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经济改革

时间:2023-11-21 10:13:28

导语:在城市经济改革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经济改革

第1篇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 教学范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35

"Engineering Economics" Teaching Model Reform Analysis

TAN J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Teaching Paradigm reform can promot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a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is paper, "Engineering Economics" Teaching Model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achievements are analyzed and pointed out existing proble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reform paradigm.

Key words engineering economics; teaching model; reform

0 引言

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课程教学范式深刻彻底的转变,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突破的瓶颈。通过教学范式改革的深化,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最主要的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该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获取能力。其次是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知识教授转变为“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 的梯度渐进目标。“知识传递”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融会贯通”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展开,“拓展创造”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表现。最后树立教学范式改革理念,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促使教学与学习更富有效率,并且教师与学生要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沟通,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1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方案分析

1.1 总体思路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培养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范式改革思路。

(1)掌握工程经济学相关知识是进行相关实践的基础。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实际是多学科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本课程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结合。(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掌握从事工程经济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包括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更新论证、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整合及体系的建立、实践能力跨学科培养探索。(3)强调学习能力,终生学习是本课程的终极要求。工程经济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求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因而要求学生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培养新能力的意愿和能力。这就要求营造一种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的氛围。(4)培养创新能力,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创新的必要性。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

1.2 方案突破性分析

提高自主、自学能力是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按照方案,课堂讨论采用学生讲课,教师补充完善总结,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问、共同讨论解答的方式,以掌握课本知识为主,拓展课本相关知识为辅的方式,培育学生自主自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工程经济学”实际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充分理解课本知识需要拓展课本外的相关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因此通过教师备课事先拟定好相关知识问题,并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解答,在达到更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自学的习惯。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前一周布置给需要讲述的小组,以便给予讲课小组充分的准备时间来讲授及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同时也给其他小组充分的预习时间;学生讨论题目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定,为学生所认可。实验教学内容按期完成,有关改革部分内容也得到了良好反响,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 工程经济学取得的教改效果

通过教学范式改革,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很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积极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很少有上台讲课的机会,故缺少经验,在上课时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在加以指导。经过多次强调及同学间的相互观摩,学生慢慢地习惯抬头看下面同学了,而不是自己看课件、看电脑;努力地使自己表现得有自信;知道讲述中要多加一些设问。每个学生讲解完后教师或者同学对其讲解水平和讲解内容都给予适当点评,多加以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有了不少进步。

(2)课堂气氛的培养。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于“听”课,不习惯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习惯于自由讨论。现在按照教改方案,每次上课均有学生讲解一些内容,鼓励学生在下面提问。学期刚开始时在下面提问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僵,但慢慢地,下面学生“发难”的多起来了,也会有人在下面帮助解答,课堂气氛已较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不同的意见会及时提出。自己以前经常悬着的心也越来越放松了,有些问题没有想到的,或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及时解答的,会在以后的课间时间里或在网站上与学生相互讨论。当然,教师事先准备一些问题也很必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气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补充相关内容。

(3)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为了在台上更好地讲解题目,学生必须认真地去查资料、做课件,这对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为了能更好地回答同学们的课堂提问,讲授的小组学生必须去认真看书和查有关资料,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学习变得更主动,不再是临考前的应付。通过引导提问及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着课本,积极去思考与发现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问题的提出并查阅相关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4)知识层面上的拓展。课堂讨论拓宽了学生视野。比如第三章的讨论题目:企业折旧方式的选取对企业利润有何影响?对国家税收有何影响?通过讨论,不仅了解了企业折旧方式对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收益的影响,还了解到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本学期学习的财务管理学的知识。因为每一个题目都是我们精心设计,对每一个题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又都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故全班同学收获颇丰,而这其中许多延伸内容本来是课堂中不会涉及到的。

2.2 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实施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基础上,作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把握以及对自己视频教学的反复观摩,促使我在课后能有效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这不仅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所带来不同教学效果的自我审视,还是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教材资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教学价值都是围绕教学本质而建立的,从而不断改进不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3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从“教师主导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工程经济学课程有必要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课堂讨论。为实现课改的长效性,积极摸索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该课程采取小班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并开展课堂讨论,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4 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主学习时间的调控。时间由二部分决定,一是讲解时间,二是学生提问讨论时间。对每一节自主讲述内容事先要求学生能控制在 30分钟之间,但每节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讲述展开程度不一,讲述时间也会差异较大。由于内容多,学生提问多,讨论又用了 较多时间,这样每一节自主学习内容所花时间过多,影响课程进度。学生讨论热烈也带来了时间控制的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需要解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讲授的小组仍有一些问题不能解答,我的答疑总结又花去了一部分时间,所学内容竟比教学大纲深了许多。

对于这种情况,以后自主学习章节内容设定时需作适当调整,控制内容。对于后一种情况,虽然会影响自己讲课时间,但是应该鼓励而不是去控制,希望能培养良好的讨论氛围。

5 总结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课程个性化的教学范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还有些课堂教学细节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辉,国秀琴,叶茂林.基于提高师生共同前进自动力的教学范式改革[J].经济师,2007.1:128-129.

[2] 张国帅,韩爱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J].才智,2013.30:181-182.

[3] 李放放,王远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学范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8:50-51.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城市化的本质就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农业人口明显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从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伴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农民与市民一样,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提高生活水平。然而,受现行的户籍政策限制,大量在城镇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的户籍却仍然留在农村,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享受到包括医疗、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在内的城市公共福利。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人口管理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农业生产集中化,从而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是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进一步促进城市化;三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尤其是在“二战”后,受凯恩斯理论影响,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世界进入了城市化的最快时期。

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城市化率不到20%,到了19世纪晚期,有70%的英国人居住在城市中。在这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数量是庞大的。1851年时,英国71个最大的城市有111,660万人,其中有300万是外来移民。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没有制度保障是行不通的,于是英国取消了类似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定居法》,并于1795年颁布了《贫民迁移法》。1948年英国实施了《国民救助法》,没有收入或者低收入的英国居民,可以领取国民救助金。对于收入低和易失业的农民工来说,这极大地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对于保证人口自由流动、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化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城市化是在南北战争后加速并与工业化同步进行的。19世纪末,美国基本完成工业化,随着工业化向西部转移,在五大湖周围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制造业带。城市化速度在这一阶段也最为迅速,城市人口比例由1860年的19.8%上升至1920年的51.2%,标志着城市化基本完成。美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口管理办法。每个美国公民自出生起就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号”,凭它就能走遍美国。美国政府不限制公民的自由迁徙,仅依靠社会保障号和驾照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它记录了个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工作、居住、纳税、信誉、奖惩情况等,是美国政府进行所有人口管理活动的基点。

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城市化率为33%,经过战后黄金十年的发展,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6%,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基本完成城市化。日本走了一条高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同时又十分注意城乡协调发展。日本的城市功能设置不限定于城市之内,而是把周围农村也包括在内,城镇的商业和娱乐业设施布局和规模按照服务半径的大小进行规划。与此相对应的,日本的户籍信息以公民的居住地为基础,还包括此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与户主的关系等。户籍完全随着住址移动这一政策便于人口流动,使得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自己的合法身份。

二、我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及户籍制度概述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的数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17.9%,到2009年已上升到46.6%,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22亿人,我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目前这种城市化仍处在“伪城市化”状态,这也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所谓“伪城市化”人口,指的是已经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户籍仍旧留在农村的人口,这就导致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一)耕地不断减少。根据国际经验,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率比农村高,农民进入城市后,耕地总量应该是增加的。而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过程却与这一规律背道而驰,耕地面积不增反减,甚至威胁到“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其主要原因就是城市无法为农民工提供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公民理应享受的保障,农民工不得不在城市辛勤工作了几十年后,回到农村依靠其口粮地解决其养老和保障问题。可以说,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两头占地”的怪相,继而导致耕地不断减少。

(二)农民务农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随着一个国家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量减少,农民人均耕作的土地增加,农民的务农收入随之增加,甚至由于大规模的机械得以应用而翻番,最终农民的人均收入会达到或超过城镇工人的收入水平,这就是著名的“刘易斯拐点”。但是在中国,没有城镇户籍的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了几十年后,最终还是会回到农村依靠土地实现养老,所以农民人均耕种面积就不会显著增加,农村劳动生产率就无法提高,那么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政府大力推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没有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也有户籍制度的因素。

(三)在城里节衣缩食,回农村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生活,却不属于城市,无论在医疗、养老还是在子女教育上,他们都得不到城市的承认,在城里拥有自己的住房更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农民工往往会全家节衣缩食,把绝大部分的收入存起来,以供将来生病就医、子女上学或者回农村盖房,然后任由房子由新变旧,却甘心全家蜗居在城里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这既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更与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背道而驰。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与户籍制度不无关系。

三、城市化视角下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现行户籍制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确立的,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基本实行的是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但后期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的粮食供应造成了极大地压力,所以逐渐开始限制农民进城。“”运动后,中国农民就基本上被土地束缚住了,除考学或入伍外,就只能留在农村。改革开放后,城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经济建设,而农村则使这种参与变得可能,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一些地方开始考虑着手改革户籍制度,“蓝印户口”就是其中的一种尝试。户籍制度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控制人口无序流动、便于政府人口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但这一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不适应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亟待有效变革。

(一)政府依法进行人口管理的要求。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8年11月20日的数据,中国农民工数量约为2.3亿。他们生活工作在城镇,户籍却在农村,在现行户籍制度之下,农民工以及农民工家庭处境尴尬,他们不属于城市,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种“亦农亦工”又“非农非工”的身份使得“农村管不到,城市管不着”,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下,违法犯罪率较高,给城市治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等问题突出;户籍的约束使得同乡同村甚至近亲通婚的现象普遍,农村的优生优育工作堪忧;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门槛高,失学者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安全问题堪忧;农民工以及城乡结合部的计划生育工作遭遇困难,城乡二元生育制度亟待统一。

(二)“新市民”融入城市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超1亿,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他们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成长经历与城里的孩子相似,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政府充满期待,希望获得平等的权利。他们是没有务农常识和经验的中国农民,只在户籍上保留了农民的身份。与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他们很少享受包括医疗、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在内的城市公共福利。他们缺乏对城市的归宿感,城市无法让民工安居乐业,最好的例证就是每年以农民工为主力的春运大潮,倘若他们能够在工作的城市安家,他们就不必为了与家人团聚而经历漫长的旅程;城里人也不会因为民工返乡而买不到早点,叫不到出租车,请不到钟点工;城市,才真的会“让生活更美好”。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2亩左右,农民人均收入仅5,000余元,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农村的耕地长年无人耕种,处于抛荒、半抛荒的状态,这不仅是土地资源的浪费,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工缺乏户籍的保障,企业熟练工的稳定性就无法提高,民工荒和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将困扰这些企业。只有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部门,并且让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福利,没有后顾之忧地流转或退出土地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型机械在中国农村运用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城市的工业部门创造需求和就业机会,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四、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要剥离城市户口的利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自由流动已不成问题的今天,户籍制度改革的本质是剥离依附于其上的种种福利,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缩小乃至消除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获得方面的差异,特别是那些不是通过社会化方式而是通过再分配方式,以人口的户籍身份识别而获得的社会服务的差异。因此,户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医疗、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前,政府首先应该为所有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尤其要重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就是说,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来人口,只要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并且依法纳税、缴纳社会保险,政府就有义务为其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有些学者担心,这样做会导致大量人口涌进大城市,甚至会出现贫民窟,社保基金破产,使本地居民的利益受损。这种担心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我国目前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自由迁徙,只是自由迁徙的权利还未获得户籍制度上的承认。即便放开户籍,医疗、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市民福利也是分阶段获得的;况且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农民工不一定有太大的兴趣。需要强调的是,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绝不等同于农民进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已经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而不是把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赶”进城,这是一个自发、自愿的过程。而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都是年轻人,对城市来说是有人口红利的,会把城市的老龄化进程往后推移,使城市更年轻。所以,这些人进入城市不但不会导致社保基金破产,而且还会弥补城市因老龄化出现的社保资金缺口。

(二)“两权”资产化,使其成为农民工转户的“第一桶金”。“两权”即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现在农民工转户进城后必须放弃这两项土地权益。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拆迁征地使农村土地,尤其是城市近郊的农村土地价值日益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所以农民工在面临转户的选择时,必然会权衡城镇户口能带来的利益是否值得自己放弃承包地、宅基地。重庆等地正在进行的城乡统筹试验就遇上了所述问题,不少符合转户政策的农民因为担心会失去土地权益而不愿意转户。

农民工的合法财产权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给农民工城市户籍不能以要求其放弃土地权益为代价。考虑到我国土地所有权性质,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在所有权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交易流转经营权和使用权,为农民工转户进城提供“第一桶金”。也就是说,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还是属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而经营权和使用权可以自愿、有偿地流转。这样既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还可以解决当前农村日益突出的耕地抛荒、农房闲置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工有了这笔收入之后就可以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实现居者有其屋,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其中,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各地已经在实际操作。即农户可以在承包期内将经营权有偿转让给其他农户经营或者入股农业开发公司,按年分红,形式较为简单,笔者不再赘述;对于宅基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与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试点类似的形式,其具体做法是,农民工将其宅基地复垦,有偿出让“用地指标”,“空出”紧张的建设用地资源,供城市化所需。比如,农民工A希望在工作地城市定居,这时他可以到国土部门申请将他的宅基地(假设面积为500平方米)转成农用地,这样这个地方今年就多了500平方米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A就可以把这500平方米的用地指标拿到“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价高者得,所得悉数归其所有,A在交易之后必须把其原宅基地复垦为耕地,该耕地的承包经营权经村集体同意也归其所有;若开发商B拟在城市规划区内竞买某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那么B在竞拍前必须先去“农村产权交易所”买到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

需要强调的是,宅基地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并不涉及土地本身,也就是说买卖的仅仅是指标,而土地的所有权自始至终仍然是村集体的,并且其主体仅限于已在城镇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还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不属本文讨论范围。并且,为杜绝地方政府强迫农民“上楼”现象的发生,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该过多参与,农户和用地单位或个人才是交易的主体,即卖与不卖由农户决定,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其与当下的试点政策最大区别之一。

这一变革如果得以实施,它对我国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甚至比1998年的住房货币化改革更加深远。因为此举将大大增加农民工的财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极大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还将唤醒我国农村沉睡的资本,使一无所有的农民手中掌握了巨额且随时可以变现和流动的资本——可以抵押贷款,也可以交易。而贷款或者交易所得可以用于创业,也可以在城镇购房居住,大幅度降低农民工进城的门槛。

如上所述,剥离了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待遇差异后,户籍就只是人口信息的载体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社会保障号”制度,建立全国联网、城乡统筹的居民户籍信息系统,那时人们就可以仅凭身份证走遍全国。这个系统记录了个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籍贯、出生年月、照片等基本信息,有关部门还可以根据权限从中调取其工作、居住、纳税、信誉、犯罪记录等情况,是政府进行所有人口管理活动的基点。在人口迁移流动管理方面,基本遵循自由迁徙的原则,实行居住地管理,仅仅依靠身份证和居民户籍信息系统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信息的追踪。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芳.国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经验及其借鉴[J].乡镇经济,2007.6.

[2]宋蓓.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2.

[3]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6.

[4]朱冬梅,陈樨圆.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办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26.

[5]黄亚琪.国外户籍制度[J].观察与思考,2005.22.

[6]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

第3篇

(一)课程涉及面过广,相关理论抽象难以理解

《世界经济》课程实际上是以世界经济概论的方式来阐述世界经济的,它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是基于经济学原理,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并融汇文史哲以及地理类的专业知识,以为指导,从现实经济出发揭示新的世界经济理论和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全球经济是基于国际分工,各国经济互补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的各类经济的多角度集合。所以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现代世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及其相互关系,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变化的特殊规律,国际经济各领域的情况和问题,对外经济贸易等。这就决定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面广且复杂,涉及的相关理论多且抽象。但是,上述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多有涉及,因此在阐述上述问题和理论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形式加以介绍。例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投资中的核心理论,在世界经济课程中却只是简短介绍,从而使得讲授相关理论时,就显得抽象从而难以理解。

(二)教材滞后现实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现象,新的经济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都无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初版教材还是再版、修定教材,总是具有时滞性。教材的滞后决定了其内容的非现实性、体系的非完整性、方法的非新颖性。如果课堂的教学过程仅仅完全依赖于课本,结果是难以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果教科书不能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只能成为空论,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火热而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输的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此种教学方式仅局限于课堂,脱离于实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中心。教师中心观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由内到外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生的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如果不能走出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灌输晦涩、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就缺少积极性。(四)考试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一直采取一考定乾坤的方式。且固定平时和期末考核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总评比重的20%(或30%),考试成绩占总评比重的80%(或70%)。这种考核方法暴露了教学过程“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缺陷。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本身,不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只会呆背死记,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超越教材和教师,结果在所难免地培养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固有的考核分值配比,使得学生即使在平时忽视对世界经济的关注,缺乏对相关经济现象的理解的情况下,只要在考前突击相关理论,就可以获得此门课程的通过,无法检验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上述的问题,对世界经济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

二、世界经济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世界经济的教材除了理论部分之外,部分章节无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授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引导,要求学生在课后听新闻评新闻,增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增强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从而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并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利用课堂讨论、换位教学、观看视频、章节论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世界经济的教学环节中,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经济的相关现象,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联系,甚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动向,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经济活动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及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布置一定的命题,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此方式在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认识深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贸易规则和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中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进行了课堂讨论课。因为学生对相关经济现象的不够了解,如果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直接把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摆放出来,给学生讨论,必然会造成讨论课内容的浅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将讨论课的主题———初探中美贸易摩擦布置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对讨论的主题都有很充分的了解,大家此起彼伏,不停地对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行着反驳或补充,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2.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布置一定章节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等准备活动,并推荐一小组成员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成绩计入小组整体成绩。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讲授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把学生分为4组,分别讲授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学生在换位教学中,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团队作业,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观看视频

基于课堂课时的有限,并不能将每一章的内容都通过课堂讨论和换位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深入性,教师找到和授课内容相关的经济深度报道视频,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有关资深专家学者的视频资料,信息量大,观点独到,理论新颖,论述深刻,时效性和前瞻性强,是教师和教材做不到的。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弥补了当前教学的不足,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章节论文

章节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结合世界经济的某一热点,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学会资料为我所用。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定输赢的做法,将课堂讨论、换位教学、章节论文、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各种考核结合起来,在每个环节都给予学生相应的评定(平时和考试比重为八二开或七三开)。这种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特别强调了教与学过程的重要性,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考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趋于合理有效。

三、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在几个学期的《世界经济》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上述内容的改革,初步成果已见端倪。

(一)转变了学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真正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再是一本书,一份打印的课件,不动手的“学习两节课”。学生会高度关注教师提出有关当前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一条信息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课改中明确要提问、发言、讨论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当前经济事件的关心,改变了传统的只在课本中、课堂上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经济就在我身边”,从而建立起“我是经济人”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教学各个环节的互动

教学改革之前,学生严重脱离于经济社会,对相关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都处于一种不知或半知的状态,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无法很好展开。教学改革后,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主动或者被动地去查资料、找信息、看新闻,了解现实经济世界。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知识背景后,形成了比较系统或条理性的观点,在课堂提问及课堂讨论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发言,并表达出比较深刻、具体、独到的见解。

(三)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不再一考定乾坤

课改前,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且占比较大。如今,由于考核方式中,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大幅度加大,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讨论,每一次提问,每一份提纲,每一份小结等等,均计分在案。学生要想取得优良成绩,就必须重视每一堂课的每一项内容。学生不再是只带着耳朵,更需要带着心来上课,这就彻底摒弃了大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复习应考的学习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局限,使得互动环节难以更好展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相关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方式上设置了热点讨论及换位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第一次上讲台,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差,往往就会使课时延长,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其他章节课程授课的时候,必须压缩课堂内容。

(二)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避免“搭便车”现象

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PPT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等等。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很多环节只能通过小组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就难免产生了“搭便车”现象,无形中也就降低了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

第4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经济法律实务;教学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概念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将学习与工作整合起来,为有效的职业学习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过程。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教学中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掌握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互动的情境性学习环境。

二、高职学院目前《经济法律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每个公民都应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经济法律实务》课程。《经济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探索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各高职院校的《经济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教学内容上摈弃了法学意义上关于经济法、商法、民法调整范围及内容的争论,突破了传统的理论体系,在教学体系上涵盖了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等纠纷解决程序法的内容,并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教学内容以“必要、够用”为度,力图避免枯燥繁琐的理论演绎,并通过加入相应的个案分析使内容更通俗易懂。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线,根据课本的章节决定教学内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即使是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案例的作用仅是辅的为了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课程教学中即便引入工作任务,但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低,工作任务分析笼统、粗糙。更重要的是,《经济法律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专门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经济法的薄弱环节。受思路限制,大部分教师仅以案例分析作为实践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限制,而且会有纸上谈兵的倾向。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经济法律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经济法律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按专业面对的实际工作的岗位群或工作领域来确定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按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定学习情境,明确教学项目。第三步,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下文将针对授课实际,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探讨。

(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这一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也叫职业行动领域。它的特点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本文所分析的开设《经济法律实务》课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等,该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商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基于这种岗位需求,兼顾个别学生创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瞄准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基于职业岗位(群)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需要整合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进行商务谈判,签订买卖合同等合同是上述专业学生就职企业岗位后会经常要做的工作。在教授《合同法》时,我们首先调研分析学生就职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相关工作任务,围绕从合同谈判到合同履行整个工作过程设计相关工作任务:如签订经济合同,为企业制定合同风险防范方案,企业发生履行合同纠纷后,如何高效解决合同纠纷。然后根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法律知识的组织。

(二)设定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指的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任务的工作活动事件。它是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紧密围绕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是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情景设计是“搬”企业到学校,模仿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情境,按照真实性、综合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原则进行。

如在《合同法》讲授时,根据合同事务处理特点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教师有目的的以案例为载体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些学习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如基于上文提到的签订经济合同,围绕为企业制定合同风险防范方案,企业发生履行合同纠纷后,如何高效解决合同纠纷的工作任务,设定学习情境:如分小组模拟怎样订立合同;创设案例分析合同是否有效;合同如何履行以及如何终止;合同责任追究和损失救济几个学习情境。在这个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习情境再具体分成若干个小情景,每个情境之间是递增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实现了“合而为整,分别进行”的工作过程设计。以上学习情境的设计基本涵盖了一般合同实务处理通用的学习内容,根据创设的学习情境,一一对应《合同法》总则的相关内容。

(三)变革教学模式

在上述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之后,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助协助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小组工作为单位,如讲授《公司法》时,学生为完成模拟申请设立公司,以小组为单位,主动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确定公司的类型,讨论确定公司的名称,了解公司设立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准备的申请文书,查阅资料,明确需要经过的程序等等。教师对各小组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引导辅导,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项目任务的活动中。各小组进行任务分工,伙伴交流、资料查阅、教师咨询、文件制作、作品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每个学生亲力亲为,对工作印象极为深刻。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2级连锁经营管理1班近40名学生进行访问,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以后,学生们普遍认为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后,课堂注意力时间变长,大大促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增强。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

(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手段的实施,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及精湛的职业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整体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目前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大多数是经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学科体系教育,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技术水平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及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措施、资源的保障。如教师在创设《经济法律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境过程中,案例是较为常用的载体,学习情境设计的成功与否与其载体选择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要通过科学的载体选择,使工作过程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如何科学的选择载体,科学的选择案例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于此同时,应该建立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教材体系。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课程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教师应与企业合作开发,共同编写教材和综合实训指南,引进企业项目资源,利用企业真实项目,以项目为主线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编写特色校本教材。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特点就是能够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经济法律事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所作出的探索,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更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及课程开发》,《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6月;

2、桂步祥:《基于工作过程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4月;

第5篇

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汇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专业内容是以室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与设计领域,是一个综合的艺术设计系统;狭义上讲,其主要指以建筑和室内设计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建筑、广场、园林绿化诸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为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家具、陈设诸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根据这两个发展方向,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与实践课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主干,室内环境设计与室外建筑环境设计的课程作为两个专业必修课模块,并在这两个模块体系中设置大量的实践课程学时,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方法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课程设置

根据先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后建立理论教学体系,让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的原则,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控制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整体规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开设层次,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专业实践内容,以形成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与装饰企业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及课程标准,引入企业标准,建设与岗位要求直接对接的创新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凸显实践课程的优势。同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优秀设计人员来校开设讲座、专题报告,并根据岗位活动特点,研讨专业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构建校、协、企三方密切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课程体系。

2.科学选择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对号入座

教师应改革固有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能力要求,采取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多样化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如室内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采取项目教学法;室内装饰施工与工艺、建筑材料与构造等课程采取企业实训基地现场教学法;室内软装设计、商业展示设计等课程采取经典案例教学法。

3.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建立高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成果的推广,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注重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规范,如管理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定为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教学实施单位,负责基地内各个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生产性实训的组织实施、教师科研项目管理、职业培训管理并实行规范质量监督和考评。校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顶岗实习的各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

4.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模拟实验室等,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性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途径;

1引言

计价依据是指用来计算过程造价的基础资料的总称,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并且满足准确可靠、可信度高、权威、数据化表达、便于计算、定性描述清晰等特点。计价模式是指根据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造价的程序和方法。计算程序、过程造价的构成、计价方式以及最终价格确定是计价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计价依据是依赖于计价模式而存在的。计价模式对工程造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国家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手段。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潮流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是建筑企业的激烈竞争,不少建筑工程企业因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使用不当、忽视市场实际情况等,经营效益低下。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的增加,国际工程承包活动频繁,国外的工程承包、咨询等公司相继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并开始广泛参与到我国的建筑投资以及工程建设中。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也逐渐进入到国际市场当中。随着我国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这一趋势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改革,作为建筑工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造价计价模式也必须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惯例相接轨。

2国际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分析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最早、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其计价模式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承认的国际惯例。不同的投资来源,计算造价的方式也不同,是英国计价模式的特点之一。这样的计价模式没有计价定额,只用统一的过程计量通则,《建筑工程量标准计算方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项目区分、计量的单位和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计价是依据这一标准和各种相关的机构公布额造价指数和价格等进行的。其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定额,只有过程量的计算规则,在项目的划分上比较粗,但是十分综合;市场化程度高,基本上依照市场的价格;间接费用和税费分别分摊到各过程当中,间接费和利润的计算上并不做统一规定。

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筑工程造价实行定额计价制度。这种计价制度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所有的工程项目事前按照国家统一颁发的各种工程建设定额标准进行计价,重点体现出了国家政府对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因为我国长期的“价格管制”,各种建设要素价格保持了长期固定不变。但是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发展起来。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是定额和清单两种计价模式并存。

我国和英国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在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面的差异。一个完全按照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一个以政府管理规定为主导。这两种计价模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的时代背景下同样发挥着作用。

3对我国建筑工程计价模式改革的建议

任何国家的计价行为都是按照自身确定的规范进行的。我国的建筑过程计价模式主要有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无论哪种计价模式都在计价的规范、清单上有着类似的规范。因为我国经历过几十年计划经济时期,所以在当前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依旧受到政府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程度的不断加深,原有的计价模式显现出了弊端,统一定额依赖于投资主体的一元化,无视市场调节等,使得我国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进行改革。

3.1淡化定额作用,推行清单计价

在计价规范上,淡化定额的作用,逐步将定额计价过渡到清单计价上,减少推行清单计价的阻力。同时,在实际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过程中,分析目前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要从淡化定额作用和完善清单计价模式两方面给入手,解决计价规范方面的问题。

在淡化定额作用时,可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颁布的定额作为参考依据,但是,还必须要以市场价格信息和企业的实际消耗量定额为主,不应使政府颁布定额的影响大于市场的价格信息以及企业实际消耗量定额的影响。

美国打的WBS编码系统在完善我国清单计价模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WBS编码系统更加细化地划分了项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方便针对不同的项目过程的不同做法进行组合。同时还增加了对补充项目的规定,进而帮助进行了编码组合后的工程能够作为一项统一的做法进入计算规则。通过进一步详细划分,使得建筑工程企业重视对措施项目的报价工作,体现了竞争性。还能够通过逐项详细报价,帮助建筑工程企业重视分析工程项目的真实成本,提高企业工程造价计价的管理水平。

3.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建立专门中介机构

除了在淡化定额作用和完善清单计价模式两方面进行改革外,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还要求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中介机构的建立。积极培养出一批既精通国内造价管理有熟悉国际惯例、熟悉法律、技术熟练、管理水平高的专门人才,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帮助我国建筑企业和单位快速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建立起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需要的中介机构,促进我国的建筑工程计价模式尽快与国际管理接轨。发展好专门从事建筑工程造价咨询的中介机构,帮助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能够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3.3逐渐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体系

我国政府部门在今年来针对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规定和办法,但是相对于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和与国际化接轨程度的加深是远远不够的,与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较为薄弱,作为工程项目管理核心部分的造价管理工作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完善我国的建筑法律时,要明确增加与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相关的法律规定,制定好招标控制、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等方面管理办法。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制度。

4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参与到国际竞争程度的不断加深,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进行改革,淡化定额作用,完善清单计价模式、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和专门机构,帮助我国建筑企业能更加重视市场信息的变化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游.工程量清单造价管理之我见.《华章》.2011年13期

[2]杨昌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全过程造价管理.《价值工程》.2010年7期

第7篇

一、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

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农业经济学科在均衡发展学生德、智、体、能等各项能力的同时,要重点注意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能力。在大学阶段,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知识采集者、分析者和利用者,是新型的主动性学习的人才。二是表达写作能力。学生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流畅、明确、简洁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三是写作能力。除了口语表达能力外,学生们需要撰写各种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工作总结等各种书面材料,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过关。四是实践能力。大学生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坐而论道,空发道理。而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带偏见地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能拘泥前辈,一定要根据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在创新中培养灵活思辨的能力。六是协作能力。新时代的农业工作内容庞大复杂,大学生必须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农业经济学科在课程教学中诗中贯穿一个主线,就是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诗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以保证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在坚持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的同时,农业经济学科还保证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齐头并进,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不仅仅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各种能力的人,不仅仅关注课堂理论的学习,更侧重于学生在实践中的获得。最后,农业经济学科还全面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

在党的理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农业经济学科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遵行的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是:学生的德、智、体、能多方面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的教育”为主要内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科的特点,加强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力度;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内容要与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相衔接互补;在教案的选用和教材的更新方面,坚持使用统一编订的教材,同时合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作为必要的学习补充,扩充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将理论和知识统一起来,服务于技能和素质的提升。

四、农业经济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在教材的选用上。针对农业经济学科课程的不同方向,如果本科目有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那么国家统编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参考的首选目标。如果本科目没有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那么与其他院校合编的教材或者其他的优秀教材也可以使用。高校自编教材、教研组自编教材也可以作为学习材料来使用。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合编教材,亦或是自编教材,他们所选用的或更新的内容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教材中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能够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行动,经得住现实的考验。第二,教材中所选取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并非随便编造的。而且这些知识必须体现本学科的学科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编排,包含了目前学界的最新观点,体现了本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水平。第三,这些知识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情况而有目的地进行选取的,能够使学生没有困难地接受,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仅仅能获得同类型的知识或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第8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课程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创造能力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样点的布点、采集、保存、预处理到分析测试,以及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1].针对河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吸收其他教材的一些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此外,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1整合课程内容

河南大学选用奚旦立主编写的《环境监测》[2](第5版)为教材,其第2章至第5章的内容体系相同,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将废水、废气、固废和土壤4种不同介质的基础知识整合在一起,对比学习,这样可以比较牢固地掌握重点知识.虽然监测方法和监测方案的设计是针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和环境对象,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整合,进行对比学习,能够更深刻地把握环境监测的核心知识.在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前处理知识点的学习时,针对4种不同的介质,因环境对象的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整合对比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前处理的方法.整合后,通过对比学习,内容更加明确,趋势更加合理,能够使教学过程融会贯通,避免因内容重复而使学生产生负面的学习情绪.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其中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合理.

1.2健全实验教学体系

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大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体系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拟好实验的类型和数量,实验前由教师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药品等,再讲授实验方法、原理和具体要求,最后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实验.这种传统的方法是让学生被动地做实验,自主性较差.河南大学的实验教学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实验的范围和要求,由学生制定监测方案、实验方案和实验内容,进而由学生现场采样,带到实验室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和实验指标的具体分析和数据处理.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另外,学校每年定期定点举行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持或者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科研工作的教师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到项目组,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前沿课题相结合,使学生体验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

环境监测课程涉及的学科面广,知识点和环境污染物监测项目多,但系统性不太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讲述所有的内容[3].因此,教学中就不能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方法,而是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5].

2.1启发渗透式讲授法

面授法是授课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授课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而应有重点、有启发、有系统性地进行教学.监测方案的制定,采样点布设原则,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以及典型指标的监测方法等内容是教学重点,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知识点内容[6-7].同时,授课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内容,针对课程涉及到的前期学习过的内容,需要教师启发和归纳讲授,使相关内容系统且各具特色.

2.2案例教学法

授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知识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内容,需要关注社会民生热点的环境问题,引入国内外环境相关的事故或事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入监测方案、监测分析项目和方法技术等内容[8].如在学习水污染监测时,可以引入2017年4月份曝光的天津市超大污水渗坑事件,以加深学生对水污染环境监测的理解,以便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在大气污染监测学习时,可引入世界公害事件,其中有五大公害事件属于大气污染事件,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引入民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方法,增加学生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关注,深刻理解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意义,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牢固掌握.

2.3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课程中的非重点章节和简单的知识点,可以由教师提出纲要,给予问题和要求,由学生通过实验,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等多种途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校园网和图书馆等查询资料,检索感兴趣的与环境监测相关的现状、监测方法、监测技术以及环境事件等[9].如在学习第8章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内容时,可以结合前7章的内容,给学生专题,让他们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以PPT讲台展示或板报展示的方式,选择某一个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作为案例,描述环境事件的来龙去脉,引入环境监测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手段,将环境监测的重点内容贯穿到专题里,加强学生对课程重点知识的复习和掌握.

3完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教学)传授知识的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够迎合现代高等教育和社会的需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0].因此,从传统的板书教学过渡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配合交流互动、启发引导等教学手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更新跟不上新技术和新型仪器的开发,授课教师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动态演示,做到形象直观,让学生第一时间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电脑、智能电视机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学习的方法、模式和手段也层出不穷,传统而优秀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无法满足具体的要求.因此,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可以取得显著的成绩.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创新式的传统教学法,每次课尾交给学生任务,让学生运用科技手段,针对课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课余时间寻找相关的资料(视频、案例或新方法),在此资料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地搜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合理的考核制度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1].河南大学已经系统性地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和完善了以课堂教学评价为核心,以教学督导与学生信息员反馈为辅助的多维度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成效显著.如授课教师会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达到教学的合理性;校和院成立的督导组会不定期听课,以达到督导和“老带新”的教学氛围.总之,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成效看,学生牢固掌握了环境监测的重点理论知识,而且在实验实践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养成了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红,李辉.环境监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3):114-116

[2]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79

[3]黄晓东.环境监测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1):112-114

[4]梁金禄,蔡成翔,石海信,等.环境监测教学改革初探[J].钦州学院学报,2013,28(2):61-64

[5]戴朝霞,刘菊香,王世和.《空气环境监测》高职理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1,39(15):200-201

[6]欧阳科.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2(7):163,158

[7]张恩栋,王冰,邹伟,等.基于创新教育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4):125-126

[8]张娴,郜洪文,施鼎方,等.依托科研项目,建设环境监测创新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15-117

[9]谭燕宏.环境监测课程改革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7,9(2):76-77

[10]刘智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J].2014(3):135-139

第9篇

 

1 建筑环境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课程主要内容

 

建筑环境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概括起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内容,另外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方面的内容。而这两部分的内容对应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工程造价方面的核心知识。因此,建筑环境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课程的教学目标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施工组织与管理部分主要介绍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组织及项目管理目标; 熟悉工程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 了解建筑设备安装合同的概念订立、履行和管理,掌握合同违约责任的界定和施工索赔。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综合能力。这些内容对应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管理、工程合同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管理[3].工程经济部分主要是工程造价及其计价的基础知识,包括: 工程造价的计算原理、方法与工具;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设计概算,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 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变更和终止、合同违约责任以及施工索赔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对应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当中的概预算课程、工程经济学、合同管理等[4].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建筑环境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不仅包括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还要求掌握工程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知识点多,又相互关联; 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2 建筑环境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课程现状

 

现有的课程体系当中存在如下的现状。

 

2. 1 课时安排较少

 

本人所在的学校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安排了 32 个理论课时,使用教材《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经济与管理》( 第二版) .而上述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很难在 32 个课时内全部实现。此外,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没有安排课程设计的环节。而在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相关专业的课程当中都设置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来强化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

 

2. 2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缺乏

 

本课程面对的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本科生,规范中设置的课程体系当中( 见表 1) ,传统的暖通空调的核心技术基础和专业课设置的较多,而建筑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课程需要的支撑课程如工程经济学和工程管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则没有设置,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基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同学在较短的课时内接触比较陌生的课程,教学难度相对较高。

 

3 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针对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笔者在进行建筑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课程教学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由于本课程不仅要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同学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手段 [9,10],既可以避免简单概念和方法的灌输,又可以解决同学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例如,在讲解项目管理有关概念和方法的时候,以暖通空调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即兴分析讲解; 讲解概预算和清单计价等,首先讲解最新版的预算定额和计价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带领同学们在课堂进行实际操作,将基本概念如工程量清单、直接费和间接费等融入到实际操作中。

 

2)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参与式教学是新型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特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5-7].根据参与式教学的基本原理,笔者开展了如下实践: a. 在讲述本课绪论部分的时候,从介绍本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出发,如果从事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获得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将这些考试的大纲与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对比,从而使同学对于本课程的重要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b. 在讲述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内容时,先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项目管理成本、质量和时间目标,然后从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举例,带领同学以学习或者生活片段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利用所学的概念对成本、质量、时间目标进行分析探讨,让同学结合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对项目管理的方法有一个直接应用。通过采用参与式教学,带领同学将本门课程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结合,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3) 避免采用程序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传统的程序教学法思想,按教材内容和框架组织教学,或根据教材内容编写案例并进行教学[8].本课程具有内容多课时短的特点,采用程序教学法必然无法在较短的课时内保质保量的传授相关内容,为此,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组织教学。a. 通过多媒体形象化展示抽象的理论内容,使得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如讲解到施工平面、工作面、施工段等抽象概念时利用施工现场的图片进行分别讲解,同学们一目了然。b.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工程管理类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如在讲解网络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时,使用专业施工管理软件讲解有关例题和方法,较原有的板书或者 ppt 讲解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同学们对专业软件的使用有了初步了解。

 

4 总结与展望

 

建筑环境施工组织与经济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将来从事管理工作乃至成为行业领导者的重要基础。

 

本文针对本课程知识点多课时少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对笔者所带学生的跟踪,绝大多数同学们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掌握施工管理与工程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且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较快的适应相应岗位的要求,有的同学较快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目前,新的专业教学规范正式实施不久,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有了一定的调整,本门课程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如增加课程设计部分或者在毕业设计和相应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时适当增加相对应工程管理与经济的内容,以弥补授课时间不足带来的问题; 进一步利用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等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倪 龙,姚 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0,4( 8) :54-56.

 

[3] 陈建国,李秀明,刘德银,等。 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及其优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5) :23.

 

[4] 鲍学英,王恩茂,莫俊文。 工程造价计价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 1) :48-50.

 

[5] 周金其,李水英。“参与式”教学的理度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 3) :74-76.

 

[6] 苏文平。 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74-77.

 

[7] 张广兵。 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2009.

 

[8] 邵士权。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11.

 

[9] 陈 琳,潘蜀健。 案例教学法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1997( 4) :14-16.