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共管理学知识

时间:2023-11-15 11:19:17

导语:在公共管理学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共管理学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双螺旋教学模式”;专业认知;课程教学;学科逻辑;成长评价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3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04-04

专业认知影响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专业课程学习又反过来影响专业认知,二者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双螺旋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而追求相互促进目标所提出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专业认知与课程教学问题

(一)专业认知问题及其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正确的专业认知是形成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的基础,进而影响其专业意识以及从业后的职业表现。一般意义上,影响专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既包括认知个体的特征,如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包括与职业相关的若干外在因素,还包括专业对个体的价值认知,由于专业认知的重要性,专业认知教育体系受到广泛的推崇,不同的学校采取了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教育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过程的专业认知,是累积和升华的结合,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特征非常明显,对于一部分专业而言,这些来自专家、同伴等方面的专业教育,缺乏连续性的知识累积,缺乏基于知识应用而获得的专业能力提升而形成的专业自信,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比如,尽管班导师团队工作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制度设计本身可能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恐有难以推广和持续之困。总体看来,专业认知水平取决于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的理解,它依赖于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为专业教师教学过程的核心载体教程教学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二)课程教学对专业认知的影响及其问题。通过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如杜妍妍总结了《会展概论》在提高会展专业新生的专业认知度,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就业前景,树立从事会展业的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王志中等对《医学概论》在引导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等等。但是,大学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基础的,大多数课程有比较明确的学科归属。这不利于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的建立,对于复合型的专业更是如此。从学生的角度,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分散的,通过全部课程的学习,也难以整体把握课程体系的价值,无法整体理解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尤其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无法满足管理工作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因为管理工作总是处在复杂系统之中,需要经过整合的知识进行系统思考。

二、“双螺旋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专业认知特点和课程学习逻辑特点的综合分析,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两大割裂:一是专业能力的割裂。二是课程知识的割裂。“双螺旋教学模式”是指,在课程知识教学中,以专业问题为突破口,让学生确立一个解决专业问题的目标状态,进一步找寻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及其理论依据,通过引导把已经学习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变量间关系,以变量及变量间关系的理解为立足点,启发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和知识,如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经过多次循环后,实现学生课程知识的不断累积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的辩论,促使学生重新评价自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现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不足,在综合性应用已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找到比以往有明显进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经过认知过程的反复,学生提升了对解决管理问题的专业认知。如图1。

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培养目标统率课程教学目标。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医药卫生领域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培养的基本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微观层次的行为研究与宏观层次的政策分析,以及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的相互影响机制。二是以面向专业问题开展课程教学。首先列出一个课程拟学习和探讨的专业问题清单,根据教学进度让学生开展专业问题讨论,进行讲评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引入卫生经济学理论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卫生服务供给为例,我们给出的问题是“如何治理过度医疗”,学生讨论后,我们的评价中用了一个词,叫做“正确的废话”。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治理目标,即想要达成的目标状态,运用委托理论、激励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分析过度医疗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机理,适时提出“供给诱导需求”理论。经过上述教学活动后,学生会重新评价自我的专业能力,会激发他们的深入探求的兴趣,逐步形成了他们的专业思维,然后组织学生建立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鼓励他们创新性应用理论知识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创新性的管理办法和政策建议,进而完成课程学习成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成就感。

“双螺旋教学模式”与当代基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评估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思想把客观化测试的目的从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发展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

三、“双螺旋教学模式”实验设计与效果评价

(一)教学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选择。选择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级《卫生经济学》课程进行课程教学创新实验。选择该专业的原因在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问题的突出性。自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后,至今已有500多所学校设置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上,这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转变形成的对公共事务管理人才需求相适应,但遭遇了就业率持续下降的尴尬,一项针对某985、211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内就业的比例下降至1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供需之间的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局面。有研究表明,是影响学生专业情感和专业认同的首要因素,进一步地影响了学生专业认知的主动性。

之所以选择该课程,一是因为卫生经济学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二是因为,该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医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

2.实验方法。采用比较实验的方法,评价实验班级课程教学创新实验前后的专业认知变化。以《专业认知问卷调查表》为基础,从认知性、行为性、情感性三个维度测量专业认知水平,用“明显积极变化”、“有一些积极变化”、“说不清楚”、“没有什么变化”、“变得更加糟糕”来测量学生专业认知的变化水平。

为了检验课程教学对专业认知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课程学习调查问卷》进行对照实验,对照组为同期另一门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评价。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共15条目。用“完全符合”、“比较符合”、“说不清楚”、“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测度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教学创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实施了开放式评价环节。

3.数据及处理方法。发放《专业认知问卷调查表》(两份)、《课程学习调查问卷》(两份)各39份,其中男生18人,女生21人。发放问卷数共计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47份。问卷结果均采用Likert5级尺度衡量。问卷回收后,数据的录入、分类、统计均由SPSSl7.0软件完成。

(二)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专业认知水平的比较。Y果显示,“双螺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如表1。

2.课程学习效果的比较。结果显示,“双螺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验,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如表2。

(三)开放式评价

1.80%以上的学生最初对脱离PPT的教学形式感到紧张,五周以后,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仍有一小部分同学难以适应。

2.90%以上的学生对最初的综合性教学感到紧张,主要是因为已学专业知识基本处于忘记状态,致使一部分学生带着五六本教材来上课。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这种教学巩固了基础知识,学会了综合运用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理解了管理学理论的价值。但也使一小部分学生感到更加迷茫。

3.70%以上的同学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就业方向有了新的理解,其中一部分学生认为,早一些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就好了。

4.60%以上的同学对课程充满兴趣,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其中,有同学说道,“静静地听着,跟着老师认真地想着,除了利用手机进行一些查询外,没有谁还会去玩手机。”

四、结论与思考

兴趣在本质上不是一时起兴就能获得或产生的情绪状态,而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存在方式,对一种事物感兴趣就是将自身完全投身于其中,就是对该事物的持续关心和全神贯注,从而使自身体验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只有把课程融入学生成长的需要之中,把课程学习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实验表明,“双螺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与专业认知上,取得了较好的良性互动,既促进了课程学习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基于此,我们对专业认知与课程教学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专业认知的非线性特征

专业认知具有非线性特征,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其非线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专业定位的差异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上循着两大路径而成长起来,“分化说”是指这一专业从相关专业分化而来,大多数是在原有的行政管理或政治与公共管理分化后的结果,反映了学科分化的结果,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管理变革的期待。这些专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面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带有明显的行政或政治学色彩。“脱胎说”是指这一专业从相关专业(一般是非文史哲类)脱胎而来,带有明显的复合型专业特点,针对特定的公共事业领域培养管理人才,有一定的行业内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2)专业技能的抽象性。不管管理学对管理的理解有多么大差异,管理专业技能对于没有实践工作基础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维中是只可意会的术语,如概念技能、创新能力等等。白鸽等对医学院校研究生的一项调查,将被调查者专业分为管理类和非管理类,两种专业属性的专业认同度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与管理类专业相比,非管理类(流行病、环境卫生、营养卫生等专业)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在学习方式上更加突出实验操作。非管理类专业的成果产出更容易量化,这些都有助于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对于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其他同门类专业而言,专业能力和专业学习成果更加难于可视化,相对于所涉及的公共事务,如教育、医疗等具有的业务活动而言,同样如此。管理学科知识表现形式多为理论,内容松散,与实践间的紧密度很难把握,与职业需求相关度不直接,专业学习目标和价值不能预期,这也是管理学子在专业学习时倍感困惑之处。(3)专业性质的多样化。仅仅从我国对公共事业机构的分类模式就可以看出,公共事业涉及的领域涵盖范围广泛,而其中若干领域具有高度的技术特征,如医疗、教育、环境、科技、文化等,曾经有一些学者在谈到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的关系时指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建立在对业务流程最深刻的实质理解之上的。在这些高技术领域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必然要求对某一领域的技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一部分纯粹事务性的公共事业又有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总体看来,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专业性质。

第2篇

一、保证各办公室的安全使用:

1 、员工须严格保管办公室设备有关密码,不得将密码告诉非办公室员工;

2 、员工须严格保管办公室门钥匙,不得将钥匙转借非办公室员工。

二、员工上班时应注重仪表,穿戴整齐大方。待人热情、友好真诚,待客精神饱满,不卑不亢,无不礼貌行为。

三、所有员工不得在办公室区域内吸烟。

四、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办公室交谈注意音量控制,禁止聚众聊天,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办公。

五、一切来访须在门卫处登记,由门卫联系相关部门并经同意后方可接待。外来方可统一由行政办公室接待,询明客人来访目的后,尽快通知有关部门或人员,未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办公区。办公时间严禁会客。

六、严禁办公时间在计算机上玩游戏、聊天、发私人邮件,违反者每次罚款 100 元。

七、为保证办公区域干净整洁,不准在办公室、柜子及窗台上搭晾毛巾、放置衣服;办公用品应尽量放整齐、合理;爱护使用办公设备,若有损坏、丢失、污染,应予以赔偿。

八、员工下班或外出时,应妥善保管好办公物品,如 : 文件、资料等,下班后,应将有关抽屉、柜子锁好,并确保电脑关闭。

九、禁止在办公室做私事或或从事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十、员工加班时应保证办公区域的安全,加班结束时,要将办公计算机及电灯关闭,结束后确认门窗一锁好方可离开。

十一、注意防火、防盗,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行政办,并按学校关于突发事件报告、处理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科学管理;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0.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规范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科学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的特征

施工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他们对施工项目全权负责;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具有时间控制性,也就是施工项目的运作周期;施工项目管理根据阶段及要求的变化,管理内容也发生变化;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项目管理具有复杂性、集约性、创造性三大特征。

1.1复杂性

项目管理属于临时性的项目,它一般由多个部门的人员组成,项目涉及的工作跨越多个组织,并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执行中有许多未知因素,每个因素又常常带有不确定性。正因为这些因素,决定了项目管理工作很复杂。

1.2集约性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整个工作和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工期,因此十分重视管理的集约化,重视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管理成本,杜绝资源的浪费,强调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

1.3创造性

项目管理与一般的重复性管理不一样,它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加上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的特征,这就要求管理具有创新性,不同于一般管理的模式。

2.科学应用施工技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

(1)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面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尤其包含了企业长期的经营管理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质量来进行,它要求从企业最高决策者到一般员工均应参加到质量管理过程中。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

(2)在科学开展施工技术组织实践中我们应确保各项工程在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及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流程的前提下完善质量建设,遵循拟建工程的客观特征、施工组织方式、选用的机械设备及施工现场现实环境进行完善的控制管理。首先对拟建对象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问题通病建立防控措施,用全面质量控制方式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各类新工艺、新施工方式、新技术、新材料与新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这一创新发展环境我们应切实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技术措施;对工程施工进程中的定位、轴线、放线控制、标高控制做到精准、完备、毫无疏漏,同时应适应性制定基坑保护措施。在地基施工环节我们应做到夯实基础,尤其注重对特殊地基、复杂地基的基础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主体承重部位及结构的施工进程中我们应确保各项预制承重构件、工程主体结构中的各关键部位在完善的保护措施中提升建设质量。在建筑工程屋顶、地下防水及装修子项目中我们应切实进行细化控制,不留任何死角。再者我们还应强化执行针对各项施工建设的质量检查、严格验收、实时监控,对各项分部、分项工程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与实施计划、,并充分注重对各项隐蔽工程的阶段性验收,就砂浆、混凝土试块等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

3.安全施工、全面实施预防控制措施

(1)安全施工的管理。承建工程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施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质量认证体系中的标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优质、快速、高效,力争干好每一项工程。从严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通过不断技术进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引进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加快建设速度,从而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要想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施工我们应全面贯彻各项安全技术的操作规程,依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展开全面核查,发掘施工进程中可能引发工程不良安全问题的细节部位,合理进行事前预测,制定预防管控措施,从而切实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例如针对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我们可有效制定预防措施、应急预案,总结各类自然灾害的特征、认清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安全问题,在整体建设过程中注重防雷接地措施的完善、防洪排水设施的安全布设,在夏季合理防暑降温、在冬季防止各类精密设备受冻、受寒导致失灵,构建完备的防火排烟消防系统,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科学实施防爆、防震措施;对各项施工工程的用电环节进行安全控制,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另外在高层建筑的高空作业及各项立体交叉环节中我们应构建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高难度作业的规范、高质量、紧凑性开展。

4.深入现场控制、合理开展文明施工

(1)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

(2)高质量施工离不开深入现场的严格控制。因此我们应充分遵循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合理制定施工阶段的规范控制措施,减少其破坏周围环境、扰民、擅自占用公共道路、停水停电、砍树毁坏绿地等不良影响行为。同时应督促各施工环节充分依据施工设计平面图的相关要求进行材料的布置、构件及暂设工程的规划,严格制定对各项成品的保护制度及措施,进一步强化监督与控制。对施工的操作工序及步骤我们应合理控制,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文明施工、科学施工,树立他们以文明建设为己任的科学目标。

5.适应性降低施工成本

针对施工方案科学实施技术经济比较在实施成本控制实践中我们可科学依据建设单位的年度技术组织进行合理编制,依据相关措施中的各项标准细化分析、准确计算出经济效果及各类指标。具体的降低成本措施应包括对施工劳动力的节约、对材料的节省、对机械设备的耗能节约、采购成本控制、对工具费用的节约、间接费用的合理控制、临时设备的节省投入及各项其他资金的节约控制等。例如在混凝土工程中合理掺入减水剂,令其早期强度有效提升,从而适度减少水泥用量;用钢模取代木模,切实提升周转次数,减少模板的损耗,从而提升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实施文明施工,令原材料损耗显著下降;适度布置材料,令二次搬运的机率得到有效控制;合理进行放坡有效降低挖土环节总量,令运距有效降低等。施工过程的内容复杂、环节众多导致施工方案、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如何依据工程特点选择既经济又适用的施工方案就成了我们应努力探讨的问题。

第4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uildings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with scientific managem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关键词:建筑工程;科学管理;施工质量

Key words: construction;scientific management;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72-01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初期,由于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没有沟通,造成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慢的工程屡见不鲜,这主要是由于设计单位没有对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造成设计中一些施工项目无法实现。在分包给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施工单位,其施工质量很难有保障。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构配件在进场过程中检验不到位,或者出现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材料质量低下或不合格的情况发生,这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质量保障企业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有的企业由于科学管理不到位,只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企业产品的质量,造成建筑产生质量问题。天气对建筑施工质量也十分明显,建筑工程项目往往会遇到冬季施工,由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冬季温度较低,这就对建筑施工十分不利,施工企业如果没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就会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企业施工工艺的不完备,施工技术不健全也会影响到施工质量,例如:砌筑砂浆不严格按照配合比来设计,拌制时不严格执行重量计量,塌落度不按构件的具体使用条件及环境确定,空心板不堵孔或堵孔不按规定进行,或用混合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板缝设置太小嵌缝砼灌不密实;钢筋成形绑扎不正确,柱与楼层、梁与柱交接处或横梁交接处区域箍筋不加密;圆梁转角处和构造柱钢筋搭接处箍筋不加密,箍筋不均匀排列,箍筋弯钩形式达不到抗展要求等。

2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以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为现场负责人,以总工程师、技术员和工长为质量管理的执行人,对整体工程实行分部分项的质量管理,并形成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中要发挥以人为本的特点,把施工人员的控制作为整个施工过程的重点,并充分的利用职权分清具体的施工任务和责任,使得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作好本职工作和团结合作。在对分包单位施工队伍的审核上,要严格把关,实行考核上岗,施工中要有计划的考虑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施工任务的平衡,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中制定好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的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施工难度、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合理的安排施工,如遇到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矛盾的情况,要以施工质量为主,通过科学的施工调配来完成施工进度。现场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着采购程序和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并建立材料批次的质量档案,严把质量、数量、品种、规格验收关,必要时请有关技术、质检人员参加。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成品检查制度,对于有隐蔽的工程,要联系质检站、承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细致的验收以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对于未合格的隐蔽工程必须进行返工,所有工序都要有监理单位进行从新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过程也要坚持以样板工程为标准的制度进行施工,工序及各分项分部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须做样板,相关的人员进行监控指导。样板完成后要由项目专业质检员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才能全面施工。对样板间和主要项目的样板,还必须经公司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后才能施工。

3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1 人员的意识培养的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一定要以人员思想的转变为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通过科学管理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地。建筑施工中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有利于加强加快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要使施工人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质量是工程的必要保障,就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控制,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意识,强调其自身的质量责任感,使工程质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3.2 规章制度和监理制度的管理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健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力度相对不足,这样就造成法律法规失去了其原有的权威性,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着规章制度办事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才能更好的通过科学管理达到工程预期的经济效益。在工程施工中违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违反规定的工程,一定要进行整改,并追究其责任,平稳的进行处理,及时的对工程进行补救。工程中也要加强监理人员的权威性,从工程设计阶段就需要监理人员进行设计技术监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而现今的很多工程,监理人员素质相关较低,技术薄弱,有的甚至在工程监督工作中才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对工程的质量监督影响十分恶劣,十分有必要建立全新的质量监督体系,对建筑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优化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4 工程施工队伍素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更主要的是需要有能力之人,带领施工人员顺利完成工程质量标准,所以说,这个有能力之人非项目经理莫属。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的决策领导会决定整个工程的优劣水平,一项错误的决定会毁掉整个工程,因此,项目经理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可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以及相关业务的培训,实践证明,凡是培训过的人员建造的工程,其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发生率远远低于不培训的工程。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不仅能加快施工进程,而且还能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力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邵建国.对建筑施工项目创新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2]林振荣,王瑞,吕波,等.浅析施工项目的管理[J].广东建材,2009,10.

[3]杨晓红.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J].煤炭技术,2008,6.

第5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园林教学

引 文:通过剖析笔者处理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做到因人、因地、因境教学。教师的工作应是服务性的、引导性的、启发性的和前瞻性的,不是教学生“就这么做或按我教的做”,而是教学生“为何这么做或还可这么做”。

1 施工组织优化

1.1 基于技术的施工方案选择

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根据工程概况,结合人、材、机条件,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安排总的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根据各种可能对施工项目采用几种方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1.2 基于时间的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反映最佳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具体安排;采用计划的方法,使工期、成本、资源等方面,通过计算和调整达到既定的施工项目目标。

1.3 基于空间的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是把投入的各种资源(如材料、构件、机械、运输道路、水电管网等)和生产、生活活动场地合理地部署于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文明施工。

2 目标控制适当

2.1 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是在既定的工期内,对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经常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对施工实际进度情况检查;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有偏差出现,便要对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影响的程度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

2.2 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是通过施工全过程所形成的工程质量,使之对用户从事生产或生活需要满足,而且对设计、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其控制就是为使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达到。

2.3 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就是指的以园林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园林施工企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货币形式。

2.4 安全控制

安全生产控制是指在施工中避免生产事故、杜绝劳动伤害、保证良好施工环境的系列活动,既是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企业管理制度,又是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

3 要素管理科学

3.1 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不但包括红线以内占用的建筑用地和施工用地,而且还包括红线以外现场附近经批准占用的临时施工用地;既是施工的“枢纽站”、“绳结”,又是施工单位的“镜子”和“焦点”。对这些场地如何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并与各自环境保持协调关系就是指的管理。

3.2 劳动管理

劳动管理是按照施工现场的各项要求,对劳动力合理配备和使用,并按园林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充分利用各类人力资源,使配置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使工程成本降低,同时保证现场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3.4 信息管理

项目经理部为了预测未来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都应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使信息结构优化,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4 细节处理到位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优化施工组织、适当控制目标和要素科学管理之外,既需要施工过程中随时随地的组织协调,还需要全力全面充分进行竣工验收;既需要对已完成项目进行考核评价与总结提高,更需要回访保修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这些细节性工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以个人演讲的形式进行,并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由老师进行深入到位的分析,以明白管理的实质就是收拾“残局”。

4.1 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的内容或对象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供求关系、协作关系和约束关系,应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4.2 竣工验收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是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样规定的要求,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并可供开放使用时,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后向建设单位办理的工程交接手续。它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最后环节,是施工管理体制的最后阶段。

4.3 考核评价

项目经理部是考核评价的对象,其中应突出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其目的是使项目管理行为得到规范,鉴定项目管理水平,确认项目管理成果。

4.4 回访保修

承包人对每项已交付使用的施工项目应有组织、有计划地主动进行回访,对反馈信息收集,对保修问题及时处理。这是《建筑法》规定的承包人质量责任,应该正确贯彻和执行这项制度。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园林工程建设将更快地走向市场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要做好全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园林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以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为此,

(1)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开展施工的基础和前提,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及业主的目标要求等,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

(2)树立牢固的精品服务意识,实行项目经理竞争上岗及其项目负责制,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3)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其建设全过程全面性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要及时适用,更要抓住重点,突出“组织”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与方法、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前方和后方等的周密安排。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将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统一起来,选择最佳方案。

(4)监理工作应自觉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合理的施工监理制度,自行促使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5)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项有着极强实践性的课题,在掌握工程原理与现场施工技巧的基础上,必须亲身参与到施工实践中,唯有多观察、多交流、多记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具有科学性、季节性、艺术性和复杂性的园林工程管理过程规范化、简单化,让各个小组以及每个人有效而协调的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F场施工实际情况,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更好地通过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造出既经济、又美观、更实用的现代园林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 姜志远,张相永.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北京农业,2012,(4下):65.

第6篇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技工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提出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办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培养大批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

关键词 :技工学校 教学管理 创新

近年来,职业技能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技工学校已日益成为培养培训现代综合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进入新时期后,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不稳,加上就业结构矛盾、就业不稳定和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技工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整体技能教学水平偏低、教学管理缺乏创新,培养方式落后于市场,致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未能符合现代企业用人需求。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技工学校转型接轨慢,受行业办学狭隘性的限制,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与市场相脱节。为此,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管理,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彰显技校特点,强力开展技能教学,把推进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技工学校教学管理重要的创新任务。

一、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教学观念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 就是结合市场的需要,在教学管理中架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依靠民主管理,提倡人格平等,彰显个性解放,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发挥内在潜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长期以来,以师为本,强调教师权威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由于缺乏学生的参与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很好的释放。目前,大多技工学校依旧遵循着这一传统观念,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加上近年技工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材与市场脱节、教学方法僵化,导致本就基础差的学生对学习没有自信心、甚至厌学等。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教学管理必须找准切入口,更新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学生造就成为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创新,首先要认清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自觉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目前,技校学生普遍缺少积极进取的心态,缺乏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学习动力和能力弱。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部分学生自卑心理较重,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创业意识,没有自我负责精神。因此,更新教学观念要以树立学生良好的主观愿望为前提,通过教师角色的转换,民主、平等地用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和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教育和形势教育,引导学生认清方向,树立信心。其次,教师作为转变后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学生思考要有方向性。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大脑皮质的兴奋程度与学习效果相关。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的多个环节中设问,让学生的脑子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兴奋状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让学生在阅读材料或做实验时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在未来发展中发挥各方面潜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以就业为导向,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前,随着国际人力资源的交流,产业技术更新周期的加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种类比以往更加繁多,企业对技工学校毕业学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除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态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管理创新尤为关键。要适应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和市场的需要,技工学校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管理上推陈出新,建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探索出企业和学生认可的教学培养模式,创建品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壮大。

近年来,技工学校学业评价方式单一,与社会实践脱节,不符合技工学校学生实际,所暴露出的缺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为此,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创新,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体育能力为核心,建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帮助学生在行为习惯、技能钻研、自主学习、才艺才能展示、参与学校服务管理、身体素质达标方面不断进行提高,全面发展,张扬个性。

第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必须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放在重要位置。在自主开展的各类评价活动中, 要调动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因素,建立导向机制,创造和谐的评价氛围,共同参与评价,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反思,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二,要坚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灵活开展自评、互评和他评等。自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自我反省的有力措施。要通过相关手段让学生敢于亮明自己的优缺点,找出不足,积极改进,从而发挥潜力,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互评就是学生之间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以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主线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为榜样,激励学生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形成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他评就是引进社会力量让企业参与到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中。由企业现身说法,因时度势,结合社会实践,突出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教育和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完美过渡。

第三,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设置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集体意识全面关注。在教学管理创新中,既要做到不能忽视学生的笔试成绩,又达到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在当前市场经济多元化的背景下,技工学校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搭建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和发展的平台十分重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挖掘和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小结

技工学校是培养各种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加强转变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大量的初中级具有实践技能的劳动者。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为技工学校提出了新的任务,探索新时期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安静宇,计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6).

[2]毕予华,冀燕钊.技工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0(11).

第7篇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其次,始终如一的开拓、经营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光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多经系统普遍面临产权不清的难题。首先是明晰的资产关系,这一点还相对容易操作。最难的还在于主辅人员的分离。由于多经公司用人的复杂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在多经工作的员工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可以考虑用优惠的政策待遇,鼓励退职,提前退养,身份置换,解除合同或带股就业。但带股就业可能带来股权分散,不利于集中决策,同时如果股权过于平均,还会带来老国企的弊病: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人员不能合理流动,建立不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等。所以要做到产权明晰,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然后明确资产关系,明确投资主体。只有明确了出资人,公司才会有明确的使命,公司的运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之下。公司的经营人员才会有明确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带来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享有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这是对投资主体承担资金风险的补偿,也为公司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只有将利润集中投资于一定的项目,才能形成一定的优势,如果利润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业最终将衰竭。

第8篇

  

负责人

编制人

教研室

教务处

签字

 

 

 

《建筑施工组织》实训指导书

一、 实训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实习过程中很难深入接触项目中各个岗位,针对目前各建筑单位出于经费和安全考虑不愿接收大量实习生的现状,我们通过调研考察,结合我院建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实训软件,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组织的实训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理论,熟悉相关专业软件,拓展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施工组织能力和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建筑业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1、知识目标

1) 通过实训掌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理、编制方法以及网络计划的优化方式;

2) 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图的绘制原则、相关规范中的具体要求;

3) 熟悉专项施工方案的分类和要求,具体掌握模板脚手架专项方案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能力目标

1) 能够用斑马•梦龙网络计划绘制单位工程的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2) 能够用广联达施工现场布置软件绘制施工各阶段的施工现场三维布置图;

3) 能够用广联达BIM模板脚手架软件编制模板或脚手架的安全计算书;

3、素质目标

1)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施工组织专业课程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培养“争创一流”的企业管理理念。

5)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二、实训方案设计

(一)实训项目名称: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实训

(二)实训时间:26课时

实训时间安排

时间

学时

实训内容

注意事项

 

2

布置网络进度计划实训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广联达斑马梦龙软件如何操作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彩色打印

2

 老师督促指导,学生自行上机操作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

每人交一份网络进度计划实训作业(要求彩色打印)

 

2

布置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训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并发放操作作业任务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如何编制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编写

每人交一份实训作业(打印纸质作业)

 

2

布置三维施工平面设计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广联达三维施工平面设计如何操作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学生自行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教师督促指导

每人交一份实训作业,要求彩色打印

2

撰写施工组织实训报告2000字左右

每人交一份施工组织实训报告

 

(三)实训内容:网络进度计划,三维施工平面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软件介绍:1)梦龙网络计划编制软件:一款专业编制进度计划的软件,拟人化操作,支持 project导入进度计划,并自动生成网络图(快以秒计),可以和BM5D进行对接,计划导入BM,在BM中实现施工过程模拟,而且BM中的资源数据可以返回到梦龙,在梦龙中做资源分析。梦龙标书快速制作软件:-款标书编制与管理的软件,全面兼容ofce系统,可进行标书管理,模板库、知识库、样

2)B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基于致力于为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人员打這施工现场三维仿真和施工模拟的专业轻量的BM产品。它以广联达自主知识产权的3D工业图形引擎技术为基础,内嵌数百种构件库采用积木式布模的交互方式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极为简单高效的全新BM产品。

3)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应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完成编制审核,编制时应认真、周密地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工程现场条件,各种客观情况,设计资料中的建筑工程特征和工期,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和本工程的施工合同以及公司施工能力、经济状况、保障能力等因素。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规定,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要求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主要包括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重点对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实训编制 。

本实训的前导课程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实务》,本实训的后续课程有《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顶岗实习》《毕业答辩》。

(四)实训过程

1、实训流程

 本实训共分三个实训软件,下面一一介绍实训流程

1.1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实训

1.1.1介绍软件应用场景

a) 应用在投标阶段:甲方要求出双代号网络图,以便于清晰检查任务逻辑关系和关键路径;即使没有要求,投标方也一般会提交,是一个加分项

b) 公司投标部门技术标人员使用或从项目抽调的技术人员使用

c) 应用在施工阶段:技术部或者工程部,技术总工或技术员、生产经理等,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或分级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等,总进度计划一般会贴在项目部办公室里,方便随时明确进度目标,进度跟踪、管控

1.1.2 画网络图

v 新建网络计划 

v 添加实工作(新建任务、添加紧后工作、紧前工作、并行工作) 

v 添加其他类型工作(添加虚工作、挂起工作、辅助工作、里程碑)

v 添加组件 

v 修改工作名称、修改工期 

v 删除工作 

v 快速建立/断开工作间的连接关系 

v 添加分区 

v 设置休息日 

v 插入批注(文字批注)

v 添加里程碑——结构封顶

v 快速建立、断开两个工作的连接

v 快速移动单个工作位置

v 添加辅助工作

v 添加、移动分区

1.1.3调整网络图

调整网络图纵向高度(统一调整:纵向撑长/压缩网络图;局部调整:空层) 

调整网络图横向宽度(统一调整:横向撑长/压缩网络图;局部调整:局部压缩)      

调整字体、线宽及颜色(统一调整:网络图属性设置;局部调整:工作信息卡)      

网图标题调整(字体、线框、高度) 

时间标尺调整(字体、步长等) 

网络图绘制区域调整 

网络分区栏调整 

图注属性栏调整 

调整显示不全的工作名称

1.1.4打印

v 要求纸张:网络图采用A3纸; 

v 纸的页面边距:上、下、左侧页边距宜为15mm,右侧页边距宜为10mm; 

v 字体:字体宜采用小四宋体常规字形。

1.1.5案例分析

由于新版斑马·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打印出图非常方便,所以江苏武进的一个项目利用新版在打印时按高度自适应纸张,然后用卷纸打印出28m长的网络计划放在会议室里用于计划管控。本计划利用斑马梦龙网络计划软件,逻辑关系缜密,任务编排细致,关键线路清晰,充分发挥了双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清晰且完整(一个开始节点一个结束节点,拎起两个节点没有漏下来的任务)、关键路径清晰正确的优点,可谓是现场指导施工的清明上河图!!!黄才良,作为“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主导者,正引领团队走在质量强国、标准先行的大道上!值得同行学习! 

1.2三维施工平面设计

运用广联达施工现场三维布置软件绘制一完整的施工平面图

1、导入CAD底图;

2、分析CAD底图; 

3、了解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总体要求;

布置内容

① 单位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已建的和拟建的地上的、地下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 、层数等;另需标注出河流、湖泊等的位置和尺寸以及指北针、风向玫瑰图等。

② 拟建工程所需的起重机械、垂直运输设备、搅拌机械及其他机械的布置位置,起重机械开行的线路及方向等。

③ 各种预制构件堆放及预制场地所需面积、布置位置;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工业设备等的仓库和堆场的面积、位置;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就位位置等。

④ 为施工服务的一切临时设施(包括搅拌站、加工棚、仓库、办公室等)的面积、位置等。

⑤ 临时供电、供水、供热等管线的布置;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确定;现场排水沟渠及排水方向等。

⑥ 测量放线标桩、地形等高线、土方取弃场地等。

⑦ 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及防洪设施布置以及其他需要的布置。 

4、设计步骤;按学习视频上的要求去设计 

5、调整优化; 

6、补充绘制; 

7、提交成果文件; 

1.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训

1.3.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先熟悉模板施工方案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规模、结构形式、工程用途、主要建筑和结构特点、模板工程的施工难点等。

(3)模板的选型及设计

①根据基础、主体的不同结构形式,选用适用的模板形式;

②绘制模板设计施工图、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

③按照模板荷载组合效应,对模板和支撑系统进行验算。

(4)制定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案

区分不同部位的梁、板、柱、墙,制定其相应构件模板的安装和拆除顺序、质量验收标准等

(5)混凝土的浇捣方法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6)季节性施工措施及其管理

包括雨期、冬期施工措施以及恶劣气候下施工措施等

(7)按照现场作业条件编写模板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类脚手架、作业平台、临边防护、洞

口防护及施工用电的安全要求。

7.3.1.2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步骤

(1)首先进行现场踏勘,熟悉现场及周边地理环境。

(2)熟悉工程图纸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步骤

(1)首先编写任务 ,进行模拟场踏勘,熟悉模拟现场及周边地理环境。

(2)教学用图纸,由学生模拟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核对不同构件具体尺寸、标高,做到心中有数。

(3)熟悉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对施工部署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模板的堆放、运输,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工期要求等

(4)进行方案比选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确定多种模板选择方案,然后依据技术、经济、安全、工期、现场条件、市场供应条件等指标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优选,选择出最佳模板方案。

(5)方案编制

由学生模拟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方案编制,并附必要的计算过程和简图。

 2、实训方法:任务驱动法,理实一体化法,案例分析法,上机操作法

(五)实训设备及教学环境

一、硬件准备

(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一台、教师电脑一台、 彩色打印机一台

(2)实训电脑教师及学生用实训电脑配置要求如下:

①IE浏览器8及以上

②安装 Office办公软件2007版或2010版。

③电脑操作系统: Windows7

(3)网络环境机房内网或校园网内网环境。

(4)施工组织教材、施工组织实训教案、PPT及广联达施工组织软件的加密锁。

二、软件准备

①能够运行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

②广联达施工现场三维场布软件

(六)实训教师任职资格

1.专业教师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熟练掌握常用实训软件的使用,具有企业一线项目的实施经验。

2.根据我院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按照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标准以及授课计划和课程教案进行实训课教学。

3.教师要具备开放的教学思路,能够系统地讲解施工组织过程。

4.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启发能力,实训中,当好裁判,不做运动员。

5.教师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软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利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方式参与实践性操作,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6.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护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七)实训成果

根据技能项目确定成果形式或资格证书或成果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三个软件分别有电子版实训作业网络进度计划图,三维场布图以及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彩色打印成纸质的图纸。

(八)实训信息化教学资源条件

实训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BIM建模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超星学习通”等电子图书系统,供学生学习、巩固与提高。

三、实训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实训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步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2、本指导书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实训任务及要求。

四、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通过布置实训任务,以考核专业能力,完成任务为主线

本实训为课内实训科目,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 。成绩应由平时表现、出勤、实践操作成果组成,每项所占比重视具体情况确定,最后将每项成绩加权记入实训成绩。实训成绩在期末总评里占10%。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项目

实训考核

(10%)

出勤

(10%)

课堂表现

(10%)

实训成果

(80% )

 

考核方式、考核依据、考核点

次数

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实训作业、实训报告成绩

 

 

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现能力与技能标准均满足毕业后的上岗要求

 

排版格式要求

 

编写课程标准时,参照制定的模板格式,进行排版。 具体的格式要求如下: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3.10厘米;

2、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排。

3、第一级标题: 一、 宋体,四号,加粗;

4、第二级标题:(一) 宋体,小四号,加粗;

5、第三级标题: 1、宋体,小四号;

6、内容:宋体,小四。段落行间距1.5倍,段前、段后均为0,首行缩进2字;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员;组织协调;

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和范围广等特点,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工期的长短都与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协调配合有密切的关系。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

1 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组织协调的重要性

对于工程建筑中工作来说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工作的组织协调则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协调工作合理优化整个单位资源使得部门能够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有效调和、沟通并切实实现保障工程质量这一目标最终使得工程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高效运行,而在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时其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困难,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因此就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提高施工中的组织协调水平,以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所谓施工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工程目标施工人员要进行各单位之间以及各人员之间的联结、联合、调和以及沟通工作在实现工程目标的过程中步调一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工作。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工程各个参与方都积极做好本职工作顺利实现工程目标。组织协调工作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保证施工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只有充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才可以保证工程项目实现最终目标。

2 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

(1)施工企业机构的组织关系以及内部人际协调的主要内容都包括:人员的录用以及安排况置上性格以及能力的互补;确立岗位责权人员的管理职能不可以遗漏以及重复对施工人员实现激励与评价机制。组织协调工作的核心是应该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以身作则,为施工人员树立榜样。同时还要协调好施工人员的关系以及责权强化施工机构的严密性。进行人员安排的时候要保证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合理匹配、发挥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明确工作职责保证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岗位设置不遗漏不重复。施工机构还要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管理制度,杜绝工作的混乱以及无序,避免指令冲突,确保施工规范化。

(2)外部协调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以外关系的组织协调,按照合同关系主要分为合同因素的组织协调以及非合同因素的组织协调两种。

①所谓合同因素的协调主要是协调承建单位与业之间的关系。因为在工程的建设中业主与承建单位一定会产生矛盾,施工人员作为第三方,要做好协调矛盾的工作。

②非合同因素的协调涉及广,主要涉及社会团体、新闻媒体、服务单位等机构协调工作也更复杂。虽然这些机构与承建单位不存在合同关系,但是在工程的某些方面同样起到支持、监督以及控制的作用。

3 建筑工程施工员的组织协调与科学管理

3.1与当地居民关系的协调

尊重当地的民风民情,入乡随俗,要求职工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增进团结。施工期间,热情关心当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深与当地人民群众的了解和感情,遇事尽量为百姓作想,一旦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首先着眼于企业内部找原因,对群众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要从快处理,决不姑息,以免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

3.2建筑工程施工常规问题协调

对于建筑施工工作的统筹安排,不单单建立在出现问题以及分歧之上,而且这是一个统筹的过程。在处理常规的建设问题时应该在有关规定约束下,提前对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计划和安排。在确保施工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实施,而对于该工程来说,前期筹备时首先做好工作安排,其次帮助工作人员熟悉具体工作;接着取得了责任部门对工程的认可和审批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最终保证整个施工工作的顺利实施。

4、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4.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业主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4.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业主、施工人员应定期组织各专业施工单位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应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总 结:

综上所述,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中施工员之间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措施也要结合着当今时展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施工员之间的协作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