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

时间:2023-11-11 09:18:50

导语:在教师的家庭教育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

第1篇

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模式构建高校校园生活其实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影子,大学生的家庭观,不仅反映出当代社会中大部分人对于家庭的一个概念,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社会成员家庭观的趋势。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又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发育期,至此,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家庭观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当代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工作者家庭观念落后

由于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当初受教育时都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样,都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却不清楚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尤其对涉及恋爱、成家等问题,更是避而不谈,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尚未到应该做这些事的年纪,导致当下大部分学生对于家庭观都比较模糊,没有清晰的认识。就算是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的教师,在谈到婚姻、家庭这个观念时,他们认为自己公开与学生探讨这些话题,会有损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所以,在非常有限的家庭观的教育机会中,我们的师长往往抱着“蜻蜓点水”的态度,并不愿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更别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甚至帮助这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解决问题了。所以,家庭观教育仅仅只是一项表面化的工作,尚未形成一项专业的、深入的工作。

2.家庭观教育的方式落后

家庭观教育是一项具有个体特征的工作,这是因为每个学生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接受的教育都大不相同,自然,他们对于家庭观的概念也肯定不同,在家庭观教育中产生的问题也会不同,教育工作者就得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并没有专门的家庭观教育这一说法,而仅仅只是思政教师通过全体授课、理论讲座的方式进行,并没有相关的实际性活动,也并没有深入地去探讨、研究其中的一些问题,导致当下的家庭观教育就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学生出现具体的问题,却无人帮忙解决,使学生压抑于心中,长期如此,可能会出现心理疾病,对自己、甚至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这种结果,都是因为高校校园中缺少家庭观教育,不能秉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做一些预防性工作,直至事情发生,才想着做一些补救。

3.家庭观教育内容落后

在新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有关于家庭观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主题空洞,内容宽泛,不能与当下的社会观念相互融合。中国是一个比较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不习惯将家庭中的隐私问题公开,但教育工作者要明白,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对于未来走上社会必须面对的婚姻、家庭等问题,不应该逃避,而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未来真正走上社会碰上这些问题时更加积极、主动、有准备。

二、当代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模式构建的有效途径

1.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及活动

高校已经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单位,所以在这个阶段,应该深入彻底地进行家庭观教育。高校可以根据校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在初期可以以选修课的存在,但随着家庭观教育的发展及完善,开展必修课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并思想,应该怎样为人子女,怎样为人伴侣,怎样为人父母。通过学习,直面家庭中的一些问题、矛盾,使其在大学期间就对家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就应该让他们了解概念、了解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在开设家庭观教育相关课程之余,还应该通过大学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如家庭观教育角、辩论赛、演讲赛等,可以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家庭教育观。

2.家庭重视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最紧密的时期一般是幼儿及少儿阶段,孩子与父母又因为有特殊的血缘关系,天生关系亲密,同时也容易产生感情。随着孩子长大,到了中小学期间,由于孩子尚未完全离开父母,所以此时的父母一般也比较重视家庭观教育。但是,当孩子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孩子的学校离家乡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会减少,同时,大学生又刚好处于一个渴望心理独立的阶段,跟父母的交流就自然更少了。但会有小部分学生无法突然接受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变少了,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问题,有可能对家庭、亲情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偏差,甚至导致不良的行为出现。所以,父母应该多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在孩子因为忙碌的大学生活感到疲惫时,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并用过来人的经验与之交流;当孩子碰到一些困难,不顺心时,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沟通,试图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知道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3.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适当控制

当代大学生由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出生,在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得到的一般都是最好的,所以自我主义过强,独立能力较差,在大学的生活、学习中往往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所以,虽然大学阶段孩子离家乡较远,父母还是应该对孩子造成一定的控制。例如,当下学生的攀比心情较强,一切都向高档次看齐,此时,父母就应该在孩子的生活费上进行一定的控制,教育孩子要合理消费,这样既可以使孩子养成较好的习惯,还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同时,应该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在享受社会带来的成果时不要忘记回馈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又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发育期,至此,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家庭观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存在着教育工作者家庭观念落后、家庭观教育的方式落后、家庭观教育内容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及活动,家庭重视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适当控制等措施,提高大学生家庭观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熊吕茂,肖瑛,祁淑静.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现象透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张霍君.试论大学生婚姻家庭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6).

第2篇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 ;弊端;实现途径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基奠,一些民族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其观念世世代代已经内化到中国人血液中了。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看法,这种看法虽受个体认识水平、经验差异的影响,但它总是个体构建于一定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都是在一定文化传统中开展教育活动的。

一、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

当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许多父母并没有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但它终究是一种教育,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作用不亚于学校。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许多区别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独具的特点,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必须接受新观念的指导,改革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必须以观念入手,从指导思想入手。为此,要解决当代的家庭教育问题,必须提倡一种全新的、符合新时代的人才观及儿童成长观要求的家庭教育新观念,使家庭教育观念与现代化发展接轨,实现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使家庭教育真正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甚至适当有所超前,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的注入。长期以来它忽视父母和孩子主体性的培养和提高,忽视社会与人、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无视家庭教育中的主体性,尤其是无视孩子的主体性,强调服从受动,忽视主观能动;强调规范划一,忽视变化多样;强调灌输注入,忽视启发自省;强调知识能力,忽视情感信念等倾向。诸多的偏误,使得孩子步入社会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茫然和失措,并在社会事务中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和能力。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化时代的到来,国内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充分弘扬自己的主体性,这对“唯书”、“唯上”、“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家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注入新的教育理念,重构新的家庭教育观念已迫在眉睫。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家庭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科学的儿童成长观不仅要求以完整儿童作为家庭教育的价值观,而且还要求家庭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每个儿童都是成长中的个体,由于成长水平的限制,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言谈举止等等,这时候与成人的水准有很大差距。因此,家长应尊重儿童自身的主体意识,根据儿童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儿童自己的行为,不要以家长的意愿强加于儿童身上。儿童的成长水平虽然与成人水平之间有差距,但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水平低就应该向水平高的看齐而放弃自己的特点。恰恰相反,要保证儿童每一阶段的成长符合其发展的水准并且不断向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充分考虑儿童的主体意识。

(二)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家庭教育观,树立全面成长的育

人观

当前中国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品质教育转轨,品质教育变动了原来那种单纯注重高足智力成长的教育,提倡学习知识与成长本领一样重要,重视培育孩子的创新精力与实践本领,重视孩子的杰出意志品质的培育与人际联系调和本领的成长,提升孩子多方面品质。在品质教育的布景下,我们同样要召唤家庭教育的“品质化”,彻底医治家庭教育中“唯知识论”的病理表象,提倡一种以智力教育为中心,融小孩的肉体品质、心境品质、品德品质、科学文化品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因而培育小孩的“完好性”为对象的。

(三)树立主体参与和合作交往的家庭教育方式

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完满精神世界为指导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只有在交往中,通过交往,孩子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尊重与弘扬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也就是承认每一个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权利,这一认识必须成为教育的出发点。

还要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子女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转折。在这一阶段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配合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在教育的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所以深受文化洗礼的家庭教育观在成长的历程中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务必作出转变,我们要提倡一种全新的、适合孩子成长发展规律的人才观及儿童观,这也是实现家庭教育当代化的

根基。

参考文献:

[1]李润强,中国传统家庭形态及家庭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家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68-02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受教育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教育,他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三大支柱。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棘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感觉困惑和迷茫,强烈希望得到社会团体的帮助和支持。图书馆作为集借读、观光、交谈、休闲与娱乐场所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文化中心,其核心功能是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通过图书馆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为促进子女的发展,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一切影响子女的活动。家庭教育方法很多,与孩子交谈,与孩子一起活动,表扬孩子,奖励孩子,向孩子道歉,对孩子宽容,批评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都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健康、情感、求知。对应的三个习惯:整洁、微笑、阅读。保证这三大内容落到生活实际中的三个习惯的养成,离开了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1]。

二、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①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目前家长普遍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责就是:婴儿期家长保证孩子有放心牛奶吃,幼儿园保证幼儿衣食不缺,小学保证有人检查家庭作业和签字,中学有钱报课外辅导班;大学按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就是家庭教育的全部。而其他教育的责任由老师和学校去完成。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大都认为主要原因是孩子没遇上好教师[2]。②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目前开放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年轻父母外出打工或大部分时间忙于工作,把对孩子的照顾一般都移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年迈的祖父辈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有的父母本身自己喜欢打牌或玩游戏,经常邀约各种各样的牌友上家来玩,大人不雅的言行举止、偏激的谈话内容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将来步入社会。③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导致成长中孩子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孩子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造成孩子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④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在家长眼中,分数往往代表着一切,家长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还往往暗示孩子在校少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遇到大扫除,义卖活动,有些家长就不让孩子参加或干脆不来学校等,长期以往慢慢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合群。⑤教育方式传统落后,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管理过于严格,为上名校,给孩子报作文班、英语班、奥数班,几乎剥夺了孩子基本的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部分家长忙于打工挣钱,认为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是浪费时间,有些家长认识偏颇,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

三、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措施

1.倡导家庭教育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以前缺失家庭教育最多不能成才,现在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可能给家庭甚至社会埋下祸根,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总是拿自己过去父母教育自己的一套教育自己的孩子,图书馆有能力有义务担当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者。图书馆应定期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邀请专家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等问题进行宣讲[3],定期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征文比赛、故事比赛之类的活动,还可以和团委、工会、学生会单位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活动,同时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的家长介绍教育的经验,大家展开讨论和经验分享,虽然许多培训机构、社区都可以普及家庭教育理念,但图书馆作为学习、教育与休闲一体化的机构,举办这种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的活动,更具权威性,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接受。

2.提供家庭教育的资源支持。图书馆拥有的大量纸质、电子图书等资源为家庭教资源支持提供保障。图书馆中涉及家庭教育的资源多种多样,有纸质的,有视频的,有专著,有论文,有普及读本,都按图书馆的专业分类存在不同的位置,和图书馆拥有的巨大资源相比家庭教育的资源相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般家长很难发现,因此建议设立家庭教育专门阅览区和专架,把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论文集、VCD都集中在一起,方便读者寻找,同时这种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对家庭教育重视和普及的过程。对电子版的资源,也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栏目,把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源按一定的方式分类,并提供多条件的检索和查询,方便读者获取。要充分利用新技术为家庭教育服务,在智能手机已经有很大用户群体的情况下,可采用微信,主动给用户定期推送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也可以建立家庭虚拟图书馆,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阅读家庭教育信息。实际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要家长重视,全社会都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理念不但家长要知道,孩子也要知道,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家长。

3.提供家庭教育咨询与个性化辅导。图书馆除有大量的藏书外,还拥有一批各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家庭教育的咨询和个性化辅导提供了保障,图书馆应组织人员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智力优势,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咨询服务,并对有需要的家长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这就对图书馆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图书馆人才招聘中要增强教育学、外语、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建立学习型的图书馆,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家长培训班,组织图书馆骨干人员,对家长教育子女,养育子女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养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家长的阅读指导也有利于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图书馆定期推荐一些有关子女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并请馆内专业人员对文章和书做一个简洁到位的点评,不但可以引导家长阅读,同时对馆内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图书馆的宣传都大有好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服务的模式随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在变化,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旋律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关注读者需求,关注社会热点和问题,积极引导读者,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书馆应积极抓住这个用户需求,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智力优势,积极为家庭教育服务。

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家庭教育服务,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图书馆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认识,并达成积极主动提供服务的共识;其次,制定图书馆关于服务家庭教育的可行计划,有专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最后,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图书资料采购、电子资源建设、人员培训、馆年度预算中都要把家庭教育纳入预算范围。

参考文献:

[1]冯晓霞.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J].学前教育研究,1997,(3).

第4篇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前不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2009年4月18日上午,一对夫妇到菜市场买菜,妻子怀里抱着刚满百天的女儿。回来时刚走到巷尾,突然一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夫妇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砰”的一声,东西砸在妻子身上。丈夫回过神来,惊恐地发现,掉落下来的是一巴掌长的半块红砖,此时妻子怀中的女儿脸上不断涌出鲜血,右眼珠翻了出来,鼻子也被砸得凹陷下去……孩子被紧急送到医院后,但由于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出人意料的是,肇事者竞是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

痛定思痛,酿成这幕悲剧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是,如果单从肇事者的角度来说,高空抛物的陋习无疑是这起悲剧的“导火线”。一个年幼生命的意外终结,让人扼腕痛惜。我们不由呼吁:别再让高空抛物的陋习伤人夺命!同时,我们务必要警醒: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远离坏习惯,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的习惯

长期以来,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和学习,以为身体棒、学习好,便可以高枕无忧,至于习惯,那是微不足道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将会受益一生。而养成了坏的习惯,则会祸患无穷。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家长自身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事实证明,孩子的习惯,与家长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首先是向家长学习的。父母简短的一句话,细微的一个眼神,无心的一个动作,都可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这里,我们给自己来一番审视:我们是否因为物质富足,就对没有吃完的饭菜不屑一顾,对水电的浪费视而不见?公共场所,你大声喧哗吗?乘地铁时,你争先恐后吗?客人来访,你热情相待吗?所有这些,你做好了吗?如果做好了,就是对孩子无声的、有效的教育,孩子耳濡目染,积累起来就是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就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古人说,正人先正己。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先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家长不断提高自身、完善自己,以自身的实际言行去感化孩子、引导孩子,才能为孩子立起一道标杆!

家长要把握教育孩子的良机

仅仅靠家长自身的示范,显然还不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还要善于把握教育良机。对孩子的各种习惯,要认真观察,准确辨别。好的习惯,予以鼓励,坏的习惯,及时纠正。

第5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自我评价 指标体系

一、引言

大量的实证与理论研究都表明,早期家庭教育的对孩子成年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结果都显示,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独立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的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立的体系和特点。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国家家庭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政策的支持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家庭结构从原来的联合家庭更多被于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尽管生长在更好的物质条件下,但从各种不时出现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负面事件的报道中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较为缺乏。

目前国内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主要有经济结构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离异家庭、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有父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虽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具体到应用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有人提出应该通过制订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欧美等国家从二战之后就开始对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1987年在美国家庭关系的全国会议上,人们对家庭教育所涵盖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教育等10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明确定义。国外有报道,对于父母行为的指导和系统性的培训可以有效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而为年轻父母提供指导性的手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家庭教育中的行为。

在中国现代社会家庭中,母亲一般承担较多教育的子女义务,她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产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下。中国母亲对于家庭教育的基本观念对于帮助明确家庭教育的内容,评估家庭教育的现状,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就当前中国母亲们在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态度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希望为人们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对1990年以来,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评价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选取具有评价意义的内容形成考察家庭教育观念的基本框架。通过对来自城市和农村24名家长的结构访谈,形成初步的评价指标内容。经专家筛选,合并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指标,去除了其中被认为难以理解和缺乏代表性的内容。之后,我们组织母亲们就指标内容是否合适以及有无缺漏进行4次,每组6人,共有24名母亲参加的焦点小组讨论,并跟进结果整理形成初步的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问卷。初步发放400份(农村地区200份。城市地区200份)问卷给被试填写后回收,对获得的数据在SPSSI1.5社会学统计软件平台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去除其中统计学无意义的部分,形成标准问卷。最后,将形成的标准问卷再次发放500份(农村地区200份,城市地区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363份,有效率72.6%),回收后数据后在AMOS7.0的平台上运用结构方程对各二级指标进行建模,检验评价体系的结构效度,并根据各维度拟合指数的值,形成重要性排序。问卷所有项目采用对重要性评价的方法,以自陈式Likert五级量表评分的方式呈现。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共得出101条关于家庭教育观念的自评项目。采取聚类分析的方法,可分为:劳动技能教育、社会技能教育、道德与情操教育、文化修养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共计8个维度。对第二次问卷发放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结果显示:结构测量方程模式中所有待估参数的t检验的绝对值均大于2.58(p

根据对各个维度的主成分分析,家庭教育自我评价体系一共分为四个级差。分别为一级指标:家庭教育自我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教育方式、道德情操、社会技能、行为习惯、性教育、文化修养、心理健康、劳动技能8个维度;三级指标:涉及家庭教育不同方面101个自评项目。

第6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教育关爱 现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72-02

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现象的衍生和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家庭经济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在于,在高等学校的环境中,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莘莘学子都能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经济上帮助贫困生脱困是远远不够的,贫困生还需要心灵的慰藉与关爱。

1 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的教育关爱

1.1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的概念界定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这是关于高校贫困生定性描述的定义。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运用定性标准显得比较模糊,不够准确。因此,高校贫困生评定标准需要量化。在实践中,绝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据三个因素来认定是否贫困生:一是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每月消费支出;二是该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交纳学费情况。

1.2对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全面的关爱,它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对人的人格和心灵的极大尊重。在对贫困生的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彰显出更为重要的价值,人文关怀是实现对贫困生教育关爱的重要途径。

2 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教育关爱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教育关爱,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关爱需要教育者投入更多的热情和耐心。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贫困生实施关爱:

2.1释放压力

这里的“压力”主要是指经济困境带来的心理压力。当贫困生进入大学以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他们的经济压力转化为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少贫困生由于没有形成对经济困难的正确认识而无法摆脱沉重的心理压力。产生了如焦虑、强迫、抑郁等心理不良反应。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如避免经济比较造成心理压力、用正确价值体系来消除贫困生经济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等方式,帮助贫困生释放经济困境带来的心理压力。

2.2解开心结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一般同学相比,他们有严重的自卑感。因此,对贫困生的教育,关键在于解开贫困生心中自尊和自卑交错的心结。教育者通过思想教育帮助贫困生认识到,用以掩饰自卑的自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尊,而一个现代主体所需要的自尊并不是这种自尊,所真正需要的,应该是在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之下,通过其努力和拼搏,用他们获取的成绩所支撑起来的自尊,唯有这种自尊,才能让贫困生真正摆脱自尊和自卑交错的心结,形成健康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习历程。

2.3帮助贫困生走出交往困境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004年夏天进行了一次针对高校贫困女生的调查,其中发现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贫困女大学生相对于一般女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更成为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只有9.6%的贫困女大学生有过与同学一起的社会交往,对于恋爱问题更是缄口不谈,如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调查显示,仅有0.7%的贫困女大学生想谈恋爱。

调查中发现,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交往很少,大多贫困生性格孤僻。而一些贫困生则由于经济贫困造成的自卑感,难以与其他同学沟通。一般来说,导致贫困生缺乏社会交往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交往的经济基础;二是忙于勤工俭学无暇顾及与同学的交往。由此可见,贫困生的“孤僻”并不是由于贫困生的自身心理的原因造成的,解决贫困生交往困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生和其他同学树立正确的社会交往的观念,以无成本和低成本的交往活动来取代现在高校中逐渐出现的以金钱关系维系的所谓的人际关系。

2.4高校贫困生教育关爱的现实途径

2.4.1自立自强教育

对于贫困生来说,自立自强不仅意味着一种独立生活的意蕴,更深刻的含义在于,他们可以正确看待贫困的的考验。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贫困生的正确的金钱观。需要让贫困生认识到,不能把钱看做人生的唯一目的,相对于金钱,贫困生更应该操守自己的人格。其次,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贫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别,很容易陷入迷茫,也有可能让他们一时间无所适从。教育者要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最后,教育者可以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贫困生自强教育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人生信念支撑,贫困生很难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最终导致贫困生无法正确看待人生,从此沉沦下去。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因此,在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中,首先要培养广大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的意志,让他们可以正视贫困和困难,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

2.4.2心理健康教育

相比其他同学,贫困生的心理防线更加脆弱,因此,贫困生如何才能走出困境,除了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和正确的观念外,做好贫困生的心理保健工作也非常重要。首先,要绕过贫困生的心理防线为他们提供帮助。贫困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是用自尊来遮掩内心的自卑,教育者究竟如何帮助贫困生坚守他们的心理防线。一种可行的思路是,尽量不要揭开贫困生的身份,更不要触及他们的隐私,更多的使用隐性帮助。如接受勤工俭学的工作比直接接受经济资助更容易保护他们的自尊。教育者应尽量变救助为扶助、变扶助为自助。其次,建立完善的贫困生心理预警和倾诉机制。在避免揭开贫困生心灵的痛楚之外,建立一定的心理倾诉和预警机制对于保卫贫困生的心理防线同样重要。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入校时对每位贫困生进行测试调查,选出几个特别样本追踪调查,对他们一年内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一旦发现有学生在心理上有异常现象,应立即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访谈和辅导,解除其心理困惑。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倾诉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贫困生可以在一瞬间将积郁已久的心理压力予以冲刷, 更加轻松地面对将来的生活。再次,帮助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帮助贫困生调整心态,以豁然的心理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后,引进挫折教育,引导贫困生坦然面对人生挫折。

2.4.3感恩教育

高等教育的作用在于塑造人才,塑造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要造福社会。感恩教育对贫困生思想教育来说更具针对性,也容易为贫困生所接受。首先,要发挥贫困生的兴趣特长开展感恩教育。教育者要针对贫困生的兴趣,对之加以引导,在其兴趣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价值,使之为社会做出贡献。其次,响应贫困生的回报心理开展感恩教育。每一位贫困生都深受社会和政府的恩惠,相对于普通学生,他们承受着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恩情,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感恩社会。最后,帮助贫困生成立相关的爱心社团,实现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贫困生更多地认识到,自己不是被排斥在社会和校园之外的人,自己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也可以使贫困生彻底摆脱经济压力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作为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要号召更多的贫困生加入到感恩工作中,使他们感觉到社会与他们同行。

2.4.4诚实守信教育

对贫困生的“奖、助、贷、补、减”等一系列资助措施的落实不仅仅是一个政策体系问题,同时也有一个道德建设的问题。在整个助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对贫困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诚信的要求尤为突出。贫困生是否能够诚信地面对各种助学措施,是整个助学体系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没有广大贫困生以诚信为基础的道德素质,助学体制有面临崩溃的危险。因此,大力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合理对待各类资助,并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Z].教财51.

[2]张耀灿,陈成文.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J].2005.5.

第7篇

“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

今天,我与孩子一同观看了一堂内容丰富、直抵内心的家庭教育公开课。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而父母是孩子教育的启蒙,如何履行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当好父母,需要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正如“养育男孩”创始人鱼爸所说,“每个人都能成为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当好父母是一门“科学”,我想,这是这堂公开课给予我最大的启发。

当一个以身作则的父母

两位嘉宾在课堂上多次提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道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出的花。”曾几何时,我发现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她会不耐烦,甚至会有冷暴力的情形。最开始,我把这种品格问题归咎于孩子自身,习惯性地指责孩子,但慢慢地,我发现,孩子的品格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如果我总是大声呵斥,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够讲道理;如果我总是因为工作忙,没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不要怪孩子不听父母讲话;如果我总是望女成凤,却自己不在状态,就不要怪孩子轻言放弃……所以,当好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改变孩子,要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于是,在我们的家庭里,孩子从一个被管教者成为了地位平等的小主人,家里也逐渐多了这样的情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比一比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来一个生活习惯大比拼,看谁做得好;开一个阅读分享会,看谁懂得多;组织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有了错误就勇于改正……我们在逐步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的家庭文化,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当一个懂得陪伴的父母

两位嘉宾在课堂上提出了陪伴的重要性,养育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唯有陪伴的时光永不褪色。有的时候,我会独自感叹时光荏苒,转眼间,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儿,个头就已逼近我的肩头;那个整天妈妈长妈妈短的小女孩,也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那只大手曾经牵着的小手,已然可以在妈妈伤心难过时给予温暖和力量……,而这时,我才真正读懂龙应台的那句“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如何才能做到放心让他走,而你不必追?我想,抓住做父母的十年黄金期特别地重要。俞敏洪曾说“在十岁以前定规矩,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那就是父母,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他会逐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叛逆,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叛逆,关键看这定规矩的十年里,父母给了什么?是优越的物质条件还是良好的教育陪伴,如果在前十年,孩子能够和父母一起养成好习惯、守规矩、正确的三观,那么孩子大了,就可以放心的让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如果父母给予的仅仅是物质的优越,或者过了孩子最需要父母引导教育的十年黄金期,你越教育,他越会反感,很多甚至会拿自己的生命来要挟父母,父母也只有摇头、叹息的份,一切都已晚矣。

当一个方法得当的父母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孩子,小时候智力有缺陷,但他通过自己得当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成长成才。他认为,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禀赋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为天才;教育不当,即使再好的天赋也会被毁掉,父母是孩子教育的核心因素。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散文《伤仲永》强调的就是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而近期网上的一则新闻,也让人感到特别励志,芜湖19岁脑瘫少年取得高考623分的好成绩,他在本子上写下“感谢父母、感谢老师”,让我们再一次领会到家校教育的至关重要性。两位嘉宾在课堂上多次讲授了孩子品格养成过程中,父母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不能陪伴孩子走完一生,但有责任让他具备独立成长、勇敢前行的能力与资本,这将是他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除了要有眼界、态度、胸襟之外,还要善于借助书籍的力量,让孩子与书籍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好伙伴,从书籍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成为一个向上向善的人。

最后,我想用黎巴嫩著名作家Kahlil Gibran《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中的一段话与所有的父母一起共勉:爱,让孩子成为自己!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第8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55-03

家庭支持服务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提升家庭照料特殊儿童能力的一种服务形式。家庭支持服务意味着专业支持、资源、服务、财政补助以及其他形式的帮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残障人士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开办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同时相应的社会服务和专业实践也开展起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只限于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或各级各类康复中心等几种形式的专业见习与实习,这极大地影响了特教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特教师范生择业和从业的竞争力。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激烈的院校及专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除传统的服务与实践形式外,将特殊儿童自然生活和生长的家庭作为师生双方见习、实习、科研的基地,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完善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选择。

一、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必要性

1 是培养应用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

特殊教育是实践性、操作性相当强的专业,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性教学型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而言,至少在本科和专科层次的人才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培养操作型和实践型特教师资的问题。为了凸显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临床性,必须不断拓展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形式,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并将其作为优质的专业实践基地。

2 是搭建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沟通桥梁的需要

家庭是每个人自然的成长及教育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影响是长久的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在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具有自然性和浸润性等特点。从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角度来审视特殊儿童家庭时,不难发现,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早期干预、行为矫正、个别化教育、家校合作等理论都可以在其间找到鲜活的例证,所以特殊儿童家庭是沟通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开设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高校所在的城市,一定活跃着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身影。因此特殊儿童家庭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专业实践基地而言,具有自然性、群众基础广泛等特点,这是将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作为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实践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有利条件。

3 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品质的需要

一方面,目前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大多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特教专业师生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很少,由此导致他们严重缺乏特殊教育临床教学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目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当有限,各种特教资源,尤其是公益性特教资源稀缺。在研究领域,研究者关于特教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与途径的探讨几乎都集中于特殊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班级、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康复机构或私立的康复训练机构等,关注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对特教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尚不多见。但是随着“家校合作”“家庭支持”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应进一步关注特殊儿童家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特教专业服务。对于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儿童教学实践基地的高校来讲,更应采取多种措施,激励特教专业师生深入特殊儿童的家庭,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家庭支持,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品质。

二、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1 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6~12岁有多种特殊教育需求的各类有身心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特殊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心理及人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全人、全生涯的发展。因此,对于有足够师资力量和专业知识储备的高等院校来讲,可以把服务对象向两端延伸,将3~6岁处于早期干预阶段的特殊幼儿以及处于职业教育阶段的特殊青少年及其家庭作为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

2 家庭支持服务的形式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时,应尊重、遵循特殊儿童及其家庭自然生活及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强调以个案儿童、个案家庭为中心。因此,“到宅服务”是比较理想的支持服务形式,即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师生为主体的专业人员直接深入特殊儿童的家庭,利用高校丰富的诊断评估资源,教育康复的教材、教具和特殊儿童家庭的玩具、学具等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对其家长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3 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开展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访谈

即特教专业的师生深入个案学生家庭,与其家长交流和沟通,以此了解某一时期该生在教育训练、人际互动、身心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家长此间的问题、困惑以及收获体会。在总结双方以往交流互动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拟订下一阶段的家庭支持服务计划。家庭访谈应贯穿于为家庭提供专业支持服务的始终。每次访谈都应作周密的安排,做到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并作好记录和整理。

(2)家长咨询

家长咨询是指个案儿童的家长向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提出问题、以求得到解决问题的服务方式。在咨询服务中,特殊儿童家长往往关心下列问题:教育特殊子女的方法、技能、态度;孩子的学习、康复状况;针对专业人员所设计的教育方案的问题与疑惑;寻求专业人员在理念和态度上的支持;等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应尽力解决家长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教给他们教育特殊子女的正确方法和技能,为家长营造倾诉的环境,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家长咨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书信和面谈等多种方式进行。

(3)家长培训

家长培训是指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为主体,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态度、教养理念和教养方法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教养能力,增强家庭支持服务的效果。家长培训可以将若干个家庭集中起来,统一培训,也可以每个家庭逐一进行。培训课可既包括理论讲授、经验分享式的交流,也可以进行现场示范和观摩式的指导等。此外,在培训地点、时间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也应作详尽的规划。

(4)个训指导

个训指导是指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深入个案儿童家庭,直接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教育服务。在家庭支持服务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家长最关心、最关注的是其子女的成长与进步情况。但是受自身文化水平、时间、精力以及特殊儿童障碍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独立、科学地为其子女做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训练。因此,以特教师生为主体的家庭介入式个训指导,在直接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是争取家长支持与信任及巩固和深化双方合作关系的切入点。

三、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步骤

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应树立“促进特殊儿童发展、提高家长教养能力、提升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和打造特殊教育实践与研究平台”的观念。整个支持服务过程要经历组织动员、接案、诊断性评量、召开个案会议、拟订服务计划、执行支持计划和总结评量等步骤。

1 组织动员,作好总体规划

在正式进入特殊儿童家庭以前,应作统筹规划,选派本专业的骨干教师作为家庭支持服务的直接负责人,由这些教师组织动员其他教师和同学,组建个案支持小组,并向他们解释家庭支持服务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确定个案家庭

家庭支持服务以各类特殊儿童自然成长和生活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开展该项工作之初,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传单、开展调查、与其他特教机构联合举办家长会等途径,与本地区特殊儿童家长及家庭广泛接触,向他们宣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高等院校与家庭合作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式等。在家长与个案小组师生充分沟通后,并在自愿提交申请书的基础上,经现场调研,再确定某一家庭为支持服务的个案家庭。

3 评量特殊儿童个案及其家庭的多方面需求

家庭支持服务应以个案家庭的需求为突破口,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才能达到为其排忧解难的目的,家长和整个家庭才愿意长期合作,否则家庭支持服务往往会因为缺乏实质内容而流于形式,导致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能坚持长久。为此,需要采用多种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方式,全面了解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医疗、康复和经济等状况,尤其是要了解作为直接教养者的父母等人的需求。对个案家庭的评量应由特教专业师生组成的个案小组负责,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吸纳当地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训练师等社会人士,共同组成诊断评估小组。同一小组内的不同成员对个案家庭需求的某一侧面作分评量,最后由小组负责人整理、统合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

4 召开个案家庭诊断研讨会议

评量结束后,为了整合多方面资料,全面透彻地了解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个案小组负责人集本组成员、个案小孩的家庭成员、参与评估或后继服务的社会人士及相关的行政领导等,召开个案家庭社会支持需求研讨会,深入分析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和生存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明确所需支持协助的种类、程度和各支持主体之间的协作方式,最终形成一份家庭需求诊断报告书。

5 拟订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

诊断研讨会议结束后,个案小组应着手拟订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其内容包括:个案儿童生理状态、心理表现、学业成就、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简要描述;促进个案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家庭支持服务的目标、程序和日期;家庭支持服务的种类、强度、频率和实施方式;各类支持的实施场所和环境要求;家庭支持服务的起始时间和限定期限;各支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相互协作的方式;经全体人员确认并签字后,该计划方可实施。

6 实施家庭支持计划,做好总结评量

个别化家庭支持采用循环推进、长期追踪的方式实施。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相关社会人士首先分别介入个案家庭,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支持服务;学生2―3人一组介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针对家长的教育咨询与辅导、针对个案儿童的评估、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并实施教学等活动;随后教师和相关人员逐步撤出该个案,由学生小组独立承担相关的教育服务;特教教师选择第二个家庭并为其提供服务;第二组学生介入,教师指导他们逐步参与各项服务活动,教师和相关人员逐步撤出此个案,由第二组学生独立承担相关的支持服务……由于特教专业的招生规模一般都较小,学生人数很少,如此循环几轮后,所有的学生都可被分配到相应的个案家庭了。至此,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便由点及面地真正开展起来了。对于教师而言,还需要定期巡回指导各学生小组和个案家庭,了解他们彼此间的问题与困惑,即时给予分析和解答,对家庭支持的成效进行及时评量与总结。

四、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盈利与公益问题

针对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究竟要不要或应不应该向家长收取一定费用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应该秉持公益、义务的原则开展服务。向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受益的并非只是服务的接受者,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特教师生,在此过程中也会在专业情感、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获益,这种收获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初衷是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特教专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 家庭支持服务与其他专业实践形式之间的关系

家庭支持服务只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师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它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但绝不能取代特教学校、康复训练机构等其他途径的实践形式,它们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将校内、校外、家庭、和康复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3 支持主体的角色定位

作为支持服务主体的特教师生,在提供专业支持、与特殊儿童及其家长互动的过程中是服务的提供者,是家庭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切忌抱一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姿态对其指手画脚,应该在充分尊重其原有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前提下,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理解并尊重其文化习俗,通过对话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分歧,构建若干他们所需、自己可为的自然和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好自己在特殊儿童与家庭、特殊家庭与学校、特殊家庭与社会互动中的纽带作用。同时应处理好与家庭其他支持主体的关系。

第9篇

【关键词】同理心;场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16-02

同理是社会认知的重要成分,它对我们合理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绪、成功地进行情感沟通以及发展亲社会行为有重要意义。随着心理模式加入现代医疗模式,同理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1 对同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同理心一词于1906年由Titchener首先由德语‘Einfühlung’翻译引入,意为“神入”,在此后近一个世纪中,国外心理学界不断深入和拓展有关同理的研究,补充和完善“同理”概念的阐述和分析。

Alligood (1992)提出存在两种类型的同理能力:后天训练得来的与先天形成的[1]。Raile (1983)通过文献整理,提出虽然研究者们在叙述差异的时候所用词汇不同,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存在两种类型的同理能力[2]。其他学者也有过类似的研究,如Zderad曾经确定了关于区别常态和临床同理心的需要,Forsyth提出有存在两种同理能力:常态的和专业化的。

与本研究相关且较具代表性的国内研究有台湾学者林秀华(2007)对护理人员进行的团体同理心训练[3]及山西医科大学邱玉芳(2007)对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等。

2 同理能力与场认知风格的关系研究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概念认为,当呈现一个具有支配作用的场时,比较独立的个体倾向于克服场的组织,或者重新构建场;而比较依存场的个体则倾向于依附于既定的场的组织(Wittkin 1977)。向来有观念认为,护生与其他健康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更高的场依存性。场依存性与同理能力和开放性人格这两个方面有关,场独立性的学生显示出较少的同理能力。

Stephen(1981)发现场依存性与同理能力和开放性人格有关。DeVore(1989)对认知风格与同理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场独立性的个体同理能力较低。

Arthur(2006)在一次研究中(Empathic Understanding scale, EUS)所得结果显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被试在同理能力上有差异,场依存性的被试同理能力要优于场独立性的被试。

3 同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时,所采用的一贯的一系列方法,是家长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对个体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Sally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同理能力的影响尤其重大[4]。

Eisenberg及其同事曾经做过一系列关于社会功能与儿童消极情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同理能力与一个人在怎样的父母教养方式下长大有密切关系[5]。

Barnett等人(Barnett, Howard, King & Dino, 1980) 的研究结果显示同理能力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相关。Helen Williams则认为父母适度的惩罚,可以教育子女学会自我保护、自尊、自控和同理他人[6]。其它一些研究也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同理能力有意义深远的影响(Dekovic & Jannsen, 1992; Berk, 2000)。

由上述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国外心理学界对同理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在理论、测量及其与各心理维度的关系研究方面均已有所建树,而国内对同理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向较为单调,较少考虑到与同理能力有关的心理特质,对个体同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未闻及报导,在该领域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Alligood, M. R. (1992). Empathy: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two types.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 30(3), 14±17.

[2] Raile, M. (1983). The relationship of creativity, actualization, and empathy in unitary human development: A descriptive study of M. Rogers’ principle of helicy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4, 449B. (University Micro? lms No. 83±13, 874).

[3] 林秀华.护理人员团体同理心训练成效之探讨.长荣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 罗学荣,苏林雁,万国斌.儿童品行障碍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994,8(6):249、261-26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