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16:33
导语:在医疗器材背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3年2月,4.49亿元,茅台五粮液;2013年8月,6.69亿元,奶粉企业;2014年8月20日,12.34亿元,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企业。
追寻两年前反垄断的路径可以发现,在罚单纪录不断刷新的同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显示出监管对所有垄断企业绝不手软的决心。事实上,垄断行为仍充斥在你我身边,在消费者而言,希望反垄断大棒下一个盯上谁呢?
――医疗器械:垄断助长“看病贵”
8月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涉及的全国首例纵向垄断案作出终审宣判,因限制经销商“最低转售价格”,强生需赔偿53万元。
专家认为,中国《反垄断法》颁布五周年之际,该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起原告胜诉的生效判决,这也预示着今后垄断纠纷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原告方,只要举证充分,就能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通过限制经销商转售价格行为,人为推高产品价格,生产商将高价的利润“收入囊中”。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限制转售价格的协议在很多行业里都普遍存在。
其实这属于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垄断。过去由于缺乏判例,法院在垄断认定上往往比较犹豫而且标准不明确。此次案例应该是个重大转折点,对反垄断的认定和举证责任未来将更加清楚。
其实医疗行业,包括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一直是国家反垄断部门的关注重点。一方面已经接到了很多举报,另一方面葛兰素史克等公司商业贿赂的行为影响恶劣,尚未消除,而且医疗领域的垄断和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事实上,现在也有消息称,商务部已经带队就医疗器械的垄断摸底。
――行业协会:利用地位玩“自律”
事实上,行业协会同样是垄断行为集聚的重灾区,也是消费者希望规范的领域之一。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12起垄断案件中,有9起案件是有关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行业协会涉及垄断协议问题比较突出。
协会“垄断”,手法多样。有的和企业达成联盟,操作行业的价格,例如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以联盟形式“操纵和垄断上海市场黄金饰品价格”;有的和企业签所谓自律公约,排除他人竞争,例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协会就与酒店、汽车公司签订合约,要求在住、行、游等方面只选择与本协会签有协议(合同)的其他协会签约单位或独立协议单位,否则将罚款。
这种垄断行为,一方面限制正常竞争,保护那些加入自律联盟的企业;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失去了自主选择权,很可能被迫承担商家转嫁的价格以及低标准服务等。
近日,湖南省工商部门查办的全国首例保险垄断案收尾。自2012年开始启动调查以来,重点调查了四个市州50多家协会和公司,案件卷宗达上百件。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则动用了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
一些保险协会利用行业协会的地位,组织企业中的成员,达成价格协同,制定统一的固定收费,损害消费者利益;或是由协会或企业出面,向汽车行业的协会或企业进行牵线搭桥,卖产品时捆绑销售保险;或划分市场,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地区,只能购买某几个企业的保险产品,地区性地排除他人竞争。
然而,反垄断机构面对大型央企、跨国巨头和行业协会时,权威性却有待加强。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前都是行业内级别比较高的领导退下来,其行政背景让执法人员的权威性打了折扣。
例如,2013年,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就曾对媒体表示,“我们去跟协会会长谈,上来就一拍桌子,他给我拍桌子,不是我给他拍桌子。”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改;成本核算;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15
[中图分类号]F275.3;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0-01
“十二五”规划要求不断推进医疗改革,提高全民医疗水平。在此形势下,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励,对于公立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做好内部经济管理,而成本核算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医改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医改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性
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强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因新医改明确要求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形成机制,而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在对整体医疗服务价格有着直接性影响,成本和服务价格是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公立医院重视成本核算及控制,可确保在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上实现成本最小化。二是有助于建设节约型医院,伴随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各类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进而减少成本,提升成本优势,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
2 强化医改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策略
2.1 强化基础工作
在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落实成本核算和控制需要做好多项基础性工作,比如,分类标准管理、数据录入等,需要有稳定的、长期性的安排,主要是设置专门成本管理人、相关人员编制及经费等。清产核资是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医院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是成本核算信息的来源。医院各类资产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物质性基础,也是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医疗服务的基础保障。医院在开展重大科研活动或参与重大医疗项目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特别要做好存量资产的盘活,科学有效地控制投资增量。通过规范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医疗物质出入库制度、登记制度、内部结算、分配等制度,才能提高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2.2 健全组织结构
成本核算和控制关系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应建立以医院领导者为主导的成本核算管理小组,对全院成本管理和经营效益负责,各个科室、职能部门需要设置专人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应有专职成本核算人员,以提高成本核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从战略发展层面看,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机构应实行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有机结合,也就是高度集中的决策层和相对分散的执行层。具体而言,就是医院内部经济管理机制及相关机构均由医院领导直接负责,使各类成本信息和决策集中;而医疗器材和财务等部门则直接参与到各项成本管理中,这种成本核算管理组织结构有助于医院成本信息及时沟通。
2.3 协调成本核算和效益分配的关系
当前,公立医院大多数是实施科室成本核算,而这种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对科室收支和结余进行核算,以了解科室的经济效益。虽然科室成本是医院核算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和科室的实际利益有直接关系,但因医疗市场供求的特殊性,科室收支和结余仅仅是成本管理绩效中的一个考核指标,而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品德等方面的考核只是成本核算管理中的辅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科室为增加结余而想办法创收,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进而导致用药不合理、重复检查等不规范行为。因此,需要协调好成本核算和效益分配的关系,转变注重创收的理念。
2.4 结合预算管理
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控制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医院是特色服务机构,其服务的内容、范围及成本比企业复杂,尤其是医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更为复杂。目前,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控制范围主要有人力、固定资产、医疗设备、卫生材料、水电费、各类津贴等方面的成本,涉及医院每一个科室和工作岗位,因此要结合医院的预算管理,改进成本核算和控制指标,同时要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中,积极落实全过程成本核算和控制。
3 结 语
医改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此形势下,公立医院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思路,落实好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巧红.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23(6):144-146.
【关键词】 医院后勤服务;信息化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39-02
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提下,信息化在医疗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医保农合的推进,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和要求,各大医院十分重视建设一套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的信息化体系,同时对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及数据的统计带来了极大的效益。但是,医院运行的后勤保障工作却始终处在信息化的边缘,而后勤工作贯穿其他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面广,后勤工作的好坏成为制约医院综合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而提高后勤保障工作,不能仅靠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来提高保障力,必须从数量、规模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基本功能全面,业务配置灵活,使用模式统一的信息系统。
后勤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分散孤立的信息汇总并处理形成封闭式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从事件发生、处理、监督、反馈到改进的过程管理,并形成一个数据中心来处理分析统计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而达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作用。现从以下几个模块阐述信息化在后勤保障工作中的运用:
一 报修服务
针对医院内部所有设备仪器、房屋、水、电、气、暖等维修进行管理。实现24小时报修、调度派工、随机回访、过程质量监控等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模块化的报修平台可以实现报修服务网上申报故障、下达修理通知、受理、执行、反馈的业务流程网络化,报修任务的状态进行实时显示与提醒,未处理的不销案避免事件遗漏;事后报修任务可进行绩效分析(质量、效率、成本)和满意度测评,同时形成事件动态查询及各类统计报表的生成备查;此外,提供与后勤仓库等数据库的对接,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实施更新库存数据。
二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系统是满足医院后勤物资信息管理的实际要求,其涵盖物资使用科室、计划员、采购人员、库管员、配送员、财务员、决策人等各对象的使用要求,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对采购计划性、流程审批、项目资金控制和特殊统计等要求,将后勤物资保障应用架构在医院网络上。通过建立物资管理系统进一步适应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包括全院医疗物资库存信息管理、科室每月医疗耗材、办公用品领取信息管理、被服洗涤汇总查询等,从而到达规范物资管理,降低医院运作成本,节约投资,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医院良好的整体形象。
三 设备管理
物物联网,整合各种设备的数据信息,对医院内部的水电气保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基本信息的综合管理(即自然情况和使用信息、维修保养信息、年检信息等),在设备故障排查、设备年检或维保到期提示、管理决策数据支持上都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如在机器、发动机和设备器材等医疗及保障设施上放置传感器,用来记录散发的热量、振幅、承压和发出的声音等数据信息并进行系统归纳统计,找出设备的异常点和设备的易损易耗单元进而了解设备运行状况,统计单元平均寿命提前更换确保设备完好率,由信息系统按损耗周期定期提示,提早检修保养防患于未然。
四 车辆和停车场管理
车辆和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辆、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医院救护车辆及公务车辆的调遣、停车场车辆出入、场内车流引导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它通过采集记录车辆出入记录、场内位置,实现车辆出入和场内车辆的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系统一般以射频感应卡为载体,通过感应卡记录车辆进出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完成医院停车流量控制,车道设备控制和实时监视功能等功能。一方面通过系统随时查取公务车及救护车辆的出勤情况,节省调度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场内车位存量实时显示,合理准入避免车辆拥堵。
五 决策支持
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和保障系统。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医院的全局和健康持续的发展,而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后勤工作变革的理论数据支持是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工作是通过医院整个后勤保障系统中的信息数据,提供节能降耗的方向说明、大型设备器材评估、能耗支出实时监控等具体数据。例如研究医院内部的节能降耗工作应由哪一部分优先入手,是员工习惯、设施老化导致的损耗还是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因素;例如通过定期比对医院的能耗支出(包括水电气等)与病人流量是否相当从而找出问题所在;或者是通过对医疗器材设备以及后勤保障特种设备的维护统计分析,能够评价设备的品质,节约医院成本。
结语:
后勤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然手段。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科学谋划贴近实际,周密组织,紧密联系医院实际情况建设一套适合自己特色的后勤信息系统。走医院后勤信息管理之路,对优化管理,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定会为整个医院的发展建设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疗改革;医院经济;影响;措施
医疗改革是国家经济不断进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本标志[1],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获得了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民众获益增多,好评如潮。但是,我国整体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尚不完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医疗卫生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医疗改革方案的落实受资金、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各种问题急需解决[2]。本文注重总结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改善措施
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总结
国家医改政策的颁布与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行,对医院各方面影响非常复杂。笔者基于我院新医改形势下我院经济运行情况,认为新医改政策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医院的暗性收入,这对于民众就医具有深远意义,但是就医院自身的经济状况而言,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私立医院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加,医院各方面运作受民众的监督局面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笔者将新医改对医院经济方面的影响总结为以下三点
1医院间竞争激烈程度大大提升 新医改政策执行后,患者可以到指定的医疗试点自主选择就诊。大部分患者倾向于选择医疗设备完善、医疗技术水平高、病患护理模式先进的医院就诊,这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医院主动模式[3],以患者为主体的新医疗理念成为大势所趋。医院作为一种盈利性机构,需要面临新形势创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降低诊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间的经济竞争空前激烈
2医院经济收入减少,利润下降 新医改推进根本目的在于惠民,这种宗旨必然会导致经济利润下降。医改方案规定医院不可乱开处方、多收费用,该种规定限制了医院暗性经济收入;新医改推进过程中患者可自行选择药品购买地点,医院药物销售作为其主要经济来源,患者这一院外购药行为直接导致了医院售药量下降,利润减少。此外,新医改执行过程中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为医院制定了各种医疗结算定额制定[4],因定额较低,医院结算时常出现差额亏损,直接导致医院经济收入减少
3医院经济运行监督力度加强,非透明经济收入减少 医改推进形势下,患者就医费用自理比例提升,患者对国家依赖度大大降低,同时提升了患者对医院医疗费用、医疗器械等的关注度,进而对医院经济收入环节形成一定的监督力,结合国家设立的相关监督机构,对医院经济运行形成极大的束缚力,大大减少了医院非透明收入
医改后医院运行现状
新医改推行过程中,医院经济运行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医保在医院收费中比例的增加、药品养医模式改革、医疗市场竞争明显等方面,笔者总结医改推行后医院经济运行呈现出的新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院收费中医保费用比例提升 新医改推进背景下,国家为减少民众医疗经济负担,建立的医疗保险,医保作为国家变相的服务项目,有助于医院收费控制,并通过医保费用比例提升来减少民众的医疗费用支出[5]
2以药养医传统模式被颠覆 传统的医院经济收入多来源于医院药品出售,新医改执行后,医院药品费用受到各种限制,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大大减少,同时患者可自行选择院外购药更是进一步减少了医院药品销售量,间接减少了医院药品经济收入,彻底改变了医院传统的以药养医模式
3医院间经济竞争不断升级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私立医院不断涌现,私立医院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同时又具有盈利性,为了获取利益也需要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份额。于此情况下,医院为争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公立医院受收入下降影响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医院经济面临新医改应对策略探讨
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均以盈利机构,新医改的实施以惠民为原则从根本上减少了医院的经济收入,医院传统经济收入减少,直接导致了医院模式陈旧,部分医疗器材更新不及时,此外,各种医疗设备支持费用管理不明确,在医院经济收入减少的同时更是加重了医院资金浪费现象。可见,当前,医院受新医改趋势影响经济、管理运行等环节面临着各种问题,需要创新应对措施以改善医院运行现状
1提高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 新医改对医院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医院面对新挑战与新要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首先,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竞争意识,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优雅的医疗环境等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以保证长久生存与发展;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医院需要不断收集先进的医学信息,推进自身医疗卫生发展建设;密切关注医疗卫生市场的发展方向与需求,积极开创自身特色,以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拓展新业务与市场新领地
2加强核算意识,强化医疗成本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经济运行受到加大冲击,医院在缩减自身经济开支的同时需要减少医院内部各环节工作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尤其是重点运行环节的成本管理。医院医疗成本控制需要确定全新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或模式,如实行医院、科室两级管理,分摊医院重点管理成本,采用控制后勤成本、裁汰临时工、削减固定成本等方法来降低医院成本[6]
3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稳步、持续发展 当前,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各发展领域指导理念,医院要想在竞争中以质取胜需要先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与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医院还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医生队伍,着重培训提升医生的医德情操,培养出一支高责任感、高业务水平的医疗队伍;医院还需要引进管理人才与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帮助医院稳步发展
4强化公益观念 新医改方案推进过程中医院应该将公益建设作为重点环节,逐渐公开医院的基本财政开支信息,最大程度的实现医院透明化,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医院还需要坚持以治病救人为医疗服务宗旨,将自身建设成为公益性的服务机构,改善民众对医院的过强的盈利印象,并在各界监督下实现自身职业效能转变
5完善补偿机制,提升医院经济实力 医院建设完善的补偿机制,以适当取得国家基本政策优惠与财政补贴,获得社会相应的资金募集,有助于提升自身经济实力,为医院管理模式创新、先进器材引进等创造基础条件
小结
现阶段,国家基于民众利益积极普及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各种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民众就医难、看病难等问题,还从某种角度降低了民众的就诊费用,惠民性极其显著。但是各种医改措施实施过程中对医院经济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医院要想于医疗市场中立足需要积极创新自身经济运行管理理念,充分提升自身医疗实力,以保证医院维持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林素莹,李远清,萧惠均.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24(05):25-26
[2]张红伟.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13(14):48-48
[3]张延荣.新医改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08):171-171
[4]陈玉平.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0,16(08):24-26.
合议庭出具了一份71页的判决书,洋洋4万余言,以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下称强生)共同赔偿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下称锐邦)53万元落槌,广受关注的“强生案”由此收场。
在《反垄断法》实施第五年之时,这场拉锯终于战宣判了,关心最后结果的人自然不少,到场的不止双方代表及律师,还有参与旁听的学界和媒体。
锐邦曾是强生医用吻合器及缝线产品在北京地区的经销商。双方2008年签订《经销合同》约定指标、最低售价等,但锐邦在一次采购竞标中违反合同压价中标,被强生中止合作。锐邦据此举诉强生构成垄断并索赔1400余万元。
本案案值并不太大,但标杆意义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是《反垄断法》颁布以来第一起原告胜诉的反垄断案生效判决,也弥补了纵向垄断个案的判例空白。
终审判决书认定,强生制定的限制最低转售价格条款,构成了《反垄断法》第14条所规定的垄断协议。垄断协议可分为横向垄断与纵向垄断两种,前者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强生案”触及后者,即在同一产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经济层次、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是有买卖关系的经营者,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
锐邦公司:被取消经销资格
如同诸多纵向经济链条上的关系,锐邦是强生医用缝线、吻合器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经销商,有着长达15年的经销合作关系。2008年1月,双方签订经销合同,约定锐邦在强生约定区域销售其指定产品,并且在此期间,锐邦不得以低于强生规定的价格销售产品。
2008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采购竞标过程中,锐邦公司违反经销合同中限制转售价格条款以最低报价中标;次月,强生人员对锐邦的低价竞标行为提出警告;三个月后,强生以锐邦私自降价为由,取消其在阜外医院、整形医院的经销权;同年8月15日起,强生不再接受锐邦医用缝线产品订单,并在随后停止了缝线产品、吻合器产品的供货。
“强生认为,锐邦破坏了公司在北京地区十几年来所赖以形成的价格体系,这是处罚的最直接动因。”锐邦的律师戴宾解释,按照《北京医疗器材招标管理办法》规定,如果一个医疗器械公司在某一家医院的具体销售价格突破了规定价格以后,同样的产品再到其他医院都是按废标处理,强生担心锐邦的低价竞标做法,会使其难以在这个产品上再维持原来的价格。
这原本是一起普通的合同纠纷,然而在处理材料的过程中,锐邦一方的两位律师萌生了诉诸反垄断的想法。2010年8月,锐邦将强生诉至法院,要求后者赔偿因执行该垄断协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自此刻起,这起涉及知名企业的“强生案”,便被打上了“纵向垄断第一案”的标签,得到各界关注。然而,由于《反垄断法》自身规制准线的游移,使得一审的法律适用显得扑朔迷离。
锐邦因举证不足输掉一审
2008年8月正式实施的《反垄断法》,被视为中国市场经济前进道路中的又一里程碑。次年,有关这部法律的司法解释起草工作启动。2011年4月25日,最高法院对外公布了《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在2012年1月30日颁布了最终版本,于当年6月1日起施行。
这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有关反垄断案件审理的司法解释,该规定对反垄断案件审理中最关键的主体资格、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给出了指引。
以举证责任分配为例:由于相比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垄断案件的原告往往存在举证困难,因而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规则,该司法解释按照有利于公民举证的原则,对于涉及横向垄断协议的案件,设定了举证责任倒置。
然而从征求意见稿到最终定稿,这一司法解释对应“强生案”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在征求意见稿中,与纵向垄断有关的诉讼,原告也能享有这种举证责任减轻的福利;但在最终稿中,涉及纵向垄断协议的部分被去除了。
悄然变化的这个细节,是否意味着司法解释否定了纵向垄断也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按照判决的结果来看,一审法院是作此理解的。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犹如一架天平的支点,这种戏剧性变化使得原被告的举证压力陡然对调。
2012年5月18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锐邦举证不足,不能认定其构成《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垄断协议,故驳回。
“司法解释的正式稿在去年正式出台,但在前年讨论稿中,第13条、第14条中的举证责任要小多了。”锐邦的另一名律师岑兆琦表示,一审最终按照一般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这样对原告的举证任务便突然加重,“我们认为是很不公平的”。
由于不服一审判决,2012年5月28日,锐邦向上海市高级法院提起了上诉。
2012年7月,“强生案”进入了上海市高级法院,为了避免双方继续在举证责任上进行纠缠,本案审判长、该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丁文在第一次庭审中明确了合议庭在举证规则上的态度: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是基本的法律原则,除非有法律或者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才能够使用举证责任的倒置,目前既然没有,那就不能够适用。
虽然有关举证责任分配的争议一直保留到案件审判结束,但是由于法院立场明确,原告锐邦在二审的举证中更为努力——这一次,锐邦打起举证硬仗,试图翻盘一审。
22个法庭调查问题
2012年8月30日,“强生案”二审第一次开庭。由于双方未发生“火力交锋”,也没有互相提出问题,合议庭便向锐邦、强生提出22个问题,并给双方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作业”。
在终审判决之前,这22个问题并未对外公开,自然成为各界好奇的焦点。
这22个问题涉及五个方面:涉案产品的营销方式,涉案产品的特点,相关市场、市场地位与竞争情况,上诉人的行为,被上诉人的定价行为。具体细化的问题包括强生如何安排缝线产品销售的区域限制、涉案产品自投入市场以来销量变化情况、医院对缝线产品的需求对价格高低是否敏感等等。
两个月之后,“强生案”二审第二次开庭。因为有22个问题需要双方回答,这次开庭耗时整整一天。在该次开庭期间,锐邦委托了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龚炯作为专家证人参加庭审,龚炯在庭上通过消费者需求函数模型进行分析,陈述了强生公司对其缝线产品“在中国市场15年价格基本不变”的“跨期价格歧视策略”。
龚炯认为,有市场势力的生产商通过初期向消费者索取高价,让那些购买力强的消费者首先消费,随后沿需求曲线逐渐降价,以吸引大众消费——生产商早期靠单笔高价交易获得高额利润,后期靠交易规模扩大来获取利润,强生在缝线产品上的限制转售价格行为导致了产品价格被人为提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社会总福利遭受损失。
“这些问题都很有水平,我们当时为了准备这些问题,从去年10月准备到今年2月,从某种意义上,等于延长了调查阶段。”据戴宾回忆,在邀请学者出具专家意见的同时,两位律师根据专家意见补充了一些证据,“比如说相关市场分析,我们去努力做到了强生公司在北京大医院实施RPM(转售价格维持协议)之后价格的变化。”
在外界看来,强生公司同样也有值得理解之处:这种限制转售价格协议的做法,不仅在中国当下市场中普遍存在,即便在奉行“本身违法”原则如美国般根深蒂固的社会中,联邦最高法院也通过2007年对“丽晶案”的判决,接受限制转售价格行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
在这种背景下,锐邦作为一个不太光彩的合同违约方出现,企图以反垄断诉讼为翘板发起蚁象之战,令人难免担忧“反垄断”被滥用的可能。站在强生这方来看,一二审法院对于限制转售价格协议,都没有遵循“本身违法”这一原则来认定,实则已给了强生尚能抗辩的空间。
上述“本身违法”,是指对市场上某些类型的反竞争行为不管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均得被视为非法。适用这一原则对案件至少可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原告极有可能胜诉;第二,法院或者行政执法机关不必对案件做很多调查和研究,就可以认定某个违法行为,从而可以节约判案时间和费用。
在二审中,强生辩解,医院拥有很强的买方势力,对不同品牌产品的选择和价格有最终决定权,因而强生的价格维持条款不会对其他品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和经销商之间订立限制转售价格协议,强生辩称其意图是推进品牌内部经销商在产品推广、售后服务、品牌维系等方面的非价格竞争。
对于以上抗辩,强生委托的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谭国富在第二次开庭之后也递交了书面专家意见。与龚炯教授的观点相左,该意见书分析了目前市场运作中限制转售价格的积极价值: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强生产品的相对价格一直在下降,缝线产品的价格没有因限制转售价格而导致上升,所以不能认为限制最低转售价格的行为减少了社会总福利,因而并不能证明强生采取“跨期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
谭国富指出,限制转售价格不仅可以保证经销商合理利润、激励经销商提供有价值的“经销服务”,也能够帮助解决信息不完全和监控成本的问题,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产生积极作用。
四个分析维度
“应该说,双方的经济学家对这个案子的你来我往,包括这个案子的细节问题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和观点的交锋。”据审判长丁文联回忆,二审期间双方聘请的专家学者都提交了充分的观点和材料,这些材料在三次开庭后,也成为合议庭案头工作的参考。
丁文联表示,法院在判决中充分考虑了两位专家的意见,并将本案的10个关键事实作为定案依据。
根据上海市高级法院提供的材料显示,这10个关键事实包括:医用缝线产品市场缺乏足够的来自买方的价格竞争动力,医生、护士对缝线产品存在品牌依赖,强生与经销商之间的经销合同,以及对经销商业绩考核制度等相关证据,可以表明强生实施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协议的动机,在于回避相关市场的价格竞争等。
在22个法庭调查问题、2个经济学专家意见以及10个关键事实的辅佐下,上海市高级法院对于认定强生限制最低转手价格协议是否构成垄断协议,提出了四方面的分析维度:相关市场竞争是否充分、被告市场地位是否强大、被告实施限制最低转售价格的动机、限制最低转售价格的竞争效果。
在终审判决书中,尽管合议庭没有直接表明认定垄断协议遵循的是“本身违法”还是“合理分析”,但这四个因素成为了重要判断标准。上海市高级法院最终通过这四个维度认定:医用缝线市场竞争不充分,强生公司具有很强的市场地位,其限制最低转售价格的动机在于回避价格竞争,其限制竞争效果很明显,而促进竞争效果不明显——所以,“强生案”中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协议构成垄断协议。
“我们特别希望看到交锋,这样的话我们作判断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会更多一点。”丁文联说。
锐邦翻盘说明了什么?
反垄断诉讼中原告首次获得胜利,是否就意味着弱者以及反垄断的胜利?对此,不同的学者看法并不尽然。
这些异议出发点大致相同:判决强生败诉像是司法对行政的一种“表面牵就”,但内在相左以至相悖的法理基础,不仅无助于对今后行政权力的规范,相反将使反垄断的执法与司法走上各自为政的混乱岔道。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研究员刘旭认为,“强生案”二审,表面上挺《反垄断法》、挺原告,“实则打击了经销商厂商限制转售价格的积极性,更将了执法者的军。”
“具体到法律适用时,法院增加了《反垄断法》第14条的适用前提,一是相关市场竞争不充分,二是实施限制转售价格的经营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地位。”刘旭表示,二审中设置的这两个条件将产生三个作用:使发改委对白酒、奶粉业查处限制转售价格行为失去了正当性,增加了原告的举证困难,以及极大地增加了法院的自由裁量空间。
对于此次法院提出的四个分析维度,刘旭认为,有关违法者的动机,原则上是不应该在认定垄断协议时考察的,更不能让原告举证。依据中国《反垄断法》,必须在第15条框架下由被告进行举证。
此外刘旭表示,这些考量因素与欧美实践相背离,实则是在增加该案及其他未发案件中,经销商举证厂商或上游经销商从事限制转售价格行为构成违法的难度,是在给实施限制转售价格的厂商们帮忙,尤其是给那些实力不雄厚,市场份额低、缺少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帮忙。从长远来看,此次二审判决将不利于对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游云庭也持有类似观点:在“强生案”判决中法院认定《反垄断法》第13条所规定垄断协议应当以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为构成要件,而原告对此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这与该法立法本意存在冲突。
“根据立法的原意,只要企业间达成纵向价格控制条款就构成违法,因为这种违法行为显然将造成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而二审判决书颠倒了法律的逻辑关系。”游云庭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发改委和法院的认识存在差异。
游云庭分析,法院目前的思路更倾向于保护大公司利益,如果将纵向价格控制协议一律认定为违法,对更倾向于实时价格管控的大公司商业企业而言,冲击较大;但另一方面,二审中的这一思路也是避免造成大量案件涌入法院,造成巨大诉讼压力。“这可能才是本案中法院如此判决的真正原因。”游云庭说。
对于法院在强生案中体现的“分析方法”,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对外经贸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认为,采用哪一种方法来对待转售价格维持协议,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反垄断经济学和反垄断法律发展状况,以及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精准业务水平密不可分。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则建议,由于反垄断诉讼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有关该方面的司法解释工作需要继续进行。但总体上,诞生于《反垄断法》实施五周年的“强生案”判决,注定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里程碑”。
行政与司法的“互动”
当“强生案”在上海落槌之际,由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主办的“中国竞争政策论坛”正在北京举行。在进入2013年后,这样以反垄断五年回望为主题的论坛在各地不胜枚举,而有关反垄断领域内行政与司法关系的讨论,更是圆桌上的热点议题。
这五年中,《反垄断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都有不少可圈点之处,但近来,反垄断行政机构的“热点”正逐渐自商务部的合规审查向发改委的调查执法过渡。
2013年,自对三星等六家境外液晶面板企业的3.53亿元罚单开始,发改委屡屡出手。
今年2月,发改委对五粮液、茅台(下称五茅案)开出4.49亿元天价罚款;7月,多美滋、惠氏、合生元等奶粉商陷入调查。观察这两例已经推行的行政执法个案,发改委的动刀之处正是涉及纵向垄断的限制转售价格协议——不仅如此,分析发改委在执法过程中的表态,更像是遵循了对于“限制转售价格协议”进行“本身违法”的从严考量。
“我们看到了今年初的‘五茅案’,还有前不久的合生元案中,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某种程度上走到了司法审判的前头去。”岑兆琦律师回忆,年初“五茅案”的出台对于锐邦产生了很大鼓动。戴宾律师也认为,“行政机关做的比法院更大胆一些、更开放一些。”
发改委的强势执法,对锐邦无疑是利好,但也同时带来“强生案”中对“司法独立”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强生案”的判决开始变得微妙,也因而引得业内人士玩味:当相对弱势的司法机构遇上强势的行政力量,上海市高级法院的终审结果究竟会本地的一审,还是会发改委的个案?
对此,主审法官丁文联坦言确实会存在比较、考虑和借鉴,“‘五茅案’的执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分析思路。”司法和行政之间可以良性互动,行政执法有那么多案子,应该有丰富的执法经验,可以为司法所借鉴。
“但是案子不一样,涉及产品领域不一样,具体到案子,我们会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司法的独立性是不能改变的。”丁文联补充道。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王晓晔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二审强生败诉对于发改委的工作是种很大的鼓舞。
“发改委的思路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根据第14条明令禁止,处罚力度都很大。”王晓晔表示,由于发改委先前的做法也在企业界存在不少争议声,如果强生在二审中胜诉,行政与司法之间会变得矛盾对立。
警钟已经响起
“今后将严查企业纵向垄断”——在“强生案”判决出台不到一周,发改委通过中央媒体传递出明确信号。8月7日,发改委公布了对乳企行业纵向垄断的调查结果: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等六家国内外企业,共被处罚款6.6873亿元,创下发改委的反垄断罚金纪录。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就“奶粉案”表示,证据材料显示涉案企业均实施了“纵向价格垄断”,对下游经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其手段主要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事实上达成并实施了销售乳粉的价格垄断协议。
对于“强生案”,社会上仍存在着“捏外企软柿子”的非议,主审法官丁文联则回应,合议庭判决绝非是要针对外企,而是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判这个案子也是给所有企业提个醒。”丁文联说。
但不难发现,在发改委“大刀阔斧”开展反垄断工作的背景下,首例纵向垄断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俨然是一针行政执法的“强心剂”——有了向纵向垄断协议开刀的法律依据和进一步思路,发改委或将再掀起一轮反垄断的执法风暴。
几年前我参观过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一个工业园区,当时,一位纺织业老板说服我成为T恤衫制造商。据他介绍,培训基本的缝纫技术很容易,即使是文化程度最低的农民也学得会。如果我肯出50万美元买进二手设备,租下一个没有空调的混凝土厂房,再雇几十个当地农民,付他们每人每天3美元的薪水,那么我能在两年内收回成本。
几乎任何一个富裕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T恤衫阶段”:相当一部分农民不再耕种贫瘠的土地,而是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拿着最低的薪水为纺织或成衣厂打工。英国在18世纪末开始了“T恤衫阶段”;美国经历过两个这样的时期,一个在19世纪的新英格兰,另一个在20世纪的南部地区。在过去的八十余年中,许多亚洲国家一一包括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都经由“T恤衫阶段”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发展。柬埔寨、越南、印度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斯里兰卡正在经历这一过程。
而前不久发生过8层楼服装厂房倒塌事故的孟加拉国,也在经历让人费解的“T恤衫阶段”。根据《阿什盖特纺织工人史指南》一书对21个国家350多年历史的研究,几乎每个国家经历“T恤衫阶段”的过程都不同。阿根廷残忍的赐封制度;日本的进程被世界大战拖缓;新英格兰的纺织工人要好过一些,如果工作条件不改善,他们可以威胁说去边疆开荒。
然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个普遍现象,《阿什盖特纺织工人史指南》一书的编辑对我说,只有在大量农民别无选择时,“T恤衫阶段”才能延续。这种现象叫做“向下竞争”(race to the bottom),工厂主们以压低价格来竞争,代价是支付工人微薄的薪水。
一旦所有工厂都吸纳了那些孤注一掷的农民,他们就要想出新的竞争优势,通常是制造出更好的产品。“T恤衫阶段”一结束,“向上竞争”(race to the top)的进程就开始了。工厂转而生产更高级的服装,比如正装衬衫,这时就需要技术型工人。
这一阶段通常涉及到工会组织以及提高薪水,而后,工厂主迫于支付更高薪酬,必须开发出利润更高的业务。这就意味着从低端的电子装配领域发展到汽车制造,甚至是飞机制造领域。在制造的高端阶段,你会开始看到美国制造经济正在经历的情形:由高技术人才操纵着机器,制造昂贵的产品如医疗器材。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孟加拉国,这个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国度迎来了纺织业时代,贫困率―下从70%下降到T40%。议会中约有10%的席位被工厂主占据,另一部分成员则有很强的政治背景,其中就包括最近倒塌厂房的拥有者萨赫勒・拉纳。
孟加拉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国。从一无所有成长为每年拥有180亿美元出口额。昆都士告诉我,政府必须支援工厂进行全面检查,创造更安全的工作条件,这样难免会提高价格,也会使批发商流失到其他地方。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来往日益密切,综合医院财务管理岗位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复杂。为了让综合医院能够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使医院财务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中央政府于2012年推出了新一代的医疗体制[1]。综合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新体制的指引,处理好内部预算工作、对支出环节进行控制、正确应对财务风险,确保医院顺利开展治疗工作。
二、顺应国内经济格局扩大医院财务管理的覆盖范畴
1.财务部门要对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结构进行调整
当前国内医疗卫生系统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改革。综合医院要把握改革机会,对内部财务管理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医院财务管理的覆盖范畴,使财务部门能够更规范、更有序地开展财务控制工作。扩大财务管理范畴的措施包括:(1)医院可以参考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在医院的财务部门中建立责任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2)根据医院财务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医疗收入与固定支出涵盖的一系列内容进行整理与区分。(3)将需要审核的医疗器材与药品进行细化分类,并分别对药品、器材进行价格审核。医院除了要扩大内部财务管理的覆盖范畴之外,还要根据医院财务资源的收支情况,适当调整医务人员和内部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增加职员的归属感。
同时,医院要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分配,使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例如,医院要定期对各个科室的治疗仪器进行检查,如果仪器的型号过于陈旧,医院就要合理调拨资金为临床科室更换设备。又如,为了提高临床科室的医疗护理水平,医院应将有限的资金优先分配给医药研究项目和医护人员培训项目。资源配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必须将优化资金分配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此外,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医院可以在内部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将医院的各项收支情况记录到信息系统中,方便财务人员对资产流动信息进行监控与审核。比如,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药品使用与采购是最频繁的支出项目,为了管理好药品采购项目的收支账目,财务部门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详见图1)。
图1 综合医院药品信息管理模式
2.财务部门要支持医药科研项目使医院能够自力更生
我国的公立医院大多数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因此医院开展工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同时,医院通过提供治疗、护理服务及出售药品也可以获得部分收入。但地方政府的医疗资金有限,许多综合医院无法获得充足的财政拨款。为了维持医院的日常运作、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财务部门要合理调配资金,支持各个临床科室开展医药科研工作,使临床科室能够自主开发新型药物,并将自主研发的药品投入到日常治疗工作中,以此来降低采购药品的成本[2]。
三、财务人员要处理好对外投资项目与资金募集工作
1.做好资金募集项目的管理工作
医院必须拥有充足的资金和资产成本才能维持日常工作、开展医疗改革。为此,医院的财务部门除了要支持临床科室开展医药研究之外,还要做好资金募集工作,使社会企业能够为医院提供发展资金。医院在对外进行资金募集工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利益纠纷或财务风险,因此财务人员要在开展资金募集之前,对筹款项目进行风险估测,并针对具体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在实施筹款项目的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募集资金的全过程进行严密把关,防范风险发生。在进行筹款时,医院要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运用法律协议来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保障双方的利益。
2.对医院的投资项目进行管理
从笔者实际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许多综合医院为了确保内部管理和临床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都运用单位具有的独特优势,向社会上的经营企业进行商业投资,并通过投资途径获取医院需要的资金。医院财务部门对外开展投资活动,除了能让医院获取高额的利润收益之外,还能为医院开辟一条稳定的资金来源途径,使医院能够通过投资获取充足的经济资源。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要做好沟通协商工作,共同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预控,同时还要估测投资项目的支出和收益。在投资前,财务人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了解、识别经济市场的变化走势,选择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项目进行投资,防止医院遭受不必要的资产损失。
四、提高综合医院收支预算管控效率
1.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控职务
为了在复杂的经济形式中处理好综合医院内部的资产预算控制活动,医院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医院的日常运行状况,在财务系统中创设专门的资产预算管理岗位,同时,医院还要面向社会招聘经验丰富的预算管理人员,并根据人才的胜任力来分配岗位。医院在单位中创设专门的预算管理岗位可以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同时能够有效防范人为失误的发生,全面提升账目记录的准确性。
全新的医院财务控制规章提出,医院内部从事预算管控的工作人员在对收支预算进行编排时,必须严格遵守中央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出台的预算控制标准,对上一年度预算报表和实际收支账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审查上一年度的财务支出与编订的预算是否相符,并医院的赤字或节余进行总结。负责控制预算的财务人员在制定收入和支出预算方案时,不但要考虑单位的常规开支,还要兼顾医院即将启动或正在实施的开展项目,从全局层面确定支出预算。如医院内部维修基础设施、新建住院大楼、更换医疗设备、开展员工培训培训等。
同时,医院应当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财务部门应当职能加强与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的沟通,运用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业务部门开展各类事项均符合预算要求,并依据相关工作计划和定额标准严格执行预算。
2.地方政府加强干预考察医院的预算管控工作
在当今社会,综合医院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内部财务管控问题除了会对医院的发展情况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3]。只有先处理好医院的财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医院研究、改革医疗水平。因此,各个省市的政府部门都要对当地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干预,为医院的财务部门提供技术帮助和财政扶持。比如,地方政府可以经常委派机关单位中的专业财务工作者到医院的财务部门开展视察工作,对医院年度、季度和月度的预算报表进行检视。同时政府还要定期调查医院各个科室每个的季度预算申请与支出活动,查阅预算报表和收支账目。
此外,政府部门要协助医院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评审。重点评审预算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状态、职业能力及风险应对能力。政府派遣的财务专员在对综合医院财务预算工作进行考察时,必须深入研究医院的预算工作机制,挖掘预算编订与实际执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为医院提出改善方案。
五、结束语
言之,综合医院的财务状况会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医院各个科室开展治疗工作的前提。为使医院能够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必须对财务预算进行严格把关。在21世纪,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展变化,综合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为了提高综合医院财务管控工作的实施效率,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全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的指引下,医院要积极进行财务管理改革,优化风险控制环节、财务信息管理环节和支出控制。
参考文献:
[1]戴小,郑大喜.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拓展与思路创新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03):121-122.
[2]苏梅英.浅析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1):256-257.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56名护理人员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调查,并统计分析2010~2012年护理人员对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出现的错误。
结果:39份报告中全部信息填写完整。概念,描述正确12份,合格率31%。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相关知识得分(7.1±0.65)。
结论:护理人员填写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表存在较多缺陷,应引导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人员监测与处理,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水平。
关键词:护理人员 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 监测 上报 统计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67-02
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一般是因为产品设计的缺陷、已有的注册审核应用说明书不正确或是不详细等因素导致的,但是此产品质量却是合格的[1]。现代化社会医疗模式,使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迅猛增涨、改革。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简便,先进的良好效果。当然,操作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不良事件,具有两重性,即在正确操作方法时也出现某些对患者不良的反应,甚至造成患者机体,器官损伤,由此可见,在2013年1月-2月期间,对我院出现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表加以回顾性调查分析,同时对本院56名护理人员予以相关知识的调查,为实行针对性的有关措施增强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导致不良事件的知识水平与上报的质量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具体调查分析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调查资料以临床科室作为单位,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院随机性抽取7个临床科室内的56名护理人员加以调查,全部为女性。年龄均在20-46岁之间,平均年龄(29.54±3.75)岁。根据职称可分成:主管护师有12名,护师有16名,护理人员有28名。学历:学历大专44名,中专12名。
1.2 方法。
1.2.1 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表质量调查方法。统计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表192份,其中护理人员上报38份,对38份报表分别从报表内容,是否完整这两方面进行调查,以报表中所有内容填写完整,不良事件名称,概念,符合标准为合格。内容填写不完整,不良事件名称不规范,不良事件过程描述不详细,医疗器械产品编号漏缺,医务器械分类名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等为不合格。
1.2.2 护理人员可疑不良事件有关知识的调查。护理人员医疗器械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有关知识调查,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参考,自行设计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其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医务器械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共设有9题。主要是单选的答题方式,根据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及监测管理的办法里面有关规定予以评定,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一题计0分,总分共9分。还有一部分是影响医疗器械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报告因素,可以设多选[2]。本次调查共发放出56份问卷,全部问卷有效回收。
2 结果
2.1 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表质量调查结果,39份报表中全部信息填写完整,概念描述正确12份,合格率30.9%,同一张报表中出现多处缺陷,出现错误,概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不良事件名称欠准确15份(38.46%)对病人造成后果及处理描述过于简单11份(28.21%),医疗器械厂家,条码缺填13份(33.33%)。
2.2 临床护理人员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相关知识调查结果:56名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的相关知识得分4~9分。不同职称,学历的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相关知识得分比较。详见表1。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监测对医疗器械使用质量评价及患者诊疗,安全、有效具有主要的影响[3]。根据所检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发现,护理人员填写报表质量不理想,报告信息内容不够具体,准确,直接造成分析评价困难,信息价值不高,这主要是临床护理人员未重视对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相关报告与教育有关。对56名护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尚可,但最低分为4分,可能与各病区,对新进医疗器械物品使用学习欠缺有关,也与个人的认知程度及重视程度有关,临床护理人员相关继续教育和培训缺乏,而影响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工作开展,表2结果显示:影响临床护理人员上报因素较多,其主要的2个因素是64.29%的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而没有上报,60.71%的护理人员认为某些医疗器械物品使用的不良事件视为常见,无需上报,说明护理人员医疗服务安全意识不强,很多因工作忙而疏忽另一方面,缺乏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报告意识谈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
3.2 对策。
3.2.1 增强临床护理人员上报医疗器械发生不良事件的意识,定期组织临床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管理的办法。加强其监测目的及重要性的宣传,了解有关典型的案例,以国家重点监测中医疗器械提出的可疑即报为原则。特别是新出产品,使护理人员提高认识,了解报告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职责,在每个临床科室,护长负责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监控,并做好此项工作宣传,定期进行有关知识学习,指导护理人员掌握上报流程,督促及时填写报告。科室设立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对主动登记的护理人员适予表扬,鼓励,激发护理人员自觉主动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
3.2.2 增强填写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的方法培训,定期组织动员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的填写,明确其具体要求,强调其报表中各个项目的信息内容及重要性,培训护理人员于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上报时应该做到数据的完整与信息的全面,对过程的描述要尽量详实,对预防及处置的方法记录要完整,以利于对效果的评价。
3.2.3 提高护理人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医院通过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及临床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器械使用常识,科室收集所有购置医疗器材使用说明书,统清放置资料夹中,掌握不当操作对患者造成损害,影响。每次操作均向患者讲解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理解。保证操作诊疗效果与安全,了解住院病人对医疗器械使用的需求,了解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相关知识及监察工作重要性,让患者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提高报告率。
3.3 医护人员所起的作用。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背景及行业位置,可以掌握了解事件发生的重要资料,并且具备良好的科学鉴别能力[5]。所以,临床中医护人员于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报告、统计分析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切实配合相关部门及企业的调查,以便确保公众器械的使用安全。
4 总结
在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及应监测中护理人员具有主要作用,而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的报告与监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强化医疗诊治的安全意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今后临床合理的应用医疗器械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降低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产生的危害性,以便促进患者在医院期间的诊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努尔江・沙布开,余永强,蒋冬贵,朱舒兵.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完整性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9(12):121-122
[2] 王兰明,王亚东,梁万年.对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体系工作机制和能力的初步调查[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4(10):257-258
[3] 陶靖环,李晓静,王亚东,彭晓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3(22):564-565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会计信息;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098-02
0引言
任何一项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颁布实施的。医院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医院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会计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医院内部有限的资源与资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能降低医院运营的成本,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然而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医院的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新医院会计制度,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势在必行。
1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为适应新医改方案的新要求,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全面改革与落实,我国医院内部一切经济活动及管理工作都面临着一定的转变,相应的,我们的会计工作也要做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新医改对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医药逐步分开,对医疗药品核算产生的影响新医改方案中规定,要逐步推进我国医药的分离,实行药品的零差价率销售,通过增加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医改后减少的亏损和形成的损失。但从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看,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将作废,对于以增设药事费减少医院的亏损,应开展相应的科目设置和核算规定。此外医院提供的各类会计信息将更加真实具体,充分反映医院的财政收入支出情况,也为以后统计分析医疗情况,制定药物价格,提供财务补偿等提供重要数据。
1.2 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单一性提出了挑战在保证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及规模的基础之上,采用整合,重组,兼并等方式把其余的医疗机构改造成社会的非盈利或盈利的医疗机构。新医改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但它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积极稳妥的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提。通过改革后可以促进医疗机构的有序竞争,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这样一来,新医改环境下,我国医疗机构所有制的问题也将更为复杂,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只适用于单纯的公立医院,适用范围比较单一,对改革后的医疗机构不再适用,故现阶段对医院会计制度的范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核算科目还有待于完善在新医改制定方案中明确提出:“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也就是把我国的医疗卫生建设体系提到公益性的日程上来,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医院由原来的单纯性支出被划分为公益性支出和非公益性支出,但在原来的会计管理制度中缺乏体现公益性类会计科目,从而导致最终核实的会计信息不准确,影响医院本身的预算和发展,它不能提供医院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因此,在现行医改政策的落实下,医院会计管理的核算科目有待于完善。
2当前影响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合理的公益性补偿机制,虚增了固定资产随着国家对医院医疗卫生条件要求的提高,各项医疗卫生条件设施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大部分公立医院也都是用国家政府专项财政拨款来进行医院的建设和各种医疗设施和医疗器材的添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基本处理方法是:借记有关“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规定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计提修购基金,借记“医疗或药品支出”、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这种制度的缺陷是由于缺少累计折旧的科目,虚增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造成重复列支相关费用,从而使得医院资产账面值不真实,相关部门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此外对医院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后续支出没有相关的核算规定,管理方面空白。
2.2 在进行医院的自身建设中,两账分离导致会计信息不全面投资支出只在基建会计中反映,不在财务会计中反映。只有当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财务会计才将完工基建产品的成本即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的成本登记入账。因此,医院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完整、充分地反映其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即使按规定,医院在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时合并基建报表中来源于财政性资金的基建拨款及其形成的基建投资和基建结余资金,但对于基建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或其他非财政性资金的医院来说,合并基建报表后的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仍然不能全面、完整、充分地反映其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
3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针对新医改方案的在落实过程中,医院会计管理工作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进行解决,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对于医院方面的会计管理人员应理清思路,对内部会计核算及其科目进行相应的调整,熟悉新医改方案与新会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会计工作的过渡与衔接准备。
3.1 组织医院会计管理人员尽快熟悉新医改方案与新会计制度。要保证新医改环境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其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方面首先应当组织内部会计人员对新医改方案以及新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全面的熟悉,对我国新旧的医疗体系和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看看哪些内容进行了调整或修改,总结出医疗改革制度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加深理解,把医改方案真正落实到实处。只有在对新医改方案以及新会计制度全面熟识的基础上,才能对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促进新医改的落实和发展。
3.2 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应当从会计实务开始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对新医改方案以及新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内部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优化与完善,依照新医改方案以及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调整,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会计核算工作以及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等方面的滞后性及不足进行相应的优化,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调整会计核算的范围及方式,使其与当前新医改方案以及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相吻合。
3.3 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过渡与衔接准备。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试点实施的不断发展,这一新制度必将取代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成为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导规范和医院内部会计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所以,在新医改方案不断深入落实的条件下,医院要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应当依照医院内部会计管理的基本现状,对会计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处理工作进行适当调整,做好制度改革前的过渡与衔接准备,将现有的会计管理工作逐步向着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的方向进行调整,以避免新会计制度实施时会计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新医疗制度改革牵动人心,而新的制度的颁布更重要的在于执行,执行不到位的话再好的制度政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新医改方案落实的过程中作为会计人员的我们更应该审查我们现在会计制度的缺陷,帮助有关部门修改,完善现在的会计管理制度,根据新医改方案的要求对医院会计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让会计管理工作在新医改的贯彻落实中不断完善,创新,以达到真正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推进医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信义.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比较的几个显著区别[J].新会计,2011,(6).
[2]陈慧.论医院会计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实施的重要性[J].中国总会计师,2011.
[3]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答[M].人民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