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8 10:24:37
导语: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作者简介:刘建华(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姜照华(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1―03
收稿日期:2006-07―0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适用性
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理论、要素禀赋结构理论、新追赶理论等在国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1],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自己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一种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国家或地区向处在低梯度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传递下去,通过扩散效应,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纺织、食品等。其原因如下: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为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达到成熟或衰老阶段,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却可能仍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空白。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部门,是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实现地区经济起飞所不可或缺的部门。通过它们的发展,可以加速工业的聚集与城市化的进程,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地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而这是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落后地区采取这种发展战略不但对自己有利,而且对发达地区同样也是有利的;第三,在一个科学文化与经济基础都很落后的地区,不去发展这些它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而想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力量用于发展在本地没有多大市场或其他方面优势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在这些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发达地区展开角逐,其结果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梯度理论忽视了落后地区的积极因素及其特殊性、多样性。为此,马尔立等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坚持反梯度理论[2]。反梯度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后发优势:一个时期内经济文化的暂时落后并不妨碍后起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吸收和利用世界最新的文明成果,而且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资金、技术成本的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只要能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赶上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林毅夫等提出的“要素禀赋结构”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和地区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要素是资本。有的国家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可以达到20%~30%,也有一些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其工业化水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
以胡鞍钢为代表的新追赶理论则认为,中国不仅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还存在更悬殊的知识发展差距。他们对1978~199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横断面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其中人均资本增长解释占19%,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占73%,其他不可解释因素占8%[4]。这表明知识贫困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率低下和经济起飞困难的重要原因。向知识贫困宣战,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则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中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匮乏,对现有的知识资源利用能力低下。
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各区域的经济都已走出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正进入资本经济时代(不变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因而落后区域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是投资的较高质量、较高速度增长,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5]。因此,把加快提高投资能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由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较快增长,这应该是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二、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比较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选取问题,究竟选取那些指标,主观性还比较大,并且有些指标是重复的,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评价体系,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混杂在一起,有明显重复;二是各指标的权重问题,主观随意性还比较大,影响了评价结果,致使评价值波动很大。本文认为,对于综合竞争力或区域创新能力等的评价,总量指标与比例指标不可混用,应当全部采用总量指标,同时各权值的选取应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在客观数据基础上来确定,而非所谓的“专家”主观判断。本文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利用2004年各省市(因缺乏数据,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权重,其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因而可以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得到
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区域创新能力指数QI的测算公式为
QI=1000*(0.136X1+0.029X2+0.19X3+0.092X4+0.0043X5十0.068X6+0.014X7十0.173X8)
在上式中,所有的x都是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X1代表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2代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3代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4代表高等学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5代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X6代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X7代表技术市场成交额,X8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
利用上式对2004年各省市的测算结果见表1。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有很大的差异,除四川、陕西和重庆外,西部其他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处在靠后的位置;中部省份则大体上处于中间位置,这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二)投资能力的比较
目前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东部地区正是由于吸引了大量外资而得以快速增长。2004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第二位因素,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便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能够把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才有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比例平均为12%,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仅为2%,中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东北三省分别为5%:从自筹资金比例看,东北三省平均高达68%,中部六省平均为62%,西部11省区平均为50%,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平均仅为41%,由此看来,自筹资金比重大,是目前制约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融资难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基于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其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差很大,因而每一种区域经济战略都有其适用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地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选择“再造战略”,即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再造区域发展环境,从而使区域重新焕发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8]。国外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采取了再造战略[9]。据一次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工业产品按品种处于导人期的只占15%,处在成长期的占10%,处在成熟期的占35%,而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占40%左右。市场竞争力比较差,直接原因就在于企业技术开发不力。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情况也非常严重,全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3.2%,比全国平均水平13%低9.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15.4%,比全国平均水平22%低6.6个百分点;全省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在超期服役,经过系统技术改造的只有8%,经过一般改造的只有15.8%,全省每年完成的技术改造工作量还不如固定资产折旧,新度系数逐年下降。要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对其产业等进行再造,中央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再造,一方面保持已有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电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同时,使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一些老的资源型区域产业再造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本、科技、人才投入的倾斜,使主导产业群多样化,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向现代化转型。产业再造投资巨大,对人才和科技要求高,仅仅依靠地方将难以推动,需要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下,采取中央和地方互动的方式,发挥双方面的积极性。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于河南等“中部”区域来说,根据其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则应采取“对接战略”。“对接战略”[10],就是通过基础设施、生产业及重要制造业等与沿海的对接,从而提高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接沿海区域就是接轨国际、接轨机遇、接轨发展。要加强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交通对接、金融对接、工业对接、旅游对接等。而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更需要搞好与沿海区域的科技对接和人才对接。
科技对接:在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或融资、研究院所成果转化、人才、技术投融资及咨询等与之相关联业务上开展与沿海的对接。与沿海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科技合作。人才对接:可以通过聘任沿海的专家或者退休的技术人员担任中部区域产业经济的顾问,从沿海区域或通过沿海区域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委派干部到沿海区域挂职锻炼。沿海区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休息日前往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担任“顾问”,即担当“星期六工程师”,实现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人才柔性流动”。
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国中部区域,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制造潜力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的目光,“中间”地带成为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国内外企业,在选择投资点时首先考虑该地区是否拥有完备的配套关联企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因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快国内外企业在中部地区追加投资、合资并购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步伐,加快与先进区域的对接。因此,中部区域要实施好对接战略,就必须建设好区域创新体系。
(三)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
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都比较弱的西部地.区,应该采取融合战略。这是落后地区在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迅速提高投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战略选择。””融合战略,作为一种新战略,它使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各种文化、各种经济成分以及资金、人才在区域内高度交易、交流、融通、汇聚和增殖,形成集群效应。在新的形势条件下,为使落后地区能够更快地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加入到世界科技经济新的发展进程中去,在加快资本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走融合的道路。
目前,落后地区在科技与经济上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中心城市与边远山村、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等),为此,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充分发挥外向牵动、中心城市带动、信息化带动、技术改造带动和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这要求而且也可以使落后地区更好地把区域内外的产、学、研融合起来,更好地把资源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融合起来,更好地把组织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起来,更好地把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融合起来,更好地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包括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到区域的增长极中[12]。要实行国内合作与国外合作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方针。大力引进和发展跨区域综合商社与跨国公司、产业共生体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跨区域连锁经营店、区域内外合办的批发市场、地域生产综合体和产业带、中介组织、电子商社、港口或口岸(这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富集、高度融合的地方之一,是落后地区起飞的一个关键条件)等都是落后地区融入发达区域的途径。无论是落后地区经济的突破,还是科技的跨越,没有外向牵动的力量,不借助于国内外的资本、人才、科技等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首先是通过与国内外合作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占领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使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并不断扩大产品出口比例,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市场的目标。即首先紧跟国内外领头雁,然后加大力度、抓住时机,超过领头雁[13]。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评估
从资金流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看,我国区域经济呈现“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的发展态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存,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退交织。分析国内区域资金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评估资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是探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1.持续强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将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相继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战略。“十一五”时期,中央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作出了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战略部署。十六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形势,调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条状化分布,打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2013年,中央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了珠海—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点,从点到面力推涵盖我国所有省市区的“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2.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由“东快西慢”向“西快东慢”转变。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东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速为11.8%和12.7%,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1个和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44.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王小娥,2014)。⑦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相互作用,无疑,资金配置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部资金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外资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⑧从内部投资看,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⑨
(二)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势态良好,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金流动和外资流入方向的影响。资金流协调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市场价值规律,要素报酬率直接决定资金流向。1.资金流动总量与区域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资金总量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流动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点。社会融资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偏快。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52.2%。⑩信贷规模方面,东、中、西部资金流动规模、更迭速度差距明显。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资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比83%;中部地区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比9.6%;西部地区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资金流动项与区域差距。在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现实中,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更具资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区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获得率相对要低。就融资成本而言,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成本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高。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资金通融而言,发达城市总部经济效应突出,资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是最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流管理策略
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客观上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于理想状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制定相应的资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资金流配置管理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为:在全区域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大环境中,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精准定位,突出竞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中找准位置,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发达地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支柱产业错位发展,并以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落后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区域互济以及资金运作效能最大化,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区域分工精准定位是发展前提,支柱产业错位发展是基础支撑,资金最优效能运作是增长动力,生产要素区域互补是增效措施,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内部目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外部目标。
(二)区域资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间,在有效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重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资金流配置与管理着手,坚持“公平、协调、共享”的指导思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目标的可触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强区域微观主体市场活力。
1.加强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区域资金布局计划是为维持全国资金的流动性和适当的资本结构,以有限的资金谋取最大效益的资金筹措和使用的计划。制定“十三五”期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关键是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缩小资金布局单元,提高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保持区域发展战略与资金系统管理目标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资金,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十三五”时期,全国资金布局计划需要突破资金局部的分块管理思想,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开发姿态打开互济通道,综合利用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梯度转移与承接产业,引导资金流向和投资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协调力的优势产业,带动东、中、西产业结构升级。(2)开展资金联姻,谋求跨区共赢。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资金区域分割、各自为用、统收统支、投资单一的局面,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企业联合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增加内部资金相互调剂的可能性,开展合作跨区域性多种资本联姻,促进物资生产与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以投资谋求区域经济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落实全国重点项目资金。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把握发展脉搏,“软硬”兼施,聚焦项目,招募资金,是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均衡、和谐发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实重点项目。首先,在对“四大板块”产业总体布局和结构足够调控的基础上,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敏感点,积极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全国性项目。其次,从产业方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用地等方面对拟落户项目实施综合评审,杜绝规避或违背区域分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大型项目立项。再次,大力开发易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制造业项目;高度重视事关全国整体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三产类项目落地生根;重点关注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对区域产业平衡有重要调剂作用的现代服务项目的引进和培育。(2)以“软实力”保障资金到位。“软实力”关系到重点项目立项后的发芽生根与壮大成长。为保障全国性重点项目的落实力度,最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资金配置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建立项目资金招标机制。公开项目的计划、可行性、利润率等指标,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产状况优良的区域内外投资,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资金的运作;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联动配合机制。多方管理部门联动配合就所开发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监督项目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及时予以公示,实现项目规模效益。
3.全面开发金融发展潜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目标一致性,客户结构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调节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潜能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管理策略。(1)统一全国金融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强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作用,从全国的视角统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偏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过度竞争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分散的地区金融市场统一到全区域金融大市场之上,通过规模效应聚集资金有目标的支持重点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本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居民的关系,引领金融机构服务统一目标,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构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挖掘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两方的优势潜能,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应实施差异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融贡献的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比考核标准,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单列重点项目信贷专用额度,通过诸如冲销坏账和资本金补贴等措施,打开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释放通道;另一方面,培养良性竞争。适度放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网点规模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建立中小型银行,与全国性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本运用效用,集聚区域内外可用资金,增加增量资金投入,促进区域间金融资本的合理流动。
4.拓宽社会资金融资渠道。鉴于财政性扶持的财力有限,商业银行“惜贷避险”以及外资对高资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场,拓宽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渠道。(1)培育高效性资本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多元化投资与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加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完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运用资本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创新市场性金融产品。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丰富金融工具与产品供给,形成涵盖股票、债券、票据、期货、理财的多次产品体系,为区域项目合作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强化资本市场主体要素建设,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对接,支持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利用市场性金融产品直接融资;帮扶中小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股权、债权转化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症状。(3)建立融资补贴机制。结合各区域资本市场结构特点与发展层级,以政府推动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名单。坚持“产业相关、行业相近”的原则梯次推进资源整合,分类给予融资指导,对列入名单的重点项目给予补贴。对资本市场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给予费用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同时,对引进上市公司的奖励补助加大,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现状,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扭转资金逆向流动是解决我国区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盘活存量信贷资金。遵循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根据“四大板块”间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差异,科学核定各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量,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在资金调节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去杠杆化”。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资本约束压力,改善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源配给信贷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的商业银行,提高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可获得性,改变市场上低效配置资源的问题。(2)新增差异信贷支持。结合“四大板块”产业群体融资需求特点,整合可利用资源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以及技术工具创新;优化信贷增量结构,实施差异化定价,有重点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取消对发达地区的信贷规模控制,针对发达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内的大企业以及上下游小企业开展批量金融服务;适度安排对落后地区的定向资金支持,针对老工业区、落后地区以及新规划区所引进的高风险且无抵押、弱担保的新兴项目、转型项目,安排差异化的优惠定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纵深延伸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新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零售业务及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业务模式。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产品创新应用与推广。重点是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全国银行体系整体建设之中,将传统银行系统与在线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构建物理网点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创建金融业务跨行、跨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突破区域的空间与距离限制的在线操作,扩展优质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2)利用外部驱动力推进网点转型。网点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经济变革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引导商业银行顺应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客户群体分布特点和流动状况,将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区域网点分类、规模布局和功能设定之上,将业务重心定位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之上,扩大区域金融影响力与辐射力。(3)挖掘内部发展力,放低服务姿态。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对网点的依赖程度更高,挖掘区域银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部发展力是升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摒弃传统的客户营销服务姿态,将被动的“坐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行商”服务模式,建立直销银行或社区银行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电子渠道实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及网点业务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点的客户服务,提高区域商业银行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带动力和政策执行力。
7.深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区域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收敛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很实用。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使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引导作用。(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的杠杆性作用。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财政手段之一。在内部操作方法上,下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权,减轻基层财政配套压力;规定资金用途,提升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励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各种财政性转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预算。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重点监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财政公共建设投入,增强财政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改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到落后区域,提高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投资重心从竞争性领域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非盈利性领域;开展公益性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活动,解决薄弱地区的信用环境。(3)注重区域相关政策配合,增强财政协调性。任何区域的财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应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灵活运用财政投融资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资金流,提高投融资效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安排,协调全国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实施特殊的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倾斜性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选择的运用信贷资金支持落实地区改善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4)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管,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以财政资金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计划执行为主线,以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监督财政资金的数量与流向。单列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挪用与挤占;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另一方面,监督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效率。对地方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有保有压”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三、结语
关键词:区域经济 企业发展战略 三门峡
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三门峡地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过渡区域,目前被定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政府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规划、引导、推动、服务、协调作用,构建具有三门峡特色的区域经济,而区域内的企业,又如何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整、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赢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简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比较优势后能够吸引区域外众多生产要素像该区域内聚集,俗称“洼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凸显。
二、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
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是一种契合和共生关系。政府是区域经济构建的主题,企业是区域经济有效载体。政府宏观引导,区域内企业个体积极参与,形成区域产业经济板块。区域经济宏观走势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小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制胜的机遇,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也导致了区域内各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谈起区域经济的典范,我们不能不提浙江台州经济模式以及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1、浙江台州经济模式: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中科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调查,于2008底首次提出了“台州模式”,即再生资源-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机制”四位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崛起对台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台州产业集群数量众多,近几年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如当地的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塑料模具、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2、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晋江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贫乏。晋江剑走偏锋,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的口号,创造了 “晋江经济模式”。晋江模式源于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形成产业集群效益,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条道路,使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制造基地。经20多年的培育,诞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鞋业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较成熟的产业集群,聚集各类企业6000多家,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等美誉。
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趋势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原经济区、金三角试验区的交集地,其区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支撑,资源型行业优势较强。
三门峡市政府目前正着力推动的三大工程。一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果品加工、煤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通关” :2011年3月,国家同意设立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门峡海关,另外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疏通企业进出口渠道。三是“大交通”:三门峡“三纵四横”交通黄金十字架雏形显现,使三门峡融入了郑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
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和台州、晋江有相同之处,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有矿产资源如:铝矾土、煤炭、黄金、特色农产品如:苹果、大枣以及充足的电力等,着力实施的“1333”工程。目前铝制品中戴卡轮毂、柠檬酸金钾等品牌优势已经显现,这将有效带动区域内外同类及相关产品在三门峡区域内聚集,区域经济的“洼地效应”显现。
五、区域内的企业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调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切入点。
区域内企业应研究区域经济,融合区域经济体,更好地把握趋势、抓住机遇、顺应调控、利用政策、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科学规划,在区域经济共同体内,甚至共同体外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32-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城镇化战略[1] 。这充分显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措施,是解决长期困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2]。为此,欠发达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立足当地实际,以新的理念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兰州经济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武威市的天祝县,共计29个县区,总面积约70012.4Km2(空间范围界定见表1),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区。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环境矛盾等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兰州经济区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1 城镇化水平较低,内部差异明显
兰州经济区内分布有特大城市兰州市,中等城市白银市,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各类建制镇163个。截至2005年末,经济区总人口997.93万人,非农业人口为279.72万人,城镇水平为28.03%,远低于43.00%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县区为单位考察(图1),兰州经济区内部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有兰州市区和白银市的白银区;城镇化水平在50%~60%,具有较高城镇化水平的有红古区、平川区和临夏市;城镇化水平在10%~20%的县区有7个,小于10%的县区达14个之多,差不多占经济区县区总数的一半。总的来看,各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县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各市市区的城镇化水平基本上都超过了50%,但大多数县的城镇化水平尚在20%以下。
1.1.2 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缓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缓慢,1994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3.34%,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04年为27.53%,年平均增长约0.42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年均增长速度0.86%的一半。此外,区内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兰州市从1994年的52.21%增长到2004年的59.09%,年均增长约0.69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白银市年均增长约0.45个百分点,定西市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临夏州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天祝县年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不同的城镇化速度加剧了原本地区差异明显的城镇化水平。
1.1.3 城镇体系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地域差异明显
经长期发展,兰州经济区内城镇体系规模初步形成了由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组成的规模等级结构,但是结构失衡,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序列呈典型的首位分布。2004年城市首位度为4.21。目前,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的市区和县城,这些城镇人口占经济区城镇总人口的80%以上,经济区发展缺失大城市,中等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城镇体系发展仍处于首位中心城市集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受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布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兰州经济区城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空间分布来看,具有以中心城市兰州为中心,城镇沿河流、交通线、资源开发带呈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区内其他地域城镇分布则相对稀疏,尤其是交通比较闭塞的区域,属于一定规模城镇分布的空白区。
2.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2.1 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形势严峻
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为28.03%,乡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的扩展,经济区将面临城镇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就业人口重叠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就业将成为经济区目前和今后较长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另外,与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兰州经济区科技教育事业不够发达,特别是农村教育比较薄弱,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其总体趋势是以资本和知识密集为发展方向,资本和技术增密不仅排斥劳动,而且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使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能力减小[3]。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富余人员隐形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和城镇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经济区社会保障问题也变得较为突出。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兰州经济区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2.2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兰州经济区内既有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兰州、白银等城市,同时也存在大量贫困的乡村地区。兰州市与白银市的白银区2005年人均GDP分别达到18 296元/人、24 722元/人,分别超过全国人均GDP13 944元/人的水平。但是经济区内5个县的人均GDP只有1 200~2 000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1%~14.3%,人均GDP低于5 000元/人的县市区占到经济区县区总数的55.2%。2005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 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713元,而同期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149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二元结构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口素质限制了兰州、白银等中心城市的重化工业化经济体系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联系,形成了目前经济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特征。
2.3 城镇布局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
受兰州经济区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区内城镇和产业发展主要沿黄河、洮河、大夏河、大通河、湟水、庄浪河、渭河等河流分布,沿河分布的城镇占城镇群城镇总数的80%以上,呈现出城镇和产业区沿河流、沿交通轴线串珠状的分布特征。在水土资源组合较好的河谷盆地内,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规模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用地矛盾突出。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大气环境容量较小、规模发展“门槛”较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市最为典型。
2.4 行政区划障碍和市场分割明显
受行政区经济和管理的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市场分割十分突出,各市州和县区之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优势仗,不但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相反还在进行优势抵消。各城镇、县区之间的封锁、壁垒和局部利益驱动,导致资源不合理开发、开发区开而不发,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集聚和优化组合,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格局。
3.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正确有效地进行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城镇化是一个受经济和社会等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企图用一个包罗所有因素的模型去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是难以实现的[4]。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文章利用1994年以来兰州经济区及其内主要地区城镇化水平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函数、灰色模型、联合国法三种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对各区2010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综合预测结果见表2。
综合以上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即到2010年和2020年兰州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2.35%和37.45%。但考虑到区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会呈加速状态,同时由于在城市中的大量暂住人口没有进行统计,以及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农村人口户籍非农化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现象,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城镇人口,并且未来15年内甘肃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以及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度提高,兰州经济区的城镇化会随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较大提高,笔者认为这个预测水平相对偏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估算与调整,确定兰州经济区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 2020年在40%~45%之间。
4.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策略
4.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克服了传统空间规划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弊端,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有利于优化区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优化开发区域指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在兰州经济区内部,兰州河谷盆地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是经济区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和甘肃省政府已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布局、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经济区未来人口、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支撑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在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确定空间功能区划,重组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4.2 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城镇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备城镇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镇群”[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甘肃省将兰州经济区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兰州,中等城市白银,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及163个县城与建制镇的城镇群雏形。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整合海石湾、连城及其周边城镇建立连海市,平川区、陇西县撤区(县)建市,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有效弥补中心城市对它们所在区域辐射带动的不足。同时,构建由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和重点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实现在做大做强特大、大城市的同时,积极培育中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再造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除此之外,实施优化整合兰白(兰州市与白银市)核心,强化提升黄河沿岸,积极发展西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带动促进农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空间发展策略, 促进经济区协调发展。
4.3 调整经济区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岗位的过程。没有就业岗位的创造,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就成了句空话[6]。兰州经济区传统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赖城镇吸纳,如果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得不到改善,会从根本上影响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目前,经济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兰州和白银的主导产业又以对就业带动较弱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为主,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满足经济区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合理调整经济区内各区的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两条腿走路战略”,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3]。与此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各地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引导经济区内人口合理流动[1]。
4.4 建立经济区统一的市场,加快各类要素流通
在区域内率先建立各种协作机制的统一市场,不但可以减少和避免相同产业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还有利于最终形成多层次城市竞合区域大格局。由于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从而使得市场分割在群内十分突出,导致群内缺少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在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依托农业主产区,建设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康家崖、文峰、口、会川、五竹建成全国一流的、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榆中和平高原特色优质蔬菜交易批发市场的吸引和辐射范围,形成集储运、营销、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专业市场;积极建设靖远羊羔肉专业市场和临夏分割牛羊肉专业市场;提升陇西、安定、渭源、岷县等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等级。此外,配套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快便民超市向农村扩展。
4.5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区域内各个城镇间的各种联系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与信息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设满足经济区整体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兰州经济区内已建成以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城镇群高速公路网络,在建设定西至平凉、天水,临夏至合作,临洮至岷县等重点主干道高速公路的同时,加快兰州外环高速公路和各主干道连线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县际公路,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改造陇海、兰新、包兰、兰青铁路干线,形成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和铁路客货车站,与汽车站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和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积极谋划兰州与和平至河口段地铁或城市轻轨。与此同时,实施中川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形成以中川机场为区域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运输网络。
4.6 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走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受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城镇和产业主要沿河流分布。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最为典型。目前,中心城市兰州的建成区在河谷盆地内已无城市发展后备用地,严重制约了规模扩展和结构提升,必须跳出河谷求发展。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城镇化”必将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将变得更为尖锐。因此,经济区内城市规划需要积极引进紧缩城市理念,在保证基础工业用地的同时,增加混合用地,加强对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的要求,减少对过量土地的需求,警惕过度开发和土地闲置问题。区内兰州、白银等市区的规划布局应以“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为主发展混合型、多功能组团,取消超人规模的中心商务区、大型广场和大面积低强度的绿化带,重点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现代第三产业,鼓励城市改造和旧城填充等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7]。在城市建成区附近划定控制边界,实行控制边界内高强度开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同时,使得对建成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程度大为提高,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平均运行成本。对兰州市榆中新城、拟建的连海市、陇西市和平川市采用土地混合开发模式,避免单一的土地利用结构,新区不仅能提供居住,还应提供商业、工业等就业岗位,以及满足居民的服务设施,引导其向能提供多种就业的混合功能的新区发展。在中川、永登、临洮等卫星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土地限制,避免遍地开花,采取相对集中成片的紧凑开发,有利于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区内各级各类开发区的规模也要严格控制,各地应以当地比较优势和开发区原有基础为依托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潜力大、实力强的开发区,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开发项目上提倡混合模式,不仅要提供居住生活条件,还应提供工作岗位和商业购物设施,减少由于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带来的频繁的交通出行[8]。同时,在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采取有序开发策略,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31,32-34.
[2] 刘勇,林家彬.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85-86.
[3] 赵永革.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2003,27(6):12-13,11.
[4] 孙中和. 灰色关联理论及Logistic模型在我国城镇化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观察, 2001,(6): 30-36.
[5]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61-63.
[6] 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6):5-6.
[7] 王慎刚,夏明月.城镇化中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31.
[8] 李翔.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1):53-54.
关键词:区域;会展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等品牌展会。
我国的区域会展经济虽然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场馆建设、经营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会展经济的行业规范和管理体系,借鉴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
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会展经济资源
会展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区域性和地区特色。各个地区在发展本地会展经济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区域特点和优势,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赶潮流,盲目投入大量的资金,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会展经济资源的开发也不能遵循统一的模式。某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决定开发会展经济之前,一定要对本地的资源和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研,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节省资源和财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区域特色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其他经济形式相辅相成,真正对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规范,避免恶性竞争
地方政府在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的职责是要规范各种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监督和评估体系,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做好有力的保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既不能对会展经济的发展大包大揽,阻碍市场调节对会展经济的作用,又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展会及展会公司的质量和资质进行评估和认证,避免恶性竞争,使会展行业规范化、市场化。
三、培养和引进复合型的会展管理人才
会展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受到地域的限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会展行业的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还要精通外语,并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了培养优秀的会展管理人员,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人才送到国外去培训,可以让他们在国外的跨国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实践经验。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请一些高水平的国外会展管理精英来国内,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国内会展人才的培养。
四、小结
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市场调研,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支持,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参与和管理。只有把握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结合区域特色,充分开发会展经济资源,才有可能使会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与区域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薇.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大经贸,2008(02).
[2]丰理炜. 浅析会展经济的功能及其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02).
[3]刘筱柳.区域会展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4).
展状况,可以看出民营企业数量剧增,就业比例快速提升,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实有私营企业551.31万户,比上年底增加53.23万户,增长10.69%;从业人员7253.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666.81万人,增长10.12%。民营经济发展如此迅猛,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明确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发展趋势,完整而系统地呈现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战略定位
企业能否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趋势,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发展。尤其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面对即将来临的激烈国际竞争,企业更需要准确的战略定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始终处于高速成长状态,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不仅在机制方面占有优势,而且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更胜一筹。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国家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作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最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从民营经济现有的发展实力、发展态势、发展环境来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民营经济将与国有企业和谐发展,享受平等地位,共同构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而且将继续成为推动市场化的主力。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应该加强企业的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审计整合,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选择产业集中或投资模块聚焦战略,为企业进行发展战略定位,使企业的走向拥有一个清晰的、可行性的发展目标。如果,企业家为企业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在确定长远目标后,可以根据整体战略规划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几个阶段去推进。在阶段性目标推进、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搜集、分析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企业自身投资产业政策的信息和可能性的政策走势。今后民营经济发展将表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规范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近年来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促使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许多家族制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1.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当前,少数民营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现象。只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加强企业通银行之间的沟通,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民营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民营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针对目前民营企业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及时与银行进行信息沟通。并注重培育民营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弘扬信用观念,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支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
3.提高人才意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转换企业自身经营机制。以人性化的管理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重视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营销、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更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实践证明,谁善于经营企业文化,谁就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获得竞争的优势。凡成功的企业,必有令人称道的企业文化。
有了良好的企业治理架构,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关键还要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自身的水平。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政治素质和领导素质通过职业培训、企业文化塑造等途径得到提高,使企业软实力得到不断加强,这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二、提高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我国民营企业应努力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品牌优势,通过创造知名品牌、引入知名品牌培植主导产业促进民企升级等措施,大大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档次。要有品牌和创新意识。品牌是和创新连在一起的,然而至为关键的是创新意识,继而是动员一切创新手段。转贴于
1.大力培养品牌管理人员
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我国有众多高校且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但是产和学之间的合作并不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术成果转化机制。当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理论经验打造品牌时,就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成功打造品牌。同时在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牌管理人才队伍,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2.提高自主品牌的意识
企业家要有创造自主品牌的动力和精神,只有企业家具有了这种精神,企业才会朝自主品牌的方向努力。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所说“要树立民族品牌,主要靠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创名牌的精神,这是创世界名牌的一个前提。”要创建自主品牌就必须提升企业及管理者的视野,以全球市场为品牌的定位。这点在日本企业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正如学者科特勒在《新竞争》中指出:“日本营销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全球视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了这种胸襟和眼光,日本制造的产品陆续出现在世界主要市场,并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
3.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
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已由投资新建变为跨国并购,在我国跨国并购也呈强劲增长态势,特别是对我国知名品牌的竞争策略性收购。据有关调查发现,在合资企业中,70%以上的中国自主品牌收购后都被闲置,只有不到30%的品牌被用来做市场。所以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要注重保护自主品牌,特别要防止外国企业对我国有潜力的自主品牌恶意收购。
三、以产业集群推动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Porter,1998)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我国的产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目前在沿海地区比较集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明显,它能够给群内的企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加剧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刺激企业的创新和吸引新企业的进入等。可以说,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要进一步着力加大对民营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速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培育民营企业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一大批新创办的企业能够快速成长。通过多种形式,使民营经济从事的产业和企业能够结构优化,有创新的能力,使水平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使一部分优强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能够快速成长。
四、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中年农民工就业难题
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份调查指出,次贷危机之后,由于我国贸易出口出现萎缩,沿海加工厂相继倒闭,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回乡,而其中一部分年龄层在30到40岁之间的农民工成为再就业最困难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沿海加工企业工作已经超过十年,有技术,并且熟悉当地的情况以及适应当地的生活,但是由于年龄、家庭等因素,危机之后的再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在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搞建设,比如铁路、地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虽然从长远来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仍然无法解决短期内中年农民工就业问题,因为这类企业的就业对象很明显已经把中年农民工排除在外。因此,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更要帮助吸纳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渡过当前难关,而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大多数,
五、切忌盲目扩张,切忌资金链绷得太紧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告诉我们,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必须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全部资金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时间上相互继起,相继进行转化,一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向下一种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连续不断地运动。如果资金链绷的太紧,就很难继起,资金链断了,循环中断了,企业就被拖垮了。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重视运动的每一环节,加强成本核算,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好购、产、销三环节的关系,使资本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值。转贴于
六、挖掘民间资本潜力,解决融资难题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指出,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现在民间资本的潜力很大。应该多办中小型银行,多办社区银行,可以只让他们解决所在区域的问题。另外,可以考虑让农村住房进行抵押贷款,据调查全国农民住房估值18万亿元,只要有1/3可以拿出来抵押,农村经济就能搞活,这对扩大内需也是很好的支持。同时民营企业要保证贷款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诸如,机械制造、纺织加工、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而不是让贷款又回到银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提高、民营企业品牌意识的提升、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民营企业不论在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8卷[Z].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监管基本情况.
[2](美)P.科特勒.新竞争[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
关键词:东北经济区 经济重心 区域均衡
东北经济区介绍
东北经济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以及的东二盟三市(即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和赤峰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钢铁、木材和粮食生产基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东北经济区以港口城市大连为起点,从南部沿海开放带出发,依托包括黑龙江、吉林、东内蒙古等内陆城市向内陆延伸,形成了一整个经济圈,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该经济区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网络,便利的交通给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效的促进了东北工业区的形成,同时也带动了东北经济区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风土人情来看,东北经济区以汉民族为主,长期的密切交流使得该区域有着相近的风土人情。这些文化的相似性给东北经济区的蓬勃发展带来的良好的先决条件,保证了东北经济区发展的稳定性。
从要素禀赋来看,东北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水资源的分配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特点。这一要素禀赋使得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港口,便于开展国内国外经济往来。同时,东北经济区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内部各区域间呈现出互补的特点。比如,辽宁省以钢铁工业、船舶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为主;吉林省则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战略性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为发展东北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供给;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从发展机遇来看,东北亚经济区的推行为发展东北经济区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东北亚经济区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它包含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六国部分地区在内,各国可以在经济上发挥互利互补作用,不断推进该地区经济向前发展。其中大连将成为拉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动力,这为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从这个层面来看,东北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东北经济区发展中心的演变
本文将东北经济区的发展过程按年份简单划分成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中心有着不同的侧重,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1989年至1994年):经济中心在西南地区。这与当时该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要素禀赋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经济区是发展工业的重要原材料输送基地。但是在第一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没落,发展陷入困境。作为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的大连此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由于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大连的发展带动了东北经济区南部区域的发展,此时包括沈阳、哈尔滨等之前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发展势头减弱,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东北的南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浪潮吸引了外资的流入,这些外资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除了政策环境的推动外,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变也加剧了东北经济区区域不均衡。在这一阶段,中国沈大高速公路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辽宁省的工业发展,联通了沈阳与大连两个城市。这些都为东北经济区西南地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导致经济中心向东北经济区的西南部移动。
第二阶段(1995年至2000年):经济中心移向东北地区。在1995年至2000年间,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国有体制改革。在这一阶段,东北经济区的众多国有企业纷纷改革以顺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早已适应计划体制的国有企业一时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出现了停滞或者退后,特别是经济发展本来就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辽宁西部地区。而与此同时,东北经济区的东北部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些新兴开发区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东北部的发展。这些新兴开发区的建立,为东北部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缩小了与东北经济区其他部分的差距,有效改善了东北经济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经济中心移向西南地区。进入2000年以后,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再次向西南方向移动。在2005年,内蒙古东部的四盟市被纳入东北经济区内,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国家也对振兴东北提供了政策扶持,在东北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以支持东北经济区的发展。这些项目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东北经济区西南地区和内蒙古包括赤峰、通辽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原先的煤炭、森林资源丰裕的鹤岗等地区资源逐渐枯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此外,黑龙江省内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也遇到相似的瓶颈。这些自然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发展势头明显放缓。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中心再次向西南地区移动。
东北经济区区域发展现状
(一)东北经济区整体发展情况
按照中国经济区域划分,2011年东北三省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45377.53亿元,北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鲁)的GDP达到97436.82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沪、苏、浙)的GDP为100624.81亿元,南部沿海地区(闽、粤、琼)的GDP为73293.12亿元,黄河中游地区(晋、蒙、豫、陕)GDP为65040.76亿元,长江中游地区(皖、赣、鄂、湘)GDP为66305.29亿元,西南地区(桂、渝、川、黔、滇)GDP为57353.88亿元,大西北地区(藏、甘、青、宁、疆)GDP为16008.9亿元。详细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国各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其中东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发展最为强劲。但是仅仅是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三个省份在内的东北地区的GDP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十分有优势的。
(二)东北经济区内部发展情况
从内部各省份间的发展情况来看,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其中大连一直占据领先地位,成为东北经济区发展最为强劲的城市;沈阳紧随其后,排名第2。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几乎都分布在东北经济区的西南地区。由此可见,东北经济区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与第二部分讨论的东北经济区经济中心的演变相呼应。
事实上,大连一直以来都是东北经济区的发展动力源。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辽东半岛之端,是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港口城市,为东北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此外,沈阳也是东北经济区发展的另一大动力源泉。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在教育、社保、交通、卫生、金融、检验检疫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对全省起到了显著的拉动作用。沈阳经济区已经成为对全省乃至东北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牵动作用的核心区域,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增量的重要来源和加速发展的核心引擎。
哈尔滨、长春和大庆三市总GDP在东北经济区GDP中占比达到23.3%,与沈阳和大连两市基本相当。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三个市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同时,哈尔滨和长春均位于广袤的东北平原,拥有发达的车辆和动力设备制造业。大庆市一直以来都是著名的油田,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一个石油资源型、化工材料型城市。吉林和鞍山也是东北经济区发展比较靠前的城市。其中吉林以化工著称,鞍山则以钢铁闻名。营口、盘锦等城市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在东北经济区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们为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稀缺资源,保证整个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从以上情况来看,东北经济区内部各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经济区的西南部分,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相比之下发展水平略低于西南地区的城市。这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势密切相关。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西南地区的一些沿海城市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拉动东北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上东北地区便利的交通网络,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而主要以资源为依托发展工业的东北部分城市则发展较为平缓,导致东北和西南地区之间的经济不均衡性进一步扩大。
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策
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想打破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必须保证生产要素能够在各个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优势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各个区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各个区域能够顺畅通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劳动要素在各个区域内的流动,还能大大缩短各种自然资源、原材料等经济发展基础物资的运送时间,保证各个区域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此外,信息系统也需要完善,加强各个区域间的信息设施建设,可以促进物资的运输,比如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提高物资运送效率等。
加强区域规划建设,凸显龙头作用。在前面的分析中不难发现,东北经济区的主要发展动力源在于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这些城市相当于经济发展的龙头,为东北经济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经验。因此,应该加强区域规划建设,采用“以点带面”的发展方针,通过这些龙头城市带动周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比如大力发展这些龙头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通过提高这些龙头城市的经济效率,带动周边相对来说欠发达城市的发展。沈阳市的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可以考虑以沈阳市为中心,加强和周边城市的分工和协作,带动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并提高就业水平。
扶持企业发展,构建产业集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北经济区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企业的支撑,只有企业变强变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持续不断的向前迈进。因此,东北经济区的各个政府区必须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其顺利发展壮大。此外,各个政府还需要努力发展产业集群,各个区域应该依照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形成一条高效率的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如煤炭资源密集型的区域应该加强产业集群效应的构建,依照自身特色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来发展当地经济。
参考文献:
1.高蕾.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李新安.产业集群战略与东北经济区发展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3)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地方政策等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多。不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对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且规模相对城市较小,从中看出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另外,农村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拖了农村经济的后腿。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均存在内部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即在同一乡镇,几个自然村之间,因为过多原因有着显著的经济差距,且产业特征也极不协调。
2、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的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农村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可持续型经济等众多挑战。
2.1农村区域经济整体落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总量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些农业经济当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来自于农村,而是来自于一些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实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区域[1]。农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导致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有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同时缺少专业化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等特点。同时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连接不够密切,产业链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脱节。另外,在农村因为受到生产力,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比例依然偏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困难。
2.2资金支持有限,人才资源不足。资金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业水平依然相当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量资金远远得不到满足。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在城市中,农村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支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比如,一个农民想要承包水塘,扩大生产经营,但无法贷到足够的钱款,就不能够购买扩大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各种人才。人才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稀少,人才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少,质量差,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极为缺乏,这极大限制了农村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途径。同时农村因条件限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农村自身还面临着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这使得农村地区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见肘,给农村经济的进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高新产业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本难以在农村发展。
2.3城镇化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基础建设及道路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着物资的运输与流通,同时对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是有着诸多不利,基础建设及道路交通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比如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便捷的运往各地,这会极大地影响产品销售。
3、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3.1城乡统筹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计划。选取部分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作为试点,尝试以城带动村,以点带动面,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另外要加速农村土地转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资金的农民创办企业并予以相应的帮助,从而解决农村区域大量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开发人才资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区域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与农村特点相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内金融产业应当相应的向农村倾斜;国家应推出对应的金融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服务网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还需增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给人才建立优秀的工作平台及发展空间,增强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镇化,加强优化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化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在基础设施设计规划方面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制造有利的环境[2]。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农村地区能够正确认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不怕挑战,抓住机遇。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建设等等方面入手,排除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为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杨国梁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