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

时间:2023-11-13 11:39:18

导语:在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和谐教育;体育教学;自我教育

一、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育

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教学全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即如何充分发挥“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关联,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就要尊重、爱护学生,从而达到学生尊重教师,接受教师指导,认真积极地参加教学实践,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得到了发挥。只有在这种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和谐气氛中进行教学,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育

校内,除了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外,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特别是体育课。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形成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顺利完成任务呢?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下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接触与交往的频繁度远胜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形成愉快的教学气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品质,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重人体机能的和谐教育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有三种:一负荷量过小,心律的潜在机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人体作用不大。二负荷量过大,心血管系统供应不足,造成锻炼缺血缺氧,对人体有害。三负荷适量,使身体各组织得到充分的养料供应,使人体处于受益状态,即人体机能的和谐。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类项目不同,运动量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掌握项目运动量大小,以保持适量的运动负荷。目前,很多体育课教学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加上主项目特有的性质,练习时,学生的负荷达不到规定范围。要使学生机体保持适量的运动负荷,教师必须在教法上多动脑筋、想办法。

四、注意场地器材的和谐教育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中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也是构成学生学习环境的因素之一。为此,在场地器材的布置、布局上,不仅要注意实用性,而且要注意形成的和谐,也就是说将形式与实用高度统一,即必须突出中心,注意均衡、对称、和谐,使其错落有致。场地器材的布置,能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钻研教材、标准,教学中注重场地器材布局的形式美,使其分布合理,既不紊乱又不单调,既活泼又有秩序,给学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五、注重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和谐

教育是由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组成的整体。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体育教师愈来愈重视体育课堂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在体育教学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有思想教育的因素存在,只要教师注重观察和研究,善于启发和诱导,使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思想品质、美育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道德意义上的升华。另外,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发挥整体教育中各部分自身的功能,即相互间的和谐作用。

六、注重自我教育与集体教育的和谐

自我教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是自学、自练、自我表现、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自己的认识、实践。体育运动很多都是离不开集体活动的,为加强集体活动的意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集体的共同目标,确定集体的行为规范,培养集体的情感,形成集体观念。更重要的是的体育实践,把学生的意向行为与道德观念紧紧连在一起,使自我教育与集体教育得到很好的结合,从而获得体育教学的最优效益。

七、注重普及与提高的和谐教育

青少年由于遗传、环境、营养、心理等因素影响,身体素质个体差异很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因材施教,合理地运用运动处方。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指导学生自己锻炼身体的计划,引导学生把上好体育课与自我锻炼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入手,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快乐情绪,既有普及,又有提高,使普及与提高有机、和谐地结合。

八、注重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

第2篇

现代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格和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

1、灵活敏锐的思维方式。

2、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3、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

4、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

5、充满热情的爱国主义情操。

体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因为它不仅蕴含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而且为学生形成现代人格和铸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能性。它比空洞的政治思想说教更现实,更能在学生心灵深处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早在1926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就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对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有多么重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也深深体会到体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有以下积极作用:

1、通过体育教学的情感目标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公正无私、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实现人格完美的第一步。

2、体育运动的特性可以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培养果断、自制、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3、体育运功的竞争性和多变性提供了智慧较量的阵地,可以发展人思想上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对提高辨析能力、反思能力和反馈能力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4、体育教学的协作性和整体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然而,要实现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培养目标,并非只是从事了体育运动就唾手可得的,它必须经过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途径,并通过一定的条件去有意识地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的功能,才能实现现代人格教育的培养目的。这就要求教者不仅要有方法,更得要有德性。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他面对的是活蹦乱跳、思想鲜活的学生,他的道德、品性、人格、教学作风等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对教师提出了高品质、高水准的要求: 转贴于

1、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因材施教。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使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使教材的理论知识、基本技术与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人格。

2、根据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等特征,因人施教。教学中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给予帮助,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练习的经验,增强信心,形成乐观向上、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人格。

3、在教学方法上,要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讲究实效。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热情,要不断提高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效率和自觉性,形成学生不断进取、争强好胜的人格。

4、身教重于言教,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知识是教师宝贵的财富、是科学赋予的力量,它直接影响着个人才能的发挥,又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要为学生展示体育道德作风(如公平竞争、合作精神、顽强斗志、战胜自我等),要为学生树立直接的榜样,因此教师应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用新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品学兼优、求实创新的高尚人格。

第3篇

1.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靠学生之间的合作,靠师生的合作,只有打造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互相合作去理解他人,理解周围,理解个人的成功是融于集体的成功之中的,理解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平时只是把“互帮互助”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学生们是难以真正理解的,也无法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而通过游戏的开展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游戏活动往往是集体项目,缺乏“互帮互助”的精神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抢占阵地”这个游戏,要在长3米、宽2米的垫子上站四十几位同学,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同学们的“互帮互助”,大家里三层,外三层紧紧地抱在一起,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最终全部稳稳地抢占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

2.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是教育领域中的基础性重要教育内容,有着其他任何文化教育都不可替代的独特教育作用,它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是关乎整体民族素质和国家一代代新人整体文明水准的千秋大事。如果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美育,优化课堂,就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体育学习变得富有实效。

我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一些美学知识,从教材中去思考美、挖掘美,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美育过程,让美的形象深深融入学生的心灵。同时,我们要利用美学中的线条、图形等美学知识,精心策划,合理设计,把场地设计得美观清晰,给学生增添美感,引发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激情,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从而唤起学生内在的审美感情,产生积极的效应,扩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境界,均衡理性情感,培养美育素质。

3.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能力程度不同,其生理、心理及运动机能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其他教育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各自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加以区别对待。在教法的设计上,要明确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注意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师不能只管教,要因人而异,以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的规律特点为主,合理安排教学的步骤,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条件出发,体现素质教育的功效,促使教学内容丰富,师生关系融洽,从而在启发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较全面发展的同时,有选择地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注重个性发展,不断完善学生个性。

4.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但在以往备写教案时教师考虑最多的只是教法问题,从而忽视或没有考虑到心理方面的培养。我们知道体育运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的心理特征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素质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巧妙设计出各种不同难度的辅助练习供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练习,这是我们备课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考虑的。

比如在“跳马”教学时,为了使同学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先不要考虑技术动作的教学,而是选择一个较低的高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逐渐增加高度后把能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同学分组,给能完成的一组继续增加高度但不教授动作;而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下教会另外较差的一组跳跃动作,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两个组都能产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

第4篇

高职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而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一直担负着将大学生整体素质进行提高以及将素质教育向纵向发展和深向发展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因为高素质的定义应该涵盖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体育教学一直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是学生所接受的正规体育教育最后的阶段,是我国职业体育教育最高的层次,是高职院校学生独立运用和学习衔接点,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的培养一直起着承上启下这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体育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下面,笔者就对体育素质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体育课教学要发挥自身在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教学是提升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将学生活动的能力进行提高,这样有助于高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科学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良好体育素质能够使学生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体育主要通过将学生身体的机能进行提高,从而将学生体质增强,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有组织的对学生所进行身体的锻炼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体格健康,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体力,提升对于环境适应的能力,使其生命力旺盛,精力充沛,为学生自身身心自由、充分地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最终的目的,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但是,体育并不是在高职教育中独立的存在的,体育目标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学生身体机能的不断发展,同样是一门对教育目标实施的课程。体育教育把综合素质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了整个高职院校体育活动之中去,并且将体育素质教育很好地落实在了运动场之上,高职院校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将身体锻炼作为主要的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育人和体育之间所存在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最终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以及培养学生能力。

(二)体育课教学能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学改革的进程

深化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最为根本的出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改革的目标进行改革的实质,同样也是在整个体育教学改革中,极其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联系,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技术和知识,同样还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教育作为学校中心的工作,我们只有积极地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教育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掌握好那些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自己进行独立思考。掌握好进行身体锻炼的正确方法,从而养成终身进行锻炼的好习惯,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决,对外界那些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充分的适应,最终对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当前科学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挑战很好的适应。这也是体育教育进行改革主要的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和进程,从而完成和达到所制定的培养目标。

二、体育课教学在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体育课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素质教育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 体育科技 结合实践 分析和讨论

一、中学体育教育和体育科技

1.中学体育可以继承、保存、传递体育科技技术。中学体育教育可以有效的继承、保存、传递体育科技技术,中学体育教育的这种功能只有在高科技背景下才能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在高科技的社会下,中学体育教育才能具备继承、保存、传递体育科技技术的功能。不仅如此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体育科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中学体育教育离开不体育科技技术,而体育科技技术在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管理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中学体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创新精神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而目前我国很多中学学校都缺少必备的物资和基础设施,学校的教师队伍仍不壮大,并且中学生的体育意识还未完全成型,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将体育科技技术和中学体育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2.体育科技技术对中学体育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科技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对于中学体育的冲击很大。体育教学的理念、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1)在体育科技技术的影响下,学校体育逐步的转向终身体育。目前中学体育已经无法单独的达到教育目标,所以中学体育教育正在逐渐向适应信息发展革命和社会职业化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说中学体育必须做到将集中和分散进行结合、将集体和个体进行统一,由此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在体育教育中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2)中学体育要朝着多目标进行改革发展。中学体育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应当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丰富知识的创造性人才,由此才能保证学生在未来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必将朝着多元化、多目标的方向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育和体育科技有效结合的形式

1.强化中学生动手创造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存在很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学生不同于思维固定的成人,中学生的思想还为被众多的文化和规定所禁锢,所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远远的高于成人。而体育教师恰恰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开展有关体育科技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不断加强自身思维的创造力。

2.培养中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体育训练水平。身为现代体育老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高科技技术来进行教学,并且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利用高科技技术来提高训练水平。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已经应用在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对于教学的影响也很大,对于运动队员技术水平的改进也有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高科技,指导学生利用高科技技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例如对于篮球队的队员,教师可以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有关篮球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从比赛中逐渐的发现运球时间最长的就是组织后卫;传球之前必须要确定队员是否在最佳的位置;什么样的步伐才是正确的三步上篮动作;篮球比赛是团体运动而不是个人运动,所以配合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通过观看视频,加上教师的稍加点拨和指导,学生就会从中逐渐的了解到体育知识、并且自己也会通过高科技术手段不断的增加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力等,由此学生的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3.帮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课改的进行,教学也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变成今天的交流式和研究式。很多学校也随着课改的进行开展了很多研究性的课程,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实际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由自己学生设定,而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如果学生出现目标无法确定的情况,教师就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体育教育研究的范围很多,可以是最新科技的篮球鞋、球星、比赛、体育发展等,所以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去研究、去思考,并且采用正确、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最终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我国高科技技术正在高速的发展,体育科技技术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教师应积极的利用体育科技技术,将其和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将中学体育教学推到另一个高峰,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有所得、有所获,对于学生的未来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斌.中学体育教育与体育科技的结合实践[J].科技与生活.2010(04).

[2]葛晓松.体育科技创新特点及发展趋势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3]蔡知忠.运用体育科技成功之道体育实践的意义[J].体育事件.2008(06).

第6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社区体育资源;整合

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内容,它适用于所有教学科目。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很难获得体质和体能的真正提升,因此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各级院校教学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并通过相应的试验进行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有效策略的研究。

1.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合作的可能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受到西方越来越多的影响,在文化生活领域中也出现了更多西方的影响。其中保龄球、台球等等,它们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各种专业体育场馆纷纷建立。但是实践当中这些专业场馆并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其运行时间多为假日或下班后等业余时间,在人们的工作时间这些场馆就会闲置,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两位。而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很多学校都面临这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体育项目,由于需要较大的投资建设成本,这些体育项目在学校内容很难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正好有效的解决了双方的问题,不仅能够问题学生开展新兴体育项目教学提供得了设施和设备,还为社区体育资源所有者增加了经济收益。

2.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整合试验

2.1试验概况

2013年6月—2015年6月将北京市某大学美术系的全体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社区体育资源整合对象为北京市易初莲花山庄保龄球馆、游泳馆。

2.2实验内容

第一,初步合作、相互了解。易初莲花山庄于2010年修建了易初莲花保龄球馆和游泳馆,内部设施先进。易初莲花保龄球馆和游泳馆为了提升设施使用率,提升社会效应,制定了一个学校和学生都能够接受的价位。每周三、周五上午组织美术系学生以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在游泳馆和保龄球馆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旁指导。第二,深入合作,扬长避短。在前两个月的试验中,学生并没有获得显著的进步,很多女学生仍然没有掌握游泳基本要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师用体育课形式代替了原来的课外活动形式,同时易初莲花游泳馆和保龄球馆的课程聘请场馆专职教练负责,并采用分班授课的方式,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划分为提高班和学习班进行授课。通过以上措施不仅教学效果获得明显提升,还有效解决师资不足、专业较差的问题[1]。

2.3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前五个月的试验,大一年级的210学生中:游泳学习班50米完成率从4%提升到26%;游泳班50米成绩,平均水平提升14秒。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学校还同游泳馆合作成立游泳俱乐部,游泳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俱乐部中游泳水平又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3.学校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资源整合的必然性

3.1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整个是必然趋势

根据教育原理可知,人社会化过程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这个过程伴随着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关系的改变。所以教育的本源就是社会,受教育

者个体发展的原动力就是社会的力量。学校和社区能够通过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同时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学校已经无法独立实现教育青年一代的目标,应当科学有效的利用和整合社会教育力量。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是当前体育教学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同时还应当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学校应当充分把握时代脉搏,通过观念的不断更新实现对新时代需求的适应,充满活力的学校教学才能够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同时,符合时代要求。基于以上因素,社会部门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而这也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

3.2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整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随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替代了过去温饱需求。健康的娱乐活动是人们工作之余的重要内容,人们将运动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经济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消费者是学生主体,所以家长的支持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有效结合的前提。由于人们对体育锻炼认识的提升,对于社区体育资源的使用费用能够更加容易接受。但是学校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资源整合的操作者应当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在对学生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尽可能制定完善的方案,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科学、有效整合的目的[3]。

4.建议与对策

4.1最大限度降低费用

学校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应当最大限度降低费用,并控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社区应当免去体育资源使用费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4.2社区选择遵循就近原则

运用社区体育资源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就应当坚持就近原则,通常应当将学校与选择社区间的距离控制在步行十分钟以内。在社区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应当由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前往,进而保证学生的安全[4]。

4.3在教学活动中严格贯彻教学要求

要实现体育项目的锻炼目标,就要对目的任务进行明确。应当将教材、大纲要求严格贯彻教学、考核、师资力量的组织过程中,对于执行校外体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当加强在思想方面的要求,避免学生身心发展受到不健康意识的影响[5]。

4.4及时调整存在问题

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很多问题会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改正将会对教学成效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必须得到强化,坚决避免“小错不纠、铸成大错”的现象,进而对整个体育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4.5科学结合普及与提高

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教育能够在社区体育资源整合得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发掘优秀体育苗子,并对相应的培养机制进行建立健全。学校可通过与场馆经营方的合作,进而专门俱乐部的构建,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条件下参与专项系统的体育训练。通过这种形式为国家培养出个多的优秀体育人才[6]。

5.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学校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不仅能够为学校提供相应的体育设施和场馆,还能够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社区体育资源发展都具有的重要的意义。所以学校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和社区体育资源的合作,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罗源凯 李美成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卫,唐晓杰,方建锋,等.学校体育新理念与新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研,2014,(07):41-48.

[2]朱小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9):93-96.

[3]黄健,谢忠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07):94-96.

[4]王慧.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整合模式探讨[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07):40-43.

第7篇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教学 具体实施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快乐体育”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快乐的一种教育思想。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提倡“快乐足球”,并且获得巨大成功,这种教育思想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快乐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教学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快乐体育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快乐体育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而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味采用灌输方法,一切教师说了算,无法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严重妨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在“二期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喜欢怎样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甚至可以参与教学进度与制度实施,只要学生喜欢,教师就应该满足他们的需要。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敢做课堂主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教育学生课堂是他们的,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能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的方法,教师都应该主动接受,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主人,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能品尝体育的快乐。

2.改变课堂模式,激活课堂氛围。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也乐于接受。师生共练,融洽师生关系。俗话讲得好: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利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如:身体的接触、抚摩学生、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等。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行动感染学生,以微笑服务学生。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模仿老鹰的动作,幽默的脸部表情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练习欲望,满足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

3.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个性倾向,把选择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权在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器械练习。一般而言,学生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熟悉的、能容易掌握的运动项目,如男生喜爱足球、篮球、乒乓等一些竞赛项目,而女生则较接受羽毛球、毽子、跳绳等文雅的项目,这样学生不仅接触器械时间长,而且运动量同步加大,练习的意识加强。学生练习兴趣高涨,教学气氛活跃,自己做主,满足需求。

4.建立评价体系,从成功中体验快乐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即用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鼓励性评价能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如:“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一点,你一定能跳过去。”“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超越自我、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达到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这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同时学校也要为快乐体育的实施铺展道路,为快乐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和场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保证快乐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其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2]王保四.“快乐体育”教学及其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第8篇

关键词: 终身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意识 运动兴趣

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现“学生主体性”,特别是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1.终身体育的概念和主要范围

1.1终身体育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地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满足精神需求。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可分为3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体育:主要是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一些简单活动,其目的是保育和培育。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社会体育:主要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反映锻炼结果或进行强身健体。

假如没有在学校体育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就不可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获得科学锻炼方法运用的能力及健康的体魄,更不可能把一切知识才识发挥出来,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生命在于运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1.2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

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包括:第一,长期不懈地坚持体育锻炼。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毕业后,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每次30分钟。锻炼者能积极地、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第二,体育兴趣浓厚并稳固持久。在校期间,学生表现出对体育有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走上工作岗位,表现出对一个或几个体育项目感兴趣,并长期坚持锻炼。第三,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学校通过体育教学懂得体育锻炼的价值、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接受闲暇体育教育、竞技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第四,参加体育活动时总体感觉好,并伴随快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学产生快乐体育的情感体验;进入社会,在身体活动中消除忧郁、烦闷等不良心境,产生愉悦、爽快的情绪感受。第五,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校内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离开学校能够继续经常从事有益的体育活动,将体育看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学校体育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的培养

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由此看来,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1重视“终身体育”理论的教育与宣传。

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终身体育”理论的教育与宣传,特别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理论基础。

2.2开设“专项选修课”。

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合实际,开设“专项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一个从实际需要出发的运动机遇,学生在运动中会全身心地投入,身心健康水平和运动机能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3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项技术技能都有它的基础部分,青春发育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人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抓紧这一时期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到了成年以后,时过境迁,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往往是事倍功半。

2.4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但是兴趣需要去挖掘和培养。体育教师就担当着这样的责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让学生渴望参与,成为孩子们运动乐园。多增设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其次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使其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5引导学生将终身体育的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终身体育当然也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把终身体育的思想引导到现实生活当中,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各种体育项目和体育技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联系在一起,让体育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回现实生活中去。

2.6提高教师素质。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77-02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从一入学起,他们的职业方向已经基本确定。此时,体育教学作为他们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终身体育。所以,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两种终身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使之与德育、智育相结合,让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我们院校体育课采用专项教学,让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一项专业技术。专项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体潜能,又能发挥教师的特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完善的方面还很多。

一、加强理论课教学

体育课程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原则和自我评价的方法等,要让学生科学地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很多学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大多数学校体育理论课学时数不到总学时的10%,并且教学形式沉闷单调,理论与实践脱离,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体育教学要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论课时数量,传授健身养心和科学的锻炼方法的理论,使学生能在体育实践中相结合,从而掌握终身受用的体育锻炼方法。

二、优化教学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体育课程大都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扼杀了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应体现在:重视掌握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加强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学做结合,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中提倡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相对的不规定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教材,提出不同的要求,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优化教学应强调体育项目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学生以某一项目作为锻炼手段,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品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之目的。优化教学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社会需求且深受学生喜爱。

三、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优化结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音像制品等把学生的兴趣先培养起来,使他们对自己选项的内容有了初步的直观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把现实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以表达的授课意图全面系统地以非常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性,而且不受季节天气的制约限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体育知识。此外,还要拓展体育课程。将体育课的时间概念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锻炼。课内教学以传授知识和掌握方法为主,课外练习以兴趣为主。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磨练意志,还可以缓解因学校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在教学方法上,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学会”和“会学”的技巧和要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完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