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时间:2023-11-19 16:09:15

导语: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第2篇

关键词:体育院校;学科规划;学科建设;互联工程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一1397~03

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体育院校是研究体育学问和培养高级体育人才的场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规划与建设,而体育科学的学科体系分类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属性与内容。日本川村英男著《体育原理》把体育科学分为三个层次:即分科体育学、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胡晓风1980年《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把体育科学分为:体育学学科、基础学科和运动学学科;熊斗寅1983年《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将体育科学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卢元镇1995年《体育科学》将体育科学分为:社会科学群、管理学科群、自然科学群、数学学科群、信息学科群;国家教育部《授予博、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科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基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体育学科具有应用实践性、交叉综合性、整合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基于系统科学的学科互联工程是制定和优化体育学科的规划与建设的可能途径。

本研究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系统原理,确立指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学科规划与建设原则,寻找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新的增长点,进而提出体育学科建设的学科内系统互联、学科系统互联和学科外系统互联的完整工程。

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0余篇,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取得相关的数据。采用访谈法,走访了教育部、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国内具有博士学位点的部分体育院校相关领导、调查有关的数据。

2 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的原则

学科规划是学科发展的战略、策略和谋略。学科建设则是实施这一规划的过程,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学科规划,学科建设将失去方向;没有学科建设,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制定学科规划和实施学科建设,有其内在的原则。

原则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们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基于文献综述、专家论证和实践摸索,得出能反映学科规划与建设规律的若干原则,为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1 指向性原则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这种指向性集中体现在学科的结构定位、水平定位和地位定位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中必须树立起“基地意识”、“一流意识”和“特色意识”,这样才能体现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汇聚团队、构筑基地的建设思想。

2.2 科学性原则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科学、合理。要做到科学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其一,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努力把握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体育所提出的需求;其二,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有学科结构、特色和水平,优势、弱势和劣势。其三,按照教育规律特别是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支撑发展,形素质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学科建设软硬件工作环境。

2.3 可操作性原则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可操作,即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根据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明确具体的学科建设目标,如目前体育院校处于什么位置,以什么层次为主,主要在哪些领域为社会服务,从中找出自己的特色,围绕特色学科,加大投入,加强建设。这样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

3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互联工程的构建

目前,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是注重体育学科内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即称为“三大建设”,忽视体育学科内的学科基地建设、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建设;注重体育学科内的资源整合来申报研究课题,从而形成就“体育论体育”的现状,忽视借用体育学科以外的资源,通过学科研究基地的平台建设,促进体育学科的建设。因此,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外的资源,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构建互联工程。

互联工程是一个纵横交叉的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板块型和网络化特征,它包括了学科内系统互联、学科系统互联和学科外系统互联工程三个层次(图1)。

3.1 体育学科系统内互联 体育学科系统内互联包括学位点、学科方向、研究所、学科基地、社会服务、实验资料等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网络系统。

学科方向是形成学科特色的前提,学科方向的凝炼要以研究所和学科基地为支撑。学科基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基础上,并与学科建设方向紧密结合。依靠实验资料、依靠基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通过互联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供软硬件支撑。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关于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重点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建立与完善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科研机构、学科基地、实验资料中心等互动平台,建立学科建设的保障体系(经费投入机制、分配使用制度、考核制度等),理顺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找准学科建设的定位,形成特色,并在每个学科方向上建立一个研究所,学科方向带头人和研究所所长实行责任教授制,动态地整合体育学院的资源,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整合,体育学院已获得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优势特色后备学科和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学科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第二步、第三步主要通过申报省、部级的研究基地和申报高级别的科研课题,进一步利用和争取体育学院以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多学科合作共建体育学科的良性运作机制。

3.2 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互联 体育学科是一门交错性、渗透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它的发展需要运用其它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借助于其它学科的资源,根据学科发展的目标,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因此,通过课题和研究基地的建设作为载体,整合其它学科的力量,形成多学科的合作攻关的研究氛围,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就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情况做了一项调查,在2001-200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浙江大学11项,华南师大10项,苏州大学8项,南京师范大学6项。这些院校同时又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通过研究基地的建设与高级别课题的立项,汇集其它学科的人才资源,进行合作攻关,出精品成果。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互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重视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基地的建设的体育院校,都无不例外在学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例。

3.3 体育学科与学科外系统的互联 体育的社会化是体育学科发展的趋势,体育学科与学科外系统的互联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它包括与社区互联、与高水平竞技互联和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互联等网络系统。

3.3.1 体育学科与社区互联 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的建设,为社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人才;通过体质、体能实验中心建设,为社区居民科学锻炼提供服务,并为本学科的研究提供素材。

3.3.2 体育学科与高水平竞技互联 通过与高水平运动队联姻,建立省队校办的训练基地、企队校训的培训基地,以培训、训练基地建设促进体育学科建设,如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与省队联办浙江省女子足球训练基地、竞技健美操训练基地等,这给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外源性的支持。

3.3.3 体育学科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互联 通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其研究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基地建设,提高体育科研的质量和档次,有利于出精品成果;通过学科共建或联合审报科研项目,以汇聚相关部门的人才资源,促进交叉,服务地方,为政府行政的内容更贴近社会需要、贴近时代、贴近科学服务。使学科发展与政府“作为”融为一体,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上述三个层次的互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合体。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来整合各层次的资源,如:系统内互联以课程群建设、学科建设为载体;与其它学科互联以较高等级课题作为载体进行学科渗透与互补;与学科外系统互联以学科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服务政府有关部门的咨询需要和社会需求,使学科建设在政、需、研一体化中得到强化。

4 结 论

1)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系统互联工程。大中小系统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为依托。然而,其规划与建设必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根据本学科的实际,吸纳系统内外的“能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2)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关键。目前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梯队的学历、职称结构偏弱。因此,通过引进与培养、重在培养的途径,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同时通过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创造和优化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学术环境。此外,给学科梯队教师交任务、压担子,使学术队伍快速成长。

3)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优化环境是加强学科建设的保证。体育学科建设的硬件投入往往是较大的,可以通过各种联办承办体育的形式带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通过研究基地的建设改善科研条件;通过申博、申硕,增加经费的投入。

4)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学术实力和一流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

5)精品工程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因此,在学科规划与建设中同时要规划与建设精品教材、精品课程、重点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使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互联工程与精品建设工程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工程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投稿日期:2005-01-2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编号:FLB030640)。

第3篇

论文摘要:为深化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较高素质的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成为当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基于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律,从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实践出发,不断完善学科课程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一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就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的起点,对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从教育学角度,作尝试性探讨。

1 对学校体育学课程体系的几点认识

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自1983年以来,经历创建、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已经有好几个版本。经过十几年的学科课程建设,其在教材体系、知识结构、理论深度及引进相关世界新信息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但是现有教材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在学科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上,它还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大的“学校体育教育学”,既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又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内容、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内容等;其中“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一章的内容,既包含关于学校课余训练的一般概述,又包含课余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计划等内容,似乎它将要包含所有关于“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而有的章节内容之间,缺乏有机或必然的联系,表现为只顾示全而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第二,学科课程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大多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与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由于过多偏重于对学校体育理论的思辨研究,学校体育学这一学科,就忽视了结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成果,从而使课程内容显得抽象理论过多,且晦涩难懂。第三,学科课程体系中重复内容较多,每个问题似乎都可自成一体,全面论述,结果概念或论断重复出现,使学科体系稍显烦琐。同时,课程内容中某些章节内容还同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重叠,反映出相应学科之间仍缺乏必要分工的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反复学习,虽有利于巩固学习结果,但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建设起点审视

现今的学校体育学课程缺乏实感,过分抽象,不以学习者熟知的学校体育现象的分析为起点,而是?一开始就用定义、规则、普遍的原则,分类以及类似的东西,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把内行专家的终点当作初学者的起点,这是荒唐可笑的,极不合理的”。笔者认为,现今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的起点:第一、理解困难,机械记忆。“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学生要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第二,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联系”。现今学校体育学学科体系不适合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生的已有经验准备。因为,初学这门课程的学生,虽有近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体育学习经历,但他们一直作为学生角色出现,因此所感知的现象及问题,受其自身体育兴趣和视野的制约;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受其所处的位置制约。对于涉及学校体育方方面面工作,尤其是体育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及遭遇到的各种问题,较少关心,较少了解,或仅知其一,不知其二,更少分析。即使对于自己的体育学习实践和生活,也很少以旁观者的身份,从教育学的角度,全面深人地进行观察与分析。在这种对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尚缺乏全面深人地感知、了解的经验准备状态下,直接引人概括化的概念、原理、理论等为起点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教学。而“没有首先让学生熟知定义和概括所需要的种种个别事实,学生便很难接受,觉得相关理论空洞抽象,不易理解。即使机械记忆下来,也很快遗忘。因此。学校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应注重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不断展开以描述学校体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开始,从而“尽可能以学生直接的亲身体验作为统觉的基础,进而分析、探讨并解决相关问题。第二,学习动机缺乏,学习态度消极。由于学校体育学课程体系多以概括化的定义、规则、理论作为学科课程起点,学生往往无法感知所学知识对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有什么价值、觉得所学“无用”。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在教材的绪论中再三强调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课程从学生了解的学校体育的各种现象人手,进而引导他们发现其中一连串问题,激起学生探究其中道理的迫切愿望,则易于使学生投人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时候,学生感到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来分析、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为读书而读书”,因而。易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第三,不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今学校体育学课程以概括化定义为起点,学生只需进行接受学习,没有发现学习的机会,而若以他们所了解的学校体育现象作为学科课程体系的起点,引导学生发现学校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再提供给学生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思考、讨论、发现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容易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3.1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

在奥苏伯尔的《教育心理学》中,他把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放到了极重要的地位l4J。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学习材料要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的有意义性(1ogicalrrleani础1.ness),即学习材料可以在人类学习能量范围内与相应的有关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新材料建立上述联系的适当观念”。根据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让他们首先了解相关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从而为他们学习相关理论提供经验背景。“……学习有自身的独立过程。教本无独立过程,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服务,离开了学,就没有教E6J。学科设计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其实质作用在于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自觉地进人学习情境。另外,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教材的可懂度。“设计组织者改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它已被大量的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第4篇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体育课程 建设情况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从课程理念的更新入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本文就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论述。

1 体育课程的新理念

体育课程的新理念,从手段与目标的界定出发,提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主要目标”的基本思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1.1 课程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强化体育项目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淡化体育项目的系统性。

1.2 课程的性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3 课程的定位: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设置必修体育课程(十四年)。除在国家课程中设制体育课程外,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也可选择增设体育课程内容。

2 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教师与学生都有一个明晰的课程目标,不仅需要一个明确课程的总目标,还要使学习目标具体化,由课程的原则要求变成学生的行为表征,由隐性目标变为显性目标,这就需要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

2.1 课程总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

2.2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领域目标。

2.2.1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2.2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2.2.3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2.4 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2.2.5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 体育课程结构的改变

课程是指根据培养目标选择的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课程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其他教学活动。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体育课程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强调课内与课外的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锻炼、活动、竞赛才能实现。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项目太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体现课程的活动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4 体育课程的功能的改变

原有体育课程过于强调传授知识与技能,体育课程改革后强调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达到下述功能的实现:

4.1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4.2 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课程强调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不断增强体能。

4.3 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对自身身体和健康的认知水平,坚持锻炼,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发展自身对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4.4 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课程教学中形成的生动、活泼、和谐、友善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通过克服运动中的障碍和经历挫折了解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的营养、卫生、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及其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4.5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树立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家庭和全体的健康。

5 对体育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

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识也有所更新,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5.1 学会学习――终身体育。对每个学生的个体而言,随着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变化,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走出校门以后是否能继续选择学习适宜的体育活动内容,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显得更为重要。学会如何学习体育是体育课程的首要功能。

5.2 学会生存――强身健体。从了解和掌握营养、健康知识(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远离等)、科学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到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会在各种环境下如何生存,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功能。

5.3 学会做人――社会适应。体育课程学习的环境、氛围对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团队精神、沟通与协

作、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具有独特的功能。

6 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拓展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性(根据增进学生健康的需要):竞技运动类项目;余暇与户外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①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②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③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④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⑤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组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教学方法多样化设计。课程教学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实行教学俱乐部,开设选项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推行探究性学习和讨论式学习,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7 体育课程评价的改革

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①对学生的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体能与技能水平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②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③课程建设的评价应注重对其实效性、可行性、发展性等多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方法应多样化、综合性进行,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客观测试和主观考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继庆.高校体育课改革应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学院学报,2001,(3).

第5篇

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学之本,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资源,每节课都要靠教师独立创编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学习舞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选择社会舞蹈考级教材或舞蹈专业教材的简化版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照搬社会流行的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舞蹈课程资源迫在眉睫。

一、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舞蹈课程资源

舞蹈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研发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为中小学舞蹈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补充,我们组建了由相关舞蹈领域的专家、教研员和海淀区30名中小学一线舞蹈及音乐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研发团队。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借鉴当前国内外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身体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实践。

舞蹈“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有情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或多种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身体体验与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释放学生的表演潜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舞蹈核心素养。

以《钓鱼》一课为例,舞蹈动作以地面前压腿、旁压腿训练为主。教师设置的情境是在“大海”里“钓鱼”,师生坐于地面,双手“划船”来到“大海”中“钓鱼”。实际上,“划船”“钓鱼”训练的是学生地面前压腿的舞蹈基本动作,与单纯的喊口令训练相比,有情境的训练学生不易感到枯燥,练习时非常积极、投入。当学生没有钓到“大鱼”表现出“失望”的心情时,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当学生经过努力终于钓到“大鱼”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返航时,教师指导学生改变姿势,双腿打开,变成一艘小船,学生练习的是地面压旁腿。在返航的途中,教师设计了遇到风暴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风浪强弱的变化,变换节奏进行压旁腿训练。这样的情境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腿部柔韧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

二、贴近师生需求,构建舞蹈课程资源框架

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实际需求创编,在边实践边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开放性、科学性、主体性特点,同时,教学目的明确。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舞蹈课程资源的六大内容领域(表1),其中,舞蹈基本能力训练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自然状态,提升学生身体的健康指标,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即兴舞蹈创编主要是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舞蹈综合表演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吃苦精神以及综合表现能力;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舞蹈作品欣赏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与生活品质;多元舞蹈文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舞蹈与文化。舞蹈课程资源由学生示范、教师讲解、教学片段、微课程等形式构成,便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

三、稳妥推进实验,形成舞蹈课程资源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首先选择了海淀区10所小学参加舞蹈课程资源的实践。这些学校都有专职的舞蹈教师和专用的舞蹈教室,同时,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全体学生舞蹈素质的发展。随着课程资源研发的不断推进,参与实验的学校由原来的10所增加到30所。

在资源研发的过程中,针对实验学校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的实验报告,课题组多次聘请儿童心理学、运动学、舞蹈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专家亲临课堂现场进行指导。专家们从课程资源本身、资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教师课堂教授情况、学生发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指导,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历经了“形成―实践―研究―修改―再形成”的反复打磨过程。经过十余年的舞蹈课堂教学问诊、舞蹈教学方法研究、舞蹈教学资源创编与实践,《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低年级)最终于2015年6月正式出版。这套教程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针对性很强,丰富了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的内容,尤其是“情境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特点。

四、课堂发生的变化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在北京市海淀区和其他几个区进行了推广使用,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套课程资源让舞蹈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也学得更快乐了。不少教师这样评价道,“这套教程对舞蹈教学太有帮助了,不喜欢舞蹈的学生也开始喜欢舞蹈了,喜欢舞蹈的学生更加热爱舞蹈了”“这套舞蹈课程资源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给了我全新的启示”。

1.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专业舞蹈教育观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舞蹈教师的一大难题。《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引导教师摒弃了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对中小学舞蹈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摸索并尝试以一种独特的、新颖的模式开展中小学舞蹈教学。通过对课例、案例以及舞蹈“情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们在授课形式、授课方法、课堂组织,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套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最终达到“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快乐”的目的。

2.教法更加灵活,舞蹈学习更加有趣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中的每一课都以一个领域的内容为主,每一课都有“情境”的设计。教师在授课时将“情境”悄然带入课堂,每一个“情境”的设计都遵循“从生活中发现舞蹈,从舞蹈中挖掘美感”的原则。在“情境”的选择上,以自然环境、生活场景、校园生活、动物模仿等为主,既有科学性,又不乏趣味性;既有舞蹈训练,又有即兴创意;既有民族特点,又不强加民族风格;既有主题设计,又能关注个性差异。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在自由的空间里,纵情驰骋想象,无拘无束地舞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肢体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6篇

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与短视,促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得学校课程研究与实施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该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研主任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事务。

二、学校课程建设以更新理念为突破口,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灵魂。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必将带来教育事业的勃勃生机,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引领教育教学,才会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为了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我校首先解决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明确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科学的使用教材,以国家课程为主,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设计和开发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进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以此为突破口,使校本教研在理念的转变上占领了制高点。

三、学校课程开发,凸显学校特色教育。

针对学生的发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校在学校课程开发方面完成了很多有效的尝试,形成了以下三大主题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

1.生活・生命与安全

“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掌握必要的保护生命、维护身心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家庭・社会与法制

“家庭・社会与法制”课程的总目标是:贴近学生生活,强调知识运用,通过学习家庭、社会与法制的相关知识,加强家庭伦理教育、道德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法治观念,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家政知识、社会意识和法律常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初步形成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活能力、法律素养和基本的社会活动能力。

3.可爱的民乐

“可爱的民乐”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民乐厚重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努力创造了民乐今天的辉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热爱家乡、民族团结的情感和振兴民乐、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学校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可爱的民乐》,并有历史、地理、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在一定的时间讲授民乐历史、民乐地理、民乐民间故事等内容。极大的丰富了课程内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外,创办《三中教研》《杏花雨》等校本教研刊物,现在学校课程研发组正在完成《民乐民间小调》《河西宝卷的鉴赏》等校本教材的研发。

四、探索新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的实施,我校在评价方面探索了几点成功的做法:1、星级评价:围绕综合素质评价的六个方面(思想品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交流与合作)细化出具体便于操作的四十四个评价要素,并对每个要素分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评价等级。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的民主评议、教师评议等,围绕六个方面四十四个要素对个人发展进行多方面评价。2、设立多种单项标兵,导向激励学生多方面展示才华,多方面发展自己,最大可能找到自信,获得成功。3、教师评价,重在学生对课程的态度、情感等的评价。4、才艺展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五、反思与不足。

回顾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所走过的路,有些成功的经验可取:首先,从领导到老师有了课程意识,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要考虑其科学性、系统性及可发展性。其次,把活动课、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地域和校内资源、学校文化、制度、科研成果等转化为学校课程。同时也很多困惑与不足:1、理论的学习和储备不足,表现在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还有些力不从心,使得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少了些科学性与系统性。2、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与能力的不足,对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3、教学内容的衔接、时间的周期、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课程化等方面还需不断努力。

第7篇

1.1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的概念。所谓教学课程案例,其实是对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预设,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示来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是对于教学整体动态的把握,其中包含着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情景进行真实独特的还原展示;此外,设计的德育课程教学案例一定要是真实、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许多感悟或者启示,在此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要求,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展示的是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还原疑难情景,创设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况。[1]

1.2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设计者要通过对于教学案例标题、背景、问题、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反复思考,最终设计出最佳的案例。

1.2.1教学案例标题、背景以及问题设计。教学案例的标题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选取此案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来做代表,或者可以纵观整个事件,提炼出事件主题来拟题。在事件分析过程中,要首先向学生说明案例真实发生时的背景情况,包括当时的时间、人物、地点等,介绍事件的缘起,并大致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地点、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重点在于说明此案例发生是否与一些外在原因有关。在设计问题方面,案例应当具体鲜明的呈现出问题的缘起、问题具体是什么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案例中的问题应当阐明主题,并且要在德育课程教育中“以生为主”的生本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来进一步明确课程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全面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1.2.2教学案例过程以结果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发现问题所在之后,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详细的向学生们介绍学习内容,突出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其中的一些疑难情景进行深度剖析,同时也要展现出德育措施具体的实施结果,根据教师与学生不同的体会与反应进一步总结分析。[2]切不可想当然的解决问题,德育课程除了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对与学生心理认知程度、动脑思考程度的一个提升。德育课程教学工作者可以对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反馈,从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没有彻底被解决;一些案例能不能真正的关注学生所需;学生是不是对于课程安排可以有效的消化吸收等。

2.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学情分析

2.1德育课程授课对象分析。德育课程面对的学生涉及专业广泛,学生表现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因为对于德育课程认识不足,所以较为缺乏信心,更有甚者认为技工学校旨在学习技能,而忽视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另外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德育课程教学中产生厌学的情绪;一些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对于物质享受追求较高,相对来说做事情吃苦能力较弱,缺乏恒心与毅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能力弱,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知故犯。

2.2德育课教学内容分折。技工学校的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入学时间等情况,大致分为三部分: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第一册德育教材;以“经济政治与社会常识教育”为主的第二册德育教材以及以“职业道德与就业教育”为主的第三册德育教材。大致来讲这些教材的内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树立优秀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整体素养,对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有着完善的作用。[3]

3.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示范

3.1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案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案例对教师提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在教师设计案例的时候就要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从而设计出与教学案例实际相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者,分析讲授整个案例内容。通过教师自主的准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授这个案例,可以使得学生们树立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最根本在于集体主义原则”的理念,从而对职业道德规范理解更加透彻。

3.2互动交流式教学案例。“生本”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教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要灵活的利用这种交互交流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小结

德育教学课程案例,其实是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情况进行预设,通过真实情境来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是对于教学整体动态的把握,其中包含着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情景进行真实独特的还原展示。教师应当明确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情况以及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通过对于教学案例标题、背景、问题、过程以及结果的反复思考,设计出最佳的案例,促进技工学校学生产生对德育课程的积极兴趣,并提高其整体思想道德素养。

作者:孙锦媛 单位: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小学科学探索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

1.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小学科学课程应该通过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了解科学概念,积累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沟通、语言表达以及同组合作的能力。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2. 构建“双主线”的授课内容和课堂

科学课程的设计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形成双主线的互补模式。我们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层面,不断地渗透在教材和课堂中,打造课堂内容与课堂教学“双主线”特色。“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教学设计以“看―想―说―做”对科学课程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 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起点,搭建知识学习平台

科学课程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大量联系生活中与科学原理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4. 构建探究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科学探索课程体系构建中,科学探究主要体现在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例如,课前导入时,采取和课程相关的科学小故事进行导入;课堂实践中,不急于给出科学现象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进行思考分析后猜想实验结论,最后联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

5. 以项目式为引导,构建分层的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索课程体系

以科学知识搭建科学项目为依托,在生命、地球、物理、化学等方面从起始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选取16个核心概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鉴于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分级设计,也就是把所有的核心概念细化成具体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逐步使学生从掌握渗透到应用。

二、具体的设计思路

学校在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工作中,结合小学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发出“双主线”的科学探索校本课程。生活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随时都会明显地感到来自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探索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动手和探究为核心,用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用科学故事导入,在讲解科学原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科学原理,加深印象,通过课后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加深认识,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课程内容的设计符合小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课程设置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用“核心概念”螺旋递增的建构方式,每学期与教学同步,设计16个科学实验,随着年级的增高,不断强化并逐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独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看―想―说―做”为主线开展探究式的教与学活动,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后传递给学生。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现象,引起直觉认知;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积极思维;重视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实例分析

科学探索课程内容将学生可以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中的较为直观、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当作载体,将重心设置于培育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正确思维形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本文以“飞舞的纸片”为例,介绍“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

1. 注重课程内容设计,构建全面知识平台

在实验项目内容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以科学小故事“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大气压。科学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大气压,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与沸点、与海拔及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注重每一项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大气压有关的例子,基于科学视角认识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因大气压引起的科学现象。通过现实中的诸多例子,学生可以了解、熟悉大气压及相关知识点,通过亲手实验,培养探究科学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探究科学问题。

2. 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内容设计是学习科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是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飞舞的纸片”课程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看―想―说―做”这一主线,通过实验法、提问法、列举法及引导总结法,交替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对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启发学生发现大气压这一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注重分层培养,逐步推进教学

第9篇

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erspective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Hidden curriculum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dden curriculum, campus culture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morality.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hidde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mpus culture, put forward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give play to the culture'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Key word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ampus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传统德育主要是通过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等显性德育课程来实施。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复杂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变得复杂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显性德育课程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隐性德育课程以它在德育中的优势日益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德育效果具有切实的意义。

1 隐性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的下位概念。196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隐性课程”。杰克逊认为,学生不仅从学校生活中学到文化知识,而且从学校的章程制度、活动等非学术课程中获得价值、态度、动机和心理上的成长,他把这种“非正式的、潜在的一部分的、暗默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隐性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作为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显性课程(也称为常规课程或正规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即学校教育中除了正规课程以外的,其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

隐性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和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等显性德育课程不同,隐性德育课程没有明确的课程大纲、课程计划等要求,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其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学校德育课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直接和显性课程的地方,就有隐性德育课程存在。隐性德育课程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潜在地隐含在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渗透在各种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无意识性、累积性和迟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它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有助于加强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联系,促进道德品质的内化。

2 中小学校园文化及其隐性德育功能

2.1 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大脑结构和功能发展迅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心理发展仍不成熟,而这一阶段是他们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品德培养尤为重要。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文化教育,更是接受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在中小学校特定的育人环境中,在长期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教师、学生所认同的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它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几乎全方位地反映了校园生活并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的思维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在内容结构上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规划格局,学校里教学设施和生活资料,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运动场、宿舍以及校园的花圃、树木、道路等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外显的物质形态。校园制度文化是是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制度文化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它所体现出的校园文化,却有重要的引导、激励和约束功能,发挥着育人的隐性作用。

2.2 中小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在中小学校德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小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导向功能。校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教师言行及所形成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等使学生耳濡目染,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

(2)情感陶冶功能。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创造一个陶冶心灵、丰富情感的场所,一方面,以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观念形态,对学校的各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与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精神氛围,又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和陶冶作用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3)行为规范功能。学校的条例、守则等行为准则,虽然是以显性课程的方式强制着校园人的行为。但当这些准则成为既定的规范被广大师生认可并认真遵守后,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浓厚的精神氛围,反过来又无形地规范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

(4)人格健全功能。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校园优美怡人的环境、规范有序的生活、积极向上的的风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和谐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发展兴趣特长,探索知识领域,从中不断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中小学校园文化强大的隐性德育功能要求学校重视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其巨大的德育价值,提高德育实效。

3.1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意识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没有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学生的学科竞赛、统考成绩以及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不多。即使开展一些活动,也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学校的管理者则把校园文化仅仅理解为校园环境的美化,往往花费大量财力打造所谓“形象工程”。于是,学校校舍越来越漂亮、现代化,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但对代表精神文化的校风建设、价值观念、学校精神等却关注得不够。因此,学校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如设立校长论坛,举办校长培训等,使学校管理者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作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使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者。

3.2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其建设状况对校园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教科书,它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从学校的实际条件出发,把校园建成一个环境优美、气氛协调的场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性。校园的建筑要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学区、活动区、住宅区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完善各种校园设施。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注意它的隐性德育作用,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育人的课堂,如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画像,著名治学和教育的名言,催人奋进的标语,设置校园文化墙,教师、学生风采展示,师生活动剪影等;加大校园的净化力度,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要保持洁净、卫生。三是艺术性。建筑的设计装饰,花木的栽种,物品的陈设,都要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3.3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它要集中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特色和精神面貌,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1)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校风、学风的优劣,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校风是构成教育环境的内在因素,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从一个学校的校训、校歌、规章制度等可以了解到一个学校的校风。良好的校风极具感染力,能使一个人在做不符合规范的事情时,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从而自觉地接受规范;能增强每一个校园人对学校的感情,激励人心,催人上进,自觉抵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抵御外界不良的诱惑。学风是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如生活、学习、卫生等方面的习惯和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品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形成,需要学校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保障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

(2)加强校园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工作作风,是教师知识技能、教育理论和道德品质等素质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教风是良好校风建设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本身就是一部无时无处不在被学生阅读的“活教科书”,教师的言行举止及所表现的品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榜样力量,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替代的。学校管理者勤政廉政、实事求是、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教师敬业爱岗、开拓进取、认真负责的教风,能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勤奋踏实、遵纪守法等良好品格。

(3)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校园人际关系是指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校内人际关系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广大师生合作协调,团结一致,促进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之间热情与宽容、团结与互助的融洽与和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与老师及同辈的关系。师生之间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和谐关系,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老师的教育会自觉地接受并内化。同辈群体之间的融洽关系让学生心情愉快,容易消除紧张心理,克服不良情绪,对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之外,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富有吸引力,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生动多样,既要做到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有兼顾娱乐性和时代性。如各种主题的演讲、征文、朗诵比赛,节日庆祝的文艺汇演、游艺活动,实践性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植树活动以及定期的书画展、体育比赛和赈灾、义卖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主动参与,积极投入,让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观念逐步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传承创新,构建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巨大的隐性德育功能,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