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0:43:26
导语: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情景设定―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方法―实际应用”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流程之一。目前,初中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并未做到尽善尽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情景设定”环节中,情景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不具有真实性,不能引发学生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共鸣;第二,在“提出问题”环节中,往往重视提出问题的数量而轻视了质量,不能保证问题研究的价值,而且过多的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精力过于分散;第三,在“分析、研究问题”环节中,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学生不能够完全进入思考状态中,或是老师自己分析问题后就草草了事,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四,在“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方法”环节,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互相交流,或者交流也是语言的交流,并非思维能力的交流,交流流于形式化,甚至是学生的解决问题方法不被老师重视,老师总是给解决方法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五,在“实际应用”环节,被动接受的弊端全部凸显,似是而非的“全懂”,让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并未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在实际应用中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方法
1.紧贴实际的情境设定
教师在数学课之前,须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和判断学生认知水平之后,结合实际设定问题情境,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在提问中再现实际情景,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满热情地主动获取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问题内在的实质探析
数学习题具有形式多样、方法多解的特点,在某一问题学习之前,要明确学生对问题的接受程度和问题的教学目标,之后设计由简到繁的解答阶梯,在解答过程中把握问题内在实质而非外在形式,即“授人以渔”,不仅让学生学习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而且学会这一类问题的解答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或者在数学概念、符号、算式、结论的应用上,应该重视其来源和推导过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抽象背后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推导能力。
3.合作交流与实际应用
在问题得出答案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在不同答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彼此的思维方式,然后再遇到其他问题则可循环应用,另外可以以不同情境的方式设置同一实质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自行归纳总结,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案例探究
1.以“反比例函数”解答为例
习题:“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单位:h)随注水速度v(单位m3/h)变化而变化,该用怎样的函数解析式表达并求得当注水速度为200m3/h时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该问题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特点。课程设计如下:第一步:在课程伊始,使用多媒体放映游泳池的照片,标注入水口。第二步:提问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游泳池的容积有多大吗?”“你们知道游泳池的水多长时间换一次吗?”“你们知道一个2000m3的游泳池能同时容纳多少人吗?”等问题。提问之后,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同学们或互相讨论或查阅课外书籍,找寻答案。前两步已经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步:引入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并可以互相讨论”反比例函数“在此题的应用以获取答案。第四步:教师归纳总结,兼顾学生的答案给出正确的答案,即:t=和t=10。
情境创设紧贴实际,多媒体的应用恰到好处,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课堂属于学生的优点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问题的探析中明确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
2.以“随机事件”定义为例
分析:随机事件的定义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深入理解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第一步:课程伊始,教师可以以抛掷硬币或者骰子的方式让学生“猜”结果。第二步:提问如:“同学们,你们能够准确猜到老师抛掷的下一次结果吗?”“同学们,你们认为正反面出现的频率相同吗?”“同学们,你们认为骰子上的数出现的频率相同吗?”等问题。第三步:总结学生答案的正确之处,给出随机事件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然后结合第二步中的问题适时深入拓展。第四步:为了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再举例让学生判断如“篮球运动员投一次篮能否得分”“开车在某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水加热至100℃必然沸腾”等问题是否属于随机事件。
一、小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价值与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心理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获得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学习技巧。此外,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换位思考以及培养创造性发散思维,学生需要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发现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所以,在现在这个社会,小学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思考问题,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快速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样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素质。
二、对小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培养的具体建议
1、以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
在小学课堂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小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杜绝只用单一方法对学生加以灌输的落后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进行主动的探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越有帮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水平给予充分考虑,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而不是“只重量不重质”。为了找到最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先抛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加以对比与分析,从而筛选出最简单、最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各个解法之间的联系加以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个解题方法的合理运用,从而实现学生能够采取最优化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目的。
2、对教材给予充分解读
小学教师需深刻体会教材内容,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牢牢把握,并根据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于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解决问题方法的举一反三,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教学质量。
3、实践运用,提高动手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比如我们平常的购物、房屋面积、价钱的计算都离不开数学,所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讲解或练习,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会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有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作一些简单的图、制作一些小模型或其他手工作品,把数学问题由抽象化转为具体化、简单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在让学生学习运动方向、速度、时间与里程这几者之间的联系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作图的方式来理解,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空间想象能力丰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长处而避开了他们的一些短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佳。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24-01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观点。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如何改进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如何消化吸收,都将影响新课程的实施。虽然新课程实施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局限,还存在不少问题,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低,综合分析有以下原因
1、教学方法没有实质转变。由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根深蒂固,而且应试教育中升学问题。学校将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重心是放在考试上,致使在课堂上的老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虽然表面已经有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实质还是为继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换了一件外衣,而忽略与学生互动与沟通。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
2、信息技术没有被恰当应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希望能给学生带来形式多样、内容有趣、易于消化吸收的课堂教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过多使用信息技术,容易导致授课形式花哨,没有实用性。华而不实的授课形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时间不合理。通过实验的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该实验现象,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教师把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点的应用,例如: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密度这节知识的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生活中水油混合分层现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密度,然后再通过密度实验演示,使学生理解密度,最后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及运用上。由于在教学中,忽略了实践环节,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混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启发方式提出问题,紧接着就用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到教师设计好的标准化路线来,这与其说是引导,不如说是牵引,导致不能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混乱的。
2、师生、生生关系互动形式单调。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观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为了满足新课程的要求,而设计了师生互动活动,效果欠满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变成了走形式,从而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同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生生间经常通过大组讨论问题进行互动。这样的讨论能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吗?每个学生都都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吗?以上的问题都是导致师生、生生关系互动形式单调的原因。
三、针对以上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
1、树立现代的课堂教学理念。加大新课程的实施力度。新课程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空谈新课程,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适度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开放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掌握好这个尺度。防止学生们忽略学习,也只有教师把握好了方向,才能使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推进创新授课的教学方式。新课程下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而应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扩展内容、创新授课,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习,创造轻松舒畅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做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实质转变。
有效促进课堂的开放互动教学。教师应在营造民主与和谐的互动氛围下,创设耐心和宽容的互动课堂,进一步构建开放的互动课堂,从而使互动教学多样化,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真正地情感交融。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加强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初中物理学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物理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学历;护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112―02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使护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以理论知识指导操作,增强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模式也相应地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近年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高学历护生越来越多。这些高学历护生虽然思想相对成熟,在学校又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理论基础好、领悟能力也较强、学习过程中也能较快地掌握,但在带教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通过对高学历护生的带教笔者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激发高学历护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实习效果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临床一线特别是基层医院高年资、高职称的护士大都是中专生,在带教高学历护生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护生会认为老师学历没我高、懂的没我多而轻视老师,对老师讲的话听不进去或根本不去听,导致在实习过程中不能真正学到东西。其次,由于受到社会因索的影响部分护生对护士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一部分护生认识不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消极抵触:还有一部分护生又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只停留在理想状态,实习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看不起护士,加之护理工作特别是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等,使护生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而对护理工作产生抗拒心理,无心学习。再有,这些护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着父母的宠爱和照顾,现在突然由受人宠爱和照顾的角色转变成为爱护和照顾别人的角色,一时间很难适应。还有,这些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及自制能力差,导致实习时组织纪律差,缺乏积极主动性,而不能学到东西。以及高护生相对于中专生年龄大,思想顾虑较多,实习过程中容易分心,他们有时还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做得还不如中专生,因而对自己表现过分紧张和关注,反而出现了不好的效果。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根据实纲的要求及临床具体情况来制定,制定计划时需:①先要评估护生的综合素质;②再制定实习目的和目标(这些高学历护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为主要目标);③找出完成目标所用的方法;④实施后不断进行效果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⑤根据评价修改和补充教学计划。
2.2 岗前教育
护生进入临床毕业实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下病区前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岗前教育除了介绍医院环境布局、有关规章制度和医院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外,重点还要放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与高尚性以及护理工作的烦琐与辛苦上,以免护生在一进入病区后就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而不利于学习。
2.3 带教教师
选择好带教老师是实习效果好坏的关键。
2.3.1 指定带教教师。带教老师是实习生效仿的榜样,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尽量安排学历较高,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带教能力的护士;②要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对学生热情,认真负责;③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善于和护生沟通、能及时发现护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④要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考评标准;⑤要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2.3.2 带教教师素质的提高。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护生的道德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教教师要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还可以通过自身参加函授、电大、自考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学历。除了专业素质的提高外还要注意提高护理道德修养,要热爱护理工作,忠于患者的利益,对患者高度负责,一切从患者出发,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2.3.3 带教能力的提高。除了带教老师素质的提高外,还要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多组织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带教方法的学习,多锻炼带教老师的授课能力,要学会采取各种讲授技巧,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与护生沟通的能力培训。
2.4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与从前带教中专生的传统带教有所不同。
2.4.1 教学方法无论如何改变,带教过程中仍一定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要严格规范无菌技术操作,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教学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前阶段要以对他们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以后才逐渐加以专科护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等的学习。
2.4.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还要注重护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要定期组织小讲课、护理查房、管理查房、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考核,定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对于实习初期特别是护理技术操作的学习要以教为主,对于实习后期要以引导为主,多采取启发式教育,引导护生自己找出正确的做法。在初期教学过程中除了告诉学生要怎么做以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告诉他们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过程中要监测血压,也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监测血压。而在实习的后期遇到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的患者时则要问他们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注意这些,在护生回答不完整时进行补充。
2.4.3 在带教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护理理论和护理程序在临床应用的教学,带领和指导护生参与从患者一人院提供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按计划实施护理、评价和修订护理计划乃至出院小结和出院指导的一系列整体护理的过程。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组织护生参加护理查房加深护生对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在临床上应用的掌握。还可以将比较典型的患者交给护生独立进行整体护理,带教老师从旁观察,只在遇到难题和将发生错误时进行指导和纠正。通过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提高护生的成就感和独立工作能力,使他们看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2.4.4 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也要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一个优秀的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所以职业道德的教育一点也不能放松。带教老师是护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护生的思想,带教老师一定要一丝不苟、处处以身作则。临床上很多护理及治疗工作都是在护士单独一人的情况下完成,有时完成工作的质量好坏也只有他一人知道,这就要求护士一定要有“慎独”精神,一定要向护生讲明“慎独”精神的重要性。要树立护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2.4.5 带教过程中要不断评价带教效果、修订带教计划,并按修订后的计划继续实施,如此不断的反复循环,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其中效果评价工作主要通过对护生进行成绩考核、听取护生的意见和自身总结来完成,再将效果评价中找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然后又将改进过的计划继续实施下去。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措施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学的各门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
二、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获得、物理公式的总结和推导都离不开物理实验。例如:力学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功的原理;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光学中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物理概念、定律、原理及公式,都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在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原理及公式,教师若采用实验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相当于物理教学成功了一半,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知识广度,而且更加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而实验往往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理论联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
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
鉴于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实验,而且应该在整个物理教学中认真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原则。
三、目前,农村学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状况
(一)基本情况调查。
目前,在部分农村乡镇办中学中,课本上所要求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完成情况较差,这包括数量上和质量上。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量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上一个学生分组实验都不做,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二)实验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仪器配备短缺限制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
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虽然名义上设有物理实验室和仪器室,但通常都是一室多用。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共用,物理仪器、化学药品、生物标本也混放在一起,引起物理仪器、生物标本严重腐蚀,提前报废,更有甚者有部分学校,由于扩大招生,学校的校舍比较紧张,就把物理实验室改为教室或学校会议室,使学生分组实验无法开展。实验仪器配备也严重不足,学校类别是二类的学校,实验室及实验仪器配备还没有达到三类学校的标准,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远远不能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需,且现有的实验器材损坏严重,不少器材缺胳膊少脚,多数器材老化、腐蚀,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不能有序进行。目前很多实验设备都是几年前“普九”“普实”验收时根据旧教材的实验配备的,新教材安排的实验活动很多不能开展。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如: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焦耳定律、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等都不能正常开展。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理论、轻实验。
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数,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做法。一些物理教师之所以会放弃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便于突出和促进学生把握有关实验的知识要点,继而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其实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动手。
(四)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欠佳。
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其实验教学环节几乎相同,即学生模仿老师的演示或照着黑板上写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学生只是机械盲目地进行操作,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不知道,学生所关注的是结论而不是过程。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个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中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一个班有70多个学生,而一个学生实验最多也只能分成8个组,这就导致一个组有8-9个学生合做实验,有部分学生只能在旁边看,不能亲自动手做,当然也不关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养成、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五)实验考核方式,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
在现在的中考物理科考试中,虽然把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列入物理考试当中,但考试成绩实行等级划分,即只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也没有把考试成绩加入中考总分,只是作为示范性高中录取新生的一个参考,试想农村初中学校能有几个学生能进到市示范性高中就读呢?所以目前实行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对促进实验教学作用不大,学校领导、老师、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考试的形式主要体现在笔试检查学生对实验的记忆和理解运用情况,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并不能真正在有限的卷面上反映出来,导致出现学生背实验,纸上谈实验的状况,教师也会淡漠物理实验的教学。
(六)领导不重视,师资配备不足。
本人工作十几年来,学校物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换了一个又一个,教务员、图书室管理人员、体育室管理人员、饭堂工作人员等都先后管过实验室,但从没有出现过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最好的情况是物理教师兼任了。他们的职责就是拿钥匙开开门、扫扫地,上级检查时造造材料,做实验都得任课教师亲自准备。这样一支队伍,维持日常教学已经挺费劲,要全面实行实验准备、实验及实验后的仪器整理和维修就恐怕是勉为其难了。
(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自身素养跟不上。
首先是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在农村学校,由于教学条件较差,教学任务沉重,使得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淡漠了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更谈不上费时费力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导致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形式单一,陈旧,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实验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师的队伍来看,呈现专业化教师偏少,课时负担过重的现象。农村初中不少学校,有些物理教师因为年龄偏大、从教时间长,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难以割舍,对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教学方法抱有成见。对于从教时间较短,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热情很高,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没有达到心目中的效果,便会心灰意冷,缺乏激情,这些都会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推进。
四、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要转变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水平,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何改变目前初中物理实验面临的种种困难呢?
(一)政府关怀,学校领导重视。
“教育强国,教育富民”是中央多次提出的战略目标,政府关怀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是改进和推进新课程顺利、健康实施的关键和保证。学校领导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教师的配备、课程的安排、学生实验时间上给予保证,确保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二)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向前发展。
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甚至上级主管部门评价学校的标准往往是一个升学率,评价学生看分数,很自然地大家仍以应试、升学为轴心来安排教学内容。目前有些学校的做法是:给初三年级的每个老师下一定的中考升学指标,一个班分数达到“A+”等级要多少人,“A”等级要达到多少人等等,并且达标与否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其实这样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是片面的,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表面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只有观念端正了,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其它有关方面充分考虑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教学改革给予保证。
(三)探索改革适应新课标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究、分析、归纳出结论,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加大考查力度,改变考核方法。
近几年来,虽然中考物理学科的考试不仅有书面考试,还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原因:①实际操作考试成绩并不计入中考总成绩,学生、老师并不太重视。②操作流程有待规范,物理实验考查都是由各城区、各学校自行组织,有部分学校物理老师自己监考,教育主管部门巡视,考试成绩的虚实有待进一步论证。③考题往往是事先公布,即使平时不做实验,到考查之前加强训练一下也没有多大问题等等。因此建立健全的实验考核的评价、督导、激励机制,确保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提高物理素质,造就一代新人。
(五)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教学能力,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必竟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教学,使之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的实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素养。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实验教师培训,通过举行各级物理实验研讨会,提供物理教师间的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从而相互促进。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具备选择器材的基本能力,必须做到专职专用。
(六)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的农村学校的实验室管理都是封闭式的,物理实验教学也局限于课堂教学。实际上,除了课堂实验教学外,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到实验室去通过“动手”自主做实验,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创造空间,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开放实验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开放时间。可选在每天的自修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条件研究和创造,使学生能自由进入实验室,但要做好登记工作。②仪器摆放要合理。③材料利用。学生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进行实验外,还可以把平时丢弃的易拉罐,橡胶管等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样做既可节省资源,又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④组织管理。除了安排实验员负责开放时间的宏观管理外,还可安排若干名学生协助管理,提供指导。
(七)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融合 问题化教学 与时俱进教学
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的重要。先前我们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来讲授,在后来的教学总结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缺漏和不足。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由于大部分初中毕业,少量是高中毕业,即使是高中毕业,文化知识基础也十分薄弱,单纯的去讲解理论,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尽管尽量采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但学生仍然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维修时大多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自己利用理论知识分析找出维修的技巧。进入修理技能的实际操作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太多,只能是老师教一点学一点,而面对新的类似的故障,却不能利用理论上的相似点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后,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的工作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此,我们学校购进了一批实用性非常强的教具,使用教具的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缩短了认识过程。而对整体性非常强的机构组合,如变速箱的构造,发动机总成结构等,我们就把理论课堂直接设在了实训操作场地,一边拆卸,一边讲授。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进措施,学生能较快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根据汽车维修这门课的特点,我们还发现了问题化教学的独到好处,毕竟维修汽车就是找汽车的问题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探讨问题的风气。问题能不停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喜欢动脑、自我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以后从事汽车维修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量新器件和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今天的现实,但教材内容的滞后,如果教学局限于书本,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已是落后的受淘汰的修理人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汽车发展技术;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与汽车维修有关的近期杂志,接触新的知识,开拓思维,增长见识,在吸收既有的维修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探索新技术,摸索新的维修方法,有意识的突破前人。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较新的知识结构面对社会的需要,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结语:汽车维修教学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停地研究、思考,实践和总结,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去发掘新的技术,新的知识,盯紧现在汽车维修的热点问题,努力引导学生牢记理论,掌握技能,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实习条件,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积极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为进行好汽车维修课程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孔令来著,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子波著,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葛仁礼,车新结构新技术及其使用与维修[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读音教学;情境教学;联想教学;教学实践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这边课堂上刚刚学会了,下课又没有操练的情境,过一会儿就忘掉大半了。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完全靠死记硬背,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和词汇量的不断增加,许多中低水平的学生对所学的大量词汇感到茫然无措,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学生面临的另一问题是难以读准单词的音,常常是有的学生用汉语或拼音的方式来给英语单词注音,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英语的进一步教学带来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而牢固地记忆英语单词,愉快而轻松地学习英语呢?
一、加强读音的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和汉语中的字的拼音教学是一样的,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例如:
字母Aa在单词中通常是发/ei/和/?/音,只要掌握了英语的元音和辅音的读音及其拼读方法,像汉语拼音一样,用辅音去拼读元音,就能正确地读准单词。例如:Kate/keit/map/?p/。其次还要注意学生“听”的教学,即教师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听,让学生学会“辨音”,教师所朗读的不仅仅是课本里的单词,而是每个词汇是由几个音素,几个音节构成,重音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去拼读,这样才能从听的意义上把握词汇,同时,又能为学生学好语音、语调打好基础,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习英语做准备。
二、情境式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活用当时的教学环境,变机械、乏味性的单词教学为学生积极参与性的单词教学,可让学生更愉快、轻松地掌握所学词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第七单元水果单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每人准备一份水果带到课堂上,教师在教室里举行一个水果自助餐式的派对活动,要求学生谈论自己喜欢吃哪一种水果,怎样拼读它们,复数形式是怎样的,然后到餐桌上去品尝这种水果,这样唇齿留香,让同学们在轻松品尝的活动中掌握这些水果的单词,然后再指导全班同学分小组举行一些情景对话,并当众表演,例如:
A:Do you like bananas?
B:No,I don’t.
A:So what kind of fruit do you like?
B:I like oranges...
这样的教学活动直观、形象,短短的几分钟对话后,学生就掌握了这些单词,并能熟练地运用到相关的句子中,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英语接龙
初中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欲,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的课堂组织教学中,我通常会采用组织竞赛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如让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来比赛英语单词大接龙例如Cat-tomato-orange-enjoy-you-usually-yes-station-...哪大组获胜就有奖励,对于接得又快又好的学生教师要真诚地对他说,Good!You are very good!对于那些一时没有想出下一个单词的学生或是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份耐心,要鼓励学生开口说、大声说,不要怕说错,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就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地词汇。
四、联想式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逐步发展,学生掌握的词汇量的扩大,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如能采用联想式教学,对学生掌握相关词汇是有帮助的,如教动词work,可联想到它的名词是worker,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work要加s。在现在进行时态中,work的现在分词是working,过去式是worked,过去分词也是worked,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可以学到单词的全貌,较快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运用这些词汇的能力;教形容词的位置和用法时,可让学生联想其相对应的反义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规则,这样做让学生既有一定的逻辑性又能对所学词汇进行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彻底掌握所学词汇及相关链接。
五、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关键词:传统的教学;教学问题;解决办法
基础会计对会计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深入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限制,基础会计教学未能在会计初学者中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会计教学的制约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基础会计教学存在以下的一些影响:
(一) 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总是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盒粉笔进课堂。课堂上,教师以讲授为主,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得基础会计学科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比如在基础会计中有很多概念——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等,如果教师只是把教材上的概念讲授给学生听,学生一般很难理解,也不容易接受,就算死记硬背下来,也很快就会忘记。而兴趣的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就要引起其兴趣,并将这种兴趣持续下去。
(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个性发展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主要是面对全体学生的,然而每一位学生都是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比如在基础会计中有很多计算方法有多种方式,如果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只讲授其中一种我们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可能有部分同学未必能接受。有些同学可能更容易接受其他的一些方法,只要方法正确我们不应该局限学生使用,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教学和实践脱钩
会计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会计法及有关的财经法规随时都在更新,有关的会计案例也数不胜数。基础会计教材,有些学校长期以来沿用一本教材,书中的案例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是这样,而在之后一直沿用至今。所教内容主要是照本宣科念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将新旧法规下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及会计的前沿理论传递给学生。有的虽然结合使用了计算机,但是也只是形式上的更新,内容上未作任何调整,只是把书本搬到电脑屏幕上而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基础会计学科的发展,也制约了学生的自身发展。新的教学方式呼之欲出,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探究式会计课堂模式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比拟的优越性。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特点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从而获得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的结论。这正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主动探究,自行获得答案,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指导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差异性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时,要注重提供给不同学生都可以发挥的空间和层次,组织合作小组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组合,使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自学置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要善于鼓励敢于动手、敢于大胆设想、敢于标新立异的同学。
(三)实践性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
三、 探究式教学方式对基础会计教学的意义
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入门较难。学生没有实践经验,较难理解与掌握。学得往往是会计理论的知识,很难理解和体会到会计原理的精髓。针对此特点,我觉得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对这门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探究式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师可利用一些教学素材,通过精心加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导入新课唤起学生探究的动机与欲望。在基础 会计的会计分录教学中,有很多的经济业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景来教学。比如:光明公司在2010年9月2日从银行提取了现金1000元;光明公司在2010年9月15日从红星公司购买了奶牛2000头,每头价值5000元等等。教师创设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的难点重点内容有关联性、指向性,难易要适中,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不能给学生提供结论性的答案,而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以便充分发挥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参与新课教学奠定基础,通过教师设置疑景,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二)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式教学既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能注意个别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暴露出来的认识不一的问题,便于教师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努力使他们达到各自最佳发展水平。比如:在坏账的计算过程中,有多种方法,有些学生擅长计算公式,有些学生擅长通过账户结构解析。只要方法正确,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方法,不用拘泥于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扬长避短。
(三) 探究式教学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本身来源于实践,探究式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从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中去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应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探究、解决现实问题。基础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技术性的学科,要使学生真正学好这门学科,就要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和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正是探究式教学的有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将基础会计将会计实务、会计技能相结合的目的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基础会计课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明白会计的应用领域,和自己将来如果做会计这一行时能做什么,以及学习会计对自己专业.对自己将来的帮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它也必将成为学生进行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林海鹰.《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职业教育探究[J] .2009;
[2] 黄丽华..《论探究式会计课堂氛围的建立》.《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语文;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多媒体虽然既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法宝。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多媒体。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以机代人、舍简求繁、以看代思、华而不实。
一、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概否定传统手段,提倡“以机代人”
所谓的“以机代人”就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代替教师和学生。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方面存在着不顾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的问题,没有充分地考虑的多媒体的实用性,而是追求形式。一是用录音课件代替教师范读,用课堂实录代替教师讲解,用大屏幕展示代替教师黑板板书,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落伍的、过时的,必须全部摒弃,存在着将传统教学手段“一棍子打死”的过激观念和做法。二是将语文课上成了课件展示课,过于机械呆板,难以处理教学中随时生成的新问题。如有的教师从上课到下课,就是站在多媒体前点击鼠标,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播放多媒体,而不能够采取有效地手段对课堂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一旦没有按照预先设置的流程发展,这些教师就常常手足无措,无法应对。
2.盲目追求形式创新,不惜“舍简就繁”
“书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些千古名句都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而又十分深刻的道理:读是语文的主要特点,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秘诀。教师在范读时, 通过声音、面部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真实的体验和感情朗读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并产生自己朗读课文的激情。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地读,可以增强语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感情和道理。然而,从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不少教师却舍简就繁,本来是通过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就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古诗,他们却偏偏要劳心劳力劳神地将其刻录后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试想,如果每堂课都要这样准备,教师的时间、精力是否允许,这样创设的课堂,只有多媒体播放的声音,而缺乏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没有学生全神贯注地琅琅书声,学生就无法准确地体验和理解文本,学生语感也就无法得到培养。
3. 片面强调直观形象,采用“以看代思”
目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用观看课件代替了学生思考和想象,未能引导学生品赏作品语言,未能调动学生想象和联想,生硬地图解文字。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将文中所绘之景定格于某一图象媒体中,使原本具有无穷魅力的文学语言一下子就萎缩了。学生难以领略到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摇曳多姿、美不胜收的荷塘美景。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学生想象力发挥的权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最终学生的创新能力荡然无存。
二、提高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的解决方法
1.因需而用,人机结合
一是充分考虑,摸清情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考虑究竟在哪些环节需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而哪些地方只应用传统方式就能达到较好效果。只有在全面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才确定具体需要在哪些环节使用多媒体。
二是坚持多媒体为教学目标和师生教学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用传统手段难以奏效而采用多媒体可以迎刃而解的地方,就一定要使用多媒体,对于没有必要使用的地方就不尽量不要使用。
三是将多媒体与传统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灵活使用。一堂课不能仅仅就依靠某一种教学手段,而要根据需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故事法、游戏法、课本剧表演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式与多媒体进行有效地整合,就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删繁就简,注重朗读
一是强调教师的范读,以情感染学生。教师必须重视范读,自己加强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深情并茂地范读演绎出作者所要描绘的美景、表达的深情,让学生借助教师的声音、表情和动作等,能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文本。
二是突出学生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语文 “读”的魅力,追求简单高效的语文课堂。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师生对读、开火车读、学生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形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语感,提升其整体语文素养。
三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在教师、学生的朗读中,可以播放背景音乐,以渲染朗读气氛,增强朗读感人的效果。对于一些课文中没有的背景材料,教师可以通过收集网络资源将其引入到课堂中来,以弥补课堂信息不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 激活学生的思维。
3.求真务实,择优选用
一是求真务实,强调实用性、实效性。教学媒体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求真务实的原则, 不能够将多媒体的使用作为目的,一味地讲形式、图花哨。应该坚持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理念,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增强教学的实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注重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强调学生体验与感受。
二是择优选用,优化高中语文课堂。究竟选用那些教学手段,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坚持优中选优,优化组合的原则,结合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选用多媒体的节点、方式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作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没有一种教学手段是万能的,多媒体也是如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应用的重要意义,同时,应该正确地认识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多媒体的使用方案,不可不用,亦不可乱用滥用,只有合理、科学、灵活地使用好多种教学手段,才有可能达到构建高高中效语文课堂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娜.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J].学周刊,2013,0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