重政治理论课的后续反应。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能仅体现在课堂上,更要看学完课程的后续反应。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理论武器,从而能够明辨是非,拥有冷静的大脑。

2促进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建工作

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紧紧围绕研究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高校在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组织教育和自我提高相结合。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三是集中教育与支部建设相结合。以我们学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党员所占全体研究生总数的比例还并不高,还有待于提高。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研究生党员比例是34.48%(20/58),2010级研究生党员比例是66.10%(39/59),整体研究生党员比例刚接近于50%。党员比例还不高,研究生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完善社会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

社会实践不仅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为完备的基础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充分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调动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性人格。

我们要改变那种研究生社会实践“耽误科研”、“浪费时间”的观念,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要有相关的教师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加强业务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指导,鼓励更多的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4学术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术育人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浓郁氛围。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校应创办或搭建学术创新的平台,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活动。我们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在教科院陈建录博士及其他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术论坛”活动。研究生就自己正在写的论文或者已发表的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并且最后还在学校获了奖。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学术的浓郁氛围下开展开来。

学术育人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契机。这条途径更有利于研究生当前的成长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学术育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途径,争取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5建立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以学科为中心的导师团模式是在研究生校院分级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校―院―学科三级构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大意是,在校院两级管理体系下,构建以学科或者相近学科设立研究生教育单位,实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集体领导组长负责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学科组组长或者学科带头人全面领导该学科的日常教育管理,同时指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工作助管,辅助导师团落实安排具体工作,学院研究生工作秘书负责对接和联络各个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学校整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新格局。同时,校―院―学科三级之间相互反馈,自动修正模式顺利运行。以学科为中心的导师团模式构架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朱芳琴.问题、原因、对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4):8-11,15-16.

[2]杨振伟,李军,陈曦,等.探索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5,81-84.

[3]李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10:27-28.

[4]王前.哲学的解蔽―从知识到体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8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实现途径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自身特色与实力的基础体现,有助于大学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在思想教育相关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大学文化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大学文化的含义与构成

自古代教育史起,“文化”一词一直延续至今,是指对懵懂的人进行教养的培养。文化与教育的本质关系为:文化是教育的基础与方法,教育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关键机构,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

所谓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精华之一,也是其对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它包含了大学内部行为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与传承、历史经验以及自身发展的精神总体,可以体现大学本身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创新性及全面性。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方法、环境文化为载体的综合性文化整体。它通过办学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以办学传统、校风校纪、校园活动等相关的文化风格,与师生的行为与思想价值观有一定的关联。

从文化角度看,大学文化附属于社会主导文化,是具有校园综合性、教化性的一种青年文化,集合了大学的制度体系、建筑系别、师生语言行为、价值观念等等;从属性角度看,大学文化的群体构成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大学师生”,通过传播、继承、管理、创新来形成的特殊文化系统;从层次角度看,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物质、大学体制、大学环境、大学行为等多种文化,其中的中心为精神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观念、传统、思想等等。其中的基础为物质文化、支柱为体制文化、外在形式为环境文化、具体体现为行为文化。由此可见,大学文化所涉及的多个方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二、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念。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其心理仍处于不完全成熟时期。大学文化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作用就是通过社会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坚定的发展理想。它囊括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对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有关键性作用。这样看来,就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良好的大学文化。大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教育,也是对个人文化素养及品质的提高。

(二)帮助大学生培养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稳定沈村与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大W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对民族文化及精神的建设与传播需要重视起来。大学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素,加强其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与领悟,进一步建立民族精神。将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培养的主体,对民族的未来建设起推动作用。在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养成大学生良好公民道德。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公民意识较弱,在个人观念中对权利与义务不是很明确,导致公民道德水平有限。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各类利益化、多元化的复杂观念共存发展,对大学生公民道德的正确引导十分重要。大学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在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公民道德的作用。大学除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作为学生思想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其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四)保证大学生文化建设发展。文化反映了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理念,而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际的氛围。从一定意义上填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单一、教条等问题;为相关的政治课堂增添吸引力、说服力等等。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形成,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政治化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政治文化的氛围,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形势的多变性,有利于对大学生坚定信念、理想、社会责任感、素质精神的培养。

三、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就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主要利用“两课”来进行相关的文化教育,但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为:

(一)新社会时代多元文化受网络媒体等快速传播的影响,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育早已无法满足对学生思想理念与行为习惯的规范与统一。

(二)社会生活实践了学生通过普通课堂学习到的相关理论。一些大学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较少,使学生身上出现功利、拜金、个人主义等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意识浅薄、缺少梦想与信仰等等。

(三)“两课”教学内容与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文化学习的要求,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性,学生反映,该课程与未来发展与就业关联较小,认为这门课程只是学校课程安排中的一门必修科目而已。

四、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想要将大学文化作为载体,良好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四项基本内容作为国家党政领导通过长期实践所提出的思想文化精髓,是具有科学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个新型建设,是为国家未来培养品质优秀的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包含了科学的价值观,是大学生文化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指导。大学生处于心理及思想变化较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对新文化思想快速接收的时期,坚持指导思想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向上的引导与培养。

(二)弘扬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稳定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养,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提高其素质、民族自尊心及爱国主义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使其能够从精神上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了解中国传文化,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解读。同时传统文化有助于滋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对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

(三)科学借鉴外来文化,构建开放性大学文化环境。在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冲突时,应培养学生建立正确认识与处理二者关系的意识。不可全盘否认外来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对外开放,与外来文化进行适当交流,吸收其长处为己所用,有助于我国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这一点也需要提起注意,可以建立中外文化的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丰富与发展已有文化。

(四)丰富校园生活,整顿周边环境,创建良好文化环境。丰富校园生活可以从增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创新观念、提升社团活动层次、构建各类文娱或体育活动、开展艺术节、构建教室及寝室新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建设,使大学生拥有更多贴近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机会。另外Υ笱е鼙呋肪车恼顿是势在必行的,学校附近一些经营的市场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加强周边环境管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建设良好的周边环境。从学校内外双重管理,使大学文化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五)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精神,建设和谐校园。大学文化的创新可以从教育理念、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使大学文化的层次得以提高。另外培育良好的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观念、特色,如健康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等等。在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创新与培养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使学校内各部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是实现丰富大学文化的良好途径。

结束语:文章通过对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功能的简单分析,深入讨论了其实现的途径。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郭秀丽.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J].黑河学院学 报,2015.

[2]董瑞论.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第9篇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其价值判断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基础之上。其文化自信的表现就是对社会中复杂而多元化的思想形态和文化观念,能够对其价值与内涵进行独立的、正确的批判,并能够将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内涵融入到自身的思想体系构建当中。这种思想批判能力,需要正确的思想教育并需要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磨砺而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责任并有能力树立起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批判能力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以及多元化复杂思想的涌动,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和思想环境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传统的主流思想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面临中巨大的挑战。树立起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任务,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使命。

一、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群体对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自信和坚定信念。树立坚定文化自信使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以及道德与文化观念,对大学生的行为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文化自信的形成是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以及正确的思想引导,经过不断的实践锻炼逐渐形成的。文化自信的形成,也是思想斗争的过程,不同的意?R形态、价值判断标准、文化观念在大学生思想层面间进行着孰是孰非的、持续的矛盾冲突,在大学生原有价值观的判断与衡量下,不断地融入积极性质的思想元素、排斥消极的思想元素。在这一思想矛盾冲突过程中,大学生新的思想形态和价值判断标准形成,大学生依据着这种新价值观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指导,并对其具有坚定的信心。

二、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因素

文化信念的形成是多元的意识形态冲突的过程,也是价值体系形成的过程。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源于对正确思想价值的汲取和融入以及对消极思想元素的明辨和排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导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冲击。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形态的形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挖掘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实现振兴和国家实现发展的精神支撑。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精髓,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为文化与思想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地涌现。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为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更丰富的资源,但是对于青年群体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由于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坚实的思想理论根基,对复杂的社会思潮不能够进行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同时,复杂而多元化、具有一定外表包装的社会思潮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汲取。另一方面,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发展局限的前提下,大学生群体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汲取缺少一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重要教育途径,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中肩负着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二)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信息获取途径以及信息的交流互动,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式发展。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层面支持。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其本身是媒介身份。但是传播信息这种行为也是对信息产生影响力的行为,也就是说,传播信息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形态。新媒体文化,是基于传播其他文化与思想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和深刻影响力的意识形态。新媒体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青年群体和大学生群体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话语形式、行为方式、思考模式都与新媒体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新媒体文化传播以及影响力的发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过程。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产生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的、及时的对其进行引导,把握校园文化的正确性与正面性。

(三)复杂化、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冲击高校文化

在高校校园传播的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在高校校园的动态形式,对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与传播途径的优势下,社会思潮中一些消极思想冲击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扭曲了大学生的文化信念,对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趋势。当前高校教育领域极力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一些消极的社会思潮将思想元素融入网络教育资源当中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传播。特别是一些具有偏激政治倾向和消极观念的思想元素,潜移默化的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校园文化和社会舆论。大学生群体由于对一些社会思潮的表象所吸引,不能坚定的信仰主流思想意识,进而导致其意志动摇,甚至容易出现做出极端行为的现象。基于当前的高校文化环境和思想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应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引领高校的思想环境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正确价值导向作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根源,巩固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环境中的影响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思想环境的正确性和积极性加以引领。只有通过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层面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与高校教育理念进行正确方向的指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落实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校园文化环境以及思想舆论环境的积极性和正确性是大学生群体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只有思想导向的正确性,才能满足大学生群体对思想健康成长的需求。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影响着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智慧性能够为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建立基于合理的、系统的理论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在面对多元化的复杂社会思潮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够对自身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使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文化信念产生坚定的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从理论指导的层面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其在高校思想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建设中以及舆论环境的引导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判断体系以及对文化信仰的自信。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信仰与智慧.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规范层面、哲学思想层面、文化观念层面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其影响力的表现首先主要体现在和谐理念上,谐理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在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中具有极高价值。和?C理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是在哲学逻辑上却具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体现,是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以及看待客观环境以及自身与客观环境关系的核心批判性思维。博爱与自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内涵。在大学生的文化信念构建中具有正向而积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的衡量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精髓融入的大学生的文化信念培养中,进而使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民族智慧。这种民族智慧为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复杂思想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优越感,进而使大学生形成了对自身文化信念的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应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人到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思想建设、校园舆论环境建设中,并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大学生进行渗透教育。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在理念与价值上的优越性,帮助大学生更有底气的面对西方物质文化的冲击。

(三)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摇篮

树立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来进行立体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实践途径,也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摇篮。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建设高校校园思想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中,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所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发挥教育作用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态形式,也是其进行教育行为的价值体现。

高校校园文化是与大学文化信念直接发生影响关系的思想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贯彻中应丰富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价值取向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中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同时通过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磨炼学生的意志品格,使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基本的自信。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途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向,应向信息化发展。建立高校网络平台并融合新媒体的技术传播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网络阵地上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前行的引导,以及在社会思潮的涌动下给予大学生群体有力的思想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