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11:39:26
导语: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57-02
人文素养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内容。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科学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在科学环境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主动认识和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个体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行为和科学知识等。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从本质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是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而身体心理素质是知识和文化的物质承担者。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主观自塑性,因此以思想道德素质为灵魂的人文素养,和以科学知识体系为表现形式的科学素质就成为构成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和“对人文的科学透视”是对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的辩证认知,把两种文化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结合我们研究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认为:实施大学的素质教育,必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实施两种文化教育并举,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一、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说说就能提高的事情,大学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大学教育前很多教师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高中学校暗地比拼的仍是考上多少重点大学,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也就谈不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了。因此大学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意义重大。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要从入学教育开始,入学教育不仅仅是军训、学习规章制度、进行专业教育等,也要进行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等教育,实际就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还要进行学习教育,大学学习与高中阶段学习有很大区别,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方式,校园的学习气氛,同学的学习态度、目的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学好专业、提高专业技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实际就是进行科学素质提升的准备。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将文化素养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在专业课教育中,要把人文知识和科学方法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思维,促进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升。另外,发挥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探讨校企合作内容、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企业、专业,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不断深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
二、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应以专业建设为始点,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序化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课程是各类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载体。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业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力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人文课程并非水火不容,人文素养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许多教师已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每节课中都设计德育目标或素质目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要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养成为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理念,以素养教育为主线,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1.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中。①通过人文素养课程平台的设置夯实文化基础。面向各专业开设《大学生文化修养》课程,在文史哲、艺术等方面奠定广博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确保人文教育得到落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培养人、塑造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历史素材,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精神的熏陶和教育。专业教师不能只做知识和技能的机械传播者,同时要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探索中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技术与人、与社会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及其成就中的人文精神。③在实践教学中积极体现人文精神。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要积极创设锻炼学生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实践环境,模拟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技术技能必不可缺。科学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灵活解决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但缺失了责任、诚信、合作、应变等人文精神,技术技能就无用武之地。
2.结合专业特点,丰富专业教学之外的人文内容。通过组织适合专业特色的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提升人文素养与技能相融合的质量。从专业发展前景角度,介绍本专业内有重大成就的中外学者、专家和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家、管理人员,邀请企业专家、成功人士、历届优秀毕业生进行讲座等,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不仅教会学生专业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学问,每次课不仅有专业知识、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文精神,掌握实用的科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专业等实际,因材施教,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育指导思想,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目前,人们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容、方法等认识还比较模糊,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对素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重视科学技术、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高职教育中人的心灵育化和人格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相融合,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因此,建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关键。
目前,学校教育仍是以课堂为主,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手段。教书育人必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通识课程教育;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环境,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落到实处,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明仁.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分离与整合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1-7.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主要是围绕对大学生的卫生、文明、社会公德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因子项目进行调查.本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对我院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的大学生的追踪调查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民族、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调查显示:1.我院大学生不同年级在养成因子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我院文理科大学生在养成教育各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在文明及社会公德两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我校蒙汉大学生在养成教育因子中只有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宿舍及食堂卫生两个子项目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我院男女大学生在养成教育文明、社会公德和学习习惯上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前两项存在显著性差异.课题针对上述结论结合访谈调研做了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 :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39-04
1 课题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着眼于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过程与文化视野下的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过程.
自上世纪9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就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养成教育的目标及实施要点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廖世平杨兴国王中等人“对一年级大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坚持从严管理”(1991)刘建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探析”(1995)王兰兰陈良勇“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2005)王金华“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2008)等相关的系列研究.研究者认为:
(1)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背景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社会转型,且因高等教育进人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不再是共性特征明显的精英群体,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2)随着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着过程及环节上的弱化与缺失.
(3)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要使他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具有学习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所以,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些年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则是更深入地研究如何养成,养成什么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养成研究的途径,养成内容探讨.有薛红亮“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大学生的人格养成”(2010)李亚东“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养成——基于公民身份视角”(2012)姬翠梅“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世界观教育”(2012)研究强调:
(1)由于大学生群体仍处在成长过程中,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还有不成熟之处,加之外界社会环境复杂、价值多元、生活方式多样,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诸如种种在公共场所随意加塞、随地丢弃垃圾等社会公德问题仍在大学生群体触目可见.
(2)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公民身份认同导致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不稳定、不全面.
(3)校园文化的感召力,“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因此强调对校园的隐形教育途径也要加以重视.
因此研究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根据我校“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的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和我校提出的“实现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任务,及我们“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我们必须在我们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方面下细功夫.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这也给我们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品德优良、成绩优秀、体格健康、人格完美的大学生才会受社会青睐.我院学生能否在社会有立足之地,我们应有自己的特色,养成教育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赢人,不但要让用人单位看到我校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更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培养的人才的的踏实做事,坦荡做人的道德素质,同时也要让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来到了我们学校后的良好变化从而肯定我们学校的教育,继而树立良好的赤峰学院的形象.
从理论意义上讲,对现代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可以丰富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的培养人才的素质的相关研究,并赋予现实的迫切意义.
2 研究工具与调查样本
首先,我们自编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问卷设置了四因子分别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经过预调查后对两个问卷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作为正式调查的问卷.
鉴于要对已毕业的我校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追踪式的访谈编写了“用人单位对赤峰学院大学生的素质情况反馈访谈提纲”以及对我校学生处及部分学生工作的领导老师进行访谈设置了“对赤峰学院学工办领导及老师及和院系学生工作重要相关老师的访谈提纲”
其次,我们调查对象来自我校16个院系并且按蒙汉族学生大致一半的比例来选取了样本,样本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访谈了我校学生工作处领导老师,各院系领导及学生工作老师计20余人.对我校毕业生单位访谈了10人.
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除在卫生习惯上我校男女学生无显著性差异外,在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及学习习惯上男女学生存在差异,而文明及社会公德两项则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另外,在卫生因子项中,男女学生在宿舍卫生和食堂卫生两个子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室卫生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现状中,表现最突出的即卫生习惯问题.虽然学校及各二级学院也对大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了相关的工作部署,但是在现实中我们还是看到卫生习惯的确是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宿舍卫生、班级卫生、食堂卫生及文明就餐上面.对于宿舍及班级卫生方面,我校有几个二级学院做的工作非常突出,他们除了对宿舍长进行相关培训外,还将班级教室责任到班级,实行班级包干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几乎大部分学生对我院食堂的卫生情况也并不满意.认为食堂内就餐环境相对较差,而学生们在就餐时的不文明行为也比较多.另外,男女大学生在文明、社会公德及学习习惯上存在着差异,主要是表现在打饭拥挤不排队、打架、骂人、旷课、迟到等不良习惯上,男生在这几个子因子上表现均不及女生.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各因子项目中,我校蒙汉大学生仅在学习习惯一个因子中存在着差异.但是在卫生习惯的分类因子项目中却在宿舍卫生食堂卫生两个子类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学习习惯上,有部分蒙古族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没有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具体主要表现在晚上大量上网游戏,而在白天则旷课、迟到,虽然在汉族部分男生中也有此表现但蒙族学生中的男生则更为普遍些.但在卫生因子上,部分蒙族学生的卫生习惯相较汉族学生较好,访谈中有老师认为这归因于蒙古族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更重视,当然也和二级学院的管理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从表3可以看到:我校文(包括艺术类科系)理(包括医学及建工)科系的大学生在养成教育的各因子项目上均存在着差异,其中在文明习惯及社会公德两个因子上则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在卫生习惯的子项中文理科学生则在宿舍卫生和教室卫生上存在差异,其中尤其是宿舍卫生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此次调查,课题组将科系类别只分为文理两类,没有将艺术、医学、建工等科系单列出.文理科学生养成教育状况有差异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带来的:首先,我校的各二级学院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有差异的,如化学化工、生物科学两个二级学院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非常重视,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学生养成教育的经验.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也确实存在着学生专业影响下的一些差异,个别艺术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学习的习惯而带来对一些养成教育中的因子项的不重视.第三,不同的院系和专业的生源质量不一,如我校存在着普本二、本三、专科、预科等不同层次来源的考试,这些也会造成表现在文理科系上的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水平不一.
从表4可以看出:在养成教育的四个因子项中,我校不同年级学生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卫生的子因子项目上除教室卫生不同年级同学存在差异之外,在宿舍卫生及食堂卫生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通过访谈及与部分领导老师的调研,我们认为这一现状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实状况及我校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成果.具体体现了:
(1)养成教育对我校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生源多数来自于各地的农村牧区,再加上录取分数偏低,所以学生的总体素质基础不容乐观.
(2)通过对大一新生的军训、入学教育、新生系列讲座等入学教育再加以不同学段的分类引导逐步形成大学生应有的良好的道德、文明、学习及卫生习惯以及毕业季的各类活动,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在养成习惯方面有很显著的效果.
(3)对养成教育的理解及重视程度,最终决定了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点也在不同院系的教育引导下在不同年级学生身上最终表现上有所不同.表现比较突出的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等院系中,他们的领导首先就明确了“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围绕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来进行”,因此他们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教育常规管理中都非常明确学生良好的素质需要哪些素质来体现,所以在对学生整体素质养成上做了常抓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4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合对我校毕业生所在的单位领导及主管进行的追踪式访谈的结果,我们对赤峰学院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4.1 我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整体状况是好的,尤其是学生对于养成教育中各因子的意识程度是比较自觉的.但也相对存在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卫生习惯上学习习惯上的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访谈及调研结果,我们一致认为:同样作为大学生,我校学生的关于良好习惯养成的认识上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又因为原有环境及教育重心的不同,也存在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过度地放纵自己,“恶性”表达进入大学后的“自由追求”.他们忽略了一些细节的大学生的良好素质的表现形式,虽然认识上明白,但行动上却做不到,或不注意去做.因此,如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形成良好的卫生和学习习惯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养成教育的重点.
4.2 我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各因子项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民族、性别、专业分科和年级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年级和专业分科上.
前面分析中已大致分析了造成各因子项上民族、性别、专业类别和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我们认为重点应该讨论的是为什么不同专业类别上表现了养成教育状况的不一样?不同年级的显著性差异中,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产生?
4.3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文明、勤奋、责任意识、进取心及创造力几个方面的表现的满意度从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文明 勤奋 进取心 责任意识 创造力.
通过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的排序,一是让我们明确我校培养的大学生人才所表现出的与养成教育相关的素质重点,进而与我校“尚品德 厚基础 重应用”的培养人才方向接轨;二是藉此发现我校培养人才素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或是忽略的养成教育相关的内容.基于此我们认为:我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中应该与时代选择人才的标准接轨诸如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创造力上下更大的功夫.如何才能与这样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接轨?如何将这样的素质养成放到养成教育的模式中?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
参考文献:
〔1〕廖世平,杨兴国,王中.对一年级大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坚持从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1991(03).
〔2〕刘建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1995(03).
〔3〕王兰兰,陈良勇.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8).
〔4〕王金华.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
〔5〕薛红亮.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大学生的人格养成[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0(06).
关键词:宿舍;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更侧重大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以学生宿舍为教育阵地,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1“宿舍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过程与环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过程。[1]“宿舍养成教育”主要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载体,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
2“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学分制已经成为高校主要模式,学生宿舍将逐渐取代班级成为高校内部学生群体基本单位,学生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日益凸显。从这一背景看,“宿舍养成教育”模式非常迫切和必要。而且从现实条件和实践经验来看,这一模式可行而且有效。
2.1“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2.1.1是适应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大学宿舍是大学生预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生在预期社会化主要学习的是将来毕业后要扮演的角色。所以,这一时期的养成教育更为关键,如果学生不能顺利渡过这个阶段,会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养成教育,适应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
2.1.2是改善大学生养成素质问题的需要目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养成素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规范的生活行为习惯、集体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意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文素质偏低、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体现了“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现实必要性。
2.1.3是提升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水平的需要目前高校宿舍建设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倾向,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宿舍文化建设主要以“表层文化”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高校必须适应新形势,拓展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注重宿舍“深层文化”建设,提升宿舍文化水平。
2.2“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2.1从时间和空间来看,宿舍可以成为大学生“养成教育载体”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而且,大部分高校宿舍生活区距离教学区较远,这使得宿舍养成教育模式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会赢得学生的支持。
2.2.2从理论上看,以宿舍为载体开展活动,是实现“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社会学家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大学生的课堂以及校园活动可以被称为“前台”,而宿舍则是“后台”,宿舍成员则是“剧组”,在这个剧组里,大家彼此熟悉,相互依赖,在互动中,更能发现彼此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在“宿舍养成教育”模式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主体意识、品行修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构成
3.1“宿舍养成教育”的主体
“宿舍养成教育”模式中,学生不仅是教育主体,还是该模式发展、维系的主体;同时也是教育客体,宿舍成员互为教育主客体。教育主客体在长期互动过程中,共同合作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所以,“宿舍养成教育”模式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样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2“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载体
高校学生宿舍独特性在于集学习与生活为一体,而其他教育载体则不具备这一特性与优势,也因而凸显了学生宿舍的潜在教育功能。首先,要加强宿舍物质环境建设,注重宿舍环境的文化品质和教育含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在学生公寓区内开拓其他载体。再次,利用互联网,建立宿舍养成教育网络平台。平台设置要根据宿舍管理特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集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于一体,通过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共同成长。
3.3“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内容和形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规范为准则,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体现宿舍载体的特殊性和教育优势。从内容看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养成、高尚品行养成、优良学习品格养成、健康心理品格养成等内容;从形式来看,强调多重导向教育,结合专业、班级以及宿舍实际情况作选择。比如“宿舍专业知识教育”、“宿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行为养成教育”、“宿舍文化实践活动”以及“宿舍网络平台”等,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3.4“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发展阶段
3.4.1制度规范阶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学生规范为准则,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养成标准,将行为规范具体化,以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4.2行为训练阶段
在制度规范的引导下,主要以文明习惯为基础,借鉴“宿舍成员自评与互评”方法,逐步开展“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内容,促进大学生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这一模式中,宿舍成员互为教育主客体,相互监督,相互教育。
3.4.3自觉养成阶段
这一阶段建立在行为训练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宿舍开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尚的品行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养成做人、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4评价考核阶段
结合学生德育考评,对学生宿舍养成教育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3.5“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保障
3.5.1思想保障
提高对宿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认识的一致性,这是开展“宿舍养成教育”的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认识到“宿舍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探讨以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方法和途径,将大学生宿舍载体建设纳入日常工作中;作为学生,要激发其参与宿舍载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2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无论是学校、学院还是班级层面,都应建立一套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将大学生宿舍思想状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考核评价,与学生综合测评、评优授奖相挂钩,同时加强宿舍内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3.5.3组织保障
选拔学生宿舍干部队伍,并定期开展培训。一方面推进辅导员进宿舍工作,如果有条件可以选聘学生宿舍专职辅导员,专门负责指导宿舍载体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培养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宿舍干部队伍,比如成立“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4“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价值探索
“宿舍养成教育”模式的价值何在?能否真正将大学生道德修养落到实处?
4.1培养核心人物,传播正能量
每一个宿舍和班级都会存在核心人物,核心人物的个人品质及行为表现会对宿舍文化建设形成很强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舍风的走向。在具体的宿舍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比如,笔者所在学院通过举办“优秀宿舍长”选拔活动,对学业、品行等方面优异的学生宿舍长进行表彰,树立典型,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优秀舍长经验交流会”、“党员联系新生宿舍”活动,也是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传帮带的有效形式。这些活动的核心都旨在在宿舍内培养核心人物,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创新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1实现勤学宿舍专业技能小课堂。学院充分发挥宿舍学霸的作用,将专业知识课堂延伸到宿舍内。学院根据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就以宿舍为单位,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宿舍内开展教师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优良学习品格,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4.2.2实现修德宿舍以自律他律为主要方式的行为养成教育。学院从养成教育入手,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活动主要分为立标准,扣扣子;谈素质,树典范;做剖析,共进步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集体合作教育和自查互查教育贯穿其中,目的就在于将学生日常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实现修德。
4.2.3实现明辨宿舍“卧谈会”。学院充分利用学生宿舍“卧谈会”这一几乎每个学生宿舍都有的必备项目,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每周一个主题,通过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入手,引导学生在热点问题前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理解党和国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宿舍成员在相互的交流和争辩中会逐渐产生情感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4.2.4实现笃实实践活动进宿舍。通过举办各种宿舍文化活动,增强宿舍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学院“空瓶换绿植”活动走进学生社区、“舍长经验交流会”、“党员联系新生宿舍”等志愿活动,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的重要载体。
作者:石菊红 吴建军 段江燕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石晓娟.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2]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N].光明日报,2014-05-21.
关键词:民办高校;养成教育;创新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养成教育的含义在学界没有统一,但内涵大同小异。养成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借助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而形成不需要任何外部监督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高校实施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基本的礼仪规范和优良作风,还可以让高校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愿意参与创新,投身实践。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高校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让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规范,由外力监督转变为内驱动力,从而拥有足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行为规范。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是重要的一部分。
二、高校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论基础不足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在社会上表现出了“有知识,没素质”的现状,所以高校的养成教育越发受到广泛关注,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养成教育脱胎于教育学,和传统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许多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养成教育,如开设课程、讲座等。学术界也有专家对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成果显著。可是至今关于养成教育的含义、内涵及理论体系仍没有统一,也没有具有权威性、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教材问世,许多概念等也多借用于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导致现在养成教育前进缓慢。
2.90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90后的大学生生长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环境更为优越,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小,父母亲对其的照顾也更为周全,导致他们没吃过苦、没受过罪,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同时,他们也生活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充斥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也有弊。
3.家长在教育作用上的缺失
许多家长以为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自然而然地转变,完全没有想到孩子在初入大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容易遭到忽视和区别对待。家长们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后,并没有了解熟悉学校相关规定,更没有主动跟学校老师沟通联系,使得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失去了重要力量。还有部分家长对学生溺爱和过分保护,希望学生能得到特殊对待,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性客观,让学生没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失去了锻炼沟通和人际交往的机会,在大环境中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这些都对高校的养成教育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三、高校的应对措施
高校的养成教育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应该积极应对社会要求,及时做出响应和调整。
1.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育人规范
管理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学术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结合社会形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检查监督,促使制度由强制养成转变成学生的自觉养成。
在建立规范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学校家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希望家长能在家庭教育中加入养成教育的因素,巩固学校养成教育的成果,帮助学生尽早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改革传统形式为多种形式相结合
传统的养成教育主要以教师授课形式为主,内容偏理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容易产生反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活动范围以校园为主,所以这些场所都是高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可把一部分课上的内容转移到课下,采取多样形式如宣传海报、标语等,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基层管理中,使之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有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3.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榜样
关键词:养成教育;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书籍,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导读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迅速、准确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查找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要以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需要加强“养成”教育的原因分析
“养成教育”一词原意指的是加强部队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现指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侧重于行为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高校,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需求等各方面的特点出发,研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高校大学生需要加强“养成”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养成”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养成”教育强调教育的连贯性和不可逆性,即受教育者要从其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如起居作息、学容风纪、言谈举止等,平时注重这些习惯的培养并持之以恒。同时“养成”教育的许多内容又都是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必须完成的,失去了,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弥补。“养成”教育这种时空的广延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决定了受教育者要加强每个阶段的习惯培养和高校强化养成教育的必要性。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是由大学的学习、生活特点决定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以后,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围着考试成绩转的应试教育和家长的“襁褓”式生活照顾,开始走向独立自主的自我自助阶段。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我国传统的国民教育制度的框架内,导致一些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滞后,不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不能恰如其分地处理人际关系,不会自主地读书学习,甚至个别大学生随着环境的变化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为此,在大学生入学后,必须而且有必要对他们加强以良好行为习惯和创新行为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二、利用图书馆导读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强化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继续培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引导激励作用,主要是由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性质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互动品格决定的。
1.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从工作性质看,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读者应该读什么书的正确导向;二是读者如何读这本书的科学指导。做好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发挥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一直在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再加上家长的全程陪护,造成了与社会直接接触较少,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理解的现象;同时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也使得青年学生在面对广博的各类文献信息时,表现出查找的茫然性和无目的性,更不用说能够主动、准确而完整地去领略各种文献信息的思想和精华了。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除了掌握专业技能,熟悉本阅览室的文献信息以外,还要有广博的综合素质,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查找文献,合理利用文献。在提供文献信息的过程中,馆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除了专注专业书籍以外,还要增加对德育书刊的导读,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读有益的书、读健康的书,使学生获取较完备的知识修养,以陶冶情操。
2.大学生养成教育与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内在互动品质,要求高校要利用图书馆导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由于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着重突出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及时发挥出来,再加上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相对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依据课程考试成绩的高低,这导致了学生进图书馆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查阅学习资料和考试辅导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图书馆馆员有目的的引导,能够及时纠正这些弊端,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图书馆导读过程正是馆员正确引导与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形成过程的统一,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形成良好地读书、学习氛围,进而养成习惯,无疑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可见,大学生养成教育与图书馆导读工作存在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
三、着眼于“养成”教育,加强图书馆导读工作的主要路径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导读工作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就必须加强图书馆导读工作,系统构建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有效路径,提高其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能力,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
1.要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馆员导读队伍。图书馆导读工作,着重于馆员对学生的引导,这就要求馆员不仅要研究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灵活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能为大学生提供广泛、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同时,馆员还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担当导读的重任。
2.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掌握读者阅读倾向,有目的地予以引导。要做好导读工作,图书馆员应重视并很好利用与读者接触的一切机会,如利用咨询台及时回答读者提出的疑问并予以解决。在了解读者借阅愿望和要求后,能主动推荐和介绍与他们需要相关或相近的书目,供其选择;又如针对理工类高校学生普遍重理轻文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加大对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类图书的阅览,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导读工作,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同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和读书讲座,引导学生形成“好读书、读书好和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和风气,用优秀的作品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只有了解读者,熟悉读者,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导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服务于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在导读中增强读者阅读、学习的自觉性。
3.开展成就感的自我激励,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一贯性。成就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心理状态。成就感的产生,能使人确认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获得人生美的体验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最佳竞技状态,甚至使人以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社会和世界。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读者协会、读者监督社团等组织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工作角色交换”、“馆员助手”等,让读者与馆员有个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平台,对读者提出的图书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快得以解决,让读者知道图书馆不仅是大家的图书馆,而且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增强读者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经常性地举办“读好书、评好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书中主人翁的优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强化他们的养成教育。这样学生的课余生活不仅丰富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总之,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图书馆人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热情去投入,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需求等各方面的特点出发,研究培养他们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实现成才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J].邢台学院学报,2003,(1).
[2] 柳国强,刘春魁.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 黄茜.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新思维[J].图书与情报,2002,(3).
关键词:素质养成;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19-01
素质养成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行动为导向,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了严格的检查、评价制度,狠抓落实,注重实效,以素质养成为重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笔者结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文中简称“河南工院”)的一些做法,谈谈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经验总结分析
(一)激情明理──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愿
素质养成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来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因此在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境、激感,进行内在激励。在工作中,河南工院坚持学生素质养成规范化、活动化、全面化,明确目标要求,制定详细工作计划,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业操作技能大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安全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创设情境宣传规范,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有纪律、有约束,理解规范,遵守规范。进而消除抵触情绪,从而产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愿。
(二)齐抓共管——将素质养成贯穿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河南工院紧紧围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科学构建了“技能素质”与“非技能素质”并重的学生素质养成体系。在注重平时加强对学生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注重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的非技能素质的养成,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严谨态度,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在专业学习中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质;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职业体验,培养职业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在自我修养中提高生活体验,经常进行“内省”,努力做到“慎独”。
(三)行有所依──建立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在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河南工院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素质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根据学院相关管理制度和“四个文明”创建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实施方案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如学生着装与仪表的规定、学生文明交往的规定、文明就餐的规定,宿舍管理条例、教室管理条例、交往用语四讲四不讲、进办公室的四个程序等等,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做到行有所依。而每一项制度规范,要求都非常具体细致。如教室管理条例,不仅有对教室卫生的详细标准,而且对教室文化氛围、学生教室内的行为规范也都有统一要求。正是由于规范具体明确,所以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
(四)养成靠督促──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
习惯养成、素质提高非一日之功,也并不是短时间能奏效的,因此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各种规章制度、规则的制定与宣传上,也不应停留一两次活动上,重要的是贯彻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当中。人都有惰性,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施以外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河南工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严”、“勤”、“恒”,有力地保障了制度的贯彻实施,使习惯养成落到实处,提高了学生遵守文明规范的自觉性,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质。
(五)奖优促差──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河南工院实行量化管理制度,不仅有班级对学生个人的量化考核,也有系部对各班级、各辅导员老师和系部的量化评比。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学生本人的量化考核、班集体评价、辅导员考评挂钩,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养成教育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在教育中,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全院范围从老师、班级、学生三个层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奖励优秀个人、集体,激励后进。
利用校园网、宣传板、公告栏、学生工作周报、学生工作例会等宣传介绍养成教育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每个月评选出“文明标兵”、“文明宿舍”、“文明教室”,组织各班开展“学习身边的楷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了积极性,也使落后者有了压力,而且变压力为动力,迎头赶上。
二、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素质养成教育要做得细、实、恒
习惯养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工作要做得细致具体,制度要细,不能大而空,检查要细,不能仅是一般要求,要高标准。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不能一般号召,要有要求、有检查、有评价反馈,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更不能一阵风要坚持不懈,天天一个样,这些说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但真要做到,并非易事。
(二)素质养成教育要严中有情
在习惯养成素质教育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如对待表现较差的学生教育者不嫌弃,而是应该建立与后进生定期联系制度,让学生干部多去带动,辅导员多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爱,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规范。如我们抓学生文明教室,是通过进行爱校教育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进而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校园环境的,我们教育者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情,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素质养成教育要重视环境的作用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教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在抓习惯养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以校园、教室、餐厅、宿舍为阵地,通过深入宣传、全员参与,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素质养成氛围,这样学生无论走进校园的哪一个空间,都会感受到浓烈的文明环境氛围,都在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文明氛围的熏陶,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养成教育 现状 途径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各种能力的教育。现在的大学已逐渐成为90后的时代,为使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剖析90后大学生的养成素质现状,探讨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90后大学生的养成素质现状
90后大学新生思想活跃、求知欲高、进取心强,总体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主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行为习惯不好等问题。
(一)思想独立,但欠缺心理承受能力
90后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具有独立意识强、自主性强的特点,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普遍表现出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不强。大学的新环境使许多学生茫然,曾经的优势不再突出,自己的表现欲、成就感突遭打击,心理会产生落差,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有同学因在军训汇报表演中没有进入军旅拳方阵而感到不满;在班委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找老师抱怨,认为选举不公平,认为自己的才能没能在短时间内显露。
(二)热爱生活和学习,但欠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大多数90后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积极进取,刻苦努力,热爱生活和学习,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就放松了,使得高校校园里种种陋习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上,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对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行事缺乏自制力,缺少健康意识,破坏公物、铺张浪费和上网成瘾等现象日渐突出。在学习上,缺乏文明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缺乏主动精神、刻苦精神和钻研精神,缺课、逃课现象层出不穷,“60分万岁”、“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已成了他们的至理名言。
(三)维权意识强,但欠缺责任意识
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过强造成个人责任感缺失,过于强调权利获得而往往忽略义务履行,只重视个人利益的获得,而无视社会责任。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具体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90后大学生群体过于重视个体体验,习惯凡事以个体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体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处处彰显个性,过分追求展示自我,导致他们集体荣誉感下降,不去考虑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的需要,根本上来说是缺乏责任意识,不懂得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四)推崇传统美德,但欠缺社会公德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崇有加,推崇诚信做人、诚信办事,对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英雄模范人物十分向往,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公德意识有所欠缺,有的大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上车不排队;有的大学生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面乱刻乱划,对公共图书“各取所需”,任意撕页或“开窗户”;有的大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不良现象采取事不关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还有相当部分的90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现象日益突出。
二、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
社会、家庭和学校对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都负有责任,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个全面养成的过程,其中,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一)辅导员要抓好入学教育
90后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概括性。辅导员应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大学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事先讲好各种规矩。同时,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应与时俱迸、推陈出新,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邀请优秀教师讲专业、高年级学生分享经验,甚至于要新生来讲演对大学生活的规划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另外,要及时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新生做一次心理辅导和心理普查,等等。实践证明,全面、良好的入学教育对90后大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
注重言传,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信仰迷茫、理想模糊、功利心强、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问题,思政课老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教育他们运用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自觉性。
注重身教。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养成教育能“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教师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都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道德人格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校园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
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班级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日常操行评定制度、学生学习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等。“严格管理、宽严结合”,通过制度管理对90后大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这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
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对推进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校园净化着手,也要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内外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入手,让90后大学生在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培养品德、增长才干。
(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即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提高自我,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高校应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贯穿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真伪观、善恶观和美丑观,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让他们善于肯定并坚持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校院各级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学生干部的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让他们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同时,带动身边的同学学会教育和管理自己,以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90后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欠缺不少好的习惯和必备的能力,大学生养成教育不仅包括文明习惯的养成,更注重培养9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专业技能、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使9O后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孙莉,孙静.从新生入学教育谈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黑河学刊,2011(3).
[2]陈健.浅析大学生养成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3]简福平,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4]李昌国.关于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5]邢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6]张丽华.重视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世纪桥,2012(1).
[7]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高校养成教育;价值意蕴;缺失原因;现实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0026-04
收稿日期:2013- 08-13
作者简介:刘潇(1963-),男,湖南临湘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与高教管理研究。
当今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走向开放,社会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伦理价值体系,而是多元共存的价值图景”[1]。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形态变迁,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强烈的撞击,社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给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养成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即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经过反复的训练、教育、培养,使受教育者逐渐把合乎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习惯教育,有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杨雄认为,养成教育是人的能动建构过程,是个体醒悟、领悟与觉悟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2]。唐凯麟、刘铁芳认为,养成教育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1]。林德宏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他认为教育本来具有生态性,可是近代以来的机械教育破坏了教育的生态性,而养成教育则有助于教育向生态性教育回归[3]。孙抱弘则把养成教育看作人的理性提升过程,他认为要同时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和注重伦理的工具理性,在信息社会尤其要注重人的价值理性[4]。尽管学界看法不一,但其共同点是: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全过程;养成教育把人的德行、心性、品质与习惯作为养成的重点,以渐进性提升为基本要求,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养成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功能、加工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我国传统十分重视完善人格的诱导、教育和培养。古人将养成教育摆在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位置,强调蒙养、养正、养心,注重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认为人自幼就应学会并养成礼仪谦让、明辨是非、诚信勿诳、端整洁净、端正守常、勤勉节欲的品性和行为习惯。
在西方许多教育家眼里,人的品性、德行养成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而道德品质、习惯的培养来源于生活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卓越性(德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灵魂的卓越性,而灵魂的卓越性(德性)又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灵魂德性”。理智德性有赖于人生阅历的丰富,伦理德性则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5]。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上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6]。
现代教育中,将人的品性德行摆在突出位置,如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其主要手段还是通过素质养成来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或者以素质教育取代养成教育,这其实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模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手段,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组件。养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觉醒、行为内化、实践强化等,既有正确行为的指导也有良好习惯的训练。两者的共同点是具有过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长期性。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来看,高校养成教育还具有规范、约束、矫治、内化以及价值澄清的特点。
二、养成教育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
高校要不要讲养成教育?回答是毋庸置疑的。杨叔子说,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大学功利主义极其盛行的时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却坚持地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完人[7]。大学教育作为小学、中学教育的延伸,虽然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关联的。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说,人的知识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人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成型、成熟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不断固化的过程,不通过“驯、育、培”,是难以达到养成教育之功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进入大学前,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中心,按成绩论英雄,素质教育让道于应试教育。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人才素质与素质养成不解决好,等到学生进入社会再进行素质养成就已来不及了。
对于高校来说,养成教育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高校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有的强调良好习惯养成,有的强调职业能力养成,有的强调创新人格养成。笔者以为,高校养成教育包括三个维度,即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专业学养,主要是从学识积累和实践技能操作层面上提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为学生走向职场的前期准备,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职场上的体现,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上述三个维度,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表述,即品德修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修炼,专业学养强调的是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职业素养讲究的是敬业乐群、甘于奉献的品质。品德修养是成人成事的基础,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需要、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养成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适应形势的要求还是适应社会的期盼方面,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手段、投入已是今非昔比,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造成德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固然复杂纷繁,但其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是重要原因。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包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应有自身的特点。而一些高校恰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包揽、或淡化了养成教育,搞“一锅煮”,造成人才培养的“夹生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养成。
二是高校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弱化。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部分高校倾向于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热衷“短、平、快”项目,重表轻里。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使得一部分大学责任意识虚化、弱化,大学精神游离于大学之外,不太注重大学内涵建设,忽视了人才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校园文化滋养、人文精神濡养,有意无意地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把养成教育的责任推向了社会。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品德养成目标不适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未走出“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学习,轻行为习惯养成”的误区,高校校训、校风等沁润已久的非物质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忽视了学校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四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入、培训、考核和流动机制;一些学生管理人员方法过于简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管轻理,重管轻育,以管代育,一管了之。
四、高校养成教育的现实考量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价值追求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如同道德教育一样,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8]。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校素质教育,在多重价值汇集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中探寻高校养成教育的坐标,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实践路径等方面加以思考并躬行。
第一,廓清思路,明确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则是一种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大学阶段就是求知、做人、修身的行为习惯与方式,包括具备良好的人品,技能专长,吃苦耐劳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较高的情商,高尚的情操等等。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是立德树人,这是育人的根本。我认为,这个“立”,是与“破”相对应的,即不破则不立。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破除不讲教育规律、不顾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急功近利的思想,摈弃一切救赎、规训、灌输的社会心理定式,在正确的道德认知上重构道德价值。立德先在养德,养德莫过于养心,养心就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性格习惯的养成,这里必然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次在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化性。人的心性品质在于历练与磨砺,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再次就是养能,即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优良学风养成、高尚品行养成、健康心理养成、规范生活养成、人文素质养成均是养之义,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品质锤炼都是养成的价值意蕴所在。说到底,养成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精神品格成型与社会化,即内化成一个人的心性品质、综合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
第二,把握特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养成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品行、习惯行为的觉醒与认知,也包括良好学习习惯、人际交往、遵纪守法意识、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还有个人人格和综合素养的评价、选择与内化成型等等。大学养成教育不是“大包大揽”,应体现在专、精、特、实。即把握阶段特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使养成教育内容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科学把握“认知实践内化养成”等环节,使之既具有青少年阶段养成教育传承迁延的特点,又有其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识水平、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第三,创新机制,探寻养成教育合理路径。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能,贵在养习。我们在审视大学生个人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人生成长规律和学生个体特征,加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教育重点、教育方法、教育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德育首位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空间(网络)交互机制、社会实践机制、环境育人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一方面,唤醒学生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意识,通过教育目标和德育实践对接,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提升的一把利剑;另一方面,发挥养成教育的矫治、价值澄清、行为内化功能,对大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中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背离的成份进行调适与矫正。这样,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德育与心育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注重实践、内化、积累、升华,达到“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的。
第四,利用育人平台,助推素质养成。“知行合一”是内化的前提,是养成教育的关键。一是搭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实现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沁润、熏陶、濡养。“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9]。二是借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平台。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以诚信、奉献、责任、感恩、自律意识为重点,以锻造“爱心+责任心”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勇于进取、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刘铁芳.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3):1-5.
[2] 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4(5):2-3.
[3] 林德宏.养成教育:生态性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9):1-4.
[4] 孙抱弘.人的理性提升与教育的责任——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意蕴[J].当代青年研究,2004(5):7-11.
[5] 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5.
[6]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3.
[7] 汪明义.大学要教育家来办[N].光明日报,2013-02-20.
养成教育是培养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成败关系到科教兴国重大战略能否实现。地方文化是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活习惯、精神情感、价值观等,可以尝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融入地方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为教育提供人文基础、素材和环境。从设立研究所、丰富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营造环境、强化实践五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地方文化;养成教育;策略
一、融入地方文化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客观要求
养成教育是培养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大学生终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他们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成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人在20岁-30岁10年中对社会价值贡献约占整个人的37%,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已成为社会发展中重要部分[1],同时也是国家培养目标和地方文化熏陶的综合体,倘若大学生的成长教育工作忽略地方文化,教育内容会枯燥无味,教育形式自然而然的会显得更加单调乏味。从而使得许多高校在研究分析当地文化结合了当地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并且采取了最直接的方面,让大学生的成长教育更加接近同学的现实生活、心理状态,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理解、转化、运用的能力。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是必要的。
二、地方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地方文化含义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居住的百姓,随着历史发展、世代传承、自然环境的改变等原因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习惯、情感、追求,这些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而成的,或者是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优秀的人物,又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只要他们能够凸显出时代的变化、岁月变迁等特点。地方文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一)淳朴自然性
文化积淀的过程也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运用聪明才智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并能够使特定的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是自然环境的标志。地方文化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积累,当地文化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简单而真实。
(二)丰富多样性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民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各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快慢不一,便导致了地方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出现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
(三)自主连续性
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延续、发展不是被动的,是独立又连续。这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自主形成的[2]。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积累,地方文化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四)地域特色性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地域性,在时间的积累和演变中,保留当地文化是最能反映当地社会风俗、文化风格的一部分,淮安的文化特点因处于南北交汇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如伟人文化、运河文化、曲艺文化、淮扬菜文化。
三、地方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
(一)地方文化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人文基础
高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提高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目标,高校的文化大多被地方文化感染,大学生将生活和工作在一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他们成长离不开地方文化的熏陶。地方文化以深厚的底蕴、鲜明的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并转化为他们精神支柱[3]。换种说法,缺乏文化教育的地方,就像白色的纸张,不添加任何颜色,永远不可能达到色彩斑斓的效果。
(二)地方文化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素材来源
优秀的地方文化是长时间积累了的,在积累过后都是文化的精髓,从大学生的成长教育看来,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元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材料,无论是从精神、智慧、思想方面,优秀的本土文化无疑是高校养成教育的最大支持者。无论哪所高校,它必须在特定的地方文化中,学生在一个独特的地方文化,必然在不经意间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比如,地方文化元素体现在当地的风俗、历史和文化中,体现在博物馆、历史遗址、纪念馆中。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发展教育的源材料。此外,这种教育材料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使这些教育材料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地方文化元素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依托环境
优秀的本土文化能为高校开展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持和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本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当地优秀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去更好的发展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发展大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优秀的本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高校养成教育工作有了很好的环境依托,一个好的依托环境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学生的人生观、道德和价值观的养成。优秀的地方文化能够让学生摆脱消极,悲观和坏的想法,它的正面思维可以刺激人们的精神力量[4]。在依赖于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孩子的教育所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样可以使得养成教育工作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四、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的策略
中国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非常高的思想价值。对优秀的地方文化进行研究、承载、渗透、弘扬、践行,将优秀地方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的自觉行为,促使大学生的“实践养成”。
(一)研究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创新中
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被充分发挥,推动地方文化融入教材、课堂,文化管理被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汇集了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方文化传承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地方的历史文化,一大批教师自主研究当地文化,研究收获很大。学校成立了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研究所、淮安商业文化研究所、地方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大学生素质教育文化研究所,在校内已经建成五观馆、淮安商业文化馆等场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二)以教学体系为载体,多层次融入
目前高校应将养成教育放在首位,使用课堂传播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当前,地方文化被作为必修的课程被学校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堂教学里,而且,上课方式也有所改变,任课老师通过代表性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提高人文素质。与此同时,学院将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为了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修养,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法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创作比赛,通过竞赛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良好。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本土文化教育不是主要的”的思想在转变。设计的开放性实践项目的主要形式有很多,如漫画和微型电影的创作,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和专业技能。
(三)渗透地方文化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大学专业教学中大学生的成长教育都离不开文化教育这一平台,凸显了地方文化的系统性,促使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格素质的培养、研究中国本土文化中所具备的现代因子,如今看来,要想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新时代里重新阐述本土文化,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在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5]。养成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在第二课堂中通过诗词鉴赏读书会、古诗朗诵、文化活动和社团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地方文化的精髓,以地方文化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发扬奋斗的精神。
(四)弘扬地方文化,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地方文化教育融于任课教师的言行、素养中,运用符合大学生思维方式特点的方法,影响和作用将更大。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地方文化长廊”,并确立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子项目,并将其纳入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在规划设计中以淮安地方文化为题材,以校内人工湖为依托,以渗透忠诚、廉洁、爱心、感恩、创新等教育为目的,构建了“一线”“三区”“八景”的基本建设构架。学校唱响主旋律,将伟人文化与校园文化完美结合。师生征集并投票表决确定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为学校精神表述语,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除了这个以外,还要在其他方面进行宣传弘扬地方文化,比如:社会公共舆论领域、利用学校报刊、学校的广播站、社团,都要承担起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责,让大学生生活环境要充满着地方文化元素,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产生好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发展。
(五)践行地方文化,强化养成教育
社会实践逐渐成为了教育大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规划教育。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也要去认识社会、熟悉社会,不忘本心,积极融入社会,为国家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学校可以开展了实践活动去激励学生,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纪念馆,去故居学习了解的精神,这些都是为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高校在养成教育方面,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设置开展“京杭大运河非遗研究”专题调研项目,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在过程中的思考,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地方文化的含义,能够自主地去践行地方文化。此外,要想学生在好的环境中有所启发,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学校还应该通过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作者:刘嵘 姜潮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烈.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62-63.
[2]李民,魏饴.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推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20-22.
[3]袁春波,李娅琳,陈晓靖,赵垒.地方文化在高校学生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淮安高校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