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西文化的结合

时间:2023-11-21 10:13:27

导语:在中西文化的结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西文化的结合

第1篇

中古时期中国正值唐、宋帝国时期,文明昌盛,国力强大,唐代的长安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会。以长安为中心,通过国内交通干线,连接起通向国外的道路,东达朝鲜、日本诸地,东南行可顺运河、长江以出海,南下广州也可远航南洋、印度各地及波斯湾一带。从长安向西,出玉门关西行,经新疆,有三条陆路可通中亚、西亚以及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在这些路上,大批商人、驼队终年往来不绝,把中国的丝绸、锦缎、陶瓷等运往西方,也把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传播到西方。唐帝国疆域远及中亚一带,与阿拉伯帝国相接,双方的文化得以广泛交流,中国的造纸术,就是先传到撒马尔罕,然后通过阿拉伯人再传入欧洲各地。中国的火药也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的,火药中的重要成分硝石,被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就是明显的例证。中国当时称阿拉伯为大食,大食人来华经商的很多,在广州居住的据说曾达到12万人。唐朝的杜环居留大食十余年,到过西亚以及东北非洲,他在库法看见许多中国工匠,从事纺织、绘画、金银制造等。中国的丝织技术不久为阿拉伯人所掌握,各色丝织品从阿拉伯输往欧洲各地,被称为“库非叶”“大马士革”等。

宋元时期,中国的海上航行技术、海外贸易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船体木板用榫接合,或用铁钉钉住,再用桐油、麻丝、石灰等嵌缝,以防渗漏和锈蚀,所以船只坚固。船舱内分割为若干个水密舱,即使有一个或两个舱漏水,也无倾覆之虞。中国水手会利用季风远航,在海上用罗盘定位。船舶大者可至载重300吨,乘坐五六百人。中国海船远航南洋群岛、印度东西海岸、阿拉伯海,以至东非海岸,把大量的丝绸,特别是中国陶瓷运往所到之处,以致有人主张应该有一条海上陶瓷之路。中国人发明的磁石指南针,就是由此传到阿拉伯人的海船上,再传及欧洲等地。

阿拉伯文化在中古世界的重要性,就是它融会、沟通东西文化和保存、发扬西欧的文化。西欧中古早期文化落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淹没无闻。阿拉伯学者在所占领的亚、非、欧三角地区内,吸收了许多古典文化,把大量希腊学术著作翻译为阿拉伯文,加以学习、传授。从12世纪开始,西欧加紧了向先进的东方文化学习的步伐,这时阿拉伯人的西班牙成为把文化传向西欧的一个中心。阿拉伯人在托莱多成立了翻译学校,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把已不为西欧人所知的一些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欧几里得的著作,以及大批阿拉伯人的哲学、科学著作,从阿拉伯文译为拉丁文,供西欧人学习。另外,阿拉伯人还曾一度占领西西里和南意大利,这里也是把东方文化传播到西方的通道。

蒙古人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大帝国,把亚欧大陆连成一片,一时极大地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随着蒙古军队的西征,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各地,同时也有许多中亚、西亚和俄罗斯人东来。沿着蒙古军队前进的道路,也有不少使臣、商人、旅行家等络绎往来,这些都起到传播文化、促进交往的作用。中国的火药、火器传入欧洲的另外一条可能的道路,就是蒙古军队前进的道路。14世纪时,印刷术在欧洲骤然兴起,这也许就是13世纪蒙古军队驰骋欧洲而把它带来的。

第2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文献翻译;影响作用

对于文献翻译来说,是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用其他的文化、其他的语言进行转化的过程,所翻译的文献也是中西文化合流的产物。在进行文献翻译时,由于他国与本国文化、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民情的差异,往往会让作品产生别样的印记,这种印记是文化差异的标志,翻译者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关的差异有着综合的了解,才能够进行精确地翻译,才能让翻译更加的精良,让翻译作品更加贴合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只有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才能让文献的翻译更加贴合我国的文化,让本国人民更好的了解这些文献论著,真正的实现文化交流,真正的将翻译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1.风俗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所诞生的土壤不同,所成长的背景不同,那么所催生出来的风俗文化也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风俗文化体现在了西方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中国人讲究红红火火,喜爱红色,因为红色寓意好,意味着幸运,因此,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大量描写红色的片段,以此来渲染喜庆的氛围。但是,红色在西方却并没有这样的含义,red为红色直译,除了表达颜色外,其往往表达的意思都与中国文化中的喜庆吉祥相差甚远。例如seered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人在极端生气的情况下所反映出来的愤怒情绪,是指大发雷霆。正是由于风俗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上同样的字眼也有着不同的意味,有着不同的象征,这正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

2.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中国人讲究的是集体,骨子里追求的是群体性,似乎生来就是要结群而行,崇尚的是群体文化。但是,我们反观西方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认为个人利益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更加注重精神和人身的自由,不愿意受到束缚。这一差异可以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看到,西方价值观指导下催生出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而中国的文化价值影响下催生的是集体主义,是牺牲个人而成全集体。

3.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影响。中国向来是礼仪大国,也是文化大国,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丰富的文化类型。中西文化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作品中所反应的也各不相同,在翻译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莎士比亚的名句,我们直译过来就是: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直译过来的版本缺乏美感,也并不能真正的表达莎士比亚的情感,因此,诞生了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版本,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当然,还有诗经版本的翻译,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两个版本很明显更富深意,也更加的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将莎士比亚用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正是双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提高文献翻译水平的策略

1.直译和意译结合。对于文献翻译来说,要想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找到平衡点,让作品更加精炼,也更加贴近原著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要将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虽然,文献翻译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直译,直译能够将内容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却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语言美感和语言形式。意译则是在了解了原文的内容后,用更加贴近原文作者文峰和意境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翻译,当然,二者在进行文献翻译时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翻译者在进行作品的翻译时,需要根据先理解原文,读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内容和精神进行领悟,然后在选择适合的手法来进行翻译。就如同我上文所举的例子,莎士比亚的句子,如果是第一种翻译的话就太缺乏美感了,也不能够将莎士比亚内心的情感,那种期望又彷徨,彷徨又恐惧的心理表达出来,而第二种翻译“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这一番话,或者是后面的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一翻译,都用的更加优美,更加贴合中方文化的手法来进行翻译,这种更具意境的翻译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用更加完美,更能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了翻译。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利用更加贴近原著情感的翻译手法进行翻译,才能够翻译出更好的作品,才能够让作品更加的精良,更加的专业。

2.对比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在进行文献的翻译时,作者必须要将整个文献通读并理解,在翻译时务必要做到文风一致,格调相同,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贴近原著本身。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理解文献句子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里情感,表达文章所要诉说的情怀和思想,通过揣摩作者的所思所想,通过联系上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文献的行文风格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进行文献的翻译,不仅要将文献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还需要精确的掌握文献的文风和美感,精确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也只有对作品、作者和中西文化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够保证作品的美感,让作者的内心在翻译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现。文献的翻译,需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需要在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结合下来抓住文献的特征,让翻译更加的贴近现实,让翻译更加的真实精确,也更加的具有美感。

3.正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带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在文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而在不同国家的文献进行互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对于“老”这一字,在中国就是指对长辈的一种尊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但是在英语中的“old”这一词,却代表了不止是长辈尊称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是一种落后,一种落伍。所以说,在进行文献翻译时,就必须对这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结合当地文化以及文章内容进行引申翻译,这样才能精准的表达出原文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三、结语

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催生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让文献翻译在这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受到影响,中西文化的缩影都体现在了文字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文献的翻译,让翻译作品更加的贴近作者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就必须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差异中去寻找平衡,选择合适的手法来进行文献翻译,以此来催生出精良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卢华.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校园英语,2016,(15):31.

[2]于海利.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道德经》两英译本对比研究[D].湖北大学,2014.

[3]白欣.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糖衣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宋剑祥,王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宣翻译面临的挑战[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94-99.

[5]严宇婷.关于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译文中文化信息缺损问题的研究(之二)-词汇意义和语篇修辞问题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9,(28):51-53.

第3篇

关键词:严复;逻辑思想; 文化交融 ;思维方法

逻辑是文化发展中深层次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影响着文化内容中所包含着的各个门类的发展。严复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逻辑学的一部分,它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逻辑的意义只有放在产生它的文化背景中去探寻才能得出真谛。

一、中西文化的宏观比较与结合

严复在进行哲学、政治、经济、教育、逻辑学等领域的比较与结合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及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不仅突出地表现了严复对待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立场和态度,也表现了严复在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问题上的杰出智慧。因此,在个别地讨论严复中西交融的逻辑思想之前,有必要对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思想进行一次整体阐释和梳理。

中西文化的比较该如何具体进行?中西文化的结合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式?这些都是摆在严复面前的紧要课题。严复认为,具体进行文化的比较与结合,应本着原本精神,他说:“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也。”[1](P.1027)只有对比较结合对象的真切把握,才谈得上是有价值的比较研究和有价值的文化结合。宏观的比较结合是一种对不同文化系统进行全方位、总体性的比较与结合,其基本前提是对作为比较结合对象的文化有概括性的把握和认识,其操作手段以综合归纳为基本特征。学贯中西的严复很擅长此项方法,比如宏观的比较,中西在政治、人才教育、军民关系、风俗地理等方面长短优劣便十分明显的摆在眼前,如何吸收、结合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又如严复说:“夫西洋之于学,自明以前,与中土也相埒耳。至于晚近,言学则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且其教子弟也,尤使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而回顾中国何如?夫以朱子即物穷理释格物致知是也;至以读书穷理,风斯在下矣。”[1](P.73)如此宏观的比较,则又让我们知晓历史上中西学术的基本状况:中西学术在明代以前大体上是同步且性质相同的,只是到了明朝以后,中国学术才落后于西方,从而为学习、吸纳西方学术思想和精神提供了明确方向。可见,严复所认为应用宏观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于把握文化结合内容、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说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不仅要归功于他中西兼备的学识,更要归功于他卓尔超群的世界性眼光。

二、严复对中西文化交融的解析

期间提倡的“中体西用”论,即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为体,西方科学技术为用,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时,严复以他的远见卓识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与主人书》一文,这篇长论集中表述了严复对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这一重大课题的睿见。严复首先对海禁即开以来的学习西方文化的模式进行了概括,他认为中国开设学堂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窠臼。然后,严复对这样的现象分别进行了分析。关于“中体西用”论,严复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1](P.557)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的樊篱,应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为我所用。严复不仅提出了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的口号,也对文化结构进行了相当水平的分析。他认为,我们全方位地学习西方文化,不应该是尽去中国固有文化,即吸收西方文化与保留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对立的;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也不是全部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批判鉴别地加以吸收。正是基于这种对中西文化的全面考察了解,严复提出了凡事如果都照抄、照搬西方则弊大于利的警告。可见,严复所主张“体用不二”的文化交融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全方位、多角度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择其善者而用。严复对不同系统和同一系统的不同文化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划分,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文化交融模式,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会通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中西思维方法的微观比较

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中逻辑方法的划分、比例,逻辑基础方法及逻辑方法学科――逻辑学的理论建设,与西方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严复认为近代西方富强的基础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所谓“富强之基,本诸格致。不本格致,将无往而不荒墟,所谓蒸砂千载,成饭无期者矣。”[1](P.11)可见,建设富强中国的基础,必须借鉴和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法,使之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相结合,从而内化为中国特色的逻辑思维方法。

严复认为,名理之学,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创造出的完整的逻辑学体系,但仍有相关的明辨学内容。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严复接着列举了中西思维方法上的相同点,例如认为《易》、《春秋》中“本隐之显”与演绎,“推显至隐”与归纳都具有相通性,严复说:“及观西人名学,则其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术焉,有外籀术焉。内籀云者,察其内而不知其全者,执其微以会其通者;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进未然者也。乃推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显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2](P.6)又如认为道家哲学中的“曲则全”,朱熹所谓的“大处不行终由小处不理”等观念与西方逻辑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严复说:“曲,一部分也;举,一部分,则全体见焉。故《中庸》曰,其次致曲。天下惟知曲为全者,乃可以得。故西人重分析之学,朱晦庵亦言大处不行,终由小处不理也。”[1](P.917)严复的上述一系列比较说明,古代中国却有它的逻辑思维方法,但显得粗糙和零散,以至到了近代,中国都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严复以西方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逻辑学不发达的原因。首先,严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自己的逻辑学体系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明辨学是建立在臆造上的。严复说:“西方之所以翔实,天函日启,民智沦开,而一切皆归于有用者,正为此耳。旧学之所以无补者,其外籀非不为也,第其本者,大抵心成之说,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媛姝者以古训而严之,初何尝去取公例而一考其所推者之诚妄乎?此学之所以多诬,而国计民生之所以病者。无他,其例之抵于臆造,而非实测之会通故也。”[1](P.993)中国古代也有逻辑方法,特别是演绎法,但由于这种演绎法的基础不是事实,而是臆造的观念,因而容易走向玄谈,变成空洞的学问,对国计民生自然毫无补益。严复抓住了中国名理之学的主要局限,从而为中国古代逻辑学基础的近代转化展示了方向。其次,以“古”为明辨的最终根据,是中国逻辑学未能形成科学体系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严复说:“宋儒朱子,以读书穷理解格物致知。察其语意于内外籀原未偏废。盖读书是多闻,多闻者,多得古人所流传公例也。穷理是求新知,新知必即物求之。故补传云:在即物以穷其理,至于豁然贯通,既贯通,自然新知以出,新例以立。且所以新例,间有与古代所已立者龃龉不合,假吾所立,反复研正,果得物理之真,则旧例不能因古遂可专制。”[3](P.64)也就是说,读书本不是坏事,但如果唯书是从,甚至是在新知识与古训发生冲突时,迁就古训,这显然也不利于逻辑学的发展。通过这一比较,严复贯彻了进化论的思想,主张逻辑学的发展必须面向新知,而不是相反。严复认为,中国逻辑学不能健康发展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不注重归纳与演绎的平衡发展,归纳几无发展,至于枯竭;演绎过于昌盛,逐渐演变为玄谈。严复说:“中国由来论辩常法,每欲求申一说,必先引用古书,诗云子曰,而后当前之事体语言,与之校勘离合,而此事体语言之是非遂定,此术西名为Deductive,而吾译作外籀。盖籀之为言绎,从公例而得所决,由原得委,若之向外,散及万事者然,故曰外籀……欲其无差,必精外籀之术,庶不至所行者是,而所断者非也。然而外籀术重矣,而内籀之术乃更重。内籀西名Inductive。其所以称此者,因将散见之实,统为一例,如以壶吸气,引之向里者然,惟能此术,而后新理日出,而人伦乃有进步之朝;吾国向来为学,偏于外籀,而内籀能事极微。”[3](P.64)由此可见,对于中国传统逻辑学轻归纳重演绎的失误,严复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

中国古代逻辑学近代转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视而且吸取归纳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的演绎,是空洞且没有科学价值的演绎。严复通过此类比较,从逻辑发展的前途上指出了中国逻辑学提高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思维方法的比较与结合,严复是在积极肯定中国古代存有名理学前提下进行的,这种沟通本身就具有启发性,如“曲则全”与分析之学,但在严密的、规范的、体系的西方逻辑学面前,中国传统逻辑学就似乎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严复着重指出了中国逻辑学基础立于臆造,逻辑学立论过于从古以及重演绎轻归纳等不利于逻辑学发展的因素。所以,严复立足于西方逻辑学和中国传统逻辑学的会通和融合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对于改变中国传统逻辑学发展方向,重建科学的、体系的逻辑学产生了良好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严复集[M].中华书局,1986.

第4篇

具体实施措施笔者把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环节分为课堂讲授、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和课外作业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情景教学课,双语运用专题讨论课,双语运用专题辩论课,中西文化比较研讨课。情景教学。中西文化比较双语课程呈现情景模拟系列训练时,设定多个文化场景,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实训,由此形成系列训练。通过实训,学生从中西方文化不同角度进行双语呈现的表演演示,进而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中相关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表演中英语与汉语的比例为1比9。文化表演内容用英文,理论阐述用中文。双语运用专题讨论课。选取一些专题内容,如,中西方建筑文化,中西方艺术,中西方宗教文化,中西方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提前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做好课堂策划。在讨论中,教师用双语教授学生文化专题的精髓,并与当前文化现象紧密结合,提出若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用中、英两种语言参与课堂,提出自己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并作出对比。讨论中双语的比例为5比5。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描述用英文,而文化的引申与思考则用中文。双语运用专题辩论课。选取若干具有可辨性的专题,如,中西方教育差异,中西社会规范体系等。教师先用双语传授基本知识,然后给出辩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为辩论会做好准备。辩论课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辩论总结陈述部分用英文,自由辩为中文。在双语的辩论中让学生对某一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更全面地了解他国文化,深入思考本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研讨课。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同学课下撰写小论文,确定一次课,进行研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其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文写作采用中文,阐述语言使用英文。除此之外,笔者还采取了提纲下自学,分组集中,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等方式按照一定的中英文的比例进行授课,以期实现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理念。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对很多文化现象有了深刻认识,如,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学生通过客观平实的剖析,从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等诸多层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中西之争”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师、学生都要去查阅原版资料,同时要用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对比,更彻底使用对比的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现在有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可明显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受许多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较好的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双语教材,老师只能查阅各种单语版本的教材与参考书,然后经过教师的组织与加工,变成双语授课材料。这样的讲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单语教材,而且理论深度也不够,在指导学生深度比较方面就捉襟见肘。第二,学生英语水平制约。学生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使得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准确、流畅地叙述完某个文化现象,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老师上课英文讲得多,学生就会听不懂,进而听得不耐烦,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师必须又用中文赘述一遍,影响了教学进度。第三,师资匮乏。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双语课能否很好实行的关键。而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双语教师均较匮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英语教师英语水平高,而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老师专业基础扎实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第四,双语课和双语教学理念不统一。至今学术界对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实施的意见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北美一些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在此种情况下,双语理念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

四、解决措施

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 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带来的诸如西方与本土、批判与继承等关系的变化对中学生的冲击不可低估。具体审视其影响,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承传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既是中学教育工作的时代课题,也是发展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

一、中西文化特征与冲突

(一)文化与文化冲突

英语中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耕作、培养、教育”的意思。culture在物质活动方面的含义意味着耕作,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宗教崇拜,这是西方文化概念的基本含义。在汉语中,“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这是指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交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化”是 “文治和教化” 之义。

(二)中西文化特征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两种文化的主体内容截然不同,汉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汉文化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位,富于人文意识,注重人文精神,其本质是一种典型的内倾性人本文化,其内倾性表现在重人格、重道德、重创人。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倾向于求外在表现,故重创物、重物理,更看重人怎样来创物。

(三)中西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必然产生碰撞冲突,具体表现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下一代的心灵争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冲击而出现断层。 对西方的热捧和对本国传统的漠视,深刻地体现了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尴尬地位 中西方文化尽管存在不同,但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西方人反思其社会冷漠 、心灵孤寂和感情失落的现实而想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儒释道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互相激荡中,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各领域,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后期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 、深层次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处理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中所产生的文化冲突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与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在语言习惯上的体现,避免英语交际上的错误。同时,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往时要做到不卑不亢,维护民族尊严,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不能一味地迁就,忍让。

三、当代中西文化冲突下汉语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留意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共同点,巧妙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汉语知识来促进英语学习。

(一)语音方面。从表而来看,英语采用拉丁字母的书写方式,而汉语是典型的被称为方块字的笔划文字。但是如果细心去对比,就不难发现,表示汉字读音的汉语拼音和表示英文意义的字母是非常类似的。

(二)词汇方面。词汇对任何一种语言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人类造句的基本单位,离开词汇人类就无法表达思想。 学习外语时,本族词汇系统的迁移是不可避兔的,初学者总是力图去寻求一对一对应词汇意义。一此技术术语或外来词大都是单义的,可以在不同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义。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这此相关的汉语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单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语法方面。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法。但细心比较英、汉两种语言语法,我们就会发现:汉语与英语语法相同的情况很多。如英汉两种语言词类基本相同,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按用途均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句式上都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之分。

四、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索质和跨文化意识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意识直接关系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掌握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对于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只有让学生熟悉、适应英语思维力式,养成英语的思维习惯,他们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运用英语。而且也有利于把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提升到更高层次,由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综合语言运用。所以在我们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加练习,进行人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第6篇

一、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历程

我们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做一横向的比较的话,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代还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罗马时期也只是个开端,就中国而言,秦朝和两汉时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时期。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全新的交流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终西方列强进入亚洲引发武力侵略,这就是的来临。第三阶段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时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单向输入时期,总的来说,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岭。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强行输入时期,尽管也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但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国的回应和挑战来说,接下来1919年的,可以说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转折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几十年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又达到了发展与繁荣、自由与平等的双向交往程度。纵观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经历了“交流—撞击—单向输入—交流”的过程,如果说,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种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话,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个西方文华碰撞并单相输入的过程,那么状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还想用这种强行输入的方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质文化内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诸如、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于西方世界的持续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开始受到西方科学逐渐影响的近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如:明朝的宋应星、李时珍的著作也传到了欧洲。当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国宫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钟表、望远镜等,更不用说机械枪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17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传播越来越明显,而19世纪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化论、民主思想到全面影响,西方思潮对我国知识界继而对广大民众,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的动力。

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异域文化;英语素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成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一味地对小学生进行英语知识与相关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小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英语素养不仅包括英语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蕴含着丰富的异域文化内涵的,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渗透异域文化,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理解力、感受力与思维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一、渗透异域习惯语,提升英语理解力

英语理解能力对于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低,就会阻碍英语文本的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用汉语的习惯语去理解,这样,就会导致英语文本理解的误差。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英语国家的一些习惯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

例如,对于“small potato”这一英语词汇,如果从字面意义理解是“小土豆”的意思,这是小学生在英语文本阅读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结合西方的习惯语让学生明白不能仅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而应该从习惯语的角度去理解这个词汇是“小人物”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明确“big fish”也并非“大鱼”的意思,而是“大人物”的意思。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结合西方习惯语的用法来理解英语词汇。在英语词汇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解读,那么,小学生可能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而教师如果能够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去理解西方的一些习惯用语,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英语理解能力的提升。

习惯语是一个国家固有的文化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小学生从习惯语的角度去思考英语词汇的意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

二、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提升英语感受力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这是造成英语文本理解阻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比,这样,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英语感受力。

例如,在中国往往会用黄色去代表高贵的地位,而在西方国家则不是这样,他们往往是用紫色来代表高贵的,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一大重大差异。如,“green hand”并不是指绿手的意思,而是指新手的意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体验中西文化之间的这一种差异,从而有效地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英语理解力。这样,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不同层面的意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猜想与猜测,从而不会让英语学习出现去死记硬背的现象,从而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充满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小学生的英语理解提供具体的“支架”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个“支架”最为重要的就是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

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结合具体的中西文化差异去理解英语文本,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对英语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这样,他们的英语感受力就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三、突出汉英句式区别,提升英语思维力

中国人与西方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这一点,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句式的区别,更为明确地说是表现在语法上的差别。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法差异,也是造成小学生英语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突出汉英句式之间的区别,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It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这个句子,如果从汉语的语序去翻译,是指“这是第一天的新学期”的意思,显然,这样的理解肯定是错误的,根据英语的语法,这个句子指的是“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理解与感受中西语法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英语思维能力,从而为高效的英语文本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中西语法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善于渗透异域文化,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把文化教学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为他们的英语高效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为他们英语素养的综合提高提供平台。

第8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映射了中西文化差异。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使他们掌握语言的背景、内涵,从而恰当地运用商务英语进行商务活动。

中西文化各自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不同,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传媒形式之一,不可避免地映射了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如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育。让学生感知了解并熟悉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为正确使用地道的英语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般来说,中西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 dragon(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权力、威望的象征。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却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East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Guns,因为在乍得像“三” ,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

教师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了解以上列举的中西文化差异因素,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按学生需要定期组织视听说活动。在视听说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听力口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定期举办英文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还能提供给学生接触英美文化信息的机会,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开展一些有关汉语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对比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克服文化障碍,排除母语对理解英语信息的干扰。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电影电视节目等手段,在课堂上创造英美文化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电影作为一种生动的教学媒体和学习资源,可以再现真实、丰富的语言学习情景,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以便更透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促进了对英语语言的透彻理解,对语言智能的开发有辅助作用,对语言的理解有激活作用。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英语氛围,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找出中西差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营造文化背景知识氛围包括外部氛围和活动内的语言氛围两方面。外部氛围包括在教室内外张贴英美名人的照片、反映英美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照片、外国风景画,课间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邀请、交流活动。活动内的语言氛围,包括请外教或留学生与本校学生进行交流,给每个学生起一个英文名,可以让他们在英语活动中体验到自己在“扮演”外国人,考虑到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自信、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的学习旨在运用,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中西文化差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和内涵,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商务英语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第9篇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