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口腔健康知识

时间:2023-11-20 10:00:29

导语:在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口腔健康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8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1-022-02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ntal caries in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XU Juzhen1 XU Yongze2

1.Zhejiang Province Cixi City Zonghan Hospital Child Health Division, Cixi 315301, China;2. Department of Surgery, Zhejiang Province Cixi City Zonghan Hospital, Cixi 3153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 risk factors. Methods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and the children in five kindergartens were chos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rvey. Results There were 101 boys which had dental caries in 335 boys, and the prevalence was 30.15%. There were 100 girls which had dental caries in 322 girls, and the prevalence was 31.06%. Eating dessert before gong to bed, not rinsing after meals, not brushing teeth, and not supervising brushing teeth by parents were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the odds ratio and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were 1.870 (95%Cl:1.370-2.979), 2.271 (1.123-4.597), 2.452 (1.264-6.776), 1.390 (1.221-2.6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parents, and put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to pre-school study.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Dental caries; Influencing factors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第三种重点防治的疾病。它可能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引起感染性疾病和颌面部畸形等。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选取2010年5~11月在我卫生院管辖范围内的5所幼儿园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共有680名儿童参与检查和调查,收回有效数据657份,回收率为96.62%,其中男童335人,女童322人,年龄3~7岁。

1.2 诊断标准

参照WHO的标准《龋齿的诊断标准及记录符号》进行诊断[1],并把检查结果填入设计好的调查表中。

1.3 研究方法

1.3.1 口腔检查 由我院的口腔医生分别对所选的5所幼儿园进行口腔检查,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受检查者采取坐位或立位,在充足的光源下进行。把检查的结果详细的记录在册。

1.3.2 问卷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儿童的生活习惯和爱牙知识等,调查问卷由所在幼儿园的幼师完成。

1.4 质量控制

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后选择20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收集的数据由专人进行统一录入,录入完成后再选取10%的问卷进行复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农村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共纳入有效的研究对象657人,其中男童335人,筛查出有龋齿的人数为101人,患病率为30.15%,女童322人,筛查出有龋齿的人数为100人,患病率为31.06%。同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进行了统计,具体见表1。

2.2 农村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与筛查的结果进行龋齿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睡前吃甜品、饭后不漱口、刷牙少、家长不监督刷牙是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睡前从不吃甜品相比,偶尔吃的相对危险度为1.55,经常吃的相对危险度为2.39;与饭后漱口相比,不漱口发病的危险度为2.76;与每天刷牙≥2次相比,每天刷牙一次的相对危险度为2.09,<1次的相对危险度为3.30;与家长监督刷牙相比,不监督刷牙的相对危险度为1.75。

2.3 农村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把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睡前吃甜品、饭后不漱口、不刷牙、家长不监督刷牙是农村学前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龋齿在全国学前儿童龋齿发病人群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农村,家长的健康意识相对薄弱,与城市地区相比受教育程度相对低,对口腔健康知识了解的也少。但是家长的口腔健康关系到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关系到龋齿发病的问题。本研究发现,与家长监督刷牙相比,不监督刷牙的发生龋齿的相对危险度为1.75。有研究也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龋齿的发病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3],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高,子女的龋齿发生率就低,受教育程度低者,子女龋齿发生率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牙齿卫生关系到牙齿的健康,本研究发现每天刷牙1次,发生龋齿的相对危险度是2次的2.09倍,而刷牙次数<1次者发生龋齿的相对危险度增加到3.30。刷牙是预防龋齿最基本的手段,可以去除口腔当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张蕞的调查结果表明,早晚刷牙者比不刷牙者龋患率显著偏低;马惠春等[4]研究发现,开始刷牙时间与龋患率明显相关,儿童开始刷牙时间越早,龋患率越低,Harris R等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口腔卫生与是否发生龋齿有重要关系,而且还与饮食之间产生联合性的作用[5],这都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生活习惯与龋齿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睡前吃甜食和饭后不漱口,可能会导致龋齿的发生。欧晓艳[6]的调查提示儿童饮食的种类或频率等习惯与龋齿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尤其是与喜食糖果、巧克力及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不良习惯有关,Tinanoff N等人研究表明,长期的果糖消耗是发生龋齿的重要危险因素[7]。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龋齿状况与父母的态度、知识和如何监督子女具有重要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需要加强对父母口腔卫生的宣教工作,并把口腔健康知识纳入的学前教育当中,以提高龋齿知识的普及,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WHO.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 4th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2-24.

[2] 张小平. 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77-1878.

[3] 肖倩,洪黛玲.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28.

[4] 马惠春,刘从勇. 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J].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5,7(11):59.

[5] Harris R,Nicoll AD,Adair PM,et al.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ommunity Dent Health,2004,21(1 Suppl):71-85.

[6] 欧晓艳,熊伟,刘艳. 江西省5岁儿童龋病抽样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418-4420.

[7] Tinanoff N,Palmer CA. Dietary determinants of dental caries and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preschool children[J]. Refuat Hapeh Vehashinayim,2003,20(2):8-23,78.

第2篇

[关键词] 患龋率;龋均;乳牙;儿童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31-03

龋病是儿童的常见疾病,乳牙龋尤其高发。乳牙龋病需及早治疗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否则,随着牙体硬组织的进一步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根,终致牙丧失,导致乳牙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和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而且造成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的缺失,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此外,龋病及其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乳牙龋发展为根尖周病导致乳牙炎症性滞留或早失导致恒牙萌出紊乱甚至牙颌畸形。可见,乳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为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为该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现分析该区12所幼儿园抽取的1 564名学龄儿童的乳牙龋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在龙马潭区12 所幼儿园内随机抽取3~6岁1 564名学龄前儿童(男792名,女772名),其中乳牙龋病例数为576例(男284例、女292例),乳牙龋数为2 228颗(男1 024颗、女1 204颗)。

1.2 方法

以《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进行诊断和检查。儿童采取端坐位或立位、大张口,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天津产华兴同牌),直视检查并记录患龋乳牙数(包括龋、失、龋补牙数)。在记录龋失牙时与生理性脱落乳牙相区分[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不同性别乳牙患龋情况比较

2.2 儿童各年龄组患龋情况比较

2.3 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与牙位的关系

3 讨论

该结果表明,该区乳牙患龋率女童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不同[2];与文献[3]比较,5岁和6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率略低,但龋均略高;与文献[4]相比,3岁和5岁组患龋率更低,龋均略高;龋齿牙位分布以下乳切牙最少,少于乳尖牙,与文献报道不一致[5]。这说明以上指标存在地区差异。该结果还显示,该区男童女童龋齿数相当,学龄前儿童易患龋,3岁儿童患龋率上升较快,至6岁时达到高峰,此时为乳牙萌出后2~4年,是好发龋病的时期,与文献相符合[6-7]。下颌乳磨牙的患龋率高于上颌乳磨牙患龋率,上颌乳前牙的患龋率亦高于下颌乳前牙的患龋率,与文献一致。同时调查人群近2/3人数儿童无龋,龋齿集中在少数人群中,与文献[8]报道一致。调查结果示,儿童乳牙的龋齿各牙位分布有明显的对称性;龋齿好发牙位为乳磨牙,邻面龋牙数大于合面龋牙数,且相邻两颗牙同时发生,邻面龋与食物嵌塞有关。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龋齿数多的儿童喜食碳酸饮料,且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这与文献报道一致[9]。这说明儿童的饮食习惯、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是儿童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可知,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不太乐观, 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并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适龄儿童可实施窝沟封闭术[10],早预防早治疗,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

[2] 宋开茂,余国玺,张帆,等.西安市412名3-5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2):101-109.

[3] 范卫华,黄少宏,郑庄,等.2008年广州市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3):127-130.

[4] 刘英,马敏,王兵,等.720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与综合防治模式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0):976-978.

[5] 左志远,陈浩.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73.

[6] 赵日双.某区在托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35-436.

[7] 岳松龄.现代龋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20.

[8] 张晓芳,徐学斌,程睿波.沈阳市2-5岁儿童乳牙龋病两极化情况的调查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3):258-259.

[9] 吴玲英.浙江省平湖市12、14岁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 2014(19):100-102.

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5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在幼儿期口腔保健的意识增强,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同时幼儿期的孩子语言接受能力逐步提高,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在不断发展,孩子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易出现一些问题,口腔保健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在口腔护理中,如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容易造成孩子对口腔治疗的误解。2001年5月开始进行完全规范的幼儿口腔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反复、按需、适时、回示、随访”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4月收治的患儿(为规范健教开始之前)选取6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39例;平均年龄3.1岁;以2011年5~8月收治的患儿(为规范健教开始之后)选取7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41例;平均年龄2.9岁;均为龋齿患儿。两组患儿的年龄、智力、及陪护的认知水平大体相似。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宣教法,内容包括介绍疾病的症状,观察要点及护理的方法和目的。宣教从入院开始,随意选择宣教的对象和时机。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宣教法。由专管护士负责收集患儿的资料,并且和其他班次的护士保持宣教的连续性,同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对陪护的宣教:处于疾病困扰的患儿,既需要陪护的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陪护的健康观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患儿,陪护对学习的反应也会影响患儿学习的积极性,患儿治疗结束后在家庭生活中更易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②适时宣教:在患儿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进行重点宣教,内容有科室的专管护士、环境、医生等内容。③按需宣教:护士利用讲故事和做游戏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教患儿口腔保健的儿歌,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发放礼物,以兹鼓励。④反复宣教:护士要反复多次讲解示范,一直到掌握。⑤回示宣教:对于一些技能型知识,为了让陪护真正掌握,在讲授后让其演示。⑥随访宣教:对治疗结束后的患儿进行回访,了解在治疗期间获得健康知识是否能够持久掌握及在日常生活中能否遵循健康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评价标准:①患儿配合率:患儿虽然有些哭闹但是经过教育和劝解,能够配合医护完成各项治疗。②陪护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重点以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陪护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以陪护能够流利叙述宣教内容的>70%为合格。③陪护对护士综合满意率:以回访的方式调查患儿陪护对护士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技术水平、宣教内容进行综合的效果评价。

结 果

两组患儿接受健康教育有效率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在上述表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观察组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陪护接受教育的有效率明显地提高,在提高陪护的认知和解决疑问的基础上使患儿的配合度提高,能够使患儿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五项宣教内容起到了相互交织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在原宣教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规范的宣教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提高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使其服从医疗护理治疗的依从性,能够促进患儿早日结束治疗。

特别是现在社会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认知自我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喜欢用否定的言语来满足自己独立自主的需要,任性的能力达到高峰,需要强化正确的逻辑推断能力来帮助孩子的成长。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要学会运用治疗性的各种图书、电视、游戏来传授保健知识,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回访的内容除了继续跟踪孩子的习惯,还要向家长传授一些早期教育出的方法和内容,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口腔健康教育要不断地丰富和饱满自己的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的口腔健康,纠正幼儿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及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儿童;龋病;发病因素;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3-02

龋病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且患病率高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WHO也指出,防治龋病是核心的口腔保健工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物质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危害人类的健康。龋病不但可引起局部感染、可继发牙髓、根尖组织疾病、恒牙发育、对儿童面颊部生长发育有影响,而且由于疼痛引起进食减少,对营养素的摄入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对2013年10月对辖区内113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饮食习惯及口腔保健与龋病的关系进行调查,以探讨儿童龋病的发病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对自贡市大安区马吃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4所幼儿园的3-6岁1135名在园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体检,开展龋病筛查。

1.2 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儿保医生按照《预防口腔医学》第5版教材中龋病的诊断标准[1]进行筛查,牙齿窝点隙、光滑面有明显龋洞,或有明显釉质下破坏,或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则记录为龋齿。在自然光线下使用口镜和探针进行口腔视诊和探诊,受检者取坐位或站位,生活习惯的调查则设定统一的调查表由儿童家长填写。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 研究证实男童和女童患龋率无明显的差别,男童为33.17%,女童为39.21%。其中,接受检查者男童630例,女童505例,男童患龋齿209人次,女童患龋齿198人次。

2.2 各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 辖区1135例儿童中,患龋病者407例,患龋病率为35.83%。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年增高。

2.3 生活习惯 儿童生活习惯与龋齿患病率有密切关系,由辖区内1135名儿童家长填写生活习惯的调查表显示,睡前经常喜好吃甜食、零食的儿童龋齿病率高于睡前少吃甜食、零食的儿童;父母对儿童口腔卫生不太重视、没有给予正确指导帮助清洁口腔、睡前没有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或刷牙频率较低的儿童,龋齿病率高于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儿童。

3 讨 论

3.1 不同年龄组儿童龋病发病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物过精过细,粗纤维素等洁齿物质减小,随着年龄的增长甜食和零食的摄入量也增加,给龋齿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因此家长应对儿童饮食进行调节,多吃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等,并食用含钙较高的蛋类、肉等,少吃含蔗糖的食物。

3.2 儿童龋齿与口腔卫生和生活习惯相关 医生向家长宣传母乳喂养对于牙齿成长的好处,给予科学指导添加辅食。了解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有可能患龋病及口腔黏膜感染,母乳喂养儿无需饮温开水,而人工或混合喂养儿的食物残渣易残留口腔,因此,需要每次喂完后饮一点温开水清洁口腔,睡前不给小儿甜食饮料。4-6个月时,乳牙开始萌出,应安排婴儿第一次看牙,以防新萌的乳牙患龋病,影响后续乳牙及恒牙的发育。每日早晚2次使用无菌纱布或者指套为小儿清洁乳牙。幼儿期:3-6岁时小儿乳牙全部萌出,3岁以前开始刷牙有很好的预防龋齿的作用,避免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正常发育,它可以弥补儿童刷牙不彻底带来的患龋风险。正确刷牙可以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清除口腔中的大部分细菌,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是防龋的重要环节[3]。

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关系的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龋病行之有效且效果最好的措施[4]。医务人员走出医院,步入社区、学校、幼儿园,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爱牙知识,开展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识传播,提高家长对龋齿危害性的认识,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儿童不良的饮食结构,对幼儿园的儿童膳食进行科学管理,适时监控幼儿园的膳食营养情况。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从人幼儿园开始建立口腔健康检查档案。

着眼于未来,教育部门提倡家长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和习惯,指导小儿正确刷牙具有重要意义,使龋齿发病率降至最低,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口腔清洁习惯、定期检查习惯和正确就医习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5-284.

[2] 张玲,张绍强.2001――2005年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成效分析[J].现代医学口腔医学杂志,2008,22(1):84.

第5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4月至8月门诊诊治病人112人,年龄在7个月至12岁之间,其中95%在1到3岁之间。

1.2方法

从预检分诊至检查诊治的全过程。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手足口病系传染性疾病,患儿就诊时,分诊护士先进行预检分诊,经由医生确定后带至专门的诊室进行进一步诊治,同时告知患儿家属不要抱患儿随意走动,应在指定候诊区内候诊。

2.2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以及出现病毒变异,严重者有患儿死亡的病例,患儿家属出现恐惧焦虑的心情,因此门诊护士要热情地对待患儿及家属,增加亲切感,安全感,给予正确引导,解除思想顾虑,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2.3疾病知识教育

由于患儿家属知识结构的不同,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介绍疾病知识以及转归过程。

2.4用药健康教育

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2.5家庭护理

2.5.1 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5.2 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2.5.3 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3健康教育形式

利用候诊时间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张贴卡通式健康教育墙报。

4体会

第6篇

1.1制定课程标准

完善顶层设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1.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

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人文素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第7篇

【关键词】 龋病; 学龄前儿童; 影响因素; 口腔保健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the caries status in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angping district.Method: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data in Changping Annual Report of 0-6 Years Old Group Child Care from 2006 to 2012.Result:3-6 years old preschool children caries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rate of caries started to decrease by 201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e oral fluoride foam to prevent dental caries service from 2010 in Beijing; the rate of new cari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2006 to 2009 up to the rate of 40.14%; it started to decrease from 2010.Conclusion:The oral health care for children in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children’s dental caries preventive work level should be improved;parents’,teachers’ and children’s health education on caries should be done with enough attention;therefore, the children caries rate and new caries rate could be decreased,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c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Caries; Preschool children; Influencing factors; Dental care

WHO将龋齿列为世界非传染病防治范围内重点防治的第3位疾病[1],它能使牙齿缺损、疼痛、破坏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继发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严重影响儿童健康。许多家长和儿童缺乏防治龋齿的知识,导致龋齿在学龄前儿童人群中高发,根据以往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洲各国小学生的龋齿发生率高达98%[2]。龋齿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儿童家长和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为了解昌平区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趋势,明确集体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开展重点方向,提高本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现将2006年3月-2012年8月昌平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昌平区2006年3月-2012年8月所有参加托幼机构3~6岁儿童定期体检口腔检查的学龄前儿童122 109人,其中3~4岁组35 726人;4~5岁组39 609人;5~6岁组31 879人;6岁组14 895人。

1.2 诊断标准 由昌平区妇幼保健院经统一培训的口腔科医生组成检查小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审核、汇总、整理后统一进行计算机录入,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6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逐年升高,自2006年连续升高5年,新龋率自2006~2009年连续3年上升,达到了40.14%。2010年北京市为4~6岁儿童免费进行口腔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服务工作后,患龋率于2012年出现下降,新龋率自2010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图1。

2.2 在2010年北京市为4~6岁组儿童免费进行每半年1次口腔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服务工作前,3~6岁儿童平均新龋率为37.11%,2011年后平均新龋率为3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669,P=0.01),见表2。

2.3 不同年龄儿童患龋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1年各年龄组儿童患龋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各年龄组儿童患龋情况均较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5岁组和6岁组下降最明显,分别较2011年下降了7.96%和7.23%,但患龋率仍在50%以上,与国内其他地区数据资料类似[3]。见表3、图2。

2.4 各年龄段儿童新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4~6岁组儿童在2006-2009年新龋患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开始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3岁组儿童相对于4~6岁组儿童新龋患病率在2006-2009年在较低水平波动变化,而2010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2年新龋患病率超过4~6岁组儿童。见表4、图3。

3 讨论

3.1 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不同 龋齿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龋齿的病因有了进一步解释。牙齿的形态、结构、位置、口腔卫生、唾液的量及性质,营养、内分泌、遗传因素系统疾病,免疫状态等,都对龋齿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本区3~6岁组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与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趋势相同[4-5],说明了龋齿的发病呈慢性、渐进过程。相关研究显示,儿童刷牙方法不正确,没有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是造成龋齿高发的因素[6],学龄前儿童年龄幼小,极易喜爱高甜类饮料、糖果、糕点等食物,进食后家长或教师未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有效漱口、刷牙清除此类食物残留,为细菌生长提供了繁殖空间,逐渐形成牙菌斑腐蚀牙体而出现龋齿[7-8]。虽然本区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患龋率、新龋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较2012年北京市平均水平仍高出近10个百分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形势依然严峻。通过上述分析及相关研究报告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安全有效[9],氟化物不仅能够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10],为确保氟防龋的安全性,开展此项工作应由医师严格监督,及在目视范围内进行[11]。2012年北京市已将此项惠民工作扩展到3岁儿童,该年龄组儿童的新龋率2012年已超过其他3个年龄组,这对降低未来该年龄组的患龋率、新龋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全社会应积极重视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提高家长、教师、儿童对龋齿危害的认知度,从小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对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生至关重要。

3.2 干预措施

3.2.1 托幼机构和幼儿家长做好家园配合,培养3岁以上儿童养成使用适量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的良好口腔卫生习惯,这对儿童的口腔保健十分重要[12]。幼儿园要利用午餐后的时机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注意纠正幼儿不良口腔习惯,配合医疗机构坚持做好每半年一次的免费氟化泡沫防龋工作。

3.2.2 社会和托幼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儿童、家长、及保健人员的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工作,从而了解乳牙龋齿的危害及主要危险因素[13],宣教内容要通俗易懂,具有针对性,,推进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14]。家园配合做好儿童含糖食物食物摄入的量和次数,使用后注意漱口或刷牙,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15]。

3.2.3 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口前检查,使龋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龋病对儿童身心健康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2.

[2]杨红珍,张会芳,邱超.保定市城乡小学生龋病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杂志,2010,14(12):1263.

[3]贺庆华.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97.

[4]黄芳,林征,张丁娟,等.福州市台江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现况调查及饮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5):547-550.

[5]孙雷.学龄前儿童1696名乳牙龋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3):310-311.

[6] Mouradian W E, Wehr E, Crall J J.Disparities in children’s oral health and access to dental care[J].JAMA,2010,284(20):2625.

[7]李斌.某地区7岁前学龄儿童龋齿患病率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3,28(11):1785-1786.

[8]柳宏波,韩波,刘振虎.威海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现状及家长有关知识、行为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98.

[9]张绍伟,杨宏林.氟保护漆预防儿童乳牙龋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95-596.

[10] Tubert-Jeannin S,Auclair C,Amsallem E,et al.Fluoride supplements (tablets,drops,loznges or chewing gums) for preventing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J].Journal of Dentist-ry,2009,37(45):827.

[11]刘洁,徐秀莲,李红林,等.昆明市2-6岁集体儿童氟化泡沫防龋7年观察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6):525-527.

[12]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6.

[13]苗江霞,李文B,张艳玲,等.北京市海淀区3岁儿童婴幼儿龋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9(11):1040-1042.

[14]胡爱云,周伟颜.口腔卫生宣教在中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7.

第8篇

关键词:春季;传染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15-02

在我国,春季是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与气候以及病菌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当春季来临时,气候温度仍然较低,也使得人们集中于室内活动,彼此接触较多?再加上门窗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室内与外界的空气不流通,较高的室内温度给病菌的繁殖带来有利条件?春季传染病种类多危害大,因此,需要认真分析传染病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类型

春季发生的传染病种类较多,而且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这些传染病不仅对成人健康不利,也会损害到儿童,特别是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患病的概率更大?在春季,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因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感染的物品来传播?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疼?咳嗽?发热?全身酸痛?畏寒等?

易感人群:一般人群都易感染流感,被感染后,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因而会出现反复感染发病?

2.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在冬春季节最易发生?如果没有经过麻疹疫苗接种人群在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麻疹患者年龄多分布在1-5岁?

传播途径:唯一的传染源是病人,病人通过的眼?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痰?鼻涕等来进行传播,患者尿和血液中也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人被麻疹病毒传染后,经过10-11天的潜伏期,开始出现打喷嚏?流泪?眼红?怕光?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第4天开始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在全身出现,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一般人群普遍容易感染麻疹病毒,但更多见于婴幼儿,但随着广泛接种麻疹疫苗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或者呼吸道飞沫来进行传播,如果直接接触病人皮肤或者粘膜疱疹液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首先出现发烧症状后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明显有疼痛感?部分患者也出现咳嗽?流鼻涕,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等?

易感人群:一般婴幼儿和儿童为易感人群,患者年龄段多分布在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容易成为感染孩子的感染源?

4.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病毒主要靠空气传播,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衣物?种蛋等来进行传播?

主要症状: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经过1-7天的潜伏期,出现头痛?发热?流涕?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有些病人病情严重腹痛?腹泻?结膜炎?高温39度等症状?

易感人群:一般人群都容易感染情流感,12岁以下为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

二、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春季常见传染病已经都可治疗,只要做好个人卫生,认真学习了解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办法,就能够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常见传染病针对性预防办法

(1)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当前,流行性感冒是春季最常见的传染疾病,而且流感病毒变异较快,类型众多,对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预防措施?同时,要注意增强自身体质,不要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2)麻疹的预防措施

预防麻疹比较好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对儿童来说,在5?6个月大小时接种一次,在7岁时再接种一次麻疹疫苗,能够很好预防麻疹病的发生?另外,要尽量减少与患麻疹病的人群接触,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且注意房间内的通风,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另外,要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若出现病情后应当及时就医?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措施

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禽类传播,因此,要尽量少接触禽类,在食用禽类肉制品时,应当彻底煮熟,对蛋类也要进行加工,不宜生吃蛋类?对存放的禽类食物要熟制品与生鲜分开,不能放在一起,避免病菌污染?

2.其他预防措施

针对春季常见传染病,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一是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澡?洗手以及及时更换衣物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不随地扔垃圾,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当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当及时洗手,或在接触过程中佩戴口罩? 二是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春季比较干燥,要注重补充水分,同时要多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蛋类?鱼?奶等?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三是加强群众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春季传染病多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不能很好的采取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因此,医疗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春季发生的传染病种类较多,而且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春季常见传染病已经都可治疗?医疗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认真学习了解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办法,就能够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 邢敏.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J].《药物与人:相约健康》2014年第01S期.

[2] 王宏臣.春季常见传染病预警[J].《家庭教育:幼儿版》2012年第4期

[3] 一帆.有效防范春季传染病[J].《父母世界》2010年第3期.

第9篇

关键词: 幼儿;健康教育;研究

【中国分类法】:G479

1 幼儿健康和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因此,关于幼儿健康,也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全面地去理解,幼儿健康不仅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身体缺陷,而且包括开朗、乐观等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及对环境的较快的适应能力。

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目标,以卫生科学为内容的教育。健康教育帮助人们增强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诱导人们养成并保持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习惯。鼓励人们在必要时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寻求适当的帮助。幼儿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它帮助幼儿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形成自己也有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获取健康的这种初步意识,因此,幼儿健康鼓育不仅能为培养幼儿强健的体魄打下基础,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向上、自信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幼儿教育内容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健康教育、自然与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艺术教育。可见关于人类自身认识与保护的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比较柔嫩,其物质基础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又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若成人能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则有利于他们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与习惯。保护幼儿身心健康是进行其它密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可以说,幼儿健康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其它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 幼儿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培养的策略

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探讨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幼儿知识经验较少,对自己的身体缺乏认识,独立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差,若我们能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 . 1 通过感知讨论有关健康的知识, 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

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不仅有利于他们形成对健康的积极态度,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幼儿健康教育相关的信息,教师要树立生活即课程的观念,在El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善于运用周围环境中各种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将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纳入幼儿感知、关注的范围,在幼儿感知后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如:在午餐后引导幼儿照镜子发现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漱口的意义。

2 . 2 通过实际操作练习, 帮助幼儿获得健康的行为方式

幼儿通过感知讨论知道了为什么做、应怎样做,还要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获得相应的行为方式。教师要在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和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反复练习,在愉快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幼儿的操作练习不应是机械的、枯燥的,而应是有趣的、游戏化的。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幼儿的兴趣与正确的规则相结合,才能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进而转化为自觉的健康行为。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注重幼儿主动的活动和他们对过程的体验,促使幼儿将知识经验同化到他们的认识结构中去,掌握健康的行为方式.并且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产生新的认知动力。如当幼儿了解了简单的预防感冒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医生”的游戏。提供自制的针筒、药瓶等,让幼儿将自己生病的体验通过游戏反映出来,懂得要经常锻炼身体,天气变化要增减衣服,感冒了要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操作练习的方法也有很多,如利用显微镜帮助幼儿做简单的实验,比较洗手与不洗手的区别,从而鼓励幼儿认真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2 . 3 通过有效的强化方式。巩固幼儿的健康行为

巩固和强化良好的健康行为是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的关键环节。幼儿通过感知和练习可以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并产生一些与教育要求相符的健康行为,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这些行为和认识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对于良好的健康行为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加以强化,否则这些良好的行为就难以得到巩固。如:在幼儿初学漱口时,能根据要求认真进行,而在一段时间后漱口就流于形式;体育活动的一些规则在起初建立时幼儿能认真执行,渐渐地就会淡忘,所以,有必要为幼儿提供和创设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巩固良好的习惯。

强化、巩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包括表扬、鼓励、赞赏或微笑等,进行精神的强化。如给予认真漱口的幼儿以赞许,为大家树立榜样;也可以用物品和标记进行物质强化,如以记录表的方式评选健康娃娃,用好孩子标记强化幼儿的健康行为等。

在选择强化方式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做出选择。如年龄小的幼儿对物质强化的反应比对精神强化的反应更为强烈,那么教师就应当多选用物质的强化方式,奖励给幼儿喜爱的玩具、红花、五角星等。而大孩子更看重教师的肯定、同伴的赞许,那么就应多选择精神强化。还有一些强化可以用暗示、语言、动作来进行。如将正确的持筷动作画出来,贴在活动室内,以便幼儿随时对照检查。此外,教师还应对各种强化的方式以及幼儿的反应加以观察、评估,以便总结、归纳出能够有效巩固幼儿健康行为的强化方式。

总之,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广泛而丰富的,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幼儿也是不断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改进教育策略与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