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7 11:24:12
导语:在近两年经济形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危机对保险市场的冲击
首先,寿险业遭受直接冲击较大。
金融海啸让全球保险业蒙上了阴影。2008年,全球保费收入下降3.6%,其中寿险保费下降5.8%,非寿险相对平稳;2009年保费总额缩减3.7%,寿险保费下降2%,非寿险基本与上年持平,仅下降0.1%。
从不同保险业务的角度看,寿险业受到经济危机的直接冲击比较明显,而非寿险业则相对平稳。原因在于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发达保险市场投资连结产品的销量,导致寿险业务整体大幅缩减;另外,金融市场不景气波及寿险市场。然而,非寿险业务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诸如基础设施、车辆等投保标的稳定存在,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非寿险市场的业务缩减状况。
其次,后经济危机时期寿险业恢复更快。
2010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经济回暖也带动了保险行业增长。继保费规模连续两年下降之后,全球保险业在2010年重新回到增长轨道,保费收入实际增长2.7%,达到4.3万亿美元。其中寿险保费增长率为3.2%,达到2.5万亿美元,高于前十年平均增长水平;非寿险保费增长率为2.1%,达到1.8万亿美元,仍低于前十年平均增长水平。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寿险保费收入与GDP的相对增长速度、非寿险保费收入与GDP的相对增长速度发现,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寿险业恢复迅速,然而非寿险业恢复较为缓慢。发达国家寿险业务继2009年增速下滑1.6%以后,2010年业务规模有所复苏,增长1.8%。而发达国家2009年非寿险保费收入小幅下降,2010年增长1%。
保险业发展规律在我国的适用性
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不同的是,虽然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小的冲击,GDP增速明显放缓,但截至2010年,我国保险市场基本未受到太大影响。2008-2010年,不论是寿险业务还是非寿险业务,增长速度均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然而,2011年,正当各发达保险市场迅速恢复之时,我国寿险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规模下降。这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关系十分密切,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后续影响力尚未消除。2011年,我国GDP增速降至9.2%,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寿险市场产品结构与发达保险市场类似,理财型产品占比较高,因而出现了与发达保险市场类似的现象,寿险业受宏观经济的直接冲击比较明显,寿险业务规模较2010年下降了10.2%。
从近几年我国寿险和非寿险业保费增速来看,非寿险业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各年之间标准差较低,业务发展表现的更加平稳;同时,由于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低迷,寿险业务规模波动也较为明显,这均与全球保险市场运行规律相符。印证了经济波动对于寿险业与非寿险业的影响规律在我国的适用性。
2012年保险市场展望
展望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受债务危机拖累,发达经济体财政刺激空间压缩,结构调整无力,加之私人部门需求暂时无法接替公共需求,经济增长将失去动力。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动荡、出口条件恶化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逐步加大,我国作为出口大国,经济增速将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拖累。同时,由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将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将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提高。
因而可以预料,2012年,与宏观经济形势联系紧密的保险业也将放缓增速,尤其是寿险业务规模增速可能无法恢复到之前的增长水平。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的大背景下,保险业应当抓住机遇调整结构,使保险产品逐步回归保障型业务。
保险作为为民众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业,更应当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尤其是保障程度相对较高的健康险、意外伤害保险、传统寿险,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民众安全的需求,提高国民幸福感。因此,应当重点改善产品结构,而非盲目扩张规模。
适当“降速”利发展
事实上,如果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长未必是好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保险行业逆势增长需要克服更大阻力,甚至影响经营业绩,因此,保险行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前提下适当“降速”可能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在承保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增值成为获得营业利润的基础。然而,在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下,行业高速发展却只能带来保险盈利水平加速下降。一方面,投资环境不佳导致近两年全球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发生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我国陷入巨大的通胀压力中,这同时也推高了非寿险公司的理赔成本。
张益军是上邦高尔夫球会的总经理,来到重庆只有三个月,之前在海南红峡谷等球会的经历让他对高尔夫球有着自己的见解,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他对重庆的高尔夫有着更为客观的分析。
Q: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相比,重庆发展高尔夫的进程相对缓慢,造成这种结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A:发展缓慢不见得,但和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相比,重庆高尔夫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这主要是和重庆高尔夫起步慢,打球人数少有关,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重庆高尔夫正处于发展当中。
Q:重庆目前有六家球会,但有好几家球会都是近两年开业的,是不是可以说明重庆这两年的高尔夫正迅速发展?重庆作为西部门户,你个人如何看待重庆的高尔夫市场,包括打球市场和会籍市场?
A:可以这么说,球场是发展高尔夫的基石,近两年球场在重庆的兴起说明重庆人慢慢重视高尔夫了。现在重庆的打球人口还不是很多,高尔夫文化也不是很普及,但重庆并不缺高端的消费者,打球人口的潜在基数还是很大的。而在会籍这一块,重庆目前的会籍相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等高尔夫发达地区而言还是相对便宜的,毕竟那些地方的高尔夫发展比较早,高尔夫人口比例比较大。重庆球会目前的销售对象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但目前中国高尔夫的人口逐年在增加,重庆也是这样,而且重庆有大量的高端消费人群,所以会籍的上调有很大在空间,包括上邦球会的会籍也在上调当中。
Q:和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相比,重庆的球市正处于新兴阶段,从球场的角度出发,你觉得培育市场要做好哪些工作?
A:培育好市场并不是一两个企业可以做好的,从重庆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尔夫文化的宣传推广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我们球场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降低打球门槛,鼓励会员带动朋友消费,刺激重庆的整体高球氛围。
Q:和附近的成都、云南相比,重庆发展高尔夫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
A:重庆和云南相比较,差异性大于可比性。云南需要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重庆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但重庆的优势就在于后发优势,正因为起步比较晚,重庆可以充分吸收模仿其它地区发展高尔夫的经验。另外重庆的球场多是山地球场,而且各具特色,这对于长三角等习惯平坦球场的球友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Q:你认为重庆发展高尔夫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高尔夫文化的普及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重庆高尔夫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重庆的高尔夫文化氛围不浓,另一方面从业人员过少,而且懂行的更少。
Q:近两年到重庆的高尔夫游客有所增加(2007年“十一”黄金周的统计数字是2万高尔夫游客),你觉得重庆有没有可能把高尔夫和旅游度假概念结合起来?上邦高尔夫俱乐部在这一方面有没有什么动作?
A: 重庆发展高尔夫游客还是有条件的,首先是重庆的景点多,每年可以吸引很多游客;另一方面,重庆酒店的价格相对便宜,这也是发展旅游的优势之一。上邦球会也很重视外地游客这一块,我们和上海,北京等地的旅游团队和商都有合作,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Q: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日渐恶化,据我了解诸多球场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吸引客人,这场危机是否波及重庆球场?
A:我个人感觉这场危机对海南等靠外地游客消费的球场影响比较大,比如说现在韩国团不好做了,海南很多球场都得面临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而现在的金融形势对重庆高尔夫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并没有改变重庆的供求关系,打球人数并没有明显减少,当然,这跟重庆打球人口基数比较少有关,而且重庆球场主要还是依靠本地人消费。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机制;利润;成本;收入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7-0020-07
对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来说,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显然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特别是我国政府在衰退发生之前,甚至在衰退已经发生之时,还在不断加强紧缩政策的力度;但相对于其他各国对本国经济前景日益悲观的认识来说,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却又是最乐观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所谓的良好的基本经济面,但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向并不是由这些所谓的基本经济面决定的,而是由承担生产组织任务的企业行为决定。然而,企业行为是由效益决定的,即由相对价格关系或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关系决定,或者说是由微观机制决定。这说明,要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向,必须从微观机制着手。
一、当前经济形势判断
实际上,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看,这次出乎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预料之外的经济衰退在两年前就有可能发生。
根据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经济周期计算,我国的这次衰退应在2006年底前后发生。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时间约为9年,如以衰退谷底为起点(见图1),我国前两次经济周期的时间分别是1981-1990年和1990-1998年。从这种现象看,从1998(或1999年)开始的本次经济周期,约在2006年前后发生衰退,而在2007年达到谷底。所以,从正常的周期关系看,当前我国的衰退实际上比正常期间延迟了两年左右。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周期的平均长度并不能说明每次周期就一定会遵循同样的运行过程。实际上,经济运行对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之所以说本次衰退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发生在两年前,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显示了这种迹象。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微观机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因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追逐利润的企业行为支配的,所以,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方向决定着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
对利润的考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考察所有企业或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变化。在劳动生产率等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如产出品价格与投人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在同方向的变化中,产出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是快于还是慢于投入品价格的变化等。如果产出品的价格上升速度慢于投人品和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那么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在产出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投人品与要素价格的上升时,利润和利润率才会上升。
从这种关系看,我国经济从2003年以来就出现了日益明显的紧缩现象。如从2003年到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0.1%、2.8%、0.8%、1.0%、3.8%、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品的价格分别上升2.2%、5.6%、1.6%、1.5%、3.9%、4.4%(本年以2008年零售商品中的建筑材料及五金电器的价格指数代替);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升2.3%、6.1%、4.9%、3.0%、3.1%、6.9%;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4.8%、11.4%、8.3%、6.0%、4.4%、10.5%;劳动力价格则分别比上年上升12.4%、14.9%、17.1%、17.6%、21.5%、21.4%,1这是各种价格上升中最快的;对于地租与利息价格的上升,这些年同样是非常快的。可见,在各种价格变化中,最终产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是最慢的,6年间平均增长速度是1.8%;而中间品价格增长较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4%;上游和基础性产品价格的增长更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7.6%;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则是最快的,如劳动力价格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7.5%。在这种相对价格关系中,必然得出绝大部分企业的效益(利润率)是很差的,且是不断下降的。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在2005年前后就出现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的状况。正如郎咸平所说,2006-2007年我国的股市泡沫主要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停业,从而将资本转移到资本市场的结果。
对于统计资料显示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2006-2007年效益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非均衡变化,也就是上游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变得短缺或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结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预示着宏观经济即将发生转折。由于这些产品的可替代程度较低,产业的调整时间又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供给状况,因此会像瓶颈那样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从宏观经济看,虽然这些产业的产出也构成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但却又是中下游产业的投入品。它们的短缺和高价格,不仅会从数量上强性约束其他部门的增长,而且会导致后者成本的不断上升,从动力机制上抑制它们。上游和垄断性行业在高利润作用下,虽然也会进行扩张性的投资,但受资源约束和投资所需时间长等因素的限制,这种扩张力量是远远抵消不了中下游行业的衰退力量,导致宏观经济在它们之间的非均衡的此消彼长中衰退。所以,当上游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部门出现高利润时,也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即将发生转折或衰退的时候。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垄断性产业、中上游产业,股票流通市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也是国有企业。当它们的效益大幅度上升之时,也就是广大的中下游产业陷入困境,进而宏观经济行将衰退之时。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向都是由其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生产组织者时,经济扩张;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背离生产组织者时,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由企业支配的经济,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利润,当平均利润率提高时,经济扩张;当平均利润率下降时,经济衰退。同时,在利润分配中,当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中下游产业资本时,经济扩张;当利益分配重心向上游、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产业资本倾斜时,经济衰退。正是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经济高涨的后果一定是经济衰退。因为,在经济高涨阶段,基本要素、上游和基础性产品变得短缺,价格快速上升,由此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在最终产品需求方面,则因消费倾向下降(收
入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相对减少(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而降低产品出口的相对竞争力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收敛作用等而相对不足,使企业收入相对下降。在这种成本与收益的非均衡性变化中,利润率必然会不断下降。当企业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宏观经济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没有外力的强烈冲击,在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在两年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衰退。
这种强烈的外部因素是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海外的强劲需求与各级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畸形扩张。这种需求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例如,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以美元计算)保持了27%、252%、17.2%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774.8亿美元、2622亿美元、295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分别保持了23.9%、24.8%、(2008年1-6月)263%的增长速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更是分别达到25%、32.3%、(2008年1-6月)33.5%的增长速度。同时,因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产生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2006-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4%、16.8%、(2008年1-6月)21.4%,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强力作用下,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
然而,正如“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一样,强大的外部冲击,虽然延缓了衰退的到来,但也加大了经济系统内部的抑制力量。如近两年来,基本要素的价格、上游产品、基础性产品和进口性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以极快的速度上升,而扣除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及食品外,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升则非常缓慢,只是因最终需求的存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效益日益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一旦需求减少,大部分企业必然会在收入减少与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萎缩。
最要命的是,企业除了遭受经济系统内在抑制机制的作用外,还遭受到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抑制。例如,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强大抑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高涨时期,不合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严重抑制经济活力的紧缩政策,如新的《劳动合同法》、持续性的货币紧缩政策等,更是加强了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外部力量一旦发生转折,宏观经济就会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急剧衰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几乎为零(同比增长6.8%),企业效益更是大幅度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各种基础性产品如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严重过剩。这都显示我国本次经济衰退的力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笔者曾多次分析过,在经济高涨阶段,是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因为,这时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
“繁荣”的过后是“危机”或“衰退”,即使不实行紧缩政策,经济也很快要走向衰退。实行紧缩政策,无异于落井下石。所以,繁荣阶段是绝对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实际上,繁荣时期的任何调节都是无效的。不过,如果一定要调节,那么扩张政策比紧缩政策要稍好一点。
二、宏观经济趋势分析
相对于政府和理论界大部分人的乐观来说,笔者对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势持谨慎态度。因为,宏观经济是一个具有巨大惯性的运动体,在它的惯性力量衰竭之前,要改变其运行轨迹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周期关系看,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只是刚刚迈上衰退之路,衰退的力量不仅没有减弱之势,反而在继续加强,如消费在明显萎缩,出口则急剧下降,自发性投资也在减少等。同时,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衰退还在快速地相互传导,这说明经济系统内的各种反制力量还抵消不了衰退力量。最近公布的各项数据也都反映了这一点。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必然要持续一段时间。更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也就是由企业效益或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从现有情况看,整体企业的总成本与总收益都在向着不利于平均利润率的方向运动。
(一)收入趋势分析
企业效益是通过利润的大小或利润率的高低来体现的。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只有收入的增加快于成本的增加,或者收入的减少慢于成本的减少时,利润才会增加;如果相反,则一切反之。这里,首先分析企业收入情况。
对整体企业来说,收入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些需求可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等四个组成部分。
1 消费支出预期
那些对我国经济形势持乐观认识的人,大多数是建立在对我国消费支出有巨大潜力的乐观预期上。因为我国现有的消费率很低,或者说有很高的储蓄率,中外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又大,所以,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乐观是缺乏依据的。
从形式上看,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是有巨大消费潜力的象征,但实质体现的则是我国的制度结构和分配结构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制度结构看,我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抱有恐惧感,以至有钱不能也不敢消费。虽然政府目前正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远水难解近渴。从分配关系看,我国的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反映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接近0.5,属收入分配很不平等的国家,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占人口绝对比重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拥有的储蓄却很少,以致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如广大的农民群体等,虽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但却缺乏消费的能力。当前启动的各种工业消费品下乡,希望通过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为城市经济解困的措施,注定会以失望收场。如果成功,则必然会以农村经济的持续凋敝为代价。因为对这些(相对高级)消费品的购买,将会挤占农民用于维持再生产的资金,减少他们对生产的投入。所以,这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持续的伤害。要扩大农村消费,必须首先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在当前困境下,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而不是最贫困的农村来援助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导致消费需求不振。这是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痼疾。如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9.5%,居民消费率则由48.2%下降到36.2%。这种趋势近两年还在持续(2008年可能接近33%)。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这种情况必将更加突出。为应对严重过剩的局面,许多企业进行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降价促销,由此提前释放了相当部分的消费需求。同时,政府又出台许多鼓励消费支出的政策,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2009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15.2%,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0.2%。这种情况说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指望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
经济增长的做法,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实际上,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在衰退阶段往往会下降。如危机以来,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居民储蓄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倾向,政府刺激经济的相当部分支出变成了居民的新增储蓄。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除菲律宾的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消费倾向都明显下降。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薄弱,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衰退阶段的消费支出也必然会更加疲软。
2 投资需求
这里将政府直接投资作为政府支出对待,因而仅分析市场自主性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强劲的投资支出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当前经济困难之时,投资是否能够充当引领经济、避免衰退的主要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需求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的。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效益的大幅度下降,必然会严重阻碍投资的增长。从统计资料看,2008年中期以来,虽然投资保持了稳定状态,且在各方面有明显萎缩之时,2009年1-2月投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6.3%,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靠政府投资的增长。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了35.6%,中央项目投资更是增长了40.3%,扣除这部分投资后,由市场调节的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二是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这也就是说,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投资速度的稳定应该看作是前期经济过热时大量新增项目投资的延续。随着市场前景的日益暗淡,企业继续投资的愿望与能力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内源性的投资必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如前几年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两大热点――房地产泡沫和中上游资源价格的畸高现象都已消失,导致这两方面的投资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9年1-2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从上年同期的32.9%下降到1%,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其理由是,前些年的过度投资形成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如我国空置的商品房数量是年需求量的数倍,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l亿吨等,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普遍存在。在这些过剩产能被消化之前,新增投资是不会明显增加的。2可见,投资的回升将会明显落后于其他的有效需求。
3 净出口
出口曾是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在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持续的出口增长来吸纳过剩的生产能力,其后果是造成我国极其严重的对外依赖。如2007年我国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64%(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等原因而降到5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6%,与此对应的则是巨额的外汇储备。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正常的,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出口需求显然是令人沮丧的。如2008年11月我国的进出口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出口增速由10月的增长17.6%逆转为下降2.2%后,在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出口增速竟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如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4月出口分别下降17.5%、25.7%、20.9%、22.6%;外贸顺差也大幅萎缩,2月份贸易顺差只有48.41亿美元,只及1月份391亿美元的8.7%。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出口引擎已经熄灭。
不过,比之依赖出口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来说,我国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要轻得多。这些国家2009年1-2月的出口下降幅度都超过40%,远高过我国的27.2%。主要原因是,两者间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产品层次存在差异,即前者出口的是价格与收入弹性较大的、相对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而我国出口的是弹性较小的、低档的必需品,由此前者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要更明显。这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零售额明显下降之时,出售大众普遍消费品的大型超市的销售额却仍在上升一样。可以乐见的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同时不出现严重的贸易保护,那么不排除中国出口有发生逆转的可能――会替达国家的高价商品。这种情况也给人们一种警示,盲目地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政府支出
在各项有效需求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支出。如自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以来,政府就采取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180度弯地改变了货币政策,而且启动了两年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计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许多产品的消费需求实行财政补贴等,由此使2009年的财政赤字达到创记录的9500亿元,实际结果甚至还会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的下降可能会超过预期)。所以,在各项支出中,政府支出应该是增长最大的部分。
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当前各界对政府4万亿投资的作用可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实际上,相对于原有的投资规模(17.2万亿)和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来说,该投资额是不大的,并且还是分两年进行。其中,政府的财政投资仅仅只有1.18万亿,其余的还得依赖各方面的投入。在各方面需求呈快速萎缩之势,指望这点投资来扭转经济运行的态势,真有“山羊拉大车”之感。从受益者的结构看,结论会更加悲观。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将落人大型国有企业等垄断利益集团,所以会极大地降低其乘数效应和就业效应。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府较强的调控能力是我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优势,但却不能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在(微观)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政府既缺乏对宏观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能力,也缺乏正确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能力,甚至往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如数次所谓经济过热的降温调节(1986-1989年的控制经济过热调节、1996-1998年的“软着陆”调节、2007-2008年的紧缩调节等),都导致我国经济持续数年而政府束手无策的衰退。本次调节政策的转换之快,即使思维最活跃的人也会目瞪口呆。近两年政府对股市调节的结果,更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一些政策,如所谓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很可能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无穷后患。因为,其内容主要是“官进民退”、垄断取代竞争、破坏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规则等,实际上是这些行业中的垄断集团在特殊时期瓜分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不仅起不到扩大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中外历史证明,所有的产业政策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以上各项需求的综合内容看,今后数年内,我国有效需求,或者说企业总收入的增长将非常缓慢。
(二)成本趋势分析
在收入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如果要宏观经济的运
行态势发生转折,就只能希望成本的快速下降了。
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社会企业的总成本由基本三要素的支出――资本折旧、税收和进口要素支出等部分组成。在这些成本中,对企业整体来说,有些是外生性的,如税收;有些是内生的;有些则具有外生与内生的两重性,如资本折旧和进口要素的支出等。
劳动工资支出是整个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经济周期以来,在各种价格中,劳动工资的上升是最快的(2000-2008年算术平均增长率是15.3%)。尤其是2008年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以来,更是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这是侵蚀企业利润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就业形势的恶化,企业的劳动支出压力会有所减轻。如失业会使企业节省部分劳动支出,同时也会减轻工资上升的压力等。3但要看到的是,工资水平本身有易上难下的刚性特点,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限制了工资水平下降的空间。所以,工资成本的减少虽会减轻,但像产品价格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则是很难的。
利息支出的大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总量和利率水平。对企业来说,借贷资本量往往变化不大。因为,大部分资本属于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本,变化的主要是季节性的流动资本,它们占总资本的比例较小。所以,衰退阶段因此减少的利息支出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变化是不大的。总体而言,衰退以来,中央银行已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因而企业的这方面负担已得到明显减轻。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利益的分配却是极不均衡的,也就是大部分降息的好处被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广大中小企业获得的利益则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后者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间借贷资本的利率在经济衰退期间则往往是最高的(风险最大)。所以,对那些仍在营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利息支出的下降是有限的。
在衰退阶段,虽然企业对土地及其附属物需求的减少,地租有所下降,但对那些持续经营的厂商来说,租约的期限往往较长,由此决定了地租下降的空间有限。
资本折旧,对企业来说属于长期固定费用,且折旧率由“税法”决定,因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只有对那些破产重组的企业来说,因资产大幅贬值,这方面的支出才可能明显下降。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如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每年可减少税收负担数千亿。
进口要素,其中包括技术、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等各种投入品。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它们的价格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更是明显,如石油价格已下降2/3以上。最可喜的是,自2008年9月以来,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出口商品价格。2009年1月份更是出现了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如2009年1月份进口价格下跌10.6%,出口价格则上涨23%。从世界经济形势看,进口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低迷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说明,世界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将由近几年的初级产品生产国转向制成品生产国。
从以上各项成本的形势看,在经济萎缩的作用下,各项成本都会下降,但进口成本、税收与利息支出的下降会更明显。在整个生产成本下降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可喜的现象。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加工工业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最慢,中间品次之,上游产品最快。如在2009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而最终端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4%(同比。下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下降则达到5.7%,其中,加工工业下降3%,原材料工业下降8.4%,采掘工业的下降则达到17.4%。而前几年,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价格的变化速度是完全相反的,即采掘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最快,中间品次之,最终产品最慢。这种变化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开始逐渐向中下流产业倾斜。这是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开始衰竭,扩张力量逐渐加强的标志。
(三)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
从上面收入与成本的分析中知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整体将面临收入减少与成本下降的局面。由于前者是降低利润的,后者则是增加利润的,因此,企业利润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也就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当前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看,在今后两年时间内,企业收入的下降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收入减少产生的乘数效应会更直接,而成本方面则受到存量资本和工资刚性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同样的速度下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者间会出现非均衡性的变化。受收入与成本之间这种非均衡变化的作用,平均利润率会继续下降,由此会促使宏观经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衰退。这种机制是造成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将要持续数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衰退的持续,经济系统中的扩张力量会逐渐加强。当衰退到一定程度,消费倾向会重新上升,政府的净支出也会大幅度上升,由此会扭转收入减少的力度;而成本的下降力度则会随着衰退的持续而加强。所以,在衰退中,抑制与扩张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到一定程度时,扩张的力量就会超过衰退的力量,由此推动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反转。对我国来说,这个时间将出现在2011年左右。因为,只有利润回升,同时利润的重心向中下游产业倾斜,企业才有扩大生产和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由此带动宏观经济的扩张,而利润的明显回升,只有在两年后才会见到。所以,宏观经济起码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明显的反转。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是企业,企业是追逐利润的,只有利润回升并达到一定程度,宏观经济才能真正反转。这说明,要促使宏观经济早日回升,就必须在增加企业利润方面着力。
虽然对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存有疑问,但在帮助企业脱困,提高利润方面,政府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就短期来说,在成本方面,主要是降低企业税负,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担保力度,适当放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约束,限制基础性产品的价格(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损失为代价),以降低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在长期方面,应该完善经济环境、破除垄断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在收入方面,短期主要是加大政府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大幅度增加民生工程的支出,发放非替代性的消费券等;在长期方面,应努力消除各方面的二元化现象,缩小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消费上的后顾之忧,并将收入分配重心由政府和垄断集团等向民众转移。
应特别指出的是,各界都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面比较健康,因而会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复苏。笔者认为,这种乐观的依据是不牢靠的。一个内需乏力而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先于外部环境的好转而全面复苏的。虽然我国实施了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但面对急剧下降的出口和明显萎缩的消费与民间投资等,其作用是有限的,难以扭转经济运行的趋势。更主要的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规则的接受者,不仅不能像美欧等发达国家那样对外转嫁危机,而且要分担它们危机的部分损失(目前情况是美国“吃药”,全球“买单”)。所以,从各方面看,那些认为我国基本面好于欧美发达国家并率先复苏的乐观认识,都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为此,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
①本文的各种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包括“统计年鉴”、月度资料和季度数据等)和海关网站的“统计数据”。
②这种情况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不救市,而直接进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建设投资的思路是对的。这种投资可以直接带来产出和就业的增加,而前者则只是救了开发商,但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
③假设经济体系封闭,工资是劳动者的唯一收入,且消费倾向小于1,那么就整体而言,企业不仅不可能从就业者身上获得利润,而且一定会出现亏损。因为,企业的付出大于收入。只有从失业者身上,企业才可能获得利润(失业者的消费支出构成企业收入,而成本为零)。参考文献:
[1]杨文进,警惕经济衰退的征兆――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6]。
[2]杨文进,从周期关系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其趋势j,统计研究,2004,(8)。
[3]杨文进,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卓越理财》:近两年来,各个银行都在大力开办个人银行业务,这一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目前的形势,作为国内最大商业银行的工行将如何应对?
张爱民:从客户群、业务占比以及整体规模来讲,工行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站在最前面的。由于近两年来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个人资产亦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重视,当然工行也不例外。这两年来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方面工行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把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近两年开展的银行建设,包括优质客户的服务战略,建立优质客户的服务区域,个人客户队伍的建设等等。
现在我们努力为客户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对个人客户除了日常的业务和日常的服务以外,我们还主动地营销,主动维护与客户的关系,主动推荐一些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过去个人客户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因为老百姓的资产没有那么丰厚,真正需要银行理财的需求量也不大。从2002年开始,各大银行已经开始陆续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重视个人高端客户的服务了,各大银行都把如何加强客户服务和维护客户关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如招行的一卡通,工行的理财金账户服务等。
工行对高端客户的优惠还包括建立高端客户的财富中心,对高端客户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如我们经常举办一些高端客户的理财沙龙,理财沙龙也是我们维护高端客户的手段之一,给客户灌输理财理念,介绍目前的经济形势走向和个别理财产品的优势。对优质客户我们也会提供一些优惠,如理财金账户在工行办理汇款或者是其他收费业务时,工行通常会对贡献度高的优质客户提供免费或者打折的服务。
树立“大个金”理念
《卓越理财》:工行在四大行中网点是最多的,但很多网点往往都人满为患,有人认为这样会让工行的服务大打折扣,您认为是这样吗?
张爱民:从网点的覆盖面来说,在北京,工行是排在最前面的,物理网点大概有550多个。实际上,我们网点的数量比以前还有所收缩,但是网点的质量却大大提高了,我们现在的网点建设基本上是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融为一体。
标准化服务实际上就是日常的业务处理模式的柜台服务,而个性化服务则是我们的理财区、非现金柜台、客户经理的服务区域。所以我觉得从整个服务的发展理念来看,我们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的。有了这样的变化之后,我们在发展业务的战略上也会随之有一些调整。
《卓越理财》:当前各商业银行之所以逐渐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个金业务,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该业务对银行的贡献度已越来越高,请问您对比做何看法?
张爱民:就工行北分而言,现在个金业务对行里的贡献已占到40%左右,当然这个数据是估计的。因为在我们很多的测算里面,许多成本不容易计算得那么详细。哪些是对公客户创造的,哪些是对私业务创造的,都不是很容易计算。创造的价值好算,但是成本不好算。
《卓越理财》:现在很多银行开办个人业务都在搞事业部制,如民生、兴业、浦发等,那么工行北京分行下一步也会实施这种体制吗?
张爱民:关于事业部制这种垂直管理体制,我们工行也在提,并且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了,但试行范围都是在其他省市、自治区,北京并没有搞。从管理体制上看,事业部制的形式我们还没有。虽然我们在金融业务部、产品部门、前台后台的一些分区上有一定的创新,但是不能说是按事业部制在运行。
金融创新最重要
《卓越理财》:明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在个人银行业务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那么您觉得2007年个人金融业务的竞争态势又会是怎样的呢?
张爱民:现在我感觉竞争是一年比一年激烈,由于个人资产的增多,个人客户财富的壮大,给银行创造的贡献度在不断地提高,个人金融业务占整个银行业务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加大。各家银行原来都是以公司业务为主,个人业务为辅,可现在,它们都推出了一些特色产品,比如有些银行以银行卡为龙头先做起来,有些银行以外汇、活期业务为龙头先做起来。总体来说,现阶段都在逐步地,或者说是非常迅速地在更新这个观念,在提高对个人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
从明年来讲,按照入市的要求,外资银行可以做人民币业务,全面升级以后,可能这个竞争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国有股份制银行来讲是一个冲击,竞争会更加激烈。再一个就是我刚才说过的,个人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的加大,各家银行肯定会更加重视个人业务,竞争更加激烈是必然的。
《卓越理财》:现在各家银行都会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新产品,请问工行是否也有此计划?
张爱民:我们一直在不断地研发,不断地推出新品,总之我们各行有各行的手段吧。现在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也都了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手册,所以我们现在更加规范了,大家都在推,金融产品的同质性太多太强,没有哪个银行推出一个更加创新的产品而其他行推不出来的。所以说金融产品的创新,是我们明年竞争优质客户很重要的一个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它还要靠我们的日常服务、日常的客户维护的整体实力来体现。
该私募目前管理规模超过60亿元人民币,居于业内前列,同时旗下的产品业绩也一直保持优异,自成立起到目前全部实现正收益。据私募排排网统计,在2011年年度收益排行榜中,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泽熙5期”和“泽熙瑞金1号”分列第四和第十名,其中“泽熙瑞金1号”已连续两年排名进驻前十位。
泽熙方面认为,“严格止损防范风险、灵活控制仓位、积极的打造强大投研团队是取得良好业绩的重要因素。”该公司总经理徐翔是业内著名的投资管理人,具有18年证券投资经验,屡次成功战胜A股市场牛、熊周期,投资收益显著。在光鲜的业绩背后,外界可能不甚了解的一点是:在阳光化后,徐翔掌管的泽熙打造了一只业内最为豪华的投研团队,目前拥有行业研究员近30人,且多数来自券商、基金、保险、实业等各行业的成熟人才,其中不乏多名新财富排名靠前的优秀分析师。
对于刚刚起步的2012年,泽熙投资近期的投资策略认为,“2012年将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纠结与彷徨同行的一年。”
徐翔以及泽熙投资的团队认为,A股经过2011年的下跌,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A股估值已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但由于国内经济增速呈现回落态势,企业盈利状况受到冲击,整体的市场情绪无法乐观。
泽熙投资预计,全球经济短期内增长将非常疲软,欧债危机忧虑难去,而本周公布的201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8.9% 创两年来新低也表明,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已经初现。“中国经济不大可能会出现硬着陆的情况,我们相信政府有能力使经济发展得到有序放缓,未来通胀及经济仍将延续回落趋势,但是通胀压力不会完全消除。”
泽熙投资表示,虽然节前最后一周在多重利好刺激下,沪指走出27个月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但整体上看,2012年依然有很多值得谨慎的因素存在。要保持经济有序放缓,在国外经济危机重重,国内正处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关键阶段的前提下,预计内需将成为支撑国内经济保持有序次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细化,奠定景津发展坚实基础
最初进入这个行业是从生产过滤元件开始的,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由于信息流通性差,信息的不对称,使很多行业都会出现暴利情况,景津也在这个时候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在做过滤元件的过程中,渐渐熟悉了过滤的整套流程,便产生了制造压滤机的念头,一次偶然的机会,景津买断了意大利的一项压滤机全套专利技术,使公司压滤机的品质真正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姜桂廷体会到,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只能用最艰苦的劳动赚取最微薄的利润,就只能长期依附其他国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在这种认识下,他把技术竞争力摆在了企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位置,使景津拥有了行业领先的制造设备和加工工艺,采用精密的大型注塑设备,使隔膜滤片厚度均匀度误差小于0.3mm,表面光洁度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姜总研发的聚丙烯高压隔膜滤板,采用专用配方,增强了滤板和隔膜滤片的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性能,使寿命提高了2.6倍。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举打破了欧美国家对这一压滤机核心软件的技术垄断。截至目前,景津聚丙烯高压隔膜滤板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80%。此产品的成功应用,提升了压滤机的装备水平,扩大了压滤机的应用领域,惠及众多行业。
创新,助景津走向国际市场
2002年,姜桂廷带领景津的技术研发团队利用自主技术成功开发出聚丙烯角进料高压隔膜滤板,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2008年,景津成功研发出节能高效快速压滤机,引领了世界压滤机行业的发展。目前在压滤机行业的产业规模,从产量上来说已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无可争议,而且已领先第二位8到10倍的距离。与国外几家同行业企业对比,景津的产品品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一线品牌的水平。
为什么一个民族企业在国际市场有如此强的竞争力,那就是专业化!与此同时,压滤机不仅要注重单机的制造品质,更要注重过滤技术,而且这是最关键的技术。比如一些其他品牌的压滤机在故障率上远高于景津,而且价格又贵,其一年更换的配件费用甚至比景津一整套设备还高。近两年,景津的技术研发实力愈发雄厚,拥有压滤机行业唯一的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且二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压滤机的研发、制造和过滤技术的应用,共推出新产品135项,取得授权有效专利63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11项。压滤机13项关键技术指标中,景津已有11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通过近两年在美国、德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展会上于欧、美、日同行的同台展示,以及在国外同一客户应用效果的比较,景津压滤机已经成为世界一线品牌。
速度,从当年不起眼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世界一线品牌,二十多年来,景津集团始终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和服务拓展市场。
姜总说,“技术来源于现实,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经验。拿出最好的产品,满足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是我不断的追求。”近几年,景津也不断拓展压滤机的使用领域,在河道、自来水、造纸和市政等污水污泥处理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真正做到了污水变清泉,污泥变资源,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景津的产品经久耐用,外观精美,更重要的是能为用户提高效益。比如说有的用户之前用的其他品牌的产品,使用了景津的产品之后,会把之前的拆除,全部更换为景津的产品,因为景津的产品是能带来更大的效益。”正是有着这样的理念。2012年在全球经济低迷萎缩的境况下,景津国内销售收入增幅7%,国外销售收入增幅73%。2011年纳税1.2亿人民币,2012年纳税更是达到了2亿2千多万人民币。
速度,带给景津持久发展动力
2012年是设备制造企业最惨淡的一年,90%的中国企业都是在维持现状。虽然国内各个行业都在减量,但年景津在国外市场1到6月份都保持90%的增长速度,在国内也保持了2%的增长率,这就是一个品牌效应。景津之所以还能保持跟去年持平或者增长的状况,就是因为景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品牌效应。今年上设备的企业,都是实力比较强的企业,他们的管理和理念都很超前,因此买的设备也是好的设备,这就促进了我们要做得比同行更强。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都在上设备,就会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当然,不管经济形势好坏,我都是最大的赢家!2002年,在与意大利迪美的合作、以及首钢一个污水处理项目的合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把设备当作一种商品去卖的思想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大家忽视了设备创造的价值和利润。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但是在世界市场上我国对于铜价却没有定价权,铜是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若要是我国经济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熟悉对铜各方面的经营与管理。铜期货价格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关注,铜期货价格对我国经济周期影响深远。
关键词 铜 期货价格 经济周期 相关性
本文通过对金属铜期货价格的介绍,对经济周期的介绍,在联系两者的相关性来阐述金属铜其货价格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一、金属铜期货价格
铜期货是以铜为标的物的期货品种,交易代码--CU。铜是我国历经风雨仍然保持一定规模的唯一品种。SHFE与现货及LME三者的价格趋于一致。国内铜期货交易不曾发生重大的风险,履约率为100%,铜期货价格已成为我国行业的权威报价,日益受到企业与投资者的重视。因而,铜期货交易的合约已成为可靠的投资与套期保值工具。
(一)影响铜期货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关系:消费量、生产量、库存量、进出口量。
2、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铜是重要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和经济形势相关。
3、国家进出口政策与关税:长期以来我国铜资源不足却是用铜大国,因此进出口政策一直采用“宽进严出”,铜和铜制品平均进口税率为2%,近两年来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逐渐降低铜出口关税,铜基本上自由进出口,从而使我国内与国际的铜价互相影响。
4、国际上与铜相关市场价格:如LME、COMEX价格的影响。 5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变化。
6、铜的生产成本。
7、有关商品的价格波动
(二)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铜是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需求量和经济形势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经济上升时,铜的需求量增加就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的需求量下降就导致铜价下跌。
分析宏观经济市场时,其中两个指标是重要的,一个就是工业生产增长率,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率,也可以说是GDP 的增长率。
(三)相关商品对铜价产生的影响
原油与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料,它们的需求是否旺盛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铜价的高低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息息相关。正因为原油与铜都和宏观经济相关,因而就出现了铜价和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不过这只是趋势上的正相关。从短期看,原油价格和铜价格的正相关性并不明显。
二、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或景气循环, 它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周期性现象。它是国民的总产出、总收入与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与紧缩交替或周期性的波动变化。过去被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被叫做做衰退、谷底、扩张、顶峰四个阶段。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
1、外因论
外因论认为,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革命、战争、金矿以及发现新资源、科学突破或者技术创新等等。
2、内因论
内因论认为, 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成本、收入、投资在市场机制下的必然现象。
3、综合论
经济周期的形成是许多因素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众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的交互影响;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众多因素之间产生不同的组合和作用,故而经济周期具体的进程多有不同;经济周期具体的进程对成因也有重要影响。按照对经济周期生成的主次作用,经济周期成因被分为基础因素和影响因素。
基础因素:指对经济周期生成产生根本作用的原因。如“按资分配”、 “货币职能进化”、 “市场机制”、“私有制”、“人类自身特性”等。
影响因素:指对经济周期生成有影响作用的原因。如各种天灾人祸、科技进步等等。
成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周期成因的交互影响中,融合了人们心理活动(如理念、信心、欲望等)的巨大影响,心理活动在基础因素与影响因素中,常常互为因果的发生作用……
成因的组合作用:经济周期成因交互影响生成的组合作用。
周期成因和周期进程循环影响:经济周期的成因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且产生不同的组合和作用,因而每次经济周期的具体进程多有不同。经济周期具体的进程对经济周期的成因亦有重要影响。
三、金属铜期货价格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不同交易场所对铜证券价格相关性、影响中国铜期货因素、铜证券的价格等方面做了不少理论与实证研究。伦铜与沪铜作为国际两个主要期铜交易的市场,它们之间相关的关系日渐重要。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铜证券市场是经济周期是外因影响。以具体价格为基础,以公司盈余来研究基于铜价市场风险度量和随机控制,是经济周期的内因影响。经济周期的形成反过来对铜期货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于是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循环影响。铜期货价格受供求关系、国内与国际的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生产成本等的影响;经济周期的成因有外因与内因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的影响。于是,铜期货价格既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内因,也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外因。经济周期对铜期货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形成相关性。
结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必须熟练的运用铜期货价格与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以便最合理、最优化的利用铜资源,更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车子驶入平阴县工业园区,窗外是济南近年来最冷的冬天。
这是一片齐整清洁的厂区,大门正对着一道人造的山水。阵风过处,似有水声流动。抬眼,厂房的上方,“弘正科技有限公司”几个大字分外抢眼。
陈文进显然已不算年轻,但他身姿健挺,热情洋溢。他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一边笑言早已习惯了济南的冬天,“冷了,就多穿一点;暖了,就少穿一点。冬天更利于人保养身体,强健体魄,再冷也没关系,只会让我更强壮。”
办公室里光线柔和,摄影师镜头前的陈文进竟有些拘谨和羞涩。
17年前,与山东轻骑集团的几次合作,是陈文进与济南结缘的开始。好的合作和山东摩托车产业的巨大市场优势让陈文进对日后在济南的开疆拓土有了最初的构想。
1996年,投资170万美元的济南弘正科技有限公司花落平阴。作为山东省平阴县第一家台资企业,弘正科技13年来的发展轨迹令人激动。如今,最初的“单打独斗”已发展成为以济南弘正科技公司为首的4家“弘”字号台资企业群,生产能力和规模为全球第二大摩托车无极变速器生产基地,成为平阴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提及目前的4家“弘”字号,陈文进声线平稳,面容安静。他抬手在空中为我们比划另外三家的区域布局,均在“弘正”不远处。他说,这样的格局更有利于各企业间的统一管理,行政上高度集中,生产上你追我赶,齐头并进。
正是这份沉着中流露着的高度自信和对市场环境的准确把握。面对前两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陈文进带领下的“弘”字号企业安然度过,有惊无险。对此,陈文进说得很轻淡:2008年的销售业绩与2007年持平,2009年则下降15%左右。但即便是这样的降幅,对我们的公司来讲,微不足道。
相比其他企业在金融危机冲刷下的挣扎甚至“断腕”不同,陈文进在金融危机面前的掌舵能力和管理手法让外界侧目,也更加彰显了他对企业市场前景的自信和作为一个商海老兵的沉稳姿态。
2008年,4家“弘”字号企业共1200多名员工,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不裁员;年终奖照发;确保2009年度薪资上涨12%以上。
对此,陈文进很淡然地说,“作为一个企业,在遇到难关之时,最重要的是安定人心。公司赚多少不重要,有人就有一切,一个高效、团结、稳定的员工队伍才是企业必胜的信心所在。”
在济南生活了17年的陈文进,早已把这个城市看作是他的第二个家乡。2009年10月,陈文进作为特邀嘉宾在济南奥体中心观看了精彩的全运赛事,也看到了这座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著称的城市在当代新形势下的强势崛起。
“在济南工作和生活了这么久,我对这个城市更加有信心,对我的企业也更加有信心。2010年,4家‘弘’字企业业绩将再创新高,实现销售收入4个亿!”
面对面
天下泉城:弘正科技1996起意在山东建厂,出于哪些考虑花落济南平阴?
陈文进:首先,这里有良好的摩托车产业结构,这一点与我们的主营产品相切合;再者,平阴县环境优美,有“玫瑰之乡”的美誉,离济南市区近,交通便捷;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平阴县的招商引资环境非常好,效率快捷。弘正科技在筹建之时,三天半办好营业执照等手续。1996年8月工厂奠基,12月整体完工,1997年1月设备引进并试产,2月正式投产。就是这样的速度和办事效率让我对将来企业的发展有了加倍的信心。我想,这样的效率和速度足以让任何一个来投资办厂的客商激动。
天下泉城:作为专业生产销售摩托车无极变速器的公司,您在建厂之初期望的目标是什么?如今达到了吗?
陈文进:建厂时我们虽然已对山东的摩托车变速器市场作了很细致的调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现在来看,我们当时并未意识到市场会有今天这样宏大的规模。当时设定一年的产量是100万踏,但今天我们企业的产能已经达到270万踏。即便是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依然没有完全满足时下的市场。
天下泉城:前两年,您在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对员工所施行的一系列不裁员、加薪等政策,似乎有些“逆其道而行”,令人印象深刻,是什么让您有这样一种信心和稳操胜券的姿态?
陈文进:信心一方面来自于我们一千多人的非常务实努力的员工队伍。他们95%以上是平阴本地人,非常稳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很敬业,肯吃苦,薪酬方面相较于大陆的其他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等还是比较低的;另一方面,是基于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对整个市场产业链的准确把握。
天下泉城:您怎么看待济南近两年的发展和变化?
陈文进:我在济南已经生活工作了17年半,在我心里,早已经把这个城市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乡。济南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很快,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全运会和园博园的筹建,整个城市面貌和硬件配套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城市软实力也有了很大的完善。作为特邀嘉宾我观看了全运会,心情很激动,非常真实地感受到了济南这个城市的成长。有许多台商打算来大陆投资都会担心交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他们真的应该来实地看一看,这里的交通的确已成为投资考量的亮点之一。
天下泉城:您经常回台湾吗?济台直航后是不是方便很多?
陈文进:这边工作比较忙,一年中会有几次回台湾吧。济台直航后感觉方便了很多,这一点让我非常开心。春节回台湾的机票也已经早早订好了。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台商来济南考察投资,也希望济南和台湾以后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Chen Wenjin talks peacefully about the four “Hong Brand” companies. With his hands describing in the air, he tells us that the other three are not far from “Hong Zheng” where we are. This kind of layout is beneficial to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mong companies: high-degree administrative centralization; active produc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each other.
Due to his high confidence revealed from his calmness and precise certainty about the marketing environment, Chen Wenjin’s ‘Hong Brand’ companies safely lived through the economic crisis sweeping over the world in the past two years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sales performance in 2008 kept the same level with last year’s, and dropped by 15% in 2009, which is insignificant for our company even with such a large drop”, Chen Wenjin understates about this in a casual way.
In 2008, 1,200 employees in four companies of “Hong Brand” were informed that no one would be laid off, the year-end bonus be granted as before and the annual earnings with a 12% rise in 2009 be ensured.
奥巴马29日说,美国经济已停止“自由落体运动”,持续近两年的大衰退可能即将步入“尾声”。同一天,美联储称为“褐皮书”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认为国内多数地区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放缓,部分地区显现“稳定迹象”。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的美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尽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一季度修正数据GDP增速下降6.4%,预计即将公布的7月份美国失业率将达到9.6%,但从其他的一些指标来看,已经看到了经济企稳,并且有回升的迹象,如二季度的GDP增速下降幅度降为负1%;预计7月份的ISM指数将回升到46.5,相对于5月份的42.8和6月份的44.8,回升趋势明显,萎靡了几年的房地产市场,6月份以来,一些中型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从信贷的周环比数据来看,目前的信贷市场环比下滑的趋势有所减缓,但还没有出现环比正增长,因此,我们以信贷这一指标来看,美国经济07年以来的快速式下滑已经是步入终结,但经济的回升(即实现环比正增长)预计要到今年四季度。
美国经济的企稳将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企稳,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经济的企稳是通过货币扩张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期达到刺激消费回升,这样将有利于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制造业经济体经济的复苏,即美国对这些经济体的进口将会增加。
尽管我们认为未来3-5年中国很难回到03年以后那种出口高增长的情形,但08年四季度至09年二季度中国出口数据达到两位数的负增长,并不代表未来3-5年的趋势,当前的数据属于“异常点”,因为此轮垒球衰退是“休克式”的下滑,全球都面临去库存化,这会造成在去库存期间数据出现扰动,偏离正常值,随着去库存的步入尾声,进出口将步入衰退期的合理区间。预计三季度中国的出口增速环比将不断回升,四季度出口增速同比有望步入正的个位数增长,理由:
其一,美国经济有望四季度开始回升,这对我国的出口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的回升将有利于其他经济体(例如欧盟和日本等)经济的回升,他们与美国经济之间存在共振,这些经济体出现经济回升,对中国的出口又会形成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