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5 10:09:33
导语:在产后康复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12-03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防治是女性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后尿潴留是常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对膀胱的压迫,使膀胱黏膜水肿,使膀胱肌有不同程度的麻痹,影响了产后排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常规健康指导后进行诱导排尿(不成功者予以留置尿管。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上述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步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并指导进行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锻炼,有助于产妇身心康复。本研究针对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后尿潴留患者,开展了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疗效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2013年在我院采用传统方法康复护理的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在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配以盆底康复仪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的2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7.9±6.5)岁,孕周39~42周,平均(39.79±3.08)周,平均产程(15.79±1.57)h;观察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7.5±6.8)岁,孕周39~42周,平均(38.89±3.02)周,平均产程(15.48±1.75)h。患者入选标准:初产妇;产前检查符合顺产相应指标;在我院产科生产;住院期间产后6~8h不能自解小便者;产后2日自觉(或医护人员巡房,体检时发现)小便未解尽者;超声检查膀胱残留尿量超过100mL者;同意并积极配合本项研究者。排除标准:同时合并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康复护理。耐心同产妇进行交流,使产妇产生对尿潴留的初步认识,安慰产妇,帮助产妇消除恐惧;产妇子宫收缩时,指导产妇进行自我放松锻炼;按照有序步骤进行有意识排尿训练,增强排尿反射,直至产妇顺利排尿;平均2h鼓励产妇排尿1次;讲解模范案例,增强产妇信心,尽量减少依赖导尿;产妇出现排尿障碍初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及时治疗,例如腹部热敷、听流水声、注射药物、留置导尿等。产后6~8h未能自解小便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48h,拔管后行自尿试验,测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及排尿时间长短。
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每日二次。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MYOTRAC INFINITI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同时,指导产妇进行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锻炼,每日三次,每次10~15min,收缩时间5~10s(以产妇不感觉疲劳为宜)。指导产妇取舒适,温和地做深呼吸,收缩和阴道,留置尿管48小时后进行自尿试验,测量排尿量和残余尿量,残余尿量≤50mL为临床治愈,残余尿量在50~100mL之间可进行临床观察,鼓励再次自解小便,观察排尿情况,第二次自解小便残余量≤50mL者也可判定为临床治愈,否则将再次留置尿管,继续治疗。
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为产后尿潴留后,予以留置尿管48h后拔管,按照本院方法检测产妇的自排尿量、膀胱的尿残余量,并于患者排尿后10min内由患者使用视觉分级法VRS自主评价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分为以下两个等级,有效和无效。有效一产妇留置尿管48h拔管后排尿情况恢复正常,且尿量也在正常范围内;无效一产妇留置尿管48h拔管后未见排尿或排尿量不正常(膀胱残余量≥50mL,或≥100mL第二次测试仍不成功)。
1.3.2疼痛程度评价 视觉分级法-VRS,于患者排尿后10min内由患者自主评价,分为以下三个等级,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Ⅱ~Ⅲ级:疼痛明显。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3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后尿潴留对产妇有诸多不良的影响,短期出现尿痛、尿不尽,腹胀不适,产后体虚等,长期影响有持续性尿道括约肌功能不稳定,压力性尿失禁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有报道显示,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上,加以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训练,通过控制电极的震动频率、波形,用不断变化的脉冲电流,刺激膀胱肌,产生规律的节律运动,收缩膀胱逼尿肌的同时,可以松驰尿道括约肌,协同帮助尿道通畅,康复仪中逐渐输出的电磁波形,辐射到腰骶部深层组织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肌疼痛,从而使膀胱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此治疗方法对产妇无创、无痛,在临床治疗时能降低产妇负面、低落情绪,促进子宫复旧,加快排出宫腔残余积血,从而减少产后阴道出血。本研究针对我院分娩的产后尿潴留患者使用盆底肌锻炼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21-02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剖宫产发生率日益增高,成为解决高危妊娠和难产的有效医学手段,但术后产妇康复和泌乳功能是产妇较为密切关注的重点[1]。术前准备、剖宫产手术和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等不良刺激影响产妇心理健康,心理易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等不良心理,影响术后康复,同时负性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泌乳素分泌,从而影响术后泌乳功能[2-3]。管明芳等[4]研究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排气,促进术后泌乳功能。因此,笔者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亦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50例剖宫产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排除:(1)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糖尿病;(2)精神病、心理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者等;(3)不愿意参加本研究者。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年龄18~41岁,平均(27.92±9.44)岁;身高154~170 cm,平均(162.53±10.28)cm;孕周36~42周,平均(39.86±3.52)周;体重63~76 kg,平均(71.57±9.74) kg;产次:初产妇19例,经产妇6例;文化水平:初中5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8例;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7例,胎膜早破4例,巨大儿3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过少3例,社会因素2例,臀位2例,相对头盆不称1例。对照组年龄18~42岁,平均(27.79±8.69)岁;身高155~172 cm,平均(162.71±8.75) cm;孕周37~43周,平均(39.93±3.27)周;体重61~75 kg,平均(71.08±9.26) kg;产次:初产妇18例,经产妇7例;文化水平:初中4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10例;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8例,胎膜早破5例,巨大儿3例,前置胎盘2例,羊水过少2例,社会因素3例,臀位1例,相对头盆不称1例。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孕周、体质量、产次、文化水平、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围术期病情观察、胎心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等,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前期准备 产妇入院后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年龄、孕周、产次、文化水平、性格、心理特点和家庭关系等。组织科室护理骨干讨论产妇的病情特点、手术注意事项和围术期护理要点。护士长分配研究任务,讲解文献检索知识,并约定文献检索时间。
1.2.2 循证问题 根据本研究内容,结合剖宫产产妇的具体病情和科室护理经验,确立下列循证问题:(1)剖宫产/剖腹产;(2)产妇;(3)泌乳功能;(4)康复。
1.2.3 循证支持和评价 将上述循证问题作为篇名、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询近三年的文献资料(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并对文献资料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进行全面评价,经科室集体研究后筛选出最佳护理实证。
1.2.4 循证应用 参考最佳实证,结合科室护理经验和产妇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入科产妇,介绍科室主要成员,如科主任、护士长、床位医生、责任护士等。主动关心产妇的各种不适,耐心倾听其主诉,了解产妇的心理、文化水平、家庭关系等,鼓励产妇勇敢、乐观面对手术,与产妇建立信任、融洽的护患关系。根据产妇的性格特征、文化水平、家庭关系、职业等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如头部按摩、四肢放松、听音乐和腹部放松,亦可让康复产妇现身说法,缓解围术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指导配偶或家属给予亲情支持,使产妇感受浓浓亲情,有信心、勇气面对剖宫产手术。(2)康复护理:依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产妇围术期康复护理。术前3~4 h口服10%葡糖糖注射液200 ml,术后6~8 h进流质,如米汤、牛奶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排气后逐步普食。术后每2 h1次,逐步训练膀胱功能,尽早拔出导尿管。术后2 h行下肢被动锻炼,待麻醉作用消退后逐步行下肢和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术后24 h协助产妇在床上做起,指导其床边站立、行走等,刚开始有人搀扶,稳定后自己单独行走。(3)健康教育:根据产妇的健康档案,选择大众化的语言解释剖宫产的必要性、围术期配合事项和护理干预措施等,发放产妇产后健康教育小册子,使其建立术后康复的信心。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如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增强抵抗力,降低肠炎发生率等,鼓励产后母乳喂养。加强饮食指导,坚持低盐、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多喝鸽子汤、鱼汤、鸡汤等,保证睡眠充足,促进乳汁分泌。(4)泌乳功能护理:术后4~6 h行乳房按摩和穴位按摩(取穴云门、膻中、乳根等,每次15~20 min,3次/d),开始责任护士示范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指腹用中等强度刺激,以搓捏式向外拉、提,每次1 min,间隔3 min,总共15 min,两侧交替刺激。指导产妇和配偶/家属学会按摩,促进泌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第72 h泌乳量,记录两组术后康复(术后24、48 h子宫复旧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排便时间)情况。泌乳始动时间是指胎儿娩出至乳汁首次泌出的时间。泌乳量判断标准:泌乳量足:新生儿小便次数≥8次/d,安静,情绪稳定,体重正常;泌乳量不足:新生儿小便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泌乳功能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泌乳功能比较
组别 泌乳始动时间(h) 泌乳量足(例)
观察组(n=25) 24.83±6.21* 22*
对照组(n=25) 26.56±7.51 15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而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组别 子宫复旧(cm)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d)
术后24 h 术后48 h
观察组(n=25) 12.31±1.64* 5.21±1.57* 23.72±1.72* 3.46±0.58*
对照组(n=25) 14.62±1.49 6.97±1.28 25.85±2.27 3.94±0.69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因多种因素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作为一种创伤性非自然分娩方式,剖宫产造成的组织损伤、术后疼痛、围术期各种不适和饮食习惯改变等影响产后母乳喂养和术后康复,降低产妇生活质量[6]。其中,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天然食物,即可增强新生儿营养和免疫能力,又能增加母子感情,促进产后子宫收缩,减少术后出血。因此,提高产妇产后泌乳功能,促进术后康复,是妇产科医务人员和产妇密切关注的重点,李明[7]研究发现,对剖宫产产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产后泌乳时间,增加产后泌乳量。故加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尤为必要。
[关键词] 产褥期;护理指导;产妇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124-02
Influence of postnatal care guidance on maternal health
QIU Bo ZHU Lei ZHOU Jiay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ming New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tnatal care and guidance on maternal health. Methods Two hundred cases of primipara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special care and guidance measur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postnatal care and guidance, the incidence of different diseases, infant care and breastfeeding skills situ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the skills of baby care and breast-feed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proper care and guidance of the puerperium can promote maternal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Puerperium; Care guidance; Maternal health; Influence
产褥期是指胎儿娩出后, 至产妇全身各器官( 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6~8周。由于分娩时,产妇会消耗大量能量,同时也流失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所以产褥期是妇女相对较虚弱的阶段,产妇会感到疲劳,易出虚汗,而且肠胃功能也经常趋于紊乱,产妇在这个阶段的免疫力较为低下,若饮食或生活习惯不好,不仅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产妇容易患病, 而且还会影响婴儿的哺乳和生长发育。因此,产褥期的护理指导直接关系到产妇身体健康与否、母乳喂养成功与否以及产妇康复的发生[1-2]。本院注重在产妇中宣传产褥期保健、膳食营养、康复、个人卫生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本院正常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分娩137例,剖宫产63例。年龄22~3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52例,初中及以下48例,全部为初产妇。均无严重内科及产科合并症, 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产褥期检查,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并给予基本健康知识教育,未给予特别的护理指导。实验组,首先与产妇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其明确产后护理指导的目标,并由护士协助实现。按照指导计划,在产后前3 d分别给予产妇及其家属在母乳喂养、自我护理能力、产后健身操及必要的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指导,在产妇出 院前,由主管护士全面评价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对未掌握的内容进行再教育。产妇出院后,建立家庭访视制度,分别在产妇出院后1、3、6周,由相对固定的人员进行预约上门服务,给予产褥期保健卫生、新生儿护理、膳食营养、母乳喂养、母婴常见病预防、产后健康检查和性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指导,同时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操锻炼,并注意观察产妇心理及情绪变化[3]。
1.3 产后护理指导
1.3.1 产褥期保健及卫生 让产妇知道产褥期也应适当锻炼,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指导产妇做产后康复操,以恢复身材;注意个人卫生,保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及产后会阴盆底肌的松弛。另外,在性生活方面,应指导产妇及其丈夫,要在42 d的产后检查生殖器官已恢复正常后再行性生活,还要告知哺乳期即使不来月经, 也要避孕。
1.3.2 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 教会父母如何去护理婴儿,包括如何拥抱婴儿、如何为婴儿沐浴游泳;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护理的常识,教会初为人母的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 除了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如何判断婴儿的正确含接和有效的吸吮、如何进行护理和防止奶胀等一般知识以外,还要教会产妇识别婴儿觅食的信号、 如何增加乳汁的分泌等知识。
1.3.3 产褥期营养膳食 产妇在产褥期的饮食,在产后2 d内指导食用清淡、易消化、营养高的食物,2 d之后,即可吃正常饮食。为促进母乳分泌,根据产后特点、哺乳期需要以及产妇的口味,指导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汤汁的食物。配餐的原则,应以荤素搭配、粗细兼用、广而食之为宜,忌食辛辣、油炸、油腻饮食。
1.3.4 产妇常见病预防 产妇在产褥期容易出现尿潴留、胀痛、产褥感染、便秘等;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这些疾病出现的原因,并和产妇及家人讨论制定可行性的预防措施,如制定在饮食上适合初产妇的营养配餐、个人卫生方面的措施等。
1.3.5 产后心理护理 首先要教会产妇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以促进体形的恢复和后遗症的预防;其次要建议发挥家庭,尤其是丈夫的支持作用,用理解和怜惜的心态对待产妇的情绪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不同疾病的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产妇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产后护理指导能有效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生,见表1。
2.2 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技能比较
实验组的产妇在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技能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产后护理指导能有效帮助产妇掌握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技能,见表2。
3 讨论
3.1 重视产后护理指导及产后访视指导
现在很多产妇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对婴儿的护理技能、哺乳技能的掌握也相对较差。通过以上实验表明,产后护理的指导能有效降低初产妇的疾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产妇对婴儿 护理及母乳喂养的技能掌握程度。因此,可以考虑根据产妇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产妇的需要,适当加大产后护理指导的服务范围对母婴的健康有积极作用。另外,产褥期的产妇由于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产妇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后定期访视不仅可以帮助产妇巩固以前的护理指导知识,还能帮助产妇及时排解遇到的各种闲难,促进产褥期护理质量的提高[4-5]。因此, 产后定期访视制度能帮助产妇得到及时的帮助,对产褥期妇女预防疾病、 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3.2 注意产妇的膳食
由于产妇分娩时消耗大量能量、流失很多营养物质,为了促进身体恢复,也为了分泌乳汁,产妇的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另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从中医上讲,产后饮食不宜凉,一些凉性的瓜果蔬菜应避免食用。食用少量葱、姜、胡椒等性偏温的调味料虽有利于余血、血瘀排出,但不能过食辛辣食物,否则会导致产妇口干、便秘。另外, 产妇可以吃温性的水果 和蔬菜,如水果中的苹果、橙子、香蕉;蔬菜中的青菜、芥菜、红萝卜等,保持饮食均衡、合理。 3.3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产后抑郁症在产褥期妇女中较为常见,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婴儿的发育, 也会影响家庭、婚姻和社会,因此,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充分的重视[6-7]。预防产后抑郁症首先要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其家人尤其是丈夫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认真倾听产妇的倾诉,帮助产妇及时调整一些不良心态,消除其烦闷情绪。其次,要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由于疲劳和周身的疼痛,产妇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家人应尽量给产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打扰[8]。总之,应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金玉.产后护理指导对产妇健康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1(35):39-41.
[2] 易灵敏,何小玲,董海鹏.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08,19(7):314-315.
[3] 金丽华.431例产后访视护理指导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27):321-322.
[4] 邱福清.产后上门访视对产妇的效果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0):35-36.
[5] 夏静.护理指导在产后康复中的促进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752-1753.
[6] 严娟.社区产后随访与护理指导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3):8-9.
[7] 陈耐珍.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40-141.
1.1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对于产后有盆底功能障碍的63例患者给以盆底康复训练(采用Phenix产后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仪),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产次1.5次,50例为Ⅰ度子宫脱垂,7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粪失禁,5例性生活障碍。患者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前后评估盆腔脱垂情况及手测检查盆底肌力。
1.2评估标准①子宫脱垂分三度。Ⅰ度:子宫颈下移至处女膜阴道口内,但不越出阴道口;Ⅱ度A: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Ⅱ度B:子宫颈及部分宫体、大部分阴道前壁脱出阴道口外;Ⅲ度:整个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全部阴道壁外翻。②盆底肌力测定:分为6级,当肌肉收缩持续0s为0级;持续1s并重复1次为Ⅰ级;持续2s重复2次为Ⅱ级;持续3s重复3次为Ⅲ级;持续4s重复4次为Ⅳ级;持续5s重复5次为Ⅴ级。检查者用食指和中指按压阴道后壁与盆底肌肉接触,评估质量。
1.3护理干预措施
1.3.1宣教指导孕期盆底肌肉锻炼培训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孕妇应以休息、减少活动、增加营养为主,如果孕期运动会导致流产、早产的发生,产生不良妊娠结局。国外有研究认为,孕妇可以进行适当运动从而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美国妇产学院(ACOG)委员会认为,在没有禁忌症情况下,应鼓励孕妇参加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压迫,有利于自然分娩,减少难产发生,有利降低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有利孕妇身心健康,对于保证女性生育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孕妇建册产检、参加孕妇学校开始,宣教盆底肌肉锻炼知识教育,指导孕妇做产前体操,进行不断收缩和放松阴道加强生殖器官肌肉收缩力的培训。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制定妊娠期个体化锻炼计划,适合做多长时间,运动量的大小。孕期训练不宜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对于有早产及习惯性流产史者、羊水异常者、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前置胎盘者不适宜行盆底训练。如果在训练中出现有出血、液体流出,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等,要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就诊。
1.3.2盆底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对盆底损伤、盆底康复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产妇产后康复体操,自然分娩后24h开始训练,以晨起前和晚上临睡前为好,运动前排空膀胱,禁止饭后运动,注意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新鲜,每次持续约20min,运动强度根据各自身体情况进行调整,循序渐进。剖腹产患者以腹部切口愈合后开始训练。宣教产褥期避免感染,1个月内不参加体力劳动,2个月内不宜性生活,避免产后负重,让产妇了解盆底康复的意义,不要因为注意力在宝宝而忽略了自身的休养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1.3.3产后进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
产后42d回访时进行常规盆底功能检查,对于有盆底功能障碍者,给予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具体方法为:患者排空膀胱后,将盆底训练治疗头缓慢置入阴道内,以产妇自觉盆底肌肉有跳动感而无疼痛为准,最大限度的收缩及最大限度的放松为准置为零标准,给以产妇生物电刺激,再根据生物反馈训练模块,给以生物反馈训练2次/周,10~15次为1个疗程。在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力训练的同时让患者回家自行盆底肌肉锻炼,3次/d,20min/次,同时可以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训练间断排尿以达到膀胱收缩训练,改善尿失禁症状。期间宣教盆底肌肉锻炼的重要性,并教会正确掌握配合治疗及训练方法,给以技术指导,定时电话随访产妇康复锻炼情况,以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2结果
2.12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改善总有效55例,有效率87.3%;对照组总有效26例,有效率41.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9.07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总有效54例,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42例,有效率6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国内大量研究调查资料显示,我国45%已育的女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表现,故对于女性盆底疾病的防治,我们应该给以高度重视和关爱。应该向广大妇女宣教健康保健知识,加强广大妇女自身重视更为重要,才能有效积极防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盆底肌肉的生物反馈、电刺激训练和治疗疗效早已获得肯定。通过对产妇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个性化康复宣教指导,让产妇了解盆底康复的意义,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增加其锻炼依从性,孕期就可以开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产后42d正确盆底肌肉锻炼疗效更好,能有效降低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利孕妇身心健康,对于保证女性生育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生物反馈设备的帮助下利用生物信息原理,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盆底肌肉产生被动地收缩,指导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有效改善盆底组织肌力,取得效果后,可转为个体自身行为治疗。故在康复治疗前,对患者要进行专业性指导和教育,有助于患者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盆底肌肉收缩,对于提高疗效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康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2-02
无痛人工流产术主要是指在静脉麻醉基础上,实施人工流产术,该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无痛人工流产术所采用的静脉是一种安全、新型且有效的药物,不仅不会给患者的机体造成过大影响,同时还能够使患者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大约3min时间即可完成手术[1]。相较于传统手术,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优点使其已经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帮助患者术后以最快地速度恢复健康成为了当前关注的重点。我院采取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康复护理,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中选取84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并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孕周时间为6-10周,年龄均在18-42岁,且手术持续时间为3-7min;观察组所有患者的孕周时间也均为6-10周,年龄为19-43岁,手术持续时间3-7min。两组患者均通过静脉麻醉后,再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两组患者无论是孕周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抑或是年龄等各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不良反应观察完成手术之后,需及时对刮出物和孕囊进行检查,并以轻柔的拍打动作,将受术者从沉睡中唤醒,帮助患者将衣物穿戴好,安排其回到休息室休息。取平卧位,并加强保暖工作,通常情况下患者能够在10min时间内清醒。在患者休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呕吐、头晕、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若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1.2.2术后宣教主动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向患者宣传术后注意事项:合理调整饮食,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严禁使用辛辣、冰冷的食物,以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并以加强外的清洗,1个月时间内不可进行,针对未生育者,需嘱咐他们半年后才能怀孕,给子宫内膜充足的时间恢复;严禁从事较大体力劳动,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避孕意识,防止再次伤害;出院后需定期到院复诊,确保身体完全恢复;在手术完成后,可以在5d左右时间为患者提供缩宫素和消炎药。
1.2.3心理护理人工流产术始终是每一个女性朋友无奈的选择,术后患者的心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她们的述说,抓住关键点,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她们正确面对现实,并通过转移注意等方法,将她们的愧疚感转移到其他方面,逐渐消除她们不良情绪。
1.2.4保宫按摩按摩能够有效促使血液循环,帮助子宫快速恢复,为此,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为患者提供保宫按摩是非常关键的方法。在进行保宫按摩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为患者播放一些较为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神经,取平卧位,随后用热毛巾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热敷处理,再根据顺时针方向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处理,每次按摩时间需达到20min以上。
2结果
2.1出血量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13例患者出血少于月经量,22例患者相当于平时月经量,7例患者出血多于月经量。而采取康复护理的观察组中,21例患者少于月经量,17例患者月经量,4例患者出血多于月经量。
2.2术后疼痛程度对照组中12例重度,23例中度,7例轻度,0例无痛。观察组中0例重度,8例中度,33例轻度,1例无痛。
2.3不良反应对照组中6例不良情绪,4例恶心呕吐,3例呼吸抑制。观察组中1例不良情绪,2例恶心呕吐,1例呼吸抑制。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学服务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的治疗,而是逐渐转变为身心双重护理的模式。人们不仅追求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还要求以最舒适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2]。这不仅对医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护理工作又了新的期待。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广泛运用,术后护理成为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证明,静脉麻醉下的无痛人工流产术,配合术后康复护理,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其中以保宫按摩疗效最佳,不仅有效增强了盆腔肌肉收缩,提高了筋膜张力,促使子宫韧带不断运动,使盆腔内的淤血逐渐消退,同时通过按摩加压,使子宫内出血被迅速排出,对帮助子宫快速恢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本组资料显示,采用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由此可知,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采取康复护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产妇;乳汁量
母乳是新生儿唯一优越食品,选择任何替代品喂养与之均相去甚远,分娩后早期泌乳以及足够的乳汁量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为探索一种简便的催乳方法,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产科购置了TZ-CH300型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后产妇进行了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产妇682例,其中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剖宫产术后出血
1.2 方法 治疗组产后回到病房即行TZ-CH300型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按照TZ-CH300型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说明说进行操作:用酒精或清水清洁治疗部位的皮肤,将两个专用皮肤电极黑色一面涂满耦合剂后,紧贴到产妇双乳上,并用固定带固定好。常规治疗20 min,按开始按键后,分别调整各治疗通道的治疗强度,由0逐步增大强度,多数患者调整在100以上,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原则,增加强度与患者沟通,如果在增加的过程中患者表示不能耐受,可将强度稍微减少几档,待患者适应后,再行增强,尽量在3 min内增加至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强度。做完治疗后,立即喂奶。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指导,不进行催乳治疗。
1.3 观察及判定指标 产后实行24 h母婴同室,按需要哺乳,由护理人员专门记录泌乳情况。按照良好,一般,不良来记录产后48 h泌乳情况。良好:奶量能够完全满足新生儿的饮食要求,而且还有剩余。一般:基本能够满足新生儿的要求。不良:不能满足新生儿的饮食,新生儿哭闹不安,需要人工喂养。
1.4 数据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产后12 h乳汁量良好至一般,A组320例(94.12﹪)B265例(77.49﹪);产后48 h乳汁量良好至一般,A组335例(98.53)B组290例(84.80﹪)。两组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情况见表1。
3 讨论
泌乳是受垂体前叶催乳素调控的,而它又受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反馈调节[1]。孕妇自然分免后,母体生理心理发生了较大变化,产时消耗体能大,加上妊娠期和分娩期紧张焦虑,容易造成产妇生理功能不协调而发生乳汁分泌不足[2]。产后康复治疗仪利用低频电极的治疗作用,调节人体内环境对人体局部产生物理作用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对产妇内部产生刺激作用,产生强度比婴儿吸吮高5~10倍的刺激,反射性地促进泌乳素的分泌,达到改善微循环,使乳腺管畅通,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块淤积,达到促进子宫恢复的目的。 本研究表明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能够促进早泌乳和增加乳量的作用,使用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1],症状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女性障碍等[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而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娩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3],妊娠和分娩是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高危因素[4]。产后及时进行规范的盆底康复治疗可减轻妊娠和分娩过程对盆底造成的损伤,促进盆底功能更快恢复[5]。由于此病的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患者羞于启齿等原因,患者就诊率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更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妇女产后的生活质量[6]。近年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力支持各级医院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妇女的产后保健意识,积极提高产后妇女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
内因包括先天因素遗传、种族、发育、体型等,为发病的根本所在。外因包括营养、肥胖、不良生活习惯、职业、妊娠分娩等损伤、衰老、绝经、其他内科疾病等。妊娠会引起盆底承受力的改变,使得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腔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因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因此剖宫产也不能避免妊娠过程对盆底肌肉造成的损伤。阴道分娩则是通过产程中软产道及周围盆底组织的极度扩张、撕裂及会神经的损伤等原因,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导致子宫下移、阴道前后壁膨出等。分娩时行会阴切开对盆底肌肉及神经的损伤较自然裂伤大,尤其是初产妇[7]。孕期体重增加也是盆底肌受损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孕前BMI≥25的妇女[8]。
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逐渐加重 , 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9]。据临床资料统计,我国已婚已育妇女中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可达37.8%~45.2%[10]。不少产妇分娩后生殖系统及盆底组织均未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及功能[11],若不及时进行盆底筛查及必要时予盆底康复治疗,老年易发生尿瘘,引起会湿疹、皮炎,并可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等,给自己的晚年生活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1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与人际交往,使其产生自卑、情绪沮丧、食欲低下等身心疾患,有人称之为“社交癌”。还可导致患者的性生活不和谐造成夫妻感情不和。大量研究表明[13-14],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若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盆腔器官难以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不少患者并发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15]。
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3.1非手术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盆底康复、子宫托及药物治疗等[16]。一般轻、中度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疗效与产妇依从性密切相关[17]。非手术治疗也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等待手术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存在局限性,有待于改进。孙智晶等人[18]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产后应用盆底康复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Boyle等[19]的系统综述中提及:产后有尿失禁症状的妇女接受非手术治疗方式中的Kegel训练后,产后12个月发生尿失禁的比率很小。盆底个性化康复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理想的途径和最有前景的方法。
3.2手术治疗 近年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的改良,但经典的做法并无改变。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改善脏器功能和障碍[20]。传统手术的问题主要包括:破坏了正常解剖结构,未能改善阴道上段的缺陷,易复发;使阴道缩窄并影响其功能,并可致术后阴道不适、疼痛或性生活困难等。随着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新理论的提出,特别是材料科学的发展、新的手术器械的应用,盆底修补与重建手术方式取得进步,治疗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4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现状
不少患者对于妊娠、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认知率缺乏,对盆底筛查及治疗有抵触心理,依从性较差。尤其是一些剖宫产分娩的患者,认为未经阴道分娩而不产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使经说服同意进行盆底筛查后,仍愿意并坚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不仅为20.97%[21]。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已成为我国产科医护人员现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
5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5.1营造良好的筛查和治疗环境 筛查和康复治疗室应保持整洁温馨舒适,配置盆底解剖模型,在室内张贴或摆放盆底知识图文并茂的宣传印刷品。有盆底知识的宣教幻灯片、动态视频,以便随时为患者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沟通,打消她们的疑虑,提高其依从性。用布帘或屏风把筛查区及治疗区隔断屏蔽好,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患者有安全感。
5.2心理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尿失禁、粪失禁、障碍等,不少患者认为这是难以启齿的隐私问题,不好意思描述不适症状。医护人员应和蔼可亲地鼓励患者大胆讲述各种不适症状,用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宣教沟通盆底康复专业知识,告知产后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意义 [22]。努力取得产妇的信任,使产妇更愿意接受盆底筛查和治疗。
5.3采用各种宣教方式加强盆底康复知识宣教 国内一项研究中[23],将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纳入护理常规,强化患者的盆底训练意识和行为,把病情、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量化指标的变化告知患者,积极争取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依从性。应将盆底康复治疗的健康宣教贯穿于整个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24]。可利用每次产检、分娩时、住院期间医护查房、产后42 d检查等时机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在孕妇学校课程中设置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授课内容,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在产科门诊、病房内张贴各种宣传画、播放相关幻灯片及视频。采用微信平台、在当地影响较大的媒体报刊刊登相关知识的文章、去社区等处上公益课等方式,普及盆底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争取得到患者丈夫等家属对产后康复治疗的支持。
5.4规范操作,准确评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特定的个体在各种急慢性损伤因素作用下,经历机体损伤与修复长期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其临床表现涉及盆腔的泌尿、生殖、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综合性症状,因此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影响因素颇多,多数患者几种病情综合表现,甚至病情前后不一致,给评估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从不同方面进行分层次诊断,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分析,有助于提高评估诊断的客观性。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评估诊断时,病史、生育情况、临床体检及专科检查、盆底电生理功能检测为常规检查,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其他辅助检查内容。盆底评估分两步进行:先行手法检测,再用PHENL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肌电探头检测。盆腔器官脱垂的定量标准采用国际认可通用的POP-Q分类法。操作人员应熟悉评估步骤、各级肌力分级及观察指标等,严格遵循评估步骤为患者进行规范评估,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必要时可行盆底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评估。
5.5为患者盆底评估、康复治疗提供各种便利 改善盆底评估及康复治疗就诊流程,提供微信、电话、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及烦躁情绪。为避免产妇担心将孩子留在家中太久无法哺乳而难以配合前来医院行盆底评估或康复治疗,可允许并鼓励其做盆底评估或康复治疗时带孩子来医院。在产科门诊及住院部设置母婴哺乳间,方便患者及家属给孩子换尿布、母乳喂养等,
5.6努力钻研盆底康复治疗技术,提高疗效 盆底康复治疗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效的方法,但在临床应用中,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操作者手法不一致,临床效果仍待进一步提升[25]。治疗方式应根据疾病类型、程度、患者年龄、意愿、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医疗条件综合考虑,分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后仿生物理治疗。需严格遵守治疗原则,并正确找出患者适宜的电刺激参数。严格执行医师为患者制定的个体化的盆底治疗方案,努力提高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训练时首先了解身体解剖知识,感知相关器官、肌肉、韧带的部位、形态,需在大脑中形成准确地解剖影像,然后再进行相关训练,这会让训练更加准确和有效。指导患者学习肌肉运动如何与人体其他部位的功能如呼吸及其他日常活动协调。指导患者训练骨盆底时要认知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训练骨盆底时会唤醒或触及到过去生活中的与骨盆部位相关的经历,要指导患者学会认知这些情感。指导患者正确进行Kegel训练。要告知患者盆底康复治疗是要终身坚持的,否则疗效不易保持,鼓励患者坚持完成疗程。
5.7电话追踪患者的自我评价 电话随访是一种容易操作、实用 而相对低价的方法[26]。孩子刚出生时,患者及家属常因缺乏育儿经验而忙乱不堪,产后42 d后可能会忘记来产科行盆底筛查,可打电话提醒她们及时来产科行盆底筛查及治疗。对于已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也可电话随访治疗效果,为她们解疑答惑,增强她们坚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信心,督促她们规范治疗,纠正她们关于治疗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6讨论
采取各种方式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有效沟通,提高她们对产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以提高她们的产后生活质量,仍是当前产后康复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发展仍受制于盆底修复材料的发展水平,临床尚缺乏理想的修复材料,手术效果常不能令患者满意。盆底康复治疗就成为了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有前景和最理想的方法。因此进一步研究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产后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方式,使患者产后能普遍及时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对于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特殊重要意义,对提高中老年妇女健康水平也有长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静,刘迎军, 高淑凤,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0):5019-5020.
[2]周锦明,袁晓莉.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13-15.
[3]徐土珍,孙秋华,黄啸,等.盆底肌训练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8):591-595.
[4]⑾婊裕杜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5.
[5]王新,邓美莲,李桂友,等.持续性指导围生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张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08 -3310.
[6]Cerruto M A,D'Elia C,Aloisi A,et a1.Prevalence,inci-dence and obstetric factors'impact on feIll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Eumpe:asystematic review[J].ur01 Int,2012,90(1):1-9.
[7]林东红,邱柳华,李艳虹,等.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 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5):738-740.
[8]Barbosa A M,Ma"ni G,Piculo F,et a1.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dysfunction in primiparae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cross-sec- tional study[J].Sao Paulo Med J,2013,13l(2):95-99.
[9]贾瑞敏.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效果的影响.医药论坛杂志,2013,34(3):68-70.
[10]赖俏红,黄惠芳.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当代医学,2011,17(25):7-8.
[11]周碧华,廖丹梅,韦林宜,等.1462例产后6~8周妇女盆底筛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25(1):50~52.
[12]王晓阳,杨丽霞,覃爱开. 66 例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认知与需 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调查研究,2013,20(5A):35~36.
[13]张颖,赵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8-160.
[14]范保维,孙小丽,陈伟芳,等.健康教育一盆底肌训练模式预防女性尿失禁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3) :7099-7101.
[15]杨幸华,燕铁斌,彭树秀,等.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8):715-718.
[16]王风燕.健康教育对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4):75-76.
[17]孙梅芳,母华欣.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K的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1):29-31.
[18]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6):420-427.
[19]Boyle R,Hay-Smith EJC,Cody JD,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and fecal incontinence in antenatal and postnatal women:a short version Cochrane review[J].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14,33(3):269-276.
[20]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9.
[21] 刘萍,王云霞,郑萍萍.孕妇学校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临床医学教育,2016,24(3):20.
[22]王京晨,唐芳,荣风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882-2884.
[23]张孝英,杨俐.综合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 [J].四川医学,2013,34(3):477-479.
[24]王雪梅.健康宣教对女性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2):4582-4583.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115-02
近年来,因生活质量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逐年增多,若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产科并发症,影响母婴健康。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受疾病影响,其机体康复速度较慢,同时产后母乳喂养也是面临的重要问题[1-2]。该研究分析了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组。综合护理组年龄24~37岁,平均(27.41±2.67)岁。常规护理组年龄25~37岁,平均(27.35±2.45)岁。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产后常规护理服务,综合护理组采取产后综合护理服务。①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出生后30 min早吸吮产妇乳房10 min左右,并在吸吮过程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喂养姿势和方法、技巧,抚摸新生儿皮肤和额头。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说明母乳喂养还可加速子宫复旧,减少阴道出血,消除产妇错误认识,使其重构对哺乳的科学认知。指导产妇正确清洁乳房、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和纯棉乳罩。同时用凡士林涂抹乳房,按摩2次/d,5 min/次[3]。②血糖控制护理。加强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食物,以控制体重;食物种类多样,少食多餐;出现低血糖症状可嘱咐产妇平卧,以甜食和糖水纠正;鼓励产妇产后多参加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夜间运动和剧烈运动;用药方面首选胰岛素,告知产妇和家属胰岛素的应用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无毒害,指导胰岛素正确用法、注射部位、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产妇自行监测血糖。③心理护理。部分产妇产后因形象改变,加上担心自身康复和新生儿健康,可存在抑郁情绪,需提供宣泄情绪的合理途径,并加强产妇心理支持,指导其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技巧,并多让产妇们共同分享经验,以减轻产后压力。嘱咐家属多关心产妇,给予情感支持[4-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0~10分,分值越高喂养信心越高)、泌乳量、泌乳开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产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干预前后产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值越高抑郁越明显)、乳房疼痛水平(VAS评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输入数据后分别进行t检验(针对计量资料)、χ2检验(针对计数资料),并用(x±s)及率(%)表示计量,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相比较
综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
2.2 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P
2.3 两组产后母乳喂养信心、泌乳量、泌乳开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
综合护理组产后母乳喂养信心、泌乳量高于常规护理组,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
2.4 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乳房疼痛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乳房疼痛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乳房疼痛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P
3 讨论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食物,可增强其抵抗力,强化母子感情,促使产妇产后顺利完成角色转换,还可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风险[6-7]。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产后给予综合护理,可从加强母乳喂养指导、强化血糖控制和强化心理疏导三个大方面进行干预,其中又细分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乳房护理和保健、喂养技巧传授、饮食、运动和药物控制血糖、良好护患沟通、家庭情感支持等内容,有助于更好控制血糖,提升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抑郁[8-12]。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14.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107-02
妊娠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具体表现为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症候,严重时可导致抽搐、休克甚至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实践证明,除了解痉、镇压、扩容等积极治疗外,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与好转也有重大作用。本文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获得家属同意,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等为主要表现。将3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5~36岁,平均28.5岁,顺产8例,剖宫产11例;研究组27~39岁,平均29.3岁,顺产6例,剖宫产1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增加康复护理,护理人员为受过专业训练护士,实行24 h全方位护理制度,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临床护理等,由护理人员和家属共同操作完成,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由于高血压、水肿、失眠等症状,给孕妇的身体造成了不适,同时由于对胎儿的安危及健康状况的担忧导致孕妇心理压力增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对此,首先给她们普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知识,增强她们对于康复的信心,使她们从心理上减轻对这种病症的恐惧[2]。其次,医生、护士在平常的治疗中要主动关心孕妇,帮助她们熟悉医院环境为她们讲述医院的成功案例,从而使她们信赖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愿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产前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对其做一个全面的护理评估,对于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及昏迷、抽搐等要重点评估。对于轻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18.7/12 kPa,有的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要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铁、钙的摄入量,注意食盐适量食用。同时要保证良好的作息规律,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3]。对于母儿的监测中,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留意胎心胎动。在这19例患者中重度3例,血压均超过了21.3/14.6 kPa,出现尿蛋白、水肿、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名患者出现了癫痫。针对这类患者,需要谨慎处理:(1)每隔几小时量一次血压,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并随时询问自觉症状的减轻或严重。(2)胎心胎盘情况要定时观察,发现不良情况立即采取处理措施。(3)将癫痫患者单独放入暗室,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护理人员动作要保持轻柔,防止患者再度受到惊吓或者刺激,加重病情。
药物护理:子宫中的胎儿几乎没有病毒抵抗力,药物使用可能会导致婴儿畸形或者不健康,也会让产妇出现不适或者并发症,因此对于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对于轻度患者除了基本的药物外应尽量采用物理治疗,对于中、重度患者来说一般会有两种药物。一是硫酸镁静脉滴注,这是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一种解痉药物,效果明显,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及心机收缩功能受损,危及生命。因此每日用量应控制在15~20 g为宜,滴注速度为1 g/h,同时应密切注意呼吸、膝僭反应,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采用葡萄糖酸钙静推。二是卡托普利,这是针对3例有明显的血压高、水肿比较严重的患者,每隔12 h服一次,每次不得超过25~50 mg。
分娩期护理:分娩时要尽量保持产妇的安静、放松,严密观察宫缩强弱、持续时间、胎头有无下降、头盘是否对称,在潜伏期每隔0.5~1.0 h要测一次血压和胎心,进入活跃期后要增加到5~10 min一次。羊水的颜色、流出量要仔细观察,还要注意胎儿有无被勒住或窘迫情况。在第二产程,要借助胎吸、会阴侧切等帮助产妇分娩,不要让产妇此时用力。分娩成功后,应尽快滴注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血压升高,同时对腹部砂袋加压,防止回心血量减少。对于胎盘,要坚持其胎膜的完整性,如果有残留在孕妇身体里的应立即清除。还要观看软产道的完整情况并进行缝合,防止出现大出血或会阴血肿。
产后护理:针对于患者的产后护理,首先要保证环境的安静、要减少亲友的探视次数和时间,保证患者可以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轻中度患者可以坚持母乳直接喂食,重症患者尤其是出现癫痫等症状的可以帮助其吸出乳汁后再喂给婴儿,待产妇逐渐好转后方可直接喂食[4]。其次,要严密观察血压和尿量。每4~6 h要测一次血压,并观察有无自觉症状的出现,在产后的2~4 h内要排尿一次,保证膀胱的放松。最后对于子宫收缩状况要持续观察,检查出血量和颜色,并询问产妇是否有坠胀感,防止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治疗前轻度患者3例、中度1例、重度15例,治疗后分别为6例、10例、3例;研究组治疗前轻度2例、中度1例、重度16例,治疗后分别为14例,中度4例,重度1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明显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恢复状况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19) 21.67±10.02 84.38±16.98
对照组(n=19) 21.89±11.24 61.54±24.58
t值 0.243 2.516
P值 >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孕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而其中护理不当或不积极的护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5]。该病除了积极治疗外,大量繁杂科学的护理也必不可少,广大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产前、产后的护理。笔者所在医院在采取了这种康复护理后效果非常明显,不仅使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顺利产下健康的宝宝,而且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生理痛苦,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药物、产前、产后等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对于预防孕妇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保证孕妇尽快康复及减少围生期孕产妇死亡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耀辉.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34(17):89-91.
[2]段宝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64(2):37-39 .
[3]郭荣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38(9):42-43.
[4]黄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心得[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